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流量的测定方法GBT

水泵流量的测定方法GBT
水泵流量的测定方法GB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214-91

水泵流量的测定方法

Methods for measurement of capacity of pump

代替GB3214-82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泵流量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等水泵流量的测定。其他泵也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GB2624 流量流量节流装置第一部分:节流件为角接取压、法兰取压的标准孔板和角接取压的标准喷嘴。

GB3216 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

JJG198 涡轮流量变送器检定规程

3.量的名称、符号、定义及单位

本标准采用的量的名称、符号、定义及单位见表1~表3。

表1 量的名称、符号及单位

表2 量的名称、符号、定义及单位

表3 符号与右下角码意义

泵流量控制方法(经典)

离心泵流量控制方法探讨 前言 离心泵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泵产品,广泛使用在石油天然气、石化、化工、钢铁、电力、食品饮料、制药及水处理行业。如何经济有效的控制泵输出流量曾经引发过大讨论,曾一度流行全部使用变频调速来控制输出流量,取消所有控制阀控制流量的型式,单从目前来看市场上有4种广泛使用的方法:出口阀开度调节、旁路阀调节、调整叶轮直径、调速控制。现在我们来逐一分析讨论各种方法的特点。 离心泵流量常用控制方法 方法一:出口阀开度调节 这种方法中泵与出口管路调节阀串联,它的实际效果如同采用了新的泵系统,泵的最大输出压头没有改变,但是流量曲线有所衰减。 方法二:旁路阀调节 这种方法中阀门和泵并联,它的实际效果如同采用了新的泵系统,泵的最大输出压头发生改变,同时流量曲线特性也发生变化,流量曲线更接近线形。 方法三:调整叶轮直径 这种方法不使用任何外部组件,流量特性曲线随直径变化而变化。 方法四:调速控制 叶轮转速变化直接改变泵的流量曲线,曲线的特性不发生变化,转速降低时,曲线变的扁平,压头和最大流量均减小。 泵系统的整体效率 出口阀调节与旁路调节方法均增加了管路压力损失,泵系统效率都大幅减小。叶轮直径调整对整个泵系统效率影响较小,调速控制方法基本不影响系统效率,只要转速不低于正常转速的50%。 能耗水平 假定通过上述四种办法将泵的输出流量从60m3/h调整到50m3/h,输出为60m3/h时的功率消耗为100%(此时压头为70m),那么几种控制流量的办法对泵消耗的功率影响如何? (1)出口阀开度调节,能量消耗为94%,流量较低时消耗功率较大。 (2)旁路调节,旁路阀将泵的压头减小到55M,这只能通过增加泵的流量来实现,结果能耗增加了10%。 (3)调整叶轮直径,缩小叶轮直径后泵的输出流量和压力均降低,能耗缩减到67%。 (4)调速控制,转速降低,泵的流量和压头均减小,能耗缩减到65%。 总结 下表中总结出了各种流量调节方法,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流量调节方法连续调节泵的流量特性曲线变化泵系统的效率变化流量减小20%时,泵的功率消耗出口阀开度调节可以最大流量减小,总压头不变,流量特性略微变化明显降低94% 旁路阀调节可以总压头减小,曲线特性发生变化明显降低110% 调整叶轮直径不可以最大流量和压头均减小,流量特性不变轻微降低67% 调速控制可以最大流量和压头均减小,流量特性不变轻微降低65%

二次泵系统与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优缺点设计要点及控制逻辑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VPF) 1、 控制方式 冰机控制 负荷测定:蒸发器的流量和温差 冷量调节: 与活塞机组的介跃调节不一样,离心冷水机组的控制是根据实际需求负荷的大小来控制压缩机的运行状态,最终通过改变导叶开度的大小来控制。改变导叶开度的大小,可调节制冷剂循环流量,控制蒸发温度,调节制冷量,最终达到加载、卸载,控制出水温度的目的。这种调节可实现无级连续调节,可精确调节到负荷要求,精密控制出水温度。模糊逻辑根据温度误差(与设定值的偏差) 和变化速度求出所需的加载/卸载量,从而将冷水温度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导叶电机根据4~20mA 的电流输入信号,每0. 3 %地增加或减小导叶的开启度,这样的调节足以保证经导叶调节后流量的连续性,实现无级调节。加载时,导叶开启度增大;卸载时导叶开度减小。高精度的导叶连续调节可精确控制水温在±0. 3 ℃以内。见图2。控制系统根据温度偏差值和温度变化速度来确定是否需要加载、卸载或保持容量不变。见表1。 在接近系统的安全阈值时,会进行加载或卸载限制。图3示出了出水温度控制的循环。 “ —→”代表系统控制 “ —→”代表控制系统实施操作后有可能引起的现象如图3 所示,系统控制和实施控制操作 后而需要的进一步控制形成封闭循环。控制操作的实施最终通过导叶开并增大或减小来完成。控制系统经过综合使导叶维持在某一开启度进行制冷或达到安全限而关机。 例如机组刚开机过程的加载过程,在电流限制的同时导叶由小逐渐开大,冷水温度不断下降,达到制冷的目的。当机组达到负荷后,出水温度已达到或低于设定点的温度,这时进行卸载过程,导叶逐渐关小,出水温度基本维持不变,电流逐渐减小,最终维持在部分负荷运行。如果负荷过低,使机组导叶关小到某一值时,排气温度达到保护限,控制导叶不能继续关小(或导叶已关到最小) ,则导叶维持该状态运行,出水温度将进一步下降,当下降到低于出水温度设定点3 ℃以下时,则机组由控制系统控制进行安全关机。或进入再循环运行模式控制。 冰机加减机: 加机(4种方式?): 1. 冷冻水系统供水温度T S1高于系统设定温度T SS 并持续一段时间 2. 压缩机运行电流百分比(适用于出水温度精度要求高的场合,需要注意机组出力和运行电流不符合的情况) 3.计算负载 4.如运转中主机已达最大流量,则须加开一台主机(发生机率不高)。 减机: 1.依压缩机电流百分比(1 运行机组台数%RLA(运行机组)%设定-∑≥ ) 2. flow*△T 3.系统流量

变频水泵节能原理及分析

前言 离心式水泵在我国当前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水泵使用三相异步电动机进行拖动,其流量和压力等控制对象大多采用管道阀门截流的调节方式。这种人为增加管阻的调节方式虽然满足了生产生活所需的对流量的控制,但是浪费了大量的电能,不是一种经济的运行方式。在电力能源越发短缺的今天,找寻并普及一种既经济又方便的水泵运行方式,对节能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 1、离心式水泵工作特性 1.1 离心式水泵工作原理 离心式水泵是一种利用水的离心运动的抽水机械。由泵壳、叶轮、泵轴、泵架等组成。起动前应先往泵里灌满水,起动后旋转的叶轮带动泵里的水高速旋转,水作离心运动,向外甩出并被压入出水管。水被甩出后,叶轮附近的压强减小,在转轴附近就形成一个低压区。这里的压强比大气压低得多,外面的水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冲开底阀从进水管进入泵内。冲进来的水在随叶轮高速旋转中又被甩出,并压入出水管。叶轮在动力机带动下不断高速旋转,水就源源不断地从低处被抽到高处。 1.2 泵类负载特性分析 为适应用户用水量的变化,调节出水流量,现通常采用两种方法来完成流量的连续调节。一种是利用控制阀或节流阀进行节流,以改变出水流量;另一种是泵的调速控制,调节泵的转速来改变出水流量。图1为水泵调速时的全扬程特性(H—Q)曲线。 图1 水泵调速时的H-Q曲线

在上图中,曲线n0表示,管路中阀门开度不变时,水泵在额定转速下的扬程—流量曲线。R1表示水泵转速不变时,全扬程与流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又称管阻特性曲线。H0为供水量Q接近0时,所需的扬程等于实际扬程,其物理意义是:如果全扬程小于实际扬程,系统将不能供水。 由上图可知,水泵的扬程特性曲线和管网的管阻特性曲线有交叉点,这个点就是水泵工作时既满足扬程特性又满足管阻特性,供水系统工作于平衡状态,系统稳定运行。 在使用管道阀门控制时,当流量要求从QA减小到QB,就必须减小阀门开度。这时供水管道的阻力变大,管阻特性曲线从R1移到R2,扬程则从HA上升到HB,运行工况点从A点移到B点。 在使用水泵调速控制时,当流量要求从QA减小到QB,由于阀门开口度不变,管道的阻力曲线R不变,此时水泵的特性取决于其转速。如果把速度从n0降到n1,运行工况点则从A点移到C点,扬程从HA下降到HC。 根据离心泵特性曲线公式: 其中:P——为泵使用的工况点轴功率(KW); Q——为使用工况点的水压或流量(m2/s); H——为使用工况点的扬程(m); ρ——为输出介质的密度(kg/m3); η——为使用工况点的泵的效率(%)。 由公式1,可得出在使用阀门调节时,水泵运行在B点的轴功率,和用转速调节时,水泵运行在C点的轴功率分别为:

二次泵系统与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优缺点、设计要点与控制逻辑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VPF) 1、控制方式 冰机控制 负荷测定:蒸发器的流量和温差 冷量调节: 与活塞机组的介跃调节不一样,离心冷水机组的控制是根据实际需求负荷的大小来控制压缩机的运行状态,最终通过改变导叶开度的大小来控制。改变导叶开度的大小,可调节制冷剂循环流量,控制蒸发温度,调节制冷量,最终达到加载、卸载,控制出水温度的目的。这种调节可实现无级连续调节,可精确调节到负荷要求,精密控制出水温度。模糊逻辑根据温度误差(与设定值的偏差) 和变化速度求出所需的加载/卸载量,从而将冷水温度控制在设定的围。导叶电机根据4~20mA 的电流输入信号,每0. 3 %地增加或减小导叶的开启度,这样的调节足以保证经导叶调节后流量的连续性,实现无级调节。加载时,导叶开启度增大;卸载时导叶开度减小。高精度的导叶连续调节可精确控制水温在±0. 3 ℃以。见图2。控制系统根据温度偏差值和温度变化速度来确定是否需要加载、卸载或保持容量不变。见表1。 在接近系统的安全阈值时,会进行加载或卸载限制。图3示出了出水温度控制的循环。

“—→”代表系统控制 “—→”代表控制系统实施操作后有可能引起的现象如图3 所示,系统控制和实施控制操作 后而需要的进一步控制形成封闭循环。控制操作的实施最终通过导叶开并增大或减小来完成。控制系统经过综合使导叶维持在某一开启度进行制冷或达到安全限而关机。 例如机组刚开机过程的加载过程,在电流限制的同时导叶由小逐渐开大,冷水温度不断下降,达到制冷的目的。当机组达到负荷后,出水温度已达到或低于设定点的温度,这时进行卸载过程,导叶逐渐关小,出水温度基本维持不变,电流逐渐减小,最终维持在部分负荷运行。如果负荷过低,使机组导叶关小到某一值时,排气温度达到保护限,控制导叶不能继续关小(或导叶 已关到最小) ,则导叶维持该状态运行,出水温度将进一步下降,当下降到低于出水温度设定点3 ℃以下时,则机组由控制系统控制进行安全关机。或进入再循环运行模式控制。 冰机加减机: 加机(4种方式?): 1. 冷冻水系统供水温度T S1高于系统设定温度T SS并持续一段时间 2. 压缩机运行电流百分比(适用于出水温度精度要求高的场合,需要注意机组出力和运行电流不符合的情况) 3.计算负载 4.如运转中主机已达最大流量,则须加开一台主机(发生机率不高)。

管径流速流量对照表

管径/流速/流量对照表 管径(DN)0.4m/s 0.6m/s 0.8m/s 1.0m/s 1.2m/s 1.4m/s 1.6 m/s 1.8 m/s 2.0m/s 2.2m/s 2.4m/s 2.6m/s 2.8m/s 3.0m/s 流速对应流量m3/h 20 0.5 0.7 0.9 1.1 1.4 1.6 1.8 2.0 2.3 2.5 2.7 2.9 3.2 3.4 25 0.7 1.1 1.4 1.8 2.1 2.5 2.8 3.2 3.5 3.9 4.2 4.6 4.9 5.3 32 1.2 1.7 2.3 2.9 3.5 4.1 4.6 5.2 5.8 6.4 6.9 7.5 8.1 8.7 40 1.8 2.7 3.6 4.5 5.4 6.3 7.2 8.1 9.0 10.0 10.9 11.8 12.7 13.6 50 2.8 4.2 5.7 7.1 8.5 9.9 11.3 12.7 14.1 15.6 17.0 18.4 19.8 21.2 65 4.8 7.2 9.6 11.9 14.3 16.7 19.1 21.5 23.9 26.3 28.7 31.1 33.4 35.8 80 7.2 10.9 14.5 18.1 21.7 25.3 29.0 32.6 36.2 39.8 43.4 47.0 50.7 54.3 100 11.3 17.0 22.6 28.3 33.9 39.6 45.2 50.9 56.5 62.2 67.9 73.5 79.2 84.8 125 17.7 26.5 35.3 44.2 53.0 61.9 70.7 79.5 88.4 97.2 106.0 114.9 123.7 132.5 150 25.4 38.2 50.9 63.6 76.3 89.1 101.8 114.5 127.2 140.0 152.7 165.4 178.1 190.9 200 45.2 67.9 90.5 113.1 135.7 158.3 181.0 208.6 226.2 248.8 271.4 294.1 316.7 339.3 250 70.7 106.0 141.4 176.7 212.1 247.4 282.7 318.1 353.4 388.8 424.1 489.5 494.8 530.1 300 101.8 152.7 208.6 254.5 305.4 386.3 407.1 488.0 508.9 589.8 640.7 661.6 712.5 763.4 350 138.5 207.8 277.1 346.4 415.6 484.9 554.2 623.4 692.7 762.0 831.3 900.5 989.8 1089.1 400 181.0 271.4 381.9 462.4 542.9 633.3 723.8 814.3 904.8 995.3 1085.7 1176.2 1286.7 1357.2 管径(DN) 流速推荐值m/s: 20 25 32 40 50 65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闭式系统0.5-0.6 0.6-0.7 0.7-0.9 0.8-1 0.9-1.2 1.1-1.4 1.2-1.6 1.3-1.8 1.5-2.0 1.6-2.2 1.8-2.5 1.8-2.6 1.9-2.9 1.6-2.5 1.8-2.6 开式系统0.4-0.5 0.5-0.6 0.6-0.8 0.7-0.9 0.8-1.0 0.9-1.2 1.1-1.4 1.2-1.6 1.4-1.8 1.5-2.0 1.6-2.3 1.7-2.4 1.7-2.4 1.6-2.1 1.8-2.3

管径-流速-流量对照表

管径/流速/流量对照表

已知流量、管材,如何求管径? 分两种情形: 1、水源水压末定,根据合理流速V(或经济流速)确定管径d: d=√[4q/(πV)] (根据计算数值,靠近选取标准管径) 2、已知管道长度及两端压差,确定管径 流量q不但与管内径d有关,还与单位长度管道的压力降落(压力坡度)i有关, i=(P1-P2)/L.具体关系式可以推导如下: 管道的压力坡度可用舍维列夫公式计算 i=0.0107V^2/d^1.3——(1) 管道的流量 q=(πd^2/4)V ——(2) 上二式消去流速V得: q = 7.59d^2.65√i (i 以kPa/m为单位)管径:d=0.4654q^0.3774/i^0.1887 (d 以m为单位) 这就是已知管道的流量、压力坡度求管径的公式。 例:某管道长100m,管道起端压力P1=96kPa,末端压力P2=20kPa,要求管道过1.31 L/s的流量,试确定管径

压力坡度 i=(P1-P2)/L=(96-20)/100=0.76kPa/m 流量 q=1.31 L/s=0.00131 m^3/s 管径d=0.4654q^0.3774/i^0.1887 =0.4654*0.00131^0.3774/0.76^0.1887= 0.0400m =400mm 还可用海森威廉公式:i=105C^(-1.85)q ^1.85/d^4.87 ( i 单位为 kPa/m )钢管、铸铁管:C=100,i=0.02095q ^1.85/d^4.87 ,q =8.08d^2.63 i ^0.54 铜管、不锈钢管:C=130,i=0.01289q ^1.85/d^4.87 ,q =10.51d^2.63 i ^0.54 塑料管:C=140,i=0.01124q ^1.85/d^4.87 ,q =11.31d^2.63 i ^0.54 C=150,i=0.009895q ^1.85/d^4.87 ,q =12.12d^2.63 i ^0.54

中央空调循环水泵变频控制节能的实践

中央空调循环水泵变频控制节能的实践 姓名:××× 身份证号:330×××××××××××× 申报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申报工种:制冷设备维修 准考证号:×××××××××× 工作单位:××××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撰写日期:2012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前言 (1) 二、中央空调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1) 三、节能理论分析 (3) 四、节能方案分析 (5) 五、中央空调系统现场情况 (7) 六、变频器的选型 (7) 七、变频改造方案的实施 (7) 八、节能改造前后运行效果比较 (9) 九、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1)

摘要:本文根据中央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冷却、冷冻水泵流量在空调负载荷变化时不能调节的运行状态,采用变频控制技术对中央空调系统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进行变频调速改造,以达到节能的效果。关键词:中央空调、变频器、循环水泵、节能改造。 一、前言 我国是一个能源紧缺的国家,面临着巨大的能源压力。一方面,国家的经济要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另一方面,又必须考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所以中央提出:要建设“节约型社会”。我们××广电集团,在××卫视频道进行过“节约型社会”的主题节目播出,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上级领导要求大家响应中央的号召,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此在去年我们物业公司工程部组织成立了中央空调节能改造小组,经科学认真详细的分析论证讨论,决定采用先进变频调速技术对电视台的中央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我作为成员积极参与了整个技改工程的始末,期间学习了不少知识和技术,对自己以后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二、中央空调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图1所示为一典型中央空调机组系统图,主要由制冷主机系统、冷冻水循环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风机盘管系统、冷却水塔系统等组成:

中央空调水泵节能方案

中央空调水泵节能方案 作者admin来源浏览249发布时间08/06/25 中央空调水泵节能方案 1、中央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分析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首先是根据室外气象参数和室内空调设计参数计算冷负荷,按分区结构特点,根据产品样本选择相应的设备,组合成一个系统。但空调系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不满负荷的情况下工作。在不满负荷工作的控制方式不合理,系统能效比会大大降低。现在空调系统在运行调节方式上,风水系统主要是阀门(手动、自动阀门调节),主机利用卸荷方式,而这些方式是牺牲了阻力能耗来适应末端负荷要求,造成运行成本居高不下。 若采用变频控制,能量的传递和运输环节控制为变水量(VWV )和变风量(VAV),使传递和运输耦合并达到最佳温差置换,其动力仅为其它控制系统的30-60% ,而且节能是双效的,因为对制冷主机的需求能耗同时下降。主机采用变频节能控制,保持设计工况下的制冷剂运动的物理量(如温差、压力等)变化,节能较其它调荷方式明显,如约克(YORK )的YT型离心式冷水机组,配置变频机组在部分负荷下能效比可降至冷吨,可见变频控制方式在 空调系统中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过去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应用变频技术为什么推广难呢?可能是价格的原因吧?在变频技术、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技术非常成熟的今天,用此技术与暖通空调专业技术相结合,它并不是一门高价的技术,在小功率空调中其经济性都可承受,在中央空调系统中更不应该成问题:(1)中央空调运行时间更长,节能问题更突出;(2)变频控制在整个系统中所占的造价比例不高;(3)变频控制器的容量越大, 每千瓦功率单价越低。 中央空调系统采用变频器是可行的,其投资回收一般在6 ~ 12个月以变频控制器使用寿命10年计, 其净收益在10倍投资额以上。 2、中央空调调速节能原理制冷机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液态后送蒸发器中与冷冻水进行热交换,将

循环水泵操作说明

循环水泵操作规程 1、 性能参数: 水泵型号:KQSN450-N13/502(T) 扬程:60m 流量:2430 m 3/h 电机功率:560KW 转速:1480 r.p.m 电机电压:10000v 额定电流:39.91A 冷却塔:NBTL-3000型 冷却水量:2500 m 3/h 冷却水最大温差:10℃ 冷却塔风机:P=160KW U=380V 重力无阀过滤器流量:150 m 3/h 2、 启动水泵前的准备工作确认:确认水泵检修安装完毕,水泵与电机的 对中已经调教完毕,联轴器防护罩安装就位,地脚螺栓紧固,测量元件投入正常使用,各法兰连接处无漏水现象,水泵机体和电机周围杂物清理干净,积水坑无杂物,污水泵能够连续运行正常;循环水系统正常生产时三台水泵为两用一备,供两套制氧机的循环冷却水,如果只运行一套制氧机,启动一台水泵就可以满足生产需要,为了保证ASU 安全稳定运行,按以下规程去操作。 3、 水泵启动前的准备的工作: (1)、确认水池水位的高度满足循环水泵启动要求,确认水泵入口阀 V8461A/B/C 打开,对水泵壳体排放阀进行排气,直到有水流出、没有气泡为止。 (2)、对水泵进行盘车,应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 。 (3)、通知电工对水泵的出口电动阀门做空投试验,运行操作工到现场确 认,检验阀门的工作性能,包含手动和自动两种状态。将电动出口阀转换为手动状态,开度分别为15%、25%、50%、75%、90%,观察该阀是否灵敏好用,如有问题,找相关专业人员及时处理 ;并将该阀门处于手动状态 。 4、 水泵的启动 :

循环水泵操作规程 (1)、缓慢打开没有投入使用的玻璃钢冷却塔上水阀门,将水导入玻璃钢 冷却塔,这时水压会有一定的下降,根据压力下降情况 调节该阀门的开度,上水总管压力PI9001不能低于230 KPa. (2)、通知电工送电。 (3)、联系值班长,听从班长指令可以启动。 (4)、观察水泵的电流、检测电机和水泵轴承的温度、并听运转音是否 正常。 (5)、观察水压上升情况,及时调整水压,打开需要循环水设备 冷却器 上、回阀门,并与水泵的出口电动阀配合调节,保证水压PI9001不得高于450 KPa ,水压过高将导致冷却塔喷头损坏。 (6)、根据水温变化情况,当 上水温度高于30℃,启动轴流风机。 5、水泵停止操作:接到班长停止或倒换水泵通知后,确认运行水泵的流 量、压力能否满足现在运行设备循环冷却水的要求。 (1)、DCS 控制室中,由工艺工程师、仪电人员对运行设备的循环水流量 和压力解除停车联锁,目前空压机的水压停车联锁为80KPa 。 (2)、关小预停止水泵的出口电动阀,适当关小不需要循环水设备冷却器 上、回阀门,调节循环水压力,保证水压PI9001不得高于400 KPa 。 (3)、停止水泵运行,注意观察水压PI9001不能低于250 KPa 。 (4)、观察水压是否有变化,如果发现水泵倒转,立即关闭入口阀门。 (5)、关闭循环水去玻璃钢凉水塔上水阀门,保证水压PI9001在正常的工 作压力330 KPa 。 (6)、停止玻璃钢凉水塔的风机。 (7)、调节水压满足运行设备要求。 6、凉水塔风机的启动: 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检查齿轮油箱油位满足启动要求,仪表测量轴温和轴振动已经投入,可以正常使用,确认风机的叶片没有异物缠绕,联轴杆周围无杂物,可以启动。 启动: (1)通知电工送电,现场运行工到凉水塔风机的操作柜旁进行就地启动。 (2)再次确认玻璃钢冷却塔风机罩内没有人员。 (3)将开关按扭旋转到运行状态,确认风机启动,检查声音和震动是否正常。

循环水泵的变频控制方案

循环水泵的变频控制方案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的容量是根据建筑物最大设计热负荷选定的,且留有一定的设计余量。在没有使用调速的系统中,水泵一年四季在工频状态下全速运行,只好采用节流或回流的方式来调节流量,产生大量的节流或回流损失,且对水泵电机而言,由于它是在工频下全速运行,因此造成了能量的大大浪费。 由于四季的变化,阴晴雨雪及白天与黑夜时,外界温度不同,使得中央空调的热负荷在绝大部分时间里远比设计负荷低。也就是说,中央空调实际大部分时间运行在低负荷状态下。据统计,67%的工程设计热负荷值为94-165W/m2,而实际上83%的工程热负荷只有58-93 W/m2,满负荷运行时间每天不超过10-20小时。 经验证明,在中央空调的循环系统(冷却泵和冷冻泵)中接入变频系统,利用变频技术改变电机转速来调节流量和压力的变化用来取代阀门控制流量,能取得明显的节能效果。 二、节能原理 由流体传输设备水泵、风机的工作原理可知:水泵、风机的流量(风量)与其转速成正比;水泵、风机的压力(扬程)与其转速的平方成正比,而水泵、风机的轴功率等于流量与压力的乘积,故水泵、风机的轴功率与其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即与电源频率的三次方成正比)根据上述原理可知:降低水泵、风机的转速就,水泵、风机的功率可以下降得更多。例如:将供电频率由50Hz降为45Hz,则P45/P50=(45/50)3=0.729,即P45=0.729P50(P 为电机轴功率);将供电频率由50Hz降为40Hz,则P40/P50=(40/50)3=0.512,即P40=0.512P50(P为电机轴功率)。 三、节能方案 1、整体说明 我公司中央空调系统目前有2台11KW循环泵。我们可对循环泵进行节能改造。

对照表之水泵管径流速流量

流量与管径、压力、流速的一般关系 一般工程上计算时,水管路,压力常见为,水在水管中流速在1--3米/秒,常取米/秒。 流量=管截面积X流速=管内径的平方X流速(立方米/小时)。 其中,管内径单位:mm ,流速单位:米/秒,饱和蒸汽的公式与水相同,只是流速一般取20--40米/秒。 水头损失计算Chezy 公式 Q ——断面水流量(m3/s) C ——Chezy糙率系数(m1/2/s) A ——断面面积(m2) R ——水力半径(m) S ——水力坡度(m/m) Darcy-Weisbach公式 h f——沿程水头损失(mm3/s)

f ——Darcy-Weisbach水头损失系数(无量纲) l ——管道长度(m) d ——管道内径(mm) v ——管道流速(m/s) g ——重力加速度(m/s2) 水力计算是输配水管道设计的核心,其实质就是在保证用户水量、水压安全的条件下,通过水力计算优化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管材和确经济管径。输配水管道水力计算包含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而局部水头损失一般仅为沿程水头损失的5~10%,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探讨管道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管道常用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 管道沿程水头损失是水流摩阻做功消耗的能量,不同的水流流态,遵循不同的规律,计算方法也不一样。输配水管道水流流态都处在紊流区,紊流区水流的阻力是水的粘滞力及水流速度与压强脉动的结果。紊流又根据阻力特征划分为水力光滑区、过渡区、粗糙区。管道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都有适用范围和条件,一般都以水流阻力特征区划分。 水流阻力特征区的判别方法,工程设计宜采用数值做为判别式,目前国内管道经常采用的沿程水头损失水力计算公式及相应的摩阻力系数,按照水流阻力特征区划分如表1。 沿程水头损失水力计算公式和摩阻系数表1

泵流量控制方法(经典)

离心泵流量控制方法探讨 泵的流量调节方法一览表 本文详细介绍了泵(离心泵、往复泵)的流量调节方法,如改变泵的装置特性曲线(如可以进行出口阀调节、旁路调节、转速调节、切割叶轮外径、更换叶轮、堵死几个叶轮流道等)、改变泵的特性曲线,并对每种调节方法进行了阐述及对其使用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具体的泵的流量调节方法见下表1——1。 表1——1 泵的流量调节方法

请问泵的流量是怎么调节的 请问高速泵的流量是怎么调节的我发现泵的额定流量比如为10m3,最小稳定流量为2m3,比如我现在后面装置需要6m3的量,这个时候是通过出口阀门调节呢还是打10m3走4m3的旁路阿谢谢各位!! 还有些疑问:1、旁路怎么防止泵产生憋压不是很明白---我现在设置的是泵流量达到泵厂家要求的最小稳定流量的时候旁路阀门才打开,平时是关着的! 2、现在一家国外的泵厂家返回的资料是这样子的,我要求的是2.61m3,可是他给我的泵却是4.5M3的,而他的最小稳定流量竟然在2.3m3,那我平常不是只能在最小流量线附近操作了这样子对高速泵肯定不好,现在泵厂家要求平常一直开旁路,让我很郁闷 3、我想的是一旦泵流量到达最小稳定流量,泵就有两个去向,可是我怎么知道这两条线的各自流量,因为我要保证我后续设备的物料量啊,不能全被打回流阿!! 4、还有就是泵出口关闭压力怎么确定阿? 5、我们计算泵的 H的时候,给出了 HA,厂家给的 HR,指的是水那转化成介质是不是也应该乘密度? 请各位说的仔细一点,我对这个不是很清楚呢 ]lexuan_0211 发表于 2008-6-13 13:44 一般来说,通过阀门调节能够达到效果。 lz需要的量在此泵的流量范围内,没有问题。llttjj2850 发表于 2008-6-13 13:45 通过出口调节阀来控制流量,走旁路只是改变管径,并没有改变流量,只是增加了管道阻力和流速。 如果有变频器可以调节频率,也可调节流量。rongyang504 发表于 2008-6-13 14:05 我的泵不是变频的,变频的用的很平常吗我觉得变频的机泵一般用在重要的地方!

空调冷冻水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节能与控制

空调冷冻水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节能与控制 【摘要】文章简单介绍了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对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能耗做出了分析,提出了空调冷冻水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节能与控制方法。 【关键词】:空调;冷冻水系统;节能 引言 建筑物中央空调系统的冷冻水一次泵,传统上都采用固定转速水泵。空调水的变一次流量控制系统(VPF:Variable-Primary-Flow,也称为:冷冻水一次泵变频调速控制系统)是近年才开始出现的先进控制方案。配置变频调速冷冻水泵,可以对冷冻水流量进行调节,达到精细化控制的目标。虽然在负荷侧都是变水量控制,但变频调速的一次侧控制和传统固定转速的一次泵系统不同,它比传统方式控制要求高得多。要求楼宇自控系统的工程服务者设计合理的变一次流量控制解决方案,提供满足要求的控制功能。本文结合某大型建筑的变一次流量控制工程方案,对这种解决方案进行讨论。 1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特点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VPF)的定义概述如下,当末端空调负荷变化时,电动二通阀调节开度,改变冷冻水量,此时采用一定的控制措施,变频水泵和冷冻机组的水流量都随负荷的改变而改变,在旁通管上增设了旁通控制阀,以维持运行冷冻机的最小流量,如下图所示。 图1 和二次泵变流量系统相比,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少了一组定速泵。另外在旁通管上多了一个控制阀,当系统水量小于单台冷冻机最小允许流量时,旁通阎打开,旁通一部分水量使冷冻机运行在最小允许流量之上。最小流量由流量计或压差传感器测得。系统末端仍然安装二通调节阀,水泵的转速由系统最远端压差的变化控制或供回水温差控制。冷冻机和水泵的台数不必一一对应,它们的台数变化和启停也分别独立控制。VPF系统可以改变整个系统中的循环水量,既包括流经蒸发器的冷冻水流量,和冷却盘管中的冷冻水流量。VPF不仅仅节省了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中低效率的一次定流速泵,而且省去了管线,接头及其工程费用,电力设备等,机房空间的需求也随之降低,这些都可观的节省初投资。它较之二次泵系统不但初投资小,而且能减少水泵的运行能耗。 2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节能分析

污水处理厂水泵节能控制策略分析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2897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污水处理厂水泵节能控制策略分析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污水处理厂水泵节能控制策略分析 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污水的治理也成为当今社会绿色环保的重点项目。水泵的优化处理,将成为治理污水节能降耗的新技术。根据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进行分析,发现水泵的优化处理、水泵的节能技术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想要更好的进行污水处理,水泵的节能改造技术将成为治理水质污染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的污水处理厂已建设三千余座,单在污水的处理能力上要远远的强于欧美。当前,我国所面临最重要的问题主要在电力供应资源短缺方面。因此,想要更好的降低能耗减少水污染,就必须寻求最

优化的电力、污水处理策略。如何在电力供应困难的前提下,找到治理污水的办法,将成为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1.水泵的作用和其影响因素 1.1.水泵的作用 污水处理厂主要通过水泵作业的方式对污水进行管理,水泵主要是起到提升进水,回流污水的作用。利用变频器控制水泵,是我国污水处理厂通常所使用的排污办法,其主要是为了达到以下几种效果:将水泵的转速控制在一定范围,从而可以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增大节电效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等。当水泵以低转速进行运行时,可以降低噪声干扰,且利用计算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从而实现节能的功效。 1.2.影响水泵节能的因素

供暖系统中如何实现循环水泵的变流量调节

供暖系统中如何实现循环水泵的变流量调节 供热计量收费后,散热器上都装有温控阀。由于温控阀的调节作用,使供热系统从定流量(即质调节)运行变成了变流量运行。但这时系统循环流量的变化是由温控阀(或电动调节阀)的节流作用造成的。 从循环水泵的工作曲线上观察,其工作点将向左偏移,导致水泵扬程增大,流量减小,而电机输出的功率,相当大的比例消耗在调节阀的节流上,造成电能的无谓浪费。 目前国内,在相当多的冷热联供的水系统中,采用压差调节器进行变流量的调节。具体做法是将压差调节器装在热源或冷源的旁通管上,当用户需热(冷)负荷变化,散热器(或风机盘管)上的调节阀进行调节,将引起旁通管上压差的变动,此时压差调节器发挥作用,保持旁通管压差恒定,借以调节用户系统循环流量的变化。 应该说,这种调节方法,对于改善用户调节阀(如温控阀、电动调节阀)的工作条件是有好处的,但从节电的角度观察,没有任何改善。 从提高系统能效的目标出发,在计量收费的供热系统的设计中,应该同步进行系统循环水泵的变流量设计。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节流引起的能量损失。这样做,至少可以带来以下一些好处:

首先,提高了系统能效。循环水泵实现变流量调节,在整个运行期间,至少节电30%-50%。这一技术措施,实际上的节能潜力远比目前大家谈论的循环水泵扬程选择不宜过大的效果更明显。 其次,改善了调节阀(温控阀、电动调节阀)的工作条件。如果循环水泵实行定流量运行,当负荷需求变化很大时,调节阀的开度将在很大的幅度范围内变动,不仅影响其使用寿命,而且容易发生故障。 当循环水泵实现变流量调节时,其流量的大小,是随负荷的变化而适时控制的。这样,调节阀始终处于微调的状态,不但提高了调节功能,而且大大改善其工作条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再其次,还可有效配合自力式平衡阀的调节功能。对于自力式平衡阀,国内目前已逐渐广泛采用。对于自力式平衡阀,在定流量系统中(如循环水泵定速运行,加装三通阀等)的使用,其优越性已为广大专业人员所认可。 但在变流量系统中,还能否使用自力式平衡阀?更成为业内人员关注的热门话题。应该承认,在循环水泵定转速运行的变流量系统中,使用自力式平衡阀是有缺陷的。 人们熟悉:自力式平衡阀的功能就是使系统流量自动地限定为设定流量。当系统需求小流量工况时,调节阀(温控阀、电动调节阀等)将关小,此时自力式平衡阀力图维持原设定流量,其阀芯趋于开大。这就出现调节阀与自力式平衡阀动作不协调现象。

水管管径压力与流速确定后管路流量表

关于流量、压力、管径、流速的关系 一般工程上计算时,水管路,压力常见为0.1--0.6MPa,水在水管中流速在1--3米/秒,常取1.5米/秒。 流量=管截面积X流速=0.002827X管径^2X流速(立方米/小时)^2:平方。管径单位:mm 管径=sqrt(353.68X流量/流速) sqrt:开平方 饱和蒸汽的公式与水相同,只是流速一般取20--40米/秒。 如果需要精确计算就要先假定流速,再根据水的粘度、密度及管径先计算出雷诺准数,再由雷诺准数计算出沿程阻力系数,并将管路中的管件(如三通、弯头、阀门、变径等)都查表查出等效管长度,最后由沿程阻力系数与管路总长(包括等效管长度)计算出总管路压力损失,并根据伯努利计算出实际流速,再次用实际流速按以上过程计算,直至两者接近(叠代试算法)。因此实际中很少友人这么算,基本上都是根据压差的大小选不同的流速,按最前面的方法计算。 波努力方程好像对于气体等可压缩流体不适用阿 管道横截面积为A A=派D^2/4 Q=A×v 水管管径-流速-流量对照表(轻松解决你算管径问题) 每次画图都要算出管径,你只要对照此表就能看出来! 经验:1.重力流,流速比较小。一般选0.8-1.0 2.压力流,流速比较大,一般选1.0-1.5 管径/流速/流量对照表 200.50.70.9 1.1 1.4 1.6 1.8 2.0 2.3 2.5 2.7 2.9 3.2 3.4 250.7 1.1 1.4 1.8 2.1 2.5 2.8 3.2 3.5 3.9 4.2 4.6 4.9 5.3 32 1.2 1.7 2.3 2.9 3.5 4.1 4.6 5.2 5.8 6.4 6.97.58.18.7 40 1.8 2.7 3.6 4.5 5.4 6.37.28.19.010.010.911.812.713.6 50 2.8 4.2 5.77.18.59.911.312.714.115.617.018.419.821.2 65 4.87.29.611.914.316.719.121.523.926.328.731.133.435.8

水泵节能计算

1 水泵变频调速运行的节能原理 图1为水泵用阀门控制时,当流量要求从Q1减小到Q2,必须关小阀门。这时阀门的磨擦阻力变大,管路曲线从R移到R′,扬程则从Ha上升到Hb,运行工况点从a点移到b点。 图2为调速控制时,当流量要求从Q1减小到Q2,由于阻力曲线R不变,泵的特性取决于转速。如果把速度从n降到n′,性能曲线由(Q-H)变为(Q-H)′,运行工况点则从a 点移到c点,扬程从Ha下降到Hc。 根据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公式: N=RQH/102η 式中:N——水泵使用工况轴功率(kw) Q——使用工况点的流量(m3/s); H——使用工况点的扬程(m); R——输出介质单位体积重量(kg/m3); η——使用工况点的泵效率(%)。 可求出运行在b点泵的轴功率和c点泵的轴功率分别为:

Nb=RQ2Hb/102η Nc=RQ2Hc/102η 两者之差为:ΔN=Nc—Nb=R×Q2×(Hb-Hc)/102η 也就是说,用阀门控制流量时,有ΔN功率被损耗浪费掉了,且随着阀门不断关小,这个损耗还要增加。而用转速控制时,由于流量Q与转速n的一次方成正比;扬程H与转速n 的平方成正比;轴功率P与转速n的立方成正比,即功率与转速n成3次方的关系下降。如果不是用关小阀门的方法,而是把电机转速降下来,那么在转运同样流量的情况下,原来消耗在阀门的功率就可以全避免,取得良好的节能效果,这就是水泵调速节能原理。 2 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 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交流电动机工作原理中的转速关系: n=60f(1-s)/p 式中:f——水泵电机的电源频率(Hz); p——电机的极对数; 由上式可知,均匀改变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电源频率f,就可以平滑地改变电动机的同步转速。电动机转速变慢,轴功率就相应减少,电动机输入功率也随之减少。这就是水泵变频调速的节能作用。 3 水泵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 目前,国内在水泵控制系统中使用变频调速技术,大部分是在开环状态下,即人为地根据工艺或外界条件的变化来改变变频器的频率值,以达到调速目的. 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1)控制对象(2) 变频调速器(3)压力测量变送器(PT)(4)调节器(PID). 系统的控制过程为: 由压力测量变送器将水管出口压力测出,并转换成与之相对应的4~20mA标准电信号,送到调节器与工艺所需的控制指标进行比较,得出偏差。其偏差值由调节器按预先规定的调节规律进行运算得出调节信号,该信号直接送到变频调速器,从而使变频器将输入为3

二次泵系统与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优缺点、设计要点及控制逻辑资料讲解

二次泵系统与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优缺点、设计要点及控制逻辑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VPF) 1、控制方式 冰机控制 负荷测定:蒸发器的流量和温差 冷量调节: 与活塞机组的介跃调节不一样,离心冷水机组的控制是根据实际需求负荷的大小来控制压缩机的运行状态,最终通过改变导叶开度的大小来控制。改变导叶开度的大小,可调节制冷剂循环流量,控制蒸发温度,调节制冷量,最终达到加载、卸载,控制出水温度的目的。这种调节可实现无级连续调节,可精确调节到负荷要求,精密控制出水温度。模糊逻辑根据温度误差(与设定值的偏差) 和变化速度求出所需的加载/卸载量,从而将冷水温度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导叶电机根据4~20mA 的电流输入信号,每0. 3 %地增加或减小导叶的开启度,这样的调节足以保证经导叶调节后流量的连续性,实现无级调节。加载时,导叶开启度增大;卸载时导叶开度减小。高精度的导叶连续调节可精确控制水温在±0. 3 ℃以内。见图2。控制系统根据温度偏差值和温度变化速度来确定是否需要加载、卸载或保持容量不变。见表1。

在接近系统的安全阈值时,会进行加载或卸载限制。图3示出了出水温度控制的循环。 “—→”代表系统控制 “—→”代表控制系统实施操作后有可能引起的现象如图3 所示,系统控制和实施控制操作 后而需要的进一步控制形成封闭循环。控制操作的实施最终通过导叶开并增大或减小来完成。控制系统经过综合使导叶维持在某一开启度进行制冷或达到安全限而关机。 例如机组刚开机过程的加载过程,在电流限制的同时导叶由小逐渐开大,冷水温度不断下降,达到制冷的目的。当机组达到负荷后,出水温度已达到或低于设定点的温度,这时进行卸载过程,导叶逐渐关小,出水温度基本维持不变,电流逐渐减小,最终维持在部分负荷运行。如果负荷过低,使机组导叶关小到某一值时,排气温度达到保护限,控制导叶不能继续关小(或导叶已关到最小) ,则导叶维持该状态运行,

蒸汽管径流量对照表

蒸汽胶管: 蒸汽胶管,即蒸气软管。用于制冷设备冷却水、发动机引擎冷热水、食品加工,尤其乳制品厂的热水和饱和蒸汽,可耐稀酸碱。 胶管: 用以输送气体、液体、浆状或粒状物料的一类管状橡胶制品。由内外胶层和骨架层组成,骨架层的材料可用棉纤维、各种合成纤维、碳纤维或石棉、钢丝等。一般胶管的内外胶层材料采用天然橡胶、丁苯橡胶或顺丁橡胶;耐油胶管采用氯丁橡胶、丁腈橡胶;耐酸碱,耐高温胶管采用乙丙橡胶、氟橡胶或硅橡胶等。 结构: 蒸汽软管和普通工业软管一样,都有内胶、外胶和中间层组成。 常用内外胶材料为耐热、耐蒸气、耐臭氧紫外线和化学品性能卓越的EPDM材料制成,外胶水包带包裹。 组成: 蒸汽胶管是由内胶层,多层夹布缠绕层和外胶层组成。夹布吸引胶管是由内胶层,多层夹布缠绕层,螺旋钢丝增强层和外胶层组成。主要由耐液体的内胶层、中胶层、2或4或6层钢丝缠绕增强层、外胶层组成,内胶层具有使输送介质承受压力,保护钢丝不受侵蚀的作用,外胶层保护钢丝不受损伤,钢丝层是骨架材料起增强作用。 蒸汽管径流量对照表: 可以按照《动力管道设计手册》中的方式计算。 计算公式是d(内径mm)=18.8*(Q/V)^0.5这里面Q是体

积流量M3/h,V是流速m/s。 蒸汽管道管径计算 Dn=594.5 Dn--------管道内径mm;G---------介质质量流量t/h; -------介质比容m3 /kg;(查蒸汽表) ω-------介质流速m/s,常规30m/s 饱和蒸汽流速低压蒸汽<10kgf/cm2是15~20 m/s中压蒸汽10~40kgf/cm2是20~40 m/s高压蒸汽40~120kgf/cm2是40~60 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