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架空线路柱上隔离开关、真空断路器技术规范

10kV架空线路柱上隔离开关、真空断路器技术规范
10kV架空线路柱上隔离开关、真空断路器技术规范

一、柱上隔离开关

(1)额定频率:50Hz。

(2)额定电压:12kV。

(3)额定电流:630A。

(4)绝缘水平:见下表。

柱上隔离开关额定绝缘水平 kV

二、柱上真空断路器

(一)技术参数

1.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

柱上真空断路器主要技术参数

2.技术规范

(1)环境条件

1)海拔高度:≤3000m。

2)最大风速:30m/s。

3)环境相对湿度:日平均值95%;月平均值90%。

4)地震烈度:8度。

5)污秽等级:3级。

(2)使用条件

1)系统电压:10kV;系统最高电压:12kV;系统额定频率:50Hz;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非有效。

2)安装地点:户外。

3)安装方式:柱上垂直。

(3)技术性能要求

1)断路器应在规定的各种工作情况下达到开断性能的要求而不发生拒动或误动。

2)噪声:户外不大于55dB。

3)操动机构。形式:弹簧机构或永磁电动机构;操作方式:手动操作或电动操作。

4)辅助回路。辅助回路应能长期承载10A电流,温升不超过GB/T 11022—1999《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规定值。辅助触点10对,其中5对动合触点,5对动断触点,并能按需要改换。采用阻燃端子,留有15%备用端子排。

5)一次端子。断路器提供连接导线的板式端子,端子受力:水平750N;垂直500N;横向400N。

断路器端子型式和尺寸应满足GB/T 5273—1985《高压器、高压电器和套管的接线端子》标准中有关规定。

6)断路器瓷套的爬电距离不小于31mm/kV(42kV以下)。

7)接地。每台断路器应装设满足接地热稳定电流要求的接地极板,并配有与接地线连接用的接地螺栓,螺栓的直径不小于12mm。

8)寿命。机械寿命(连续操作不调整):10000次;电气寿命:开断100%额定开断短路电流30次。

9)每台断路器配有位置指示器。合闸为红色;分闸为绿色。

10)所有支架按工程需要要进行热镀锌的防腐处理。

11)有符合国标的铭牌,铭牌用耐腐蚀的材料制成,字样、符号应清晰耐久,铭牌在正常运行时安装位置应明显可见。

12)真空断路器外壳箱体材料采用覆铝锌板或不锈钢板外壳,其厚度不小于2mm。表面覆盖层为静电喷涂而成,涂层漆膜厚度不小于150μm并均匀一致,至少15年不褪色。

(4)设备规范见下列两表。

使用范围

操作方式

(5)技术条件

1)断路器本体(包括支架及附件)。

2)操动机构:弹簧机构或永磁机构。

3)为以后实现配网自动化,配有电流互感器(准确级:0.5/10P,容量15VA/25VA)。

4)内置电流互感器,10kV/220V,0.5级50VA(电动操作的配置)。

5)断路器内要求内有电流涌流器。

6)主干线上所用断路器具有延时跳闸功能,延时时间可考虑在0~0.5s 范围内分为5段。

7)控制箱包括全部控制设备及辅助触点。

8)安装螺栓。

9)断路器桩头的绝缘护套。

柱上真空断路器及其操动机构的型号排列顺序及含义规定分别见下列两表。

柱上真空断路器型号排列顺序及含义规定

操动机构型号排列顺序及含义规定

3.结构

真空断路器有操动机构、导电回路、绝缘系统、密封件及壳体组成。导电回路由进出线导电杆、导电夹与真空灭弧室连接而成。外绝缘主要是通过硅橡胶来实现,外壳防凝露效果好,具有抗污秽能力强等特点。内绝缘为复合绝缘,通过空气和固体绝缘来实现。也可选用三相支柱式固封类型产品。断路器内部有电流互感器,用于过电流及短路保护。

4.工作条件

在无爆炸、无剧烈振动且无足以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尘埃的工作环境,无导电微粒和蒸汽。

(二)柱上真空断路器选用原则

(1)按工作电压选择。断路器允许最高工作电压不应小于所在回路的最高运行电压。熔断器、避雷器、电压互感器的额定电压符合所在回路的系统标称电压。

(2)按工作电流选择。断路器内电器、导体的额定电流不应小于该回路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3)按开断电流选择。断路器额定开断电流不应小于断路器触头开始分离瞬间的短路电流有效值(kA)(即额定短路开断电流)。

(4)根据断路器其他特性进行选择。

1)配置两种操动机构,即手动机构或电动机构。手动机构只具有手动储能、手动分合闸和过电流保护功能;电动机构使用自供电源供电,除具有电动储能、电动分合闸功能外,同时还具有手动分合闸、过电流保护功能。由设计选定手动或电动操作机构。

2)配有电流互感器,根据用户需要可安装50/5、100/5、200/5、

400/5/630/5等规格。

3)可选配组合断路器,组合断路器的隔离开关与断路器间装有机械连锁装置,具有以下防误操作功能:

a.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隔离开关不能分闸。

b.断路器处于分闸位置,隔离开关可自由分合闸。

c.隔离开关处于分闸或合闸位置,断路器可以自由分合闸,断路器合闸后隔离开关不能合闸或分闸。

4)可选配数字电路保护器,具有延时、速断功能。

5)可选配内置两端自供电源,保证在双端电源系统中使用能始终为机构提供独立操作电源。

6)送电负荷在630kVA以上,负荷侧线路导线截面在35mm2以上,在耐张杆、分支杆、终端杆上应安装断路器进行开断、过电流、过载保护,同时

为高压计量箱提供检修时的断开点,为用户停、送电提供操作。

防过电压的措施:柱上真空断路器应装设防雷装置,经常开路运行而又

带电的柱上真空断路器两侧均应装设防雷装置,其接地线与柱上真空断路器

金属外壳应连接后接地。经常闭路运行的柱上真空断路器可单侧装防雷装置,断路器金属外壳应接地。

(三)柱上真空断路器安装要求

(1)在运输过程中,不得翻转、倾斜,并要采取防振措施。起吊时,必

须勾住箱体上方的吊环,水平起吊。严禁扳动断路器出线套管。

(2)安装前要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各出线绝缘子是否有破裂、损坏现象,箱体是否有变形等。产品在出厂前已调试好并附有产品合格证明书,用户安

装前应做必要的检查与调试。如有条件需作一次工频耐压试验,以检查产品

内部绝缘是否损坏。

(3)柱上安装支架采用型钢支架(金属支架必须热镀锌),托于支架上

固定,支架必须固定牢固可靠。

(4)在原有耐张杆、分支杆、电缆终端杆上安装断路器后不得影响原有

电杆设备安装布局,不得挤占拉线位置,不得影响高压计量箱的操作、检修、校验。

(5)产品须附带型式试验报告和出厂试验合格证书,安装单位按照GB/J 147—1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进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应与产品型式试验出厂试验结果或规定值相符。

(6)验收项目应结合工程竣工检查进行验收。

10kV线路典型设计(架空线部分)说明

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本设计主要依据的规程、规范有: 1.1《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97 1.2《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SDJ-206-87 1.3《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 1.4《环型混凝土电杆》GB396-1994 1.5《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DL/T5130-2001 1.6《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SDJ7-79 1.7《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SDGJ62-84 1.8《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499-2001 1.9《广东省广电集团公司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改造技术导则》 2.图集内容 2.1杆塔图 2.2机电图 2.3部件图 2.4铁塔基础图 2.5铁塔加工图 3.气象条件 3.1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气象条件 3.1.1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气象条件见表一: 珠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气象条件组合表(表一) 3.1.2珠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气象条件的确定应注意以下情况:如果沿海及跨海峡地区风速超过35m/s,使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验算。 3.2广东省山区气象条件 3.2.1广东省山区分为Ⅰ、Ⅱ类气象区,气象条件见表二: 山区气象条件组合表(表二) 3.2.2山区气象条件的确定还应注意以下情况: 山区覆冰超过10mm、风速超过25m/s的特殊情况,使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验算。对于当

地不同的气象条件,可分别以最大风速和覆冰厚度相对应,选出大致相当的气象条件。对于相差较大的气象条件,可参照以下定值: a)电杆强度计算大致以aCdL p V2为定值进行参照计算。 其中:a----风速不均匀档距折减系数,取值为:1.0(V<20m/s),0.85(20m/s≤V<30m/s), 0.75(30m/s≤V<35m/s),0.7(V≥35m/s); c----导线风载体型系数,取值为:1.2(d<0.017m),1.1(d≥0.017m); d----导线外径或覆冰的计算外径,单位为m; L p ----水平档距,单位为m; V----计算风速,m/s; b)横担强度计算大致以γ 3AL V 为定值进行参照计算。 其中:γ 3 ----导线自重加最大覆冰重的比载,N/(m.mm2); A----导线截面面积,单位为mm2; L V ----垂直档距,单位为m。 c)城区设计风速按《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 d)山区风速可按不高于25m/s考虑。 4.架空线路 4.1导线的选择 导线一般应选用钢芯铝绞线。主干线导线截面的选择应结合各地10kV配电网的发展规划,主要采用LGJ-150/20、LGJ-185/25、LGJ-240/30等几种;分支线导线截面按安全载流量和电压降选择,主要有LGJ-50/8、LGJ-70/10、LGJ-95/15、LGJ-120/20等几种。 4.2导线的安全系数 4.2.1广东省角钢组装塔、砼杆及钢管杆安装导线的安全系数见表三: 导线的安全系数取值表(表三) 4.2.2如果导线的平均运行应力上限超过导线拉断力的22%,要考虑防振措施。 4.3导线的排列 单回路导线采用三角形及垂直排列两种方式,多回路采用垂直排列方式。铁塔部分垂直排列横担间距离为1000mm,双回路铁塔不同相导线间的水平距离为1800mm,四回路铁塔不同相导线间的水平距离为1000~1600mm。直线砼杆垂直排列横担间距离基本为800mm,单回路耐张砼杆垂直排列横担间距离为1000mm。 4.4档距及线间距离 4.4.1档距 城镇地区配电线路的档距一般取40~50米,郊区及农村地区配电线路的档距一般取60~100米,高差较大的地区取60~200米,线路耐张段长度不宜大于1千米。市区及县城的配电线路供电半径一般控制在3千米以内,近郊地区控制在 5千米以内。 4.4.2线间距离 10kV配电线路最小线间距离详见表四: 10kV配电线路最小线间距离(表四) 对于表四,应注意以下几点: a)表中所列数值适用于导线的各种排列方式。 b)为满足变电所出口短路时的要求,在变电所的出口处的终端杆塔线间距离一般增加到 0.85m。 c)当变电所出口短路容量较大时,应采用综合措施。 d)转角或分支线如为单回线,则分支线横担距主干线横担为0.6m,如为双回线,则分支线横担距上排主干线横担为0.45m,距下排主干线横担为0.6m。 4.5杆塔

架空线路施工安全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架空线路施工安全规程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512-39 架空线路施工安全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一节勘测 一、勘查时,应对拟定的通信线路所经过的沿线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如有毒植物、毒蛇、血吸虫、猛兽和狩猎器具、陷井等,应告知测量和施工人员,采取预防措施。 二、凡遇到河流、深沟、陡坎等,要小心通过,不能盲目泅渡和冒然跳跃。 三、传递标杆,禁止抛掷,并不得耍弄标杆,以免伤人。 四、移动大标旗或指挥旗时,遇有火车行驶,须将旗放倒或收起,以免引起火车驾驶人的误会。 五、冬季在雪地测量,应戴有色防护镜,以免雪光刺伤眼睛。 第二节打洞

一、在市区打洞时,应先了解打洞地区是否有煤气管、自来水管或电力电缆等地下设备。如有上项地下设备时,应在挖到40厘米深后,改用铁铲往下掘,切勿使用钢纤或铁镐硬凿。 二、靠近墙根打洞时,应注意是否会使墙壁倒塌,如有此种危险,应采取安全加固措施。 三、在土质松软或流沙地区,打长方形或H杆洞有坍塌危险时,洞深在1米以上时,必须加护土板支撑。 四、打石洞需要火药爆破者,必须由有爆破经验的人员执行任务。对执行爆破任务的人员应进行安全教育。在市区内或者居民区及行人车辆繁忙地带,绝对不能使用爆破方法。 五、打炮眼时,掌大锤的人,一定要站在扶钢纤的人的左侧或右侧,严禁对面操作。 六、土石方爆破注意事项: (一)打眼、装药、放炮要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安全检查制度。

光缆线路施工规范(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光缆线路施工规范(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光缆线路施工规范(通用版) 光缆线路施工是建设高质量光纤通信系统的重要环节 与电缆相比较,光缆质量轻、直径小,给施工带来便利,但光纤直径小、韧性差,又对施工机具、仪表和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中继光缆施工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路由复测、光缆敷设、光缆接续、工程测量,我公司将严格按照按以下规定、措施进行保障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 一、路由复测 路由复测是以施工图为依据进行复核。通过复测,确定光缆敷设的具体路由位置、丈量地面的准确距离,为光缆配盘、敷设和明确地段等提供必要的依据。保障措施如下: 1、按设计要求核定光缆路由走向、敷设方式、环境条件及中继站站址。

2、丈量、核定中继间的地面距离(管道路由要测出各人孔间距离) 3、核定穿越铁路、公路、河流、水渠以及其它障碍物的技术措施及地段,并核定设计中各具体措施实施的可能性。 4、核定“三防”(防机械损伤、防雷、防白蚁)地段的长度、措施及实施可能性。 5、核定青苗、园林等赔补地段、范围以及对施工困难地段“绕行”的可能性。 6、初步确定接头位置。 7、为光缆配盘、分囤及敷设提供必要的数据资料。 8、核定、修改施工设计。 9、绘图 绘图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核定复测的路由、中断站(光放站)位置与施工图设计有无变动。对于变动不大的可利用施工图进行部分修改。 ②路由因路面变化等原因变动较大时,应重新绘图。

10KV-35KV架空线路施工验收规范(1)

10KV-35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结电力线路实际和运行特点情况编制而成。 第一章总则 一、为保证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电力线路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二、本规范适用于35kV及10KV架空电力线路新、改、扩建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大档距及铁塔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架空电力线路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四、采用的设备、器材及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设备应有铭牌。 当采用无正式标准的新型原材料及器材时,安装前应经技术鉴定或试验,证明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应制订不低于本规范水平的质量标准或工艺要求。 六、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原材料及器材检验 一、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器材,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重作检验: 1、超过规定保管期限者。 2、因保管、运输不良等原因而有变质损坏可能者。 3、对原试验结果有怀疑或试样代表性不够者。 二、架空电力线路使用的线材,架设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 2、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3、钢绞线、镀锌铁线表面镀锌层应良好,无锈蚀。 4、绝缘线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绝缘线的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 三、为特殊目的使用的线材,除应符合本规范第2.0.2条规定外,尚应符合设计的特殊要求。 四、由黑色金属制造的附件和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热浸镀锌制品。 五、各种连接螺栓宜有防松装置。防松装置弹力应适宜,厚度应符合规定。

10kV线路典型设计

第八卷 10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 第一篇总论

第1章总论 1.1设计依据 1.1.1设计依据性文件 南方电网公司关于配网工程标准设计的编制原则和指导意见。 1.1.2主要设计标准、规程规范 GB 50061-2010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52-19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14049-1993 《额定电压10kV、35kV架空绝缘导线》 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396-1994 《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 GB4623-1994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T16434-1996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 绝缘选择标准》 GB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 DL/T 5220-2005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程》 DL/T 5131-2001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 DL/T 599-2005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DL/T 499 2001 《农村低电压电力技术规程》 DL/T 601-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30 2002 《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54-2002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599-1996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Q/CSG 10012-2005 《中国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 Q/CSG 10703-2009 《110kV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原则》 Q/CSG 11501-2008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抗冰加固技术导则》 1.2设计内容 10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包括杆塔的标准设计和机电组装图及加工图的标准设计。杆塔的标准设计,即对于不同的材质、导线截面、气象、回 1

光缆架空施工及验收规范

架空光缆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 一、杆路部分: 1、复测、核标: (1)复测工作应根据已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杆路路由图进行,非遇特殊情况不得变更原路由。 (2)复测中如遇有地形环境与设计有重大改变,影响原路由的安全或传输要求时,应与建设单位和总监理工程师联系处理,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3)复测时,应在每个测定的杆位及拉线出土点钉上标桩,对角杆、分线杆、跨越杆、终端杆等,除应在杆位处钉标桩外,还应在标桩的邻近位臵作固定标志,并在测量登记薄上详细记载。 (4)复测时,除按设计选定的路由、地形和环境特点确定杆位,配臵电杆,一般情况下,市区线路的杆距为35-40m,郊区线路的杆距为45-50m。除应避免长杆档和急转弯外,电杆和拉线位臵的确定,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A、电杆在公路、乡村大路、机耕路交越时,交越点距路面垂直距离,必须保证一律达到5.5米的高度,与铁路交越时,为7.5米。 B、与高压输电线、各种火线、电气铁道馈电线、广播线和其它通信线平行接近或交越时应符合批准和施工

图设计文件的要求,并要保证垂直隔距;10KV以上高压输电线≥1.25米、380V火线走光缆上方≥0.6、220V 火线交越档改皮线走下方≥0.6米、一级通信线走上方≥0.6米。 另外,光缆杆路严禁在高压输电线或其它线路的拉线内穿过. C、电杆、拉线不宜设在建筑物的进出口处。 D、非特殊情况,电杆、拉线严禁设臵在公路路肩上或公路与排水沟之间,一般要求杆路路由应距公路平行隔距为50米左右,由于地形限制,平行隔距可限定为25米左右。杆路路由应尽量避开放炮采石、水库、跨河流、建房基地等地形不稳定及不安全地带。 E、水泥电杆角杆的角深,不宜超过7.5米。角深大于规定值时,应将一个转角分成两个转角,使每个转角的角深都不超过规定的数值时,两个角杆的角深宜相等。 在角杆复测中,相邻两角不宜有反转弯,在线路跨越铁路、河流时,不得用角杆兼作跨越杆。 F、在坡度变更的电杆上,如相邻杆位的地面高度差≥10米时,在坡顶的电杆,应在线路进行方向前后两侧装设顺线拉线,在坡底的电杆,应在向坡顶的一侧增设顺线拉线加固。 G、核标打洞时,杆距偏差≤30厘米时,杆位可不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工程施工及验收要求规范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 工程施工及自验规范 10KV 及以下配电线路工程应按程序及已批准的设计进 行施工。 第一章器材检验 第一条配电线路所采用的器材、设备或原材料具有下列情 况之一者,应重作试验: 1、超过规定保管期限; 2、因保管、运输不良等原因而有变质损坏可能; 3、对原试验结果有怀疑。 第二条线路使用的线材,施工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满足下列要求: 1、不应有松股、交叉、拆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 2、裸铝绞线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3、钢绞线、镀锌铁线表面镀锌良好,不应锈蚀。 第三条为特殊目的使用的线材,除满足第二条规定外,还 应符合设计的特殊要求。

第四条采用黑色金属制造的金具零件应热镀锌。 第五条金具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满足下列要求: 1、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2、线夹船体压板与导线接触面应光滑; 3、遇有局部锌皮剥落者,除锈后应涂刷红樟丹及油漆。 第六条镙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等现象,螺杆与螺母应配合良好。 第七条金具上的各种联结螺栓应有防松装置,采用的防松装置应镀锌良好、弹力合适、厚度符合规定。 第八条绝缘子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满足下列要求: 1、瓷件与铁件应结合紧密,铁件镀锌良好; 2、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 3、严禁使用硫磺浇灌的绝缘子。 第九条瓷件在安装时应清除表面灰垢、附着物及不应有的 涂料。

第十条普通钢筋混凝土电杆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满足下列要求: 1、表面光洁平整,内外壁厚度均匀,不应有露筋、跑浆等现象; 2、按规定支点放置检查时,不应出现纵向裂纹,横向裂纹的宽度不应超过0.2 毫米,,长度不应超过1/3 周长; 3、杆身弯曲不应超过杆长的2/1000 。 第十一条混凝土预制构件表面不应有蜂窝、露筋、裂缝等缺陷,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第二章电杆基坑 第一条基坑施工前的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线杆:顺线路方向位移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5% ;垂直 线路方向不应超过50 毫米; 2、转角杆:位移不应超过50 毫米。 第二条基坑底使用底盘时,坑底表面应保持水平,底盘安装尺寸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双杆两底盘中心的根开误差不应超过30 毫米; 2、双杆的两杆坑探度高差不应超过20 毫米。 第三条电杆埋设深度在设计未作规定时,应按下表所列数值埋设:

10kV~35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10kV~35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一章原材料及器材检验 一: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器材,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重作检验: 1、超过规定保管期限者。 2、因保管、运输不良等原因而有变质损坏可能者。 3、对原试验结果有怀疑或试验代表性不够者。 二:架空电力线路使用的线材,架设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 2、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3、钢绞线、镀锌铁线表面镀锌层应良好,无锈蚀。 4、绝缘线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绝缘线的绝缘层应 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 三:为特殊项目的使用的线材,除应符合本规范第2.0.2条规定外,尚应符合设计的特殊要求。 四:由黑色金属制造的附件和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热浸镀锌制品。 五:各种连接螺栓宜有防送装置。防松装置弹力应适宜,厚度应符合规定。 六:金属附件及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等现象。 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应良好。加大尺寸的内螺纹与有镀层的外螺纹配合,其公差应符合国家标准《普通螺纹直径1-300mm公差》的粗牙三级标准。 七:金具组装配合应良好,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表面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2、线夹转动灵活,与导线接触面符合要求。 3、镀锌良好,无锌皮剥落、锈蚀现象。 八:绝缘子及瓷横担绝缘子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瓷件与铁件组合午歪斜现象,且结合紧密,铁件镀锌良好。 2、瓷釉光滑,无裂纹、确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 3、弹簧销、弹簧垫的弹力适宜。 九、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制造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环形钢筋混泥土电杆》的规定。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架空光缆线路施工验收技术规范(摘要)

贵阳移动架空光缆线路施工技术规范 1复测 1.1架空光缆杆路路由,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地质较稳定,尽量避免翻山越岭地段,符合城市发展规划要求。在规划部门批准的施工图设计路由基础上进行复测,非遇特殊情况不得变更原选路由。 1.2复测工作的内容: 1)丈量杆距,确定杆位、杆高、杆型及杆上装置。 2)确定拉线位置,复核拉线程式及数量。 3)测定长杆档、跨越杆等特殊杆杆位、杆距,选定杆型。 4)记录测定资料,绘制杆路路由图。 1.3与公路、通卡车的乡村大路、铁路及其他线路(电力线、广播线及其他通信线)平行接近或交越时,应根据批准的路由图的规定,复测平行接近距离和交越点垂直距离、交越角度值;不得任意改变。 1.4应根据批准的杆路路由及现场地形和环境的特点测定杆位、确定杆距(市区距30~40米,郊外标准杆距为50米),配置电杆,并应尽量避免长杆档和急转弯。电杆位置的确定,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不宜设在建筑物的进出口处; 2)不宜设置在公路路肩上或公路与排水沟之间; 3)架空光缆杆路与其他建筑物或道路等的间距、交越角度值,均应符合附 录一的有关规定;进入市区时应符合附录二至附录四的有关规定。 1.5复测时如遇有地形环境、建设规划与批准的路由有重大改变(如新建水库、新设等高压输电线、新建开发区),影响路由安全或传输要求时,应联系建设单位予以处理,并办理路由变更手续。 1.6在跨越宽广的河流、山谷等飞线处,应着重选择理想的跨越点,用经纬仪复测河流山谷的宽度,确定跨越杆杆高拉线位置和拉线程式。 1.7复测时,应在每个测定的杆位及拉线出土点上钉标桩。对于角杆、分线杆、跨越杆、终端杆等重要杆还应在附近作固定标志,或以三角定标法标定杆位,并在测量登记簿上详细记录。 1.8在地形起伏变更的地点复测丈量杆距时,为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量地链所在位置和架空光缆在杆上的位置应一致。 1.9长途杆路与市话杆路关于角深的定义不一致,为提高和统一杆路强度,暂按长途杆角深的规定测量。

10KV架空线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张唐铁路丰南南站10KV配电所外部电源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第一节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张唐铁路丰南南站10KV配电所外部电源工程 1.2工程地点:丰南 1.3主要工程内容: 1.3.1柳树圈220KV变电站至丰南南10KV配电所架空及电缆电源线路1条,黄各庄110KV变电站至丰南南10KV配电所架空及电缆电源线路1条,以及2条线路的电力试验。 1.3.2丰南南10KV配电所电源线路的引入接口施工及送电前试验。 1.3.3完成丰南南10KV配电所电源进线的供用电及送电手续办理。 1.3.4完成丰南电力公司要求的相关流程手续办理,按地方要求办理完成各种规划的相关手续。 1.3.5负责协助甲方完成线路施工的青补及征占地工作及相关手续的办理。 1.4承包内容及方式:本工程包含供用电手续办理、包含线路设计、定测及线路施工、包含除甲供料(架空导线、高压电缆)外的其它所有材料设备供给及电气试验,包含工程验收及开通送电等。 1.5工程性质:新建张家口至唐山铁路10千伏及以下外电源工程,按唐山供电段和丰南电力公司要求进行线路和设备安装施工,并按供电段和丰南电力公司要求进行线路和设备试验,并提供供电段和

丰南电力公司认可的试验报告。 第二节施工期限 2.1 丰南南10KV配电所外电源开工日期2015年6月5日;竣工日期2015年6月30日。到期如乙方不能按期送电甲方将采取临时送电措施,临时送电发生的费用全部从乙方的施工费用中扣除。 2.2双电源供电线路的送电时间根据前期商量可将其中一条线路放宽时间于2015年7月30日前送电。 2.3由于甲方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正常工期可依次顺延。 第三节设计依据和规范 1.1设计依据: 1.1.1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张唐铁路项目经理部的设计委托。 1.1.2国网冀北唐山市供电公司批复的供电答复单 1.2设计所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 1.2.1《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2005) 1.2.2《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220-2005)1.2.3《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 1.2.4《电力工程地下金属构筑物防腐技术导则》(DL/T5394-2007)1.2.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1.2.6《电缆防火标准》(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1.2.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1.2.8《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

1.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施工方案 一、施工依据 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勘测情况 二. 施工依据标准: 1.<<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2.<<架空送电线路施工质量检验评级标准>> 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DL 5009.2-2004)及<<电力建设安全生产工作规程 >>。 三、计划施工日期: 四、组织措施 1. 项目负责人: 2. 现场安全负责人: 3. 现场各专业负责人: 五、施工项目及内容 ㈠、施工项目: ㈡、施工内容 1. 横担更换,金具绝缘子更换,拉线制作更换,接地引下线更换; 2.导线更换 六.施工准备 1、施工技术资料准备: 各工序开始施工前,工程项目部施工技术科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审阅、熟悉合同文件、设计图纸及有关的技术规范,提出其中的错误、遗漏、误差和缺陷,汇总后报建设单位。然后编写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各工序的施工措施以及相应的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组织设计经公司工程技术部会同有关人员审核并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在工程中实施,各工序的施工措施经项目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在工程中实施,以指导本工序的施工。 2、材料供应: 本工程使用的铁塔、钢筋混凝土电杆、光纤、瓷绝缘子、金具等实物,必须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规范及合同文件,经验收合格后进行安装,切实把好材料质量关,以保证工程质量。 除上述材料以外的砂、石、水泥等由投标方项目部根据合同文件、设计图纸和国家标准自行采购。砂、石等地方材料必须送有关质量监督检验站检验,工程

中使用的大批砂、石必须与送检样品一致;水泥必须送有关水泥质量检验站检验,并按照《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及国家、行业标准的要求制定水泥的采购、运输、保管、使用等管理办法在工程中实施。 自购的材料、原材料或加工制成品,要有完整的产品合格证、材质证明书、检验报告等足以证明其质量的文件,并妥善保管,待竣工时向建设单位移交。 检验中发现不合格品应及时隔离作出标识,严禁在工程中使用。 自购原材料分承包方的选择,按《分承包方控制程序》对分承包方的资质、生产能力、质量保证体系等进行评审,选择出合格的分承包方。 3、跨越架的搭设 根据被跨越物的重要程度和高度,跨越架可搭设为单侧或双侧,每一侧又搭为单层或双层。跨越架可使用杉木杆、竹杆或钢管搭设。跨越架如不采用封顶,应增加架顶高度。 4、材料检验: 4.1 所选用的绝缘绳要有足够的电气绝缘性能和一定的机械强度。 4.2 所使用的滑车除要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外,重量愈轻愈好,滑车支架需要旁 开门,又要有准确可靠,操作简单的闭锁装置。 4.3 线路所使用的各种金具及绝缘子,其规格符合设计要求,产品质量符合质量 标准。 七.施工措施及要求 1.工地运输及装卸 1.1运输车辆驾驶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交通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严禁违章操 作;起重人员严格执行起重操作规程,起吊时必须选择良好停车地点,确保安全起吊工作。 1.2 运输前要认真了解运输器材的重量,外型尺寸,运输器材不得超载、超 高、超宽、超长。要绑扎牢固,支点平稳,不得客货混装。 1.3 装卸工作必须遵守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程的有关规定,工作前检查装卸 工具和设备情况,不符合标准严禁使用。 1.4起吊前必须了解吊件重量及特性,起吊时检查各部受力情况,无异常情 况后方可起吊,在起吊过程中被起吊物下严禁站人。 1. 5铁塔塔材在装卸、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碰撞和急剧坠落。 运达杆位后,其发生变形不应超过下述标准: 1.5.1钢结构和铁附件,其角钢弯曲不应超过对应长度的2‰,且最大弯曲变

架空光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一般技术要求 一、架空光缆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为保证工程质量,我监理部根据(89)邮部字428号发布的《电信网传输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YDJ38-85关于《市内电话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省联通公司提供的《光缆敷设说明》等,制定如下施工技术要求,望监理员按此要求监理,施工单位按此要求施工。 (一)、器材的检验 1,电杆 (2)电杆顶部要用混凝土密封严实,底部应切除钢筋头并做防腐处理。(3)电杆上应有厂标和三米线或埋深线。 (4)合缝漏浆每处不大于30公分,累计不大于杆长的10%。 (5)不允许出现蜂窝。 2,铁件 把规格尺寸和是不是热镀锌作为检验重点。主要铁件的尺寸是: 地锚柄:16*1800 18(16)*2100 三眼单槽夹板:8*42*152 三眼双槽夹板:8*50*152 3.地锚石:规格:600*400*150 500*300*150 地锚石里应有配筋 4.光缆 光缆在布放前必须进行单盘测试,不合格不能布放。 (二)、路由的选定 1.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路由复测,定杆位。路由需变更时,要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有关人员重新勘测,并填报《设计变更单》,必要时请设计人员重新设计。 2.为避免线路迁改,路由的选定应满足以下条件:

(1)与公路的距离:杆路与公路平行时,必须立在国道控制线10米以外,省道控制线15米以外,县道10米以外;对没定型公路,要立在现有边沟20米以外。 (2)与其它平行杆路的间距:原则上按设计执行,设计没有说明的,间距一般不少于7米。特殊地段(如街道)的间距经监理认可后,可根据现场情况作适当调整。 (三)、立杆 1、电杆杆位:挖洞前应根据施工图校核杆位,确定无误后再进行打洞。 2、直线杆:应立在线路路由中心线上,电杆的中心垂线与路由中心线左右偏差应不大于5厘米,顺线偏差不大于5厘米。 3.角杆:应立在线路转角点以内(即线路夹角平方线)10-15厘米,杆梢不内倾; 4.终端杆:立起后,杆身应向张力反侧(即拉线侧)倾斜10-20厘米。 5、电杆埋深:7米杆洞深1。3-1.4米,8米杆洞深1。4-1.5米,10米杆洞深1.8米,12米杆洞深2.0米。洞底应平整,洞壁与洞底垂直。 6、杆距:标准杆档50米;特殊地段的杆档经监理认可后,可作适当调整。 7、号杆:面向公路(街道)侧;编号下端距地面 2.5米;字体规范清晰、大小适中;一般以一个中继段为号杆区间,以三位数为编号基础;从A端向B端编号。具体样式和尺寸按市分公司的要求。 8、杆高:基本杆为7米杆。高杆与7米杆间要立过度杆。 (四)装设拉线 1、拉线应比吊线至少大一个规格。除特殊情况外,拉线均使用7/2.6镀锌钢绞线;拉线棒出土2长度不大于30厘米,回土夯实. 2、直线杆每8根杆做一处人字拉线(防风拉),每32根杆做一处十字拉线(防凌拉)。遇特殊情况,经监理同意,拉线位置可前后调整1-3个杆档。十字拉的顺向拉线抱箍要低于吊线抱箍10厘米,侧面拉线抱箍要高于吊线抱箍10厘米;人字拉线抱箍要高于吊线抱箍10厘米。 3、拉线上把采用夹板法。用双槽夹板一块,隔5厘米用Φ3.0镀锌铁丝缠扎15厘米,再留长10厘米,最后用Φ1.6镀锌铁丝缠5匝。拉线上把全长50厘米。 4.拉线中把采用另缠法。首节用Φ3.0镀锌铁丝缠15厘米,隔28厘米再缠10厘米,再留长10厘米,最后用Φ1.6镀锌铁丝缠5匝。拉线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工程施工及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工程施工及 验收规范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 工程施工及自验规范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工程应按程序及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一章器材检验 第一条配电线路所采用的器材、设备或原材料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重作试验: 1 、超过规定保管期限; 2、因保管、运输不良等原因而有变质损坏可能; 3、对原试验结果有怀疑。 第二条线路使用的线材,施工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满足下列要求 :1 、不应有松股、交叉、拆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 2、裸铝绞线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3、钢绞线、镀锌铁线表面镀锌良好,不应锈蚀。第三条为特殊目的使用 的线材,除满足第二条规定外,还应符合设计的特 殊要求。 第四条采用黑色金属制造的金具零件应热镀锌。第五条金具在使用前应 进行外观检查、且应满足下列要求: 1 、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 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2、线夹船体压板与导线接触面应光滑;

3、遇有局部锌皮剥落者,除锈后应涂刷红樟丹及油漆。 第六条镙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等现象,螺杆与螺母应配合良好。第七条金具上的各种联结螺栓应有防松装臵,采用的防松装臵应镀锌良好、弹力合适、厚度符合规定。 第八条绝缘子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满足下列要求: 1、瓷件与铁件应结合紧密,铁件镀锌良好; 2、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 3、严 禁使用硫磺浇灌的绝缘子。 第九条瓷件在安装时应清除表面灰垢、附着物及不应有的涂料。 第十条普通钢筋混凝土电杆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满足下列要求:、表面光洁平整,内外壁厚度均匀,不应有露筋、跑浆等现象; 12、按规定支 点放臵检查时,不应出现纵向裂纹,横向裂纹的宽度不应超过0.2 毫米,,长度不应超过周长; 3、杆身弯曲不应超过杆长的。 第十一条混凝土预制构件表面不应有蜂窝、露筋、裂缝等缺陷,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第二章电杆基坑 第一条基坑施工前的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线杆: 顺线路方向位移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5%;垂直线路方向不应超过 50 毫米; 2、转角杆:位移不应超过50 毫米。

10KV架空线路设计施工方案

10KV架空线路施工设计 一、工程名称:毛纺甲乙线石油分新建改造工程。 二、建设规模: 新建10KV架空线路总亘长3750M,其中双回1442M,单回866M ;新建10KV电缆线路总亘长4587M,其中双回1875M,单回837M。架空线路采用185绝缘线8900M,120 绝缘线2600M ;电缆线路采用YJV22—3X240型电缆470M , YJV22 —3X120型电缆2070M , YJV22—3 X70型电缆1150M , YJV22—3 X50型电缆900M,直埋敷设。新立12M水泥杆45 根,新安装315KVA变压器1台,500KV/X 2箱变一座,柱上真空断路器4台,电缆分支箱2台,更换630KVA变压器3台。 三、工程地点:XXXXXXX。 四、工程计划时间: 工程计划开工日期:2002年9月20日 工程计划竣工日期:2002年10月28日 五、工程组织机构: 工程经理:XXX 工程监理:XXX 工程技术负责人:XXX 工程安全负责人:XXX 六、施工小组机构: 第一小组组长:XXXX安全员:XXXX 第二小组组长:XXXX安全员:XXXX 城网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XX供电局城网改造工程,依据改造现场的实际制定本施工方案,要求施工时,按本方案认真执行 一、城网改造工程分别由两个施工小组执行。 第一小组:负责本次城网改造工程施工。 第二小组:配合第一小组停送电及工程竣工验收。 二、施工方案: 1、运输: ①水泥杆的运输:水泥杆到位后,利用拉杆车运至现场,分别到位。 ②导线及三盘运输:导线到位后,用放线车装载绑扎牢固后,用四轮车牵引运输到现场,进行放线。三盘到位后,用汽车运至现场进行安装。 2、施工进度表的执行: ①耕地内施工,可于春种前或秋收后进行施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变更。 ②其它地段施工随施工进度表进行。 3、施工方法: ①水泥杆起立:水泥杆到达现场后,利用12吨吊车进行立杆,人工扶正及回填土。水 泥杆起立前,需安装横担,进行电杆组立。 ②新建开关台组装:水泥杆组立后,由4人组装开关台金具、引线及开关安装,安装标准执行设计图纸。 ③导线架设:对于改造工程,采取旧线带新线方式进行放线,用汽车进行牵引,牵引过 程中通讯必须保持畅通,防止有卡线、断线等故障发生。 ④过路顶管:施工前需在路两侧挖4M X 3MX 4M的操作坑,以便于顶管施工。

架空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架空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一、器材检验 1、电杆、拉线地锚等混凝土制品质量检验:杆身、拉线地锚 混凝土表明不得有麻面、露筋、塌陷、脱皮。 a、环向裂纹宽度<1 b、纵向裂纹宽度<1 c、混凝土破碎部分<1/3电杆周长 d、混凝土破损表明<20 c㎡ 2、钢绞线、铁扎线、铁件质量检验:基本要求为镀锌光洁无 疤痕、无锈蚀、开裂、气泡和明显的锌瘤、锌渣,不得使用 焊接工艺器件;有螺纹铁件螺纹应完整,与螺母配合的松紧 适度符合公差。 3、光缆单盘测试 a、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对运到工地的光缆、器材的规格、程式 数量进行清点和外观检查、发现异常应重点检查。 b、工程所用的光缆器材必须有产品合格检验证。核对厂家测 试记录所列项目及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或部颁标准和设计要 求。 c、核对单盘的规格、程式和制造长度应符合订货合同规定和 设计要求。 d、对光缆的外观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做记录,在测 试时重点检验。

e、光缆开头检验时,应核对光缆端别,并在盘上标注。 f、光缆现场采用测试仪检验测试光纤衰减常数、光纤长度。 应按设计规定测试项目进行,发现问题向建设单位反映。 g、单盘光缆检验完毕,恢复光缆端头密封。 h、光缆金属护套对地绝缘应大于10000 MΩ* 。 i、对光缆尾纤及光缆接头盒等检查,看附件是否齐全,看规 格程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接头盒分直通型和分歧型。 二、根据施工图设计进行电杆、拉线测量定位 1、打洞前复核路由、测定电杆、拉线位置,复核时应确认杆 位设计偏差在允许范围,电杆与道路及其他建筑物、电力线 的隔距符合要求。 2、杆洞、拉线洞的施工 a、用拉线加固的电杆杆洞根部应内移半个根径。 b、杆洞深应符合各类土质的相应要求,其偏差应小于正负5。 c、杆洞应打成圆形,其洞径比电杆根径最大直径大15为宜。 d、为便于立杆,可在便于放置电杆侧开槽口,槽口深度应小 于1/2杆洞。 e、拉线洞的位置应由拉线出土点向外移,确保拉距。拉距比 宜等于1,如因地势限制,可在0.75~2间适当调整,超出此 范围应按规定调整拉线程式。

通信光缆线路施工规范(2014年修订版)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 一、电杆安装 1、为了确保架空光缆线路的安全、稳定、可靠,一般要求杆路离开水渠10m以外,离开县道、省道20m以外,离开国道、高速公路50m以外,当与其它通信杆路平行靠近时,一般应保持有10m的有效间距,与其它管线、直埋线路应保持3米的距离,一些特 序号建筑物名称最小水平净距备注 1 铁路(距最近的钢轨)地面杆高的4/3 2 公路(距公路路肩)地面杆高或满足公路部门的要求 3 人行道(距边石)或根据城建部门批准位置 4 消火栓 5 通信杆、广播杆、低压电力杆地面杆高的4/3 电杆与电杆的距离 6 地下管线(上下水管、煤气管等) 电杆与地下管线平行的距离 7 地下管线(电信管道、直埋电缆) 电杆与它们平行时的距离 8 房屋建筑(距建筑物边缘) 9 市区树木 10 郊区、农村树木 路和铁路等可根据实际地形选用杆高,杆高选用必须符合架空光缆线路最低线条及跨越其它建筑物的最小垂直净距标准,架空线路与其他电力交叉跨越平行时的间隔距离的要求详见下表: 序号其它建筑物名称最小垂直距离(m) 备注 1 距铁路轨面缆线最低点至轨面 2 距公路、市区主要道路路面公路转弯处应为倾斜的最高点 3 距一般道路路面包括农村机耕道、农用车道等 4 距通航河流航帆顶点在最高水位时 5 距不通航河流顶点在最高水位时及漂浮物上

6 距房屋屋顶跨越房顶、跨越屋脊 7 与其它通信线交越间距 8 距树枝顶 9 沿街坊小巷架设距地面货车不能通行路段 10 高农作物地段最低缆线与农作物、农机的最高点 间的净距,应不小于 11 其它一般地型距地面个别特殊山坡容许不小于 于条)。当线路路由受地形或其它障碍物的原因杆档距离在120米以上,按长杆档考 虑装置辅助吊线,应选用9米以上的电杆;当杆挡距离小于120米以下时,应考虑选 用8米以上的电杆; 4、角杆应在线路转角点内移10-15cm,因地形限制装设撑杆的角杆可不内移,吊线收紧后,角杆应向拉线方向倾斜半个杆梢左右;终端杆竖立后应向拉线侧倾斜10-20cm; 5、直线杆路的电杆位置应在线路路由中心线上,电杆中心线在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5cm,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不允许有眉毛或“∽”弯; 6、电杆埋深必须符合下表要求: 土质分类 杆长(m) 普通土硬土水田、湿地石质 注:1、表中石质电杆洞深偏差应小于±3cm,其他土质电杆洞深偏差应小于±5cm。 2、杆洞回土要求分层夯实,杆根培土一般应高于地面5-10cm,在郊区应高于地面 10-15cm。 3、对于不足40cm的浅表土石质地段,除去表土层,电杆洞深按石质要求深度。 4、对于12m以上的特种电杆的洞深要求应按设计文件规定实施。 9、电杆杆号必须面朝公路,并按照光缆线路A端到B端的方向递增编号,字体为白底黑色宋体,最下面字体距地面米。具体要求及杆号模板如下: 95cm 10cm 顺店5cm ∣10cm 花石5cm

GB50061-97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66kv or under over-head electrical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GB 50061-97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8年6月1日 1 总则 1.0.1 为使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设计做到供电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和检修维护,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66KV及以下交流架空电力线路(以下简称架空电力线路)的设计。 1.0.3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必须认真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发展规划,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 艺和新结构。 1.0.4 架空电力线路的杆塔结构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1.0.5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路径 2.0.1 架空电力线路路径的选择,应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综合考虑运行、施工、交通条件和路径长度等因素,统筹兼顾,全面安排,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2.0.2 市区架空电力线路的路径,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线路路径走廊位置,应与各种管线和其他市政设施统一安排。 2.0.3 架空电力线路路径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减少与其他设施交叉;当与其他架空线路交叉时,其交叉点不应选在被跨越线路的杆塔顶上。

2 架空电力线路跨越架空弱电线路的交叉角,应符合表2.0.3的要求。 表2.0.3 架空电力线路与架空弱电线路的交叉角 注:架空弱电线路等级划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3 3KV及以上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跨越储存易燃、易爆物的仓库区域。架空电力线路与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厂房和库房、易燃易爆材料堆场以及可燃或易燃、易爆液(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的规定。 4 应避开洼地、冲刷地带、不良地质地区、原始森林区以及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其他地区。 5 不宜跨越房屋。 2.0.4 架空电力线路通过林区,应砍伐出通道。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线路两侧向外各延伸5m。35KV和66KV线路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线路两侧向外各延伸林区主要树种的生长高度。通道附近超过主要树种自然生长高度的个别树木,应砍伐。树木自然生长高度不超过2m或导线与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的垂直距离应符合本规范表11.0.11的规定,在不影响线路施工运行情况下,可不砍伐通道。 2.0.5 架空电力线路通过果林、经济作物林以及城市绿化灌木林时,不宜砍伐通道。 2.0.6 耐张段的长度宜符合下列规定: 1 35KV和66KV线路耐张段的长度,不宜大于5km; 2 10KV及以下线路耐张段的长度,不宜大于2km。 3 气象条件 3.0.1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的气温应根据当地10-20年气象记录中的统计值确定。最高气温宜采用+40℃。 在最高气温工况、最低气温工况和年平均气温工况下,应按无风、无冰计算。 3.0.2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采用的年平均气温,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1 当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3-17℃之间时,年平均气温应取与此数邻近的5的倍数值; 2 当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小于3℃或大于17℃时,应将年平均气温减少3-5℃后,取与此数邻近的5的倍数值。 3.0.3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采用的导线或地线的覆冰厚度,在调查的基础上可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