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学基础知识简介

计量学基础知识简介
计量学基础知识简介

计量学基础知识简介

一、概述

计量学(简称计量)是关于测量的科学。它的概念源于商品交换,由于最初人们生活中迫切需要测量长度、容量和重量,所以在古代中国,人们把计量称为度量衡。随着生产、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计量学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大,内容不断充实,已远远超出“度量衡”的范畴。它包括各种物理量、化学量以及工程量的计量测试。近年来,计量的发展尤为迅速,以至囊括了生理量和心理量等得计量测试。计量学涵盖有关测量的理论与实践的各个方面,而不论测量的不确定度如何,也不论测量是在科学技术的那个领域中进行的。另外,计量学同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紧密结合,这在其他学科中是很少有的,系其最显著的特点。

二、计量的定义

根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计量定义为“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而自然界的一切现象、物体或物质,是通过一定的“量”来描述和体现的。因此,要认识大千世界和造福人类社会,就必须对各种量进行分析和确认,既要区分量的性质,又要确定其量值。而在不同时间、地点,由不同的操作者用不同仪器所确定的同一个被测量的量值,应该具有可比性。只有当选择测量单位遵循统一的准则,并使所获得的量值具有必要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时,才能保证这种可比性。显然,对测量的这种要求不会自发地得到满足,必须由社会上的有关机构、团体包括政府进行有组织的活动才能达到。这些活动,主要包括进行科学研究,发展测量技术,建立计量基准、标准等

用于保证测量结果具有溯源性的物质技术基础,以及制定计量法律、法规、规章及条例,开展计量管理等。

三、计量的分类

1. 科学计量

科学计量是指基础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计量科学研究。通常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来精确地定义与实现计量单位,并为最新的科技发展提供可靠的测量基础。科学计量通常是计量科学研究机构,特别是国家计量科学研究机构的主要任务,包括计量单位与单位制的研究、计量基准与标准的研制、物理常量与精密测量技术的研究、量值溯源与量值传递系统的研究、量值比对方法与测量不确定度的研究等。

2. 工程计量

工程计量也称工业计量,是指各种工程、工业企业中的应用计量。例如有关能源或材料的消耗、工艺流程的监控以及产品质量与性能的测试等。随着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和复杂性的增大,工程计量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为保证经济贸易全球化所必须的一致性和互换性,工程计量已成为生产过程控制不可缺少的环节。

3. 法制计量

法制计量是为了保证公众安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法制、技术和行政管理的需要,由政府或其授权机构进行强制管理的计量,包括对计量单位、计量器具(特别是计量基准、标准)、测量方法及测量实验室的法定要求。

从实际工作来看,法制计量主要涉及与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和贸易结算等有利害关系或需要特殊信任领域的强制计量。例如,有关计量器具如电能表(电度表)、水表、煤气表、血压计、体温计、声级计等的计量。

四、计量特点

计量活动以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为目的,因此,计量具有以下4个特点。

1. 准确性——准确性是计量的基本特点,计量技术工作的核心。经检定、校准确定计量的准确性,以误差、不确定度为考核指标,来反映计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得接近程度。

2. 统一性——统一性是计量学最本质的特性,从计量的定义可看出计量的统一和一致性。它不仅对单位统一,还是对量值准确可靠的要求,也就是对计量活动结果是否符合规定的技术指标。

3. 溯源性——为了使计量结果准确可靠,任何量值都必须溯源于该量值的基准(国家基准或国际基准)。也就是任何量值均能追溯到“源”头。量值得基准,是确保计量活动结果能够满足量值得准确可靠和统一的基础。

4. 法制性——为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不仅要有一定的技术手段,还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等法制手段。

我国计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为准则,所以的计量活动均应符合其规定。例如,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监测等方面的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等。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设置、计量标准建立、计量器具新产品型式评价(定型鉴定)或样机试验、计量器具监督检查以及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

证等各个环节都必须有法律保障。否则,计量的准确性、统一性就无法实现,其作用也无法发挥。

五、计量的研究内容

计量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量和单位;计量器具(包括计量基、标准及工作计量器具);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测量误差、测量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以及计量管理等。

除非特别申明,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5c4790711.html,/content/?251.html

最新计量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计量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单位: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请您在认为正确的句子前划“√”)(每题1分,共25分) 1. 以下那一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A.秤是强检计量器具 B.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是强检计量器具 C.用于贸易结算的电能表是强检计量器具 2.给出测量误差时,一般取有效数字。 A.1位 B.2位√ C.1至2位 3.下面几个测量误差的定义,其中JJF 1001-2011的定义是。 A. 含有误差的量值与真值之差 √B. 测得的量值减去参考量值 C. 计量器具的示值与实际值之差 4.以下哪一种计量单位符号使用不正确。 A.升L √ B.千克Kg C.牛(顿)N 5.若电阻的参考值是1000Ω,测量得值是1002Ω,则正确的结论是。 √A.测量误差是2Ω B.该电阻的误差是2Ω C.计量器具的准确度是0.2%。 6.计量检定是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是否符合要求的活动,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A.允许误差范围 B.准确度等级√C.法定 7. 测量仪器的稳定性是测量仪器保持其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A.计量特性 B.示值 C.复现值 8.国际单位制中,下列计量单位名称属于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是。 A.摩(尔)√B.焦(耳) C.开(尔文) 9.在规定条件下,由具有一定的仪器不确定度的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能够测量出的一组同类量的量值。称为。 A.标称范围√ B.测量区间 C.示值范围 10.随机测量误差是。 A.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对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 B.对不同量进行测量,以不可预知方式变化的误差分量; √C.在重复测量中按不可预见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的分量。 11. 我国《计量法》规定,处理计量器具准确度所引起的纠纷,以仲裁检定的数据为准。 A.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B. 本地区准确度最高的计量标准 √C.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或国家基准 12. 质量单位“吨”(单位符号是“t”)是。 A. 国际单位制单位 √B. 法定计量单位中,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C. 英制质量单位

计量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计量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单位: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请您在认为正确的句子前划“√”)(每题1分,共25分) 1. 以下那一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A.秤是强检计量器具 B.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是强检计量器具 C.用于贸易结算的电能表是强检计量器具 2.给出测量误差时,一般取有效数字。 A.1位 B.2位√ C.1至2位 3.下面几个测量误差的定义,其中JJF 1001-2011的定义是。 A. 含有误差的量值与真值之差 √B. 测得的量值减去参考量值 C. 计量器具的示值与实际值之差 4.以下哪一种计量单位符号使用不正确。 A.升L √ B.千克Kg C.牛(顿)N 5.若电阻的参考值是1000Ω,测量得值是1002Ω,则正确的结论是。 √A.测量误差是2Ω B.该电阻的误差是2Ω C.计量器具的准确度是0.2%。 6.计量检定是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是否符合要求的活动,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A.允许误差范围 B.准确度等级√C.法定

7. 测量仪器的稳定性是测量仪器保持其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A.计量特性 B.示值 C.复现值 8.国际单位制中,下列计量单位名称属于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是 。 A.摩(尔)√B.焦(耳) C.开(尔文) 9.在规定条件下,由具有一定的仪器不确定度的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能够测量出的一组同类量的量值。称为。 A.标称范围√ B.测量区间 C.示值范围 10.随机测量误差是。 A.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对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 B.对不同量进行测量,以不可预知方式变化的误差分量; √C.在重复测量中按不可预见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的分量。 11. 我国《计量法》规定,处理计量器具准确度所引起的纠纷,以仲裁检定的数据为准。 A.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B. 本地区准确度最高的计量标准 √C.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或国家基准 12. 质量单位“吨”(单位符号是“t”)是。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学基础》考试大纲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中传中传教授创办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新闻《新闻学基础》学基础》学基础》考试考试考试大纲 大纲【育明教育温馨提示】 专业课复习一定要赶早,不要在起跑线上就输给对手。复习要有针对性,在备考复习过程中,考研信息的收集很重要,信息是第一位的:你信息收集的越多,越充分,你的认识就会越全面、正确。要尽全力收集到目标院校专业课的笔记、课件、讲义、历年真题等资料。特别是历年真题要认真研究几遍,因为历年真题考查的重合率是很高的。往往一道题目三四年前考过,现在又会以其它形式变相的来考查!将历年真题与笔记、课件、讲义等结合学习,这样才能够做到更有重点的复习。最后,要有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时间安排计划。机会永远是为有准备的人而留的!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新闻学基础》分三部分内容: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 新闻理论是大学本科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它综合运用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对大量的材料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形成基本的概念并建立起一定的理论体系,反映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和新闻活动的一般规律。《新闻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大板块:本体论部分重点阐述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认识论部分重点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阐述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性质功能以及新闻自由调控;方法论部分着重阐述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闻业务的主要内容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策划以及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具体新闻业务实践知识等。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新闻报道业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具体要求,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闻史包括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中国新闻史的主要内容包括古代的邸报,小报和京报;近代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近代国人的办报主张和办报活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新闻工作;国共合作时期的新闻工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新闻事业,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新闻传播工作等。要求考生熟悉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整体脉络,熟练掌握各个时期的主

2020计量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 祝同学们考得一个好成绩,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20计量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单位: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请您在认为正确的句子前划“√”)(每题1分,共25分) 1. 以下那一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A.秤是强检计量器具 B.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是强检计量器具

C.用于贸易结算的电能表是强检计量器具 2.给出测量误差时,一般取有效数字。 A.1位 B.2位√ C.1至2位 3.下面几个测量误差的定义,其中JJF 1001-2011的定义是。 A. 含有误差的量值与真值之差 √B. 测得的量值减去参考量值 C. 计量器具的示值与实际值之差 4.以下哪一种计量单位符号使用不正确。 A.升L √ B.千克Kg C.牛(顿)N 5.若电阻的参考值是1000Ω,测量得值是1002Ω,则正确的结论是。 √A.测量误差是2Ω B.该电阻的误差是2Ω C.计量器具的准确度是0.2%。 6.计量检定是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是否符合要求的活动,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A.允许误差范围B.准确度等级√C.法定 7. 测量仪器的稳定性是测量仪器保持其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A.计量特性B.示值 C.复现值 8.国际单位制中,下列计量单位名称属于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是 。 A.摩(尔)√B.焦(耳) C.开(尔文) 9.在规定条件下,由具有一定的仪器不确定度的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能够测量出的一组同类量的量值。称为。 A.标称范围√ B.测量区间 C.示值范围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答案解析

计量检定人员计量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单位:姓名:分数: 一、判断题(您认为正确的请在()中划“√”,错误的请在()中划“×”)(每题1分,共25分) 1. (×)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使用单位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自己确定。 2. (√)质量的单位千克(kg)是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3. (×)体积的单位升(L)既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又是国际单位制单位。 4. (√)不带有测量不确定度的测量结果不是完整的测量结果。 5. (×)某台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可以表示为±0.3%。 6. (√)过去采用的“约定真值(相对真值)”和“理论真值”均称参考量值。 7. (×)测量的准确度就是测量的精密度。 8. (√)已知系统测量误差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9. (√)随机测量误差等于测量误差减去系统测量误差。 10. (×)测量不确定度是用来评价测量值的误差大小的。 11. (×)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由国际单位制单位组成。 12. (×)计量单位的符号可以用小写体也可用大写体,用人名命名的计量单位符号,用大写体。 13. (√)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器具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统称为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14. (√)修正值等于负的系统误差估计值。 15. (×)和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一样,准确度可以定量地表示。

16. (√)超过规定的计量确认间隔的计量器具属合格计量器具。 17. (×)计量要求就是产品或工艺的测量要求。 18. (×)计量确认就是对计量器具的检定。 19. (√)对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企业可以自己制订计量确认间隔。 20.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所有测量都具有溯源性。 21.(√)测量过程的控制可以发现测量过程中的异常变化; 22.(×)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所有条款都是强制性条款。 23. (×)能源计量范围只包括用能单位消耗的能源。 24. (×)电力是一次能源。 3. (×)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承担检定。 二、选择题(请您在认为正确的句子前划“√”)(每题1分,共25分) 1.给出测量误差时,一般取有效数字。 A.1位 B.2位√ C.1至2位 2. 以下那一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A.秤是强检计量器具 B.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是强检计量器具 C.用于贸易结算的电能表是强检计量器具 3.下面几个测量误差的定义,其中JJF 1001-2011的定义是。 A. 含有误差的量值与真值之差 √B. 测得的量值减去参考量值 C. 计量器具的示值与实际值之差 4.以下哪一种计量单位符号使用不正确。

纪录片课程教学大纲

《纪录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中/英文):纪录片 / 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3、周学时/学分:2/2 4、授课对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5、使用教材:《纪录片创作》,朱景和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二、课程简介 穿越历史,构沉记忆;只对现实,记录变迁;启迪智慧,引导思索。“纪录片”,一个充满诱惑与魅力的名字。纪录片是人们获取信息与知识、反映和寻求社会变革、感悟人性与人生的载体。 《纪录片》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其内容和任务主要是了解纪录片的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从创作者的角度学习纪录片创作思想和实现手法,在作品赏析与讨论中了解纪录片的创意、拍摄的基本策略。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注:必须明确要达到的知识、能力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把握新闻传播现象与活动的基本特征、基本规律和原则,了解新闻事业的体制、过程及发展趋势,能较好地较熟练地认识和掌握新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路径,并对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活动有初步的、较完整的认识与了解。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当前我国进行新闻改革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注重新闻专业主义思想教育,促进学生理论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闭卷考 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为10%、20%、70%(平时成绩由

作业成绩、课堂讨论成绩、小测验成绩等构成) 六、正文 第一章纪录片的范畴与属性(教学时数2) 教学目的:通过对纪录片的范畴与属性的学习,让学生对纪录片与电视纪录片有初步的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纪录片与电视纪录片的概念。难点是电视纪录片的意义。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纪录片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电视纪录片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电视纪录片的意义。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电视纪录片的技巧误区。 第二章纪录片的演变及学派(教学时数2) 教学目的:通过对纪录片的演变及学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研究中外纪录片创作观念演变,对探讨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中外纪录片创作观念演变。难点是“电影眼睛”理论和“英国纪录学派”。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纪录片的启蒙。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新闻纪录影片的兴起和纪录风格的开创。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世界纪录电影三巨匠(帕尔.罗伦兹,莱尼.里芬斯塔尔,尤里斯.伊文斯)的生平。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电影眼睛”理论和“英国纪录学派” 第三章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教学时数4) 教学目的:通过对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专题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演变过程,探讨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特点和特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了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历程。难点是专题片创作的理论,专题片创作的方法和步骤。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历程。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思考。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专题片创作的理论。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专题片创作的方法和步骤。 第四章纪录片的艺术特性与审美特性(教学时数2) 教学目的:通过对纪录片的艺术特性与审美特性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纪录片的本性在于视听形象纪实性,纪实之谓包含物质技术效果和人的主观认识双重作用。具体表现为若干特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纪实本性与政论性,纪实本性与真实性,纪实本性与文献性。难点是纪录片的审美功能和审美特征。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纪录片艺术特性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纪录片的审美特性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纪录片的审美功能和审美特征。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纪录片的纪实本性与政论性,纪实本性与真实

报纸新闻报道的策划教学大纲

《报纸新闻报道策划》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 总学时数:72 学分:4 理论学时:63 实践学时:9 编制单位(或执笔者):中文系新闻采编与制作教研室字东玉 编制时间:2014年9月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课程地位:本课程是中文类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理论基础课。 课程任务:讲授报纸新闻报道策划的基本概念,理解新闻报道策划的基本类型,帮助学生掌握报纸新闻报道策划的基本原则,将不同类型的 报纸新闻报道策划做对比分析,通过大量的实际报纸新闻策划案 例,熟悉各大报纸对于不同新闻事件的不同新闻报道策划,让学 生对报纸新闻报道策划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能够进行实际的新 闻报道策划。 二、总体教学目标 《报纸新闻报道策划》是一门重要专业限选课程,也是一门需要学生具

备实践操作、策划能力的课程。报纸新闻报道的策划对新闻专业的同学来说是一项必须掌握的基本专业技能。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新闻报道策划的基本理论,熟悉报纸新闻报道策划基本原理和报纸新闻报道策划基本方法,通过一定的实践训练,具备报纸新闻报道策划的基本能力,最终能进行独立的报纸新闻报道策划。 三、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 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具备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概论、摄影与摄像、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广告策划与文案写作等基础知识和能力。 四、各课程教学时间分配参考 各课程教学时间分配表

五、教学内容及其目的、要求、任务 第一章报纸新闻报道策划的概念和类型(6学时) (一)教学目的 目的:本章的目的重点是让学生将报纸新闻报道策划与其他媒介的新闻报道策划区分开来,对报纸新闻报道策划的基本概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并掌握报纸新闻报道策划的基本类型。 (二)教学内容 1、什么是新闻策划? (1)新闻策划的概念 (2)新闻事件策划 (3)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 2、报纸新闻报道策划 (1)报纸新闻报道策划概念 (2)报纸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炒作的区别 (3)报纸进行新闻报道策划的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深化主题报道 ②有利于发掘新闻价值

计量经济学知识要点(1)

考试题型 一.判断解释5*5=25分(明确表达正确或是错误1分,解释分析4分) 二.计算检验(类似于课本作业题的方式) 三.模型结果说明(理解每一个上机输出结果的含义) 四.分析题 开卷考试,允许带计算器,书本一定没有一模一样的题目 计量经济学知识要点 一.陈述理论 二.建立模型 1.分类:一元线性模型(第二章),多元线性模型(第三章),非线性回归模型(第四章) 2.非线性方程 (1)分类:a.非标准回归模型 b.可线性化回归模型 c.本科线性化回归模型 (2)线性化方法:变量替换(P90-95页) (3)几种典型的可以做线性化处理的非标准线性回归模型(知道如何把这些非线性 变为线性) 1.多项式函数模型 2 双曲函数模型 3 对数函数模型 4 S-型曲线模型 (4)在研究经济问题时经常遇到的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回归模型 1指数函数模型 2幂函数模型 2. 假定条件:一元线性模型有5个,分别是:零均值假定,同方差假定,无序列相关假定, 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无关假定,正态分布假定。 多元线性模型有6个假定条件,在一元线性模型的基础上多加了无多重贡 献性假定。 3.解释变量的分类:定量的解释变量(可以直观用数字表达如:价格、质量); 定性的解释变量(分为虚拟变量和时间变量。 虚拟变量用“D”表示,如:男女、好中差。 时间变量用“t”表示,顾名思义就是表示一段时间的数列) 4.注意问题: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确定,两者之间有单向因果关系,解释变量是因,被 解释变量是果,就是说只能是由于解释变量的变化导致了被解释变量的变化。

三.收集数据(包括时间序列,截面数据,面板数据) 四.估计参数 1.方法: (1).OLS即普通最小二乘法(核心准则:残差平方和最小,表示为Q=∑(yi-?i)^2)其中β0^和β1^具备BLUE特性即最佳线性无偏估计量(线性性、无偏性、最小方差性)。 满足高斯马尔科夫定理P61。(第二章) (2).加权最小二乘法(用于异方差检验)在等式两边同除以随机误差项的标准差,去除 异方差再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检验。(第五章) (3).广义最小二乘法(用于自相关检验)本期与滞后一期相减。(第六章) 五.假设检验 1.经济学意义检验 符号和系数大小是否与现实意义相符合 2.统计学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可决系数R^2和修正可决系数R^2)越接近1越好 R^2=1-(1- R^2)*(n-1/n-k-1)=1-(ESS/n-k-1)/(TSS/n-1) TSS(总离差平方和)=RSS(回归平方和)+ESS(残差平方和) R^2=RSS/TSS=1-ESS/TSS(作用是用来度量方程的拟合优度,R^2越接近于1,表示被解释变量中的变异性被估计的回归方程解释的部分越多,估计的回归方程对样本观测 值的拟合度越好) 注意问题:为什么可决系数是解释变量的递增函数? 当样本容量不变时,如果在模型中增加新的解释变量,并不会改变离差平方和,但是可能增加回归平方和,从而可能改善模型的解释功能。修正的可决系数正是消 除可决系数对解释变量个数的依赖性。 可决系数和修正的可决系数并不是评价模型优劣的唯一标准,有时为了使有重要经济意义的解释变量保留在模型中,宁可牺牲一点拟合优度。 (2). 方程显著性检验(F) F=(Rss/k)/(Ess/(n-k-1)) ~ Fα(k,n-k-1) 适用于多元的回归模型,如果不显著说明解释变量的斜率系数都为0,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没有影响。如果显著说明总体回归方程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即解释变量与 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 (3).参数显著性检验(t) t=β^(估计量)/Sβ^(标准差)~ t(n-k-1) 如果检验显著说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有显著的影响,应该保留该解释变量。 注意:一元只做t检验,多元就要做F检验和t检验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1、测量误差仅与( C )有关。 A、测量设备; B、测量方法; C、测量结果; D、测量环境 2、测量不确定度分为( A )。 A、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B、A类不确定度和B类不确定度; C、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D、标准不确定度和合成不确定度 3、摄氏温度计量单位的符号是℃,属于( B )。 A、SI基本单位; B、SI导出单位; C、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4、任何一个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D )。 A、都应包括有A类评定; B、都应包括有B类评定; C、都应同时有A类和B类评定; D、可以只有A类、只有B类或同时具有A类和B类 5、对计量违法行为具有现场处罚权的是( B )。 A、计量检定人员; B、计量监督员; C、计量管理人员; D、计量部门领导人 6、误差从表达形式上可以分为( B )。 A、测量仪器误差和测量结果误差; B、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C、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D、已定误差和未定误差 7、测量不确定度分为( A )。

A、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B、A类不确定度和B类不确定度; C、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D、标准不确定度和合成不确定度 8、对测量结果的已定系统误差修正后,其测量不确定度将( C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不定 9、企业选择是由本单位自己对测量设备进行溯源还是送往外部计量技术机构进行溯源,主要是根据( A )。 A、企业测量过程设计中对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有哪些具体要求、实施溯源需要花多少成本; B、企业测量过程设计中对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有哪些具体要求; C、实施溯源需要花多少成本 10、( B )负责统一监督管理全国的计量器具新产品型式批准工作。 A、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B、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C、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D、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11、型式评价是指( C )。 A、为确定计量器具型式是否符合计量检定规程要求所进行的技术评价; B、为确定计量器具的量值是否准确所进行的技术评价;

《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118 课程名称:网络新闻传播(Network news media) 新闻学本科专业必修课 《网络新闻传播》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是一门和时代发展结合比较紧密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在《新闻学理论》、《传播学导论》、《计算机基础》、《广告学概论》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对网络传播的特点、技术及应用等内容的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网络传播技能和网络传播活动,为后续课程课程奠定学习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是:每周2学时,计划教学周数18周,总课时数36学时。 本课程总学分数:2学分。 二、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授课学时实验学时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网络应用基础 网页设计与制作 网络新闻传播 网站建设与经营 网络营销 网络中的传播 网络传播中的受众 网络传播的宏观影响 网络传播中的文化现象 网络传播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机动 4 2 6 2 2 6 4 4 4 2 2 合计36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网络传播的特点、技术及应用等内容的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网络传播技能和网络传播活动地特点,特别是作为新兴媒体地网络在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中,如何发挥自己地优势,在网络新闻的采写和发布中博采众长,整合其他媒体的优点,在新闻传播中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为后续课程课程奠定学习基础。 本课程各章的教学要求和知识考核点如下: 第一章网络应用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发展与信息传播的关系,网络传播概念、研究内容、传播模式、议程设置以及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信息传播、网络传播、网络媒体“把关”、互联网 教学方法与手段: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相结合。 第二章网页设计与制作

新闻传播学教学大纲

《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301002021 学分:2.0 总学时:36 说明 【课程性质】 《新闻传播学》为通识教育课。 【教学目的】 这门课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讲授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学基本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识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的性质、特点、作用,以及它们产生与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解新闻事业同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懂得新闻伦理和新闻从业人员的修养要求。 【教学任务】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新闻传播和新闻事业的基本特点与基本规律,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能够应用所学理论正确分析新闻现象和指导新闻实践,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具体要求是:1.了解新闻传播学原理的基本知识;2.理解和掌握新闻传播和新闻事业的基本原理;3.掌握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4.能够运用新闻传播基本原理和原则分析一般的新闻现象,指导新闻工作实践。 【教学内容】 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由新闻学、传播学在跨学科综合、交叉基础上形成的新兴学科,在国内外均属年轻学科,本课程的重点是传播本质、模式、功能与原则等传播学的知识体系;其难点是传受心理机制、新闻性质功能、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功能、新闻自由限度等方面的理解与运用。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十分强的学科,必须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践原则,在实践中理解、掌握、深化。 【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学原则:新闻传播学,是从现代传播学视角来探讨新闻学原理的一门新型课程,具有传播学与新闻学双重性,其学科的交叉性、互渗性、创新性相当突出,因而 又是比较难以把握的一门新学科。因而,必须在教学中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 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结合现代西方新闻学与传播学知识体系,讲授马克思 主义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观点力求明确,方法务必科学,介 绍切忌片面。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解读当代新闻活动、 关心传播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在分析工具与思维方法方面,要将科学思维与理论思维方法结合起来,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采用新闻、政治、经济、文化综合考察的方法 来学习理论,分析实际。 【先修课程要求】

(完整版)计量经济学知识点(超全版)

1.经济变量:经济变量是用来描述经济因素数量水平的指标。(3分) 2.解释变量:是用来解释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即因变量)为什么变动、如何变动的变量。(2分)它对因变量的变动做出解释,表现为方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中的“因”。(1分)3.被解释变量:是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1分)它的变动是由解释变量做出解释的,表现为方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的果。(2分) 4.内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2分)表现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是模型求解的结果。(1分) 5.外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之外的因素决定的变量,表现为非随机变量。(2分)它影响模型中的内生变量,其数值在模型求解之前就已经确定。(1分) 6.滞后变量:是滞后内生变量和滞后外生变量的合称,(1分)前期的内生变量称为滞后内生变量;(1分)前期的外生变量称为滞后外生变量。(1分) 7.前定变量:通常将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合称为前定变量,(1分)即是在模型求解以前已经确定或需要确定的变量。(2分) 8.控制变量:在计量经济模型中人为设置的反映政策要求、决策者意愿、经济系统运行条件和状态等方面的变量,(2分)它一般属于外生变量。(1分) 9.计量经济模型:为了研究分析某个系统中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采用的随机代数模型,(2分)是以数学形式对客观经济现象所作的描述和概括。(1分) 10.函数关系:如果一个变量y的取值可以通过另一个变量或另一组变量以某种形式惟一地、精确地确定,则y与这个变量或这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函数关系。(3分) 11.相关关系:如果一个变量y的取值受另一个变量或另一组变量的影响,但并不由它们惟一确定,则y与这个变量或这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相关关系。(3分) 12.最小二乘法:用使估计的剩余平方和最小的原则确定样本回归函数的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法。(3分) 13.高斯-马尔可夫定理:在古典假定条件下,OLS估计量是模型参数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量,这一结论即是高斯-马尔可夫定理。(3分) 14.总变差(总离差平方和):在回归模型中,被解释变量的观测值与其均值的离差平方和。(3分) 15.回归变差(回归平方和):在回归模型中,因变量的估计值与其均值的离差平方和,(2分)也就是由解释变量解释的变差。(1分) 16.剩余变差(残差平方和):在回归模型中,因变量的观测值与估计值之差的平方和,(2分)是不能由解释变量所解释的部分变差。(1分) 17.估计标准误差:在回归模型中,随机误差项方差的估计量的平方根。(3分) 18.样本决定系数:回归平方和在总变差中所占的比重。(3分) 19.点预测:给定自变量的某一个值时,利用样本回归方程求出相应的样本拟合值,以此作为因变量实际值和其均值的估计值。(3分) 20.拟合优度:样本回归直线与样本观测数据之间的拟合程度。(3分) 21.残差:样本回归方程的拟合值与观测值的误差称为回归残差。(3分) 22.显著性检验:利用样本结果,来证实一个虚拟假设的真伪的一种检验程序。(3分)23.回归变差:简称ESS,表示由回归直线(即解释变量)所解释的部分(2分),表示x对y的线性影响(1分)。 24.剩余变差:简称RSS,是未被回归直线解释的部分(2分),是由解释变量以外的因素造成的影响(1分)。 25.多重决定系数: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回归平方和与总离差平方和的比值(1分),

新闻学基础课程大纲

《新闻学基础》教学大纲 编制:白淑杰 审核:郭海宁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二、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通过对采访与写作知识,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规律和方法,学会处理采访中实际问题的技巧,在写作中能够实际的运用方法的能力,通过有效的采访,写出各类比较成熟的新闻稿件,最终切实提高实际运用新闻专业知识的水平。 教学目标是为学生打好从事各种新闻工作(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媒 介经营管理等)都必须具备的新闻基本业务基础,不仅使学生具备新闻采访、写作的有关知识,更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 U、自学教材 通过学习本课程,达到以下要求: (一)熟悉新闻媒体的传播特性和业务知识,正确认识与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特点、要求以及操作技巧。 (二)了解各种新闻文体的特征,从而具备一定的采写能力,并能独立完成新闻报道任务。 (三)掌握和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规律和方法,提高新闻写作的水平,以便 于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三、与其它课程的衔接和联系 对于文秘专业,本课程的前期课程为:《基础写作》、《现代汉语》、《逻辑学》、《档案管理学》、《应用文写作》、《跨国文化》、《现代办公基础》,后续课程为《中国传统文化》、《美学》、《传播学》、《经济法》、《广告学概论》、《电子商务概论》。 四、教材选用 1、教材 《新闻采访写作新编》,刘海贵尹德刚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2、参考书 《当代新闻学原理》,刘建明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新闻报道方式论》,芮必峰、姜红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刘明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新闻报道与写作》,麦尔文门彻著,展江主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 《新闻采访学》,蓝鸿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第二部分大纲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项目新闻采访的主体及其要求 第一任务记者的称谓及记者的职业要求(2课时) 「、教学内容 (一)记者的定义及记者称谓的由来。 (二)记者的职责与职业要求。记者的职责包括: (1)米写新闻。 (2)反映状况。 (3)做群众工作。记者的职业要求有正义感、使命感和责任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熟识牢记记者称谓的由来。 (二)难点:了解并掌握记者的职业要求职业素养 三、教学要求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 单位 姓名 分数 一、 填空题( 30分每空 1.5 分) 1. 《计量法》立法宗旨是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 一 和 量值的准确可靠 ,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 2. 我国《计量法》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 国 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 国家选定的其 他 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3. 我国《计量法》规定,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 执行 计量 检定规程 。 4. 计量标准考核申请的初审时间一般不超过 1 个月 。《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有效期前 6 9. 标准不确定度 A 类评定的基本方法是采用 贝塞尔公式 法。 10. 某标准直流电压源输出电压 1.000V,被检数字电压表指示为 0.998 的示值误差为 0.998-1.000 =-0.002 V 。 判断题( 40分每题 2 分) 1?计量行政部门必须设置计量检定机构。 (X) 2?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的计量器具视为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 (V) 3?国际单位制的简称符号是 ISO 。( X ) 4?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中,质量单位的符号是 g o (X ) 5. 凡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都应实行强制检 定。( X ) 6. 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和计量检定规程是计量检定所必须依据的技术规范。 (V ) 7.下列计量单位符号都是法定计量单位符号 m 、 A 、 L 、 min 。 ( V ) &物质量的单位符号是 mol o (V ) 9.企事业单位使用的计量器具,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 计量检定机构申 请检定。(X ) 10?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中热力学温度单位的符号是C 。 (X ) 11.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其核查标准可以不一样。 (X ) 12. 最大允许误差就是仪器的示值误差。 ( X ) 13. 比对就是两台相同仪器间的量值的比较。 ( X ) 14. 一台数字电压表的最大允许误差 MPE : 0.01%o ( X ) 15. 一台数字电压表的准确度为 0.01%。( X ) 16. 用于确保日常测量工作正确进行的工作标准称为核查标准。 ( V ) 17. 一台数字压力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为 U=0.03MPa , k=2。( X ) 18 一台数字频率计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为 Urel=0.03% , k=2。( V) 19.核查标准就一定是工作标准。 ( X) 个月 ,建标单位应当向主持考核的计量行政部门 申请 计量标准考核复查。 5.我国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中,体积的计量单位是 6.我国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中,流量的计量单位是 是 L/min 。 升 ,计量单位的符号是 L 。 升每分 ,计量单位的符号 7. 某测量值为 2000,真值为 1997,则测量误差为 3 ,修正值为 -3 。 8. 精度 0.5 级量程 0-10 的计量仪表, 其允许最大示值误差 0.05 ,量程 0-50 的计量仪 表,其允许最大示值误差 0.25 检定系统表 进行。计量检定必须 V,则数字电压表

新闻写作学教学大纲

新闻写作学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新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以国家有关的新闻与宣传政策为依据,系统地讲授新闻写作中的总体要求、原则、方法及各种常用新闻文体的写作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新闻写作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同时加强学生新闻写作训练,提高学生新闻写作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写作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新闻采写和其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基于新闻写作学实践性强的特点,采取讲练结合的教学手段。讲授中,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还需注重“现场式”教学:模拟新闻事件现场、创造一定的现场氛围,进行模拟现场采写,锻炼学生新闻敏感,培养其现场观察、迅速反映与写作能力。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讲授式、问答式、讨论式、启发式等相应的教学方法。 要注重新闻写作理论与新闻写作实践的结合,要让学生既能运用新闻传播规律指导新闻写作实践,又能运用新闻理论解决新闻写作实践中、特别是新闻采写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适当地安排课后作业,以便使学生更有效地巩固和消化所学的内容。 二、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一)使用教材 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二)参考书目: 1、威廉?梅茨著,苏金琥、院宁、洪天国选译《怎样写新闻》,新华出版社,1983年5月版。 2、李良荣《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6月版。 3、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1月版。 4、黄家雄《新闻写作结构与技巧》,新华出版社,1992年7月版。 5、李元授、白丁《新闻语言学》,新华出版社,2001年12版。 6、姚里军《中西新闻写作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1月版。 7、李希光《新闻学核心》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4月。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怎样学习新闻写作 1、教学时数:4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将介绍新闻写作的重要性、新闻采写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对新闻写作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宏观层面来加强对新闻写作的正确认识,提高写作的兴趣,树立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计量基础知识 一、名词解释 1、测量准确度: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2、(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3、计量器具:所有(工作)测量仪器、计量标准、标准物质、以及进行测量所需要的辅助设备和规范。 4、(测量结果的)复现性: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5、真值:与给定的特定量的定义一致的值。 ①、量的真值只有通过完善的测量才有可能获得 ②、真值按其本性是不确定的 ③、与给定的特定量定义一致的值不一定只有一个 6、测量误差:误差是指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 7、修正值:用代数方法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加,以补偿其系统误差的值 8、量值:一般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 9、校准: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的一组操作 10、计量单位:计量单位是指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的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计量单位应具有明确的名称、定义和符号。 二、填空题 1、计量的特点取决于计量所从事的工作,即为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而进行的科技、法制和管理活动,概括地说,可归纳为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及法制性4个方面 2、计量的一致性是指在统一计量单位的基础上,无论在何时、何地,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计量器具,以及由何人测量,只要符合有关的要求,其测量结果就应在给定的区间内一致 3、溯源性是指任何一个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的值,都能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与计量基准联系起来。 4、量制是指彼此间存在确定关系的一组量,单位制是为给定的量制,按照给定的规则确定的基本量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和导出量的单位(称为导出单位)的总和。 5、数值的大小决定于单位,只有在给定单位的前提下,才能给出数值,一个特定量的量值,与所选择的单位无关,而其数值则与所选择的单位的大小成反比。 6、校准或检定测量仪器时,主要的工作就是给仪器赋值或确定它们的示值误差;使用测量仪器时,主要关心的也是其示值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7、测量不确定度是指“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8、测量不确定度从词义上理解,意味着对测量结果可信性、有效性的怀疑程度或不肯定程度,是定量说明测量结果的质量的一个参数。 9、测量标称值为10.2mm的甲棒长度时得到实际值为10.0mm,其示值误差Δ=0.2mm;而测量标称值为100.2mm的乙棒长度时得到实际值为100.0mm,其示值误差Δ′=0.2mm,甲棒的相对误差δ=2%,乙棒的相对误差δ′=0.2%。 10、用户需要一个准确值为1kg的砝码,并将此应有的值标示在砝码上;工厂加工时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所得的实际值为1.002kg,此时的偏差为+0.002kg。如果按照标称值1kg来使用,砝码就有-0.002kg的示值误差。 11、实物量具是指“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器具。 12 、测量传感器是指“提供与输入量有确定关系的输出量的器件。 13、敏感器通常称为敏感元件,它是指“测量仪器或测量链中直接受被测量作用的元件。 14、检测器是指“用于指示某个现象的存在而不必提供有关量值的器件或物质。 15、标尺间隔(即分度值)是测量仪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在我国习惯上称为“分度值”。它是指“对应两相邻标尺标记的两个值之差”。 16、标尺分度是指“标尺上任何两相邻标尺标记之间的部分”,标尺分度主要说明标尺分成了多少个可以分辨的区间。 17、示值范围是指“极限示值界限内的一组值”(6.20条)。即指测量仪器在显示装置上其最大与最小示值的范围。 18、一台万用表,把操纵器件调到×10V一档,其标尺上下限数码为0~10,则其标称范围为0V~100V。一支玻璃温度计,其标尺

《新闻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新闻摄影 课程英文名称:News Photography 课程学分数:2 课程学时数:36 授课对象:新闻学、网络传播、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 专业学生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发展史、传播学 一、课程性质 新闻摄影是新闻学专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程,是为培 养新闻专业人才而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在众多新闻报道形式中,新 闻摄影是一种视觉传播新闻。学生在新闻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对新 闻摄影知识的掌握是其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门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特别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以新闻图片和文字说明见诸报刊的新闻摄影是一种综合的传 播手段。与它直接相关的课程有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以及传 播学等,间接相关的有美学、哲学、文学、史地、新技术等课程。 三、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新闻摄影,顾名思义,就是一门培养学生摄影技巧能力的课程,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新闻摄影的敏感和素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和了解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摄影与新闻摄影的基本理论;二是照相机和暗房等摄影器材的技术操作;三是数码摄影及相关技术和伦理。培养他们利用镜头抓拍新闻的敏感和基本技能以及专业素养。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1、掌握新闻摄影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区别新闻摄影与其它摄影的不同。

2、牢固树立新闻摄影的真实、形象、及时的观念。 3、掌握新闻摄影的构成包括新闻图片和文字说明两部分的运用和技巧。 4、了解和掌握摄影器材知识,初步掌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的技术操作。 5、掌握新闻摄影的专业素养要求和技术伦理。 四、教学方法与重点 1、教学方法:由于新闻摄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分析作品,同时还结合学生暗房操作和室外拍摄的实习(有专门的摄影实验课)进行实践的分析。 2、教学重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在理论上强调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形象性、及时性以及新闻摄影的专业敏感与素养;二是数码摄影器材和操作技巧。 五、学时分配 新闻摄影课分为理论课部分和实验课部分,本课程是新闻摄影的 理论课,总课时为36学时。 教学内 容 讲 学 课 时 备注 绪论:视觉传播时代 的新闻摄影 第一章新闻 摄影的定义 第二章新闻 摄影的特性与优势 第三章新闻 摄影的地位与作用 4 第四章新闻 摄影的主题与题材 第五章新闻 摄影的评价标准 第六章形象 采访与现场抓拍 第七章新闻 摄影记者的修养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