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恢复期康复指导

精神病人恢复期康复指导
精神病人恢复期康复指导

重性精神病恢复期的康复指导

一、培养病人生活自理能力

有些病人在病情稍微好转之后就不再注意个人卫生,不打扫房间,也不洗衣做饭。这有可能是病情本身的残留症状,也可能是药物反应,还有可能是家属对病人过分照顾,不让他做家务,这些都对病人的康复极为不利。康复科护士应注重帮病人培养生活能力、交往能力,这对于精神病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康复过程应渗透到病人的一言一行当中。病人需要像小孩学走路一样,重新学习和锻炼。精神病不同于躯体疾病,在恢复期不需要充分的体力休养,适当的活动可以增加病人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他的生活独立性,为他进一步融入社会生活打下基础。护士应向病人以及家属做好健康宣教,让病人主动做家务,自己来安排生活,家属要多加督促和鼓励。

二、培养病人情感交流能力

人的情感活动包括内心体验和面部表情两方面。正常人对外部事物都会有喜、怒、哀、乐等情感反应,然后再通过表情表达出来。恢复期病人常常给人一种表情呆板、反应迟钝的印象,因此要加强训练。首先要提高病人的兴趣。兴趣越大,情感的投入越多,愉快感也就越强;其次,要设身处

地地体谅和关心他人。理解了别人的情感,才能唤起自己的情感;三要充实生活内容。聊天、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等等日常生活中非常简单的小事,都可以充实病人的信息来源。整日呆坐少语、无所事事,自然难以产生丰富的情感。最后,要善于适时、适度地让病人表达情感,让病人有意识地在实践中学习和摸索,这需要家属耐心的帮助。

三、培养病人注意力

恢复期病人的注意力往往难以集中或不能持久,这对病人的生活、工作会有很大妨碍。对此,首先要排除药物的影响,选用镇静作用轻微的药物进行维持治疗。另外,要加以训练,来延长主动注意的时间。具体的方法是,先从简单的、病人感兴趣的事做起。如果病人喜欢听音乐,就安排一个安静的环境,让病人全神贯注地听音乐,并记录病人集中注意的时间。每天坚持训练,病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会逐渐延长。然后再训练病人集中从事复杂事物(如读书、写字等)的时间。一般来说,如果病人能够集中从事一件事达一个小时以上,就不会给他的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带来大的妨碍。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地锻炼。

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很多精神病人性格内向、不善言谈。这些病人在病好之后,如果不继续加以训练,就会继续影响病人的社交能力,最终成为病情复发的隐患。训练语言表达能力,首先是让病人敢说,其次才是学习怎么说。护士应告知病人家属,为病人建立一种宽松、平和的气氛,使病人有随意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而不至于因为病人的言谈不当被中途打断,或被嘲笑、轻视。对不善言谈的病人,家属要寻找机会,自然地诱导病人开口讲话。比如让他对某些家庭事务发表意见,同他一起讨论新闻轶事等。只要病人开口讲话,不论他讲的是否有道理,都要听他把话讲完,尽可能地尊重他的意见,不要轻易去反驳他。至于讲话的条理性,这主要反应了思维的条理性,与病人受教育的程度有密切关系,这方面的训练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去摸索和总结。语言最主要的功能是交流,只要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就足以胜任人际交往。因此,不要对病人要求过高。

五、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需要一些基本的礼仪,精神病人因病与外界隔离的时间较长,对这些礼仪难免有些生疏,因此需要为他提供机会重新训练。一方面,可以有意安排客人来家里做客,

事先要征得病人的同意,询问病人对来访者的态度,安排好病人将要扮演的角色。对来访者,要说明病人的情况,特别要介绍,哪些话病人愿意听,哪些话病人不愿听,让客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免见面后因言语不当而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在客人到来时,由家属引荐,然后让病人主要负责接待。在谈话的过程中,要引导和鼓励病人积极参与,发现病人有言语不当之处,要主动“圆场”,而不要当面说穿。另一方面,指导家属带领病人上街购物、郊游、串门等。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也应允许病人独自交友、外出。在每一次社交过程结束后,应主动同病人交流感受,善于发现病人微小的进步,并加以鼓励,在此基础上,适时地指出不足。

做好以上几点,对于恢复期的精神病人而言,相当重要。临床工作中,应将精神康复理论渗透到护理病人的一言一行中,从而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新精神康复治疗指南

精神康复治疗指南 精神科制 目录 1、精神障碍康复原则 2、精神障碍康复训练得措施 3、院内精神障碍康复流程 4、工娱治疗评估、实施方案表 5、精神康复者各项社会功能能力评定评分细则 6、精神疾病得康复指导 7、住院患者个体化康复治疗登记本 8、康复治疗告知书 精神障碍康复原则 康复精神医学服务得主要对象包括各类精神病与精神障碍得残疾者,其中大部分就是重性精神病患者,且主要就是慢性精神病患者、精神障碍康复有三项基本原则: (1)功能训练。就是指利用各种康复得方法与手段,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各种功能活动,包括心理活动、躯体活动、语言交流、日常生活、职业活动与社会活动等方面能力得训练、(2)全面康复、就是指康复得准则与方针,使患者心理、生理与社会功能实现全面得、整体得康复。

(3)回归社会。这一条就就是精神障碍者康复得最终目标与方向。 康复得准则就是使患者心理、生理与社会功能实现全面得、整体得康复、而让患者回归社会就就是精神障碍者康复得最终目标与方向。 精神病人得康复训练措施有哪些? (一)生活行为得康复训练 生活行为得康复训练就是训练精神病患者逐步掌握生活技能,生活技能得水平方面,较低得就是基本维持日常生活活动得能力,较高得就是“文体娱乐活动"得能力,以至进行“社会交往”得能力。可分为以下三方面进行训练。 (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主要就是针对病期较长得慢性衰退患者。这些患者往往行为退缩,情感淡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散,仪表不整,甚至完全不能自理日常生活。具体措施可着重培训个人卫生、盥洗、饮食、衣着、排便等活动,坚持每日数次手把手地督促教导与训练,并可结合奖励刺激。除了严重衰退者缺乏效果外,大多在2一3周内即明显改善。但这种能力训练必须持之以恒,一旦放松,即可回复原状、至于其她未出现衰退得患者,由于急性发病期过后尚残留某些精神障碍,也可影响日常生活活动。通常表现较为被动,懒散以及对事物缺乏情感关注等,则需进行督促与引导、 (2)文娱体育活动训练:着重于培养社会活动能力,加强社

精神病人入院风险评估的内容

精神病人入院风险评估的内容 1、一般情况。 入院方式;是自行步入或是强制入院,是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是儿童、成人或老年人,仪表是整洁或不修边幅,面部表情是正常、淡漠、焦虑或忧愁。 2、病史情况。 是否有过自杀、冲动或噎食等意外风险经历,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压等躯体疾病。 3、精神检查。 意识是否清晰,感知觉是否有异常,有无幻觉或妄想,情绪是稳定或激惹。自知力是否存在,对住院是否安心。 4、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测量是否正常,皮肤是否完整,有无自杀自残痕迹,辅助检查是否有异常。 5、心理社会情况。 性格特征;是否敏感、多疑,生长经历、家庭结构、社会关系等。

精神病人入院风险评估的种类与相关因素 1、自杀的风险评估。 抑郁症病人的自责、自罪、精神分裂症的猜疑、幻觉妄想,近期经历重大生活事件,支持系统欠缺,长期疾病困扰都是导致自杀的原因。 2、跌倒/坠床的评估。 年老体弱、步态不稳、躯体疾病如高血压服用降压药,服用抗精神病药引起的低血压头晕,服用降糖药引起的低血糖反应都是导致跌倒/坠床的相关因素。 3、噎食的风险评估。 精神病人由于精神症状的影响,进食过快、过急,抗精神病药引起的椎体外系反应,吞咽困难易导致噎食。 4、逃跑的风险评估。 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急性发作期,往往缺乏自知力不安心住院,感觉失去自由,容易产生出走的冲动,视机外逃。 5、冲动的风险评估。 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的病人躁狂发作时,出现突然伤人动作。 6、压疮的风险评估。 年老体弱、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木僵状态的病人容易发生褥疮。

精神病患者风险管理对策及护理措施 1、强化风险意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在一切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学法、知法、懂法、用法、依法施护,这样既保护了患者的利益,反过来也是对护士的自我保护。对有风险倾向的病人要有风险标示,认真交接班,在晨会上告知全科医务人员哪些病人有那方面的风险迹象,作到人人心中有数。 2、尊重病人的权力,实行风险告知制。护士在为病人进行治疗护理操作前,特别是一些特殊治疗,如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导尿、鼻饲饮食等治疗时,正确的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其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要耐心解答病人及的各种问题,避免侵犯病人的合法权益,而引起纠纷。对病人住院期间可能存在的风险均告知家属并让家属签字。 3、制定风险应急预案,并经常开展学习,熟练掌握风险应急预案的处置流程。 4、加强重点病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的管理。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对有可能造成病人危险的物品一律不准带入病房,如:水果刀、火机、绳线条等。 5、有自杀风险的病人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及时给予安慰、鼓励、支持,做好安全检查,确保环境安全。病人的活动都在护理人员的视线之内。对

精神病患者入院须知

精神障碍患者入院须知 为切实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规范本科室各项诊疗活动,现特向患者及监护人作出以下说明: 1、大部分精神障碍至今病因不明,经过住院治疗,多数患者病情好转;然而,也有部分患者,虽经积极治疗,症状仍难以控制或无法完全控制,个别患者可能出现症状加重的现象。 2、医师将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如:过敏、急性肌张力障碍、震颤、静坐不能、难以逆转的迟发性运动障碍、粒细胞减少、以及心血管、消化、泌尿等系统的不良反应;在电抽搐治疗时可能产生骨折、呼吸抑制等并发症。 3、精神疾病患者因受到精神症状影响,可能会有突发的消极自杀、冲动伤人等行为,出于安全考虑,医师可根据病情需要采取必要的约束、隔离、陪护等保护性措施时,患者可能会因不合作而致扭伤、挫伤、骨折等意外情况。精神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出现自伤、伤人甚至死亡或致他人死亡等意外情况。 4、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期间,其监护人的法定监护责任并未转移。患者若伤害他人,损坏公私财物,其监护人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5、监护人应当提供患者或本人的真实信息,拒绝提供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要承担相应责任。 6、医师根据病情需要提出陪护或转院建议时,监护人应积极配合做好患者的陪护或转院工作。患者住院期间如需生活照顾,陪护人员由监护人自行解决。 7、精神疾病的治疗目标是让患者回归社会。经医师评估,患者可以出院时,监护人应在接到院方通知后的7天内来院办理出院手续。 8、患者的监护人主动要求出院,但医师评估认为不具备出院条件的,监护人应提出书面申请并承担患者出院后的一切责任。 9、探望者不得将伤害性物品如:利器、绳索、火种等带入病室。携带食品探视,应主动办理登记并征得医护人员同意。擅自带入而导致意外情况发生的,要承担相应责任。 10、监护人在会客时若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应及时向医师或护士反映,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1、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期间,可能出现擅自离院的情况。院方将立即寻找并通知监护人,监护人应积极参与寻找,发现后立即通知院方并协助将其送回。自愿住院患者在其住院期间擅自离院的,视作自动出院。 12、法定监护人或承担医疗看护职责的监护人应按规定及时交纳住院费用。如发生欠费,接院方通知后,监护人应及时来院缴纳相关费用或办理结账出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回归家庭困难的原因分析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回归家庭困难的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2-12-26T09:31:35.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8期供稿作者:袁有才[导读]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回归社会困难是由家庭、病人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袁有才(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641100)【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8-0026-02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回归家庭困难的有关因素。方法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中有请假回家者和无请假回家者的年龄、病程、假出院时间、病情、社会功能、家庭成员因素、病人因素进行比较。结果无请假回家者年龄大、病程长、住院时间长、病情重、社会功能差、家庭结构差、家庭拒绝接收、病人对出院后缺少打算。结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回归社会困难是由家庭、病人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病人长期住院回归家庭困难部分精神分裂症病人由于各种原因,长期滞留于医院,难以回归社会,高昂的治疗代价,几乎无法估计,该问题在国外早已受到重视,国内也开始注意到其严重性分析[1]。造成病人回归社会困难的原因,既有病人的本身因素,也有社会家庭的原因,在这些病人中,有一部分能够间断请假回归社会家庭,而另一部分则不能。本文对该两类病人进行了对照研究,以探讨病人间断回归社会家庭的有利及不利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研究对象为2007年5月—2012年5月住四川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1年以上的所有精神分裂症病人,共298例,其中男性205例,女性93例,占住院病人总数的57%。所有病人均符合CCMD--3诊断标准中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1.2 方法根据病人在住院期间是否有过请假回家,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对其年龄、病程、已住院时间、目前的主要家庭成员、家庭成员接纳病人的态度、家庭接纳困难的原因、病人对回归社会家庭的态度及打算进行调查统计,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SI),对患者的病情、社会功能进行评定。 1.3 一致性测验量表评定由2名精神科主治医师进行评定,评定前通过统一的学习,测一致性。ICC(BPRS)=0.851,P<0.01;ICC(SSSI)=0.984,P<0.01;其一致性均符合研究要求。 1.4 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f检验及四格表精确法对所获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98例病人中仅有11例病人的家庭成员有让病人出院的意图,自费者也仅有5例。其中215例曾请假回归社会家庭(下称有回归组),回家天数最少者为2天,最多者为235天,平均年回家天数为69.1±71.8天;有65例病人入院后从未离开过医院(下称无回归组)。将两组的年龄、病程、已住院时间、BPRS分、SSSl分进行比较,结果前者年龄大,病程及已住院时间长,病情及社会功能障碍重,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比较 2.2 家庭成员因素两组比较,无回归组中,无家可归者家中家中仅有兄妹者较多,家庭拒绝接纳病人者多,同意接纳者无;分析接纳困难的原因,其家人怕增加负担、担心病情复发。因无家可归者多见于无回归组,因病情不稳定者仅见于有回归组。见表2。表2 家庭成员因素 2.3 病人的态度两组病人对出院的态度无明显差异,而在出院后的打算方面,有回归组更多的打算出院后劳动或工作,无打算少,差异显著,见表3。 表3 病人的态度

精神病人反复住院的心理护理

精神病人反复住院的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10-07-14T15:20:12.1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8期供稿作者:车莹莹李翠梅吕凤杰关锐玲徐红[导读] 给反复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患者处于最佳心理状态车莹莹李翠梅吕凤杰关锐玲徐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08-0193-02 给反复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患者处于最佳心理状态,这是精神科护士的责任,复发住院的患者有着比其他病人不同的心理特征,应针对此给予心理护理。 心理特征 1、多有反复入院史,否认有精神病,恐惧住院,拒绝服药,逃避治疗,私自出走。或存在精神脆弱,敏感多疑,悲观忧虑等消极心理,有时虽外表给人以乐观的现象,实际上却度日如年,对治疗丧失信心,尤其在病情变化时这种现象更为突出。 2、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感,深怕他们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而误诊误治。或认为医护人员太坏,非要其住在这里本人又无病故拒绝服药、治疗。并认为医护人员无关闲谈是针对他的便产生敌意,甚至有可能出现攻击行为。 3、既往住院时,接受过电休,电针等治疗再次住院时恳求医护人员不要做电休等,当见到别人做治疗时避躲在角落或厕所欲寻机逃跑。 4、反复住院数次的病人由于护患关系熟悉,相互交谈时深怕自己的疾病不被重视,而特别注重医护人员谈话的语言、态度、表情、方式以及对自己的建议,讲话是否重视,检查是否仔细,这种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加重了病人对治疗,护理上的不信任感。 心理护理 一、调整心理平衡,使病人密切配合治疗。 反复住院的病人接受一段时间的完整治疗后,精神病的核心症状得以缓解,原来的病态心理开始动摇,正常的心理活动开始萌发对所处的环境、位置产生怀疑。如“我真的有精神病吗?这次我又怎么来住院呢?我来多少天了?”因此在实施心理护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待病人应热情、诚恳、尊重。讲话时语言通俗易懂,对病人的提问要耐心解释。不可吞吞吐吐,含糊其词或言过其实。特别是既往住院期间有过某些过错的病人,本来就与我们在感情上存在着芥蒂,我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他们都会认真“品味”,有时很普通的一句话都可能会认为你又教训我、报复我,因而就会对你的讲话不信任,治疗上存在不安全感。 2、密切护患间的情感交流,避免恶性刺激。 情感交流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心理需要,精神病人更为突出病人往往把健康的恢复完全寄托给医护人员,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性,借助感情交流以期得到鼓励和启发,护理人员要主动提供方便在相互交流中进一步了解病情,由于病人的病态心理开始动摇。处于冬眠状态的正常心理开始复苏,正常与异常交织在一起不论是自控能力还是识别能力均偏低,对各种刺激的承受能力下降,如不注意易导致病情再度恶化。 3、进行心理疏导,满足心理需要。 进行心理疏导不同的病人需要层次也不同,行为反应亦不同,我们通过察言观色,谈心了解,病情分析掌握不同病人的不同心理需要尽量满足其合理部分,对不合理的则给予正确引导、表现孤独者给予温暖、热忱、焦虑者给予解释、疏导、抑郁者给予劝慰、开导,绝望者给予信心、力量。 二、鼓励病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速康复。 当反复住院的病人精神症状已基本恢复,药量减少到维持量,处于观察巩固阶段,但精神状态不够活跃,情感不丰富,无所事事不能主动承包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对周围发生的事情缺少兴致,内心斗争非常激烈,大多数对自己的疾病抱着悲观失望心情。此时病人最需要的是心理上的支持,当病人提出问题同护士商量时要正确处理,不要回避,特别是一些难以解决又不能实现的设想,应帮助修正,这不仅是对病人本身负责,也是为社会、单位、家庭分担责任,心理护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鼓励病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对待疾病,正确认识疾病,可以介绍简单的防病知识。嘱病人坚持服药,防止复发,精神上多予按抚,生活上给予照顾,当治疗效果满意时,护士要与病人共同分享精神上的快乐,因势利导,解除病人的精神枷锁,使病人良好的精神状态与治疗同步发展,只有护士待病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才能获得病人的信赖,加速康复。 参考文献 [1]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陈彦方.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M]. 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3]肖顺贞.护理研究.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浅论长期住院精神病人的护理体会

浅论长期住院精神病人的护理体会(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结合精神病的一些特点,针对长期住院精神病人的一些问题,从生活护理、药物护理、心理护理三方面进行阐述,使病人得到更多的关怀,更有效的护理。 【关键词】长期精神护理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不断增加,患精神疾病的人越来越多。精神疾病是指在内外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1]。而精神病人常扰乱其周围的生活秩序,在失去自知力的情况下,对家庭、社会造成一定的攻击伤害,故精神病人一方面使他人恐惧,另一方面又受到歧视、虐待。在有关方面协调下,有些病人被送入我院长期住院,在此,针对他们的情况,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院自1990年成立以来,收治了多例长期住院患者,到目前为止,尚有24例在院,其中女3例,年龄37-55岁,均小学文化,

均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男21例,年龄25-75岁,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大部分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另有少数诊断为其他疾病。总之,这些病人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多次反复上访者、犯有刑事罪者、无人收容者、年老体弱无人照顾者、流浪精神病者。 2护理 2.1生活护理 此类患者已以院为家,他们的床单元就相当于是他们的家,所以,居住环境要整洁、安全、舒适、通风良好,维持适宜的温湿度,被褥随时增减,地面保持清洁、干燥,防滑倒,定期检查,防止有危险品存在,将关系融洽者安排住在一起互相照应,将年老体弱者安排靠近卫生间居住,方便如厕。 对临床症状已消失处于缓解期生活能自理者,让其自行料理以锻炼他们的生活能力,对乐于助人者适时分配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使他们在劳动过程中享受一种被重视的感觉,减轻长期住院带来的无用感、沉闷感。对懒散者,督促其料理生活起居,嘱其定时洗漱、洗澡、换洗衣服、勤剪指甲、勤整理床单元,逐步养成自理的好习惯,一方面使其精神状态得以改善,一方面减慢其精神衰退尤其是慢性精神分裂者。对年老体弱者、料理生活困难者,我们则协助其料理使他们尽量生活舒适。 饮食护理对精神病患者至关重要,不仅在于饮食能提供能量维持生命,更主要的是对治疗至关重要,因为这些患者长期服药用量较大,如果饮食供应不足会致营养失调影响疗效。而患者在病态思维支

精神科工作流程

1、 入院: A. 门诊入院病人:更衣---详细问诊---体检-----精神检查-----开出化验单----初步诊断(等级诊断原则)----初步处理(分裂症用抗精神病药物、神经症用药较复杂、抑郁症用抗抑郁药、躁狂症用药可以是精神科药) B. 复诊入院病人:程序较简单,但要注意躯体病! C. 病人风险评估:冲动、自杀、伤人、毁物、外逃等。 2、 接诊: A. 充分了解病家的情况(经济、宗教、政治、风俗、受教育程度、婚姻、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计患者入院前发生的“具体事件”等)。 B. 善于与病家交流:先谈疾病(原因、发生、发展、结局),再谈治疗方案,最后强调费用!做好各项注意事项的告知!留下随时能接到的电话号码(最好是座机),约定第一次探视时间及注意事项! 3、 诊疗: A. 首诊医师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会诊制度、转诊制度等。 B. 护理上的评估、基础、整体护理、分组、了解掌握病人病情、护士长/护理部查房、会诊等。 4、 心理波动期处理: A. 病人在住院一个时期后会出现心理波动(家人频繁探视、认为睡眠好了就是病好了、认为脑子稍微清醒一点就是病好了、看到别人出院自己也要走、家人

不了解疾病规律)。 B. 护理上要注意心理护理,以一个护理人员“仁爱之心”提高自己的服务技巧,随时把握病人思想动态,与医生、家属做好沟通。 5、 出院: A. 医疗上做好出院评估(症状缓解、病情稳定、自知力恢复三阶段原则、疗程原则、防止复发原则)。 B. 护理上要进行充分健康教育,教会病家如何处理病人服药、情绪调节、预见复发技巧等。 6、 随访:医生要充分了解每次病人来诊的状态,适时向家人提醒、建议、指导康复! 7、 其它:每周整理一下在院病人欠费情况、医疗保险交费情况、在院病人吃喝拉撒睡情况、营养、肥胖、抽烟等。

精神病人的康复训练措施有哪些

精神病人的康复训练措施有哪些? (一)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 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是训练精神病患者逐步掌握生活技能,生活技能的水平方面,较低的是基本维持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较高的是“文体娱乐活动”的能力,以至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可分为以下三方面进行训练。 (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主要是针对病期较长的慢性衰退患者。这些患者往往行为退缩,情感淡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散,仪表不整,甚至完全不能自理日常生活。具体措施可着重培训个人卫生、盥洗、饮食、衣着、排便等活动,坚持每日数次手把手地督促教导和训练,并可结合奖励刺激。除了严重衰退者缺乏效果外,大多在2一3周内即明显改善。但这种力训练必须持之以恒,一旦放松,即可回复原状。至于其他未出现衰退的患者,由于急性发病期过后尚残留某些精神障碍,也可影响日常生活活动。通常表现较为被动,懒散以及对事物缺乏情感关注等,则需进行督促和引导。 (2)文娱体育活动训练:着重于培养社会活动能力,加强社会适应力,提高情趣和促进身心健康。文娱体育活动的内容应按患者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除一般的游乐和观赏活动外,可逐渐增加带有提高学习和竞技性质的参与性内容。如歌咏、舞蹈、书画、乐器演奏、体操、球类比赛等。又如举行智力竞赛,音乐欣赏等。 (3)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精神病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往往因脱离社会生活而削弱,在慢性患者甚至严重削弱以至丧失。而这项技能

对参与社会生活起重要作用,应尽可能促进其恢复。目前对慢性精神病患者已逐渐采取社会交往技能训练,以改善患者对付应激情况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适当参与社会生活 (二)学习行为的训练 学习行为的训练是训练患者学会善于处理、应付各种实际问题的行为技能。训练的内容包括一般教育性活动和家庭生活技能两部分。 (1)一般性教育活动,如卫生常识教育、科技知识教育。以提高其常识水平,及培养学习新事物和新知识的习惯,以免过份脱离社会现实。 (2)家庭生活技能训练:在社区康复中,应训练精神病残疾者重新掌握家庭生活技能,包括家庭清洁卫生、家庭布置、物品采购、食物烹该、钱财管理及社交礼节等 (三)工作行为的康复训练 工作行为训练指劳动作业与职业活动方面的技能训练。 (1)简单劳动作业:又称“工疗”,一般集体进行,工种较简单易做的,如贴信封、糊纸袋、拆纱团、参加病房卫生工作,帮助开膳等。 (2)工艺制作活动:内容包括 ①各种编织:织毛衣、织网袋、编篮筐等; ②各种美术品:绘画、书法、摄影、雕刻等; ③布制或木制玩具,各种模型制作,书籍装订、园艺种植等。上述活动根据不同病程及病人要求指导参加训练。参加训练的病人,可

住院精神病人管理制度

住院精神病人管理制度 住院精神病人的管理,是精神病医院一项日常性、非常重要的、不得有半点疏忽的、关系到病人和职工各方面安全的、甚至关系到社会治安、刑事犯罪的工作。住院精神病人的管理,涉及到医院各类人员,要求全院职工在管理病区及精神病人中,按照医院有关制度和各类人员职责,认真负责,各尽其责。为了加强我院对病区精神病人的管理工作,制定以下制度,务必严格执行: (一)护理方面: 1、禁止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或病情又复发,或冲动伤人毁物逃跑自杀行为的病人外出病区。如因治疗需要,确需外出进行各项检查者,必须有两名以上工作人员领带。 2、对病人基本治愈,精神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的精神病人,经主管医师和主任鉴定同意后,方可施行半开放管理。 3、半开放管理的病人,建立病人外出、回归病区登记本,详细登记病人出入的时间、去向、带领人员签名后方可离开病区。 4、接班时间病人必须全部回到病区,如因工作需要,病人在交接班时仍不能回到病区的,必须有带领人员和护士长的签名字据。 5、参加工疗活动和生产劳动的病人(如清扫环境卫生、帮灶、平整院落维护院容貌等),要主任、主管医师、护士长共同确定,由申请人员带出和送回。 6、病人打饭时要有专人看护,开饭服药时全区划应全部到场,检查督促病员饮食、服药。 7、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每周三由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对病区、病房、病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安全隐患。 8、住院患者应穿统一的住院服装。

9、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使用病人的东西。 (二)医疗方面 1、病区各医师要严格执行查房制度,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并给予及时处理。及时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行为,并及时向主任汇报,同时在晨会上通报给护士长和全体在班人员,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患于未然。 2、早、午、晚服药时间,主任、主管医师要全部到位,协助护理人员给病人服药,检查自己所管病人和同组病人的服药情况。中午晚上开饭时间,主管医师要帮助所管病人和同组病人的饮食。 3、对病区任何一位兴奋躁动和伤人毁物、自杀逃跑的病人,全区人员人人有责,主动积极参与管理,不得袖手旁观。 4、对新入院病人,主管医师连续三日在每晚8时左右夜查房,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病情及睡眠情况。 5、严格执行分组制度,对同组不同病区医师之间的病人要熟悉病情,熟悉治疗,如有病人病情发生变化,要及时予以处理,并主动与主管医师联系。 (三)其它方面 1、非病区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进入病区时,须按门铃,护理人员负责开门引入和送出。 2、检查室人员进入病区采血时,由两人一同并与病区护士取得联系;心电图室人员进入病房在床前做检查,须有当班护士陪同协助。 3、行政科人员进入病区维修检查时,不得少于两人,并与当班护士联系。 4、领病人外出参加工疗和生产劳动时,由带领人负责领、送,并签字。 如有违反上述制度,造成不良后果(如病人伤人、毁物、逃跑以及逃跑后造成病人伤残、 死亡犯罪等)由当事人负责。

精神疾病患者入院须知

精神疾病患者入院须知 住院号/门诊号: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 一、入院手续 护送人凭主治医师签发的《住院证》和本人签章的《××××××医院精神疾病患者入院须知》,依照约定预交住院医疗费用和赔偿保证金后,方可办理患者入院手续。护送人不签章的患者不得入院,但另有约定或者发生紧急情况的除外。 二、本院告知 1、维护公民精神健康的各种精神病诊疗措施多具有一定的人身损害作用,可以造成难以防范和避免的并发症、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伤残或者死亡等不良后果。 2、住院患者可能发生难以防范和避免的毁物、逃跑、伤人、杀人、自(他)伤、自(他)杀等不良后果。 3、护送人有请求和接受精神医疗、选择精神医疗机构和医师、请求陪护、知情同意和自动出院等权利,应当遵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医疗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患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处理精神医疗纠纷,可以要求封存有争议的病历、药物及医疗器械和复印法定病历资料。 4、护送人应当遵守本院入、出院、探视、陪护和安全管理等制度,履行医嘱陪护的义务,在接到交费通知之日起七日内交纳费用,不得直接送交患者贵重物品、现金、食品和烟酒,不得送交诸如各种锐器、钝器、皮带、绳索、火材、打火机等威胁患者及他人人身安全的物品;不得擅自购买和使用药物。 5、医务人员应当向护送人如实告知病情、诊疗措施和诊疗护理风险。各种精神病诊疗护理措施在护送人签字表示知情同意后方可实施,护送人不签字表示不同意的不得实施,但常规诊疗措施或者发生紧急情况的除外。 三、护送人有下列行为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1、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交款义务造成中止或延误治疗损害患者健康的; 2、不履行知情同意的签章义务造成延误治疗损害患者健康的; 3、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陪护义务造成不良结果的; 4、违反安全管理制度,擅自送交违禁物品造成不良结果的; 5、患者因精神病理因素造成不良结果的; 四、护送人定义 本须知所称护送人,又称监护人,指成年精神疾病患者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未成年患者的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和诊疗费用、提供经济担保并交纳赔偿保证金的其他亲属、朋友、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可以视为护送人。 五、法律效力 本须知由护送人签章后生效,具有住院精神医疗服务合同的同等效力。护送人签章视其已知本须知,同意入院并愿意承担监护及其他法律责任。 患者护送人(签章): 年月日 全州县人民医院

精神病人的护理

精神病人的护理 精神病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家属需要逐步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此外,家属要多了解精神病人的家庭生活该怎么安排,做好精神病的预防护理,以防精神病病情再次复发。那么如何做好精神病预防护理呢? 精神病人护理方法 1.根据病情,结合患者的体力,兴趣与专长,安排适宜的工娱活动,在活动中随时给予精神鼓励,热情辅导,以提高其兴趣。对精神病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医疗护理外,应该进行一些工娱护理,以引导改变病人的思维心境。以下给出一些工娱护理的方法。 2.对一般患者宜安排轻松愉快的娱乐活动和简易的手工劳作。如观看电视、电影、文艺演出,散步、看画报、糊信封(药袋)、拆纱头、户外除草、清洁环境等,使患者转移病态思维和放松思想情绪,感到自己有胜任工作的能力。 3.对忧郁、情绪低沉的患者,宜安置在人多、气氛活跃的环境中,选择色彩鲜艳的品种进行工疗,并让他们参加热情奔放、欢乐愉快的娱疗活动。 4.兴奋激动的患者,宜安排在人少、单调安静的环境中,选择患者愿意做的项目进行工疗,避免参加易引起兴奋的文娱活动。 5.对慢性衰退的患者,宜安排简单刻板的工疗项目,督促训练患者活动,使患者的智能,行为等精神状态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6.对有特长或康复期患者,可安排较为复杂的工娱活动,如排练文艺节目、绘画、球类比赛、缝纫、编结、制作精细的工艺品等。这些有利于患者智能的锻炼,工作能力的恢复,生活兴趣的提高,从而为其出院,重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7.在组织患者户外活动时,应根据病情选择对象。做到“三防”(防消极、防冲动、防逃跑)患者重点看护或另行组织,严重者暂不予户外活动。 8.对服药量较多,体质较弱的患者不宜直接参加剧烈的活动,如接力赛跑、球赛、拔河。舞蹈等,可组织他们在旁观看。在活动过程中还须防止意外,做好应急处理。 9.在工疗过程中,应经常查点工疗用具,若有缺少,必须及时追查寻找,严防突然意外事件发生。 要时刻密切观察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状况了解其存在的心理问题与需求,精神病患者提出的需求,能够办到的一定要力求办到,不能办到的应向精神病患者讲明情况以求得理解,最好用婉转的讲话技巧说服之。尽量减轻和消除精神病患者的不安心理,融洽护患关系,使他们体会到人们的关心、温暖而安心住院。

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项目实施方案.

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XXX区卫生局的精神,逐步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落实我社区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项目,结合本中心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年度目标:在辖区范围内初步建立重性精神病防治体系,开展业务培训,为重症精神病患者提供管理服务。 (二通过项目实施,提高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重性精神病防治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2009年启动本项目,将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纳入管理。做到纳入管理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占总重性精神病患者人数的30%。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一项目范围: 2009年项目在本辖区范围开始实施。 (二项目实施内容: 1、精神病患者的筛查:慢病管理科通过走访及查阅XX市重性 精神病人出入院记录。收集患者的信息,并做初步筛查工作。 2、病情评估,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

3、定期随访: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面对面随访4次,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并进行危机干预。 4、逐步建立医院、社区一体化的综合防控体制:加强与民政、公安、宣传、残联等多个部门沟通和协作,共同管理精神病人,避免引发社会不稳定问题。使精神患者的监护、治疗得到有效的保障。 5、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患者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 三、项目组织实施 (一加强精神卫生防治管理队伍的能力建设,同时加强技术培训,以提高规范化治疗管理水平。 (二职责与任务 由区卫生局负责组织和协调工作,我中心负责组织开展人群情况调查、线索收集、病情评估、告知服务内容、预约登记、人员筛查、数据统计报告,并开展督促服药、健康指导、随访等工作。 四、项目考核与评估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季度开展1次对慢病管理科督导检查。督导内容主要有项目工作进度、辖区重性精神病管理、居民档案及相关资料管理情况等。 (二考核指标 1、重性精神病管理率≥40%以上; 重性精神病管理率=所以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 (辖区内1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患病数×100%。

精神病患者康复指导资料

精神病患者康复指导与家属护理教育 精神病患者家庭是社会关怀中的主力军之一,给病人一个良好的生活坏境和更多的关心,使他们降低了对家庭、他人和社会的潜在危害,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让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是精神康复工作的主要目的,也是患者家属最为期盼的.然而,事实上不少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后,并非都随着住院病情的控制而同步恢复,他们出院后往往变得懒散,退缩,对社会交往缺乏信心.因此,家属如能给予全面、细致的家庭护理,帮助他们振作起来,重新回归社会显得极为重要。 家庭支持系统是患者获得的支持系统中最直接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家庭干预,可以减轻精神病理过程带来的创伤,有助于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正常生活。 家庭康复技能训练 洗脸,洗脚,刷牙,整理床铺2次/天扫地,拖地,轻微家庭劳动 1次/天 剪指(趾)甲,洗澡1次/周理发1次/周 散步,看电视,听音乐1次/天 文体活动,如象棋、扑克、羽毛球及健身器材等1次/天 精神病复发的原因

停药或减药,最多见;社会心理因素;生物学 因素等。 精神病复发的先兆 自知力动摇;睡眠障碍;生活能力减退;工作或学习效果下降;情绪不稳定;躯体不适;精神症状再现。 如何预防复发 坚持服药;正确处理社会心理应激因素;识别复发早期的“预警症状”;有效、便利的求助策略;保持良好的社会角色;避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如酒精、毒品。 预防复发的训练 复发标记防复发训练 首先出现的征象 1担心人际关系 1 与社区医生联系 2感到嫉妒2用思想日记使自己的思维变得合理 3变得多疑3花时间放松自己 4没有正规服药 4. 避免承担太多事务 5试图做很多事情来转移烦恼 中间出现的征象 1.感到恐惧和焦虑 1.拜访朋友和社区医生 2. 感到人们都和自己作对2.增加药物 3. 离不开房子 4. 变得重负荷健忘

长期住院精神病人新的康复护理模式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c5108337.html, 长期住院精神病人新的康复护理模式探讨 作者:王春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8期 【摘要】目的:探讨新的康复护理模式;方法:运用分组管理模式;结果:建立了病人 正确的反应和自我护理能力、自我的管理能力,以及良好的协作能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调动了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结论:发挥出病人潜在的能力,提高了社交的兴趣和能力,达到了延缓病人衰退、改善社会功能、促进病情康复、提高疗效的目的。 【关键词】长期住院;精神疾病病人;康复护理模式 目前我国精神病人的管理模式还处于封闭性管理,少数医院处于半封闭管理,住院病人不得随意外出,活动范围仅局限于病区,最多的时候,就是工娱病区,一切生活行为以及工具的使用都收到严格的监护。在长期的住院生活中,患者生活单调,信息匮乏,生活懒散、主动性差、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对医护人员的指令言听计从,对未来毫无打算,这就是所谓的“住院综合征”。 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病人的不良行为模式之一是主动性缺乏,只要表现为病人不主动去解决个人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对住院产生依赖。病人主动性缺乏的原因其一疾病本身所致;其二医院的住院环境和康复氛围;其三医院的看护式护理模式等有关。另外,药物治疗虽然对控制精神症状有满意的效果,但对提高病人独立生活技能仍有欠缺,从而影响了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住院生活质量。为了促进病人的康复,延缓其衰退,充分发挥病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挖掘病人自身的潜能。我院原有的康复护理模式是看护、教导式护理模式,现为适应新的政策和社会环境,探讨新的康复护理模式:分组管理式(自我管理式)模式。 1 方法 1.1 人员筛选筛选出一个病区,以我院荣军科为模式病房,进行分组,荣军科全部是长期住院病人,住院时间最长的38年,最短的8个月。人数68人,最大年龄87岁,最小27岁,平均年龄40.56岁,全部男性病人,共23个病室,筛选出23个室长,4个组长,2个班长(一个正班长,一个副班长)。班组长同时为室长,为期半年的培训。 1.2 具体方法一阶段对班组长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培训人员以本科室康复护士和精神康复科护士为主。主要内容:一、班组长职责、作用、分工;二、生活技能训练:着重训练病人日常生活的规律性和主动性。首先从简单劳动做起,按时起床、整理个人床铺、刷牙洗脸、保持个人整洁、按时就餐、饭后洗碗等;训练方式有引导、示范、角色扮演、评估、评价等;三、康复训练:参加体育锻炼,如每天固定时间广播体操、投篮、阅读、手工等分组进行。二阶段室长的培训,为期一周,培训内容与班组长相同,只是培训人员为一阶段培训完毕的班组长,病区康复护士和精神康复科护士作为指导者和监督者。三阶段全病区总动员,由室长对各

家人如何与精神病人沟通

家人如何与精神病人沟通 有不少病人家属在陪护的过程中,由于不懂得如何排解自己的精神压力,也出现了精 神或心理上的问题。照顾精神病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家属有一个健康、积极的 心态。 首先,要正确看待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和别的疾病一样,都是一种普通的疾病,只是 表现症状和治疗方法不同,不能对精神病有任何歧视。家属一定要用一颗平常心,勇敢地 面对外人,自信起来,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丰富自己的家庭生活,让生活过得开心幸福。 其次,要意识到精神疾病是可治的,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有很多精神病人是可以康复的。家属在陪护病人的过程中,要注重自身的心理素质培养,多与医护人员沟通,多了解 心理康复过程中需要留意的事项。家属是病人最直接的接触人,如果自身心理素质不过关,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在照顾病人的过程中,家属还要主动通过多种途径去舒缓自己 的精神压力。家属照顾病人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精力,但不能因此就不与社会接触,应尽可 能给自己创造接触美好生活的机会,比如购物、探亲访友等,让自己的心态适度放松。 最后,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全家人到医院的心理科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请心理医生 为家属做心理疏导。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压办法。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家属应保持良好的情绪,做一些户外活动,学会换位思考与转移 视线的方法,处理好和精神病患者的关系,不仅可以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也可有效防止 精神病患者病情的复发。 作为患者的家人,要帮助患者合理的安排生活,使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督促患 者搞好个人卫生,还可以陪着患者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 对于一些拒绝服药的患者,我们的态度要温和,要耐心的劝导患者服药,不能够强制 性的灌药,否则会起到反作用。 如果患者的病情好转了一些,我们可以帮助患者进行一些文体活动,帮助患者和别人 进行沟通,帮助患者建立重返社会的信心和能力。 同时,整个家庭的氛围也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充分的尊重患者,要鼓励患者像正常人 一样生活,不要觉得自己是个病人就什么都不行了,要帮助患者使其看见自己的优点,树 立起对抗疾病的信心。 以上就是成都安定医院的为你介绍的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注意的方面了,希望你 在了解了以后能够对身边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引起重视。

-精神病人恢复期康复指导

重性精神病恢复期的康复指导 一、培养病人生活自理能力 有些病人在病情稍微好转之后就不再注意个人卫生,不打扫房间,也不洗衣做饭。这有可能是病情本身的残留症状,也可能是药物反应,还有可能是家属对病人过分照顾,不让他做家务,这些都对病人的康复极为不利。康复科护士应注重帮病人培养生活能力、交往能力,这对于精神病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康复过程应渗透到病人的一言一行当中。病人需要像小孩学走路一样,重新学习和锻炼。精神病不同于躯体疾病,在恢复期不需要充分的体力休养,适当的活动可以增加病人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他的生活独立性,为他进一步融入社会生活打下基础。护士应向病人以及家属做好健康宣教,让病人主动做家务,自己来安排生活,家属要多加督促和鼓励。 二、培养病人情感交流能力 人的情感活动包括内心体验和面部表情两方面。正常人对外部事物都会有喜、怒、哀、乐等情感反应,然后再通过表情表达出来。恢复期病人常常给人一种表情呆板、反应迟钝的印象,因此要加强训练。首先要提高病人的兴趣。兴趣

越大,情感的投入越多,愉快感也就越强;其次,要设身处地地体谅和关心他人。理解了别人的情感,才能唤起自己的情感;三要充实生活内容。聊天、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等等日常生活中非常简单的小事,都可以充实病人的信息来源。整日呆坐少语、无所事事,自然难以产生丰富的情感。最后,要善于适时、适度地让病人表达情感,让病人有意识地在实践中学习和摸索,这需要家属耐心的帮助。 三、培养病人注意力 恢复期病人的注意力往往难以集中或不能持久,这对病人的生活、工作会有很大妨碍。对此,首先要排除药物的影响,选用镇静作用轻微的药物进行维持治疗。另外,要加以训练,来延长主动注意的时间。具体的方法是,先从简单的、病人感兴趣的事做起。如果病人喜欢听音乐,就安排一个安静的环境,让病人全神贯注地听音乐,并记录病人集中注意的时间。每天坚持训练,病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会逐渐延长。然后再训练病人集中从事复杂事物(如读书、写字等)的时间。一般来说,如果病人能够集中从事一件事达一个小时以上,就不会给他的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带来大的妨碍。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地锻炼。

[Word]住院精神病人管理制度

[Word]住院精神病人管理制度 住院精神病人管理制度 住院精神病人的管理,是精神病医院一项日常性、非常重要的、不得有半点疏忽的、关系到病人和职工各方面安全的、甚至关系到社会治安、刑事犯罪的工作。住院精神病人的管理,涉及到医院各类人员,要求全院职工在管理病区及精神病人中,按照医院有关制度和各类人员职责,认真负责,各尽其责。为了加强我院对病区精神病人的管理工作,制定以下制度,务必严格执行: (一)护理方面: 1、禁止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或病情又复发,或冲动伤人毁物逃跑自杀行为的病人外出病区。如因治疗需要,确需外出进行各项检查者,必须有两名以上工作人员领带。 2、对病人基本治愈,精神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的精神病人,经主管医师和主任鉴定同意后,方可施行半开放管理。 3、半开放管理的病人,建立病人外出、回归病区登记本,详细登记病人出入的时间、去向、带领人员签名后方可离开病区。 4、接班时间病人必须全部回到病区,如因工作需要,病人在交接班时仍不能回到病区的,必须有带领人员和护士长的签名字据。 5、参加工疗活动和生产劳动的病人(如清扫环境卫生、帮灶、平整院落维护院容貌等),要主任、主管医师、护士长共同确定,由申请人员带出和送回。 6、病人打饭时要有专人看护,开饭服药时全区划应全部到场,检查督促病员饮食、服药。 7、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每周三由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对病区、病房、病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安全隐患。

8、住院患者应穿统一的住院服装。 9、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使用病人的东西。 (二)医疗方面 1、病区各医师要严格执行查房制度,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并给予及时处理。及时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行为,并及时向主任汇报,同时在晨会上通报给护士长和全体在班人员,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患于未然。 2、早、午、晚服药时间,主任、主管医师要全部到位,协助护理人员给病人服药,检查自己所管病人和同组病人的服药情况。中午晚上开饭时间,主管医师要帮助所管病人和同组病人的饮食。 3、对病区任何一位兴奋躁动和伤人毁物、自杀逃跑的病人,全区人员人人有责,主动积极参与管理,不得袖手旁观。 、对新入院病人,主管医师连续三日在每晚8时左右夜查房,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4 病情及睡眠情况。 5、严格执行分组制度,对同组不同病区医师之间的病人要熟悉病情,熟悉治疗,如有病人病情发生变化,要及时予以处理,并主动与主管医师联系。 (三)其它方面 1、非病区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进入病区时,须按门铃,护理人员负责开门引入和送出。 2、检查室人员进入病区采血时,由两人一同并与病区护士取得联系;心电图室人员进入病房在床前做检查,须有当班护士陪同协助。 3、行政科人员进入病区维修检查时,不得少于两人,并与当班护士联系。 4、领病人外出参加工疗和生产劳动时,由带领人负责领、送,并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