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厂见闻教案

风筝厂见闻教案
风筝厂见闻教案

第一单元风筝厂见闻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验算。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2、经历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笔算、验算的过程,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明确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运算能力。

3、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正确计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一次商后有余数)的笔算。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小棒等

信息窗1按时交货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口算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3、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理解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口算除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你知道有关风筝的哪些情况?

学生交流。风筝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风筝厂去看一看,好吗?(出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此环节情境的创设意在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放风筝“的场景导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当中去。

二、提出问题,自主探索。

1、交流:这是风筝厂的一个加工车间,请大家认真观察,看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把你的发现和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2、学生汇报交流:学生说,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3、引导列式:我们先来解决“平均每天做多少只鹰风筝”好吗?谁会列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60÷2提问:为什么用除法?

4、学生独立探索:究竟每天做多少只鹰风筝?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独立探究,把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三、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1.学生汇报说一说想法,教师板书算法:

A6个十除以2得3个十,就是30。

B2×(30)=60所以60÷2=30。

C把60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30。

D分小棒。

2.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交流:你喜欢那种算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小组内学生的汇报,学生们掌握了多种计算方法,真正理解了算理。此环节注意倡导学生算法的多样化,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

四、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1、解决第二个问题:平均每天做多少只燕子风筝呢?

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2)全班交流,总结算法。

谈话:观察比较今天学习的除法计算和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怎样口算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

让学生自由回答。

五、联系实际,灵活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

2、自主练习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3、回顾梳理

谈话:这节课,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课堂检测。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口算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准确地进行口算

3、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梳理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笔算时应注意什么?这节课我们再来复习一下好吗?

二、深化练习,巩固拓展

1、自主练习第3题

指名学生说一说已经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学生独立做,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自主练习第4题

先引导学生说说“怎样求每小时形式的千米数”。和“怎样求行驶的总千米数”。

3、自主练习第5题

要求学生先写得数再连线。

4、自主练习第6题

指名学生说一说已经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学生独立做,5、自主练习第8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找出的规律,然后独立填写,集体订正,有没有其它做法?为什么同一道题有不同的做法?

6、自主练习第9题

引导学生交流发现了什么,再独立解决。

7、自主练习第11题

学生独立做题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说一说怎样想的,有没有不同的做法?在做题时有什么应该注意的问题吗?

三、回归情境,总结提升

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怎样进行除法口算和估算?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四、作业:自主练习第12题

信息窗2制作风筝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2。教材简析

本信息窗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又是以后学习混合运算

的重要基础,学习过程重在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索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并在同伴合作交流中进一步总结归纳算法。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正确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学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出示信息窗学生认真观察后提问:你从信息窗中获得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一组3小时做了63只燕子风筝

一组平均每小时做了多少只燕子风筝?)

1、请学生根据问题列算式: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非常有价值,那么算式你会列吗?(63÷3=)

2、为什么用除法列算式……根据我们的学习经验,如果是平均分的问题,我们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要我们把(63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探索63÷3的算法。

1、摆小棒计算。

63÷3也就是把63只风筝平均分成3份,如果带63只风筝来给大家分会很麻烦,那我们就借助另外的工具来分一分。(小棒)

注意:在分小棒之前,先想一想,我们应该先分哪些小棒,再分那些小棒,想好了同桌合作在作业纸上分一分。

请同学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刚才这位同学说先分……再分……哪位同学能把刚才的过程再给大家说一遍?

(先分成捆的把6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得20根,然后把单根的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一根,这样就把63根小棒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是21根。)

课件演示一遍分小棒的过程:下面我们再来一起看一下分小棒的过程。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本环节旨在通过操作学具,让所有学生在动手分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形成清晰的表象认识,为抽象成符号化竖式做准备】

2、竖式计算。

请同学们把刚才分小棒的过程回想一下,你能用竖式把刚才摆小棒的过程表示出来吗?试一试写在练习本上。

找学生展示自己的算法并作出评价。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位同学的计算过程:第一次我们先分六个十,用6个十除以3,每份分得两捆,所以商2,这个2要写在十位上,表示两个十。然后这位同学又检查了一下,2x3=6,这个6就表示我们第一次把6个十分完了,但是这个算式我么算完了吗?还有个三还没算,所以把3落下来,3除以3商是1,这个1应该写在个位上,表示一个一,然后再来检查一下,1x3=3,最后3-3=0,这个0表示(所有的小棒都分完了,算式也算完了。)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课件演示分小棒的过程和竖式的结合过程。师讲解:让我们结合分小棒的过程一起来验证一下刚才同学们的计算过程。

教师板书讲解竖式: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用竖式来计算63÷3,先用十位上的6除以3,商2,这个2写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检查一下,2x3=6.然后要算3除以3,先把3落下来,商1,1写在个位上,表示一个一,检查,1x3=3,最后都算完,3-3=0.最后把得数写在算式上。

刚才的问题我们解决了吗?解决了应该写上答:一组平均每小时做了21只燕子风筝。

学生自检刚才的竖式,并改正错误。没有问题的再想想自己刚才是怎样计算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数形结合,将竖式的形成与小棒的过程紧密结合,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体会竖式写法的科学性,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

四、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1、计算48÷2后引导学生说说笔算过程。(先用十位上的4去除以2,商是2,表示两个十,再用8除以2,8落下来商是4,表示4个十,最后得到结果24)

2、课本自主练习第二题。

五、回顾整理,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想和大家分享呢?

板书设计: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

工人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燕子风筝?

63÷3=21(只)

21

3丿63

6

3

3

答:一组平均每小时做了21只燕子风筝。

六、课堂检测。

信息窗2制作风筝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3、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第一次商后有余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理解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笔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上节课我们参观了风筝加工厂的材料车间,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问题袋中的问题好吗?

二、自主探索,算法交流

1、解决“二组平均每小时做了多少只老鹰风筝?”

交流: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哪些信息?指名学生说:二组两小时做了32只老鹰风筝。应该怎样列算式?汇报并板书:72÷6=

2、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计算方法。

汇报交流,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重点研究“第一次商后余下的1怎么办?”并借助学具演示,学习计算方法。

3、我做的对吗?如何进行验算。引导学生总结用商与除数相乘的放发验算。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1、解决“三组能做多少只蝴蝶风筝?还剩几根竹条?”

师生交流: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哪些信息?指名学生说:三组做一只蝴蝶风筝用六根竹条,现有75根竹条。

应该怎样列算式?汇报并板书:75÷6=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当学生发现两次商后都有余数的问题而不会解决时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然后独立解决。

2、这个算式你会验算吗?先让学生尝试自己解答,后引导学生总结:先用

商城除数,再加上余数。

3、类比沟通,总结算法

交流:怎样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提升算法:从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商,每次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

四、灵活应用,巩固拓展

1、自主练习第1、3题

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算理,在笔算时应注意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

2、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

3、自主练习第4题

学生独立检查并改正,集体订正,并指名说一说如何试商。

五、回顾梳理,总结提升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用竖式计算除法时应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意在让学生自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六、课堂检测。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3、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梳理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好吗?想一想怎样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深化练习,巩固拓展

1、灵活应用,解决问题:

自主练习第5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巩固新知,基本练习:

自主练习第6、7、8、9题

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先独立读题并解决问题,后集体订正。

3、拓展应用:

自主练习第10、12题

学生独立读题后弄明白题意,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总结提升

谈话:同学们走进风筝厂我们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并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增长里这么多本领。风筝厂还有许多问题等我们去探究,有信心吗?

四、作业布置

自主练习11、13题

信息窗3包装风筝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3、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在理解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风筝加工厂的风筝制作好了,该怎样装箱呢?工人师傅想请我们去帮忙,大家愿意吗?

1、出示信息图

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信息情境图中的信息,你能根据所给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2、指名学生自由提问题,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我们这节课来解决这几个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望及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算法交流

1、解决“燕子风筝一共能装多少盒?”

思考:要求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信息?指名读

应该怎样列式计算?指名回答后板书:

246÷2=

先想一想商是几位数?除法应该先从哪一位算起?再独立用竖式计算。

学生说说你的算法,教师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

2、解决第2个问题“老鹰风筝一共能装多少盒?”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当学生发现两次商后都有余数的问题而不会解决时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然后独立解决。

3、请同学根据上一节课学习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

交流:在用竖式检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指名学生说,教师加以强调。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孔雀风筝一共能装多少盒?”并进行验算。

学生展示计算方法。教师集体订正总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应如何进行验算。

四、联系实际,灵活应用

1、自主练习出示题目,用竖式计算

369÷3226÷2

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订正时说一说算理。

2、自主练习第3题

小组讨论分法后独立做,并进行验算,订正说一说算理。

五、梳理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明确除法验算的方法和意义。

【设计意图】意在让学生自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六、课堂检测。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3、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在理解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好吗?想一想怎样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深化练习,巩固拓展

1、自主练习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订正。

2、自主练习第6题

让学生先谈谈自己的思路,让学生明确,要知道哪种箱子能正好装完,需要先计算选两种各需多少个箱子,然后根据结果进行决策。

3、自主练习第7题

向让学生算一算,然后观察上下两个式子的特点,探究被除数、除数、余数之间的关系。

4、自主练习第8题

采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调动学生积极性。

5、自主练习第9题

先让学生读一读,了解有关鸵鸟和蜂鸟的知识然后分析所求问题与有关数据的关系,然后独立解决。,

6、自主练习第10题

让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从多方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事,渗透环保教育。

7、自主练习第11题

分小组独立甲酸,讨论解决。

8、“聪明小屋”

让学生试着独立解决,再交流思考过程。

三、梳理总结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你会了吗?

四、布置作业:

自主练习“我学会了吗?”

五、课堂检测。

智慧广场等量代换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等量代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吧。曹冲用了一个什么巧妙办法来称象的?石头代替大象,这么一换,一个难题就解决了。这节课上我们看看能不能也用上这种好方法。比比看谁是我们班聪明的小曹冲。

出示智慧广场情景图,学生发现信息,并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索,算法交流

1

放手让学生猜,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

+=12

23

34个等于121个等于3。

回顾推理过程,并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思考。

自主练习第1题。学生自己动手做做看。

自主练习第2题。学生说说这道题的意思,再练习。

四、联系实际,灵活应用

1、自主练习第3题

引导学生说说两种图形代表的数字之间的等量关系,然后学生独立解决。

2、自主练习第4、5题

学生借助直观图来找出相互之间的等量关系。

五、梳理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6.《风筝》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6.《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3、学习使用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词语。 4、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要求】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放风筝带给孩子们的乐趣。 3、研读课文第二小节,学习用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我们曾经学过清朝诗人高鼎写的一首古诗《村居》,你们还能背诵吗?(学生齐背) 2、诗中“纸鸢”指的是什么,还记得吗?(对,就是风筝。) 3、关于风筝,你还能补充哪些些知识呢?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媒体出示课后资料袋里的知识让学生浏览。 (浏览完毕提示学生: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可以有助于我们对课文的学习。)4、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贾平凹先生写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风筝》。 (1)板书课题,提示“筝”的写法。 (2)读题,提示“筝”读轻声。 说明:从背诵古诗《村居》引入课文,既帮助学生复习了既有知识,又自然引入到新授课文,一举两得。

二、初读课文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来感受孩子们放飞风筝时的快乐。 1、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看清字形,把课文读正确。 (2)给每小节标上序号 (3)思考: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哪些事?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反馈自学情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学生点评。(紧扣自学要求(1)) (3)根据反馈情况重点指导以下生字读音。 媒体出示生字: yī xiē sànɡ mòfánɡ(mó) 依然歇不下来垂头丧气磨坊(磨)灭 丧:平舌音 磨:多音字 (4) 媒体出示带音字齐读: chōnɡjǐnɡ líng piānpiān bēng shūɡěnɡ 憧憬凌空翩翩飞舞嘣倏地田埂 (5)齐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6) 指名交流: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哪些事? 根据回答板书: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说明:老师布置的要求明确,学生就能有针对性地开展预习;反馈检查时也要紧扣预习要求,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学生经常得到这样的训练,有助于提升自学能力。 三、研读课文第二小节 1、默读第二小节,用“”划出能够感受到孩子们做风筝时很快乐的句子。 2、指名交流,根据回答,媒体出示以下句子。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及反思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简介:《纸船和风筝》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20课,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是松鼠和小熊友谊的纽带。 学生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学生们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的评价欲望。设计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变化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节课中,我注重以下几个环节:1,交给学生一定的识字写字的方法,形成一定的能力.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识字读书方面进行小老师领读.比赛读,表演读,合作读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级性.3,注重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形 成能力. 教学目标与策略方法: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莓、吵等8个生字、会写坏、松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与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自读自悟,观察想象,感情朗读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借助直观的图画,理解语言文字的阅读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真挚友情的向往。 2、懂得当朋友之间的感

情和友谊出现裂痕的时候,宽容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页1 第 法。 3、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四、教学准备及课时安排: 1、教学挂图、自制直观动物图片、配乐磁带。 2、本课采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整体感知,了解故事内容;学习本课生字、词,疏通通读障碍。第二课时:创设情境导入,质疑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文本对话,感悟宽容的理解,交流阅读的感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8个生字. 2、指导学生能正确地通读课文。 3,引导能初步感知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松鼠与小熊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认识8个生字,正确、端正、整洁地写8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课,谁来读课题? 2.老师听见风筝这个词语他读得特别准确,你还会读这个词吗?(师出示古筝)大家听出这两个词中筝字有什么不同吗? 3.教师小结:筝这个字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请大家再来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针对课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注重高效课堂的生成】 二,识字指导 (一),师:同学们,看看谁来我们教室做客

美术教案《美丽的风筝》

美术教案:我为风筝穿花衣 王娟 活动目标: 1.了解认识农民画,并欣赏美丽的装饰图案。 2.能用自己喜欢的图案装饰风筝。 3.激发幼儿热爱民间艺术、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农民画,了解农民画的特点。 难点:引导幼儿把春天的景色画出来装饰风筝。 活动准备: 1.农民画《风筝》、《春天》的PPT。 2.示范绘画微课 3. 彩色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教师: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幼儿:“风筝。” 二、欣赏农民画PPT 1.引导孩子仔细观察风筝,提问:这个风筝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引出农民画的特点,画面丰富,造型夸张,颜色鲜艳。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画了出来。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风筝身上美丽的图案,提问:这种花纹是什么样的?你在生活中见到过这种美丽的风筝吗? 3.教师讲故事:“一年一度的风筝选美开始了,风筝想要选美,可是它没有花花衣很不开心,这天,它看到了一个小村庄,被这美丽的春景深深的迷住了。”教师展示关于春天的农民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上有什么。 4.教师:“风筝想,如果小朋友能把这美丽的春景画出来,做成漂亮的花花衣,那我肯定比赛得第一。小朋友愿意帮忙吗?” 5.观看教师示范作画视频。 三、幼儿作画:给风筝穿花衣 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欣赏 教师评价一个幼儿作品,再请两位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内容讲给大家听。 五、结束活动 教师:“风筝穿上小朋友们制作的花花衣,比赛得第一,真的好神气,它大声的说谢谢你,谢谢你。它希望小朋友能用眼睛多观察我们周围美丽的景色,用手中的画笔画出来。下面,我们陪着风筝领奖去吧!” 延伸活动: 建议家长在周末多带孩子去户外踏青,放风筝,欣赏美丽的风景。

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 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课题 教材分析 单元教学目标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一、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们好基础。本单元教学内容: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笔算,除法的验算。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了。 2、能结合现实情境,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3、经历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笔算、验算的过程,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4、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教学重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重难点 教 学 策 略 课 时 划 分教学难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及算理。 本单元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学中要重视直观操作,充分利用学具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积极性。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把贯彻估算于探索学习的全过 程。计算要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练习设计注重多样性、趣味性。 1、按时交货1课时 2、制作风筝3课时 3、包装风筝1课时

课题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课型新授总课时数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口算方法。教学是否 课件是难点媒体详案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复习: 8÷427÷336÷435÷518÷232÷418÷924÷4 你能说说怎样口算吗? 2、同学们喜欢风筝吗?都知道风筝是怎样做出来的吗?这节课我们就 去风筝厂看一看。 出示情境图:风筝厂的加工车间。找出数学信息,并根据图中的信息提 出数学问题?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一)我们先来解决“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鹰风筝?” 1、列式:60÷2 2、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并全班交流。 师板书方法: (1)小棒摆一摆(2)用乘法解决等 3、练一练:80÷290÷3说出计算方法 小结: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计算出的结果 就是多少个十。 (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燕子风筝? 1、列式:240÷6 2、口算240÷6,说说计算方法。 小结:你能说说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怎么口算吗? 三、拓宽应用。 1、自主练习第1、2题。 2、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80÷4270÷3360÷4 350÷5180÷2320÷4 四、总结:这节课,自己表现得怎么样?说说你的感受。 教学反思: 修改补充

风筝制作教学设计

风筝制作教学设计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巧手做风筝》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风筝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千百年来,风筝作为一种民间娱乐游戏活动一直延续至今,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随着历史的发展变迁,风筝发展到今天 ,时代又赋予它崭新的内容。“北京风筝节”、“潍坊国际风筝节”表明 ,风筝几乎成了和平的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风筝比较熟悉,无论是哪一个孩子,让他说一说自己见过或了解的风筝灯,他都能够说出很多,有了这些感性的材料和丰富的生活基础,再来探讨这个话题,学生会有较强的兴趣和获得知识的欲望,部分学生能主动的在课下搜集资料,有一定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本能力。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预计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风筝的相关知识,学习其造型特点及制作方法。 2.能设计制作一件体现风筝特点的作品。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民族文化的感情。 本课重难点: 重点:风筝的种类特点及设计方法。 难点:风筝的创意及制作方法。 三、教学策略 教法建议:实践法教学。 学法建议: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四、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建议: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师生准备材料:细竹条(不要太老的,容易折断,七八成的成竹,根据风筝的大小而定)、熟宣纸(糊面)、煤油灯(竹条折弯要在需要弯的地方烤)、包棉线(绑扎子架子)、502胶(粘架子,主要是粘风筝面)、铅笔(打画稿)、颜料(广告色,可以覆盖)、毛笔(大,小几白云及衣纹笔). 五、教学评价 评价标准: 好的活动方案实施起来要得心应手,引导学生从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同学们,我们来听首古诗,诗中所说的纸鸢指的是什么? 2.谁来说说风筝的来历,制作方法。 3.出示课题《风筝的制作》 (二)学习与探究(10分钟) 学习指导语: 1.上节课,我们了解风筝的来历及演变过程,风筝的制作方法。风筝是吉祥物,它的发展都与各地民间习俗联系在一起。每年农历立春之前,谷雨之后,各家到野外放飞风筝,然后切断引线,任其自由飞翔,意欲驱邪保平安。 2.风筝的制作 (1)教师展示课前制作的两个风筝及风筝骨架。 (2)了解风筝制作的工具和材料。 (3)教师展示风筝的同时,请学生观察说出扎风筝的特点:左右对称,及各种风筝的扎制方法。 学生边听教师讲解,边看教师演示,明确制作过程。知道风筝扎制的步骤及如何保证左右对称,感悟制作技巧。

小学语文_风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医生、医院、护士、消息、确认、输血、血型、是否、草垫、酒精、掩盖、拳头、制止、轻柔、周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体会阮恒献血时复杂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阮恒最后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激发情感。 1、播放周华健的朋友这首歌。 让同学们注意听哪个词语出现的最频繁啊?生回答说朋友,那你们有没有朋友啊?为什么你认为他(她)是你的朋友。 (我认为朋友就是一起玩得很高兴的人。朋友就是能让你感动的人。) 2、你们说得很好,朋友之间的感情是通过那些让人感动的事情建立起来的。今天,我们去感受一下战争年代的一群孩子对朋友的理解。

3、板书课题:她是我的朋友。齐读。 “她”指谁?“我”指谁?那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小姑娘和阮恒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检查字词,先读后写 1.出示:炸弹阮恒擦拭啜泣呜咽血型迫在眉睫草垫酒精竭力休克 掩盖拳头制止轻柔 2.出示:炸医输眉型否垫酒掩咬拳制柔 (开火车读—同桌检查读—齐读) 3.指导写字 (1)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该怎样写。(2)教师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3)学生在田字格中将难写的字写两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读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回读。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想一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四、品读感悟,互动体验。 一、了解输血的原因。 1、阮恒为什么要给小姑娘输血呢? 2、课文用一个什么词形容当时的情况?(迫在眉睫)教师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瞧!小女孩的血流了一地,她伤得很重。(输血迫在眉睫。) 小女孩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昏迷,就会永远闭上她的小眼睛。

小度写范文【第二单元 风筝厂见闻】方瑞风筝厂怎么样模板

【第二单元风筝厂见闻】方瑞风筝厂怎么样第二单元 课题: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内容: 信息窗1、口算除法与估算 信息窗2、笔算除法 信息窗3、除法的验算 信息窗4、综合练习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 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除法的口算及两、三位数除以 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发展估算 意识。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 1、 2、 3、 4、 5、

6、 7、结合具体情境,体会除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整百整十数的除法口算能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的除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学习验算的方法。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风筝厂的见闻为大的学习背景,使学生学习用一位数除多位数的方法,内容包括口算除法、估算、笔算除法、验算四部分。本册教材中的除法,每个例题都有配有不同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在学习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和方法。单元教学建议: 1、 2、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探索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建议教学课时数:11课时 1、 2、 3、 4、 5、 反思: 在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时 , 由于部分学生已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

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信息窗1-------2课时信息窗2-------3课时信息窗3-------2课时信息窗4-------3课时我学会了吗---1课时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P11――P13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制作风筝》教案、教学设计

《我与春天的约会——风筝的欣赏与制作》教学设计【活动目标】 1、了解风筝发展历史,欣赏各种风筝图片,激发学生制作风筝的兴趣, 2、学习制作风筝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学生审美观,用风筝放飞理想,用风筝寄托美好未来。通过风筝的历史介绍、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大胆实践、积极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体验劳动带来的喜悦。 4、开展风筝放飞活动,使学生回归自然,激发兴趣,同时使学生掌握了放风筝的技巧,学会调节风筝的重心、尾巴轻重及提线角度等技术。 【教学重难点】制作风筝步骤、方法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分成四人一组,各组提前查找、收集风筝资料。 老师准备:给每个小组一份材料和工具:剪刀、纸刀、竹片或竹篾、棉线、双面胶、面、针、提线、风筝线轮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引入活动 师: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什么呢? 生:万物复苏,天气暖和,可以出来运动...... 师:在万物复苏的春天,我们可以进行哪些活动呢? 生:踢毽子,打羽毛球,放风筝...... 师:是啊,放风筝是一项深受大家喜欢的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看,窗外春光明媚,让我们带着风筝一起与春天来个约会吧!请同学们阅读本节课的活动

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创造氛围,激发同学们放风筝的欲望,激发学生探究风筝文化的兴趣。 二、说风筝——学生展示 师:课前,我给大家两个关键词:历史和种类,大家收集相关资料,哪个 小组愿意跟大家分享? (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风筝的资料) 风筝最初出现与军事密不可分,古人利用风筝进行测距、传讯、侦察。传说公元202 年,汉王刘邦率大军进攻楚霸王项羽,在垓下把楚军重重包围,韩信为了瓦解项羽部下的军心,在风筝上系上小竹笛,夜晚放飞到楚营上空,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高唱楚歌,项羽士兵听到熟悉的旋律,思乡之情顿起,士气低落,终不敌汉军而败。 我国的风筝有着悠久的历史,风筝,又名“木鸢”、“纸鸢”。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两千年前就发明了风筝。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战国时,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是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墨子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鲁班,春秋时代的能工巧匠公输班曾“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汉代发明纸以后,风筝用纸张糊制,称作“纸鸢”。到五代李邺加以改进,装竹笛于纸鸢之头,临风嗡嗡作响,有如筝声,故而得名“风筝”。各种风筝从它的制作特点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有硬翅类,软翅类,串子类,立体类,软体类,运动类…… 师评价学生的展示,给予积极地评价:课件制作精美,内容引人入胜.....

三级数学风筝厂见闻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教案 设计人:曹永利 使用人: 风筝厂见闻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2—3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 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指名学生提出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相关问题。活动二: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一

师:我们先来看“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鹰风筝才能按时完成任务” 师: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 (1)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60÷2=30(只)根据学生交流情况给出评价。 2、问题二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燕风筝”(1)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240÷6=()(只)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适当小结。 3、问题三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蝴蝶风筝”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活动三:练一练 1、自主练习第一题:在学生理解除法法算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并计算,并鼓励学生边口算边说说过程,然后全班交流。 2、自主练习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并总结规律与特点。 3、第3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第2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放风筝的教学反思

放风筝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下面是橙子整理的放风筝的教学反思,一起来看一下吧! 放风筝的教学反思1 这是一篇和学生生活非常相近的文章,童心童趣是这篇课文的鲜明特色,也是需要重点引导学生细心感受的内容。风筝所带来的乐趣是从文中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看出来,这些心情变化是通过具体事例及一些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表现的。如,做风筝时是“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快活”;放风筝的时候,“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线断以后,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找风筝时,我们都“哭了”,“垂头丧气”。 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找出描写孩子们心情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引导学生体会那些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及蕴含在其中的感情,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充分体会孩子们的快乐和伤心,感受童真童趣。其次,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注重在学生已有体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因此,教学中较多地让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如果是你,你是怎么放风筝的?此时你会怎么想?你在快活地喊叫着什么呢?风筝飞走了,你会怎么呼唤?学生能深情地喊出:哦,不!风筝你别走!风筝你回来!……从学生的呼喊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进入情境。第三,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理解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本课教学中也比较注重对字词的理解和积累。如,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憧憬”,联系

上下文理解“依然”,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大惊失色”“千呼万唤”等。渗透学习语文的方法。第四:多处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加以想象。使学生能够和文本之间产生共鸣,自然而然地走到他们中间。学生想象着、体验着,很好地把情感融在了语言文字的体验中。 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点是让我惭愧的。正因为太想让孩子们积极地与我交流,导致教师过于主动,学生过于被动。给学生读的时间还是不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明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克服不足,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进步。 放风筝的教学反思2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读文体验、拓展实践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所以部分简单的生字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对于读音较难、字形复杂的生字教师可以单独加以指导,但这并不是教拼音或字形结构,而是对其巩固复习。这虽不是课文教学的主要部分,却是教学的重要部分。本堂课中的生字在字形上重点指导了“翱、翔、翼”。 语文教学,永远离不开听说读写,永远是在想一想、读一读,读一读、想一想,想一想、写一写这样的过程中螺旋上升的。整堂课中,读、想、写并不是人为割裂的,读为想打下了基础,而想象说话又能促进更好地读,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课文人文内涵的理解将一步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风筝厂见闻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青岛版(1)

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课题教学内容: 信息窗1、口算除法与估算 信息窗2、笔算除法 信息窗3、除法的验算 信息窗4、综合练习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除法计,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除法的口算及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发展估算意识。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除法的意义。 2、能熟练地口算整百整十数的除法口算 3、能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的除法。 4、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6、学习验算的方法。 7、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风筝厂的见闻为大的学习背景,使学生学习用一位数除多位数的方法,内容包括口算除法、估算、笔算除法、验算四部分。本册教材中的除法,每个例题都有配有不同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在学习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和方法。 单元教学建议: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探索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 3、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建议教学课时数:11课时 1、信息窗1-------2课时 2、信息窗2-------3课时 3、信息窗3-------2课时 4、信息窗4-------3课时 5、我学会了吗---1课时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P11――P13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鹰风筝?”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风筝制作教学设计{模板}

《巧手做风筝》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风筝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千百年来,风筝作为一种民间娱乐游戏活动一直延续至今,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随着历史的发展变迁,风筝发展到今天 ,时代又赋予它崭新的内容。“北京风筝节”、“潍坊国际风筝节”表明 ,风筝几乎成了和平的使者 ,自由的象征 ,它联结着友谊 ,寄寓了人类的美好理想 ,成为现实生活史一项有意义的活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风筝比较熟悉,无论是哪一个孩子,让他说一说自己见过或了解的风筝灯,他都能够说出很多,有了这些感性的材料和丰富的生活基础,再来探讨这个话题,学生会有较强的兴趣和获得知识的欲望,部分学生能主动的在课下搜集资料,有一定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本能力。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预计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风筝的相关知识,学习其造型特点及制作方法。 2.能设计制作一件体现风筝特点的作品。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民族文化的感情。 本课重难点: 重点:风筝的种类特点及设计方法。 难点:风筝的创意及制作方法。 三、教学策略 教法建议:实践法教学。 学法建议: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四、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建议: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师生准备材料:细竹条(不要太老的,容易折断,七八成的成竹,根据风筝的大小而定)、熟宣纸(糊面)、煤油灯(竹条折弯要在需要弯的地方烤)、包棉线(绑扎子架子)、502胶(粘架子,主要是粘风筝面)、铅笔(打画稿)、颜料(广告色,可以覆盖)、毛笔(大,小几白云及衣纹笔). 五、教学评价 评价标准: 好的活动方案实施起来要得心应手,引导学生从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同学们,我们来听首古诗,诗中所说的纸鸢指的是什么? 2.谁来说说风筝的来历,制作方法。 3.出示课题《风筝的制作》 (二)学习与探究(10分钟) 学习指导语: 1.上节课,我们了解风筝的来历及演变过程,风筝的制作方法。风筝是吉祥物,它的发展都与各地民间习俗联系在一起。每年农历立春之前,谷雨之后,各家到野外放飞风筝,然后切断引线,任其自由飞翔,意欲驱邪保平安。 2.风筝的制作 (1)教师展示课前制作的两个风筝及风筝骨架。 (2)了解风筝制作的工具和材料。 (3)教师展示风筝的同时,请学生观察说出扎风筝的特点:左右对称,及各种风筝的扎制方法。 学生边听教师讲解,边看教师演示,明确制作过程。知道风筝扎制的步骤及如何保证左右对称,感悟制作技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青岛版五四制三上数学第一单元 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

第一单元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 【例1】向阳花店购进一批鲜花,其中勿忘我300枝,满天星360枝,郁金香640枝。如果用3枝勿忘我,4枝满天星,8枝郁金香扎成一束花,那么这些花最多能扎成多少束?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点是整百数、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根据扎一束花需要3种花的数量,可以先计算出每种花分别能扎成多少束,再比较三种花的束数,就可以知道这些花最多能扎成多少束。 解答:300÷3=100(束) 360÷4=90(束) 640÷8=80(束)80<90<100 最多能扎成80束。 答:这些花最多能扎成80束。 【例2】李村整修路面,在一条长96米的小路的一侧栽树,起点和终点各栽一棵,一共栽了9棵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相等。求相邻两棵树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思路分析:解决该题的关键是弄明白两棵树间的间隔数与棵树间的关系。一个间隔的长度就是相邻两棵树间的距离,间隔数就是一共有几个这样的距离,间隔数并不等于棵树,棵树减去1即是间隔数。明白这个关系可以画出如下示意图。 结合图可知,9棵树间的间隔数是9-1=8(个) 解答:9-1=8(个) 96÷8=12(米) 答:相邻两棵树间的距离是12米。 【例3】新华小学免费为本校的420名学生每人订做了一套校服,分别装在5个 木箱和6个纸箱里。3个纸箱与1个木箱装的衣服数量一样多,你能算一下1个 纸箱和1个木箱各装多少套衣服吗? 思路分析:一套衣服就是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420名学生每人订做一套衣服, 就有420套衣服。要求1个纸箱和1个木箱各装多少套衣服,可以从已知条件入

手进行分析。 3个纸箱与1个木箱 个纸箱装的衣服数量 =2个木箱装的衣服数量 420套衣服分别装在 5个木箱和6个纸箱里套衣服装在5+2=7 3 个纸箱与1个木箱装得一样多 解答:6÷3=2(个) 5+2=7(个) 木箱:420÷7=60(套)纸箱:60÷3=20(套) 答:1个纸箱装60套衣服,1个木箱装20套衣服。 【例4】两个整数相除没有余数,商是6,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83。求除数是多少? 思路分析: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找出被除数和除数间的关系,可以转化成和倍问题来计算。 两个整数相除没有余数 商是6倍 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除数+商 商是被除数+除数=77 =11 解答:83-6=77 6+1=7 77÷7=11 答:除数是11。 【例5】中百佳乐家商场前安装了一串彩灯,按照3黄、3红、2绿的顺序排列,第9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思路分析:此题的考查点是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周期问题。彩灯的排列周期是3+3+2=8,即以8盏彩灯(3黄、3红、2绿)为一个排列周期,重复出现,要想知道第9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就要计算97里面包含几个这样的周期。如果是整数周期,那么第97盏彩灯正好是一个周期中的最后一盏彩灯,即是绿色的,

《风 筝》教学设计

10、《风筝》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饰,笔调亲切、温馨、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孩子们心情的变化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的。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设计意图: 教学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难点是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并引出秋天童年趣事的话题,为语文园地里的口语交际训练“秋天里的快乐”作一些铺垫。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我们”快乐和伤心的心情写具体的。 3.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4.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今天,老师给咱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份礼物,看,是什么?(课件1) 对了,是风筝。玩过风筝的同学请举手。喜欢吗?玩风筝的时候心情怎样?(音乐起) 既然大家这么喜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风筝的世界吧!(课件播放) (调动情绪:如果看到了你喜欢的或熟悉的风筝可别忘了大声告诉我呀!) 现在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看到的风筝吗?(五颜六色、五彩缤纷、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等)不光咱们喜欢风筝,就连古代的诗人也把风筝写进了自己的诗作中呢。(课件:村居)齐读(齐读)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里面没有写到风筝啊?怎么说这首诗也是写风筝的呢?(这首诗里面说“忙趁东风放纸鸢。”“纸鸢”就是指风筝。) 你知道的真多呀,还了解什么? 好,欣赏了风筝和古诗,感受了那么多的快乐,现在,一起上课吧!

幼儿园中班美术《美丽的风筝》教案模板范文

幼儿园中班美术《美丽的风筝》教案模板范文.docx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来装饰风筝。 2、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和动手能力,体验制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风筝ppt 2、铅画纸、皱纹纸、吸管、水粉颜料、毛笔、抹布等。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活动。 像蝶不是蝶,像鸟不是鸟, 不怕大风吹,就怕雨水浇。(风筝) 2、欣赏“风筝博览会”。 (1)师:春天是放风筝的季节,小朋友们有没有放过风筝?你放过什么样子的风筝? 幼儿自由讨论,回答问题。 (2)幼儿欣赏各种风筝的图片,交流自己的发现。 老师这也有很多美丽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提问:这些风筝有几部分组成?(风筝面、尾巴、支架、线) 3、讨论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来装饰风筝 (1)你们想不想亲手做一个风筝? (2)教师示范吹画方法:先用毛笔蘸上颜料,让颜料滴几滴在纸上,然后用吸管对着颜料往前吹,并稍稍改变吹的方向,可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吹,慢慢吹出像树枝的形状,用其他颜色也试试。然后用右手食指蘸上颜料,在空白的地方点上小花,把风筝装饰的更美丽。 (3)介绍支架的做法:我们每个小朋友拿两根纸棒,先横过来贴上短的棒子,再竖过来贴上长的棒子,这样我们的风筝支架就做好了。 (4)看看我们的风筝做完了吗?看看风筝还缺少什么?(尾巴) 示范:用两条皱纹纸贴在风筝的尾部,做风筝的尾巴。 4、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吹画时要注意画面干净、整洁,点画好后要在抹布上把手擦干净。 指导幼儿将画好的风筝贴上支架、尾巴。 5、活动结束,幼儿互相欣赏风筝。 师:天气好的时候我们拿着自己做的风筝,系上线,一起去操场放风筝。

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品读语言,引导学生体味感悟亲情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2.借鉴本文在铺陈误会和冲突中写亲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文中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的主旨。 2.品读语言,引导学生体味感悟亲情的含义。 3.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难点: 1.揣摩文中艰深难懂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内蕴。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的主旨。引导学生体味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 教学方法:朗诵、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 1、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反复读课文,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

2、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 1、准备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2、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丫杈、寂寞、憔悴、肃杀、诀别、嫌恶、什物、惊惶、瑟缩、傲然、虐杀、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今天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风筝》就像一曲人情美的赞歌,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

小学语文_10 风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风筝》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读14个词语,会写“磨”。 2.读懂课文内容,抓重点词语,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3.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4.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一提起我们家乡潍坊,你脑海中最先想到的是什么?(风筝、萝卜......) 对呀,潍坊又叫鸢都,就在上周六,第35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已经在滨海开幕了。作为潍坊人,你了解风筝吗?找2名学生说一说 看课后资料袋,默读,想你知道了什么? 总结:阅读课后的资料袋不仅能够拓展我们的知识,而且也是课前预习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二、拓展古诗 同学们,古代的文人墨客也写了很多关于风筝的名诗名句,谁来说一下你知道的风筝的诗句?2名 老师这也有几句,一起来读! 三、导入新课 这是古人笔下的风筝,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笔下的《风筝》。一起伸手写课题:板书课题:一边写一边讲解字的结构。斜钩、 齐读课题,注意轻声 四、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听老师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自由读,巡视 五:生字生词 下面我们来看本课的生字词。 1.自己大声的读一遍 2.去拼音你还会读吗?排火车读 3.大家看这个词语“磨坊”,这是两个多音字,谁来说说磨的两个读音并组词?方也是多音字,你知道他的读音吗?出示齐读 4.你知道磨坊是干什么的吗?(把粮食磨碎的作坊) 5.大家看这些词语,齐读!这些词语都是表示什么的?(心情) 6.让我来读的话,我会这样读。你们也来试试,读出词语想要表达的情感。 7.“千呼万唤”这个词语特别有意思,你发现他有什么特点?生说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生说教师出示齐读 8.下面我们来写一个字,出示:丧 六、课文内容 第一段 1.字词我们都会了,第二个问题?生说课文中有一句话就概括了,你能找到吗?课件出示 2.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第二段 3.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我们是怎样做风筝的?出示段落齐读第二段,想想我们是怎么做风筝的? 回答,出示相关句你能用先( ),再(),最后(),来说说吗? 总结;;我们用上了这样的连接词,就把句子说完整了。除了讲了做风筝的步骤,还讲了什么?生答做风筝的心情 在第二段中用笔圈出表示心情的词语?找生说板书:憧憬、希望、 快活 4.憧憬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表扬 5.这些孩子在做风筝是心中会憧憬些什么呢?带着这种美好的心情读一读这句。 6.我们想做一只蝴蝶样的风筝,做完以后却什么也不像,但我们还是很快活,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说明还是很快活?依然,你能找个近义词吗?总结:我们用找近义词的方法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