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借鉴】山东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期调整方案.doc

山东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调整方案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2018年7月

目录

一、规划目标完成情况 (3)

(一)基础设施供给能力 (3)

(二)综合运输服务能力 (4)

(三)可持续发展能力 (5)

(四)行业治理能力 (6)

二、存在问题 (8)

三、面临的新形势与需求 (10)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需要交通运输做好支撑保障 (10)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交通运输增强保障能力 (10)

(三)区域发展新格局需要交通运输开放发展 (11)

(四)建设交通强省需要交通运输创新发展 (11)

四、规划指标与任务调整方案 (12)

(一)调整原则 (12)

(二)规划目标 (13)

(三)调整方案 (13)

五、实施政策 (25)

(一)强化政策引导 (25)

(二)加强规划协调 (25)

(三)探索体制机制改革 (25)

(四)创新投融资模式 (25)

(五)强化分工落实 (26)

“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在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供给能力、综合运输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行业治理能力“四个能力”建设,全省交通运输业发展整体呈现稳中向好、提质增效、结构优化的特点。

一、规划目标完成情况

(一)基础设施供给能力

1、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提升。截止2017年底,“十三五”期全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90亿元。公路建设固定资产投资1366.6亿元,港航建设固定资产投资224.4亿元,场站建设固定资产投资95.2亿元。

2、高速公路建养扎实推进。截止2017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820公里,99.2%以上的县(市、区)实现30分钟上高速。2017年开工建设青岛新机场、青兰高速莱芜至泰安段等9条高速公路、425公里,全省在建高速公路2293公里,是我省历史上在建高速公路规模最大的时期。

3、普通国省道建设稳步推进。截止2017年底,共完成穿城及瓶颈路段改造工程917公里,在建1334公里;完成大中修工程3071公里,在建412公里;完成安全风险路段整治提升工程5258公里;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并

取得阶段性成效。全省普通国省道通车里程达到19594公里,位居全国前列,其中一级公路8948公里,二级公路9877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96.1%。

4、农村公路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十三五”以来,“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入推进,荣成、邹城、蒙阴被列为全省第一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第三批42个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建设也顺利实施。截止2017年底,全省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4.3万公里,基本形成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

5、港航建设实现较快发展。“十三五”以来,全省大力推动沿海新港区开发建设和老港区改造搬迁,30万吨级和40万吨级等大型、专业化深水泊位相继投入运营。截止2017年底,沿海港口综合通过能力7.88亿吨,万吨级以上泊位数占比52%,内河港口综合通过能力7250万吨。

6、客货场站设施不断完善。“十三五”以来,济南新东站等综合客运枢纽项目建设不断加快,重点货运场站项目顺利推进。截止2017年底,综合客运枢纽设区市节点覆盖率为41%,客运站点建制村覆盖率提高至74.2%,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班车率100%。

(二)综合运输服务能力

1、运输生产客降货升。“十三五”以来,全省道路运输呈稳定回升趋势,道路货运大幅增长,道路客运小幅下降。截止2017年底,我省公路客运量4.9亿人次、公路货运量

28.8亿吨。水路运输延续向好发展趋势,但受污染大、效率低的小泊位取缔且大型专业化泊位未建成投产的影响,内河货物吞吐量下降为6300万吨。截止2017年底,水路客运量0.2亿人次,水路货运量1.67亿吨。

2、交通运输装备提档加速。“十三五”以来,全省加速提档升级运输装备,货运车型、船型及多式联运等装备设施标准化稳步推进,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报废更新进一步加快。截止2017年底,营运客车中高级车辆占比96%,内河新建船舶标准化率100%。

3、运输服务深度不断延伸。“十三五”以来,全省交通运输以多式联运为突破口,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坚持公交优先发展,以城乡公交需求为导向,推动公共交通统筹发展、均衡发展、普惠发展,以优质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不断改善市民出行条件。截止2017年底,全省公交占机动化出行比例(300万以上、100-300万、100万以下人口城市)分别为55%、40%和30%,常住居民500人以上岛屿通航率100%,城乡客运公交化运营比率50%。

(三)可持续发展能力

1、科技信息化指标完成良好。“十三五”以来,坚持以科技引领交通发展,着力完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下达自筹资金科研项目61项。积极推进省级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开展行业大数据应用。截止2017年底,高速公路ETC车道覆盖率为97%,高速公路实时运行监测覆盖率达

100%,普通国省公路重要节点实时运行监测覆盖率达79%。

2、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以“平安交通”建设为主线,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逐年下降。截止2017年底,全系统共发生较大事故12起、死亡61人;道路运输事故11起、死亡58人,事故起数与去年同期持平。省辖内河水域没有发生较大以上事故,港口吞吐作业未发生亡人事故,全系统未发生重大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3、绿色交通体系建设持续加快。全省交通运输各级各部门以绿色交通省创建为主要抓手,不断将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推向深入。全省城市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4万辆;打造1个绿色公路样板,济东高速绿色公路建成通车;济南、青岛两市积极开展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创建。截止2017年底,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CO2排放下降率10.8%,完成预期规划目标。

(四)行业治理能力

1、行业深化改革成效显著。2015年以来,全省交通运输系统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综合执法体制、出租汽车行业等方面改革有序推进。进一步加快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13市出台了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或者试点方案;出租汽车行业改革进展顺利,17市全部发布改革政策,全面开展了网约车等各项新的许可工作。“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

全面启动“信用交通省”创建工作。

2、行业治理体系日趋完善。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加快完善行业治理体系,起草了《山东省农村公路条例》修订稿和《山东省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持续推广“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编制“零跑腿”,“只跑一次腿”事项目录,省厅编制和公布抽查事项清单15项,第一批“零跑腿”事项清单10项,第一批“只跑一次”事项清单14项。

3、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十三五”以来,全省交通运输依托重大建设工程、重点科研项目和科研设计单位、大专院校等,开展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科技创新先进工作者等的选拔与培养工作。设立教育培训专项经费,积极开展行业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推动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

4、党风廉政和行业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全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突出加强重点领域、重要环节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初步形成廉政工作的长效机制。全力深化作风建设,深入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实施办法等制度规定的落实,有效巩固了作风建设成果。

二、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十三五”前两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供给能力、综合运输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行业治理能力“四个能力”不断提升,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但与交

通运输部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对交通运输工作的要求相比,与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交通强省建设目标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和诸多问题。一是高速公路建设推进困难增多。受人工、机械、材料、土地、环保等外部刚性约束制约影响,高速公路建养管成本大幅度提高,高速公路建设推进难度加大。二是普通国省道建设资金压力加大。当前,普通国省道仍存在一定数量的断头路、穿城及瓶颈路、超期服役老油路。后三年建设任务集中,资金需求大,促使资金供需矛盾加剧。三是农村公路建设任务依然繁重。20RR-20RR年大规模实施的农村公路改造项目均已陆续进入周期性养护高峰期和大修、改造期,养护管理任务十分繁重。四是港航发展增速放缓。沿海港口大型化、专业化泊位比例偏低,一些中小港区公用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影响了临港产业与港口的协同发展进程。内河航道建设因土地、环境、人工、机械材料等刚性约束,建设推进难度加大。五是运输服务转型升级仍显滞后。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组织化、集约化水平依然较低。旅客联程运输、多式联运等新组织模式推动较慢。六是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活力不足。与浙江、江苏等先进省份相比,全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与交通运输产业链衔接融合以及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的渠道需进一步理顺。“互联网+交通”应用以及智慧交通应进一步推进。

三、面临的新形势与需求

“十三五”后三年是实现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和扶贫脱贫的攻坚时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国家“三大战略”纵深推进以及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战略加快实施的关键阶段,是交通强国建设的启动阶段,山东交通运输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需求。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需要交通运输做好支撑保障

近年来,全省产业调整步伐逐步加快,客货运输需求规模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群众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的出行需求日益增多。2017年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全面启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拟通过5-10年的努力,打造“三高网”,初步形成“大交通”格局,为全省推动新旧动能持续转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全省交通运输应进一步创新发展手段,优化交通供给质量,完善现代治理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在运输服务一体化、快捷化、个性化、一站式发展上提升节奏。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交通运输增强保障能力

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运输发展要着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加有效供给,提升服务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