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语委婉语

浅谈汉语委婉语
浅谈汉语委婉语

浅谈汉语委婉语

【摘要】语言的交际职能是语言的生命力。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委婉语是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产生并不断改变完善的,它使语言的交际更为圆融和自然。汉语委婉语作为一种民俗现象,它的产生受到民族政治经济、民族社会结构、民族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特征及价值观体系等一系列超语言的人文因素的影响。委婉语是由“指称”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决定而构建的一种语言替代,对任何所指物的委婉表达,都是通过语言替代来实现理想的语言效果。

【关键词】委婉语文化语言替代

【正文】

美国语言学教授Edward Sapir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①L.R.Palmer也说:“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②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语言理解就包含着文化理解,同时语言理解需要文化理解;语言理解的层次越高,文化理解也就越高,需要的文化理解也越高。

李泽厚先生曾就“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论述了人与自然相辅相成的关系,语言与文化也是如此密不可分。语言跟着社会发展的进程从无到有,逐渐演变,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其它社会现象和意识联系在一起,反映着文化因素,同时也被文化的变迁影响。逻辑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他的书中曾经有关于语言的阐述——语言图象论。他认为语言是世界的投影,语言的结构反映了世界的结构,通过对语言的剖析,可以看清世界。

而我国杰出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对此作了浅显简明的总结:“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

语言的发展,由于内因和外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呈现出种种不同的现象。从空间和结构上反映出来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语言间的相互影响,主要有借用、混合和融合三种情况——相互接触较多的语言中,最容易发生借用现象,这是使语言丰富发展的重要手段;混合在借用的基础上加深加广,是指在长期的混合使用过程中,一种语言或两种语言渗入

① Edward Sapir,Language,P.221

② L.R. Palmer,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Linguistics,P.151

在某一语言的声音系统和意义系统中,形成比较稳定的体系或指一些在一定历史过程中暂时的或只是某些因素的临时结合;融合是一种语言战胜另一种语言的情况,语言融合的遗迹,表现为底层现象,在融合了其他语言的结构中,含有被融合的语言的某些遗留下来的因素。从时间和历史的连续中反映出来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语言分化和整化。分化指一种语言或一种语言因素,逐渐分化为几种语言或几种语言因素的状态。如方言、习惯语、亲属语言等。语言的整化指几种语言或语言因素在发展过程中相接近起来或逐渐一体化。

语言的作用体现为语言的职能。“也许由于它太平淡无奇了,我们对语言很少注意,把它只看成像呼吸或者走路那样理所当然的事。”③语言无处不在,无时不用,这是语言最普通的地方,也是最重要的地方。斯大林有这样的阐述:“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④点明了语言最重要的交际职能。语言的交际职能就是语言的生命力。

季绍德说:“在一定语言环境里,遇到直说会强烈刺激对方情感或预计直接表达会影响语言效果的时候,便不言本意,采用一种委婉曲折的话来表达,这种修辞方式叫委婉。”⑤陈望道先生是这样界定“委婉”的:“说话时不直白本意,只用委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的,名叫婉转辞。”⑥

汉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汉文化的一个突出的思想就是“中庸”,话不能说得太满、太绝,但许多事情还不得不表达出来,因此人们就在言语中更多地采用了委婉语这种表达方式。但词和句子本身并不是委婉语,只是在语言的运用中才使它们成为委婉语。委婉语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就背上了鲜明的社会文化心理的标记,表现出强大的交际功能。

委婉的说法是用一个适度的、不直接的、含糊的词来取代一个令人感到粗鲁的、过于率直、具有冒犯性的词,所以委婉语通常被定义为有益或被扬升的词汇。莎士比亚曾说过:玫瑰无论叫什么名字,它一样的芳香。所以,委婉语所表达的真正意思是和用粗俗语言陈述的内容本质是一致的。只是选择一个不直接提及事情不愉快的侧面的词来代替那个包含令人不悦内涵的词,尽力淡化、净化这个词语所带来的损害性联想。

汉语委婉语作为一种民俗现象,它的产生受到民族政治经济、民族社会结构、民族生

③布龙菲尔德《语言论》商务版 P.1

④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

⑤季绍德《古汉语修辞》吉林文史出版社

⑥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

活方式、民族心理特征及价值观体系等一系列超语言的人文因素的影响。

“忌讳”是汉民族心理层级体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与之相适应,语言禁忌是产生委婉语的直接动力。另一方面,汉民族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言语交际中避俗求雅、力图含蓄,这是委婉语产生的另一个原因。而委婉语在当今社会的使用,除了上述两点,还有力求礼貌幽默、模糊政治军事局势严重性等原因。以下分别作简单阐述。

对崇高神圣或令人讨厌的事物的禁忌。人们对某些人、某些事物特别崇拜,认为直称他或它的名称是大不敬的行为,因此必须禁忌。避讳就是一例。对尊者、长者等不能直呼其名,哪怕是读音有点相近也应当回避。再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秀才”一词就已产生,但刘秀做了皇帝后,为避其讳,就将“秀才”改为“茂才”。同时,对一些特别讨厌的事物,不愿提及它,也要禁忌。如对于明朝的人来说“元”是十分痛恨的,所以明朝人把“元来、元任、元由”等词的“元”一律改成“原”,成了“原来、原任、原由”。

对危险恐怖神秘事物的禁忌。“死亡”在人们看来是一件恐怖危险的事情,常常要对它表示禁忌。人们还用“死”的不同说法,表现不同阶层、身份和年龄的人的死,表现死的不同原因、方式,以及不同的感情色彩。如“崩”,意谓天崩地塌。帝王之死,犹如天崩地塌,为大国之难,因此婉称帝王或帝后死亡。同义的还有:崩驾、崩殂等。薨,房子坍塌时发出颠坏之声而令人震惊,古代用以婉指诸候或二品以上大官之死。类似的有:薨背、薨逝、薨陨等。“不禄”则专指士大夫等一般官吏之死。而现代则多用不在、故去、逝世等表达死亡之意,在一些庄重、严肃的场合,也用安眠、安息等。

对不洁或难以启齿的事物的禁忌。这些大多是有关人体器官、生理现象等的词语。例如,把厕所称作“洗手间”、“卫生间”等。再如,比起西方民族,汉民族文化传统中,性观念更为严肃保守,性心理更为含蓄羞涩,婚姻关系和家庭结构都比较牢固,性行为受到较好的道德约束与社会控制,加之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积淀,言语过程中有关“性”的一切均属禁忌之列。

汉语的称谓中委婉语众多。作为礼仪之邦,汉民族非常重视言语交往过程中的礼尚往来,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还要力求雅致,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同义称谓语。一般说来,直称则比较通俗,婉称则显得文雅。例如,称妻子的父亲为“岳丈”,比“丈人”要文雅些,但比起“泰山”、“冰翁”来,后者则更加典雅。

汉语委婉语不仅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而存在,实际上也给我们提供了汉文化中有关价值观的许多信息,为数不少的委婉语也应运而生。例如,中国人在与价值观念有关的“钱”

的问题上,态度表面看是矛盾的:一方面“君子言仁不言利”;另一方面“钱”毕竟是财富的象征,人们又离不开它。这种“矛盾”心理在言语实践中的调和就是正面谈论“钱”时,毫无顾忌,但在涉及个人的金钱观念时,往往避“俗”就“雅”,如用“金、银、钞票、现金、款项、收银处”等代替。这使得中国人既可以从容地谈“钱”,又能保全体面。此外,不直言“钱”有时是缘于宗教原因或迷信心理。例如“佛龛”,有的人就不说买,而是说“请”,因为“佛龛”作为供奉佛像的小阁子,是佛界净地,佛界是视金钱为世间浊物的,说“买”就显得俗气,有玷污佛祖之嫌。

委婉语的使用可以使人类的语言妙趣横生、诙谐幽默。现在用来描绘为保持体型而进行的“反肥持久战”,幽默地说明了减肥女士的决心和毅力。在家庭生活中,有的妻子比较强硬,丈夫软弱,这样的丈夫常被称为“妻管严”。这些词语含蓄委婉,更让人回味。

在政治和军事中,也涌现出一批外交上的委婉语。外交家常常企图将紧张局势的严重性缩小到最低限度,因而让自己的真正动机给人以模糊的印象,这样的委婉语只有行家才会明白。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写信给孙权说:“今治水军八十万,方与将军会猎于吴。”⑦所谓“会猎”实指交战,这是用委婉的言词进行军事恫吓。另外如外交抗议,政策问题,如不加掩饰地使用直言,或者不合乎国际惯例,或者造成政局不稳,运用委婉语可表现出有节的政治风度,避免冲突的发生。

总之,委婉语在含糊化、弱化、美化表达的同时,有这样一个基本特征:委婉语是由“指称”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决定而构建的一种语言替代,对任何所指物的委婉表达,都是通过语言替代来实现理想的语言效果。从哲学上来说,世界万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这种联系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有的是有规律可循的,有的则是无规律可循的。间接的、不规律的联系呈现出来,更多地依赖于人类思维的主观发挥。因此,委婉语的语言替代也是一种联想替代。委婉语的使用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使用委婉语的目的是为了礼貌、自尊,或得到其它的某种特定效果。其原因通常是由于社会文化习俗的规约,与一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

[参考书目]

1.《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语文出版社 1989年1月第一版。

⑦刘向《战国策》

2.《语言理论》宋振华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3年12月第一版。

3.《语言学新解》熊学亮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2月第二版。

4.《聪明人说话的100个小诀窍》孙广春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年5月第一版。

5.《实用委婉语辞典》王亚军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5 年4月第一版。

6.《逻辑哲学论》维特根斯坦商务印书馆 1996年12月第一版。

7.《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6月第三期。

8.《现代语文》2007年2月。

9.《南京社会科学(语言学研究)》2007年第十二期。

10.《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6月。

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欢迎阅读 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称谓语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 古代称谓语 2.下,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4.称地望 杜少陵(杜甫) 韩昌黎(韩愈) 现代称谓语 1.亲属称谓

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旁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伯、叔、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姐、嫂子)。 2.社交称谓 职务:部长、省长、司长、厅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 军衔: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 职称:工程师、教授、讲师等 职业:医生、护士、老师、会计、律师、教练等都可以加上姓称呼别人 A 等; “小”“老”“薄”“贱”“敝”“鄙”“愚”“寒”(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小女、小可;老夫、老朽;薄技、薄酒、薄面;贱姓、贱内;敝人、敝处;鄙人、鄙见;愚兄、愚见;寒舍、寒门。 “敢”(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敢问、敢烦。?? “劳”(烦劳,请别人做事所说的客气话):劳驾、劳步。 常用敬词 “拜”

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 拜贺:指祝贺对方 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 拜望:指探望对方 “叨tāo” 叨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沾光 “奉 惠 玉(如玉成、玉体) 垂(如垂询、垂爱) 雅(如雅正,雅意) 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光顾:敬辞,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

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 后学: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多用作谦辞。 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海涵:敬辞,大度包容(多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 斧正:敬辞,请人改文章。 指正:(用于请人批评自己的作品或意见)指出错误,使之改正。 。2~3 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碧玉年华;

浅谈双关语的妙用

浅谈英语双关语的妙用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商务外语系吴巧格 摘要:双关语是英语中的一种很重要的修辞手段,它使语言幽默诙谐、生动形象,所以广泛用于各种文体之中,本文主要探讨英语双关语的应用及其语言效果。 关键词:双关语;笑话;广告;文学作品 英语双关语pun,又叫paronomasia或play-on words,是一个词或词组,以文字游戏的形式出其不意地把互不关联的双重含义同时结合起来。双关语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谐音双关(paronomasia)和一词二义双关(antalaclasis)。谐音双关会用到两个发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不同的词来造成双关。而一词二义的双关是指一个词被使用两次或以上,每次都是不同的含义。[2]双关语的恰当运用可以使语言幽默诙谐,简洁精辟。英语双关语广泛应用于许多文体中,尤其是幽默故事、脑筋急转弯、广告和文学作品等。 一、在笑话中的应用 双关语可以有同音异义或同形异义,经常会产生歧义,由此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我们熟悉的赵本山小品中有大量的双关语引起的笑话,比如“昨天、今天、明天”,“话疗”、“我和你”等,同样地,英语中也有很多由双关语引起的笑话。 例如: Teacher:In this box,I have a 10-feet snake. Sammy:You can’t fool me,teacher...snakes don’t have feet.学生将教师话语中的feet“英寸”理解为foot“脚”的复数形式feet,从而产生幽默效果。又如:—Where is Washington? —He’s dead. —I mean, the capital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y loaned it all to Europe. —Now do you promise to support the constitution? —Me? How can I? I have got a wife and six children to support. 该幽默中的被采访者有意无意间用到了Washington(华盛顿,美国州名,美国第一任总统)、capital(首都、资金)、support(支持、供养)三个词的双关意义,不停打岔,让人捧腹。再如: Father: Tom, remember to be good while I’m away. Tom: Sure I will, Dad—for a dollar. Father: Why, when I was your age,I was good for nothing. 有些英语双关语是巧妙地把英语习语拆开理解,比如此例,父亲叫儿子乖些,儿子趁机要些钱,父亲说他小时候表现好从不要奖励,但因为good for nothing又有“饭桶”“草包”“二流子”之意,因而就产生了喜剧效果。 二、在脑筋急转弯中的应用 和我们熟悉的脑筋急转弯比如“树上骑个猴,地上一个猴,总共几个猴?”一样,英语中也有许多双关语引起的脑筋急转弯,它们打破常规思维,正因为双关语的出其不意,所以

浅谈-英语委婉语特点其应用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特点及其应用 中文摘要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总有些不能直截了当说出来的话。在人们交际的过程中,有些词语使人尴尬,惹人不快,招人讨厌或令人害怕,如果直接表达出来会给人一种粗俗、轻浮、无礼的印象。因此在一些场合为了避免难堪,或减轻对人的感情伤害,人们创造了委婉语。在西方社会文化生活中,在很多领域,人们广泛地使用着委婉语,这和世界上多数地区是一样的。本文着重介绍了英语委婉语的特点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探讨了人们使用这些委婉语的原因。 关键词 英语委婉语;特点;应用 Abstract In every society there are certain things that are supposed to be unspeakable. A fair number of words make someone embarrassed、unhappy、dislike or fear when used in munication. If we express the meaning in the direct way, we will make such impression which is vulgar, frivolous, and impolite. In order to avoid the embarrassment or ease the sting of harsh words, man has created euphemisms. In western cultures, many of the fields that people tend to euphemize widely are not different from anywhere in the world.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English

现代汉语学生论文选题

现代汉语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市(或县/乡镇)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2.××市(或县/乡镇)地名研究 3.××话的特殊词汇 4.××话的量词研究 5.××话的代词研究 6.××话的疑问句研究 7.××话与普通话的语序比较 8.校园流行语考察 9.网络词语的文化内涵 10.手机短信语言的修辞方式 11.流行歌曲歌词中语义的超常搭配 12.现代汉语中异读词的规范问题 13.报刊语言规范问题 14.关于普通话词语规范的几点建议 15.试论现代汉语后缀”者”的构词规律 16.广告中的语言修辞浅论 17.化妆品广告的用词特点及文化内涵 18.广告语中语用预设的运用及分类 19.广告语的隐喻分析 20.试论广告语中一语双关辞格的运用 21.广告用语中的语言技巧考察 22.论小品的幽默讽刺语言艺术 23.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 24.小议主持人的幽默语言艺术 25.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技巧论析 26.XX作家(或作品)语言研究 27.汉字的字形修辞现象 28.汉字结构的美学原则 29.近年来出现的某些新词及其发展研究 30.关于称谓语的异化与泛化 31.歇后语与言语幽默 32.歇后语的语义论析 33.简析熟语和成语的种属关系 34.店名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店名”也可换成”人名”,”姓氏”,”地名”,”菜名”,”品牌名称”等等词语,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 35.网络语言交际特点初探 36.熟语的语形问题浅论 37.试论成语与民族自然环境,文化传统,语言特点的关系38.成语的划界和释义问题 39.惯用语的划界和释义问题 40.汉语隐语说略 41.论缩略语 42.词语的形象色彩及其功能浅析 43.XX小说中色彩词的运用及作用 44.歧义句的产生原因及分化办法 45.浅析汉语歧义的语用价值 46.连谓句与兼语句的辨析 47.小议词义虚化 48.简论现代汉语中的名词重叠现象 49.”像X似的”语用价值浅析 50.某类词(如代词,语气词等)的语用研究 51.主语省略的修辞作用 52.连词连接作用研究 53.现代汉语插入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 54.现代汉语委婉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 55.汉语口语中的话语标记研究(如:“对了,嗯,好,得了,回头,然后,我说”等) 56.代词”人”,”人家”使用情况考察 57.确定语法病句的标准和修改病句的原则 58.句末语气词使用状况调查 59.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 60.现代汉语程度副词重叠式研究 61.对立原则和××方言的音位 62.互补原则和××方言的音位 63.论汉语言的音节特点 64.同音词分析(或同义词分析) 65.浅谈汉语的词类划分 66.汉语的联合式构词法(偏正式,补述式也可以任选一种) 67.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构 68.虚字和汉语的语法形式 69.语法中的语义因素 70.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71.新兴词缀研究 72.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 73.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 74.论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 12 现代汉语语序在汉语语法中的作用 13 现代汉语紧缩句的音乐美 14现代汉语叠音词的作用初探 15现代汉语中缀说略 16 现代汉语《围城》中的比喻

浅谈英语委婉语赏析(一)

浅谈英语委婉语赏析(一) 论文关键词:英语委婉语交际功能跨文化交际 论文摘要:随着人们交往的日益频繁,英语委婉语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在人际关系中的“润滑”作用越来越突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更是反映着英美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因此了解委婉语对于熟悉英美文化、实现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引言 英语中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在古希腊语中,“eu-”的意思是“well(好)”,而词干“-pheme”的意思是“speech,saying(言语)”,“-ism”是一个词后缀,简单地说,euphemism 的意思是“fairspeech(说好话)”。美国著名作家门肯称委婉语为镀金词(gildedwords),还有人把它说成化妆词(cosmeticwords),这是对委婉语含义和作用的形象描述。委婉语源远流长,它的产生与语言禁忌有关。在英国,委婉语的使用至少可以追溯到11世纪。当时已经有雅词和秽词之分,“雅词”就是英语委婉语的前身。因此我们说委婉语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在社交中为了谋求一种理想效果所创造出来的一种适当的语言形式。 二、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1.避讳功能 由于人们对某些事物或现象的恐惧或是羞于提及,在语言表达时不愿言或是不敢言,由于现实需要,不得不表达此种意思时,便使用委婉语来代替。宗教方面,对神灵(无论是善还是恶)的敬畏使人们不敢直呼其名。例如,罗马人称Furies(复仇女神)为Eynebdies(和善者),Erinyes(受尊敬者)。为避免亵渎上帝,英美人用Golly,Gosh来表示God(上帝)。死亡是人类的最终归宿,也是无人可以跨越的生命终点。“死”这个词在东西方文化中历来被视为不吉利的事,因此世界各地关于死亡的委婉语很多。英语中对死亡有如下表达方式:passaway,gotothewest,beinAbraham’sbosom,climbthegoldenstaircase,gotoabetterplace,expire,gotovisitone’sancestors等。更有甚者,与死亡相关的话题人们也不愿谈及。如棺材(coffin)被称为box,墓地(cemetery)这一冷冰冰的字眼被换成了memorialpark(纪念公园),让人感觉到宁静、温馨。在竞争激烈的西方社会,old(老)是一个让人十分避讳的一个词。因为老意味着衰朽残年、来日不多,意味着必须退出主流社会。如果称别人为oldman 或oldwoman,是对别人的一种冒犯或者轻视,是很不礼貌的一种表现。因此,英语中产生了很多有关old的委婉语。比如,人们把老年人称作seniorcitizen(资深公民),elderly(长者),advancedinage(上了年纪),the-longer-lived(生活经历较长的人),seasoned-man(历练的人),等等。另外,把老人院称作youngtown(年轻城)或者nursinghomes(疗养院),homeforadults(成人之家);老年时代则叫做goldenyears(黄金时代),thirdage(第三年龄)等。 2.礼貌功能 礼貌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礼貌原则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的原则。日常生活中,太直率的语言常常显得粗俗、不雅,因此人们使用委婉语来避免尴尬、误解、不快和可能引起的矛盾。例如对于相貌丑陋的妇女,往往不直接说长得很丑(ugly),而使用相貌平平(plain)一词。称智力低下的学生为aslowlearner(较慢学习者)。在英语中,各种残疾人被称为handicapped,inconvenienced(行动不便的),把失明叫做visuallyretarded(视力上有障碍的)。很多职业出于礼貌被善意的美化,如家庭主妇被美称为domesticengineer(内务工程师),农民被美称为agriculturalsciencespecialist(农业科学家),清洁工被称为sanitaryengineer(卫生工程师),服务员成了dining-roomattendants(餐厅管理员),园林工人被拔高为landscapearchitect(园林建筑师),甚至连屠夫都成了meattechnologist(肉类技术专家)。另外,人们用packingengineer代替porter(搬运工),用sanitaryengineer代替garbagecollector 或dustman(清洁工)。更有意思的是,当你问到一位在餐厅洗碗碟的人(dishwasher)的职

汉语委婉语

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 □ 刘冬梅 [摘要]委婉语是重要的一种语言现象,是社会心理学在语言中的反映。死亡是人生最大的恐惧,也是人类痛苦的主要根源之一,因此它常为人们所忌讳,死亡主题是委婉语产生的永久源泉。本文从语用原则,构成手段,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等方面对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作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死亡委婉语语用原则构成手段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89(2009)08-0103-02 较早给“委婉”下定义的陈望道先生在其1933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一书中说:委婉即“说话时不直接表白本意,只用委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王希杰先生则在陈氏基础上进一步加以补充完善,使定义更为严谨科学,他说:“不能或不愿直截了当地说,而闪烁其辞,拐弯抹角,迂回曲折,用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运用了委婉辞格的语言(或者说词语)就是“委婉语”。委婉语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运用比较抽象、模棱两可的概念或用比喻、褒义化的手法,使谈话双方都能采用柔和间接的方式来谈论不宜直说的事,而且帮助谈话者克服谈论某些事物时的心理障碍,冲淡或排除各种不愉快的联想。 汉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汉文化的一个突出的思想就是“中庸”,话不能说得太满、太绝,但许多事情还不得不表达出来,因此人们就在言语中更多地采用了委婉语这种表达方式。但词和句子本身并不是委婉语,只是在语言的运用中才使它们成为委婉语。委婉语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就背上了鲜明的社会文化心理的标记,表现出强大的交际功能。“说凶即凶”,“说祸即祸”,这种自古以来将语言看作具有魔力的思想意识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普遍存在。“死”对人类而言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从社会心理上讲,“死亡”总要伴随着痛苦,引起恐惧和忧虑,无论什么人都有打心眼里不愿意提及这些神秘的字眼,所以在汉语中,对于死亡的委婉语足有成百上千,人们通过一切办法避免谈及死亡。 一、死亡委婉语的语用原则 1.Leech的礼貌原则在委婉语中的体现 英国著名学者利奇把礼貌原则划分为六大类:(1)得体准则(Tact Maxim)。(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其中,一致准则指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①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②尽量增加双方一致。同情准则指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而与死亡相关的委婉语主要体现了一致原则与同情原则.一致准则与同情准则是死亡委婉语所遵循的重要语用原则。 不管在哪种文化中,人们都期盼平安健康、吉祥如意,但难以避免生老病死的不幸发生。对此,人们会感到沮丧、伤感、忌讳。所以在谈论死亡时尽力净化“死”所带来的损害性的情感联想,避免正面接触这一主题,减少自己与他人情感上的对立,与对方建立共同的感情基础,引起与对方情感上的共鸣,为了让对方体会到对死者的怀念和尊敬,或体现对死者的亲属,朋友的同情,人们不直接谈及死亡,而采用含蓄、婉转的方式来表达此意思,这有利于调节人们的心理状态,缓和气氛。即尽力净化“死”所带来的损害性的情感。现代汉语如“走了”、“离开了”、“永诀”、“永别了”、等表达难以割舍之情,尤指亲友的死亡;“没了”“去世了”、“不在了”、“物故”、“故世”、“过世”、“谢世”则用来表达一般意义的避讳,避免重提死亡这一神秘而又可怕的字眼;如果是针对生前处境艰难或久病、恶病缠身的人的死亡,通常用“解脱了”等表示同情和安慰;未成年去世称:“夭折”、“夭亡”;对于年轻人过早的死亡称之为“被夺去了生命”;对于年

浅谈-英语委婉语特点应用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特点及应用 中文摘要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总有些不能直截了当说出来的话。在人们交际的过程中,有些词语使人尴尬,惹人不快,招人讨厌或令人害怕,如果直接表达出来会给人一种粗俗、轻浮、无礼的印象。因此在一些场合为了避免难堪,或减轻对人的感情伤害,人们创造了委婉语。在西方社会文化生活中,在很多领域,人们广泛地使用着委婉语,这和世界上多数地区是一样的。本文介绍了委婉语同禁忌语的关系,委婉语对语境的依赖性,着重介绍了英语委婉语的特点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探讨了人们使用这些委婉语的原因。 关键词:英语委婉语;禁忌语;语境;特点;应用 Abstract In every society there are certain things that are supposed to be unspeakable. A fair number of words make someone embarrassed、unhappy、dislike or fear when used in munication. If we express the meaning in the direct way, we will make such impression which is vulgar, frivolous, and impolite. In order to avoid the embarrassment or ease the sting of harsh words, man has created euphemisms. In western cultures, many of the fields that people tend to euphemize widely are not different from anywhere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uphemism and taboo and the dependence on the context. It mainly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 and the causes of using euphemism. Key words: English euphemism; taboo; context; characteristics; application

中西委婉语的对比

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 摘要:委婉语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中西方语言中均存在大量的委婉语,它象征着社会的文明,折射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本文对中西的委婉语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促进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委婉语;对比;差异

COMPARATIVE STUDY ON EUPHEMISM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Abstract:The euphemism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use.There are a number of euphemism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which is a symbol of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a reflection of the social-cultural background.This thesis aims to promot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s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euphemisms. Keywords:euphemisms;comparative;difference

1.引言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不同社会的委婉语既有共性又有不同。同时,委婉语的表现方式和交际作用在不同程度上又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特点,并且受到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英语学习者应该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反映在委婉语上的文化差异,以消除语言文化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 委婉语的含义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同的语言社团,不同的社会层次中,都会存在有一些特定的表达方法来达到委婉的效果。汉语称为“委婉语”,即使用语气和缓的、好听的、含混的、兜圈子的、令人愉快的或不得罪人的说法去替代生硬的、粗俗的、不便直说的、令人不快的说法。而在《牛津简明英语辞典》中对“euphemism”一词的定义是:“Substitution of mild or vague or round about expressionfor harsh or direct one,expression thus substituted.” 3. 英汉委婉语的共同点 3.1. 共同的根源:委婉是禁忌心理的产物。委婉语和禁忌语是互相关联的。自古人类就对某些神秘事物心存忌讳,遭到禁忌的事物的名称时常以一种“得体、高雅”的名称进入语言交际。社会礼仪常常需要把话说得婉转些、含蓄些。一旦遇到刺激性的字眼,敏感的话题就需要转移,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际和谐顺利地进行,交际双方才更乐于接受。对犯忌讳的事物或避而讳之或委婉言之,于是避讳委婉的修辞手法应运而生。这就是英语委婉语和汉语委婉语产生的共同根源。“忌讳”是产生委婉语的主要原因。早期人类无法理解自然现象和自然力的本质,于是产生了一种对自然力的崇拜以至恐惧。人们迷信鬼神迷信超自然的力量,有关鬼神的神话就成为了禁忌语(taboo)。当人们不愿说禁忌的名物或动作,而又不得不指明这种名物或动作时,不得不用隐喻来暗示人家不愿说的东西,用曲折的表达来提示双方都知道但不愿点破的事物。

汉语双关传统述评.

收稿日期:2006-02-16 作者简介:王志伟(1969-,男,河南中牟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英语修辞 学、英语文体学与语篇分析研究。 第22卷第4期2006年8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SHAN GQ IU TEACHERS COLL EGE Vol.22 No.4August ,2006 汉语双关传统述评 王志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上海200083 摘要:汉语双关名称来源不详,但其使用源远流长。汉语丰富的文字游戏、独特的谐音文化以 及含蓄的民族心理等构成了汉语双关语的文化基础。汉语双关传统主要通过语言游戏和修辞手段 两种形式得以延续,运用领域主要涉及古体诗歌、文字游戏、谜语、歇后语、相声小品、网络文学、手机短信等。中国传统的修辞哲学思想使得汉语双关地位不如西方显赫,双关研究也因此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关键词:汉语双关;文化基础;人文传统中图分类号:H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0604-0133-04 双关语作为世界多种语言中共有的语言现象,其使用至少可以追溯到世界各地早期的口头语言游戏之中。根据现有文献,双关语的书面使用在西方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

纪的荷马时代。[1] 在中国至少也可以追溯到包括从西周时期 (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创作的诗集《诗 经》。然而,和英语一样,汉语“双关”名称的由来也不能完全确定,《词源》、 《汉语大词典》、《修辞学发微》等修辞学专著和词典多首标范仲淹《〈赋林衡鉴〉序》:“兼明二物者,谓之双关。”但马国强在检读了汉魏至唐宋历代诗歌后发现,范仲淹之前就已经有诗言及“双关”,佐证是《全唐诗》650卷方千的有诗歌《袁明府以家 寄余,余以山梅答赠,非惟四韵,兼亦双 关》。[2] “双关”称名是否还可以再往前溯源,至今不得而知。不过,双关语作为世界文明中一种最为喜闻乐见的创作手段,作为资格老、牌子硬、经久不衰的修辞手段,其传统极为悠久,本文拟从汉语双关的文化基础和人文传统等角度入手,对汉语双关传统进行简要探讨。 一、汉语双关语的文化基础 中国文化中历史悠久的文字游戏、谐音文化、含蓄的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等构成了汉语双关语的文化基础。 第一,文字游戏。人类是游戏的动物,游戏是创造的准备,也是人类文化的基础。在人类的游戏中,语言文字游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雅各布逊(Roman Jacobson ,1896-1982强调“语言文字游戏的重要性不应低估”。[3]王佐良先生

浅谈汉语委婉语

浅谈汉语委婉语 【摘要】语言的交际职能是语言的生命力。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委婉语是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产生并不断改变完善的,它使语言的交际更为圆融和自然。汉语委婉语作为一种民俗现象,它的产生受到民族政治经济、民族社会结构、民族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特征及价值观体系等一系列超语言的人文因素的影响。委婉语是由“指称”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决定而构建的一种语言替代,对任何所指物的委婉表达,都是通过语言替代来实现理想的语言效果。 【关键词】委婉语文化语言替代 【正文】 美国语言学教授Edward Sapir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①L.R.Palmer也说:“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②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语言理解就包含着文化理解,同时语言理解需要文化理解;语言理解的层次越高,文化理解也就越高,需要的文化理解也越高。 李泽厚先生曾就“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论述了人与自然相辅相成的关系,语言与文化也是如此密不可分。语言跟着社会发展的进程从无到有,逐渐演变,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其它社会现象和意识联系在一起,反映着文化因素,同时也被文化的变迁影响。逻辑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他的书中曾经有关于语言的阐述——语言图象论。他认为语言是世界的投影,语言的结构反映了世界的结构,通过对语言的剖析,可以看清世界。 而我国杰出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对此作了浅显简明的总结:“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 语言的发展,由于内因和外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呈现出种种不同的现象。从空间和结构上反映出来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语言间的相互影响,主要有借用、混合和融合三种情况——相互接触较多的语言中,最容易发生借用现象,这是使语言丰富发展的重要手段;混合在借用的基础上加深加广,是指在长期的混合使用过程中,一种语言或两种语言渗入 ① Edward Sapir,Language,P.221 ② L.R. Palmer,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Linguistics,P.151

现代汉语委婉语简略

现代汉语委婉语简略 【摘要】:本文对现代汉语委婉语作了初步探讨,认为汉语委婉语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源于语言禁忌。同时,儒家传统文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忌讳”是其产生的民族心理基础。 【关键词】:委婉语禁忌儒家传统文化 委婉语是在特定的言语交际环境制约或作用下,为适应社会文化传统规范、风俗习惯和交际主体的心理需要,表达者不直言其事或不直说本意,而选用具有与直接语所指或含义相同的语言手段或言语手段来替代或转换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 委婉语是一种民族文化在语言中的反映。委婉语源于语言禁忌。语言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最初是从“塔布”产生的。人们迷信鬼神,对鬼神尊敬、崇拜直至惧怕,以至不敢直呼其名,鬼神名称成了英语中最早的禁忌语,而指代鬼神的词语便是最早的委婉语。 汉语委婉语作为一种民俗现象,它的产生受到民族政治经济、民族社会结构、民族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特征及价值观体系等一系列超语言的人文因素的影响。在此,我们把探寻视角限定在汉民族心理框架内与言语交际密切相关的心理特征上。“忌讳”是汉民族心理层级体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与之相适应,语言禁忌是产生委婉语的直接动力。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崇高神圣或令人讨厌的事物的禁忌。人们对某些人、某些事物特别崇拜,认为直称他或它的名称是大不敬的行为,因此必须禁忌。避讳就是一例。对尊者、长者等不能直呼其名,哪怕是读音有点相近也应当回避。再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秀才”一词就已产生,但刘秀做了皇帝后,为避其讳,就将“秀才”改为“茂才”。同时,对一些特别讨厌的事物,不愿提及它,也要禁忌。如对于明朝的人来说,“元”是十分痛恨的,所以明朝人把“元来、元任、元由”等词的“元”一律改成“原”,成了“原来、原任、原由”。第二,对危险恐怖神秘事物的禁忌。“死亡”在人们看来是一件恐怖危险的事情,常常要对它表示禁忌。人们还用“死”的不同说法,表现不同阶层、身份和年龄的人的死,表现死的不同原因、方式,以及不同的感情色彩。如“崩”,意谓天崩地塌。帝王之死,犹如天崩地塌,为大国之难,因此婉称帝王或帝后死亡。同义的还有:崩驾、崩逝崩殂等。薨,房子坍塌时发出颠坏之声而令人震惊,古代用以婉指诸候或二品以上大官之死。类似的有:薨背、薨逝、薨陨等。“不禄”则专指士大夫等一般官吏之死。而现代则多用不在、故去、逝世等表达死亡之意,在一些庄重、严肃的场合,也用安眠、安息等。第三,对不洁或难以启齿的事物的禁忌。这些大多是有关人体器官、生理现象等的词语。例如,把厕所称作“洗手间”、“卫生间”等。再如,比起西方民族,汉民族文化传统中,性观念更为严肃保守,性心理更为含蓄羞涩,婚姻关系和家庭结构都比较牢固,性行为受到较好的道德约束与社会控制,加之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积淀,言语过程中有关“性”的一切均属禁忌之列。 汉民族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言语交际中避俗求雅、力图含蓄,这是委婉语产生的另一个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汉语的称谓中委婉语众多。作为礼仪之邦,汉民族非常重视言语交往过程中的礼尚往来,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还要力求雅致,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同义称谓语。一般说来,直称则比较通俗,婉称则显得文雅。例如,称妻子的父亲为“岳丈”,比“丈人”要文雅

双关语

Pun: an amusing use of a word or phrase that has two meanings, or of words that have the same sound but different meanings. https://www.360docs.net/doc/5c2440694.html, He often broke into song because he couldn't find the key. ? Time flies like an arrow, fruit flies like a banana. ? 时光像箭一样飞逝,水果像香蕉一样飞逝??? ? Does it make sense? ? 这句话乍一看,好象是说:时光像箭一样飞逝,水果像香蕉一样飞逝。其实这句话后半部分的真正意思是:果蝇喜欢吃香蕉,也就是fruit flies/like/a banana。---- Who is closer to you, your mom or your dad ? (爸爸和妈妈谁和你更亲近?)——Mom is closer, because dad is father. “father”(父亲)与“farther”(更远)同音? ---- What fruit is never found singly ? (什么水果永远不会是单个的?)? ——A pear. ? “pear”(梨)音同“pair”(一对)? ---- Which runs faster, heat or cold? ? —Heat,because you can catch a cold. ? ---- What eight-letter word has only one letter in it? ? —Envelope. ? ---- What kind of table has no legs? ? ——A timetable. ? ---- What kind of witch(女巫) has no power? ? ---- Sandwich.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Today is a Gift: That's why we call it——the Present. —— Joan Rivers, American humorist 双关语及其翻译 2010-11-20 10:19:05 作者:sunny来源:浏览次数:85 网友评论 0 条双关语(pun)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是指有意识地将同音异义词或一词多义的现象运用到句子中,利用这些词或句子间相互的逻辑关系来表达两层不同的含义,以使语言诙谐幽默、生动有趣。外国学者Joel Sherzer~E双关语定义为:A pun is a form of speech play in which a word or phrase unexpectedly and si multaneously combines two unrelated meanings(-个词或词组,以文字游戏的形式,出其不意地把互不关联的两层含义同时结合起来)。从修辞学上来说,它属于借代范畴的辞格。双关语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是从西方政治家的演讲到东方的古老民谣,还是从大文豪的不朽作品到传世千古的唐宋诗词,双关语充满诙谐和智慧的身影无处不在。据有关研究表明,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就使用了3000多个双关语。而在我们汉语中,早在六朝的乐府民歌中就有“衔碑(谐悲)不得语”,“夜夜得连(谐怜)子”,“昼夜长悬丝(谐思)”,“藕(谐偶)异心无异”等句。宋朝有民谣日:“打破筒(谐童贯姓),泼了菜(谐蔡京姓),便是人间好世界。”((红楼梦中的“护官符”有“假”与“贾”谐,“雪”与“薛”,也是妙趣横生。

浅析汉语委婉语的分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c2440694.html, 浅析汉语委婉语的分类 作者:潘丽鹏 来源:《科技风》2016年第07期 摘要:在交际中为了避免一些不宜直抒其意的语言,人人往往会使用委婉语。有关委婉 语的分类,众说纷纭。且分类标准不同,其结果亦是大相径庭。本文根据委婉语的功能,对汉语委婉语的分类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汉语委婉语;委婉语分类 一、起源 汉语委婉语源远流长。远古时期,人类由于缺乏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将一些奇异的自然现象看作是神灵的佑护或惩罚,随之产生了对神灵敬畏的词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诸多与宗教(神灵)有关的词语或句子,演变为后来的委婉语,当然这只是委婉语的起源之一。随着历史的推进,人类交际日益增多,各类委婉语应然而生。明朝时期学者陆容在其《菽园杂记》中写道“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讳离散,以梨为园果,伞为竖笠;讳狼藉,以棒槌为兴哥;讳恼燥,以谢灶为欢喜”。此外,汉语委婉语受儒家影响较深。自春秋战国以来儒家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儒家所倡导的“中庸”、“和谐”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言行和举止。所以在日常交际中,人们会避免使用一些粗俗语、禁忌语等,委婉语由此而生。 二、定义 有关委婉语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虽不尽相同但亦殊途同归。在《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中,斯托克和哈特蔓将委婉语定义成“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含糊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重的表达方法。”在《修辞学》中,唐钺将委婉语称为“微辞”。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其称作“婉转”、“避讳”。《辞海》将其定义为:“不直说本意而用委屈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笔者认为斯托克和哈特蔓的定义更为全面的阐释了委婉语的概念,直达其内涵。 三、研究现状 有关委婉语的分类,国内外学者做过大量研究。Hugh Rawson把委婉语分为积极委婉语和消极委婉语。这种分法是从语义角度进行的划分。在《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中,束定芳和徐金元认为从语义角度对委婉语分类忽略了一些不涉及到语义本身变化的委婉语,比如“缩略法”(eg. WC代指厕所)。在《委婉语新探》中,束定芳认为如果按照使用频率作为标准,委婉语可以分作一般委婉语和临时委婉语。一般委婉语是在一定时间内,作为某一语言社团内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汇总题目(一) 1.现代汉语语音研究 2.汉语新词语研究 3.汉语外来词语研究 4.汉语字母词研究 5.汉语媒体语言特点研究 6.汉语修辞研究 7.汉语多音字研究 8.汉语复活词研究 9.当代汉语科技词语研究 10.现代汉语成语变化研究 11.当代汉语词语语音形式的发展变化 12.汉语惯用语研究 13.当代汉语新谚语研究 14.当代汉语青年流行语研究 15.现代汉语同音误用研究 16.谈谈副词“终于”的用法 17.论正极意义和负极意义 18.语用正误与语频统计 19.因果关系与转折关系的上位义比较 20.给病句一个理由

21.作为文化符号的语言符号 22.文化符号“道”和“道”族词汇的研究(说明:本题中的“道”也可换成“气”、“心”、“性”、“理”、“天”、“命”、“神”等字,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 23.当前我国社会称谓的使用问题 24.“女士、先生、小姐、太太”使用情况调查 25.“同志”的尴尬 26.文学语言研究 27.汉语语气词研究 28.书名和社会文化心理 29.店名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店名”也可换成“人名”、“姓氏”、“地名”、“菜名”、“品牌名称”等等词语,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 30.鬼神名称和宗教文化 31.命名和艺术世界——谈小说《西游记》的人物、地点命名在艺术建构中的作用 32.成语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成语”也可换成“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等词,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 33.汉语动物名称研究 34.汉语植物名称研究 35.新时期小说语言粗鄙化现象研究 36.“X吧”类新生店名研究 37.说“秀”(英show) 38.汉语象声词研究 39.泛义动词“整”与“搞”的比较研究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特点及交际功能

2009年10月 第12卷第5期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 l ofX ia 'n U niversity of A rts and Science(Soc ial Sc i e nces Edition) O ct .2009 Vo.l 12No .5 收稿日期:2009-03-26 作者简介:刘秀玲(1980)),女,陕西澄城人,西安文理学院外语系讲师。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特点及交际功能 刘秀玲 (西安文理学院外语系,陕西西安 710065) 摘 要:委婉语是人类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应用于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它的产生和应用与社 会现象息息相关。它不仅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在交际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委婉语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下,随着科学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委婉语在交际语言中的功能将愈加突出。从委婉语在西方国家的使用情形这一角度出发,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委婉语的定义、特点、交际功能以及英语委婉语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英语委婉语;交际功能;应用中图分类号:H 3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77X(2009)05-0093-02 一、英语委婉语的定义 委婉语是人类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谈论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它不仅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在新版的5牛津简明词典6(1976)将/委婉0(euphe m is m )定义为/Substit u ti on ofm il d or vague or roundabout express i on f or ha rsh or d irect one ;expressi on thus substituted 0即/用温和或模糊或迂回的表达来替代刺耳或直接的表达这种被替代的表达。0 英文euphe m is m (委婉语)一词源自希腊语,词头/eu 0的意思是/goo d 0(好),词干/phem is m 0的意思是/speech 0(言语),意思是用漂亮的词语或玲珑的谈吐表达语言,用一种无害的或悦耳的词语取代一种较直接的、冒昧唐突的言词,或者说用善意的话语把事实掩盖起来。美国著名作家门肯(H.L .M encken)称委婉语为gil ded words(镀金词),而斯蒂芬#坎费尔(Ste fan Kan fer)把它说成cos m etic words(化妆词),他们无疑都对委婉语的含义和作用做了确切的描述。委婉语涉及民族、历史、文化、心理、语境、交际目的等方面。它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委婉语好似语言交流的润滑剂,能使人们的话语在交际中变得更委婉、含蓄。 二、英语委婉语的特点 1.时代性。同一个事物,同一个意思,在不同时代往往有不同的委婉表达法,下面的例子很能说明委婉语或委婉表达法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据有关学者统计,/怀孕0一词在不同时代曾先后出现如下一些委婉表达法: She has cance l ed a ll her social engagements .(1856)她取消了所有的社交活动。She i s i n an i nteresti ng co nditio n .(1880)她处在很有趣的情况中。 She i s i n a de li cate cond iti on .(1895)她处在很微妙的情况中。 She i s kn i tti ng little booties .(1910)她正在编织小囡的袜子。 She i s i n a f am il y way .(1920)她快要当家了。She i s expecti ng .(1935)她快要生(孩子)了。 She i s pregnant .(1956)她怀孕了。 [1](P)539 以上七个例子说明/怀孕0一词用了100年,最后才说到真实事物/她怀孕了0。 2.地域性。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不同,其风俗禁忌也不同。这种差异体现在语言中就表现为语言的地域差异。例如,/H e is i n the bathro o m 0这句话,美国人可能会理解为H e is i n the toilet(他在解手),而英国人则可能认为H e i s tak i ng a ba t h(他正在洗澡)。因为bathroo m 一词在英国英语里为/洗澡0之意,而在美语里则是/厕所0的代名词。同是一个社会习惯要回避的事物,各地域的说法不同。 3.语域性。在不同的语境中,或在同一语境中不同年龄、身份、地位或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委婉表达也不尽相同。例如,上厕所,女士可能说to po wder o ne s 'nose ,to freshen up ;男士则可能说t o go to the t oil e t ,to reli eve o nese lf,或na t ure is urgent ;而小孩则可能说make nu m ber o ne ,go to the pot 。 [2](P149)4.民族性。委婉语中有一部分是各民族语言通用的,有一部分则带有较强的民族色彩。中国人在年龄方面往往直言不讳,有时为了表示尊敬还要特意加上/老0字,如/老 # 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