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歌1

西北民歌1
西北民歌1

西北风——青海、甘肃、宁夏民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黄土高原的音乐风情和对西北民歌的学习与探究,激发学生喜爱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

2、通过聆听、演唱、律动、创作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认识山歌形式“花儿”,学会对歌曲内容的情感创作和情感表现。

二、教学重点

1、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2、初步学会演唱《送大哥》,并感悟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三、教学难点

1、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2、歌曲内容的情感创作。

四、教学内容

1、简单了解西北地区的音乐、风土人情及地理位置。

2、聆听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体验民歌的风格特点并了解山歌形式“花儿”。

3、唱民歌《送大哥》及歌曲内容的情感创作活动。

4、民歌的拓展和升华。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民歌《黃土高坡》片段。(学生在音乐声中入座营造西北民歌氛围。)

1、看后提问:这首歌曲具有哪个地方的风格?(西北地区)。音乐的特点是什么?(高亢、粗犷、豪放等)

2、这是一首中国西北地区的民歌。中国西部蕴含了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而民族音乐文化中的民歌最有特色,而民族音乐中的民歌最有特色.,其中西北民歌是中华民族的一块引以自豪的艺术瑰宝。这节课,就让我们从音乐中走进西部,去尽情地领略西部音乐的风采。(打开课题)

(二)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教材中出现的西北六省的地理位置。

提问:西部在大家的印象中是怎么样的呢?那里有什么样的风土人情?

(三)了解西北民歌的种类:

1、让学生看课本回答西北民歌有哪些种类?

2、简单介绍四个种类:(教师简述或让学生看课件)

(四)聆听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和独特的韵味。(听音乐思考以下问题)

1、这首民歌的音调怎样?(高亢)

2、速度怎样?(缓慢)

3、唱腔有什么特点?(高音区采用假声和真假声相结合的特点)

4、运用什么语言演唱?(当地汉语方言)

5、引导学生探究“花儿”的基本特征: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和真假声相结合法唱。(五)学习青海民歌《送大哥》(并布置这首歌曲要完成以下的任务)

1、感受歌曲那富有特色的节奏(教师带学生读歌词打节奏);

2、学唱民歌《送大哥》

①分析:这是一首表现爱情的情意緾绵,内在含蓄的民歌。青海一带,过去人们的生活贫穷,青年男人常要到外地去谋生,有走西口的,有赶牲灵的、有做长工的,有做小生意的,离乡背井远去他方。走时,亲人们常泪眼相送。这首民歌便是以情妹送情哥为内容的送别民歌。

②听一遍音乐;

③学唱歌词;

④学唱旋律;

⑤歌曲的感情处理;

⑥音乐律动(边唱边打节拍或两组唱词两组打节奏或其它形式的律动)

3、情感创作(感悟和倾泻自己的情感)

①绘画创作活动(教师准备两张白纸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可以4个同学到黑板上,每两人合作画一张;其它同学听音乐打节奏或节拍。)

②表演创作活动(这个活动也可在绘画的同时)(教师准备一条舞蹈用的方巾,让个别同学用动作或舞蹈来表演歌曲里面的情感,表演妹妹也行,表演哥哥也行。)(六)民歌的拓展与升华〔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课堂时间,作为机动内容〕

1、举例说说你知道的或唱过的西北民歌。(提问并让个别会唱的同学唱一两句)

2、你认识哪些西北民歌手?(提问或观看视频歌手的肖像让学生猜歌手的名字,并播放该歌手演唱的歌曲片段让学生听。)

六、小结并布置课外作业

1、再次回味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布置作业

①课后继续完成《送大哥》的绘画创作,并画在课本里面。

②查找有关西北地区的民歌。

民歌鉴赏

浅谈西北民歌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 【内容摘要】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里,民歌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而且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民歌,并以多样化的体裁、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本地区特有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要深入了解各地方人民的生活,就要从当地民歌谈起。文中以《高亢的西北腔》为例,通过感受、体验西北三首不同地方的民歌音乐情绪,对民歌,西北民歌的体裁以及三首民歌旋律曲调的分析,浅谈西北民歌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民歌;西北民歌;音乐文化; 正文: 民歌时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并以多样化的体裁、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民歌的体裁多样,大体可分为劳动歌曲、爱情歌曲、仪式歌曲、乡村或城镇生活歌曲和叙事歌曲。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的生活,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时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民歌多为群众在口头相传中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其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常见的民体裁材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等。 作为一名西部的回族回族音乐教育与工作者,我当然要谈谈我们西北民歌了——我们民族的花儿了!。 西北民歌是指流行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其中以“花儿”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以歌唱爱情为主,主要产生于甘肃的洮岷、临夏和青海的东部农业区,是当地汉、

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以及部分裕固族、藏族群众用汉语歌唱的一种口头文学艺术形式。其旋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的;另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的。 “花儿”的基本特点是: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信天游”的旋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的;另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的。西北民歌的骨干音是1 2 5 6,多为上行跳进,下行级进。 按传统说法,男歌手将女情人称为“花儿”,女歌手将男情人称为“少年”,故“花儿”又叫“少年”,(在青海)唱“花儿”也称“漫少年”。歌唱方式为独唱或对唱,演唱时即兴编词,声调高亢舒长。花儿的演唱不论是那个民族,都用汉语演唱,唱法有尖音(假声)和苍音(真声)之别,也有真假声并用者,一般男声多用假声,女声多用真声,男女齐唱对唱时,唱同等音高。花儿的词有着独特的格律,这种格律是区别“花儿”与其它民歌的显著标志。花儿的唱词格式多样,衬语十分丰富,曲体结构也有较多样式。 花儿除在农事劳动和山野运货等劳动场合歌唱外,各地还有“花儿会”的习俗,一般在农历四到六月间(以六月初最盛),选择风景秀丽、名山古刹坐落的地方,会期多则三四天,少则一两天。届时群众云集,对歌声此起彼伏,气氛颇为热烈。 花儿分河湟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大系列,河湟花儿曲调丰富多彩,

中国民歌欣赏

《中国民歌欣赏》 教学目的: 一、通过中国民歌欣赏,使学生了解并热爱我国灿烂的民间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 二、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特点,增进学生对民族艺术的认识,加深情感体验。 三、结合本地民歌进行歌词创编,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感情,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1、分析不同民歌在内容及情感上的不同色彩; 2、民歌新唱中学生的参与及体验。 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民歌的风格、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 教学内容: 1、欣赏《澧水船夫号子》《赶牲灵》《小河淌水》《下四川》《无锡景》 2、分析了解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特点。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或录音机、VCD、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活动与体验 (一)劳动号子

1、整体感知(多媒体投影) 师:我们先到湖南的澧水边去听一听船夫们的心声,欣赏湖南民歌《澧水船夫号子》,请思考:号子的主要演唱形式,歌曲的表现情绪分别是怎样的?(放音乐和投影,让学生欣赏全曲。) 师:听完这首号子,你认为它的主要演唱形式是什么? 生:一领众和 师:劳动号子是一种直接伴随劳动而歌唱的歌曲。其作用是指挥劳动、调节情绪。听了号子你仿佛看到什么画面?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生:我仿佛看到了船夫们从风平浪静到与凶滩恶水搏斗,最后战胜艰难险阻继续行船的劳动过程。情绪是紧张、有力地。 2、分段赏析 师:请试着唱一唱歌曲的主题,体验一下船工们的生活。(多媒体投影主题旋律) A、学习旋律(只要求学生掌握第二声部,教师唱第一声部) B、填入歌词(号子语言较为简洁,学生能很快学会) 3、综合体验 师:下面我们来当一回船夫,载着理想,驶向成功的彼岸,好不好?你们想一想,该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现出船工们的精神面貌?生:(各抒已见) 师生共同表演唱《澧水船夫号子》,加入划船的律动,全身心投入来表现全曲(可提示学生在歌曲中进行创编,如开头加上“开船罗”的吆喝声,结尾再一齐欢呼“靠岸罗”等)。

民歌教案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教学设计王邦宇 教学目标: 1.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有兴趣欣赏并了解我国民歌。 2.对比欣赏民歌作品,了解西北民歌和南方民歌的风格差异。 3.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了解民歌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体裁。 教学难点:有兴趣欣赏民歌并学习民歌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方言 2.音乐的起源——语言说 先有语言后有音乐。最早的音乐(歌声)就是以语言为基础而发展的。 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冼星海 二、新课 (一)西北民歌 1.常见的民歌体裁: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等。(观看劳动号子视频)2.聆听《刨洋芋》, ①找一找:有哪些字的发音具有地方特色?生回答。 ②歌曲表现内容 ③旋律有什么特点?一、二、三句开头相同,第四句与说话语气相近。 3.聆听《上去高山望平川》 说一说:音乐给你什么感觉?速度、旋律、演唱方法 4.西北民歌小结 ①区域:西北民歌是指流传在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等省区的民歌。 ②类型:花儿、信天游。 欣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二)南方民歌 1.聆听《弥渡山歌》P34 ①说说这首歌与西北民歌有什么不同?语言、速度、节奏 ②歌曲内容、风格 ③找出重复最多的节奏型,学生打节奏,师表演云南花灯。 2.南方民歌小结 歌词含蓄、内在,旋律流畅、抒情 (三)民歌 1.民歌与创作歌曲之区别判断。 2.什么是民歌?群众在口耳相传中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 三、拓展

1.请同学们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民歌? 2.欣赏《月光光》、《月光光照羊城》 四、总结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东西差异在各方面都很大,而这也导致民歌在音乐风格上的多姿多彩。西北地区高原纵横,山势峥嵘,蓝天下是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向大自然作斗争,所以民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质朴中有着严峻和深沉。南方地区降雨丰沛,植物茂盛,依山傍水,民歌也较为婉转、细腻。

西北民谣

《西北民谣》收录了1997以来的十首西部民歌,在2005年由广州新京文唱片公司发行了。 01、新栽的桃树新开的花:这是一首青海撒拉族的花儿,我给小小改动了一下。 02、尕老汉:流传在青海甘肃一带的老民歌、花儿,很多人都会唱吧?有一年儿子幼儿园表演节目,我去看了,当时他们跳舞的伴奏竟然是俺的这个版本,呵呵,当时好激动哦! 03、高山吉祥鸟:这是一首藏族民歌弹唱作品,我根据大意改了歌词。 04、小放牛:也是一首很老的兰州民歌,里边有阿干镇、破砂锅神马的,俺按照兰州方言唱的,没有分前后鼻音哦。 05、青春舞曲:新疆短小精悍的歌曲,太熟悉了不用说。 06、四季歌:河湟花儿,也是广为传唱的歌曲。 07、兰花花:我非常喜欢的一首陕北传统民歌。 08、两只山羊:这歌随着当年《兰州方言猫和老鼠》的段子红火了一阵子呢。 09、冻冰歌: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河湟花儿,这首歌旋律很好,但是流传不广泛。 10、康定情歌:一首很好的歌儿,俺改得有些厉害了。

歌词: 【新栽的桃树新开的花】 (引子:花儿会唱罢就早回家呀,不要把尕妹哈闪下)新栽的桃树新开的花 桃树下站的是尕姑娅 尕姑娅把阿哥的尕手儿拉呀 亲亲啊吧热热地坐下 哎哟 尕姑娅把阿哥的尕手儿拉呀 亲亲啊吧热热地坐下 (间奏) 抓住尕手问实话 尕阿哥悄悄地记呀下 花儿会唱罢就早回家呀 不要把尕妹哈闪下 哎哟 花儿会唱罢就早回家呀 不要把尕妹哈闪下 花儿会唱罢就早回家呀 不要把尕妹哈闪下 【尕老汉】 一个嘛就尕老汉哟哟

我们七呀十七来者哟哟 再添上个四岁者叶子们那青呀么八呀十一来者哟哟 怀抱上个琵琶者哟哟 我们口啊吹笛儿来者哟哟 这么样的弹来着叶子们那青呀么这么样的吹来着哟哟 (间奏) 八仙的个桌子嘛哟哟 我们吃一杯酒来者哟哟 怎么样的唱来者叶子们那青呀么怎么样的喝来者哟哟 (反复) 【高山吉祥鸟】 雄伟的山巅飞来了 藏族人心中的三色鸟 第一只孔雀展开那漂亮的羽毛带来吉祥 路过那草地的高僧记在心上 漂亮的羽毛带来吉祥 广阔的天空飞来了 藏族人心中的三色鸟

中国民歌-西北民歌

浅谈中国民歌之西北风情 中国的民歌源远流长,浩如烟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是民族艺术遗产的瑰宝。几千年来民歌一直紧密地伴随着人民,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情感、意志愿望、忧愁欢乐,记录着他们的历史。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就必须研究民歌。”虽然我做不到大师们那种研究的境界,但是,我能喜欢民歌,愿意用我最大的能力去了解民歌的沧海一栗。 中国民歌内容上一般分为六类:像A.劳动歌B.仪礼歌C.时政歌D.生活歌E.情歌F.儿歌。在体裁也有多种分类:像号子:各种劳动号子。山歌:信天游、花儿、山曲、赶马调。小调:又称小曲,内容涉及各个方面。而不同地区的民歌各有区别。特别是西北地区的民歌,它是黄河流域的文化积淀,是西北人世世代代苦难凝聚成的歌。生活在那块先辈们特别不容易,灾祸特别多。所以他们需要用凄凉婉转或高亢悲怆的调子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西北民歌就是他们发自心灵的呼喊。特别能够让人觉得西北民歌是中国民歌的脊梁,是中国民歌的灵魂。 所以我觉得中国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是西北民歌。区别于当前歌坛的流行风气,能让你感觉到心灵深处的震撼的,能让你闻声落泪、血脉喷涨、内心共鸣的,那就是西北民歌。而在西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陜北的信天游、和甘肃、宁夏、青海的“花儿”。这两种风格的音乐中总是突出那种让人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用心来感受音乐的苍茫。 陕北信天游又叫顺天游,是陕北民歌中一种独特的体裁,最能代表陕北民歌的风韵。它的节奏自由,纯朴大方,高亢悠长。像那首我们小时候常听到程琳唱的那首《信天游》句式结构非常明显,一般每节两句,两句一韵,下一节可换韵,亦可不换。短的歌可能只有一节,长的歌可接连数十节乃至成百上千节。艺术手法上多用诗歌中的“比兴”,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曲调优美,琅琅上口。又如曾被刘炽等改编作为《陕北牧歌》插曲的那首陕北民歌崖畔上开花,这种动人音调激发了许多诗人、作家、音乐家的灵感,创作出一批蜚声艺苑的佳作,被誉为艺术的母亲,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贺敬之的《回延安》等就是用信天游格式创作的。还有信天游的名段山西民歌:《泪蛋蛋》中唱的“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那个容易拉话话难”、还有常听到的这几首歌:《赶牲灵》《兰花花》《走西口》《三十里铺》《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这些音乐都是脍炙人口,传唱了一代又一代。所以说信天游就是陕北人对生命的祭歌,是对爱情的颂歌,它恒久的生命力来自广袤的黄土高原上生生不息的情与爱。

中国民歌大全

中国民歌大全: 1. 茉莉花 2. 青藏高原 3. 东方红 4. 南泥湾 5. 在那遥远的地方 6. 成都印象 7. 走西口 8. 草原之夜 9. 康定情歌 10. 你的眼神 11. 赞歌 12. 好日子 13. 摇篮曲 14. 十送红军 15. 敖包相会 16. 掀起你的盖头来 17. 阿里山的姑娘 18.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19.乌苏里船歌 20. 月光下的凤尾竹 21. 牧歌 22.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3.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24. 出塞曲 25. 阿拉木汗 26. 北京的金山上 27. 北国之春 28.蒙古人 29. 小河淌水 30.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31 洪湖水浪打浪 3 2. 半个月亮爬上来 33. 新疆好 34 北风吹 35. 浏阳河 36. 友谊地久天长 37. 珠穆朗玛 38. 思乡曲 39. 蝴蝶泉边 40. 美丽的姑娘 41.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4 2. 边疆处处赛江南 43. 三十里铺 44. 九九艳阳天 45. 紫竹调 46. 谁不说俺家乡好 47. 长城谣 48.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49. 兰花花 50. 草原夜色美 51. 月亮走我也走 52. 龙船调 53. 想亲亲

54. 星星索 55. 在银色的月光下 56. 深深的海洋 57. 小白菜 58. 回娘家 59. 毕业歌 60. 凤阳花鼓 61. 黄土高坡 62. 乡恋 63. 走进西藏 64. 对花 65. 请到天涯海角来 66. 花儿与少年 67. 八月桂花遍地开 68. 采槟榔 69. 采红菱 70. 沂蒙山小调 71 渔光曲 72. 小背篓 73. 太阳岛上 74. 毛主席的光辉 75. 送情郎 76. 高天上流云 77. 森吉德玛 78. 孟姜女 79. 二月里来 80. 牡丹之歌 84. 辣妹子 85. 冰山上的雪莲 86.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87. 青春舞曲 88. 草原恋 89. 达坂城的姑娘 90. 天涯歌女 91. 下四川 92. 红豆词 93. 马儿啊你慢些走 94.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95. 月牙五更 96. 马铃儿响来玉鸟唱 97. 小放牛 98. 逛新城 99. 人说山西好风光 100.桃花红杏花白 101.亲疙蛋下河洗衣裳 102.大红公鸡毛腿腿

民歌名曲大全

民歌名曲大全 江南小调《紫竹调》 云南民歌《弥渡山歌》 湖南民歌《采槟榔》 台湾恒春民谣《思想起》 湖南民歌《浏阳河》 陕北民歌《赶牲灵》 陕北民歌《三十里铺》 内蒙古民歌《送亲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在希望的田野上 西北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 我是中国人 我的中国心 七子之歌 难忘今宵 男高音独唱《黄河颂》 歌唱祖国 东方红 春天的故事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无伴奏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 山西河曲民间小调《走西口》 山西民歌《走西口》 山西民间小调《走绛州》 江苏民间小调《紫竹调》 陕北民歌《知道不知道》 辽宁沈阳民间小调《正对花》 苏南民歌《月子弯弯照九州》 江苏民歌《月儿弯弯照九洲》 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江苏江都“秧田歌”《一根丝线牵过河》 浙江海宁山歌《夜夜盼》 江苏扬州民间小调《杨柳青》 江南民间小调《杨柳青》 内蒙古西部汉族民歌《阳婆里抱柴瞭哥哥》陕北民歌《绣金匾》 江苏无锡民歌《绣荷包》 牡丹江民间小调《绣荷包》 江西兴国山歌 辽宁海城民间小调《新上茨山》 东北民间小调《新东北风》 吉林民间小调《小看戏》

云南汉族山歌《小河淌水》 云南弥渡山歌《小河淌水》 河北民间小调《小放牛》 辽宁营口民间小调《小拜年》 河北民间小调《小白菜》 河北民歌《小白菜》 内蒙古西部汉族爬山调《想亲亲》 甘肃民歌《下四川》 黎族民歌《五指山歌》 台湾汉族童谣《天乌乌》 浙江嘉善山歌《五姑娘》 辽宁民间小调《五朵花儿开》 江苏民间小调《无锡景》 江苏民歌《无锡景》 安徽凤阳花鼓调《王三姐赶集》 山西河曲山曲《提起哥哥走西口》 江苏民歌《无锡景》 安徽凤阳花鼓调《王三姐赶集》 山西河曲山曲《提起哥哥走西口》 山西左权民歌《桃花红,杏花白》 浙江嘉善田歌《踏车山歌》 广东梅县客家山歌《送人离别水东西》青海情歌《四季歌》(《花儿与少年》)台湾民歌《思念家乡》 浙江衢州民间歌舞曲《顺采茶》 吉林民间小调《生产忙》 回族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 黑龙江绥化民间小调《上茨山》 浙江临安山歌《啥人长,啥人短》 浙江泰顺民间曲调《纱窗外》 蒙古族民歌《森吉德玛》 河北张家口民间小调《散花》 陕西绥德民歌《三十里铺》 山西河曲山曲《三十里名山二十里水》山西河曲山歌《人家都在你不在》 黄河大合唱 浙江平湖民间小调《七朵花》 辽宁民歌《瞧情郎》 辽宁盖县民间小调《瞧亲家》 浙江舟山普陀渔民号子《起锚》 河北南皮民间小调《茉莉花》 江苏民歌《茉莉花》 辽宁海城民歌《茉莉花》 河北晋县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独特的西北民歌__赵伟

【教学背景】: 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 【教学课题】:独特的西北民歌 【课程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模块中的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中的内容,并结合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必修模块《音乐鉴赏》中第二单元内容所设计符合本校学生的课程。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脚夫调》《赶牲灵》《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均具有浓郁的西北音乐风格特点:纯朴、热情,对生活充满希望;体现出西北人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及人的性格。但不同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及文化背景,又使它们呈现出风格迥异的音乐特点。教师诱导学生探究西北民歌的音乐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最后,总结出西北民歌特点。 【学情分析】 同学们对西北民歌虽有接触,但对于西北民歌的“土”唱法缺少足够的认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在西北民歌形成的背景及审美的标准上多做引导。 【课时】:1课时 【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脚夫调》《赶牲灵》(陕西民歌) 《上去高山望平川》 《刨洋芋》(山西民歌)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欣赏西北民歌《脚夫调》《赶牲灵》《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感受、体验音乐情绪;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西北民歌的愿望。 2 .探究西北民歌音乐风格特点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3.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对三首歌曲的结构有初步的探究和认识。【教学重点】 1.认真细致地聆听三首民歌,感受、体验、理解三首民歌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2.了解民歌体裁“花儿”与“信天游”。 【教学难点】: 1.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2.探究西北民歌的音乐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3.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西北的民歌 【教材分析】: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民歌是人民表达自己感情的口头创作。民歌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人民的心声,因此在内容上有鲜明的人民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并以多样化的体裁、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

音乐高考考生高考题集锦

音乐高考考生高考题集锦 1、我国清代戏曲的四大声腔有哪些? 答:昆腔、高腔(弋阳腔)、梆子腔、皮黄腔 2、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代表性曲艺音乐品种有哪些? 各举一例答:北方的鼓词(山东大鼓,京韵大鼓),南方的弹词(苏州弹词) 3、什么叫“学堂乐歌”? 答:自1904年左右开始,在新式学堂开设的“乐歌课”上教习的歌曲(1903年,张之洞首先将音乐课作为课程在新学堂中施行)。这些歌曲的曲调太多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歌曲(包括一些艺术歌曲),由一些留学欧日回国的学人填上具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内涵的新词而成。代表曲目有《何日醒》(夏颂莱编词)《中国男儿》《十八省地理历史歌》《黄河》《扬子江》等。 4、创作和教习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沈心工(重点了解)曾志泯,李叔同(重点了解),高寿田,冯亚雄等 5、学堂乐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中的意义? 答:1学堂乐歌是欧洲音乐文化大规模传入中国的开端,也是中国新民族主义文化在音乐领域的萌芽,2学堂乐歌为中国“新音乐”的诞生和发展开启了源头;3为后来我国的军歌,工农革命歌曲和群众歌曲体

裁的发展开了先河;4为欧洲音乐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5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音乐家。 6、歌曲《满江红》(岳飞词)的来历? 答:1925年,“五卅运动”中杨萌浏将元代诗人萨都喇作词的《金陵怀古》一曲,填上岳飞的《满江红》词而成,这首歌曲从1920年代下半叶以来,在我国传唱甚广。 7、从20世纪以来的“新民歌”看民歌的传承演变规律。 答:民歌在传承中,其曲调的变化比较缓慢,但歌词总是在满足现实需要的动机作用下随时处于变化之中,如《五更调》《孟姜女》《苏武牧羊》等,以及30-40年代的“红区民歌”和“解放区民歌”等都体现这一规律。 8、我国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是? 答:上海国力音乐专科学校,成立于1927年,这所学校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音乐的开始。 9、“五四”时期中国文化界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主流价值判断是什么? 答:(P53-P54)欧洲音乐中心“以西为师”和“西化”;中国音乐“落后”和“不科学”。 10、王光祈对中国音乐学建设的主要贡献? 答:王光祈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个在音乐学领域中努力进行探索的理论家。主要著作有《中国音乐史》、《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等。通过这些论著,他第一次向中国人系统地介绍了

南开大学E类课精选

从11级开始,本科生应当按照学校公共选修课程四个模块的划分选课,各模块最低选修2学分课程。公共选修课学分纳入毕业资格审核。下面是四个模块的分类,11国会的同学,大家选课时注意一下,要保证四年的选课,最终的时候保证每个模块的学分不低于2学分。还有大家提前看一下开学时发的教学计划(绿本),了解一下今后的A,B,C,D类课。 一、自然科学与技术 序号开课学院任课教师课程名称 1数学科学学院顾沛等数学文化* 2信息技术科学学院张伟刚等科研方XX* 3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冯剑丰等海洋与人类文明* 4化学学院杨光明等化学与社会* 5物理科学学院宋锋等物理与社会发展* 6生命科学学院张金红等基础生命科学导论* 7医学院李玉皓等医学与人类健康* 8数学科学学院向兵并行计算程序设计 9数学科学学院胡刚数学建模 10化学学院乔园园化学软件应用 11化学学院乔园园化学的多元应用 12化学学院陈志来计算机安全技术 13化学学院张更辉新兴技术的风险评估与伦理学 14化学学院邱晓航化学史 15化学学院刘冲网站开发技术 16化学学院王维软物质导论 17化学学院邱晓航生活中的化学实践 18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南林邵超峰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 19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卜欣欣环境科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20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吴婧环境保护概论 21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肖羽堂环境安全 22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春光环境与健康 23医学院倪虹急救与灾难应变 24医学院张京玲疾病与用药 25医学院刘文人体部分器官结构与保护 26医学院沈啸洪重要疾病的病因与预防 27生命科学学院魏东盛微生物与人类 28生命科学学院张金红基础生命科学导论实验 29生命科学学院古松自然地理学 30生命科学学院古松全球变化生态学 31信息技术科学学院敖建平奇妙的材料世界 32信息技术科学学院张毅电子材料导论 33信息技术科学学院赵守珍飞速崛起的薄膜产业 34信息技术科学学院霍玉华神奇的超导世界概论 35物理科学学院赵春红物理演示实验 36物理科学学院张天浩前进中的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37药学院李弟灶新药设计原理与方法

音乐课《民歌之西北行》教学设计

《民歌之西北行》 【教学内容】 人音版高中一年级《音乐鉴赏》第二单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设计思想】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因此将音乐的情感体验贯穿在音乐教学中,本课就以学生感悟和体验高亢的西北民歌为主,让学生了解西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融入民歌的一些基础知识,让学生对祖国民歌的形态分布有一定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让学生在对西北民歌的体验与实践中,去感受西北民歌的魅力,从而提起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通过对西北民歌的即兴填词对唱,培养良好的音乐思考习惯,增强音乐的学习能力。 【教材分析】 民歌是人民表达自己感情的口头创作,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体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因此南北东西在各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这些都导致民歌在音乐风格上呈现出的多姿多彩。西北部的地域特色:高寒、贫瘠、艰苦的环境造就了西北人民刚坚的性格。同时创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西北民歌多属山歌类,音域宽广,节奏自由,声音高亢、嘹亮,使人感到一种高呼远喊的效果作为民歌中的一种,西北民歌是中国民歌之魂,是黄土文化的积淀,是西北人世世代代的苦难凝成的歌,其最具代表性的“信天游”“花儿”是黄土地的声音,载送着黄土地上的悲欢离合源源不断,绵绵流畅。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著名的青海民歌,是青海“花儿”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花儿”即为姑娘,所以通常表现青年男子对心爱姑娘的思念和倾慕之情。可是在旧社会里,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歌词中多有西北山歌中常见的衬词。

音乐教学设计---中国民歌欣赏

音乐教学设计---中国民歌欣赏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欣赏 音乐课教案 湖北省汉川市城隍镇中学钟玉霞邮编:431606 课题:中国民歌欣赏 年级:初中二年级(上学期)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中国民歌,使学生懂得民歌是人民群众在千百年来的劳动、生活中口头创作的,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永恒的生命力。 二、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国传统音乐的优秀遗产,增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中国民歌的基本风格和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音响设备、歌曲欣赏磁带、录音机、与本课欣赏内容相关的多媒体或图片。 课题分析: 一、中国民歌的概念 中国民歌:民歌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 抓住民歌产生的几个特征:1、民歌在劳动中产生,表达人民的感情、意志和愿望。2、民歌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3、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经过集体的口头加工。4、我国有不计其数的、名具特色的民歌。5、民歌是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二、民歌的体裁 我国的民歌极其丰富多彩,按体裁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 号子,也叫”劳动号子”,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带

有呼号的民歌。号子的演唱形式多我一领众和,其结构短小,节奏较为固定,音调铿锵有力,风格粗犷豪放。如湖南民歌《澧水船夫号子》、湖北民歌《打麦号子》。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必思想感情的民歌。山歌音调高亢、嘹亮,旋律和节奏自由、舒展。如内蒙古民歌《牧歌》、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小调,也叫”小曲”,是流传于城镇集市并被加工提高,描写生活中各种情绪的抒情性民歌。小调结构比较规整,节奏富于变化,旋律流畅细腻。如《茉莉花》、陕北民歌《高山点灯》、台湾童谣《天黑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成长的每个过程都和民歌有关。在襁褓中,你们的心灵就受到优美的摇篮曲、催眠曲的陶冶、滋育;在牙牙学语时,你们开始唱数数和学知

西北民歌1

西北风——青海、甘肃、宁夏民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黄土高原的音乐风情和对西北民歌的学习与探究,激发学生喜爱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 2、通过聆听、演唱、律动、创作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认识山歌形式“花儿”,学会对歌曲内容的情感创作和情感表现。 二、教学重点 1、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2、初步学会演唱《送大哥》,并感悟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三、教学难点 1、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2、歌曲内容的情感创作。 四、教学内容 1、简单了解西北地区的音乐、风土人情及地理位置。 2、聆听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体验民歌的风格特点并了解山歌形式“花儿”。 3、唱民歌《送大哥》及歌曲内容的情感创作活动。 4、民歌的拓展和升华。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民歌《黃土高坡》片段。(学生在音乐声中入座营造西北民歌氛围。) 1、看后提问:这首歌曲具有哪个地方的风格?(西北地区)。音乐的特点是什么?(高亢、粗犷、豪放等) 2、这是一首中国西北地区的民歌。中国西部蕴含了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而民族音乐文化中的民歌最有特色,而民族音乐中的民歌最有特色.,其中西北民歌是中华民族的一块引以自豪的艺术瑰宝。这节课,就让我们从音乐中走进西部,去尽情地领略西部音乐的风采。(打开课题) (二)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教材中出现的西北六省的地理位置。 提问:西部在大家的印象中是怎么样的呢?那里有什么样的风土人情? (三)了解西北民歌的种类: 1、让学生看课本回答西北民歌有哪些种类? 2、简单介绍四个种类:(教师简述或让学生看课件) (四)聆听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和独特的韵味。(听音乐思考以下问题) 1、这首民歌的音调怎样?(高亢) 2、速度怎样?(缓慢) 3、唱腔有什么特点?(高音区采用假声和真假声相结合的特点) 4、运用什么语言演唱?(当地汉语方言) 5、引导学生探究“花儿”的基本特征: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和真假声相结合法唱。(五)学习青海民歌《送大哥》(并布置这首歌曲要完成以下的任务) 1、感受歌曲那富有特色的节奏(教师带学生读歌词打节奏); 2、学唱民歌《送大哥》

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教学设计 一、使用教材: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 西北腔 二、教学内容: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 音乐知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2)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分析: 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刨洋芋》是一首山西民歌,表现农民收获后的喜悦心情。《脚夫调》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表现脚夫的复杂心情。

五、教学重点、难点:能按歌曲的旋律特点分辨西北的民歌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教师演唱两首歌曲,让学生选择哪首是民歌。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第二单元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演唱两首歌曲,听完之后,请同学们选择哪首歌曲是民歌。 教师演唱:A、江苏民歌《茉莉花》 B、美声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师:请大家回答一下哪首歌是民歌呢? 生:茉莉花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独特的民歌。老师刚刚演唱的是浙江的民歌《茉莉花》,那同学们听了之后想不想学习一下其他地方的民歌呢?今天我们就走进大西北,去看一下那里的民歌是什么样子。 (二)新课教学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的幻灯片,让学生勾画出西北的区域。 师:同学们,相信你们在地理课上已经学过哪几个省被划分为西北地区,那么请同学们在课本上用铅笔画出将西北地区的各行政区勾画出来,并且说一下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 教师出示幻灯片,提示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

巧打土家民歌《这山没得那山高》的影响力牌

巧打土家民歌《这山没得那山高》的影响力牌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作为中国土家山歌之乡,山歌的发展和影响力的提升是必须的。2010年10月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了中国土家山歌之乡;2014年11月由国务院公布、国家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土家族民歌》。但是要发展、要提升就必须得有山歌精品。这么多年来,沿河土家族民歌一直在发展,但是真正让世人熟悉、接受、并且传唱的不多。目前,也就只有《这山没得那山高》、《太阳出来照白岩》和《望牛山哥》了。 1957年,沿河歌手张加蓉、田应良等参加贵州第一届工农业余文艺汇演,其中演唱的《太阳出来照白岩》及《栽秧歌》等获优胜奖,待别是《太阳出来照白岩》一首,20世纪80年代被收入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全国民歌集》,成为贵州民歌的代表作之一。2001年,又收入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经典歌曲回放》。2006年贵州民族出版社收入《中国土家族牛角腔民歌选》。2009年3月10日,《太阳出来照白岩》被央视民歌中国博物馆收藏。阎维文、于淑珍等歌手都曾演唱此歌。但是,因为还不具备人人都传唱的条件,所以,也还有待继续进行处理和宣传提升。 同样,土家民歌《这山没得那山高》发展到现在也是走过了段艰难历程。2008年,第二届“多彩贵州”歌唱大赛中,我县的老文化馆长、首届县管专家杨胜华老师负责的“农二哥”组合(成员是:黄旭、杨龙飞、王波)在大赛的决赛上演唱了《这山没得那山高》并获得了优秀奖。之后,该组合凭借这首土家民歌一直在省内大小舞台上演出。2009年4月,铜仁市的梵净山文化旅游节上,凭这首民歌的独特音乐魅力和歌手由个性的唱腔赢得了央视《欢乐中国行》导演王皓的青睐,顺利的上了CCTV3欢乐中国行—魅力梵净山的晚会演出。9月28至30日,参加“为祖国喝彩”央视综合频道连线直播大型文艺演出;10月12至14日,在贵阳参加“全省首届农民艺术节”;10月15至17日,在重庆黔江参加“第二届武陵山民族文化节”;10月18至20日,在贵阳参加“全省首届农民艺术节”颁奖晚会;11月25至30日,在凯里参加“第四届全省少数民族文艺调演”。2010年8月6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参加《欢乐中国行.铜仁之旅》录制,央视综艺频道录播;8月25日,参加上海世博会贵州馆活动周展演。后面,因为组合人多,不便于发展和管理的情况下,又由我县土家族歌手黄旭个人继续作为该歌曲的宣传推广者,并且取得了更不扉的成绩。2011年6月,获中国西部民歌(花儿)邀请赛“一等奖”;7月,获多彩贵州歌唱大赛铜仁赛区选拔赛原生态类“二等奖”;8月,获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全省原生态类总决赛“银瀑奖”;2012年6月,参加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专题歌会节目录制,在央视音乐频道、高清频道播出,并在央视一套精编版“特别节目”播出;7月,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毕福剑主持的《暑假七天乐—铜仁行》在铜仁市碧江区大明边城录制,歌手黄旭也获得了本次节目录制的冠军歌手称号;9月,文化部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原生民歌大赛”在湖北武当山举行,由贵州省文化厅选拔,代表贵州省参加比赛,荣获“优秀演唱奖”;10月,受中央电视台“2012中国民族民间歌舞乐盛典”栏目组邀请,在中央电视台1号演播厅演唱,并于11月在央视音乐频道播出;10月,被贵州省文化厅推荐到山东省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音乐类复赛。2013年4月,经过我国著名音乐人王原平老师给黄旭量身定做改编后,使得该歌曲更是声名鹊起。2013年9月,参加国家商务部、宁夏自治区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阿拉伯国家民间艺术展演活动;11

高亢的西北民歌

一、课题:《高亢的西北民歌》 二、进度:第2周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西北民歌的学习与探究,激发学生喜爱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感受民歌“原生性”的质朴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探究民歌的创作手法:“鱼咬尾”、“起、承、转、合”等。 三、教学重点: 1、认真细致地聆听三首民歌,感受、体验、理解三首民歌的内容、感、风格及其创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2、了解民歌体裁“花儿”与“信天游”。 四、教学难点: 1、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2、探究西北民歌的音乐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五、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民歌是人民表达自己感情的口头创作。民歌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人民的心声,因此在内容上有鲜明的人民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并以多样化的体裁、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民歌的起源和音乐的历史一样久远。早在原始社会就伴随着人类的狩猎、搬运、祭祀、仪式等活动而萌生。它与人类一切生活实践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那些反映生产和生活的民歌却流传至今,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和艺术珍品。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是惟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民歌的创作和演唱以即兴性为基本特征,同一首民歌曲调因不同的唱词,可以随兴所至地发挥,有所创新,有所变化。 1、《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

西北民歌的特征

西北民歌的特征 民歌时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的生活,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时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民歌多为群众在口头相传中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其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常见的民体裁材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等。西北民歌是指流行在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其中以“花儿”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其旋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的;另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的。 西北民歌是指流行在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其中以“花儿”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其旋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的;另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的。 花儿 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的一种山歌,以歌唱爱情为主,主要产生于甘肃的洮岷、临夏和青海的东部农业区,是当地汉、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以及部分裕固族、藏族群众用汉语歌唱的一种口头文学艺术形式。 按传统说法,男歌手将女情人称为“花儿”,女歌手将男情人称为“少年”,故“花儿”又叫“少年”,(在青海)唱“花儿”也称“漫少年”。歌唱方式为独唱或对唱,演唱时即兴编词,声调高亢舒长。花儿的演唱不论是那个民族,都用汉语演唱,唱法有尖音(假声)和苍音(真声)之别,也有真假声并用者,一般男声多用假声,女声多用真声,男女齐唱对唱时,唱同等音高。花儿的词有着独特的格律,这种格律是区别“花儿”与其它民歌的显著标志。花儿的唱词格式多样,衬语十分丰富,曲体结构也有较多样式。 花儿除在农事劳动和山野运货等劳动场合歌唱外,各地还有“花儿会”的习俗,一般在农历四到六月间(以六月初最盛),选择风景秀丽、名山古刹坐落的地方,会期多则三四天,少则一两天。届时群众云集,对歌声此起彼伏,气氛颇为热烈。 花儿分河湟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大系列,河湟花儿曲调丰富多彩,“令”多达一百余种,歌者多是自编自唱。有时也有对唱,但人数不是很多,三五一群,一人唱完一首,大家随之呼应“欧——欧”之类的尾音,以烘托气氛,激发情绪。而洮岷花儿曲调则比较朴实单纯,只有少数的几个“令”,多集中在花儿会上演唱,相互答问对唱。 花儿的曲调极为丰富,不同的曲调用不同的“令”来表示,每个“令”有独特的音乐风格。信天游 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一曲高歌,响遏行云,全扫靡靡之音;一声入耳,荡气回肠,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它,便是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最亲近的伴侣,是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 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信天游的传唱之境,是一片广漠无垠的黄色高原,这高原,千沟万壑,连绵起伏,苍茫、恢宏而又深藏着凄然、悲壮;清峻、刚毅而又饱含着沉郁、顿挫。千百年来,它以自

中国经典民歌大全

中国经典民歌大全 1. 茉莉花 2. 青藏高原 3. 东方红 4. 南泥湾 5. 在那遥远的地方 6. 成都印象 7. 走西口 8. 草原之夜 9. 康定情歌 10. 你的眼神 11. 赞歌 12. 好日子 13. 摇篮曲 14. 十送红军 15. 敖包相会 16. 掀起你的盖头来 17. 阿里山的姑娘 18.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19. 乌苏里船歌 20. 月光下的凤尾竹 21. 牧歌 22.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3.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24. 出塞曲 25. 阿拉木汗 26. 北京的金山上 27. 北国之春 28. 蒙古人 29. 小河淌水 30.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31. 洪湖水浪打浪 32. 半个月亮爬上来 33. 新疆好 34. 北风吹 35. 浏阳河 36. 珠穆朗玛

37. 思乡曲 39. 蝴蝶泉边 40. 美丽的姑娘 41.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42. 边疆处处赛江南 43. 三十里铺 44. 九九艳阳天 45. 紫竹调 46. 谁不说俺家乡好 47. 长城谣 48.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49. 兰花花 50. 草原夜色美 51. 月亮走我也走 52. 龙船调 53. 想亲亲 54. 星星索 55. 在银色的月光下 56. 深深的海洋 57. 小白菜 58. 回娘家 59. 毕业歌 60. 凤阳花鼓 61. 黄土高坡 62. 乡恋 63. 走进西藏 64. 对花 65. 请到天涯海角来 66. 花儿与少年 67. 八月桂花遍地开 68. 采槟榔 69. 采红菱 70. 沂蒙山小调 71. 渔光曲 72. 小背篓 73. 太阳岛上 74. 毛主席的光辉 75. 送情郎

《走向世界的中国》读后感精选3篇

《走向世界的中国》读后感精选3篇 最近看了一本新书:《走向世界的中国》。书中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开拓进取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善于创造和向他人学习的民族。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迈出了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脚步,但前进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走向世界经历了漫漫长路。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知有多少次被书中动人的故事所感动,也不知有多少次被震撼。当读到被鸦片和枪炮打开国门,帝国主义列强把大量的毒品源源不断运进中国,用来残害中国人时,我被震惊了;当读到总挨老师打的学生和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时,我又被震撼了;当读到赢得更多朋友的信任和赶超世界科技的“ 863”计划时,我再一次被震撼..... 今天,中国在科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 看!2002年3月2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一枚“长征二号F'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将“神舟”三号飞船成功地送入太空预定轨道,再次向世人证明:中国在航天领域已经迈出了一大步;1998年1月的一天,中国民歌在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响了起来,这优美动人的旋律,又让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就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来说吧。2001年11月10日晚,是 值得全中国人民庆贺的日子。从这一天起,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当大会主席卡迈尔举起手中的小木锤用力向下一敲,宣布“中国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正式通过时,这是中国人最激动的时刻。因为加入WTO后,我国可以得到更多的优惠待遇,更有利于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使我国尽快跨入贸易强国之列。 读完这本书,我更清楚地知道:中国迈向世界的道路,说宽也不宽,说窄也不窄,在前进的道路上你追我赶,脚步迈得可不轻松啊! 今天,当人们在联合国总部大厦前向鲜艳的五星红旗致敬的时候,当我们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欢呼时,千万不能忘记先辈们为了祖国的今天而洒下的热血。我从中得出一个历史的总结:卑躬屈膝, 乞求不到平等;崇洋媚外,乞讨不来富强。在学习或工作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我们一定要挺直脊梁,发奋努力,开拓视野, 怀抱赶超世界先进的雄心壮志。愿我们中华民族以自尊自强的豪迈气概,昂首阔步走向世界! 当我读了《走向世界的中国》一书后。那些历史性的镜头,又立刻映入我的脑海,香港回归了,澳门回来了,申奥成功了,我们加入世贸了,连我们那踢了四十几年都踢不出国门的足球也进入世界杯 了。那一幕幕激动人心,催人奋进的镜头,让我为祖国的伟大感到无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