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考前必做难题30题

专题六  考前必做难题30题
专题六  考前必做难题30题

专题六 考前必做难题30题

一、选择题

1.已知,是方程的两个根,则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答案】D .

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

2.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1,0),对称轴为直线x =1,与y 轴的交点B 在(0,2)和(0,3)之间(包括这两点),下列结论:①当x >3时,y <0;②3a +b <0;③;④;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 . 【解析】

试题分析:①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求得抛物线与x 轴令一个交点的坐标为(3,0),当x >3时,y <0,故①正确;

②抛物线开口向下,故a <0,∵,∴2a +b =0.∴3a +b =0+a =a <0,故②正确; a b 2201310x x ++=22(12015)(12015)a a b b +++

+2y ax bx c =++0a ≠213

a -≤≤-

2

48ac b a -

>12b

x a

=-

=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3.如图,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ACB 的角平分线分别交AB 、CD 于M 、N 两点.若AM =2,则线段ON 的长为( )

A

C .1 D

【答案】C . 【解析】

试题分析:作MH ⊥AC 于H ,如图,∵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MAH =45°,∴△AMH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H =

MH =

AM =,

CM 平分∠ACB ,∴BM

=MH ,∴AB =,

∴AC AB

=,∴OC

=

AC

,CH =AC ﹣AH =

=

BD ⊥AC ,∴ON ∥MH ,∴△CON ∽△CHM ,∴

,即

ON =1.故选C . 2

222+21

2

122ON OC MH CH ==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综合题. 4.如图,△AOB 是直角三角形,∠AOB =90°,OB =2OA ,点A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若点B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k 的值为( ) A .﹣4 B .4 C .﹣2 D .2

【答案】A . 【解析】

试题分析:过点A ,B 作AC ⊥x 轴,BD ⊥x 轴,分别于C ,D .设点A 的坐标是(m ,n ),则AC =n ,OC =m ,∵∠AOB =90°,∴∠AOC +∠BOD =90°,∵∠DBO +∠BOD =90°,∴∠DBO =∠AOC ,∵∠BDO =∠ACO =90°,∴△BDO

∽△OCA ,∴

,∵OB =2OA ,∴BD =2m ,OD =2n ,因为点A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

mn =1,∵点B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B 点的坐标是(﹣2n ,2m ),∴k =﹣2n ?2m =﹣4mn =﹣4.故选A .

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题.

1

y x

=k

y x

=

BD OD OB

OC AC OA

==1y x =k

y x

=

5.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2,∠A =60°,以点B 为圆心的圆与AD 、DC 相切,与AB 、CB 的延长线分别相交于点E 、F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

【答案】A .

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菱形的性质;切线的性质;综合题.

6.如图,AC 是矩形ABCD

的对角线,⊙O

是△ABC 的内切圆,现将矩形ABCD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

D 与点O 重合,折痕为FG .点F ,G 分别在边AD ,BC 上,连结OG ,DG .若OG ⊥DG ,且⊙O 的半径长为1,

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

2

π

π2

π

2

π

A .CD +DF =4

B .CD ﹣DF =

C .BC +AB =

D .BC ﹣AB =2 【答案】A .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设⊙O 与BC 的切点为M ,连接MO 并延长MO 交AD 于点N ,∵将矩形ABCD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D 与点O 重合,折痕为FG ,∴OG =DG ,∵OG ⊥DG ,∴∠MGO +∠DGC =90°,∵∠MOG +∠MGO =90°,∴∠MOG =∠DGC ,在△OMG 和△GCD 中,∵∠OMG =∠DCG =90°,∠MOGA =∠DGC ,OG =DG ,∴△OMG ≌△GCD ,∴

OM =GC =1,CD =GM =BC ﹣BM ﹣GC =BC ﹣2.∵AB =CD ,∴BC ﹣AB =2.设AB =a ,BC =b ,AC =c ,⊙O 的半径为r ,⊙O

是Rt △ABC 的内切圆可得r =(a +b ﹣c ),∴c =a +b ﹣2.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整理得2ab ﹣4a ﹣4b +4=0,又∵BC ﹣AB =2即b =2+a ,代入可得2a (2+a )﹣4a ﹣4(2+a )+4=0,解得

,∴

BC +AB =. 再设DF

=x ,在Rt △ONF 中,FN =

,OF =x ,ON =,由勾股定理可得

,解得

CD ﹣DF

=,CD

+DF =

=5.

综上只有选项A 错误,故选A .

考点: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3

4

1

2

222(2)a b a b +=+-11a =21a =1a =3b =431x -11222(2)x x +=4x =1(4-314+

7.如图1,E 为矩形ABCD 边AD 上的一点,点P 从点B 沿折线BE ﹣ED ﹣DC 运动到点C 时停止,点Q 从点B 沿BC 运动到点C 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2cm /s .若P 、Q 同时开始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BPQ 的面积为y (cm 2

),已知y 与t 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2,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AE =12cm

B .sin ∠EBC

C .当0<t ≤8时, D

.当t =9s 时,△PBQ 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D . 【解析】

D .当t =9s 时,

Q 与点C 重合,点P 运动到ED 的中点,设为N ,如答图3所示,连接NB ,NC .此时AN =14,

ND =2,由勾股定理求得:NB =

,NC =,∵BC =16,∴△BCN 不是等腰三角形,即此时△PB Q 不是等腰三角形.故④错误; 故选D .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综合题.

2516y t 809241

4

8.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半径均为1个单位长度的半圆O 1、O 2、O 3,…组成一条平滑的曲线,点P 从原点O 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

个单位长度,则第2015秒时,点P 的坐标是( )

A .(2014,0)

B .(2015,﹣1)

C .(2015,1)

D .(2016,0) 【答案】B . 【解析】

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规律型;综合题;压轴题.

9.如图,AB 为⊙O 的直径,C 为⊙O 上一点,弦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E ,AB =6,AD =5,则AE 的长为( )

A .2.5

B .2.8

C .3

D .3.2 【答案】B . 【解析】

2

试题分析:如图1,连接BD 、CD ,∵AB 为⊙O 的直径,∴∠ADB =90°,∴BD

∵弦AD 平分∠

BAC ,∴CD =BD ,∴∠CBD =∠DAB ,

在△ABD 和△BED 中,∵∠

BAD =∠EBD ,∠ADB =∠BDE ,∴△ABD

∽△BED ,∴

,解得DE =,∴AE =AB ﹣DE =5﹣=2.8.故选B .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综合题.

10.如图,E 是边长为l 的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一点,且BE =BC ,P 为CE 上任意一点,PQ ⊥BC 于点Q ,

PR ⊥BE

于点R ,则PQ +

PR 的值为( )

A .

B . C

. D .

【答案】A . 【解析】

试卷分析:连接BP ,过C 作CM ⊥BD ,∴,即BE ?CM =BC ?PQ +BE ?PR ,又∵BC =BE ,∴

BE ?CM =BE (PQ +PR ),∴CM =PQ +PR ,∵BE =BC =1且正方形对角线BD BC ,又BC =CD ,CM ⊥BD ,∴M 为BD 中点,又△BDC 为直角三角形,∴CM =

BD ,即PQ +PR 值是.故选A. DE DB DB AD =5=

11511522212

332

BPC BPE BCE S S S ???+=12121

2

121

2

1222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 二、填空题

11.如图,抛物线的对称轴是.且过点(

,0),有下列结论:①abc >0;②a ﹣2b +4c =0;③25a ﹣10b +4c =0;④3b +2c >0;⑤a ﹣b ≥m (am ﹣b );其中所有正确的结论是 .(填写正确结论的序号)

【答案】①③⑤. 【解析】

∵x =﹣1时,函数值最大,∴(m ≠1),∴a ﹣b >m (am ﹣b ),所以⑤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⑤.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2y ax bx c =++1x =-1

2

2

a b c m a mb c -+>-+

12.图甲是小明设计的带菱形图案的花边作品.该作品由形如图乙的矩形图案拼接而成(不重叠、无缝隙).图乙中

,EF =4cm ,上下两个阴影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54cm 2,其内部菱形由两组距离相等的平行线交叉得到,则该菱形的周长为 cm .

【答案】

.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乙,取CD 的中点G ,连接HG ,设AB =6a cm ,则BC =7acm ,中间菱形的对角线HI 的长度为

xcm ,∵BC =7acm ,MN =EF =4cm ,∴CN

=,∵GH ∥BC ,∴,∴,∴x =3.5a ﹣2…

(1);

∵上下两个阴影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

54cm 2

,∴6a ?(7a

﹣x )÷2=54,∴a (7a ﹣x )=18…(2

); 由(1)(2),可得:a =2,x =5,∴CD =6×2=12(cm ),CN =

=9,∴DN ==15(cm ),又∵DH ===7.5(cm ),∴HN =15﹣7.5=7.5(cm ),

∵AM ∥FC ,∴,∴HK ==,∴该菱形的周长为:×4=(cm ).故答案为:.

考点: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综合题.

13.已知正方形ABC 1D 1的边长为1,延长C 1D 1到A 1,以A 1C 1为边向右作正方形A 1C 1C 2D 2,延长C 2D 2到A 2,以

A 2C 2为边向右作正方形A 2C 2C 3D 3(如图所示),以此类推….若A 1C 1=2,且点A ,D 2,D 3,…,D 10都在同一直线

上,则正方形A 9C 9C 10D 10的边长是 .

7

6

=BC AB 503

742a +GH DG CN DC

=71

27422

a x

a -=+74

2

a +44945KN MN HK CN ===-57.545?+25625650350

3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延长D 4A 和C 1B 交于O ,∵AB ∥A 2C 1,∴△AOB ∽△D 2OC 2,∴

,∵AB =BC 1=1,=2,∴

=,∴OC 2=2OB ,∴OB =BC 2=3,∴OC 2=6,设正方形A 2C 2C 3D 3的边长为,同理证得:△D 2OC 2∽△D 3OC 3,∴

,解得,=3,∴正方形A 2C 2C 3D 3的边长为3,设正方形A 3C 3C 4D 4的边长为,同理证得:△D 3OC 3∽△D 4OC 4,∴

,解得=,∴正方形A 3C 3C 4D 4的边长为;设正方形A 4C 4C 5D 5的边长为,同理证得:△D 4OC 4∽△D 5OC 5,∴,解得=,∴正方形A 4C 4C 5D 5的边长为;

以此类推….正方形A n ﹣1C n ﹣1C n D n 的边长为;∴正方形A 9C 9C 10D 10的边长为.故答案为:.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规律型;综合题;压轴题.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OBCD 的边OB 在x 轴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该菱形对角线的交点A ,且与边BC 交于点F .若点D 的坐标为(6,8),则点F 的坐标是 .

8

732

222

OB AB

OC D C =

2212D C C C =222OB AB OC D C =

1

2

1x 11

26

6x x =

+1x 2x 22

39

9x x =

+2x 92923x 3

3927

22272

x x =+3x 2742742332n n --87328

73

2

k

y x

=

0x >

【答案】(12,). 【解析】

考点:菱形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综合题;压轴题.

15.已知点P 是半径为1的⊙O 外一点,PA 切⊙O 于点A ,且PA =1,AB 是⊙O 的弦,AB

,连接PB ,则

PB

= .

【答案】1 【解析】

试题分析:连接OA ,(1)如图1,连接OA ,∵PA =AO =1,OA =OB ,PA 是⊙的切线,∴∠AOP =45°∵OA =OB ,∴∠BOP =∠AOP =45°,在△POA 与△POB 中,∵OA =OB ,∠AOP =∠BOP ,OP =OP ,∴△POA ≌△POB ,∴PB =PA =1;

8

3

(2)如图2,连接OA ,与PB 交于C ,∵PA 是⊙O 的切线,∴OA ⊥PA ,而PA =AO =1,∴OP

,∵AB

,而OA =OB =1,∴

AO ⊥BO ,∴四边形PABO 是平行四边形,∴PB

,AO 互相平分,设AO 交

PB 与点C

,即OC =

,∴BC PB

1

考点:切线的性质;分类讨论;综合题.

16.如图,OA 在x 轴上,OB 在y 轴上,OA =8,AB =10,点C 在边OA 上,AC =2,⊙

P 的圆心P 在线段BC 上,且⊙P 与边AB ,

AO 都相切.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圆心P ,则k = .

【答案】﹣5. 【解析】

试题分析:作PD ⊥OA 于D ,PE ⊥AB 于E ,作CH ⊥AB 于H ,如图,设⊙P 的半径为r ,∵⊙P 与边AB ,AO 都相切,∴PD =PE =r ,AD =AE ,在Rt △OAB 中,∵OA =8,AB =10,∴OB =6,∵AC =2,∴OC =6,∴△O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D =CD =r ,∴AE =AD =2+r ,∵∠CAH =∠BAO ,∴△ACH ∽△

ABO ,∴

,即,解得CH =,∴AH ,∴BH ==,

∵PE ∥CH ,∴△BEP ∽△BHC ,∴

,即,解得r =1,∴OD =OC ﹣CD =6﹣1=5,∴P

(5,﹣1),∴k =5×(﹣1)=﹣5.故答案为:﹣5.

12

k

y x

=

0k ≠CH AC OB AB =2610CH =65858105-425BE PE BH CH

=10(2)42655

r r -+=

考点:切线的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综合题;压轴题.

17.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都在﹣1和0之间(不包括﹣1和0),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解析】

考点: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综合题;压轴题.

18.如图,在边长为2的等边△ABC 中,D 为BC 的中点,E 是AC 边上一点,则BE +DE 的最小值为 .

2

310ax x --=9

24

a -<<

-

【解析】

试题分析:作B 关于AC 的对称点B ′,连接

BB ′、B ′D ,交

AC 于E ,此时BE +ED

=B ′E +ED =B ′D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B ′D 就是BE +ED 的最小值,∵B 、

B ′关于A

C 的对称,∴AC 、BB ′互相垂直平分,∴四边形ABCB ′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ABC 是边长为2,∵D 为BC 的中点,∴AD ⊥BC ,∴AD

BD =CD =1,

BB ′=2AD =B

′G ⊥BC 的延长线于

G ,∴B

′G =AD

在Rt △B ′BG 中,BG =3,∴DG =BG ﹣BD =3﹣1=2, 在Rt △B ′DG 中,BD BE +ED

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最值问题;综合题.

19.如图,三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和是 (结果保留π).

【答案】

.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知,∠1+∠2=180°﹣90°﹣45°=45°,∵∠ABC +∠ADC =180°,∴图中阴影部分的圆

心角的和是90°+90°﹣∠1﹣∠2=135°,∴阴影部分的面积应为:S ==.故答案为:.

38

π

21351360

π?38π38π

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压轴题.

20.菱形ABCD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顶点B (2,0),∠DOB =60°,点P 是对角线OC 上一个动点,E (0,﹣1),当EP +BP 最短时,点P 的坐标为 .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连接ED ,如图,

∵点B 的对称点是点D

,∴DP =BP ,∴ED

即为EP +BP 最短,∵四边形ABCD 是菱形,顶点

B (2,0),∠DOB =60°,∴点D 的坐标为(1

,∴点C 的坐标为(3

,∴可得直线OC 的解析式为:,∵点E 的坐标为(﹣1,0),∴可得直线ED 的解析式为:,∵点P 是直线OC 和直线ED 的交点,

∴点

P 的坐标为方程组的解,解方程组得:,

所以点P 的坐标为(,

,故答案为:(,

. 考点:菱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动点型;压轴题;综合题.

32y x =

(11y x =-(11y x y x ?=???=+-?

32x y ?=??

=??3232

21.在Rt △ABC 中,∠C =90°,AC =BC =1,将其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使A 点与原点重合,AB 在x 轴上,△

ABC 沿x 轴顺时针无滑动的滚动,点A 再次落在x 轴时停止滚动,则点A 经过的路线与x 轴围成图形的面积

为 .

【答案】. 【解析】

考点:旋转的性质;扇形面积的计算;规律型;综合题.

22.有9张卡片,分别写有这九个数字,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任意抽出一张,记卡片上的数字为

a ,则使关于x 的不等式组有解的概率为____. 【答案】

. 【解析】

12

π

+1~943(1)1

22

x x x x a ≥-??

?--

9

试题分析:设不等式有解,则不等式组的解为,那么必须满足条件,,∴,∴满足条件的a 的值为6,7,8,9,∴有解的概率为.故答案为:.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含字母系数的不等式;概率公式;压轴题. 三、解答题

23.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为常数,且)的图象交于A (1,a )、B 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及点B 的坐标;

(2)在x 轴上找一点P ,使PA +PB 的值最小,求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及△PAB 的面积.

【答案】(1),;(2)P ,. 【解析】

试题分析:(1)把A 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可得到a 的值,从而得到k 的值,联立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成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到点B 的坐标;

()

431122

x x x x a ≥+??

?--

5a >4

9

P =

494y x =-+k

y x

=

k 0k

≠3y x =()3,1B 5,02??

???

32PAB S ?=

(2)如答图所示,把B 点关于x 轴对称,得到,连接交x 轴于点,连接,则有,

,当P 点和点重合时取到等号.易得直线:,令,

得,∴,即满足条件的P 的坐标为,设交x 轴于点C ,则,∴,

,即.

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最值问题;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综合题.

24.为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某市对居民用水实行阶梯水价,居民家庭每月用水量划分为三个阶梯,一、二、三级阶梯用水的单价之比等于1:1.5:2.如图折线表示实行阶梯水价后每月水费y (元)与用水量xm 3

之间的函数关系.其中线段AB 表示第二级阶梯时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 (1)写出点B 的实际意义; (2)求线段AB 所在直线的表达式;

()'3,1B -'AB 'P 'P B ''PA PB PA PB AB +=+≥'P 'AB 25y x =-+0y =52x =

5',02P ??

???5,02?? ???4y x =-+()4,0C ()153

431222

PAB S ???=

?-?-= ??

?

(3)某户5月份按照阶梯水价应缴水费102元,其相应用水量为多少立方米?

【答案】(1)图中B 点的实际意义表示当用水25m 3

时,所交水费为90元;(2);(3)27.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图象的信息得出即可;

(2)首先求出第一、二阶梯单价,再设出解析式,代入求出即可; (3)因为102>90,求出第三阶梯的单价,得出方程,求出即可.

试题解析:(1)图中B 点的实际意义表示当用水25m 3时,所交水费为90元;

(2)设第一阶梯用水的单价为x 元/m 3

,则第二阶梯用水单价为 1.5 x 元/m 3

,设A (a ,45),则

,解得:,∴A (15,45),B (25,90),设线段AB 所在直线的表达式为,则:,解得:,∴线段AB 所在直线的表达式为;

(3)设该户5月份用水量为xm 3

(x >90),由第(2)知第二阶梯水的单价为4.5元/m 3

,第三阶梯水的单价为6元/m 3

,则根据题意得90+6(x ﹣25)=102,解得,x =27. 答:该用户5月份用水量为27m 3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段函数;综合题.

25.某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每消耗1万度电可以产生产值5.5万元,电力公司规定,该工厂每月用电量不得超过16万度,月用电量不超过4万度时,单价是1万元/万度;超过4万度时,超过

部分电量单价将按用

945

22

y x =-451.5(25)90ax ax x a =??+-=?15

3

a x =??

=?y kx b =+45159025k b k b =+??=+?92

452

k b ?

=????=-??94522y x =-

2019年高考理科数学考前必做难题30题(解析版)

2019年高考理科数学 考前必做难题30题 一、选择题 1.若直线y kx b =+与曲线ln 2y x =+相切于点P ,与曲线()ln 1y x =+相切于点Q ,则k 为( ). A. 3 B. 2 C. 1/2 D.1/3 2.三棱锥S ABC -及其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S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32π B . 112 π3 C . 28π3 D . 64 π3 3.点B 是以线段AC 为直径的圆上的一点,其中2AB =,则AC AB ?= ( ) A. 1 B. 2 C. 3 D. 4 4.已知实数b a ,满足2 25ln 0a a b --=,c ∈R ,则22)()(c b c a ++-的最小值为( ) A . 2 1 B . 2 2 C . 2 2 3 D . 2 9 5.已知函数f x =sin 2x +π 3 ,将其图象向右平移φ φ>0 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g x 的图象,若函数g x 为奇函数,则φ的最小值为( ) A. π 12 B. π 6 C. π 3 D. π 2 6.已知M 是ABC △内的一点,且AB AC = ,30BAC ∠= ,若M B C △,MCA △,MAB △的面积分别为12x y ,,,则14 x y +的最小值为( ) A .20 B .18 C .16 D .9 7.抛物线2 1 2 x y = 在第一象限内图像上的一点2(,2)i i a a 处的切线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记为1i a +,其中*i ∈N ,若232a =,则246a a a ++等于( ) A .21 B .32 C .42 D .64

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模拟考前必做难题30题(解析版)

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模拟考前必做难题30题(解析版) 1.雅典改革家克利斯的母亲阿加里斯特是希巨昂人,其外祖父是希巨昂的统治者,他因其父亲麦加克利斯而获得雅典公民权。但是在这以后,公元前451~前450年,雅典公民大会通过了伯里克利所提议的法令,规定只有父母双方都是公民的人才能享有公民权。这一变化 A. 提高了雅典女性的社会地位 B. 扩大了雅典公民的参政范围 C. 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 推动公民法向万民法的转变 【答案】A 2.有学者指出:(雅典)城邦采取措施以保障其公民出任公职并行使政治权利的同等机会:在饥馑或城邦被困期间,更多采取紧急措施以保护那些弱势群休。但共同体成员财富、能力及生活方式的不平均却是一种普遍的情形。这表明雅典 A. 生活贫穷者有缘参加公民大会 B. 满足所有人生存原则及追求经济平等 C. 政治精英致力于缩小贫富差别 D. 追求政治权利平等并不要求财产平等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雅典保障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平等权利,并采取措施让弱势群体能参与政治,说明其对财产和贫富的要求不高,D符合题意;A与材料所述不符,材料强调的是旨在保证贫困者的参政权利;B“所有人”“经济平等”的说法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缩小贫富差距的信息,C不正确。 点睛: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对参政公民实行了发放津贴的制度,旨在保障一些贫穷公民参政的权利,其在政治权利的享有方面没有明显的财产区别。 3.布罗代尔在《地中海考古》中认为,古希腊的城邦形式,因集聚效应大大促进社会分工,使知识的积累、传播和进步大大加快,促进人际互动和商品交换。由此在短暂历史中,小国寡民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该观点解释了 A. 古希腊民主环境促进了文化繁荣

2018年全国高考英语模拟考试考前必做难题30题(解析版)

2018年全国高考英语模拟考试考前必做难题30题(解析版) 1.Punks, Ravers, Mods and Teddy Boys. No, these aren't some hot new bands, but the names of a number of British youth subcultures(亚文化) from the last 70 years. Youth Club, a UK 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 released a book earlier this year celebrating many different subcultures from throughout Britain s recent history. "A catalyst(催化剂) for creativity on the worldwide stage, British youth culture movements from the Teddy Boys of the 1950s to the grime Scene of the 2000s continue to play a pioneering role in music, fashion and creativity across the globe," it wrote on its website. These subcultures were traditionally a way for young people to show their personalities to others. Walking around London in the 1970s would have meant seeing dozens of young "punks" - people dressed in ripped denim(破洞牛仔裤), leather jackets, body piercings(穿孔) and with brightly-dyed hair—on the streets. And in the90s, “ravers” were young people who threw all-night parties in abandoned buildings or car parks. So, what was the reason behind these subcultures? "On both sides of the Atlantic, more and more young disappointed teenagers were looking for an escape from the boredom and constraints(约束)of society, "wrote lan Youngs, BBC entertainment reporter. "Unemployment, racial tensions and social upheaval (剧变)added fuel to their fires." Youth subcultures have all but disappeared in the West. Some experts believe the reason for this is the instant and low-priced availability of music and clothing in the internet age. "Fashion and music, they’re much cheaper and they’re much fa ster today, " Ruth Adams, a culture lecturer at Kings College London told The Guardian. "When I was a teenager, you had to stick to one type of music or fashion, because it cost more money. Now, it' s all a bit more blurry(模糊不清的),” she said, believing that it's harder to figure out someone's personality or music tastes nowadays just by looking at them. Despite this, Adams believes that today’s young people are still finding their own way to express themselves, but in a more modern way. "It's certainly happening online," she said. "It's a lot easier to use personas(伪装) online just by showcasing certain types of mysterious knowledge." 4. According to the text, British youth subcultures____. A.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the 1970s B. were started by Youth Club to promote creativity

专题06 考前必做难题30题-2017年高考物理系列 含解析

【考前必做难题】高考具有选拔性,本专题精选难题(中等偏上),助你圆梦象牙塔。 第一部分选择题 【试题1】有一中“傻瓜”照相机,其光圈(进光孔径)随被拍摄物体的亮度而自动调节,而快门(曝光时间)是固定不变的,为估测该照相机照相的曝光时间,某同学从一砖墙前的高处使一石子自由落下,拍摄石子在空中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砖块的平均厚度为a,位置A距起落点的竖直高度为h,则估测处该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为 A B C D 【答案】C 考点: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

【名师点睛】本题的思路很难把握,给出的答案中,没有通过时间差去计算,而是根据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知,石子划过A 点的速度大小等于AB 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试题2】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其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在连续两段时间m 和n 内对应面积均为S ,设经过b 时刻的加速度和速度分别为a 和v b ,则 A .a =2(m -n)S (m +n)mn B . a =2(n -m)S (m +n)mn C .v b =(m +n)S mn D .v b =(m 2+n 2)S (m +n)mn 【答案】AD 故BC 错误;AD 正确;故选AD .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名师点睛】本题是图象与运动规律相结合的题目,关键是知道利用图象中的

面积表示位移,然后在利用位移时间和速度时间关系列式求解即可。 【试题3】如图,粗糙水平面上a、b、c、d 四个相同小物块用四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连接,正好组成一个等腰梯形,系统静止.ab之间、ac之间以及bd之间的弹簧长度相同且等于cd之间弹簧长度的一半,ab之间弹簧弹力大小为cd之间弹簧弹力大小的一半.若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之间的弹簧一定是压缩的B.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C.d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f D.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答案】C 【解析】设每根弹簧的原长为L0,ab的形变量为△x1,cd的形变量为△x2,则有k△x2=2k△x1,若ab弹簧也是被拉长,则有:L0+△x2=2(L0+△x1),解得L0=0,不符合题意,所以ab被压缩,A正确;由于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根据对称性可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B正确;以a和c为研究对象进行力的分析如图所示,中图中的θ为ac与cd之间的夹角, 点睛: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可以直接相加求合力;当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可以直接相减求合力;当两个力垂直的时候,分力与合力之间

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必做难题30题系列 专题06 考前必做难题30题 Word版含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 专题06 考前必做难题30题 一、选择题。(共20题) 近年来,针对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问题,我国部分城市在规划中提出了促进职住平衡的思路。职住平衡是指多数职工能够在工作地点附近找到合适的住房。下图为我国某特大城市不同区域就业岗位与居民数量之比的比值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该特大城市可能是 A.广州 B.北京 C.武汉 D.重庆 2.下列比值最可能表示城市住宅区的是 A.0-0.01 B.1.07-1.43 C.2.17-3.30 D.5.23-10.03 3.提倡职住平衡主要目的是 A.控制人口增长 B.增加就业机会 C.缓解交通拥堵 D.缓解住房紧张 【答案】1.B 2.A 3.C 【解析】 3.根据材料提示,职住平衡是指多数职工能够在工作地点附近找到合适的住房,提倡职住平衡可以缩短职工作和住房之间的距离,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所以选C。

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开垦和过度樵采,南阳盆地丘陵地带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当地在盆地丘陵地带种植柑橘,发展生态立体农业。下图为南阳盆地区域图,读图回答4-6题。 4.南阳盆地位于 A.北方地区 B.黄河流域 C.湿润区 D.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5.关于南阳盆地丘陵地带种植柑橘在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树冠截留雨水,减弱雨水侵蚀强度 B.树木的阻挡,减慢地表径流流速 C.恢复植被,下渗增强,地表径流减少 D.恢复植被,增加植物蒸腾,降水量增多 6.甲处柑橘比乙处品质优、产量高的原因 ①甲处海拔高,光照充足②甲处阳坡,阳光充足,热量高 ③甲处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④甲处坡度较陡,便于排水 A.①② B.②③ C. ②④ D.③④ 【答案】4.C 5.D 6.B 【解析】 径流增多,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减弱,恢复植被,增加植物蒸腾,降水量增多,这不利于减弱水土流失,所以选D。 6.读图可知,甲处位于山的南坡,即阳坡,阳光充足,热量高,乙处位于山的北坡,即阴坡,光照时间短,

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考前必做难题30题

2015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考前必做难题30题 一、选择题。(共18个题组) (第1题组)我国东北某城市(46°N,127.5°E)公司高层办公楼周围有四处露天停车位,读 下图,回答11-12题。11.在6月份,该城市晴天较多,图中四处停车位中,蔽荫条件最好的停车位是() A.a B.b C.c D.d 12.6月某日天气晴好,公司员工北京时间8时上班、17时下班,员工上班时停到d车位时刚好不被太阳晒,下班回家时,该员工的爱车被阳光暴晒的时间约为() A、1小时 B、1.5小时 C、2小时 D、2.5小时 【答案】11.D 12.C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2题组)下图为某地区地形图,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48米B.108米C.158米D.208米 【答案】B 考点:考查等高线图的应用及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 (第3题组)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西宽约90km)和周边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图中曲线为等风速线,虚线和实线代表不同的风向。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湖泊东西岸风向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纬度C.季风环流D.海陆热力性质 2.若虚线代表吹偏西风,实线吹偏东风,则此时最可能为地方时() A.0点B.8点C.12点D.16点【答案】1.D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等值线,近地面湖泊西岸、东岸风向不同,风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区,说明湖泊与湖岸气压不同,这种气压差异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湖泊升温和降温慢,湖岸升温和降温快造成的,从而形成局部的热力环流,与纬度、地形、季风环流没有关系。 2.若虚线代表吹偏西风,实线吹偏东风,则湖泊区是低压,湖岸为高压,则说明此时最可能为夜晚,夜晚湖岸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结合四个选项,即选A。 考点:热力环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第4题组)读北半球亚热带同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两地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完 成下题。3.①地区降水 A.冬季多雨B.夏季多雨C。秋冬多雨D.全年多雨4.②地区利用当地典型农产品,可发展 A.葡萄酿酒B.橡胶加工C.甜菜制糖D.玉米制乙醇 【答案】3、B 4、A 【解析】 试题分析: 3、图中①地9月-次年4月间降水累积量小,5-9月间降水量的累积量大;说明该地5-9月降水量多是夏季多雨。选B正确。 4、②地降水量在5-10间累积量最小,10月-次年4月间降水量累积量大;说明该地冬季多雨,地处亚热带地区,就要是位于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下代表性农作物是葡萄、柑桔类,因盛产葡萄而出产葡萄酒。选A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特征。

2014年中考化学走出题海之考前必做难题30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4年中考化学走出题海之考前必做难题30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5年中考化学走出题海之考前必做难 题30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51分) 1. 解答: 解:由于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了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随着碳酸钙的分解放出了二氧 化碳,碳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直到为零.由题意可知,碳酸钙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40:12=20:6,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0:3,则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0%,所以,D 正确,A 、B 、C 错误. 故选D .

2. 解答: 3.解答: 4. 解答: 5. 解答: 解: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 钠和水,CO 2被吸收;再通过浓硫酸除去 水,水蒸气被吸收;最后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一氧化碳和氢气会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分别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铜和水,一氧化碳和氢气被消耗,但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最后剩余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故选:A . 6. 解答: 解:向滤液中加入一根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滤液中既没有硫 酸铜,也没有稀硫酸,如果含有硫酸铜,加入洁净的铁丝时,铁丝表面会附着一层红色物质,如果含有稀硫酸,加入洁净的铁丝时,铁丝表面会产生气泡;

①氧化铜和铁都是黑色的,所以该样品的颜色为黑色;该选项说法正确. ②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能和铁反应生成铜,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铜;如果铁恰好和硫酸铜反应,则滤渣中没有铁,如果铁足量,则滤渣中有铁,所以滤渣中不一定有铁;该选项说法正确. ③因为加入稀硫酸时,稀硫酸先和氧化铜反应,如果稀硫酸的量不足,不足以和氧化铜完全反应,那么就没有气体生成,并且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④如果滤液中含有硫酸铜,向滤液中加入一根洁净的铁丝时,铁丝表面会附着一层红色物质,向滤液中加入一根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滤液中不含有硫酸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⑤滤液中溶质只有硫酸亚铁,没有硫酸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所以以上说法中①②是正确的,个数是2个. 故选:B.

2018年全国高考化学模拟考试考前必做难题30题(解析版)

2018年全国高考化学模拟考试考前必做难题30题(解析版)1.《五金铁》中记载:“若造熟铁,则生铁流出时,相连数尺内,低下数对,筑一方塘,短墙抵之,其铁流入塘内,数人执柳木排立墙上……众人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冶炼方法由金属活动性决定B.熟铁比生铁质地更硬,延展性稍差 C.炒铁是为了降低铁水中的碳含量D.该法与近代往生铁水吹空气炼钢异曲同工 【答案】B 2.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各文献中所记载的古代化学研究过程或成果不涉及分离提纯操作的是() A.《本草纲目》“(烧酒) 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盛露滴。” B.《齐民要术》“凡酿酒失所味者,或初好后动未压者,皆宜廻作醋。” C.《开宝本草》“(消石) 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 D.《天工开物》“草木之实,其中蕴藏膏液,而不能自流,假媒水火,凭藉木石,而后倾注而出焉。” 【答案】B 【解析】A、描述的是酒的蒸馏,涉及分离提纯操作,选项A不选;B、酒精在醋酸菌的作用下氧化可以转化成醋酸和水,涉及化学反应但没有涉及分离提纯操作,选项B选;C、包含溶解,蒸发结晶,涉及分离提纯操作,选项C不选;D、榨油或加热熔化使油脂从果实中分离出来,涉及分离提纯操作,选项D不选。答案选B。 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1L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 A B.常温常压下,17g甲基(—14CH3)所含的中子数9N A C.标准状况下,1L己烷充分燃烧后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N A D.1mol乙酸(忽略挥发损失)与足量的C2H518OH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可生成N A个CH3CO18OC2H5分子 【答案】A 【解析】A.25℃,1L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 A,A正确;B.常温常压下,17g甲基(—14CH3)是1mol,所含的中子数8N A,B错误;C.标准状况下己烷不是气态,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

专题六 考前必做难题30题

专题六 考前必做难题30题 一、选择题 1.已知,是方程的两个根,则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答案】D . 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 2.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1,0),对称轴为直线x =1,与y 轴的交点B 在(0,2)和(0,3)之间(包括这两点),下列结论:①当x >3时,y <0;②3a +b <0;③;④;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 . 【解析】 试题分析:①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求得抛物线与x 轴令一个交点的坐标为(3,0),当x >3时,y <0,故①正确; ②抛物线开口向下,故a <0,∵,∴2a +b =0.∴3a +b =0+a =a <0,故②正确; a b 2201310x x ++=22(12015)(12015)a a b b +++ +2y ax bx c =++0a ≠213 a -≤≤- 2 48ac b a - >12b x a =- =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3.如图,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ACB 的角平分线分别交AB 、CD 于M 、N 两点.若AM =2,则线段ON 的长为( ) A C .1 D 【答案】C . 【解析】 试题分析:作MH ⊥AC 于H ,如图,∵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MAH =45°,∴△AMH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H = MH = AM =, ∵ CM 平分∠ACB ,∴BM =MH ,∴AB =, ∴AC AB =,∴OC = AC ,CH =AC ﹣AH = = BD ⊥AC ,∴ON ∥MH ,∴△CON ∽△CHM ,∴ ,即 ON =1.故选C . 2 222+21 2 122ON OC MH CH ==

专题06 考前必做难题30题-2018年高考生物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1.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或35S标记嗤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保温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检测放射性。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 B.若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低 C.若保温时间过长会使32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 D.该实验说明DNA分子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具有连续性 【答案】B 2.生物膜上常附着某些物质或结构以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质网和核膜的外膜上附着核糖体,有利于对多肽链进行加工 B.绿藻类囊体膜上附着光合色素,有利于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C.细胞膜上附着ATP水解酶,有利于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 D.线粒体内膜上附着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有利于[H]的彻底氧化 【答案】A 【解析】内质网上附着核糖体有利于对多肽链进行加工,但核膜外膜上附着的核糖体不是为了对多肽链进行加工,A错误。绿藻类囊体膜上附着有光合色素,有利于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B正确。细胞膜上有ATP水解酶,可以有助于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C正确。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其上附着的酶有利于[H]的彻底氧化分解,D正确。学#科网 3.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髄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发生瘫痪。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染脊髓中的传出神经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细胞后,脊髓灰质炎病毒可在宿主细胞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B.浆细胞在受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直接刺激后,可产生能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C.脊髓灰质炎患者的某些非条件反射可能消失,但通常不会出现感觉障碍 D.脊髄灰质炎病毒属于寄生生物,呼吸类型为无氧呼吸 【答案】C 【解析】脊髓灰质炎病毒吸附在宿主细胞表面后,将遗传物质注入受体细胞,蛋白质外壳留在受体细胞外部,不属于被动运输,A项错误;浆细胞不能直接识别脊髓灰质炎病毒,B项错误;传出神经元受损,效应器不能发生反应,某些非条件反射可能消失,但传入神经元正常,仍可在大脑皮层形成感觉,C项正确;脊髄灰质炎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单独不表现生命现象,没有呼吸作用,D项错误。 4.某实验小组在室温条件下,将紫色洋葱鱗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某溶液中,测得细胞液浓度与该溶液浓度的比值(P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可以是一定浓度的KCl溶液 B.细胞在t1时刻开始从外界溶液中吸收溶质 C.t1?t2时间段内,液泡体积有所增大 D.若降低温度,则t1?t2时间段会变长 【答案】B 5.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4年高考化学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6 考前必做难题30题2(解析版)

2014年高考化学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6 考前必做难题 30题2(解析版) 【试题21】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NH3和(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CO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反应Ⅰ:2NH3 (l)+ H2O (l)+ CO2 (g)(NH4)2CO3 (aq) △H1 反应Ⅱ:NH3 (l)+ H2O (l)+ CO2 (g)NH4HCO3 (aq) △H2 反应Ⅲ:(NH4)2CO3 (aq) + H2O (l)+ CO2 (g)2NH4HCO3 (aq) △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1与△H2、△H3之间的关系是:△H3=。 (2)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气体效率的影响,在温度为T1、T2、T3、T4、T5的条件下,将等体积等浓度的(NH4)2CO3溶液分别置于等体积的密闭容器中, 并充入等量的CO2气体,经过相同时间测得容器中CO2气体的浓度,得趋势图(下 图1)。则: ①△H3______0 (填“>”、“=”或“<”)。 ②温度高于T3,不利于CO2的捕获,原因 是。 ③反应Ⅲ在温度为K1时,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如下图2所示。当时间 到达t1时,将该反应体系温度迅速上升到K2,并维持该温度。请在该图中画出t1 时刻后溶液的pH变化趋势曲线。 (3)利用反应Ⅲ捕获CO2,在(NH4)2CO3初始浓度和体积确定的情况下,提高CO2吸收量的措施有(写出1个)。 (4)下列物质中也可能作为CO2捕获剂的是。 A.NH4Cl B.Na2CO3C.HOCH2CH2OH D.HOCH2CH2NH2【答案】(1)2△H2—△H1(3分)(2)①<(3分)

考前30天必做60题

考前30天必做60题——“高考战神”王金战 书中首度披露老王独家心得——“老王给你提个醒”,题题皆经典,句句是绝招! “提分能手”王金战——考前帮学生精选60道题,让平时数学只考70分的她,轻松斩获112分!考前30天辅导学生两小时,提高20分,从未失过手! 目录 第1题集合的含义 第2题集合的基本运算 第3题考查函数单调性、奇偶性 第4题考查函数对称性、周期性 第5题求定义域、值域 第6题考查函数的图像 第7题考查函数求值 第8题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解题 第9题有关绝对值的运算问题 第10题一些函数的特定性质 第11题最值与值域 第12题求函数的解析式 第13题方程的根的分布问题 第14题求(极)最值 第15题求切线 第16题单调性的应用 第17题三角函数的求值 第18题三角函数的值域(最值) 第19题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第20题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二)第21题解三角形(一) 第22题解三角形(二) 第23题向量及其相关概念 第24题向量的运算 第25题向量的几个重要公式的应用 第26题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第27题不等式的性质 第28题解不等式 第29题不等式的应用 第30题不等式证明 第31题求数列通项 第32题求数列的项数 第33题求数列中的参数 第34题数列单调性 第35题数列中的最值问题 第36题数列中的证明问题 第37题基本几何量的计算第38题解析几何中的面积问题 第39题解析几何中的存在型问题 第40题轨迹问题 第41题定点与定值问题 第42题解析几何中的参数范围问题 第43题三视图 第44题空间的关系 第45题平行与垂直的证明 第46题立体几何中的综合应用(理科)第47题空间向量的应用(一)(理科)第48题空间向量的应用(二)(理科)第49题排列、组合(理科) 第50题二项式定理(理科) 第51题抽样问题 第52题茎叶图、直方图 第53题概率 第54题概率统计(理科) 第55题复数 第56题逻辑联结词及量词 第57题充要条件的判定 第58题算法与框图 第59题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第60题推理与证明

高考数学专题06考前必做难题30题(理)-高考数学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2014年高考数学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 1.设f (x )与g (x )是定义在同一区间[a ,b ]上的两个函数,若函数y =f (x )-g (x )在x ∈[a ,b ]上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称f (x )和g (x )在[a ,b ]上是“关联函数”,区间[a ,b ]称为“关联区间”.若f (x )=x 2 -3x +4与g (x )=2x +m 在[0,3]上是“关联函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 A.9 ,24??-- ??? B .[-1,0] C .(-∞,-2] D.9,4?? - -∞ ??? 【答案】A 2.已知以4T =为周期的函数21,(1,1] ()12,(1,3] x x f x x x ?-∈-?=?--∈??,其中0m >。若方程3()f x x =恰有5个实 数解,则m 的取值范围为()

A .??? ? ??3,315 B .15 ( ,7)3 C .48(,)33 D.() 7,2 【答案】B 【考点定位】考察学生运用函数的图像分析函数图像和性质的能力,考察数形结合的能力.zxxk 学科网 3.定义在R 上的可导函数()f x ,当(1,)x ∈+∞时,()'()'()f x f x xf x +<恒成立, 1 (2),(3),(21)(2)2 a f b f c f ==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A .c a b << B .b c a << C .a c b << D .c b a << 【答案】A 4.设函数21 (),()(,,0)f x g x ax bx a b R a x = =+∈≠,若()y f x =的图象与()y g x =图象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1122(,),(,)A x y B x y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当0a <时,12120,0x x y y +<+> B.当0a <时,12120,0x x y y +>+< C.当0a >时,12120,0x x y y +<+< D.当0a >时,12120,0x x y y +>+> 【答案】:B

考前必做难题30题

1.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B. C. D. 【答案】D 点睛:本题利用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重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属于难题.三视图问题是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最常见题型,也是高考热点.观察三视图并将其“翻译”成直观图是解题的关键,不但要注意三视图的三要素“高平齐,长对正,宽相等”,还要特别注意实线与虚线以及相同图形的不同位置对几何体直观图的影响,对简单组合体三视图问题,先看俯视图确定底面的形状,根据正视图和侧视图,确定组合体的形状. 2.在三棱锥中,,则三棱锥外接球的体积的最小值为() A. B. C. D.

【答案】C 故选:C 点睛:解决与球有关的内切或外接的问题时,解题的关键是确定球心的位置.对于外切的问题要注意球心到各个面的距离相等且都为球半径;对于球的内接几何体的问题,注意球心到各个顶点的距离相等,解题时要构造出由球心到截面圆的垂线段、小圆的半径和球半径组成的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球的半径. 3.已知椭圆C:(a>b>0)的左、右焦点为F1,F2,左、右顶点为M,N,过F2的直线l交C于A,B两点(异于M、N),△AF1B的周长为,且直线AM与AN的斜率之积为-,则C的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由椭圆定义可知,可知△AF1B的周长为,从而得,再设点,可得 ,从而可得,进而得解. 详解:由△AF1B的周长为,可知. 解得:.则. 设点,由直线AM与AN的斜率之积为-,可得. 即.①

又 ,所以 ,② 由①②解得: . 所以C 的方程为.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椭圆方程,由椭圆定义而得出焦半径的性质,由椭圆上的点和顶点连线的斜率乘积,考查了斜率的坐标表示,及点在椭圆上方程的灵活应用,属于中档题型,也是常考考点.数形结合法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思想方法之一,通过“以形助数,以数解形”,根据数列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相互转化来解决问题. 4.已知实数b a ,满足225ln 0a a b --=,c ∈R ,则2 2)()(c b c a ++-的最小值为( ) A . 2 1 B . 2 2 C . 2 2 3 D . 2 9 【答案】 C ()5 4f x x x '=- ,则()000 541f x x x '=- =-,解得01x =,所以切点(1,2)P ,又由点P 到直线0x y +=的 距离为d == ,故选C . 5.内有一点,满足,则 与 的面积之比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由题意,在内有一点,满足 ,利用三角形的奔驰定理,即可求 解结论. 详解:由题意,在内有一点,满足 , 由奔驰定理可得 ,所以 ,

初中数学 中考模拟复习专题05 考前必做基础30题考试卷及答案

xx学校xx学年xx学期xx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 得分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试题1: 如图,AB∥CD,直线分别与AB,CD相交,若∠1=120°,则∠2等于() A.30° B.60° C.120° D.150° 试题2: 若x,y满足方程组.则x-y的值等于() A.-l B.1 C.2 D.3 试题3: 如图,某电信公司提供了A、B两种方案的移动通讯费用y(元)与通话时间x(元)之间的关系,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评卷人得分

(1)若通话时间少于120分,则A方案比B方案便宜20元 (2)若通话时间超过200分,则B方案比A方案便宜12元 (3)若通讯费用为60元,则B方案比A方案的通话时间多 (4)若两种方案通讯费用相差10元,则通话时间是145分或185分 A.1个 B.2个 C.3个 D.4个试题4: 如果将抛物线向下平移1个单位,那么所得新抛物线的表达式是() A.B. C.D.. 试题5: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试题6: 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试题7: 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O,AB=2,则BC的长是() A.2 B.4 C. D. 试题8: 使代数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 A.x B.x<7且x C.x7且x D.x7且x 试题9: 方程(m+2)+mx-8=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A.m= B.m=2 C.m=-2 D.m 试题10: 5.一组数据-1、2、1、0、3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A.1,0 B.2,1 C.1,2 D.1,1 试题11: 用图象法解某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如图所示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则所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

植树问题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第四讲一植树问题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1.有一根木料,打算锯成5段,每次锯下一小段用3分钟,全锯完用几分钟? 2.一根200厘米长的木条,要锯成1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几次? 3.一条林阴道长18米,在路的一旁从一端到另一端每隔2米放一盆花,一共安放多少盆花? 4.同学们沿小路一侧植树(两端都种),每隔8米种一棵,一共种了40棵.这条小路有多少米? 5.一根木料,锯成2段,要3分钟,如果锯成6段要多少分钟? 6.在一条长3千米的公路两旁栽树(两端都要栽),每隔8米栽一棵.一共栽树多少棵? 7.小朋友排成两行做早操,每行隔0.8米站1个人.已知队列长13.6米,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8.时钟6点钟敲6下,10秒钟敲完,敲8下需要多少秒? 9.在公路的一边,每10米栽一棵树,李红从第一棵跑到第10棵,跑了多少千米? 10.一根木头锯成3段要10分钟,如每次锯的时间相同,锯成10段要多久? 1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摆放了一个方阵花坛.这个花坛最外层每边各放20盆花,最外层一共摆了多少盆花? 12.植树问题:在一条3千米公路两侧种树,每隔15米种一棵,在这条公路上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13.李英和黄明比赛走楼梯,李英走3级楼梯时,黄明能走5级,这幢楼每两层之间有20级楼梯,那么当黄明走到6层楼时,李英走到几层楼? 14.把一根木料锯成30厘米长的小段,一共花了10分钟.已知锯下一段要花1分钟,这根木料有多长? 15.在一条路的一侧从头到尾种树,每隔15 米种一棵树,共种41 棵,这条路长多少米?

16.一条路长200米,在路的一旁从头至尾每隔5米植一棵树,一共要植多少棵? 17.每上一层楼要走16个台阶,齐齐走到家里一共有64个台阶,齐齐家住几楼? 18.一条道旁,从头到尾每隔5米种一棵树,共种101棵,这条小道有多长? 19.小亚家住在八楼,她从一楼到八楼需要走112个台阶,她每上一层要走多少个台阶? 20.几名工人在三峡水库的一边植树32棵,每棵树相距3.64米,从第一棵树到最后一棵树共长多少米? 21.一个施工队要在一条长4千米的水渠上,每隔8米修一个出水口(两端都要修),这个施工队要修多少个出水口? 22.在长120米的马路两边种树,两端都要种,间距5米一棵,一共要种多少棵树? 23.在某城市的一条路旁摆放一排花,每两盆花之间相距4米,共摆放55盆花,现在要改成每3米放一盆花,请问有几盆花不用搬动? 24.要在正方形的喷水池边上摆上花盆,每一边摆放7盆花(四个角上都要有一盆花),一共要摆多少盆花?25.有一幢楼房高17层,相邻两层间都有17个台阶,某人从第一层走到第11层,一共要登多少个台阶? 26.同学们排成一队,共36人,每相邻两人之间的距离是2米,那么这一队伍从头到尾共长多少? 27.王大伯家的鱼塘是长方形,长100米,宽60米.现在准备在鱼塘的四周栽树,每隔20米栽1棵,四个角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 28.在400米的环形跑道四周每隔5米插一面彩旗,需要多少面彩旗? 29.一座宿舍的走廊长15米,插有6面彩旗.照这样计算,办公大楼走廊长27米,要插多少面彩旗?

专题06 考前必做难题30题-2018年高考英语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 含解析 精品

1.Punks, Ravers, Mods and Teddy Boys. No, these aren't some hot new bands, but the names of a number of British youth subcultures(亚文化) from the last 70 years. Youth Club, a UK 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 released a book earlier this year celebrating many different subcultures from throughout Britain s recent history. "A catalyst(催化剂) for creativity on the worldwide stage, British youth culture movements from the Teddy Boys of the 1950s to the grime Scene of the 2000s continue to play a pioneering role in music, fashion and creativity across the globe," it wrote on its website. These subcultures were traditionally a way for young people to show their personalities to others. Walking around London in the 1970s would have meant s eeing dozens of young "punks" - people dressed in ripped denim(破洞牛仔裤), leather jackets, body piercings(穿孔) and with brightly-dyed hair—on the streets. And in the90s, “ravers” were young people who threw all-night parties in abandoned buildings or car parks. So, what was the reason behind these subcultures? "On both sides of the Atlantic, more and more young disappointed teenagers were looking for an escape from the boredom and constraints(约束)of society, "wrote lan Youngs, BBC entertainment reporter. "Unemployment, racial tensions and social upheaval (剧变)added fuel to their fires." Youth subcultures have all but disappeared in the West. Some experts believe the reason for this is the instant and low-priced availability of music and clothing in the internet age. "Fashion and music, the y’re much cheaper and they’re much faster today, " Ruth Adams, a culture lecturer at Kings College London told The Guardian. "When I was a teenager, you had to stick to one type of music or fashion, because it cost more money. Now, it' s all a bit more blurry(模糊不清的),” she said, believing that it's harder to figure out someone's personality or music tastes nowadays just by looking at them. Despite this, Adams believes that today’s young people are still finding their own way to express themselves, but in a more modern way. "It's certainly happening online," she said. "It's a lot easier to use personas(伪装) online just by showcasing certain types of mysterious knowledge." 4. According to the text, British youth subcultures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