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苏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苏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苏教版(含答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课时同步练习-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2)附答案

一、课内语段阅读。

祖国( )绿色的大门,

给孩子一片( )。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 ),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 )。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这段话既是文章的________,也是文章的________,让人们感受到了________的美好、神奇。

3.文中的两个“去吧”是对少年儿童的亲切召唤,激发少年儿童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第一行诗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课外类文阅读。

仙境

伙伴们,你欣赏过秋天早晨的情景吗?这真是奇妙的,令人神往

的。

雾气弥漫在大地上,像层薄纱,把金色的田野,沉甸甸的稻穗,

远近的小村,都笼罩起来。在你面前的白云,像绸带飘舞着,缠绕在

树丛中、田地里,这世界仿佛是在幻觉中。

你吸一口新鲜的空气,有点清凉,有点湿润。比起城市里那时时

带着怪味的空气怎么样?你吸个饱吧,会感到轻松、兴奋,还有点醉意,好像胸膛也饱满起来了。

太阳还没有升起来,东边的天空是灰暗的,渐渐地变成暗红了。天边的云,连接着,重叠着。一会儿阳光从云彩的缝隙中一束束、一缕缕地射向天空,又映红了大地。这时远处传来了大公鸡报晓的啼鸣。

太阳出来了,先是一丝红色的线,不一会儿,像烧红的镰刀,像半个橙红的橘子,一转眼,变成了红色的大气球,静静地依傍着大地。

一瞬间,阳光穿过树丛,透过晨雾,斜斜地、密密地撒满了大地。拖拉机“突突”地下地了,人们三五成群地下地了。

伙伴们,你们不是要寻找仙境吗?仙境就在我们这里。这固然是大自然带来的,但更多的是我们自己的双手创造的。

1.“一瞬间”表示时间很短,你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词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第2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把它比作________。

3.请你仿照第1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

(2)使人向往。( )

5.找出文中的设问句,用“____”画出来。

6.你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照样子,写诗句。

例: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参考答案

苏教版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对照

---------------------------------------------------------------最新资料推荐------------------------------------------------------ 苏教版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对照 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1.人有两个宝 2.升国旗 3.江南 4.我叫神舟号 5.家 6.东方明珠 7.秋姑娘的信 8.看菊花 9.大海睡了 10.冰花 11.北风和小鱼 12.怀素写字 13.小河与青草人教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1 画 2 四季 3 小小竹排画中游 4 哪座房子最漂亮 5 爷爷和小树 6 静夜思 7 小小的船 8 阳光9 影子 10 比尾巴 11 我多想去看看 12 雨点儿 13 平平搭积木14 自己去吧 15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16 小松鼠找花生 17 雪地里的小画家18 借生日19 雪孩子20 小熊住山洞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1.春笋 2.雨点 3.小池塘 4.春到梅花山 5.草原的早晨 6.蘑菇该奖给谁 7.骑牛比赛 8.小松树和大松树 9.吃水不忘挖井人 10.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11.奶奶的白发12.陈毅探母 13.好学的爸爸 14.鲜花和星星 15.放小鸟 16.这儿真好 17.世界多美呀 18.我叫足球 19.三个小伙伴 19.蚂蚁和蝈蝈 20.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21.司马光 22.鲁班和橹板 23.乌鸦喝水 24.咏华山 25.小松鼠找花生果人教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1 柳树醒了 2 春雨的色彩 3 邓小平爷爷植树 4 古诗两首《春晓》《村居》 5 看电视 6 胖乎乎的小手 7 棉鞋里的阳光 8 月亮的心愿 9 两只鸟蛋 10 松鼠和松果 11 美丽的小路 12 失物招领 13 古诗两首《所见》《小池》 14 荷叶圆圆 15 夏夜多美 16 要下雨了 17 小壁虎借尾巴 18 四个太阳 19 乌 1 / 10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理解文中的词语;初步感知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2.凭借诗歌具体有形的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感受大自然的清新亮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首现代诗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板书时,空着绿色,和学生一起填写绿色) 生:齐读课题 二、质疑。 师: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的时候,你有哪些疑问?问题预设1: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里有什么? 2:打开了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我们能有哪些收获? 3: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 4:如何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师:表扬学生的敢于质疑,(敢于质疑是一种品质,问题多多,收获多多,呵呵)并板书:有什么?收获?为什么?如何打开? 三、初读课文,读正确。 师:心中有这么多的疑问需要解决。我们该怎么办?(读书)让我们打开课本,去读一读课文,或许你会找到一些答案的。要求读准字音。

生:自由读课文。 师:检查字词认读情况。课件出示: 敞开芬芳洋溢云锦相聚苍劲饱览黄昏无限 指名读齐读 出示本课生字:敞芳限锦昏 学生认读,分析字形(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指导书写(你认为哪个字在书写时要特别注意,才能把字写漂亮?) 师范写,学生描红。 四、学生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师:想听听老师的朗读吗? 古人说:诗中有画。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大胆地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听课文录音)后交流 生1:我看到了丰收的果园,农民伯伯正在兴致勃勃地采摘水果。 生2:我看到了浩瀚的大海,海面上风平浪静。 生3:我闻到了野花的香味。 …… 师:同学们心中的画真是绚丽多姿!你能把这一幅幅画读出你的理解吗? 出示词语:清凉的绿阴芬芳的空气挺拔的翠竹苍劲的松柏绚丽的色彩丰收的果园浩瀚的大海片片云锦阵阵微风沃野鸣禽野花生:读词语。 师:读得这么带劲哪!能让大家分享你的朗读吗?(指生读,正音) 师:你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生读)(齐读)

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设计(精品)

五年级语文上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诵读,想象,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读中感悟诗歌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诵读、想象等方式,用心感受语言文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诗歌吗?谁能来背几首诗歌,可以是古诗,也可以是现代诗歌。 指名学生背诵。 2.相对于古诗来说,你们觉得现代诗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指名交流。 交流内容可能会说到:现代诗歌语言浅显明了,形式短小活泼,富有生活情趣,易于接受。学生可能还会有其他方面的一些经验,若说得有理,教师都应肯定。

3、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现代诗《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你们想读一读吗? 二、营造氛围,反复诵读。 1.打开课本,好好读读诗歌,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尽量能读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倾听学生个别朗读,并及时作出鼓励和指点。) 2.采用多种读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营造一种乐读的氛围。 ①个人展示: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来读。 ②小组展示:小组合作朗读,读的形式由小组自己决定,展示小组实力。 ③男女生赛读:在比赛中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促进读的水平提高。 三、品味诗歌,领会“感受”。 1.从同学们的读中,我已经感受到大家是带着自己的情感在读了,下面我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展开学习,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尽情地再读一读,用心体会,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自己的感受。) 2、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究竟有着多少神奇的景象和奥秘,又带给我们多大的收获和欢乐?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和欢乐与大家一起分享。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学生交流时可引导学生围绕“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展开交流,把自己独特的体验与大家分享。 ①第2节:可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感受“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想象“果园”的丰收景象和“沃野”的耕耘场面。 ②第3、4节:抓住“联欢”、“相聚”体会孩子和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快乐;抓住“青山”、“绿水”的话语体会“自然”对孩子的启迪,进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趣,并通过朗读展示出来。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1《春光染绿了我们双脚》课文踏一路春风, 撒一路欢笑, 向荒野岭进军,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锨镐叮叮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溪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棵棵树苗。 我们走到哪里, 哪里便披上绿袍, 千年裸露的山岩, 结束了烈日的煎熬。 寂寞多年的荒山, 如今已枝繁叶茂, 当风儿吹过的时候, 便涌起阵阵林涛。 小鸟抖动彩翼, 来这里搭窝筑巢; 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 快活得叽叽直叫。 撑起绿色的大伞, 小兔再也不怕天上的老雕; 在茂密的树丛中,

小猴开心得又蹦又跳。 山下的河水不再浑浊咆哮, 荡漾的碧波轻抚着河畔的小草。 待到金色的秋天, 我们把丰收的果园拥抱。 踏一路春风, 撒一路欢笑, 走遍青山碧岭,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2《只拣儿童多处行》课文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这情景实在有趣!我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反过来也可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女孩子、男孩子,带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也有些孩子,大概是跑累了,背倚着树根坐在小山坡上,聚精会神地看小人书。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沿着湖边的白石栏杆向玉澜堂走,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的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知春亭和园门口大概是他们集合的地方,太阳已经偏西,是他们归去的时候了。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材分析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材解析 一、分析教材: 1、教材简析: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语言流畅,清新活泼;构思精巧,首尾呼应;情感饱满,充满激情。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情趣。在诗歌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并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这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激情,召唤贯穿始终,极富感染力,非常适合朗读。 全诗共有6小节。诗人从祖国的召唤起笔,又以祖国的召唤收束全诗,首尾呼应,构思精巧。都是写可爱的祖国号召少年儿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二、三、四、五小节是诗的主体部分,诗人紧紧围绕“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驰骋想象,探索大自然神奇的秘密,感受大自然绚丽的景色。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比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 作者孙友田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召唤少年儿童热爱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在形象的选择和诗节的布局上,诗人随着对大自然探索和发现的深入,次第、有序地展示大自然绚丽和神奇的景色。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文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3)大体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诵读,想象,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二、文本解读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1单元:负数的认识 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含义刚好相反的两种数量。如,向左边运动的路程与向右边运动的路程,温度的上升与下降,企业的盈利与亏损,人数的增加与减少……怎样区分两种含义相反的数量?人们往往用正数表示一种数量,用负数表示含义相反的另一种数量。小学生经常会接触到像上述那些具有相反含义的数量,他们能够接受用正、负数区分具有相反含义数量的方法。也就是说,学生具备初步认识负数的需要与条件。 本单元只涉及负整数,不给负数下定义,不进行有关负数的计算。教学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的含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量。全单元编排四道例题,具体内容的安排如下表: 例1用负数表示低于零度的温度例 2用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 负数的初步含义 例3用负数表示亏损的金额 例4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 在数轴上表示并认识负数 从表格里可以看出,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例1和例2,联系低于零度的温度和低于海平面的高度教学负数的知识,包括负数的具体含义,表示负数的符号以及负数的读写方法等内容。学生在这两道例题中,初步接触负数,初步体会负数的含义,了解有关负数的一些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是例3和例4,教学负数的一些实际应用,用正数与负数区分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含义的数量。学生在这两道例题中,进一步感受负数的含义。练习一配合四道例题的教学,既有分别与各道例题配套的练习题,也有综合应用四道例题教学内容的练习题。 (一)联系温度和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初步教学负数的知识 本单元教学负数知识的重点是它的含义,认识负数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例1选择学生经常接触的气温,例2选择具有形象特征的海拔高度为素材,逐步教学负数的知识。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能自主体会负数的含义,初步形成负数的概念。 1. 用负数表示低于零度的温度,引导学生首先感知负数。 例1精心选择我国的三个城市同一天的最低温度,设计了“创设问题情境——讲解负数知识”的教学线索,让学生意义接受负数。教材编写了三个教学环节,先是营造一种需要,使用不同的数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然后讲解负数的知识,包括表示正数与负数的符号,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等;最后通过“练一练”让学生写出一些正数和负数,巩固例1所教学的知识。 教材用图画呈现三个最低气温,营造教学负数的氛围。某一天,南京的最低气温是0度,三亚的最低气温是零上20度,哈尔滨的最低气温是零下20度。这是三个很典型的温度,都在温度计上表示出来,一个刚好0度,一个在零度以上,一个在零度以下,而且三亚和哈尔滨的最低气温是两个不同意义的20度。怎样用数学方法分别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怎样让人一目了然地区分两个不同的20度,而不致于混淆?这就是首次教学负数的氛围。为了营造这种浓厚氛围,教材问学生“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目录大全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目录大全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 第一组 培养良好的习惯(一) 汉语拼音 o e u ü 认一认1 ? 第二组 p m f t n l k h q x 认一认2 ? 第三组 c s ch sh r w 认一认3 ? 第四组 ei ui ou iu üe er 认一认4 ? 第五组

ün eng ing ong 认一认5 ? 识字部分 第一组 1.识字1?一去二三里 2.识字2 3.识字3 练习1?自我介绍 课文部分 第二组 1.人有两个宝 2.升国旗 3.江南 4.我叫“神舟号” 练习2?借铅笔 第三组 5.家 6.东方明珠 7.秋姑娘的信 8.看菊花 练习3?打电话 第四组 识字4 识字5 识字6 练习4?悄悄告诉他

9.大海睡了 10.冰花 11.北风和小鱼 练习5?我们来讨论 第六组 12.怀素写字 13.小河与青草 练习6?听故事讲故事 ? 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组 培养良好的习惯(二) 识字1 识字2 识字3 识字4 练习1 第二组 1.春笋 2.雨点件 3.小池塘 4.春到梅花山 5.草原的早晨 练习2?春天来了 第三组 6.蘑菇该奖给谁 7.骑牛比赛

8.小松树和大松树 有趣的发现 练习3 第四组 9.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10.奶奶的白发 11.陈毅探母 12.好学的爸爸 练习4 ? 第五组 识字5 识字6 识字7 识字8 练习5 ? 第六组 13.鲜花和星星 14.放小鸟 15.这儿真好 16.世界多美呀件 17.我叫足球 练习6 第七组 18.做什么事情最快乐 19.蚂蚁和蝈蝈 20.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2014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5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在阅读中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读懂诗歌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怎样才能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3. 通过诵读、品味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初步领悟诗歌的表现手法及诗歌的音韵美,并模仿诗歌中明显的语言范式进行创编。 4.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绚丽多彩,激起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探索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读懂诗歌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怎样才能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难点: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初步领悟诗歌的表现手法,并模仿诗歌中明显的语言范式进行创编。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书、小组比赛读、评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词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交流、想象画面、课件图片展示、感情朗读等方式读懂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 3.借助仿写及拓展阅读,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与鉴赏能力。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情况,并及时做出评价。以及对课堂生成情况,利用评价做出精当的引导。 四、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附件) 教师:教学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释题、质疑。 绿色的课本指的是什么? 教师在课题中加上“这个”——去打开大自然(这个)绿色的课本 这句话把______比做______。 (通过在题目中加上“这个”,让学生理解课题。知道作者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 3.为什么作者省略了“这个”呢? (通过对比初步感知诗歌语言特点:语言简洁) 4.再一次齐读课题,感受诗歌简洁的语言。 5.题目质疑。 通过学生质疑筛选出本课教学重点: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如何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学生带疑读书。 2.交流预习单。 A.出示学生预习单,检查学生对词语的认读情况,对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重点指导,如“敞”翘舌音,上声。“苍劲”的“劲”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jìng” B.针对难写的“敞”“芬”“限”三个生字进行书写指导,通过捺这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走向对比,引导学生发现其相同之处,又要仔细观察其不同之处。 C.学生练习自己写错或不满意的的字词。 D.小组互相交流自己查到的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3.整体感知课文。 A.指名朗读课文。 (一是要读得正确、流利,二是要指导读好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B.解决质疑问题,(把握学情,为下一步组织教学做好铺垫) C.自由朗读诗歌,思考预习单第三题(大自然里有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诗文中的“挺拔的翠竹”“苍劲的松柏”“丰收的果园”“鸣禽”“野花”“青山”“绿水”“云锦”“微风”这些词语感知诗文内容。) D.电脑出示: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大自然?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练习题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练习题 一、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形容词。 ()的绿阴()的风光()的空气()的大海()的胸襟()的果园()的早晨()的翠竹()的大门 ()的松柏()的风光()的高山 呼吸()打开()描绘()显示()二、选词填空 呈现出现显示展现 1、小草丛石缝中钻出来,()了他顽强的生命力。 2、走入公园的大门,一幅美丽的画卷()在我们眼前。 3、祖国到处都()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4、翻过一座小山,我们的眼前()了一条清澈的小河。 三、按要求用“苍劲” 造句。 1形容树 木: 2、形容书 画: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上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诗人()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 ()。号召我们少年儿童()。 2、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 是 。3、课文第四自然段采用了、修辞手法,使诗的语言 ,诗的开头和结尾的特点是,其中的妙处 是。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完成练习。 1、祖国()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们一片()。去吧,去呼吸山水间(),去吧,去打开大自然()。 A、这段话即是文章的开头,也是文章的(),让人们感受到()的美好、神奇,召唤着人们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把画横线的句子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C、这段话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为什么?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 答:因为绿色象征着生命,象征着活力,所以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我喜欢这样的课本,因为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奥秘,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和收获。 六、拓展练习。 1、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请你写出5句带有各种颜色的古诗句。 2、词语积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在诗人眼里,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在你的眼里,大自然是什么颜色的课本?说说你的理由。 1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至六年级生字表

苏教版一年级上 认一认字表 人口手足舌牙耳目金木水火山石田土虫贝鱼鸟羊犬龟鹿丝麻毛皮竹禾米谷日月星光云电风雨衣食住行 父母儿女出入开关坐卧立走东西南北前后左右刀戈 弓矢牛马车舟羽角齿革瓜果麦豆 生字表 1.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烟亭台座枝 2.太小鸟下早牙上阳钟穿床餐 3.水火山木园绿红花桥洞

荡 1.人个手大工用又才两宝双脑会创造 2.升我们中立正向国旗歌起您敬礼 3.江南可叶鱼西北采莲何戏间 4.飞在你来去的么艘问以没派试验 5.白云儿土子家蓝泥种祖就 6.东方有广电头了是明珠塔踩地像颗 7.好友心生村全秋姑娘信摘片朋裹 8.公开放不许点也听看菊爸妈紫离很话更 9.虫田蚂蚁天牛集昆野 10.沙贝风浪渔滩壳港湾晚

霞 11.泉乐厅林阴车交雕塑道厦桥 12.里她抱月背海睡闹夜觉着那声 13.见他丰从说时惊奇它柔嫩丹这冬送 14.和树出面气口毛知颜色桐躲都雪 15.写字古先日长书怀素尚进样名 16.河青草对住分干与边能到感谢岸紧得流 本册共安排生字255个,其中要求写的129个. 二年级上 生字表 秋烟芦夕归歌灯 桥检陆礼炮焰狂神州龙

城典阅腾 灶尖歪尾彩炉张桌斜匹鸭粗 苗描准猫铁家脚莫偏爪混 1.凉老师郊望兔追逐喊绵稻粱棉滚逮嗓 2.京环表名国员机场朋米届季奥燃烧熄抛 3.贡诗首静思意照层李疑霜念懂唐 4.妈怀唱野菊曲菜皮坏嘴编含撑猪串旷 5.婆绿邻居替您领童难盲滋 6.香浓院枝伸消除困快教株栽帮疲倦挂眨案 7.百达文反较存容易研究趣著考察复因淹死而

8.摇算鼓命促总吧顶盘旋鹰拼矮急喘 9.苍登吸双善展失阶级喝期哪累歇 10.狼弄脏惊温倒经争扑爱骂怜辩蛋 11.棵叼肉珠转赔脸麻差刚狐狸馋漂溜 雪蜡翠蛇刺滑冰绳 寒骄岛 亭停闻鸣耳深但侧 包饱泡吐 12.度延遇定刘贵道弯革啊泽腰 13.朱志冈守攻必产劝并记德扁敌粉碎路陡越 14.兰芳紧或者注视灵活拜傅鸽底勤剧 15.治洪害姓理形通被制伟滔屋仔细劈服激雄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3.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教学难点: 1.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教学过程: 一、示错解题,导读课文。 1.板书:“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2.生读题揭错:少了“绿色”两字。 3.师再次板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注:此处的课题中的“绿色”两字用绿色粉笔写成“绿色”)生重读后师追问:课本怎么会是绿色的呢?生恍然大悟:大自然是绿色的。 4.师板书:自然、课本,问这句话完整吗?缩句后是什么? 5.生答:不完整,缩句后是“打开课本”。 6.这首诗歌是写课本吗?课本是打开读的看的,自然又是怎样“打开”的呢?你能把课题补充完整吗? 二、自学探究,知读课文。 1.师黑板或幻灯展示自学题:

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可多读两遍; 2) 补充:()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你能总结文章结构吗? 3) 课文重点写课本,还是写自然?又描写了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 2.点一生读题; 3.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找边圈划答案; 4.师再让学生在四人小组范围内就疑难问题交流讨论,由小组长担任中心发言人组织交流讨论; 5.师生交流,指导朗读: 1) 点生开火车读6小节课文,他生边听边再次检验或思考答案,并适时纠正读音断句;(此处可进行学生暴露的读音断句的纠正教学,点也) 2) 教学生字长句:(此为面也) a. 教字音:生开火车组词读10生字,正确则跟读两遍,错误则请他生帮助纠正后再跟读两遍,突出课文朗读中错误的生字; b. 记字形:逐字用加偏旁、换偏旁、两字相加等方法记字形,另“馨”、“芬”、“瀚”、“襟”要分别从笔划、位置等方面指导书写,描红; c. 析字义:字依托词解释,有“温馨”、“洋溢”、“胸襟”,可用联系生活、带到文中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单字分别组词、找近义词等方法破解; d. 再巩固:生再次整体逐字齐读两遍。 3) 交流自学题答案,相机指导朗读: a. 点生回答第二题答案: 师说:学完生字,我们再来看看内容,谁能把()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补充完整? 有生回答(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有生回答(诗人让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有生回答(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师说:哪个更准确呢?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 篇目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篇目:苏教版第一册(一年级上册) 识字1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第3课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练习4 古朗月行(节选)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唐李白 苏教版第二册一年级(下册) 练习1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 练习2 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练习3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选自《三字经》 练习4 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唐骆宾王 12 古诗两首 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唐李绅 悯农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唐李绅 练习7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宋范仲淹 25 咏华山 宋寇准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苏教版第三册(二年级上册) 第3课《英英学古诗》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练习2 蚕吐丝, 蜂酿蜜。 人不学, 不如物。 ——选自《三字经》 练习3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选自《老子》 练习6 长歌行(节选) 百川东到海,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材分析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得课本》教材解析 一、分析教材: 1、教材简析: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得课本》就是一首清新明快得现代诗。语言流畅,清新活泼;构思精巧,首尾呼应;情感饱满,充满激情。作者以敏锐得目光捕捉了大自然得情趣。在诗歌中以细腻得笔触展现了大自然得绚丽多姿,并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得情感与探索大自然得兴趣。这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激情,召唤贯穿始终,极富感染力,非常适合朗读。 全诗共有6小节。诗人从祖国得召唤起笔,又以祖国得召唤收束全诗,首尾呼应,构思精巧。都就是写可爱得祖国号召少年儿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得课本。第二、三、四、五小节就是诗得主体部分,诗人紧紧围绕“去呼吸山水间芬芳得空气”,“去打开大自然绿色得课本”,驰骋想象,探索大自然神奇得秘密,感受大自然绚丽得景色。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得课本”比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 作者孙友田以敏锐得目光捕捉了大自然得奇趣妙景,以细腻得笔触展现了大自然得绚丽多姿,召唤少年儿童热爱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得课本”中汲取丰富得营养。在形象得选择与诗节得布局上,诗人随着对大自然探索与发现得深入,次第、有序地展示大自然绚丽与神奇得景色。给人留下丰富得想象空间。 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文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得2个字只识不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3)大体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描述得情境,体会诗人得思想感情。 (4)在对课文语言得品味得过程中,感受世界得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得情感与探索大自然得兴趣。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诵读,想象,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世界得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得情感与探索大自然得兴趣。 二、文本解读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 教学内容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绿线内的2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朗读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

重难点 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与美丽。初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之美。 品味赏析,感悟诗情。 教学 资源 1.美好的大自然是农村孩子生活的摇篮,孩子们对大自然充满着热情。 2.课文中的插图也给孩子们提供了想象和表达的情境。 预习 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准字音。“芬芳”“绚丽”“沃野”“鸣禽”“攀登”“浩瀚”“云锦”并理解词语的意思。完成《一课一练》第1题。 3.思考课后习题4。 4.清晨或黄昏时去田间走一走,看一看,呼吸一下大自然的新鲜空气。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3分钟)1。1.齐读课题。 2.我认为的课本就是我们用的语文书、数学书等。 3.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里有什么? 打开了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我们能有哪些收获? 为什么要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谁去打开?

如何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 4.把大自然比作了绿色的课本。 5.学生自读课文。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8分钟) ● 预习作业2: 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指名读。 2.理解词语意思: 绚丽:灿烂美丽。 沃野:肥沃的田野。 浩瀚:形容广大;繁多。 3.齐读词语。 4. 学生展示,组内批阅。 ●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 1.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展示。 3.在教师指导下练读,读出诗歌的韵味。(注意语速和声音的高低起伏) 4.自由练读。 第三板块:再读课文,了解大概。(12分钟) 【学习单1】 ①学生自读课文,讨论问题: A: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 B: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能让我们学到些什么?

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教学设计

即墨市华山镇语文学科课时教学案 姓名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课题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在题号前 用,教学难点用标出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 ☆在朗读的过程中,品味课文的语言,体会诗歌的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切入点和 主线问题 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中有些什么?你是怎样来学习这绿色的课本? 语言文字训练点1、让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用绚丽的色彩,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2、鸣禽、野花要和你们联欢,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祖国的山水要和你们相聚,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 3、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拓展读写模仿2、4小节,自己再试着写两个小节;搜集描写大自然的诗歌。资料补充推荐阅读朱自清的《春》 课堂教学设计

学案检查初步感知课前头一天布置预习任务: 1、自读课文,至少三遍以上,做到正确、流利。 2、自学生字词,找出读不准,不会写的自己查阅工具书或者向同学、老师请教。小组内进行认读、检查。 思考并笔答: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中有些什么?你是怎样来学习这绿色的课本?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1、板书“课本”两个字,说说课本的用处。 2、补全课题,“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又该如何打开呢?你们想弄明白吗?那就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二、营造氛围,反复诵读。 1、打开课本,好好读读诗歌,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尽量能读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倾听学生个别朗读,并及时作出鼓励和指点。) 相机正音: 洋溢沃野胸襟芬芳 苍劲耕耘浩瀚绚丽 【预设:①劲字容易读错,反复强调。 ②瀚字容易加一条小横,让学生多写几遍。】 2、采用多种读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营造一种乐读的氛围。 ①个人展示: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来读。 ②小组展示:小组合作朗读,读的形式由小组自己决定,展示小组实力。 ③男女生赛读:在比赛中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促进读的水平提高。 【预设:有的学生可能因为紧张读的还不是很流利,或者有的生字会读的不准确,要对其进行纠正和鼓励,对于读得好的同学要进行表扬。】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教学设计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教材简析: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动的笔触展示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激情,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教学此诗,试图凭借教材,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趣,在受到情感熏陶的同时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感悟与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诵读,想象,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读中感悟诗歌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回味课文,了解、学习作者表达自我感受的方法。 2、拓展学习,并能运用学习到的方法学写诗歌,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领悟诗歌表达特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味课文。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诗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领略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味这首诗歌,请同学自由组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诵读这首诗歌。 二、学习表达。 1、学了这首诗,同学们喜欢这首诗吗?老师也很喜欢这首诗,在我们眼中平平常常的大自然,在作者的笔下却像一位魔术师,神奇而充满魅力,作者是如何体味到这一切的呢? (引导学生读中发现:作者在细细地看,静静地听,尽情地想中全身心感受到的。) 2、有时候,我们心中有了感受,可是,把它写下来以后,我们就觉得没有表达出来,你们有这种感觉吗?作者怎么就能把自己的感受写得这样清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这也需要我们好好地读,细细地看,静静地想。 (生自读诗歌,探究发现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 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用各种表达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首尾反复,前后呼应。②有些诗句对仗、结构相似。③二、四句押韵。④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⑤丰富的想象。⑥有些字词用得特别妙。⑦借物抒情。学生的发现只要说得有道理,教师都应及时鼓励,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三、品读选文。 1、选读:很多作家、诗人都很善于感受,也很善于用贴切、自然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请同学们看老师补充的两首诗歌《庭院里的“舞会”》和《海》,小组合作选择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所有课文

课文1 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陶行知 课文2 升国旗 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国歌声中,高高升起。 我们立正,向您敬礼。 课文3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课文4 我叫“神舟号” 一天晚上,一艘飞船在太空散

步。嫦娥姐姐问:“小弟弟,你从哪里来?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飞船弟弟说:“我叫‘神舟号’,从中国来,科学家派我来做飞行试验。” 嫦娥姐姐听了,高兴地说:“小弟弟,你回去的时候,一定要把我带上,我真想回家看看。” 课文5 家 蓝天是白云的家, 树林是小鸟的家, 小河是鱼儿的家, 泥土是种子的家。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课文6 东方明珠 上海黄浦江边,有一座广播电

视塔。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东方明珠”。 这座塔,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夜晚,塔上的灯都亮了,五光十色,非常好看。 上海广播电视塔,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 课文7 秋姑娘的信 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 一封写给要冬眠的青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 一封写给贪玩的松鼠,快准备好充足的食物。 再写一封给山村孩子,别忘了给小树裹上“冬衣”。 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

了? 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 课文8 看菊花 星期天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 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人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舍不得离去。 爸爸说:“天冷了,许多花谢了,可菊花一点儿也不怕冷,大家都很喜爱它。” 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菊花更好看了。 课文9 大海睡了 风儿不闹了,

5.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练习题

5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命题:刘亚华(08/09/16 )姓名 ________ 等第________ 一、选词填空 呈现出现显示展现 1.小草从石缝中钻出来,()了他顽强的生命力。 2.走入公园的大门,一幅美丽的画卷()在我们眼前。 3.祖国到处都()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4.翻过一座小山,我们的眼前()了一条清澈的小河。 二、按要求用“苍劲”造句。 1.形容树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容书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诗人( )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 (),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号召我们少年儿童()。 2 .课文第四自然段采用了 ________ 、 ________ 修辞手法,使诗的语言 _______________ ,诗的开头和结尾的特点是________ ,其中的妙处是 _________________ 。 四、对对子 片片云锦对______________ 明媚的早晨对___________________ 挺拔的翠竹对_______________ 五、我能把句子写具体。 1.豆藤上挂着小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叫声震惊了田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蝴蝶飞过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微睡觉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照样子,写句子。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老师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老师 当前有这样几个问题要研究,主要是三个。第一个课堂上语文少了,关于语文多了。所谓语文少了,孩子直接接触语言文字少了,对语言文字的解读少了。形式主义的东西多了,必然掩盖了语文的本体。第二个有一些语文课堂还是老路子,课文掰得比较碎,牵得比较紧。第三个是有些地区学生负担仍然比较重。什么原因?我想主要是三条。第一条习惯势力,第二条考试改革跟不上,成为制约语文改革的瓶颈。第三条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太全面。感兴趣的是新奇的东西,对语文教学中非常基本的东西,也是课标强调的,比如写字、习惯,重视不够。课标中训练尽管淡化,但还是提到了。语文课改该怎么办呢?有人说语文课改如雾、如雨、如风,有好多困惑。处在这种情况下,语文课改该怎么走?我想提出八个字:倡简、务本、求实、有度。 先说倡简。所谓倡简,也就是提倡简简单单上语文课。语文确实是复杂的,但换一种角度来看,语文能力怎么形成的?语文素养怎么提高?从操作层面来看,比较简单。我有八个字,前四个字叫读读写写,后四个字叫写写读读。课标强调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学科。语文能力的形成靠大量的实践。语言的形成主要不是学得的,而是习得的。课标中有一句经典的话: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国标本的最后四册,已经过审查批准。在编写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要把语文课拓展到课外去,拓展到生活中去。课标还有一句话,值得我们思考:让学生在写作的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这个表述本身就是让学生多写。写多了,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在大量的习作实践中,习作能力不知不觉就提高了。鲁迅说,我没有什么诀窍,那就是多看多写。多看多写中,已经形成快速反应通道,形成内隐的认知。我想重复过去说过的两句话: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学习语文是积累的因素,是日积月累的功夫,是日有寸进。三个维度实际是一体的,是不可分割的。把知识能力与精神建构统合起来,有人说这是冰山模型。浮在水面上的是知识与能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显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以知识、能力为载体的,是寓于知识、能力之内,并不游离于之外。这怎么能够进到孩子的内心里去。课标的理念提倡建构,认为是孩子的自我建构的过程。就必须让孩子自己很好地去学,自己去体验。怎么样简简单单学语文呢?怎样检验这样的课堂呢?我提出五条来。第一,教学目标是否单纯明确。教学目标少一些,集中一些。单纯并不是单打一,教学目标本身就是多维的。怎么实现这个目标,对教者本人来说,应该是胸有成竹。第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被充分调动起来了。知识能力是自主建构,如果学习兴趣未被激发,如何建构。第三,是否做到多一些语文,少一些关于语文。也就是说要突出语文本体。第四、课堂情境是否做到了相对稳定。第五、既定的教学目标是否落实。简简单单上语文,可从这五方面衡量。课堂教学是一种生命的活动,是生成的课堂,那么,教学目标就应该适时调整。灵活处理,这叫教学机智。 再谈务本。本,有三层意思。一指以学生为本位;二指语文的本体;三指文本。语文教学应在这三本上下功夫。识、写、读、背、作、说、习是听说读写,语文的本体。本体不能忽略,丢掉就不是语文课了。再说文本,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教科书。文本是孩子学习最重要的结构。三个目标的落实主要靠文本。课标修订中提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老师引导学生去钻研文本,教师本人更应该去认真钻研文本,要在钻研文本上下功夫。一个老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把握教材的能力,了解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