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品质知识品质观念质量理念1

海尔的质量理念

质量理念 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 巴基斯坦海尔员工斯德瓦特·犹拉:一枚不合格螺丝钉让我领悟了海尔的理念。 在接受完系统的产品知识培训后,巴基斯坦海尔人开始走进洗衣机事业部生产车间实习。 刚刚走进生产现场的巴基斯坦海尔人斯德瓦特·犹拉对洗衣机组装工艺及操作非常感兴趣,而且学得非常认真、非常快。这不,在师傅的现场指导下,犹拉已经可以非常规范地用汽枪上螺丝钉,看着犹拉操作那么娴熟,指导师傅们都对他满意得点头。忽然,犹拉停下了操作,他把手中的一枚螺丝钉拿给师傅看:“这枚螺丝钉是不合格的,不能用!如果用上了,一定会影响产品的质量!”犹拉非常认真地说。 原来,犹拉在刚来总部接受企业文化和产品质量培训中,对师傅讲的“任何有缺陷的产品都是废品,譬如一枚不合格的螺丝钉就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印象特别深。现在,在紧固螺钉工位实习的犹拉不仅操作到位,而且还认真地对手中的每一枚螺丝钉进行自检。 “经过这几天的现场实习,我发现这儿每个员工都在按最高的质量标准来工作,上道工序有问题决不放到下一道工序!通过这枚不合格螺丝钉,我也更深领悟了海尔的理念:精细化、零缺陷。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回巴基斯坦后,我们一定把海尔这么好的做法带回去,让每个人都这样来做,生产出和总部一样高质量的产品来,因为这就是标准!”手拿那枚不合格螺丝钉的犹拉深有感触地说。 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 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砸冰箱砸出质量意识 砸冰箱出名牌。1985年,76台“瑞雪”牌冰箱经检验不合格,张瑞敏命令责任者当众砸毁了这些不合格冰箱。这一锤,砸醒了职工的质量意识,更加坚定了张瑞敏提出的“名牌战略”的发展道路,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质量都将是海尔生存之本。 海尔企业文化 海尔文化是海尔人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十八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 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基础、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使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海

工厂品质管理体系

工厂品质管理体系 为了贯彻执行公司“质量就是生命”的品质方针,强化和保证产品质量,工厂建立了初步的品质管理体系。本体系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品质管理体系组织架构。 2.品质管理范围。 3.品质管理制度。 4.质量管理奖罚制度(待订)。 第一部分品质管理体系组织架构 1.组织架构: 2. 2.2.品质经理:工厂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执行第一责任人,审核产品质量计划、参与订产品质量方针、质量管理流程、质量管理制度,检查和复核质检程序和执行流程,处理质量事故和验收不符合项的整改措施。 2.3.质量工程师:与工程制订产品质量计划,编制质量检验作业指引,参与订产品质量方针、质量管理流程、质量管理制度,组织对质量事故的分析和鉴定,参与处理质量事故和验收不符合项的整改措施。 2.4.IQC组长:负责组织对外协工序和原材料的来料检验。 2.5.IPQC组长:负责组织对产品制程和制程终检的检验和监督。 2.6.OQC组长:负责组织外购成品的检验、出货检验、库存巡检、售后回访等。 2.7.质量计划专员:在质量工程师的指导下,编制产品质量计划。 2.8.文控:对各级检验报告的整理,对受控文件的管理。

2.9. 外协工序检验员:按照外协工序工艺要求和作业指引执行外协工序质量验收。 2.10. 原材料检验员:按照原材料技术规格书要求和作业指引执行来料质量验收。 2.11. 生产制程巡检员:按照产品工艺要求和作业指引执行首件验收和生产过程中的作业要求规范化巡检。 2.12. 产品终检检验员:按照产品工艺要求和作业指引执行某段工序的验收或产品入库前的最终确定。 2.1 3. 外购成品检验员:按照外购产品质量、功能要求和作业指引执行外购成品的质量验收。 2.14. 产品出货检验员:执行产品库存定期巡检和出货前的最终质量确定。 2.15. 售后回访专员:对实施中的项目产品应用情况的跟踪回访。 3.品质管理体系主体流程: 第二部分 1. 事前管理: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商或外协厂商的质量管控体系的调研、原材料或外协工序的质量验收。 2.事中管理:生产制程的巡检、成品终检、库存巡检、出货检验。 3.事后管理:客户回访、质量追溯、质量计划的改进。 第三部分 品质管理制度 一、 总则 为提高产品制造质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特制订本制度。 二、 适用范围 1. 本制度适用于原材料、零配件的质控管理。 2. 本制度适用于制造过程中半成品的质控管理。 3. 本制度适用于成品出厂的质控管理。 三、 职责 1. IQC 、OQC 负责原材料、零配件及成品出厂前的检验和判定工作。

工厂质量管理制度(完整版)

工厂质量管理制度 林月 工厂的质量管理工作,在负责技术质量的副厂长领导下,由质量检验科具体负责实施和贯彻高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 一、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厂入库质量检验 1、凡属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都按有关标准,技术文件订货合同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经检查合格后在验收单上盖章,方可办理入库和报销手续,如果无标准又无明确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必须进行质量检查,方可进行验收。 2、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原材料库的保管情况,严防混料,并按材料标准做好出库检查。 3、对于不符合外购,外协件规定的原材料,必须按有关制度办理代用手续,经有关技术部门同意方可代用,做好生产检验把好质量关。 二、做好生产检验,把好质量关。 1、做到以防为主,首件必检,检查首件时"三对照"(按图样和工艺、工艺要求检查实物)。 2、对于质量控制点或已挂管理图的加工工序,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抽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填写在管理图上,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发出信息。 3、凡经检查合格的零件,在零件的适当位置加盖标记,转入下道工序,生产中只允许合格品流传。 4、对于生产过程中随时出现的不良品(返修品,废品、回用品、次品)要及时发现,并加以管理隔离。 4.1返修品经修复并检查合格后,方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加工。 4.2废品应订(写)上标记,返回原工序继续加工或转入废品区。 4.3回用品,检查员加盖回用标记,返回原工序继续加工或转入成品。 4.4次品、不算产值,不预计划,加盖次品标记单独存放,在生产过程中,只允许合格及经同意的回用品流传。 5、为做到以防为主,把好质量关,专职检验人员要当好三员,做好三帮,"三员"即是质量检查员又是质量宣传员,技术辅导员,"三帮"帮助工人找出并分析不良产品产生的原因,帮助工人增强质量第一思想,帮助解决质量问题。 6、认真填写好质量报表,任务单及时做好质量信息反馈。 三、搞好质量检验,确保出厂产品符合标准规定。 1、质量检验科应监督促装配工作按装配工艺操作,并做到不合格配件不装配。 2、按产品的有关规定逐项认真检查。 四、做好工艺装备、设备的质量检查 1、负责生产中使用新的或外加工,量具等工艺装备的检查工作。 2、对于生产中所使用设备的检修质量,备用配件的制造的外外购件质量按有关标准进行检查,以确保设备处于

质量理念

质量理念 什么是质量理念 质量理念是企业通过控制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服务品牌知名度和客户满意度,加强质量文化建设的根本观念和执着追求。科学的质量理念是支撑企业在市场竞争制胜的基石。如海尔集团的质量理念:“不合格的产品就是废品”。 “质量”是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而按照ISO9000给出的定义,“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里,“固有特性”是指某事物本来就有的永久性的特性;“要求”既包括明示的需求或期望,也包括隐含的需求或期望。有的管理学著作将“质量”的可操作性的定义概括为“满足甚至超出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十大质量理念 一、质量是兴国之道 翻开历史的日记,我们清楚地看到:上世纪末,虽然我国很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列第一位,但高品质的产品却要依赖进口;由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我们的产品要向别人支付高额的专利费;由于质量不过硬,在对外贸易中,我们的产品常常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靠什么?质量!质量!还是质量!质量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其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质量是兴国之道!”这一口号的喊响仿佛叫醒了沉睡中的“雄狮”,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注定是要被载入史册的。质量被提到了决定国家兴旺发达的高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质量兴市”、“名牌战略”……一系列质量战略的实施显示了中国以质量振兴经济的决心。如果说20多年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初步完成了“数量”的积累,那么进入新世纪的中国正朝着“质量”的高度进发。 二、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品牌的基础 过去的10年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品牌的基础”无疑是企业文化理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句话。大浪淘沙,无数企业兴衰成败的案例正在不断验证着它的正确性。重质量者得市场,轻质量者遭淘汰。在谷歌上输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0.17秒就能搜索出640多万条信息,该理念流行和影响的深度与广度充分说明了“质量”二字的深入人心。质量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兴国之道,更是企业的生命所系,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呢?可以说,质量就是企业的全部。

1工厂品质管理质量方针

1工厂品质管理质量方针 1-1.1质量方针的制定内容解读 1.质量方针的内容要求 质量方针在内容上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与企业总的经营方针相适应。 (2)对满足顾客、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作出承诺。 (3)从产品质量要求和顾客满意的角度出发作出承诺。 (4)提供制定和评审品质目标的框架。 2.质量方针的制定程序 (1)分析内外部环境。企业的内部环境包括如下内容。 ①企业的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的规模、体制、运行机制、人财物等资源以及员工的需求和期望等。 ②外部环境包括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竞争对手状况、供方和合作者状况等。 (2)清理企业的经营思想。清理经营思想的目的,是根据第一步的分析结果来确定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 (3)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形成质量方针。 ①确定起草方针的人员。质量方针由谁起草都可以,甚至可以向企业所有人员广泛征求方案。

②起草后的质量方针要经过上上下下的讨论和修改。所谓“上”是指管理层,“下”是指与实施质量方针直接相关的部门和人员,有时也包括一般员工。一般情况下,企业的中层领导、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参加质量方针的讨论和修改。 (4)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发布。质量方针应当是独立成篇的文件,必须经过最高管理者批准后方能公布和实施。 3.质量方针的具体内容 (1)标题。例如“××公司质量方针”。 (2)质量方针的核心内容。核心内容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①质量方针的核心内容可以是几条简明扼要的规定,也可以是几条定性的品质目标(注意:质量方针所规定的品质目标一般不是定量的,定量的品质目标应划入品质目标管理范畴),还可以是几条企业处理质量问题的原则。不管哪种情况,都应包括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的承诺。 ②为了便于员工理解和记忆,可以将上述内容编成顺口溜之类,但不要用过分简化的顺口溜来代替质量方针。 (3)实施质量方针的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是宏观的、原则性的,也可以是微观的、具体性的。例如:要使全体员工理解质量方针,在企业内部发生有关冲突时要用质量方针来解决等。

05 工厂品质管理各个职位的简介-品质

工厂品质管理部各个职位的简介 QC即英文QUALITY CONTROL的简称,中文意义是品质控制,其在ISO8402:1994的定义是“为达到品质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有些推行ISO9000的组织会设置这样一个部门或岗位,负责ISO9 000标准所要求的有关品质控制的职能,担任这类工作的人员就叫做QC人员,相当于一般企业中的产品检验员,包括进货检验员(IQC)、制程检验员(IPQC)和最终检验员(F QC)。 QC即英文QUALITY CONTROL的简称,中文意义是品质控制,其在ISO8402:1994的定义是“为达到品质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有些推行ISO9000的组织会设置这样一个部门 或岗位,负责ISO9000标准所要求的有关品质控制的职能,担任这类工作的人员就叫做QC人员,相当 于一般企业中的产品检验员,包括进货检验员(IQC)、制程检验员(IPQC)和最终检验员(F QC) QC旧七大手法指的是: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 推行QC七大手法的情况,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公司管理的先进程度。这些手法的应用之成败,将成为公司升级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几乎所有的OEM客户,都会把统计技术应用情况作为审核的重要方面,例如T DI、MOTOROLA等。 PE是一个工种,英文是product Engineering 产品工程,但也有人翻译成project Engineering项目工程. product Engineering 产品工程,是技术员,就叫PE技术员;是工程师,就叫PE工程师。这个职位在工厂里主要是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做作业指导书。属于职位比较低级的。 project Engineering项目工程。是专对某个产品,进行统筹,及专案管理。往往在公司中的级别较高。 ------------------------------------------------------------ PE工程师有一些主要的职责 如:新产品的导入、试产的安排、生产指导,现场异常问题的及时排除(遇到异常立即有临时对策),生产工艺的改善、产品性能及结构方面的改善、包括工艺指导书的编写等。 总之PE工程师对于生产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相当于工程技术的工程师——PE的侧重点是现场的生产

工厂品质管理

第一章:品质控制 一. 品质控制的意义 1、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 2、质量方针---持续进步; 3、没有品质,就没有明天; 4、在“开发、生产、存储、销售及售后服务”加强品管力度; 5、建立品质检验、品质保证。确保生产“高品质、低成本、富有竞争力”的产品; 6、持续改进之需要。 二. 品质控制的演变(基本知识) 三. 1.操作者控制阶段:产品质量的优劣由操作者一个人负责控制。 四. 2.班组长控制阶段:由班组长负责整个班组的产品质量控制。 五. 3.检验员控制阶段:设置专职品质检验员,专门负责产品质量控制。 六. 4.统计控制阶段:采用统计方法控制产品质量,是品质控制技术的重大突破,开创了品质控制的全新局 面。 七. 5.全面质量管理(TQC):全过程的品质控制。 八. 6.全员品质管理(CWQC):全员品管,全员参与。 九. 品质检验方法 十. 1、全数检验:将送检批的产品或物料全部加以检验而不遗漏的检验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形: 十一. ①批量较小,检验简单且费用较低; 十二. ②产品必须是合格; 十三. ③产品中如有少量的不合格,可能导致该产品产生致命性影响。 十四. 2、抽样检验:从一批产品的所有个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检验,并根据样本的检验结果来判断整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活动,是一种典型的统计推断工作。 十五. ①适用于以下情形: a.对产品性能检验需进行破坏性试验; b.批量太大,无法进行全数检验; c.需较长的检验时间和较高的检验费用; d.允许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品存在。

②抽样检验中的有关术语: a. 检验批:同样产品集中在一起作为抽验对象;一般来说,一个生产批即为一个检验批。可以将一个 生产批分成若干检验批,但一个检验批不能包含多个生产批,也不能随意组合检验批。 b. 批量:批中所含单位数量; c. 抽样数:从批中抽取的产品数量; d. 不合格判定数(Re):Refuse的缩写即拒收; e. 合格判定数(Ac):Accept的缩写即接收; f. 合格质量水平(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的缩写。通俗地讲即是可接收的不合格品率。 3、抽样方案的确定: 我厂采用的抽样方案是根据国家标准GB2828《逐批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来设计的。 具体应用步骤如下: ①确定产品的质量判定标准: ②选择检查水平:一般检查水平分Ⅰ、Ⅱ、Ⅲ;特殊检查水平分S-1、S-2、S-3、S-4,一般情况下,采 用一般水平Ⅱ。 ③选择合格质量水平(AQL):AQL是选择抽样方案的主要依据,应由生产方和使用方共同商定。 ④确定样本量字码,即抽样数。 ⑤选择抽样方案类型:如一次正常抽样方案,加严抽样方案,还是多次抽样方案。 ⑥查表确定合格判定数(Ac)和不合格判定数(Re)。 十六. 检验作业控制 十七. 1、进料(货)检验(IQC):是工厂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十八. ①进料检验项目及方法: 十九. a 外观:一般用目视、手感、对比样品进行验证; 二十. b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验证; 二十一. c特性:如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二十二. ②进料检验方法:a 全检, b抽检 二十三. ③检验结果的处理:a接收; b拒收(即退货); c让步接收; d拣用(挑出不合格品退货)e返工后重检 二十四. ④依据的标准:《原材料、外购件技术标准》、《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理化检验规程》等等。 二十五. 2、过程检验(IPQC):一般是指对物料入仓后到成品入库前各阶段的生产活动的品质控制,即

工厂质量管理制度(经典版)

工厂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关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 工厂的质量管理工作,在负责技术质量的副厂长领导下,由质量检验科具体负责实施和贯彻高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 一、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厂入库质量检验 1、凡属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都按有关标准,技术文件订货合同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经检查合格后在验收单上盖章,方可办理入库和报销手续,如果无标准又无明确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必须进行质量检查,方可进行验收。 2、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原材料库的保管情况,严防混料,并按材料标准做好出库检查。 3、对于不符合外购,外协件规定的原材料,必须按有关制度办理代用手续,经有关技术部门同意方可代用,做好生产检验把好质量关。 二、做好生产检验,把好质量关。 1、做到以防为主,首件必检,检查首件时"三对照"(按图样和工艺、工艺要求检查实物)。 2、对于质量控制点或已挂管理图的加工工序,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抽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填写在管理图上,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发出信息。 3、凡经检查合格的零件,在零件的适当位置加盖标记,转入下道工序,生产中只允许合格品流传。

4、对于生产过程中随时出现的不良品(返修品,废品、回用品、次品)要及时发现,并加以管理隔离。 4.1返修品经修复并检查合格后,方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加 工。 4.2废品应订(写)上标记,返回原工序继续加工或转入废品 区。 4.3回用品,检查员加盖回用标记,返回原工序继续加工或转入成 品。 4.4次品、不算产值,不预计划,加盖次品标记单独存放,在生产过程中,只允许合格及经同意的回用品流传。 5、为做到以防为主,把好质量关,专职检验人员要当好三员,做好三帮,"三员"即是质量检查员又是质量宣传员,技术辅导员,"三帮"帮助工人找出并分析不良产品产生的原因,帮助工人增强质量第一思想,帮助解决质量问 题。 6、认真填写好质量报表,任务单及时做好质量信息反馈。 三、搞好质量检验,确保出厂产品符合标准规定。 1、质量检验科应监督促装配工作按装配工艺操作,并做到不合格配件不装配。 2、按产品的有关规定逐项认真检查。 四、做好工艺装备、设备的质量检查

OEM工厂质量管理方案.doc

OEM工厂质量管理方案4 1.0目的:为规范公司OEM工厂的质量管理,保证OEM工厂生产的代工品符合公司产 品的质量要求,充分发挥OEM工厂在产品流转过程中的中坚作用,特制 订本管理方案。 2.0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ABC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所有OEM工厂。 3.0 规程: 3.1 定义 OEM工厂:本方案中指为abc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生产委托加工品项的生产厂家。 3.2 职责 1.采购科及相关需求部门负责OEM工厂寻找,通报品控科并负责配合品控科评核工作; 2.品控科依据国家及行业对于该产品的相关标准,审定OEM 工厂生产条件的符合性, 并将评核结果提供品质管理委员会; 3.新品在OEM工厂初次生产时,采购科及品控科派人现场

监督。 3.3 流程 1、OEM工厂的资料审核 1)市场部准备新代工品上市时,需提前告知采购科进行OEM 工厂的寻找,待OEM 工厂找到后,采购科以内部联络单的形式告知品控科,提供所生产的品项及要 求供货日期; 2)品控科接到联络单后,指定专人对口负责; 3)品控科对口人依据产品的特性,按《供应商现场考核表》修订工厂检查表,并 审查相关工厂资料; 4)如代工品使用OEM方的配方、原物料,则要求OEM工厂提供以下相关资料: a)该代工品所有原物料规格表 b)该代工品的工艺流程图及配料表 c)生产工厂的质量体系认证证明 d)工艺、卫生管控点及方法(如为HACCP认证的工厂,则需要提供HACCP计划)

e)OEM工厂的生产资质(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税务登记证) 5)如由我方提供配方及工艺,原物料(或部分)由OEM工厂提供,则需OEM工厂 提供: a)自主采购的原物料规格表 b)OEM工厂的检测能力证明 6)采购科应配合品控科取得上述资料; 7)新品按照本公司的新品上市流程处理。 2、OEM工厂的评审 1)品控科与采购科共同确认访厂日期; 2)由品质管理委员会组织审核小组,按《供应商现场考核表》对OEM工厂进行审 核,并以评分方式给予出评价结果; 3)对长期合作的OEM工厂每年稽核一次,以证明其质量保证的能力。 3、对OEM工厂的要求 1)品质管理体系评分必须达到20分以上; 2)预加工产品属于OEM工厂生产许可证的许可范围内;

如何做好生产质量管理

各位同仁: 一直以来我们生产的产品种类很多,生产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交货紧急、人力紧张、人员技能、质量要求越来越好等。” 制造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生产效率、成本控制与管理能力的竞争。车间是企业的中心,车间和生产部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成本、交货期”各项指标的完成。如何进行车间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呢? 我们一直在质量控制上做到并不理想,如果这样做下去,不仅会影响我们公司的声誉和形象,更会做垮我们事业部. 大家都想着多赚钱,那么谁会多给我们钱呢-当然是我们自己。 长期以来,我们生产质量管理工作都很被动,我们把主要的精力全放在了检查而不是控制与预防质量问题的产生上,最终导致我们生产的不良率居高不下。 质量的重要性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产品质量没做好的话,最终就会被客户投诉和被客户抛弃,没有客户,企业就会倒闭关门,所以,质量好坏事关企业生死存亡,是企业的生命。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质量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因质量问题而返工不仅影响生产进度,更严重的是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情绪,从而会导致更多问题的出现,生产进度就进一步受到影响。生产进度跟不上又直接影响交期,从而导致客户抱怨甚至订单丢失,那么工厂还谈什么利润,没有了利润我们的工资哪儿来呢?所以质量不仅关系到公司的兴衰,也关系到我们的切身利益。

如何控制好质量 要想控制好质量首先要树立一种观念:质量是做出来的,不是查出来的!1、预防 从源头上控制,重在预防,我们的班组长每日开线前集合员工宣导产品品质要求、作业事项、前一天出现的或QC发现的品质问题进行宣导再教育,总之班组长要把所知的一切及时传达给我们员工,并结合具体的工艺要求及产品质量要求,作一个详细的说明,要让大家都能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以及做到什么程度为合格,做的不合格会有什么惩罚等。 2、纠正 员工有了明确的目标后,有的会去努力达成;但也有的可能是没弄明白或意识稍差或是技术能力有限,不能按我们的要求去做,那么就要求我们的班组长&工程人员去辅导、去督促跟进,特别是在新产品在量产的初期,我们应从第一道工序开始跟进检查,及时纠正错误或不良习惯,保证每一道工序传给下一道工序时是合格的。如果我们真正跟到位,相信成品出来后极少存在返工的现象,不用每个产品再去反复查验了。这样一来员工做的开心,后工序也就做的轻松了。 3、总结 如果确实因技术因素或物料原因导致维修,我们应及时反馈给工程或质量,让其协助解决并记录存档,作为以后类似问题预防工作的参考。

工厂品质管理的基础知识汇总

工厂品质管理的基础知识汇总 一产品质量法 1、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是调整产品的生产者、储运者、经销者、消费者以及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关于产品质量的权利、义务、责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些法律规范包含国家关于产品质量方面的一系列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这些法规群体,构成了我国产品质量方面的法规体系,并且规范了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和产品质量责任制度。如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产品质量民事赔偿制度,产品“三包”制度等等。实现了国家对产品质量的法制管理。 1.1. 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 CNAR/CQC 1.2. 产品质量认证制度:生产许可证、3C、A标 1.3.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产品质量法》第十条对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其要点是: A、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是技术监督行政部门,依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生产领域、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的具体行政行为。质量监督抽查的产品范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可能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二是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三是用户、消费者和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

B、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费用,法律规定:“根据监督抽查的需要,可以对产品进行检验,但不得向企业收取检验费用。 1.4. 产品质量奖励制度 按照法律法第五条规定:“国家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J产品质量管理先进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具体说: A、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以及国际上通行采用的质量管理方法。 B、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1.5. 产品质量社会监督制度 A、用户、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社会监督权利。明确了消费者享有查询权和申诉权。也就是说,用户、消费者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可以直接找生产者和销售者进行询问、了解情况,甚至到现场观看,进行调查;还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反映。有关部门负有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的职责,不得推倭、拖延、拒绝。 B、消费者组织对产品质量的社会监督权利。法律第十三条规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可以就消费者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建议有关部门负 责处理,支持消费者对因产品质量造成的损害向人民法院起诉。 1.6 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产品质量法》第三章第一节系统地规定了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品质管理部--工厂品质管理(FQM)

- DQA (Design Quality Assurance) 简介 是新产品在开发, 试产阶段过程中(TM0~TM5) 对质量控制的一个小团队, 它包括跟拉DQE, SW 评估, ECO, HW & DG HF 评估共三个小组, 它们的主要职责是找出并评估出新产品出现的和潜在的设计缺陷, 主要包括机械结构, 电气参数, PCB 工艺, 产品的可靠性, SW bugs 等方面, 协助其它部门解决这些缺陷, 并对结果进行最终确认, 以达到新产品在基本无设计缺陷情况下过渡至大批量生产. - FQA (Factory Quality Assurance) 简介 是对整个东莞制造厂产品质量的监控和预防,主要由FQE跟拉,Sampling Inspection, RMA 分析, 制作工艺评估, 培训室五个小组构成, 它们的主要职责是实时对产品大批量生产过程的监控和问题发生的预防, 分析客户投诉和RMA 机, 总结并反馈到其它部门和小组(DE/R&D/PA &GA/Prod/DQA 等), 起到对新产品的预防和现有在线产品的及时纠正, 若有必要成立T ask Force T eam. Inspector 根据AQL 及时有效抽检与测试成品, 保证产品质量及交货期, 对所有雇员进行入职和在职培训, 进行各种质量活动宣传和开展, 以提升整个公司员工的技能和质量意识, 来达到公司品质目标和客户对VT ech 产品的要求. Organization Chart of VTT QA (DQA)

Organization Chart of VTT QA (FQA) New Products

浅谈如何做好工厂现场质量管理

浅谈如何做好工厂现场质量管理 1.质量管理核心思想在与人,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现场质量管理直接打交道的部门是生产部,怎么管理约束生产作业者是每一个质量管理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其实质量管理人员在约束别人的同时,更应该对自己严明律己,在质量这个领域里必须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能在现场处理问题时,能做到学以致用,得心应手。必须把常用的质量五大工具,七大手法运用熟练,这样在处理问题时,才能够找到出现质量问题的根源,而不是在问题的表面进行分析,这样做的最终后果是表象可能是问题得到了处理,但是其实过段时间可能问题依然会重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必须要用专业的知识去处理专业的问题,质量领域也不例外。 2.质量人员应该坚持原则,坚持标准 现场作业依靠的是什么?是标准文件、工艺文件资料,这些资料是完全固化的,不经允许是不能随意更改的资料,那质量人员依靠的是什么,答案是标准。标准就是质量人员手中的武器,举个例子,在生产现场发现了质量问题,其中某个尺寸与图纸不符,作为质量问题,不可能说你这个零件有问题,必须马上整改,当然整改问题肯定是没有问题的,那作业人员肯定会反问你我的零件出现什么问题,怎么样进行整改?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回馈标准,回归图纸,而质量人员应该这样做,我们是按照图纸中标注的某个尺寸来进行检验的,而你生产出的零件实际尺寸是多少?与图纸相差多少?这样处理问题才能做到有理有据,无可争辩。坚持原则是什么?作为质量人员在认为某个产品有质量问题时,一定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能受别人思想的左右,假

如别人说这个产品好像没有问题,而我们自己也认为这个零件是合格的,那我们肯定管理不好质量,所以说作为专业的质量人员一定要带着怀疑的眼光看问题。 3.一定要维护质量的尊严 很多时候,在生产现场出现质量问题后,往往作业者的气势会压过质量管理人员,哪怕他生产的产品确实有质量问题,这个时候身为质量问题必须要端正自己的立场,维护质量的尊严,一个企业一定要有对现场进行约束的质量管理文件,如《质量奖惩制度》,这样才能为质量管理者更好的管理现场质量提供有力的依据,更好的维护质量的尊严。 (原创文档,请勿抄袭) 编制人员:科 日期:2019-4-9

工厂质量管理方案

金山工业区牛桥港以西、九工路以南地块商品房项目 质 量 管 理 方 案 上海宇辉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目录 工厂质量管理制度 (2) 分供方的评价与管理制度 (5) 车间质量管理制度 (5) 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6) 产品检验规程 (7)

工厂质量管理制度 一、原材料、外购件进厂入库质量检验 1、凡属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外购件都按有关标准,技术文件订货合同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经检查合格后在验收单上盖章,方可办理入库手续,如果无标准又无明确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必须进行质量检查,方可进行验收。 2、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原材料库的保管情况,严防混料,并按材料标准做好出库检查。 3、对于不符合外购,外协件规定的原材料,必须按有关制度办理代用手续,经有关技术部门同意方可代用,做好生产检验把好质量关。 二、做好生产检验,把好质量关。 1、做到以防为主,首件必检,检查首件时"三对照"(按图纸和工艺、工艺要求检查实物)。 2、对于质量控制点或已挂管理图的加工工序,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抽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填写在管理图上,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发出信息。 3、凡经检查合格的零件,在零件的适当位置加盖标记,转入下道工序,生产中只允许合格品流传。 4、对于生产过程中随时出现的不良品(返修品,废品、回用品、次品)要及时发现,并加以管理隔离。 4.1返修品经修复并检查合格后,方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加工。 4.2废品应订(写)上标记,返回原工序继续加工或转入废品区。 4.3回用品,检查员加盖回用标记,返回原工序继续加工或转入成品。 4.4次品、不算产值,不预计划,加盖次品标记单独存放,在生产过

工厂品质管理培训资料

工厂品质管理培训资料 1、质量意识 质量意识是一个企业从领导决策层到每一个员工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质量意识,这对质量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质量意识体现在每一位员工的岗位工作中,也集中体现在企业最高决策层的岗位工作中,是一种自觉地去保证企业所生产的交付顾客需求的产品—硬件、软件和流程性材料质量、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意志力。企业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质量意识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质量意识是通过企业质量管理、质量教育和质量责任等来建立和施加影响的,并且通过质量激励机制使之自我调节而一步步地、缓慢地形成起来的。 2、品质意识 品质意识就是指人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品质(包括产品品质、工作品质)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活动的客观及主观的看法和态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提高产品品质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以及对提高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而人的行动受大脑意识支配,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一个有错误品质意识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做出好的产品。只有当他的思想意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再加上相应的工作技能,他才会做出好的产品。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高度”很重要,它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一个做过大事或见过大事的人,想平庸都难。可想而知,品质意识对产品品质的重要作用。 品质作为企业的命脉,产品的品质不好,就会失去市场,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生命。所以,作为企业的职员工,必须具有这种提高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也就是要求企业的全体职员工树立良好的品质意识。 二、怎样树立品质意识 第一树立品质是企业命脉意识 树立品质是企业命脉意识, 要全员认识到:产品的品质不好,产品就没有市场,产品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了利润来源,时间长了,企业就会倒闭,随之而来的就是员工失业。当然对于我们公司来说,目前产品市场良好,也希望以后更好,但我们要“居安思危”,要把我们的产品品质做得更好。 第二树立品质的客户意识 树立品质的客户意识, 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把自己看成客户,把自己看成是下一道工序的操作者,把自己看成是产品的消费者。这样,在工作当中就会自觉地把工作做好,大家都把工作做好了,产品的品质才会有保证,如果在工作中偷工减料,危害的将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第三,树立品质的预防意识

机械工厂质量管理制度

机械厂质量管理制度汇编 一.质量方针 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制造生产优质设备,满足用户需要,铸就品牌。 二.质量目标 1. 认真贯彻执行机械行业生产和安全生产标准以及工厂作业指导书。 2. 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使用户满意度达到90%以上,产品在用户处安装调试合格率达到99%。 3. 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工厂质量管理体系。 三.质量细则 1. 生产操作工人必须严格按工艺.按要求.按图纸.按标准进行操作。不明白的地方要问清楚搞明白方可进行生产。不按图纸要求和工艺标准,自行操作的,由此造成的后果一律由操作者负责,返工产品不计报酬,不即时返工造成生产延误扣除双倍工资。造成产品报废的,按原材料价格进行等价赔偿。在此基础上,视情节严重上报总经理给予罚款处理。 2.不生产不合格品、不合格品不转工序、不接收不合格品。即自己不生产不合格的产品,不接收前道流转下来的不合格品,不把不合格品转入下道工序。前道流转下来的产品质量后道有检查把关的责任,如不检查,所造成的工时延误等损失由接收人负责。 3.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凡是产品生产过程中有要做标记要求的工序,生产者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做好生产标记,不得遗忘或缺失。一经发现没做标记者,每次扣罚100元。 4. 每天检查本道工序工装夹具和量具的精度是否符合生产标准。杜绝由于工装夹具和量具精度缺失所造成的废品和返工现象。由此所造成的产品报废和返工由操作工自行负责赔偿。发现工装夹具和量具精度缺失应即时上报。 5. 巡检专职人员和管理人员不定期对各道工序进行抽检,发现质量问题督促操作工即时返工。发现重大质量问题应即时上报给厂部。 6. 为做到以防为主,把好质量关,专职检验人员要当好三员,做好三帮,"三员"即是质量检查员又是质量宣传员,技术辅导员,"三帮"帮助工人找出并分析不良产品产生的原因,帮助工人增强质量第一思想,帮助解决质量问题。 7. 对于生产过程中随时出现的不良品(返修品,废品、回用品、次品)要及时做好标记,并加以隔离。 7.1返修品经修复并检查合格后,方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加工。 7.2废品应订(写)上标记,返回原工序继续加工或转入废品区。 7.3回用品,检查员加盖回用标记,返回原工序继续加工或转入成品。 7.4次品、不算产值,加盖次品标记单独存放,在生产过程中,只允许合格及经同意的回用品流传。 8. 操作工在生产过程中应多思考,多琢磨。对于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工艺质量和产品质量得到巩固和提高的操作工,经厂部研究上报总经理给予全厂通报表扬和物质奖励。

工厂管理理念

安全工作理念: 1、坚持从严治厂,严在事故之前,是抓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2、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技能,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 3、加强物质防护,改善作业条件,是控制危险,搞好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 4、消除隐患,控制危险,加强重点伤害防范,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 5、严抓领导,领导严抓。 6、有情的管理,无情的考核。 7、宁当恶人,不当罪人。 8、安全是全员的事。 9、提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化水平,实现本质上的安全。 10、坚持安全管理的一贯性和阶段性的有机结合。 11、从严管、全员管、常年管、管到位。 12、消除隐患是要害所在,加强防范是根本方法,落实责任是关键环节。 13、安全工作抓重点,重点抓,头头抓,抓头头。 14、违章者有凭侥幸、图省事、求方便心理。 15、违背工艺纪律和操作纪律,虽然给自己带来了一时的便利,却给他人造成了防碍甚至伤害, 也给自己埋下了隐患。 16、制度规范既要有系统性、完整性,更要有准确性、可行性。 17、落实安全“三检制”:作业区领导周一安全点检,班组作业前点检,职工作业中互检。 18、筑牢安全“三道防线”:查隐患、堵漏洞的防线;治理脏、乱环境的防线;落实互保防线。 19、作业中多看一眼,多伸一把手,多说一句话。 20、安全“三无”:上班无脱岗、作业无违章、交班无扯皮。 21、安全“四个一”:执行安全制度一条不减、工作程序一字不拉、作业标准一点不降、安全考核 一人不漏。 22、安全“五不准”:确认不准不侥幸作业,作业程序不明不糊涂作业,联系不畅不危险作业,设 备状况不清不带病作业,情绪不稳不莽撞作业。 23、班前安全规程问答,安全信息传达,安全操作演练,安全技术竞赛。 24、班组安全“九到位”:班前安全教育到位,作业安全对策交底到位,班中巡检处理隐患到位, 纠正违章违纪到位,作业前检查确认到位,险情预测安全防范到位,健全台帐严格管理到位,处理事故实事求是上报到位,班组建设达标到位。 25、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肯定是违章。 26、习惯违章就是耻辱。 27、违章一起查处一起,处理一个人,教育一片人。

工厂车间现场管理,简直全面得不可思议

工厂车间现场管理,简直全面得不可思议 1.现场包含“现”与“场”两个因素。 2.“现”就是现在,现时的意思,强调的是时间性。 3.“场”就是场所,地点的意思,强调的是区域性。 4.“现”与“场”结合在一起,就是赋予了一定时间的特定区域。 5.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现场就是生产车间。 走进现场 1、现场的“三忙”现象:忙乱:表面上看每个人都很忙,其实,尽在做多余的事情,或者所做的是无功效。(瞎忙)盲目:由于太忙,人们总是机械地做事,没有工作方向,效率不高。迷茫:长期盲目的工作导致人们思想麻木,意识迷茫,整天不知自己在干什么,干什么都是糊里糊涂。 2.现场最关注的是产量:分析现状----找出瓶颈---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高产量(显示能力) 3.现场的功能:输出产品。 4.现场管理的核心要素:4M1E人员(Man):数量,岗位,技能,资格等。机器(Machine):检查,验收,保养,维护,校准材料(Material):纳期,品质,成本方法(Method):生产流程,工艺,作业技术,操作标准环境(Environment):5S,安全的作业环境 现场管理的金科玉律

1.当问题(异常)发生时,要先去现场。 2.检查现物(有关的物件)现象(表现出的特征)。 3.当场采取暂行处理措施。 4.发掘真正的原因并将它排除。 5.标准化以防止再次发生。生产活动的6条基本原则 1.后工程是客户作业的好坏由后工程的评价来定不接受不合格,不制造不合格,不传递不合格 2.必达生产计划年计划、月计划、每日、每小时按计划生产----生产计划的保证 3.彻底排除浪费浪费是指:不做也可以的事,没有也可以的物 4.作业的标准化有标准作业书,作业基准书,不是标准化标准化是作出规定,遵守而且改善这个规定,不停地进行改善---遵守---再改善的活动才可称为标准化。 5.有附加价值的工作管理的目的是谋求更大的附加价值(利润)现场要有大局观,辨别生产瓶颈,采取最优对策 6.积极应对变化基本要求------决定标准书等作业的基本,养成遵守的习惯先观察------事前收集情报,采取下一步措施掌握实力------提高技能和扩大实力,提高设备稼动率等 现场的日常工作 1.现场的质量管理现场如何确保优良品质呢?避免失误的5原则:a、取消此作业b、不要人做c、使作业容易化d、检查e、降低影响

工厂质量管理的要点是什么

工厂质量管理的要点是什么 工厂质量管理的要点是什么?我们不妨来看看。以下仅供参考! 一、坚持三不原则 1、不接受不合格品 不接受不合格品是指员工在生产加工之前,先对前传递的产品按规定检查其是否合格,一旦发现问题则有权拒绝接受,并及时反馈到前工序。前道工序人员需要马上停止加工,追查原因,采取措施,使品质问题得以及时发现纠正,并避免不合格品继续加工造成的浪费。 2、不制造不合格品 不制造不合格品是指接受前道的合格品后,在本岗位加工时严格执行作业规范,确保产品的加工质量。对作业前的检查、确认等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到位;对作业中的过程状况随野鸟留意,避免或及早发现异常的发生,减少产生不合格品的概率。准备充分并在过程中得到确认是不制造不合格的关键。只有不产生不良品,才能使得不流出和不接受不良品变为可能。 3、不流出不合格品 不流出不合格品是指员工完成本工序加工,需检查确认产品质量,一旦发现不良品,必须及时停机,将不良品在本工序截下,并且在本工序内完成不良品处置并采取防止措施。本道工序应保证传递的是合格产品,会被下道工序或“客户”拒收。 二、防止四个误区 误区一:万能论 “获得了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就是取得了通往国际市场的通

行证”,这句话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广泛传播。一时间,企业导入GB/T19001标准建立质量体系并通过认证成为时尚,宣传广告一定要用“荣获证书”的字眼。舆论的渲染使得各方面将质量体系的功能放大了,使其成为一个万能的工具,将原本仅关注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的工作提升为关系企业能否参与国际竞争的工作,加大了对企业质量管理部门的压力。这种过高的期望也为后来产生的质量管理体系“无用论”埋下了伏笔。 误区二:唯证书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思想的解放与对财富的追逐使人们更乐于抓住眼前的机会获得即时的收益。在企业管理上,人们更关注立竿见影的结果而忽视基础管理工作,这种浮躁心理在很多企业导致了急功近利的管理风格,反映在对待质量管理体系的态度上,就是“唯证书论”。 误区三:无用论 经常听到有人批评质量管理体系,说这个体系是没有用处的、劳民伤财的;还有人批评GB/T19001标准,说这个标准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是个空洞的标准。因为有很多持批评意见的人对质量管理的理论及实践缺乏整体认识,所以这些说法可以理解,但是很难苟同。 误区四:过时论 很多企业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后并不是继续巩固质量管理体系、对其实施持续改进,而是片面地求新、求高,着急导入六西格玛、卓越绩效模式等管理理念和方法。在这里必须强调,基于GB/T19001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经营管理大厦中一块离不开的基石,只有质量管理体系稳固了,大厦才会安全。须知,基石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