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水体微囊藻毒素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环境水体微囊藻毒素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环境水体微囊藻毒素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环境水体微囊藻毒素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

孔 赟 徐向阳 朱 亮**

 徐 京 林海转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杭州310058)

摘 要 湖库水体富营养化及其产生的藻毒素污染已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而目前常规水污染控制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水环境中藻毒素处理新工艺亟待研发.鉴于环境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可被微生物降解为无毒或低毒的中间产物,本文综述了微囊藻毒素的降解菌株二生物降解过程影响因素与机理二降解产物及其结构特性等,总结了目前微囊藻毒素降解菌株在水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并对今后微生物降解微囊藻毒素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湖库水体藻毒素污染和饮用水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思路.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微生物降解 降解机理 富营养化 饮用水安全文章编号 1001-9332(2011)06-1646-07 中图分类号 X17 文献标识码 A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microcystins in water environment :A review.KONG Yun,XU Xiang?yang,ZHU Liang,XU Jing,LIN Hai?zhuan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China ).?Chin.J.Appl.Ecol .,2011,22(6):1646-1652.Abstract :Lake and reservoir’s eutrophication and its produced microcystins (MCs)have enor?mous threats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Because the conventional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techniques have definite limitations,it’s quite urgent to develop new technique to remove the MCs from water environment.MCs can be effectively degraded by specific microbes,and its in?termediate and terminal products are non?toxic or low?toxic.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MCs?de?grading microbial strains,biodegradation processes,mechanisms,and affecting factors,degraded products and their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and the applications of MCs?degrading microbial strains in water environment restoration.The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s were also proposed.It was hoped that this review could provide technical ideas for restoring MCs?polluted lakes and reservoirs and en?suring drinking water safety in China.

Key words :microcystins;microbial degradation;degradation mechanism;eutrophication;drink?ing water safety.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J08B01)二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316)和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0909172)资助.

**通讯作者.E?mail:felix79cn@https://www.360docs.net/doc/5b5524745.html, 2010?11?01收稿,2011?03?22接受.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含氮含磷的工业废水二生活污水以及农业面源污水排入江河湖海,导致环境水体富营养化严重[1-2].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告“[3]指出,我国26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中,太湖二巢湖和滇池因富营养化均为劣V 类水质,长江二黄河中下游多数水库及湖泊水体均检测出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日益严峻的环境水体有机与氮磷污染二富营养化与藻毒素污染等问题,已直接影响到城镇饮用水安全和人类健康.

已有研究表明,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藻种

为微囊藻属二鱼腥藻属二颤藻属二束丝藻属和节球藻属等,其在代谢过程中或藻体破裂后会分泌多种藻毒素,这其中以微囊藻毒素危害最为严重[4-8].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环境水体中藻毒素的降解与去除进行了多方面研究[9],主要以化学方法(光降解二光催化氧化二臭氧氧化等)为主,但因其存在运行成本高二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难以实际应用.为此,利用微生物降解藻毒素是未来环境水体修复的研究重点之一[10].本文综述了微囊藻毒素的降解菌株二生物降解过程影响因素与机理二降解产物及其结构特性等,总结了有关微囊藻毒素降解菌株在水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并对今后微生物降解微囊藻毒素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开发湖库水体微囊藻毒素污染修复和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微生物新技术及新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6月 第22卷 第6期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Jun.2011,22(6):1646-1652

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1 藻毒素的种类二结构及性质

藻毒素主要来源于水华藻类,分为肝毒素二神经毒素和脂多糖毒素三大类(表1),其中肝毒素又分为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和节球藻毒素(nodula?rin).目前,在造成水体污染的藻毒素中报道最多的就是微囊藻毒素,它是一类环状七肽肝毒素(图1),

基本结构为环状(D?丙氨酸?L?X?赤?β?甲基?D?异天冬氨酸?L?Y?Adda?D?异谷氨酸?N?甲基脱氢丙氨酸).其中,X二Y 为两种可变的L 氨基酸;Adda 则为一种特殊的氨基酸,其结构为3?氨基?9?甲氧基?2,6,

8?三甲基?10?苯?4,6?二烯酸,可能是藻毒素的毒性基团.

构成环状七肽的7个氨基酸,其中5个是非蛋白质氨基酸,2个(2二4点位)是蛋白质氨基酸.由于X二Y 的不同及Masp 和Adda 的甲基化或去甲基化产生的差异,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微囊藻毒素异构体.目前,已从不同微囊藻菌株中分离二鉴定了60多种微囊藻毒素结构,已知存在的最普遍二含量相对较多二毒性较大的主要是MC?LR二MC?RR二MC?YR 等.2 藻毒素微生物降解

2.1 藻毒素降解菌株及影响因素

2.1.1藻毒素降解菌株 目前,已报道的多数藻毒素降解菌株均从富营养化湖泊水体或底泥中分离筛选获得,其可将化学性质稳定的MCs 分子中Adda 基团的不饱和双键打断,进而将其降解或矿化.

从微

图1 微囊藻毒素化学结构通式Fig.1 Chemical structure of MCs.

表1 藻毒素分类二毒性及产毒藻属[10]

Table 1 Classification and toxicity of cyanobacterial toxins and produce toxic algae [10]

藻毒素种类Toxin category

产毒藻株Originated algae

主要靶器官Target organ 半致死量LD 50

(μg四kg -1)

肝毒素Hepatotoxic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

微囊藻毒素?LR Microcystin?LR 微囊藻二鱼腥藻二颤藻二念珠藻等Microcystis ,Anabaena ,肝脏Liver

50

微囊藻毒素?YR Microcystin?YR Oscillatoria ,Nostoc

70微囊藻毒素?RR Microcystin?RR 600微囊藻毒素?LA Microcystin?LA

50

节球藻毒素Nodularin LD?Asp l 节球藻毒素LD?Asp l nodularin

节球藻Nodularia

75(6Z)?Adda 3节球藻毒素(6Z)?Adda 3nodularin >2000

柱孢藻毒素

Cylindrospermopsin

柱孢藻毒素

Cylindrospermopsin 肝脏Liver 2000神经毒素Neurotoxin 贝类毒素Saxitoxin 颤藻等Oscillatoria

神经Nerve

10

脂多糖类毒素Anatoxin

类毒素?a Anatoxin?a 鱼腥藻二束丝藻二颤藻等Ana?baena ,Aphanizomenon ,Oscillatoria

神经二皮肤Nerve,skin

200~500

类毒素?a(s)Anatoxin?a(s)

20

7

4616期 孔 赟等:环境水体微囊藻毒素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生物种属关系来看,已发现的降解藻毒素微生物分属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二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二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等(表2).

Kiyomi等[11]从日本Tsukui湖和Sagami湖中共分离得到11株降解微囊藻毒素菌株,其中Sphin?gomonas sp.B9具有高效降解藻毒素活性,24h内可将MC?LR和MC?RR完全降解;Valeria等[12]从阿根廷San Roque水库分离得到一株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CBA4,可在36h内彻底将初始质量浓度为200μg四L-1的MC?RR降解,该菌对MC?LR也有较高降解能力;Wang等[13]对从中国滇池分离到一株藻毒素降解菌株Sphingopyxis https://www.360docs.net/doc/5b5524745.html,TB?05进行研究,发现该菌株在36h内可将初始浓度为42.3mg四L-1的MC?RR完全降解,且降解中间产物和终产物在200~300nm扫描范围内具有相同峰形,说明在MC?LR生物降解过程中产生了完整的Adda基团,这一结果为揭示MCs降解机理提供了重要证据;以MC?LR作为唯一碳源分离得到的高效降解藻毒素菌株Burkholderia sp.是最早报道的能够降解藻毒素的伯克氏菌属[14],15d内能够将MC?LR 彻底降解;Mazur?Marzec等[15]从波罗的海南部Gdansk海湾水体和沉积物中分离到32株菌,发现其中15株菌的生长均受节球藻毒素(nodularin, NOD)抑制,但该海湾沉积物中的天然微生物菌群可在5~7d内将NOD彻底降解.

2.1.2藻毒素降解影响因素 由于环状结构和间隔双键的存在,MCs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二抗pH变化等特性,故在自然环境中主要依靠微生物作用去除.与传统的物化方法相比,微生物降解MCs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但微生物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为苛刻,易受温度二pH值二溶解氧二藻毒素初始浓度等因素影响.

1)温度 众所周知,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微生物的代谢二呼吸活性等,进而影响其对藻毒素的降解效率.Ho等[20]研究表明,藻毒素最适降解温度在22℃~30℃,而4℃下MCs降解酶活性几乎丧失;也有研究报道,肝毒素在25℃~30℃最易降解[23].2)pH值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体系pH值的影响较大,体系pH值变化改变细胞质膜上的电荷,从而影响微生物细胞的代谢功能.杨静东等[24]研究发现,在接近实际水体的中性和弱碱性环境中,菌株JSM004对MCs的降解活性最强,而过低或过高的pH 值都不利于藻毒素降解菌株正常生长与活性表达. 3)溶解氧 研究表明,藻毒素降解多发生在好氧环境,如吕锡武等[25]采用好氧和缺氧两组序批式反应器处理藻毒素,发现好氧反应器处理24h后藻毒素MC?LR二MC?RR和MC?YR的去除率分别为93.6%二92.7%和90.6%,而缺氧反应器对3种藻毒素的去除率仅为14.6%二5.2%和2.4%.Chen 等[26]对藻毒素在厌氧环境下的生物降解潜力进行了研究,发现初始浓度为5mg四L-1的MC?LR可在2d内完全降解.可见,藻毒素在好氧和厌氧环境下均可被微生物降解,相比而言,其在好氧条件下更容易被去除.

表2 藻毒素降解菌株

Table2 Bacteria implicated in the degradation of microcystin toxins

高效菌株

Effective strain来源Source基因编号

Gene No.藻毒素种类

Toxin category藻毒素去除率

Toxin removal

efficiency 参考文献Reference

Sphingomonas sp.B9日本Japan MC?RR>90%[11] Sphingomonas sp.CBA4阿根廷Argentina AY920497MC?RR[12] Sphingopyxis https://www.360docs.net/doc/5b5524745.html,TB?05中国China MC?RR100%[13] Burkholderia sp.巴西Brazil DQ459360MC?LR[14] Pseudomonas aeruginosa日本Japan MC?LR95.5%[16] Sphingomonas sp.Y2日本Japan AB084247MC?LR,MC?RR,MC?YR83%[17] Sphingomonas sp.ACM?3962AF411068[18] Sphingomonas sp.MD?1AB114202[19] Sphingomonas sp.LH21DQ112243MC?LR,MC?RR98%[20] Arthrobacter sp.F7MC?LR100% Brevibacterium sp.F3MC?LR100%[21] Rhodococcus sp.C3MC?LR96%~99% Stenotrophomonas sp.EMS中国China FJ712028MC?LR,MC?RR[22] 8461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2卷

4)藻毒素初始浓度 Ho等[20]研究了菌株Sphingomonas sp.LH21降解MC?LR过程特性,发现藻毒素MC?LR降解速率与降解菌株Sphingomonas sp.LH21初始浓度及藻毒素浓度呈正相关;而Lazaro 等[27]从密得湖分离得到3株降解藻毒素菌株Morganella morganii(LAAFP?C25216),Pseudomonas sp.(C25459)和Pseudomonas sp.(Sphingomonas?C25358),其对初始浓度为20μg四L-1的藻毒素降解速率分别为4.75二4.73和4.67mg四L-1四d-1.可见,藻毒素降解受其初始浓度影响较大,初始浓度越低越易被微生物降解.

5)其他因素 Smith等[23]对澳大利亚曾发生过富营养化的饮用水源水中的肝毒素(cylindrosper?mopsin,CYN)研究发现,当水体中有铜离子存在时MCs的降解效率明显降低,表明铜离子抑制MCs降解菌的酶活性;Chen等[26]发现葡萄糖和低浓度氨氮对藻毒素厌氧生物降解无影响,而硝酸盐的存在抑制了藻毒素的降解;Lazaro等[27]研究发现,乙酸盐存在时藻毒素的降解受到抑制.

2.2 藻毒素降解酶与降解机理

Jones等[28]最早于1994提出藻毒素生物降解是由两种不同菌属的微生物协同完成的:一种是能利用MC?LR作为碳源和能源来维持自身生长,如部分伯克氏菌属[14]可利用MC?LR作为碳源维持自身生长;另外一种则能够共代谢低浓度MC?LR.

为进一步揭示藻毒素生物降解机理,Cousins 等[29]研究发现MCs经生物降解后其Adda侧链的共价双键被破坏,表明Adda侧链是生物降解攻击的靶位,正是由于其结构的变化导致MC?LR毒性降低.Bourne等[18,30]以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ACM?3962)为研究对象,考察其降解MC?LR过程作用机制,并推测出有关藻毒素降解途径(图2),该途径至少包含3种水解酶(Mlr A二Mlr B和Mlr C);其中,微囊藻毒素酶是催化降解MC?LR反应的第1种酶(由Mlr A编码),首先打开藻毒素分子中连接Adda与精氨酸的肽键,使环状结构变成线型的MC?LR;肽环被打开后,直线型的MC?LR被第2种酶(由Mlr B编码)降解,肽链上丙氨酸与亮氨酸之间的肽键被断裂,分裂成四肽;第3种酶(由Mlr C编码)则负责将四肽化合物降解成更小的多肽和氨基酸.

此后,多数学者均支持Bourne等[18,30]的观点,认为Mlr A二Mlr B和Mlr C是藻毒素降解过程中的关键酶.如Satio等[19]从日本某湖分离到2

株藻毒图2 微囊藻毒素(MC?LR)降解途径[18]

Fig.2 Degradative pathway of microcystin LR(MC?LR)[18].

素降解菌株Sphingomonas sp.MD?1和Sphingomonas sp.Y2,发现其Mlr A基因与菌株Sphingomonas sp. MJ?PV中的Mlr A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8%和84%,且Mlr A基因仅存在于藻毒素降解菌株中;Ho 等[20]通过PCR技术,证实降解MC?LR和MC?RR的菌株Sphingomonas sp.LH21具有Mlr A二Mlr B二Mlr C和Mlr D4种基因,且Mlr B二Mlr C和Mlr D基因序列与Sphingomonas sp.ACM?3962菌株的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达92%二89%和88%;Chen等[22]对从中国太湖分离得到的藻毒素降解菌株Stenotroph?omonas sp.EMS进行PCR分析,确定了该菌株也含有Mlr A基因序列.综上,研究者普遍认为Mlr A是降解藻毒素为线性多肽MCs的关键酶,该酶活性表达直接关系到藻毒素降解或矿化程度.

然而,2009年Manage等[21]运用全基因组基因测序等方法鉴定了10株藻毒素降解菌,分属节球菌属二短杆菌属二红球菌属等,研究发现上述菌株均不含Mlr A基因序列.周洁等[31]通过对食酸戴尔福特菌(Delftia acidovorans)降解MC?RR的3种产物进行紫外扫描发现,其降解产物的Adda基团和共轭双键结构仍保持完整.上述结果与Bourne等[18]提出的降解途径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有关微生物降解藻毒素的机理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

2.3 藻毒素降解产物分析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藻毒素降解产物及产物毒性进行了大量研究[15,26,30,32].Mazur?Marzec等[15]应用LC/MS/MS分析了节球藻毒素的降解产物,发现7种降解产物,分别为线性NOD?Arg二[D?Asp]

9461

6期 孔 赟等:环境水体微囊藻毒素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NOD二NOD?Cit二四肽(分子量分别为530二673二687)以及Adda基团3种,其中5种产物为新物质;Chen 等[26]首次发现在缺氧条件下藻毒素降解产物中有Adda基团的生成,并对好氧和缺氧条件下MC?LR 的降解产物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2种情况下降解产物中均有Adda基团生成,但其生成速率不同,在缺氧条件下Adda基团的生成速率较大.

在降解产物的毒性分析方面,Bourne等[30]发现Sphingomonas sp.ACM?3962菌株降解藻毒素遵循Arg?Adda键断裂的途径,生成线型MC?LR(NH2?Ad?da?Glu(iso)?Mdha?Ala?Leu?β?MeAsp?Arg?OH)和四肽(NH2?Adda?Glu(iso)?Mdha?Ala?OH)等中间产物;利用小白鼠进行生物毒性试验发现,降解产物对小白鼠的半致死量为250μg四kg-1,毒性远低于MC?LR(半致死量为50μg四kg-1);Susumu等[32]应用LC/MS二蛋白酶抑制等方法对菌株Sphingomonas sp. B?9降解MC?LR的产物进行分析,发现菌株Sphin?gomonas sp.B?9降解MC?LR过程由Arg?Adda二Ala?Leu等肽键水解酶完成,降解产物主要为线型MC?LR(H?Adda?Glu?Mdha?Ala?Leu?MeAsp?Arg?OH)和四肽(H?Adda?Glu?Mdha?Ala?OH),该结论与Bourne 等[30]报道的菌株Sphingomonas sp.ACM?3962降解藻毒素中间产物相一致.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藻毒素经微生物降解后中间产物和终产物为氨基酸或小肽链等物质,均为低毒或无毒物质[30,32].但有关产物分析的研究仍有待开展,以为藻毒素微生物降解途径的探析提供分析依据.

3 藻毒素降解菌株在水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湖库水华和海洋赤潮频发,藻毒素污染对水生生态系统二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增大.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饮用水水质准则“[33]和我国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2006)[34]将MC?LR列入饮用水评价指标,设定标准限值为1.0μg四L-1.然而,目前有关物化与生物处理工艺处理污染水体的研究与工程应用主要集中于有机物二氮磷二藻类等的去除[35-37],而针对藻毒素去除的研究则主要是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但絮凝二活性炭吸附等方法去除率不高;加氯消毒会产生有毒副产物;利用光催化二臭氧降解藻毒素因其工艺复杂二费用较高而难以实际应用;而微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饮用水处理的主流技术之一,尤其是对于常规水处理工艺难以去除的有害物质,有其独特的优势.

闫海等[38]从滇池底泥中筛选出5株降解MC?LR和MC?RR菌,其中菌株D可在3d内可将初始浓度分别为38.7mg四L-1和60.1mg四L-1的MC?LR 和MC?RR全部降解,降解速率分别高达12.9和20.0mg四L-1四d-1.朱光灿等[39]研究了三阶二单阶气水顺流和单阶气水逆流生物膜反应器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性能,发现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h时三阶生物膜反应器的去除率最高,对藻类二MC?LR 和MC?RR的去除率分别达90%二86.7%和81.7%. Ho等[40]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生物砂滤对藻毒素的去除,MC?LR和MC?RR初始浓度均为20μg四L-1时,4d后藻毒素彻底去除,同时在砂滤池内检测到降解藻毒素的Mlr A基因,率先证实藻毒素去除是通过微生物降解途径而并非物理吸附;Bourne等[41]将初始浓度1×106个四mL-1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MJ?PV)接种于生物砂滤反应器内,发现系统运行2d后MC?LR去除率即达80%以上; Chen等[42]发现太湖水样和底泥均可不同程度地降解MCs,且底泥对MCs的降解较表层水体要快,进一步证实大型浅水湖泊中MCs去除以微生物降解为主;Ji等[43]通过人工富集功能微生物的方法去除藻类和藻毒素,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7d时叶绿素a去除率达62.8%(初始浓度为3.76~ 266μg四L-1),MC?LR和MC?RR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0.5%和67.0%.

多数研究表明,筛选获得的微生物菌株均具有较高的藻毒素降解能力,但有关原位生物修复环境水体MCs污染的工艺研究未见相关报道.鉴于微囊藻毒素稳定的环状结构二环境浓度低毒性高等特点,光降解二光催化氧化及臭氧氧化等物化法对MCs的去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微生物降解藻毒素技术是一种环境水体修复的优先选择工艺.

4 研究展望

环境水体富营养化与藻毒素污染是目前日益严重的世界性环境问题,如何控制和消除这一现象二修复和改善水环境质量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利用微生物降解技术修复微囊藻毒素污染的环境水体具有高效二低成本二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应用潜力巨大.目前,有关藻毒素生物降解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多数仍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取得的理论成果有待完善,并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为此,今后有关微囊藻毒素微生物降解的研究建议在

0561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2卷

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微囊藻的产毒机制除受到产毒基因二毒素合成酶基因等调控外,还受到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为此,开展环境因素对藻类生长二藻毒素释放的影响研究可为MCs防治提供思路.

2)目前,有关微囊藻毒素微生物降解的研究主要以MC?LR为主.但环境水体中藻毒素种类繁多二结构复杂,有必要进一步分离筛选不同结构微囊藻毒素的降解菌株,研究其生理生化特性;并在分子水平和蛋白组水平上揭示典型微囊藻毒素的生物降解机制,结合定点突变育种二关键酶基因修饰等技术构建高效多功能的微囊藻毒素降解菌.

3)针对饮用水源水藻毒素污染严重等问题,亟需研发新型多功能微生物固定化技术,构建功能微生物高效稳定持留的氮磷去除和藻毒素生物降解新工艺,为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湖库水体富营养化与藻毒素污染二饮用水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Davis JR,Koop K.Eutrophication in Australian rivers,

reservoirs and estuaries-A southern hemisphere perspec?

tive on the science and its implications.Hydrobiologia,

2006,559:23-76

[2] Gao G,Qin BQ,Sommaruga R,et al.The bacterio?

plankton of Lake Taihu,China:Abundance,biomass,

and production.Hydrobiologia,2007,581:177-188 [3]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The State of Environment in

China in2009(2010-06-03)[2010-10-05].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5b5524745.html,/hjzl/zkgb/(in Chinese) [4] Su J?Q(苏建强),Zheng T?L(郑天凌),Hu Z(胡 

忠),et al.Effects of marine bacteria on the growth and

toxin production of red?tide algae under different pH and

salinities.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应用生

态学报),2003,14(7):1161-1164(in Chinese) [5] Figueiredo DR,Azeiteiro UM,Esteves SM,et al.Mi?

crocystin?producing blooms-A serious global public

health issue.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04,59:151-163

[6] Ni W?M(倪婉敏),Zhang H?J(张杭君),Zhang J?Y

(张建英),et al.Apoptosis of grass carp(Ctenopharn?

godon idellus)lymphocytes induc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microcystins and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in drinking

water.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应用生态学

报),2009,20(1):228-232(in Chinese)

[7] Oberholster PJ,Botha AM,Ashton PJ.The influence of

a toxic cyanobacterial bloom and water hydrology on al?

gal populations and macroinvertebrate abundance in the

upper littoral zone of Lake Krugersdrift,South Africa.

Ecotoxicology,2009,18:34-46

[8] Falconer IR.An overview of problems caused by toxic

blue green algae(cyanobacteria)in drinking and rec?

reational water.Environmental Toxicology,1999,14:5

-12

[9] Svrcek C,Smith DW.Cyanobacteria toxins and the cur?

rent state of knowledge on water treatment options:A re?

view.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2004,3:155

-185

[10] Bettina CH,Stefan JH,Daniel RD.Cyanobacterial tox?

ins:Removal during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and hu?

man risk assessment.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2000,108:113-122

[11] Kiyomi T,Miki A,Yojiro A,et al.Degradation of mi?

crocystins using immobilized microorganism isolated in

an eutrophic lake.Chemosphere,2006,65:117-124 [12] Valeria AM,Ricardo EJ,Stephan P,et al.Degradation

of microcystin?RR by Sphingomonas sp.CBA4isolated

from San Roque reservoir(Cordoba?Argentina).Bio?

degradation,2006,17:447-455

[13] Wang JF,Wu PF,Chen J,et al.Biodegradation of mi?

crocystin?RR by a new isolated Sphingopyxis https://www.360docs.net/doc/5b5524745.html,TB?

05.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010,

18:108-112

[14] Lemes GA,Kersanach R,Pinto LS,et al.Biodegrada?

tion of microcystins by aquatic Burkholderia sp.from a

South Brazilian coastal lagoon.Ecotoxicology and Envi?

ronmental Safety,2008,69:358-365 [15] Mazur?Marzec H,Toruńska A,B?ońska MJ,et al.Bio?

degradation of nodularin and effects of the toxin on bac?

terial isolates from the Gulf of Gdansk.Water Research,

2009,43:2801-2810

[16] Takenaka S,Watanabe MF.Microcystin?LR degradation

by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lkaline protease.Chemo?

sphere,1997,34:749-757

[17] Park HD,Sasaki Y,Maruyama T,et al.Degradation of

cyanobacterial hepatotoxin microcystin by a new bacteri?

um isolated from a hypertrophic lake.Environmental

Toxicology,2001,16:337-343

[18] Bourne DG,Riddles P,Jones GJ,et al.Characterisati?

on of a gene cluster involved in bacterial degradation of

the cyanobacterial toxin microcystin LR.Environmental

Toxicology,2001,16:523-534

[19] Satio T,Okano K,Park HD,et al.Detection and se?

quencing of the microcystin LR degrading gene,mlrA,

from new bacteria isolated from Japanese lakes.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2003,229:271-276 [20] Ho L,Hoefel D,Saint CP,et al.Isolation and identifi?

cation of a novel microcystin?degrading bacterium from a

biological sand filter.Water Research,2007,41:4685-

4695

[21] Manage PM,Edwards C,Singh BK,et al.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microcystin?degrading bacteria.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09,75:

6924-6928

[22] Chen J,Hu LB,Zhou W,et al.Degradation of micro?

cystin?LR and RR by a Stenotrophomonas sp.strain

EMS isolated from Lake Taihu,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10,11:896-911

1561

6期 孔 赟等:环境水体微囊藻毒素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23] Smith MJ,Shaw GR,Eaglesham GK,et al.Elucidat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biodegradation of cylindro?

spermopsin in drinking water sources.Environmental

Toxicology,2008,23:413-421

[24] Yang J?D(杨静东),Yin Y?F(尹玉芬),Hu L?B(胡

梁斌),et al.Biodegradation of microcystins by indige?

nous mixed bacterial population JSM004.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28(8):1669-1675(in Chinese) [25] LüX?W(吕锡武),Ydmei L,Ding G?J(丁国际).

Degradation of Microcystis viridis and microcyntins with

biological reactors.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中国

环境科学),1999,19(2):138-140(in Chinese) [26] Chen XG,Yang X,Yang LL,et al.An effective path?

way for the removal of microcystin LR via anoxic biodeg?

radation in lake sediments.Water Research,2010,44:

1884-1892

[27] Lazaro E,Jacimaria RB.Biodegradation studies and se?

quencing of microcystin?LR degrading bacteria isolated

from a drinking water biofilter and a fresh water lake.

Toxicon,2010,55:1434-1442

[28] Jones GJ,Bourne DG,Blakeley RL,et al.Degradation

of the cyanohacterial hepatotoxin microcystin by aquatic

bacteria.Natural Toxins,1994,2:228-235 [29] Cousins IT,Bealing DJ,James HA,et al.Biodegrada?

tion of microcystin?LR by indigenous mixed bacterial

populations.Water Research,1996,30:481-485 [30] Bourne DG,Jones GJ,Blakeley RL,et al.Enzymatic

pathway for the bacterial degradation of the cyanobacteri?

al cyclic peptide toxin microcystin LR.Applied Environ?

mental Microbiology,1996,62:4086-4094 [31] Zhou J(周 洁),Yan H(闫 海),He H?S(何宏

胜),et al.Activity of Delftic acidovorans for the bio?

degradation of microcystins.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

gineering(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2):166-170

(in Chinese)

[32] Susumu I,Hajime K,Masayoshi M,et al.Bacterial

degradation of microcystins and nodularin.Chemical Re?

search in Toxicology,2005,18:591-598 [33] WHO.Guideline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3rd Ed.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4 [34]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Stat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for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Environmental Quali?

ty Standards for Surface Water(GB5749-2006).Bei?

jing:China Standards Press,2006(in Chinese) [35] Li XY,Chu HP.Membrane bioreactor for the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of polluted surface water supplies.Water

Research,2003,37:4781-4791

[36] Tian JY,Liang H,Li X,et al.Membrane coagulation

bioreactor(MCBR)for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Water

Research,2008,42:3910-3920

[37] Tian JY,Chen ZL,Nan J,et al.Integrative membrane

coagulation adsorption bioreactor(MCABR)for en?

hanced organic matter removal in drinking water treat?

ment.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2010,352:205-

212

[38] Yan H(闫 海),Deng Y?M(邓义敏),Zou H(邹

华),et al.Isolation and activity of bacteria for the bio?

degradation of microcystins.Environmental Science(环

境科学),2004,25(6):49-53(in Chinese) [39] Zhu G?C(朱光灿),LüX?W(吕锡武).Degradation

character of microcystin in biofilm reactors with different

flow patterns.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中国环境

科学),2003,23(3):267-271(in Chinese) [40] Ho L,Meyn T,Keegan A,et al.Bacterial degradation

of microcystin toxins within a biologically active sand fil?

ter.Water Research,2006,40:768-774 [41] Bourne DG,Blakeley RL,Riddles P,et al.Biodegra?

dation of the cyanobacterial toxin microcystin LR in nat?

ural water and biologically active slow sand filters.Wa?

ter Research,2006,40:1294-1302

[42] Chen W,Song LR,Peng L,et al.Reduction in micro?

cystin concentrations in large and shallow lakes:Water

and sediment?interface contributions.Water Research,

2008,42:763-773

[43] Ji RP,Lu XW,Li XN,et al.Biological degradation of

algae and microcystins by microbial enrichment on artifi?

cial media.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9,35:1584-

1588

作者简介 孔 赟,男,1983年生,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污染生物修复研究.E?mail:ky020241@https://www.360docs.net/doc/5b5524745.html,

责任编辑 肖 红

2561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2卷

微生物与水体污染

微生物与水体污染 缪家顺 摘要: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全球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废水排入水体,水体污染日益严重。现在主要的污水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以及投放微生物制剂等。其中,微生物制剂的投放又分为原位直投和异位投放。活性污泥是指由细菌、微型动物为主的微生物与胶体物质、悬浮物质等混杂在一起形成的,具有很强吸附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和良好沉降性能的绒絮状颗粒。通常被污染的水体中存在大量的重金属离子,这些物质对生物的毒害作用十分巨大,目前,发现酵母菌属的一些微生物借助自身表面特性可以吸附或交换重金属离子,从而去除水体内的重金属离子,但是在水体中的微生物一旦死亡分解可能又会产生次生污染,使得重金属离子又重回水体。还有微生物对氮、磷、钾等元素的固定方式可能也会不彻底,同样会随微生物自身的降解而又重回水体。而另一种方法——生物膜法的一个较大的缺陷就是一旦微生物繁衍速度较快就有可能堵塞滤池,使净化速率减缓。参考了一些文献,发现微生物对于水体中氮磷钾等元素的固定或称清除能力相当强大,王峰慧等人发现使用微生物制剂进行原位直投对微污染水源水进行修复到实验的的32天时,水体中氨氮的去除率达100%,硝态氮的去除率达76。2%,总氮达80.9%,总磷90%。可见,微生物用于水体污染治理的前景还是美好的,但还有较多问题需克服。关键词:水体污染;微生物制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 中国已成为全球水源短缺和水源污染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水资源短缺与过度开发及水污染问题加剧,目前城镇供水安全保障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的水资源非常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十三亿人口,目前人均水资源只有二千二百立方公尺,只是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由于水资源分布极端不均,主要集中在云南、西藏、青海等西部地方,而七大河川中的五大河流都严重受污染,存在先天不足而又后天残缺问题。城市化进程又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这给水资源带来更大的压力。目前中国六百多个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已达百分之四十五点七,但还有近三百个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绝大多数的镇没有污水处理厂,地下水污染严重。因而对水体污染的治理迫在眉睫,首先对水体污染的成因进行探究是必须的,只有对原因了解了才能采取有效的对策。

微囊藻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微囊藻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湖泊、水库和河流中接纳过多的氮和磷等营养物质,使水体的生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导致藻类特别是蓝藻(Cyanobacteria)的异常繁殖生长而出现的蓝藻水华现象。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而引起有害藻类水华(HAB,harmful algal bloom)的频繁发生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当蓝藻水华严重时,水面形成厚厚的蓝绿色湖靛,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不仅影响人的感官,破坏了健康平衡的水生生态系统,而且因藻细胞破裂后释放出多种藻毒素而对人和动物的饮用水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世界上25%~70%的蓝藻水华污染可产生藻毒素,在已发现的各种不同藻毒素中,微囊藻毒(Microcystins,MC)是目前已知的一种在蓝藻水华污染中出现频率最高、产生量最大和造成危害最严重的藻毒素种类。在20世纪80年代对全国范围内的水源水质进行过全面的调查,结果表明34个湖泊中有一半以上的湖泊面积处于富营养状态。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国淡水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涉及范围不断扩大。通过对各大饮用水水源及各种湖泊的监测表明,在夏秋季节藻类水华严重,每年长达7~8个月,而天然水体蓝藻水华80%是产生毒素的。从加拿大、日本、芬兰、美国、中国等地对湖水、河水、水库水、井水及自来水等水样的检测结果看,有的水体中微囊藻毒素检出率高达60%~87%,源水中微囊藻毒素浓度从130ng/ml~2μg/ml,经加氯处理后的浓度也在0.09~0.6μg/L之间。淡水水源受到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的研究日益深入,需要建立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系统的检测方法。 1 微囊藻毒素简介 1.1 微囊藻毒素 淡水藻类通常以蓝藻、绿藻、硅藻、甲藻、隐藻、裸藻、金藻、黄藻等8个门为主。蓝藻门是已知的产生毒素最多的门类,这些毒藻可产生具有明显肝毒性的肽类物质,称为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它是一种肝毒素,是肝癌的强烈致癌剂。 1.2 微囊藻毒素的结构 Louw认为,微囊藻毒素是一种具有强烈慢性肝脏中毒特征的生物碱。Hughes等人在1958年发现并分离得到铜绿微囊藻NRC-1有毒品系。1959年Bishop等人对铜绿微囊藻NRC-1有毒品系的毒性做全面研究,发现这种微囊藻毒素是由7种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环状多肽,为单环结构:D-丙氨酸-L-X-赤-β-甲基-D-谷氨酸-Mdha。其中Mdha是一种特殊的氨基酸;Adda为3-氨基-9-甲氧基-2,6,8-三甲基-10-苯-4,6-二烯酸;X和Y为两种可变L氨基酸。目前已鉴定的约有65个微囊藻毒素变式,其中多数毒性较高,如MC-LR,MC-RR和MC-YR等。 1.3 微囊毒素的产生 MC是细胞内毒素,它在细胞内合成,细胞破裂后释放出来并表现出毒性。由于它有很小的体积(分子量1000左右)、环状结构及其氨基酸的特殊结构,一般认为它不在核糖体内合成,而是由肽合成酶复合体合成的生物活性小肽,类似于在一些杆菌和真菌中小肽的合成。这些小肽大多是抗生素、免疫抑制物和一些对动物和植物有毒的物质。关于微囊藻毒素产生的机理有很多假设,但目前为止尚无令人满意的结果,现在常提到的有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微囊藻毒素受光照、温度、营养盐等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其中光照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遗传论者认为微囊藻毒素的合成是由毒素肽合成酶基因多基因控制的,并由肽合成酶复合体合成(非核糖体合成的多肽)。 1.4 微囊藻毒素对生物的影响 因为MC主要以肝脏为靶器官,当动物被灌喂或腹腔注射后,破坏细胞内的蛋白磷酸化平衡,改变多种酶活性,引起肝脏病变,造成一系列的生理紊乱。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虚弱、呼吸沉重、皮肤变白、呕吐、腹泻、毛立和嗜睡等。如猴子的中毒症状为昏迷、肌肉痉挛、呼吸急促、腹泻等,在数小时内或几天内死亡。1987年Brook WP用HC标记的MC-LR腹腔注射染毒小鼠,1分钟后肝脏内出现总标记的70%,3小时后肝脏内积聚的MC-LR占总量的90%,表明肝脏是MC-LR分布的主要器官。它不仅对动物有影响,而且对植物也有一定的影响。Mcelhiney等发现MC-LR的存在可对茄属植物的生长和豆类植物根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Singh等研究了MC对藻类、微生物和真菌生长的效应,发现在初始50mg/L的MC可完全抑制灰色念珠藻和鱼腥藻的生长并使藻细胞溶解。观察到了MC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光合作用的不良影响,

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处理工艺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前沿, 2020, 10(2), 282-289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0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5b5524745.html,/journal/aep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5b5524745.html,/10.12677/aep.2020.102032 Treatment Process of Microcystin in Drinking Water Siqi Shi, Jianhua Li College of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Mar. 28th, 2020; accepted: Apr. 22nd, 2020; published: Apr. 29th, 2020 Abstract The eutrophication has led to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freshwater cyanobacteria blooms. The concentration of algae toxin in water increases rapidly with the proliferation of cyanobacteria. Microcystin (MCs) is a strong hepatotoxin and has carcinogenicity, which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In this article, author mainly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on the removal of intracellular and extracellular (lysed) algal toxins, introduced the process of removal of algal toxins from three aspects of physical methods, chemistry, and biology. This passage also summarizes the current treatment process simply and introduces the outlook. Keywords Algal Toxins, Microcystin, Degradation, Intracellularalgal Toxins, Extracellular (Lysed) Algal Toxins 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处理工艺 石思琦,李建华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0年3月28日;录用日期:2020年4月22日;发布日期:2020年4月29日 摘要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淡水蓝藻水华爆发日趋普遍。水体中藻毒素含量随蓝藻的大量增殖而快速升高,其中微囊藻毒素(MCs)是强烈的肝毒素,具有致癌性而引起广泛关注。文中主要介绍了去除胞内和胞外(溶解)藻毒素的相关研究,从物理方法、化学、生物三个方面介绍藻毒素去除工艺,并对目前的处理工艺进行

导学案(教师版)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等级 沅江三中四环八步教学模式 生物模块三导学案 第1页(共6页)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教师版) 【学习目标】 1.设计和进行对照实验,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进一步培养探究和创造能力。 2.分析土壤微生物分解淀粉的情况。 3.学会检测淀粉和还原糖的方法,并根据现象作出合理判断和解释。 案例1: 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作用 一、提出问题: 秋天,落叶纷飞。春天,绿草如茵。且不见落叶痕迹!落叶去哪里了? 结合上面的实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请写下来。 落叶在土壤中能被分解掉,这究竟主要是土壤的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还是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呢 ? 注意: (1)要选择有研究意义的问题作为课题来研究 (2)要选择我们能力范围之内的问题作为实验研究课题。 二、作出假设: 落叶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 提示:假设既可以是基于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作出的解释,也可以是想像或猜测。 三、设计实验 1、设计方案 (1)实验原理: 微生物能分泌多种水解酶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如纤维素酶、淀粉酶可将纤维素、淀粉水解成葡萄糖。然后被分解者吸收到细胞中进行氧化分解,最终形成CO2、水和各种无机盐,同时释放能量。 (2)、实验材料: 土壤、落叶、 (3)、实验器具: 玻璃容器、标签、塑料d 袋、恒温箱、纱布。 (4)、实验设计步骤: ①取两个圆柱形的玻璃容器,一个贴上“甲组”标签,另一个贴上“乙组”标签。 ②将准备好的土壤分别放入两个玻璃容器中,将其中乙组放入恒温箱, 60℃灭菌1h 。 ③取 大小、形态相同的落叶12片,分成2份,分别用包好,埋入2个容器中,深度约5cm 。 ④将2 个容器放于实验室相同的环境中, 一段时间后,取纱布包。 ⑤观察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落叶的 腐烂程度。 提示: (1)要确定实验变量是什么 需要控制的变量有哪些如何控制这些变量 ; (2)要注意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 (3)要注意写出具体的实验步骤以便指导实验的进行。

微生物技术在水体污染治理的应用现状

微生物技术在水体污染治理的应用现状 李嘉靓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养殖一班,222014328220240) 摘要:如今全球性水体环境污染日益严峻,水体微生物修复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正处于相当活跃的发展时期。本文介绍了微生物在在水体污染治理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微生物在水体环境保护中的优势和缺点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微生物技术水体环境污染治理应用现状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icrobial technology in the water body pollution treatment Li Jialiang (aquaculture, veterinary science college, Southwest University2220143282202400) Abstract: Now, global aquatic environment pollu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research on microbial technology in the water body pollution treatment 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his paper introduce the microorganism in all aspects the water body pollution manages applied present condition in the process. Combined to carried on the discussion to the microorganism in the advantage and the disadvantage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rend. Key words: microbial technology aquatic environment pollution treatment application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不断的向水体中排放污染物,造成了全球性的水体环境破坏和污染,现在治理环境污染的方法很多。其中物理化学方法虽可清除部分污染物,但效率普遍较低,且易造成二次污染。而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正突飞猛进地发展,研发高效率、低能耗、易普及的特种生物和特殊工艺已成为环境治理技术的热点。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生物技术主要指微生物技术,本文就近年来发展的微生物技术对水体环境治理进行一些的概述。 1.微生物技术在水体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 1.1水体修复技术 水体修复包括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原位是指在原有水体进行修复。原位修复要投加物质:(1)投加菌种,这些菌种可以利用水体中的有机物从而降低水体污染,从而对水体恢复能力和自净能力的一种强化。(2)投加营养盐,这些营养物激活剂可以提高微生物的代谢能力,从而强化水体修复。异位指将水体移到反应器处理后再送回河道。异位修复有调控和优化处理的特点,但这种运输可能会增加费用,导致修复成本提高。目前,大多水体修复采取的是原位修复,而异位修复多用在污染特别严重的黑臭河水的净化处理上。 河流对于外来的污染物有一定的自净作用,这种自净作用主要是通过河流中的土著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来实现的,当然微生物的降解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的污染物来源太多超过了微生物的降解能力,河流的水质就会变差,甚至变成黑臭河流,微生物也不适合这种环境下生存,会导致微生物活性降低,严重的会导致微生物群落大量消失,这就更加不利河流的自我恢复。面对这种情况,在工程技术上一般采用两条途径来改善污染现状,一是向水

光催化降解微囊藻毒素_MC_的研究进展

2014年8月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第3期Journal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Aug.2014 收稿日期:2014- 06-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27611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NCET-13-0835);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基础研究课题(141068);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XCL-025)第一作者简介:施伟东(1978-),男,吉林省公主岭市人,现为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半导体纳米光催剂 合成与性能. 光催化降解微囊藻毒素(MC )的研究进展 施伟东,蒋金辉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摘 要:近年来蓝藻水华现象日益严重,甚至威胁了人类饮用水的安全.传统水处理技术对微囊藻毒素去除效 果不明显,新型降解技术亟待研究.本文概述了二氧化钛系列的光催化剂的一些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光催化氧化法降解微囊藻毒素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饮用水;微囊藻毒素;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 中图分类号:X5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3873-(2014)03-0025-040前言 随着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加剧,淡水湖泊发生 蓝藻水华频率和规模日益严重.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 ,MC )是产毒蓝藻释放出的出现频率最高、产 生量最大和造成危害最严重的一类藻毒素,其中毒性较强的为MC-LR、MC-RR和MC-YR(L 、R、Y 分别为亮氨酸、精氨酸和酪氨酸).研究显示水体中的MC 可沿饮用水或食物链进入鱼、鸟、动物及人类等体内,中毒症状表现为乏力、呕吐,可使动物或人类肝脏充血肿大,严重时可导致肝出血和坏死,直至死亡 [1] .MC 对恶性肿瘤也有促进作用,流行病学调查 发现饮用水中MC 的含量与原发性肝癌和大肠癌发 病率有非常明显的正相关性[2] .由此可见,水体中的MC 对人类健康及水生态系统稳定均已构成极为严重的威胁.MC 具有环状七肽结构,极易溶于水, 性质非常稳定,在高温300?下仍不失活、不挥发, 传统消除方法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常规的混凝—沉淀—过滤组合对蓝藻胞外毒素消除基本没有效果, 而且还会破坏蓝藻细胞而促使毒素释放[3] ;活性炭吸附、膜过滤以及介孔材料无法破坏MC 有毒基团, 浓液安全处理仍是重要问题[4] ;高剂量的臭氧、氯、高锰酸钾以及高铁酸钾氧化方法成本高昂,去除过 程中容易产生中间副产物,造成二次污染[5] .发展高效、安全、低成本去除水中MC 的方法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半导体光催化剂为核心的多相光催化氧化处理技术因其无二次污染,对污染物去除彻底,安全稳定,成本较 低等优点,已经被公认是最有前景的绿色环境净化 技术之一.其中,利用半导体粉末光催化降解水中 MC 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关于蓝藻水华、蓝藻 细胞及MC-LR、MC-RR、MC-YR的分子结构见图 1.图1(a )蓝藻水华;(b )蓝藻细胞;(c )MC-LR、MC-RR及MC- YR的分子结构1紫外光响应催化降解MC 研究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 TiO 2/UV 催化氧化法是一种能够高效降解MC 的方法, 甚至对高浓度的MC ,TiO 2/UV 催化氧化法的降解效果也很好[5-7].而对于不同类型的商业TiO 2其降解MC 的效果也各有差 异.Liu 等人[8] 研究发现,由图2所示, 5种常用的商业粉体TiO 2对MC 的降解效果顺序为:P25>PC500>PC50>PC100>UV100;4种商业颗粒状TiO 2对

项目解读 微囊藻毒素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项目解读微囊藻毒素(1) 1 概述 微囊藻毒素 藻毒素主要的结构特征为N-甲基脱氢丙氨酸及两个L-氮基酸残基x和Z,根据1988年制定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或MCYST)命名法规定.x,Z二残基的不同组合由代表氨基酸的字母后缀区分。常见的有LR,RR,YR三种毒素,L,R,Y分别代表亮氨酸,精氨酸,酪氨酸。微囊藻毒素的一般结构为环(D-丙氨酸-L-X-赤-β-甲基-D-异天冬氨酸-L-Z—Adda-D-异谷氨酸-N-甲基脱氢丙氨酸),其中Adda(3氨基9-甲氨基2,6,8-三甲基10-苯基-4,6-二烯酸)是微囊藻毒素生物活性表达所必须的。已证实微囊藻毒素是一种肝毒素,能抑制蛋白质磷酸酯酶,从而帮助解除对细胞增殖的正常的制动作用,促进肿瘤的发育。微囊藻毒素虽然主要存在于藻细胞中.但研究表明藻细胞死亡解体后·不断有藻毒素释放到水体,对人类的饮用水源造成危害,已证明某些地区的肝癌高发率与饮用水源中的水华大量发生有关。微囊藻毒素是一类具生物活性的单环七肽,这类毒素主要由淡水藻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ns aeruginosa)产生,此外其他种类的微囊藻,如绿色微囊藻(M.viridis)、惠氏微囊藻(M.wesenbergii)以及鱼腥藻(Anabaena)、念珠藻(Nostoc)、颤藻(Oscillatoria)的一些种或株系也能产生这类毒素。目前所检测到的微囊藻毒素异构体已超过50多种。 微囊藻毒素有不同的脂多糖和极性.毒性也不同,微囊藻毒素-LR是最早被阐明化学结构的藻毒素.在对藻毒素的研究中也多以它作为研究对象。它是一个环状的7肽分子,分子量约为1000道尔顿,许多国家出现的由藻毒素引发的事件大都

微生物实验 实验五 微生物对生物大分子的分解利用

实验五微生物对生物大分子的分解利用★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需从外界环境吸收营养物质。外界环境中的小分子有机物可被微生物直接吸收,而大分子有机物则不能被微生物直接吸收,它们须经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将其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才能被吸收利用。例如生物大分于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须经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如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分别分解为糖、肤、氨基酸、脂肪酸等之后,才能被微生物吸收而进入细胞。 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生物大分子能力各有不同。只有那些能够产生并分泌胞外酶的微生物才能利用大分子有机物。 ★分别介绍淀粉水解、油脂水解、明胶液化和石蕊牛乳等试验的基本原理。1.淀粉水解试验 某些细菌能够分泌淀粉酶(胞外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再被细菌吸收利用。淀粉被水解后遇碘不再变蓝色。 2、油脂水解试验 某些细菌能够分泌脂肪酶(胞外酶),能将培养基中的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所产生的脂肪酸,可通过预先加入油脂培养基中的中性红加以指示[指示范围pH 6.8(红)-pH 8.0(黄)]。当细菌分解脂肪产生脂肪酸时,培养基中出现红色斑点。 3.明胶液化试验 明胶是一种动物蛋白。明胶培养基本身在低于20℃时凝固,高于25℃则自行液化。某些细菌能够产生蛋白酶(胞外酶),将明胶水解成小分子物质,因此培养后的培养基即使在低于20℃的温度下,明胶也不再凝固,而由原来的固体状态变为液体状态。 4.石蕊牛乳试验 牛乳中主要含有乳糖和酪蛋白。细菌对牛乳的利用主要是指对乳糖及酪蛋白的分解利用。牛乳中加入石蕊是作为酸碱指示剂和氧化还原指示剂。石蕊中性时呈淡紫色,酸性时呈粉红色,碱性时呈蓝色,还原时则部分或全部褪色变白。 细菌对牛乳的作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1)产酸细菌发酵乳糖产酸,使石蕊变红。

土壤微生物测定方法

土壤微生物测定 土壤微生物活性表示土壤中整个微生物群落或其中的一些特殊种群状态,可以反映自然或农田生态系统的微小变化。土壤微生物活性的表征量有:微生物量、C/N、土壤呼吸强度和纤维呼吸强度、微生物区系、磷酸酶活性、酶活性等。 测定指标: 1、土壤微生物量(MierobialBiomass,MB) 能代表参与调控土壤能量和养分循环以及有机物质转化相对应微生物的数量,一般指土壤中体积小于5Χ103um3的生物总量。它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 目前,熏蒸法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的方法阎,它是将待测土壤经药剂熏蒸后,土壤中微生物被杀死,被杀死的微生物体被新加人原土样的微生物分解(矿化)而放出CO2,根据释放出的CO2:的量和微生物体矿化率常数Kc可计算出该土样微生物中的碳量。 因此碳量的大小就反映了微生物量的大小。 此外,还有平板计(通过显微镜直接计数)、成份分析法、底物诱导呼吸法、熏蒸培养法(测定油污染土壤中的微生物量—碳。受土壤水分状况影响较大,不适用强酸性土壤及刚施 用过大量有机肥的土壤等)、熏蒸提取法等,均可用来测定土壤微生物量。 熏蒸提取-容量分析法 操作步骤: (1)土壤前处理和熏蒸 (2)提取 -1K2SO 4(图将熏蒸土壤无损地转移到200mL聚乙烯塑料瓶中,加入100mL0.5mol·L 水比为1:4;w:v),振荡30min(300rev·min -1),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于125mL塑料瓶中。熏蒸开始的同时,另称取等量的3份土壤于200mL聚乙烯塑料瓶中,直接加入100mlL0.5mol·L -1K2SO4提取;另作3个无土壤空白。提取液应立即分析。 (3)测定 吸取10mL上述土壤提取液于150mL消化管(24mmх295mm)中,准确加入10mL0.018 mol·L -1K2Cr2O7—12mol·L-1H2SO4溶液,加入2~3玻璃珠或瓷片,混匀后置于175±1℃ 磷酸浴中煮沸10min(放入消化管前,磷酸浴温度应调至179℃,放入后温度恰好为175℃)。冷却后无损地转移至150mL三角瓶中,用去离子水洗涤消化管3~5次使溶液体积约为80mL, 加入一滴邻菲罗啉指示剂,用0.05mol·L -1硫酸亚铁标准溶液滴定,溶液颜色由橙黄色 变 为蓝色,再变为红棕色,即为滴定终点。 (4)结果计算

微生物在治理水体污染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治理水体污染中的作用 经过几个月的微生物学的初普学习,了解对微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浅谈一下微生物学在治理环境污染中的作用。 关键词:微生物水体污染治理修复 水体污染是拍出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出了在水滴中的含量和超出了它的本生自净能力,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 生态平衡,从而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和人们的生产活动 1.微生物处理不同富营养化水体类型中的应用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接纳过量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引起大量藻类及水生植物繁殖。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变化,加速水体的老化,造成水体的进一步恶化,是水生生态系统和水体功能受到影响和破坏,影响人们的生产和活动。 微生物在污水的生态修复中起到主导作用。微生物个体虽小。分解效率高,微生物因为个体小所以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富集大量的微生物个体,每个个体就相当于一个净化装置,从而连成净化系统达到净化效果。另外,微生物的分辨率高,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到两天内消减有机物的量可以达到90%以上,所以微生物时污染物精华的贡献者。 2微生物治理污染水体的机理。 机理是细菌降解农药的酶促反应,及农药化合物经过一系列方式进入细菌体内,然后经过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最终将农药分解成小分子的无毒或毒性较小的化合物。 水解反应。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酯键和酰键被水解,使得农药脱毒。 氧化作用。微生物通过合成氧化酶是分子氧进入有机分子,尤其是带有苯环的有机化合物毒性较高的化合物插入一个羟基或形成环氧化合物。 3.微生物的修复技术 微生物可以将受到污染水体中的有机物降解成无机物,对部分无机污染物如氨氮进行还原从而去除,为了充分发挥微生物的降解和转化能力,下面有两种方式:给土著微生物提供适合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可以激活生长代谢处于缓慢的土著微生物,使其重新具有污染物高速分解的能力。第二,补充污染物高速讲解微生物,可以是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菌群,也可以从受污染物水体和泥低中分离筛选富集培养,在返回受污染水域,还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结合转移。 4.有益菌在治理污染物中的作用。 有益菌属于纯生物制剂,它含有抗氧化物质和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对人,植物,都友协调和促进作用。 有益菌的最大特点:一,对使用者负责,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创造良好的紧急效益。

微囊藻毒素研究进展

微囊藻毒素研究进展 王雪艳1,聂晶晶2 1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16026) 2云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650201) E-mail:wangxyan@https://www.360docs.net/doc/5b5524745.html, 摘要: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YSTs,MCs)为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最常见的藻类毒素,从毒理学、环境科学、生物学及化学等方面对MCs巳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本文综述了MCs的具体的概念、对生物的影响,并对关于MCs在产生机理、分离检测方法和水处理过程中的去除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水华,毒素,藻类植物 1.前言 日趋严重的水体富营氧化使水华(Water bloom)发生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我国多数淡水湖泊中形成水花的优势藻种,主要为有毒的蓝藻,这些毒藻可产生具有明显肝毒性的肽类物质,称为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YST)。近年来,由于饮用藻毒素污染的水体,而导致家禽、野生动物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频繁发生,藻类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国的一些饮用水水源也已受到了有毒藻类的严重污染。本文就微囊藻毒素对生物危害、采集、检测及去除微囊藻的方法作了简单的介绍,着重在于微囊藻毒素的产生与环境的关系的介绍。 2.微囊藻毒素(MCYST) 2.1 微囊藻毒素 淡水藻类中,毒性最强、污染最广、最严重的是蓝藻门。目前已肯定的有毒藻类有铜锈微囊藻、水华鱼腥藻、水华束丝藻、阿氏颤藻、泡沫节球藻及念珠藻等。这些藻类不只产生一种毒素,如环境发生变化,一种藻类可产生几种毒素。它是一种肝毒素,这种毒素是肝癌的强烈致癌剂[1]。虽然在1878年Francis就最早报道了泡沫节球藻会对动物产生毒害作用,但人们对藻类分子结构的认识还不满40年。1959年Bishop首次分离出藻毒素后,不断有相关报道发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芬兰等lO多个国家都曾报道了其湖泊、水库中有毒水华的形成,并分离出有毒藻株[2]。我国的东湖、巢湖、太湖、滇池、淀山湖、黄浦江等饮用水水源及各种湖泊在夏秋季节藻类水华严重,每年长达7—8个月,而天然水体蓝藻水华80%是产毒的[3]。从加拿大、日本、芬兰、美国、中国等地对湖水、河水、水库水、井水及自来水等水样的检测结果看,有的水体中微囊藻毒素检出率高达60%一87%,源水中微囊藻毒素浓度从130ng/ml一2ug/ml不等,经加氯处理后的浓度也有0.09—0.6ug /L不等[4]。由此可见淡水水源受到微囊藻毒素污染的严重状况。 2.2 微囊藻毒素对生物的影响 MCYSTs主要以肝脏为靶器官[5-6]。动物经灌喂或腹腔注射后,破坏细胞内的蛋白磷酸化平衡,改变多种酶活性,引起肝脏病变,造成一系列的生理紊乱。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虚 - 1 -

藻毒素的脱除技术研究解析

藻毒素的脱除技术研究 一、前言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含氮含磷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农业面源污水排入江河湖海,导致环境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根据中国环保部公布的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告》中可以看出:开展营养状态监测的湖泊(水库)中轻度富营养的有13个,中度富营养的有2个,其中滇池和达赉湖富营养化最严重。水体富营养化的日益加剧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日趋严重的水华污染,微囊藻水华是淡水水体污染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类。当水华严重时,水面形成厚厚的蓝绿色湖靛,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破坏了健康平衡的水生生态系统[1]。 二、藻毒素的分类和来源 水体中的藻毒素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溶解在水体中,称为溶解性藻毒素; 另一部分在藻细胞内合成,称为细胞内毒素。随着藻细胞的生长繁殖,当藻细胞破裂或老化死亡时,胞内毒素从藻细胞内释放出来并表现出毒性。一般情况下,藻细胞内的藻毒素浓度要高于水中溶解性藻毒素浓度。蓝藻毒素,按照毒性功能可以分为肝脏毒素、神经毒素和其它毒素[2]。微囊藻毒素和节球藻毒素都属于肝脏毒素。微囊藻毒素是由有毒蓝藻产生的代谢物,是蓝藻水华污染中出现频率最高、产生量最大和造成危害最严重的一类藻毒素[3]。 三、藻毒素的结构和危害 水体中的藻毒素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溶解在水体中,称为溶解性藻毒素; 另一部分在藻细胞内合成,称为细胞内毒素。随着藻细胞的生长繁殖,当藻细胞破裂或老化死亡时,胞内毒素从藻细胞内释放出来并表现出毒性。一般情况下,藻细胞内的藻毒素浓度要高于水中溶解性藻毒素浓度。蓝藻毒素,按照毒性功能可以分为肝脏毒素、神经毒素和其它毒素[2]。微囊藻毒素和节球藻毒素都属于肝脏毒素。微囊藻毒素是由有毒蓝藻产生的代谢物,是蓝藻水华污染中出现频率最高、产生量最大和造成危害最严重的一类藻毒素[3]。 3.1藻毒素的结构 藻毒素在1959年被Bioshop发现。藻毒素主要是由微囊藻属、颤藻属、鱼腥藻属、念珠藻属产生。Rinehart于1988年确定分子结构[4]。微囊藻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 左右。是一种环状七肽物质,分子结构式如下:

微囊藻毒素研究进展

微囊藻毒素研究进展 摘要: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YSTs,MCs)为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最常见的藻类毒素,从毒理学、环境科学、生物学及化学等方面对MCs 巳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本文综述了MCs 的具体的概念、对生物的影响,并对关于MCs 在产生机理、分离检测方法和水理过程中的去除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水华,毒素,藻类植物 1. 前言 日趋严重的水体富营氧化使水华(Water bloom)发生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我国多数淡水湖泊中形成水花的优势藻种,主要为有毒的蓝藻,这些毒藻可产生具有明显肝毒性的肽类物质,称为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YST)。近年来,由于饮用藻毒素污染的水体,而导致家禽、野生动物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频繁发生,藻类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国的一些饮用水水源也已受到了有毒藻类的严重污染。本文就微囊藻毒素对生物危害、采集、检测及去除微囊藻的方法作了简单的介绍,着重在于微囊藻毒素的产生与环境的关系的介绍。 2. 微囊藻毒素(MCYST) 2.1 微囊藻毒素 淡水藻类中,毒性最强、污染最广、最严重的是蓝藻门。目前已肯定的有毒藻类有铜锈微囊藻、水华鱼腥藻、水华束丝藻、阿氏颤藻、泡沫节球藻及念珠藻等。这些藻类不只产生一种毒素,如环境发生变化,一种藻类可产生几种毒素。它是一种肝毒素,这种毒素是肝癌的强烈致癌剂[1]。虽然在1878 年Francis就最早报道了泡沫节球藻会对动物产生毒害作用,但人们对藻类分子结构的认识还不满40 年。1959 年Bishop首次分离出藻毒素后,不断有相关报道发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芬兰等lO多个国家都曾报道了其湖泊、水库中有毒水华的形成,并分离出有毒藻株[2]。我国的东湖、巢湖、太湖、滇池、淀山湖、黄浦江等饮用水水源及各种湖泊在夏秋季节藻类水华严重,每年长达7—8 个月,而天然水体蓝藻水华80%是产毒的[3]。从加拿大、日本、芬兰、美国、中国等地对湖水、河水、水库水、井水及自来水等水样的检测结果看,有的水体中微囊藻毒素检出率高达60%一87%,源水中微囊藻毒素浓度从130ng/ml一2ug/ml不等,经加氯处理后的浓度也有0.09—0.6ug/L不等[4]。由此可见淡水水源受到微囊藻毒素污染的严重状况。 2.2 微囊藻毒素对生物的影响 MCYSTs主要以肝脏为靶器官[5-6]。动物经灌喂或腹腔注射后,破坏细胞内的蛋白磷酸化平衡,改变多种酶活性,引起肝脏病变,造成一系列的生理紊乱。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虚弱、呼吸沉重、皮肤变白、呕吐、腹泻、毛立和嗜睡等。Mcelhiney等[7]发现MC—LR的存在可对茄属植物(Solanum)的生长和豆类植物(Phaseolus vulgaris)根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Singh等[8]研究了MC对藻类、微生物和真菌生长的效应,发现在初始50 mg/L的MC可完全抑制灰色念珠藻和鱼腥藻的生长并使藻细胞溶解,观察到了MC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光合作用的不良影响,同时推断出铜绿微囊藻通过MC的杀藻作用是保持其在自然条件下保持为优势藻种的重要原因。 2.3 微囊藻毒素的结构 Louw认为,微囊藻毒素是一种具有强烈慢性肝脏中毒特征的生物碱。Hughes等(1958)发现并分离得到铜绿微囊藻NRC-1 有毒品系。Bishop等(1959)对铜绿微囊藻NRC-1 品系的毒性作全面研究,发现这种微囊藻毒素是由7 种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环状多肽,为单环结构:D-丙氨酸-L-X-赤-β-甲基-D-异谷氨酸-Mdha。其中Mdha是一种特殊氨基酸;Adda为3-氨基-9-甲氧基-2,6,8-三甲基-10-苯-4,6-二烯酸;X和Y为两种可变L氨基酸(图1)[9] 。目前已鉴定约有65 个微囊藻毒素变式,其中多数毒性较高,如MCYST-LR、MCYST-RR和

(新人教版)高中每日一题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必修3(生物解析版)

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来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下列操作及分析正确的是 A.可采用加热烘干的方法除去实验组中的土壤微生物 B.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土壤放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 C.对照组中落叶的分解速度明显高于实验组的分解速度 D.实验组和对照组可以分别选择不同种类的落叶进行实验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1.去除实验组微生物的方法要以尽可能避免改变土壤理化性质为宜,加热烘干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 2.对照实验的设置一定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中微生物的有无,其余的为无关变量,例如放入土壤中的落叶的种类和数量等都应保持相同。 3.自然界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都是在自然条件下而不是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的,故本实验也不能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 1.为探究落叶是否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下列各项构成了一个实验设计,其中不符合实验目的步骤是 A.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筛出落叶和土壤 B.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把土壤也平均分成两份 C.将灭菌的土壤设为实验组,不做处理的土壤设为对照组 D.将落叶分别埋入两组土壤中,观察腐烂情况

2.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甲虫能促进落叶林的物质循环 B.该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C.该甲虫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初级消费者 D.落叶中有10%~20%的能量流入甲虫体内 3.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 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不属于生产者 4.下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依次是 A.a>b>c B.c>b>a C.c=b>a D.a>c=b 1.【答案】C 【解析】本题是通过实验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先找出实验目的,然后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并结合选项描述分析判断。分解落叶的微生物往往在含有落叶的土壤中分布较多,所以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筛出落叶和土壤,A正确;由实验目的可知,实验分两组,一组实验组,一组对照组,所以要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把土壤也平均分成两份,B正确; 应将灭菌的土壤设为对照组,不做处理的土壤设为实验组,C错误;将落叶分别埋入两组土壤中,观察腐烂情况,D正确。故选C。

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去除研究进展

去除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概述了受微囊藻毒素污染的水体的各种处理技术,着重介绍了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微囊藻毒素的研究。介绍了这种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微囊藻毒素的操作条件,及氧化机理。并依据实验随测得的数据分析了它们的动力学级数极组要的反应参数的影响。 关键词:高级氧化技术;微囊藻毒素;动力学;机理 1.前言 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有毒蓝藻产生的代谢物,是“水华”中出现频率最高、产生量最大和危害最严重的藻毒素。MCs通过与蛋白磷酸酶中丝氨酸/苏氨酸亚基结合,能够特异性地抑制蛋白磷酸酶PP1和PP2A活性,相应增加蛋白激酶的活性,从而导致细胞内多种蛋白质高度磷酸化,打破了磷酸化和脱磷酸化的平衡,并通过细胞信号系统放大这种生化效应。MCs可改变多种酶活性,引起细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紊乱,导致肝细胞损伤,甚至促进肿瘤的发生。[1]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饮用水中藻毒素以MC-LR代表的标准值为1.0μg.L -1。因此,采取有效手段消除水中藻毒素已成为水环境科学领域新的热点、难点研究课题。 2.微囊藻毒素的去除 2.1物理法去除MCs 1)吸附法:大量研究结果证明,活性炭可成功应用于饮用水中MCs的去除,但吸附效能受活性炭孔径、营养底物竞争性吸附和pH 值的影响。一般的具有高比率中孔和大孔的活性炭对MC-LR的吸附能力较强,活性炭在高pH值条件下对MC-LR的吸附能力高于中性条件下。 2)膜过滤法:目前许多国家用反渗透技术来处理饮用水。研究发现RO对MC-LR和MC-RR的截留率大于95%;超滤对MCs的去除达98%;纳滤可完全去除水中的MCs。但是膜过滤法去除的成本太高,一般不太实用。 2. 3生物法除MCs 生物去除MCs的原理是利用能降解吸收MCs的细菌菌种。提取分离培养该种细菌是关键。 1)天然微生物降解法微生物降解是MCs天然降解的主要途径,在细菌等微生物作用下,改变MCs结构中Adda侧链结构,降低其毒性。MCs化学结构非常稳定,因此只有一些特殊的微生物才具备降解毒素的能力。李祝认为:与其它水生生物相比,细菌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在生物降解中起主导作用,可以通过微生物降解去除MCs。目前也有利用基因工程构建培育工程菌,但利用改良微生物法去除藻毒素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上不能引入到大自然中去。 2)生物膜法除MCs。生物膜可机械截留、吸附、捕食、微生物降解掉水中

环境水体微囊藻毒素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环境水体微囊藻毒素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 孔 赟 徐向阳 朱 亮**  徐 京 林海转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杭州310058) 摘 要 湖库水体富营养化及其产生的藻毒素污染已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而目前常规水污染控制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水环境中藻毒素处理新工艺亟待研发.鉴于环境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可被微生物降解为无毒或低毒的中间产物,本文综述了微囊藻毒素的降解菌株二生物降解过程影响因素与机理二降解产物及其结构特性等,总结了目前微囊藻毒素降解菌株在水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并对今后微生物降解微囊藻毒素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湖库水体藻毒素污染和饮用水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思路.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微生物降解 降解机理 富营养化 饮用水安全文章编号 1001-9332(2011)06-1646-07 中图分类号 X17 文献标识码 A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microcystins in water environment :A review.KONG Yun,XU Xiang?yang,ZHU Liang,XU Jing,LIN Hai?zhuan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China ).?Chin.J.Appl.Ecol .,2011,22(6):1646-1652.Abstract :Lake and reservoir’s eutrophication and its produced microcystins (MCs)have enor?mous threats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Because the conventional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techniques have definite limitations,it’s quite urgent to develop new technique to remove the MCs from water environment.MCs can be effectively degraded by specific microbes,and its in?termediate and terminal products are non?toxic or low?toxic.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MCs?de?grading microbial strains,biodegradation processes,mechanisms,and affecting factors,degraded products and their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and the applications of MCs?degrading microbial strains in water environment restoration.The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s were also proposed.It was hoped that this review could provide technical ideas for restoring MCs?polluted lakes and reservoirs and en?suring drinking water safety in China. Key words :microcystins;microbial degradation;degradation mechanism;eutrophication;drink?ing water safety.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J08B01)二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316)和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0909172)资助. **通讯作者.E?mail:felix79cn@https://www.360docs.net/doc/5b5524745.html, 2010?11?01收稿,2011?03?22接受.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含氮含磷的工业废水二生活污水以及农业面源污水排入江河湖海,导致环境水体富营养化严重[1-2].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告“[3]指出,我国26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中,太湖二巢湖和滇池因富营养化均为劣V 类水质,长江二黄河中下游多数水库及湖泊水体均检测出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日益严峻的环境水体有机与氮磷污染二富营养化与藻毒素污染等问题,已直接影响到城镇饮用水安全和人类健康. 已有研究表明,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藻种 为微囊藻属二鱼腥藻属二颤藻属二束丝藻属和节球藻属等,其在代谢过程中或藻体破裂后会分泌多种藻毒素,这其中以微囊藻毒素危害最为严重[4-8].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环境水体中藻毒素的降解与去除进行了多方面研究[9],主要以化学方法(光降解二光催化氧化二臭氧氧化等)为主,但因其存在运行成本高二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难以实际应用.为此,利用微生物降解藻毒素是未来环境水体修复的研究重点之一[10].本文综述了微囊藻毒素的降解菌株二生物降解过程影响因素与机理二降解产物及其结构特性等,总结了有关微囊藻毒素降解菌株在水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并对今后微生物降解微囊藻毒素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开发湖库水体微囊藻毒素污染修复和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微生物新技术及新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6月 第22卷 第6期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Jun.2011,22(6):1646-16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