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848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中科院848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中科院848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细胞膜成分:由蛋白质、脂类、糖、水和无机离子组成。

○1膜脂主要是复合脂类,包括磷脂、糖脂、硫脂和固醇。

○2膜蛋白分为两类:外在蛋白(水溶性)和内在蛋白(疏水性)。

○3膜糖,细胞膜中的糖类大部分与膜蛋白共价结合,少部分与膜脂结合,分别形成糖蛋白和糖脂。

○4水,植物细胞膜中的水大部分是呈液晶态的结合水

○5金属离子在蛋白质与脂类中可能起盐桥的作用

2、细胞膜的功能:

○1分室作用:细胞的膜系统不仅把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而且把细胞内的空间分割,使细胞内部区域化,即形成各种细胞器,从而使细胞的代谢活动“按室进行”

○2代谢反应的场所:细胞内的许多生理生化过程在膜上有序进行

○3物质交换:质膜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对物质的透过具有选择性,控制膜内外进行物质交换

○4识别功能:质膜上的多糖链分布于其外表面,似“触角“一样能够识别外界物质,并可接收外界的某种刺激或信号,使细胞做出相应的反应

3、细胞壁组成:是由胞间层初生壁以及次生壁组成。

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中,90%左右是多糖,10%左右是蛋白质、酶类以及脂肪酸等。多糖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类,次生细胞壁中还有大量木质素。

4、细胞壁的功能:○1维持细胞形状,控制细胞生长○2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3防御与抗性○4代谢与识别功能

第二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1、束缚水:在细胞中被蛋白质等亲水性生物分子组成的胶体颗粒或渗透物质所吸附不能自由移动的水。

2、自由水:是指不被胶体颗粒或渗透物质所吸附或吸附力很小而能自由移动的水。

3、水势:就是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单位为N·m-2

Ψw=Ψs+Ψp+Ψm+Ψg(Ψw--水势;Ψs--细胞液渗透势;Ψp--细胞壁对内容物产生的压力势;Ψm—亲水胶体对水分子的吸附产生的衬质势;Ψg--重力势)

4、主动吸水的动力是根压,被动吸水的动力是蒸腾拉力。但无论哪种方式,吸水的基本动力仍然是细胞的渗透作用。

5、影响根系吸水的因素:

1)根系自身因素:根系的有效性决定于根系的范围和总表面积以及表面的透性,而透性又随根龄和发育阶段而变化2)土壤因素:

○1土壤水分状况:当土壤含水量下降时,土壤溶液水势亦下降,土壤溶液与根部之间的水势差减少,根部吸水减慢,引起植物体内含水量下降

○2土壤通气状况: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根系吸水能力强;土壤透气状况差,吸水受抑制(土壤通气不良造成根系吸水困难的原因:1根系环境内O2缺乏,CO2积累,呼吸作用受到抑制,影响根系主动吸水2长时期缺氧下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并积累较多的乙醇,根系中毒受害,吸水更少3土壤处于还原状态,加之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产生一些有毒物质,这对根系生长和吸收都是不利的)

○3土壤温度:土壤温度不但影响根系的生理生化活性,也影响土壤水的移动性。因此,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土温提高,根系吸水加快;反之,则减弱(低温影响根系吸水的原因:1原生质黏性增大,对水的阻力增大,水不易透过生活组织,植物吸水减弱2水分子运动减慢,渗透作用降低3根系生长受抑,吸收面积减少4根系呼吸速率降低,离子吸收减弱,影响根系吸水高温加速根的老化过程,使根的木质化部位几乎到达根尖端,根吸收面积减少,吸收速率也减少)

○4土壤溶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其水势降低。若土壤溶液水势低于根系水势,植物不能吸水,反而要丧失水分

6、蒸腾速率: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上散失的水量,常用g·dm-2·h-1表示

蒸腾比率: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干物质的积累量与同期所消耗的水量之比

蒸腾系数:指植物制造1g干物质所消耗的水量(g)

第三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1、植物必须元素的3条标准:○1缺乏该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受阻,不能完成其生活史○2缺乏该元素,植物表现出专一的病症,这种却素病症可以加入该土壤元素的方法预防或恢复正常○3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能表现直接的效果,而不是由于土壤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善而产生的间接效应。

2、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被动吸收、主动吸收和胞饮作用

3、通道蛋白:简称通道或离子通道,它是细胞膜中一类由内在蛋白构成的孔道,横跨膜两侧,是离子顺着电化学势梯度被动单方向跨膜运输的通道。

4、载体蛋白:又称载体、透过酶或运输酶,它是一类跨膜运输物质的内部蛋白,在跨膜区域不形成明显的孔道结构。

5、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1根系对矿质元素吸收和水分吸收的相互关系:根系对矿质元素和水分的吸收并不是同步进行的,二者的吸收是相互独立的

○2根系对矿质元素吸收的选择性:由于根系吸收矿质元素要通过载体,而不同离子的载体数量和活性不同,这就使根系吸收矿质元素具有选择吸收的特点

○3单盐毒害与离子颉颃:将植物培养在单一盐溶液中,不久便会呈现不正常状态,最后整株死亡,这中现象称为单盐毒害。在单盐溶液中若加入少量其他盐类,单盐毒害现象就能减弱或消除,离子间能够互相消除毒害的现象,叫离子颉颃。

6、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土壤因素:

○1土壤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根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随土壤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土温过高或过低,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均下降

○2土壤通气状况:通气良好,一方面提高土壤O2分压,另一方面降低土壤CO2分压,十分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3土壤PH:土壤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影响

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1提供生命活动可利用的能量○2提供其他有机物合成原料3提供还原力○4提高抗病免疫能力

2、糖酵解(EMP):是指淀粉、葡萄糖或果糖在细胞质内,在一系列酶参与下转变为丙酮酸的过程。

作用:1在淀粉、葡萄糖、果糖等转变为丙酮酸的过程中产生一些中间产物,通过它们可与其他物质建立代谢关系2糖酵解的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看少量ATP,同时,生成了还原力NADH,NADH可在线粒体中被氧化生成ATP。

3、三羧酸循环(TCA):是指在有氧条件下,糖酵解途径的最终产物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经过一个包括二羧酸和三羧酸的循环而完全氧化,形成CO2与H2O的过程。

作用:1生存ATP、NADH和FADH2,NADH和FADH2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生成大量的ATP,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足够的能量2是植物体内糖、脂肪、蛋白质和核酸及其他物质的共同代谢过程,这些物质降解为丙酮酸、乙酰-CoA都可以通过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三羧酸循环产生许多中间产物又可以合成许多重要物质。

4、戊糖磷酸途径(PPP):是指葡萄糖在细胞质内进行进行的直接氧化降解的酶促反应过程

作用:1为物质的合成提供还原剂(每氧化1mol的葡萄糖-6-磷酸可产生12mol的NADPH+H+,它可参与脂肪酸和固醇的生物合成)2为物质合成提供原料(该途径的中间产物3C、4C、5C、6C和7C糖的碳骨架是细胞内不同的结构糖分子的来源,其中核糖是合成核酸及ATP、NAD、CoA等重要生物分子的原料)3提高植物的抗病力和适应力(植物在干旱、染病和受损伤等逆境条件下,戊糖磷酸途径所占比例要比正常情况下有所提高)

5、抗氰呼吸:当氰化物(CN-)做抑制剂可以阻断NADH和FADH呼吸链的电子传递,大多数有机体的有氧呼吸途径被强烈抑制。但在许多高等植物中,CN-对有氧呼吸的抑制作用很小,这种对于CN-不敏感的呼吸作用称为抗氰呼吸。

6、氧化磷酸化:就是呼吸链上的磷酸化作用,也就是底物脱下的氢,经过呼吸链电子传递,氧化放能并伴随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

7、呼吸代谢的多样性:

○1底物氧化降解的多途径(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呼吸底物的氧化降解可走不同的途径。缺氧条件下植物可以通过糖酵解、酒精发酵或乳酸发酵进行无氧呼吸;有氧条件下进行三羧酸循环和戊糖磷酸途径,植物染病时戊糖磷酸途径加强)○2电子传递途径的多条(植物处于正常情况下,主要以NADH和FADH呼吸链提供能量,当某些植物开花或某些种子萌发时则以抗氰呼吸链提供热能,植物受到创伤时,酚氧化酶催化的呼吸链加强)

○3末端氧化酶的多种(不同的末端氧化酶对O2的亲和力不同,细胞色素氧化酶对氧的亲和力最强,因此在低氧浓度情况下,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而抗坏血酸氧化酶和乙醇酸氧化酶对氧的亲和力弱,则可在较高氧浓度下顺利发挥作用)意义:以上三方面构成了完整的呼吸代谢途径。糖酵解-三羧酸循环-NADH和FADH呼吸链是植物有氧呼吸的主路,当它受阻时可以从其他的支路进行,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组成了极其复杂、调节自如的代谢网络,从而使植物能在多变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

8、呼吸商(RQ):或称呼吸系数,指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放出CO2的量与吸收O2的量之比。它可以反应呼吸底物的性质和O2供应状况。

第五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1、反应中心色素:它是少数叶绿素a分子,与特定的蛋白相结合,处于特殊状态,能进行光化学反应,将光能转换为电能。

2、光合作用的三个阶段:○1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阶段(原初反应)○2电能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电子传递和光和磷酸化)○3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CO2同化)

3、红降:在叶绿素吸收光谱范围内,大多数波长下其量子产额是相对恒定的,但对于大于680nm(长波红光)时,虽然光量子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光合效率却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红降。

4、爱默生效应:在长波红光(>685nm)照射下补照短波红光(约650nm),则光合效益明显增加,大于两种波长单独照射时的光合效率之和,这种现象称为双光增益效应或爱默生效应。

5、两个光系统:放氧光合生物中存在两个不同的色素系统,所吸收的光推动两个不同的光化学反应。一个光系统多680nm 的短波红光有较好吸收,称为光系统Ⅱ(PSⅡ);另一个光系统优先吸收700nm的长波红光,称为光系统Ⅰ(PSⅠ)。

6、光合磷酸化:是指叶绿体利用光能驱动电子传递,建立跨类囊体膜的质子动力势(PMF),然后利用质子动力势将ADP 和Pi合成ATP的过程。根据光合电子传递的途径,光能磷酸化可以分为三个类型:非环式磷酸化、环式磷酸化和假环式

磷酸化。

7、光呼吸:是指植物绿色细胞进行的依赖光的吸收O2,释放CO2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过氧化体和线粒体中。

8、C3植物与C4植物的比较

(1).形态结构的区别:两类植物在叶绿体的结构及分布上不同(见表1),因C3植物的维管束不含叶绿体,叶脉颜色

较浅;C4植物的维管束含叶绿体,叶脉绿色较深有呈“花环型”的两圈细胞。C3和C4植物叶绿体分布、结构与功能比较

( 2).光合作用途径的区别:C3植物与C4植物在光反应阶段完全相同,都通过光反应产生O2、[H](实质是NADPH)

和ATP,为暗反应阶段提供同化力[H]和ATP。但其暗反应途径不一样,见表2。C3植物与C4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

的场所与过程比较

区别C3植物整个光合作用过程

都是在叶肉细胞里进行的,光合

作用的产物只积累在叶肉细胞

中。C4植物中C4途径固定的CO2

转移到C3途径是在维管束鞘细

胞中进行的,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也是在维管束鞘细胞中进行的,光合作用的产物也主要积累在维管束鞘细胞中。

(4).适应能力的区别:○1是因C4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固定CO2的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简称PEP羧化酶)与CO2的亲和力强于C3植物叶绿体内固定CO2的酶○2是C4植物与C3植物相比,光照较强时,其光呼吸明显弱于C3植物,因而在光照较强的环境中,前者的产量较高。

基于以上原因,在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旱的条件下,绿色植物的气孔关闭。此时,C4植物能够利用叶片内细胞间隙中

含量很低的CO2进行光合作用、光呼吸较弱,而C3植物不仅不能利用细胞间隙中的CO2进行光合作用、光呼吸也较强,

因而,C4植物比C3植物更能适应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旱的环境

9、为什么C4植物比C3植物光呼吸低:C4植物通过叶肉细胞的PEP羧化酶固定HCO-3,PEP羧化酶对HCO-3的亲和力远大于RuBP羧化酶对CO2的亲和力。此外,HCO-3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也远大于CO2,有利于PEP羧化酶对碳的固定;C4途径起”CO2泵”的作用将PEP羧化酶于叶肉细胞中固定的CO2“压进”维管束鞘薄壁细胞中,增加了维管束鞘薄壁细胞中的CO2/O2的比率,降低了C4植物的光呼吸。

10、CO2补偿点:当植物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外界环境的CO2浓度称为CO2补偿点。

11、光合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或放出O2的量。

光合生产率:又称净同化率(NAR),是指植物在较长时间内,单位叶面积生产的干物质量。净光合速率的缩写---PN 1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叶龄○2光合产物输出○3光照(光照强度和光质)○4二氧化碳○5温度○6水分○7矿质元素○8光

合作用的日变化

第六章植物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

1、比集运量:即物质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韧皮部或筛管横截面积运输的量,一般以生长器官的干重增加量来度量。

2、压力学说:认为筛管的液流是靠源端和库端渗透作用所产生的压力势差而推动的。

3、同化物的分配规律:○1优先供应生长中心○2就近供应,同侧运输○3功能叶之间无同化物供应关系○4同化物的再分配与再利用

第七章植物基因表达和细胞信号转导

1、细胞信号转导:是指外界信号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引起胞内信使的浓度变化,进而导致细胞应答反应的一系列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使机体在整体上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最为适宜的反应。

2、膜上信号转换系统主要由受体、G-蛋白和效应器构成。

3、胞内信号:也称第二信使,是由膜上信号转换系统产生的有调节性的细胞内因子。

第八章植物的生长物质

1、植物激素:是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并经常从产生部位转移到作用部位,在低浓度下对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有机物质。

2、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

3、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从植物形态学上端向下端的运输。

4、生长素(IAA):合成前体主要是色氨酸,生理效应:○1促进伸长生长○2引起顶端优势○3促进器官和组织的分化○4诱导单性结实○5影响性别分化○6参与植物向性反应的调节。

5、生长素的存在形式:一是游离型生长素,存在与植物旺盛生长与代谢强烈的部位,是发挥生理效应的主要形式,生长素多以游离状态存在。另一种是结合型或束缚型生长素,生物活性极低或无活性,通常是生长素的储存形式,存在在种子等贮藏器官中。

束缚型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1作为贮藏形式,吲哚乙酸与葡萄糖形成吲哚乙酰葡萄糖,在种子和贮藏器官中非常丰富2作为运输形式,吲哚乙酸与肌醇结合形成吲哚乙酰肌醇储存于种子中,发芽时,比吲哚乙酸更容易于运输到地上部3解毒作用,游离型生长素过多时,往往对植物产生毒害,吲哚乙酸和天门冬氨酸结合形成的吲哚乙酰天冬氨酸具有解毒作用4调节游离型生长素含量。

6、赤霉素(GA):合成前体主要是贝壳杉烯,生理效应:○1促进茎的伸长生长○2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3打破休眠○4促进抽薹开花○5促进座果○6诱导单性结实○7影响性别分化。

7、细胞分裂素(CTK):合成前体是甲羟戊酸和AMP,生理效应:○1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2促进色素的生物合成○3促进芽的分化○4延迟叶片衰老○5促进侧芽发育○6促进果树花芽分化。

8、脱落酸(ABA):合成前体是甲瓦龙酸,生理效应:○1抑制生长○2促进休眠,抑制种子萌发○3促进脱落○4增强抗逆性○5促进气孔关闭○6影响开花

9、乙烯(ETH):合成前体是蛋氨酸,生理效应:○1三重反应(抑制茎的伸长生长、促进茎或根的增粗及茎的横向生长)与偏上生长(器官的上部生长速度快于下部)○2促进果实成熟○3促进脱落与衰老○4促进某些植物的开花与雌花分化○5其他效应(诱导插枝不定根的形成,促进根的生长和分化,打破种子和芽的休眠,诱导次生物质分泌)

第九章植物的生长与运动

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培养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进行培养,最后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足够的水分、充足的氧气和适宜的温度,有些种子还需要光照条件

1)水分:1水分能软化种皮,有利于氧气供应和和胚根突破种皮2种子吸水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使原生质由凝胶态转变为溶胶态,促进各种代谢进行3水分促进可溶性糖、氨基酸等物质运输到胚,供胚呼吸、生长所需4水分促进束缚型激素转变为自由型,调节胚的生长

2)温度:温度影响种子吸水、气体交换和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呼吸代谢和胚的生长

3)氧气:种子萌发是非常活跃的生命活动,通过旺盛呼吸作用不断地供给生长代谢所需的能量。因此,O2成为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种子萌发期间供氧不足,则会导致无氧呼吸,一方面贮藏物质消耗过快,另一方面产生酒精引起中毒。

4)光照:光对大多数植物种子的萌发没有明显影响。但有些植物种子的萌发需要光,在暗中不能萌发或萌发率很低,这类种子称为需光种子。而另一类种子萌发受光的抑制,在黑暗下易萌发,称之为嫌光种子或需暗种子。

3、植物生长的相关性:高等植物各个部分之间保持着相当恒定的比例和相对确定的空间位置,植株不同部分的生长既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植物各个部分在生长上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现象称为生长的相关性。

4、地下与地上器官的相关性:主要变现为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原因是二者有营养物质和微量生理活性物质的交流。

5、影响根冠比的环境条件:

○1土壤水分:增加土壤水分供应促进地上部分生长,使根/冠比变小,减少水分供应,抑制地上生长,促进地下生长,使根冠变大

2氮肥:增加氮素供应使根/冠比变小,减少氮素供应使根/冠比变大。其原因是根系吸收的氮素首先满足自己的需要,多余部分才向上运输。

3磷肥:增施磷肥使根/冠比变大,减少磷肥使根/冠比变小。其原因是磷在碳水化合物的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促进叶内光合产物向根系运输,有利于根系生长,使根冠比增大。

4光照: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提高使光合产物增多,对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都有利。但在强光下大气相对湿度下降,植物地上部分蒸腾作用增加,往往使水分亏缺,加之强光下对生长素的破坏,地上部分的生长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使根冠比增大。光照不足时,光合产物减少,地上部分合成的光合产物先满足自己的需要,输送给根系的光合产物很少,对根系生长的影响比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大,使根冠比降低。

5修剪:合理的修剪或整枝有减缓根系生长而促进地上部分生长的作用,使根冠比下降。 6、光态建成:指依赖光调节和控制的植物生长、分化和发育过程

7、光敏素(PHY )光学和生物化学性质:光敏素是一种能够接受光周期信号可溶于水的色素蛋白,它由生色基团(色素)和脱辅机蛋白质(Ap )共价结合而成。生色团是由四个开链的吡咯环连接成的直链结构,具有独特的吸光特性。光敏素中的蛋白质,带有带有许多极性基,并且带有电荷。光敏素在植物体内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红光吸收型(Pr ),最大吸收波长在660nm ;一种是远红光吸收型(Pfr ),最大吸收波长在730nm 。两种形式的光敏素吸收相应波长的光后可相互转化。

8、种子休眠的原因:○

1种皮障碍○2胚未完全发育○3种子未完成后熟○4种子内含有抑制萌发的物质 9、向性运动:是指植物器官对环境因素单方向刺激引起的定向运动。

10、感性运动:是指无一定方向的外界因素均匀作用于植物或某些器官所引起的运动。

第十章 植物的生殖与成花

1、植物开花的过程:○

1成花诱导,指经某种信号诱导后,特异基因启动,使植物改变发育过程,进入成花决定态,即进行营养生长的顶端分生组织转向生殖生长○

2成花启动,指分生组织在形成花原基之前发生的一系列反应,以及分生组织分化成可辨认的花原基○

3花发育,指花器官的形成过程 2、花器官发育基因控制的ABC 模型:典型的花器官从内到 外分为花萼、花瓣、雄蕊和心皮4轮结构,控制其发育的同源异型基因划分为ABC3大组。花的4轮结构花萼、花瓣、雄蕊和心皮分别由A 、AB 、BC 、C 组基因决定,而A 组与C 组基因在功能上颉颃。因此若A 组基因发生突变而

丧失功能,C 组基因的功能即扩大到整个花的分生组织;相反,若C 组基因发生突变而丧失功能,A 组基因的功能即扩大到整个花的分生组织。即A 组基因功能丧失会使萼片变为心皮,花瓣变成雄蕊;B 组基因功能丧失会使花瓣变为萼片,雄蕊变为心皮;C 组基因功能丧失会使雄蕊变为花瓣,心皮变为萼片。

3、春化作用:低温诱导植物开花的过程。在春化过程中,植物感受低温的部位是分生组织和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

4、植物对光周期反应的类型:○

1长日植物(LDP )○2短日植物(SDP)○3日中性植物(DNP) 5、临界日长:某些植物的开花不能能超过一定的日照长度,只有短于这个日照长度的光周期下,才能开花,这个日照长度称为临界日长。

6、暗期:光周期中的黑暗时段

第十一章 植物的成熟与衰老

1、种子成熟过程中贮藏物质的变化:

1糖类的变化:在成熟过程中淀粉种子伴随着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逐渐降低,而不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则不断增加 ○

2脂肪的变化:在种子成熟过程中,初期先合成饱和脂肪酸,以后在去饱和酶的作用下饱和脂肪酸转化为不饱和脂肪酸 ○

3蛋白质的变化:叶片或其他器官中的氮素以氨基酸或氨酰的形式运至荚果,在荚皮中氨基酸或酰胺合成蛋白质,暂时贮藏;然后,暂存的蛋白质分解,以氨酰态运至种子,转变为氨基酸,再合成蛋白质,用于贮藏

4非丁的变化:种子成熟过程中,由茎叶运来的有机物,大多数是与磷酸结合的,如磷酸蔗糖。磷酸蔗糖在种子中转变为淀粉时要脱下磷酸,可是游离的磷酸却不利于淀粉的合成。因此要使游离出来的无机磷酸转化为结合态的磷。其主要途径是通过磷酸与肌醇及钙、镁结合为肌醇磷酸钙镁----非丁或称植酸钙镁,而实现的。

2、呼吸跃变:果实在成熟前呼吸突然增高的现象。标志着果实生长发育阶段的结束与衰老阶段的开始。

3、跃变果与非跃变果的区别:

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对乙烯的反应上。乙烯对跃变果的刺激作用,只有在跃变前期才能发生,它可引起呼吸出现跃变与乙烯的自我催化作用,但不改变跃变高峰的高度,它所引起的反应是不可逆的,一旦反应发生后,即可自动进行下去,即使将乙烯除去,反应仍可进行,而且反应的程度与所使用乙烯的浓度无关。非跃变型果实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对乙烯发生反应,乙烯引起的呼吸反应大小,与所用乙烯浓度的高低成比例,但乙烯处理不能触发果实内源乙烯的产生,一旦出去外源乙烯,其影响也就消失。

4、植物衰老的类型:1整体衰老2地上部分衰老3落叶衰老4渐进衰老。

5、程序性细胞死亡(PCD ):是指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及许多病理过程中,细胞遵循其自身的程序,主动结束其生命的生理性死亡过程,也称细胞凋亡。它以DNA 降解为特征,通过主动的生化过程使某些细胞衰老。

花萼 花瓣 雄蕊 心皮

6、影响器官脱落的激素:

○1生长激素(IAA):IAA对器官脱落的效应与IAA的浓度、处理部位有关。较高浓度IAA抑制器官脱落,而较低浓度IAA 则促进器官脱落。用四季豆切取具叶柄的茎段试验发现,如果处理离层远茎端(距茎远的一端)可降低脱落率;若IAA 处理离层近茎端(距茎近的一端)可提高脱落率

○2乙烯(ETH):ETH不仅能诱发果胶酶、纤维素酶的合成,而且能提高这两种酶的活性,从而促进离层细胞壁的溶解,引起器官的脱落。

第十二章植物抗性的生理基础

1、御逆性:亦称避逆性,是指植物通过各种途径摒拒逆境对植物产生的直接效应,维持植物在逆境条件下正常生理活动

的能力。其本质是植物不与逆境达到热力学平衡。

2、耐逆性:是指植物虽然受逆境的直接效应,但可通过代谢反应阻止、降低或修复逆境造成的伤害的能力。具有耐逆性

的植物,在逆境条件下不能避免与逆境达到热力学平衡,但可避免或减轻达到平衡后产生的伤害。

3、渗透调节的作用及特点:植物渗透调节作用的存在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细胞的膨压和一定的含水量,这对蒸

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生长、细胞膜运输、酶活性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渗透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渗透调节作用的暂时性、调节幅度的有限性,此外,植物渗透调节能力的表达还需要逐步的诱导,将植物突然置于高强度的渗透胁迫下(渗透休克)植物表现不出来渗透条件能力。

4、渗透调节物质:

○1脯氨酸:是水溶性最大的氨基酸,具有较强的与水结合的能力。正常生长条件下,植物体内的脯氨酸含量较低,在植物受到干旱、盐低温胁迫时,其含量明显增加。

○2甜菜碱:是植物的一种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在干旱、高盐、低温胁迫下,许多植物细胞中积累甜菜碱类物质,以维持细胞的正常膨压。

○3多元醇:在植物中普遍存在,具有多个羟基,亲水力强,在细胞中积累,能有效维持细胞的膨压。

5、活性氧(ROS):是指化学性质活泼、氧化能力极强的含氧自由基及衍生的含氧物质的总称。

6、活性氧的伤害:活性氧引发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这个反应是一个链式循环反应,将导致膜脂

的分解,破坏膜的结构,同时产生丙二醛(MDA)等产物。MDA可以与蛋白质进行反应,使蛋白发生内部交联反应或蛋白质之间发生交联,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失活。活性氧还对蛋白质和核酸产生破坏作用。

第十三章植物的理化逆境生理

1、干旱胁迫的类型:

○1土壤干旱:是指土壤中可利用的水分不足或缺乏,植物根系吸收的水分满足不了叶片的蒸腾失水,植物组织处于缺水状态,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使植物生长停止或引起植株干枯死亡。

○2大气干旱:是指空气过度干燥,相对湿度过低,常伴随高温和干风,使蒸腾加快,破坏植物体内水分平衡,从而使植物受到危害。

○3生理干旱:是由于不利的环境条件抑制根系的正常吸水,从而使植物发生水分亏缺的现象。

2、膜脂相变: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膜处于液晶态(相),随着温度的降低,由液晶相向固相转变,这种变化称为膜脂相

变。

3、过冷作用:当温度缓慢降低时,组织的温度可降至冰点以下而不结冰,这种现象称为过冷作用。

4、抗冻锻炼:当冬季严寒来临之前,随气温的降低,植物体内会发生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变化,从而提高了植物的抗

病能力,这种逐步形成抗冻能力的过程称为抗冻锻炼,其主要生理生化变化有:○1呼吸作用减弱○2植株含水量下降○3光合产物积累○4积累保护性物质○5内源激素的变化

5、植物避盐的生理机制:○1拒盐○2泌盐○3稀盐○4隔离盐

现代植物生理学(李合生)课后题答案

绪论 一、教学大纲基本要求 通过绪论学习,了解什么是植物生理学以及它主要研究的内容、了解绿色植物代谢活动的主要特点;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历史;了解植物生理学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和发展趋势;为认识和学好植物生理学打下基础。 二、本章知识要点 三、单元自测题 1.与其他生物相比较,绿色植物代谢活动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答:植物的基本组成物质如蛋白质、糖、脂肪和核酸以及它们的代谢都与其他生物(动物、微生物)大同小异。但是,植物本身的代谢活动有一些独特的地方,如:①绿色植物代谢活动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它的“自养性”,绿色植物不需要摄取现成的有机物作为食物来源,而能以太阳光能作动力,用来自空气中的C02和主要来自土壤中的水及矿物质合成有机物,因而是现代地球上几乎一切有机物的原初生产者;②植物扎根在土中营固定式生活,趋利避害的余地很小,必须能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并演化出对不良环境的耐性与抗性;③植物的生长没有定限,虽然部分组织或细胞死亡,仍可以再生或更新,不断地生长;④植物的体细胞具全能性,在适宜的条件下,一个体细胞经过生长和分化,就可成为一棵完整的植株。 因此作为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以及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植物生理学在实践上、理论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大有可为的。 2.请简述植物生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答:在科学的植物生理学诞生之前,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已积累并记载下了丰富的有关植物生命活动方面的知识,其中有些方法至今仍在民间应用。 比较系统的实验性植物生理学是20世纪初开始从国外引进的。20世纪20~30年代钱崇澍、李继侗、罗宗洛、汤佩松等先后留学回国,在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等开设了植物生理学课程、建立植物生理实验室,为中国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49年以后,植物生理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发展很快,设有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现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各大地区的植物研究所及各高等院校中,设有植物生理学研究室(组)或教研室(组);农林等部门设立了作物生理研究室(组)。中国植物生理学会自1963年成立后,已召开过多次全国性的代表大会,许多省、市、自治区陆续成立了地方性植物生理学会。中国植物生理学会主办了《植物生理学报》(现改名《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和《植物生理学通讯》两刊物,北京植物生理学会主办有不定期刊物《植物生理生化进展》。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会员现在已发展到5000余人,植物生理学的研究队伍在不断壮大,在有关植物生理学的各个领域里,都开展了工作,有些工作在国际植物生理学领域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在中国植物生理学主要研究方向有:①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水稻及拟南芥的突变群体构建,基因表达谱和DNA芯片,转录因子,细胞分化和形态建成。②分子生理与生物化学研究:光合作用,植物和微生物次生代谢,植物激素作用机理,光信号传导和生物钟,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③环境生物学和分子生态学研究:植物-昆虫相互作用,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共生固氮,植物和昆虫抗逆及对环境的适应机制,现代农业,空间生物学。④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植物遗传转化技术,优质高抗农作物基因工程,植物生物反应器等。 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今植物生理学领域的发展趋势,中国植物生理学界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爱祖国、爱科学的优良传统,将分子、生化、生物物理、遗传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在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体水平,研究结构与功能的联系及其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等,以期在掌握植物生理过程的分子机理,促进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促

植物生理学跟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联合学术交流会日程 会议地点:中央民族干部学院(百望山南,见附图)一号楼三层报告厅会议时间:2005年7月5日(星期二) 时间安排: 8:50 交流会开始,简单介绍交流会的安排 (每个报告20分钟,讨论交流10分钟) 8:55 中科院院士匡廷云先生讲话 9:00 ~ 10:30 学术报告1 ~ 3(报告人员和题目见附件) 10:30 休息 10:40 ~ 12:10 学术报告4 ~ 6 12:10 中餐(一层清真自助餐厅,二层自助餐厅) 14:00 ~ 16:00 学术报告7 ~ 10 16:00 休息 16:10-17:40 学术报告11 ~ 13 17:40 自由发言、点评 18:00 晚餐(一层清真自助餐厅,二层自助餐厅) 20:00 会议结束

会议地点

学术会议报告人员及报告题目 主持人:张文正(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9:00—9:30 毛同林(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两种拟南芥65kDa微管结合蛋白的功能分析 2、9:30—10:00 韩广业(中科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光系统II放养复合物的光组装研究 3、10:00—10:30 杨春英(中科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The VCO1 Gene May Encode a Eukaryotic MutH That Is Required for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and DNA Mismatch Repair in Arabidopsis Mitochondria 休息(10:30—10:40) 主持人:(中科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4、10:40—11:10 郑文光(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Genetics dissection of the Jasmonate-signaled defense response in Arabidopsis 5、11:10—11:40 夏然(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ROR1 encoding a replication protein A2 is required for maintaining epigenetic gene silencing and regul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oot and shoot meristems in Arabidopsis 6、11:40—12:10 王晓华(中科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Imaging vesicle trafficking in living pollen tube with evanescent wave microsopy 午餐(12:10—14:00) 主持人:(中科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7、14:00—14:30 陈艳红(中科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The AtMPTG1 Gene Is Required for Micropylar pollen tube Guidance in Arabidopsis and Encodes a Nuclear Protein

植物生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水分生理 一、选择题 1、每消耗1 kg 的水所生产的干物质克数,称为()。 A. 蒸腾强度 B. 蒸腾比率 C. 蒸腾系数 D. 相对蒸腾量 2、风干种子的水势为()。 A . ψW =ψs B. ψW =ψm C. ψW =ψp D. ψW=ψs+ψp 3、微风促进蒸腾,主要因为它能()。 A. 使气孔大开 B. 降低空气湿度 C. 吹散叶面水汽 D. 降低叶温 4、植物从叶尖、叶缘分泌液滴的现象称为()。 A. 吐水 B. 伤流 C. 排水 D. 流水 5、一植物细胞的ψw = - 0.37 MPa,ψp = 0.13 MPa,将其放入ψs = - 0.42 MPa的溶液(体积很大)中,平 衡时该细胞的水势为()。 A. -0.5 MPa B. -0.24 MPa C. -0.42 MPa D. -0.33 MPa 6、在同一枝条上,上部叶片的水势要比下部叶片的水势()。 A. 高 B. 低 C. 差不多 D. 无一定变化规律 7、植物细胞吸水后,体积增大,这时其Ψ s()。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等于零 8、微风促进蒸腾,主要因为它能()。 A. 使气孔大开 B. 降低空气湿度 C. 吹散叶面水汽 D. 降低叶温 9、一植物细胞的ψW = - 0.3 MPa,ψp = 0.1 MPa,将该细胞放入ψs = - 0.6 MPa的溶液中,达到平衡时 细胞的()。 A. ψp变大 B. ψp不变 C. ψp变小 D. ψW = -0.45 Mpa 10、植物的水分临界期是指()。 A. 植物需水最多的时期 B. 植物水分利用率最高的时期 C. 植物对水分缺乏最敏感的时期 D . 植物对水分需求由低到高的转折时期 11、在土壤水分充分的条件下,一般植物的叶片的水势为()。 A. - 0.2~ - 0.8 MPa B. - 2 ~ - 8 MPa C. - 0.02 ~ - 0.08 MPa D. 0.2~0.8 MPa 12、根据()就可以判断植物组织是活的。 A. 组织能吸水 B. 表皮能撕下来 C. 能质壁分离 D. 细胞能染色 二、是非题 1、等渗溶液就是摩尔数相等的溶液。() 2、细胞间水分流动的方向取决于它们的水势差。() 3、蒸腾拉力引起被动吸水,这种吸水与水势梯度无关。() 4、将一充分吸水饱和的细胞放入比其细胞浓度低10倍的溶液中,其体积变小。() 5、蒸腾效率高的植物,一定是蒸腾量小的植物。() 6、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和矿质元素唯一的器官。() 7、空气相对湿度增大,空气蒸汽压增大,蒸腾加强。() 8、没有半透膜即没有渗透作用。() 9、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过程称为蒸腾作用。() 10、在正常晴天情况下,植物叶片水势从早晨到中午再到傍晚的变化趋势为由低到高再到低。 () 11、共质体与质外体各是一个连续的系统。() 12、在细胞为水充分饱和时,细胞的渗透势为零。() 三、填空题 1、将一植物细胞放入ψW = -0.8 MPa的溶液(体积相对细胞来说很大)中,吸水达到平衡时测得细胞的 ψs = -0.95 MPa,则该细胞的ψp为(),ψW为()。 2、水分通过气孔扩散的速度与气孔的()成正比。 3、植物体内自由水/束缚水比值降低时,植物的代谢活动()。 4、利用质壁分离现象可以判断细胞(),测定植物的()以及观测物质透过原生质层的难易程度。 5、植物体内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升高时,抗逆性()。 6、根系吸水有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两种方式,前者的动力是(根压),后者的动力 是()。

中国植物生理学史

《中国植物生理学史》读书心得 2010310108 生物技术李洪相 我在今年六月初读的《中国植物生理学史》,原本是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过通过几天的学习,我渐渐地被这本书迷上了。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来了解到学习原来也很有趣。 全书依次从水、水平衡、土壤营养生理、光(黄化现象)、种子生理学、对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认识和控制、嫁接技艺的起源与演进历程、植物的相生相克关系、种大葫芦法的源流及科学思想、植物的生长、植物的发育、植物的休眠和抗逆行生理、果实蔬菜贮藏生理、传统瓶花技艺生理来整理古代中国对植物生理学的经验性知识。 作者认为“植物生理学的任务不仅是研究和掌握植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生长发育的规律和机理,而且要将这些理论和成果应用到植物生产的事业中去,达到提高植物产量和改良品质的目的。植物生理学的理论实际上是植物栽培学的理论基础。”作为中国古代的植物生理学史,应该注意其“用实验的科学方法来总结经验”的特点。 摘要及思考 动物骨头的利用 《兰易》记载种兰“焚牛之骨,用其灰,肥之尤也。”[此书旧题宋代鹿亭翁撰,实际为明末冯京第撰。广东《兴宁县志》(光绪)“东乡之东,山高多阴,水寒而冽。有至芒种后始插,立冬后获者。故必须用牛骨烧灰调水蘸根乃插,否则秀而少实。”[清郭树馨、刘

锡九、黄榜元纂修。《抚郡农产考略》“萝卜子种时用猪骨灰拌种下之,亩田需猪骨1斤。”《象山县志》“草子,拌牛豕骨灰,于八、九月间,开垦种塍。” 种子生理学 物质输送 “剶桑”疑与《诗》“剥枣”有关。“剥”未必如徐中舒之解(见《历史语言所集刊》)。相生相克关系化学生物群落学,化学生态学。利用植物分泌物净化空气这个想法很有实用价值。《缸荷谱》所谓“叶爱花,人当爱爱花之叶。”比赵辛楣的“同情兄”更进一步,亦见得性情中人一旦媚于俗其愚蠢之一斑。 变形葫芦 《格物粗谈》“壶芦上以巴豆捣烂,将笔一楞楞画之,则起楞。”动物骨头利用一则。《三农记》讲种黄瓜“若花太多不实,以鸡骨碎若针,插根蔓即结。”未必是作肥料,可能主要是因为截断了输送管,促使其结果,与“嫁树”的原理类似。 鲜果贮藏保鲜技术 (一)冷藏法,软儿梨;(二)窖藏法,(三)磁、瓦瓮、缸贮藏法:《养余月令》藏红枣法:“将大磁缸一只,刷洗净。拭干,烧热米醋浇缸内荡令匀,控干,又以熟香油匀擦缸口,于缸底铺粟秆草一重,枣一重,中心四围亦令草间盖,不可重压,亦不生蛀虫。”醋消毒,麻油可使虫不敢趋近。草抑制果品的呼吸作用。(四)涂蜡封裹法。(五)活竹窍藏法。(六)封坛沉井法。(七)松毛藏果法。利用松脂中的芳香油防腐,驱虫。(八)绿豆贮橘法。因为绿豆表皮的蜡质可以抑制呼吸作用。(九)连枝贮果法。(十)混合贮藏法。

2017年中科院植物生理学考研参考书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植物生理学》考试大纲 本《植物生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植物学及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植物生理学是在个体、组织与器官、细胞与亚细胞以及分子层次上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要求考生掌握包括水分生理、矿质营养与同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次生物质代谢、植物激素与生长调节剂、植物的组织培养及保鲜技术、植物的运动、光周期现象与光形态建成、生殖成熟和衰老,以及抗逆性等内容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具备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目前国际植物生理学发展趋势与进展,具备利用分子生物学知识解决植物生理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知识范围: (一)植物的水分生理 1、植物体内水的存在状态 2、水对植物生命活动作用 3、水势的概念及水分的移动 4、掌握细胞吸水的方式及水分跨膜运移的途径 5、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方式 6、水分运输的途径及动力 7、蒸腾作用的概念、途径、生理意义及影响因素 8、掌握气孔运动的机理 9、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

(二)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 1、植物体内的必需元素 2、矿质营养的生理功能 3、矿质元素的吸收及运输氮硫磷的同化 4、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5、植物的无土栽培 (三)植物的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2、掌握光合作用各大步骤的能量转变情况、进行部位及条件 3、碳同化 4、C3途径、C4途径、CAM途径 5、光呼吸 6、掌握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7、掌握光合磷酸化的类型及其机理 8、光合效率与作物生产 9、光合作用生态生理 (四)植物的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的概念 2、淀粉的降解

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根系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其中根毛区为主要吸水区域。 根毛细胞壁含有丰富的果胶质,有利于与土壤接触并吸水。 根毛区有成熟的疏导组织,便于水分运输。 根毛极大的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 主动吸水:由根系自身的生理代谢活动引起的需要利用代谢能量的吸水过程,称为植物的主动吸水。 主动吸水的动力是根压。 被动吸水:由于枝叶的蒸腾作用而引起的根部吸水称为被动吸水。 被动吸水的动力是蒸腾拉力。 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态的方式通过植物体表面散失到外界环境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方式。 蒸腾作用的意义: 第一,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特别是对于高大的植物,没有蒸腾作用较高处就无法得到水分。 第二,能促进植物对矿质盐类(养分)的吸收和运输。 第三,能调节植物的体温,避免叶片在直射光下因温度过高而受害。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1、矿质营养:植物对矿质盐的吸收、运输和同化,叫做矿质营养。 2、植物的必须元素的条件:①不可缺少性:缺乏该元素,植物不能完成其生活史。②不可 代替性:无该元素,表现专一缺乏症,当提供该元素时,可预防和纠正此缺乏症,而这种作用不能被其他元素所代替。③直接功能性: 3、必须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 ①细胞结构物质和功能物质的组成成分。②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者,参与酶的活动。③起电化学平衡和信号传导作用。 4、主动吸收:细胞直接利用能量代谢,逆电化学势梯度吸收矿质的过程。 主动运输的特点:①运输速度超过根据透性和电化学势梯度预测的速度。②转运达到衡态时,膜两侧电化学势不平衡。③在运输量和消耗能量之间存在定量关系。 5、原初主动运输:质膜H+→A TP酶利用A TP水解产生的能量,把细胞质内的H+向膜外“泵”出(质子泵)。H+→ATPase不断运输的结果:(1)膜内外两侧形成H+化学势差(△PH)。(2)膜内外两侧形成电势梯度差(△E)。 6、次级主动吸收:是以质子驱动力为动力的分子或离子的吸收。原初主动运输为次级主动吸收蓄积了动力(质子动力势),而次级主动吸收利用质膜两侧质子动力势梯度逆电化学梯度运输离子。 7、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1)根系吸收矿质与吸收水分既有关又无关。 (2)根系对离子的选择吸收。 (3)单盐毒害和离子拮抗。 8、单盐毒害:单一盐溶液对植物的毒害现象称为单盐毒害。 9、离子拮抗:在盐溶液中加入少量其他离子,就会减弱或消除毒害,离子间的这种相互消除毒害的现象称为离子拮抗。 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中国科学院在各地的分院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在各地的分院、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在我国工学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化学物理、材料科学、数学、环境生态学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科学院成立于建国初期,响应国家号召,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研究分院,截止2016年已有分院12所,分别为北京分院、沈阳分院、长春分院、上海分院、南京分院、武汉分院、广州分院、成都分院、昆明分院、西安分院、兰州分院、新疆分院;下设包括微生物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武汉岩土力学研究、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兰州物化所在内的研究单位114个,涉及理工、基础化学物理、数学、微生物、生态等各个学科领域。中国科学院拥有2所直属高校(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所共建高校(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上海科技大学)、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10多个野外观测台站。 中国科学院的组织架构图中国科学院院士数据据2016年1月中科院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有院士777人,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48人,化学部131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3人,地学部127人,信息技术科学部90人,技术科学部138人;此外中国科学院还拥有外籍院士82人。截至2016,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地分布在全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

区,其中,北京市380人,上海市92人,江苏省42人,辽宁省21人,湖北省21人,陕西省18人,香港特别行政区18人,安徽省16人,以上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有院士608人,占全体院士的83%;院士性别比例男性占94%,女性占6%。中科院2017度的科研项目2017年,中国科学院下属植物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多个研究单位的“大气辐射特性自动检测仪”、“地表反射自动观测高精度辐射计”、“多角度地表光学反射特性自动观测仪”、“高精度太阳辐射计”、“太阳直射自校准辐照度仪”、“光学遥感卫星智能化高精度地面定标系统”数十个科研项目,通过了我国第一家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召开的评价会。

植物学及植物生理学测试题

植物及植物生理学生物竞赛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将植物界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的重要依据 A. 植物体内有无维管束 B. 生活史中有无明显的世代交替 C. 生活史中有无胚的出现 D. 是水生植物还是陆生植物 2、细胞最外一层细胞壁是 A. 初生壁 B. 次生壁 C. 角质层 D. 胞间层 3、细胞的代谢产物主要贮藏在哪种结构中: A. 内质网 B. 质体 C. 液泡 D. 核 4、淀粉粒主要贮存在: A. 有色体 B. 白色体 C. 叶绿体 5、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纺缍丝由什么组成: A. 微纤丝 B. 微管 C. 微丝 D. 中间纤维 6、石细胞的特点是: A. 细胞壁厚,具纹孔道,细胞腔小; B. 细胞壁薄,细胞腔大; C. 细胞壁厚,细胞腔大 7、木栓形成层属于: A. 原生分生组织 B. 初生分生组织 C. 次生分生组织 8、下列哪种植物的种子属于有胚乳种子: A. 大豆 B. 蚕豆 C. 花生 D. 蓖麻 9、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一般包括哪几部分? A. 胚根、胚芽、子叶、胚乳 B. 胚根、胚轴、子叶、胚乳 C. 胚根、胚轴、胚芽 D. 胚根、胚轴、胚芽、子叶 10、侧根发生于: A. 形成层 B. 内皮层 C. 中柱鞘 D. 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组织 11、根初生维管组织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排列是: A. 内外排列 B. 散生 C. 相间排列 12、内皮层细胞为凯氏带增厚的植物是 A. 单子叶植物 B. 有次生生长的双子叶植物 C. 草本植物 D. 裸子植物和具有次生生长的双子叶植物 13、下列哪些部分与根的伸长有直接关系 A. 根冠和分生区 B. 分生区和伸长区 C. 伸长区和根毛区 D. 只有分生区 14、根中凯氏带存在于内皮层细胞的: A. 横向壁和径向壁上; B. 横向壁和切向壁上; C. 径向壁和切向壁上; D. 所有方向的细胞壁上 15、花公式中G(3: 3), 两点前的3表示: A. 三个心皮 B. 子房三室 C. 三个子房 D. 三粒种子 16、蕃薯藤的节上,所产生的根属于:A. 主根 B. 侧根 C. 不定根 17、水稻茎的维管束属于:

中科院植物学历年真题

《植物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本《植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态学、植物学和植物生理学 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细胞与组织、植物体的形态 结构与发育、植物的繁殖、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植物分子系统学、植物进化发 育生物学以及植物分子生物学七大部分。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概念,掌 握植物形态解剖特征,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 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 分钟,总分150 分 (二)试卷结构 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三、考试内容 (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 植物细胞的发现、基本形状、结构与功能;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 别。 2. 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3. 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作用;植物的组织系统。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1. 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与幼苗的形成过程。 2. 根与根系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3. 茎的形态特征和功能;芽的概念与类型;茎的生长习性与分枝类型; 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 4. 叶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态类型;叶的发育、脱落及其原因。 5.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6. 营养器官的变态。 (三)植物的繁殖 1. 植物繁殖的类型。 2. 花的组成与演化;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 3. 花的形成和发育。 4.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5. 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6. 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风媒花和虫媒花。 7.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及其生物学意义;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8. 胚与胚乳的发育;果实的形成与类型。 9. 植物的生活史与世代交替。 (四)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1. 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与命名。 2. 植物界所包括的主要门类及主要演化趋势。 3. 藻类植物的分类和生活史。 4. 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分类和演化。 5. 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分类和演化。 6. 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松柏纲植物的生活史。 7.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和分类原则。 8.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常见重要科属植物的分类特征。 9. 植物物种和物种的形成。 10. 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维管植物营养体的演化趋势;有性生殖的进化趋 势;植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生活史类型及其演化;个体发育与系统 发育;植物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11.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演化。 (五)植物分子系统学 1. 分子系统学的概念。 2. 分子系统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分子系统学研究的进展。 (六)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 1. 进化发育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2. 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3. 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4. 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七)植物分子生物学 1. 基因的基本概念、基因结构和基因表达调控。 2. 基因型、表型和环境的关系。 3. 简单的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案设计。 四、考试要求 (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 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熟练掌握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理解并掌 握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 2. 了解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理解并熟练掌握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 分裂。 3. 熟练掌握植物组织的分类及其结构与功能;掌握组织系统的概念和维 管植物的组织系统。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1. 理解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掌握种子的结构与萌发的外界条件;掌 握种子休眠的概念及其原因;熟练掌握种子与幼苗的类型。 2. 了解根和根系的类型;掌握根尖的结构与发展;熟练掌握根的初生结 构;理解并掌握根的次生结构及次生生长。 3. 了解茎的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理解芽的概念与分类;掌握分枝的类

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全

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1、名词解释 杜衡:细胞可扩散正负离子浓度乘积等于细胞外可扩散正负离子浓度乘积时的平衡,叫做杜衡。 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的差值。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流向水势低的系统的现象。 蒸腾作用:植物通过其表面(主要是叶片)使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将CO2和H2O转化成有机物质,并释放O2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植物体一切活细胞经过某些代途径使有机物质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活细胞利用分子氧(O2 )把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与H2O,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活细胞把有机物质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部分能量的过程。 蒸腾速率:也叫蒸腾强度,是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通过蒸腾而散失的水量。矿质营养: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转与同化的过程,叫做矿质营养 光合速率: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或放出o2的量,或者积累干物质的量 呼吸速率:呼吸速率又称呼吸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鲜重(FW)或干重(DW)植物组织吸收O2或放出CO2的数量(ml或mg)。 诱导酶:植物本来不含某种酶,但在特定外来物质(如底物)的影响下,可以生成这种酶。植物激素:是指在植物体合成,并经常从产生部位输送到其它部位,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种子休眠:一个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萌发的外界条件下,由于种子的部原因而不萌向性运动: 春化作用:低温诱导花原基形成的现象(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 二、植物在水分中的状态? 在植物体,水分通常以束缚水和自由水两种状态存在。 三、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水是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分 2.水是代过程的反应物质 3.水是植物吸收和运输物质的溶剂 4.水使植物保持挺立姿态 5.水的某些理化性质有利于植物的生命活动 四、水势(ψw):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的差值。 纯水的水势规定为0。水势最大 细胞水势(ψw)、衬质势(ψm )、渗透势(ψπ或ψs )、压力势(ψp)之间的关系为: ψw = ψm + ψπ + ψp 水势单位:Pa(帕)或MPa(兆帕)。 1 MPa =106Pa 五、植物细胞吸水方式③代性吸水②渗透性吸水①吸胀性吸水

热带病研究所导师简介

热带病研究所导师简介 中医临床基础(100502) 符林春研究员 符林春,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所所长,广东省卫生系统“五个一工程”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咨询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热带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热带病和寄生虫分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长期从事疟疾和中药抗病毒研究。主持或参与青蒿素类四个一类新药八种制剂的临床研究,参与青蒿素类复方研究,这些药物已成为最优秀的抗疟药,广泛使用于全球疟疾的防治。参与脑型疟的救治研究,使脑型疟病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正参与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省部级一等奖3次,主持和参与各级政府科研项目2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曾获“全国首届杰出青年中医奖”,国家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高校青年教师研究类二等奖。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多名,博士后研究人员2名。 陈沛泉研究员 陈沛泉,男,广东省罗定市人,1949年9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员,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温病学(热带病)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学会会员,广东省热带医学学会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库专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库专家。 陈沛泉研究员从事病原生物学和中医药防治热带病的教学与研究30多年,参与青蒿素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团结协作,发现了青蒿素类药的杀虫速度要比国际上常用的甲氟喹、奎宁、氯喹等快得多; 适当延迟长疗程,治愈率可达90%以上; 用于脑型疟救治,死亡率低于10%;海南南部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哌喹的抗性曾经相当严重;甲氟喹、氯喹、哌喹、奎宁等对恶性疟原虫配子体无效,在首剂给药后3-4周还可感染蚊媒,而青素类药首次给药后14天即可阻断恶性疟传播;目前海南恶性疟对青蒿琥酯和双氢青蒿素是敏感的;复方双氢青蒿素有望成为WHO一线抗疟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涉足生物技术,把体内、体外试验联系起来,对药物阻断疾病传播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有较深入的见解。当前的研究方向是以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手段对中医药防治热带病(传染病)的作用机理和实用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先后参加或主持完成WHO、国家、部(省)、厅(局)级和对外合作科研项目20多项,多次以专家身份出国进行合作研究、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已经培养和协助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0多名。 陈沛泉研究员教研作风严谨,成绩显著,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 李常青研究员 李常青,男,1965年9月生,湖南华容人,研究员,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导师。 学术特长: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脂肪肝的临床医疗实验研究工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绪论 一、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二、植物生理学产生与发展 三、植物生理学的任务与展望 四、学习方法 一.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1.定义: 简言之,植物生理学就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科学。 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在水分代谢,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物质的运输与分配以及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等基本代谢基础上,所展示的种子萌发,生长,运动,开花,结实等生长发育过程。植物生理学就是研究和探索这些生命活动的各个生理过程内在的奥秘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这些功能和作用机制,机理的研究,阐明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本质。要点:(1)研究的对象是植物。因为绿色植物在生物界中具有无与伦比的特殊性——自养性,即它可以吸收简单的无机物(CO2、H2O和矿质元素等),利用太阳能,合成自身赖以生存任何物质(CH2O、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自给自足建成自身。这就是生物的自养性。绿色植物的自养性是地球上的其它生物生存所需有机物及能量的根本来源。 (2)基本任务是探索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2.研究内容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范畴不仅局限在个体,组织和器官,细胞,分子等某一结构层面上,也可以在较为宏观的个体或组织,器官水平上,也可以在细胞和分子的水平上。 植物完成其生活史,生命活动虽然十分复杂,从生理学角度可将其分为三大方面: ○1生长发育(growth and development)与形态建成(morphogenesis)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生长是指由于细胞数目增加,体积的扩大而导致的植物个体体积和重量的不可逆增加;发育是指由于细胞的分化所导致的新组织,新器官的出现所造成的一系列形态变化(或称形态建成),包括从种子萌发,根,茎,叶的生长,直到开花,结实,衰老,死亡的全过程。人类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认识始于对其生长发育的观察和描述,如“春华秋实”,“春发,夏长,秋收,冬藏”等,正是人类对其认识的写照。 ○2物质与能量代谢(metabolism of substance and energy) 代谢过程是运行于植物体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的变化过程。物质代谢是指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能量代谢是指能量的贮存与释放过程。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而生长发育是代谢作用的综合表现与最终结果。代谢作用遭受破坏,生命过程就会受到影响,代谢一旦停止,生命过程就不复存在。

中科院2001年植物生理学研究生入学考题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植物生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25分,每个2.5分) 水势光合作用反应中心CO2补偿点抗氰呼吸植物激素受体 春化作用临界暗期ABC模型钙调蛋白渗透调节 二、填空题(14分,每空1分) 1、遗传上矮生玉米对GAS处理很敏感,这是因为。 2、寄主植物的呼吸代谢在病原体侵染后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呼吸强度,呼吸氧化途径发生转换,明显地加强了。 3、土壤中可溶性盐类过多而使根系吸水困难造成植物体内缺水,这种现象称为。 4、光周期诱导中暗期比光期更重要的结论是通过和 来实验得来的。 5、植物自交不亲和性按其花粉表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另一是。 6、水稻籽粒成熟过程中,含磷化合物以形式积累,并占全部磷的80%以上。 7、向性运动的特点是,刺激有,都是运动。 8、大多数植物,尤其是陆生植物,最主要的氮吸收形式有。 9、现在困扰人们的三大全球环境问题是臭氧层破坏、酸雨和。 10、谷酰胺的由谷氨酸合成酶催化转给酮戊二酸,形成谷氨酸。 三、是非题(11分,每题1分) 1、绿色植物是自养生物,没有异养功能。答:( ) 2、只要是活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都能发芽。答:( ) 3、抗寒性强的品种其膜脂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上比抗寒性弱的品种高。答:( ) 4、非豆科植物不存在根瘤,对吗?答:( ) 5、植物体中含量较大的元素为大量元素。答:( )

6、当K+逐渐从保卫细胞进入周围邻近细胞时,会引起气孔关闭。答:( ) 7、在完整细胞中,酚与酚氧化酶处于不同细胞区域中。答:( ) 8、传粉受精后,雌蕊中生长素含量的增加是由花粉带进来的。答:( ) 9、以日照长度12小时为界限,可区分长日照植物与短日照植物。 答:( ) 10、任何细胞的极性,是从受精卵开始保留下来的,是一生具有的。 答:( ) 11、脱落酸可以抑制被赤霉素诱导的过程。答:( ) 四、问答题(50分) 1、根系对水分及盐分的吸收是相互依赖,还是相互独立的?简述其理由。(5分) 2、光合作用原初过程包括哪些步骤?(5分) 3、Rubisco酶活性的调节主要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并简要说明。(10分)。 4、什么是光敏色素,就你所知阐述光敏色素在植物生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10分) 5、目前植物转基因和突变体筛选往往是植物生理的重要手段,请举例说明其实际应用。(10分) 6、植物体处在正常生理条件下有自由基的存在,当遇到不良环境为什么会造成自由基危害?简述其原理。(10分) (转自“园林学习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c3289651.html,thread-8587-1-1.html)

植物生理学复习提纲(综合版)

植物生理学复习提纲(2016年夏) (13/14级水保13级保护区14级梁希材料) 第一章植物水分代谢 1、植物体内水分存在形式及其与细胞代谢的关系: 1)水分在植物体内通常以自由水和束缚水两种形式存在。自由水是距离胶体颗粒较远,可以自由移动的水分。束缚水是较牢固地被细胞胶体颗粒吸附,不易流动的水分。 2)代谢关系:自由水参与各种代谢作用。可用于蒸腾,可作溶剂,作反应介质,转运可溶物质,故它的含量制约着植物的代谢强度;自由水占总含水量的比例越大则植物代谢越旺盛。束缚水不参与代谢活动,不易丧失,不起溶剂作用,高温不易气化,低温不易结冰,但是植物要求低微的代谢强度度过不良的外界条件,因此束缚水含量越大植物的抗逆性越大。 2、植物生理学水势的概念(必考):同温度下物系中的水与纯水间每偏摩尔体积的化学势差。 3、植物细胞水势的组成(逐一解释):植物细胞水势由溶质势、压力势、衬质势和重力势构成。(溶质势是指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而使水势降低的值;压力势是指由于细胞壁压力的作用增大的细胞水势值;衬质势是指由衬质所造成的水势降低值;重力势是指水分因重力下降与相反力量相等时的力量,增加细胞水势的自由能,提高水势的值。) 成熟细胞水势组成:溶质势、压力势 典型细胞水势组成:溶质势、压力势、衬质势 干燥种子水势组成:衬质势 4、细胞吸收水分的三种方式及动力: 渗透吸水(主要方式),主要动力是水势差(压力势和溶质势); 吸胀吸水,主要动力是水势差(衬质势); 代谢吸水,主要动力是呼吸供能。 5、细胞在纯水中的水势变化:外界水势> 细胞水势,细胞吸水,细胞溶质势上升,压力势上升;细胞水势与外界水势平衡时,细胞水势=外界水势=0 ,细胞水势=溶质势+压力势=0,溶质势=压力势; 细胞在高浓度蔗糖(低水势)溶液中的水势变化:外界水势<细胞水势,细胞失水,浓度上升,溶质势下降,压力势下降,原生质持续收缩,当压力势下降=0,发生质壁分离,细胞水势=溶质势+压力势,细胞水势=溶质势+0,细胞水势=细胞溶质势,外界水势=外界溶质势(开放溶液系统),外界水势=细胞水势,外界溶质势=细胞溶质势(可测定渗透势); 细胞间的水分流动方向:相邻两细胞的水分移动,取决于两细胞间的水势差异,水势高的细胞中的水分向水势低的细胞流动。 6、植物吸水的器官:根系,主要部位根尖(根冠,分生区,根毛区和伸长区) 植物吸水的途径:两种途径 非质体途径(质外体途径):没有原生质的部分,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木质部导管或管胞。水分自由扩散,又称自由空间。 共质体途径(细胞途径,跨膜途径):生活细胞的原生质通过胞间连丝组成整体。

植物生理学

绪论 ?名词解释:植物生理学 ?问答题: 1、植物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2、植物生理学是如何诞生和发展的?从中得到那些启示? 3、植物生理学的发展趋势如何? 4、植物生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命体系,若所得的结果不是您原来所设想的,您将如何对待?(00中科院水生所) 5、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请具体谈一谈生命活动应包括那些方面的内容?(03河北农大) 6、简述植物代谢生理的研究特点与进展,试举例加以说明。(02北林大) 第一章水分代谢 ?名词解释 自由水和束缚水伤流和吐水根压和蒸腾拉力质外体途径和细胞途径蒸腾比率与蒸腾系数渗透作用水通道蛋白水分临界期内聚力学说等渗溶液蒸腾系数 ?问答题: 1、简述气孔开闭的主要机理。 2、光是怎样引起植物的气孔开放的? 3、什么叫质壁分离现象?研究质壁分离有什么意义? 4、什么是水孔蛋白?简述其调控及其生理意义。 5、如把某细胞放入高渗溶液中,植物细胞的水势、渗透势和压力势是如何变化的? 6、简述影响植物根系吸水的外界因素。 7、为什么在植物移栽时要剪掉一部分叶,根部还要带土? 8、为什么质壁分离法测得的是植物细胞的渗透势而小液流法测得的是组织的水势?这两种方法哪种更能反映植物本身客观水分状况? 9、甲、乙两细胞,甲放在0.4mol.L-1的蔗糖溶液中,充分平衡后,测得其渗透势为-0.8RT;乙放在0.3 4mol.L-1的NaCl溶液中,充分平衡后,测得其渗透势为-0.7RT,假定i蔗糖=1,i NaCl=1.8,问甲乙两细胞水的压力势大?取出两细胞后紧密接触,水分如何流动?如破坏细胞膜,水分又如何流动? 10、将正常供水盆栽苗木的部分根系暴露在空气中,苗木地上部分水分状况没有明显改变,但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如切除这部分暴露于空气中的根系,则苗木的生长又得到恢复,如何解释?(南林大) 11、简述蒸腾作用的利与弊。(北林大) 12、根系对水分及盐分的吸收是相互依赖的还是相互独立的?简述其理由。(中科院植物所) 13、在科学家探索新的星球时,总是首先确认该星球是否存在水分,为什么?(南大)14、请分析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矿质元素吸收过程三者间的相互协调制约关系。(北农大)15、试述植物根系吸收水分的动力,并分析根系吸水对吸收矿物质营养的影响。(北农大)

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植物生理学 名词解释: 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渗透势: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的水势。 根压:靠根部水势梯度使水沿导管上升的动力。 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矿质营养: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 胞饮作用:细胞通过膜的内陷从外界直接摄取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 生物固氮:某些微生物把空气中的游离氮固定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诱导酶:指植物本来不含某种酶,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可以生成这种酶。 营养元素临界含量:作物获得最高产量的最低养分含量。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吸收光谱:反映某种物质吸收光波的光谱。 增益效应:两种波长的光协同作用而增加光和效率的现象。 希尔反应:离体叶绿体在光下进行水解并放出氧的反应。 反应中心:是光能转变化学能的膜蛋白复合体,包含参与能量转换的特殊叶绿素a. 聚光色素:聚光复合物中的色素(没有光化学活性,只有吸收和传递光能的作用)。 Co2补偿点:当光合吸收的co2量等于呼吸放出的co2量,这个时候外界的co2含量就叫做co2补偿点。 呼吸作用:指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再酶的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糖酵解:细胞质基质中的己糖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步骤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 呼吸商:植物在一定的时间内,放出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与吸收氧气的物质的量的比率。巴斯的效应:氧可以降低糖类的分解代谢和减少糖酵解产物的积累的现象。 能荷:A TP-ADP-AMP系统中可利用的高能磷酸键的度量。 代谢源:能够制造并输出同化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 代谢库:指消耗或贮藏同化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 库强度:等于库容量和库活力的乘积。 植物生长物质:一些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指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三重反应:乙烯抑制伸长生长,促进横向生长,地上部分失去负向重力性生长。 植物生长调解剂: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 生物胁迫:指病害、虫害和杂草等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生物环境。 植物抗性生理:指逆境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以及植物对逆境的抵抗性能力。 耐逆性:指植物在不良环境中,通过代谢的变化来阻止、降低甚至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从而保证正常的生理活动。 避逆性:指植物通过各种方式避开或部分避开逆境的影响。 1.灌溉 答:农业上用灌溉来保证作物水分供应,作物需水量因物种种类而异:大豆和水稻的需水量较多,高粱和玉米的最少。同一作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水分的需要量也有很大的差别。叶片水势、细胞汁液浓度、渗透势和气孔开度都能比较灵敏地反映出作物体的水分状况,可作为灌溉生理指标。我国提出节水农业,用较少的水源得到较大的收益,提高水分利用率;有以下几种节水技术:喷灌、滴灌、调亏灌溉以及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