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模式识别课程报告-帕金森病

重庆大学模式识别课程报告-帕金森病
重庆大学模式识别课程报告-帕金森病

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

科目:模式识别教师:

姓名:学号:

专业:类别:

上课时间:

考生成绩:

卷面成绩平时成绩课程综合成绩阅卷评语:

阅卷教师(签名)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

引言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性疾病,大多在50岁以后发病,但是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该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及致残率均呈现出增高的趋势。现阶段帕金森病的发病机理仍不是很清楚,对于该病的诊断较多地依赖于临床经验,这种诊断方法存在一定的误诊率。随着现今计算机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神经网络这样一个分支逐渐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并且在许多方面如模式识别和智能信息处理方面取得了较好地效果,所以本实验将其应用至帕金森病的智能诊断方面。

本实验的目的就是寻找一种智能、客观、准确地诊断帕金森病的方法,探究人工神经网络模拟医学专家诊断帕金森病的可行性。这里选用应用较为广泛的BP 神经网络作为病理诊断器,以32个人的各项指标数据为little数据集,其中帕金森患者24人,正常人8个,每个人采集6到7组数据,数据样本数共195组。每次训练时以31个人的所有数据样本为训练集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提取特征参数,然后以另一人为测试集,如此重复32次,确保每个人都进行一次测试,最后得出基于32个人的诊断准确率和基于195个样本的准确率。另外再以40个人的各项指标数据为sakar数据集,正常与患病人数各占一半,每人采集26组数据,同样采用留一法训练测试BP神经网络。结果显示,在误差可接受的范围内,设计达到了初步的要求,说明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帕金森病的诊断具备可行性,但是由于BP网络存在一些缺点,再加上数据集中无病样本较少,未对复杂的病例做更加深入的研究,尚且不能严格满足临床诊断要求,所以在之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关键字:帕金森病,人工神经网络,BP网络

1 实验原理

在图1.1中,神经元接收n 个输入信号a 1,a 2,…a n ,经过线性运算输出为t ,如公式(1.1)所示。

)()(1

T

∑=+=+=n

i i i b a w f b a w f t

(1.1)

tanh 函数是sigmoid 函数的一种变体形式,输出范围是[-1,1],效果比sigmoid 函数更好。

1.2 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由大量神经元连接而形成的拓扑结构,依靠这些神经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神经网络可以将接收到信号进行非线性处理,以此实现对复杂信息的进一步处理。如图1.4所示为一个简单人工神经网络。

图1.4 人工神经网络结构图

如图1.4所示,该神经网络由三层组成,L 1为输入层,包含三个输入信号和一个偏置项,L 2为隐含层,L 3为输出层,对网络计算的最后结果进行输出。

图中神经网络的参数表示为(b w ,)=()2()2()1()1(,,,b w b w ),其中)1(w 表示输入

层和隐藏层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重],,[)

1(33)1(32)1(31)1(21)1(13)1(12)1(11

)1(w w w w w w w w ,,;?=,)2(w 表示的是隐藏层和输出层神经元之间的权重,],,[)

2(13)2(12)2(11)2(w w w w =,其中)(l ij w 表示

第l 层的第j 单元与第l+1层第i 单元的连接权重。

对于偏置参数],,[)

1(3)1(2

)1(1)1(b b b b =,][)2(1)2(b b =,其中)(l i b 表示第l +1层第i 单元的偏置项,第l 层第i 单元的输出值我们用)(l i a 表示。对于本图中的人工神经网络,计算公式如下: )()1(13)

1(132)1(121)1(11)2(1b x w x w x w f a +++= (1.4) )()1(23)1(232)1(221)1(21)2(2b x w x w x w f a +++= (1.5) )()1(33)1(332)1(321)1(31)2(3b x w x w x w f a +++= (1.6)

)()()2(1)

2(3)2(13)2(2)2(12)2(1)2(11,b a w a w a w f x h b w +++=

(1.7)

上面的计算步骤实质是信号在神经网络中的前向传播过程,不存在闭环和回路计算,因此也称之为前馈神经网络。本图中的神经网络模型只含有一个隐含层和一个输出单元,对于含有多隐层和多输出单元的复杂神经网络,计算步骤与此类似,但是与较为简单的单隐层神经网络相比,能够解决复杂度更高的问题。

1.3 梯度下降和反向传播BP 算法

在设置好网络的连接方式、网络层数和每层神经元的节点数之后,就需要对网络进行训练,不断进行迭代训练的目的就是使网络的权值和偏置都获得一个较好的值,让我们由输入可以得到理想或者接近理想值的输出。那么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更新网络中的权值和偏置,使网络达到最优状态,为此引入了梯度下降法。在梯度下降法中,需要使用误差函数,其定义为神经网络的预期输出与实际输出间的均方误差,训练的目的就是使得该误差最小化,对于一个拥有n 个训练样本的问题而言,误差函数公式如下:

其中)(l i z 和)(l i a 分别表示第l 层第i 个节点的输入和以及激活值。 3)对于除输出层以外的其它层,第l 层第i 个节点的残差计算如下:

)(')()()1(11

)()(l i l j s j l ji l i

z f w l ++=∑=δδ

(1.12)

开始

初始化网络参数

给定输入和理想输出

计算隐含层和输出层输出

计算输出单元与理想输出的误差E

误差E 是否满足要求?

计算误差对权值和偏置的梯度

更新参数

结束

BP 算法伪代码:

1.对于所有层l ,令?w (l ) := 0,?b (l ) := 0,设置为全零矩阵或全零向量;

2.从第一个训练样本一直到第m 个,对于i =1:m:

a:用反向传播计算? w (l ) E(w,b;x,y )和? b (l ) E(w,b;x,y ); b:计算?w (l ) :=?w (l ) + ? w (l ) E(w,b;x,y ); c:计算?b (l ) := ?b (l ) + ? b (l

) E(w,b;x,y );

2实验结果

2.1数据集little正确率与隐层神经元个数关系

测试次数

\神经元个数

1 81.75% 81.25% 84.38% 81.25%81.25%

2 78.13% 84.38% 84.38% 81.25%81.25%

3 81.25% 81.25% 81.25% 84.38%84.38%

4 84.38% 81.25% 87.50% 78.13%81.25%

5 78.13% 78.13% 84.38% 84.38%84.38%

平均正确率80.63% 81.25% 84.38% 81.88%82.50%

测试次数

\神经元个数

1 82.05% 80.00% 78.97% 78.97%80.51%

2 75.38% 82.05% 80.51% 80.51%78.97%

3 80.00% 78.46% 80.03% 80.51%82.05%

4 82.05% 80.00% 80.00% 76.41%77.95%

5 76.92% 76.41% 82.05% 84.10%80.51%

平均正确率79.28% 79.38% 80.31% 80.10%80.00%

由表2.1和表2.2可知,随着隐层神经元个数从8增加到10时,基于32个人的帕金森病判断正确率从80.63%增加到84.38%,基于195个样本的正确率从79.28%增加到80.31%,但是当从10再继续增加时,两种正确率均有所下降,说明对于此BP网络,最为恰当的隐层神经元个数为10。

2.2数据集little正确率与迭代次数关系

测试次数

\迭代次数

1 81.25% 84.38% 81.25% 81.25%78.13%

2 78.13% 84.38% 78.13% 84.38%75.00%

3 78.13% 81.25% 81.25% 81.25%78.13%

4 75.00% 87.50% 75.00% 78.13%81.25%

5 78.13% 84.38% 81.25% 81.25%81.25%

平均正确率78.13% 84.38% 79.38% 81.25%78.75%

\迭代次数

1 78.46% 78.97% 80.00% 81.03%77.44%

2 74.87% 80.51% 76.41% 80.00%72.82%

3 75.90% 81.03% 80.00% 81.03%71.80%

4 74.87% 80.00% 74.87% 78.97%80.51%

5 73.85% 82.05% 79.49% 80.00%78.97%

平均正确率75.59% 80.31% 78.15% 80.21%76.31%

由表2.3和表2.4可知,随着迭代次数从50增加到100时,基于32个人的帕金森病判断正确率从78.13%增加到84.38%,基于195个样本的正确率从75.59%增加到80.31%,但是当从100再继续增加时,两种正确率均有所下降,可能出现了过拟合现象,说明对于此BP网络,最为恰当的迭代次数为100。

通过以上对正确率与隐层神经元个数的关系和正确率与迭代次数的关系两种对比可以得出结论:当隐层神经元个数为10,迭代次数为100时,BP网络的分类效果最好,基于32个人的诊断正确率为84.38%,基于195个样本的诊断正确率为80.31%,基本满足实验预期要求。

2.3数据集sakar正确率

与little数据集实验类似,通过多次实验验证,选取隐层神经元数目为10个,训练迭代次数为2000次,训练所得神经网络的准确率较高,具体的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次数基于40个人正确率基于1040个样本正确率

1 60.00% 55.00%

2 67.50% 56.73%

3 57.50% 53.46%

4 60.00% 53.37%

5 57.50% 56.63%

平均正确率60.50% 55.04%

通过实验可知,对于sakar数据集,选取隐层神经元12个,迭代次数2000次,进行5次实验,基于40个人的平均正确率为60.50%,在某次实验时最高正确率为67.50%,基于1040个样本的正确率为55.04%,与little数据集84.38%的人正确率和80.31%的样本正确率相比,正确率还有待提高,算法以及参数调整还需进一步完善。

3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在MATLAB实验工具下搭建BP网络,利用给定的帕金森病数据集对网络进行训练,通过改变相关的网络参数如隐层神经元个数和迭代次数使网络性能达到最优状态。

对于little数据集,BP神经网络取隐层神经元个数为10,迭代次数为100,以31个人的所有样本数据为训练集,另一人作为测试,如此重复32次,使每个人都能作为测试集进行一次测试,并进行5次实验求得正确率的平均值,以较少偶然性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基于32个人的正确率为84.38%,基于195个样本的正确率为80.31%。

对于sakar数据集,BP神经网络取隐层神经元个数为12,迭代次数为2000,以39个人的所有样本数据为训练集,另一人作为测试,如此重复40次,使每个人都能作为测试集进行一次测试,同样进行5次实验求得正确率的平均值,以较少偶然性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基于40个人的正确率为60.50%,基于1040个样本的正确率为55.04%。

虽然没有达到准确无误的检测状态,但是基本满足实验要求,并且相信通过以后对网络的进一步改进,以及对数据集的扩充加工,正确率会有所提高,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

通过本次实验,还加深了我对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解,领悟到了神经网络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还学习到了如何利用MATLAB学习工具进行相关的网络搭建与训练检测,并理解了网络参数对网络性能的重要影响。将书本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应用相结合,增强了自己的动手编程能力。总之,通过本次实验,我受益良多,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BP_little源程序

clc %清屏

clear all%清除变量

warning('off') %清楚警告

%% 测试第1个人到第32个人

%% 数据处理

data = xlsread('C:\Users\unico\Desktop\little.xlsx');

for i = 1 :32

ir = find(data(:,1)==i);

a = data(find(data(:,1)==i),:);

b=data;

b(ir,:)=[];

data1 = b(1:end,2:end); %训练数据

data2 = a(1:end,2:end); %测试数据

%% 训练数据

data_p = data1(1:end,1:22); %训练输入

data_t = data1(1:end,end); %训练输出

data_k = data2(1:end,1:22); %测试输入

outtest = data2(1:end,end); %测试输出

[m1,n1] = size(data1); %训练数据的大小

[m2,n2] = size(data2); %测试数据的大小

p = data_p'; %转置适应BP工具箱

t = data_t'; %转置适应BP工具箱

[pn,minp,maxp,tn,mint,maxt] = premnmx(p,t); %训练数据归一化

k = data_k'; %测试输入装置

kn = tramnmx(k,minp,maxp); %测试数据归一化

%% BP模型

S1 =10; %隐含层

net = newff(minmax(pn),[S1,1],{'tansig','purelin'},'traingdm');%建立网络inputWeights = net.IW{1,1}; %输入层到隐含层权值

inputbias = net.b{1}; %输入层到隐含层阀值

layerWeights = net.IW{2,1}; %隐含层到输出权值

layerbias = net.b{2}; %隐含层到输出阀值

net.trainParam.show = 50; %迭代显示步数间隔对结果无影响

net.trainParam.lr = 0.1; %学习率

net.trainParam.mc = 0.9; %动量因子

net.trainParam.epochs = 100; %最大迭代次数

net.trainParam.goal =0.00001; %训练目标

%% 训练模型

[net,tr] = train(net,pn,tn); %训练网络

nihe = sim(net,pn); %训练输出

nihe2 = postmnmx(nihe,mint,maxt);%训练输出反归一化

%% 预测

s_bp = sim(net,kn); %预测

s_bp2 = postmnmx(s_bp,mint,maxt); %预测输出反归一化

s_bp2(i,:) = abs(s_bp2); %取绝对值

m1 = 0;

n1 = 0;

for j = 1 :length(s_bp2(i,:))

if s_bp2(i,j)<0.5 %判断概率

m1 = m1+1; %健康样本

else

n1 = n1+1; %患病样本

end

end

if m1>n1

result(i) = 0; %健康

else

result(i) = 1; %患病

end

if outtest(1) == 1

count(i) = n1;

elseif outtest(1) == 0

count(i) = m1;

end

end

result %输出32个人的预测结果

%32个人真实标签

ture = 1*ones(32,1);

ture(6) = 0; ture(8) = 0; ture(9) = 0; ture(11) = 0;

ture(28) = 0; ture(29) = 0; ture(31) = 0; ture(32) = 0;

t = 0;

for mn = 1 : 32

if ture(mn) == result(mn)

t = t+1; %32个人预测准确的个数end

end

person_accuracy = t./32*100 %32个人的准确率sample_accuracy = sum(count)./195*100 %195个样本的准确率

BP_sakar源程序

clc %清屏

clear all%清除变量

warning('off') %清楚警告

%% 测试第1个人到第40个人

%% 数据处理

data = xlsread('C:\Users\unico\Desktop\sakar.xlsx');

for i = 1 :40

ir = find(data(:,1)==i);

a = data(find(data(:,1)==i),:);

b=data;

b(ir,:)=[];

data1 = b(1:end,2:end); %训练数据

data2 = a(1:end,2:end); %测试数据

%% 训练数据

data_p = data1(1:end,1:26); %训练输入

data_t = data1(1:end,end); %训练输出

data_k = data2(1:end,1:26); %测试输入

outtest = data2(1:end,end); %测试输出

[m1,n1] = size(data1); %训练数据的大小

[m2,n2] = size(data2); %测试数据的大小

p = data_p'; %转置适应BP工具箱

t = data_t'; %转置适应BP工具箱

[pn,minp,maxp,tn,mint,maxt] = premnmx(p,t); %训练数据归一化

k = data_k'; %测试输入装置

kn = tramnmx(k,minp,maxp); %测试数据归一化

%% BP模型

S1 =12; %隐含层

net = newff(minmax(pn),[S1,1],{'tansig','purelin'},'traingdm');%建立网络inputWeights = net.IW{1,1}; %输入层到隐含层权值

inputbias = net.b{1}; %输入层到隐含层阀值

layerWeights = net.IW{2,1}; %隐含层到输出权值

layerbias = net.b{2}; %隐含层到输出阀值

net.trainParam.show = 50; %迭代显示步数间隔对结果无影响

net.trainParam.lr = 0.02; %学习率

net.trainParam.mc = 0.8; %动量因子

net.trainParam.epochs = 2000; %最大迭代次数

net.trainParam.goal =0.0001; %训练目标

%% 训练模型

[net,tr] = train(net,pn,tn); %训练网络

nihe = sim(net,pn); %训练输出

nihe2 = postmnmx(nihe,mint,maxt);%训练输出反归一化

%% 预测

s_bp = sim(net,kn); %预测

s_bp2 = postmnmx(s_bp,mint,maxt); %预测输出反归一化

s_bp2(i,:) = abs(s_bp2); %取绝对值

m1 = 0;

n1 = 0;

for j = 1 :length(s_bp2(i,:))

if s_bp2(i,j)<0.5 %判断概率

m1 = m1+1; %健康样本

else

n1 = n1+1; %患病样本

end

end

if m1>n1

result(i) = 0; %健康

else

result(i) = 1; %患病

end

if outtest(1) == 1

count(i) = n1;

elseif outtest(1) == 0

count(i) = m1;

end

end

result %输出40个人的预测结果

%40个人真实标签

ture = [ones(20,1);zeros(20,1)];

t = 0;

for mn = 1 : 40

if ture(mn) == result(mn)

t = t+1; %40个人预测准确的个数end

end

person_accuracy = t./40*100 %40个人的准确率sample_accuracy = sum(count)./1040*100 %1040个样本的准确率

模式识别课matlab数字识别程序

名称:模式识别 题目:数字‘3’和‘4’的识别

实验目的与要求: 利用已知的数字样本(3和4),提取样本特征,并确定分类准则,在用测试样本对分类确定准则的错误率进行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模式识别方法的理解,强化利用计算机实现模式识别。 实验原理: 1.特征提取原理: 利用MATLAN 软件把图片变为一个二维矩阵,然后对该矩阵进行二值化处理。由于“3”的下半部分在横轴上的投影比“4”的下半部分在横轴上的投影宽,所以可以统计‘3’‘4’在横轴上投影的‘1’的个数作为一个特征。又由于‘4’中间纵向比‘3’的中间‘1’的个数多,所以可以统计‘4’和‘3’中间区域‘1’的个数作为另外一个特征,又考虑‘4’的纵向可能会有点偏,所以在统计一的个数的时候,取的范围稍微大点,但不能太大。 2.分类准则原理: 利用最近邻对测试样本进行分类 实验步骤 1.利用MATLAN 软件把前30个图片变为一个二维矩阵,然后对该矩阵进行二值化处理。 2.利用上述矩阵生成特征向量 3.利用MATLAN 软件把后5个图片变为一个二维矩阵,然后对该矩阵进行二值化处理。 4.对测试样本进行分类,用F矩阵表示结果,如果是‘1’表示分类正确,‘0’表示分类错误。 5.对分类错误率分析 实验原始程序: f=zeros(5,2) w=zeros(35,2) q=zeros(35,2) for i=1:35 filename_1='D:\MATLAB6p5\toolbox\images\imdemos\3\' filename_2='.bmp' a= num2str (i) b=strcat(filename_1,a) c=strcat(b,filename_2) d=imread(c) e=im2bw(d) n=0 for u=1:20 m=0 for t=32:36 if(e(t,u)==0) m=m+1 end end if(m<5) n=n+1 end end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

————————————————————————————————作者:————————————————————————————————日期: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模式识别 姓名:王宇班级: 20110813 学号: 2011081325 实验名称规范程度原理叙述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成绩 图像的贝叶斯分类 K均值聚类算法 神经网络模式识别 平均成绩 折合成绩 注:1、每个实验中各项成绩按照5分制评定,实验成绩为各项总和 2、平均成绩取各项实验平均成绩 3、折合成绩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的百分比进行折合 2014年 6月

实验一、 图像的贝叶斯分类 一、实验目的 将模式识别方法与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掌握利用最小错分概率贝叶斯分类器进行图像分类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实验仪器设备及软件 HP D538、MATLAB 三、实验原理 概念: 阈值化分割算法是计算机视觉中的常用算法,对灰度图象的阈值分割就是先确定一个处于图像灰度取值范围内的灰度阈值,然后将图像中每个像素的灰度值与这个阈值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的结果将对应的像素划分为两类,灰度值大于阈值的像素划分为一类,小于阈值的划分为另一类,等于阈值的可任意划分到两类中的任何一类。 最常用的模型可描述如下:假设图像由具有单峰灰度分布的目标和背景组成,处于目标和背景内部相邻像素间的灰度值是高度相关的,但处于目标和背景交界处两边的像素灰度值有较大差别,此时,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基本上可看作是由分别对应于目标和背景的两个单峰直方图混合构成。而且这两个分布应大小接近,且均值足够远,方差足够小,这种情况下直方图呈现较明显的双峰。类似地,如果图像中包含多个单峰灰度目标,则直方图可能呈现较明显的多峰。 上述图像模型只是理想情况,有时图像中目标和背景的灰度值有部分交错。这时如用全局阈值进行分割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分割误差包括将目标分为背景和将背景分为目标两大类。实际应用中应尽量减小错误分割的概率,常用的一种方法为选取最优阈值。这里所谓的最优阈值,就是指能使误分割概率最小的分割阈值。图像的直方图可以看成是对灰度值概率分布密度函数的一种近似。如一幅图像中只包含目标和背景两类灰度区域,那么直方图所代表的灰度值概率密度函数可以表示为目标和背景两类灰度值概率密度函数的加权和。如果概率密度函数形式已知,就有可能计算出使目标和背景两类误分割概率最小的最优阈值。 假设目标与背景两类像素值均服从正态分布且混有加性高斯噪声,上述分类问题可以使用模式识别中的最小错分概率贝叶斯分类器来解决。以1p 与2p 分别表示目标与背景的灰度分布概率密度函数,1P 与2P 分别表示两类的先验概率,则图像的混合概率密度函数可用下式表示为

DX3004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教学大纲概要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DX3004 课程名称: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程类别:专业与专业方向课程 适用专业:电气信息类专业 总学时: 64 学时 总学分: 4 学分 先修课程:MATLAB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字信号处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后续课程:语音处理技术;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简介: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是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属于信息,控制和系统科学的范畴。模式识别就是利用计算机对某些物理现象进行分类,在错误概率最小的条件下,使识别的结果尽量与事物相符。模式识别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基于决策理论的统计模式识别和基于形式语言理论的句法模式识别。模式识别的原理和方法在医学、军事等众多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本课程着重讲述模式识别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算法原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大量实例讲述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应用之中去,避免引用过多的、繁琐的数学推导。这门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统计模式识别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具有初步综合利用数学知识深入研究有关信息领域问题的能力。 选用教材: 《模式识别》第二版,边肇祺,张学工等编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参考书目: [1] 《模式识别导论》,齐敏,李大健,郝重阳编著[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人工智能基础》,蔡自兴,蒙祖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模式识别》,汪增福编著[M]. 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 二、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重点掌握统计模式识别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掌握统计模式识别方法中的特征提取和分类决策。掌握特征提取和选择的准则和算法,掌握监督学习的原理以及分类器的设计方法。基本掌握非监督模式识别方法。了解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和模糊理论的模式识别方法。了解模式识别的应用和系统设计。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得到有效地运用,同时为开发研究新的模式识别的理论和方法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基本知识; (2)贝叶斯决策理论; (3)概率密度函数的估计; (4)线性判别函数; (5)非线性胖别函数;

《模式识别原理与技术》课程大纲.doc

《模式识别原理与技术》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模式识别原理与技术 课程名称(英文):Pattern Recognition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课程编码:Y0703034C 开课单位:电气信息学院 授课对象: 任课教师:郑胜 学时:32 学分:2 学期:2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百分之30,考试成绩(可开卷)占百分之70 先修课程:概率论、线性代数、数字信号处理等 课程简介: 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150字以内) 这门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模式识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模式识别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实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模式识别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模式识别方法、运用技能解决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继续深入学习或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各教学环节,本课程应达到下列要求:认识模式识别的目的和意义,了解模式识别的过程;理解统计分类法的基本思想,掌握几何分类法和概率分类法的几种典型算法;理解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掌握聚类分析的几种典型算法。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课程主要内容:(200字以内) 1)绪论 2)贝叶斯决策理论 3)概率密度函数的估计 4)线性判别函数 5)聚类分析 6)特征提取/选择 7)人工神经网络及支持向量机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2、课程具体安排:(按教学章节编写,重点章节下划线)

三、实验、实践环节及习题内容与要求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文献(顺序为:文献名,作者,出版时间,出版单位): 1. 模式识别导论. 李金宗. 1994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模式识别. 边肇祺. 2000年1月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3. Pattern Recognition(第二版). Sergios Theodoridis. Konstantinos Koutroumbas.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 撰写人:郑胜 学位分委员会签字: 学院主管研究生教学院长签字:

模式识别结课论文

中国传媒大学2014~2015 学年第 1 学期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课程 题目人工智能在模式识别中的运用学生姓名刘晶晶 学号201110013208 班级数字媒体技术 学生所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吕朝辉 教师所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时间2014.11.27

人工智能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摘要 计算机硬件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迫切地要求计算机能够更有效地感知诸如声音、文字、图像、温度、震动等人类赖以发展自身、改造环境所运用的信息资料。但就一般意义来说,目前一般计算机却无法直接感知它们,键盘、鼠标等外部设备,对于这样五花八门的外部世界显得无能为力。纵然电视摄像机、图文扫描仪、话筒等设备业已解决了上述非电信号的转换,并与计算机联机,但由于识别技术不高,而未能使计算机真正知道采录后的究竟是什么信息。计算机对外部世界感知能力的低下,成为开拓计算机应用的瓶颈,也与其高超的运算能力形成强烈的对比。于是,着眼于拓宽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提高其感知外部信息能力的学科——模式识别,便得到迅速发展。人工智能所研究的模式识别是指用计算机代替人类或帮助人类感知模式,是对人类感知外界功能的模拟,研究的是计算机模式识别系统,也就是使一个计算机系统具有模拟人类通过感官接受外界信息、识别和理解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现将人工智能在模式识别方面的一些具体和最新的应用列举如下。 关键词: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应用 (一)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nificial InteUigence)是相对人的自然智能而言,即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实现某些“机器思维”。作为一门学科,人工智能研究智能行为的计算模型,研制具有感知、推理、学习、联想、决策等思维活动的计算系统,解决需要人类专家才能处理的复杂问题。人工智能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人的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 (二)模式识别 模式识别就是通过计算机用数学技术方法来研究模式的自动处理和判读。这里,我们把环境与客体统称为“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类有可能研究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用计算机实现模式(文字、声音、人物、物体等)的自动识别,是开发智能机器的一个最关键的突破口,也为人类认识自身智能提供线索。信息处理过程的一个重要形式是生命体对环境及客体的识别。对人类来说,特别重要的是对光学信息(通过视觉器官来获得)和声学信息(通过听觉器官来获得)的识别。这是模式识别的两个重要

模式识别报告二

第二次试验报告 一 实验名称 贝叶斯分类器设计(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和最小错误率贝叶斯抉择) 二 实验原理 最小错误率: 合理决策依据:根据后验概率决策 已知后验概率P(w 1|x), P(w 2|x), 决策规则: ? 当P(w 1|x)>P(w 2|x) x ∈w 1, ? 当P(w 1|x)

最小风险: 1. 已知类别的P(w i )及x 的p(x/w i ),利用贝叶斯公式,可得类别 的后验概率P(w i /x)。 2. 利用决策表和后验概率,计算最小条件风险 3. 决策:在各种决策中选择风险最小的决策 三 实验内容 ? 假定某个局部区域细胞识别中正常( w1)和非正常 ( w2)两类先验概率分别为 ? 正常状态:P (w1)=0.9; 异常状态:P (w2)=0.1。 1 (/)()(/)(/)()i i i c i i i p x w P w P w x p x w P w =?=∑

?现有一系列待观察的细胞,其观察值为x: -3.9847 -3.5549 -1.2401 -0.9780 -0.7932 -2.8531 -2.7605 -3.7287 -3.5414 -2.2692 -3.4549 -3.0752 -3.9934 2.8792 -0.9780 0.7932 1.1882 3.0682 -1.5799 -1.4885 -0.7431 -0.4221 -1.1186 4.2532 ?类条件概率分布正态分布分别为(-2,0.5)(2,2)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类。 四实验步骤及贴图 步骤: ?1.用matlab完成分类器的设计,说明文字程序相应语句,子程 序有调用过程。 ?2.根据例子画出后验概率的分布曲线以及分类的结果示意图。 ?3.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决策表如下: ?重新设计程序,完成基于最小风险的贝叶斯分类器,画出相应 的后验概率的分布曲线和分类结果,并比较两个结果。

模式识别课程论文

模式识别课程学习感想 人类可以通过视觉信息识别文字、图片和周围的环境,通过听觉信息识别与理解语言,比如识别人脸,阅读手写文字,通过气味识别一种水果的种类等。我们希望给机器相同的模式识别能力。 模式识别主要是研究对象的特征或属性,利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机器系统运用一定的分析算法认定对象的类别,系统应使分类识别的结果尽可能地与真实情况相符合。模式识别方法最大的实用性在于“智能”仿真,可以说在同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医疗诊断系统、地球资源探测系统、机器人辅助生产线、公安人员用于破案的指纹识别系统等。模式识别包含由特征和属性所描述的对象的数学模型,这罩所讲的特征和属性是指通常意义上的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对。 模式识别系统主要由两个过程组成,即设计过程和实现过程。设计过程是指用一定数量的样本(也称训练集或学习集)进行分类器的设计;实现过程是指用所设计的分类器对待识别的样本进行分类决策。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对各种模型的模式识别算法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一、线性模型 我们使用线性神经网络来解决线性模型的模式识别。线性神经网络与感知器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其神经元有一个线性激活函数,这允许输出可以是任意值,而不仅仅只是像感知器中那样只能取0或1。它采用的是W—H学习法则,也称最小均方差(LMS)规则对权值进行训练。线性神经网络的主要用途是线性逼近一个函数式而进行模式联想。 二、非线性模型 1、Ada-Boosting 基于级联结构的AdaBoost算法目前被认为是较有效的检测算法。 Boosting是一个将弱学习(weak learn)算法融合为强学习算法(strong)的方法。Ada-Boost 算法本身是通过改变数据分布来实现的,它根据每次训练集之中每个样本的分类是否正确,以及上次的总体分类的准确率,来确定每个样本的权值。将每次训练得到的分类器最后融合起来,作为最后的决策分类器。目前在人脸侦测的领域,就有人将Ada-Boost + cascade 作为一个很有效的运算法。Boost是一种常用来增进learning algorithm正确率的方法。使用boost 分类器可以排除一些不必要的特征,并将关键放在关键的特征上面。 AdaBoost算法针对不同的训练集训练同一个基本分类器(弱分类器),然后把这些在不同训练集上得到的分类器集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强的最终的分类器(弱分类器)。理论证明,只要每个弱分类器分类能力比随机猜测要好,当其个数趋向于无穷个数时,强分类器的错误率将趋向于零。AdaBoost算法中不同的训练集是通过调整每个样本的权重实现的。最开始的时候,每个样本对应的权重是相同的,在此样本分布下训练出一个基本分类器h1(x)。对于h1(x)错分的样本,则增加其对应样本的权重;而对于正确分类的样本,则降低其权重。这样可以使得错分的样本突出出来,得到一个新的样本分布。同时,根据错分的情况赋予h1(x)一个权重,表示该基本分类器进行训练,得到基本分类器h2(x)及其权重。依次类推,经过T 次这样的循环,就得到了T个基本分类器,以及T个对应的权重。最后把这T个基本分类器按一定的权重累加起来,就得到了最终所期望的强分类器。 2、多层感知机 神经网络具有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人工神经网络的实际应用中,绝大部分的神经网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一二)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2011年12月

实验一、Bayes 分类器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对模式识别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2.能够根据自己的设计对贝叶斯决策理论算法有一个深刻地认识 3.理解二类分类器的设计原理 二、实验条件: matlab 软件 三、实验原理: 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在已知 ) (i P ω, ) (i X P ω,i=1,…,c 及给出待识别的X 的情况下,根据贝叶斯公式计 算出后验概率: ∑== c j i i i i i P X P P X P X P 1 ) ()() ()()(ωωωωω j=1,…,x 2)利用计算出的后验概率及决策表,按下面的公式计算出采取i a ,i=1,…,a 的条件风险 ∑== c j j j i i X P a X a R 1 )(),()(ωω λ,i=1,2,…,a 3)对(2)中得到的a 个条件风险值) (X a R i ,i=1,…,a 进行比较,找出使其条件风险最小的 决策k a ,即()() 1,min k i i a R a x R a x == 则 k a 就是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 四、实验内容 假定某个局部区域细胞识别中正常(1ω)和非正常(2ω)两类先验概率分别为 正常状态:P (1ω)=; 异常状态:P (2ω)=。 现有一系列待观察的细胞,其观察值为x : 已知先验概率是的曲线如下图:

)|(1ωx p )|(2ωx p 类条件概率分布正态分布分别为(-2,)(2,4)试对观察的结果 进行分类。 五、实验步骤: 1.用matlab 完成分类器的设计,说明文字程序相应语句,子程序有调用过程。 2.根据例子画出后验概率的分布曲线以及分类的结果示意图。 3.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决策表如下: 结果,并比较两个结果。 六、实验代码 1.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 x=[ ] pw1=; pw2=; e1=-2; a1=; e2=2;a2=2; m=numel(x); %得到待测细胞个数 pw1_x=zeros(1,m); %存放对w1的后验概率矩阵 pw2_x=zeros(1,m); %存放对w2的后验概率矩阵

《模式识别基础》课程标准

《模式识别基础》课程标准 (执笔人:刘雨审阅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编号:08113 英文名称:Pattern Recognition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程序设计 学时安排:40学时,其中讲授32学时,实践8学时。 学分:2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地位 模式识别课基础程是军事指挥类本科生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信工程专业的选修课。在知识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对于巩固已学知识、开展专业课学习及未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课程特点是理论与实践联系密切,是培养学生理论素养、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以后工作中理解、使用信息战中涉及的众多信息处理技术的重要知识储备。 本课程主要介绍统计模式识别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聚类分析,判别域代数界面方程法,统计判决、训练学习与错误率估计,最近邻方法以及特征提取与选择。 模式识别是研究信息分类识别理论和方法的学科,综合性、交叉性强。从内涵讲,模式识别是一门数据处理、信息分析的学科,从应用讲,属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范畴。理论上它涉及的数学知识较多,如代数学、矩阵论、函数论、概率统计、最优化方法、图论等,用到信号处理、控制论、计算机技术、生理物理学等知识。典型应用有文字、语音、图像、视频机器识别,雷达、红外、声纳、遥感目标识别,可用于军事、侦探、生物、天文、地质、经济、医学等众多领域。 (二)课程基本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精讲多练,以用促学,学以致用。使学生理解模式识别的本质,掌握利用机器进行信息识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思、学、用、思、学、用的循环中,达到培养理论素养,锻炼实践技能,激发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课程设计思路 围绕培养科技底蕴厚实、创新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统计模式识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其应用领域和发展动态,达到夯实理论基础、锻炼理论素养及实践技能、激发创新能力的目的。 模式识别是研究分类识别理论和方法的学科,综合性、交叉性强,涉及的数学知识多,应用广。针对其特点,教学设计的思路是:以模式可分性为核心,模式特征提取、学习、分类为主线,理论上分层次、抓重点,方法上重比较、突出应用适应性。除了讲授传统的、经典的重要内容之外,结合科研成果,介绍不断出现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应用,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设计以章为单元,用实际科研例子为引导,围绕基本原理展开。选择两个以上基本方法,辅以实验,最后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达到一个思、学、用、

模式识别课程设计

模式识别 课程设计 关于黄绿树叶的分类问题 成员:李家伟2015020907010 黄哲2015020907006 老师:程建 学生签字:

一、小组分工 黄哲:数据采集以及特征提取。 李家伟:算法编写设计,完成测试编写报告。 二、特征提取 选取黄、绿树叶各15片,用老师给出的识别算法进行特征提取 %Extract the feature of the leaf clear, close all I = imread('/Users/DrLee/Desktop/kmeans/1.jpg'); I = im2double(I); figure, imshow(I) n = input('Please input the number of the sample regions n:'); h = input('Please input the width of the sample region h:'); [Pos] = ginput(n); SamNum = size(Pos,1); Region = []; RegionFeatureCum = zeros((2*h+1)*(2*h+1)*3,1); RegionFeature = zeros((2*h+1)*(2*h+1)*3,1); for i = 1:SamNum P = round(Pos(i,:)); rectangle('Position', [P(1) P(2) 2*h+1 2*h+1]); hold on Region{i} = I(P(2)-h:P(2)+h,P(1)-h:P(1)+h,:); RegionFeatureCum = RegionFeatureCum + reshape(Region{i},[(2*h+1)*(2*h+1)*3,1]); end hold off RegionFeature = RegionFeatureCum / SamNum 1~15为绿色树叶特征,16~30为黄色树叶特征,取n=3;h=1,表示每片叶子取三个区域,每个区域的特征为3*3*3维的向量,然后变为27*1的列向量,表格如下。

华南理工大学《模式识别》大作业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模式识别》大作业报告 题目:模式识别导论实验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英创新班) 学生姓名黄炜杰 学生学号201230590051 指导教师吴斯 课程编号145143 课程学分2分 起始日期2015年5月18日

实验概述 【实验目的及要求】 Purpose: Develop classifiers,which take input features and predict the labels. Requirement: ?Include explanations about why you choose the specific approaches. ?If your classifier includes any parameter that can be adjusted,please repor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arameter on the final classification result. ?In evaluating the results of your classifiers,please compute the precision and recall values of your classifier. ?Partition the dataset into2folds and conduct a cross-validation procedure in 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Make sure to use figures and tables to summarize your results and clarify your presentation. 【实验环境】 Operating system:window8(64bit) IDE:Matlab R2012b Programming language:Matlab

模式识别文献综述报告

指导老师:马丽 学号:700 班级: 075111 姓名:刘建 成绩: 目录 ............................................................ 一、报告内容要点............................................................ 二、《应用主成分分解(PCA)法的图像融合技术》............................................................ 三、《基于类内加权平均值的模块 PCA 算法》............................................................

四、《PCA-LDA 算法在性别鉴别中的应用》 ............................................................ 五、《一种面向数据学习的快速PCA算法》 ............................................................ 六、《Theory of fractional covariance matrix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PCA and 2D-PCA》 ............................................................ 七、课程心得体会 ............................................................ 八、参考文献 ............................................................ 一、报告内容要点 ①每篇论文主要使用什么算法实现什么 ②论文有没有对算法做出改进(为什么改进,原算法存在什么问题,改进方法是什么) ③论文中做了什么对比试验,实验结论是什么?可以加入自己的分析和想法,例如这篇论文还存在什么问题或者缺点,这篇论文所作出的改进策略是否好,你自己对算法有没有什么改进的想法? 二、《应用主成分分解(PCA)法的图像融合技术》 第一篇《应用主成分分解(PCA)法的图像融合技术》,作者主要是实现用PCA可以提取图像数据中主要成分这一特点,从元图像获得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据此确定图像融合算法中的加权系数和最终融合图像。 作者在图像融合的算法上进行改进,用PCA获得待融合的每幅图像的加权系数Wi。是这样实现的:计算待融合的i幅图像数据矩阵的协方差矩阵,从中获

人工智能 多种模式识别的调研报告

郑州科技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多种模式识别的调研报告 姓名闫永光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201115025 指导教师 郑州科技学院信息工程系 二○一四年六月

摘要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而模式识别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是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方向。在介绍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的相关知识的同时,对人工智能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论述。 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智能,着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的出现以及50年代人工智能的兴起,模式识别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模式识别与统计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控制论等都有关系。它与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的研究有交叉关系。模式识别的发展潜力巨大。 关键词: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多种模式识别的应用;模式识别技术的发展潜力

引言 随着计算机应用范围不断的拓宽,我们对于计算机具有更加有效的感知“能力”,诸如对声音、文字、图像、温度以及震动等外界信息,这样就可以依靠计算机来对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行数字化改造。但是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讲,当前的计算机都无法直接感知这些信息,而只能通过人在键盘、鼠标等外设上的操作才能感知外部信息。虽然摄像仪、图文扫描仪和话筒等相关设备已经部分的解决了非电信号的转换问题,但是仍然存在着识别技术不高,不能确保计算机真正的感知所采录的究竟是什么信息。这直接使得计算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能力低下,成为计算机应用发展的瓶颈。这时,能够提高计算机外部感知能力的学科——模式识别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工智能中所提到的模式识别是指采用计算机来代替人类或者是帮助人类来感知外部信息,可以说是一种对人类感知能力的一种仿真模拟。它探讨的是计算机模式识别系统的建立,通过计算机系统来模拟人类感官对外界信息的识别和感知 1、模式识别 什么是模式和模式识别? 模式可分成抽象的和具体的两种形式。前者如意识、思想、议论等,属于概念识别研究的范畴,是人工智能的另一研究分支。我们所指的模式识别主要是对语音波形、地震波、心电图、脑电图、图片、照片、文字、符号、生物传感器等对象的具体模式进行辨识和分类。 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是指对表征事物或现象的各种形式的(数值的、文字的和逻辑关系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描述、辨认、分类和解释的过程,是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式识别又常称作模式分类,从处理问题的性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角度,模式识别分为有监督的分类(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和无监督的分类(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两种。二者的主要差别在于,各实验样本所属的类别是否预先已知。一般说来,有监督的分类往往需要提供大量已知类别的样本,但在实际问题中,这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因此研究无监督的分类就变得十分有必要了。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_2

模式识别理论与方法 课程作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Generating Pattern Classes 实验编号:Proj01-01 规定提交日期:2012年3月16日 实际提交日期:2012年3月13日 摘要: 在熟悉Matlab中相关产生随机数和随机向量的函数基础上,重点就多元(维)高斯分布情况进行了本次实验研究:以mvnrnd()函数为核心,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地逐步实现了获得N 个d维c类模式集,并将任意指定的两个维数、按类分不同颜色进行二维投影绘图展示。 技术论述:

1,用矩阵表征各均值、协方差2,多维正态分布函数: 实验结果讨论:

从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来看,进一步熟悉了多维高斯分布函数的性质和使用,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 实验结果: 图形部分: 图1集合中的任意指定两个维度投影散点图形

图2集合中的任意指定两个维度投影散点图形,每类一种颜色 数据部分: Fa= 9.6483 5.5074 2.4839 5.72087.2769 4.8807 9.1065 4.1758 1.5420 6.1500 6.2567 4.1387 10.0206 3.5897 2.6956 6.1500 6.9009 4.0248 10.1862 5.2959 3.1518 5.22877.1401 3.1974 10.4976 4.9501 1.4253 5.58257.4102 4.9474 11.3841 4.5128 2.0714 5.90068.2228 4.4821 9.6409 5.43540.9810 6.2676 6.9863 4.2530 8.8512 5.2401 2.7416 6.5095 6.1853 4.8751 9.8849 5.8766 3.3881 5.7879 6.7070 6.6132 10.6845 4.8772 3.4440 6.0758 6.6633 3.5381 8.7478 3.3923 2.4628 6.1352 6.9258 3.3907

模式识别课程设计教学内容

模式识别课程设计

模式识别课程设计 聚类图像分割 一.图像分割概述 图像分割是一种重要的图像分析技术。在对图像的研究和应用中,人们往往仅对图像中的某些部分感兴趣。这些部分常称为目标或前景(其他部分称为背景)。它们一般对应图像中特定的、具有独特性质的区域。为了辨识和分析图像中的目标,需要将它们从图像中分离提取出来,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进一步对目标进行测量,对图像进行利用。图像分割就是把图像分成各具特性的区域并提取出感兴趣目标的技术和过程。现有的图像分割方法主要分以下几类:基于阈值的分割方法、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基于边缘的分割方法以及基于特定理论的分割方法等。近年来,研究人员不断改进原有的图像分割方法并把其它学科的一些新理论和新方法用于图像分割,提出了不少新的分割方法。 图象分割是图象处理、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且又十分困难的问题,是计算机视觉技术中首要的、重要的关键步骤。图象分割应用在许多方面,例如在汽车车型自动识别系统中,从CCD摄像头获取的图象中除了汽车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物体和背景,为了进一步提取汽车特征,辨识车型,图象分割是必须的。因此其应用从小到检查癌细胞、精密零件表面缺陷检测,大到处理卫星拍摄的地形地貌照片等。在所有这些应用领域中,最终结

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图象分割的结果。因此为了对物体进行特征的提取和识别,首先需要把待处理的物体(目标)从背景中划分出来,即图象分割。但是,在一些复杂的问题中,例如金属材料内部结构特征的分割和识别,虽然图象分割方法已有上百种,但是现有的分割技术都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原因在于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是对人类视觉的模拟,而人类的视觉系统是一种神奇的、高度自动化的生物图象处理系统。目前,人类对于视觉系统生物物理过程的认识还很肤浅,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要完全实现人类视觉系统,形成计算机视觉,还有一个很长的过程。因此从原理、应用和应用效果的评估上深入研究图象分割技术,对于提高计算机的视觉能力和理解人类的视觉系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常用的图像分割方法 1.基于阈值的分割方法 包括全局阈值、自适应阈值、最佳阈值等等。阈值分割算法的关键是确定阈值,如果能确定一个合适的阈值就可准确地将图像分割开来。阈值确定后,将阈值与像素点的灰度值比较和像素分割可对各像素并行地进行,分割的结果直接给出图像区域。全局阈值是指整幅图像使用同一个阈值做分割处理,适用于背景和前景有明显对比的图像。它是根据整幅图像确定的:T=T(f)。但是这种方法只考虑像素本身的灰度值,一般不考虑空间特征,因而对噪声很敏感。常用的全局阈值选取方法有利用图像灰度直方图的峰谷法、最小误差法、最大类间方差法、最大熵自动阈值法以及其它一些方法。

哈尔滨工程大学模式识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模式识别 姓名:班级:学号:

注:1、每个实验中各项成绩按照5分制评定,实验成绩为各项总和 2、平均成绩取各项实验平均成绩 3、折合成绩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的百分比进行折合 ; 2015年4月 实验1 图像的贝叶斯分类 实验目的 将模式识别方法与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掌握利用最小错分概率贝叶斯分类器进行图像分类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实验仪器设备及软件 HP D538、MATLAB ( 实验原理 基本原理 阈值化分割算法是计算机视觉中的常用算法,对灰度图象的阈值分割就是先确定一个处于图像灰度取值范围内的灰度阈值,然后将图像中每个像素的灰度值与这个阈值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的结果将对应的像素划分为两类,灰度值大于阈值的像素划分为一类,小于阈值的划分为另一类,等于阈值的可任意划分到两类中的任何一类。此过程中,确定阈值是分割的关键。

对一般的图像进行分割处理通常对图像的灰度分布有一定的假设,或者说是基于一定的图像模型。最常用的模型可描述如下:假设图像由具有单峰灰度分布的目标和背景组成,处于目标和背景内部相邻像素间的灰度值是高度相关的,但处于目标和背景交界处两边的像素灰度值有较大差别,此时,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基本上可看作是由分别对应于目标和背景的两个单峰直方图混合构成。而且这两个分布应大小接近,且均值足够远,方差足够小,这种情况下直方图呈现较明显的双峰。类似地,如果图像中包含多个单峰灰度目标,则直方图可能呈现较明显的多峰。 上述图像模型只是理想情况,有时图像中目标和背景的灰度值有部分交错。这时如用全局阈值进行分割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分割误差包括将目标分为背景和将背景分为目标两大类。实际应用中应尽量减小错误分割的概率,常用的一种方法为选取最优阈值。这里所谓的最优阈值,就是指能使误分割概率最小的分割阈值。图像的直方图可以看成是对灰度值概率分布密度函数的一种近似。如一幅图像中只包含目标和背景两类灰度区域,那么直方图所代表的灰度值概率密度函数可以表示为目标和背景两类灰度值概率密度函数的加权和。如果概率密度函数形式已知,就有可能计算出使目标和背景两类误分割概率最小的最优阈值。 假设目标与背景两类像素值均服从正态分布且混有加性高斯噪声,上述分类问题可用模式识别中的最小错分概率贝叶斯分类器来解决。以1p 与2p 分别表示目标与背景的灰度分布概率密度函数,1P 与2P 分别表示两类的先验概率,则图像的混合概率密度函数用下式表示 1122()()()p x P p x P p x =+ 式中1p 和2p 分别为 … 212 1()21()x p x μσ--= 222 2()22()x p x μσ-- = 121P P += 1σ、2σ是针对背景和目标两类区域灰度均值1μ与2μ的标准差。若假定目标的灰度较亮,

模式识别课程设计

模式识别课程设计 聚类图像分割 一.图像分割概述 图像分割是一种重要的图像分析技术。在对图像的研究和应用中,人们往往仅对图像中的某些部分感兴趣。这些部分常称为目标或前景(其他部分称为背景)。它们一般对应图像中特定的、具有独特性质的区域。为了辨识和分析图像中的目标,需要将它们从图像中分离提取出来,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进一步对目标进行测量,对图像进行利用。图像分割就是把图像分成各具特性的区域并提取出感兴趣目标的技术和过程。现有的图像分割方法主要分以下几类:基于阈值的分割方法、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基于边缘的分割方法以及基于特定理论的分割方法等。近年来,研究人员不断改进原有的图像分割方法并把其它学科的一些新理论和新方法用于图像分割,提出了不少新的分割方法。 图象分割是图象处理、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且又十分困难的问题,是计算机视觉技术中首要的、重要的关键步骤。图象分割应用在许多方面,例如在汽车车型自动识别系统中,从CCD摄像头获取的图象中除了汽车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物体和背景,为了进一步提取汽车特征,辨识车型,图象分割是必须的。因此其应用从小到检查癌细胞、精密零件表面缺陷检测,大到处理卫星拍摄的地形地貌照片等。在所有这些应用领域中,最终结果很大程度上

依赖于图象分割的结果。因此为了对物体进行特征的提取和识别,首先需要把待处理的物体(目标)从背景中划分出来,即图象分割。但是,在一些复杂的问题中,例如金属材料内部结构特征的分割和识别,虽然图象分割方法已有上百种,但是现有的分割技术都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原因在于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是对人类视觉的模拟,而人类的视觉系统是一种神奇的、高度自动化的生物图象处理系统。目前,人类对于视觉系统生物物理过程的认识还很肤浅,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要完全实现人类视觉系统,形成计算机视觉,还有一个很长的过程。因此从原理、应用和应用效果的评估上深入研究图象分割技术,对于提高计算机的视觉能力和理解人类的视觉系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常用的图像分割方法 1.基于阈值的分割方法 包括全局阈值、自适应阈值、最佳阈值等等。阈值分割算法的关键是确定阈值,如果能确定一个合适的阈值就可准确地将图像分割开来。阈值确定后,将阈值与像素点的灰度值比较和像素分割可对各像素并行地进行,分割的结果直接给出图像区域。全局阈值是指整幅图像使用同一个阈值做分割处理,适用于背景和前景有明显对比的图像。它是根据整幅图像确定的:T=T(f)。但是这种方法只考虑像素本身的灰度值,一般不考虑空间特征,因而对噪声很敏感。常用的全局阈值选取方法有利用图像灰度直方图的峰谷法、最小误差法、最大类间方差法、最大熵自动阈值法以及其它一些方法。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年月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年月

————————————————————————————————作者: ————————————————————————————————日期: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2年3月

实验一 Bay es分类器的设计 一、 实验目的: 1. 对模式识别有一个初步的理解,能够根据自己的设计对贝叶斯决策理论算法有一个深刻地认识; 2. 理解二类分类器的设计原理。 二、 实验条件: 1. PC 微机一台和MA TL AB 软件。 三、 实验原理: 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在已知 ) (i P ω, )|(i X P ω,c i ,,1 =及给出待识别的X 的情况下,根据贝叶斯 公式计算出后验概率: ∑== c j j j i i i P X P P X P X P 1 ) ()|() ()|()|(ωωωωω c j ,,1 = 2. 利用计算出的后验概率及决策表,按下式计算出采取 i α决策的条件风险: ∑==c j j j i i X P X R 1) |(),()|(ωωαλα a i ,,1 = 3. 对2中得到的a 个条件风险值) |(X R i α(a i ,,1 =)进行比较,找出使条件 风险最小的决策k α,即: ) |(min )|(,,1X R X R k c i k αα ==, 则 k α就是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 四、 实验内容: (以下例为模板,自己输入实验数据) 假定某个局部区域细胞识别中正常(1ω)和非正常(2ω)两类先验概率分别为: 正常状态:)(1ωP =0.9; 异常状态:)(2ωP =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