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声学习题解答 参考

水声学习题解答 参考
水声学习题解答 参考

刑事侦查学习题

第一章刑事侦查学概论 一、填空题 1、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工作和有关的----措施。 2、刑事侦查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 3、刑事侦查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逻辑理论、-----。 4、侦查假设的特点包括:客观性、----、----、----。 5、同一认定的主体必须是------或熟悉客体某些特征的人。 6、同一认定属于----型认识活动。 二、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拥有侦查权的机关、部门包括:() A、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 B、国家安全机关 C、军队保卫部门 D、监狱 E、企、事业单位的保卫部门 2、专门调查工作主要包括:() A、勘验 B、检查 C、侦查实验 D、询问证人 E、拘传 3、刑事侦查是刑事诉讼的 A、重要手段 B、重要程序 C、重要原则 D、重要方针 E、重要条件 4、在刑事犯罪中,犯罪对象是犯罪客体的:() A、空间表现 B、时间表现 C、物质表现 D、精神表现 E、心理表现 5、刑事侦查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其核心和主干是研究() A、侦查范围 B、侦查计划 C、侦查对策 D、侦查谋略 E、犯罪特点 6、刑事侦查学研究方法中的调查法主要() A、典型刑事调查法 B、抽样刑事调查法 C、综合调查法 D、比较调查法 E、总结调查法 7、在运用逻辑证明时,必须遵循如下规则:() A、论题必须明确 B、论题必须始终同一 C、论据必须真实充足 D、论据真实性不能依赖于论题 E、由论据必须能推出论题 8、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是:() A、理由律 B、同一律 C、予盾律 D、排疑律 E、排中律 9、侦查思维的基本规律有() A、溯因律B、排疑律C、理由律D、原因律E、结果律 三、概念题 1、刑事侦查学 2、侦查 3、同一认定 四、简答题 1、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刑事侦查学研究方法中的案例分析法是什么? 3、应该从哪些方面理解刑事侦查中的同一认定? 4、同一认定在侦查中的指导作用。 五、论述题(要求有观点、有论证) 1、如何理解侦查的概念? 2、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是刑事侦查活动的认识基础?

护理学基础多项选择题及答案

护理学基础多项选择题及答案 ABCDE ABCDE ABCDE ABCDE ABCDE ABCDE ABCDE ABCDE ABCDE ABCDE ABCDE ABCDE 1.医院饮食分哪三类:() A.基本饮食 B.流质饮食 C.治疗饮食 D.低盐饮食 E.试验饮食 2.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的原则包括:() A.及时 B.准确 C.完整 D.详细 E.清晰 3.应用红笔竖写在当日体温单40~42℃之间的内容包括:() A.入院时间 B.分娩时间 C.死亡时间 D.手术时间 E.出院时间 3.出入液量记录单每日摄入量包括每日的哪些内容:() A.饮水量 B.食物中的含水量 C.输液量 D.输血量 E.出血量 3.医院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包括的哪些内容:() A.物理性损伤 B.化学性损伤 C.生物性损伤 D.心理性损伤 E.医源性损伤 3.下列哪项是热疗的禁忌症:() A.面部三角区感染时 B.未确诊的急性腹痛 C.软组织损伤24小时 D.慢性关节炎 E.皮肤湿疹 1.急救室物品应做到五定,五定包括什么内容:() A.定数量 B.定点安置 C.定专人管理 D.定期消毒灭菌 E.定期检查维修 2.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的意义包括:() A.提供信息 B.提供教学材料 C.提供科研材料 D.提供评价依据 E.提供法律依据 3.出入液量记录单每日排出量包括每日的哪些内容:() A.出血量 B.尿量 C.呕吐物量 D.创面渗液量 E.引流量 4.应用红笔竖写在当日体温单40~42℃之间的内容包括:() A.入院时间 B.分娩时间 C.转入时间 D.手术时间 E.出院时间 4.影响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A.感觉功能 B.年龄 C.目前的健康状况 D.对环境的熟悉程度 E.诊疗手段

犯罪学选择题

犯罪学选择题 1、犯罪学历史上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 A )。 A.龙勃罗梭 B.弗洛伊德 C.菲利 D.加罗法洛 2、犯罪人类学的鼻祖是( C )。 A.雷奇默尔 B.兰格 C.龙勃罗梭 D.菲利 3、犯罪社会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 C )。 A.菲利 B.加罗法洛 C.龙勃罗梭 D.莫顿 4、被害人学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 A )。 A.门德尔松 B.亨蒂格 C.费尔巴哈 D.鲁瓦兹 5、中国现代犯罪原因理论主要有( ABCD )。 A.社会变迁理论 B.阶级斗争理论 C. 矛盾冲突理论 D.综合动因论 6、四道防线的犯罪预防体系制( ABCD )。 A.社会预防 B.心理预防 C.治安预防 D.刑罚预防 7、犯罪心理学理论主要有( ABCD )。 A.精神分析理论 B. 挫折——侵犯理论 C. 行为理论 D. 社会学习理论 8、犯罪生物学理论主要有( ABCD )。 A.内分泌理论 B.脑电波异常论 C. 体格性格理论 D.双生子论 9、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前的犯罪,以( A )为主。 A.政治犯罪 B.青少年犯罪 C.经济犯罪 D.暴力犯罪 10、1983年9月做出《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的机关是( AB )。 A.党中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11、对犯罪人的分类可以根据年龄、性别、( BCD )等多种标准进行。 A、身高 B、心态 C、性质 D、经历 E、服装 12、犯罪被害人的不良状态包括(ACE ) A、刺激性 B、疏忽性 C、狂妄性 D、脆弱性 E、易感性 F、被迫顺从性 13、从根本上讲,犯罪的产生是由下列因素决定的。( ABCD ) A、犯罪心理 B、社会环境 C、自然环境 D、文化传统 14、根据被害人的心理特征进行分类,可将被害人分为( ABC ) A、智能低下的被害人 B、暴力犯罪的被害人 C、贪财型被害人 D、纯粹的被害人 15、犯罪学的体系主要是由( BDE )等几个部分构成的。 A、犯罪侦察 B、犯罪现象 C、犯罪起诉 D、犯罪原因 E、犯罪预防 1、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ABCD )。 A.社会调查 B. 数理统计 C.比较论证和信息论 D.系统论与控制论 2、菲利认为犯罪是( ABC )相互作用的结果。 A.自然因素 B.人类学因素 C. 社会因素 D. 国家因素 3、贴标签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C )。 A.萨瑟 B.科恩 C.贝克尔 D.昆尼 4、激进犯罪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 AB )。 A.昆尼 B.科尔德曼 C.科恩 D. 莫顿 5、犯罪政治学理论主要有( ABC )。 A.国家权力真空理论 B.国家机能失调理论 C.国家干预过渡理论 D.国家经济理论 6、社会治安的全面治理,要建立起不同层次和配套成龙的( ABCD )的工作体系。 A.预测 B.预防 C.打击 D.改造 7、犯罪生物学理论主要有( ABCD )。 A.内分泌理论 B.脑电波 C. 体格性格理论 D.双生子论 8、对违法犯罪的处理方法主要有( ABDE )。 A.社会帮教 B.纪律处分 C.工读学校 D.行政处罚 E.刑事惩罚 9、两道防线的预防体系指( AB )。 A.宏观预防 B.微观预防 C.犯罪前预防 D. 犯罪后预防 10、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是党中央在分析我国国情,总结实践经 验基础上,于( A )年京、津、沪、惠、汉五大城市治安座谈会上提出的。 A.1981 B. 1982 C.1983 D. 1985 1.发生犯罪的客观背景条件是( B.犯罪条件)。 2.城市犯罪率高于农村,反映的是犯罪场( B.空间因素)因素。3.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 C.犯罪心理)处于关键枢纽地位。 4.我国减少和治理犯罪的根本途径是(A.犯罪预防)。 5.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佛罗依德)。 6.犯罪的显著特征是( B.社会危害性)。 7.在天生犯罪人论的基础上,提出自然犯罪的是( C.加洛法罗)。 8.中国古代商鞅认为犯罪原因是( C.欲求)。 9.被誉为美国犯罪学之父的是( B.萨瑟兰)。 10.犯罪学的核心内容是( D.犯罪原因 ) 11.犯罪古典学派最具盛名的代表人物是( A.贝卡利亚)。 12. 犯罪人的人生观的基本特征是( A极端个人主义)。 13.犯罪人的需要结构包括( A.需要 B.犯罪动机) 14.被害人享有的权利不包括( C.取证权 ) 15.在犯罪个体原因中处于基础层次的是( C.个性心理特征)。16.中国古代黄老学派认为犯罪原因是( B. 法律)。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A.1.犯罪政治学理论主要有( A 国家权力真理论 B.国家机能失 调理论 C. 国家干预过渡理论 D.国家经济理论)。 2.犯罪心理主要由(A.需要结构 B.认知结构 C.情感结构 D.意志结构E.人生观结构)因素构成。 3.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A.社会调查 B. 数理统计 C.比较论证 D.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 4.对违法犯罪的处理方法主要有( A.社会帮教 B.纪律处分 C.工读学校 D.行政处罚 E.刑事惩罚)。 5.在犯罪预防体系中,微观预防包括(A.群众预防 B.治安预防 C.法制预防 D.心理预防 E.技术预防)。 1.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经济犯罪呈现( B.高发 )态势. 2.素有”隐性犯罪”之称的是( A.经济 )犯罪. 3.下列不属于黑社会性质犯罪类型的是( D.复合性) 4. 黑社会性质组织最初产生于( A.20世纪80年代末)年代。 5.当前我国腐败现象最集中.最严重的犯罪是( D.职务犯罪)。 6. 跨境犯罪的共同特性不包括(D.暴力性) 7.1932年最早提出经济犯罪概念的德国人是(A.林德曼) 8.职务犯罪的惯用伎俩不包括(A.间接占有) 9.诱发经济犯罪的因素中,占主导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是(A.经济因素) 10.经济犯罪不具有以下(D.专业性)特征 二.多项选择题 1.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产生根源有(A.经济根源C.组织根源D.腐败根源E.社会心理根源F.社会道德根源) 2.同时是黑社会犯罪组织和跨境犯罪组织的是(A.意大利黑手党B.日本的山口组D.香港的三合会) 3.媒体已披露我国当前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类型中最普遍的类型是(A.劫匪型C.地霸型E.欺行霸市型) 4.职务犯罪的畸形心态的表现是(A.特权心态B.眼热心态C.侥幸心态D.吃亏心态E.扳本心态F.贪色心态) 5.同跨境犯罪做斗争的基本方略是(A.打防结合 B.预防为主)。 1、一般来说,被害人的特征有( ABC ) A被害性B、可责性C、互动性D、参与E、关联性 2、在犯罪的四维结构原因是指( ABCD )。 A、社会生产方式结构 B、社会意识 C、个体人生观 D 、个体心里结构 E、私有制 3、中国现代犯罪原因理论有( ABCDE ) A、社会变迁理论 B、阶级斗争理论 C、矛盾冲突理论 D、控制系统功能弱化理论 E、本能异化理论 4、犯罪人的认知结构是犯罪人( ABDE )的总称。 A、知识水平 B、认识能力 C、观察能力 D、分析能力 E、判断能力 5、犯罪人学派的创始人是( A ) A、龙勃罗梭 B、菲利 C、贝卡尼亚 D、门德尔松 E、施鲁兹 6、犯罪心理主要由( ABCDE )因素构成。 A、需要结构 B、认知结构 C、情感结构 D、意志结构 E、人生观结构 7、在犯罪预防体系中,微观预防包括( ABCDE )。

信息学竞赛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5 分,共计15 分。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3届普及组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 1. D 2. D 3. C 4. B 5. B 6.B 7. B 8. C 9. C 10. A 11. C 12. A 13. A 14. A 15. B 16. D 17. C 18. D 19. A 20. A 1.在以下各项中,()不是CPU的组成部分。 A.控制器 B.运算器 C.寄存器 D.主板 2.在关系数据库中,存放在数据库中的数据的逻辑结构以()为主。 A.二叉树 B.多叉树 C.哈希表 D.二维表 3.在下列各项中,只有()不是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常用单位。 A.Byte B.KB C.UB D.TB 4.ASCII码的含义是()。 A.二→十进制转换码 B.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 C.数字的二进制编码 D.计算机可处理字符的唯一编码 5.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A.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 B.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C.主机和外部设备 D.主机、键盘、显示器和辅助存储器 6.IT的含义是()。 A.通信技术 B.信息技术 C.网络技术 D.信息学 7.LAN的含义是()。 A.因特网 B.局域网 C.广域网 D.城域网 8.冗余数据是指可以由其它数据导出的数据。例如,数据库中已存放了学生的数学、语文和英语的三科成绩,如果还存放三科成绩的总分,则总分就可以看作冗余数据。冗余数据往往会造成数据的不一致。例如,上面4个数据如果都是输入的,由于操作错误使总分不等于三科成绩之和,就会产生矛盾。下面关于冗余数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应该在数据库中消除一切冗余数据 B.用高级语言编写的数据处理系统,通常比用关系数据库编写的系统更容易消除冗余数据 C.为了提高查询效率,在数据库中可以保留一些冗余数据,但更新时要做相容性检验 D.做相容性检验会降低效率,可以不理睬数据库中的冗余数据 9.在下列各软件,不属于NOIP竞赛(复赛)推荐使用的语言环境有()。A.gcc B.g++ C.Turbo C D.Free Pascal

侦查学总论试题及答案

姓名:区队:学号: 侦查学总论试题及答案 科目:刑事侦查学总论(A卷)共2页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经过侦查机关立案侦查的犯罪事件,称为刑事犯罪案件。 2.刑事侦查学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和比较法等。 3.刑事侦查学研究犯罪更加侧重对刑事犯罪案件的研究,而犯罪学研究犯罪更加强调对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及犯罪预防的研究。 4.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刑事侦查学方面较为系统的专著是《犯罪侦查/侦查工作指南/刑事侦查》,其作者是19世纪末,奥地利的地方法官,后来成为格雷兹大学教授汉斯·格罗斯。 5.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的一批秦代竹简,其中《封诊式》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有关刑事侦查的著作。 6.宋代的刑事检验制度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善的,这以宋代法医学家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一书为标志。 7.侦查和预防是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作用。 二、选择题(其中含单选和多选题,多选项不全者不得分;每题3分,共30分) 1.刑事侦查工作的方针是( AC ) A、依靠群众,抓住战机 B、破案留根,一网打尽 C、积极侦查,及时破案 D、实事求是,调 查研究 E、依靠群众,快速反应 2.刑事侦查基础工作体系包括( ABC ) A、刑事犯罪情报资料工作 B、刑事犯罪嫌疑人员调查控制工作 C、侦查阵地的控制工作 D、刑事技术工作 E、刑事特情 3.团伙犯罪的最高形式是( D ) A、结伙犯罪 B、流窜犯罪 C、集团犯罪 D、有组织和黑社会犯罪 E、严重暴力犯罪 4.刑事侦查是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一项专门业务,它所担负的基本任务有( AE ) A、侦查破案 B、管理治安秩序 C、管理消防 D、管理户籍 E、预防犯罪 5.刑事案件分类,依据犯罪主体的性质可分为( BC ) A、他杀案件 B、自然人犯罪案件 C、单位犯罪案件 D、普通刑事案件 E、重大刑事案件6.构成刑事案件的基本要素有,与犯罪有关的( ABCDE ) A、人 B、空间 C、物 D、时间 E、事 7.刑事侦查学的基本原理有( ACD ) A、物质交换原理 B、马列主义原理 C、同一认定原理 D、因果关系原理 E、系统论原理8.事物自身与自身同一的科学基础,在于事物本身具有( BCE ) A、一致性 B、特定性 C、相对稳定性 D、不变性 E、客观性 9.在刑事技术检验鉴定中主要是运用鉴定型的同一认定,具体包括( BCE ) A、人像照片同一认定 B、笔迹同一认定 C、痕迹同一认定 D、无形物体的同一认定 E、颅相同一认定 10.调查法是研究丰富刑事侦查学内容的方法,其主要模式有( BC )

内科护理学选择题(本科专科通用)

1.带有金属音的咳嗽应警惕 A.喉炎B.肺癌 C.肺结核D.肺炎E.肺脓肿2.大咯血病人一旦发生窒息,首要抢救措施是 A.立即气管插管 B.取患侧卧位 C.用导管盲插抽吸血块 D.立即应用呼吸兴奋剂 E.加压吸氧 3.下列哪项最有助于判定胸膜炎引起的胸痛 A.为针刺样痛 B.伴有明显呼吸困难 C.深呼吸时疼痛加剧 D.伴有咳嗽 E.疼痛位于侧胸部 4.下列哪项不是哮喘发作的诱因 A.情绪紧张 B.剧烈运动 C.呼吸道感染 D.环境温度变化 E.液体潴留 5.护理重症哮喘病人下列哪项措施不正确 A.按摩背部可使病人感觉通气舒畅 B.病室要维持一定的湿度 C.持续低流量吸氧 D.限制液体摄入 E.禁忌使用吗啡 6.重症哮喘病人如呼吸困难加重,出现下列何种情况提示病情严重A.大汗淋漓 B.张口呼吸 C.紫绀 D.有奇脉 E.哮鸣音不明显 7. 下列最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缓解期的措施是 A.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B.应用止喘药 C.间断吸氧 D.增强体质和进行缩唇腹式呼吸 E.使用支气管扩张剂 8.患者进行腹式呼吸锻炼时,下列动作应予以纠正的是 A.吸气时腹部尽力挺出 B.呼气时腹部尽力收缩 C.深吸快呼 D.鼻吸口呼 E.深吸慢呼

9.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关键是 A.低流量吸氧 B.利用呼吸机改善呼吸功能 C.强心、利尿 D.积极控制感染、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E.纠正电解质紊乱 10.对阻塞性肺气肿最具诊断价值的是 A.慢性反复的咳、痰、喘病史 B.典型肺气肿体征 C.血气分析 D.胸部X线检查 E.肺功能测定 11.慢阻测定肺功能不出现下列哪项结果 A.肺活量增加 B.肺总量增加 C.最大通气量减低 D.残气量增加 E.残气量/肺总量增加 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现哪项表现时,提示已经发展成肺心病 A.紫绀、杵状指 B.活动后呼吸困难 C.低血氧症、高碳酸血症 D.X线心影呈垂直状 E.X线示右心室肥大 13.下列对老人、体弱患者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不恰当的是 A.急性发作期以抗感染治疗为主 B.痰液粘稠时可雾化吸入 C.剧烈咳嗽时可用强镇咳剂缓解病人的痛苦 D.病情缓解后可做腹式呼吸及缩唇呼气训练 E.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14.肺炎球菌肺炎最重要的体征是 A.呼吸浅快鼻翼煽动 B.口唇微绀 C.胸膜摩擦音 D.唇周疱疹 E.肺部湿啰音 15.肺炎球菌肺炎首选抗菌药物是 A.林可霉素 B.头孢氨苄 C. 红霉素 D.青霉素 E.氧氟沙星 16.肺炎球菌肺炎如病程延长,或在抗生素治疗下体温退后复升,白细胞持续上升,应考虑A.抗生素剂量不足

犯罪学考试题答案修订稿

犯罪学考试题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近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第一部刑法典即1810年《法国刑法典》以( A )为理论基础。 A.犯罪古典学派 B.犯罪人类学派 C.犯罪社会学派 D.犯罪心理学派 2、首先应用科学的实证方法研究犯罪的是( C )。 A.边沁 B.贝卡利亚 C.龙勃罗梭 D.菲利 3、将自然犯罪的原因归结为心理或道德异常的犯罪学家是( C )。 A.龙勃罗梭 B.菲利 C.加罗法洛 D.边沁 4、美国犯罪学家萨瑟兰在其代表作( B )中提出了“接触理论”。 A.《文化冲突与犯罪》 B.《犯罪学原理》 C.《少年犯罪的原因》 D.《命定的犯罪》 5、恢复性司法对现代刑事司法制度的简明概括是﹙ A ﹚。 A.有害的正义 B.无害的正义 C.普世的正义 D.绝对的正义 6、将犯罪人和被害人二者视为“刑事伙伴”或“犯罪搭档”的犯罪学家是( D )。 A.京蒂 B.施耐德 C.萨瑟兰 D.门德尔松 7、犯罪学家( D )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以犯罪学命名的研究专着《犯罪学》。 A.龙勃罗梭 B.贝卡利亚 C.菲利 D.加罗法洛 8、功利主义的创始人( A )。 A.边沁 B.霍尔巴赫 C.孔德 D.菲利

9、当代犯罪学研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理论是( D )。 A.犯罪人类学理论 B.犯罪心理学理论 C.犯罪生理学理论 D.犯罪社会学理论 10、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当代西方犯罪问题的犯罪学派是 ( A )。 A.激进派犯罪学 B.芝加哥学派 C.社会生态学理论学派 D.社会结构理论学派 11、被尊称为近代刑法之父的是( A )。 A.贝卡利亚 B.边沁 C.费尔巴哈 D.菲利 12、新中国的犯罪学是从研究( B )开始的。 A.黑社会犯罪 B.青少年犯罪 C.反革命罪 D.暴力犯罪 13、李斯特的犯罪原因观被后人称为( A ) A. “犯罪原因二元论” B. “犯罪原因三元论” C. “犯罪原因四元论” D. “犯罪原因多元论” 14、犯罪行为的本质属性是( A )。 A. 社会危害性 B. 形式多样性 C. 传染性 D. 违规性 15、( B )在犯罪发生中起决定作用,是犯罪发生的必然因素。 A.犯罪条件 B.犯罪直接原因 C.犯罪根源 D.犯罪相关因素 16、犯罪防控系统的第一道防线是( B ) A.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 B.抑制犯罪动机 C.严厉打击犯罪 D.预防重新犯罪 17、强调刑罚的个别化的犯罪学派是( B )

生物信息学复习题及答案

生物信息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1. Homology (同源):来源于共同祖先的序列相似的序列及同源序列。序列相似序列并不一定是同源序列。 (直系同源):指由于物种形成的特殊事件来自一个共同祖先的不同物种中的同源序列,它们具有相似的功能。 (旁系(并系)同源):指同一个物种中具有共同祖先,通过基因复制产生的一组基因,这些基因在功能上的可能发生了改变。基因复制事件是促进新基因进化的重要推动力。 (异同源):通过横向转移,来源于共生或病毒侵染而产生的相似的序列,为异同源。 Score:The sum of the number of identical matches and conservative (high scoring) substitutions in a sequence alignment divided by the total number of aligned sequence characters. Gap总是不计入总数中。 6.点矩阵(dot matrix):构建一个二维矩阵,其X轴是一条序列,Y轴是另一个序列,然后在2个序列相同碱基的对应位置(x,y)加点,如果两条序列完全相同则会形成一条主对角线,如果两条序列相似则会出现一条或者几条直线;如果完全没有相似性则不能连成直线。 7. E值:得分大于等于某个分值S的不同的比对的数目在随机的数据库搜索中发生的可能性。衡量序列之间相似性是否显著的期望值。E值大小说明了可以找到与查询序列(query)相匹配的随机或无关序列的概率,E值越小意味着序列的相似性偶然发生的机会越小,也即相似性越能反映真实的生物学意义,E值越接近零,越不可能找到其他匹配序列。 值:得分为所要求的分值比对或更好的比对随机发生的概率。它是将观测得到的比对得分S,与同样长度和组成的随机序列作为查询序列进行数据库搜索进行比较得到的HSP(高分片段对)得分的期望分布联系起来计算的。通常使用低于来定义统计的显著性。P=1-e-E 9.打分矩阵(scoring matrix):在相似性检索中对序列两两比对的质量评估方法。包括基于理论(如考虑核酸和氨基酸之间的类似性)和实际进化距离(如PAM)两类方法,是序列相似性分析的基础,其不同的选择将会出现不同的分析结果。 10.空位(gap):在序列比对时,由于序列长度不同,需要插入一个或几个位点以取得最佳比对结果,这样在其中一序列上产生中断现象,这些中断的位点称为空位。 :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学中心,属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一部分,具有BLAST, Entrez ,GenBank等工具,还具有PubMed文献数据库。另外还具有Genome, dbEST, dbGSS , dbSTS, MMDB, OMIM, UniGene, Taxonomy, RefSeq, etc. 序列格式:是将DNA或者蛋白质序列表示为一个带有大于号(>)开始的核苷酸或者氨基酸序列的新文件,其中大于号后可以跟上序列的相关信息,其他无特殊要求。 13genbank序列格式:是GenBank 数据库的基本信息单位,是最为广泛的生物信息学序列格式之一。该文件格式按域划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整个记录的信息(描述符);第二部分包含注释,主要包含生物功能或数据库信息;第三部分是feature,对序列的注释;第四部分是序列本身,以“统发生树(Phylogenetic tree )是研究生物进化和系统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用树状分支图来概括各种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是一种亲缘分支分类方法。在树中,每个节点代表其各分支的最近共同祖先,而节点间的线段长度对应演化距离(如估计的演化时间)。是用来研究物种进化与多样性的基础,是相近物种相关生物学数据的来源。17.基因树与物种树:物种树反映一组物种进化历程的系统树,其中每一个内部节点就代表一个物种形成的过程,而基因树则是代表来源于不同物种的单个同源基因的差异构建的系统树,而其内部的一个节点则代表一个祖先基因分化为两个新的独特的基因序列的事件。基因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侦查学试题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刑事侦查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5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研究侦查实践最基本的方法是() A.调查法B.案例分析法 C.科学实验法D.比较研究法 2.刑事侦查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依靠群众、抓住战机、积极侦查和() A.适时破案B.实事求是 C.遵守法制D.及时破案 3.做好刑事侦查工作,掌握工作主动权的基础是() A.刑侦基础工作B.调查研究 C.刑事特情D.犯罪预防 4.以犯罪现场形成以后有无变化为标准,可将犯罪现场分为变动现场和()A.客观现场B.主体现场 C.原始现场D.真实现场 5.为了保证现场勘查任务的顺利实现,实施现场勘查时必须做到() A.及时、认真、全面、耐心B.及时、耐心、细致、真实 C.认真、耐心、细致、客观D.及时、全面、细致、客观 6.勘查人员在局部观察的基础上,应当对现场上与犯罪行为有关或可能有关的痕迹、物证进行() A.拍照固定B.个体勘验 C.分析判断D.检验鉴定 7.为保证能够准确地反映所提痕迹物证在现场的原有位置及状态,在提取痕迹物证之前,必须做到() A.征得领导同意B.确定其与案件的关系 C.先照相固定D.分析其检验、鉴定的价值 8.常用的现场录像的景别有远景、全景、近景和() A.前景B.特写 C.中景D.背景 9.在摸底排队过程中,公布案情要做到()

A.全面、细致B.声势浩大 C.有目标、有控制D.公开与秘密相结合 10.刑事侦查工作运行中决策、管理、执行等各管理层次的必要资源是() A.侦查信息B.侦查措施 C.犯罪现场D.法律法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犯罪现场访问的意义包括() A.为采取紧急侦查措施提供有利条件B.促进现场勘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C.是犯罪现场分析工作的重要基础D.是制定侦查计划的唯一依据 E.可及时获取侦查线索 12.在犯罪现场勘验过程中,个体勘验的工作阶段包括() A.细致勘验B.静态勘验 C.个别勘验D.动态勘验 E.局部勘验 13.犯罪现场照相的拍摄要求主要包括() A.画面简洁、构图美观B.围绕揭露案件真实情况进行拍摄 C.正确反映现场的客观状况及其内在联系D.表现不同案件的特点 E.按顺序有步骤地拍摄 14.犯罪现场临场讨论的任务包括() A.制定现场勘查计划B.分析、判断事件性质和案件的有关情况C.检查现场访问和现场勘验的情况D.决定现场勘验后对现场的处理方案E.制定下一步侦查计划 15.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对访问地点的选择应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是否有利于保密B.是否比较安静,不易受外界干扰 C.是否有利于被访问对象无拘无束地谈话D.是否有利于侦查人员办案 E.是否有利于被访问对象回忆案发当时的情况 16.阵地控制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 A.内紧外松的原则B.依法实施控制的原则 C.严格保守秘密的原则D.公开和秘密相结合的原则 E.为侦查破案服务的原则 17.犯罪嫌疑人被拘留之后,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

社区护理学复习题(选择题)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WHO对社区的解释,一个有代表性的社区人口约在 A.在3~10万之间 B.在10~30万人之间 C.在50~60万人之间 D.在80~100万人之间 2.以下陈述最佳是 A.我国大中型城市3~10万人口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 B.我国县级以上市3~10万人口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C.我国城市按居小区管辖范围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 D.我国大中型城市3~10万人口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社区内的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反应社区的 A.结构要素特点 B.同质性特点 C.地域性特点 D.人口数量特点 4.对社区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化功能 B.教育功能 C.社会控制功能 D.相互支持及福利功能 5.社区护理起源于 A.康复医学 B.替代护理 C.临床医学护理 D.公共卫生护理 6.下列有关社区护理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健康为中心 B.以个体为主体 C.有较高的自主权和独立性 D.与多部门合作提供综合服务 7.在社区护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地段护理阶段的主要护理内容是 A.促进健康 B.疾病护理 C.疾病预防 D.自我护理 8.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概念加以补充的是 A.精神健康 B.心理健康 C.道德健康 D.社会适应 9.下列哪项不是社区护士担当角色 A.领导者 B.组织者 C.观察者 D.咨询者 10.保持和增进全民健康最恰当的方法是 A.使人人重视自我保健 B.重视预防 C.依靠社区护士 D.依靠医院服务 11.下列促进健康的原则陈述正确的是 A.社区护士促进健康的主要工作有多发病及地方病的普查等 B.保护健康主要工作为预防疾病,免受疾病的侵袭 C.制定健康相关政策、营造支援健康的环境是促进健康的原则 D.提供精确诊断和必需的卫生保健服务是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 12.以下对社区护士任职应具备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国家护士资格者 B.经注册的护士 C.应具有在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以上者 D.通过地(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 13.我国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总目标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到2000年,部分城市应基本建设成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框架 B.到2005年,在城市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C.到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D.到2010年,使城市居民能够享受到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卫生服务 14.下列文件颁布部门和时间的搭配不当的是 A.《关于发展城市卫生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卫生部1999年发布的文件 B.《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卫生部科教司2000年发布的文件 C.《社区护理管理指导意见》是卫生部2002年发布的文件 D.《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是国务院2006年发布的文件 15.WHO调查分析报告,关于人类的健康和长寿的说法错误的是 A.5%为遗传 B.10%为社会因素 C.25%为医疗条件 D.50%依靠自己建立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习惯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A 4.B 5.D 6.B 6.B 8.C 9.A 10.A 11.C 12.D 13.B 14.A 15.D 社区护理工作方法

犯罪学试题库

犯罪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对罪犯予以惩罚的目的是( C ) A.给犯罪人造成一定痛苦,使之不敢重新犯罪 B.实现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 C.把罪犯改造成为新人 D.满足被害人惩罚犯罪的愿望 2.认为“犯罪不外是一种疾病,故刑罚不应是对既往的,而应是对将来的”,是由18世纪以前西方哪位思想家提出的( B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奥古斯丁 D.托马斯·莫尔 3.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委员( C ) A.3—5人组成 B.3—7人组成 C.3—9人组成 D.3—6人组成 4.犯罪防控系统的第一个层面的防控措施旨在( A ) A.抑制犯罪动机 B.抑制犯罪目的 C.抑制犯罪的机会和条件 D.防止已经犯罪的人重新犯罪 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组织各部门分工协作来抓( C ) A.条块结合,以条为主 B.条块结合,分工负责 C.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D.条块结合,统一领导 6.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体制是( A ) A.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共抓,办事机构具体指导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各负其责 B.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分工负责 C.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由党的有关部门负责 D.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由司法机关具体负责 7.综合治理的三个基本环节是:打击、预防和( A )

A.改造 B.教育 C.挽救 D.感化 8.犯罪预测的意义和作用主要是指( B ) A.犯罪预测的方法 B.犯罪预测的价值 C.犯罪的预测目的 D.犯罪预测的对象 9.犯罪预测的方法主要有趋势外推法、因素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 B ) A.回归分析预测法 B.专家评估法 C.临床诊断法 D.问卷法 10.针对犯罪分子和有前科劣迹、露出犯罪形迹的人所采取的刑罚或其他惩戒性措施的预防是( D ) A.改造性预防 B.控制性预防 C.保护性预防 D.惩戒性预防 11.公安保卫机关依法采取的各种预防、减少犯罪发生的专业性防范措施,被称为( C ) A.社会预防 B.心理预防 C.治安预防 D.刑罚预防 12.被害的受容性是指( A ) A.被害人在遭受侵害时的一种顺应状态 B.被害人在犯罪侵害前容易接受加害者的诱导或容易成为加害者选择为侵害对象的特征 C.被害人由于自身刺激的行为而招致犯罪人对其实施犯罪行为的驱动性 D.被害人在遭受侵害时的一种反抗状态 13.因主动实施了某种刺激性行为,招致加害人对其实施犯罪行为而受到侵害的人,在犯罪学理论中被称为( C ) A.轻浮型被害 B.受挫型被害人 C.挑衅型被害人 D.贪婪型被害人 14.依据犯罪预防作用对象的不同,分为一般预防、特殊预防和( D ) A.疏导性预防 B.保护性预防 C.惩戒性预防 D.重点预防

信息学奥赛基础知识习题(答案版)

信息学奥赛基础知识习题(答案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我们把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总称为 C 。 (A)计算机CPU (B)固 件 (C)计算机系统 (D)微处 理机 2.硬件系统是指 D 。 (A)控制器,器运算 (B)存储器,控制器 (C)接口电路,I/O设备 (D)包括(A)、(B)、(C) 3. 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 B 。 A) 操作系统、网络软件 B)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C) 客户端应用软件、服务器端系统软件 D) 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网络软件4.计算机硬件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只有 D 。 (A)高级语言 (B)符号语言 (C)汇编语言 (D)机器语言 5.硬盘工作时应特别注意避免 B 。 (A)噪声 (B)震动 (C)潮 湿 (D)日光 6.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形式是 C 。 (A)八进制 (B)十进制 (C)二进 制 (D)十六进制

7.下列四个不同数制表示的数中,数值最大的是 A 。 (A)二进制数11011101 (B)八进制数334 (C)十进制数219 (D)十六进制 数DA 8.Windows 9x操作系统是一个 A 。 (A)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B)单用户单任务操 作系统 (C)多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 (D)多用户多任务操 作系统 9.局域网中的计算机为了相互通信,必须安装___B__。 (A)调制解调器(B)网卡(C)声卡(D)电视卡 10.域名后缀为edu的主页一般属于__A____。 (A)教育机构(B)军事部门(C)政府部门(D)商业组织 11. 在世界上注册的顶级域名是__A____。 (A)hk(B)cn(C)tw(D) 12.计算机能够自动、准确、快速地按照人们的意图进行运行的最基本思想是( D )。 (A)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B)采用CPU作为中央核心部件 (C)采用操作系统(D)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13.设桌面上已经有某应用程序的图标,要运行该程序,可以 C 。 (A)用鼠标左键单击该图标 (B)用鼠标右键单击该 图标 (C)用鼠标左键双击该图标 (D)用鼠标右键双击该 图标

狱内侦查学试题A

狱内侦查学试题(A)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 法》,对监狱的侦查权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时间是()。 A.1950年2月 B.1983年8月 C.1994年12月 D.1996年3月 2. 暴动越狱,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的案件,属于() A.一般案件管辖 B.重大案件管辖 C.特别重大案件管辖 D.漏罪案件管辖 3.排查危险分子的方法是() A.作案动机排查法 B.作案能力排查法 C.作案要素排查法 D.作案外部条件排查法 4.在狱情分析会上对重点分子进行认定的是() A.监狱 B.监区 C.监狱侦查部门 D.狱政管理部门 5.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狱内侦查的规定最早见诸的规范性文件是() A.《狱内侦查工作规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 C.《刑事诉讼法》 D.《关于加强监狱工作的指示》 6.依据罪犯的认罪服法程度、改造表现、危险性大小等进行综合性考查,可将罪犯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和四类,其中,四类犯就是() A.积极分子 B.一般分子 C.落后分子 D.危险分子 7.记载罪犯原犯罪手法、手段、类型的档案属于() A.特殊档案 B.个人档案 C.案件档案 D.信息档案 8.侦查机关对于立案侦查的案件,经过一系列的侦查活动后,认为已经达到结案条件时,依法结束侦查并对案件作出相应处理的一项侦查活动是() A.提出起诉 B.破案 C.销案 D.侦查终结 9.外围警戒设施的扼守一般是由() A.监狱人民警察控制 B.监狱雇佣的人员控制 C.表现良好的服刑人员控制 D.武装警察部队控制 10.现场勘验记录的主件是( )

护理学导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护理学导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2. 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3. 亚文化 4. 悲哀 5. 工作疲惫感 6. 医疗事故 二、单项选择题 1. 以工作任务及活动为中心进行岗位分工的一种集权式的护理方式是指:() A.个案护理 B.功能制护理 C.小组护理 D.责任制护理 2. 护理计划中目标的制定应该是() A.从病人出发且可以测量 B.以护士为中心C.标准要高 D.由护士决定,不考虑病人的意见 3. 综合护理出现在护理理念的() A.禁欲主义阶段 B.浪漫主义阶段C.实用主义阶段 D.人本存在主义阶段 4. 满足病人自尊的需要,下列方法中最恰当的是 ( )A.人院介绍及健康教育 B.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C.关心、重视病人的特性及个人习惯 D.过硬的护理技术 5. 一位患者有强迫性的人格, 根据佛罗依德的观点, 其性心理发展障碍主要在:( ) A.口欲期 B.肛欲期 C.性蕾期 D.潜伏期 6. 临终关怀所关注的是( ) A.生存质量 B.药物治疗 C.延长生命 D.手术治疗 7. 保健教育过程模式是由谁提出的() A.霍克巴姆B.格林及克鲁特 C.潘德D.贝克 8.某人为了实现当一名作家的梦想而坚持勤学苦练,体现了希望的( ) A.行为特征 B.依附特征 C.认知特征 D.情景特征 9. 沟通交流的最高层次是:() A.事务性沟通 B.分享性沟通 C.共鸣性沟通 D.情感性沟通 10. 指导过度肥胖的人群合理安排饮食属于() A.临床前期预防 B.一级预防 C.二级预防 D.三级预防 三、多项选择题 1. 发生医疗事故后,责任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赔偿责任 E.违宪责任 2. 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有:() A.名称 B.症状 C.诊断依据 D.相关因素 E.定义 3.引起文化休克的原因包括( ) A.悲观失望 B. 孤独 C.恐惧 D.焦虑 E. 信仰不同 4.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 A.人 B.环境 C.文化 D.护理 E.健康 5.ROY 认为,刺激分为:()

信息学奥赛比赛练习题

A类综合习题 1.一种计算机病毒叫黑色星期五,如果当天是13号,又恰好是星期五,就会发作起来毁球计算机的存储系统,试编程找出九十年代中这种病毒可能发作的日期。 2.任意给定一个自然数N,要求M是N的倍数,且它的所有各位数字都是由0或1组成,并要求M尽可能小。 例:N=3―――>M=3*37=111,N=31―――>M=31*3581=111011 3.合下面条件的5个正整数: (1)5个数之和为23; (2)从这5个数中选取不同的数作加法,可得1-23中的所有自然数,打印这5个数及选取数组成的1--23的加法式。 4.将数字65535分解成若干个素数之积。 5.由1..9这九个数字组成的九位数(无重复数字)能被11整除,求最大、最小值。 6.某次智力测验,二等奖获得者共三人,以下奖品每人发给两样: ①钢笔②集邮本③影集④日记本⑤圆珠笔⑥象棋 打印各种分配方案及总分配数。 7.个同样种类的零件,已知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比正品较轻,仅限用天平称4次,把次品找出来,要求打印每次称量过程。 8.输入N个数字(0-9),然后统计出这组数中相邻两数字组成的数字对出现的次数。 如:0,1,5,9,8,7,2,2,2,3,2,7,8,7,9,6,5,9中可得到: (7,8)数字对出现次数2次,(8,7)数字对出现次数为3次。 9.由M个数字构成一个圆,找出四个相邻的数,使其和为最大、最小。 10.输一个十进制数,将其转换成N进制数(0<N<=16)。 11.读入N,S两个自然数(0<=S,N<=9),打印相应的数字三角形(其中,S表示确定三角形的第一个数,N表示确定三角形的行数)。 例:当N=4,S=3时打印:当N=4。S=4时打印: 3{首位数为奇数} {首位数为偶数} 4 4 5 &nb sp; 6 5 6 7 8 9 8 7 9 1 2 3 4 3 2 1 12.如图所示的9*9的矩阵中,除了10个格是空的外,其余的都填上了字符"*",这10个空的格子组成了一个五角星图案的10个交叉点。 下矩阵为输入(1,5)时的输出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7 * 3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