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我的名片教案

7.我的名片教案
7.我的名片教案

第7 课我的“未来名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常见名片的构成要素。

2 明确名片的制作流程。

3 能够熟练运用Word 基本操作进行未来名片的创作。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交流名片构成要素、样式和制作流程,选择Word 软件作为制作工具。

采用自主创作、交流评价等学习方法体验并完善个人未来名片的制作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观察、分析样式各异的名片,创作热情得以激发,创作思路得以拓展。

2 养成按计划进行工作的好习惯。

3 具有自评和互评意识,有汲取他人优点的意识。

重点:合理规划名片 综合运用图文混排知识设计并制作“未来名片”。

难点:对名片的合理规划及恰当的选择合适的工具。

教学设计:

一、故事展开

这首歌叫做二十年后我们来相会。

1、同学们想一想,二十年后,我们多少岁了?

(学生计算年龄)

2、那么二十年后,我们会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职业?长大成人,事业有成。

3、有了自己的职业,就要有自己的名片,带来了校长的名片,想一下,自己的名片什么样?

二、理清名片制作内容

1、名片虽小,想表达的内容却要清楚?

常见名片尺寸:9.0*5.4cm

名片的内容组成:学生回答

(公司名称、公司标志、姓名、职位、业务范围、地址、电话。)

三、制作“未来名片”

1、我们今天就用word软件来设计,制作我的未来名片。

2、请同学们参考P34,自主设计。制作未来名片需要哪些Word技能。

?页面设置

?背景

?插入文本框

?插入艺术字

?插入图片

?文字修饰

同学们可以观看其他同学的制作过程,向他人学习长处。

四、交流与评价

参考标准:

1.素材选择与职业相符

2.文字大小合适

3.图文搭配视觉效果好

4.整体便于记忆,易于识别

书35页交流与评价

五、名片的美化

美化背景

美化文字:艺术字来帮忙

插入能体现你职业身份的图片

要求:

1.信息没有输入完的同学可以先不着手美化,先把信息输入完整再美化.

2.做的快的同学呢,希望你能够运用多种技能美化让你的名片更有吸引力。

3.做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提出来,老师和同学们一同帮你解决。

4.做完后将自己作品保存到f:自己的名字文件夹中

六、再完善,并保存作品

1、同学们,请根据评价表,再完善一下自己的名片。

2、感觉满意后,保存作品到指定路径。

同学们,二十年后带着你真正的名片回到母校吧!

反思:

学生已经熟悉了Word 软件的基本操作,但学生对于利用Word 来完成一个小项目需要哪些流程和注意事项还不是很清楚,建议教师对名片制作的前期分析工作进行重点剖析,让学生明确“为什么选择Word 软件来制作名片,以及制作名片的流程”。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全套

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敦煌艺术由石窟建筑、彩塑、壁画共同组成的艺术宝库。 2、敦煌彩塑和壁画艺术是人类四大文明交汇的产物,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3、对石窟艺术几个主要时期彩塑及壁画的特点有所了解。 4、对佛教传入我国及四大洞窟艺术概况有初步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解、视频、讨论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基本了解佛教的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过程。 2、能对敦煌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彩塑与壁画的形象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1、了解敦煌莫高窟彩塑与壁画艺术的伟大成就。 2、了解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文物的散失过程,汲取历史教训,体会到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 分析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 对不同时期莫高窟佛教艺术与时代之间的联系,佛教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播放《九色鹿》动画片 稳定学生情绪,逐步导向课题内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提高

他们的兴趣,营造好的课堂氛围。 (二)、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看过这部动画片吗? 2、你知道这部片子中的故事是来自哪里? 3、播放《九色鹿本生》视频。 《九色鹿》。根据敦煌莫高窟佛教壁画故事改编的。教导人们要诚信、向善。学生谈对敦煌的了解。壁画,彩塑、藏经洞、王道士。学生的回答不足的地方教师予以补充。 4、敦煌最有名的是什么? (三)、敦煌的历史 通过同学们得发言,看来大家对敦煌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信息有些零碎,片面。今天老师就当一回导游,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敦煌之旅。看看我们有哪些收获呢? 1、板书:《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宝库》引用佛教的术语,我们今天就来了解敦煌的前世、今生。 2、结合PPT课件展示 3、板书:敦煌的地理位置

七年级体育课全套教案

第1课时 课题:体育锻炼重在参与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 2、能力目标:树立自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 3、情感目标:正确认识调节好自己心理、情绪的重要性。 重点:明确体育活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难点:争取了解自己的体能! 教学任务:1、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 2、体育锻炼重在参与 3、了解自己的体能 教学内容:1、古希腊人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有的呢地认识: “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 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 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 我国先秦时期在《吕氏春秋》中用形象地比喻阐释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流水不腐,户枢不蠢,动也。” 2、体育锻炼重在参与你必须真正理解“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只有残疾阿体育锻炼,才能体会到锻炼的乐趣,并得到益处。应具有积极、乐观和奋勇拼搏的进取精神,并把这种态度和精神渗透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3、了解自己参与体育的现状在课本上做出选择题1——10题算出分数,对应评价参考标准看看自己在哪一种类型当中!!! 4、课堂常规:上好体育课的基本要求 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必须认真上好体育课。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开展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以及竞赛活动的基础。 上好体育课,使课内外体育活动很好的结合起来,对搞好学校体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上好体育课的基本要求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端正学习态度,既要重视上好体育基础知识课,又要重视上好体育实践课,使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和掌握动作技术、技能很好的结合起来。 (2)上课时要认真听讲,自己观察老师或同学的示范,细心领会新学的动作要领,并自觉积极的进行学习,在练习中要勤于动脑,善于思考。 (3)要遵守课堂纪律和学习要求。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因病因事不能上课时,因事先请假;上课前要做好准备,有条件的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上课(或轻便装和软鞋底);要提前2—3分钟到指定地点集合;课中要服从指挥,听从老师和小组长的调动。 (4)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注意自己和同伴的安全,爱护场地器材设备。(5)要做到课内外结合。在课外体育锻炼时,注意复习和巩固课内外所学的内容,加强练习,积极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测试。 (6)服装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 课后作业:1、根据实际自觉积极的参加课内外体育活动。 2、学会发展健康体能的方法!

七年级体育全套教案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 1.体育锻炼重在参与 2.短跑;基本素质。 3.快速跑基本素质。 4.耐久跑。基本素质 5.跑走交替。基本素质 6.变速跑。基本素质 7.内容:400米跑。基本素质 8.迎面接力跑基本素质 9.投掷基本素质 10.投掷基本素质 11.投掷基本素质 12.投掷基本素质 13.投掷基本素质 14.立定跳远。 15.蹲踞式跳远 16.立定跳远;蹲踞式跳远。 17.考核立定跳远;蹲踞式跳远。 18.篮球基本知识篮球球性练习 19.学习新的篮球球性练习的方法 20.复习篮球球性练习学习运球方法 21.复习篮球球性练习复习运球方法 22.复习篮球球性练习复习运球方法 23.复习篮球球性练习复习运球方法学习投篮 24.复习篮球球性练习复习运球方法学习投篮 25.复习篮球投篮技术 26.复习篮球投篮技术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球 27.复习篮球投篮技术复习双手胸前传接球综合练习 28.学习排球基本知识排球球性练习 29.学习排球正面下手发球正面双手垫球排球球性练习 30.学习排球正面屈体扣球(低网) 排球球性练习 31.学习武术基本功。 32.学习武术基本功。 33.复习武术基本功。 34.复习武术基本功,学习组合动作。 35.复习武术组和动作,学习健身拳。 36.复习武术组和动作,学习健身拳。 37.复习武术组和动作,复习健身拳 38.复习武术组和动作,复习健身拳 39.考核坐位体前屈。 40.身体素质练习。

41.考核50米跑 42.互动游戏

第1课时 课题:体育锻炼重在参与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 2、能力目标:树立自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 3、情感目标:正确认识调节好自己心理、情绪的重要性。 重点:明确体育活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难点:争取了解自己的体能! 教学任务:1、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 2、体育锻炼重在参与 3、了解自己的体能 教学内容:1、古希腊人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有的呢地认识: “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 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 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 我国先秦时期在《吕氏春秋》中用形象地比喻阐释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流水不腐,户枢不蠢,动也。” 2、体育锻炼重在参与你必须真正理解“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只有残疾阿体育锻炼,才能体会到锻炼的乐趣,并得到益处。应具有积极、乐观和奋勇拼搏的进取精神,并把这种态度和精神渗透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3、了解自己参与体育的现状在课本上做出选择题1——10题算出分数,对应评价参考标准看看自己在哪一种类型当中!!! 4、课堂常规:上好体育课的基本要求 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必须认真上好体育课。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开展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以及竞赛活动的基础。 上好体育课,使课内外体育活动很好的结合起来,对搞好学校体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上好体育课的基本要求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端正学习态度,既要重视上好体育基础知识课,又要重视上好体育实践课,使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和掌握动作技术、技能很好的结合起来。 (2)上课时要认真听讲,自己观察老师或同学的示范,细心领会新学的动作要领,并自觉积极的进行学习,在练习中要勤于动脑,善于思考。 (3)要遵守课堂纪律和学习要求。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因病因事不能上课时,因事先请假;上课前要做好准备,有条件的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上课(或轻便装和软鞋底);要提前2—3分钟到指定地点集合;课中要服从指挥,听从老师和小组长的调动。 (4)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注意自己和同伴的安全,爱护场地器材设备。 (5)要做到课内外结合。在课外体育锻炼时,注意复习和巩固课内外所学的内容,加强练习,积极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测试。 (6)服装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 课后作业:1、根据实际自觉积极的参加课内外体育活动。 2、学会发展健康体能的方法! 第2课时

大班综合活动公开课教案:我的名片

大班综合活动公开课教案:我的名片 大班综合:我的名片 设计思路:随着主题活动我自己的开展过程中发现,大班的孩子对自己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对身体的探索,更在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我们预设了“设计名片”这一幼儿感兴趣的活动,通过幼儿自主探究、交流、互送名片等一系列活动,让幼儿从中进一步认识自己,建立自信,提升美好的情感,也是一个逐步学会接纳他人,努力使自己成为大家欢迎的人,并乐意与同伴交往合作。 目标: 1.了解名片的功能,知道名片能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方便。 2.能创造性设计自己的名片。 设计: 一.了解名片的作用 提问:昨天故事中小老虎用什么办法认识了那么多的新朋友? 你们见过名片吗? 那你们知道:人们为什么要用名片,它有什么用?

小结:名片有各种用途,可以认识朋友、可以与朋友保持联系……,它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二.欣赏各种各样的名片 1.说说各名片上有些什么? 2.欣赏各式名片:讨论1.这些名片和刚才的名片有什么不同? 三.幼儿设计名片 1.怎样设计自己的名片? 2.名片上应该有些什么? 3.幼儿设计自己的名片,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四.幼儿互送名片 大班综合:我的名片 设计思路:随着主题活动我自己的开展过程中发现,大班的孩子对自己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对身体的探索,更在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我们预设了“设计名片”这一幼儿感兴趣的活动,通过幼儿自主探究、交流、互送名片等一系列活动,让幼儿从中进一步认识自己,建立自信,提升美好的情

感,也是一个逐步学会接纳他人,努力使自己成为大家欢迎的人,并乐意与同伴交往合作。 目标: 1.了解名片的功能,知道名片能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方便。 2.能创造性设计自己的名片。 设计: 一.了解名片的作用 提问:昨天故事中小老虎用什么办法认识了那么多的新朋友? 你们见过名片吗? 那你们知道:人们为什么要用名片,它有什么用? 小结:名片有各种用途,可以认识朋友、可以与朋友保持联系……,它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二.欣赏各种各样的名片 1.说说各名片上有些什么? 2.欣赏各式名片:讨论1.这些名片和刚才的名片有什么不同? 三.幼儿设计名片 1.怎样设计自己的名片?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doc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春之声一、编写意图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加深对音乐学科价值的认识。内容安排上,首先选取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节选)作为学生朗读的文字材料,并为之配上背景音乐(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春之歌》),将学生带人春天美好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接下来安排的唱歌曲目为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突出春天的诗意,并与学生的春游活动相关联;欣赏曲目选取了中国作品《新疆之春》(小提琴独奏)《春晓》(独唱)《春节序曲》(合奏),外国作品选取了《春天奏鸣曲》(小提琴独奏);最后选取20世纪初著名的学堂乐歌《春游》(李叔同词曲)作为学生填词和器乐演奏的内容。由于表现春天题材的音乐作品非常多,在材料筛选上,既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选取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作品;也注意了不同作品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此外,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地理、历史、古诗词、民间习俗等相关内容加以渗透,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层面,同时也有助于开发音乐材料的人文价值。二、教学安排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学吹竖

笛”与“音乐活动”。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二课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新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新疆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腾背景下的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十分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和弦”概念;《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为《春游》填词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索歌曲中词与曲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为学生分析歌曲、了解歌曲写作的基本常识做铺垫。第一单元第一课教学内容:1.歌曲:《渴望春天》。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3.配乐散文:《春》。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v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3.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教学过程:1.教师要充分注意“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精心设计。如:(1)可以通过教科书上的彩

大班主题活动我的名片教案反思

大班主题活动我的名片教案反思 199班主题活动对我的名片教案的反思主要包括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了解名片的功能,知道名片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并创造性地设计自己的名片,适合幼儿园教师参加199班的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我的名片课程计划。 设计理念: 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我发现对大班儿童的研究不仅局限于对身体的探索,还在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我们预设了孩子们感兴趣的设计名片的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如儿童独立询问:相互交换和发送名片,儿童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建立自信,增强良好的感情。这也是一个逐渐学会接受他人,努力使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并愿意与同龄人交流和合作的人。 活动目标:256以上 1:了解名片的功能,了解名片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 2:能够创造性地设计自己的名片 3:发展儿童的实践能力 4:在活动中展示孩子可爱的一面 5:感受作品之美 活动流程: 1:了解名片的功能 问:在昨天的故事中,老虎是怎么认识这么多新朋友的?

你见过名片吗? 那么你知道:为什么人们使用名片,它们的用途是什么? 摘要:名片有多种用途,可以用来会见朋友。他们可以和朋友保持联系,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便利。 2:欣赏各种名片 1:你的名片上有什么? 2:欣赏各种名片:讨论1。这些名片和刚才的名片有什么不同? 3:儿童设计名片 1:如何设计你的名片? 2:名片上应该写什么? 3年:孩子们自己设计名片,老师带领和帮助有困难的孩子。 4:儿童相互发送名片 活动反映: 的活动来自我们的生活。孩子们不仅体验到自己设计名片成功的喜悦,也感受到交流的喜悦。这次活动是孩子们第一次设计名片,所以他们一直都很感兴趣和开心:开心,在活动中他们可以独立设计自己喜欢的名片,大胆使用装饰图案。我提倡孩子们对名片分散的印象和模糊的体验,这样孩子们就能在制作过程中获得成功和快乐。

苏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全套教案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新教材)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2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简史、现状及未来趋势。 (3)初步了解计算机中数据与信息的关系,知道信息的编码方式和度量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顺利衔接小学与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使学生在心理上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4、行为与创新: 加深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二、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说一说看到每幅图片时的想法。 2.新课讲授。 教师: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了某种信息。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鉴别实验,体会在生活中是如何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 实践学习1:准备甲、乙、丙3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有酒、酱油和盐水3种不同液体,每个杯子上都没有贴标签。根据液体传递的某些信息,鉴别酒、酱油和盐水,请说出你的鉴别方法并记录操作过程。 (学生回答问题并记录操作过程) 教师:可见,不同的事物所包含的信息是不同的。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利用耳闻、目睹、鼻嗅、口尝、触摸等方式直接获取外界的信息,并根据颜色、气味等不同特征来鉴别事物。但是人类的感官功能是有限的,对于感官无法直接看到、听到、摸到的信息,应该如何获取呢? 学生:发明工具、仪器来延伸感官功能,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师:请举例说明。 学生:显微镜、电话、网络…… 教师:各种传播媒体的运用,使人类收集信息的能力突破了时空限制,如广播、电话等相当于听觉的延伸;照相机相当于视觉的延伸;电影、电视相当于视觉、听觉的延伸;网络更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空间,使人们体会到“信息就在指尖上”的神奇。正因为如此,信息

中班社会我的名片教案反思

中班社会我的名片教案反思 中班社会我的名片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重点,活动流程,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进一步了解名片的功能,初步尝试设计并装扮名片,激发幼儿自主交往的愿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社会活动课,快来看看我的名片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名片的功能,初步尝试设计并装扮名片。 2、激发幼儿自主交往的愿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课件一套,幼儿绘画工具、铅化纸人手一张,家庭住址人手一份活动重点: 初步尝试设计并装扮名片 活动流程: 进一步了解名片----制作名片----相互交流 活动过程: 1、进一步了解名片 导入:观看幻灯1、2 。 讨论大人使用名片的用途:观看幻灯3。 (名片有各种用处,认识新朋友、与朋友保持联系、交到更多的

朋友、介绍自己单位的产品等。名片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不少方便。) 讨论名片上的内容:观看幻灯4、5。 (名片上有单位名称、姓名、职位、标志、地址、电话、手机等)。 想想说说我们的名片上有些什么:观看幻灯6、7。 (自己的名称、标志、家庭住址、家庭电话、所在班级等)。 2、制作名片要求: 鼓励幼儿制作有个性的名片。 名片内容:必须有本人姓名、标志、家庭住址、家庭电话、等。 可以添画花纹等,进行装饰。 3、相互交流赠送名片和介绍名片。 教学反思: 活动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幼儿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自主动手设计名片的成功喜悦,同时感受到了交往的快乐。名片是人们交际的一种工具,它的出现和使用已被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它和孩子们的距离应该是非常近的。活动开始,孩子自己交流对名片的认识,如名片的内容、名片的用处。讨论名片的用处时,孩子们知道名片可以与人交往,可以方便朋友。最后,通过自己制作名片来提升、扩展自己的经验。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套 课题: 1.1 正数和负数(1)授课时间:____________学习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知识重点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引入课题 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仅供参考.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XXX,身高1.69米,体重74.5千克,今年43岁.我们的班级是七(2)班,有5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7个,占全班总人数的54%…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先回顾小学里学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和分数,然后,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共有相反意义的量,说明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需要

幼儿园我的名片我做主教案教案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我的名片我做主教案教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 名片作为成人交际的一种工具,既扩展成人的交际空间又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在生活中孩子们可能看到过大人使用名片,但是对于名片所包含的信息以及如何运用名片有效地扩展自己的交往空间却是我们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此次活动源自于一天有一位孩子从家里带来了一张餐馆的名片,孩子们三言两语地讨论了起来:这是什么卡片啊?是不是我要吃饭就可以给他打电话呢?这个老板叫什么名字呀?因此我抓住了这个教育契机,希望通过“我的名片我做主”的活动逐渐扩展幼儿与同伴特别是不认识的同伴之间的交往空间,懂得与同伴传递或交换名片时的基本礼仪。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名片,了解名片上应具备的基本信息,懂得传递和交换名片时的基本礼仪。 2.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制作个性名片,并能用礼貌的方式与同伴交换名片,逐渐扩展幼儿的交往空间。 3.懂得传递或交换名片可以结识和交往新朋友,在与同伴交换名片或介绍自己的活动中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布置“小小名片展”:收集及自制的名片若干。 2.制作名片的各种材料:彩纸、记号笔、贴纸、名片模型卡等。 3.PPT、“可爱的小朋友”乐曲、两个班级幼儿人数各半 活动过程: 一、幼儿与好朋友牵手进入活动场地,教师引发谈话

你有好朋友吗?和好朋友一起玩心情怎么样?如果你想和不认识 的人交朋友,你会怎么做? 二、教师用名片去认识客人老师,引导幼儿观察。 三、参观“小小名片展”,了解名片展示的信息内容及用途。 1.引导幼儿观看老师的名片,初步了解名片包含的信息。 2.邀请幼儿去参观“小小名片展”,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名片,了 解名片展示的信息内容。 3.幼儿自由参观,教师引导幼儿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4.讨论:你看到了一些什么名片?这些名片上都有些什么信息? 四、幼儿到“名片工作坊”自制个性名片。 1.激发幼儿到“名片工作坊”自制个性名片的兴趣。 2.结合PPT,讨论:个性名片上需要哪些信息让别人认识你?你 想怎么设计自己的个性名片? 3.幼儿制作个性名片,教师巡回指导。 四、秀名片,与同伴交换名片。 1.秀秀我的名片:幼儿向同伴展示自己的个性名片,并大胆介绍 自己的名片。 2.再现教师传递名片的照片,谈话:老师是怎么去和客人老师交 朋友的?引导幼儿模仿教师如何介绍自己和传递名片,了解交换或传 递名片时的礼仪。 3.游戏:快乐交换。幼儿随“可爱的小朋友”乐曲跳舞并找朋友,在间奏时与同伴交换名片,教师引导幼儿掌握交换名片的礼仪:双手 递上名片,名片的正面面向对方,微笑着说“你好!这是我的名片,

中班美术活动我的名片教案反思

中班美术活动我的名片教案反思 中班美术活动我的名片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萌发幼儿的交往意识,增进同伴间的友情,在制作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以及运用名片交流的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美术活动课,快来看看我的名片教案吧。 活动背景: 在成人的生活中,名片是比较常用的促进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表现形式。结合近期主题活动“交朋友”,促进其交往能力,所以设计这节课,把名片引入孩子们的世界里,萌发幼儿的交往意识。本次活动的知识点是幼儿要在了解自己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在了解名片的组成部分及功用的基础上,设计制作自己的名片,教师通过引导分析法和讲解法来突破,同时让幼儿运用对比学习法和大胆尝试法来突破。难点是发挥幼儿的创造力来设计名片,通过启发法和鼓励法来突破。我想用名片打开孩子们开始交往的大门,让孩子们在友情的包围中感受集体的温暖。 活动目标: 1、萌发幼儿的交往意识,增进同伴间的友情。 2、在制作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以及运用名片交流的能力。 3、引导幼儿在了解名片的组成部分及功用的基础上,设计制作自己的名片,并尝试创作代表自己的图案。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各色名片纸若干、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幼儿欣赏课件,回答问题“是什么告诉了山羊伯伯,小老虎的家在什么地方的?”,由此引出“名片”。 (二)展开:1、引导幼儿了解名片的内容、格式及功用。 提问:a 成人名片上都有什么?小老虎的名片上都有什么?b 单位一般放在名片的最上面,小朋友的学习单位是哪里?可以用什么来表示?c 名字一般放在名片的中间,醒目的地方,小老虎的名字用什么来表示的?你想用什么图案来表示自己呀?d 地址和电话一般放在名片的最下方,小老虎的地址是用什么表示的?为什么用小房子来代表地址呢?名片有什么作用呀? 2、幼儿按要求设计名片,师巡回指导。 要求:a 名片上要有名字、单位、地址、电话。b 设计出来的名片要干净、清晰、颜色鲜艳,能看懂。 3、游戏:“找朋友”,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名片。 4、讲评:找出最喜欢的名片,说明为什么。 (三)结束:把我们名片放到我们的教室里的“班级联系屋”,增进我们大家的联系。 活动反思: 活动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幼儿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自主动手设计

中班美术教案《我的名片》含总结

中班美术教案《我的名片》含总结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名片的功能,初步尝试设计并装扮名片。 2.激发幼儿自主交往的愿望。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名片。 活动准备: 课件一套,幼儿绘画工具、铅化纸人手一张,家庭住址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初步尝试设计并装扮名片 活动流程:进一步了解名片--制作名片--相互交流 活动过程: 1.进一步了解名片导入:观看幻灯1、2 。 讨论大人使用名片的用途:观看幻灯3。(名片有各种用处,认识新朋友、与朋友保持联系、交到更多的朋友介绍自己单位的产品等。名片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不少方便。)讨论名片上的内容:观看幻灯4、5。(名片上有单位名称、姓名、职位、标志、地址、电话、手机等)。 想想说说我们的名片上有些什么:观看幻灯6、7。(自己的名称、标志、家庭住址、家庭电话、所在班级等)。

2.制作名片要求: 鼓励幼儿制作有个性的名片。 名片内容:必须有本人姓名、标志、家庭住址、家庭电话、等。 可以添画花纹等,进行装饰。 3.相互交流赠送名片和介绍名片。 教学反思 活动于我们的生活,幼儿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自主动手设计名片的成功喜悦,同时感受到了交往的快乐。名片是人们交际的一种工具,它的出现和使用已被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它和孩子们的距离应该是非常近的。活动开始,孩子自己交流对名片的认识,如名片的内容、名片的用处。讨论名片的用处时,孩子们知道名片可以与人交往,可以方便朋友。最后,通过自己制作名片来提升、扩展自己的经验。整个过程,自然流畅,在与幼儿互换名片的**中结束,孩子们即获得了经验又加深了与幼儿间的友情。这次活动是幼儿第一次设计名片,所以他们非常感兴趣,心情一直是高兴的、愉悦的,活动中他们能自主设计自己喜欢的名片并大胆运用花纹进行装饰。我把幼儿对名片的零散印象、模糊经验进行提升,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尝试到成功、获得愉悦。在活动中,我们还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表达氛围,特别是在赠送名片过程中,让每位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培养了幼儿主动表达的能

7.我的名片教案

第7 课我的“未来名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常见名片的构成要素。 2 明确名片的制作流程。 3 能够熟练运用Word 基本操作进行未来名片的创作。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交流名片构成要素、样式和制作流程,选择Word 软件作为制作工具。 采用自主创作、交流评价等学习方法体验并完善个人未来名片的制作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观察、分析样式各异的名片,创作热情得以激发,创作思路得以拓展。 2 养成按计划进行工作的好习惯。 3 具有自评和互评意识,有汲取他人优点的意识。 重点:合理规划名片 综合运用图文混排知识设计并制作“未来名片”。 难点:对名片的合理规划及恰当的选择合适的工具。 教学设计: 一、故事展开 这首歌叫做二十年后我们来相会。 1、同学们想一想,二十年后,我们多少岁了? (学生计算年龄) 2、那么二十年后,我们会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职业?长大成人,事业有成。 3、有了自己的职业,就要有自己的名片,带来了校长的名片,想一下,自己的名片什么样? 二、理清名片制作内容 1、名片虽小,想表达的内容却要清楚? 常见名片尺寸:9.0*5.4cm 名片的内容组成:学生回答 (公司名称、公司标志、姓名、职位、业务范围、地址、电话。) 三、制作“未来名片” 1、我们今天就用word软件来设计,制作我的未来名片。 2、请同学们参考P34,自主设计。制作未来名片需要哪些Word技能。 ?页面设置

?背景 ?插入文本框 ?插入艺术字 ?插入图片 ?文字修饰 同学们可以观看其他同学的制作过程,向他人学习长处。 四、交流与评价 参考标准: 1.素材选择与职业相符 2.文字大小合适 3.图文搭配视觉效果好 4.整体便于记忆,易于识别 书35页交流与评价 五、名片的美化 美化背景 美化文字:艺术字来帮忙 插入能体现你职业身份的图片 要求: 1.信息没有输入完的同学可以先不着手美化,先把信息输入完整再美化. 2.做的快的同学呢,希望你能够运用多种技能美化让你的名片更有吸引力。 3.做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提出来,老师和同学们一同帮你解决。 4.做完后将自己作品保存到f:自己的名字文件夹中 六、再完善,并保存作品 1、同学们,请根据评价表,再完善一下自己的名片。 2、感觉满意后,保存作品到指定路径。 同学们,二十年后带着你真正的名片回到母校吧! 反思: 学生已经熟悉了Word 软件的基本操作,但学生对于利用Word 来完成一个小项目需要哪些流程和注意事项还不是很清楚,建议教师对名片制作的前期分析工作进行重点剖析,让学生明确“为什么选择Word 软件来制作名片,以及制作名片的流程”。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我的名片》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我的名片》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我的名片(钙塑板版画)背景离园前,很多幼儿对幼儿园、对自己的同伴老师恋恋不舍,于是模仿成人留下电话,做本通讯录等方式应运而生。看到大人有名片,幼儿也会很乐意做张名片互相赠送。如果用绘画的方式,一次只能作一张,费时又费力,肯定不受欢迎。 此时,采用钙塑板制版的方法就大不相同了,制成版后,只要反复印刷,需要几张就印几张,而且非常个性化,同伴间既可索取也可赠送,其乐无穷。 在幼儿有了一些制作版画的操作经验以后,我们通过本次活动,将整个制作过程交给幼儿独立操作,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更进一步关注操作步骤,交流各自的小窍门,较自如地把握顺序,为日常活动中更自如地制作创造有利条件。

目标: 1、把握钙塑板版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制作自己的名片、 2、在名片上按自己的意愿表现个人特征,并与同伴交换名片作为离别的纪念。 准备: 1、欣赏作品:《失乐园--寂寞上场了》或《照相本》(几米)中部分边框。 2、同伴为自己画的画像。 3、色纸数张、橡塑纸、版画滚筒、H B铅笔、黑色水性油墨等。 过程: 一、欣赏谈论

1、提问:我们马上就要毕业了,到各自的学校去读书了,以后还要联系的话有哪些方式呢? 2、谈论大人们是怎样来联系的。了解成人的一种留念的方式:送名片,说说名片有些什么用途。 3、欣赏几张成人的名片:成人的名片上有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为了让名片好看一些,还设计了一些边框作为装饰。 3、欣赏比较不同名片的边框装饰:有的边框是由大大小小的方块组成的,有的是由各种线条组成的,也有的是由圆圈和线条组成的。 4、欣赏一组夕、乙米的画上的边框装饰,发现其中简单的排列。 二、了解制作步骤 1、选择好朋友为我们画的相片中自己最满意的一张,用重组的方式用橡塑纸刻成底板,并在四周进行装饰。 2、用滚筒在底板上分别均匀地涂刷边框和画面。

1对3数学-7年级全套教案

1对3辅导教案 学员姓名:学科教师: 年级:辅导科目: 授课日期××年××月××日时间A / B / C / D / E / F段主题实数的概念与开平方 教学内容 1.知道开平方、平方根的概念,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的分类; 2.会求平方根,会进行开平方相关的混合运算; 3. 理解实数相关的相反数、绝对值,会进行相关运算; (以提问的形式回顾) 练习: 1. 和统称为有理数. 2.把分数1 7 化成小数,则结果一定是小数. 3. 如果把圆周率π化成小数,它一定是小数. 4. 如果一个分数的分母,那么这个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 5 判断对错: ①存在面积为2的正方形. ②有理数可以统一用q p (p、q均为整数,且p≠0)来表示. 6.有理数包括小数和小数. 【参考答案】 1. 整数和分数; 2.无限循环 3. 无限不循环; 4.只含有素因数2或5; 5.①对②对; 6.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轮流回答的形式) 一、无理数的概念 问题:什么是无理数?

【参考答案】 解:由图可知,a <0,c >b >0, ∴0a b -<,0b c -<, ∴a b b c -+-=()()a b b c --+--????=a b b c -+-+=c a -, 即a b b c -+-=c a -. (选讲题)例题2:已知实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试化简() 2 2 2 a b a c a b c --+-+-. 解析:根据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可以得到a <0,b <0,c >0,并且得到b a -<0,c a ->0,b c -<0,所以 原式 2a b a c a b c =--+-+- 2()a b a c a b c =-+-+---32233a b c b c a b c =-++-+=--+ 四、综合应用 类型1 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 例题 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1)44x -;(2)53 7x x - 【参考答案】(1)424(2)(2)(2)x x x x -=++-;(2)5337(7)(7)x x x x x -=+- 类型2 解方程 例题 解方程 2 11802 x -= 练习 2112269 x += 【参考答案】 例题:6x =±,练习:13 x =± 类型3 被开方数非负性的应用 例题 已知3a b --与5a b +-互为相反数,求22 a b +的值. 【参考答案】17 例题:x x +-= .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名片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名片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我的名片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 思等内容,知道名片的作用,了解名片上的基本内容,尝试运用 材料制作自己的名片,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社会活动课,快 来看看我的名片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一天,东东小朋友带来了爸爸的名片,他说:"老师,这是我爸爸 一天的名片,送给你吧。"这时,其他孩子都围了过来,"我妈妈 也有"、"我爸爸也有"、"我姑父也有"、"我阿姨也有&rdq【大班 社会教案/daban/shehui/】uo;。第二天,孩子们纷纷从家里拿来 了大人的名片,许多名片放在一起,孩子们自然而然进行了比较。通过观察,他们发现,名片的颜色、式样、花纹都有区别,相互 讨论尤为激烈。 "指南"中指出:学习活动应尊重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在自主活动 基础上,积累和扩展孩子的经验。于是,在孩子们以有的经验基

础上,我组织了活动"名片",通过交流、操作,孩子们对名片的特征及用途有了更深的了解。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名片的作用,了解名片上的基本内容。 2.能力目标:尝试运用材料制作自己的名片。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愿意与人交往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名片的作用,了解名片上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尝试运用材料制作自己的名片。 活动准备 水彩笔、卡纸、各种名片。 活动过程 一、了解名片的作用

1.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名片) 问题:我们看一看名片上都有什么? 你们知道名片有什么作用吗? 2.教师小结:大人们在预订饭店、修车、与朋友联系等都会用到 名片,名片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 二、观察名片 1.教师法给幼儿各种名片,请幼儿观察自己和同伴手中的名片。 找一找名片 上有哪些文字和数字,他们表示什么意思? 交流名片上共有的特征及用途。 三、比较名片上的不同图案和标记 1.观察名片上不同的图案和标记。你们猜一猜名片的主人想用这 个图案或标记吿诉别人什么?

【精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全集

初语七上 教案 执教者 七上语文第01课. 春. 教案 教学目标 ①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 ②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③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课前准备 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

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①导入新课 课文中这一幅幅的画面,让我们在美丽的春光中陶醉,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春天是美丽的,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我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迤逦的景色的云海中起伏飘荡。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所描绘的景物就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②感知内容 a.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b.感知性朗读,朗读时记住课文内容,并将大屏幕上的画面按课文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列,从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勾勒轮廓 春草图——草报春 春花图——花争春 盼春——绘春春风图——风唱春——颂春 春雨图——雨润春 迎春图——人迎春 研读与赏析 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①潜心精读: [问题组] a.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 b.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好词好句) c、读一读,读出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全班讨论回答,明确上述问题。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 [明确]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钻”字用得好,“钻”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而出的挤劲。“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偷偷地”要轻读,将“钻”换成“长”或“蹿”就平淡了,既没有了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语言也不生动形象了。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的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读时第一个字重读,后两字要轻。将“嫩嫩的,绿绿的”放回原应在的位置,作比较朗读,体味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是一种温暖、亲切、慈爱、幸春天是 福,含有深情的感觉。 ◆课文最后三段的三个比喻句,总写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

新〖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案汇总

(共25套)新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案 汇总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示意图, 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学习重、难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 “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适于下地生活的特点是:上肢___________, 下肢___________。 2、我国的古人类化石非常丰富, 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发现于______________。1929年, ___ 发 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 3、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 但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 人类不仅能适应环境, 而且能够 不断地改变环境, 成为地球的强者, 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任务一:认真阅读教材P2至P3思考: 4、教材中的四种现代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那些地方 ? 大猩猩黑猩猩 长臂猿猩猩 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是。 其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5、今天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 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 原因是什么? 6、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 但与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7、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任务二:认真阅读分析教材P4至P5内容思考 8、“露西”少女的化石与现代人类较为相似, 想象一下他的运动方式会是什么? 9、“东非人用图中的石块做什么?它们已经具有能力。 三、系统总结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自然条件: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自身的变化: 创造和使用。 四、生活链接 现代的类人猿是否有一天会进化为人类?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全套教案

Unit 1 Where’s your pen pal from?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pen pals。主要语言功能项目是talk about countries, cities and languages。语法结构为Where…from; Where…live and what language…speak。先以Activity1复习语言与国家的配对练习入手,Activity2a, 2b一个综合的听力训练来展示学生的听力能力,并以听力内容为基础,通过Activity2c中假设的两人对话操练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同时也引导学生多沟通与多交流。Activity3a是一篇email形式的阅读文章,并有相关问题由学生在阅读后进行回答Activity3b 是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填空的写作练习,Activity3c 是一篇模仿写作,让学生给自己的笔友写一封关于本人信息的email。我在各课时教学中设计各种各样的小活动,通过Discussion,Classifying,Guessing等不同方式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用学会的知识与外国的笔友自如的交谈是学习本单元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分析 1、语言目标 a. 重点词汇: Countries: Canada, China, France, Japan, the United States, Singapore, Australia, The United Kingdom, Paris. Cities: Sydney, New York, Toronto, Toyo, London Languages: English, French, Japanese, Chinese. b. 重点句型:-Where…from? -She’s/He’s from… -Where does…live? -She/He lives in … -What language does she /he speak? -She/He speak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