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人口增长及结构分析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人口增长及结构分析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人口增长及结构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c7259018.html,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人口增长及结构分析

作者:吴承逊杨子麒邹也

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6年第08期

【摘要】城镇化是当今中国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率也不断地提高。农村人口问题影响着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本文将利用相关数学建模的方法探讨农村人口增长模型及人口结构,并对未来的农村人口进行预测分析。

【关键词】人口模型;城镇化;农村人口

一、前言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自改革开放起,农村城镇化由概念慢慢变成了现实,今日城镇化进程日益加深,城镇人口不断攀升。当然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农村人口占据中国人口组成中很大的份额。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事实上,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而社会发展与进步完全是为了人,也是依赖于人之本身的。

因此,不难发现: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这是由于人口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人口的规模适度、人口素质优良与人口结构合理的状态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利用数学建模的知识来模拟出一个人口增长模型,当我们建立相关的人口模型预言人口的变化情况时,是能够很好的预测出城镇化的程度。

二、模型建立

(一)样本选择

三堂街镇是湖南省一个典型小镇,其人口数量及结构在我国中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根据桃江县统计局人口资料,在前期准备中得到了两组相隔十年的数据,分别是2000年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时间间隔较大,因此我们首先应当考虑模型的选取。

这里我们不便直接采用Logistic人口增长模型,因为1、Logistic人口增长模型适用于有着长期数据追踪的案例。而中国小型城镇、农村往往由于人口流动性大、迁移频繁等问题无法精确的记录人口数目。再者,本例所有数据稀缺。无法精确拟合出Logistic人口增长模型所需系数。2、Logistic人口增长模型是以人口整体作为参照的模型,无法拟合出年龄段人口。为此,我们决定采取以年龄段作为组别,建立一个描述人口增长规律的数学模型。我们建立此模型的出发点则是在假定每一个年龄组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是确定的这一基础下进行。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基本要求] 1.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3.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典型分布区。4.了解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 [发展要求] 阐述人口增长模式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一、人口增长 1.人口增长的历程 在历史上,人口增长有慢有快,这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有关。 2.人口自然增长率 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3.影响因素? ???? 生物学规律 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 4.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温馨提示] 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和人口基数大小的共同影响。例如,我国目前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呈下降趋势,但每年增加的人口数量依然相当庞大。 二、人口增长模式 1.“高—高—低”模式

3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温馨提示]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原因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逐步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状况,人们的营养水平和保障生命的各种条件,特别是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也就是说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都是死亡率下降的必要条件,这也正是人口增长模式转变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原因。 [教材P2~3活动] 1.埃及1.81 美国0.60 2.计算结果表明埃及人口增长速度快,美国人口增长速度慢。 3.2010年,埃及自然增长的人口约146.8万,美国自然增长的人口约185.6万;美国自然增长的人口更多些。 [教材P3活动] 1.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发达国家工业化程度高,现代化大生产要求劳

不确定分析方法中概率分析的应用

不确定分析方法中概率分析的应用 【摘要】工程经济课程中有风险与不确定分析内容。其中概率分析计算繁琐难度较大,学生接受很难。教材略讲例题很少,学生无所适从。下面选取一例题给出详细解答过程,供大家学习参考。本文利用统计方法对此问题进行了推导计算。以本文飨于好学的学生与各位同仁。 【关键词】概率净现值期望值 工程经济不确定性分析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盈亏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其中尤以概率分析最难理解。高职教材只是略讲,所示例题极少。下面举一例详细解答,与各位同仁共勉。 某项目需投资20万元,建设期1年。根据预测,项目生产期的年收入(各年相同)为5万元、10万元和12,5万元的概率分别为0.3、0.5和0.2 。在每一收入水平下生产期2、3、4、5年的概率分别为0.2、0.2、0.5和0.1 。折现率按10%计算,试对项目净现值的期望值进行累计概率分析。 【解】对项目净现值的期望值进行累计概率分析,必须求出期望值,更要先明确发生的概率值。生产期与年收入都不确定且有多种情况,每一种组合发生的概率最好交叉列表确定,以免遗漏。年收入有三种情况,生产期有四种类型,将有12个NPV值出现,列交叉表求出每个NPV出现的概率。 投资费用发生在第一年,而不是0期,年金从第二期开始,套用年金现值公式求得P在第一期,再用现值公式转换到零期。 当年收入为5万元,根据不同的生产期对应不同的NPV值: 生产期为2年:NPV=〔-20+5(P/A,10%,2)〕(P/F,10%,1)=-10.2933 生产期为3年:NPV=〔-20+5(P/A,10%,3)〕(P/F,10%,1)=-6.8778 生产期为4年:NPV=〔-20+5(P/A,10%,4)〕(P/F,10%,1)=-3.7332 生产期为5年:NPV=〔-20+5(P/A,10%,5)〕(P/F,10%,1)=-0.9509

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分析及优度评价

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分析及优度评价 摘要:本文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产业结构优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浙江省的产业结构优度进行了综合评价,从而得出了关于浙江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方面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浙江省;产业结构;综合评价 一、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产业结构是指一定区域经济内的产业构成和各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比例,以及其相互间发生作用的方式和途径。它从两个角度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和经济增长的基本途径,一是从“内在作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了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及其作用方式演化的规律,二是从“量和比例的关系”角度静态地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产业间技术经济数量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具有三大特性,即层次性、相关性和相对性。 区域经济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产业部门,三次产业分类法便是一种常见的划分方法。本文中所说的产业结构,主要侧重于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通过产业的产值比重而体现,产业结构的变动则主要表现为各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动。本文采用Moore结构变化值来测定产业结构变动。该指标将区域经济划分为多个产业部门,各部门的产值比重构成一组多维向量,两时期所构成的两组向量间的空间夹角θ即为产业结构变化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式中:θ即为产业结构向量夹角,即为所求Moore值;Qi t表示第t期i产业产值所占总产值的比重;Qi t-1表示第t-1期i产业产值所占总产值的比重。θ值越大,表明产业结构变动越大。依据浙江省历年统计年鉴,选取浙江省1991-2011年的三次产业比重的统计数据,计算出产业结构θ值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1991年与1992年浙江省的产业结构变动最大,其θ值分别为0.067和0.069,在这之后,产业结构变动幅度骤然减小到1994年的0.019,直到1999年,都保持在这一水平左右,在2000年,浙江省的产业结构有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产业结构变动值上升到0.041,到2003年又回落到0.025,此后变动幅度逐渐减小,到2009年产业结构出现了一次较大的变动,其θ值达到了0.044,之后迅速下降到2010年的0.007。总的来看,浙江省的产业结构出现过三次短期的大幅度变动,其余时间内,产业结构一直处于较小幅度的波动之中。 二、浙江省产业结构优度评价 从产业结构的变动分析,可以看出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但如果要对产业结构的现状有一个综合的把握和了解,则必须对产业结构的优度进行研究。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复试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材料现代分析方法 Ⅰ、考试总体要求 掌握X射线衍射分析(XRD)、电子显微分析(SEM、TEM)、红外光谱分析(IR)及热分析(DTA、DSC和TG)等分析方法的设备构造、工作原理、表征技术和应用。要求能够正确选用现代分析技术开展材料组成、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科学研究能力。 Ⅱ、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X射线衍射分析(30-40%) (1) 掌握X射线物理学基础、X射线衍射理论、X射线衍射方法; (2) 理解定性、定量分析原理,PDF卡片的组成; (3) 掌握物相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4) 了解XRD的典型应用。 2、扫描电镜(20-30%) (1) 了解采用的分析信号,电镜结构、成像原理及用途; (2) 掌握试样制备方法,图像的解释; (3) 掌握电子探针的原理、结构、用途及性能比较,谱图分析方法。 3、透射电镜(15-25%) (1) 了解电子与物质作用信号,透射电镜结构及成像原理; (2) 掌握薄膜及复型试样制备方法; (3) 掌握选区电子衍射及衍射花样的分析。 4、热分析技术(10-15%) 掌握差热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热重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5、光谱分析(5-10%) (1) 掌握光谱分析的原理、特征和应用; (2) 了解有机化合物基团的特征吸收频率; (3) 熟悉红外光谱的解析方法。 6、其它现代分析方法(0-5%)

Ⅲ、考试方式 1、考试方法:笔试,闭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120分钟。 Ⅴ、参考书: 1.材料科学研究与测试方法,第二版,朱和国,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2.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左演声,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分析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China 盛成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统计学专业2007(2)班 200771078 指导教师:李芳芝讲师 摘要: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确引导消费趋势,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必要对我国各省市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考察和研究,以期发现特点和规律从而更方便引导正确消费。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结构特点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对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异同进行考察并作分类研究,总结得出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从理论角度出发,消费需求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上。要增加居民合理消费,就要从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入手。只有了解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掌握消费需求的重点和发展方向,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消费者合理扩大消费,才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相协调,才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消费结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Abstract:For consummating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directing the consumption tendency, improving the daily living standard,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on each region of our country to discover the character and the laws for appropriate consumption. This paper utilizes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on different structure features and different regions. Through this paper we can know that people in our country which prefer to entertainment, education, express the increasing trend. In theory, the content of consumer demand reflect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Only study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can enhance the reasonable inhabitant consumption. It will provide the favourable politic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trim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insur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f we understand the trend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consumption demands. Keyword: Consumption Structure;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抽样调查资料可以做哪些统计分析

抽样调查资料可以做哪些统计分析 篇一:以下内容是某地区对居民消费支出抽样调查汇总资料进行分析的结果,其中不属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

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篇二:如何做好统计结果分析 如何做好统计结果分析 在做社会科学研究的时候,调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们做一个调查,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得到了大量的一手数据,然而,如果我们在做数据分析的时候采取的方法不科学的话,可能会导致分析结果与真实情况存在偏差,甚至得到相反的结果。 举个简单的例子,某政府关于某个项目出台了A、B两套拟案,分别在甲、乙两个地区做民意调查,调查的数据统计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套拟案的满意度数据 根据这个统计结果,哪个方案更让人们满意呢?我们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北京工业大学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北京工业大学 篇一:13103105-材料现代分析方法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3103105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 适应专业:材料物理 总学时:54学时 总学分:3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介绍材料微观形貌、结构及成分的分析与表面分析技术主要方法及基本技术,简单介绍光谱分析方法。包括晶体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分析、X射线光电子谱仪、原子光谱、分子光谱等分析方法及基本技术。 授课教材:《材料分析测试方法》,黄新民解挺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XX年。 参考书目: [1]《现代物理测试技术》,梁志德、王福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XX 年。 [2]《X射线衍射分析原理与应用》,刘粤惠、刘平安编,化学工业出

版社,20XX年。 [3]《X射线衍射技术及设备》,丘利、胡玉和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XX年。 [4]《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左演声、陈文哲、梁伟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XX年。 [5]《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周玉、武高辉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 [6]《材料结构表征及应用》,吴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XX年。 [7]《材料结构分析基础》,余鲲编,科学出版社,20XX年。 二、课程教育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X射线衍射仪及电子显微镜的结构,掌握X-射线衍射及电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试样制备的基本要求及方法,了解材料成分的分析与表面分析技术的主要方法及基本技术,了解光谱分析方法,能够利用上述相关仪器进行材料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表面分析研究。学会运用以上技术的基本方法,对材料进行测试、计算和分析,得到有关微观组织结构、形貌及成分等方面的信息。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X射线的物理基础 教学重点:X射线的产生及其与物质作用原理 教学难点:X射线的吸收和衰减、激发限 教学时数:2学时

法制渗透教案__第一节__人口增长模式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贵定一中地理组:骆用刚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人口增长快慢的决定因素。 2.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 3.通过比较分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地理数据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数据信息来分析整理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 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 2.通过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资料、案例,使学生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3.通过分析环境对人口的影响,树立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法制教育 学习并了解我过的婚姻法中的适婚年龄以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 二.教学的重点: 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其分布,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三.教学难点: 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图例分析法、讲授法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的同学都是90后,家里一般都是有一两个姊妹,有些可能就是独生子女,我们再来看我们的父辈,姊妹一般都是有好几个,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为什么要实现计划生育?人口的增长又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来学习人口增长。一、人口增长(板书) 师:现在由同学们来阅读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叙述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的增长为什么有慢有快?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生:人口增长的历史特点:城“J”形曲线,有快有慢,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有关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师:现在有同学们来做一下活动1:2000年埃及和日本两国人口统计资料分析。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两国人口增长的差异。两国人口各增长多少。 分组讨论交流:影响人增长快慢的因素有哪些?(结合地图册P1)哪些因素是正增长、哪些是负增长?起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 生:“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练习与答案修改

一、选择题 1.用来进行晶体结构分析的X 射线学分支是( B ) A.X 射线透射学; B.X 射线衍射学; C.X 射线光谱学; 2. M 层电子回迁到K 层后,多余的能量放出的特征X 射线称( B ) A. K α; B. K β; C. K γ; D. L α。 三、填空题 1. 当X 射线管电压超过临界电压就可以产生 连续 X 射线和 特征 X 射线。 2. X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可以产生 俄歇电子 、 透射X 射线 、 散射X 射线 、 荧光X 射线 、 光电子 、 热 、 、 。 3. X 射线的本质既是 波长极短的电磁波 也是 光子束 ,具有 波粒二象 性 性。 5. 短波长的X 射线称 ,常用于 ;长波长的X 射线称 ,常用于 。 一、选择题 1.有一倒易矢量为*+*+*=*c b a g 22,与它对应的正空间晶面是( )。 A. (210); B. (220); C. (221); D. (110);。 2.有一体心立方晶体的晶格常数是0.286nm ,用铁靶K α(λK α=0.194nm )照射该晶体能 产生( )衍射线。 A. 三条; B .四条; C. 五条;D. 六条。 3.一束X 射线照射到晶体上能否产生衍射取决于( )。 A .是否满足布拉格条件; B .是否衍射强度I ≠0; C .A+B ; D .晶体形状。 4.面心立方晶体(111)晶面族的多重性因素是( )。 A .4; B .8; C .6; D .12。 二、填空题 1. 倒易矢量的方向是对应正空间晶面的 ;倒易矢量的长度等于对应 。 2. 只要倒易阵点落在厄瓦尔德球面上,就表示该 满足 条件,能产生 。 3. 影响衍射强度的因素除结构因素、晶体形状外还 有 , , , 。 4. 考虑所有因素后的衍射强度公式为 ,对于粉末 多晶的相对强度为 。 5. 结构振幅用 表示,结构因素用 表示,结构因素=0时没有衍射我们称 或 。对于有序固溶体,原本消光的地方会出现 。 三、选择题 1.最常用的X 射线衍射方法是( )。 A. 劳厄法; B. 粉末多法; C. 周转晶体法; D. 德拜法。 2.德拜法中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的底片安装方法是( )。 A. 正装法; B. 反装法; C. 偏装法; D. A+B 。 3.德拜法中对试样的要求除了无应力外,粉末粒度应为( )。 A. <325目; B. >250目; C. 在250-325目之间; D. 任意大小。 4.测角仪中,探测器的转速与试样的转速关系是( )。 A. 保持同步1﹕1 ; B. 2﹕1 ; C. 1﹕2 ; D. 1﹕0 。 5.衍射仪法中的试样形状是( )。

问卷调查的常用统计分析

最近做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找到一篇很好的文章,是关于如何使用SPSS 输入各种问卷题型,如何进行统计分析,对于初涉采用统计软件处理调查问卷的人来说,是很实用的!在此与大家分享!特别是,关于不同的题型如何输入,是很详细的! SPSS问卷分析最白痴问题---编码录入及描述统计详解 问卷调查的方法用得很广泛,对于没有接触过spss的人第一步面临的就是问卷编码问题,有很多外专业的同学都在问这个问题,现在通过举例的方法详细讲解如下,以方便第一次接触SPSS的同学也能做简单的分析。后面还有分析时的操作步骤,以及比较适用的深入统计分析方法的简单介绍。自己写的,错误之处请指正, 调查分析问卷回收,在经过核实和清理后就要用SPSS做数据分析,首先的第一步就是把问题编码录入。 SPSS的问卷分析中一份问卷是一个案,首先要根据问卷问题的不同定义变量。定义变量值得注意的两点:一区分变量的度量,Measure的值,其中Scale 是定量、Ordinal是定序、Nominal是指定类;二注意定义不同的数据类型Type 各色各样的问卷题目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单选、多选、排序、开放题目四种类型,他们的变量的定义和处理的方法各有不同,我们详细举例介绍如下: 问卷调查的方法用得很广泛,对于没有接触过spss的人第一步面临的就是问卷编码问题,有很多外专业的同学都在问这个问题,现在通过举例的方法详细讲解如下,以方便第一次接触SPSS的同学也能做简单的分析。后面还有分析时的操作步骤,以及比较适用的深入统计分析方法的简单介绍。自己写的,错误之处请指正, 调查分析问卷回收,在经过核实和清理后就要用SPSS做数据分析,首先的第一步就是把问题编码录入。 SPSS的问卷分析中一份问卷是一个案,首先要根据问卷问题的不同定义变量。定义变量值得注意的两点:一区分变量的度量,Measure的值,其中Scale 是定量、Ordinal是定序、Nominal是指定类;二注意定义不同的数据类型Type 各色各样的问卷题目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单选、多选、排序、开放题目四种类型,他们的变量的定义和处理的方法各有不同,我们详细举例介绍如下: 1 、单选题:答案只能有一个选项 例一当前贵组织机构是否设有面向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系统? A有 B 正在开创 C没有 D曾经有过但已中断 编码:只定义一个变量,Value值1、2、3、4分别代表A、B、C、D 四个选项。

风险分析方法与工具(DOC 6)

风险分析方法与工具(DOC 6)

风险分析方法与工具 自1973年芝加哥商会期权交易所(CBOE)将标准化股票期权引入之后,金融期权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80年代以后,各种股票指数期权、利率期权、外汇期权以及金融期货期权等不断涌现,金融期权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阶段。在所有的金融工具中,当数期权结构最为复杂、品种也最多。可以说,它是现代金融工程学的精华之所在,也是现代金融创新技术的集中体现。 中国加入WTO之后,金融市场将进一步开放,金融创新将越来越普遍。无论从金融机构发展核心竞争力的角度,还是从管理当局实施金融监管的角度,了解金融创新的机理都是极为必要的。为此,我们有必要选择金融期权进行剖析,了解各种衍生技术,掌握现代金融创新之精要。 一、金融期权的形成与发展 18世纪,英国南海公司的股票股价飞涨,股票期权市场也有了发展。南海"气泡"破灭后,股票期权曾一度因被视为投机、腐败、欺诈的象征而被禁止交易长达100多年。早期的期权合约于18世纪90年代引入美国,当时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刚刚成立。19世纪后期,被喻为"现代期权交易之父"的拉舍尔·赛奇(Russell Sage)在柜台交易市场组织了一个买权和卖权的交易系统,并引入了买权、卖权平价概念〔1〕。然而,由于场外交易市场上 期权合约的非标准化、无法转让、采用实物交割方式以及无担保,使得这一市场的发展非常缓慢。 1973年4月26日,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成立,开始了买权交易,标志着期权合约标准化、期权交易规范化。70年代中期,美洲交易所(AMEX)、费城股票交易所(PHLX)和太平洋股票交易所等相继引入期权交易,使期权获得了空前的发展。1977年,卖权交易开始了。与此同时,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开始了非股票期权交易的探索。1982年,芝加哥货币交易所(CME)开始进行S&P 500期权交易,它标志着股票指数期权的诞生。同年,由芝加哥期权交易所首次引入美国国库券期权交易,成为利率期权交易的开端。同在1982年,外汇期权也产生了,它首 次出现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交易所(ME)。该年12月,费城股票交易所也开始了外汇期权交易。1984年,外汇期货期权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国际货币市场(IMM)登台上演。随后,期货期权迅速扩展到欧洲美元存款、90天短期及长期国库券、国内存款证等债务凭证期货,以及黄金期货和股票指数期货上面,几乎所有的期货都有相应的期权交易。 此外,在80年代金融创新浪潮中还涌现出一支新军"新型期权"(exotic options),它的出现格外引人注目。"新型"之意是指这一类期权不同于以往,它的结构很"奇特",有的期权上加期权,有的则在到期日、协定价格、买入卖出等方面含特殊规定。由于结构过于复杂,定价困难,市场需求开始减少。90年代以来,这一势头已大为减弱。90年代,金融期权的发展出现了另一种趋势,即期权与其它金融工具的复合物越来越多,如与公司债券、抵押担保债券等进行"杂交",与各类权益凭证复合,以及与保险产品相结合等,形成了一大类新的金融期权产品。 二、期权衍生的基本方式之一:权基替换

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摘要] 本文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对浙江省1978-2007年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总量以及人均GDP、人口等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虽然浙江的产业结构变迁符合结构演变规律,但目前浙江的结构转换滞后于总量增长。虽然目前第二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大,且超过其份额,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其将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下降,且人口的增长将加速这一进程。因此不能盲目扩大第二产业,应着力提高其产业竞争力。第三产业无论是产值比例还是就业比例均随着人均GDP及人口的增加而提高,且具有最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应大力发展,同时还应处理好三农问题。 [关键词] 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 一、引言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将打破原有的均衡,促进资源的重新配置与有效利用,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转换。合理的产业结构将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将阻碍经济的有序发展。30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我国中长期发展过程中一切重大问题的解决均依靠结构性矛盾的缓解。 以钱纳里和库兹涅茨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认为经济发展依赖于结构转换,“把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进程理解为经济结构全面转变的一个组成部分最恰当不过”。近年来我国已有不少学者对产业结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刘伟(1995)通过发达国家经济的初期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相比较,证明工业化未完成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工业制造业。刘伟、李绍荣(2002)通过对中国经济的实证分析表明,第三产业的结构扩张会降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经济规模的正效应。刘治(2006)、江小涓(2006)等也纷纷指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由于不同的省市具有不同的特点,其资源配置方式也有较大的不同,因此不少学者以某一省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但大多以某一模型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每一模型总有其优缺点,单独使用一个模型进行分析其说服力不强。本文将以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浙江为例,以3个模型为基础,除对产业结构总量进行分析外,还对产值结构、就业结构与人均GDP、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这样全方位的分析力求得出一个更加真实的结论,从而为制定恰当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提供事实依据。 二、产业结构的一般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很有用,请好好学习之。 北语之声论坛专业精华转贴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是语法学基础里 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老师上课也会讲到,我在这 里把最简略的内容写在下面,希望能对本科生的专业课学习有所帮助 详细阐释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的具体内涵:一. 中心词分析法: 分析要点: 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 2.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 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 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 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 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

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 5.分析步骤是,先分清句子的主要成分,再决定有无连带成分,最后指出附加成分。 标记: 一般用║来分隔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用══标注主语,用——标注谓语,用~~~~~~标注宾语,用()标注定语,用[ ]标注状语,用< >标注补语。 作用: 因其清晰明了得显示了句子的主干,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适合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推动汉语教学语法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还可以分化一些歧义句式。比如:我们五个人一组。 (1)我们║五个人一组。(2)我们五个人║一组。 总结:中心词分析法可以分化一些由于某些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可以做不同的句子成分而造成的歧义关系。 局限性: 1.在一个层面上分析句子,

层次性不强; 2.对于一些否定句和带有修饰成分的句子,往往难以划分; 如:我们不走。≠我们走。 封建思想必须清除。≠思想清除。 3. 一些由于句子的层次关系 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句子无法分析; 如:照片放大了一点儿。咬死了猎人的狗。 二. 层次分析: 含义: 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就叫层次分析。 朱德熙先生认为,层次分析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是一种分析方法,而是应当看做一种分析原则,是必须遵守的。(可以说说为什么) 层次分析实际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切分,一是定性。切分,是解决一个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到底是哪些;而定性,是解决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之间在句法上是什么关系。

X风险分析及方法简述

风险分析及方法简述(中英文) 1 Basic Risk Management Facilitation Methods 基本的风险管理的便利方法 Some of the simple techniques that are commonly used to structure risk management by organizing data and facilitating decision-making are: 下面是一些简单的通常使用的方法,进行风险管理和制定决策: ? Flowcharts/流程图 ? Check Sheets/检查清单 ? Process Mapping/过程图 ? Cause and Effect Diagrams (also called an Ishikawa diagram or fish bone diagram)/因果图(或者叫鱼骨图) 2 Failure Mode Effects Analysis (FMEA) 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 2.1 Describe/描述 FMEA (see IEC 60812) provides for an evaluation of potential failure modes for processes and their likely effect on outcomes and/or product performance. Once failure modes are established, risk reduction can be used to eliminate, contain, reduce or control the potential failures. FMEA relies on product and process understanding. FMEA methodically breaks down the analysis of complex processes into manageable steps. It is a powerful tool for summarizing the important modes of failure, factors causing these failures and the likely effects of these failures. FMEA提供了工艺潜在失效模式的评估和对产品性能或结果的潜在影响。一旦将建立了失效模式,风险的降低可被用来消除、囊括、降低或控制潜在的失效活动。FMEA依赖于对产品和工艺的理解。FMEA将复杂的工艺系统地分解为简单的步骤。FMEA对重要的失效模式、引起失效的因素以及失效可能带来的后果进行汇总的有力工具。 2.2 Potential Areas of Use(s) 使用的潜在区域 FMEA can be used to prioritize risks and monitor the effectiveness of risk control activities. FMEA可用来安排风险的优先顺序,监控风险控制活动的有效性。 FMEA can be applied to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and might be used to analyze a manufacturing operation and its effect on product or process. It identifies elements/operations within the system that render it vulnerable. The output/ results of FMEA can be used as a basis for design or further analysis or to guide resource deployment. FMEA可用于设备和设施,也可用于分析某一生产操作及其对产品或工艺的影响。它可识别系统内的元素/操作的弱点。FMEA的结果可被作为设计或深入分析或指导资源配置的依据。 3 Failure Mode, Effects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 (FMECA) 失效模式、效果与关键程度的分析 3.1 Describe/描述 FMEA might be extended to incorporate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degree of severity of the consequences, their respective probabilities of occurrence, and their detectability, thereby becoming a Failure Mode Effect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 (FMECA; see IEC 60812). In order for such an analysis to be performed, the product or process specifications should be established. FMECA can identify places where additional preventive actions might be appropriate to minimize risks.

【2018-2019】浙江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1)论文模板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推荐下载使用!==浙江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1)论文 改革开发的30年来,浙江经济增长很快。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201X年全省生产总值为2148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增幅比上年回落4.6个百分点,比全国高出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95.4亿元,增长3.9%,增幅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1580.3亿元,增长9.4%,增幅回落6.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8811.2亿元,增长11.8%,增幅回落3.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例为5.1∶53.9∶41,三产比重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一、二产增加值比重分别下降0.2和0.1个百分点。从上面的数据不难发现,尽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较大,但是浙江的经济总体上仍然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第一产业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第二、三产业尽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但是仍然保持增长,对经济的贡献仍然较大。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最重要的课题,也是宏观经济的目标。经济增长不仅包含经济总量的增加,而且还包含经济结构的转变、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课题之一。克拉克(1940)搜集整理了若干国家一定时期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转移的统计资料得出了如下结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移动。霍利斯·B·钱纳里根据多国模型的标准模式,提出工业化阶段理论,将经济结构转变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罗默(2000)通过对经济增长的计算后认为:长期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进步(含经济制度的变迁)贡献的,而短期经济增长是由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的增加所贡献的。刘伟、李绍荣、黄桂田、盖文启(201X)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资本、劳动和技术是在一定产业结构中组织在一起进行生产的,对于给定的资本、劳动和技术,不同的产业结构会导致不同的生产。本文以浙江省为例,研究了浙江省经济增长中的结构变迁特征和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适合浙江的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为未来浙江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经济均衡发展,从而促进浙江省经济快速增长提供重要参考。一、各产业部门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 1.模型。由各产业部门和技术及制度因素确定的生产函数为:式中:Y为总产出;(i=1,2,…,n)表示第i产业部门的产出;A为技术及制度等因素。在此需进一步说明统计意义上的总产出量与产业产出量之间的恒等关系,从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角度讲总产出量恒等于所有产业的产出量之和,然而在一定经济制度之下,有的产业之间会出现极高的共线性,或有的产业自身对总产出没有显著的贡献,但与其他产业合在一起却对总产出有极大的解释作用,对于这部分产业我们视其为经济制度的一部分,而非经济的一个产业部门。因此,在上述的函数中可能不存在总产出量等于所有产业产出量之和的恒等关系。对式(1)求时间的导数可得:从趋势图上,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浙江总体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发展比较缓慢,三个产业对GDP

2016《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复习题

《近代材料测试方法》复习题 1.材料微观结构和成分分析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分别可以用什么方法分析? 答:化学成分分析、晶体结构分析和显微结构分析 化学成分分析——常规方法(平均成分):湿化学法、光谱分析法 ——先进方法(种类、浓度、价态、分布):X射线荧光光谱、电子探针、 光电子能谱、俄歇电子能谱 晶体结构分析: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 显微结构分析: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扫面电子显微镜、扫面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场离子显微镜 2.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有哪些现象和规律?利用这些现象和规律可以进行哪些科学研究工作,有哪些实际应用? 答:除贯穿部分的光束外,射线能量损失在与物质作用过程之中,基本上可以归为两大类:一部分可能变成次级或更高次的X射线,即所谓荧光X射线,同时,激发出光电子或俄歇电子。另一部分消耗在X射线的散射之中,包括相干散射和非相干散射。此外,它还能变成热量逸出。 (1)现象/现象:散射X射线(想干、非相干)、荧光X射线、透射X射线、俄歇效 应、光电子、热能 (2)①光电效应:当入射X射线光子能量等于某一阈值,可击出原子内层电子,产生光电效应。 应用:光电效应产生光电子,是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的技术基础。光电效应 使原子产生空位后的退激发过程产生俄歇电子或X射线荧光辐射是 X射线激发俄歇能谱分析和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的技术基础。 ②二次特征辐射(X射线荧光辐射):当高能X射线光子击出被照射物质原子的 内层电子后,较外层电子填其空位而产生了次生特征X射线(称二次特征辐射)。 应用:X射线被物质散射时,产生两种现象:相干散射和非相干散射。相干散射 是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的基础。 3.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有哪些现象和规律?利用这些现象和规律可以进行哪些科学研究工作,有哪些实际应用? 答:当电子束入射到固体样品时,入射电子和样品物质将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发生弹性散 射和非弹性散射。伴随着散射过程,相互作用的区域中将产生多种与样品性质有关的物理信 息。 (1)现象/规律: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吸收电子、透射电子、俄歇电子、特征X射 线 (2)获得不同的显微图像或有关试样化学成分和电子结构的谱学信息

我国居民消费现状的统计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现状的统计分析 专业:经济学姓名:000 学号:00000000 一、我国城镇居民现状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家连续出台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措施和实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全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强劲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结构不合理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本文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总结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横向分析 第一,食品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一致。但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恩格尔系数相差太过悬殊,城镇最低收入户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而最高收入户的生活水平按照恩格尔系数的评价标准早已达到了富裕型,甚至接近最富裕型。第二,衣着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缓慢上升,到高收入户又有所下降,但各收入组支出比重相差不大。衣着支出比重没有更多的递增且最高收入户的支出比重有所下降,这些都符合恩格尔定律关于衣着消费的引申。随着收入的增加,衣着支出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事实上,在当前的价格水平和服装业的发展水平下,城镇居民的穿着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且居民对衣着的需求也不是无限膨胀的,即使收入水平继续提高,也不需要将更大的比例用于购买服饰用品了。第三,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和杂项商品与服务的支出比重呈逐组上升趋势,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随收入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和改善。第四,医疗保健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提高呈现一种两端高、中间低的走势。这是因为医疗保健支出作为生活必须支出,不论居民生活水平高低,都要将一定比例的收入用于维持自身健康,而且由于医疗制度改革,加重了个人负担的同时,也减小了旧制度可能造成的不同行业、不同体制下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差别,因而不同收入等级的居民在医疗保健支出比重上差别不大。第五,居住支出比重基本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我国居民消费能级不断提升,住宅商品正在越来越成为城镇居民关注的热点是相吻合的,同时与恩格尔定律的引申也是一致的。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的消费状况虽然受价格水平、消费习惯、消费环境、消费心理预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归根结底仍取决于居民的收入水平,要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必须增加居民收入。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加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仅可以提高全国城镇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促进消费结构向着更加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而且在启动内需,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方面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纵向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居民的各项支出显著增加。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到追求质的提高,从以衣食消费为主的生存型到追求生活质量的享受型、发展型,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城镇居民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三项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食品类支出比重降幅最大;衣着类有所下降;家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