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政务云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智慧政务云数据中心

目录

1前言 (4)

2项目概述 (4)

2.1建设背景 (4)

2.2建设意义 (5)

2.3建设原则 (11)

2.3.1实用性 (11)

2.3.2开放性与标准化 (12)

2.3.3先进性、成熟性和可扩充性 (12)

2.3.4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 (13)

2.3.5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14)

2.3.6业务多样性 (14)

2.3.7最佳性价比 (14)

2.4建设目标 (15)

2.5编写依据 (16)

3需求分析 (17)

4智慧政务建设内容 (24)

4.1城市基础数据库 (24)

4.1.1系统概述 (25)

4.1.2需求分析 (25)

4.1.3系统功能 (25)

4.2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 (26)

4.2.1移动电子政务平台 (27)

4.3政务协同办公 (28)

4.3.1远程医疗系统 (29)

4.3.2区域卫生系统 (30)

4.3.4医讯通平台 (33)

4.4政务公共服务平台 (33)

4.5无线政务平台 (36)

4.6统一身份认证 (39)

4.7电子证照 (39)

5云计算中心总体设计 (39)

5.1云计算中心设计原则与规范 (39)

5.2云计算中心设计目标 (43)

5.3云计算中心方案设计 (44)

5.3.1云计算中心资源池设计 (47)

5.3.2云计算中心云管理平台设计 (60)

5.3.3云计算中心网络系统设计 (83)

5.3.4云计算中心安全系统设计 (102)

5.3.5云计算中心备份容灾设计 (205)

6建设范围 (211)

7运维服务质量体系 (212)

7.1运维服务体系建设说明 (212)

7.1.1运维服务体系建设需求 (212)

7.1.2运维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214)

7.1.3运维服务体系建设意义 (214)

7.2运维服务体系架构 (215)

7.2.1服务宗旨 (215)

7.2.2体系建设内容 (216)

7.2.3运维服务体系架构 (219)

7.2.4运维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 (221)

7.2.5运维制度建设 (224)

7.2.7运维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228)

7.3云计算中心运维服务内容 (234)

7.3.17*24服务支持 (234)

7.3.2其他增值服务 (237)

7.3.3突发事件管理与应急响应预案 (238)

7.3.4运维服务目录 (240)

7.4体系建设的效果分析 (245)

1 前言

云计算是指基于互联网等网络,通过虚拟化方式共享IT资源的新型计算模式。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网络统一管理和调度计算、存储、网络、软件等资源,实现资源整合与配置优化,以服务方式满足不同用户随时获取并扩展、按需使用并付费,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等各类需求。云计算被认为是继个人电脑、互联网之后信息技术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把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加快发展云计算产业,将有力地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加速培育。同时,大力发展云计算产业有利于加快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输出模式,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为加快推进政府云计算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力争在新一轮信息技术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发挥优势,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高端产业链,湖北移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依据有关文件精神,紧密结合政府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方案。

2 项目概述

2.1建设背景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

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电子政务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先导工程,政府先行,带动整个信息化的发展,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建设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增强各级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监督,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内容包括“一中心、四平台和十三个智慧应用”。

长期以来,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一直是国内以部门为主的信息化发展模式不可规避的突出问题。

随着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深入应用,信息化建设领域发生深刻变革。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搭建的信息化服务平台,能够以服务方式的动态化、扩展性提供超级计算能力、存储空间、软件服务等信息化应用资源,用户不需要自己购置大量软硬件设备进行建设,就能直接以购买服务的方式获得信息化服务,大幅降低了信息化应用的成本。

随州市要加快融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亟需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搭建的信息化服务平台。

2.2建设意义

2.2.1 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对金融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医药业等产业将起到很好的提升和支持作用,同时将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新材

料产业、环保新能源产业、动漫创意产业、视频应用产业等提供强大的支持,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包括钢铁工业、机械装备制造业、轻纺服装工业等能提供科研创新的平台。利用云计算平台,围绕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尽快在科研、原料采购、资源调配、生产、销售、仓储、运输等环节实现信息集成,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2.2.1.1 农畜产品加工业

利用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面向全国的农牧业信息化服务系统,包括农牧业科技服务系统、安全服务系统、防灾减灾应急信息系统,提高农牧业经营组织化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以服务“三农”为目标的涉农信息服务平台,包括涉农电子商务、农牧业生产管理和预测、农牧业科技教育普及、扶贫等业务应用系统的资源整合和集约化建设与管理,推动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牛羊,奶牛等工程的建设,促进优质农畜产品的电子商务发展,加快农牧业机械的信息化改造,利用云平台提高农牧业产业化水平。

2.3.1.2 能源产业

通过云计算的优势,充分科学调度电网运行和各种电力设施,促进分布式能源供应、清洁能源就地转化等的快速发展,建设智能电网和电力微网,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学和科学性。加快煤炭企业云计算应用,提高煤炭开采技术和煤炭产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信息水平。通过建设区域智能电网系统,实现发电、用电科学调度,清洁能源上网的比例提高5 ~10%

2.3.1.3 化工建材产业

利用云计算产业提高煤化工、精细化工等产业的科研、生产等全行业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完善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提高先进技术在我区的应用水平,实现新型煤化工项目在自治区的健康发展。强化云计算技术在建材产业的应用,提升产品设计、创新能力及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开发相应控制软件,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节能降耗。进一步提高煤化工信息化应用程度,推动国家新型煤化工基地建设。大幅提高建材工业信息化程度和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品升级换代。

冶金有色产业。利用云计算先进信息技术优势加快工艺装备的升级换代,提升产品档次,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提高质量。实现冶金有色企业管控一体化和全区冶金有色信息共享。

2.3.1.4 装备制造产业

利用云计算优势推动产业向人机交互性更强和网络化制造发展,使用模拟仿真软件包,推广远距离设计、集成制造、敏捷制造、柔性制造等先进技术,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2.4 有利于促进区域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国内数据中心市场已从简单的资源型需求转向技术、服务多元化需求。客户需求从最初的域名注册、空间、邮箱、托管、租用等基础业务,发展到现在以主机托管、主机租赁为基础的数据管理、网络通信、系统集成、网络安全、应用外包、专家咨询等各类技术服务。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为数据中心市场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也对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计算产业将进一步把城市公共服务、政府公共事务管理、民生保障等应用纳入到云平台上,全面增强政府面向社会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方便政府开展各类便民服务并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还能解决政府在信息化应用中重复投资和一次性投入过大等问题,以专业化、精细化服务降低投入和运营成本,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和质量。此外,云计算将推动传统设备提供商进入服务领域,带动软件企业向服务化转型,催生行业融合的新型服务业态,支撑物联网、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发展,加速制造业、服务业的转型和提升。从带动投资效益看,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建设数据中心的投资拉动比可达1:8到1:4,其他城市限于基础电信通信建设条件,保守估算,云计算产业起步阶段,按照1:1考虑,带动其他投资500亿元,新增营业收入500亿元。

2.4.1.1 将进一步提高通信基础设施服务能力

以应用需求为导向,整合社会各类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推动传统电信运营商和其他第三方数据中心向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商转型,推出面向不同企业需求的一体化云计算基础设施和平台服务,形成按资源使用付费的新型服务模式,不断提高基础设施资源的使用效率。逐步引导各种信息化应用项目依托云计算基础设施,形成在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上的领先优势。

2.4.1.2 将加强软件技术开发

抓住机遇,统筹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等各种要素,聚焦云计算虚

拟化技术、云管理、云存储、云中间件以及云安全等云计算关键软件技术的服务,设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解决方案,鼓励区内外软件企业运用云计算技术进行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再创新,加快研发基于云计算平台的软件产品,探索软件服务化的新型商业模式,设计覆盖各应用领域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提升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竞争力。

2.4.1.3 推动电子政务建设

引导区内外电子政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创新电子政务体制和机制,整合信息中心和数据中心现有资源,降低电子政务成本,面向社会提供公正、透明、高效的政府服务和各类云计算服务,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探索基于云计算服务的新型商业模式和公共服务平台,降低社会服务成本,全面提升我区城市和社会管理水平。

2.4.1.4 加强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化建设

通过鼓励冶金、煤炭、电力等工业企业对现有信息系统和基础设施进行云计算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鼓励面向中小企业的各类服务机构和产业园区,建设满足中小企业共性发展需求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云计算按需使用、动态扩展的特性,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优质低价的信息资源服务,减少中小企业创业初期的信息化投入,降低运营成本。

2.4.1.5 加强信息安全建设

通过鼓励区内外企业以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为目标,以贯彻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为主线,加强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深化安全测评、电子认证、应急防范等与云计算相关的信息安全服务工作。推动云计算模式下信息安全标准、规范的制定与落实,构建安全认证体系,为云计算服务环境中的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提供支撑。通过云计算服务水平和能力的提升,保障云安全,提升用户对云计算服务的信任度。

2.5 有利于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IT运作模式,催生了一条全新的产业链。主要包含硬件供应商、基础软件提供商、云提供商、云服务提供商、应用提供商、企业机构用户和个人用户等不同角色。通过引进包括IBM等IT核心企业建产业基地,带动我区信息技术硬件、软件业的研发和产品服务,提升相关产业链的整合与升级。

云计算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成后,不仅面向自治区各部门、各行业提供数据中心、灾备中心等基本功能服务,而且形成巨大的信息产业及信息服务业集聚区和产业园区,向周边区域辐射甚至向全球范围拓展,为区内外政府部门、重点行业(金融、能源、煤化工等)和相关产业的大型企业等各类用户提供不同内容、层次和级别的服务,获取稳定的服务费收益。

2.6 有利于促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转型发展

随着国家关于鼓励服务外包政策的出台,企业对IDC增值服务认识的加深和对服务的依赖,以及3G、国际企业数据节点建设力度加大等因素,中国云计算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发展良机。发展政府云计算产业,将有力推

动通信运营商和其他第三方数据中心向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商转型,推出面向不同需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和平台服务。以云计算服务平台为载体整合资源,培育云计算龙头企业,打造云计算服务集群,形成大型数据中心运行维护服务业领域的专业优势。

云计算应用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具有基础设施的整合、统一平台的高效便捷、业务和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与安全管控、节能降耗管理等优势。因此推动云计算能够大力促进信息化建设,推动区域社会和经济更快发展,也有助于降低区域信息化的总体成本,为实现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2.3建设原则

本设计技术方案将从实际出发,建设一个高效实用的网络系统。网络系统设计必须既适应当前电子政务实际应用考虑,又面向未来信息化发展需求。我们将遵照以下原则对本项目进行设计。

2.3.1实用性

实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系统的性能指标应能够满足网络内各项业务对处理能力的要求,整个系统的性能应当是可靠的,便于管理的。所采用的设备应当是易于配置维护。

对于本系统的网络结构,最理想的组网形式应是一个层次化的,能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并且能够面对未来网络的膨胀和业务的不可预测性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尽量减少网络的连接复杂度,提高网络的利用率,增加

网络的冗余度以确保网络的高可靠性,通过简单的网络管理,减少专业人员培训的难度,以及网络管理的压力。

2.3.2开放性与标准化

开放性与标准化原则是一个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开放的系统,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的能力,体现良好的可扩展性和互操作能力,保护用户投资及系统的长远发展。如果开放性与标准化的原则如果不能保证,则会使系统的后期使用和维护出现困难,发生系统维护费用加大、系统发展困难重重、甚至重复投资等问题。

本建议书充分考虑开放性与标准化的原则,所建议的系统、软硬件产品都遵循该原则。

2.3.3先进性、成熟性和可扩充性

本设计中将坚持系统结构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即软硬件平台可以积木式拼装,可以通过添加组件或相关板卡满足新的需求。选用的设备应考虑选择业界性能优良、可扩充性好、厂商能够承诺对未来的新技术进行支持的设备。

硬件设备的选择在档次上应考虑网络在未来的发展情况,在兼顾网络投资预算前提下,适当选择档次较高的设备,避免将来扩容中可能造成的投资浪费。

设计立足先进技术,采用新科技,以适应大量数据传输以及多媒体信息的传输。使整个系统在国内三到五年内保持领先的水平,并具有长足的

发展能力,以适应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

在进行系统设计时我们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思想,通过将整个系统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各个模块可以很简单的添加到系统中,无需更改现有系统,而且设计时充分的考虑了系统后期建设规模,与其他系统互联的问题,可以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在将来网络扩展时,可以保证系统平滑的过渡到新的系统。

2.3.4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

电子政务数据系统的可靠性是整个信息化建设的基石,为保证电子政务数据系统的可靠性,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在主要网络设备的选择上,考虑其可靠性:如关键部件的冗余及热插拔等。本方案所推荐的产品均选用主流硬件厂商的主流产品,以保证有实际应用的先例(而不选用厂商的非主流产品,或只宣布而无实例的产品),这些产品具有成熟、稳定、实用的特点,并充分满足应用及技术发展的需要,同时能够获得厂商的备品和备件支持。

合理的进行网络设计,减少单点故障,在设备或者链路故障时,网络流量能够顺利在其他设备和链路间进行切换,同时避免网络故障引起的连锁反应。

在安全性方面,我们所推荐的硬件产品能够阻挡一般性的网络攻击,能够做到流量控制,设置用户的可访问范围等。

2.3.5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整个网络是由多种设备组成的较为复杂的系统,因此必须着重考虑所选产品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作为一个系统,所选产品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该网络系统应该易于管理,通过网络管理工具,可以方便地监控网络运行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网络的优化通过依据。

另外,我们在选用硬件设备及系统软件时充分考虑到生产厂家的一致性和兼容性,避免给用户带来运行维护和管理中的问题和不方便。

在进行系统设计时,通过良好的设计,减少用户对网络的维护量。2.3.6业务多样性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以及硬件成本的降低,在网络上传送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越来越成为用户的需求,在网络系统里,从多媒体信息共享、网络互动性等需求角度出发,这一需求显得更加重要。这要求我们在网络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进行多媒体信息传输的要求。

2.3.7最佳性价比

在考虑网络设计时,一方面要尽量从经济的角度进行考虑。另一方面,系统在设计时应考虑符合建设单位实际情况。本方案中的最佳性价比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通过良好的设计,充分、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保护用户的投资;

?选用易管理以维护的设备,并通过良好的设计,减少用户的维护工

作量,可以有效的降低管理、维护和培训费用;

?选用高扩充性、可发展的产品,减少网络扩容的投资;

?在设备的选择选用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2.4建设目标

本项目的最终建设目标是:建成涉秘与非涉秘分开的安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连接省、市、县(区)三级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检察、法院职能部门系统,以及因工作需要接入的企事业单位。

由于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是一长期而复杂的任务,所以分期进行。本项目的一期建设目标是:建成省电子政务网络内、外网平台,支持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传输性能满足业务需求,具备密码管理、信任体系、网络管理、容灾备份、信息管理和信息交换等各项功能,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业务互联。

根据此次数据系统网络连接工程所要实现的目标,确定各节点间租用线路的种类、带宽、费用;确定各节点的网络设备和相应投资。选用先进的传输技术、设备组建一个覆盖全省政府行政单位的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网络平台建设要同时考虑设备的充分利旧和系统的平稳过渡。一方面,已有的主机系统设备、网络系统设备等能满足电子政务要求的可通过必要的数据迁移后投入使用。另一方面,针对各单位网络建设的现状和发展需

要,采用不同的过渡和接入方式,以达到系统的平稳过渡而不影响原有的工作和业务。

2.5编写依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2)《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2004年10月27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2001-2005年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办发[2001]25号)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的通知》(国办函[2002]74号)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6)《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的通知》(计规划[2001]1172号)

(7)《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发改高技[2004]2135号)

(8)《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第一阶段中央部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高技[2004]2412号)(9)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

工作的通知》

3 需求分析

3.1 中国政府行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进入21世纪,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政府信息化的作用日益突出,为政府部门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办公、方便沟通、协同工作开辟了崭新局面,有力促进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的政府行业信息化建设是沿着“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如金关工程、金税工程等“金”字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这一条发展路线展开的。总的说来,中国的政府信息化进程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起步阶段、推进阶段、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

80年代末期,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展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的内部信息办公网络。1992年,为了推进政府机关的自动化程度,在政府机关普及推广计算机的使用,经过各地区、各部门近十年的积极努力,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993年底,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中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三金工程是中国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是

中国政府信息化的雏形。在部分“金”字工程推动下,一些政府部门的网络建设、电子化的深度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上可称为政府信息化的起步、推进阶段。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丁“政府上网工程”。通过启动“政府上网工程”及相关的一系列工程,实现中国迈入“网络社会”,据统计,中国目前已有70%以上的地市级在网上建立了办事窗口,政府网站也已经多达3000多个。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网络建设获得了长足的进展,政府信息化的必要条件已经具备。中国政府信息化进入发展阶段。

2002年,国家不断培育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宏观环境,是政府信息化逐渐“由概念变成现实,由争论转入实施,由含混转为清晰”的一年。从“割据”向“统一”发展,直到电子政务的提出,政府信息化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各地各级政府空前的重视,并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整体框架更加明确。国家对政府信息化的空前重视,开辟了未来一段时间电子政务在中国的发展空间,为政府和企业搭起了共同发展的舞台。

3.2 中国政府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建设成果

中国政府信息化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各类政府机构IT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相当完备,网络建设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已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大部分政府职能部门重点开展“权力阳光工程”、“行政效能监察工程”、“城市应急联动工程”、“无线城市工程”、“平安城市工程”等政府主导的重点工程,同时大力开展以“惠民、

亲民、爱民”为导向的政府民生信息化项目,包括“数字社区”、“数字化公交站牌”等城市民生工程。

随着信息化的推进,政府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的水平不断提高,适应政府机关办公业务和辅助领导科学决策需求的电子信息资源建设初具规模。70%以上的地市级政府在网上建立了办事窗口,政府网站也已经多达3000多个。

“12345”政府呼叫中心平台在各地政府的建设,方便了与市民的联系与沟通,使政府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解决市民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市民可以通过市长热线向政府部门提出建议、意见或进行投诉、举报等事项。自“12345”便民服务电话开通以来,一直受到群众的称赞,政府热线办结率达到90%以上。

地方政府建设数字城市的步伐也明显加快,2005年7月18日建设部公布第一批试点城市(区)名单。2006年3月26日,建设部公布第二批试点城市(区)名单。8个月的时间,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已经发展到全国27个试点城市(区),城市管理新模式已经由东城一支独秀到全国遍地开花。正是这种由上而下的大力推广,城市管理新模式在短短的一年内响彻神州,掀起了一场全国城市管理的革命。其中电子政务的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各地地方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电子政务的时间表,如北京市提出电子政务具体目标是:力争用两年时间,到2002底初步实现政府面向企业和市民的审批、管理和服务业务上网进行,政府内部初步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在此基础上,再利用三年时间,到2005年底

政府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政府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第一章概述 1.1 背景 为认真贯彻国家、省对电子政务建设要求的精神,根据《XX省“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结合我省电子政务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特制定本方案。 1.2 目的 1、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我省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组成。政务内网是党政机关办公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物理隔离,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以及决策需要,同时满足有关政务部门特殊办公需要。政务外网是党政机关公共业务网络,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进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面向社会服务的需要。 目前,XX省政务内网已经建成并运行良好,政务外网正在规划建设,通过统一的政府数据中心建设,建成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省委、省政府各部门和有关单位的业务应用系统,都要基于全省统一的政务网络资源,按需要分别在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部署。 2、统筹规划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避免重复建设,提高整体使用效益。 政府数据中心为省政府各部门和有关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提供统一的计算机机房、电子政务网络、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和应用系统安全、数据备份、公共地理信息和基础软件等信息化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降低系统建设成本。同时利用XX省综合信息中心技术人才资源,进行系统的运行维护,降低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 3、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安全平台。 目前,各政府部门分散建设,安全漏洞和隐患多,通过政府数据中心建设,

全省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安全平台,高标准建设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加强和规范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建立有效的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监测系统,提高对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的防范能力和网络失泄密的检查发现能力。统筹规划电子政务应急响应与灾难备份建设。完善密钥管理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密码、访问控制等技术保护电子政务安全,提高全省各项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网络和信息安全,完善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和信息安全。 4、提升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通过统一的政府数据中心建设,整合各部门和有关单位的政务信息资源,为政务公开、业务协同、辅助决策、公共服务等提供信息支持。 5、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 通过统一的政府数据中心的建设,贯彻国家、省和我省电子政务建设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电子政务标准实施机制。 1.3 意义 政务数据中心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我省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执政能力;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履行职能提供技术手段;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章业务状况分析 2.1 现状分析 2.1.1 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近几年,我省围绕全面实施“阳光政务”工程,加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电子政务内网进一步完善,形成了覆盖全省的政务办公网络,实现了网上公文传递、处理。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稳步推进,初步建成了政务公开信息传送系统,实

双活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目录 第1章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数据集中阶段的数据中心建设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1 传统架构存在的问题..................................................................................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2 H3C全融合虚拟化架构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双活数据中心建设目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2章双活数据中心业务部署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基于的业务部署模式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1 模式简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2 企业数据中心业务典型部署......................................................................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基于的业务部署模式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1 技术简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2 企业数据中心典型部署..............................................................................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3 与 .................................................................................................................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3章双活数据中心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网络结构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双活数据中心部署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互联网+政务”下的政务云建设思路-王知明

“互联网+政务”下的政务云建设思路 大汉科技王知明 “互联网+”的政务战略就是“云计算+大数据”战略。随着政务信息资源急剧增长,业务处理越来越复杂,依靠传统的方式来建设电子政务,已经不适应云计算时代的发展。电子政务的建设正由传统的粗放型分散建设方式,向集约型云计算模式转变。2014年以来,阿里云牵手云上贵州,腾讯与河南政府战略合作建云和微信城市服务,政务云已经是各大云计算服务商的激烈争夺的热点。 政府的应用在数据安全性、传输效率、成本控制、扩展性等方面技术要求都很高,根据其特殊性,政务云通常也分为政务公有云和政务私有云。政务公有云可以直接托管在阿里云计算平台、或者腾讯云平台等成熟可靠的云服务机构,这样政府不需要建自己的机房或数据中心,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政务私有云的构建可以借助专业的云计算服务公司来建立政府的数据中心,并通过购买专业运维团队服务来进行管理维护,这种方式比较灵活,可以部署在政务内网或政务外网,也可以部署在互联网,数据及数据的安全性都是由政府自己来掌控。 政务公有云模式 阿里云依托于阿里巴巴集团在电子商务领域数十年积累的运维经验,提供并打造了面向公共、开放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包括:云服务器ECS、关系型数据库服务RDS、开放存储服务OSS、开放数据处理服务ODPS

等众多的云产品租用服务。在云安全方面,云服务器ECS自动开通的云盾安全服务,提供了DDoS防护,主机入侵防护,以及漏洞检测、木马检测等一整套安全服务策略。 腾讯云以“打造云端生态,价值共享”理念,凭借深厚的基础架构,并且有着多年对海量互联网服务的经验,在社交、游戏领域,有多年的成熟产品来提供海量用户的服务经验。腾讯也为云服务器提供一体化的安全服务,且包括网络防护(DDoS防护、DNS劫持检测)、入侵检测(后门木马检测、暴力破解告警、异地登录提醒、服务器登录流水查询)和漏洞防护(漏洞扫描、网站安全防护)。 选择市场上成熟并经过大规模业务验证过的云平台服务,复用已有的建设经验,会少走很多弯路。当然,随着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技术和新的服务模式的创新,更多更好的可供选择的公有云服务平台也会将不断的呈现。未来,随着更多服务提供商出现,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服务商之间的竞争也会不断的加剧,价格也会越来越透明化,成本会不断降低到合理的水平,更有利于各级政府的选择。公有云服务商拥有庞大的成熟的运维团队,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数据存储和访问的安全性以及服务的高可用性。 政务私有云模式 建设政务私有云,一定要基于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实施,要充分考虑:虚拟化计算、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存储、分布式缓存、分布式应用、以及负载均衡和安全策略。通过私有云平台的构建使得政务应用

基于云计算模式的政务信息化建设

基于云计算模式的政务信息化建设

————————————————————————————————作者:————————————————————————————————日期:

基于云计算模式的政府信息化建设 一、政务云服务模式 政务信息化是政府机关运用现代化网络通讯与计算机技术,将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在互连网实现,以打破时间、空间以及条块分割的制约,从而加强对政府业务运作的有效监督,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并为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优质、廉洁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 随着云计算时代的到来,将彻底改变中国传统IT的应用现状;政府信息化也将在云模式下,通过硬件虚拟化部署、信息集约化共享和平台化系统应用开发,从而有效降低信息化项目开发投资与技术运维成本,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在政府信息化领域,云服务应用最大的价值还在于能够升级信息化架构、创造新的IT 运营管理模式,以平台化的信息服务手段,最大限度的满足政府各类IT信息化需求;云服务模式终将将成为中国政府信息化IT技术革新的重要助推器,将深入到政府信息化建设与IT运营的方方面面。 二、云服务模式的政府信息化架构 在云计算应用模式下,政务信息化架构共分为三大层次,分别是: 云计算数据中心:采用集中式的服务方式,统一向全地区各政府机关各类政务系统提供计算机基础设施资源与基础数据库服务,实现IT基础资源的最大化共享。 云计算平台层:基于PAAS模式为政府信息化提供基础支撑的技术平台。 政务云服务层:根据不同政府机构的行政管理需求,构建或升级相应的应用系统,以SAAS模式为政府机构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应用功能,保证各应用在实现技术方面高度一致性,进而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

云数据中心基础环境-详细设计方案

云数据中心基础环境详细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综合布线系统 (11) 1.1 项目需求 (11) 1.2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11) 1.2.1 综合布线系统发展过程 (11) 1.2.2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12) 1.2.3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13) 1.3 综合布线系统产品 (14) 1.3.1 选择布线产品的参考因素 (14) 1.3.2 选型标准 (15) 1.3.3 综合布线产品的经济分析 (15) 1.3.4 综合布线产品的选择 (15) 1.3.5 综合布线系统特点 (16) 1.3.6 主要产品及特点 (17) 1.4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23) 1.4.1 设计原则 (23) 1.4.2 设计标准 (24) 1.4.3 设计任务 (25) 1.4.5 设计目标 (26) 1.4.6 设计要领 (26) 1.4.7 设计内容 (27) 1.5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方案 (34) 1.5.1 系统介绍 (34) 1.5.2 系统设计 (35) 1.5.3 主要使用产品 (39) 1.6 水平区子系统设计方案 (40) 1.6.1 系统介绍 (40) 1.6.2 系统设计 (41) 1.6.3 主要使用产品 (46) 1.7 管理子系统设计方案 (46) 1.7.1 系统介绍 (46) 1.7.2 系统设计 (47) 1.7.3 主要使用产品 (51) 1.8 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方案 (52)

1.8.1 系统介绍 (52) 1.8.2 系统设计 (53) 1.8.3 主要使用产品 (56) 1.9 设备室子系统设计方案 (57) 1.9.1 系统介绍 (57) 1.9.2 系统设计 (57) 1.10 综合布线系统防护设计方案 (59) 1.10.1 系统介绍 (59) 1.10.2 系统设计 (60) 1.10.3 主要使用产品 (63) 第二章强电布线系统 (64) 2.1 概述 (64) 2.2 设计原则 (64) 2.3 设计依据 (65) 2.4 需求分析 (66) 2.5 系统设计 (67) 2.6 施工安装 (69) 2.6.1 桥架施工 (69) 2.6.2 管路施工 (69) 2.6.3 电缆敷设及安装 (70) 第三章配电系统 (71) 3.1 概述 (71) 3.2 用户需求 (72) 3.3 系统设计 (72) 3.3.1 UPS输入配电柜设计 (73) 3.3.2 UPS输出配电柜设计 (73) 3.3.3 UPS维修旁路配电柜设计 (74) 3.3.4 精密空调动力配电柜设计 (74) 3.3.5 动力配电柜设计 (75) 3.3.6 机房强电列头配电柜设计 (76) 3.4 施工安装 (83) 3.4.1 桥架管线施工 (83) 3.4.2 配电柜安装 (83) 第四章精密空调系统 (85) 4.1 项目概述 (85) 4.2 设计原则 (86)

新建建设局信息化数据中心政务云平台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某新建建设局智能信息化建设电子云政务、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设计方案 XX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2018年X月X日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设计要求 (9) 1.3需求分析 (9) 第二章设计方案 (13) 2.1项目综述 (13) 2.2大楼和周界安防设计 (14) 2.2.1园区周界入侵探测报警系统 (14) 2.2.2网络监控系统 (18) 2.2.3出入口道闸管理系统 (22) 2.2.4访客管理子系统 (34) 2.2.5园区智能广播系统 (37) 2.3公共场所信息发布系统设计 (38) 2.3.1办公楼LED条屏 (38) 2.3.2门厅LED全彩屏 (39) 2.4重点房间及核心系统设计 (41) 2.4.1监控值班室 (41) 2.4.2大会议室 (43) 2.4.3党委会议室 (44) 2.4.5网络中心机房 (46) 2.4.6 指挥大厅 (48) 2.5基础支撑系统 (49) 2.5.1计算机网络系统 (49) 2.5.2视频会议系统 (56) 2.5.3图像接入系统 (64) 2.5.4主机与存储系统 (78) 2.5.5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加工 (80) 2.5.6数据整合预入库阶段 (83) 2.5.7机房工程 (87)

2.6建设局电子云政务系统 (90) 1.内容框架 (90) 2.云中心设计方案 (91) 3.计算资源池建设 (94) 4.存储资源池建设 (98) 5.云管理平台建设 (103) 6.网络系统设计 (108) 7.局域网络设计 (112) 8.云安全管理建设 (117) 9.云备份系统建设 (125) 10.灾备中心设计 (127) 2.7建设局办事大厅 (129) 1.办事大厅信息发布系统 (129) 2.排队叫号系统 (161) 第三章施工组织计划 (185) (1)设计概述 (185) (2)工程工期进度控制综述 (185) (3)工程进度控制的方法、措施 (186) (4)施工进度计划 (189) (5)主要系统施工方案 (194) (6)现有设施保护方案 (198) (7)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202) (8)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209) (9)消防保障措施 (221) (10)主要施工机械及劳动力配备计划 (234) (11)临时用水、用电、存货、工地办公室等要求 (245) (12)雨季施工防护措施 (248) (13)抢工措施 (250) (14)文明施工的管理 (257) (15)保证施工的环境保护措施 (261) (16)施工应急预案 (269) (17)系统测试验收 (280) (18)人员培训计划 (289) (19)质量控制体系 (290)

数据中心项目建设方案介绍

数据中心项目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1概述 1.1项目背景 1.2项目意义 2建设目标与任务 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为了解决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实现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促进太原市电子政务的发展。具体目标如下:建立数据中心的系统平台。完成相应的应用软件和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实现数据的交换、保存、更新、共享、备份、分发和存证等功能,并扩展容灾、备份、挖掘、分析等功能。 (一)建立数据中心的系统平台。完成相应的应用软件和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实现社会保障数据的交换、保存、更新、共享、备份、分发和存证等功能,并扩展容灾、备份、挖掘、分析等功能。 (二)建立全市自然人、法人、公共信息库等共享数据库,为宏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对基础数据进行集中管理,保证基础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各业务部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三)建立数据交换共享和更新维护机制。实现社会保障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以及基础数据的标准化、一致化,保证相关数据的及时更新和安全管理,方便业务部门开展工作;

(四)建立数据共享和交换技术标准和相关管理规范,实现各部门业务应用系统的规范建设和业务协同; (五)为公共服务中心提供数据服务支持,实现面向社会公众的一站式服务; (六)根据统计数据标准汇集各业务部门的原始个案或统计数据,根据决策支持的需要,整理相关数据,并提供统计分析功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七)为监督部门提供提供必要的数据通道,方便实现对业务部门以及业务对象的监管,逐步实现有效的业务监管支持; (八)为业务数据库的备份提供存储和备份手段支持,提高业务应用系统的可靠性。 3需求分析 3.1用户需求 从与数据中心交互的组织机构、人员方面进行说明。

从政务云看数据中心发展

从政务云看数据中心发展 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一直都受到非常大的重视,国家提出将电子信息技术在政府工作中的应用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目标。近几年来,由于云计算的成本节省、效率提升等诸多优势,政务云成为了电子政务建设的新阶段。 云计算给电子政务破局带来了希望和挑战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政府认识上的提升,中国政务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已悄然在中国各地方政府蔓延开来。从早期的各政府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搞信息化的“孤岛式”政务建设模式,到强调政府间信息交互为重点的“群岛式”政务建设模式,到如今以资源大集中为模式的“大陆式”政务建设模式,云计算为政务大集中建设提供了有力条件,随之出现的政务云数据中心在近几年得到了高速发展。政府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与传统数据中心建设的最大区别在于整合与管理。整合方面,云计算数据中心既要实现对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安全设备等的设备资源整合,也要实现对政府传统数据中心不同架构下的各资源体系的整合;管理方面,云计算数据中心在传统数据中心运行管理的基础之上,重点要实现对各类资源的统一、安全的管理,以及整合各类资源对外提供服务并实现对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因此,政府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推广难点和商机往往就蕴藏在整合、安全和建设管理模式之中。 云计算概念的提出和广泛应用以及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使得云计算技术应用在电子政务方面的应用越发高涨。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云计算与传统的IT架构相比有可扩展性、简化管理、降低TCO等巨大的优势,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逐步将自己的应用程序迁移到云计算平台上,但是在迁移过程中发现目前的企业应用程序无法很好地、便利地迁移到云计算平台上。各大云计算供应商都提供了与传统应用程序不一样的架构,这就意味着应用程序无法轻松的迁移。业务应用的迁移存在的困难和用户对云计算安全认识的不足成为了云计算在电子政务应用快速推广的重要障碍。 关键在整合、安全和模式创新 首先,整合资源是政务云建设的核心环节。资源整合是电子政务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无论纵向的上下级之间,还是横向部门之间的沟通与整合,都离不开数据中心的建设与支持,而信息获取、聚合以及推导是数据中心建设的难点。国内近几年政府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网络(电子政务)、数据(数据中心、政府容灾)几个过程,而当前以数据大集中为核心的建设已成为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如:税务的数据大集中、政府超算中心、政府云灾备中心建设等等,都是以围绕云数据为中心的建设。然而,在过去数年中,我国各地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和一些业务应用系统的分散开发。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统一的数据标准,各种应用系统所形成的“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比比皆是,各自为战、独立建设、重复投资等问题时有发生。当前,在各个部门和统筹的协同办公的需求下,对政府数据中心支持下的电子政务平台能够综合利用政府数据中心的存储、计算、传输、应用等各种资源提出了高要求,实现跨部门业务协同,帮助政府部门处理越来越复杂和繁重的电子政务工作。 其次,安全是政务云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历经了十几年的发展,电子政务对存储资源、计算资源、网络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大,而云计算的出现无疑为不断增长的电子政务创造了技术条件。为此各级政府均开始了云数据中心的建设,将不同职能部门的资源整合起来,实现更广泛的资源共享。但同时云数据中心下的安全问题变得愈加突出,虚拟化技术引入对安全建设带来了更高的挑战。同时随着资源大集中的趋势,安全问题也日渐重要,比如更多的业务集中在云数据中心被处理,对性能和可靠性要求进一步提升;业务集中使得风险更加集中,安全威胁造成的影响面更广;云计算模式的运用,特别是虚拟化技术的引入,不同虚拟机因支持的业务不同,也需要实施有效隔离,防止业务间的非法访问甚至攻击。综合起来,政务

云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云数据中心设计方 案

云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李万鸿 -2-25 云计算是大势所趋,选择合适的硬件和软件建立云数据中心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一个非常详细的云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1.云数据中心架构设计 学校云数据中心架构图 云数据中心包括Iaas、Paas、Saas三层服务,云数据中心既是一个企业云,也能够对外提供服务,学校还能够使用别的公有云如阿里云,形成混合云。 1). SaaS:提供给客户的服务是运营商运行在云计算基础设施上的应用程序,用户能够在各种设备上经过客户端界面访问,如浏览器。消费者不需要管理或控制任何云计算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存储等等,实现智慧校园产品及学校

现有产品等给用户使用。 2). PaaS:主要提供应用开发、测试和运行的平台,用户能够基于该平台,进行应用的快速开发、测试和部署运行,它依托于云计算基础架构,把基础架构资源变成平台环境提供给用户和应用。为业务信息系统提供软件开发和测试环境,同时能够将各业务信息系统功能纳入一个集中的SOA平台上,有效地复用和编排组织内部的应用服务构件,以便按需组织这些服务构件。典型的如门户网站平台服务,可为用户提供快速定制开发门户网站提供应用软件平台,用户只需在此平台进行少量的定制开发即可快速部署应用。提供给消费者的服务是把客户采用提供的开发语言和工具(例如Java,python, .Net等)开发的或收购的应用程序部署到供应商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上去。客户不需要管理或控制底层的云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存储等,但客户能控制部署的应用程序,也可能控制运行应用程序的托管环境配置;能够使用Kubernetes、Docker容器完成应用系统的部署和管理。提供统一登录、权限、门户、数据中心、数据库等服务,实现容器管理、自动化部署、自动化迁移、负载均衡、弹性计算、按需分配、应用统计、性能检测、API接口、数据交换等功能。 3). IaaS:提供给消费者的服务是对所有计算基础设施的利用,包括处理CPU、内存、存储、网络和其它基本的计算资源,用户能够部署和运行任意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Iaas层是

智慧政务云数据中心总体架构设计

智慧政务云数据中心总体架构设计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体设计 (3) 1.1、项目设计原则 (3) 1.1.1、统一建设 (3) 1.1.2、相对独立 (3) 1.1.3、共建共享 (3) 1.1.4、安全可靠 (3) 1.2、建设思路 (4) 1.2.1、需求驱动 (4) 1.2.2、标准先行 (4) 1.2.3、围绕数据 (4) 1.2.4、逐步扩展 (4) 1.3、数据中心总体结构设计 (5) 1.3.1、总体逻辑体系结构 (8) 1.3.1.1、信息资源体系 (8) 1.3.1.2、支撑体系 (9) 1.3.1.3、标准规范体系 (9) 1.3.1.4、运行管理体系 (10) 1.3.1.5、安全保障体系 (10) 1.3.2、总体实施结构设计 (10) 1.3.2.1、数据中心交换共享平台及信息资源 (11) 1.3.2.2、数据接口系统区 (12) 1.3.2.3、各部门系统 (12) 1.3.2.4、综合应用 (12) 1.3.3、总体物理体系结构 (12)

第一章、项目总体设计 1.1、项目设计原则 1.1.1、统一建设 数据中心必须统一规范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标准,建设统一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和统一的前置机接口系统,可以避免重复投资,降低接口的复杂性,有效实现数据中心与业务部门以及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消除社会保障系统范围内的“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 1.1.2、相对独立 根据数据中心的功能定位,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作必须保持业务系统的相对独立性。为此采用松散耦合方式,通过在业务部门统一配置接口系统实现数据资源整合。 1.1.3、共建共享 一方面建设数据中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 另一方面,数据中心的数据来源于各个业务部门,因此数据中心的建设必须依靠各业务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1.1.4、安全可靠 由于社会保障数据与广大社会保障对象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所以数据中心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要做好系统的安全设计,防范各种安全风险,确保数据中心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同时数据中心必须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体系结构,采用高质量的产品,并且要具有一定的容灾功能。

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简版)

企业数据中心系统平台技术方案建议书

第1章总体建设方案 1.1总体建设思路 图、数据中心构建思路图 按照对数据中心的理解,完整的数据中心应该具备IT基础设施(主机、存储、网络)、企业级ETL平台、数据存储中心、数据共享服务、应用层、统一门户、数据管控平台。

1.2功能框架 图、功能框架 系统功能框架分为企业级ETL平台、存储与计算中心、服务层、应用层、统一门户、统一平台管控。 企业级ETL平台: 负责企业数据中心数据采集、加工、汇总、分发的过程,完成企业级数据标准化、集中化,实现数据脉络化、关系化,实现统一的数据处理加工,包括:非实时数据处理和实时数据处理,提供数据抽取、数据转换、数据加载、数据汇总、数据分发、数据挖掘等能力。 存储与计算中心: 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数据模型,以及统一的数据存储与计算,具体提供关系数据库、分布式非关系数据库、分布式文件、分布式计算,实现统一的数据存储与计算。 数据共享服务:

通过数据服务标准化开放访问,帮助企业IT建设中,应用和数据分离,引入更多的应用开发商,促进应用的百花齐放和应用的专业性;基于标准化接口,实现对标签、客户视图、指标等数据查询API封装,实现与周边系统实时互动,体现数据价值,减少数据冗余,保证数据安全,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应用层: 应用层的应用使用服务层提供的各种数据服务。本期应用层包括:经分应用、流量运营、ESOP应用、VGOP应用、指标库、流量运营战略地图、掌上分析、自助业务分析、区域洞察、渠道运营、自助分析、客户标签库、实时营销、LTE互联网管控策略。 统一门户: 提供统一域名分配、负载均衡、鉴权管理、统一管控平台接入、应用注册、应用发布、应用访问数据信息等功能,同时提供数据中心被应用访问的频次,被应用访问的数据范围,提供数据资产的评估,为应用上下线和数据开放提供依据。 统一平台管控: 面向开发人员、运维人员实现数据、应用、资源的统一管控,包括:数据资产管控、开发管理、监控管理、调度管理、系统管理、安全管理。 1.3技术架构 图、技术架构

大学云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大学数字化校 园云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精品方案 2016年 07月

目录 1项目背景4 2建设原则6 3方案设计8 3.1总体拓扑设计8 3.2总体方案描述8 3.3核心网络设计9 3.4数据中心计算资源池建设10 3.4.1需求分析10 3.4.2传统服务器建设模式弊端10 3.4.3服务器虚拟化建设方向12 3.4.4设计描述13 3.4.5服务器集群部署方案17 3.5结构化数据存储资源池建设20 3.5.1需求背景20 3.5.2需求分析20 3.5.3数据特点分析21 3.5.4统一存储系统建设22 3.5.5设计描述23 3.6非结构化大数据云存储建设23 3.6.1建设目标23 3.6.2系统组成24 3.6.3技术特点24 3.6.4分布式底层存储平台26 3.6.5数据共建与共享平台28 3.6.6一体化自动监控平台30 3.6.7数据管理统计平台32 3.7方案可靠性设计35 3.7.1服务器可靠性设计35 3.7.2存储可靠性设计36 3.7.3虚拟化可靠性37 3.7.4管理可靠性38 3.8方案特点39 3.9云平台系统建设40 3.9.1系统架构介绍40 3.9.2云管理平台解决方案特点43 3.9.3统一管理Portal45 3.9.4统一资源管理45 3.9.5物理资源管理46 3.9.6虚拟资源管理47 3.9.7监控管理48 3.9.8智能调度管理49 3.9.9组织管理51 3.9.10用户管理52 3.9.11自助服务发放53 3.9.12自动化运维55

3.9.13统计报表56 3.9.14告警管理56 3.9.15拓扑管理58 3.9.16日志管理58 3.9.17开放API59 4投资配置及预算60 4.1一期建设配置预算60 4.2二期建设配置预算60

电子政务外网云计算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电子政务外网云计算数据中心设计方案总论 1.1概述 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同时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监督,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当前的电子政务外网已经成为各部委的电子政务外部业务的承载平台,不再是单一部门的业务承载网,电子政务外网正逐步在演变为一个跨系统、跨部门的电子政务外部平台,2011年政府的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也会转向电子政务外部平台建设。 电子政务外网云计算数据中心(以下简称“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为了解决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实现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促进XX市电子政务的发展。 1.2建设背景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决定,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电子政务建设对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电子政务系统必将成为我国重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成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保障政令畅通、落实政府监管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十二五”期间,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建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平台,发挥支持作用;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础性、战略性政务信息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数据资源共享程度明显提高;初步形成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规的培训制度,与电子政务相关

的法规和标准逐步完善。 1.3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过去的数年中全国各地区都在构建电子政务外网,为此国家信息中心下发了有关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技术指导,电子政务外网发展至今,其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当前的电子政务外网已经成为各部委的电子政务外部业务的承载平台,不是单一部门的业务承载网,电子政务外网正逐步在演变为一个跨系统、跨部门的电子政务外部平台,当前电子政务外部平台的建设,网络的互通已经不再是政府建设的目标,政府更加关注电子政务外网的业务应当如何承载,数据应该如何整合,如何能够构建统一、全面的安全管理业务数据?数据整合、灾难备份作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已经得到电子政务信息部门的高度重视,统设数据中心的模式无论从投资、管理、应急方面论证都是电子政务数据集中、数据整合的理想模式。 目前的情况,每一个政府机构已经开发了自己的信息系统而不是处于孤立的状态。每一个产品和服务需要独立的信息系统来提供。每个信息系统通常是单独打包。没有通用的架构能够让前台和后台、后台和组织外部的系统的应用连接起来进行通讯,识别和授权的功能能够在每个信息系统中找得到,但不会一个组织部重新使用,更谈不上在组织之间重新使用。 数据中心主要是G2G、G2C、G2B等业务的集中处理中心,建设的重心与政府机构的业务紧密结合,是后电子政务时代数据大集中的体现,实现对集中数据的统一管理与备份。 1.4建设目标与任务 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为了解决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实现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促进XX市电子政务的发展。具体目标如下:建立数据中心的系统平台。完成相应的应用软件和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实现数据的交换、保存、更新、共享、备份、分发和存证等功能,并扩展容灾、备份、挖掘、分析等功能。 (一)建立数据中心的系统平台。完成相应的应用软件和数据管理系统建设,

数据中心同步平台建设方案

数据中心同步平台建设方案 第一章概述 1.1 平台建设背景 当前政府、企业的信息化的状况是,各政府和企业一般都设计和建设了属于机构、业务本身的应用、流程以及数据的信息处理系统,独立、异构、涵盖各自业务内容的信息处理系统,系统设计建设的时期不同、业务模式不同,信息化建设缺乏有效的总体规划,重复建设;缺乏统一的设计标准,大多数系统都是由不同的厂商在不同的平台上,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开发的,信息交互共享困难,存在大量的信息孤岛和流程孤岛。为了有效整合分散异构的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现象,提高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宇思公司要开发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主要目的是有效整合分散异构系统的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现象,提高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灵活实现不同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加强信息资源管理,开展数据和应用整合,进一步发挥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的效能,提升信息化建设对业务和管理的支撑作用。 要求新构建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要遵循标准的、面向服务架构(SOA)的方式,基于先进的企业服务总线ESB技术,遵循先进技术标准和规范,为跨地域、跨部门、跨平台不同应用系统、不同数据库之间的互连互通提供包含提取、转换、传输和加密等操作的数据交换服务,实现扩展性良好的“松耦合”结构的应用和数据集成;同时

要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能够通过分布式部署和集中式管理架构,可以有效解决各节点之间数据的及时、高效地上传下达,在安全、方便、快捷、顺畅的进行信息交换的同时精准的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实现数据的一次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设计方案 采集、多系统共享;要求数据交换平台节点服务器适配器的可视化配置功能,可以有效解决数据交换平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快速实现不同机构、不同应用系统、不同数据库之间基于不同传输协议的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为各种应用和决策支持提供良好的数据环境。要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能够把各种纷繁复杂的数据系统集成在一起完成特定业务,提供同构数据、异构数据之间的数据抽取、格式转换、内容过滤、内容转换、同异步传输、动态部署、可视化管理监控等方面功能,支持的数据包括各主流数据库(如Oracle、SQL Server、MySQL等)、地理空间数据(如卫星影像、矢量数据)、常规文件(word、excel、pdf)等各种格式,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开发特定业务服务。 1.2 应用场景 场景一: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的信息交换需求 实现各个数据中心间的数据库层面的数据共享交换,各中心之间是双向的、实时的数据交换,各数据节点的数据库是同构的数据库系统(即Oracle),数据的类型是基于数据库表格的规则数据,字段类型包含BLOB字段类型。目前各数据节点的数据结构(表)是相同的,主要是一表对一表的数据交换,数据抽取和过滤需求比较简单。目前数据共享交换是通过Oracle GoldenGate数据库同步工具来

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2020年10月10日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1) 1.1.现状分析 (1) 1.2.工程概述说明 (2) 1.3.建设意义 (2) 第二章总体方案设计 (4) 2.1.建设原则 (4) 2.2.总体框架设计 (6) 2.2.1.总体架构设计 (6) 2.2.2.资源池逻辑架构设计 (6) 2.2.3.资源池分域设计 (8) 2.2.4.资源池分层设计 (8) 2.2.5.资源池模型设计 (10) 第三章机房硬件及服务器建设 (11) 3.1.网络方案 (11) 3.1.1.需求分析 (11) 3.1.2.网络虚拟化技术 (12) 3.1.3.网络设计 (13) 3.2.存储资源规划 (16) 3.2.1.设计需求 (16) 3.2.2.存储池化技术 (16) 3.2.3.存储设计 (20) 3.3.服务器域规划 (22) 3.3.1.服务器虚拟化技术 (23) 3.3.2.物理主机 (26) 3.4.中间件与数据库域设计 (27) 3.4.1.设计需求 (27) 3.4.2.虚拟机模板技术 (27) 3.5.安全服务域设计 (28)

3.5.1.设计需求 (28) 3.5.2.网络安全 (28) 3.5.3.主机安全 (31) 3.5.4.租户和权限隔离 (32) 3.5.5.虚拟机安全 (32) 第四章机房环境建设 (33) 4.1.装饰装修工程 (33) 4.1.1.机房的平面布局和功能室的划分 (33) 4.1.2.装修材料的选择 (33) 4.1.3.机房装饰的特殊处理 (37) 4.2.供配电系统(UPS系统) (38) 4.2.1.供配电系统设计指标 (38) 4.2.2.供配电系统技术说明 (40) 4.2.3.供配电设计 (41) 4.2.4.电池 (42) 4.3.通风系统(新风和排风) (43) 4.3.1.设计依据 (43) 4.3.2.设计目标 (43) 4.3.3.设计范围 (43) 4.3.4.新风系统 (43) 4.3.5.排烟系统 (44) 4.3.6.风幕机系统 (44) 4.4.精密空调系统 (45) 4.4.1.机房设备配置分析 (45) 4.5.防雷接地系统 (46) 4.5.1.需求分析 (46) 4.5.2.系统设计 (46) 4.6.综合布线系统 (48) 4.6.1.系统需求分析 (48)

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建设技术方案

第一章、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建设目标 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中办发〔2006〕18号)等文件,以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思路为指导,建设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实现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使用,为智慧城市和全市(县、区)各部门的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机房空间、网络资源、存储灾备、安全保障和运维服务,实现信息基础资源互通共享,从底层来联系整个政府机构内外的异构系统、应用、数据库资源等,打通各个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孤岛”,满足社会服务与管理,共享基础数据库、协同办公、行政审批与处罚、智慧城管、智慧社区等应用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之间无缝的共享和交换数据的需要,实现相关部门的资源共享,提升政府的行政效率。 1.1、建设统一云数据中心 作为电子政务统一的基础资源平台,包括:网络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等,并对基础资源进行池化,使各部门各单位的用户可以灵活的共享和按需分配。 1.2、建设电子政务外网应用的云计算PAAS平台 作为全市(县、区)电子政务统一的基础资源平台,不仅需要提供IAAS层的基础设施,还能够对上层基于SOA架构的电子政务类应用进行一定的能力支撑,包括基本的数据库、中间件等通用的基础软件资源和电子政务类公共组件类的软件资源。各部门各单位不仅可以共享PAAS层资源,而且可以在PAAS平台的基础上,简单、快速的开发不同功能类的电子政务类应用。

1.3、建立统一高效的运维管理平台 建立基础资源平台的统一运维管理体系,对机房基础设施、IT设备、虚拟机、数据库以及上层应用软件等资源进行统一的检测、动态调度和自动化控制管理,简化运维管理的流程和人工操作,提高基础管理平台的运维效率,降低云数据中心运行成本。1.4、建立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 按照国家政务外网统一安全规划,参照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建立统一的政务外网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安全管理、统一安全策略、统一标准规范,保障政务外网云数据中心和政务业务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智慧政务数据中心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智慧政务数据中心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目录 第1章项目整体理解与分析 (2) 1.1项目概述 (2) 1.1.1建设背景 (2) 1.1.2建设目标 (4) 1.1.3建设内容 (5) 1.1.4建设标准 (6) 1.1.5建设原则 (8) 1.2项目建设需求分析 (9) 1.2.1信息化建设现状 (9) 1.2.2信息资源管理现状 (11) 1.2.3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1.2.4本期项目建设意义 (13) 1.2.5标准与规范分析 (13) 1.2.6流程与功能分析 (14) 1.2.7用户角色分析 (14) 第2章项目总体设计方案 (16) 2.1数据中心总体架构 (16) 2.2总体标准规范架构 (17) 2.3目录系统业务架构 (18) 2.4目录系统技术架构 (19) 2.5目录系统数据结构 (20)

第1章项目整体理解与分析 1.1 项目概述 1.1.1建设背景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数据资源的多寡、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各类社会主体的运作效率,数据分析应用能力也影响着决策者前面的方向,对数据的全面搜集和有效挖掘利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总规中用系统论的方法,以全局视角,明确了全局性的构成要素和体系结构,提出了清晰、协同、可实施的方案。该设计中分政府主导领域和市场主导领域,从市级、部门和区县三个层次,系统地开展全市顶层设计。其中,在政府主导领域,明确由决策分析与公众服务统领全局发展。并以此为依据,出台了数据中心辅助决策平台顶层设计,明确要建立各区县、各行业建设区县数据中心辅助决策平台。 政府也提出加强数据中心工作,在区领导、创新办就多次提出要加强数据整合、共享和分析,支撑领导决策能力,并从多方面已具备了开展数据中心建设的基础。 在理论研究方面,2012年开展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基础数据架构、信息资源利用模式及服务体系研究》项目,在基础数据架构方面,提出了基于配置开放式基础数据架构设计理念的“三层四区”的基础库总体架构;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提出了“四横两纵”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框架,设计了“1图(基础地图)、1库(人房关联主题库)、1表(重大事件跟踪表)、1报(民情日报)、1刊(便民服务快刊)、1年鉴(网格化年鉴)”6大数据产品,;在云服务中心服务体系方面,提出了云服务中心内容体系、流程规范、组织架构、运行模式和支撑平台需求,为数据中心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其实施提供了指导意见。 在数据资源方面,通过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数据关系,建成了相互关联的人、地、物、组织、房屋、地下空间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整合了120多万条基础数据,其中常驻人口953,998条、流动人口220,4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