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分型及融合策略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分型及融合策略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分型及融合策略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分型及融合策略

【关键词】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是一种原因不明、累及脊柱的三维畸形,具有多种不同表现类型。分型不同,其治疗方法也完全不同。错误的分型常导致错误的手术策略,引起患者术后躯干失平衡、畸形加重,甚至产生新的畸形。近年来,随着脊柱内固定系统的改良以及手术操作技术的进步,IS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然而合理、有效的分型系统仍然是争论的焦点。本文拟对与IS 手术密切相关的3种分型方法及相应的治疗策略加以综述。

1 King分型

1983年,King〔1〕总结应用Harrington系统治疗405例IS患者的经验,提出King分型,并首次将分型和融合范围的选择结合起来,对IS的手术治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依据顶椎位置、侧凸部位、大小和柔韧性,结合详细的体检将侧凸分为5型。Ⅰ型:“S”形双弯,胸弯和腰弯均越过骶骨中线,腰弯大于胸弯,侧方弯曲像显示腰弯柔韧性小,柔韧指数(反向弯曲后腰弯的矫正率减去胸弯的矫正率)为负值。临床检查可见腰椎旋转引起的剃刀背较胸椎明显。另一种情况是胸弯虽大于腰弯,但腰弯柔韧性差。建议融合胸弯和腰弯至稳定椎,通常为L4。满足以下条件可融合至稳定椎上一个椎体:该椎旋转度≤Ⅰ度且倾斜<30°、稳定椎倾斜<20°;顶椎的椎间盘不应在L1、2间盘的远端;站立位片上L3、4椎间隙对称或向腰骶弯的凸侧张开;侧方弯曲像上L3椎体位于骶骨中线上〔2〕。Ⅱ型:“S”形双弯,胸弯

和腰弯均越过骶骨中线,胸弯大于腰弯,腰弯柔韧性好,柔韧指数为正值。临床检查可见胸椎旋转引起的剃刀背较腰椎明显。建议选择性融合胸弯至稳定椎。Ⅲ型:单纯胸弯,腰弯未越过骶骨中线且为非结构性,站立位像一般无腰椎旋转。临床检查可见胸椎旋转引起的剃刀背明显,腰椎剃刀背很少见。建议融合胸弯至稳定椎或上一个椎体。Ⅳ型:单纯长胸弯,延伸至下腰椎,仅L5平衡中立在骶椎上,L4倾斜入主弯内。建议融合胸弯至L4,如满足Lenke等〔2〕描述的标准,可融合至L3;Ⅴ型:结构性双胸弯,T1向上胸弯的凹侧或下胸弯的凸侧倾斜。建议融合双弯,下端至稳定椎。

King分型提出后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IS分型的金标准。但分型未将胸腰弯、腰弯和三弯包括在内,没有考虑到矢状面和轴状面的畸形。分型一致性也较差,不利于各种治疗方法的比较研究〔3〕。由于腰弯柔韧性本身较胸弯好,即使是腰弯大于胸弯,其柔韧性也可能超过胸弯。因此,二者角度接近时不易区分Ⅰ型和Ⅱ型侧凸。其次,当腰弯顶点位于骶骨中线附近时,难以判定其是否真正越过骶骨中线,导致判读Ⅱ型和Ⅲ型侧凸存在较大争议。另外,上胸弯的判定则是影响King Ⅴ型侧凸一致性的主要原因〔3〕。目前的研究认为T1正性倾斜与肩部抬高无相关性。邱勇〔4〕提出需综合影像学和外观评估判定上胸弯,即使在T1水平或负性倾斜、双肩水平或右肩抬高时也不能排除结构性上胸弯的存在。

80年代后期,随着多钩及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的应用,King分型用于指导三维矫形时,逐渐暴露出它的缺陷。尤其是应用CD系统对Ⅱ

型侧凸行选择性胸椎融合,术后躯干失平衡和腰弯失代偿的发生率可高达34%〔5〕。Bridwell〔5〕指出选择性胸椎融合时,融合节段选择错误,下方钩超过稳定椎可能是原因之一。另外,胸弯过度矫形将扭转力传递至非融合腰椎,超过腰弯的自行矫正能力,导致双弯失平衡,从而加重畸形。基于上述原因,许多学者致力于King Ⅱ型的改良和完善。Ibrahim等〔6〕将King Ⅱ型侧凸分为A、B两个亚型,提出Ⅱ型侧凸选择性胸弯融合的依据。ⅡA型应满足下述标准中的3条或以上,反之为Ⅱ B型:(1)腰弯<35°;(2)侧方弯曲像腰弯矫正率>70%;(3)腰弯的顶椎与骶骨中线接触;(4)腰骶段侧弯≤12°。Ⅱ A 型可行选择性融合,Ⅱ B型侧凸需融合腰弯,下钩应为加压钩且放置到水平椎或椎间盘的下一个节段。李明等〔7〕参考应用上述分型矫正Ⅱ型侧凸取得良好效果。Lenke等〔8〕则用比率来预测术后腰弯失代偿的可能性,认为满足下述标准术后失代偿的危险性很小:(1)顶椎椎体偏移比值(胸弯顶椎中点至C7铅垂线的距离与腰弯顶椎中点至骶骨中央线的距离比值)>1.2∶1;(2)站立位正位像上,胸弯度数与腰弯度数比值>1.2∶1;(3)胸弯与腰弯的顶椎旋转度比值>1.0∶1。但这些补充分型尚缺乏大规模临床验证,临床应用中不仅要考虑主弯的矫正,还应综合考虑腰弯代偿能力、有无胸腰段交界性后凸及脊柱生长潜能等因素。

2 Lenke分型

针对King分型的不足,2001年Lenke等提出了一种新的二维分型方法〔9〕(图1)。分型包括侧凸类型(1~6)、腰弯修正型(A、B、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正方法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正方法 *导读:正常人脊柱各椎体上下相连成为身体中线,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某一阶段偏离身体中线的表现,脊柱侧凸不是单一疾病,许多病因都可引起这种畸形。包括非结构性脊柱侧凸及结构性脊柱侧凸,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最多见,约占80%-90%,发病原因不明。…… 正常人脊柱各椎体上下相连成为身体中线,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某一阶段偏离身体中线的表现,脊柱侧凸不是单一疾病,许多病因都可引起这种畸形。包括非结构性脊柱侧凸及结构性脊柱侧凸,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最多见,约占80%-90%,发病原因不明。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诊断是不难的,根据病人的病史及一般的体格检查即可明确诊断。而更重要的是对侧凸的程度进行评定。常用的评定有:第一直立位评定;第二脊柱前屈位评定;第三对脊柱侧凸性质及可纠正程度的评定;第四X线检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如何矫正?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正方法 *1.脊柱侧凸矫正操 以胸向左凸腰向右凸为例,分为仰卧或俯卧位两组动作,可以在床上或垫上进行,每一动作5-10分钟,重复20-30此,直至肌肉疲劳。每日练习1-2次,坚持至骨成熟。若为胸向右凸腰

向左凸,则左右动作颠倒。 *2.爬行练习 肩带及骨盆带的运动可以影响脊柱,如抬左上肢可使胸椎左凸,矫正胸椎右侧凸,提右下肢可使骨盆左倾腰椎右凸,矫正腰椎右凸。若为胸椎右侧凸,练习时左臂右腿尽力向前爬,右臂左腿跟进,但不超过左臂和右腿,前进方向向右缓性,其他部位及方向的侧凸依此方法设计动作。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并不难治疗,除了做脊柱侧凸矫正操和爬行练习外,青少年还可以做自身抗阻及借助重力的练习或选择支具疗法、电刺激疗法、手术疗法等。

融合教育课堂教学策略

融合教育课堂教学策略 现代技术发展给知识的产生、传播、获取、管理与利用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人类学习的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相应的,校园里传统的教与学的知识传授模式正在经受数字技术的洗礼和冲击。这样一个时代,技术到底如何作用于教育? 以前,我们对数学以及数学教学的认识总是和黑板粉笔或者纸笔联系在一起,人们局限在有限的空间中,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计算机使人脑得以大大的扩展和延伸,同时为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实,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感到很惭愧,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其实很少,几何画板这个在数学教学中非常好用的工具,我也是最近才开始研究的。下面仅就几何画板辅助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谈谈几点思考。 首先是几何画板的作用:(1)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增大知识的覆盖面。能给学生以更多的操作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做中学”(2)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由于情况的快速反馈,老师的讲课时更具有针对性,并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动态展示教学内容或数学问题,把抽象的数学教学变得形象、直观。(3)有助于培养学生敏捷思维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数学实验,让学生自主“研究数学”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进行快速训练,有助于个性特长的培养和发挥。 我再来举几个常见的例子:几何画板可以动态展示教学内容或数学问

题,把抽象的数学教学变得形象、直观数形结合思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学家华罗庚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几何画板》为“数形结合”创造了一条便捷的通道,它不仅对几何模型的绘制提供信息,同时,可以解决学生难以绘制的图形,而且提供了图形“变换”的动感,丰富多彩的“动画”模型,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使学生从画面中去寻求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和依据,并从画面中去认清问题的本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基本概念。例如:在证明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应用几何画板就可以让学生很直观的看到全等的结果。二次函数图象变化,可以看出a、b、c对开口方向等的影响。(见几何画板) 创新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突破重点和难点,前形势下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数学只是符号与公式的组合,因此难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几何画板》改变了常规教学的陈旧模式,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和生动。在《几何画板》中任意拖动图形、观察图形、猜测和验证结论,在观察、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增加对各种图形的感性认识,形成丰厚的几何经验背景从而更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和理解,从而揭示问题本质。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从心理上所反映出来的是惊喜和兴奋,进而有一种强烈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学习活动的良好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如图所示,在勾股定理教学时,改变B点的位置和AC的长度,让同学观察相应地正方形面积的变化有何特点,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进行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PUMC(协和PUMC(协和))))分型分型

【按语按语】】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 )的临床分型的临床分型,,目前有King 和MCO 于1983年提出的King 分型法分型法。。2001年LenKe 等提出6大类型大类型,,每一型又分1—9类型类型,,得到国际脊柱侧凸研究会得到国际脊柱侧凸研究会((Scoliosis Rescarch Society ,SRS )的大力推崇的大力推崇。。我国邱贵兴教授于2003年总结协和医院152例后例后,, 提出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分型系统分型系统((附后附后)。)。这些分型都是用于指导手术矫形而设这些分型都是用于指导手术矫形而设这些分型都是用于指导手术矫形而设。。中国整脊治疗则是非手术疗法中国整脊治疗则是非手术疗法。。邱贵兴教授的分型法易于掌握贵兴教授的分型法易于掌握,,适用适用整脊疗法的临床研究整脊疗法的临床研究整脊疗法的临床研究,,特转引供会员参考特转引供会员参考。。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侧凸症PUMC(PUMC(协和协和协和))分型分型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 邱贵兴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10岁以上儿童在发育成熟前常见的一种非先天性脊柱畸形,2%~3%的青少年有此畸形,其占全部脊柱侧凸病例的80%。由于脊柱侧凸、扭曲和胸廓变形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外观、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并严重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应重视AIS 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尽早矫正畸形。 图1 错误选择融合节段的手术前后X 线片对比 AIS 传统分型治疗 AIS 的治疗方案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将侧凸的冠状面Cobb 角是否超过40°作为是否选择手术治疗的决策依据。 AIS 的非手术疗法包括理疗、体疗、表面电刺激、石膏及支具治疗等。其中,支具治疗应用最广泛,疗效也最可靠。对侧凸<20°且骨骼发育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应密切观察,并每隔6个月复查X 线片;若侧凸于6个月内增加5°~10°或>30°则应行支具治疗;对20°~40°的脊柱侧凸可采用支具治疗;若侧凸>40°,由于病情仍会进展,不宜采用支具保守治疗。骨骼发育成熟后, <30°的侧凸很少会加重,但>40°的侧凸会持续加重,不宜行非手术治疗。尽管支具治疗AIS 是有效的,但其会对患者的心理和肺功能产生影响,且会导致疼痛,部分患者不能耐受。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研究方案

泾源县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研究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求,面对全新的战略目标与任务,教育部采取“试点先行、有序推动、科学管理”的策略,于2012年年初启动了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经过教育部组织专家审定我县申报方案后最终于2012年12月确定我县为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试点课题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间信息化协作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变革探索》,为了顺利完成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根据泾源县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方案要求,特制定本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 1.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的方法和规律。 2.建构信息技术及网络环境下新型的教学模式。 3.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4.提高教师熟练开发课程资源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网络信息化环境下的成长,培养一批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二、研究内容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融合方式的研究。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变革研究。 3.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基于网络环境的协作式学习方式的研究。 4.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融合研究、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 5.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利用网络人人通空间和教研互动平台进行网络研修的方法和途径。 三、研究原则 1.方向性原则。通过研究,促进教育教学模式转变,提高教育教学效益,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发展。 2.科学性原则。课题研究要有针对性、科学性、主动性、实效性,避免空谈。 3.求实性原则。通过课题研究,总结经验,逐渐完善。 4.指导性原则。以课题研究,确立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主导方向,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主要调查在该课题研究之初,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为研究的顺利进

原发性脊柱侧弯

原发性脊柱侧弯 概述 脊柱侧向弯曲的畸形称为脊柱侧弯,是一影响青少年健康发育的疾患,不仅可致躯体外观异常、脊柱运动功能障碍或因骨盆倾斜而跛行,而且可因进一步的胸廓畸形而相应造成心肺功能障碍。因此,早期诊断、治疗极为重要。脊椎侧弯可有明确的致病原因。如先天性脊柱侧弯、继发于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疾患的侧弯,但更多的是原因不明的脊柱侧弯,即原发性(特发性)脊柱侧弯(约占脊柱侧弯的85%)。 诊断要点 1、症状 (1)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女性较多。 (2)早期畸形不明显,自身可无症状,且无结构变化,易于矫正,但易被人忽视。 (3)部分原发性脊柱侧弯畸形不易的发展,畸形发展倾向最大的是胸椎侧弯,近2/3发展至700侧弯。 (4)继续发展,可影响心肺功能,纵隔移位,肺活量降低,肺动脉高压,心脏功能减退。 (5)脊神经根受挤压或牵拉门生相应症状。 2、体征 (1)双侧肩胛、骨盆、腰凹等处不对称,严重者可见脊柱呈“C”形或“S”形。(2)棘突触诊可见某些节段棘突偏离颈部棘突至臀沟连线,也可采用铅埀线处自C7棘突垂下,观察其和臀沟的偏离程度。 3、影像学检查 T1~S1站立位正侧位X线片,主要确定侧凸的范围、位置原发弧度、代偿弧度、代偿弧度和椎体旋转情况,以及骨成熟度。其中最常用的是Cobb角,其代表脊柱侧弯的程度。 康复评定 可进行脊柱姿势、关节活动范围、肌力等方面的功能评定;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行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心肺功能等方面的功能评定。 康复治疗 1、物理治疗 (1)运动疗法 1)矫正体操 2)不对称爬行

3)肌力不平衡的矫正训练 4)姿势训练 ①卧位:“骨盆倾斜”训练。 ②坐位:上身挺立,收腹,下颌微收,双下肢并扰,以达到腰背部平直不弯。 ③站位:腰背部贴墙站位,下颌微收,挺胸,轻轻收腹,使腰椎与墙之间距离 以伸不进手为限,尽可能保持上体正直,坚持数称,重复数次,逐渐增加每次时间。 5)矩形器肉体操:为防止持续制动而致的躯干肌失用性萎缩,并加强矫正效果,除每日取下矩形器后进行矫正体操外,应在矩形器内完成以等长收缩为主的体操训练。 6)改善呼吸运动的训练 (2)侧方表面电刺激疗法 1)适用范围:轻度的原发性脊柱侧弯,侧弯角度200~400,尤其是还有2~3年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 2)仪器设备:单导联或双导联电刺激器。 3)刺激位置:根据X线正位片确定侧弯顶椎,再在患者侧弯凸侧找出与此顶椎相连的肋骨,以此肋骨与腋后线相交点作为放置电极板的中心参考点。 4)刺激方法 5)复查:在治疗后开始的1~2周后进行随访。 6)不良反应及解决方法:不良反应主要是皮肤反应。 (3)牵引治疗 1)适用范围:常作为脊柱侧弯的术前准备,以使术中达到最大限度的矫正而不产生神经损伤。 2)方法:包括颈牵引、头颅-骨盆环牵引、头颅-股骨牵引有、卧位反悬吊牵引等。 2、矩形器治疗多用于原发性脊柱侧弯<450者,以控制畸形的发展。 (1)选用指征及禁忌证 1)选用指征:处在生长发育期脊柱柔软度尚可,每次检查或随诊复查时脊柱侧弯超过200的儿童。 2)禁忌证:脊柱侧弯角度>450者。 (2)矩形器的选择:合适的矩形器是矩形器治疗成功的关键。 (3)佩戴时间:每天连续佩戴23h,余下1h为洗澡、做矫正体操时间。 (4)撤停步骤:取下矩形器4~6h后拍摄X线片,如CObb角无改变,可将矩形器佩戴时间减至20h,4个月后复查无变化减为16h。

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课巧妙融合的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b3449629.html, 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课巧妙融合的策略 作者:蔡婉聪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2017年第08期 摘要: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内容的选择上都是以学校为基础,以所在社区为依托,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在学校开发的“走进童谣亲近闽南”的校本课程中,学生通过念唱童谣,对闽南童谣里包含的大量的闽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继续开发一系列与“闽南文化”有关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丰富了学校综合实践的课程资源,同时也使校本课程的实施更加顺利、相得益彰。 关键词: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资源;闽南小吃;闽南风情;闽南民间艺术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19/22-0010-05 作为一种综合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特别强调与其它类型课程的整合,以及多样学习方式的整合。校本课程与综合课程资源可共享,因为他们在内容的选择上都是以学校为基础,以所在社区为依托,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在学校开发“走进童谣亲近闽南”的校本课程过程中,我们发现,校本课程研究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各项领域的活动密切相关。我们从综合实践的三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出发,结合校本课程的实施,开发了具有学校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资源。 一、劳动与技术教育——闽南小吃烹饪课 在综合实践课中设立烹饪课,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合作意识。学校“走进童谣亲近闽南”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给综合实践活动的烹饪课提供了优秀的课程资源。我们开发了“闽南小吃”和“闽南节日食俗”两个系列的主题活动。前者旨在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各种类别的闽南小吃,并学习制作,感受闽南人一代代流传下来的饮食文化。后者则引导学生走进闽南的四大传统节日:元宵、清明、端午、春节,了解闽南的节日民俗与食俗,传承闽南优秀的民间文化。 (一)走进闽南小吃 学校的“闽南小吃”系列主题活动安排在三至六年级(上册),依次编排了:诱人的小甜点、各种各样的“粿”、美味的面食、水产篇四个系列的活动。每個主题都配有相应的闽南童谣念唱,并安排如下几个环节:初识闽南小点——开拓思路——确定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实践活动——巧手站——总结与交流——拓展与延伸。 下面就以第一个主题“三(上):闽南小吃——诱人的小甜点”为例谈谈内容安排。

融合教育的课程调整

融合教育的课程调整 肖非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研究所 前言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召开的世界特殊教育大会上呼吁各国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全纳学校,并通过家长、学校和社区的共同努力以保障特殊儿童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全纳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是一个从隔离逐步走向融合的过程,它可以有不同的程度 Pijl 与Meijer (1991)指出融合可以有六个不同的水平: (1)物理空间的 (2)名称的 (3)管理的 (4)社会性 (5)课程的 (6) 心理 前言 普通学校要实现融合教育倡导的让所有儿童都在普通教室里接受高质量的、适合他们独特的学习需要的教育,就必须重视调整普通教室里课程的形式、内容、与实施策略 课程调整是指教师针对学生的特殊需求而对课程的相关要素,如目标、内容、策略、活动、评估、环境、教学材料和资源等 进行分析、编辑、修改、补充、删减或重组的过程 融合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程的准入(Access )面向所有学生,不能以学生的性别、年龄、残疾、信仰、文化、语言等为理由而不予接受 融合教育课程接纳、尊重并欢迎学生的差异性(Diversity ),反对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的“主流中心论” 融合教育课程强调学习活动中每个学习者的充分参与 融合教育课程强调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能取得与其能力相匹配的成就

融合教育课程的特点 融合教育课程是广义上的课程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而狭义的课程是指某 一具体学科。融合课程强调课程的共同性,即提供同样的、高质量的课程给所有儿童,要求那些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最终也要达到和正常儿童一样课程目标。 融合课程首先是一种共同课程(common curriculum),即应该包括普通学校的基本 课程、学科。 另一方面,多数的研究(Foreman, 1996; Marchesi, 1998)认为融合课程应该具备弹 性,应该体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多样性, 反映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与学习需要。 融合教育课程的特点 融合课程是弹性化的课程 从课程材料来说,课程材料不局限于传统的、固定的形式,凡是有助于学生从课程中获益的材料形式都是可以采用的形式。例如大字课本、音频播放器、视频播录设备、电话等。 从教学方法来说,教学方法的设计要能够适应不同背景、不同学习偏好的学习者,但并不降低学业标准。 从评估方式来说,传统的、标准化的评估方式不再适合融合背景下的课堂,能力模式的评估方式要替代结果模式的评估。例如评估的方式可以是论文写作、工作陈述、旅行记录等 从课程调整本身来说,融合教育课程本身也是灵活的和可调整的,并不是所有的课程 都需要做调整,有的课程完全不用做调整,特殊需要学生也能很好的掌握。 融合教育课程调整的模式 (一)添加式课程 不变动原有课程架构下,增加课程内容的难度或扩展其广度,甚至特别设计“特殊课程”,如音乐演奏、电脑程序设计,以满足特殊学生。 大陆地区有部分普通学校为学生开设了全校范围的综合活动课程,综合活动课程以兴趣社团的形式,由学生自发组织、自主管理,教师给予指导,是普特学生自愿组 成的群众性团体,给所有普特学生提供相互交往、相互学习的平台。 融合教育课程调整的模式 (一)添加式课程 案例:以北京市朝阳区新源西里小学为例,北京市朝阳区新源西里小学是一所普特 融合教育学校,有三十多年的融合教育经验。该校组建了“爱慧社团”活动,学生每周有半天的时间开展兴趣活动,普特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参与,在平等、尊重、欣赏差异的环境里,普特学生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亚洲艺术教育论坛上,由普特学生联手制作的手工艺品被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收藏。融合乐队——小音乐家社团,由一名唐氏综合症的学生负责指挥,学生把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开发成乐器,这支小乐队多次参加了社会重大活动。

脊柱侧凸的三种分型方法

脊柱侧弯King分型和Lenke分型 King分型:依据侧凸部位、顶椎、侧弯严重程度、柔韧度和代偿弯曲等将特发性脊柱侧凸归纳为五型。 I型:腰弯和胸弯均超过骶骨中心垂线(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 CSVL),且腰弯的Cobb角较大,其柔韧性较胸弯差(若站立位上胸弯大于腰弯但侧方弯曲像上胸弯更柔软,也归为I 型);北京地坛医院骨科张强 Ⅱ型:胸弯和腰弯均超过CSVL,胸弯的Cobb角较大、其柔韧性较差; Ⅲ型:单胸弯,其代偿性腰弯不超过CSVL; Ⅳ型:长胸弯,L5被CSVL平分,L4倾斜入长胸弯内; Ⅴ型:结构性双胸弯,T1向上胸弯的凹侧或下胸弯的凸侧倾斜。 此分型的提出在脊柱矫形外科的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Lenke分型具体可分以下三步进行: 第一步,根据主侧弯的位置和次要侧弯的结构性特征来确定侧凸类型(共6 型)。 1 型:主胸弯,胸弯是主弯,近段胸弯和胸腰弯/腰弯是非结构性次要侧弯; 2 型:双胸弯,胸弯是主弯,近段胸弯是结构性次要侧弯,胸腰弯/腰弯是非结构性次要侧弯; 3型:双主弯,胸弯和胸腰弯/腰弯是结构性侧弯,近段胸弯是非结构性侧弯。胸弯是主侧弯,其Cobb 角大于、等于胸腰弯/腰弯或二者相差不超过5°; 4 型:三主弯,近段胸弯、胸弯和胸腰弯/腰弯均为结构性侧弯。胸弯和胸腰弯/腰弯均可能是主侧弯; 5 型:胸腰弯或腰弯,胸腰弯/腰弯是结构性主侧弯,近段胸弯和胸弯均是非结构性侧弯; 6 型:胸腰弯/腰弯及胸弯,胸腰胸/腰椎弯是主侧弯,其角度至少比胸弯大5°,胸弯是结构性次要侧弯,近段胸弯是非结构性侧弯。 第二步,根据骶骨正中垂线(CSVL)与腰弯的位置关系,将腰弯进一步修正为A、B、C 3 种分型。 A 型:CSVL 在稳定椎以下的腰椎椎体两侧椎弓根之间穿过,如果对CSVL 是否穿过双侧椎弓根之间存在疑问, 则判定为 B 型,该型侧凸必须同时存在顶椎位于T11/T12 椎间隙或以上的胸椎侧凸; B 型:CSVL 位于腰椎凹侧椎弓根外侧界至腰椎椎体或椎间盘外缘之间,如对CSVL 是否接触椎体或椎间盘外缘存在疑问, 则判定为B 型。此型侧凸同样只见于顶椎位于主胸椎的侧凸, 因此也不包括胸腰段/腰椎侧凸; C 型:CSVL 位于腰椎椎体或椎间盘外缘以外。此类畸形的主侧凸可能位于胸椎、腰椎和/或胸腰段。如对CSVL 是否接触椎体或椎间盘外缘存在疑问,也同样判定为B 型。C 型可能包括所有的以主胸椎侧凸为主侧凸的畸形,必然包括所有的胸腰段/腰椎侧凸。 第三步,根据矢状面胸椎(T5~12)后凸的特点确定了 3 种胸弯修正型。T5~12 后凸角度小于10°判定为负型(-),10°~40°则为正常型(N),大于40°者为正型(+)。至此,就完成了特发性脊柱侧凸的Lenke 分型。

脊柱侧弯矫正术的手术配合

脊柱侧弯矫正术的手术配合 脊柱侧弯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脊柱畸形。脊柱从后面观察各椎骨都在 一条垂直线上,从枕骨后中点至骶骨中脊间连线上,如果脊柱偏离这一轴线,称之为脊柱侧弯。目的讨论脊柱侧弯矫正术的手术配合。方法配合手术进行术中护理。结论脊柱 侧弯矫正术的手术配合可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避免手术中容易出现的感染等风险。脊 柱侧弯矫正术手术室护理脊柱侧弯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脊柱畸形。脊柱从后面观察各椎骨都在一条垂直线上,从枕骨后中点至骶骨中脊间连线上,如果脊柱偏离这一轴线,称之为脊柱侧弯。脊柱向侧方弯曲可引起肋骨、胸廓、内脏器官位置、形态及功能的改变,出现病理状态。脊柱侧弯有非结构性和结构性之分。脊柱侧弯多发生于脊柱的胸段和胸腰段。首先出现的弯曲部位称为原发性弯曲,也称主要弯曲。原发弯曲的上下可出现相反方向的曲线,称继发性弯曲,也称代偿性弯曲或次要弯曲。在结构性脊柱侧弯时,脊柱还有旋转畸形,致使脊柱凸侧的肋骨向后突出,胸廓畸形,肋骨角的角度增大,可>90°,使后胸壁形成一条嵴状隆起,如剃须刀,故称为剃刀背畸形。脊柱侧 弯与胸廓畸形可使胸腔容量变小、活动受限,发育不良,从而影响心肺功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轻畸形进展,使患者获得进一步的良好发育非常重要。脊柱侧弯的治疗目的:矫正侧弯畸形且阻止其进一步,恢复脊柱的生理弯曲,获得稳定,维持躯干平衡,改变外观畸形,尽可能减少融合范围,减轻或解除腰背部疼痛,最大限度的改善和维持心肺。手术分两个方面:矫形和植骨融合固定。矫形手术包括后路矫形手术和前路手术。脊柱侧弯的矫正是三维空间的矫正。必要时,可行肋骨畸形矫形术,对先天性脊柱侧弯,可行半椎体摘除,楔形椎体截骨术等。矫形方法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为前路矫形,如前路松解、支撑植骨、Dwyer、Zielke、TSRH、CDH等;另一种为后路矫形, 如 Harrlngton、Luque、Galveston及CD、Isola等。有时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手术联合 使用。年龄在5岁以下的患儿不宜手术。一适应证对于脊柱侧弯明显畸形或经 保守疗法无效、脊柱畸形加重者需行手术治疗。一般来说,脊柱侧弯明显是指胸椎侧弯 45o以上及腰椎侧弯60°以上S形畸形,胸椎明显侧弯不仅影响外形,早发性侧弯者还易 影响心肺功能,应考虑手术矫形。二麻醉方式全麻或硬脊膜外隙阻滞麻 醉。三手术体位与切口以后路入口为例,患者取俯卧位,胸部和两髂部垫起, 腹部悬空,避免腹腔静脉受压。行胸腰椎后路正中切口。四手术物品准备 1.器 械准备脊柱手术常规器械,脊柱棒系统固定器械。 2.敷料准备常规脊柱手术敷 料。 3.物品准备体位垫(3个长垫、1个方垫),单双极电凝,C型臂X线透视 机。五手术步骤及配合 1.胸腰椎后路正中切口,显露椎板,剥离棘突,清除椎 板小关节囊附近残余韧带及脂肪组织。 2.放置椎弓根钩 (1)于上端椎体两侧棘突 下缘连线下方4mm处凹侧下关节突上作一口字形截骨,显露关节软骨面。递小骨刀、骨 锤手术刀,保留好碎骨以备植骨用。 (2)用刮勺刮除软骨。 (3)剥离,探查椎弓根 深浅度。 (4)将持钩器夹住闭口椎弓根钩递给术者,插入关节间隙,递椎钩器,骨锤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保守治疗方法(精)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保守治疗方法 全网发布:2011-06-23 20:40 发表者:毛克亚 (访问人次: 2268 到目前为止,对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采取了许多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手法治疗和电刺激治疗,但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证明治疗的有效性。尽管一些学者怀疑支具治疗的效果,但是,对于特发性脊柱侧凸,最广泛接受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仍然是观察和矫形支具治疗。 一、观察 在总体人群中,尽管某种程度的脊柱侧凸是普遍存在的,但需要治疗的却是非常少。很可惜,目前还没有一种可靠的准确预测方法,来判断初诊病人的侧弯是否会进一步发展,因此,观察就成了所有侧弯的最开始的治疗方法。目前,脊柱的X线片是唯一可以明确记录侧弯大小和发展的方法。人们一直试图通过观测肋骨驼峰畸形,用“侧弯测量仪”测量脊柱旋转角,使用云纹图或ISIS扫描等方法来监测外形的变化。这些方法在一些角度较小的侧弯和低风险的病人中有用,但定期拍摄X线片仍然很有必要。 总的来说,侧弯小于20o的年轻病人可以每6~12个月检查一次。侧弯较大的青少年病人,应该每3~4个月检查一次。 对于侧弯小于20o的骨骼成熟的病人,通常不再需要进一步检查。骨骼尚未成熟的侧弯大于20o的病人,检查次数应该多一些,一般每3~4个月检查一次站立位前后位X线片。如果发现角度大于25o的侧弯有发展(每6个月增加5°以上,应考虑矫形支具治疗。对于骨骼未成熟的30~40o脊柱侧凸病人,在初诊时就应该考虑矫形支具治疗。侧弯为3 0~40o的骨骼成熟病人一般不需要治疗,但是,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程度的侧弯在成年后也仍然有发展的趋势,这些病人应该每年拍摄站立前后位X线片,直至骨骼成熟后2~3年,而后在一生中每5年检查一次。

中小学学科教学与德育融合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中小学学科教学与德育融合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摘要:德育是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灵魂,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分析中小学学科教学与德育融合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将德育融入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与德育融合模式,并据此给出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学科教学;德育;融合 德育是培养人良好品德的教育活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始终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人才为核心目标,为各类大学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合格人才,这些成功的德育实践积累了许多经验。但应该清醒认识到的是,“高投入”与“低产出”仍然是中小学校阶段德育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1]。学校德育有多种途径和方式,但各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基本途径和最经常方式。无论从学生生活的时间和空间,还是从德育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学科教学中的德育都应视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渠道。然而,当今中小学学科教学与德育“两张皮”的现象普遍存在,中小学校如何通过各学科的教学将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之中,借此大力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值得德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和探究。 一、中小学学科教学与德育的融合现状分析 在当今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今天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已大不如前。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滞后、教育手段落后、教育方法陈旧的问题,增加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难度,从而导致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低下,如下图1所示。 图1 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不强的因果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中小学校德育方法落后是导致德育工作实效性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科本位意识,造成对学科教学中德育资源的“弱视”乃至熟视无睹;空洞说教式的“单边行动”,导致学科教学与道德教育“两张皮”。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道德教育应该融合在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存在的误区及解决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存在的误区及解决策略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存在的误区,主要是对融合的深度认识不足,以至于在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不能充分展现,学生在信息时代学习不能体会信息技术的乐趣,反而倍感技术的沉重负荷。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存在的误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融合的认识肤浅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思想认识深度不够,行动落实就会缺乏力度,陷入形式化、盲目化的片面融合。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层次简单地定位于结合状态的假象融合现象屡见不鲜。 在一些课堂中,教师虽然有意识地将多媒体技术、电子白板技术以及一些学习系统平台应用于实际教学,但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活动各要素缺乏系统的科学性整合,最终书本知识被原汁原味地演绎成所谓的多媒体课件,这种融合观指导下的课堂实效可想而知。 固然,十多年的信息化探索造就了一批思想意识上从整合转变为融合的教师,但实际融合时又往往会陷入融合时机不对、融合方法不当的尴尬局面,这也使得课堂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2、对人的重视不够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出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毋庸置疑,教学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但实际教学中,教师过多地关注于信息技术与书本知识的有效融合,试图以最优化的工具展示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然而在追求这一过程中却恰恰忽略了教学的主体分析,即学习者才是教学过程的直接受体,这就是在现有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进行教学时常发生的误区之一,对人的重视不够,不能在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来设计教学、选择教学媒体,这就严重影响了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也难以培养学习者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和创新型思维。 3、技术异化、错误资源观的潜在影响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就必定存在技术异化的问题,处理不好将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由于受自身教育观、技术观及实践能力的限制,对信息技术使用方法不当,滥用、误用现象随处可见。这就使教师无形之中禁锢在技术的枷锁中,难以发挥出信息技术应有的潜力,使教学陷入危机。 将信息技术融合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另一个危机源于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错误使用上,认为只要竭尽全力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学生就会学有所成。殊不知有些资源的华

课程整合与核心素养的融合

课程整合与核心素养的融 合 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are welcome to download

课程整合与核心素养的融合 青岛德县路小学魏鹏 我一直有一点不明白的,课程为什么要整合,整合的目的是干嘛其中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课程间为什么要整合,既然要整合,当初干嘛要分开,难道说我们长久以来做的分学科教学时错的吗第二个:课程内为什么要整合,就是把前后的一些课合并起来讲,那既然你要合并,教材为什么要这么编写,难道说教材的编写有问题,编者的意图和我们的教学有冲突吗 所以这么来说,我是充满了疑惑,带着无穷的问题来这里学习的。至少在这之前,我上课所用的整合,都是被迫的整合,都是因为上级领导要来听整合课,或者区里面要求整合,我才不得已而整合的,说白了,就是为了整合而整合,主观上没有一点整合的意图。处于一种“要我整合”的状态。 我把自己的这些问题和疑惑,全都提了出来,并且和专家教授们进行了长期的对话,交流,又在咱们带头人班级里其他老师的帮助下,终于弄清楚了整合的前世今生,也终于清晰了整合的概念。 首先,课程整合,是时代的需要,因为很多知识并不是孤立的,因此借助一些其他知识来充实课堂很有必要。整合不是说非要把语文和数学合起来,也不是艺术和体育非要在一起,而是根据实际需要,有必要的才可以整合一下,达到最优效果。原来是什么学科,还是什么学科,还是那样上,只不过可以渗透一点其他知识,丰满我们的课堂。 再一个,是关于学科内整合的。数学学科内的整合,不是单纯的重新把几课合起来上,而是要根据需要,有机的结合,互相渗透。我们其实就是作为教材的编者,对教材进行新的整合。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一些旧的观念始终是要作

成人脊柱侧凸分型与治疗进展

成人脊柱侧凸分型与治疗进展 成人脊柱侧凸是指骨骼发育成熟以后出现的超过10°的脊柱侧凸。而有些学者则强调病人在首诊时的年龄一定要超过20岁。这两种定义都有一定的缺陷,前者的问题在于关于骨骼发育成熟的时间很难确定,而且不同性别之间也不一样,后者的问题在于在青少年脊柱侧凸和成人脊柱侧凸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好确定。 分型目的 通过分型研究可以对侧凸特点进行描述,从而对侧凸进行系统分类,便于不同学者的比较及学术交流,为循证医学提供统一的标准,并可以进一步指导手术治疗选择。 目前的分型系统 Aebi病因分型 2005 年Aebi等提出了一种建立在病因基础上的分型方法,将成人脊柱侧凸分为3 型:(1)退变性脊柱侧凸(de-novo degenerative scoliosis,I型),多为腰段或胸腰段侧凸,顶椎位于L2~L3 或L3~L4,也可位于L1 和L2,侧凸的角度较小,累及节段通常较少,多伴随椎间横向移位、椎体旋转,主要发生于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较少在40 岁前发生。该类患者既往无脊柱侧凸病史,病因是一个或多个椎间盘或小关节的不对称性改变,被认为是―椎间盘源性侧凸‖。(2)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progressive idiopathic scoliosis in adult life,II型)。由幼儿或青少年特发性腰段/胸腰段脊柱侧凸进展而来,进入成人期后由于机械原因、骨骼变化或脊柱退变等原因而出现侧凸进展。(3)继发性退变性脊柱侧凸(secondary degenerative scoliosis,III型),IIIa亚型,主要发生于腰椎、胸腰段或腰骶部,致病原因可以是继发于特发性侧凸、先天性侧凸、神经肌肉性侧凸等的原发胸弯/胸腰弯;也可以是由骨盆不对称而导致的继发侧凸,例如双下肢不等长或者髋关节病变等。IIIb亚型,由于骨代谢异常(骨质疏松症等)引起骨骼改变,导致不对称的小关节疾病和/或椎体骨折,进而发生脊柱畸形,通常伴有脊柱后凸。 Aebi分型建立在疾病病因基础上,由于不同的病因意味着不同的发病人群和不同的疾病演变过程,建立此分型可对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一定帮助。但有时I型与II型难以区别,而且这种不同在临床上的价值也很有限。另外,此分型没有对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进行描述,因此无法反映畸形的严重程度,同时也无法用于对具体临床治疗的指导。 Schwab分型 2005年,Schwab等提出了成人腰椎侧凸的早期分型系统,该分型要进行二项影像学参数测量:L3倾斜—L3椎体下终板同水平线角度和腰前凸— L1-S1矢状面Cobb角,并根据上述参数将成人脊柱侧凸分为三型:I型:腰前凸>55°、L3倾斜<15°;II型:腰前凸35°~55°、L3倾斜15° ~ 25°;III型:腰前凸<35°、L3倾斜>25°。如果二者有交叉,取分型高者。2006年,Schwab等进一步分析了美国11个脊柱外科中心947例成人(>18岁)的病历资料,提出了成人脊柱侧凸的临床分型,该分型包括3个子项:弯曲类型(顶椎位置)、腰前凸修正型和滑移修正型。依顶椎位置不同分5种弯曲类型:I型-单纯胸弯;II型-上主胸弯(顶椎T4–T8)有胸腰弯/腰弯;III型-下主胸弯(顶椎T9–T10)有胸腰弯/腰弯;IV型-胸腰主弯(顶椎T11–L1)有其他次弯;V型-主腰弯(顶椎L2–L4)有其他次弯。依据T12~S1矢状面Cobb 角大小的不同将腰前凸修正型分为三型:A:重>40°;B:中0°–40°;C:无<0°。同样根据冠/矢状面椎体间的最大滑移将滑移修正型分为三型:0: 无滑移;+: 滑移1–6mm;++: 滑移>7 mm。2007年Schwab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出了Schwab成人脊柱畸形分型,此分型较前述分型增加了一种弯曲类型,即单纯矢状面畸形-K型,同时增加矢状面平衡修正型,并根据矢状面C7 垂线偏离S1后上角的距离不同分为三型:N: 正常(0–4 cm);P: 阳性(4–9.5 cm);VP: 强阳性(9.5 cm)。 SRS成人脊柱侧凸分型系统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分型及融合策略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分型及融合策略 【关键词】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是一种原因不明、累及脊柱的三维畸形,具有多种不同表现类型。分型不同,其治疗方法也完全不同。错误的分型常导致错误的手术策略,引起患者术后躯干失平衡、畸形加重,甚至产生新的畸形。近年来,随着脊柱内固定系统的改良以及手术操作技术的进步,IS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然而合理、有效的分型系统仍然是争论的焦点。本文拟对与IS 手术密切相关的3种分型方法及相应的治疗策略加以综述。 1 King分型 1983年,King〔1〕总结应用Harrington系统治疗405例IS患者的经验,提出King分型,并首次将分型和融合范围的选择结合起来,对IS的手术治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依据顶椎位置、侧凸部位、大小和柔韧性,结合详细的体检将侧凸分为5型。Ⅰ型:“S”形双弯,胸弯和腰弯均越过骶骨中线,腰弯大于胸弯,侧方弯曲像显示腰弯柔韧性小,柔韧指数(反向弯曲后腰弯的矫正率减去胸弯的矫正率)为负值。临床检查可见腰椎旋转引起的剃刀背较胸椎明显。另一种情况是胸弯虽大于腰弯,但腰弯柔韧性差。建议融合胸弯和腰弯至稳定椎,通常为L4。满足以下条件可融合至稳定椎上一个椎体:该椎旋转度≤Ⅰ度且倾斜<30°、稳定椎倾斜<20°;顶椎的椎间盘不应在L1、2间盘的远端;站立位片上L3、4椎间隙对称或向腰骶弯的凸侧张开;侧方弯曲像上L3椎体位于骶骨中线上〔2〕。Ⅱ型:“S”形双弯,胸弯

和腰弯均越过骶骨中线,胸弯大于腰弯,腰弯柔韧性好,柔韧指数为正值。临床检查可见胸椎旋转引起的剃刀背较腰椎明显。建议选择性融合胸弯至稳定椎。Ⅲ型:单纯胸弯,腰弯未越过骶骨中线且为非结构性,站立位像一般无腰椎旋转。临床检查可见胸椎旋转引起的剃刀背明显,腰椎剃刀背很少见。建议融合胸弯至稳定椎或上一个椎体。Ⅳ型:单纯长胸弯,延伸至下腰椎,仅L5平衡中立在骶椎上,L4倾斜入主弯内。建议融合胸弯至L4,如满足Lenke等〔2〕描述的标准,可融合至L3;Ⅴ型:结构性双胸弯,T1向上胸弯的凹侧或下胸弯的凸侧倾斜。建议融合双弯,下端至稳定椎。 King分型提出后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IS分型的金标准。但分型未将胸腰弯、腰弯和三弯包括在内,没有考虑到矢状面和轴状面的畸形。分型一致性也较差,不利于各种治疗方法的比较研究〔3〕。由于腰弯柔韧性本身较胸弯好,即使是腰弯大于胸弯,其柔韧性也可能超过胸弯。因此,二者角度接近时不易区分Ⅰ型和Ⅱ型侧凸。其次,当腰弯顶点位于骶骨中线附近时,难以判定其是否真正越过骶骨中线,导致判读Ⅱ型和Ⅲ型侧凸存在较大争议。另外,上胸弯的判定则是影响King Ⅴ型侧凸一致性的主要原因〔3〕。目前的研究认为T1正性倾斜与肩部抬高无相关性。邱勇〔4〕提出需综合影像学和外观评估判定上胸弯,即使在T1水平或负性倾斜、双肩水平或右肩抬高时也不能排除结构性上胸弯的存在。 80年代后期,随着多钩及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的应用,King分型用于指导三维矫形时,逐渐暴露出它的缺陷。尤其是应用CD系统对Ⅱ

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生物力学进展

脊柱侧弯是脊柱的一个或多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中线的侧弯、矢状面上的前弯或脊椎体在纵轴上的旋转,是最常见的脊柱三维畸形[1]。脊柱侧弯是躯干的畸形,以脊柱的侧向偏移和轴位旋转为特征。许多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存在肋骨的变形以及矢状面上胸椎生理后弯的减少。少数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表现为主弯与次弯交界区的后弯畸形。由于其病理解剖特点复杂,导致脊柱在出现侧弯后和矫正手术后的生物力学变化较正常生理曲度的脊柱复杂得多,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在脊柱侧弯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1脊柱侧弯生物力学机制的研究 脊柱侧弯是复杂、常见的脊柱畸形,其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 特发性脊柱侧弯,国内外数十年来的研究发现特发性侧弯的病因与遗传、生长发育、神经肌肉因素、内分泌系统等有关,但目前还无明确证据表明其存在单一的致病因素。由于对脊柱侧弯的病因尚不明了,以及对于脊柱侧弯进展、转归以及术后的预后等亦不清楚。目前文献报道对脊柱发生侧弯以后的生物力学改变亦不多,但学者普遍认为,在快速生长期脊椎不对称生长的自身生物力学调节加重了特发性脊柱侧弯的进展[2]。 对于影响脊柱侧弯的进展,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占主导作用的是生物力学机制,占重要因素的是脊柱负载及椎体生长的不平衡。Villemure 等[3]通过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脊柱侧弯进展的情况进行了模拟,为进一步研究脊柱侧弯创造了条件。Aronsson 等[4]利用小牛脊柱进行生物力学实验,证明通过不同方向对脊柱进行 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侯翰涛综述,王文军审校(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湖南衡阳421001) 【关键词】 脊柱侧凸; 生物力学; 矫形外科手术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09-1364-03 中图法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 A

推拿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分析

推拿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3-06-06T11:53:29.8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1期供稿作者:邓贵毅陈禹成 [导读] 结果表明,研究组单弧侧弯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其效果和boston’s矫形器相比较更为明显。 邓贵毅陈禹成(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推拿科 535000) 【摘要】目的:探讨推拿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160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以推拿方法治疗,对照组使用Bostol’s矫形支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单弧侧弯有效率达到100%,双弧侧弯有效率为40.0%;对照组单弧侧弯有效率达到84.6%,双弧侧弯有效率为33.3%,两组单弧侧弯间疗效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推拿治疗单弧侧弯相对比矫形支架疗效更为明显。 【关键词】推拿特发性脊柱侧弯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337-01 本文选取了160例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予以治疗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160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80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88例,年龄9-15岁。脊柱站立位X线正位片显示cobb角超过10°,侧弯角度10-35°。两组单弧侧弯患者各有65例,双弧侧弯患者各有15例,平均cobb角为17.2°。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研究组予以推拿治疗,患者处俯卧位,施术者站于患者一侧,对其侧弯脊柱双侧肌肉进行弹拨,主要是凹侧发生挛缩的软组织,衮法进行放松,确保力度的柔和性与有力性。时间持续15~2O分钟。以一手掌跟部将脊柱侧弯凸侧按压住,而另一手则扳住对侧肩部或是髂嵴位置,双手顺着脊柱自上到下应用相反力道,其重点则是侧弯最大部位。时间持续5分钟。 再予以正骨手法治疗。此时患者需端坐于特制好的正骨椅上,将双下肢进行固定,以拇指触诊法将偏歪棘突情况查清。此处叙述患椎棘突向右偏歪治疗方法,患者需举右手并搭在颈后,以左手进行斜抱,放在右腹部。施术者以左手拇指将偏歪棘突右缘处扣压住,以右手从患者右腋下顺着病人胸前伸至其左侧肩部,在其引导下患者可前倾3°。然后向右侧进行侧弯并弯到45°,施术者以右上肢将患者躯体往后内侧进行旋转,并应用左拇指将患者往左前方推,能够感觉到患椎出现移位感,通常出现“喀”一声。然后让患者处于端坐位,检查其患椎是否复位,若未完全复位,可重复应用正骨手法治疗。此方法可1周实施2次。 评定疗效标准:治愈:生理弯曲恢复正常,脊柱未出现侧弯,对其功能予以检查恢复正常,X线显示没有脊柱侧弯畸形现象。好转:X 线显示脊柱侧弯畸形出现好转,cobb角下降超过5。。无效:X线显示未出现显著改善。 2 结果 通过治疗,对所有患者处站立位,对其患处予以脊柱X线片,两组患有单弧侧弯病人治疗效果较好,双弧侧弯治疗效果均不明显。两组单弧侧弯患者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双弧侧弯患者治疗效果不存在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疗效对比分析 3 讨论 脊柱侧弯在青少年及儿童当中较为多见骨科病变,对其具有较严重危害,其发病率达到1.04%,而特发性脊柱侧弯这种有95.77%。此疾病在发病早期并不具有较为显著的症状,但是不及时予以治疗,会致使其症状加重并出现较严重畸形,导致患者身心健康受到较大影响 [1]。特发性脊柱侧弯症状多出现在青少年患者中,是较为常见的脊柱畸形疾病。因为脊柱侧弯症状在10-14岁患者中病情发展较为快速 [2],肌形态结构发生的变化和疾病的病程、侧凸角度大小呈现正比关系,所以年龄越小其治疗效果越明显,若成年后期治疗难度就会相对增加很多,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所以早期予以治疗非常重要,能够防止畸形发展至较为严重的程度。 特发性脊柱侧弯通过能够给予手术或是非手术方法予以矫正治疗。手术治疗通常具有较为迅速的治疗效果,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对病情较为严重患者进行治疗,而且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并无法得到较为理想的恢复效果,且会产生较多的合并症[3]。所以,在病变出现早期予以非手术治疗效果较为良好。非手术疗法主要包括矫正器、牵引治疗等。本文予以推拿方法予以治疗,对照组选取Bostol’s矫形器进行治疗。结果表明,研究组单弧侧弯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其效果和boston’s矫形器相比较更为明显。造成此结果原因通常认为是推拿治疗时,手法能够依据患者脊柱侧弯处所具有的不同方向力及时进行调整,但是bostol’s矫形器调整需分阶段。 参考文献 [1]王绍辉.王国才整脊手法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4):121-122 [2]余慧华,孙波. 手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05,17(5):19-20 [3]全晓彬,陈红娟,曹大成.正骨推拿配合牵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32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6,41(5):296-2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