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教学设计方案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方案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方案

17.1 Array《勾股定理》教学

设计

公开课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学《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颍州区马寨乡中心学校刘洪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背景,体会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 (2)、掌握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边关系和三角之间的关系。 (3)、应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在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通过探究勾股定理(正方形方格中)过程,体验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3)、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探究的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适当训练,养成数学说理的习惯,培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逐步体验数学说理的重要性。 (2)、在探究活动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探索和证明勾股定理。 2、教学难点:应用勾股定理时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时教学强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并强调同桌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强化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自主探索,感受到“无出不在的数学”与数学的美,以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地位与作用。 四、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一:了解历史,探索勾股定理。 活动二:拼图验证并证明勾股定理。 活动三:例题讲解。 活动四:巩固练习。 活动五:归纳小结。 活动六:布置作业 五、教学活动内容及目的 1、通过勾股定理的发现,了解历史,激发学生对勾股定理的探索兴趣。 2、观察、分析方格图,得到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质——勾股定理,发展 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拼图验证勾股定理,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激发探究精神,回顾、反思、交流。布置作业,巩固、发展提高。 六、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 (一)、问题与情景 1、你听说过“勾股定理”吗? (1)、勾股定理是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的,西方国家称勾股定理 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2)、我国著名的古算书《周髀算经》中记载有“勾广三,股修四,径隅 五”,这作为勾股定理特例的出现。 2、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相传在2500年以前,他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用的地砖铺成的地面反映了直角三角形的某些特性。 (1)、现在请你观察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2)、一般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有这样的特点? (二)、师生行为 教师讲故事(勾股定理的发现)、展示图片,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倾听学图 A B C A B C B C A

勾股定理教案

勾股定理(一) 常德市第二中学张美荣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证明——应用”的数学探究过程,在动手实践中体会“特殊到一般”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所具有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对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与应用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创设校园问题情景 1、观看多媒体照片 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2、抽象出数学问题 如图,少数师生为了走“捷径”,在学校求索馆前的长方形草坪内走出一条小路AB。已知两步为1m,你能算出“捷径”省了多少路吗?从计算出的结果,你有怎样的想法? 引导学生分析:要算节省的路程,就要算出AB的长,Rt△AOB中,已经知道AO、BO 的长,如何计算AB呢?即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如何求第三边?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勾股定理 二、测量实验猜测新知 操作一 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的R t△ABC,∠C=90°,其中a=3,b=4,测量斜边c 的长度。

操作二 分别以R t△ABC三边a、b、c为边长向外作正方形S、T、P,则正方形S、T的面积是多少?正方形P呢,如何计算? 引导学生先画图,由画图过程去体会正方形P的计算方法(割补法),然后请学生来表述。 操作三 P的面积,由此猜测 222 +=,即勾股定理: a b c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 222 += a b c 三、拼图探究验证新知 (一)拼图实验 步骤1剪出四个全等的(如右图)直角三角形,其中c为斜边,且b>a. 步骤2用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拼出一个正方形(中间可以出现空心). 学生作品展示 运用多媒体工具(备课王)展示学生作品:

最新勾股定理单元复习教案

年级数学科辅导讲义(第讲)学生姓名: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勾股定理 知识梳理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a、b,斜边为c,则a2+b2=c2。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下面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若a,b,c是一组勾股数,则ak,bk,ck(k为正整数)也必然是一组勾股数。常用的几组勾股数有3,4,5;5,12,13;6,8,10;7,24,25;8,15,17;9,40,41等。 4.勾股定理的应用: ①圆柱形物体表面上的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②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问题。 5.直角三角形的判别: ①定义,判断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 ②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一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边的平方和,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6.拓展:特殊角的直角三角形相关性质定理。 精讲点拨 考点1. 勾股定理 【例1】在Rt△ABC中,已知两边长为3、4,则第三边的长为 变式1 在Rt△ABC中,已知两边长为5、12,则第三边的长为 变式2 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6,则它的高是________ 变式3 在Rt△ABC中,∠C=90°,a,b,c分别为∠A,∠B,∠C所对的边, (1)已知c=4,b=3,求a;(2)若a:b=3:4,c=10cm,求a、b。

考点2. 勾股定理的证明 【例2】如图:由四个全等直角三角形拼成如下大的正方形,求证:2 2 2 a b c += 变式 如图:由四个全等直角三角形拼成如下大的正方形,求证:2 2 2 a b c += 考点3 勾股定理的应用 【例3】 如图,A 市气象站测得台风中心在A 市正东方向300千米的B 处,以107千米/时的速度向北偏西60°的BF 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200?千米范围内是受台风影响的区域. (1)A 市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写出你的结论并给予说明; (2)如果A 市受这次台风影响,那么受台风影响的时间有多长? 变式1 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个男孩子头顶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这个男孩子头顶5000米,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材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一 节《勾股定理》第一课时: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勾股定理是反映自然界基本规律的一条重要结论,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重要性质,揭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把三角形有一个直角的“形”的特点,转化为三边之间的“数”的关系,它是数形结合的典范。它可以解决许多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勾股定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数学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作用。是初中数学教学内容重点之一。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了解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学情分析 1.通过初一一年的数学学习,初二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学习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也能较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所获得的解题经验,他们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并敢于对不懂的地方和不同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疑问。 2.考虑到三角尺学生天天在用,较为熟悉,但真正仔细研究过三角尺的同学并不多,通过这样的情景设计,能非常简单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本节课的本质。 3.以与勾股定理有关的人文历史知识为背景展开对勾股定理的认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设想 1.课型:新授课 2.设计理念:本教案以学生手中舞动的三角尺为知识背景展开,以勾股定理在古今中外的发展史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发展过程有所了解,让他们感受勾股定理的丰富文化内涵,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和运用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通过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和运用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探究创新的精神。 3.教学思路:探索结论-得出结论-历史介绍-初步应用结论-应用结论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回顾直角三角形中三角之间的关系,掌握新知即三边之间关系。 2.理解勾股定理的内涵,并能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画图实验,让学生经历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能力目标 1. 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初步会用它进行有关计算,即已知两边,运用勾股定理列式求第三边。 2.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性问题和应用性问题)。 3. 经历探索勾股定理内容的过程,学会简单的合情推理与数学说理。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方案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方案

五、利用现代手段,全面验证 思考:在一般的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斜边的平方呢 几何画板演示:书本 网格中任画一个直角△ABC,不妨取AC=3,取BC=4,分别以AC、BC、AB为边向外作正方形P、Q、R。然后回答问题: 1、正方形P的面积=---------,与BC的关系如何 2、正方形Q的面积=---------,与AC的关系如何 3、正方形R的面积=----------,与AB的关系如何 4,三正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5、确定三边的关系。 得到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六、讲解例题,功过新知 书本例题赏析 七、练习巩固,及时反馈 书本第51页 八、加深记忆,课堂小结 学生谈体会 1、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去猜想三边关系。 2、用几何图形和几何画板验证勾股定理。 (二)证明猜想。 目前世界上可以查到的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有几百种,连美国第20届总统加菲尔德于1881年也提供了一种面积证法,而我国古代数学家利用割补、拼接图形计算面积的思路提供了很多种证明方法,下面咱们采纳其中4种(教师制作教具演示, )来进行证明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方法四 3.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4、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你认为还有什么要继续探索的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从几何上看,勾股定理是讲:以RtΔ斜边为一边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分别以两直角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我国古代学者,就是用这种思路来证明勾股定理的.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因此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17.1 勾股定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勾股定理的探究过程,了解关于勾股定理的一些文化历史背景,通过对我国古代研究勾股定理的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能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探索和证明勾股定理。难点: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 (一)创设问题情境 1、你听说过“勾股定理”吗? (1)勾股定理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的,西方国家称勾股定理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2)在中国,相传4000多年前,大禹曾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利用勾股定理来测量两地的地势差 (3)我国著名的《算经十书》最早的一部《周髀算经》。书中记载有“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这作为勾股定理特例的出现。 2、毕答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相传在2500年以前,他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用的地砖铺成的地面反映了直角三角形的某写特性。 (1)现在请你一观察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2)一般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有这样的特点吗? (二)师生行为教师讲故事(勾股定理的发现)、展示图片,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倾听学生交流。针对不同认识水平的学生,引导其用不同的方法得出大正方形的面积等于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学生听故事发表见解,分组交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分割、拼接、数格子的个数等等方法。阐述自己发现的结论。 (三)(三)设计意图 ①通过讲故事,让学生了解历史,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②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及探索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相互欣赏、争辩、互助中得到提高。 ③鼓励学生用语免得数学活动的困难,尝试从不同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通过方法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用重点关注: ①学生能否将实际问题(地砖图形在三个正方形围成的一个直角三角形)转化成数学问题(探索直角三角形的特性三边关系)。 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交流,鼓励叙述大胆说唱自己的看法。 ③学生能否准确挖掘图形中的隐含条件,技术各个正方形的面积 ④是否能用不同的方法(先补全在分割、数格子的个数、拼图等等),引导学生正确地得出结论。 ⑤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在探究中发表意见,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活动二】 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案背景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材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一节《勾股定理》第一课时: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勾股定理是反映自然界基本规律的一条重要结论,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重要性质,揭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把三角形有一个直角的“形”的特点,转化为三边之间的“数”的关系,它是数形结合的典范。它可以解决许多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勾股定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数学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作用。是初中数学教学内容重点之一。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了解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学情分析 1.通过初一一年的数学学习,初二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学习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也能较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所获得的解题经验,他们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并敢于对不懂的地方和不同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疑问。 2.考虑到三角尺学生天天在用,较为熟悉,但真正仔细研究过三角尺的同学并不多,通过这样的情景设计,能非常简单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本节课的本质。 3.以与勾股定理有关的人文历史知识为背景展开对勾股定理的认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设想 1.课型:新授课 2.设计理念:本教案以学生手中舞动的三角尺为知识背景展开,以勾股定理在古今中外的发展史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发展过程有所了解,让他们感受勾股定理的丰富文化内涵,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和运用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通过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和运用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探究创新的精神。 3.教学思路:探索结论-得出结论-历史介绍-初步应用结论-应用结论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回顾直角三角形中三角之间的关系,掌握新知即三边之间关系。 2.理解勾股定理的内涵,并能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画图实验,让学生经历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能力目标 1. 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初步会用它进行有关计算,即已知两边,运用勾股定理列式求第三边。 2.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性问题和应用性问题)。 3. 经历探索勾股定理内容的过程,学会简单的合情推理与数学说理。 4.通过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和有条理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感受勾股定理的价值,也能写出简单的推理格式,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及合作交流的意识。学生通过适当训练,养成数学说理的习惯,逐步体验数学说理的重要性。 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 三、重点难点剖析 (一)重点 1.体验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勾股定理的内涵。 2.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即在直角三角形中,知道两边,可以求第三边。 (二)难点 1.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 2.应用勾股定理时斜边或直角的确定,推理格式的正确书写。 3.灵活运用勾股定理。 (三)难点成因 在勾股定理的探索和验证过程中,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很难从代数表示联想到有关的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联想到有关的代数表示,这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四)难点突破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按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引导学生先由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开始研究,然后从正方形的面积联想a2、b2、c2;得出结论后,不把重点放在勾股定理的验证过程中,而只是简单介绍勾股历史,简单提到古今中外对勾股定理有很多证明方法,而对于怎样证明则作为课后阅读留给学生自己探索。然后直接进入勾股定理的应用。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实践、探索和交流的时间,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另外对练习的精选,也选择学生易错的题型,让他们养成先确定斜边或直角再利用定理的习惯。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一)教学策略 课堂组织策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以熟悉的学习工具—三角板为导入,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勾股定理探索的方法。 学生学习策略: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所需掌握的知识,在教师的组织、引导、点拨下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真正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 辅助策略: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直观形象地观察、动手操作。 (二)教法设计 探索法:让学生在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讨论法:在学生进行了自主探索之后,让他们进行合作交流,使他们互相促进、共同学习。 练习法:教学中通过对形的计算,使学生了解数对形的意义,使数形结合在勾股定理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并精心设计随堂变式练习,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五、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教学手记教学过程学生活动 这是新课,要掌握的哦。 新知介 绍 1、 由身边熟悉的工具---三角板开始新课根据三角板拓展思维回答相关问题 情景创 设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方案#(精选.)

教学设计(《勾股定理》为主题) 班级:2015级3班学号:2015060336 姓名:吴玲性别:女 序言:勾股定理是几何中几个重要定理之一,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对直角三角形性质的进一步学习和深入,它可以解决许多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它不仅在数学领域而且在其他自然科学领域中也被广泛地应用,而说明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工具。 勾股定理知识是我国数学领域的璀璨明珠,代表着历代人民智慧和探索精神的结晶。通过学生亲身再次重温它的得来的过程从中感触我国数学知识源远流长和数学价值的伟大从中得到良好的思想的熏陶。

教学活动1 活动一:故事场景→发现新知 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相传在2500年以前,他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用地砖铺成的地面反映了直角三角 形的三边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 地面 同学们,请你也来观察下图中的地面,看看能发现些什么? 提问:1)上图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2)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直角三角形,一般的的直 角三角形是否也满足这种特点? 引导学生分析情景、提出问题: 你是怎样观察这个砖铺的现场的? (从基本砖铺材料、图形单元、位置形态进行观察:铺设材料是 正方形砖块,其中丰富的图案都是由等腰Rt△色块作为基本单元 构成。) A B 由于对角线的作用,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或者手工拼图可以发现用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正方形的基本方法(充分展示出了等腰直 角三角形与正方形的结构关系)。

3)在课堂上开展分组活动,让学生亲手操作:对正方形进行 剪切、拼贴然后再将它们关联(由正方形的边长关系到等腰直角 三角形)起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现----合围(以等腰直角三 角形的三边为边) 教学活动2 活动二、深入探究→网络信息 等腰Rt△有上述性质其它的Rt△是否也具有这个性质呢? 网格 提问: (1)你是如何计算那个建立在Rt△斜边上的正方形面积的? 怎样探索“其它”的Rt△的三边关系呢? 目标体验:有区别的看待直角三角形(从地板上的等腰直角三角 形出发,构建“其它”直角三角形并且在它的三边建立正方形以 突出便利于探究性学习的网格图形)。 (2)要求学生画一个两直角边分别为2,3的直角三角形,并以它的三边为边长(根据定义法辅用以直尺)建立正方形。 (3)计算各正方形面积并验证这个Rt△的三边存在的关 系。

勾股定理教案课程

勾股定理 教学目标 1、了解勾股定理的推理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2、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渗透建模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 3、通过研究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意识和能力.知识梳理 1.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_____的平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2)勾股定理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在___三角形中. (3)勾股定理公式a2+b2=c2的变形有:a2=c2﹣b2,b2= c2﹣a2及c2=a2+b2. (4)由于a2+b2=c2>a2,所以c>a,同理c>b,即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大于该直角三角形中的每一条直角边. 2.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除了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性质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 性质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___. 性质3: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___等于斜边的一半.(即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位于斜边的中点) 性质4: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乘积等于斜边与斜边上高的乘积. 性质5: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___;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 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___. 3.勾股定理的应用 (1)在不规则的几何图形中,通常添加辅助线得到直角三角形. (2)在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勾股定理与方程的结合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方法,关键是从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模型,画出准确的示意图.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应用.(3)常见的类型: ①勾股定理在几何中的应用:利用勾股定理求几何图形的面积和有关线段的长度. ②由勾股定理演变的结论:分别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长向外作正多边形,以斜边为 边长的多边形的面积等于以直角边为边长的多边形的面积和. ③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运用勾股定理的数学模型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 ④勾股定理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的应用:利用勾股定理把一个无理数表示成直角边是两个正整 数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4.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 (1)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先根据题意把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后,再确定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一般情况是两点之间,_________.在平面图形上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 (2)关于数形结合的思想,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它们本身就是数和形的结合,所以我们在解决有关结合问题时的关键就是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典型例题

勾股定理单元设计分析教案

区域集备组教学设计案例 单元设计总体分析——《勾股定理》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 1、教材分析:本章是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4章,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应用,教材从实践探索入手,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接着研究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介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最后介绍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广泛应用。 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很重要的性质,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勾股定理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古老而实用的方法。在“四边形”和“解直角三角形”相关章节中,勾股定理知识将得到更重要的应用。 2、教材特点: ①在呈现方式上,突出实践性与研究性。(对勾股定理是通过问题引出加以探索认识的。 ②突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与过程,勾股定理的应用尽量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③对实际问题的选取,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④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本章安排了两个阅读材料和一个课题学习) ⑤注意训练系统的科学性,减少操作性习题,增加探索性问题的比重。 (二)单元教学目标(包括情感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由情境引出问题,探索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再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培养学数学、用 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2、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掌握勾股定理,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3、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会运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4、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宣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目标: 5、感受数学文化的价值和中国传统数学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与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 思想感情。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泸水市鲁掌中学王晓荣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勾股定理是数学中几个重要定理之一,它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中三边的数量关系。它在数学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 2、了解勾股定理的内容。 ; 3、能利用已知两边求直角三角形另一边的长。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图活动,体验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发展形象思维。 2、在探索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探索的结果。 情感与态度: 1、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对比介绍我国古代和西方数学家关于勾股 定理的研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情感,激励学生奋发学习。 2、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体验获得结论的快乐,锻炼克服困难的勇气, 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和证明勾股定理 难点:用拼图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几何图形的分析能力已初步形成。部分学生解题思维能力比较高,能够正确归纳所学知识,通过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能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现在的学生已经厌倦教师单独的说教方式,希望教师设计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几何环境,给他们自己探索、发表自己见解和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更希望教师满足他们的创造愿望。 三、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式教学,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采用观察分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四、教学程序

勾股定理教学过程设计

《勾股定理教学过程设计》 吉安县登龙中学金刚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验证方法的收集与整理 第二环节验证过程的分析与欣赏 第三环节尝试拼图,验证定理 第四环节练习提升 第五环节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第六环节小结反思 第七环节课题拓展 第一环节验证方法的收集与整理 <一>课前自主探究活动 具体的做法是:请各个学习小组从网络或书籍上,尽可能多地寻找和了解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并填写探究报告: 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的明珠,充满魅力,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证明趋之若骛,其中有著名的数学家,也有业余数学爱好者,有普通的老百姓,也有尊贵的政要权贵,甚至有国家总统。 同时勾股定理是世界上证法最多的定理,在这数百种证明方法中,有的十分精彩,有的十分简洁,希望学生能从这些证明方法中学习到一些重要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鼓励同学们作为新时期的学习者,也能探索出自己的证明方法,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活动需注意的地方:上这节课前一个星期教师布置给学生以下活动:查有关勾股定理的资料(可上网查,也可查阅报刊、书籍).实行“小组合作制”,各小组中自己推荐一人担任“发言人”,一人担任“书记员”,在小组结束后,由小组的“发言人”汇报本小组的结果,提前两三天由几位学生汇总(教师可适当指导)。可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台”展示本组找到的证明方法,其他小组给予评价,这样既保证讨论的有效性,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探究成果的交流与展示 以下是学生搜集的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 1.赵爽证明 2.1876年美国总统Garfield证明 3.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证法 4.毕达哥拉斯 5.青朱出入图 6.在印度、在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出现的一种拼图证明 7.欧几里得证明 …….. 意图:使学生在上这节课时就对勾股定理历史背景有全面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勾股定理的重要性,学习勾股定理是非常必要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一活动,也是一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的好机会,可以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同时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归类总结等能力。

勾股定理教案设计

勾股定理教案设计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案例 《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勾股定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面学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作了铺垫,为以后学习“四边形”和“解直角三角形”奠定基础。勾股定理的探索和证明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思维品质的载体。它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勾股定理是一坛陈年佳酿,品之芬芳,余味无穷,它以其简洁优美的形式,丰富深刻的内涵刻画了自然界和谐统一关系,是数与形结合的优美典范。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 数学思考 在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解决问题 1.通过拼图活动,体验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发展形象思维。 2.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在与他人交流中获取探究结果。 情感态度 1.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感受数学文化,激发学习热情。 2.在探究活动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经历探索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 难点:用拼图的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四)教学媒体准备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方格纸(老师准备)、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学生四人一组,分组准备)。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几何学习,几何图形的观察、几何证明的理性思维能力已初步形成。因此在教学中要力求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

勾股定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勾股定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勾股定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题目勾股定理总课 时 8 学校方山 初级 中学 执教者刘伟平年级八年级学科数学 设计来源集体备课教学时间2017年3月 13日—3 月 24日 教材分析勾股定理是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的内容。勾股定理是几何中几个重要定理之一,它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中三边的数量关系。它在数学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现时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作用。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学情分析 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选择引导探索法,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种教学理念反映了时代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借此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2、会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3、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定理的含义;了解逆命题、逆定理概念;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用面积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数学方法,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激励学生发奋学习。 2、让学生体验自己努力得到结论的成就感,体验数学充满了探索和创造,感受数学之美,探究之趣。 重 点 勾股定理、逆定理及运用

难 点 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探索过程课 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网络资源 课题:17.2.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5课时) 课型新 授 课 备课 时间 2017-3-18 使用 教师 姓名 使 用 时 间 主备刘 伟 平 审核 教师 参与 教师 姓名 刘伟平孙小娟 教学目标: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 2.熟记一些勾股数; 3.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探究方法.重点: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理解并掌握互逆命题、原命题、逆命题的有关概念及关系. 难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 教学流程二次备 课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认识并说出勾股定理,并能够用勾股定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体验数学定理的发现、验证及应用的过程,较多地了解数学史,使学生由单纯接受知识状态变为探索发现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探索勾股定理过程中培养合作交流的习惯,让学生充分地感受数学的美,通过解决问题增强自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由一般的直角三角形组图推证勾股定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片、硬纸片、剪刀、刻度尺、图钉 二、教学方法 让学生自己寻找勾股定理史料,教师提出问题、设计问题,让学生探索,让学生剖析,思想方法让学生总结,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点拨、引导,促进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总结规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多媒体展示: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贴出了如下的一个拍卖广告:如图所示,有面积560英亩的土地待拍卖,土地分成三个正方形,面积分别为74英亩,116英亩,370英亩,这三个正方形恰好围着一个池塘,如果有人计算出池塘准确面积,则池塘不计入土地价钱白白奉送,英国数学家巴尔教授曾巧妙解答了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快来学习吧——“勾股定理”。 教师:再请同学们欣赏八年级(下)数学封面上的四个全等直角三角形围成正方形这一彩图,这是什么标志吗?这是赵爽弦图,也是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人物头像):他们分别是:赵爽、商高(我国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几何大师)、加菲而德(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曾经研究过勾股定理,今天我们也来研究勾股定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数学史料,激发勾股定理的神秘性,调动学生探索的兴趣)(二)动手操作,探索发现 课前让每个同学准备好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可特殊、可一般)。 教师:请同学们各自测量手中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然后计算两直角边的平方和斜边的平方,再比较他们的大小。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操作,很快得到三边长的不同数据:3,4,5;6,8,10;5,12,13;

勾股定理教案

动态教案模板 学科数学授课年级八年级学校教师姓名 章 课 题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总课时 5 第课时 1 节 课 题 18.1 勾股定理(1)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3月19日 教 学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2.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3.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促其勤奋学习。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与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感受勾股定理的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学习态度,体会勾股定理的应用价值。 教 学 用 具 教 学 重 点 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 教勾股定理的证明。

S正方形=C S正方形=4ab+(a-b) 方法二; 已知:在△ABC中,∠C=90°,∠A、∠B、∠C的对边为a、b、c。 求证:a2+b2=c2。 分析:左右两边的正方形边长相等,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 左边S=4× ab+c2 右边S=(a+b)2 左边和右边面积相等,即 4× ab+c2=(a+b)2 化简可得。 方法三: 以a、b 为直角边,以c为斜边作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

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 把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形状,使A、E、B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 RtΔEAD ≌ RtΔCBE, ∴ ∠ADE = ∠BEC. ∵ ∠AED + ∠ADE = 90o, ∴ ∠AED + ∠BEC = 90o. ∴ ∠DEC = 180o―90o= 90o. ∴ ΔDEC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它的面积等于 . 又∵ ∠DAE = 90o, ∠EBC = 90o, ∴ AD∥BC. ∴ ABCD是一个直角梯形,它的面积等于 . ∴ . ∴ .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达300余种。请学生利用业余时 间探究。 三、课堂练习:

人教版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日照市东港区教育局电教站安伯玉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8.1《勾股定理》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勾股定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的学习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面学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作了铺垫,为以后学习“四边形”和“解直角三角形”奠定基础。 勾股定理的探索和证明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思维品质的载体,它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勾股定理是数与形结合的优美典范。 教学目标 一、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经历探索发现并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 二、在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通过拼图活动,体验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发展形象思维。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在与他人交流中获取探究结果。 四、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感受数学文化,激发学习热情。在探究活动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经历探索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 难点:用拼图的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学具准备: 方格纸、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 教法与学法 教法:在教学中要力求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尽量为学生创设“做数学、玩数学”的情境,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法:在探索勾股定理时,主要通过直观的,乐于接受的拼图法去验证勾股定理。在本节课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通过拼图活动,体验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发展形象思维。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在与他人交流中获取探究结果。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引出课题 师: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 酷6网上曾经出现一个报道:人类一直想弄清楚其他星球上是否存在“人”,我们怎样才能与“外星人”取得联系呢? 为什么我国科学家向太空发射勾股图试图与外星人沟通?这个图形蕴含怎样的秘密? 师: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为什么把这个图案作为2002年在北京召开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徽?这个图案蕴含着怎样博大精深的知识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课题。 板书课题《勾股定理》 二、画图实践,大胆猜想 1.活动一: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相传在2500年以前,他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用地砖铺成的地面反映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某种数量关系。 师:同学们,请你也来观察下图中的地面,看看能发现些什么? 地面 图18.1-1 师:你能找出图18.1-1中正方形A 、B 、C 面积之间的关系吗? 生:S A +S B =S C 师:图中正方形A 、B 、C 所围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有什么特殊关系? 生: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师:是否其余的直角三角形也有这个性质呢?

勾股定理教案级说课稿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教学任务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安排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2故事场景→发现新知 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 数学家。相传在2500年以前,他 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用地 砖铺成的地面反映了直角三角形 的三边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 地面 同学们,请你也来观察下图中 的地面,看看能发现些什么? (2)教师讲述故事、展示图片。 引导学生分析情景、提出问题: 你是怎样观察这个砖铺的现场的? (从基本砖铺材料、图形单元、位置形态进行 观察:铺设材料是正方形砖块,其中丰富的图 案都是由等腰Rt△色块作为基本单元构成。) A B 由于对角线的作用,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或 者手工拼图可以发现用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正 方形的基本方法(充分展示出了等腰直角三角 形与正方形的结构关系)。 (3)在课堂上开展分组活动,让学生亲手操作: 对正方形进行剪切、拼贴然后再将它们关联 (由正方形的边长关系到等腰直角三角形)起 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现----合围(以等 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长建立正方形,而且 它们之间有面积关系)。 C D 通过讲传说 故事来激发 学生学习兴 趣,引导学 生进入学习 状态。 分别以等腰 直角三角形 的三边为边 长建立正方 形,不仅能 体现出数形 结合的思想 还能启发我 们进一步地 讨论直角三 角形的有关 性质。 活动3深入探究→网络信息 等腰Rt△有上述性质其它的 Rt△是否也具有这个性质呢? (4)怎样探索“其它”的Rt△的三边关系呢? 目标体验:有区别的看待直角三角形(从地板 上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出发,构建“其它”直角 三角形并且在它的三边建立正方形以突出便 利于探究性学习的网格图形)。 (5)要求学生画一个两直角边分别为 把注意力从 地面图案转 移到书桌 上,让学生 感知正方形 网格图的实 用性与便捷 性。 关于斜边上 正方形的面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陵水东华初级中学 苏恩杰 教 材: 国家课程标准华师大版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勾股定理是反映自然界基本规律的一条重要结论, 关系, 将形与数密切联系起来, 理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有着 悠久的历史, 在数学发展中起 过重要的作用, 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勾股定理的发现、 验证和应用蕴含着丰富 的文化价值。是几何中重要定理,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掌握勾股定理, 能够熟练地运用勾股定理由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求得第三边. 能根据 一已知边和另两未知边的数量关系通过方程求未知两边。 2. 能力目标 通过勾股定理的发现与证明,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操作探究 能 力。 3.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 思想感情.通过定理的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勾股定理内容及其简单应用。 2、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 用。 教学模式: 展的模式展开。教师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并与学生共同探索、 讨论。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勾股定理的意义。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本节课拟以《几何画板》软件为平台,利用几何画板的强 大的演示实验功能, 帮助学生对勾股定理进行自主、合作探索,便于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同 时利用广播教学系统,局域网和互联网的优势,大大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活动空间。 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情境引入——创设情境,激发冲突 1. 一个美丽的故事: 世界的许多科学家正在试探着寻找“外星人” ,人们为了取得与外 星人的联系,想了很多方法。早在 1820 年,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曾提出,可在西伯利亚的 森林里伐出一片 直角三角形的空地, 然后在这片空地里种上麦子, 以三角形的三条边为边种 上三片正方形的松树林, 如 果有外星人路过地球附近, 看到这个巨大的数学图形, 便会知道: §19.2《勾股定理》 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 本节的教学分为五步: 情境引入——定理探索 定理应用——定理证明——课堂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