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与测量》整理版

《教育统计与测量》整理版
《教育统计与测量》整理版

《教育统计与测量》

一、 名词解释

1.教育统计 教育统计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数量表现和数理关系的科学。

2.变 量 变量是指可以定量并能取不同数值的事物的特征。

3.算术平均数 所有观察值的总和除以总频数后所得之商。

4.频 率 频率就是随机事件A 在n 次试验中出现了m (m ≤n )次,则m 与n 的比值就是频率,用公式表示就是

W(A)=

5.测验设计 测验设计是指测验编制者对测验形式、时限、题量、题目编排、测验指导手册等进行的设计工作。

6.测验效度 就是测验实际上测到它打算要测的东西的程度。

7.描述统计 描述统计是研究如何将收集到的统计数据,用统计图表或者概括性统计量数反映其数量表现和数理关系的统计方法。

8.名称变量

名称变量又称类别变量,是指其数值只用于区分事物的不同类别,不表示事物大小关系的一种变量。顺序变量又称等级变量,是指其数值用于排列不同事物的等级顺序的变量。 9.离散变量 又称间断变量,是指在一定区间内不能连续不断地取值的变量。 10.总体

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确定的同一类事物的全体。

11.教育测量学 教育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教育效果或过程加以确定。教育测量学是以现代教育学、心

理学和统计学作为基础,运用各种测试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教育现状、教育效果、学业成就及其能力、品格、学术能力倾向等方面进行科学测定的一门分支学科。

12.自由应答式试题 是指被试可以自由地应答,只要在题目限制的范围内,可在深度、广度,组织方式等方面享有

很大自由地答题方式。

13.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是指表示随机现象各种结果的变量。

14.连续型变量 是指在其所取的任何两值之间可以作无限地分割,即能连续不断地获取数值的变量。 15.度量数据 度量数据是指用一定的工具或按一定的标准测量得到的数据。 16.正相关 两个变量变化方向一致的相关。

17.同质性χ2检验 在双向表的χ2检验中,如果是判断几次重复实验的结果是否相同,叫做同质性χ2检验。 18.难度 就是被试完成项目作答任务时所遇到的困难程度。

19.比率变量 等距变量又称间隔变量,是指其数值可以用于表明事物距离差异大小的变量。比率变量是指数值不

仅能反映数字之间的间隔大小。还能说明数字之间比率关系的变量。

20.样本 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确定的同一类事物的全体。个体是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位。样本是从总体中

抽取的作为观察对象的一部分个体。

21.概率 频率就是随机事件A 在n 次试验中出现了m (m ≤n )次,则m 与n 的比值就是频率,用公式表示就

是W(A)= ,概率又称“机率”或“然率”,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

22.负相关 两个变量变化方向相反的相关。

23.独立性χ2检验 在双向表的χ2检验中,如果要判断两种分类特征之间是否有依从关系,叫做独立性χ2检验。 24.情境测验法 情境测验法指的是把被试置于一种特定情境中以观察其行为反应,然后对其人格特征作出评鉴的一

种方法。

25.推断统计 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部分统计数据所反映的数量特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推测和判断未知的全

体统计对象数理表现和数理关系的统计方法。

26.等距变量 等距变量又称间隔变量,是指其数值可以用于表明事物距离差异大小的变量。比率变量是指数值不

仅能反映数字之间的间隔大小。还能说明数字之间比率关系的变量。

27.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是指由于某些事先难以控制的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 28.双向表 按两种分类标志编制成的表就是双向表。

29.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通过对一组标准刺激所引起的行为样组的客观分析,对人们的心理特征及个别差异进行

估测,描述和诊断的一种方法。

30.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一种旨在预测未来成功可能性的测验。 31.非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

32.个 体 个体是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位。

33.心理量表 心理量表就是按照科学方法及系统的程序所编制的心理测验。

34.分层抽样 按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或指标先将总体划分成几部分,然后从各部分中进行单纯随机抽样或机械

n

m n

m

抽样,这种抽样方法称为分层抽样。

35.标准误 某种统计量在抽样分布上的标准差,就叫做该种统计量的标准误。

36.零假设

零假设就是关于当前样本所属的总体(指参数值)与假设总体(指参数值)无区别的假设,一般用H0表示。

二、填空题

1.统计学含 数量统计学 和 应用统计学 两大类。

2.依据变量的性质,变量分为名称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 比率变量 。

3.X1=1,在数轴上只表示一个点,则X 变量是 离散变量 。

4.91.5是一个连续数据,它的真正范围是 [91.45,91.55] 。

5.一次全县调考后,算得其标准差为δ=15,某校参加考试的人数为49人,其标准误是

6.教育测量具有 间接性 、 多元性 和 随机性 的特点。

7.口头测验的方法有 高声朗读教师提问,随机抽答,专题发言,小组讨论,师生一般会谈, 情境讲述 和 角色扮演 。

8.情境测验的主要类型有 品格教育测验 和 情境压力测验 。 9.教育统计具有 数量性 和 比较性 的特点。

10.教室里有20个学生,取这个数值的变量称为 比率变量 。 11.Y1=1,在数轴上表示为一个区间,则y 变量是 连续变量 。 12.资料来源有两个方面,即 经常性资料 和 专题性资料 。 13.统计图由标题、图号、图目、 图形 和 图注 五部分构成。 14.点二列相关在教育测验中可用来计算 区分度 。

15.标准正态分布(也称Z 16.效度分为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 效标关联效度 。 17.教育统计具有 数量性 和 比较性 的特点。

18.统计表一般由 标题 、 表号 、 标目 、 线条 、 数字 和 表注 组成。 19.教育测量的主要工具是 测验 。

20.测验题目的编排形式有两种,即 并列直进式 和 混合螺旋式 。 21. 22.

23.在标准正态分布图形中,α=.05时的临界(Z 值)是 Z=1.65 和 Z=1.96 。 24.一般正态曲线有 无数 条。

25. 编制统计图表的工作属于 描述统计 。

26.问卷调查法分为两类,分别是 自填式问卷 和 访谈式问卷 。 27.统计表的种类分为简单表、分组表 、 复合表 。

28.教育测量有四种量表,它们是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 比率量表 。 29.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包括 12 个测验。 30.客观题中最灵活的一种题型是 选择题 。 31.

32.在标准正态分布图形中,α=0.01时的临界(Z 值)是 Z=2.58 和 Z=2.33 。 33.依据变量是否具有随机性,变量分为 随机变量 和 非随机变量 。

34.在一次体育比赛中,某班获得团体第1名,取这个数值的变量称为 顺序变量 。 35.非随机误差包括 系统误差 和 过失误差 。 36.教育调查的常用方法有 问卷法 和 访谈法 。

37.A 班50人,B 班48人,要比较两班某次考试后的成绩分布状况,应该用 多边图(说明:必须先编制频数分布表) 图形表示。

X δ

μ

-

38.教育测量学研究内容主要是 测验的编制、使用以及结果的评价 。

39.智力超常人的智商是 130以上 ,智力正常人的智商是 70—130 ,低常人的智商是 70以下 。 40.布卢姆把认知领域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 评价 六个层次。

41.将学生的兴趣分为“很有兴趣、有兴趣、较有兴趣、无兴趣、很无兴趣”五个等级,并分别用“5、4、3、2、1”表示。取这些数值的变量称为 顺序变量 。 42.随机误差的来源包括 观测误差 和 抽样误差 。 43.数据14、2、17、9、13的中位数是 13

44.一个小组有10个学生,从中选一个组长,若每个人被选到的机会是相等的,选到张明或李华的概

率是 。如果进行两次选举,两次都选到张明的概率是 。 45.教育测量的两个要素是 参照点 和 单位 。

46.根据课堂教学运用测验的一般顺序,学业成就测验分为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终结性测验 。

47.根据测验内容的性质,心理测验可分为 智力测验 、 能力倾向测验 、 创造成力测验 和 人格测验 。 48.标准正态分布曲线有 1条。

三、判断题

1.我们把能表示随机现象各种结果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 对 2.总体中的个体一定是人的某种属性。 错 3.我们研究某区高三英语会考成绩时,这是个无限总体。 错 4.样本中个体数目大于30称为大样本。 对 5.样本中个体数目小于30称为小样本。 错 6.反映总体内个体间分散程度的一种统计指标称为总体平均数。 错 7.教育调查从调查范围来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对

8.统计数据按来源可分为间断型随机变量的数据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数据。 错 9.取值个数无限的(不可数的数据),称为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数据。 对 10.统计表一般由标题、表号、标目、线条、数字、表注等构成。 对 11.标题应写在统计表的下方。 错 12.表号应写在统计表的左方。 对 13.表注是统计表必要的组成部分。 错 14.统计表可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三类。 对

15.某一个随机时间在n 次实验中出现的次数称为这个随机事件的频数。 对 16.统计图由标题、图号、标目、图形、图注等构成。 对 17.统计图中图注的字体应和标题的字体一样大。 错 18.直条图是表示连续变量的统计图。 错 19.圆形图是表示间断变量的统计图。 对 20.线条图和频数分布图都可以用做表示连续变量的统计图。 对 21.集中量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量。 对 22.集中量不能反映频数分布中大量数据向某一点集中的情况。 错 23.常用的集中量有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 对 24.算术平均数可以简称为平均数或均数。 对 25.各观察值与其算术平均数之差的总和等于零。 对 26.中位数一定是一组数据中的某一个数值。 错 27.中位数是百分位数中的特例。 对 28.众数有理论众数和实践众数两种定义方法。 错 29.几何平均数是倒数平均数。 错 30.表示一组数据变异程度或离散程度的量称为差异量。 对 31.全距是集中量指标中一种。 错 32.全距反应很灵敏,能体现一组数据中间数值的差异。 错 33.四分为距比全距更可靠。 对

511001

34.标准差的值越大,表明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即数据越参差不齐,分布范围越广。对35.全距、四分位距、平均差和标准差都是绝对差异量。对

36.差异系数是相对差异量。对

37.差异系数是有单位的相对数。错

38.不可能事件的概率等于1。错

39.二项分布是一种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对

40.正态分布是一种间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错

41.样本分布是某一种统计量的概率分布。错

42.抽样分布是一个理论上的概率分布。对

43.总体参数估计可分为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对

44.平均数差的标准误来源于差的方差。对

45.两个样本内个体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这两个样本称为独立样本。错

46.对两个独立样本方差是否齐性,要进行F检验。对

47.总自由度可分解成组间自由度及组内自由度。对

48.比率的抽样分布是一项分布。错

49.两个变量之间不精确、不稳定的变化关系称为相关关系。对

50.一元线性回归是指只有两个自变量的线性回归。错

四、简答题

1.数据分组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每个数据必须归于某一组,也只能归于这一组。

2.在教育管理中,如何正确看待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有很多优点,是较好的集中量数,它是一组数据整体水平的较好代表值。但它易受极端数值的影响。因此,在教育管理中,仅以平均数来看待教师的教学效果是不够科学的,它容易使教师忽视差生,甚至讨厌差生。3.对于积差相关系数r,我们应明确哪几点?

(1)0≤|r|≤1。(2)r的正负值之间无优劣之分。(3)r的值不能进行四则运算。

4.t分布有什么特点?

t分布特点主要有:(1)是单峰对称分布;(2)不与基线相交;(3)是一簇分布

5.假设检验的步骤是怎样的?

假设检验的步骤为(1)提出假设;(2)确定检验统计并计算其值;(3)统计决断。

6.教育和心理测验中,可能造成测量误差从而影响信度的因素大致有哪些?

教育和心理测验中,可能造成测量误差从而影响信度的因素大致有以下一些:(1)测验项目抽样不妥;(2)语言表达不准,引起误解;(3)施测环境的影响;(4)施测过程中指导语,完成时限,主被试关系的影响;(5)评分过程的偏向与误差;(6)被试的动机和情绪。

7.教育统计学的作用是什么?

教育统计学是对教育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要重工具。具体而言,教育统计学的作用主要有:(1)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顺利地阅读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报告和文献。(2)可以提高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3)为学习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打下基础。

8.下面的统计表中有哪些错误?

有以下错误:(1)无标题和表号(2)顶线、底线没有其他线条粗(3)左右两边封口(4)小数点没有对齐(5)同一列中,保留的小数位数不一致。

9.某同学语文考了90分,数学考了80分,他的语文比数学考得好一些,这句话对吗?

不一定对,应该看一看90分和80分在班上的名次,也就是要看这两个分数在各自团体中的地位。

10.正态曲线有什么特点?

正态曲线的特点有:(1)曲线在X=0处为最高点;(2)曲线以Z=0处为中心,双侧对称。(3)标准正态分布上的平均数为0,标准差为1。(4)曲线向左右两端无限延伸,但永不与基线相交。X=1和Z=-1处为曲线的拐点。11.相关样本和独立大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之前,为什么不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因为相关样本和独立大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都没有用到汇合方差。 12.χ2 检验有哪些特点? χ2检验的特点有:(1)χ2检验的数据属于间断变量数据;(2)对总体分布不作要求;(3)属于自由分布的非参

数检验。

13.编制简单频数分布表的步骤有哪些? 编制简单频数分布表的步骤为:(1)求全距,(2)决定组数和组距(3)决定组限(4)登记频数 14.汇合方差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汇合方差的前提条件是两个总体方差相等,即

15.χ2值的特点是什么? χ2值的特点有:(1)具有可加性;(2)永远是正值;(3)大小随实际频数与理论频数差的大小而变化。 16.教育测量与教育统计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教育测量是为了获得数据,而教育统计则是对教育测量和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的整理,分析和推断。 17.形成性测验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形成性测验的主要作用是为师生双方提供有关学习成效的连续反馈登信息,以便改进学习与教学。 18.简述创造力与学业成就及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

创造力与智力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创造力与学业成就也存在一定程度正相关,但我们既不能简单地用智力测验或成就测验来推测人的创造力,也不能用创造力测验简单地来预测人的智力与学业成就,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更不能抛开智力开发和课堂教学引导而凭空地去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19.算术平均数有哪些优点?

算术平均数的优点有:反应灵敏、严密确定、简明易懂、计算简便、适合代数运算、受抽样变动的影响较小。

20.一天,甲对乙说:“ 我和你的关系好过我和丙关系的3倍。”你认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不对,因为人与人的关系是相关关系,相关程度有强弱之别,无倍数之分。 21.对同一组对象,如何区分Z 检验还是t 检验? 主要看:(1)δ是否已知,(2)n 是大样本还是小样本。 22.χ2分布有什么特点?

χ2分布的特点有:(1)呈正偏态,右侧无限延伸,但永不与基线相交;(2)随自由度的变化而呈一簇分布。

23.应如何正确使用教育测量?

正确使用教育测量应该做到:测验的选择要慎重;使用者应具备一定的资格;内容要保密;施测过程要严格控制

误差;正确解释和看待测验结果。 24.诊断性测验有哪些独特性?

诊断性测验的独特性表现在(1)它更注重诊断有关的目标;(2)测验题目依据于对成功学习教学技巧的分析以及

常见学习错误的研究,(3)题目难度一般较低;(4)一般只针对部分内容进行。 25.积差相关系数的使用条件有哪些? (1)必须是测量数据。(2)变量的总体是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3)必须是成对数据。且n ≥30。 26.请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守株待兔”的故事。

兔子撞树而死这样的事件,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发生的,或者说发生的概率非常小,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因此,老

农待在树下是很难再捡到兔子的。 27.χ2检验的作用是什么? χ2检验的作用是:(1)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2)总体分布的拟合性检验;(3)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

之间的独性检验

28.教育测量的功能有哪些?

教育测量的功能主要有:因材施教、选拔人才、诊断补救、评价教学和就业指导。 29.终结性测验有哪些特点?

终结性测验的特点有:(1)测验所包括的教学内容更广泛;(2)具有更高的概括水平(3)测验题目更具广泛性和代表性,(4)测验题目分布的全距更大一些。

30.心理测验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心理测验的主要用途有:人才选拔,人员安置与人事管理、临床心理学研究。学校心理学服务以及建立和检验假设。

31.二列相关与点二列相关的区别是什么?

二列相关与点二列相关的区别在于:两个变量中的另一个变量是否是真正的二分名义变量。二列相关是人为划分

的,而点二列相关则是真正的二分名义变量。

2

221δδ=

32.标准误有什么作用?

标准误的作用表现在它是统计推断可靠性的指标、标准误越小,用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的可靠度越大,反之亦然。

33.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关系是怎样的?

标准正态分布是t分布的特例。

34.教育测量在教育中的地位有哪些?

教育测量有十分主要的地位、表现在:第一,它是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工具;第二,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第三,是相关学科的基础。

35.标准参照测验有哪些用途?

标准参照测验的用途有;(1)说明学习者掌握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程度;(2)给学习者提供个人学习经历和已达水平的证明资料;(3)评价课堂教学与课程编制的有效性。

36.口头测验在哪些领域更能发挥作用?

口头测验在下列领域更能发挥作用,即;(1)使用特定语言回答问题;(2)综合有关信息提出问题;(3)阐述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作解释与辨护;(4)口头表达时的逻辑思维与概括的情形;(5)知识理解的广度与深度;(6)态度、气质与情感的特殊表现。

五、计算题

1.某校规定教师的教学效果评定由三方面的成绩组成,学生评分占0.3,同行评分占0.4,领导及专家评分占

0.3。某位老师的三种分数分别为94分,72分和79分,求该教师的总平均分数。

2.计算下列112个学生测验分数的算术平均数。

112个学生测验分数的频数分布表

3.根据下表,求身高为166厘米同学的百分等级,并说明其意义

某校学生身高的频数分布表

∵166厘米在[164,167]这一组。

∴X=166(cm)Lb=164(cm)Fb=165(cm),f=26,i=3,N=210,代入公式3.24得

即身高为166厘米的同学的百分等级

7.

80

=

w

X

13.

75

=

X

83

.

86

3

)

164

166

(

26

165

210

100

=

??

?

??

?-

?

+

?

=

x

PR

是86.83,也就是在这210人当中,身高低于166厘米的同学占86.83%。

4.某小学个人卫生得分的平均数为52.8,其中某班28名学生平均分数为49.5,标准差为7.8,问该班学生成

绩是否低于全校的平均水平?

|t|=2.198,t(27)0.05=1.703<2.198<2.473=t(27)0.01,0.01<P<0.05,在0.05显著性水平上拒绝H0,接受H1,该班个人卫生得分显著低于全校平均水平。

5.语文测验模拟资料如下表所示,试求内部一致性系数α的值。

∵S①2=1.88 S②2=3.07 S③22.71 S④2=2.22 S⑤2=3.01 S02=51.51

∴α=0.83(提示:可以采取列表的办法,主要是求6组数据的方差)

6.求下列原始数据的全距和四分位距23、26、20、25、33、31、27、29、36

R=16;

7.用5个数字可以组合成多少个不同的五位数?

=120(个)

8.某班13名学生期中语文名次和期末语文成绩如下,问两次考试相关程度如何?

rR≈0.91

9.某市全体7岁男童体重平均数为21.61kg,标准差为2.21kg,某小学70个7岁男童体重的平均数为

22.9kg。问该校7岁男童体重与全市是否一样?

|Z|=4.88**>2.58=Z0.01P<0.01,在0.01显著性水平上拒绝H0,接受H1,即该校7岁男童体重与全市有极其显著的差异。

10.某班地理测验5个男同学的得分为70、72、69、67、71;11个女同学的得分为46、89、91、56、80、

84、51、99、42、64、48。问男女同学地理测验成绩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先进行方差齐性

检验)

11.112个学生的测验分数的频数分表

根据上表资料,计算:百分位距

4

QD

= 23.55

12.某项考试成绩分布表

(1)计算标准差(用两种方法)

=87.48

(2)计算方差

δX=9.35

13.欲调查某区重点中学720名高一学生的视力,首先按视力情况将他们分成上(108人)、中(360人)、

下(252人)三部分,若要从中抽取120人进行调查,(1)应该用什么样的抽样方法?(2)上、中、下视力的学生各抽多少较合适?

(1)分层抽样的方法。

(2)视力上等: (人)

视力中等: (人)

视力下等: (人)

14.已知某校高二10名学生的物理测验为92、94、96、66、84、71、45、98、94、67。(1)求此次测验

全年级标准差的估计值;(2)此次测验平均数的95%的置信区间。(已知=2.262)(1)S= 18.586;

(2)95%的置信区间为67.405<μ<93.995

15.某标准化技能测验,间隔两周向同一代表性被试组先后施测两次。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试求测验信

度的稳定性系数。

∵n=10,∑Xi=278 (∑Xi)2=77284 ∑Yi=261 (∑Yi)20=68121

∑Xi2=7880 ∑Yi2=6973

∑Xi Yi=7398 ∴rxy=0.91

16.从4个不同的字母中,每次取出了3个进行排列,一共有多少种排法?

= 24(种)

17某校学生对中学文理分科赞成者占25%,不置可否者35%,反对者占40%。校某班36名学生中赞成的有7人,不置可否的有10人,反对的有19人。问该班学生对文理分科各种态度的人数比例与全校是否一致?

χ2=2.45<5.99= ,P>0.05。保留H0,拒绝H1,该班持各种态度的人数比率与全校无显著性差异。

18.测得甲、乙两所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身高如下表,问他们的身高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10

90

P

P-

2

X

δ

=

?

-X

n

n

δ

1

2

05

).

2

(

χ

18

108

720

120

=

?

60

360

720

120

=

?

42

252

720

120

=

?

3

4

P

|Z|=4.00**>2.58=Z.01,P<0.01,在.01水平上拒绝H0,接受H1,两校学生身高有极其显著性差异。

19.一个n=10的配对样本,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施以两种教学方法,后期测验如下表,试比较两种教学

法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4.280**>3.250=t(9)0.01,P<0.01,在0.01显著性水平上拒绝H0,接受H1,两种教法有极其显著性差异。20.下面是某项考试成绩分布表,求其标准差。

=87.48,δX=9.35

21.求正态曲线下列各区间的面积

(1)X=0→X=1.64 (2)X=-1.64→X=0

(3)X=0→X=1.96 (4)X=-1.96→X=0

(1)P=0.44950 (2)P=0.44950

(3)P=0.47500 (4)P=0.47500

22.某校在关于某种奖学金制度的宣传工作前后,对150个学生进行调查,其结果如下表,问宣传工作是

否有显著性效果?

χ2=6.43,

=3.84<6.43*<6.63= 0.01

23.某校8名自由体操队员训练前后两次得分如下表。问训练是否有显著效果?

t

2

X

δ

2

05

).

1(

χ2

01

).

1(

χ

|t|=0.564<1.895=t(7).05,P>0.05,保留H0,拒绝H1。训练无显著效果。

24.某测验上,16名被试某题得分与测验总分情况如下表,试求该题区分度。该题区分力强吗?

D=0.304(提示:用“高低分组法”计算)。区分力较弱。

δ男=7.733 S男≈8.472

δ女=10.987 S女≈11.435

25.某次数学竞赛,甲校6名男同学的成绩为69,73,84,91,86和76;13个女同学的得分为90,62,

58,74,69,85,87,92,60,76,81,84,77。问男女同学数学竞赛成绩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查表知:F(12,5)0.05=4.68>1.297=F ∴保留H0,拒绝H1,方差齐性.

26.甲、乙两个学生三门学科的成绩及该班的平均成绩和标准差。问甲、乙两生谁考得更好?

甲、乙学生及该班整体成绩情况表

甲、乙学生标准分数计算表

如果是水平参照考试,两人总分一样,排名也应该一样,但甲有一门不及格。如果是选拔性考试,则乙的标准分数Z分数为正分,而甲的标准分数为负分。显然,乙在团体中的地位比甲要高得多。

27.某区拟对参加数学竞赛的2000人中的前500人予以奖励,考试的平均分数为75分,标准差为9分,

问授奖的分数线是多少?

授奖分数线为81.03分。

28.某区某年高考化学平均分数为72.4,标准差为12.6,该区某校28名学生此次考试的平均分数为74.7。问该校此次考试成绩是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Z|=0.97<1.65=Z0.05,P >0.05,保留H0,拒绝H1,即该校成绩并不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29.3位教师对4个学生某一论文的成绩排名次如下表,问评定结果从总体上讲是否一致

rw= 0.111

30.根据下表内容,试计算家长所处的阶层与其对某种改革的态度有无相关

χ2=6.85<9.49= χ2(4).05,P >0.05,保留H0,拒绝H1,家长阶层与态度无关。

9

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简单的数据汇总》优质教案【新版】

简单的数据汇总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的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提问:同学们,记得自己的生日在几月份吗? ××蛋糕店想做一个市场调查,想在学生生日最多的月份做一个促销活动,你能告诉××蛋糕店的老板,我们学校的学生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吗?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出理由。 提问:你们刚才说的只是自己的猜测,怎样才能知道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呢? 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的生日。 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把信息反馈给蛋糕店,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适时小结并揭题 二、交流共享 1.讨论收集数据方法。 (1)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要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学生分小组调查每个月出生的人数,并把结果记录在表里。 提问:可以用什么办法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小组统计,教师巡视指导。 2.汇总数据。 (1)汇报交流。 分小组指派代表出示表格,并说说自己小组一共几个人,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提问:仔细观察,你们小组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和其他小组的一样吗? 引导思考:刚才我们得到每个小组的统计结果,想一想,可以怎样汇总全班的数据呢?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先把每个小组的同一月份的数据相加,再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一章复习与提高 一、加法和减法 (1)加法:求两个数的和的运算。 ①加数+加数=和 ②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①被减数—减数=差 ②被减数=差+减数 ③减数=被减数—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二、乘法与除法 (1)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①因数×因数=积 ②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①被除数÷除数=商 ②被除数=商×除数 ③除数=被除数÷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三、分数 (1)进一步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能根据直观图的阴影部分写出分数。(2)通过直观图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

(2)我们就来试读这些数:2300――23002――2300230――230023000 (3)一亿五千万写作: 二十六亿零三百万写作: 一百零五亿四千零二十万写作: 七千六百五十亿零五十八万写作: 三)多位数的改写知识点: 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 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意义。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二、四舍五入法 四舍五入法:如果被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4),就把尾数都舍去(即“四舍”);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5),去掉尾数后,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即“五入”)。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后面还学习了“去尾法” 以及“进一法”,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 三、平方千米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清楚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转换进率。 1 km2=1000000 m 2 1 m2=100 dm2 1 dm2=100 cm2 四、吨的认识 吨一般形容较重物体,清楚克、千克、吨单位之间的换算。 注意:做填空题经常遇到不同单位的两个量之间的加减计算转换成同一单位的两个量之间的加减计算。 1 kg=1000 g 1 吨(t)= 1000 千克(kg)= 1000000 g 五、从毫升到升 1 L(升)=1000 mL(毫升) 第三章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研发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指引文件 研 发 部 人 员 培 训 管 理 制 度 受控状态: 持有部门:

1、目的 为了规范和促进研发部的员工培训工作,提升研发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提高公司的研发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公司的实力,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研发部的所有员工。 3、管理职责分工 3.1人力资源部是研发人员培训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培训活动的计划制订、实施和控制。 3.2研发部、生产部等相关部门负责协助人力资源部进行培训的实施与反馈评价工作,负责组织部门内部的培训活动。 4、培训类别与内容 研发部的培训类别包括新员工培训、岗位技能培训、转岗培训等,具体如下表所示。 研发人员培训分类与内容一览表 5、培训讲师档案管理 研发人员培训讲师分为内部讲师和外部讲师,由人力资源部建立培训讲师档案。 6、公司内部讲师管理 6.1研发部内部讲师为研发高级工程师,各级主管人员负有培训下属员工的义务和责任。 6.2内部培训师可以报销一定金额的书籍费,视每年培训的次数而定。 7、外部讲师管理 外部讲师是公司聘请的授课讲师,其课酬根据实际情况和培训预算确定,公司通过培训效果的评估决定是否继续聘请该讲师。 8、培训教材管理 培训教材包括内部教材和外部教材,教材的形式可以是书面文字、电子文档、录音、录像等形式,教材由培训专员统一管理。

9、内部培训教材的获取 9.1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分享与教训总结。 9.2公司重大事件案例。 9.3培训师组织开发培训教材。 9.4人力资源部经理与培训专员组织开发培训教材。 10、外部培训教材的引入 10.1公司聘请外部机构进行培训的,外部机构应提供教材,教材由培训专员统一归档管理。 10.2公司员工参加外派公开课程的,应在培训结束一周内将教材的原件或复印件交由培训专员存档管理。 11、培训设施设备管理 培训设施设备的建设、购置、维护和管理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 12、培训经费控制 12.1公司每年投入一定经费用于培训员工,培训经费专款专用。 12.2培训费用的报销范围包括学费、报名费、资料教材费用等。 12.3为了便于管理,因培训所发生的交通、餐饮费用在各部门预算费用中列支,按公司标准报销。 13、培训需求调查 13.1培训专员根据公司经营发展需要,在每年11月份向各部门(包括研发部)发放“年度培训需求调查表”或在年度中期开展临时培训需求调查。 13.2各部门依据培训专员提供的信息,征求部门人员意见,按要求填写“培训需求调查表”,在规定时间内交公司培训专员汇总。 14、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专员在人力资源部经理的指导下,根据培训需求调查结果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为培训计划的制订提供依据。 15、制订年度培训计划 人力资源部经理组织培训专员根据“年度培训需求调查表”反馈的信息及外部培训信息进行分析,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和“年度培训预算”,报主管副总和公司总经理审批。 16、年度培训计划实施 16.1培训专员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实施培训活动,按月份向部门公布课程安排情况,部门根据培训计划调整工作,让员工有充足的时间参加培训。 16.2培训专员根据培训安排,确认参加培训人员及费用预算,做好培训的组织工作并控制培训费用开支。 17、计划外培训需求的审核和执行 当需要临时增加培训项目时,由需求部门提前三周向培训专员提出培训申请,填写“培训申请表”,培训专员审核后报相关领导审批,领导审批通过后由人力资源部组织执行。 18、培训过程记录 培训专员负责对培训过程进行记录,保存培训资料,如电子文档、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培训结束后以此为依据建立培训档案。 19、培训效果评估内容 公司培训效果评估与考核的内容包括以下七点。

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

---------------------------------------------------------------最新资料推荐------------------------------------------------------ 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 第一课时: 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教学内容: 教材第 2 页的例 1 和练习一的第 1、 2 小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下面 4 种颜色,出示例1 中的四种颜色。 选哪种颜色合适呢?生: 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 师: 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生: 1/ 8

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去调查一下。 生: 全校学生有那么多,怎样调查呢?生: 我觉得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生: 还可以现在组内进行调查。 师: 你们真聪明,你们刚才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 揭示课题: 统计。 要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过程。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 1、收集数据。 师: 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师: 要想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生: 自由发言。 师: 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 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

小学四年级简单的数据整理

简单的数据整理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能把整理的数据填入统计表. 2.使学生能根据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整理数据的能力以及根据统计表、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能把不完整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你家有几口人?” “我们班有多少学生?其中多少男生?多少女生”? 这些问题太简单了,通过数数就可以实现.但全市有多少人?全国有多少人?是怎样知道的呢?今天我们就共同了解一下“简单的数据整理”(板书).●二、探究新知. 1.教学统计表. 出示例1.学生住家的分布挂图(例1图).

教师指出:这张图是调查了四年级某班学生居住情况后制成的,通过这张图,一眼就可看出哪条街巷有这班学生. 2.老师进一步引导:每条街巷住了多少同学?哪条街巷的人多?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几个?全班共多少同学?这时如果只看图,要准确回答以上几个问题,很不容易.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做能使回答方便?(将各街人数分别记录下来) 我们可以用画表的方法进行整理.出示下表 街巷名称 学生人数 教师指出:第一栏不填写具体街巷名称,一般留做合计(一共多少人).3.老师先带领学生填写两个街巷的数据,再让学生在其他街巷对应地方填写数据.然后将一共多少人.在合计栏中填写,形成完整的统计表.指出这样的表叫统计表. 街巷名称 合计 和平一巷 和平二巷 胜利一巷 胜利二巷 东大街

学生人数 41 7 8 6 9 11 4.组织学生根据表回答问题: 哪条街巷住的人最多,是多少? 哪条街巷住的人最少,是多少? 全班共多少人? 5.教学条形统计图. 为更加形象直观地表示数据的多少,常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出示画有小方格的小黑板,说明:每一格代表一个人,有几个人,就用几个小格表示,并把这几个小格涂上色. 6.老师先在纵向上注明人数0,5,10(单位:人),再在横向上标明街巷名称,然后根据学生口述,老师在相应地方涂色,制成条形统计图.7.看条形统计图,回答:住和平一巷的比住胜利二巷的少几个人. 8.反馈练习: 下图中是同学投垒球的成绩.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因材施教(jiào)教(jiāo)书育人处(chǔ)事为(wéi)人 白桦(huà)淙淙(cóng)舔水(tiǎn)榛子(zhēn) 二、多音字组词 (1)处(chǔ)(设身处地))(2)为(wèi)(因为) (chù)(好处)(wéi)(为难) (3)称(chēng)(称呼) (4)中(zhōng)(中间) (chèn) (称职) (zhong)(中奖) (5)正(zhēng)(正月) (6)泊(bó)(停泊) (zhèng)(正襟危坐)(pō)(湖泊) (7)强(qiáng)(强壮) (8)差(chāi)(差事) (qiǎng)(勉强)(chà)(差劲) (jiàng)(倔强)(cī)(参差不齐) (9)落(luò)(落叶) (10)着(zhe)(看着) (là)(落下)(zhuó)(穿着) (11)率(shuài)(率领) (zháo)(着急) (lǜ)(效率) (zhāo)(着数) (12)闷(mēn)(闷热) (13)薄(bó)(薄雾) (mèn)(闷闷不乐)(báo)(薄片) (bò)(薄荷 (14)号(hào)(口号) (háo)(风号浪吼) 三、积累词语 近义词: 聆听(倾听)喧闹(嘈杂)宽恕(宽容)叮嘱(嘱咐) 微不足道(微乎其微)央求(哀求)悲戚(悲伤) 照例(按例)慈祥(慈爱)笑吟吟(笑嘻嘻)念头(想法) 特别(特殊)顽皮(调皮)尖锐(锐利)猛烈(激烈) 健壮(结实)勇猛(勇敢)期盼(期盼)阻挡(阻止) 享受(享用)安宁(宁静)惊愕(惊讶)诡秘(秘密) 本事(本领)清楚(清晰)兴许(也许)径直(笔直) 变幻(幻化)呈现(显现)格外(特别) 反义词: 贫穷(富有)勇敢(胆小)谦虚(骄傲)聪明(愚笨) 糊涂(明白)清楚(模糊)笔直(弯曲)平坦(崎岖) 寒冷(炎热)特殊(普通)否认(承认)虚弱(强壮) 允许(拒绝)隐瞒(坦白)平稳(动荡)洁白(漆黑) 欢乐(痛苦)战争(和平)粗壮(纤细)颤动(镇定) 盛夏(严冬)零落(盛开)繁多(稀少) 理解词意: 身临其境:形容自己仿佛亲身到了那个境地中去。 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文章等)形容亲身来到某种境地。 娓娓动听:说起来很生动,让人爱听。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有教无类: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

员工培训与开发模块知识点整理

模块知识点的查找与整理---员工培训与开发 一、员工培训与开发概述 (一)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含义、作用和意义 1、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含义 员工培训和开发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其组织目标和提高竞争力而有计划、有组织、多层次、多渠道地组织员工从事学习和训练,从而不断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的管理活动。 2、员工培训与开发的作用 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基本作用是通过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素质,重塑其行为方式、思维模式,从而加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适应新环境、胜任新岗位、进入新层次、发展新技能等。 3、员工培训与开发的意义 (1)员工培训是发现人才、快出人才、多出人才的重要途径。 (2)培训是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3)强化员工培训,可以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目 标。 (4)员工培训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关键所在。 (二)培训与开发的区别与联系 1、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区别 员工培训员工开发 内容学习使用知识、基本 职业技能、职业道德,提 高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 解决问题的能力,潜在的素质训练与提高 对象全体员工员工、管理人员、科 技人员等具有潜力的人手段传统的培训采用固定 的模式和方法,现代培训 日益灵活多样 多样性和灵活性 侧重点着眼于当前的工作, 侧重当前利益的实现 着眼于未来的变化,侧重长远、潜在利益的实现 参与性强制自愿

2、员工培训与开发的联系 (1)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性工作。 (2)二者的边界趋于模糊。 (3)两者都注重员工与企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二、员工培训的流程 员工培训流程大致可分为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目标、拟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计划和培训效果评估五个阶段 (一)培训需求分析 1、培训需求分析的概念 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个培训项目之前,由培训部门、主管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采取各种方法和技术,对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从而确定培训的必要性及培训内容的过程。 2、培训需求分析的模型 1)培训需求的循环评估模型 2)培训需求的任务--绩效评估模型 3)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二)确定培训目标 在培训与开发需求确定之后,需要根据培训需求的内容设置培训与开发的活动目标。 (三)拟定培训计划 员工培训计划涉及的内容大到企业战略、经营计划,小到确定培训内容、选择培训对象、运用学习原理设计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等。 1、计划的种类 根据培训与开发的需求和长期目标,结合组织已有的人力、物力、财力,配和组织的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长期计划。 2、计划的内容 计划通常至少包括5各方面的内容,即有谁参加培训、何时培训、在哪培训、 培训具体内容和培训效果如何评估。 (四)实施培训计划 1、确定合适的培训人选

三年级下册数学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第1课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重点: 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的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提问:同学们,记得自己的生日在几月份吗? ××蛋糕店想做一个市场调查,想在学生生日最多的月份做一个促销活动,你能告诉××蛋糕店的老板,我们学校的学生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吗?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出理由。 提问:你们刚才说的只是自己的猜测,怎样才能知道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呢? 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的生日。 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把信息反馈给蛋糕店,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适时小结并揭题。 二、交流共享 1.讨论收集数据方法。 (1)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要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学生分小组调查每个月出生的人数,并把结果记录在表里。 月份1月2月3月……11月12月 人数 提问:可以用什么办法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小组统计,教师巡视指导。 2.汇总数据。 (1)汇报交流。 分小组指派代表出示表格,并说说自己小组一共几个人,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提问:仔细观察,你们小组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和其他小组的一样吗? 引导思考:刚才我们得到每个小组的统计结果,想一想,可以怎样汇总全班的数据呢?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先把每个小组的同一月份的数据相加,再汇总成一张表格,即全班同学的生日月份汇总表。 (2)按月份汇总。 师生共同汇总,教师将最终的汇总结果填入下表中。 月份1月2月3月……11月12月 人数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追问:我们班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 (3)按季度汇总。 提问:一年分成几个季度,你知道是哪几个季度?××蛋糕店还想调查每个季度中,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少。如果上面的数据按季度分类,应该怎样设计统计表? 出示下表: 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人数

简单的数据整理和简单统计表_学案(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简单的数据整理和简单统计表_学案(人教新课标五年 级上册)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对几个实际问题的调查统计,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整个过程,体会统计的意义。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能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3、培养“合理推理”的思想,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你平时喜欢看什么样的书籍? 一、知识引入从刚才的谈话中,老师知道了你们喜欢的各种类型的书?为丰富我们小朋友的课余生活,最近,新华书店准备到我们官堂小学向同学们出售故事书、作文书、科技书,但新华书店的叔叔、阿姨不知道要带多少本不同的书,怕带多了卖不掉,带少了又不够,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帮助他们呢?二、知识构建(一)数据的收集1、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帮助新华书店的叔叔、阿姨解决这个问题吗?(1)四人小组合作讨论方案。(2)汇报交流方案。可能出现有的学生认为可以一个一个问过来?有的提出这样不好,调查的人太多了,应该是调查一个班级,然后就可以大概地知道我们学校学生需要各种书籍的数量。 2、你准备怎样调查我们班级同学喜欢各种书的情况呢?(可以让学生通过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 3、让学生统计自己班级里学生准备购买书的情况。(二)数据的整理。1、怎样把刚才统计的结果表示得更简洁、清楚?2、简单认识统计表。老师这里就有一个统计表,请

你认识一下。3、形成统计表。准备购买的书籍故事类作文类科技类合计人数几个空白处各应填些什么?这里的合计表示什么?为了让别人看得懂这些数据,我们是不是应该给这个表取一个名字?(四(1)班准备购买各种书籍的人数统计表)(三)数据的分析1、从上面的信息或数据你发现了什么?2、你想提出些什么意见?三、问题解决1、学校准备在“六一”节的时候,准备在苹果、香蕉、梨、橘子中选出两种大家喜欢的水果作为活动时的食物,我们班的同学能不能帮学校的总务处想一想该买哪两种水果呢?学生讨论该用怎样的方法进行统计预设:根据课前让学生收集自己组里喜欢各种水果的人数,让学生根据数据进行统计。(老师绘制好基本的格式)让学生根据统计的数据提出一些问题。2、观察一段投影,统计在一段时间内经过某路口机动车的辆数,合作完成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填写简单的统计表。一共有几辆车,各种车各有多少辆(可以先放慢的速度,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统计这个路口的车辆,再加快速度让学生感到无法完成,)通过学生的讨论后合作分工来解决这个问题(可能学生仍然感到无法正确地统计出来)再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来统计的?自制表格,说一说你从这表中知道了些什么信息?你想提出一些什么问题吗?四、小结今天,你学到了那些知识?你认为统计有什么作用?(出示课题)五、机动1、欣赏六年级学生设计的漂亮的统计表。2、我们学校在搬到新校舍后准备建一个新的停车棚,你认为建一个可以停几辆车的棚呢?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练习)

四年级上册成语分类 一、ABCD shēn lín qí jìnɡjiárán ?r zhǐyǐn r?n rùshanɡtiān zī cōnɡmínɡyīn cái shī jiào ( ) ( ) ( ) ( ) ( ) yuǎn jìn w?n mínɡyán jǐn zhuānɡzh?nɡh?yán yuasabùzhī hǎo dǎi p?bùjídài ( ) ( ) ( ) ( ) ( ) yā quawúshēnɡzhanɡzhōnɡxiàhuái xùrìdōnɡshēnɡwēi bùzúdào kū xiào bùd?( ) ( ) ( ) ( ) ( ) jīnɡhuānɡshī cu?zhùr?n w?i laqiān lǐ zhī yáo měi jiǔ jiā yáo bú sùzhī ka( ) ( ) ( ) ( ) ( ) qiān zhēn wàn quaw?i zhuī dǔ jiéfēnɡyǔjiāo jiāchánɡtúbáshayī shān lán lǚ( ) ( ) ( ) ( ) ( ) qǔzhī bújìn h?nɡqíshùbāquán sh?n ɡuàn zhùzhuànɡliaxī shēnɡánɡshǒu tǐnɡxiōnɡ( ) ( ) ( ) ( ) ( ) jū ɡāo lín xiàfěn shēn suìɡǔjiān qiánɡbùqūjīnɡtiān d?nɡdìqìzhuànɡshān hé( ) ( ) ( ) ( ) ( ) shíyǐn shíxiàn shuānɡl?nɡxìzhūlínɡl?nɡduō zīxiān yàn duō cǎi suān tián k?kǒu ( ) ( ) ( ) ( ) ( ) r?n shēnɡdǐnɡfai shuǐtiān xiānɡjiēqít?u bìnɡjìn shān bēnɡdìliafēnɡpínɡlànɡjìnɡ( ) ( ) ( ) ( ) ( ) fēnɡhào lànɡhǒu màn tiān juǎn dìánɡshǒu dōnɡwànɡqǐfúdànɡyànɡjiárán ?r zhǐ( ) ( ) ( ) ( ) ( ) xìbō rú lín ( ) 二、AABC wěi wěi d?nɡtīnɡhā hā dàxiào miàn miàn xiānɡqùpín pín fā shayǎn yǎn yìxī ( ) ( ) ( ) ( ) ( ) yī yī bùshěbó bó shēnɡjījǐnɡjǐnɡyǒu tiáo jīn jīn yǒu wai xǔxǔrúshēnɡ ( ) ( ) ( ) ( ) ( ) chún chǔn yùd?nɡyánɡyánɡd?yì ( ) ( ) 三、ABCC chuī yān niǎo niǎo fēnɡch?n púpúhēi yān ɡún ɡǔn qìshìxiōnɡxiōnɡjīn ɡuānɡshán shǎn ( ) ( ) ( ) ( ) ( ) ɡuǒ shí léi léi bái fàcānɡcānɡyìlùn fēn fēn ( ) ( ) ( ) 四、AABB xī xī hā hāchí chí yí yíchōu chōu yē yēbān bān bó bóyùyùcōnɡcōnɡ( ) ( ) ( ) ( ) ( ) mìmìc?nɡc?nɡyán yán shi shíhào hào dànɡdànɡɡōnɡɡōnɡjìnɡjìnɡ ( ) ( ) ( ) ( ) 五、ABB xiào yín yín shī lùlùhōnɡlōnɡl?nɡlǜyínɡyínɡyuán hū hūhuǒ làlà ( ) ( ) ( ) ( ) ( ) ( ) 六、ABAC y?u xiānɡy?u cuìshíyǐn shíxiàn y?u s?nɡy?u ruǎn y?u xiānɡy?u cuìru?yǐn ru?xiàn ( ) ( ) ( ) ( ) ( ) r?n shān rén hǎi yǒu shēnɡyǒu sayǒu shān yǒu shuǐyǒu shǐ yǒu zhōnɡyǒu zī yǒu wai ( ) ( ) ( ) ( ) ( ) 1 / 8

客户开发培训资料

了解企业战略: 了解企业的战略,企业的背景,特别是资金实力等知道的越多,当你对企业有归属感时,才能让经销商也有同感啊,俗话说“要销售产品,首先把自己推销出去”。富有激情的说给他听,他也会被你的热情所感染,作为经销商代理你的产品也会心里有底。 了解产品知识、市场定位及市场开发思路。

正所谓:三流业务员卖产品,二流业务员卖服务。一流业务员卖文化。 了解企业为什么需要经销商。 面对漫天要价的经销商你可以问他,我们之所以找你是为了:渠道借用资金安全管理成本等。不然我们就设直销处了,就不需要经销商了。 你要知道你公司开发市场的思路市场定位,产品档次,性价比,产品的运作流程,性能配置,使用方法等。 了解自己公司销售政策 )经销区域 )销售任务 )付款方式(包括运费) )推广力度(包括铺货和促销) )售后服务 )销售政策(包括年终返点) )质量和价格 寻找目标客户的标准。 :销售网络强大资金雄厚 资金实力雄厚的经销商往往是行业里面的领袖,这是我们首先寻找的目标。但这类客户往往对厂家销售政策要求苛刻,而且他手中有很多品牌,往往不会把你的产品放在重要位置上的。 :有资金。没有网络实力经销商 这一种情况往往是做相关联的产业的现在刚想进入本行业。这一类客户是我们首先选择的目标,他现在虽然刚进入该行业但他在其他的行业是有许多网络的。 :没有资金但有先进的经营理念 这一种情况往往是进入这个行业不久,往往以前要么给其他的经商商打工的要么是厂家的销售人员现在自己开店了,这类人很有想法但就缺资金,如果厂家支持力度大找这种经销商也是一种选择。 :没有资金实力也没有网络更没有想法的经销商 这种情况给你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先打的款试试。就是不是选择的目标了。 寻找经销商的方式。 网上寻找: 黄页寻找: 就是通过一些工商目录,确定一些客户。不过这部分选出的客户一般实力都比较大,否则不会上工商目录的。 上门拜访: 就是直接到终端销售点或分销商给你推荐, 介绍法: 通过熟人或市场管理人员,甚至对你不感兴趣的经销商,如果你的态度好,他们或许可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数据收集整理 宁武县实验小学教师马利先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应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并对统计结果做出恰当的判断与预测。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需求和交往表现,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获得可持续发展。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打好基础。教材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从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数据,体验统计的过程。之后在合作整理并制作统计表过程中,体验获得统计结果的成功。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数、计算以及把一些物体简单分类的经验,这些是学习统计知识的重要基础。教学时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活动中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读懂简单的统计表,并能从信息中提出问题,体会统计和生活的联系。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2—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经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重点】 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理解统计表,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具学具】 教具准备:课件,统计图表

《简单的数据整理》教案

简单的数据整理教学设计 简单的数据整理 教学内容:课本第23-24页的例1、第24页的“做一做”和练习六的习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数据整理的方法和统计表;初步学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这些统计表或图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思想。 教学过程: 一、新课。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调查统计一些物品或事物的数量,例如我们学校有×××名学生、我们镇有××所小学、我们学校今年植树×××棵,等等。这些数目通常叫做数据。为了把调查的结果表示得清楚,常常还需要对数据进行一定的整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就是数据整理的方法。(板书课题:数据整理) 出示例1表示学生住家分布的挂图。 这张图表示的是四年级一个班的学生住家的分布情况。学生的住地情况,用图表示出来。我们可以看到,和平一巷住了一些同学、和平二巷住了一些同学、……。但是每一条街、每一条巷住了多少个同学,哪一条街、哪一条巷住的同学多,就不是很容易看出来了。怎么办? 让学生说一说怎么办(可以数一数。),数一数和各条街、巷住的同学数。教师把学生们数的各条街、巷住的同学数写在黑板上。 师:这各条街、巷住的同学数(指黑板上的数据。)就叫数据。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这些数据简明地表示出来,使别人不用看图、不用数就能知道各条街、巷住了多少个同学,全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师:这就需要把所得的数据加以整理。我们画一个表,把这些数据填在表里。(出示下表) 街道名称合计和平一巷和平二巷胜利一巷胜利二巷东大街学生人数 教师指着表说明:先要写出各条街、巷的名称,然后把数据写在名称的下面。接着指名让学生把数据填入上表。让其他学生翻开学生教科书第23页,填书上的表。 问:这一班一共有多少个学生?怎样表示?(用“合计”表示,写在前面。) 师:我们看这里(指着统计表)上面一行是街、巷名称,下面一行是学生人数,再加表头和线,这就可以做成统计表。 教师让学生看着统计表,回答下面一些问题: 胜利二巷住着多少名同学? 东大街住着多少同学? 胜利二巷比和和平二巷住多少同学? 说明:有时调查的结果往往数据比较多,为了形象直观地表示出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人们常常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条形统计图是用长方形来表示某一数据的。 教师在黑板上挂出一张方格张,说明每一个小格可以表示一个人,有几个人就用几个小格来表示。然后教师分别按照各街、巷所住的人数,在方格纸上涂色,制成教科书第24页的条形统计图。然后,教师让学生观察这一统计图,回答教师的问题。 问:一个方格代表几个人? 哪条街住的同学最多?哪条街住的同学最少?

人事部全体人员培训资料

人事部全体人员培训资料 ---------海尔OEC“把简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 海尔的OEC管理法是海尔高效执行力的的典型代表。其含义大致为:全方位地对每个人每一天所做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OEC(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O”表示全方位;“E”表示每人、每天、每事;“C”表示控制和管理。即全方位对每人每天每件事进行控制和管理。OEC管理在这里由3个部分构成,它们分别是目标系统、日清系统和有效激励机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5句话:总账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看效果,管人凭考核。一句话概括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OEC管理的本质就是把企业核心目标量化到人,把每一个细小的目标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身上,使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充满活力、不断求高的激励机制,从而产出品质一流的产品来,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精髓。所谓管理无非就是两个目标或两大任务:一是要“理”得清,二是要“管”出更好的效果来。即把企业的大目标分成若干个小目标、把每个小目标落实到员工的身上,切切实实做好每件事,让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OEC管理是以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和管理,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将企业以往对结果的管理转化为瞬间的控制。 什么是日事?当天的工作和业务,就是日事;什么是日毕?当天的工作决不往后拖,就是日毕,它是完成目标的基础工作,其结果必须与正负激励挂钩才有效;什么是日清日高?任何能力的提高都有一个过程,面对困难不要心急,如果提高一点,长期坚持下去,就会有几何级数的提高,这就是日清日高。“日清日毕,日清日高”实际是一个目标管理体系,总目标是“日高”,即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综合素质水平以及员工个人素质持续提高,而其基础是“日清”,

新苏教版二下数学-《简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备课讲稿

新苏教版二下数学-《简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

《简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初步了解一些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能用自己的方式描述数据,能根据统计结果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问题。 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调查和收集数据的过程,体验统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感受数据蕴含的信息,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意识。 3.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感受统计活动的学习价值,培养乐于与同学合作的态度,激发对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知道吗?牙齿是人的重要器官,要重视牙齿的保健。儿童最常见的牙病是龋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蛀牙。你有蛀牙吗?如果有,有几颗?其他同学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没有、1颗、2颗、2颗以上。 讨论:要了解班级同学的蛀牙情况,可以怎样做? 启发学生想到:可以分小组在班级里进行调查,并把每人的蛀牙情况记录下来。 揭示课题:简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设计说明:从问题出发,引入“怎样了解班级同学的蛀牙情况”的问题,自然引起学生对班级同学蛀牙情况的兴趣,进而主动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既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感受统计是解决问题的需要。】 二、自主探索 1.收集数据。

讨论:刚才我们提出了要通过调查了解同学们蛀牙情况的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在小组里调查,可以怎样做? 明确方法:可以让每人在纸上写下自己蛀牙的颗数,再交给组长。 谈话:下面请大家把自己的蛀牙情况写下来交给组长,再选派一名同学按顺序报出本小组每个同学的蛀牙情况,其他同学记录。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并指导。 2.组织反馈。 谈话:你是怎样记录本小组同学的蛀牙情况的?请带着自己记录的结果,到投影仪前向大家介绍。 讲评:他是怎样记录的?你认为像他这样记录可以吗? 提问:有不同的记录方法吗? 指名用符号分类记录的同学展示和介绍,并适当讲评。 指名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的同学展示和介绍,并适当讲评。 在充分展示学生中出现的不同记录方法的同时,注意让每小组都有展示的机会。 【设计说明:组织学生讨论调查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切实感受通过调查获得数据的方法,激发他们参与调查活动的积极性;由一人报小组里每个同学的蛀牙情况,其他同学记录,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记录数据的过程中来,使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进而对收集并记录数据的过程和方法获得更深刻的体验。】 3.整理并表示数据。 谈话:刚才大家调查了本小组的情况,并想出很多记录数据的方法。(投影呈现各种不同的记录方法)请同学们观察这些记录结果,能从记录的数据中很清楚地看出你们小组同学的蛀牙情况吗?

简单的数据整理_教案教学设计

简单的数据整理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1及第24页“做一做”,练习六。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初步认识数据整理的方法,初步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2、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能把整理的数据填人简单的统计表,并能在条形统计图中表示出来。 3、使学生能根据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整理数据的能力和根据统计表、统计图进行简单数据分析。(三)、德育渗透点对学生渗透初步的统计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思想。(四)、美育渗透点通过学习,感悟人民的卓越智慧,感悟文化的魅力,提高审美意识。二、学法引导1、通过图表,使学生初步了解简单的统计图表。2、引导学生填写,感知数据的整理。 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2、教学难点:把不完整的统计表或统计图补充完整。四、教具学具准备画有例1学生分布图的挂图或小黑板1块、画有例1统计表框的小黑板1块、画有方格的小黑板2块。五、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结合时事,根据当前生活中一些热点问题的有关数据,引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调查统计一些事物的数目,这些事物的数目通常叫做数据(板书“数据”一词)。数据往往都是从生活实际中,通过认真的调查核实,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是国家进行进一步统计、汇总,进而制定有关方针政策的原始依据,必须真实。而数据因为直接来自生活,往往比较零乱,没有次序,显示不清主次多少。为了把调查结果表示得更清楚明了,

就需要对数据进行一定的整理,今天我们就共同研究一下“简单的数据整理”(板书,把课题补充完整)。(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1,学生分布的挂图或小黑板。教师指出这张图是调查了四年级某班学生居住情况后制成的,通过这张图,一眼就可看出哪条街,哪道巷有这班学生,很形象,很直观。(通过直观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统计表的作用。)2、老师进一步引导:每条街,每道巷分别住了多少同学?哪条街,哪道巷住的人多?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几个?全班共多少同学?这时如果只看图,要准确回答以上几个问题,很不容易。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做能使回答方便?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先逐街、逐巷数出人数。记住问题。再进行比较,回答出问题。3、教师指出:只看图不容易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我们先数一数各街各巷的同学数,在图上标注上数字。数出的各街各巷的同学数,就叫做数据。(渗透特点:来自生活实际,是真实的。)启发学生:这些数据真实可信,但是比较零乱。我们能不能想一个办法把这些数据简单明了地表示出来,使别人不用再看图,就能一眼看出各街各巷住了多少学生,全班一共有多少学生呢?(组织学生分组讨论。)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讨论结果可能多种多样,只要有道理,就应加以肯定。从中再选出统计表的方案。)教师:以上各方法实际上都是对数据进行整理。我们先用画表的方法进行整理。出示下表(空表框)教师指出:第一栏不填写具体街巷名称,一般留做合计(一共多少人)第二栏起,逐一写街巷名。5、组织学生根据原始图填写,老师先带领学生填写两个街巷的数据,再让学生在其他街巷对应地方填写数据。学生填写书上第23页的不完

沪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数量关系式 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一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一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一倍数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每级末尾的零不读,每级前面、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二)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三)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四)多位数的改写: 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3.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 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 (五)单位换算: 高级(大)单位→低级(小)单位乘进率 低级(小)单位→高级(大)单位除以进率 长度单位:km,m,dm,cm,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