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氟碘甲烷

三氟碘甲烷
三氟碘甲烷

三氟碘甲烷

三氟碘甲烷

三氟碘甲烷 化学性质 熔点 :

沸点 :

?22.5 °C(lit.) 密度 :

2.361 折射率 :

1.379 闪点 :

-22.5°C

稳定性:

Stable. Substances to be avoided include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Avoid direct sunlight. Risk of explosion if heated under confinement. Flammable.

CAS 数据库:

2314-97-8(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 化学物质信息: Methane, trifluoroiodo-(2314-97-8) EPA 化学物质信息:

Methane, trifluoroiodo-(2314-97-8)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

Xn,Xi

CAS 号: 2314-97-8

英文名称: Trifluoromethyl iodide

英文同义词:

CIF3;CF3I;R13I1;freon13t1;Freon13I1;Trifluoriodmethan;Trifluoriodomethane;trifluoroiodo-中文名称: 三氟碘甲烷

中文同义词:

碘三氟;三氟甲基碘;三氟-碘甲烷;三氟碘甲烷 钢瓶装;三氟碘甲烷, 97+%;三氟碘甲烷, 99.9% CBNumber:

CB7356124

分子式: CF3I 分子量: 195.91

MOL File: 2314-97-8.mol

危险类别码 : 68

安全说明 : 36/37

危险品运输编号 : UN 1956 2.2

WGK Germany : 1

RTECS号: PB6975000

F : 27

Hazard Note : Irritant

TSCA : T

HazardClass : 2.2

Iodotrifluoromethane(2314-97-8)

Product Identification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Hazards Identification

Exposure Controls/Personal Protection

Fire Fighting Measures

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

Transport Information

Stability and Reactivity

Product Identification Back to Contents 【Product Name】

Iodotrifluoromethane

【Synonyms】

Freon 13I1

Iodotrifluoromethane

Monoiodotrifluoromethane

Perfluoromethyl iodide

R 13I1

Trifluoromethyl iodide

【CAS】

2314-97-8

【Formula】

CF3I

【Molecular Weight】

195.91

【EINECS】

219-014-5

【RTECS】

PB6975000

【RTECS Class】

Mutagen

【Beilstein/Gmelin】

1732740

【Beilstein Reference】

4-01-00-00092

【EC Index Number】

602-086-00-0

【EC Class】

Mutagenic Category 3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Back to Contents 【Appearance】

Colorless, odorless gas.

【Solubility in water】

Slightly soluble

【Melting Point】

-110

【Boiling Point】

-22.5

【Vapor Pressure】

3650 (25 C)

【Density】

0.3845 - 2.0249 g/cm3 (110.693 - 27.872 C)

【Heat Of Vaporization】

22.4 kJ/mol

【Usage】

Used as a gaseous fire suppression flooding agent for in-flight aircraft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fires. 【Refractive Index】

1.3790 (-32 C)

First Aid Measures Back to Contents 【Ingestion】

Seek medical assistance.

【Inhalation】

Move victim to fresh air. Appl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if victim is not breathing. Administer oxygen if breathing is difficult.

【Skin】

Remove and isolate contaminated clothing and shoes. In case of contact with liquefied gas, thaw frosted parts with lukewarm water.

Hazards Identification Back to Contents 【Inhalation】

Vapors may cause dizziness or asphyxiation without warning.

【Skin】

Contact with gas or liquefied gas may cause burns, severe injury and/or frostbite.

【Eyes】

See Skin.

【Ingestion】

Unlikely to occur.

【Hazards】

Vapors from liquefied gas are initially heavier than air and spread along ground.

【EC Risk Phrase】

R 68

【EC Safety Phrase】

S 36/37

【UN (DOT)】

3163

Exposure Controls/Personal Protection Back to Contents 【Personal Protection】

Wear appropriate protective gloves, clothing and goggles.

【Respirators】

Wear positive pressure self-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 (SCBA).

【Exposure Effects】

The toxic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is material have not been investigated. Use appropriate procedures to prevent opportunities for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skin or eyes and to prevent inhalation.

Fire Fighting Measures Back to Contents 【Flash Point】

-27

【Fire Fighting】

Use extinguishing agent suitable for type of surrounding fire.

【Fire Potential】

May burn but does not ignite readily

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 Back to Contents 【Small spills/leaks】

Prevent any contact with the spilled material. Stop leak if you can do it without risk. Do not direct water at spill or source of leak. If possible, turn leaking containers so that gas escapes rather than liquid. Allow substance to evaporate and vntilate the area.

Transport Information Back to Contents 【UN Number】

3163

Stability and Reactivity Back to Contents 【Combustion Products】

Fire may produce irritating, corrosive and/or toxic gases.

Name: TRIFLUOROMETHYL IODIDE 99%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Synonym:

CAS: 2314-97-8

Section 1 - Chemical Product

MSDS Name: TRIFLUOROMETHYL IODIDE 99%

Synonym:

Hazard Symbols: None Listed.

Risk Phrases: None Listed.

Section 3 - HAZARDS IDENTIFICATION

EMERGENCY OVERVIEW

Not available.

Potential Health Effects

The toxic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is material have not been investigated. Use appropriate procedures to prevent opportunities for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skin or eyes and to prevent inhalation.

Section 4 - FIRST AID MEASURES

Eyes: Not available.

Skin:

Not available.

Ingestion:

Not available.

Inhalation:

Not available.

Notes to Physician:

Section 5 - FIRE FIGHTING MEASURES

General Information:

Not available.

Extinguishing Media:

Not available.

Section 6 - 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

General Information: Use proper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as indicated in Section 8.

Spills/Leaks:

Not available.

Section 7 - HANDLING and STORAGE

Handling:

Not available.

Storage:

Not available.

Section 8 - EXPOSURE CONTROLS, PERSON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ntrols:

Exposure Limits CAS# 2314-97-8: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Eyes: Not available.

Skin:

Not available.

Clothing:

Not available.

Respirators:

Not available.

Section 9 -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Physical State: Not available.

Color: Not available.

Odor: Not available.

pH: Not available.

Vapor Pressure: Not available.

Viscosity: Not available.

Boiling Point: Not available.

Freezing/Melting Point: Not available.

Autoignition Temperature: Not available.

Flash Point: Not available.

Explosion Limits, lower: Not available.

Explosion Limits, upper: Not available.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Solubility in water:

Specific Gravity/Density:

Molecular Formula:

Molecular Weight:

Section 10 - STABILITY AND REACTIVITY

Chemical Stability:

Not available.

Conditions to Avoid:

Not available.

Incompatibilities with Other Materials:

Not available.

Hazardous Decomposition Products:

Not available.

Hazardous Polymerization: Not available.

Section 11 - TOXICOLOGICAL INFORMATION

RTECS#:

CAS# 2314-97-8: PB6975000 LD50/LC50:

Not available.

Carcinogenicity:

TRIFLUOROMETHYL IODIDE, 99% - Not listed by ACGIH, IARC, or NTP. Other:

See actual entry in RTECS for complete information.

Section 12 - ECOLOGICAL INFORMATION

Section 13 - DISPOSAL CONSIDERATIONS

Dispose of in a manner consistent with federal, state, and local regulations.

Section 14 - TRANSPORT INFORMATION

IATA

Not regulated as a hazardous material.

IMO

Not regulated as a hazardous material.

RID/ADR

Not regulated as a hazardous material.

Section 15 - REGULATORY INFORMATION

European/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European Labeling in Accordance with EC Directives

Hazard Symbols: Not available.

Risk Phrases:

Safety Phrases:

WGK (Water Danger/Protection)

CAS# 2314-97-8: 1

Canada

CAS# 2314-97-8 is listed on Canada's NDSL List.

CAS# 2314-97-8 is not listed on Canada's Ingredient Disclosure

List.

US FEDERAL

TSCA

CAS# 2314-97-8 is listed on the TSCA inventory.

三氟甲烷柜式灭火

ZFG 柜式三氟甲烷(HFC-23)洁净气体灭火装置产品说明书 杭州新纪元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一、装置简介和工作原理 (2) 二、装置基本性能参数 (6) 三、装置选用方法 (7) 四、装置组成 (8) 五、安装 (9) 六、灭火剂设置用量计算 (11) 七、装置使用方法 (12) 八、装置的检查和维护 (14) 九、注意事项 (16)

一装置简介和工作原理 ●装置简介 柜式三氟甲烷洁净气体灭火装置以“洁净气体”三氟甲烷作为灭火剂。三氟甲烷是以物理和少量的化学方式灭火的,它主要是降低空气中氧气含量,使空气不能支持燃烧,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同时,在灭火过程中伴有化学反应,即灭火剂分离有破坏燃烧链反应的自由基,实现断链灭火。 ●灭火特点 1)保护环境。三氟甲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无色、几乎无味、不导电气体,对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ODP)为零,符合国家政策和环保要求,是公安部消防局和国家环保总局首推的哈龙灭火剂替代物之一,密度为空气的2.4倍。 2)保护生命安全。三氟甲烷的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浓度NOAEL值为50%,对人体无害。 3)工作温度范围大。在标准大气压下,三氟甲烷的沸点为-82.0℃,其工作温度范围为-20℃~+50℃。 本公司生产的柜式三氟甲烷洁净气体灭火装置是一种无管网灭火设备,具有轻便、可移动、安装灵活的特点,外表美观,不破坏防护区内的整洁。灭火剂无管路损失,当火灾发生时,本装置可直接向防护区喷射灭火剂,因此灭火效率高、速度快。 本公司目前的柜式装置系列产品中,既有将报警灭火控制器安装在柜体上的产品,也可将报警灭火控制器安装在防护区外,供用户灵活选用。

溴甲烷的制备新工艺与应用

溴甲烷的制备新工艺与应用 22 f术第8期适用技术市场1993年第期 溴甲烷(MB),又称甲基溴,是一种刺激性 和渗透性强的熏蒸剂.它最重要的特性是能在 常压下快速渗透到被熏蒸物品的深处,而且在 熏蒸之后,散毒快}许多有生命的植物能经受住 它熏蒸害虫的肓效浓度.此外,它不易燃烧和爆 炸,使用时不必采取特殊的防火措施,并且沸点 又较低,可用于其它许多熏蒸荆所办不到的低 温处理.因此,近年来MB长盛不衰.至今仍不 愧为一种较好的多用途广谱性杀虫熏蒸荆. 】制备新工艺 生产MB的传统工艺是在沸腾的甲醇和硫 磺悬浮液中,逐渐加入溴,生成的MB气体经碱 应用 r.一 洗,酸洗,干燥,压缩液化,得到产品.反应式如 下: 2Br2+S+4CH3OH一4CH3Br+SOz+

2H2o 这种传统工艺.由于反应只能保持在58~ 65℃的温度下进行,因此,MB的生成速度较慢,反应也不稳定,较难控制,而且反应过程中 产生的SO:,需碱洗进行无害化处理.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笔者在传统工艺的基 础上作了改进,即在系统中加入水,使硫磺与溴反应生成的溴化硫水解成氢溴酸和硫酸,然后与甲醇反应制得MB.控制一定的反应条件.MB 的收率可达95以上,纯度可达99.其反应 杂质,并按毛发质量分级提取,对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胱氨酸得率也有重要意义. 3.2采用专用盐酸 胱氨酸精制采用比学纯盐酸成本太高,采 用专用盐酸可大大降低成本.专用盐酸可根据产品的标准定制,其主要指标是色度和重金属含量 4粗提母液的进一步利用 胱氨酸粗提母液中.除已提去的胱氨酸外, 还含有其它16种氨基酸.其中精氨酸,丝氮酸, 谷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的含量均在5以上. 他们都是重要的生化制品或化工原料,可分别

几个药物中间体的市场前景分析

新型药物中间体地开发与应用 医药作为精细化工领域中重要地行业,成为近十年来发展与竞争地焦点,随着科学技术地进步,许多医药被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造福人类,这些医药地合成依赖于新型地高质量地医药中间体地生产,新药受到专利保护,而与之配套地中间体却不存在那样地问题,因此新型医药中间体国内外市场和应用前景都十分看好.新型医药中间体品种众多,不可能完全介绍,本文简要介绍近年来国内开始研究、非常值得关注地新型地医药中间体及一些重要医药中间体地新工艺. 1-(6-甲氧基-2-萘基)乙醇 非甾体消炎药物萘普生有多种合成方法,其中羰基化合成路线地高选择性、环境友好性,使得羰基化合成地非甾体消炎药优于传统地路线.羰基化合成萘普生地关键中间体就是1-(6-甲氧基-2-萘基)乙醇.国内湖南大学以2-甲氧基萘为原料,采用1,3-二溴-5,5-二甲基乙内酰脲盐酸催化溴乙酰基化、乙酰基化和常压下钯多相催化加氢还原,经过1-溴-2-甲氧基萘、5-溴-6-甲氧基-2-乙酰基萘等中间产物最终得到产品. 4-丙硫基邻苯二胺 4-丙硫基邻苯二胺是高效广谱驱虫药物阿苯达唑地关键中间体,阿苯达唑是20世纪80年代末才上市地新药,对人体和动物毒性低,是苯并咪唑类药物中药性最强地.以邻硝基苯胺为原料,与硫氰酸钠在甲醇存在下,经过硫氰化、丙基溴取代得到4-丙硫基-2-硝基苯胺,

然后还原得到4-丙硫基邻苯二胺,由于4-丙硫基-2-硝基苯胺结构上含有丙硫基,因此其还原成4-丙硫基邻苯二胺是其中关键,国外研究采用镍或铂系金属催化加氢技术都因为催化剂易中毒或者丙硫基易破坏而难以工业化;而水合肼还原易爆炸;因此最适合工业化生产以硫化钠还原法来合成,尽管会产生一定含盐废水,但是技术可靠.另有报道国内外研究一氧化碳催化剂还原法,但是离工业化尚有距离. α-亚甲基环酮 α-亚甲基环酮是许多具有抗癌活性药物地活性中心,其含有α,β-不饱和酮结构属于抗癌活性基团地隐蔽基团,成为合成很多重要环状抗癌药物地重要中间体.文献报道合成路线有三,1)是环酮和甲醛地羟醛缩合;2)由Mannich反应产生β-二烷基胺甲基环酮,产物胺或季铵盐地热分解产生α-亚甲基环酮;3)是环酮与草酸二乙酯缩合后,与甲醛反应得到α-亚甲基环酮.国内中科院广州药物研究所开发出分别以环戊酮、环已酮、异佛尔酮分别与草酸二乙酯反应后,反应产物再与甲醛一起反应得到相应地α-亚甲基环戊酮、α-亚甲基环已酮和α-亚甲基异佛尔酮等.其中第一步要在溶剂存在下反应,溶剂一般选用二甲基亚砜和四氢呋喃等. 4,4'-二甲氧基乙酰乙酸甲酯 4,4'-二甲氧基乙酰乙酸甲酯是重要地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尼伐地平地中间体,尼伐地平是由日本藤泽药品公司开发,1989年上市地第二代钙拮抗剂,是目前国际市场上主导地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国内尚没有生产.以乙醛酸为原料与原甲酸三甲酯在浓硫酸存在下合

溴甲烷CH3Br气体分析仪

溴甲烷CH3Br气体分析仪 溴甲烷CH3Br气体分析仪产品适用于各种环境和特殊环境中的溴甲烷CH3Br气体浓度和泄露,在线检测及现场声光报警,对危险现场的作业安全起到了预警作用,此仪器采用进口的PID光离子传感器和微控制器技术,具有信号稳定,精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防爆接线方式适用于各种危险场所,并兼容各种控制器,PLC,DCS 等控制系统,可以同时实现现场报警和远程显示,报警功能,4-20mA标准信号输出,继电器开关量输出。 溴甲烷CH3Br气体浓度检测参数 ●工作电压DC5V±1%/DC24±1%波特率9600 ●测量气体溴甲烷CH3Br气体●检测原理PID光离子 ●采样精度±2%F.S●响应时间<30S ●重复性±1%F.S●工作湿度10-95%RH,(无冷凝) ●工作温度-30~50℃●长期漂移≤±1%(F.S/年) ●存储温度-40~70℃●预热时间30S ●工作电流≤50mA●工作气压86kpa-106kpa ●安装方式固定安装●质保期1年 ●输出接口多种●外壳材质铝合金 ●使用寿命2年●外型尺寸 ●183×143×107mm(L×W×H)1.5Kg(仪器净重) ●测量范围详见选型表 ●输出信号TTL(标配)RS485,(常规)/4-20mA ●数字信号格式数据位:8;停止位:1;校验位:无;

溴甲烷CH3Br气体分析仪(SK-600-CH3Br)是一款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智能化传感器检测技术、整体隔爆(d)结构、固定安装方式的有毒气体检测仪。标准配置为带点阵LCD液晶显示、三线制4~20mA模拟和R S485数字信号输出,可选配置为可编程开关量输出等模块,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还支持输出信号微调等功能,方便系统组网及维护。可检测CH3Br、CH3BrS、CH3Br、CH3Br、CH3Br、SCH3Br、HCN、CH3Br、NCH3Br、CH3Br、ClCH3Br、ETO等多种有毒有害气体,详情可咨询东日瀛能。同时我司溴甲烷CH3Br气体分析仪销往:河北省、山东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甘肃省、青海省、河南省、江苏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广东省等全国各地。 (注意:溴甲烷CH3Br气体分析仪(SK-600-CH3Br)在不同的应用环境或行业有不同的别名,如溴甲烷CH3 Br气体分析仪溴甲烷CH3Br变送器溴甲烷CH3Br探测器溴甲烷CH3Br探头便携式溴甲烷C H3Br探头溴甲烷CH3Br检测装置) 特点 ■智能化EC传感器,采用本质安全技术,可支持多气体、多量程检测,并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无需工具可实现传感器互换、离线标定和零点自校准 ■智能的温度和零点补偿算法,使仪器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具有很好的选择性,避免了其他气体对被检测气体的干扰 ■多种信号输出,既可方便接入PLC/DCS等工控系统,也可以作为单机控制使用 ■超大点阵LCD液晶显示,支持中英文界面 ■免开盖,PID光离子遥控器操作,单人可维护 ■本地报警指示,一体化声光报警器(选配) ■仪器具有超量程、反极性保护,能避免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的危险 ■丰富的电气接口,可供用户选择 ■通过ATCH3Br、UL、CSA等认证,具有国际化高端品质 (同时对于不同行业的针对性应用有:溴甲烷CH3Br报警装置高精度溴甲烷CH3Br分析仪溴甲烷CH3 Br检测模块溴甲烷CH3Br传感器RS485信号输出溴甲烷CH3Br报警器4-20mA信号输出溴甲烷CH3B r报警器固定式带液晶显示型溴甲烷CH3Br气体分析仪带显示带声光报警器固定式溴甲烷CH3Br气体分析仪等产品模式) 溴甲烷CH3Br气体分析仪产品特性: ①进口PID光离子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适用寿命8年。 ②采用先进微处理技术,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 ③检测现场具有具有现场声光报警功能,气体浓度超标即时报警,是危险场所作业的安全保障。 4现场带背光大屏幕LCD显示,直观显示气体浓度,类型,单位,工作状态等。 5独立气室,更换传感器无须现场标定,传感器关键参数自动识别。 6全量程范围温度数字自动跟踪补偿,保证测量准确性。 溴甲烷CH3Br气体分析仪技术参数: 检测气体:空气中的溴甲烷CH3Br气体 检测范围:0-5000PPM 分别率:1PPM

三氯甲烷的危害

三氯甲烷的危害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对心、肝、肾有损害。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初期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皮肤粘膜有刺激症状,以后呈现精神紊乱、呼吸表浅、反向消失、昏迷等,重者发生呼吸麻痹、心室纤维性颤动、并可有肝、肾损害。误服中毒时,胃有烧灼感、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后出现麻醉症状。 慢性中毒:主要引起肝脏损害,此外还有消化不良、乏力、头痛、失眠等症状,少数有肾损害。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中等毒性。 急性毒性:LD50908mg/kg(大鼠经口);LC5047702mg/m3,4小时(大鼠吸入);人吸入120g/m3,吸入5~10分钟死亡;人吸入30~40g/m3,呕吐,眩晕的感觉;人吸入10g/m3,15分钟后眩晕和轻度恶心;人吸入1.9g/m3,能耐受30分钟,无不适。 亚急性慢性毒性:动物慢性毒性主要表现为肝肾损害。人长期职业接触三氯甲烷的慢性中毒症状主要是呕吐、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神经过敏、失眠、抑郁,直到神经错乱。血液中三氯甲烷浓度增高是三氯甲烷中毒的确证。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对人可能致癌。

致畸:三氯甲烷对哺乳动物引起DNA损伤,对人淋巴姐妹染色体发生变化;三氯甲烷能引起肌肉、骨骼、肠胃系统及颅面部发育不正常;三氯甲烷有高度的胎毒,但是显然还不是强的致畸物质。 污染来源:三氯甲烷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用于制作氟里昂、脂类、树脂、橡胶、油漆、磷和碘的溶剂。也用于合成纤维、塑料、干洗剂、杀虫剂、地板蜡、氟代烃冷冻剂、氟代烃塑料等的制造。医药行业还用作溶剂和萃取剂提取抗生素。在以上提及的行业中生产或使用三氯甲烷或在贮运三氯甲烷时的意外事故均可能造成三氯甲烷对环境的污染。 谢和降解:人体吸入三氯甲烷蒸气后,若60%~80%进入体内,血中三氯甲烷浓度与大脑中浓度相同,而在脂肪组织中的浓度则高出近10倍,这是由于三氯甲烷在小鼠、大鼠和人体中可迅速被吸收,主要分布于全身的脂肪储库和组织中。被吸收的三氯甲烷大部分被肝脏解毒,随尿排泄的极少。人体内的三氯甲烷约30%~50%可被代谢为二氯化碳和二氯甲烷。一般认为,存在于水环境中的三氯甲烷很难被生物所降解。 残留与蓄积:生产甲烷系氯化烃的企业是三氯甲烷进入环境的经常性污染源。使用氯消毒的饮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机氯化合物(主要为三氯甲烷),其含量可达到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危害。饮用水氯化后能在水中形成卤素化合物,这是游离氯与天然有机化合物(腐植酸、蛋白质、氨基酸、碳氢化合物、多糖等),或人造有机物(如高分子聚合物、凝结剂)作用的结果。有人经过对照试验后指出,当水中含有腐

三氟甲烷

1、物质的理化常数 CA国标编号: 22032 75-46-7 S: 中文名称: 三氟甲烷 英文名称: trifluoromethane;fluoroform 别名: R23;氟仿 分子分子式: CHF3 70.01 量: 熔点: -155℃ 沸点:-84℃ 密度: 相对密度(水=1)1.52(- 蒸汽压: 20℃ 溶解性: 溶于水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 无色无臭气体 状: 危险标记: 5(不燃气体) 用作低温致冷剂及作为灭火剂和制造四氟乙烯的原 用途: 料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接触后可引起头痛、恶心和呕吐,有麻醉作用。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大鼠吸入20%×2小时,存活;豚鼠吸入50~80%(充氧环境连续吸入),存活危险特性:不燃。受热分解释出剧毒的烟雾。

燃烧(分解)产物:氟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5.环境标准: 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000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料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三、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氟酮项目

江苏新瀚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领先技术、致力于生产芳香酮产品的专业生产商。公司位于国家级化学工业园区---南京化学工业园,海陆空交通便利;占地370000m2,注册资本5000万元。 我们的主要产品包括二苯甲酮系列、苯乙酮系列以及其他芳香族酮类产品数十种,年产大约5000吨。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化妆品、香精香料、电子化学品、紫外线吸收剂、特种工程塑料单体等多领域,70%以上出口欧美日韩及东南亚地区。 装备精良的研发中心和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现代化的生产设施,强大的技术支持,保障每一批产品的高质量。 一)、产品:4,4-二氟二苯甲酮, CAS:345-92-6 含量:99%,99.9% 外观:白色粉末结晶,灰份:100 ppm max,Fe:10 ppm max,干燥失重:0.20%max, 包装:25Kg/纸板桶,熔点:107~108 °C 二)、上游原料,工艺,路线很多,国内主要是以氟碳反应法 原料:氟苯和四氯化碳等,氟酮所用原料国内具有稳定生产巨化集团,上海三爱富新材料等,中国氟化工的迅速发展为氟酮的原料提供了稳定的来源。 各工艺比较 1)苯系化合物缩合法,由卤代苯和苯甲酰卤在路易斯酸的催化下合成而得; 2)卤素交换法,以4,4'-二氯二苯甲酮和氟化钾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得到; 3)催化羰基化法,由氟苯与一氧化碳在空气,以二氯化钯和三氯化铁为催化剂进行反应而得; 4)二氯乙烯氧化法,以4,4'-二氟苯基二氯乙烯为原料,在二氯甲烷中用HNO3氧化而制得;

5)付氏烷基化法,以氟苯与四氯化碳为原料催化水解得到; 6)重氮化法,以4,4'-二氨基二苯甲烷为原料重氮化反应得到。 工艺1和3目前尚处于实验室阶段;工艺2和4原料来源困难;工艺6为传统生产工艺尽管步骤简单,杂质含量少,产品收率高,但是其重氮盐具有爆炸危险性,而且“三废”量大,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5工艺不仅反应温和易于控制,更引人关注是以四氯化碳为原料,目前我国已经限制四氯化碳作为溶剂使用,因此开发四氯化碳的化工应用迫在眉睫 三)、下游用途: 1)、医药: 一、新型强效脑血管扩张剂氟苯桂嗪 3.1.1合成工艺:4,4'-二氟二苯甲酮为起始原料,通过锌粉还原生成4,4'-二氟二苯甲醇,4,4'-二氟二苯甲醇和氢溴酸反应生成相应的溴代物4,4'-二氟二苯溴甲烷,4,4'-二氟二苯溴甲烷再与无水哌嗪反应生成目标产物1-(双(4-氟苯基)甲基)哌嗪 3.1.2生产商如下:西安杨森,天津药业集团、海南中大,亚宝药业,国药集团,浙江医药等。 3.1.3市场前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结构的突显,心脑血管疾病人群越来越多,治疗脑血管产品的桂嗪类药物用量也越来越多。 二、老年痴呆“都可喜”国家药监局已停止了生产与销售 2)、应用于PEEK 2.1,聚醚醚酮,英文名称polyetheretherketone(简称PEEK),它是分子主链中含有链节的线性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其构成单位为氧-对亚苯基-氧-羰-对亚苯基,是半结晶性、热塑性塑料。是由4,4‘-二氟二苯甲酮与对苯二酚在碱金属碳酸盐存在下,以二苯砜作溶剂进行缩合反应制得的一种新型半晶态芳香族热塑性工程塑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特种工程塑料,与其他特种工程塑料相比具有更多显著优势,耐正高温260度、机械性能优异、自润

几个药物中间体的市场前景分析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新型药物中间体地开发与应用 医药作为精细化工领域中重要地行业,成为近十年来发展与竞争地焦点,随着科学技术地进步,许多医药被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造福人类,这些医药地合成依赖于新型地高质量地医药中间体地生产,新药受到专利保护,而与之配套地中间体却不存在那样地问题,因此新型医药中间体国内外市场和应用前景都十分看好.新型医药中间体品种众多,不可能完全介绍,本文简要介绍近年来国内开始研究、非常值得关注地新型地医药中间体及一些重要医药中间体地新工艺. 1-(6-甲氧基-2-萘基)乙醇 非甾体消炎药物萘普生有多种合成方法,其中羰基化合成路线地高选择性、环境友好性,使得羰基化合成地非甾体消炎药优于传统地路线.羰基化合成萘普生地关键中间体就是1-(6-甲氧基-2-萘基)乙醇.国内湖南大学以2-甲氧基萘为原料,采用1,3-二溴-5,5-二甲基乙内酰脲盐酸催化溴乙酰基化、乙酰基化和常压下钯多相催化加氢还原,经过1-溴-2-甲氧基萘、5-溴-6-甲氧基-2-乙酰基萘等中间产物最终得到产品. 4-丙硫基邻苯二胺 4-丙硫基邻苯二胺是高效广谱驱虫药物阿苯达唑地关键中间体,阿苯达唑是20世纪80年代末才上市地新药,对人体和动物毒性低,是苯并咪唑类药物中药性最强地.以邻硝基苯胺为原料,与硫氰酸钠在甲醇存在下,经过硫氰化、丙基溴取代得到4-丙硫基-2-硝基苯胺,

然后还原得到4-丙硫基邻苯二胺,由于4-丙硫基-2-硝基苯胺结构上含有丙硫基,因此其还原成4-丙硫基邻苯二胺是其中关键,国外研究采用镍或铂系金属催化加氢技术都因为催化剂易中毒或者丙硫基易破坏而难以工业化;而水合肼还原易爆炸;因此最适合工业化生产以硫化钠还原法来合成,尽管会产生一定含盐废水,但是技术可靠.另有报道国内外研究一氧化碳催化剂还原法,但是离工业化尚有距离. α-亚甲基环酮 α-亚甲基环酮是许多具有抗癌活性药物地活性中心,其含有α,β-不饱和酮结构属于抗癌活性基团地隐蔽基团,成为合成很多重要环状抗癌药物地重要中间体.文献报道合成路线有三,1)是环酮和甲醛地羟醛缩合;2)由Mannich反应产生β-二烷基胺甲基环酮,产物胺或季铵盐地热分解产生α-亚甲基环酮;3)是环酮与草酸二乙酯缩合后,与甲醛反应得到α-亚甲基环酮.国内中科院广州药物研究所开发出分别以环戊酮、环已酮、异佛尔酮分别与草酸二乙酯反应后,反应产物再与甲醛一起反应得到相应地α-亚甲基环戊酮、α-亚甲基环已酮和α-亚甲基异佛尔酮等.其中第一步要在溶剂存在下反应,溶剂一般选用二甲基亚砜和四氢呋喃等. 4,4'-二甲氧基乙酰乙酸甲酯 4,4'-二甲氧基乙酰乙酸甲酯是重要地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尼伐地平地中间体,尼伐地平是由日本藤泽药品公司开发,1989年上市地第二代钙拮抗剂,是目前国际市场上主导地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国内尚没有生产.以乙醛酸为原料与原甲酸三甲酯在浓硫酸存在下合

三氯甲烷

三氯甲烷 1、物质的理化常数:国标编号61553 CAS号 67-66-3 2、对环境的影响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其污染行为主要体现在空气和水中,但对食品及蔬菜也能造成污染。在水环境中很难被生物降解。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对心、肝、肾有损害。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初期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皮肤粘膜有刺激症状,以后呈现精神紊乱、呼吸表浅、反向消失、昏迷等,重者发生呼吸麻痹、心室纤维性颤动、并可有肝、肾损害。误服中毒时,胃有烧灼感、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后出现麻醉症状。 慢性中毒:主要引起肝脏损害,此外还有消化不良、乏力、头痛、失眠等症状,少数有肾损害。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中等毒性。 急性毒性:人吸入30~40g/m3,呕吐,眩晕的感觉;人吸入10g/m3,15分钟后眩晕和轻度恶心;人吸入1.9g/m3,能耐受30分钟,无不适。 亚急性慢性毒性:动物慢性毒性主要表现为肝肾损害。人长期职业接触三氯甲烷的慢性中毒症状主要是呕吐、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神经过敏、失眠、抑郁,直到神经错乱。血液中三氯甲烷浓度增高是三氯甲烷中毒的确证。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对人可能致癌。 致畸:三氯甲烷对哺乳动物引起DNA损伤,对人淋巴姐妹染色体发生变化;三氯甲烷能引起肌肉、骨骼、肠胃系统及颅面部发育不正常;三氯甲烷有高度的胎毒,但是显然还不是强的致畸物质。 危险特性: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在空气、水分和光的作用下,酸度增加,因而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光气。

三氟甲烷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探讨

三氟甲烷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探讨 南京理工大学路景志 江苏省消防局唐晓亮 摘要:本文论述了三氟甲烷(HFC-23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中灭火剂用量计算,管网压力损失计算及喷头型号的选择方法。 关键词:三氟甲烷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计算 前言 三氟甲烷气体灭火系统是以三氧甲烷为灭火剂的自动灭火系统。三氤甲烷(HFC-23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成体,是洁净的气态化学灭火剂。它不含漠元素和氯元素,对大成中的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即ODP=0 ),是哈龙产品优秀的替代物之一。 试验证明,三氟甲烷气体灭火系统可以用来扑灭固体表面火灾,可燃液体火灾、可燃气体火灾和电质火灾。三氟甲烷不导电,绝缘性好,特别是用来扑灭通讯机房、电气设备、磁带和资料等保护区的火灾更为有利。 三氟甲烷气体是新型、高效、低毒灭火剂,NOAEL>50 ,远超过其灭火浓度,是哈龙替代品中最安全的灭火剂,可以用在有人工作的场所。 三氤甲烷灭火剂是液态贮存,气态释放,贮瓶间占用空间少,工程造价低,是惰性质体灭火系统(如IG541)不能比拟的。 三氤甲烷蒸气压力高,不需要氮质加压可自行喷放,该气体密度小,可适用于楼层很高和管网很大的工程,这是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不能相比的。 三氟甲烷不含固体粉尘油溃和腐蚀性胶状物,灭火后现场没有残留物,不会造成对设备的污染或腐蚀。是气溶胶灭火系统(如EBM、SDE等)难以做到的。

此外,三氟甲烷灭火系统使用温度范围广,环境温度为?2(rc~ 5(rc,在我国北 方广大寒冷地区使用,更能发挥其优越性。总之,三氟甲烷灭火系统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它使用方便,经济、合理,是哈龙替代品中最优者。 一、三氤甲烷的灭火原理及物理性能 三氤甲烷灭火剂是一种化学灭火剂,它能在火焰的高温中分解产生活性游离基,这些游离基参与物质燃埸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清除维持燃埸所必须的活性游离基OH H等,并生成稳定的分子,如H,0、CO?以及活性较低的游离基R等,从而对燃烧反应起抑制作用,并使燃烧过程中的连锁反应链中断而灭火。也就是说,这类灭火剂对物质燃埸的化学反应历程实际上起着负催化剂的作用。灭火作用主要是化学作用过程。三氤甲烷(HFC-23 )灭火剂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洁净的气态化学灭火剂。它不含漠元素和氯元素,对大气中的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即ODP=0 ),是哈龙产品优秀的替代物之一。

三氟一溴甲烷灭火剂

三氟一溴甲烷灭火剂(1301灭火剂) GB 6051—85 国家标准局1985—06—03发布1986—03—01实施本标准是对卤代烃类灭火剂三氟一溴甲烷产品质量的具体要求。本标准不论述该产品在 灭火装置中的使用条件。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7201—1982《消防一灭火剂一卤代烃》中关于三氟—溴甲烷灭火剂部分。 1 符号、代号 分子式:CF3Br 分子量:148.93 若依次按含碳、氟、氯、溴原子个数排列,则三氟一溴甲烷可简写为1301。 2 技术要求 1301灭火剂应符合表1要求: 3 试验方法 3.1 取样 3.1.1 取样钢瓶及处理方法 取样钢瓶采用GB 4065—83《二氟一氯一溴甲烷灭火剂》中取样钢瓶。 取样钢瓶在第一次使用前,应检查内部是否清洁,若内表面不清洁,需用水和适当的溶剂(如乙醇或丙酮)来洗涤。洗净后,在105~110℃烘箱内烘3~4h,趁热将瓶子抽真空至绝对压力不高于10mmHg,并在此压力下保持1~2h,关闭钢瓶阀门,以备取样。 在以后的每次取样前,必须把瓶中残留的1301样品放空,仍在10mmHg内抽真空1h,再灌入少量1301后,继续抽真空1h,以保证取样钢瓶的清洁和干燥。 3.1.2 取样方法 用一根干燥的不锈钢细管联接在灌装1301钢瓶的出口阀上(不锈钢细管要尽可能短些。细管和钢瓶阀门,先用高纯氮吹2~3min),稍稍开启钢瓶阀门,放出1301,使其冲洗阀门及联接管1min,然后将联接管的末端迅速与取样钢瓶阀紧密联接,把取样钢瓶浸在冰盐浴中,并放在台秤上,将1301钢瓶的出口阀全部打开,然后打开取样钢瓶阀门,使1301灌入其中。从台秤指示出的重量变化,来确定灌入样品的量。取样结束后,先关紧取样钢瓶阀门,接着关紧灌装1301钢瓶阀门。拆开联接管道,放下取样钢瓶。 除了测气相中的永久性气体(3.7)外,所有的试验都应从液相取样。 为保证取液相样品,在取样过程中,灌装1301的钢瓶应倒放(钢瓶内如有虹吸管,可直立放置)。 3.2 纯度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3.2.1 仪器及测定条件 3.2.1.1 仪器

手性分析之经验谈

手性分析经验谈 关于手性化合物、手性分析、手性填料和手性柱,现在的理论很多,讲的也比较复杂,我看了很多也不是特别明白,做分析三年多,分过的手性化合物最少也有几千种,拿到手里的消旋体几乎没有分不开的,没用到什么理论,主要都是经验,这里还是拣最实用的来讲。 手性分析可以使用普通的色谱柱,需要流动相中添加手性分离试剂,也可以直接用固定相为手性填料的手性色谱柱,前者使用较少,大家更多的是使用商品化的手性色谱柱。 手性分析包括气相和液相两种,这个主要和样品的物理性质有关系,现在的手性化合物绝大多数都不能做气相,所以气相手性色谱柱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讲都不能与液相手性色谱柱相提并论。 一、手性柱 手性分离最重要的是选择一根好的手性柱,说到手性柱就不得不提大赛璐,做手性分析的都知道,大赛璐的手性柱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OD- H,很多文献中都有报道。大赛璐公司最初有四种填料,结构类似,对应的色谱柱分别是OD、AD、OJ和AS,粒径10um,后来填料粒径变为5um,就是卖的最多、使用范围最广的柱子,号称四大金刚,分别是OD-H、AD-H、OJ-H和AS-H,在柱子名称后边加“-H”,意思应该是高效,这些柱子都只能做正相使用,为了在反相色谱中使用开发的柱子在相应的色谱柱名称中添加了一个“R”,上述色谱柱都属于涂覆型填料,不耐溶剂,使用起来受样品溶解性的限制,最近又开发了键合相手性柱,可以使用几乎所有的常见溶剂做流动相,新的溶剂还提供了新的选择性,进而提升了色谱柱的分离能力,主要是IA、I B和IC,其中IA对应AD-H,IB对应OD-H,IC是新开发的填料。和反相柱的发展趋势一样,大赛璐的手性柱也通过减小粒径来获得更高的柱效,最新的手性柱填料粒径是3um。另外大赛璐还有其它一些手性色谱柱,但是远不及上述几种。 关于大赛璐手性柱的详细资料官方网站上讲的很详细,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这里主要讲我的使用经验。最近大赛璐公司的销售和技术曾经来过我们公司做讲座,因为我们先后买了他们三四十只手性柱,一直是自己摸索着使用,理论上的东西懂得很少,非常希望专家的能给我们提供指导,提升我们的技术水平,这个讲座的ppt网上流传的很多,对初学者来讲确实非常不错,但是专家的水平让我们实在不敢恭维。我们买了几十只手性色谱柱,但是型号相对很少,平时几乎只用两只色谱柱:AD-H和IC,但是拿到手里的手性化合物除去溶解性和紫外吸收的原因之外,几乎所有的样品都能用这两只色谱柱分开,我们主要的手段是在流动相上下功夫,通过流动相的调整来达到只用一两只柱子去解决遇到的所有手性分析问题,而大赛璐的专家讲座时给我们提供的思路是流动相变化相对较少,更多的是分不开就换柱子。细想一下也不难理解,厂家手里最不缺的就是柱子,为了分析一个样品他们可以试用所有型号的手性柱,但是对我们用户来说,一只柱子动辄一两万,相信没有哪个用户能有厂家那样的魄力和实力,一下子拿出那么多型号的手性柱来为一个样品的分离做筛选。 二、样品前处理 说到手性分析,样品的前处理非常重要。首先是消旋体样品的普通液相纯度问题,样品的纯度低了,看到手性柱上分离开的几个峰让人无从判断究竟对映异构体有没有分离开,分离开的几个峰哪个是杂质峰哪个是对映异构体的峰,所以样品的纯度要尽量的高,一般我们的要求是样品的纯度能达到90%以上,纯度低的样品需要做进一步的纯化。关于对映异构体峰的判断,现在比较好的手段是使用旋光检测器,在色谱图上可以直接看到分离开的两峰吸收一正一负,再有就是使用DAD检测器,通过看两峰的紫外吸收是否一致来做判断。 样品前处理的另外一项是稀释问题,这个问题最容易被忽视,处理不好会直接导致实验失败。我们都知道反

三氟碘甲烷

三氟碘甲烷 三氟碘甲烷 三氟碘甲烷 化学性质 熔点 :

危险类别码 : 68 安全说明 : 36/37 危险品运输编号 : UN 1956 2.2 WGK Germany : 1 RTECS号: PB6975000 F : 27 Hazard Note : Irritant TSCA : T HazardClass : 2.2 Iodotrifluoromethane(2314-97-8)

二氟一氯一溴甲烷灭火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661.715.21:614.84 GB 4065-83 二氟一氯一溴甲烷灭火剂 Fire extinguishing agent- Bromochlorodifluoromethane 本标准适用于二氟一氯一溴甲烷(简称1211)灭火剂,用于扑灭B类(系指液体或可融化的固体)、C类(系指气体)火灾。 1211在常温下为略带芋香味、化学性质稳定的气体。其液体应为无色透明。 分子式:CF2C1Br 分子量:165.38 1技术要求 1211灭火剂须符合下列要求: 指标名称指标 1211含量(重量计),%≥99.0 水分,mg/kg ≤20 酸性物(以HBr计),mg/kg ≤ 3 卤离子合格 蒸发残留物,mg/kg ≤80 色度不深于15号 2检验方法 2.1 1211含量测定――气相色谱分析法 2.1.1 仪器 102G型气相色谱仪或灵敏度与102G型相当的其他气相色谱仪。 2.1.1.1 载气:氢气。入口压:2.5kg/cm2;流量:40~45ml/min(用皂膜流量计实测)。 2.1.1.2 色谱柱:不锈钢管,长4m,内径3mm,外径5mm,盘形绕制,曲率半径为8cm。 2.1.1.3 柱填充物 a. 载体:6201红色载体,60~80目。 b. 固定液: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P),聚乙二醇400(PEG400)。 c. 涂渍度及涂渍方法:将DNP:PEG400:6201红色载体按20:5:100(重量比)的比例称好后,用丙酮(分析纯)为溶剂溶解固定液,倒入载体,搅拌均匀,置于红外灯下蒸除溶剂至干,装柱。装填好的色谱柱在氢气流量为40~45ml/min,柱温为70℃老化2~4h。 2.1.1.4检测器:热导池检测器。桥电流为220~240mΑ(根据杂质含量高低可适当增减);衰减比:杂质用1/1;1211用1/128。 国家标准局1983-12-22发布1984-11-01实施

手性分析之经验谈

选择性,即无论怎样减小醇的比例样品都没有分离的迹象,可以换一种醇来试,通常乙醇和异丙醇会有不同的选择性,很多样品乙醇分不开,异丙醇能分离的很好。异丙醇也不行的时候可以尝试在乙醇或者异丙醇里加入合适浓度的叔丁醇或者是甲醇,对于 IC色谱柱可以尝试其它如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甲苯等其它溶剂,每一种溶剂都能为手性分析提供独特的选择性,一般除了乙醇、异丙醇之外我使用最多的还是叔丁醇,其次是甲醇,叔丁醇可以单独和正己烷做流动相,甲醇必须结合乙醇或异丙醇混合使用。需要着重强调的是,更换醇的种类,有可能会导致对映异构体出峰顺序的改变,使用乙醇的流动相,如果R构型先出峰,更换为异丙醇以后,有可能(不是一定)R构型会后出峰,S构型跑到前边去了。 虽然提高柱温能够使峰形变窄变细,但是会降低分离度,而且大赛璐的手性柱温度上限就是40度(这一点在超临界流体色谱应用上受限尤为明显),所以优化分析方法时很少有人在柱温上下功夫。另外手性柱分析样品的保留时间受室温变化的影响特别大,通常大家都习惯用消旋体图谱计算对映异构体相对保留时间的方法根据主峰的保留时间来计算异构体的出峰位置。 五、写在最后 大赛璐的手性色谱柱还包括反相的系列,同时键合相的手性柱正相和反相都能用,只是要求在正相和反相流动相之间进行切换的时候要用异丙醇小流速的过渡,因为大赛璐手性柱压力都不能超过100bar,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键合相手性柱的记忆效应,即流动相使用不同种类的溶剂切换时,柱效可能会下降,解决方法就是用DMF 做溶剂对色谱柱进行清洗。我感觉做反相的手性分离时,我们可以更多的当作使用一只比较特殊的柱子做普通的样品一样来看待,仔细的阅读一下柱子的说明书就好,其它的和最常用的反相液相都一样。反相常用的溶剂包括水、甲醇、乙腈和乙醇,每种溶剂都为样品分离提供了独特的选择性。 大赛璐还有其它一些手性色谱柱,他们的手册上说是要用这些色谱柱才能分离的样品我遇到过很多,用手头的AD-H也都解决了。其它公司也有做手性柱,我们手头也有几只,但是使用不多,没觉得有什么优点。

三氯一氟甲烷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22047 CA S: 75-69-4 中文名 称: 三氯一氟甲烷 英文名 称: trichlorofluoromethane;Freon-11 别名: R11;三氯氟甲烷;氟里昂-11 分子式: CCl3F 分子 量: 137.37 熔点: -111℃ 密度: 相对密度(水=1)1.48; 蒸汽压: 溶解性: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醚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 性状: 无色液体或气体,有醚味 危险标 记: 5(不燃气体) 用途: 用作致次序剂、气溶杀虫药发射剂 2.对环境的影响: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在对人类重要食物链中,特别是在水生生物中发生生物蓄积。该物质对大气臭氧层破坏力极强。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高浓度可诱发心委不齐和抑制呼吸功能。用作气雾喷射剂后,发现有哮

喘病人突然死亡的病例报告。对人的慢性影响未见报道。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弱麻醉剂。 急性毒性:LC5010pph 1/2小时(小鼠吸入);LC50517g/m3,30分钟(小/大鼠吸入);人吸入5%,眼粘膜刺激、头晕。 危险特性:不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和氯化物气体。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仪器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5.环境标准: 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000mg/m3 嗅觉阈浓度 5.0ppm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草胺磷市场及价格分析

草铵膦市场及价格分析 一、产品简介 草铵膦由赫斯特(Hoechst)公司80年代开发成功(后归属于拜耳公司),通用名为glufosinate,商品名BASTA○R,Liberty○R,为外消旋化合物,其属广谱触杀型除草剂,内吸作用不强,与草甘膦杀根不同,草铵膦先杀叶,通过植物蒸腾作用可以在植物木质部进行传导,其速效性间于百草枯和草甘膦之间。 草铵膦的化学名称为2-氨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铵、4-[羟基(甲基)膦酰基]-DL-高丙氨酸;英文名称:Glufosinate ammonium;CAS登录号:77182-82-2;分子量:198.2;分子式:C5H15N2O4P。其纯品为白色结晶,化学结构为: 草铵膦原药有效成分为phosphinothricin (简称PPT),有轻微气味,熔点210℃,蒸气压<0.1MPa(20℃),易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为1370g/L(22℃),在一般有机溶剂中溶解度低,对光稳定。可燃,燃烧产生有毒氮氧化物和磷氧化物烟雾。 表1 草铵膦产品性能

二、市场价格及行情分析 草铵膦是德国赫斯特公司(现归属拜耳公司)于上世纪80年代开发的新型灭生性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多种一年生和多年生的禾本科草和阔叶草。草铵膦作为灭生性除草最先于1984年在日本获得登记,1991年在英国获得临时登记,1993年在美国获得登记。拜耳公司是草铵膦专利持有者,也是世界最大的生产者和市场占有者,生产技术先进。在赫斯特公司尚未并入拜耳公司之前,草铵膦一直就是该公司吨位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除草剂品种,并入之后草铵膦是拜耳公司销售额最大的除草剂。目前草铵膦原药市场价格折算约30-33万元/吨左右。国内敌草快主要贸易公司最新价格如下表。 厂家 剂型/规格 价格/元 浙江永农 200g/l 1000ml*12 1455 200g/l 200ml*40 1230 200g/l 500ml*20 1070 利尔化学 200g/l 500ml*24 1060 200g/l 5000ml*4 1760 200g/l 200ml*40 660 200g/l 1000ml*12 1000 河北威远 200g/l 200ml*40 920 近年来,草铵膦全球需求不断增长。除了金融危机导致的短暂下滑,全球销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速;预计到 2015 年,全球销售额将至 10 亿美元或以上。在我国,从 2006 年开始,草铵膦制剂销售量更 是呈指数 2003-2015年全球、国内制剂销售情况表 全球销售额/亿美元 国内销售额/K L

溴甲烷中毒的危害及预防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429 溴甲烷中毒的危害及预防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溴甲烷中毒的危害及预防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概述 溴甲烷是一种五色透明的液体,别名甲基溴。有甜味、易挥发,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为较强的神经毒物,属于剧毒品。农业上用作杀虫熏剂、冷冻剂。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燃烧后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溴化氢,遇明火、高热以及铝粉、二甲亚砜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引起分解。与碱金属接触受冲击时会着火燃烧。在工业上过去用作灭火剂、冷冻剂、熏蒸剂和化工原料,由于其毒性较大,现在主要用作化工原料和熏蒸剂。 2.接触机会与健康危害 溴甲烷可经呼吸道、皮肤、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吸人,皮肤吸收也可引起全身中毒。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