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碳汇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碳汇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碳汇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碳汇研究进展

【摘要】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整个海洋中蓄积的碳总量达到39×1012 t,占全球碳总量的93%,约为大气的53倍。这些碳或重新进入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或被长期储存起来;而其中一部分被永久地储存在海底。根据联合国《蓝碳》报告,地球上超过一半(55%)的生物碳或是绿色碳捕获是由海洋生物完成的,这些海洋生物包括浮游生物、细菌、海藻、盐沼植物和红树林。

【关键词】碳循环过程;浮游植物;固碳;渔业捕捞与海水养殖碳汇;中国近海

碳汇是指从大气中清除温室气体、气溶胶或温室气体前体的任何过程、活动或机制[2]。碳汇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是通过生物碳的产生和传递过程实现的,称其为生物碳汇。生物体所产生和持有的碳称为生物碳( Biogenic carbon) ,其主体是颗粒有机碳( POC,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和溶解有机碳( DOC,Dissolvedorganic carbon) ,这两类碳的来源基本上都是通过初级生产过程实现的。一般认为生物碳是最终可以分解并重新变成CO2的,只不过时间尺度不同,有些过程很快,如光合作用中的光呼吸过程,通常发生在几个毫秒内,而有些生物则通过沉积变成煤和石油,重新燃烧变成CO2,这个过程则要经过几百万年。由于没有定义碳汇的具体时间尺度,因此广义的来说,生物有机碳形成就是生物碳汇。但是通常意义上,人们还是认为将生物碳移入并保留在碳库的一段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才是真正的碳汇。文章对主要的碳源和碳汇以及海洋固碳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南海碳汇渔业发展的重点研究方向。

POC 一般保留在活的生物体或死亡的生物体和碎屑中,他们最终沉积在海底或地层中,这是狭义的碳汇过程。海洋底部是地球最主要的生物碳汇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POC,再通过各种食物网过程,最终死亡的生物体或有机碎屑会通过重力作用沉降,一般称为生物泵过程。这其中主要有几条途径: ①浮游植物死亡沉降,大细胞的、群体的和链状的浮游植物死亡后快速沉降至海底; ②浮游植物通过浮游动物的摄食后,变成浮游动物粪便颗粒,快速沉降至海底; ③浮游植物产生的DOC,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形成似胶体的胞外

多糖( EPS,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最终吸附聚集各种有机或无机颗粒物碎屑形成大的有机颗粒物———海雪沉降至海底; ④浮游植物通过层级的捕食关系———食物链的打包最终变为大的海洋生物体,最终死亡后沉降至海底。

随着2010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碳的减排又一次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中国政府也提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不外乎两种手段:一是减少工业CO2排放量,二是增加自然界对人为产生的CO2的吸收。海水中的碳约为大气中碳的50倍,陆生植物碳库和大气碳库容量基本相当。虽然海洋初级生产者的含碳量不到陆生植物的1/200,但它们的固碳量基本相当,即陆生植物的净初级生产力约63~10 t(C)/a,海洋初级生产力为(37N45)~10 t(C)/a。可

见,海洋碳库在碳的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核心计划之一“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JGOFS)~过十余年的研究,认为海洋每年大约可从大气吸收人类排放CO2的1/3,近20x10 t碳。事实上这一结论是对大洋碳通量研究的结果,没有考虑陆架边缘海对海洋碳循环的贡献。近海生态系统与深海大洋相比,仅占全球海洋面积的7%~8%,其海水中储藏的碳只有3.1×10,不

到深海大洋的1%,但其中的初级生产力却占全球海洋系统中的15%~30%,有机碳埋藏更是占整个海洋碳埋藏量的90%,至少有50%的颗粒无机碳也沉积于此。另外近海海洋环境还受人文活动严重影响,全球大约有40%的人口居住在近岸100 km的范围内,生产活动产生的大量有机质和营养盐通过河流排入并沉积于此。因此,陆架边缘海域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近海生物固碳主要通过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过程来实现,生物固碳速率除受控于初级生产力水平之外,还主要取决于生源颗粒物向真光层之外的传输,即海洋生物泵的强度和效率。根据对海一气CO2交换的影响,生物泵分为2类,一种以真核微藻和蓝细菌等光合自养的浮游植物进行光合固碳形成有机物质;另一种以颗粒有机碳(POC)形式输人到海水深层。大多数输入的有机物质在海水次表层被再矿化为无机碳,只有一小部分被埋藏到沉积物中,这就是有机碳泵(海洋生物碳汇)。钙化浮游植物如颗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壳CaCO3的沉降增加海水表层稳态CO2浓度从而促进CO2向大气的释放,这与上述过程正好相反,这就是“碳酸盐泵”(海洋生物碳源)。这2个过程的相对强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由生物调节的海一气CO2通量。另外,近海养殖大型经济藻类的人为固碳在海洋生物固碳中也起一定作用,近海养殖的海藻可吸收包括碳在内的多种生源要素,海藻(主要为经济海藻)经采收后在陆地上被利用,这样可从海水中“取出”大量的碳。与海藻养殖前相比较,该海区相对明显缺碳,从而使大气中的CO2向养殖海区转移,养殖海域的储碳能力增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部分陆架海域是大气CO2的汇,也有部分海域是大气CO2的源,但其强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主要是因为陆架边缘海受人为影响较大,尤其是在1840年以后,由河流输入海洋的营养物质及颗粒有机碳、溶解有机碳和溶解无机碳等明显增加,而且输入的有机质和营养盐大部分沉积于此;另一方面陆架海域的水深较浅,水动力条件比较复杂,二者的共同作用加剧了陆架边缘海碳循环的复杂性。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宽阔的陆架海域,中国近海(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是中国海洋生产力较高,对中国社会、经济活动影响较大的海域,其碳源汇强度对中国人为产生CO2吸收量的估算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几年来中国近海海一气界面碳通量及控制因素,近海碳循环的关键过程,以及近海生物的固碳强度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中国近海渔业碳汇过程研究应关注的主要科学问题,这对深层次开展中国近海碳循环过程研究以及增汇技术措施研发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近海海一气界面碳通量及控制因素海一气界面碳的迁移过程是海洋碳循环最重要的过程,因为水体中无论是生物固碳(生物泵)还是海水碳的溶解(溶解度泵)过程,最终都要通过海一气界面的碳通量来体现。中国近海海一气界面碳通量研究的历史仅有20年的时间,20世纪90年代初,东海少数几个站位测定的海水二氧化碳分压,是中国近海最早海一气界面碳通量研究的数据报道。其后,有一些零星的调查数据。2004年,宋金明根据表层海水温度相关分析估算了渤黄东海海一气界面碳通量的季节变化与碳源汇强度。近几年,通过走航式表层海水二氧化碳分压测定仪获得了部分中国近海的海一气界面碳通量,实际有报道的数据海域包括南海北部、长江口、胶州湾、北黄海西北部等。其中,2009年国家海洋局进行的黄海西北部海一气界面碳通量调查最有代表性,共进行了5个航次的调查,这一海域离岸较近、水深较浅,在年度上这一海域是大气二氧化碳的弱源。

北黄海西北部碳源/汇格局及强度在季节上存在较大差异,3月份表现为大气CO2的汇;5月和7月均表现为大气CO2的弱源;10月由于气温降低、风速较大,其源强显著增大;整体而言2009年北黄海西北部是大气CO2的弱源,其向大气年释放通量为5.78~104t碳。由于这一海域有黄海暖流和黄海冷水团等多种水团的作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复杂多变。统计分析表明,夏季与冬季表层海水温度、春季强烈的生物活动、秋季逐步增强的水体垂直混合作用,是控制北黄海西北部海域不同季节表层海水CO2分压及海一气CO2交换通量的主

要因素。

生物活动对于海洋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意义重大。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和浮游动物的次级生产将溶解无机碳转化为溶解有机碳(DOC)和颗粒有机碳(POC),而一部分有机碳又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细菌的分解作用而消耗掉。细菌广泛分布于海洋中,细菌在利用有机碳的过程中又被上层营养级的原生动物等滤食,转化为更高阶层可被生物利用的颗粒碳。Song等_3]的研究表明,在东海陆架区秋季,细菌消耗的有机碳与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相当,初级生产无法供应浮游生物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碳,河流输入和(或)表层沉积物再悬浮是潜在的有机碳补充来源。对长江冲淡水区细菌生产力的研究表明,该区春季和秋季平均细菌生产力相当于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23%。秋季表层细菌生产力在0.22~3.35 mg(C)/(m3"h),平均为(1.44-I-1.30)mg(C)/(m3.h);春季表层细菌生产力在0.56~4.41 mg(C)/(m3.h),平均为(2.43士1.22)mg(C)/(m .h)。细菌生产力高值区与初级生产力和叶绿素a高值区相吻合。在珊瑚礁渴湖中,生物因素控制着POC的循环,其效率很高,90%以上的POC 在进人沉积物之前被释放或重新利用。中国近海水体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碳,这些丰富的有机碳是海洋生物泵过程的基础。在东海陆架水体中,有机碳中的DOC平均占87.5%,POC 占11%。可以认为东海陆架水中的碳主要来源于海一气界面CO2交换,然后通过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浮游动物的次级生产将溶解无机碳转化为DOC和POC。东海陆架物质的垂直通量随海域的水深不同有明显的差别。碳在东海陆架垂直转移主要依赖于POC。POC的垂直分布与水体中的总悬浮颗粒物浓度、陆源沉积物供应和海洋生物作用密切相关。

海洋沉积物是全球碳的重要源与汇,在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东海的研究表明,虽然东海内陆架区沉积物和有机碳的沉积速率较高,但从陆架坡到冲绳海槽只有少部分有机碳被埋藏,大部分被输出或再矿化。但也有研究表明,冲绳海槽南部是一个重要的有机颗粒物沉积中心,贴近底层的水平输送被认为是物质输出东海陆架的主要过程。DOC的年输出量几乎相当于POC的4倍,分别为414 Gmol/a和l06 Gmol/a,比河流输入东海DOC量2倍还多。在东海陆架的南部,有机碳浓度虽然不高,但却具有较高的沉积速率。底层物质再悬浮对物质通量产生明显影响,再悬浮中由于再矿化率增高、间隙水与上覆水混合,大部分生源要素的浓度一般都会得到提高。海洋微生物作为海洋食物链的下层,对整个海洋生物具有重要影响。再悬浮对微生物食物网的影响表现在,通过再悬浮过程中的再矿化及可溶性的营养物和有机颗粒物与水体的混合作用,沉积物转变为更易被藻类和细菌利用的营养形式,以及悬浮颗粒的表面积更利于细菌吸附,因此在再悬浮过程中水体中微微型浮游生物、微型自养生物和异养浮游生物的丰度有明显提高,并与悬浮物的浓度呈正相关,海底硅藻和纤足虫与悬浮物浓度也有类似关系。表层沉积物的再悬浮,是造成颗粒碳垂直转移量不能准确获得的主要原因。对东海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的再悬浮和POC 的垂直净通量研究可知,丰水期表层沉积物的再悬浮比率在表层水为47.4%~79.2%(平均值为65.6%),底层的再悬浮比率更高,为72.8%~97.0%(平均值为89.4%)。POC 的表观垂直转移通量为12.4~148.2mg/(m2-d),而其净通量为0.8~1 17.4 mg/(m2-d)。POC 净垂直通量的平均值在表层水为53.00mg/(m2.d),次表层水为1 17.40 mg/(m2·d),中层水为8.18 mg/(m2·d),底层水为5.73 mg/(m2-d)。在丰水期,海水通过海一气交换得到的CO2仅有l3%以POC 的形式垂直转移形成表层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其余87%没有被埋葬的碳,或通过生物泵过程,或通过动力过程进入水体再循环,有一部分还可能将通过复杂的途径以CO2的形式返回到大气中。

近海浮游植物的固碳是最基础的海洋“生物泵”过程,是海洋生物固碳占据份额最大的部分。

海洋真光层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转化为有生命颗粒有机碳,这些有机碳通过食物链逐级转移到大型动物,并通过浮游动物的垂直洄游和大量非生命颗粒有机碳(如各级产品的死亡残体、各级动物产生的粪团、蜕皮)的沉降一起构成有机物由表层向深层转移的“生物泵”过程。据估算,作为其初始阶段的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每年的固碳量超过300亿t,是当前人类活动年释放量的5倍多。由此可见,海洋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在全球碳通量变化中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在人类了解和变更海洋环境时,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初级生产力及其固碳量的定量评价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研究表明,2005年秋季南黄海浮游植物的固碳强度变化在95 1 634 mg/(m2.d)之间,平均为586 mg/(m2-d)

逐步加人回归分析表明,最终能保留在模型中的影响因素与浮游植物固碳强度具有最显著的正协同效应,关系如下:浮游植物固碳强度=3.882 3+0.044 7Tr一0.049 4 ~0.232 7pH+O.944 O(P04-P)+0.372 0(NO2-N)+0.398 6Ch1.a= 0.920,刀=27)由上述关系可知,南黄海秋季与浮游植物固碳强度关系比较密切的环境因子为海水透明度(Tr)、盐度(s)、pH、亚硝氮(NO2一N)、磷酸盐(P04.P)以及叶绿素a(Ch1.a)。在这些因素中,磷酸盐的影响最大,显然10月中下旬南黄海的磷是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次之的影响因素是叶绿素a和亚硝氮(NO2-N)。从研究结果可知,整个东中国海域春季浮游植物固碳量的最高值出现在黄海和东海,渤海的最高值出现在夏季,这与北方春季水温仍较低有关。渤海初级生产力及浮游植物固碳量的季节变化趋势由大到小依次是夏季、春季、秋季、冬季,而在黄海和东海均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渤海初级生产力多年调查研究结果大体一致,即渤海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以莱州湾最高,在季节上则是夏季初级生产力出现最高值。海区的营养盐、流系特征、季风和跃层对海水垂直混合的影响和浮游动物的摄食是制约渤海初级生产力季节和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南海浮游植物固碳强度占中国近海浮游植物总固碳强度的65.2%,其在中国近海中浮游植物固碳强度最大。就整个渤海、黄海和东海而言,各季节浮游植物固碳量由大到小依次是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年总固碳量可达222xl0。t,约为东中国近海通过海一气界面总表观碳汇强度(f1.369x10 t/a)的l6.2倍。这其中在不同的海域,浮游植物固碳是其通过海一气界面总表观碳汇强度的倍数不同,其中渤海为3.0倍,黄海为6.7倍,东海为81.6倍。也就是说,东海浮游植物固碳对其碳汇储库容量的调控能力远大于黄、渤海。

据已有的估计结果,全球海洋浮游植物固碳量每年约36.8×10 t,与陆地的初级生产力总量相近;其中,近海区域只占海洋总面积的10%,其浮游植物年固碳量可占海洋浮游植物总固碳量的30%:而作为典型边缘海的中国近海,其浮游植物年固碳量可占全球海洋浮游植物固碳量的1.74%,占全球近海区域浮游植物年固碳量的5.79%,可见中国近海在全球海洋固碳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人类大量使用石化燃料等致使大气中CO:含量不断升高,并造成全球变暖与海平面上升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降低大气中CO 的含量成了遏制全球变暖的中心问题。实际上最近十几年来,海洋碳循环一直是国际研究的热点,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海洋直接决定了涉及大气CO2作用下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类每年向大气排放的CO 约有一半为海洋所吸收,吸收进入海洋的碳经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转化为不同形式的碳,或在海洋中循环或被转化为其他形式的碳参与生物代谢,或形成颗粒物被最终埋葬或重新被释放进入大气。尽管增暖减少了海洋对CO2的吸收,但是预计在大气CO2浓度继续升高的情况下,海洋的净碳吸收至少要持续到2 l世纪,况且碳从海洋表层到深海的迁移要花费几百年,而与海洋沉积物达到平衡则需要几千年,所以,海洋储碳的能力是巨大的。但人们最终关心

的还是海洋究竟能吸收多大量的人为排放的CO ,以及能否用人为的方法和技术增加海洋吸收CO2的能力。渔业捕捞和近海养殖都可取出海洋中包括碳在内的多种生源要素,这些捕捞物和养殖产品经采收后在陆地上被利用,这样可从海水中“取出”大量的碳,该海区相对于捕捞或养殖前就明显缺碳,从而使大气中的CO2向这一海域转移,海域的储碳能力增加,这是渔业碳汇的基础。初步估算表明,中国仅海藻养殖就可每年多固定4O万~50万t 大气中的碳。渔业碳汇技术可明显地增加海洋碳,探明中国近海渔业碳汇过程是开发渔业碳汇技术的前提。因此,中国近海渔业碳汇过程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3个科学问题:1)首先要查明渔业碳汇海域的生态环境状况,揭示海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途径,阐明海域物流与能流通量,这是进行渔业碳汇研究的基础:2)基于渔业资源生物量一生态环境耦合,从环境容量一渔业资源容量(捕捞或养殖)出发的从点到面渔业碳增汇强度评估技术方法的构建,强化人工调控技术措施,评估渔业碳增汇强度;3)渔业资源利用碳再生循环周期及循环周期加长技术研发,评估海洋渔业“净碳汇”强度,开发渔业碳增汇长效技术。

参考文献:

[1] 孙云明,宋金明.中国海洋碳循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主要进展[J].海洋科学进展,2002,20(3):110-118.

[2] Song J.Progress in the studies of marine biogeochemicalprocess in China[R]H1 995—1 998 China national report onphysical sciences of the oceans and Oil hydrologic science forthe X X II nd general assembly of IUGG(Birmingham,UK.July 1999).Beijing:China Meteorolgical Press.1999:73—84.

[3] Song J.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of biogenic elements in China marginal seas[M].Hangzhou:Springer·Verlag GmbH&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2010:1-662.

[4]宋金明,徐永福,胡维平,等.中国近海与湖泊碳的生物地球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533

[5] 宋金明,赵卫东,李鹏程,等.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的碳循环[J].海洋与湖沼,2003,34(6):586-592.

[6] Gao X,Song J.M ain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key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of carbon in the East China Sea waters[J].J Coastal Res,2006,22(6):1 330-1 339.

[7] Song J.Oceanic iron fertilization:one of strategies for se—questration atmospheric CO2[J].Acta Oceanol Sin,2003,22(1):57_68.

[8] 宋金明.CO2的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及海平面的变化[J].自然杂志,1991,14(9):649-653.

[9] 宋金明.中国近海生物地球化学[M].山东科技出版社,2004:1-591.

[10] 高学鲁,宋金明,李学刚,等.中国近海碳循环研究的主要进展及关键影响因素分[J].海洋科学,2008,32(3):83—90.

[12] 高学鲁,宋金明,李学刚,等.南黄海秋季溶解无机碳的分部特征[J]_海洋环境科学,2009,28(1):17_21.

[13] Li X,Li N,Gao X,et a1.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and C02 fluxes across Jiaozhou Bay air-water interface[J].Acta Oceanol Sin,2004,23(2):279-285.

病原微生物学知识点重点整理学习资料

病原微生物学知识点 重点整理

精品资料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记忆知识点 1.免疫的现代概念。P4 答: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识别“自我”与“非己”,以及通过排斥“非己”而保护“自我”维护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现象。 2.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答:(1)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可遗传性,效应恒定性。 (2)适应性免疫:特异性(针对性),习得性,效应递增性。 3.免疫系统的功能。P5 答:(1)积极意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2)消极意义:免疫损伤: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 4.人体中枢免疫器官的类型及作用。P6 答:(1)骨髓:①产生所有血细胞; ②淋巴细胞产生发育的器官:B细胞分化、发育的最主要场所; (2)胸腺: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5.人体外周免疫器官的类型。P7 答: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6.抗原的定义及双重属性。P12 答:指能与T、B细胞受体结合,启动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产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双重属性:(1)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2)免疫反应性:指抗原与其所诱导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7.半抗原的概念。P12 答:仅具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8.表位的概念。P13 答: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或化学集团称为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 9.影响免疫原性的主要因素。P14 答:(1)抗原的结构与生物学特性:“异物”性,分子量,复杂性,易接近性,可提呈性。(2)免疫系统的识别能力。 (3)抗原与免疫系统的接触方式。 10.T细胞依赖性抗原和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的概念。P15、16 答:(1)T细胞依赖性抗原:指需在APC及Th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2)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h细胞辅助的抗原。

海洋生物碱研究进展

https://www.360docs.net/doc/5b9683634.html,
海洋生物碱研究进展1
那广水1 2,叶亮2,奚涛,姚子伟1

1.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 2.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E-mail:gsna@https://www.360docs.net/doc/5b9683634.html,
摘 要:本文概述了2000年以来海洋生物碱在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 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海洋生物尤其是海绵和微生物中新发现的海洋生物碱及其生物学功能。 关键词:海洋生物碱,抗肿瘤,抗菌,抗病毒 生物碱是一类生物体中一种含氮化合物,它不仅存在于植物中,而且也存在于动物、微生 物和海洋生物中,人们已经发现很多的有活性的生物碱且用于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方面。 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生物碱类药物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近些年来,海洋药物研究日益 受到专家学者关注。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药用生物资源,海洋生物由于生活在高盐、高压、低 温、缺氧等极端环境中,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结构独特而又有显著药理作用的次级代谢 产物,其在抗病毒、抗炎和抗肿瘤等方面作用显著。 海洋生物碱作为海洋生物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同样具有以上的生物学活性,它们有很多 可能成为抗肿瘤、抗病毒和抗菌的药物先导化合物,有良好的药用前景。
1. 抗肿瘤生物碱
抗肿瘤是海洋生物碱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其主要来自海绵,其次是海鞘、海洋微生物 等。 Aoki S等人[1]研究一种海绵中的五环胍类生物碱 crambescidin 800对慢性骨髓瘤细胞K562的 影响,发现它在细胞周期S期发挥作用,0.15-1μmol?ml-1时增加了 K562细胞血红素的量,当治 疗24小时时有p21蛋白表达,(p21蛋白是p53蛋白诱导的WAF1基因表达产物,与肿瘤增殖细胞 核抗原结合,阻抑DNA多聚酶delta的功能,从而抑制DNA复制;p21蛋白也抑制细胞周期素/细 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的底物磷酸化,阻止细胞周期从G1到S期,是一种促进细胞凋亡的蛋白), 在48小时表达量增加,而对p27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p27蛋白是一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 激酶抑制蛋白,在哺乳动物有丝分裂G1期转化到S期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在恶性肿瘤中都存 在p27的降低)。 从Kuchinoerabu-jima岛附近捕获的海绵(Neopetrosia sp)中,Oku N等人提取出来一种新 的四氢异喹啉生物碱Renieramycin J,在86nmol?ml-1对3Y1细胞作用6小时发现细胞核萎缩或消 失,同时明显抑制伪足生长,当处理12小时时细胞界限模糊,细胞开始死亡,这种现象在用放 线菌素D(RNA合成抑制剂)和放线菌酮(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此细胞系时也观察到。另 外,Renieramycin J对宫颈癌细胞和P338癌细胞也有细胞毒作用[2]。 Warabi K等人从日本Nagashima岛采集的海绵(Dictyodendrilla verongiformis)中分离出5种 新的生物碱dictyodendrins A-E(图1),它们在50μg?ml-1时完全抑制端粒酶活性,这时首次从 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具有抑制端粒酶活性的天然产物,因为90%的癌症病人都表现为端粒酶活性
1
本课题得到国家极地科学战略研究基金(2006)的资助。 -1-

碳汇渔业

碳汇渔业 唐启升: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社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这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碳汇”要扩增“碳源”要降低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1PCC)的解释, “碳汇”是指从大气中移走二氧化碳和CH4等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气溶胶或它们初期形式的任何过程、活动和机制。而“碳源”就是指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和CH4等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气溶胶或它们初期形式的仟何过程、活动和机制。也就是说,世界各国努力的目标是要扩增“碳汇”,降低“碳源”。 生物碳汇扩增技术可行成本低效益高 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 体的含量,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依靠工业节能降耗、降低生物源排放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节能降耗来实现;二是固定并储存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既可以通过工业手段,也可以通过生物固碳来实现。就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通过工业手段封存温室气体,成本高、难度大;

而通过生物碳汇扩增,不仅技术可行、成本低,而且可以产生多种效益。因此,生物碳汇扩增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巨大的潜力,尤其对我们发展中国家来说意义特别重要。 海洋生物是生物碳或绿色碳捕获的主要完成者 研究证明,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整个海洋含有的碳总量达到39万亿吨,占全球碳总量的93%,约为大气的53倍。人类活动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以碳计为55亿吨,其中海洋吸收了人类排放二氧化碳总量的20%~35%,大约为20亿吨,而陆地仅吸收7亿吨。 根据联合国《蓝碳》报告,地球上超过一半(55%)的生物碳或绿色碳捕获是由海洋生物完成的,这些海洋生物包括浮游生物、细菌、海藻、盐沼植物和红树林。海洋植物的碳捕获能量极为强大和高效,虽然它们的总量只有陆生植物的0.05%,但它们的碳储量(循环量)却与陆生植物相当。海洋植物的生长区域还不到全球海底面积的0.5%,却有超过一半或高达70%的碳被海洋植物捕集并转化为海洋沉积物,形成植物的蓝色碳捕集和移出通道。土壤捕获和储存的碳可保存几十年或几百年,而在海洋中的生物碳可以储存上千年。 中国水产:唐院士,通过您的介绍,我们了解了“碳汇”的含义,那什么是“碳汇渔业”?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知识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知识 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电力和航空等8个重点高耗能行业的近万家企业被纳入到履约范围中。同时,作为碳市场的一种重要的补充机制,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也将迎来一个更加迅猛的发展。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作为碳市场的抵消机制将会受到众多履约企业的青睐。作为兼具社会效应、生态文明效应和经济效应的林业碳汇项目则有望成为众多自愿减排项目类型中最受关注的一类项目。植树造林,形成碳汇,取得碳收益,以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反哺林业,必将成为加快绿色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要“大力增加森林碳汇”,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要增加到45亿立方米。国家碳交易主管部门也非常重视农林碳汇类自愿减排CCER项目的开发工作,在今后出台的全国碳交易抵消机制中也将有相应的倾斜政策鼓励各类碳汇项目的开发和申报。从市场表现来看,碳汇类项目的交易价格也表现不俗。仅以北京碳市场为例,截至2016年8月19日,林业碳汇类项目已累计实现成交27笔,成交量达到7.2万吨,交易金额266万元,成交均价达到36.57元/吨,成交价格远远高于一般类型的CCER项目。借助利好政策,相信在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后林业碳汇CCER项目的开发与交易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林业碳汇类项目开发的条件与评估

1. 目的明确 首先要求的是明确造林目的,理论上来讲,碳汇造林项目仅仅是指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的的造林活动,是对造林和林木生长全过程实施碳汇计量和监测而进行的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活动,这就区别于其他类型的造林活动,比如以获取经济收益为主要目的的经济林(果树、桉树、橡胶树等)和苗圃林就很难被认定为碳汇造林。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3月1日已网上公示的93个林业碳汇类项目中,碳汇造林项目64个,森林经营碳汇类23个,竹林经营碳汇项目5个,竹子造林1个,主要树种是以马尾松、杨树、湿地松、杉木、樟子松、落叶松为主的乔木林、灌木及竹林(毛竹)。所以说,从要求上看碳汇造林绝不是以砍伐和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造林活动。 2. 条件具备 造林目的明确后,接下来就看项目是否具备开发条件。额外性、基准线、碳库选择和碳层划分等方法学中的技术问题就不在这里深入讨论了,我只把开发林业碳汇项目的最基础、最重要的条件给大家解释一下,那就是:土地合格性问题。 1)以碳汇造林项目的要求为例,项目活动的土地应该是 2005 年 2 月16 日以来的无林地(不同时满足郁闭度≥0.2,连续面积≥1亩,成林后树高≥2米这三个条件),简单的说就是在无林地上新造林。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就是在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有林地(须乔木林,灌木林不行)上进行的林业经营抚育活动(如补植补造、树种更替、林分抚育、采伐复壮等综合措施),也是要求在2005 年 2 月

微生物学知识点

第一章 1.第一个观察并描述了微生物的人是(列文·虎克)。发明了外科消毒手术的人是(约瑟夫·李斯特)。 2.微生物学奠基人是(巴斯德、柯赫), 3巴斯德的主要贡献是: (1)彻底否定了微生物“自然发生说” (2)提出了“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巴斯德,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3)创立了巴斯的消毒法; (4)发明了狂犬病毒疫苗制备方法。学说”;○ 4柯赫的主要贡献是P3 (1)证明了炭疽病和结核病的病原体,并因在结核病病原体方面的工作获得1905年诺贝尔奖; (2)建立“柯赫定律”: (3)在病原微生物的研究过程中发展了微生物无菌操作技术, (4)建立了微生物纯培养分离技术,发明了培养基特别是固体培养基制备方法。 5微生物与制药工程专业有什么关系? (1)临床广泛应用的微生物药物及其开发 (2)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 (3)药物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的对药品质量的影响 (4)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中的微生物控制 (5)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微生物学检查 6微生物的基本特征 1个体微小,结构简单。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分布广,种类多5适应强,易变异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1.细菌个体的基本形态有哪些?(球状、杆状、螺旋状)球菌根据其分裂后的排列状况可分为哪六种类型?(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螺旋菌根据其形态结构可分为哪几种?(弧菌、螺菌、螺旋体) 2.细菌的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各有哪些?(一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原 核等;特殊结构:鞭毛、性菌毛、糖被、芽孢等;)特殊结构各有什么生理功能?(鞭毛的生理功能是运动,这是原核生物实现其趋性的有效方式;菌毛具有使菌体粘附于物体表面的功能;性毛功能是供体菌向受体菌传递遗传物质,有的性毛还是RNA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糖被功能有保护作用、作为透性屏障或离子交换系统、表面附着作用、细菌间的信息识别作用、堆积代谢废物、储存碳源和糖源;芽孢具有抗热、抗干燥、抗化学药物、抗酸碱、抗辐射和抗静水压等生理功能) 3.细菌和病毒大小的量度单位各是什么?(细菌:微米;病毒:纳米;) 4.革兰氏染色的机理? 革兰氏染色是基于细菌细胞壁特殊化学组分基础上的一种物理过程。通过初染和媒染后,在细菌细胞膜或原生质上染上了结晶紫和碘的大分子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较高和其分子交联度较紧密且基本上不含类脂,故用乙醇洗脱时,肽聚糖网孔会因脱水而明显收缩,结晶紫与碘的大分子复合物不能透过网孔而留在细胞壁内,故显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因其壁薄,肽聚糖含量低和交联疏松,类脂含量高,乙醇洗脱时,类脂溶解,细胞壁上出现较大空隙,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易溶出细胞壁,因此,乙醇洗脱后,细胞又呈无色。这时,再经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现红色。 5.缺壁细菌有哪几种类型?(原生质体、球状体或原生质球、L型细菌)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原生质体:在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合成后,留下的仅由细胞膜包裹着的细胞; 球状体或原生质球:用溶菌酶或青霉素处理后还残留部分细胞壁的原生质体;L型细菌:在实验室中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株) 6.细菌细胞质内有哪些内含物?(储藏物、磁小体、羧酶体、气泡)它们的成分各是 什么?(储藏物:聚-β-羟基丁酸、多糖类储藏物、聚磷酸颗粒、藻青素;磁小体:四氧化 三铁,外有一层磷脂、蛋白或蛋白膜包裹;羧酶体: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气泡是充满气体的泡囊状内含物)各有什么功能?(储藏物主要功能是储存营养物;磁小体功能是导向作用,即借鞭毛游向对该菌最有利的泥、水界面微氧环境处生活;羧酶体是自养细菌固定二氧化碳的场所;气泡是调节细胞密度以使细胞漂浮在最适水层中获取光能、氧气和营养物质。) 7.放线菌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放线菌菌体由丝状菌丝构成,由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和孢子等部分组成。)是怎样进行繁殖的?(放线菌主要通过无性孢子进行繁殖,

浅议发展林业碳汇的意义

浅议发展林业碳汇的意义 刘准桥 070106114 摘要:温室气体CO2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引起全球气候恶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森林的碳汇功能巨大,是改善全球气候的关键部分。本文主要论述了林业碳汇的概念,发展背景,功能,并介绍了影响林业碳汇能力的一些因素,而且探讨了提高森林碳汇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森林;碳汇;影响因素;措施; An Analysi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Forestry Carbon Sequestration Liu Zhun-qiao 070106114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Abstract:The concentration of greenhouse gases CO2 is raising in atmospheric. The climate become warmer and warmer. Ecosystem is destroyed. Natural calamity often occur. Forest is functioning as a principal carbon sink.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background ,concept and function of forestry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the key factor of the ability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besides take measure with improving the level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Key words: forest, carbon sequestration, influencing factor, measure

绿色碳基金碳汇项目造林技术暂行规定完整版

绿色碳基金碳汇项目造林技术暂行规定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附件3: 中国绿色碳基金碳汇项目造林技术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中国绿色碳基金碳汇项目的造林技术,提高造林质量,取得预期效益,依据《全国造林技术规程》,并参照《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下造林再造林模式和程序》和《森林多重效益项目设计标准》等国内外技术标准和规则,结合我国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指导中国绿色碳基金资助的碳汇项目。 第三条碳汇项目应当保证在最大限度地获得碳汇的同时,与项目所在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土保持等相结合。坚持适地适树,提倡多树种、多林种结合。 第四条碳汇项目应当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检查验收。 第五条碳汇项目的计入期(或项目周期)确定为20年。在项目计入期内,必须保证项目成果得到维护。 第六条碳汇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当尽量减少或避免由于项目活动本身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这些活动排放可能来自于使用机械整地、汽车运输苗木和施肥等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在可能导致排放的项目活动不可避免时,应当按照附件1《造林项目碳汇计量所需参数记录表》要求,详细记录相关情况。 第二章项目地点选择、调查和设计 第七条碳汇项目造林应当以营造生态公益林为主。项目实施地点应当在注重适地适树原则下,优先考虑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如大江大河源头、重要水库周围、西部风沙源、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石油、煤炭开采矿区等。 第八条根据第七条的基本原则,选择实施碳汇项目造林的地点应当满足以下具体条件: 1. 2000年1月1日以前或2000年1月1日以来的无林地。 2. 不具有商业竞争力、存在一定造林技术难度、不具备天然更新能力的土地。 3. 适宜树木生长,相对集中连片,预期能发挥较大的碳汇功能。 4. 有助于促进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控制水土流失、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种效益。 5. 近5—10年内尚不能纳入国家造林计划。 6. 造林地权属清晰,具有当地政府部门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当地群众具有参与项目造林的积极性,具备开展项目活动的组织、劳力和技术保障。

微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噬菌体基因与宿主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 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 2.溶原性:温和噬菌体这种产生成熟噬菌体颗粒(前噬菌体偶尔可自发地或在某些理化和生 物因素的诱导下脱离宿主菌基因组而进入溶菌周期,产生成熟噬菌体,导致细菌 裂解)和溶解宿主菌的潜在能力,称为溶原性。 3.溶原性细菌: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 4.荚膜:荚膜是一些细菌在其细胞表面分泌的一种黏性物质,把细胞壁完全包围封住,这层 黏性物质就叫荚膜。 5.菌胶团:有些细菌由于其遗传特性决定,细菌之间按一定的排列方式互相黏集在一起,被 一个公共荚膜包围形成一定形状的细菌集团,叫做菌胶团。 6. 芽孢:某些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在其细胞内形成一个内生孢子叫芽孢。 7.酶的活性中心:是指酶的活性部位,是酶蛋白分子直接参与和底物结合,并与酶的催化 作用直接有关的部位。 8.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生长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 有机物。 9.培养基:根据各种微生物对营养的需要(如水,碳源,能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等), 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用以培养微生物的基质,称为培养基。

10.选择培养基: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各种化学物质敏感程度的差异而设计、 配制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 11.鉴别培养基:几种细菌由于对培养基中某一成分的分解能力不同,其菌落通过指示剂显 示出不同的颜色而被区分开,这种起鉴别和区分不同细菌作用的培养基, 叫鉴别培养基。 12.发酵:是指在无外在电子受体时,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H]不经呼吸链传递而直接 交给某一内源性中间产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 化反应。 13.好氧呼吸:是有外在最终电子受体(O2)存在时,对底物(能源)的氧化过程。 14.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又称厌氧呼吸,是一类电子传递体系末端的受氢体为外源无机氧化 物的生物氧化。 15.土壤自净:土壤对施入一定负荷的有机物或有机污染物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的能力,通 过各种物理、化学过程自动分解污染物使土壤恢复到原有水平的净化过程, 称土壤净化。 16.水体自净:天然水体受到污染后,在没有人为的干预条件下,借助水体自身的能力使之 得到净化,这种现象成为水体自净,其中包括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作用。17:水体富营养化(环化有) 18.硝化作用:氨基酸脱下的氨,在有氧的条件下,经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作用转化为 硝酸的过程。

碳汇CCER项目分析

有关碳汇的三个方法学及适用范围

第一类方法学: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 碳汇的变化主要与森林内以下几点因素相关: ●树种及各树种分布密度及各树种的生长速度 ●各树种当前树龄(每个树种达到各个年龄层的碳汇能力不一样,每个树种年龄层划分不 一样) ●森林面积 ●时间 ●(有无)人为活动,哪些人为活动 减排量的体现(碳汇项目计入期20-60年) 一、基线状态碳汇 1、森林抚育:随着时间的增长,树木生长,碳汇增加 二、项目活动碳汇 1、森林抚育:同上,但是因为有人为活动,所以树木生长会加快变好,所以碳汇要更多 (人为修剪树枝,增加透光率使得树木生长效率更高,增加碳汇;人工除草,减少土壤肥力丧失,更好地为树木吸收,加快树木生长,增加碳汇) 2、林灌下造林:对于森林里比较空旷的区域,人为填补适量的新苗,增加土地利用率,增加碳汇 3、补植补造:对于已枯死的林木进行拔出,并补植补造 三、减排量=项目活动-基线状态

例1:吉林省红石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年均减排量58万吨每年。记60年)前五年的基线碳汇:(只有自身生长(抚育)形成的碳汇)

最终60年累计减排量 碳汇的计算过程: :步骤1:计算各碳层的在计入期各年份的林木蓄积量(体积)V,单位(每公顷森林 面积上林木的体积) 影响因素:树种,树种密度,当前树龄,生长速率,计入期, 步骤2:计算各碳层的在计入期各年份的林木蓄积量(重量)B,单位t d.m 步骤3:计算各碳层的在计入期各年份的林木蓄积量及其变化C,单位tCO2-e (这个公式比较复杂,就不列出来了) 计算时,不考虑采伐 计算蓄积量时,用到的参数是:林木的胸径、树高及每个树种的含碳率、生长量前两个参数:与(树种,树种密度,当前树龄,林层分布)相关 后两个参数:对于每个树种是一定的,有标准 因此,减排量增加的情况用白话说就是: 基线:起初树很小,后来长大了,就有碳汇a1 项目活动:起初树很小,后来经过人为活动加自身生长,其长更大更好,就有碳汇a2 减排量:a2-a1 --------------------------------------------------------------------------------------------------------------------------------- 第二类、第三类方法学 基本是相通的 ---------------------------------------------------------------------------------------------------------------------------------

Roquefortine类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第32卷第2期2013年4月 中国海洋药物 CHINESE JOURNAL OF MARINE DRUGS Vol.32 No.2 April,2013 Roquefortine类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汤枝鹏,朱天骄,顾谦群,李德海* (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摘 要:Roquefortine是由真菌生产的一类结构复杂生物碱化合物,这类化合物来源于组氨酸和色氨酸,包含由吲哚吡咯二酮哌嗪骈合而成的四环母核,吲哚环的3位有异戊烯基取代,咪唑基通过单双键与四环母核相连。此类化合物具有抗革兰氏阳性细菌和抗肿瘤活性。本文主要从化合物的发现,生物活性,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化学合成这几个方面对这类化合物的研究作全面的回顾。 关键词:Roquefortine;次级代谢产物;真菌 中图分类号:R93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3461(2013)02-076-09 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是天然产物非常重要的来源之一,它们具有丰富的结构类型和良好的生物活性,如抗菌,免疫抑制,促进生长等,是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同时某些次级代谢产物会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损害,被称为真菌毒素[1]。Roquefor-tine类生物碱都是从来源于各种环境下的真菌中分离得到的,roquefortine C在高浓度时具有神经毒性,是1种常见的真菌毒素。该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是包含由吲哚吡咯二酮哌嗪骈合而成的四环母核,吲哚环的3位有异戊烯基取代,咪唑基通过单键或双键与四环母核相连。其复杂的结构特征引起了化学家的广泛兴趣,对于化合物的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研究工作正在广泛开展。 1 Roquefortine类化合物的发现 Roquefortine C(1)是第一个被分离得到具有吲哚吡咯二酮哌嗪骈合而成的四环母核结构的roquefortine类化合物。1975年日本的Ohmomo等人在1株Penicillium roqueforti中分离得到3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命名roquefortine A-C。其中只有roquefortine C的结构符合本文论述的结构类型。1976年法国的Scott等人在1株青霉中再次分到了化合物(1),并阐明了其化学结构,至此以后roquefortine C多次被不同的课题组重 复分离[2-5]。1978年Ohmono再次从上述真菌中分离得到了化合物(2)[6],它是化合物(1)的3位和12位双键被还原的产物,被认为是roqueforti-ne C生物合成的前体。1994年Musuk等从来源于木薯的1株Penicillium verrucosum var.cy-clopium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它是化合物(1)6位N的甲醛基取代物[7]。化合物(4)是Ko-zlovsky等于1996年分离得到的,它是化合物(1)14位N的乙基化衍生物[8]。2003年Kozlovsky等从来源于俄罗斯冻土的Penicillium aureovi-rens中分离到了化合物(5),它是化合物(2)16N的羧乙基衍生物[9]。化合物(6)是2005年由BenClark等人从澳大利亚土壤中的Gymnoascusreessii中分离得到,它是该类化合物中唯一从非青霉属的真菌中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10],它是化合物(1)17位C上发生异戊烯基化的产物。2009年Du等从1株深海来源的青霉属真菌F23-2中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7~10)[11-12],其中16位N上来源于乙酸甲羟戊酸途径的侧链取代以及11a位的甲氧基取代都是首次报道,也是首次从深海来源样品中发现该类化合物。化合物(11)不是天然产物,而是化合物1在酸碱作用或紫外线照射的条件下发生双键异构化生成,其双键构型是Z式[13]。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00132120026);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计划(BS2010HZ027); 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科研支持经费资助  作者简介:汤枝鹏(1987-),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海洋微生物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通讯作者:李德海,男,副教授Tel.:0086-532-82031619;fax:0086-532-82033054;E-mail:dehaili@ouc.edu.cn  收稿日期:2012-09-18 DOI:10.13400/https://www.360docs.net/doc/5b9683634.html,ki.cjmd.2013.02.013

中国林业碳汇发展现状调查说课讲解

中国林业碳汇发展现 状调查

林业碳汇国际发展现状 作者:资料来源:中国林业碳汇网更新时间:2010-6-15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社会就开始关注世界气候变化。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 划署联合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IPCC成立后,先后组织了世界范围的数千名专家,完成 了两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IPCC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看法主要是:自工业化开始发展以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 体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对气候造成的不利影响逐渐增大。气候的变暖导致海平面升高、世界范围内的冰川减退、北冰洋冰层变薄和世界部分地区极端性气候事件增加。近年来向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发展,高纬度地区比全球平均更暖,陆地暖化高于海洋,北半球比南半球更暖化。 由此,世界各国一致认为,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目前必须要高度重视并努力解决的。1990年12月,联合 国大会第45届大会决定设立政府间谈判委员会(INC),委员会讨论并起草了著名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随后,各缔约国在德国柏林召开了被称为“柏林授权"的第一次缔约方会议,就发达国家量化的减排温室气体义务进行谈判。1997年12月11日,由160个会员国表决通过《京 都议定书》,主要内容为限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后,成为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 力的、为发达国家规定了具体减排指标的国际法律文件。 “清洁发展机制(CDM ”、“联合履约机制(JI)”和“排放交易机制(ET)”是《京都议定书》中关于温室气体减排的三个灵活机制。目的是协调确立国际上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在进行碳汇项目、参加碳贸易过程中的立场、 方法、手段。根据其规定,发达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对没有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的碳汇项目的资助来取得一定量的减排指标,或者通过购买其他国家的减排量达到指标。而且,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其提供专门的技术方法和相关费用。 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加强了对气候变化,尤其是对温室气体引起的温室效应的应对

浙江大学食品微生物知识点整理

一、绪论 二、食品微生物形态与分类- 原核微生物 三、食品微生物形态与结构- 真核微生物 四、食品微生物形态与结构- 无细胞结构微生物 五、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 六、微生物在食品环境中的生长 七、微生物的遗传与育种 八、微生物的污染及腐败变质 九、微生物在食品制造中的应用 十、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十一、食品微生物质量控制 一、绪论 1、微生物定义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指一类形体微小(一般小于0.1mm)、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它们的个体,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的个体的一类微小生物的统称。 从进化的角度看,微生物是比较原始的生物。 2、生物体分类 3、微生物特点 1)个体小,结构简单 结构简单: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真菌有些是单细胞,有些是简单的多细胞; 病毒和噬菌体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无细胞结构。 2)分布广,种类多 3)适应性强,易变异 4)生长快,培养容易 5)起源早,发现晚 4、微生物学的发展史三位重要人物: 巴斯德的重要贡献: 否定了自生说

?免疫学---提出了预防接种措施(制备了狂犬疫苗) ?提出了巴氏杀菌法,证实发酵由微生物引起(酒精发酵) ?其他:消毒法、家蚕软化(病原学说) 科赫的重要贡献: 证实了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创立了柯氏 法则:即某一种微生物是否是相应疾病的病原菌的基本原则 5、微生物的具体分类与名称 1)种(Species) 它是一大群表型、性状、特征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接近的与属内其他种有明显差异的菌株的总和,即是以某个“典型菌株”为代表、十分类似的菌株的总称。1987年,国际细菌分类委员会颁布,DNA同源≧ 70%,而且其T m≦5o C的菌群为一个种 2)亚种(Subspecies) 在种内,有些菌株在遗传学上关系密切,而且在表型上仅存在较小的某些差异,在种内分成2个或2个以上的分类单位,即为亚种 亚种以下:生物变型——表示特殊的生化或生理特征;血清变型——表示抗原结构不同; 致病变型——表示某些寄主的专一致病性;噬菌变型——表示对噬菌体的特异性反应; 形态变型——表示特殊的形态特征; 菌株: 不同来源的相同种,如每一个从自然界分离到的微生物纯培养都可以称为一个菌株 菌株常用数字,地名或符号来表示。 3)属(genus) 通常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或密切相关的种归为一个属。由于微生物属间差异比较大,而属的划分也没有客观标准。 6、微生物的命名 每一种微生物都用属与种命名,属名和种名用斜体表达 属名在前,用拉丁名词表示微生物的构造、形态、某科学家名字等,描述微生物的主要特征。第一字母大写 种名在后,第一字母小写。用拉丁形容词表示,描述微生物的色素、形状、来源、病名、地名、某科学家的名字等等 如命名对象是新种,需在种名后加n.sp (即novo species) 如仅泛指某一属的微生物,或某属微生物内的某些种,则在属名后用sp.(单数时)或spp.(复数时) 如需表示变种,则在变种学名前加var., 变种学名命名原则与种名的命名同。 7、微生物的分类方法

海洋真菌研究进展综述

海洋真菌研究进展综述 引言: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地, 占地球表面积的71%, 它具有十分独特的生态环境, 尤其是深海,具有高温(低温)、高压、低光照、寡营养等特点。海洋环境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共同造就了海洋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特殊性。海洋真菌作为海洋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药物合成、石油降解、环境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海洋真菌既具有真核生物典型的蛋白修饰性能,又具有微生物操作上简便、快速的优点,作为新的真核生物表达系统具有巨大的潜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主要从海洋真菌的研究现状,海洋真菌在药物合成、石油降解、环境修复中的作用等方面分析其重要性,并详述目前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希望能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的研究,助于其尽快找到切入点。 正文: 一、海洋真菌研究现状 自1929年发现青霉素G 来.陆栖真菌已成为主要的医药产品 的来源。但是对海洋真菌研究相对很少。直到1991年,只对321种海洋真菌进行了相关研究。相比较,同期研究过的陆栖真菌已达69 000种。在这一领域最早期的研究报道是由一种木素色子囊菌Leptosphaeria oraemaris培养物中分到的一个小内脂Leptosphaerin,

该菌常见栖息在水淹的木头表面。为比较同一环境组种间的化学相似性.Stragnman 1987年比较了l21株木素色子囊菌的抗真菌活力,发现所有的27株菌除了产Obioninene和Oreamann外,都产倍半萜二元醇大镰刀孢菌素,另外其中4株苗还产生抑制性物质。 1991年Pooh 等从以前未进行过研究的Kirschstemothelia 中分离到一系列化学结构上类似的萘醌,二聚体Kirsehsteinin和两种新的氯化的二苯酯。二聚体Kirschsteinin的两个不对张单体之间通过亚乙基桥连结,这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并对几种肿瘤细胞系细胞有毒性。1991年,日本Sugano 报道从海洋动物中分离了一批能产生新化合物的真菌。这类化台物具有细胞毒性,并显示对神经生长因子的刺激作用。 除了从海洋真菌培养物中分离新的医药品和代谢产物之外,近几年来,对海洋真菌所产酶类的分离与克隆已有所报道,如Burtseva 报道从海洋丝状真菌Chaetomrum indicum液体培养物中分离到多种糖苷酶和葡聚糖酶。 鉴于海洋真菌重要性,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事近年来已开展海洋真菌的研究工作。对海洋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其代谢产物的筛选等研究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已从深海海底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到若干株海洋真菌,目前正在对菌株的生长特性与低温水解酶酶学性质等进行研究,进一步分离具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的工作正在进行中【1】。 二、海洋真菌在药物合成方面的作用

土壤碳汇

土壤碳汇:走在减排科学的前沿 2010-04-27 | 作者:周飞飞 | 来源:国土资源报 | 【大中小】【打印】【关闭】 与往年一样,人们把对地球的更多关注给予了4月22日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世界地球日,但与往年不同,2010年地球日的中国纪念活动主题中,出现了一个关键词——低碳。的确,在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减少二氧化碳向大气的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而且已经演变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今天,在第41个世界地球日来临的时候,让我们走入一个平时较少涉足的科学研究领域——土壤碳汇。 “失踪的碳哪儿去了? 在遥远的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三叠纪等时期,大量的生物及其沉积物因地壳变迁被埋在地下而迅速与空气隔绝,在适宜的地质条件和长期高温、高压的作用下,逐渐被碳化,最终形成了岩石碳库中最重要的部分——煤、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能源。 几千万甚至几亿年之后,这些化石燃料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推动了人类社会一次划时代的飞跃,深刻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今天,工业革命持续一百多年之后,与此相关的两个世界性难题开始横亘在人类面前:一个是,高碳的化石能源即将在触手可及的未来告罄;另一个是,大量燃烧化石能源排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 问题的核心都是碳以及碳在自然界的循环。 科学家揭示了自然界碳循环的基本过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转化为有机物固定下来,然后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气中。一般来讲,以大气为中心,某个生态系统如果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就是碳源,从大气吸收二氧化碳就是碳汇。按照物质守恒定律,在碳的循环过程中,碳源与碳汇应该形成一个等式。然而,问题出现了:无论科学家们怎么计算,碳源排放二氧化碳的量总是大于碳汇吸收的量,且差距逐年拉大,也就是说,有一部分碳汇不知去向了。这一现象,被科学界称为“碳的失汇”。 那么,这些本应该在大气中的碳,到底到哪里去了?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壤碳汇潜力研究》项目中的主力科学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球化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杨忠芳教授,以及她的助手夏学齐博士。 杨忠芳告诉记者,寻找“失踪的碳”之前,我们先要了解地球上的碳库。 据介绍,地球有四个大碳库:大气碳库,其中的碳多以二氧化碳、甲烷及其他含碳气体分子的形式存在;海洋碳库,包括海洋中溶解碳、颗粒碳,海洋生物体中含有的有机碳,以及赋存于海洋碳酸盐

林业碳汇项目立项报告

林业碳汇项目立项报告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全面落实国家治理 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期,是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攻坚期,是落实 全面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期,我国将全面深化十八届三中全会 各项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重大方略;继续深化对外经济开放,更广泛地参与国际治理;继续巩固和深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经济增长 建立在绿色增长、创新增长、包容式增长的轨道上;不断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推动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的不断优化,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协调发展、 公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上。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林业碳汇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x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址及负责人 (一)项目选址 xxx新兴产业示范基地 (二)项目负责人

高xx 三、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顺应经济新常态,需要公司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内涵式增长。为此,公司要求各级单位通过创新驱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提升产品和 服务质量、提高效率和效益等路径,努力实现“做实、做强、做大、做好、做长”的发展理念。 公司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最高机构为股东 大会,日常经营管理为总经理负责制,企业设有技术、质量、采购、销售、客户服务、生产、综合管理、后勤及财务等部门,公司致力于为市场提供 品质优良的项目产品,凭借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全新服务理念,不断为顾客 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优质的产品和贴心的服务。 公司通过了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严格按照上述管理体系的要求 对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等过程进行管理,同时以客户提出的品质要求 为基础,建立了完整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产品质量的优质、稳定。 四、项目建设地基本情况 认真落实“中国制造2025”,深入贯彻“双创”战略,主动适应经济 发展新常态,更加注重创新发展,更加注重转型发展,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矿物宝石、生物医药等七大产业,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抢占产业革命竞争制高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到2020年,

海洋病原微生物知识点

1、病原微生物 少数微生物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的病害,这些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2、正常菌群及其生理学作用 正常人的体表和同外界相通的腔道黏膜都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有些对人还有利,称为正常微生物群。其中以细菌为主,故通称为正常菌群。 生理学作用: 生物拮抗作用,即作为生理屏障阻止外来病菌的侵入。 营养作用,即参与机体的物质代谢、营养物质的转化与合成。 免疫作用,即作为抗原既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又可刺激免疫应答。 抗衰老作用,产生抗氧化损伤的生物酶,保护组织细胞免受损害。 抗肿瘤作用,通过将某些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发挥免疫功能抑制肿瘤。 3、菌群失调 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种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产生的病症 4、二重感染 在抗菌药物治疗原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发生了另一种新致病菌引起的感染。 5、致病性(病原性) 细菌能引起感染的能力称为致病性或病原性 6、与侵袭力有关的菌体物质 主要包括黏附素、荚膜、侵袭素、侵袭性酶类和细菌生物被膜等。 7、生物被膜 是细菌附着在有生命或无生命的材料表面后,由细菌及其分泌的胞外多聚物(主要是胞外多糖)共同组成的呈膜状的细菌群体。 8、内、外毒素的区别 区别要点外毒素内毒素 来源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 编码基因质粒、前噬菌体或染色体基因染色体基因 存在部分从活菌分泌出,少数菌崩解后释出细胞壁组分,菌裂解后释出 化学成分蛋白质脂多糖 稳定性60~80℃,30分钟破坏160℃,2~4小时破坏 毒性作用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引起 应,引起特殊的临床表现,发热、白细 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DIC等 抗原性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液 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作用弱甲醛液不能脱毒形成类毒素 9、感染类型分为哪几类 一、隐性感染;二、潜伏感染;三、显性感染;四、不感染。 10、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的概念 隐性感染,当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或侵入的病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感染后对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