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历史必修2 经济史2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人教版习题精选十一

精选2019-2020年历史必修2 经济史2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人教版习题精选十一
精选2019-2020年历史必修2 经济史2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人教版习题精选十一

精选2019-2020年历史必修2 经济史24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人教版习题精

选十一

第1题【单选题】

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由此而形成的相互影响、制约也大大增强,这对超级大国以实力和强权推进单极进程无疑会起到牵制作用。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

A、影响世界政治格局

B、严重削弱超级大国实力

C、改变美苏争霸局面

D、延缓了“一超多强”进程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②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④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武力威逼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方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马克龙对《巴黎协定》的有力支持体现了法国政府的全球主义立场,但极右翼政党利用了民众的心理,在竞选纲领中宣扬“法国人优先”的主张;默克尔也是全球主义的拥护者,但2018年带有民族主义倾向的德国选择党在选民中的支持率大增。这些现象反映出( )

A、国际社会对全球化普遍充满忧虑

B、全球化进程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

C、欧洲放弃了自由贸易的传统政策

D、全球化受到原主要推动者的阻力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有学者说“在WTO中一直都是弱者和强者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平等者之间谋求共同发展”,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及运行( )

A、完全协商一致原则形同虚设

B、未有效推动经济全球化

C、不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相对缺失公平性、公正性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以印刷品的价格换取石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B、世界银行的成立

C、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D、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图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B、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外贸大幅度的增长

D、中美建交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近期,美国学者发布了《捕捉苹果全球供应网络利润》的报告,显示苹果公司每卖出一

台iPhone,就独占其中58.5%的利润,非中国劳工占去3.5%,苹果公司以外的美国从业

者获得2.4%,中国大陆劳工获得1.8%,欧洲获得1.8%,日本和中国台湾各获得0.5%。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跨国公司掌握产品创意和核心设计

B、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地位不利

C、发达国家是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

D、经济全球化中的利润分配极不平衡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当今世界贸易分成几类:一类为美国出口金融产品,印钞票、“生产”股票、债券……美国生产100 美元的成本是 5 美元,利润为95 美元……对美国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各国拿着美元但不到美国买东西,美元永远在美国境外流通。材料反映的是( )

A、美元是当今世界唯一的国际货币

B、美国利用美元优势掠夺世界财富

C、美国利用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操纵世界经济

D、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A、丝绸之路战略推动了中亚及周边地区能源产业的发展

B、各大区域性经济集团把发展重点转向中亚及周边地区

C、中亚及周边地区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成为发展的障碍

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抬升了中亚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地位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解决温饱需要130亿美元,而欧美每年饲养宠物的支出为17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妇女正常生育需要120亿美元,相当于欧美妇女每年购买香水的费用;1975-1997年发明治疗热带传染病新药仅有13种,而同期却发明了1223种减肥新药。”上述这些材料表明( )

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巨大

②全球经济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

③发达国家实行节约是解决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的唯一途径

④加快发展中国家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C、①②③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在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订购价不到十美元一双的耐克鞋,在美国等国家的市场上竟然平均要卖到四五十美元。这一现象表明

A、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

B、亚太经合组织发挥了作用

C、世贸组织受到美国控制

D、亚洲商人的市场信息滞后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现代世界政治格局时,收集了以下历史照片。如果要为这些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探究主题,应该是( )

A、美国霸主地位的强化

B、世界经济全球化

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D、第三世界的崛起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2011年11月,针对美国商务部对我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和组件进行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中国商务部依法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国内光伏企业也联合起来“抱团”应对美国的“双反”调查。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A、经济全球化是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

B、中国面临越来越恶劣的外部经济环境

C、经济的自由开放程度与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成正相关

D、中国政府和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风险意识与利用规则能力在提高

【答案】:

【解析】:

第14题【问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他们眼里,“财富就是金银,金银就是财富,要提高国民财富,就要增加国家拥有金银的数量”,他们“主张通过贸易顺差获得金银财富”。

——郭冠清《西方经济思想史导论》

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政策思想?这一政策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经济全球化的拓展和经济民族主义的勃兴并驾齐驱,民族国家应在理想与现实的“囚徒困境”中寻求最佳契合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量存在的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正扮演着“第二政府”的角色,它们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影响着国际贸易的方式和未来发展的走势,而且影响到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政策,因而不可避免地涉及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利益……世贸组织的建立,是国际社会为了应付全球化带来的种种挑战而进行国际合作的显著成果……但是世贸组织对民族国家经济主权的侵蚀也是很明显的……金融全球化要求各国中央银行在制定本国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全球的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而不能只顾本国的利益需求,这就削弱了传统的国家货币主权。

——摘编自徐蓝《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主权保护》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滞胀”阶段,原先各发达国家的贸易自由化政策纷纷转向贸易保护主义,极端排外的民族情绪时常蔓延到国际贸易领域,演化为“天生的排斥他国商品的有力武器”……对外投资的歧视性政策首先是由走在世界经济发展前沿的美国和欧盟带头实行的,它们千方百计地对外国公司和企业附加各类苛刻条件,以歧视性政策限制外来投资……各国出于经济竞争的需要,彼此间展开窃取商业情报和科技发明的间谍大战。高度发展的网络技术为各国的情报人员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摘编自张志梅《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民族主义的成因和表现》

材料三如果要想维持全球化带来的进步,各国必须承担起风险管理的共同职责。国家政府无论强(如美国和中国)弱(如伊拉克和利比亚),都无法凭一己之力解决摆在面前的诸多复杂难题……国家或

许可以在短期内逃避全球责任,但境外事件造成的威胁不可能永远得到控制。如果没有得到解决,全球化世界的流行危险将会不断累积……整个世界都将为此付出代价。

——摘编自伊恩·戈尔丁《全球化问题的全球解决方案》

请回答:

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对传统的民族国家主权构成的挑战。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民族主义的表现及其危害。

据材料三,概括作者关于应对全球化的主要观点。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史实说明中国是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

【答案】:无

【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优质教案

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课标要求: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3)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基本史实,分析其影响;简述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概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和查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历程等,了解“从GATT到WTO”的过程,

围绕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必要性并对中国加入WTO的利与弊等问题展开讨论;开展课堂讨论或辩论:经济全球化对本地区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何解决经济全球化出现的问题?从多角度去分析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责任感;通过了解经济区域集团化与世界经济全球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现实生活中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教学课时: 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经济全球发展的趋势 难点:如何正确理解全球化的影响? 教学建议: 1、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前提,而20世纪则是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世纪。尤其是20世纪末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学设计

第24 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1)了解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原因和影响, 提高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了解世贸组织的由来与发展, 认识其在全球化中的作用; 3)了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史实, 认识其作用; 4)通过收集资料、阅读材料,解决问题,提高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收集和展示资料, 阅读教师提供材料, 让学生感受经济全球化,进而了解全球化趋势的原因和表现; 2)通过辩论活动, 辅之以相关的历史材料解析, 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3)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自主探究和讨论相结合, 理解中国入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情感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利弊, 更好地理解我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引导学生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信念和责任感【重点难点】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与作用(突破方法:从认识福特汽车走向世界的历史通过讨论理解全球化的原因;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福特等国外汽车大举进入中国的原因了解世贸组织的作用) 难点: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突破方法:学生收集全球化有关资料, 结合福特汽车与长安合作的事例,开展辩论赛, 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多媒体显示:福特汽车图片。设问:在我们身边你还知道哪些国外品牌商品?堂 2、投影显示百事可乐、三星、大众、中国海尔等广告图片,设问:你认为当今世界 经济呈现什么趋势? 【讲授新课】 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1、含义:教师展示几组图片,你还知道我们身边有哪些国外产品?(学生回答)肯得基、麦当 劳、可口可乐、富士胶卷、铃木摩托、宝马、奔驰轿车、泰国大米,(教师总结)除了贸易全球化外还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流程一:导入新课 据雀巢公司2003年统计,每一秒钟,有3900杯雀巢咖啡被世界各地的人们享用。我们身边有哪些国外产品?(学生回答:肯得基、麦当劳、可口可乐、富士胶卷、铃木摩托、 宝马、奔驰轿车等等。)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由此导入新课。 流程二:讲授新课 目标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及其实质 操作要求:1、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2、各小组组长汇总知识要点;3、各小组代表阐述答案。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1)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 ①新科技革命的推动(根本原因);②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技术手段) ③跨国公司的推动;(推动者)④市场经济的普遍推行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条件。(重要途径)⑤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2)实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设计意图: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实质的认识,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目标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及相关的区域集团及国际性经济组织; 操作要求:1、自主学习,完成知识表格;2、各小组组员之间互相核对结果;3、各小组组员之间互相检测区域集团及国际性经济组织的记忆效果;4、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经济 (1)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发展阶段,是经济全球化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产物。(2)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影响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发展。 【题组一】巩固检测 1.(2008·江苏高考) 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专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高考·考纲】 【专题·导航】 本单元的主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和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世界经济在经历了冷战前期的恢复和发展后,逐渐开始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这也是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表现。 【单元·结构】方法一、按时间轴整理 方法二:按知识网络整理 【单元·归纳】 (一)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联系与区别 【专题·训练】 1.(2011年1月清远市一模23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此时,为领导世界美国采取的经济措施包括() ①建立北约组织②推行马歇尔计划 ③推动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④推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2.(2011年1月湛江市高三模拟10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二十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下列有利于维护世界金融秩序稳定的国际性组织是()

A.联合国 B.欧共体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2011年3月汕头市一模21题)1944 年7 月,孔祥熙发给蒋介石密电:“英、美暗斗颇剧,美对基金必需掌握,英对国际银行颇欲主持,美可能将国际银行对英让步,其他各国则望基金与银行均告成功。”与这封密电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第一届联合国大会召开 4.(湛江市2012年普通高考测试)二战结束后,面对国际货币关系领域的自由放任与国际经济的发展要求,《经济学家》杂志指出:“迫切需要货币方面的国际协议。”此后建立了() A.雅尔塔体系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布雷顿森林体系 5.(2014·广东佛山一模·22)它的签订,至少体现了三方面的意义,首先,制定了国际贸易活动的“行为准则”使国际贸易行为规范化、国际市场秩序化。其次,通过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限制非关税壁垒,奠定了国际自由贸易的基础。最后,充当国际“商务法庭”,发挥贸易仲裁作用。“它”是指()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雅尔塔体系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欧洲经济共同体就是 6.(2014·广东茂名二模·23)“美国曾利用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取消过波兰的最惠国待遇;许多缔约国也常利用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的例外,大量采用非关税壁垒的措施。”该材料认为关贸总协定存在的弊端是() A.未起到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B.规则不严密 C.不具有法律约束性 D.被美国操纵 7.(2010·广州高中毕业班测试)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提高本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减少本国货币的含金量,贬低本国货币与外币的比价,掀起了一场激列的货币战。在整个危机期间,宣布货币贬值的国家一共达到56个。针对上述问题,二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D.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8.(2011·江苏三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大国,普法战争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种子,又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屠杀,20世纪中期以后走向合作。两国最终走向合作说明了() A.国际形势是影响其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 B.区域集团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C.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最终会达成谅解 D.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9.(2012年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23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该材料可用来探究() A.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B.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原因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熟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影响、评价极其问题 学生能熟悉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宗旨、意义,中国入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采取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通过设问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学生自己归纳、分析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应用热点让学生学生讨论、思考和回答问题,引导学生从史出发认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树立学生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信念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美苏的“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采访历史课代表 晚上洗头用的是什么牌子的洗发水和香皂?——潘婷、舒肤佳 今天穿什么牌子的衣服和鞋子?——海南的揶苗校服和美国的耐克 用什么什么牌子的手机?——诺基亚 提问:通过采访,同学们从课代表的身上看到什么样的经济现象? 回答:经济全球化 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思考】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首先,现代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科学技术促进世界统一的生产体系和技术体系的使用,现代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和以国际互联网作为载体的操作方式,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加强了经济活动的全球联系。 其次,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跨国公司作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

量,成为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思之窗】,然后思考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第三,两极格局的结束和全球范围内对市场经济的普遍认可。冷战期间存在的两个所谓的平行的市场,随着冷战的结束不复存在,市场经济成为全球通行的机制,也促使经济全球化在冷战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92年10月,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联合国致辞时说“个真正的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总之,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 【思考探究】 材料一:以波音公司为例,提出问题:波音公司的零部件在美国能否生产?波音公司为什么把某些零部件生产舍近求远放在国外进行? 材料二:博帕尔事件发生于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央邦的博帕尔市美国联合碳化物属下的联合碳化物有限公司,设于博帕尔贫民区附近一所农药厂发生氰化物异氰酸甲酯泄漏事件。当时有二千多名博帕尔贫民区居民即时丧命,后来更有两万人死于这次灾难,二十多世博帕尔居民因而永久残废,现时当地居民的患癌率及儿童夭折率,仍然因这些灾难远比其他印度城市为高。该事件被认为史上最严重

高一下学期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史期末重难点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重难点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1、识记: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牛耕和铁农具:出现:春秋战国;西汉:赵过推广二牛抬杠的耦犁;东汉:耦犁推广到珠江流域2、理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1)小农经济的含义: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铁犁牛耕是主要的耕作方式。 (2)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以一家一户为单位;②男耕女织;③自给自足;④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1、识记:商周冶铸业、唐宋制瓷业、汉唐丝织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1)冶金业: ①青铜: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 ②冶铁业:春秋晚期:中国最早人工冶铁战国:铁农具推广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南北朝:灌钢法 (2)制瓷业: 商朝:原始瓷器唐代:制瓷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体系 宋代:制瓷技术大放异彩,五大名窑出现 明清:种类丰富,青花瓷(明最好)、彩瓷(明)、珐琅彩(清)。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3)丝织业: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商朝:有了织机;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汉代:丝织业技艺高超。长安设东西织室(丝绸之路将汉代丝织品传到欧洲,因此被称为“丝国”。)唐朝:丝织技术提高,吸收波斯织法和风格 宋代:品种繁多,吸收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明代:丝织业手工工场中出现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 明清时期,出现著名的丝织业中心:苏州、杭州、南京,设织造局;缎成为清朝丝织品代表 2、理解:元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1)原因:①生产力的发展;②商品经济的发展;③手工业者的努力。 (2)表现;①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②明朝中叶以后,在一些手工业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③纺织业使用花楼机: ④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补充: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①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②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③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方式不断进步,工场手工业出现 ④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⑤经济重心的转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⑥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远销亚非欧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影响广泛、深远 ⑦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的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识记:商人的来历 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2、理解:柜坊、飞钱、交子、商帮 (1)柜坊:古代银行的雏形,始于唐朝。 (2)飞钱;是中国历史上早期的汇兑业务形式,始于唐朝。 (3)交子:北宋时期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4)商帮:明清时期出现的地域性商人群体,最著名的是徽商和晋商。 3、识记:北宋城市发展的表现 (1)城市中“市”“坊”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店铺可随处而设,市坊不分; (2)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3)城市中出现不同类型的集市,“草市”也更加普遍;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除了大力引进外资之外,我国政府还可以向下列哪一机构或组织贷款() A.联合国 B.世界银行 C.世贸组织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2015 年年4 月25 日,“高山王国”尼泊尔发生8.1 级强震,人员、财产和文化遭受了罕见的重创。尼泊尔除努力自救外,如需向国际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A.A B.B C.C D.D 3.一天,李文同学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中国因不满美国对中国某一输美商品大幅度提高关税,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诉。对于世界贸易组织做出的一些分析或结论,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之一是调节国际贸易纠纷 B.世界贸易组织是要用法律规则维护国际贸易 C.世界贸易组织在解决贸易争端方面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 D.世界贸易组织也重视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 4.阅读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5. 它提供了密切联系联邦德国与西方的最初手段,为法德永久和解奠定基础。它带来了作为共同 市 场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楷模的共同机构的新形式。上述材料中的“它”是指 ( ) A . 国际联盟 B . 联合国 C . 欧洲煤钢共同体 D . 欧洲联盟 6. 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 要 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这反映了 ( ) A . 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 个包括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B . 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C . 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D .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 7. 在经济全球化全球高峰论坛上,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 实 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材料认为( ) A . 经济全 球化的先决条件是经济区域集团化 B . 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决定经济全球化的实现 ②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③各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 ④经济全球化在逐步形成 ①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导学案 洛阳市第十五中学李芳芳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挑战,使学生认识到,要应对这些挑战,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让学生树立起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志向,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树立开放观念。 2.知识目标: (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载体和主要表现; (2)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 (3)明确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和方式 3.能力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发现经济现象。培养学生学会思考生活的能力,提高利用网络查阅资料的能力。 (2)通过对经济全球化表现的分析感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3)在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时,设计一个小小辩论赛,通过辩论,引导学生既看到经济全球化利的一面,又看到其弊的一面,既看到机遇又要看到挑战,以此培养学生辩证、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教学难点: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和方式 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3.经济全球化载体——跨国公司 (1)含义: (2)目的: (3)作用: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2.消极影响 学生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分组展示。 1:生活中的外国品牌的商品有哪些? 2:国际上畅销的中国商品有哪些?

3:我国知名的跨国公司有哪些? 4:国外知名的跨国公司有哪些? (一)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活动1:2分钟速记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跨国公司的含义、目的、作用 活动2:自我检测 (1)经济全球化是指() A.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B.各国经济全球范围内的完全融合 C.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不受限制地自由流动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根本原因() A.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B.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C.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要求 (3)国际上有一种说法,“美国的消费,中国的投资”。中国 的投资拉动对全球经济增长非常重要,一旦中国投资减缓, 世界经济很可能就要出问题。这反映了当今世界() A.生产的全球化 B.资本的全球化 C.贸易的全球化 (4)日本著名的索尼公司生产的相机,并不是全部生产过程都在日本完成。 其零部件产地如下:芯片来自美国,外壳来自印度,部分零件来自韩国,组装在马来西亚,最后贴上日本制造的标签,销往世界各地市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生产的全球化和贸易的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国家或地区 C.经济全球化有利无害 (5)下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错误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C.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6)下列对对跨国公司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是指在本国或本地区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 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②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 公司实现的③跨国公司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④跨 国公司的最大利益是实现经济全球化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世界经济“全球化”》教案

课题: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 世界格局包括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本课主要讲述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冷战结束后,由于各国都致力于加快经济的发展,在国际合作中发挥优势、弥补不足,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进一步加强,同时国际竞争也空前加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只有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才能实现世界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二、课程标准 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掌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具体表现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材料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世界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使学生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和责任感。 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歌曲<<我和你>>。歌曲中唱到世界人民同住“地球村”。同学们思考一下:地球那么大,为什么把它称作“村”呢? 学生:积极思考并踊跃回答。 教师: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的经济已经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歌曲,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初步感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第一篇章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师:讲故事:“一个英国前王妃和一个阿拉伯王子,坐着苏格兰司机开的德国制造的装有荷兰发动机的汽车,在英吉利隧道出了车祸,抢救她的是美国医生,用的是巴西药。”

人民版必修二经济史全册知识结构梳理

人民版必修二经济史全册知识结构梳理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 经济形式:农业、手工业、商业 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第一节 中国古代农业 ● 思路一 生产力:耕作技术:铁犁牛耕(“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 水利: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生产关系:赋税;徭役;土地制度 ● 思路二 怎么种——耕作技术: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中国古代农业 怎么保障——水利工程 怎么分配——赋税;徭役 为什么这样分配——土地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兼并) ● 思路三 有利条件: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事业的发展;赋税制度;土地制度 中国古代农业 不利条件:赋役沉重;土地集中;水旱灾害;政局动荡; “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2.农业动力的变革: 牛耕的出现:春秋战国 牛耕的推广:西汉中期4.耕作工具的发展:耧车(西汉赵过)3.播种工具的出现:唐:曲辕犁的发明作用:农具改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1).耕作技术的改进1.农业材质的变革:石器时代铁器时代 汉:犁壁的发明;耦犁,一牛挽犁5.灌溉工具的发展: 翻车(三国马钧) 筒车(水力冲击)一.农业的发展(要素)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2)水利工程 著名工程:都江堰(李冰)——关中平原成为千里沃野 郑国渠(郑国)——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水利专家:大禹;秦国:李冰父子;郑国;汉代:王景 地方特色工程:坎儿井 二.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铁犁牛耕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精耕细作是古代农业鲜明特点 (3)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三.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经济:劳动力;生产工具(铁器)生产技术(耕作);水利工程——生产力 赋税制度;土地制度——生产关系 政治:国家是否统一;政局是否安定;统治者是否重视(重农抑商政策) 天文历法的进步 【思考:秦国具备统一中国的物质条件的主要原因?以牛田;水利工程;商鞅变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4课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Ⅱ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学设计 南县一中李湄 课标 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 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教学目标 1.识记从关贸总协定发展到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史实,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2.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和影响;理解世界贸易组 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探讨中国该如何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所面临的挑战。 学法指导 1.理解经济全球化概念。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 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 2.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注意结合当今社会经济和自己的生活, 感受经济全球化,进而追溯经济全球化历程、原因和表现。 重点难点 1.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与作用 2.难点: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相关图文资料。

教学方法 1、图示法 2、问题探究法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展示图片:波音飞机的零部件来自于世界70多个国家。 设问:图片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经济全球化 引入: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是怎样走向高潮的? 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走向高潮的原因又是什么?今天 我们一起来探讨经济全球化。 【自主学习】 一.阅读教材第一目“经济向全球化发展”(注意“前言”、学思之窗等) A:简述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原因。 【1组学生板演预测】 (1)进程:新航路的开辟,启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迅速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2)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基础和根本的动力);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手段);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结束(消除障碍);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疏通

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

目录 1前言 (1) 1.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1) 1.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现状 (2) 1.3研究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2)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3) 2.1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3) 2.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3) 3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3) 4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对策 (4) 4.1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国家经济稳定发展 (4) 4.2发展中国家应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 (4) 4.3在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加强公平贸易 (5) 5结论 (5) 参考文献 (5)

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经济生活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客观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各个国家既要把握住历史机遇加快发展,又要审时度势规避风险、迎接挑战,构建互惠共赢的多边经济体制,以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国对策 一、前言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展开,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联成网络,把各国经济更加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增多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经济秩序仍存在不公正不合理因素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虽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但也面临着其带来的一系列新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挑战。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所谓经济全球化应是指资本、技术、劳务、商品等各种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统一配置,包括生产全球化、技术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等等,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之间形成一种更加直接和紧密的内在联系。从一般经济学意义上理解,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世界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依存日益加深。世界经济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加快,跨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现状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经济史全册知识结构梳理

● ● ● 有利条件: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事业的发展;赋税制度;土地制度 中国古代农业不利条件:赋役沉重;土地集中;水旱灾害;政局动荡; “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 2.农业动力的变革: 牛耕的出现:春秋战国 牛耕的推广:西汉中期 4.耕作工具的发展: 耧车(西汉赵过) 3.播种工具的出现: 唐:曲辕犁的发明作用:农具改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1).耕作技术的改进 1.农业材质的变革: 石器时代铁器时代 汉:犁壁的发明;耦犁,一牛挽犁 5.灌溉工具的发展: 翻车(三国马钧) 筒车(水力冲击) 一.农业的发展(要素) 铁犁牛耕 刀耕火种 郑国渠(郑国)——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水利专家:大禹;秦国:李冰父子;郑国;汉代:王景 地方特色工程:坎儿井 二.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铁犁牛耕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精耕细作是古代农业鲜明特点 (3)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三.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经济:劳动力;生产工具(铁器)生产技术(耕作);水利工程——生产力 赋税制度;土地制度——生产关系 政治:国家是否统一;政局是否安定;统治者是否重视(重农抑商政策)

天文历法的进步 【思考:秦国具备统一中国的物质条件的主要原因?以牛田;水利工程;商鞅变法】 第二节中国古代手工业 一.纺织业 新石器时代:纺织业萌芽(原料:麻、葛、丝工具:骨梭、骨针等) 丝织业:商汉唐; 棉织业:宋明 二.冶金业 1)冶铜业:(1)新石器时代:起源(2)商周时期:青铜器制造水平世界领先(3)秦朝:青铜防锈 2)冶铁业:(1)春秋晚期产生 (2)战国时期推广:①块炼铁(锻铁)生铁(铸铁) ②炼钢、淬火技术 (3)汉代推行官营:①燃料变化:木炭—煤炭②供风技术:自然通风—人力—畜力—水力 (皮囊鼓风) (马排鼓风) (水排) (4)南北朝:灌钢法(5)北宋:煤炭 三.陶瓷业 1)制陶业产生:原始时代彩陶、黑陶;成就:兵马俑、秦砖汉瓦、(独特技术)唐三彩 2)制瓷业(世界最早) 商代: 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 技术成熟,先后出现青瓷和白瓷 唐朝: 南青(越窑)北白(邢窑) ,景德镇和四川大邑,釉下彩绘(长沙)宋代: 瓷窑遍布各地(景德镇和五大名窑) 唐宋名窑: 瓷窑遍布各地,各具风格 (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窑和陕西耀州窑) 元代: 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烧制出青花瓷 清代:粉彩瓷器:康熙年间发明;雍正年间登峰造极。(发明珐琅彩) 第三节中国古代商业古代商业的主要构成因素: 商人;商品(农、手工产品等);交换场所(国内外市场);货币;交通状况;国家政策 一.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商周:初步发展。周:骨贝、铜贝; “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良好条件—出现巨商和商业中心 汉代:商运活跃。 唐代:商旅往来频 繁辅助性经营场所 宋元:海外商运发 展迅速 明清:形成商帮, 出现会馆 二、“市”的发展 战国: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 汉代:都市因商业集中而繁荣 新朝: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形成: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五均”官 唐代: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盛,扬州 宋代:汴京等都市的商业繁盛 清代:苏州“十万烟火” .四大名镇:吴江盛泽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①.商业起源很早,不断发展,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 ②.联系: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但始终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③.结构: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④.阶段:阶段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宋元空前繁荣) ⑤.交通:商业交通发达,水陆商运兴盛;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笔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笔记(一) 前几天分享的必修一的知识点,大家学习的如何? 知道期末将至,现在记忆有点晚了,但历史君还是觉得,大家应该通读一遍,做到心理有数。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起源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2、表现 河姆渡氏族公社遗址发现稻谷 神农氏被尊奉为中国农业的始祖 3、地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4、概况 (1)原始农业 主要生产工具:石刀石斧石犁耒耜 主要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作物种类:水稻和粟 生活方式: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 (2)商周农业 主要生产工具:出现了青铜农具,但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耕作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作物种类: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5、农业发展特点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铁犁牛耕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2)汉朝: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要用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后来又出现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 2、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 (1)耕作方法: ①垄作法(春秋战国) ②代田法(西汉) (2)耕作技术: ①西汉发明播种用的耧车 ②魏晋南北朝采用耕耙耱技术(北方旱地)和耕耙技术(南方水田) (3)耕作制度: ①两汉的耕作制度是以一年一熟为主。 ②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3)水利灌溉的发展: ①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时期);漕渠、白渠、龙首渠(汉朝)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知识归纳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知识归纳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背景:二战后,西欧国家的经济在战争中遭到重创,实力大为削弱;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是最大的债权国;美国“怀特计划”与英国的“凯恩斯计划”的提出为其提供了条件。 (2)建立过程: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美、苏、法、英、中等44个国家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前者在947年运行,后者在1946年开始营业。这样,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3)影响: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行;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关税和贸易总协定》:1947年10月底,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筹备委员会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该协定是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其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行国际贸易自由化。影响是: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环境,推动了战后经济的发展;但是美国试图通过它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 (2)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小结:美国在战后经济实力膨胀,为操纵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先是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此后致力于建立国际贸易组织,《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就是美国欲操纵世界贸易,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的一个缩影。 二、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欧洲联盟的建立 (1)欧盟出现的原因:①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同感,各国冲突和战争,给欧洲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和痛苦。②二站后欧洲实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复习(经济史)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一、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春秋战国) 生产模式:广种薄收精耕细作 组织方式:大规模简单协作个体农耕 时代:氏族公社、夏商周春秋、战国开始 2、土地制度: ⑴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⑵商周: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开始实行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⑶封建社会: ①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 3种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最主要)和自耕农私有土地。(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 产的主要途径) ②土地公有制: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 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②生产模式——精耕细作 ③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4、小农经济特点: ①以家庭为单位 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③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④脆弱性:自然灾害和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压迫容易导致自耕农破产。 二、列举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冶金⑴冶铜: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已相当成熟 ⑵冶铁业:春秋时期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 2、纺织⑴中国最早发明丝织技术。 ⑵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丝国”称号(丝绸之路) ⑶元明:江苏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3、陶瓷业: ⑴制陶业:新石器时代彩陶、黑陶、白陶 ⑵制瓷业:东汉青瓷----南北朝白瓷-----宋代景德镇是瓷都------元彩瓷:青花、釉里红------明五彩、斗彩瓷------清粉彩、 珐琅彩 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②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等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 官营手工业规模庞大、管理制度完善,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民间消费品,某些部门在明清时期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家庭手工业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出售。 三、概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必修二中国经济史试题

必修二中国经济史专题 一.选择题 1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2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货(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3 “夫仁政,必自经界(地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国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4青铜器反映了古代高超的铸造工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铜是一种铜锡化合物 B.青铜器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 C.青铜比纯铜的硬度低 D.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青铜制品 5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6下列水利工程中,把中原腹地与中国最南方连接起来的是

7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是我国古代经济史上的重大变化。下列赋役制度适应了这一变化的是A.相地而衰征 B.租庸调制 C.方田均税法 D.一条鞭法 8中国古代丝织业一直很发达,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下列选项中,反映明代丝织业状况的是 A A.使用新式“纱绸机” B.开始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C.开始培育八辈之蚕 D.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开始西传 9为迎接201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围绕“博物馆与记忆”的主题搜集到一组中国古代器物图片(见下图)。并制作了如下标签:①商代兽面乳灯纹鼎;②5000~4000年前良渚文化玉琮;③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石斧;④战国曾侯乙编钟。上述标签与下组图片自左至右对应的顺序是 B A.②①④③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10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后经过新政府的谈判,这一税率提高至75%、20%、80%等14个等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该新政府是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重庆政府 11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2.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 项政策在当时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