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涡轮蜗杆式二级齿轮减速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燕山大学涡轮蜗杆式二级齿轮减速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燕山大学涡轮蜗杆式二级齿轮减速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燕山大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蜗杆-齿轮二级减速器

目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一.电动机选择计算

1.原始数据

①运输链牵引力F=2252N ②运输链工作速度V=0.37m/s ③滚筒直径 D=0.36m 2.电动机型号选择

⑴运输链所需功率,取 ?=

=?=

FV 22520.370.87kW 1000η10000.96

w

P w

取η1=0.99(联轴器),η2=0.97(齿轮) ,η3=0.8(蜗轮),η4=0.98(轴承)

则传动装置总效率 ηa =η12×η2 × η3× η44=0.7 ⑵电动机功率

P d =P w / ηa =0.87/0.70=1.24kW ⑶卷筒轮转速

600.37

19.6r /min πD π0.36

?===?60V n

蜗杆—齿轮减速器推荐传动比为αi '

=15~60 故电动机转速可选范围

d 'n =α'i ×

n=(15~60)×19.6=294~1176 r / min 则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为 1000/min ,

综合考虑选电动机型号为Y100L-6,主要性能如下表:

w P =0.87kW

ηa =0.7

P d =1.24kW

n=19.6r/min

电动机型号

Y100L-6 n d =1000r/mi n n m =940r/mi n

电动机型号 额定功率 (Kw ) 同步转

速 (r/min ) 满载转速

(r/min ) 起动转矩额定转矩 最大转矩

额定转矩

Y100L-6 1.5

1000

940

2.0

2.2

二.总传动比确定及各级传动比分配

总传动比为

940

47.9619.6

m n i n α==

=; 齿轮传动比i 2=(0.04~0.07)=1.92~3.36,取i 2=2.5;

则蜗杆传动比1247.96

19.182.5i i i ===,取20i 1=

三.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设蜗杆为1轴,蜗轮轴为2轴,齿轮轴为3轴,卷筒轴为

4轴。

1.各轴转速:

n 1= n m =940 r / min

n 2=1n / i 2= 940/20= 47 r / min n 3=2n / i 3= 47/2.5=18.8r / min 2.各轴输入功率:

P 1=P d ×η01=1.24×0.99=1.23kW

i a =47.96

i 2=2.5

i 1=20 n 1=940r/ min

n 2=47r/ min

n 3=18.8r/

min

P 1=1.23kW

P 2=0.96kW P 3= 0.91kW

12p p =×12η==η?η?321p 1.23×0.8×0.98=0.96kW 3222323p p p η?η?=η?==0.96×0.97×0.98=0.91kW 3133434p p p η?η?=η?==0.91×0.99×0.98=0.88kW

3.各轴输入转距:

T d =9550×P d /n m =9550×1.24/940=12.6N ·m T 1=T d ×η01==η?1d T 12.6×0.99=12.47 N ·m T 2=T 1×i 1×η12=12.47×20×0.98×0.8=195.5N ·m T 3=T 2×i 2×23η=195.5×2.5×0.97×0.98=464.6 N ·m T 4=T 3×34η=464.6×0.98×0.99=450.75 N ·m

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结果整理于下表: 轴号

功率P (Kw ) 转矩

T(N ·m)

转速n

(r/min

) 传动比i

效率η

电机轴

1.24

12.6

940

1.00

0.99

Ⅰ轴 1.23 12.47 940

20

0.784

Ⅱ轴 0.96 195.5 47

2.5

0.95

Ⅲ轴 0.91 464.6 18.8

1.00

0.97

卷筒轴 0.88 450.75 18.8

P 4= 0.88kW T d =12.6 N ·m T 1=12.47 N ·m

=2T 195.5N

·m

=

3T 464.6N

·m

=4T 450.75N

·m

四.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相对滑动速度V=2.8m/s

1.蜗杆蜗轮的选择计算 (1).选择蜗杆的传动类型

根据GB/T 10085—1988的推荐,采用渐开线蜗杆(ZI)。

(2).选择材料、精度等级和蜗杆头数 材料:蜗杆 :45钢,调质处理;

蜗轮:铸铝青铜ZcuAl9Fe4Ni4Mn2,金属膜铸造。轮芯用灰铸铁HT100制造。

精度等级:初选取8级 蜗杆头数:z 1=2(由i=20取)

则z 2=iz 1=40

传动比误差为

2019.18

2.3%3%19.18

-=< (3).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计算

根据闭式蜗杆传动的设计准则,先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

设计,再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计算公式

[]3

2

229.47cos (

)E

H

Z m q kT Z γσ≥

① 查表得:9.47cos γ=9.26 ② 确定载荷:K=K A ·K β·K V

中等冲击 K A =1 载荷平稳 K β=1 预估v 2≤3m/s ,取K v =1.05

蜗轮计算公式和有关数

据皆引自

《机械设计》第102

页~115页

蜗杆材料用

45钢,蜗轮

用铸铝青铜ZcuAl9Fe4

Ni4Mn2

z 1=2

z 2=40

则K=1.25×1.1×1.05=1.155

③ 作用在蜗轮上的转距T 2 =1.96×105N ·mm ④ 查表得 Z E =155

MPa

⑤ 查表得 σb=400MPa ⑥ 应力循环次数:

7222940

606036588 6.610N n l i

==?

???=? 则[]30025230S H

V MPa σ=-=

⑦ 计算m 3q

m 3q ≥9.26×1.05×1.96×105×(15540230

?)2=595 查表取 m 3

q=640 则 m=4,d 1=40mm ,q=10 (4).蜗杆与蜗轮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 ① 中心距

()121

a d d 1002

=+=mm

变位系数为 ()x '/0a a m =-=

② 蜗杆

头数z 1=2,直径系数q=10; 齿顶圆直径 *11248a d d ha m =+=; 分度圆导程角γ=1

arctan

11.31z q

= ; 蜗杆轴向齿厚 1

2

a s m π==6.28mm

③ 蜗轮

K A =1 K β=1 K v =1.05 K=1.155

52T 1.9610=?

N ·mm Z E =155MPa

σb =400MP a

N 2=6.6×107

[]230H MPa σ=m

3

q=640

m=4 d 1=40mm q=10 a=100 x=0 z 1=2 d a1=48mm

01118'36"γ=

s a =6.28mm z 2=40

蜗轮齿数 z 2=40;

蜗轮分度圆直径 d 2=m×z 2=4×40=160mm

蜗轮齿顶圆直径 d a2=d 2+2×h a2=160+2×4=168mm

蜗轮齿根圆直径 d f2=d 2-2×h f2=160-2×4×(1+0.25)=150mm

④ 确定精度等级

222 3.1447160

0.39/3/601000601000

n d v m s m s ??===

故初选8级精度等级合适。

⑤ 复核m 3q

滑动速度:2/sin 1.99/s v v m s γ== 查表取 o v 2?=

啮合效率()1v tan /sin 0.87ηγγ?=+=

取搅油效率为η2=0.99,滚动轴承效率为η3=0.99 则总效率为η=η1·η2·η3=0.844 则

2

350.844155m 9.47cos11.31 1.155 1.96100.840230629.5

o q ?

???≥???? ???

??

???= 误差

640629.5

1.64%3%640

-=<

故无应力问题,不必再做修正。 (5).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2

121.64[]F F F KT Y Y d d m

βσσ=

≤ ① 当量齿数 z v =z 2/cos 3γ=42.5

由此,查表可得齿形系数Y F =1.72。

d 2=160mm

d a2=168mm d f2=150mm

o v 2?=

z v =42.5 Y F =1.72

② 螺旋角系数 Y β=1-γ/140O =0.92 ③ 许用弯曲应力

[]66

997

21010

0.160.16400556.610

b F

MPa N σσ==??=? ④ 弯曲应力

5

1.64 1.155 1.9610 1.720.922

2.9MPa<26MPa 401604

F σ???=??=??

满足弯曲强度。

(6).精度等级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确定

考虑到所设计的蜗杆传动是动力传动,属于通用机械减速器,从GB/T 10089—1988 圆柱蜗杆、蜗轮精度中选择8级精度,侧隙种类为f ,标注为8f GB/T 10089—1988。

(7).热平衡核算。

1000(1)

a p d P t t t K A

η-=+<

其中t0=20℃,η=0.844,P 1=1.23Kw ,取K d =15W/(m 2·℃)

箱体面积

1.75

1.75

21000.330.330.33100100a A m ??

??

==?= ?

?

??

??

则工作油温为 1000(10.844) 1.23

2058.770150.33

t C C ?-?=+

=?

满足温度要求。 2.斜齿轮传动选择计算

(1).选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①运输机一般工作机器,速度不高,故选用8级精度。 Y β=0.92

[]=55MPa

F σ

22.9MPa F σ=

蜗轮-蜗杆的设计合理

齿轮计算公式和有关数

据皆引自《机械设

②材料选择。选择小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硬度为

240HBS ,大齿轮材料为45钢(正火)硬度为200HBS 。

1240HB HB HBS -= 合适

③选小齿轮齿数z 1=25,大齿轮齿z 2=63

52.225

63'==u %5%8.0'<=-u u

u ④选取螺旋角。初选螺旋角β=10o 。 ⑤ 齿宽系数 取1d ?=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1) 确定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2

3

121H E d H

Z Z Z Z KT u d u εβ

?σ??

+≥

? ? ???

①确定公式内各计算数值 a.使用系数 查表取 K A =1.25

b.动载系数 预估v=4m/s ,则vZ 1/100=1m/s 查图取 K V =1.07

c.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端面重合度 12111.88 3.2cos 1.67z z αεβ?

?

??=-+=??

?????

轴向重合度

1sin tan 1.4d n Z b m β?βεβππ?===?

总重合度 3.07γαβεεε=+=

计》第75

页~100页

z 1=25

z 2

=63

β=10o

1d ?=

K A =1.25 K V =1.07

3.07γαβεεε=+=

1.42K α= K β=1.18 K=

2.24

查图取 1.42K α=

d.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查图取 K β=1.18 则K=K A ·K V ·K α·K β=2.24

e.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 查表得 Z E =189.8

f. 齿向区域系数 查图取 Z H =2.46

g.重合度系数 1/1/1.670.77Z εαε===

h.螺旋角系数 cos 0.99Z ββ==

则 189.8 2.460.770.99356H E Z Z Z Z εβ=???= i.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查图取 σ

Hlim1=550MPa σ

Hlim2=450MPa

j. 应力循环次数

711606047183658 6.5910h N n jL ==?????=?

N 2=N 1/i=2.6×107

查表得 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K HN1=1.03 K HN2 =1.25

k.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取安全系数S H =1(失效概

率为1%)

则 []1lim1

1566.5HN H H H K MPa S σσ=

= []2lim 2

2562.5HN H H H

K MPa S σσ=

=

故 [][][]{}

12min 562.5H H MPa σσσ==,

Z E =189.8 Z H =2.46 Z Ε=0.77

0.99Z β=

Hlim1550MPa

σ=

Hlim2450MPa

σ=

N 1=6.59×107 N 2=2.6×

107

HN1HN2K K 1.03

== S H =1

[]1566.5H MPa

σ=

[]2562.5H MPa

σ=

[]562.5MPa

σ=

②计算

a. 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 1

2

5

312 2.24 1.9510 3.5235678.81.0 2.52562.5d mm ?????=?= ???

b.校核圆周速度 12

0.2/4/601000

d n v m s m s π=

=

c.修正载荷系数 vz 1/100=0.05m/s 取K V ’=1.01,

' 1.01' 2.24 2.11.07

V V K K K K =

=?= d.校正分度圆直径

'

3

31' 1.01

d 78.877.21.07

K d mm K =?=?= 2) 确定主要参数

① 计算法向模数 11m 'cos / 3.04n d z β=?=

查表取标准值 m n =4mm ② 计算中心距

()

1

2a 178.72cos n m Z Z mm β

+== 圆整取 a=180mm

③ 修正螺旋角

()

12''arccos

122'82n o m Z Z a

β+==

将''122'8o β=带入上述过程进行计算得

d 1=78mm

v 0.2m/s 4m/s

=<

K V ’=1.01 K’=2.1

d 1’=77.2mm m n =4mm

a=180mm

122'8"o β=

m n ’=3.08m m<4mm

m n ’=3.08mm<4mm 故设计合理,不需再做修正 ④ 计算分度圆直径

11102cos n m Z

d mm β

==

2

2257.7cos n m Z d mm β

=

= ⑤ 计算齿宽 167d b d mm ?=?=

则取b 1=74mm ,b 2=67mm

3)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1

111112F Fa Sa F n

KT Y Y Y Y bd m εβσσ=≤

[]1

222212F Fa Sa F n

KT Y Y Y Y bd m εβσσ=

≤ ① 计算重合度系数

0.75

0.75

0.250.250.701.67

Y εα

ε=+

=+

= ② 计算螺旋角系数

12.04

11 1.40.86120

120

o

o

o

Y βββ

ε=-?

=-?

= ③ 计算当量齿数

11222563

V V z z z z ====

④ 查取齿形系数 Y Fa1=2.6,Y Fa2=2.26

d 1=102mm

d 2=257.7m m

b 1=74mm b 2=67mm

Y ε=0.7

Y β=0.86

z V1=25 z V2=63 Y Fa1=2.6 Y Fa2=2.26 Y Sa1=1.58 Y Sa2=1.72

Flim2450MPa σ=

⑤ 查取应力集中系数 Y Sa1=1.58,Y Sa2=1.72 ⑥ 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σF ]=K FN ·σFlim /S H

a. 弯曲疲劳极限应力 σFlim1=450MPa ,σ

Flim2=390MPa

b. 查取寿命系数 K FN1=K FN2=1

c. 安全系数 S H =1 (取失效概率为1%)

则 [σF1]=1×450/1=450MPa

[σ

F2]=1×390/1=390MPa

⑦ 计算弯曲应力

[]

3

112 2.24195.510 2.6 1.580.70.86

741024

71.7F MPa σσ???=??????=< []

3

222 2.24195.510

2.26 1.720.70.86

67257.74

30F MPa σσ???=

??????=< 故设计合理。

五.轴的设计和计算

1.初步计算轴径

轴的材料选用常用的45钢

当轴的支撑距离未定时, 无法由强度确定轴径,要用初

步估算的方法,即按纯扭矩并降低许用扭转切应力确定轴径d ,

计算公式为: 3/d C P n ≥? 考虑到各轴均有弯矩,取C=118,初算各轴头直径

Flim1390MPa σ=

K FN1=K FN2=1 S H =1

F1450MPa σ=[]

F2

390MPa σ

=[]

σ

1=71.7MPa

σ2=30MPa 斜齿轮的设计合理

轴的计算公式和有关数据皆引自《机械设计》第137页~第153页

轴的材料选

用常用的45钢

1

33

11233

22333

330.94611811.839400.72311829.0848.30.68811841.2516.1

P d C mm n P d C mm n P d C mm n ≥?=?=≥?=?=≥?=?= 考虑到1轴要与电动机联接,初算直径d 1必须与电动机

轴和联轴器空相匹配及d 3必须和联轴器空相匹配,所以初定

d 1=22mm ,d 3=45mm ,取d 2 =35mm 。 2.轴的结构设计

Ⅰ轴(蜗杆)的初步设计如下图:

装配方案是:左端,甩油环、轴套、套杯、左端轴承、

圆螺母止动垫片、圆螺母、端盖、密封圈、联轴器依次从轴的左端向右安装;右端,轴套、左端轴承、圆螺母止动垫片、圆螺母依次从轴的右端向左安装。

轴的径向尺寸:当直径变化处的端面用于固定轴上零件或承受轴向力时,直径变化值要大些,可取(6~8)mm ,否则可取(4~6)mm 。

轴的轴向尺寸:轴上安装传动零件的轴段长度是由所装零件的轮毂宽度决定的,而轮毂宽度一般是和轴的直径有关,确定了直径,即可确定轮毂宽度。轴的端面与零件端面应留有距离L ,以保证零件端面与套筒接触起到轴向固定作用,一般可取L=(1~3)mm 。轴上的键槽在靠近轴的端面处的距离取(1~3)mm ,靠近轴肩处的距离应大于等于5mm 。

Ⅱ轴的初步设计如下图:

d 1=11.83m m d 3=41.08m m d 2

=29.08mm

装配方案是:左端,蜗轮、轴套、挡油板、右端轴承、

端盖依次从轴的左端向右安装;右端,齿轮、轴套、挡油板、

左端轴承、端盖依次从轴的右端向左安装。

尺寸设计准则同Ⅰ轴。

Ⅲ轴的初步设计如下图:

装配方案:左端,齿轮、轴套、挡油板、左端轴承、端

盖依次从轴的左端向右安装;右端,挡油板、右端轴承、端

盖、密封圈、联轴器依次从轴的右端向左安装。

尺寸设计准则同Ⅰ轴。

3.Ⅲ轴的弯扭合成强度计算

由Ⅲ轴装轴承处轴的直径d=50mm,查《机械设计课程

设计指导手册》得到应该使用的轴承型号为30210E,

D=90mm,B=20mm,a=20mm(轴承的校核将在后面进行)。

d=50mm

D=90mm

B=20mm

a=20mm

(1)计算大齿轮受力:

转矩 T 1=464.6N ·m

11122464.61000

3602258

t T F N d ??=

== 11tan tan 2036021340.5cos cos122'8"

n r t F F N ο

ο

αβ==?= 11tan 3602tan122'8"768a t F F N οβ==?=

由此画出大齿轮轴受力图,见b 图

(1) 计算轴承反力(c 、e 图) 水平面

1T 99072N m =?

1258

7681340.565

2'53.78222

R N ?-?== 2258

1340.51577682'1394222

R N ?+?

=

= 垂直面

1360265

"1054.6222R N ?==

23602157"2547222

R N ?==

(2) 画出水平弯矩M xy 图(图d),垂直面弯矩M xz 图(图

f)

和合成弯矩22

xy xz M M M =+图(图g )。

(3) 画出轴的转矩T 图(图h ),T=99072N ·mm

(4) 初步分析Ⅰ~Ⅲ三个截面有较大的应力和应力集中。现

对Ⅱ面将进行安全系数校核。

(5) 轴材料选用45钢调质,σb=650MPa ,σs=360MPa ,

查表得疲劳极限:

σ-1=0.45σb =0.45×650=293MPa ,

σ0=0.81σb =0.81×650=527MPa

τ-1=0.26σb =0.26×650=169MPa

τ0=0.5σb =0.5×650=325MPa

由式100(2)/σψσσσ-=-,100(2)/τψτττ-=-得

22935270.11526σψ?-==,2169325

0.04325

τψ?-==

(6) 求截面Ⅰ的应力

13

188679.615.1,00.150a m

M Pa W σσσ=====? 3

9907240.250T MPa

W τ===? 22

a m MPa τττ===

(7) 求截面Ⅰ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 F t1=3602N

F r1=1340.5N F a1=768N

R 1’=53.78N

R 2’=1394N

R 1”=1054.6N

R 2”=2547N T=99072 N ·mm

σ-1=293MPa

σ0=527MPa

τ-1=169MPa

τ0=325MPa

因在此面处有轴直径变化,过渡圆角半径r=2mm ,其应力集中可由表查得D/d=54/50=1.08,r/d=2/50=0.04。由σb=650MPa 查得

k σ =1.67,k τ=1.24。

(8) 求表面状态系数β及尺寸系数εσ、ετ 查表得β=0.92,εσ=0.73、ετ=0.78。

(9) 求安全系数 设为无限寿命,k N =1

11293

58.91.67

2

0.920.73

N a m

k S k σσ

σσ

σσψσβε-?=

=

=?+?

1

1169

93.91.24

0.042

0.920.78

N a m

k S k ττ

ττ

ττψτβε-?=

=

=+?+?

则综合安全系数为 []2

2

2

2

58.996.950.5 1.558.996.9

S S S S S S στστ

?=

=

=>=++

故轴安全。

六.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

由于传动装置采用蜗轮-蜗杆—斜齿轮传动,存在一定的

轴向力,故选用圆锥滚子轴承。现计算Ⅲ轴上的一对轴承的寿命。

轴承型号为30210E ,d=50mm ,D=90mm ,B=20mm ,基本额

定动载荷 Cr=72200N ,基本额定静载荷 Cor=55200N ,采用

脂润滑nlim=4300r/min 。

0.11

0.04

στψψ==

M 1=188679.6

N ·mm σ=15.1Pa σm=0 τ=4MPa

τa=2MPa

k σ =1.67 k τ=1.24 β=0.92 εσ=0.73 ετ=0.78

58.9S σ=

9S τ=

50.5S =

轴设计合理

轴承的计算公式和有关

1.计算内部轴向力 受力如图i

查表得 S=0.7Fr (α=25o ,e=0.7)

2222111'"53.781054.61056r F R R N =+=+=

2222222'"139425472903.5r F R R N =+=+=

则 S 1=

7.47511.121056

=?N

S 2=

130811

.125

.2903=?N 1. 计算单个轴承的轴向载荷 比较S 1+F A 与S 2的大小

S 1+F A =475.7+768=1243.7<2S

由图示结构知,1轴承“压紧”,2轴承“放松”。 则 F a1=A F S -2=540 F a2=2S =1308N 2. 计算当量载荷

P=f P (XF r +YF a ) 查表取f P =1.5

11540

0.510.5461056

a r F e F ==<= 查表得X 1=1,Y 1=0

221308

0.452903.5

a r F e F ==< 查表得X 2=1,Y 2=0

则 P 1=1.5(1×1056)=1584N

数据皆引自《机械设计》第159页~第173页

F r1=1056N

F r2=2903.5N

S 1=475.7N S 2=1308N

F a1= 540N F a2 =1308N f P =1.5

X 1=1,Y 1=0

X 2=1 Y 2=0

P 1=1584N P 2=4355.25N

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模板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某带式传输机中的蜗杆减速器 工作条件:工作时不逆转,载荷有轻微冲击;工作年限为10年,二班制。 已知条件:滚筒圆周力F=4400N;带速V=0.75m/s;滚筒直径D=450mm。

二、传动方案的拟定与分析 由于本课程设计传动方案已给:要求设计单级蜗杆下置式减速器。它与蜗杆上置式减速器相比具有搅油损失小,润滑条件好等优点,适用于传动V≤4-5 m/s,这正符合本课题的要求。

三、电动机的选择 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按工作要求和条件,选择全封闭自散冷式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压380V,型号选择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2、电动机功率选择 1)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23 ηηηηη=???总蜗杆联轴器轴承滚筒 230.990.990.720.960.657=???= 2)电机所需的功率: 2300 1.2 4.38100010000.657 FV P KW η?===?电机 总 3、确定电动机转速 计算滚筒工作转速: 601000601000 1.263.69/min 360 V r D ηππ???===?滚筒 按《机械设计》教材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取一级蜗杆减速器传动比范围580i =减速器,则总传动比合理范围为I 总=5~80。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5~80)63.69318.45~5095.2/min n i n r =?=?=总电动机滚筒。符合这一 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1000、1500和3000r/min 。 根据容量和转速,由有关手册查出有四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因此有四种传动比方案,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尺寸、重量、价格和带传动、减速器的传动比,可见第4方案比较适合,则选n=3000r/min 。 4、确定电动机型号 根据以上选用的电动机类型,所需的额定功率及同步转速,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32S1-2。 其主要性能:额定功率5.5KW ;满载转速2920r/min ;额定转矩2.2。 0.657η=总 63.69/min n r =滚筒 4.38P KW =电机 860~10320/min n r =电动机 电动机型号: Y132S1-2

一级涡轮蜗杆减速器

浙江农林大学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 题目名称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 学生学院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及自动化104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3年1月20日

1. 设计题目 (3) 2. 传动方案的分析、拟定 (4) 3. 电动机选择与计算 (5) 4.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7) 5.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9) 6. 轴的设计计算 (13) 7. 链及链轮的选择 (19) 8. 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1) 9. 键连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3) 10.联轴器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4) 11. 减速器的润滑方式和密封类型的选择 (25) 12. 箱体及附件的结构设计 (26) 13.设计小结 (27) 14.推荐参考文献 (27)

一、设计题目:带式传输机的传动装置设计题目数据 F(KN):4.0 V(m/s):0.6 D(mm):500 一、运输机工作条件 工作环境:室外、多尘;工作时不逆转, 载荷有轻微冲击;工作条件:空载起动、 连续;工作年限为10年,年工作日250 天,二班制;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 输送带允许速度误差:±4%;生产批量: 小批。 二、设计任务 1.选择电动机型号; 2.计算带传动参数; 3.选择联轴器型号; 4.设计蜗轮蜗杆减速器。 三、设计成果要求 1.蜗杆传动减速器装配图A1一张; 2.零件工作图2张; 画蜗轮轴和蜗轮零件工作图 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约25~30页)。

二、总体传动方案的选择与分析 (1)传动方案的选择 该传动方案在任务书中已确定,采用个一级蜗轮蜗杆封闭式减速器传动装置传动,如下图所示: (2)传动方案的分析 该工作机采用的是原动机为Y系列的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在室内比较实用,传动功率大,传动转矩也比较大,噪声小;另外价格相对于其它种类的各种原动机稍微便宜,在室内使用比较环保。传动装置采用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组成的封闭式减速器,采用蜗杆传动能实现较大的传动比,结构紧凑,传动平稳,但效率低,多用于中、小功率间歇运动的场合。工作时有一定的轴向力,但采用圆锥滚子轴承可以减小这缺点带来的影响,但它常用于高速重载荷传动,所以将它安放在高速级上。并且在电动机心轴与减速器输入轴之间采用弹性联轴器联接,因为三相电动机及输送带工作时都有轻微振动,所以采用弹性联轴器能缓冲各吸振作用,以减少振动带来的不必要的机械损耗。 总而言之,此工作机属于小功率、载荷变化不大的工作机,其各部分零件的标准化程度高,设计与维护及维修成本低;结构较为简单,传动的效率比较高,适应工作条件能力强,可靠性高,能满足设计任务中要求的设计条件及环境。

蜗轮蜗杆减速器壳体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蜗轮减速器箱体】【镗左右通孔+钻6-M8孔】

毕业设计(论文) 蜗轮蜗杆减速器壳体工艺及夹具设计 I

摘要 本设计专用夹具的设计蜗轮蜗杆减速器壳体零件加工过程的基础上。主要加工部位是平面和孔加工。在一般情况下,确保比保证精密加工孔很容易。因此,设计遵循的原则是先加工面后加工孔表面。孔加工平面分明显的阶段性保证粗加工和加工精度加工孔。通过底面作一个良好的基础过程的基础。主要的流程安排是支持在定位孔过程第一个,然后进行平面和孔定位技术支持上加工孔。在随后的步骤中,除了被定位在平面和孔的加工工艺及其他孔单独过程。整个过程是一个组合的选择工具。专用夹具夹具的选择,有自锁机构,因此,对于大批量,更高的生产力,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蜗轮蜗杆减速器壳体类零件;工艺;夹具; II

ABSTRACT Foundation design of body parts processing process the design of special fixture. The main processing parts processing plane and holes. In general, ensure easy to guarantee precision machining holes than. Therefore, the design principle is first machined surface after machining hole surface. Periodic hole machining plane is obvious that rough machining and machining precision machining hole. A good foundation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process. The main process is supported in the positioning hole process first, and then the processing hole plane and the hole positioning technology support. In a subsequent step, in addition to processing technology are positioned in the plane and the other hole hole and separate process. The whole process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selection tool. Special fixture fixture selection, a self-locking mechanism, therefore, for large quantities, higher productivity,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Keywords: box type parts; technology; fixture; III

单级蜗杆减速器

0p湖南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单级蜗杆减速器 学生姓名:涂皓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及班级:07级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1班 学号:0703010109 指导教师:胡忠举 2010 年6月17日

摘要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重要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教学环节,基本目的在于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同时通过实践,增强创新意思和竞争意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绘图以及运用技术标准,规范,设计手册等相关资料,进行全面的机械设计基本技能训练。 减速器是在当代社会有这举足轻重的地位,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因此,减速器的高质量设计,可以体现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及挑战,从整体设计到装配图和零件图的绘制,都可以让参与设计的同学深深领悟到机器在如今社会的重要作用

目录 一、摘要 二、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1、传动机构整体设计 2、电动机的选择 3、传动比的确定 4、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参数 三、传动零件的设计 1、减速器传动设计计算 2、验算效率 3、精度等级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确定 四、轴及轴承装置设计 1、输出轴上的功率、转速和转矩 2、蜗杆轴的设计 3、涡轮轴的设计 4、滚动轴承的选择 5、键连接及联轴器的选择 五、机座箱体结构尺寸及附件 1、箱体的结构尺寸 2、减速器的附件 六、蜗杆减速器的润滑 1、蜗杆的润滑 2、滚动轴承的润滑 七、蜗杆传动的热平衡计算 1、热平衡的验算 八、设计体会 参考文献

一、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1、传动机构整体设计 根据要求设计单级蜗杆减速器,传动路线为:电机——联轴器——减速器——联轴器——带式运输机。(如图右图所示) 根据生产设计要求可知,该蜗杆的圆周速度V ≤4——5m/s ,所以该蜗杆减速器采用蜗杆下置式见(如图下图所示),采用此布置结构,由于蜗杆在蜗轮的下边,啮合处的冷却和润滑均较好。蜗轮及蜗轮轴利用平键作轴向固定。蜗杆及蜗轮轴均采用圆锥滚子轴承,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复合作用,为防止轴外伸段箱内润滑油漏失以及外界灰尘,异 物侵入箱内,在轴承盖中装有密封元件。 该减速器的结构包括电动机、蜗轮蜗杆传动装置、蜗轮轴、箱体、滚动轴承、检查孔与定位销等附件、以及其他标准件等。 总传动比:i=27 Z 1=2 Z 2=54 为了确定传动方案先初选卷筒直径:D=380mm 运输带速度:V=1m/s 卷筒转速w n =60×1000v/(πD)= 60×1000×1/(π×380)r/min=50.28 r/min 而i=27 ,并且w n =2n , 所以有1n =i 2n =27×50.28=1357.6 r/min 选择同步转速为1500r ,满载转速为1440r/min 的电动机。 w n =2n = 1 n i =53.33r/min

蜗杆减速器及其零件图和装配图(完整)

前言 在本学期临近期末的近半个月时间里,学校组织工科学院的学生开展了锻炼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的课程设计。在这段时间里,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 课程设计每学期都有,但是这次和我以往做的不一样的地方:单独一个人完成一组设计数据。这就更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但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对于现阶段的我们来说比较庞大的“工作”来说,虽然能够按时间完成,但是相信设计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还有多。希望老师能够指正。总的感想与总结有一下几点: 1.通过了3周的课程设计使我从各个方面都受到了机械设计的 训练,对机械的有关各个零部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得到了深刻的认识。 2.由于在设计方面我们没有经验,理论知识学的不牢固,在设计 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在选择计算标准件是可能会出现误差,如果是联系紧密或者循序渐进的计算误差会更大,在查表和计算上精度不够准 3.在设计的过程中,培养了我综合应用机械设计课程及其他课程 的理论知识和应用生产实际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还培养出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大家共同解决了许多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这些过程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在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应用方面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更加努力和团结。 最后,衷心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给予的帮助,才能让我的这次设计顺利按时完成。

目录 一.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4) 二.电动机的选择 (4) 三.运动参数计算 (6) 四.蜗轮蜗杆的传动设计 (7) 五.蜗杆、蜗轮的基本尺寸设计 (13) 六.蜗轮轴的尺寸设计与校核 (15) 七.减速器箱体的结构设计 (18) 八.减速器其他零件的选择 (21) 九.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23) 十.减速器的润滑 (25)

蜗轮蜗杆减速器

专业综合实践(报告) 题目: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设计 作者:张伟强 二级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1级2班指导教师:张玉良 职称:讲师 2015年1月22日

目录 目录...................................................................................................................... I 摘要................................................................................................. II 第1章绪论. (1)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 1.2 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1) 1.3 本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第2章减速器的总体设计 (3) 2.1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3) 2.1.1拟订传动方案 (3) 2.1.2 电动机的选择 (3) 2.1.3 确定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及其分配 (4) 2.1.4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4) 2.2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5) 2.3 轴的设计 (10) 2.3.1 蜗轮轴的设计 (10) 2.3.2 蜗杆轴的设计 (12) 2.4 轴承的选择和计算 (13) 第3章三维数字化造型 (15) 3.1 创建减速器的零部件 (15) 3.2 减速器的装配过程图 (20) 3.3 减速器爆炸图 (20) 3.4 减速器总装配图 (21) 第4章结论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单级蜗杆减速器课程设计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单机蜗轮蜗杆减速器课程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13机制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王利华张丹丹 2016年7 月3 日

目 录 一、设计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计题目 ................................................................................................................................... 1 2.原始数据 ................................................................................................................................... 1 3.工作条件 ................................................................................................................................... 1 4.传动系统方案的拟订 . (1) 二、设计计算 (2) 1.选择电机 ........................................................................................................................................... 2 1.1电动机的功率 (2) 1.2电动机转速的选择 (2) 1.3电动机型号的选择 ..................................................................................................................... 2 1.4传动比的分配 .............................................................................................................................. 3 2.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 3 2.1各轴转速 ........................................................................................................................................ 3 2.2各轴的输入功率 ......................................................................................................................... 3 2.3各轴的转矩 ................................................................................................................................... 3 3.蜗轮蜗杆的设计计算 ................................................................................................................... 4 3.1选择蜗杆传动类型 ..................................................................................................................... 4 3.2选择材料 ........................................................................................................................................ 4 3.3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 ............................................................................................. 4 3.4确定许用接触应力 (5) 3.5计算12d m 值 (5) 3.7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6) 3.8验算效率 ........................................................................................................................................ 7 3.9精度等级工查核表面粗糙度的确定 ................................................................................... 7 3.10蜗杆传动的热平衡计算 ......................................................................................................... 7 4.轴的设计计算 .................................................................................................................................. 8 4.1蜗轮轴的设计计算 ..................................................................................................................... 8 4.2蜗杆轴的设计计算 ................................................................................................................... 10 5.轴承的计算 .................................................................................................................................... 14 5.1计算输入轴轴承 ....................................................................................................................... 14 5.2计算输出轴轴承 ....................................................................................................................... 15 6.键连接的选择的计算 ................................................................................................................. 16 6.1蜗杆轴键的计算 ....................................................................................................................... 16 6.2蜗轮轴上键的选择 ................................................................................................................... 16 7.联轴器的校核 ................................................................................................................................ 16 7.1蜗杆轴联轴器的校核 .............................................................................................................. 16 7.2蜗轮轴联轴器的校核 .............................................................................................................. 17 8.减速器箱体结构设计 .. (17)

(有全套图纸)蜗轮蜗杆传动减速器设计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2) 二、传动方案 (3) 三、选择电动机 (3) 四、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其分配各级传动比 (5) 五、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5) 六、确定蜗杆的尺寸 (6) 七、减速器轴的设计计算 (9) 八、键联接的选择与验算 (17) 九、密封和润滑 (18) 十、铸铁减速器箱主要结构尺寸 (18) 十一、减速器附件的设计 (20) 十二、小结 (23) 十三、参考文献 (23)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2007—2008学年第 1 学期 机械工程学院(系、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05-1 班级课程名称:机械设计 设计题目:蜗轮蜗杆传动减速器的设计 完成期限:自 2007年 12 月 31 日至 2008年 1 月 13 日共 2 周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二、传动方案 我选择蜗轮蜗杆传动作为转动装置,传动方案装置如下: 三、选择电动机 1、电动机的类型和结构形式 按工作要求和工作条件,选用选用笼型异步电动机,封闭式结构,电压380v, Y型。 2、电动机容量 工作机所需功率 w p KW Fv p w w 30 .1 96 .0 1000 5.2 500 1000 = ? ? = = η 根据带式运输机工作机的类型,可取工作机效率96 .0 = w η。 电动机输出功率 d p η w d p p=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4 3 3 2 2 1 η η η η η? ? ? = 式中, 2 1 η η、…为从电动机至卷筒之间的各传动机构和轴承的效率。由表10-2 KW P w 3.1 =

二级蜗杆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四川理工学院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题目带式运输机用蜗杆减速器设计 设计者许鹏 指导教师胡莲君 班级机自 14班 提交日期 2009 年一月八日

目录 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3) 2、电动机的选择------------------------------------------------(5) 3、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7) 4、传动零件设计计算------------------------------------------(8) 5、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13) 6、轴承的校核-------------------------------------------------(19) 7、键的选择和校核-------------------------------------- (22) 8、箱体的设计------------------------- (22) 9、键等相关标准的选择------------------------------------- (24) 10、减速器结构与润滑、密封方式的概要说明-------------(25) 附录轴的反力及弯矩、扭矩图------------- (29)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带式运输机用蜗杆减速器设计(G1) 设计者许鹏 指导教师胡莲君 班级机自14班 设计时间2008年12月20日~2009年1月7日 任务要求: 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0号或1号图纸) 2.零件图1~3张(由指导教师指定) 3.设计说明书一份(6000~8000字) 其它要求:设计步骤清晰,计算结果正确,说明书规范工整,制图符合国家标准。按时、独立完成任务。

蜗轮蜗杆减速器设计书

蜗轮蜗杆减速器设计书 一、 二、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根据要求设计单级蜗杆减速器,传动路线为:电机——连轴器——减速器——连轴 器——带式运输机。(如图 2.1所示) 图2.1 根据生产设计要求可知,该蜗杆的圆周速度V≤4——5m/s,所以该蜗杆减速器采用蜗杆 下置式见(如图2.2所示),采用此布置结构,由于蜗杆在蜗轮的下边,啮合处的冷却和润 滑均较好。蜗轮及蜗轮轴利用平键作轴向固定。蜗杆及蜗轮轴均采用圆锥滚子轴承,承受径 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复合作用,为防止轴外伸段箱内润滑油漏失以及外界灰尘,异物侵入箱 内,在轴承盖中装有密封元件。 图2.1 该减速器的结构包括电动机、蜗轮蜗杆传动装置、蜗轮轴、箱体、滚动轴承、检查孔与 定位销等附件、以及其他标准件等。

图2.2 三、电动机的选择: 由于该生产单位采用三相交流电源,可考虑采用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价格低廉,维护方便,启动性能好等优点。一般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380V 根据生产设计要求,该减速器卷筒直径D=350mm 。运输带的有效拉力F=6000N ,带速V=0.5m/s ,载荷平稳,常温下连续工作,工作环境多尘,电源为三相交流电,电压为380V 。 1、按工作要求及工作条件选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扇冷式结构,电压为380V ,Y 系列 2、传动滚筒所需功率 3、传动装置效率:(根据参考文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陈立德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6-7页表.-3得各级效率如下)其中: 蜗杆传动效率η1=0.70 滚动轴承效率(一对)η2=0.98 联轴器效率η3=0.99 传动滚筒效率η4=0.96 所以: ηw=η1?η23?η32?η4 =0.7×0.983×0.992×0.96 =0.626 r/min 电动机所需功率: P r = P w /η =3.0/0.633=4.7KW 传动滚筒工作转速: n =60×1000×v / ×400 =62.1r/min 按推荐的合理传动比范围,取蜗杆传动比i 1 =8-40 根据(《机械设计基础》 陈立德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263页表13.5,故电动机可选范围为 Nd=i ’?ηw=(8-40)×62.1 r/min Nd=497-2484 r/min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的有;720 r/min , 970 r/min , 1440 r/min , 2900 r/min ,

安川伺服电机专用蜗轮蜗杆减速机直角减速机

KFR系列直角伺服行星减速机: 具有高精度、高钢性、高负载、高效率、高速比、高寿命、低惯性、低振动、低噪音、低温升、外观美、结构轻小、安装方便、精确定位等特点,适用于交流伺服马达、直流伺服马达、步进马达、液压马达的增速与减速传动。适合于全球任何厂商所制造的驱动产品连接. 应用领域: 伺服减速机可直接安装到交流和直流伺服马达上,广泛应用于中等精度程度的工业领域。如:印刷机床、火焰切割、激光切割、数控机床、工具机械,食品包裝、自动化产业、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的机电产品行业。 性能和特点: KFR系列直角伺服行星减速机提供了高性价比,应用广泛、经济实用、寿命长等优点,在伺服控制的应用上,发挥了良好的伺服刚性效应,准确的定位控制,在运转平台上具备了中低背隙,高效率,高输入转速,高输入扭矩,运转平順,低噪音等特性,外观及结构设计轻小。使用免更换的润滑油,及无论安装在何处,都可以免维修操作全封闭式设计,并且具有IP65的保护程度,因此工作环境差时亦可使用。 KFR系列伺服减速机性能参数:

配备电机LA LZ S LR LB LE LC L1(一级传动)L2(二级传动)L3(三级传动)2000W 145 4-M8 22(F7) 65 110(H7) 10 150 200 246 287 3000W 200 4-M12 35(F7) 80 114.3(H7) 10 180 200 246 287 4200W 215 4-M12 38/42(F7) 115 180(H7) 10 190 200 246 287 配备电机LA LZ S LR LB LE LC L1(一级传动) L2(二级传动)L3(三级传动)3000W 200 4-M12 35F7 82 114.3H7 10 188 214 262 300 4200W 215 4-M12 38/42F7 115 180H7 10 192 214 262 300 7500W 235 4-M12 55F7 120 200H7 10 220 214 262 300 KS系列伺服蜗轮减速机

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分析计算

1引言 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辅助制造(CAD/CAM)技术是当今设计以及制造领域广泛采用的先进技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地对这一技术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学习。本文主要介绍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设计过程及其相关零、部件的CAD图形。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辅助制造(CAD/CAM)技术是当今设计以及制造领域广泛采用的先进技术,能清楚、形象的表达减速器的外形特点。 2 设计方案的拟订 2.1 箱体 (1) 蜗轮蜗杆箱体内壁线的确定; (2) 轴承孔尺寸的确定; (3) 箱体的结构设计; a.箱体壁厚及其结构尺寸的确定 b. 轴承旁连接螺栓凸台结构尺寸的确定 c.确定箱盖顶部外表面轮廓 d. 外表面轮廓确定箱座高度和油面 e. 输油沟的结构确定 f. 箱盖、箱座凸缘及连接螺栓的布置 2.2 轴系部件 (1) 蜗轮蜗杆减速器轴的结构设计 a. 轴的径向尺寸的确定 b. 轴的轴向尺寸的确定 (2) 轴系零件强度校核 a. 轴的强度校核 b. 滚动轴承寿命的校核计算 2.3 减速器附件 a.窥视孔和视孔盖 b. 通气器 c. 轴承盖 d. 定位销 e. 油面指示装置 f. 油塞 g. 起盖螺钉 h. 起吊装置 3 减速器的总体设计 3.1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3.1.1 拟订传动方案 本传动装置用于带式运输机,工作参数:运输带工作拉力F=5KN,工作速度=1.6m/s,滚筒直径D=500mm,传动效率η=0.96,(包括滚筒与轴承的效率损失)两班制,连续单向

运转,载荷较平稳;使用寿命8年。环境最高温度80℃。本设计拟采用蜗轮蜗杆减速器,传动简图如下图所示。 传动装置简图 1—电动机2、4—联轴器3—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 5—传动滚筒6—输送带 3.1.2 电动机的选择 (1)选择电动机的类型 按工作条件和要求,选用一般用途的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式结构,电压380V。 (2)选择电动机的功率 电动机所需的功率P d = P w/ 式中P d—工作机要求的电动机输出功率,单位为KW; η—电动机至工作机之间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P w—工作机所需输入功率,单位为KW; =Fv/1000=5000×1.6/1000×0.79=10.12 kW 输送机所需的功率P W

一级涡轮蜗杆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1总体传动方案的选择与分析 该传动方案在任务书中已确定,采用一个单级蜗杆减速器传动装置传动,如下图所示: 1 电动机 2 联轴器 3 减速器 4 联轴器 5 卷筒

2.运动学与动力学计算 2.1电动机的选择 2.1.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按工作要求和条件,选择全封闭自散冷式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压380V,型号选择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2.1.2电动机的容量 电动机输出功率: a w P d P η=kw 工作机所需的功率: a a T d P ηη9550=kw 由电动机至工作机之间的总效率: 4332 21ηηηηη=a 其中1η 2η 3η 4η分别为蜗杆,联轴器,轴承和卷筒的传动效率。 查表可知1η=0.725(蜗杆)2η=0.99(联轴器)3η=0.98(滚子轴承) 4η=0.96 所以:66.096.098.099.0725.022=???=a η 工作机输入功率 kw P a T w 66.39550 50 *7009550 == = η 所以电动机所需工作效率为: kw P P w d == = 66 .066 .3a max η 2.1.3电动机的转速 工作机的转速n=50r/min 所以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min /2000~50050)40~10(.r i n n d =?==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中查的蜗杆的传动比在一般的动力传动中 在这个范围内的电动机的同步转速有1000r/min 和1500r/min.两种传动比方案如下表: 方案 型号 额定功率 同步转速 满载转速 质量 1 Y160M-6 7.5 1000 970 119 a η=0.66 w P =3.66kw d P =5.55kw

二级齿轮减速器UG讲解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设计 说明书 题目:齿轮减速器造型设计 院(部):应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设1082 学号:2 学生XX:X译麟 指导教师:何丽红谭加才 完成日期:2013-1-4

XX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齿轮减速器造型设计 院(部)应院专业机械设计班级1082 班 指导老师何丽红谭加才 一、目的: 学习机械产品CAD设计基本方法,巩固课程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运用计算机进行三维造型及装配设计、工程图绘制方面的能力,了解软件间的数据传递交换等运用,掌握三维生CAD软件应用。 二、基本任务: 结合各人已完成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设计成果,综合应用UG等CAD 软件完成齿轮减速器三维实体造型及工程图设计。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 1)减速器零部件三维造型设计。 建模必须依据本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所完成的减速器进行各零、部件的三维建模,要表达出零件的主要外形特征与内特征,对于细部结构,也应尽量完

整的表达。 2)应用工程图模块转化生成符合国家标准二维工程图。 完成减速器装配图和一根轴的二维零件图。 装配图上应标注外形尺寸、安装尺寸、装配尺寸以及技术特性数据和技术要求,并应有完整的标题栏和明细表。 零件工程图上应包括符合国标的所需的内容,标注规X(如尺寸、公差、粗糙度、技术要求)。 3)减速器虚拟装配。 将各零件按装配关系进行正确定位,并生成爆炸图。 4)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应格式规X,涵盖整个设计内容,包括总体方案的确定,典型零件造型的方法(要包含各主要特征的草图),工程图生成过程,虚拟装配介绍,心得体会(或建议,切忌抄涉)等,说明书的字数不少于3千字。 四、进度安排: 第一天:布置设计任务,查阅资料,拟定方案,零部件造型设计; 第二天:零部件造型设计; 第三天:工程图生成; 第四天:虚拟装配、撰写说明书; 第五天:检查、答辩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1引言 (2)

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设计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20**年6月30日

目录 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第2页 2、运动学与动力学计算------------------------------------第3页 3、传动零件设计计算----------------------------------------第7页 4、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第12页 5、箱体的设计-------------------------------------------------第22页 6、键等相关标准的选择-------------------------------------第24页 7、减速器结构与润滑、密封方式的概要说明----------第26页 8、参考文献----------------------------------------------------第28页 9、设计小结----------------------------------------------------第29页

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 二、工作原理及已知条件 工作原理:带式输送机工作装置如下图所示。 己知条件 工作条件:一班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平稳,室内工作,有粉尘(运输带与卷筒及支撑件,包括 卷筒轴承的摩擦阻力影响已在F中考 虑)。 使用期限:十年,大修期三年。 生产批量:10台。 动力来源:电力,三相交流,电 压380/220 V。 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5%。 生产条件:中等规模机械厂, 可加工7-8级精度齿轮及蜗轮。 滚筒效率:ηj=0.96(包括滚筒与轴承)。 设计工作量: 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0或A1)。 2.零件图1-2张。 3.设计说明书一份。 已知条件传送带工作拉 力F(N)传送带工作速 度v(m/s) 滚筒直径D (mm) 参数1955 1.2 240

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齿轮减速器是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独立的闭式传动装置,用来降低转速和增大转矩,以满足工作需要,在某些场合也用来增速,称为增速器。其特点是减速电机和大型减速机的结合。无须联轴器和适配器,结构紧凑。负载分布在行星齿轮上,因而承载能力比一般斜齿轮减速机高。满足小空间高扭矩输出的需要。广泛应用于大型矿山,钢铁,化工,港口,环保等领域。与K、R系列组合能得到更大速比。按照齿形分为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和圆柱—圆锥齿轮减速器;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就是按其分类来命名的。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是按传统方法进行的。设计人员按照各种资料、文献提供的数据,结合自己的设计实验,并对已有减速器做一番对比,初步定出一个设计方案,然后对这个方案进行一些验算,如果验算通过了,方案便被肯定了。显然,这个方案是可采用的。但这往往使设计的减速器有很大的尺寸富余量,造成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极大浪费。因此,优化圆柱齿轮减速器势在必行。 圆柱齿轮传动与普通定轴齿轮传动相比较,具有质量小、体积小、传动比大、承载能力大以及传动平稳和传动效率高等优点,这些已被我国越来越多的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所了解和重视。由于在各种类型的圆柱齿轮传动中均有效的利用了功率分流性和输入、输出的同轴性以及合理地采用了内啮合,才使得其具有了上述的许多独特的优点。圆柱齿轮传动不仅适用于高速、大功率而且可用于低速、大转矩的机械传动装置上。它可以用作减速、增速和变速传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以及其特殊的应用中;这些功用对于现代机械传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圆柱齿轮传动在起重运输、工程机械、冶金矿山、石油化工、建筑机械、轻工纺织、医疗器械、仪器仪表、汽车、船舶、兵器、和航空航天等工业部门均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对这种减速器进行优化设计,必将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选做这个毕业设计,一方面对于减速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也有一定的了解和基础,其次通过对圆柱齿轮减速器这一毕业课题设计可以巩固我大学4年来所学的专业知识,对于我也是一种检验。可以全面检验我大学所学的知识是否全面,是否能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工作中。在做的过程中我还可以不断学习和拓宽视野和思路,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运用。最重要的是对于即将离校走向社会的我是一种挑战,培养我独立思考,树立全局观念,为以后的我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