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构成圆点的平面构成

点的构成圆点的平面构成
点的构成圆点的平面构成

点的构成——圆点的平面构成

授课年级:初一年级

课时:2课时一、教材分析:

在平面构成中形态构成要素包括:点、线、面,点是造型艺术中最小的构成单位,是版面构图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要素,是一切形态的基础。由点可用构成线,构成面,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生活中也到处都有“点”的身影。通过本次课程,能使学生能更好的认识“点”,学好平面构成。

二、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感与新鲜感,对美术知识具有一定基础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点的构成是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一个要素,同时也是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一个要素,相信初一的学生对设计都会感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生活中的各种“点”,了解点的构成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构成,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法、比较法、观察法,讨论点所具有的特性、作用,通过实践来完成一幅圆点的平面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平面构成的兴趣,并能应用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之中。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点的作用、排列方式

难点:掌握点的大小、疏密、规则及无序排列方式对画面产生的效果

解决方法:通过比较法,讨论不同排列方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幅由不同大小和疏密的网点所组成的图像。

师:点是版面构图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要素,是一切形态的基础。

2、出示图片,问:从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可以将什么看作点呢?

师小结:花朵与大片绿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花朵相对于绿丛便

有了点的性质。

3、出示课题:点的构成——圆点的平面构成

二、教授新课:

1、出示图片,问:你看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

师小结:当画面中只有一个点时,人们的视线就集中在这个点上,从而也加强了对点的关注度。所以点在画面的空间中,具有张力作用。

2、出示图片,

师:在上2张图片中,我们看会到2个点能连成一条直线,三个点能组成一个三角形。那么下面2张图片中,你又能看到什么呢?

师小结:当出现等大的点时,由于点与点之间的吸引作用,使点与点之间在心理上产生了连

接的效果。

师:现在我们来看“S”,可以看到将大小一致的点按照一定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人的视觉会有一种由点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受。因此,我们就会看到这个“S”形

的字母。

3、出示图片,问:观察一下,第一眼你会看到哪个点?为什么?

师小结:当画面出现大小不同的点时,首先你会注意到大的点,然后才会注意到小的点。因此,整个画面就具有一种节奏感,有主次之分。

4、出示图片,

问:你看到了什么?

师:雪花。那你看到了哪几种雪花呢?它们分别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样不同的感受呢?师小结:这些有圆点构成的雪花,起到了一种几种视线的作用,当你一看到这幅图片就注意到了这些聚合而成的雪花,这就是点起到的聚合作用。

5、出示图片,看一看,想一想,在这2幅画面中,你会观察到有什

么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师小结:相同之处:由圆点由大到小按一定顺序排列组成的画面,

不同之处:排列方式不同,左:横竖排列;

右:发散、放射状、以一个基本型重复排列。

师小结: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轨迹、方向进行变化,就会产生一种空间感、节奏感。

6、出示图片,我们再来观察这2幅图片,

问:它们的排列方式是怎么样的?

师在黑板上展示,请学生在黑板上加以添加。

7、出示图片,问:这2幅画面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师:相同之处:由圆点按横竖排列组成的画面

不同之处:左:圆点由小到大渐变排列,只有一种黑色

右:圆点大小一致,彩色

8、出示图片,看2张在生活中的由圆点构成的海报。

师:大家会发现,左边的海报是有规则的排列,而右边的海报则无序排列,这2种不同的排列方式,你更喜欢哪种?给你带来了哪种不同的感受?

师小结:规则的排列给我们一种整齐、有条理的感受,而不规则的排列方式则给我们一种自由、随性的感受。

三、作业设计

1、请单以“圆点”为基本要素设计一幅有序、或无序排列方式的点的平面构成

2、大小:12 X 12 cm的正方形

吸塑机https://www.360docs.net/doc/5b5153135.html,27A01fcJL5t2

平面构成习题库及答案

平面构成习题库及答案 1、什么是平面构成?平面构成的任务和研究对象是什么? 2、平面构成的应用范围在哪些方面?学习平面构成有何意义? 3、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有哪些?简述各自的特点。 4、什么是基本形?基本形产生的方法有哪些? 5、什么是骨格?骨格有哪几种类型? 6、平面构成的形式要素有哪些? 7、什么是群化构成?群化构成的原则和要求是什么? 8、群化构成有哪些方法?试举例说明群化构成在实际中的应用。 9、什么是重复构成?它有什么特点?重复构成有哪些类型? 10、什么是近似构成?它有什么特点?近似构成有哪些类型? 11、渐变构成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渐变构成有哪些形式? 12、发射构成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发射构成的形式有哪些 13、什么是对比构成?其构成形式有哪些? 14、简述特异构成的概念。特异构成的表现形式有哪几种? 15、密集构成的概念、特点是什么?密集有哪些形式? 16、什么是肌理?肌理可分为哪两类?常见的肌理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习题答案 1、平面构成:是将点、线、面等视觉语言元素(包含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在二维平面内按照一定的构成美学原理对它们进行合理的分解、组合、重构、变化,创造出新的形态,理想的组合方式,以及新的视觉形象,培养设计者的创新思维能力。 平面构成任务:平面构成是为平面设计进行创造形象的基本练习,它是设计家从事设计之前,首先要掌握和运用视觉语言的一种基本功,通过构成艺术的学习,可为我们提供更丰富的思维技巧,开阔视野,使头脑更加灵活多变,开发智能,发挥创造能力,从而为设计创造出更宽的新路。 2、研究对象:主要是在平面设计中,如何创造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如

平面设计-平面构成基本形式

构 成形 式渐变构成特异构成正负构成密集构成对比构成空间构成 第四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重复构成 联想构成

重复构成指的是在同一个画面里,相同的元素出现两次或者两次以上的构成形式。重复构成具有很强的规律性以及整齐的美感。元素重复出现的效果,强化了人们对该画面和元素的印象。重复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第一节 重复构成

重复构成的形式 (1)基本形的重复:在画面中用同一个基本形重复出现。 (2)骨骼的重复:骨骼是指把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秩序组织起来的一种编排方式,这种编排方式重复出现就是骨骼的重复,重复的骨骼是最简单的一种骨骼组合形式。 (3)大小的重复:基本形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大小重复变化。 (4)色彩的重复:基本形相同的情况下,进行色彩重复变化。 (5)肌理的重复:基本形相同的情况下,进行肌理重复变化。 (6)方向的重复:基本形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方向重复变化。

第二节 渐变构成 渐变构成是指基本形进行逐步的和渐进的变化,产生明显的规律性和节奏性,能让人感觉到强烈的透视感和空间感。

渐变构成的形式 (1)形状的渐变:基本形由一个形态逐渐变化成另一个形态。 (2)方向的渐变:基本形在画面上作方向的渐变。 (3)位置的渐变:基本形在画面上作位置的渐变。 (4)大小的渐变:基本形在画面上作方向的渐变。可以由大到小,由小到大,也可以连续变化,在视觉上会产生空间感。 (5)色彩的渐变:基本形发生色相、明度、纯度的渐变效果。 (6)骨骼的渐变:骨骼的渐变也是一种具有规律性的构成,是指骨骼基本单位在形状、大小、方向、位置发生渐渐层次变化构成。骨骼线可以是水平线、垂直线、倾斜线、折线、曲线、弧线等。

平面设计三大构成基础-1

平面设计三大构成基础 平面构成的形式 .平面构成的基本格式(基本格式大体分为:度排列格式、度排列格式、弧线排列格式、折线排 列格式) 、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 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骨格与基本形具有重复性质的构成形式,称为重复构成。在这种构成中,组成骨格的水平线和 垂直线都必须是相等比例的重复组成,骨格线可以有方向和阔窄等变动,但亦必须是等比例的重 复。对基本形的要求,可以在骨格内重复排列,也可有方向、位置的变动,填色时还可以“正”、“负”互换,但基本形超出骨格的部分必须切除。 -简单重复构成-多元重复 .近似构成形式(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骨格与基本形变化不大的构成 形式,称为近似构成。近似构成的骨格可以是重复或是分条错开,但近似主要是以基本形的近似 变化来体现的。基本形的近似变化,可以用填格式,也可用两个基本形的相加或相减而取得。

.渐变构成形式(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 骨格与基本形具有渐次变化性质的构成形式,称为渐变构成。渐变构成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变 动骨格的水平线、垂直线的疏密比例取得渐变效果;一是通过基本形的有秩序、有规律、循序的 无限变动(如迁移、方向、大小、位置等变动)而取得渐变效果。此外,渐变基本形还可以不受自然 规律限制从甲渐变成乙,从乙再变为丙,例如将河里的游鱼渐变成空中的飞鸟,将三角渐变成圆 等。 -形的大小、方向渐变-形状的渐变-疏密的渐变-虚实的渐变-色彩的渐变 发射构成形式(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响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 感)。格线和基本形呈发射状的构成形式,称为发射构成。此种类的构成,是骨格线和基本形用 离心式、向心式、同心式以及几种发射形式相叠而组成的。其中,发射状骨格可以不纳入基本形 而单独组成发射构成;发射状基本形也可以不纳人发射骨格而自行组成较大单元的发射构成;此 外,还可以在发射骨格中依一定规律相间填色而组成发射构成。 -一点式发射构成形态——-多点式发射构成形态 -旋转式发射格 .空间构成形式(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形态)-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重叠而形成的空间-透视法则形成的空 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矛盾空间的构成(错觉空间构成):以变动立体空间形的视点、灭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特异构成形式(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构 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变化过大,

构成作业答案

、单项选择题 二、填空题 1、平面构成立体构成2 、形式美3 、互相协调调和性4 、点线面 5、规律性骨格非规律性骨格6 、纹理7 、螺旋式发射8 、有规律地节奏感 9、渐变密集10 、纯净程度单纯程度11 、逐渐增加减少12 、1666 年13 、256 14、视后像15 、整个外貌外形轮廓16 、有机无机17、概括提炼 18、基础点缀装饰划分空间19 、单体20 、摩擦力 三、判断题 I.x 2. V 3. V 4. V 5. x 6. V 7. V 8. x 9. x 10. V II.x 12. V 13. V 14. V 15. V 四、名词解释: 1、点:点是相对较小而集中的形。

2、线:线是具有位置、方向和长度的一种几何元素,是点运动后形成的轨迹。 3、面:面是点的密集,或线的移动轨迹。 4、近似:指的是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它体现了在统一中呈现出的生动变化的效果。 5、重复:我们把相同或相近的形态元素进行连续有规律地、有秩序地反复排列。 6、对称:是指作品的各部分依实际或假想的对称轴或对称点两侧形成等形、等量的对应关系,具有稳定与统一的美感。 7、均衡:是从运动规律中升华出来的美的形式法则,轴线或支点两侧会形成不等形而等量的重力上的稳定。 8、骨格:骨格是构成图形的骨架与格式。 9、具象形态:在生活中已经形成的概念,并可以明确指认出的存在物。 10、抽象形态:在造型艺术领域中,特指无法明确指认出的形态或形象,在生活经验中找不到具体的存在物。 11、色彩的变异:即在基本形排列的大小、形状、位置、方向都一样的基础上,在色彩上进行变化来形成色彩突变的视觉效果。 12、空间:是物质存在一种客观形式,我们一般讲的空间是一种具有高、宽、深的三次元 立体空间,对于物体而言,就是它在空间中实际占据的位置,这种空间形态也叫视觉空间

平面设计三大构成基础:概念、要素、形式

平面设计三大构成基础:概念、要素、形式 平面构成的概念 所谓构成(包括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也是现代造型设计用语。其含义就是将几个以上的单元(包括不同的形态、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概念。其中,立体构成是以厚度塑形象,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形体;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平面构成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和关系元素,概念元素是指创造形象之前,仅在意念中感觉到的点、线、面、体的概念,其作用是促使视觉元素的形成。视觉元素,是把概念元素见之于画面,是通过看得见的形状、大小、色彩、位置、方向、肌理等被称为基本形的具体形象加以体现的。关系元素,是指视觉元素(即基本形)的组合形式,是通过框架、骨格以及空间、重心、虚实、有无等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骨格,是可见的,其它如空间、重心等因素,则有赖感觉去体现。 平面构成的框架一切用于平面构成中的可见的视觉元素,通称形象,基本形即是最基本的形象;限制和管辖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的各种不同的编排,即是骨格。基本形有“正”有“负”,构成中亦可互相转化;基本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骨格可以分为:在视觉上起作用的有作用骨格和在视觉上不起作用的无作用骨格,以及有规律性骨格(即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即密集、对比等骨格)。基本形与骨格的上述这些特性,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构成千变万化的构成图案(如下图,就是由基

本形通过重复、接触、差叠等构成的)。 平面构成的要素 平面构成的要素:点的构成形式、线的构成形式、面的构成形式 点的构成形式 (1) 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 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 (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4)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既密集、又分散的进行有目的的排列,产生点的面化感觉。 (5)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 (6)不规则点的视觉效果。

《三大构成》

《电视画面编辑》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电视画面编辑》是我们影视动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实践性很强,内容广泛。涉及到蒙太奇效果、剪辑、镜头连接。本课程通过“以岗位工作任务驱动、实践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在原有的理论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训练心得与表现技能的融合,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最终,促进基础课程向专业课程的转变。 (二)课程任务 本课程在影视动画专业中应承担的基础能力培养任务具体如下: 1、专业能力各种角度镜头的运用能力、色彩属性的掌握能力、三维空间 的表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2、方法能力继续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 能力。 3、社会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能力、独立获取信息与人际交往 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环境适应能力。 (三)教学目标 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艺术和审美的素养及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平面构成中各种元素的组合形式;各种情况下色彩的配置和构成形式;空间构成的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知识和时间技能。同时按照实践运用的全过程进行教学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具备再学习的工作能力。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具体目标为: 1、职业技能目标能够熟练掌握剪辑和编辑的知识在广告、电视节目、电 影领域的运用。 2、职业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团 队合作能力;能吃苦耐劳和克服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3、职业拓展目标能够突破创新,从某种构成形式中找出共性特征,然后 举一反三。以理论为支撑,理论联系实际,积累审美和创新的经验。

作业答案-裁剪

裁剪:共10题,每题10分,共100分 1.如果将裁剪操作放置在光照模型相关运算之前,会避免很大一部分运算量, 为什么图形系统仍将其放置在光照模型相关运算之后? 答: (1)若在裁剪后再做光照模型相关运算,则会导致计算反射光强时场景不全,部分光能量传递路径丢失,使视觉质量下降; (2)图形系统将裁剪置于光照模型相关运算之后,是为了保证裁剪操作仅用于提高投影、像素化的效率,而不至于影响渲染质量; 2.若使用三维裁剪,则应在何时进行?若使用二维裁剪,又应在何时进行?答: (1)三维裁剪在局部-世界坐标变换、世界-视景坐标变换、光照模型演算之后,在透视投影变换之前进行; (2)二维裁剪则在透视投影变换之后,几何图形像素化之前进行。 3.对于三维裁剪和二维裁剪,其分别的依据是什么? 答: (1)三维裁剪的依据是视景体的边界,由六个平面构成,凡超过视景体边界的三维图形,均应裁剪; (2)二维裁剪的依据是成像平面的矩形边界,凡超过成像平面边界的二维图形,均应裁剪。 4.对于三维裁剪,为什么图形系统在裁剪前将透视投影的视景体转换为正交投 影的视景体?转换时必须保持什么属性不变? 答: (1)将透视投影的视景体转换为正交投影的视景体,是因为透视投影的视景体具有法线方向任意的边界平面,使裁剪操作复杂化,而正交投影的视景体则具有法线方向固定的边界平面,能简化裁剪操作,并且,由于正交投影比透视投影的运算过程更简单,因此它同时能简化投影操作;

(2)在对视景体作转换时,应在转换前后保持三维空间中的各原像点投影到成像平面后的坐标,即保持像点坐标不变。只有保证了像点坐标不变,才能保证视景体转换后,所得的图像与视景体转换前是一致的,如果不能保证此属性,视景体转换操作则失去了意义。 5. 简述透视投影的视景体转换为正交投影视景体的原理。 答: (1)使用如下矩阵实现视景体转换: ????????? ???-01 0000 00100001 βα (2)转换原理如下:将视景体内的原像点集合看作过光心(视景坐标系原点)的射线集合;在保持各射线与成像平面交点不变的前提下(像点坐标不变),将这些射线的交点从视景原点变换到视景坐标系-Z 轴方向无穷远处,过原点的射线集合则变换为与成像平面正交的直线集合,投影方式也从透视投影变换为正交投影。 6. 简述Cohen-Sutherland 算法与Cyrus-Beck 算法各自的优缺点。 答: (1)Cohen-Sutherland 算法对可以简单接受或简单排斥的直线段(即全部位于成像平面边界内或全部位于成像平面边界外的直线段,对应整体保留或整体删除)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因为仅需要判断区域编码,不需要求解具体交点。但此算法对于局部位于边界外的直线段(即需要裁剪的直线段)处理效率很低,往往一条直线段需要多次裁剪操作,因为每次裁剪只求解一个交点,所求交点不一定对应最终的裁剪操作; (2)Cyrus-Beck 算法对于局部位于边界外的直线段(即需要裁剪的直线段)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因为直线段与边界的交点是一次性求解的,并直接定位到对最终裁剪有效的交点。但此算法对于不需要裁剪的直线段(全部位于边界内或边界外)具有较低的处理效率,因为这种情况算法仍然坚持求解直线段与边

平面设计三大构成基础:概念、要素、形式

平面设计三大构成基础:概念、要素、形式 平面构成得概念 所谓构成(包括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就是一种造型概念,也就是现代造型设计用语。其含义就就是将几个以上得单元(包括不同得形态、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得单元,并赋予视觉化得、力学得概念。其中,立体构成就是以厚度塑形象,就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得原则组合成形体;平面构成则就是以轮廓塑形象,就是将不同得基本形按照一定得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平面构成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视觉元素与关系元素,概念元素就是指创造形象之前,仅在意念中感觉到得点、线、面、体得概念,其作用就是促使视觉元素得形成。视觉元素,就是把概念元素见之于画面,就是通过瞧得见得形状、大小、色彩、位置、方向、肌理等被称为基本形得具体形象加以体现得。关系元素,就是指视觉元素(即基本形)得组合形式,就是通过框架、骨格以及空间、重心、虚实、有无等因素决定得;其中最主要得因素就是骨格,就是可见得,其它如空间、重心等因素,则有赖感觉去体现。 平面构成得框架一切用于平面构成中得可见得视觉元素,通称形象,基本形即就是最基本得形象;限 制与管辖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得各种不同得编排,即就是骨格。基本形有“正”有“负”,构成中亦可互相转化;基本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骨格可以分为:在视觉上起作用得有作用骨格与在视觉上不起作用得无作用骨格,以及有规律性骨格(即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骨格)与非规律性骨格(即密集、对比等骨格)。基本形与骨格得上述这些特性,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构成千变万化得构成图案(如下图,就就是由基本形通过重复、接触、差叠等构成得)。 平面构成得要素 平面构成得要素:点得构成形式、线得构成形式、面得构成形式 点得构成形式 (1) 不同大小、疏密得混合排列, 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得构成形式。 2)将大小一致得点按一定得方向进行有规律得排列,给人得视觉留下一种由点得移动而产生线化得

哈工大机械设计大作业平面连杆机构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 大作业计算说明书题目:平面连杆机构设计 学院:材料学院 班号: 学号: 姓名: 日期: 2014年9月30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械设计基础 大作业任务书 题目:平面连杆机构设计 设计原始数据及要求: ()

目录 1设计题目 2设计原始数据 3设计计算说明书 3.1计算极位夹角 3.2设计制图 3.3验算最小传动角4参考文献

1 设计题目 平面连杆机构的图解法设计 2 设计原始数据 设计一曲柄摇杆机构。已知摇杆长度,摆角,摇杆的行程速比系数,要求摇杆靠近曲柄回转中心一侧的极限位置与机架间的夹角为,试用图解法设其余三杆的长度,并检验(测量或计算)机构的最小传动角。 () 3 设计计算说明书 3.1 计算极位夹角 极位夹角 代入数值 3.2 设计制图 3.2.1 在图纸上取一点作为点,从点垂直向上引出一条长为的 线段,终点为; 3.2.2 从点在左侧引出一条与夹角为的射线; 3.2.3 以点为圆心,以为半径画圆,与射线交于点; 3.2.4 分别从、两点向下引两条射线,射线与夹角为,两射 线交于点,点即为曲柄的回转中心; 3.2.5 以点为圆心以为半径画圆; 3.2.6 过点向左侧引出一条射线,射线与夹角,与圆交于点; 3.2.7 连接,并量取其长度,以为半径画圆,直线,与圆的 交点分别为,; 3.2.8 在图中量取,, 3.3 验算最小传动角 3.3.1 在处根据余弦定理 3.3.2 在处根据余弦定理 所以最小传动角 4 参考文献 [1]宋宝玉,王瑜,张锋主编.机械设计基础.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2010. [2]王瑜主编.机械设计基础大作业指导书.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

平面构成作业安排

作业尺寸:(统一用25cmX25cm 卡纸,4个小图11cmx11cm ,边距略大于间距) 1 点的构成 1-1 a-1 点的线化和图形化(规律性构成) 点的形状要简洁,不限于圆点 注意线化或图形化的骨骼关系 可利用对称的14种基本形式进行组合 可利用重复、交替、渐变、发射等形式 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 1-1 a-2以点的面化作肌理质感构成 点的形象不限 细密、满布 肌理效果、视幻效果、光感效果、浮雕效果

1-1 b 等大圆点的均衡感构成(有规律或自由排列) 等大圆点7-11个 分离或接触 注意点的疏密聚散、空间(空白)的大小变化及点之间的引力关系 注意整体外形的变化,与空间的穿插 1-1 c 点的深度空间感构成(非规律性排列) 不等大的圆点,数量自定 注意大小不同的点之间,点群与点群之间的引力关系 点群之间可以小点联系 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产生变化 注意视觉重点的安排和整体的视觉均衡

1-1d 有方向性的点群之构成(非规律性排列) 有方向性的点可以是几何形、符号或简化了的具象形 强调点的聚散和总体运动趋势 注意视觉重点的安排和层次、空间 注意画内与画外的联系 1-2 点的情态感构成(非规律性排列) 选择4种不同形态的点,作a 、b 、c 、d ,4幅各具不同性质的情态感构成 点要有方向性,形状不限, 可由具象事物联想,例如:飘逸、疾驰、旋转、爆炸、游动、升腾、崩溃等

2 线的构成 2-1 分别以直线(斜线)、几何曲线作4幅线的构成 2-1a-1 用线作一图形结构 简洁、大方、紧凑、完整 平面或立体感或矛盾空间 2-1a-2 以线的面化为基础加以变化,作肌理质感或视幻表现

点的构成圆点的平面构成

点的构成——圆点的平面构成 授课年级:初一年级 课时:2课时一、教材分析: 在平面构成中形态构成要素包括:点、线、面,点是造型艺术中最小的构成单位,是版面构图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要素,是一切形态的基础。由点可用构成线,构成面,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生活中也到处都有“点”的身影。通过本次课程,能使学生能更好的认识“点”,学好平面构成。 二、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感与新鲜感,对美术知识具有一定基础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点的构成是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一个要素,同时也是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一个要素,相信初一的学生对设计都会感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生活中的各种“点”,了解点的构成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构成,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法、比较法、观察法,讨论点所具有的特性、作用,通过实践来完成一幅圆点的平面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平面构成的兴趣,并能应用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之中。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点的作用、排列方式 难点:掌握点的大小、疏密、规则及无序排列方式对画面产生的效果 解决方法:通过比较法,讨论不同排列方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幅由不同大小和疏密的网点所组成的图像。 师:点是版面构图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要素,是一切形态的基础。 2、出示图片,问:从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可以将什么看作点呢? 师小结:花朵与大片绿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花朵相对于绿丛便 有了点的性质。 3、出示课题:点的构成——圆点的平面构成 二、教授新课: 1、出示图片,问:你看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 师小结:当画面中只有一个点时,人们的视线就集中在这个点上,从而也加强了对点的关注度。所以点在画面的空间中,具有张力作用。 2、出示图片, 师:在上2张图片中,我们看会到2个点能连成一条直线,三个点能组成一个三角形。那么下面2张图片中,你又能看到什么呢? 师小结:当出现等大的点时,由于点与点之间的吸引作用,使点与点之间在心理上产生了连

设计基础(考试题目和大作业) (1)

《设计基础》考试题目二选一 (A) 一、考试题目 我站在高楼上 二、考试要求 1.根据这句话的情境展开丰富的想象,营造一种氛围。 2.设计中要突出“我”和“高楼”的关系,可以运用抽象、具象相结合的手法。 3.设计的表现形式上突出空间关系及构成关系。 4.纸张:4k素描纸尺寸:20x20cm 三、表现形式 1.要求有三张单色的草图,尺寸为5x5cm,任选其中一幅制作为正稿。 2.表现形式和风格不限,但要根据内容突出设计的意念。 3.色彩不限,绘画工具不限。 四、考试时间 3小时 (B) 一、考试题目 自行车的解构联想 二、考试要求 1.根据自行车的各部件展开丰富的想象,营造一种氛围。 2.设计中要突出“解构”的关系,可以运用抽象、具象相结合的手法。 3.设计的表现形式上突出空间关系及构成关系。 4.纸张:4k素描纸尺寸:20x20cm 三、表现形式 1.要求有三张单色的草图,尺寸为5x5cm,任选其中一幅制作为正稿。 2.表现形式和风格不限,但要根据内容突出设计的意念。 3.色彩不限,绘画工具不限。 四、考试时间 3小时

一、平时大作业题目 花非花 二、考试要求 1.根据花卉图片进行色彩结构和图形重组,注意归纳和创意,根据花卉的情感表达展开联想,营造热情洋溢、恬静幽雅和悠然伤怀的花语氛围。 2.综合运用抽象和装饰的手法将三种花语的情感视觉化。 3.依据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原理,合理地建构抽象画面元素的视觉关系。4.纸张:4k素描纸 三、表现形式 1.可用一副花卉图表现三幅抽象画面,也可用三幅花卉图分别表现三幅抽象画面,每幅尺寸为15×15cm或18×12cm。 2.表现技法不限,根据内容突出设计的意念并清晰标注。 3.色彩不限,绘画工具不限。 四、考试时间 3小时 例: 例:

平面构成教案+

平 面 构 成 教案 授课班级:213/214 授课时间:2017下学期

构成基础 课程编号 总学时:60 适用专业:室内设计专业 一、课程教学目标 《构成基础》是室内装饰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为主要内容的教学体系,是以非具象性的抽象思考,对造型要素进行分解和构成的研究。以培养能力和素质为目的,它是以观察、分析、表现走向探索,想象、发现与创造的历程,以适应日益发展的数字化环境和新媒体潮流,并为设计创意的表达、交流和实现提供良好的媒介。 除锻炼抽象思维能力之外,重点训练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对形式美法则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培养造型意识和审美趣味。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平面构成 第一节、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及内容 一、概念要素 二、视觉要素 三、关系要素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一、重复构成形式 二、近似构成形式 三、渐变构成形式 四、特异构成形式 五、发射构成形式 六、肌理构成形式 第三节、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第四节、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第三章色彩构成 第一节色彩构成概述 一、色概念 二、色表现 三、色彩构成概念 第二节色彩的本质 一、光源 二、光与色 三、色彩的产生 第三节色的属性 一、彩的范畴 二、色彩三属性 1、度(Valuc) 2、相(Hue) 3、彩度(Chroma) 三、色立体 第四节、基本配色法 一、同类色配合 二、邻近色配合 二、邻近色配合 四、互补色配合 五、中性色配合 第五节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一、色彩对比的概念: 二、色彩对比的种类与基本规律:(1)同时对比: (2)顺序对比 (3)色相对比

《绘画透视》作业答案

《绘画透视》课堂作业 一、名词解释(问答题) 1 基面:通过龙骨线与中站面的交点,并垂直于中站面的水平面。 基线:基面与中线面或横向垂直平面相交的直线。 画面:用直线透视法绘的垂直于视线的透明平面,画中景物的各点可视为以画家眼睛为中心而在此平面上投射出去的直线 景物:可供观赏的景色和事物 视点:这是绘画方面的概念,西洋画(立体画)把作者(即观察者)所处的位置定为一点 站点: 视平线:是透视的专业术语之一,简称H.L,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主点:主视线与透视面的交点 视距:用调焦望远镜观察时在分划面上成清晰像的物体与仪器转轴中心的距离 2.平行透视:如果所研究的立方体有一个面与透明的画面平行,即与画面平行,立方体 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透视就叫“平行透视”。 3. 成角透视:以正方形和立方体为例,如果正方形的两对边,立方体的两组直立面都不 与画面平行,而成一定夹角时的透视,叫成角透视。 4. 变线的全长透视:变线的迹点与灭点连线叫该变线的全长透视。 5. 画面迹点:变线与画面的相交点叫该直线的画面迹点。 6. 变线的灭点:变线远离画面无穷远点的透视,就是过视点并平行于该变线的视线与画面的交点,叫该变线的灭点。 二、平行透视的特点:(判断题.P62~) 1.平行透视中平行于画面的平面仍然保持原来的形状(A 垂直、B 平行);平行于画 面的轮廓线是原线(A原线、 B变线),它们的透视方向不变,没有灭点,水平的仍然保持水平,直立的仍然保持直立,另一组主向轮廓线必然垂直于画面,是直角水平变线,它们集中消失于主点(A视点、B 站点、C主点)。 2.由于平行透视只有一个灭点,所以又称为一点透视。(A:二点透视B:一点透视) 三、平行透视的基本规律(填空题.P62~) 1.平行透视只有一个主向灭点——(主点)。 2.正平行六面体包含主点时,只能看到(一)个面(绘画中要尽量避免)。 3.正平行六面体包含视平线或主垂线时,只能看到(两)个面。 4.正平行六面体不包含主点、视平线和主垂线时,就能看见(三)个面。 5.正平行六面体(高低)位置不同时,距视平线愈远的——水平面的透视愈宽;反之愈窄。与视平线同高时缩窄为一条直线。直角水平变线愈靠近视平线的透视愈平,反之愈斜。 6.正平行六面体(左右)位置不同时,距主垂线愈远的——侧立面的透视愈宽,反之愈窄。 7.正平行六面体(远近)位置不同时,由近到远逐渐缩小,并逐渐靠近主点和视平线。 8.平行透视的正平行六面体有(两个面)与画面平行,由于远近不同,距画面近的正方形的边,长于距离画面远的边。但前后正方形的边长各自相等。

构成设计

构成设计(二维)课程教学大纲 任务 《构成设计》(二维)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基础课,它的性质属于专业必修课,它把传统《三大构成》中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合为一体,共同在二维空间对形态和色彩规律进行研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形式美的法则,培养创造新型的基本法,从形态的知觉和心理立场出发,探讨研究造型和构图基本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设计意识和构成能力,同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图形想象和创意能力;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色彩的构成原理和配色规律,能运用色彩对心理与情感的表现,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专业设计,满足人们对装饰色彩的审美需求;培养学生发现色彩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理性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运用各种表现技法进行表现的能力,为今后设计中的色彩在设计中的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门课程由浅入深的,以课堂练习为主,铺以讲课及临摹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通过阶段性的学习,交流,使学生基本能够达到具有一定的形态和色彩表达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 使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形态元素,以及形与形的关系. 2. 掌握构成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和设计形式,使设计更具方法有序. 3. 熟练掌握和学习色彩中的不同种类的色彩对比以及会产生的不同效果. 4. 了解如何在作品中组织与表现色彩.掌握色彩调和的方法. 5. 了解色彩的心理,掌握每种不同的颜色表示那种情趣与意境. 三,课程的内容 1.平面构成的概念 (1)认识形态,抽象形态与具象形态,形态的知觉与心理,优秀作品 (2)平面构成的形态元素――点,线,面, 概念,形态,作用,性格及错视设计. (3)基本形 2.构成形式和法则 (1) 骨骼 (2).重复构成 (3).近似构成 (4).渐变构成 (5).发射构成 (6).对比和特异构成 (7).空间构成 (8).肌理构成 (9).分割构成 3.色彩的概述 (1)色彩构成与艺术设计 (2)色彩的多样性 4. 色彩构成要素 (1)色和光的关系 (2).光源 (3).三原色 (4).补色 (5).色彩表示法 (6).色彩三属性 5. 色彩对比 (1) 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 (2) 色相对比

平面构成基础[点线面]

平面构成入门 点的构成形式 AKI 越小的形体越能给人以点的感觉 (1) 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 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 (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 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 而产生线化的感觉 (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 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4)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既密集、又分 散的进行有目的的排列,产生点的面化感觉 (5)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 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 (6)不规则点的视觉效果 线的构成形式 AKI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 (1) 面化的线(等距的密集排列) (2)疏密变化的线(按不同距离排列)透 视空间的视觉效果 (3)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

(4)错觉化的线(将原来较为规的线条 排列作一些切换变化) (5)立体化的线 (6)不规则的线 面的构成形式 AKI 它体现了充实、厚重、整体、稳定的视觉效果 (1) 几何形的面,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 性的视觉效果 (2)自然形的面,不同外形的物体以面的形 式出现后,给人以更为生动、厚实的视觉效 果 (3)徒手的面 (4)有机形的面,得出柔和、自然、抽象的 面的形态 (5)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哲理性 (6)人造形的面,较为理性的人文特点 单形的构成 AKI (1) 几何单形的相互构成(以圆形、方形、三角形为基本形体,将它们分别以连接、重合、重叠、透叠等形式,构成不同形象特点的造型)

(2)分割所构成的形体(训练设计者灵活的造型能力) (3)重合所构成的形体,(形体间相互重合、添加派生出各种形态各异的造型) (4)自然形单形的构成(把自然物的基本形以真实、自然、概括的形式表现出来,使用到构成设计中去) 平面构成的形式 AKI 1.平面构成的基本格式(基本格式大体分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格式、弧线排列格式、折线排列格式) 2.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简单重复构成 -多元重复 3.近似构成形式(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 4.渐变构成形式(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

平面设计三大构成

第一单元 平面构成的概念 平面:是指与立体的差别,它主要解决长、宽两度空间的造型问题。 构成:以数种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单元。 平面构成:是在二维空间中的所有元素,通过有规律和非规律的组合,以形成新的图形。平面构成也是三大构成之一。三大构成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它们都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基础。 平面构成主要研究:二维空间的设计造型、设计规律和设计方法。 平面构成涉及范围:很广,比如在企业标志、商品包装、CI设计等。 平面构成的发展历史 来源于1919年,前苏联 1919年,德国著名的建筑家、设计理论家瓦尔特格罗佩斯在德国魏玛市建立了“国立包豪斯学院” 伊顿最早建立了完整的色彩构成体系 把色彩认识从随意感性转向科学理性的训练 康定斯基(点、线、面) 主张色彩和形态的不同组合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平面构成的特点: 特点:不是表现具体的物象特征,但它反映了自然现象运动变化的规律性。 解释: 以知觉为基础。(从简单到复杂) 是一种高度强调理性活动的、自觉的、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从复杂到简单) 平面构成的分类 分类:自然形态:抽象形态 有规律组合具有节奏感,运动感,近深感,整齐划一 无规律组合比较自由,造型上产生张力和运动感。增强视觉上的清晰度和醒目度。 对称与平衡 对称概念:对称是对象用对折的方法,基本上可以重叠的图形,两个同一形的并列与对齐最容易得到对齐,并且最简单。 种类:轴对称、中心对称、旋转对称、移动对称、扩大对称 平衡概念:在平衡器上两端承受的重量由一个支撑点支持,当双方获得力学上的平衡状态时,称为平衡。 平衡与对称关系:平衡的不一定对称,对称的一定平衡。 平衡特点:平衡在视觉上显得比对称更加的活泼。 比例与适度 比例概念: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者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是精确详密的比率关系概念。 比例种类:黄金比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黄金分割比例——最美的分割比1:1.618) 适度概念:对象的数量关系形成符合人们的生理或习惯的某种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也即视觉上形成合适性,符合习惯。

平面设计构成形式有哪些

平面设计构成形式有哪些 平面设计构成形式有哪些 平面设计通过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去创造和组合文字、符号和图像去产生视觉思想和信息。平面设计师或许会利用字体编排、版面技术来使产品设计达到预期效果。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平面设计构成形式,希望能帮到你。 1.平面构成的基本格式 (基本格式大体分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格式、弧线排列格式、折线排列格式) 2、重复构成形式 (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骨格与基本形具有重复性质的构成形式,称为重复构成。在这种构成中,组成骨格的水平线和垂直线都必须是相等比例的重复组成,骨格线可以有方向和阔窄等变动,但亦必须是等比例的重复。对基本形的要求,可以在骨格内重复排列,也可有方向、位置的变动,填色时还可以“正”、“负”互换,但基本形超出骨格的部分必须切除。 -简单重复构成 -多元重复 3.近似构成形式 (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骨格与基本形变化不大的构成形式,称为近似构成。近似构成的骨格可以是重复或是分条错开,但近似主要是以基本形的近似变化来体现的。基本形的近似变化,可以用填格式,也可用两个基本形的相加或相减而取得。 4.渐变构成形式 (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骨格与基本形具有渐次变化性质的构成形式,称为渐变构成。渐变构成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变动骨格的水平线、垂直线的疏密比例取得渐变效果;一是通过基本形的有秩序、有规律、循序的无限变动(如迁移、方向、大小、位置等变动)而取得渐变效果。此外,渐变基本形还可以不受自然规律限制从甲渐变成乙,从乙再变为丙,例如将河里的游鱼渐变成空中的飞鸟,将三角渐变成圆等。 -形的大小、方向渐变 -形状的`渐变 -疏密的渐变 -虚实的渐变 -色彩的渐变 5.发射构成形式 (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响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格线和基本形呈发射状的构成形式,称为发射构成。此种类的构成,是骨格线和基本形用离心式、向心式、同心式以及几种发射形式相叠而组成的。其中,发射状骨格可以不纳入基本形而单独组成发射构成;发射状基本形也可以不纳人发射骨格而自行组成较大单元的发射构成;此外,还可以在发射骨格中依一定规律相间填色而组成发射构成。 -一点式发射构成形态 -多点式发射构成形态 -旋转式发射格 6.空间构成形式(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形

多媒体技术---天大作业答案

多媒体技术 一、基础知识 1.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 (1)多媒体平台软件 多媒体平台软件是一个把各种对象素材(图像、图形、动画、视频、音频、文字等)进行逻辑组合,并赋予控制功能的软件系统。 (2)版面构成 版面构成:美学的逻辑规则。主要研究若干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随着人们对平面构成的深入研究,已经把平面构成归纳为对版面上的“点”、“线”、“面”现象的研究。 (3)图像锐化处理 图像锐化处理:通过运算增加像点之间的亮度差异,使图像的亮度和色彩变得尖锐。 (4)矢量动画 矢量动画:经过电脑运算而确定的运行轨迹和形状的动画。 (5)(色彩的)色相 色相:颜色的相貌,用于区别颜色的种类。色相只和波长有关,当某颜色的明度、纯度变化时,其波长不会变,即:色相不变。 2.简答题(共25分,每小题5分) (1)简述多媒体创意设计内容及主要工作。 多媒体产品的制作过程: (1)创意设计的作用: 1) 产品更趋合理化:程序运行速度快、可靠,界面设计合理,操作简便而舒适。 2) 表现手段多样化:多媒体信息的显示富于变化,不同媒体间的关系协调而错落有致。 3) 风格个性化:产品不落俗套,具有强烈的个性。 4) 表现内容科学化:信息符合科学规律,阐述准确、明了,概念清晰、严谨。 5) 产品商品化:没有完美的商品化设计,就得不到消费者应有的重视。

创意设计的具体体现: 1) 在平面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加工和修饰所有平面素材。 2) 文字措辞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语言流畅、准确。 3) 动画造型逼真、动作流畅、色彩丰富、画面调度专业化。 4) 声音具有个性,音乐风格幽雅,编辑和加工符合乐理规律。 5) 界面亲切、友好,画面背景和前景色彩庄重、大方,搭配协调。 6) 提示语言礼貌、生动,文字的字体、字号与颜色适宜。 7) 操作模式尽量符合人们的习惯。 (2)简述从图象美学的角度如何保证图像的真实性。 答:提高图像的明度和对比度;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去除与主体无关的部分;图像的缩放要谨慎;注意图像的保存格式。 (3)简述动态图像的动感原理和具有的特点。 答:1)动态原理:动态图像由多幅连续的图像序列构成,图像沿时间轴以Δt 的间隔排列。当Δt≤视觉 2)动态图像的特点: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延续性、帧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强烈的实时性。 (4)简述数码拍摄时的一般光线运用技术。 答:光线运用:为了获得锐度好、光线明亮的数码照片,应在光线比较充足的时候拍摄;在光线不足时拍摄风光,不要打开闪光灯,否则效果不理想;逆光拍摄人物时,为了避免人物黑暗,使用闪光灯是必要的;傍晚和早晨的色彩丰富,拍摄风光不要使用闪光灯,为了避免“脱焦”,要支三脚架拍摄。 (5)简述动画的构成规则。 答:动画规则:(1)在严格遵循运动规律的前提下可进行适度地夸张和发展。

平面构成试题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平面构成考试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 、间隔密集的线群会给人一种______的感觉,间隔宽松的线会给人______的感觉() A 、后退、前进 B 、前进、透视 C 、前进、后退 D 、立体、后退 2 、矛盾连接是指利用______在平面中空间方向不定性,使形体矛盾连接。() A 、直线,曲线,折线 B 、直线,水平线,折线 C 、直线,曲线,垂直线 D 、相交线,曲线,折线 3 、二维空间中的面只有______和______之分,没有______。() A、长度、厚度、宽度 B、高度、宽度、长度 C、长度、高度、厚度 D、长度、宽度、厚度 4、由于在人的视觉感受中,密集点的有____的感觉,而稀疏的点有____的感觉,因此产生了空间感。() A 、后退、前进 B 、前进、透视 C 、前进、后退 D 、立体、后退 5、矛盾空间是一种具有立体感的幻觉空间,这种造型空间在真实立体空间中是________。() A 、存在的 B 、不存在的 C 、依据环境而存在 D 、多变的 6 、平面空间即二维空间的特点是() A 、形象有厚度,没有深度 B 、形象无厚度,没有深度 C 、形象无厚度,有深度 D 、形象无厚度,有深度 7 、从肌理的构成形式来看,可以将其分为______ 和______ 。() A 、视觉肌理和人工肌理 B 、触觉肌理和自然肌理 C 、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 D 、自然肌理和人工肌理8、线只具有______、______和方向的变化,而不具备宽度和厚度的变化。() A、位置、距离 B、位置、长度 C、长度、距离 D、深度、距离 9、重复构成的画面在视觉效果上具有强烈的______、______、______。() A、秩序感、安定感、整体感 B、节奏感、平稳感、重复感 C、整体感、单一感、节奏感 D、重复感、对称感、秩序感 10、在密集构成中所有的形都向中心点靠拢,离点越近基本形______,画面显得越密集。离点越远越稀疏,基本形______() A、越少,越多 B、越多,越少 C、不变,不变 D、越多,不变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关于对比构成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如冷暖,干湿都属于对比。 B、对比其实也是一种比较,黑与白,粗与细,长与短,规则于不规则都可进行对比。 C、对比构成的形式有形状对比、大小对比、方向对比、色彩对比、肌理对比等。 D、对比构成相对其它构成形式来说构图相对要自由得多。 12 、表现进深感的方法有()。 A、重叠遮挡 B、透视网格的渐变 C、平等线间共同灭点 D、阴影关系 E、虚实造成远近 13、重复构成的特点是() A、基本形态的同一性 B视觉效果上强烈的秩序感C具有极强的规律性,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呆板乏味 的机械感。D、统一中有变化。 14、密集构成的特点是() A、形成画面的视觉焦点 B、造成视觉张力 C、产生疏密有致的节奏感。 D、有一种深邃的空间感和光学的动感 15 下列属于肌理制作技法的是() A、拓印法。 B、自流法 C、对印法。 校 姓名考号班级…………………………………………………..密……………………………………….封……………………………………………….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