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成本沉没效应的一些思考

对成本沉没效应的一些思考
对成本沉没效应的一些思考

对成本沉没效应的一些思考

摘要成本沉没效应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非理性行为,本文概述了成本沉没效应的定义及相关理论,并且对成本沉没效应在一些应用问题进行了解释与阐述,揭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容易出现的决策误区,为理性决策提供了相应的依据。

关键词成本沉默效应;应用问题;理性决策

人生而有“趋利避害”之心,穿梭于纷繁世事中,我们总是期望决策时能少一些失误,多一些英明。然而,人毕竟是“有限理性”的动物,面对各种选择,容易顾此失彼,甚至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沉没成本在经济学上指已经支付了并无法收回的成本,根据经济逻辑的法则,沉没成本与制定决策应是不相关的。但是在人们的实际投资活动、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着一种决策时顾及沉没成本的非理性现象。

1沉没成本效应概述

沉没成本效应的原始定义为:如果人们已为某种商品或劳务支付过成本,那么便会增加该商品或劳务的使用频率。这一定义强调的是金钱及物质成本对后续决策行为的影响。此后又有很多研究者对沉没成本效应进行了各种解释,Brockner认为由于人们存在自我申辩的倾向,不愿承认自己以往的决策失误,因而总是希望与先前的选择保持一致;另外一种解释是,由于过去产生了损失,人们会产生尽快弥补损失的强烈动机,这种动机会导致风险寻求;Arkes和Blumer 对沉没成本效应的解释为:先前投入的时间、金钱或其他资源会影响个体其后的决策,提出了时间性沉没成本效应的存在;同时他们认为个人在做决策时之所以考虑沉没成本,是由于个人通常不愿意去接受先前投入的资金被浪费掉的事实。当投资人发生了帐面损失,如果不继续对这项不成功投资投入资金的话,就等于接受该损失已经发生。因此沉没成本效应反映出的是一种避免浪费的愿望。尽管这些解释背后由不同的动机和心理过程所驱使,却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顾及过去的成本和收益。进一步讲,这些解释认为决策者会追究成本投入的有害性并

对其进行评估,进而将它与收益联系在一起。

尽管早期的研究者提到过先前投入的成本应该包括时间成本,但大多数沉没成本研究只把焦点放在先前的财务投资影响后续决策这一点上。实际上,沉没成本的种类并不仅仅限于财务方面,日常生活中很多投资还包括付出的努力和时间。

2 沉没成本效应的解释

2.1前景理论认为,在面对未来的风险选择时,人们通过一个价值函数来进行价值评估,价值函数的性质之一就是敏感度递减,即无论是获得还是损失的边际价值都随其不断增大而减小。简单地说就是,当人们已经失去或投资了部分金钱的时候,往往愿意赌一把,因为只要稍微有点翻本就可以带来价值上的巨大增加,而继续赔本却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

2.2避免浪费的观点认为不继续追加投资是对先前投入成本的巨大浪费,假如已经投入预算的90%,那么不管项目的最终结果如何,都应该继续投入剩下的10%,直至最终完成项目。

2.3认知失调观点则认为放弃原先的项目意味着对原先认知的背离,容易产生心理冲突,而继续追加投资能够与原先行为和认知保持一致,如给小孩子买了钢琴,小孩子丝毫没有兴趣,为了证明自己原先对孩子音乐能力的判断是正确的,家长往往又会给孩子请家庭音乐教师,上音乐辅导班等变本加厉的后续行为。

3 关于成本沉没效应的几个问题

3.1 关于损失憎恶和沉没成本谬误

很多人对浪费资源很担忧害怕,被称为损失憎恶。比如说很多人会强迫自己看一场根本不想看的电影,因为他们怕浪费了买票的钱。这有时被叫做沉没成本谬误。经济学家们会称这些人的行为不理智,因为类似行为低效,基于毫不相关的信息作出决定错误的分配了资源。

这些思考可能反映了对衡量效用尺度的不统一,因为这种衡量对消费者来说是主观且独特的。如果你真的预订了一张电影票还发现电影确实不对你胃口,你可能会等到散场再走,你觉得你保存了脸面,这也是一种满足。如果你中途退场,陌生人会发现你的判断失误,这可能是你想避免的。你可能从给电影找茬中得到些娱乐,并对自己的鉴赏结果感到自豪。或者你觉得有足够资格在其他人面前批

评电影。

3.2 沉没成本与其他成本的区分

机会成本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成本,它不是一种支出或费用,而是选定某方案可能损失的收入或收益。以中国干线飞机项目为例,终止该项目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显然应当是继续进行该项目未来可能获得的净收益(扣除新增投资后)。如果不能产生正的净收益,下马就是最好的出路。即使有了正的净收益,也还必须看其投资回报率(净收益/新增投资)是否高于企业的平均回报。倘若低于平均回报,也应当忍痛下马。

当然,决策中某一既定行动的机会成本有时是很难衡量的,成本估计可能是高度主观和随意的。此外,有关评价应当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以贴现指标为依据。这些都应引起决策者的注意。

正确区分决策成本与会计成本一般说来,沉没成本是就决策或经济评估而言的。从会计成本核算角度看,其实并不存在什么沉没成本。例如一个已发生了咨询费和开办费的投资项目,当环境发生某种变化需要重新决策时,这些费用作为沉没成本不应当纳入决策成本范围考虑。但在具体会计核算时,则应视决策结果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最后决定放弃该项目,这些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投资损益;如果项目继续,则根据会计准则在该项目的受益期内进行成本分摊。可见,为财务报告目的而获得的某项经济活动的成本对于决策目的来说,并不总是恰当的。

3.3 沉没成本的逆效应

沉没成本导致了风险厌恶,这种由沉没成本可能引起的风险厌恶称为沉没成本的逆效应。Simon指出:有些时候,如果选择超过了人们的渴望水平,人们就会通过把它们编码为”满意”来简化这些选择;如果选择低于渴望水平,人们就会把它编码为不满意来简化这些选择。一定水平的渴望通过风险规避性选择就可以得到满足。

沉没成本的逆效应可能会导致一些投资者过于轻易地放弃一项失败的或正在进行的决策,这可能与沉没成本的超敏性有关。沉没成本的超敏性是指:以前的损失能使决策者对未来的损失很敏感。这或许能解释这样的现象,即投资年限较长的投资者,在继续进行经济活动时,为避免重犯同样错误预期的痛苦,倾向

于不再继续维持投资的状态,并强迫自己立即结束投资。

Heath也发现那些建立心理帐户的投资者可能会不成熟地退出。当对人们一个项目的累积投资达到了帐户限制时,即使任何理性的经济(边际的)分析都认为应该继续和增加投资,人们依然会减少对这个项目的心理责任感并会拒绝进一步的投资,甚至导致投资者的退出(例如,卖掉一个资本投资项目)。原因仅仅是因为总投资超出了人们当初的预算额。这一效应也能解释为何正在遭受损失的决策者,会在低于合理价格的情况下卖掉他的投资。因为此时,在他花完了他所有的心理预算后,决策者不得不带着他能拿到的东西义无反顾地退出,同时他也拒绝为收回已经发生的损失而冒更大的风险或导致全部损失的诱惑。

3.4 成本沉没效应的策略应用

成本沉没效应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并逐渐被重视。如在厂商博弈模型中已经涉及沉没成本这个参数,如厂商利用自己已经投入成本这一事实,使得竞争对手主动退出或减少产品产量,因为对手知道你已经投入了这么多成本,是绝对不会放弃这一项目的。也明白双方的恶性竞争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另外, 成本沉没效应还广泛应用于饭店、俱乐部等服务场所的会员费设置,一旦人们缴投入的会费就已经沉没了促使了人们以后更频繁的光顾饭店。但是,会员费不宜设置过高,因为竞争对手的低会员费或者免费,使得会员费这一成本沉没的阻滞作用消失,当人们支付了较高的会员费之后,而其竞争对手却提供更好的服务或者较低的会员费,这时人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后悔情绪,而不好的情绪容易破坏人们原有的决策。另外竞争对手上好的服务质量以及免会员费能够被当成一种意外的获得,而意外的获得能够抵消原先沉没的会费。因此, 如果商家的目标是想吸引新的顾客,那么中等水平的会员费应该会更加的有效和受欢迎。

3.5 如何减少沉没成本

无论怎样,在实现同样战略目的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沉没成本的支出无疑是所有企业都希望的。真正如2000年前后网络公司竞争白热化时那样,比谁”烧钱”最快、最多,可以说是大多数投资者所不愿意看到的。

首先要尽量避免决策失误导致的沉没成本。这要求企业有一套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要求决策者从技术、财务、市场前景和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对项目做出准确判断。当然,市场及技术发展瞬息万变,投资决策失误难免。在投资失误已

经出现的情况下,如何避免将错就错对企业来说才是真正的考验。

通过合资或双边契约也可能减少沉没成本,因为沉没成本并不是由企业自身造成的,而是由合作方或供应链的上、下游方中断合作引起的。由于一项用于某一特定交易的耐用性投资往往具有专用性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交易突然终止,则所投入的资产将完全或很大部分会报弃,从而产生相当一部分沉没成本。因此,通过合资或双边契约确保交易的连续性便显得格外重要,因为契约性或组织性的保障可以大大降低交易费用。因此采用非市场的规制结构对企业是比较有利的,因为这一结构能为交易提供更有效的保障,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风险。现代企业经营中,技术合作、策略或战略联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其内在原因,其实就包含了分散技术开发和市场拓展风险、减少沉没成本方面的考虑。

3.6 如何变沉没成本为现实价值

用拿钱买教训、交学费的观点来看待沉没成本是片面的。事实上,除了投资决策失误造成沉没成本这一极端的情况外,很多时候沉没成本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支出。但沉没成本也可以为企业在某些方面带来优势。

对一个行业或产业来说,其沉没成本的状况往往构成了进出壁垒的关键,并最终决定市场结构。贝恩咨询公司早在1956年就指出过,若一个产业的固定成本或沉没成本很高,就会形成进入门槛。那些具有明显规模经济和庞大硬件投入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如能源、通讯、交通、房地产、集成电路、医药等产业,其超额回报可谓诱人,但其惊人的初始投入和高退出成本则往往使许多市场准进入者却步,因为这首先是一场谁输得起的比拼。由于这些高沉没成本的产业往往同时具备低边际成本的特性,输得起的一方最终会成为市场的赢家。许多资本实力雄厚的企业正是利用沉没成本来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小企业通常只能选择沉没成本较低的竞争性行业求得发展。

3.7 成本沉没现象的避免

市场上的经济行为个体既要灵活应用人们的成本沉没效应,又要努力减少成本沉没效应对自己实际生活决策造成消极的影响。

1.按照标准化决策观来指导人们做出理性的决策,即前期的投入不应该影响当前的选择,只有当前选项需要继续增加投资和未来收益才是影响决策的因素。

2.项目投资的中后期寻找项目外的独立人士或机构提供专业建议,客观分析项目进行下去的成本一收益情况。已有研究发现,美国公司新上任的职业经理人对他们前任经理人进行的项目的沉没成本不敏感,能够有效避免成本沉没效应这一让人越陷越深的决策陷阱。

3.管理层应该增加放弃不好项目的信息透明度,积极维护正确放弃项目的决策者的声望。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团队成员和社会公众高度评价决策者在困境中的坚持,并将此归因于决策者的声望,因此,一旦决策者选择放弃已经投入但毫无希望的项目,就会导致他在公司中的声望急剧下降,公众也会用脚投票,表现为本文开头提到的股价大跌。为此,在放弃不好项目时,应该增加该项目的信息透明度,让人们明白公司的决策是在避免继续损失,保护投资人的长远利益;同时,管理层维护正确放弃项目的决策者的声望,可以有效地避免决策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声望而不自觉地陷入了成本沉没效应之泥塘。

总之,了解了成本沉没效应,我们就应该合理利用它积极的一面,避免它消极的一面,还理性决策一片自由纯净的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庄锦英. 关于成本沉没效应的实验研究[J]. 应用心理学,2005.

[2] 毛云花,吴青. 影响成本沉没效应产生的心理因素分析[J]. 学术论坛,2010.

[3] 梁贺红. 决策目标和认知需求对成本沉没效应的影响[D]. 河南大学,2009.

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 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Sunk cost)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做决策时仅需要考虑可变成本。如果同时考虑到沉没成本(这被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是错误的),那结论就不是纯粹基于事物的价值作出的。 举例来说,如果你预订了一张电影票,已经付了票款且假设不能退票。此时你付的价钱已经不能收回,就算你不看电影钱也收不回来,电影票的价钱算作你的沉没成本。 当然有时候沉没成本只是价格的一部分。比方说你买了一辆自行车,然后骑了几天低价在二手市场卖出。此时原价和你的卖出价中间的差价就是你的沉没成本。而且这种情况下,沉没成本随时间而改变,你留着那辆自行车骑的时间越长,一般来说你的卖出价会越低(折旧)。 大多数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做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看电影的例子中,会有两种可能结果: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但忍受着看完;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退场去做别的事情。 两种情况下你都已经付钱,所以应该不考虑这件事情。如果你后悔买票了,那么你当前的决定应该是基于你是否想继续看这部电影,而不是你为这部电影付了多少钱。此时的决定不应该考虑到买票的事,而应该以看免费电影的心态来作判断。经济学家们往往建议选择后者,这样你只是花了点冤枉钱,而选择前者你还要继续受冤枉罪。 [编辑本段] 产生“沉没成本”的原因: 1、策划或决策失误。 2、前期调研、评估、论证工作准备不足,造成中途出问题而无法进行下去。 3、有良好的策划、计划,但执行中偏离轨道,造成事与愿违。 4、执行中发现存在问题,但没有及时调整策略、方案而是一意孤行。 5、危机处理能力不足或措施不当,使事态扩大及漫延。 【损失憎恶和沉没成本谬误】

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范本

一、生产成本估算 1、材料费按照生产1平方米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需物料平衡而确定所需原材料费用。原 材料包括铝带材、紫铜管、不锈钢板、铁支架、玻璃、泡沫板、镀锌水管等。正常经营生产 每平方米产品需原材料费用为334.4元。 2、电费本项目正常情况下年需动力费为15万元。 3、职工工资及福利本项目正常生产情况下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按每年65.475万元计。 4、维护及修理费本项目维护及修理费按固定资产投资的5% 计算。 5、折旧与摊销折旧和摊销按直线法计算。土建工程按10 年折旧,残值5%。机械设备按8 年折旧,残值5%。原有厂房及设备的折旧按每年5.0万元摊销。每年折旧费为10.87万元。 6、管理费管理费用按销售收入的1.5%计提。 7、税金及附加按有关规定本项目的经营税金为增值税按 17%计,城市维护建设税按增值 税的7%计,教育附加费和防洪保安费分别按增值税2%计算,所得税按前3年减半征收计算。 8、财务费用全部贷款利息计入项目财务费用,利率按年息7.6%计算。 9、销售费用按销售收入的5%计算。 二、经营收入及估算 本项目经营收入为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按每平方米620元计算。年销售收入详见附表3。三、经营利润的估算 按广西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本项目可以享受乡镇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并减半征收3年所得税。企业盈余公积金按5% 提取,用于企业发展的公共积累,详见附表6。在计算期内年平 均经营收入891.25万元,年均总成本为638.32万元,年均销售利润为84.69万元,投资利润 率为38.23%,资金利润率为39.01%,产值利润率为9.50% ,略高同行业平均水平,说明单 位投资对国家积累的贡献水平达到本行业的要求。

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

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 如果你一直对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分不清,今天这篇文章会通俗易 懂地解释给你听。 看到一个故事,一个数学老师带着三个学生去吃饭,有个活动,消 费三百返三十,当时已经吃了270了,但是非常难吃。这个时候, 学生提议我们再点三个冰淇淋,凑够300好了,反正也一样是270。后来老师说,还是算了,然后就走了,出去以后,买了几个DQ(一种品牌冰淇淋,单价20-30)。理由是,已经吃了这么难吃的饭了,就不要多吃几个难吃的冰淇淋了,虽然不花钱。

这就好像你花了五元钱,买了一个烂苹果,为了不浪费,还是吃掉了。这样你不但损失了五元钱,还吃了一个烂苹果。其实这五元钱 就是沉没成本,就是你怎么做都无法收回的成本,在沉没成本前, 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对“沉没成本”过分眷恋,继续原来的错误,造成更大的亏损。就好象,一些姑娘爱上一些烂人,因为觉得 之前付出太多了,甚至怀孕了,就勉强嫁了吧,结果婚后更悲惨, 然后…… 其实很早之前我虽然不知道这个概念,但我已经有类似的觉悟。上 大学的时候,有一种说法是,你的学费大概是多少,然后你要上多 少节课,每节课的成本大概是多少(好像一二百吧),如果你不去,你就亏了这一二百。然后我往往会跟他们说,你交学费已经损失了钱,是不是要把时间也搭上呢?然后毅然的就逃课了。我承认这不 是什么好事情,但起码还算一个好道理,很多人听完之后都是哑口 无言的,当然,实际上看来,多上课的和不上课的在之后的人生中 并没有明显的差距。记得当时我接触电脑比较早比较懂,有同学没 有接触过电脑,后来通过刻苦学习,终于算是精通了,能写会编的,然后得意洋洋的说,你看,你刚开学的时候挺牛的,现在我也很牛 了吧。后来这个人毕业就去电脑城装电脑去了。

别让沉没成本误导决策

别让沉没成本误导决策 沉没成本是决策非相关成本,但与其相伴随的机会成本却是决策相关成本,需要在决策时予以考虑。 现实经济中,骑虎难下的投资项目比比皆是,到底是继续投资还是决然退出,总是令投资决策者左右为难。本文两位作者积多年的投资实务经验和研究,在该文中详细介绍了决策成本的概念,澄清了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区别,并提出了如何利用沉没成本建立企业竞争优势和减少沉没成本的办法。 该文对于中国的行政总裁、财务经理和投资经理尤具启发意义,相信各位读完本文后,能在投资决策时拨开各类似是而非的成本因素的困扰,从而做出明智的投资决定。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在2000年8月决定今后民用飞机不再发展干线飞机,而转向发展支线飞机。这一决策立时引起广泛争议和反弹。 该公司与美国麦道公司于1992年签订合同合作生产MD90干线飞机。1997年项目全面展开,1999年双方合作制造的首架飞机成功试飞,2000年第二架飞机再次成功试飞,并且两架飞机很快取得美国联邦航空局颁发的单机适航证。这显示中国在干线飞机制造和总装

技术方面已达到90年代的国际水平,并具备了小批量生产能力。 就在此时,MD90项目下马了。在各种支持或反对的声浪中,讨论的角度不外乎两大方面:一是基于中国航空工业的战略发展,二是基于项目的经济因素考虑。本文不想就前一角度展开讨论,在这方面航空专家最有发言权。单从经济角度看,干线项目上马、下马之争可以说为“沉没成本”提供了最好的案例。 许多人反对干线飞机项目下马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该项目已经投入数十亿元巨资,上万人倾力奉献,耗时六载,在终尝胜果之际下马造成的损失实在太大了。这种痛苦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丝毫不构成该项目应该上马的理由,因为不管该项目已经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对于上下马的决策而言,其实都是无法挽回的沉没成本。 了解沉没成本 究竟什么是沉没成本呢?沉没成本是指业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如因失误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资。沉没成本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不会影响当前行为或未来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投资决策时应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 从成本的可追溯性来说,沉没成本可以是直接成本,也可能是间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 整理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考研指定参考书)考研复习读书笔记浓缩精华 版 1市场 ·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 ·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进行调整直到供需相等。 ·需求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供应的供给量。均衡价格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 ·如果没有方法可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差一些,那么,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可用于评估配置资源的各种方法。 2预算约束 ·预算集是由消费者按既定价格和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商品束组成的。象征性的假设只有两种商品,但这个假设比它看起来更具有概括性。 ·预算线可记为p1x1+p2x2=m。它的斜率是-p1/p2,纵截距是 m/p2,横截距是m/p1 ·增加收入使预算线向外移动。提高商品1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陡峭,提高商品2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平坦。 ·税收、补贴和配给通过改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而改变了预算线的斜率和位置。 3偏好

·经济学家假设消费者可以对各种各样的消费可能性进行排序,消费者对消费束排序的方式显示了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描绘各种不同的偏好。 ·良性性状偏好是单调的(越多越好)和凸的(平均消费束比端点消费束更受偏好) ·边际替代率(MRS)衡量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解释为消费者为获得更多商品1而愿意放弃的商品2的数量。 4效用 ·效用函数仅仅是一种表示或概括偏好排列次序的方法。效用水平的数值并没有实质性的含义。 ·因此,对于一个既定的效用函数来说,它的任何一种单调变换所表示的都是相同的偏好。 ·由公式MRS=Δx2/Δx1=-MU1/MU2,可以根据效用函数计算出边际替代率(MRS)。 5选择 ·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消费者预算集中处在最高无差异曲线上的消费束。 ·最优消费束的特征一般由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边际替代率)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表示。 ·如果观察到若干消费选择,就可能估计出产生那种选择行为的效用函数。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选择,以及估计新的经济政策对消费者的效用。 ·如果每个人在两种商品上面临相同的价格,那么,他们就具有相同的边际替代率,并因此愿意以相同的方式来交换这两种商品。 6需求 ·消费者对于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取决于所有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正常商品是那种在收入增加时需求随着增加的商品。低档商品是那种在收入增加时需求反而减少的商品。 ·普通商品是那种在其价格上升时需求降低的商品。吉芬商品是那种在

投资中如何理解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

投资是企业使用资本的过程,其目的就是通过投资,为股东创造财富,实现股东财富价值最大化。但是,投资是有风险的,如何降低投资风险,将有限的资金投到效益最好的项目,就需按照一定的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分析和决策。目前投资决策的方法有多种,但普遍使用的为净现值法(NPV)和内含报酬率法(IRR),当NPV法与IRR法相矛盾时,以NPV法为准。NPV法与IRR法,都离不开项目现金流量这个指标,而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对项目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影响较大,如不准确掌握,进而影响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与否。为此,现将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区别以及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浅析如下,以便在投资决策分析中,正确识别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从而正确计算项目的现金流量,提高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性。 一.机会成本 1.概念 机会成本,是指在互斥项目中,选择一个项目就必然放弃另一个项目或其他方案,所放弃项目或其他方案的预期收益就形成所采用项目的机会成本。它反映不选择最佳方案或机会的“成本”,或者说是因选择某一经营项目所牺牲的另一机会可获得的利益。 举个例子: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其他家禽,故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或养鸭等的收益。假设养猪可以获得9万元,养鸡可以获得7万元,养鸭可以获得8万元,那么养猪的机会成本是8万元,养鸡的机会成本为9万元,养鸭的机会成本也为9万元。 2.特点 (1)机会是可选择的项目。机会成本所指的机会必须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若不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便不属于决策者的机会。例如某农民只会养猪和养鸡,那么养牛就不会是某农民的机会。 (1)机会成本是有收益的。放弃的机会中收益最高的项目才是机会成本,即机会成本不是放弃项目的收益总和。例如某农民只能在养猪、养鸡和养牛中择一从事,若三者的收益关系为养牛>养猪>养鸡,则养猪和养鸡的机会成本皆为养牛,而养牛的机会成本仅为养猪。 (3)机会成本与资源稀缺。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放弃其他东西。一

别让沉没成本误导决策.pdf

别让沉没成本误导决策  沉没成本是决策非相关成本,但与其相伴随的机会成本却是决策相关成本,需要在决策时予以考虑。 现实经济中,骑虎难下的投资项目比比皆是,到底是继续投资还是决然退出,总是 令投资决策者左右为难。本文两位作者积多年的投资实务经验和研究,在该文中详细介绍了决策成本的概念,澄清了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区别,并提出了如何利用沉没成本建立企业竞争优势和减少沉没成本的办法。 该文对于中国的行政总裁、财务经理和投资经理尤具启发意义,相信各位读完本文后,能在投资决策时拨开各类似是而非的成本因素的困扰,从而做出明智的投资决定。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在2000年8月决定今后民用飞机不再发展干线飞机,而转向发展支线飞机。这一决策立时引起广泛争议和反弹。 该公司与美国麦道公司于1992年签订合同合作生产MD90干线飞机。1997年项目全面展开,1999年双方合作制造的首架飞机成功试飞,2000年第二架飞机再次成功试飞,并 且两架飞机很快取得美国联邦航空局颁发的单机适航证。这显示中国在干线飞机制造和总装技术方面已达到90年代的国际水平,并具备了小批量生产能力。 就在此时,MD90项目下马了。在各种支持或反对的声浪中,讨论的角度不外乎两大方面:一是基于中国航空工业的战略发展,二是基于项目的经济因素考虑。本文不想就前一角度展开讨论,在这方面航空专家最有发言权。单从经济角度看,干线项目上马、下马之争可以说为“沉没成本”提供了最好的案例。 许多人反对干线飞机项目下马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该项目已经投入数十亿元巨资,上万人倾力奉献,耗时六载,在终尝胜果之际下马造成的损失实在太大了。这种痛苦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丝毫不组成该项目应该上马的理由,因为不管该项目已经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对于上下马的决策而言,其实都是无法挽回的沉没成本。 了解沉没成本 究竟什么是沉没成本呢?沉没成本是指业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如因失误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资。沉没成本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不会影响当前行为或未来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投资决策时应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

不要让沉没成本误导了决策

不要让沉没成本误导了决策 高顿网校友情提示,最新自贡行业会计实务相关内容不要让沉没成本误导了决策总结如下: 现实经济中,骑虎难下的投资项目比比皆是,到底是继续投资还是决然退出,总是令投资决策者左右为难。本文两位作者积多年的投资实务经验和研究,在该文中详细介绍了决策成本的概念,澄清了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区别,并提出了如何利用沉没成本建立企业竞争优势和减少沉没成本的办法。 该文对于中国的行政总裁、财务经理和投资经理尤具启发意义,相信各位读完本文后,能在投资决策时拨开各类似是而非的成本因素的困扰,从而做出明智的投资决定。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在2000年8月决定今后民用飞机不再发展干线飞机,而转向发展支线飞机。这一决策立时引起广泛争议和反弹。 该公司与美国麦道公司于1992年签订合同合作生产MD90干线飞机。1997年项目全面展开,1999年双方合作制造的首架飞机成功试飞,2000年第二架飞机再次成功试飞,并且两架飞机很快取得美国联邦航空局颁发的单机适航证。这显示中国在干线飞机制造和总装技术方面已达到90年代的国际水平,并具备了小批量生产能力。 就在此时,MD90项目下马了。在各种支持或反对的声浪中,讨论的角度不外乎两大方面:一是基于中国航空工业的战略发展,二是基于项目的经济因素考虑。本文不想就前一角度展开讨论,在这方面航空专家最有发言权。单从经济角度看,干线项目上马、下马之争可以说为"沉没成本"提供了最好的案例。 许多人反对干线飞机项目下马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该项目已经投入数十亿元巨资,上万人倾力奉献,耗时六载,在终尝胜果之际下马造成的损失实在太大了。这种痛苦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丝毫不构成该项目应该上马的理由,因为不管该项目已经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对于上下马的决策而言,其实都是无法挽回的沉没成本。 了解沉没成本 究竟什么是沉没成本呢?沉没成本是指业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如因失误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资。沉没成本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不会影响当前行为或未来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投资决策时应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 从成本的可追溯性来说,沉没成本可以是直接成本,也可能是间接成本。如果沉没成本可追溯到个别产品或部门则属于直接成本;如果由几个产品或部门共同引起则属于间接成本。 从成本的形态看,沉没成本可以是固定成本,也可能是变动成本。企业在撤消某个部门或是停止某种产品生产时,沉没成本中通常既包括机器设备等固定成本,也包括原材料、零部件等变动成本。通常情况下,固定成本比变动成本更容易沉没。 从数量角度看,沉没成本可以是整体成本,也可以是部分成本。例如中途弃用的机器设备,如果能变卖出售获得部分价值,那么其账面价值不会全部沉没,只有变现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才是沉没成本。 一般说来,资产的流动性、通用性、兼容性越强,其沉没的部分就越少。"现金为王"的观念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固定资产、研究开发、专用性资产等都是容易沉没的,分工和专业化也往往与一定的沉没成本相对应。此外,资产的沉没性也具有时间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转化。以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固定资产为例,在尚未使用或折旧期限之后弃用,可能只有很少一部分会成为沉没成本,而中途弃用沉没的程度则会较高。 认识中的盲点 仅仅认识了沉没成本尚不足够。事实上,这当中仍有认识上的盲点: 必须建立决策成本的观念有这样一些例子:一些审慎的决策者因为将一些不相关的成本纳入决策成本考虑而错失了本来可行的项目;另一些冒进的决策者则因为将相关成本错误排除在决策成本之外而对项目做出盲目乐观的估计。可见,在行动和决策时,建立决策成本的观念十分重要。 衡量投资项目成本,只能包含因进行或选择该行动方案而发生的相关成本。相关成本指与特定决策、行

企业购并的成本效应分析(1)

企业购并的成本效应分析 摘要:购并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的有效途径。企业要综合考虑购并所带来的正面及负面效应,否则有可能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本文从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入手,借助于均衡模型,对购并企业适度规模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购并;交易成本;管理成本;效应 企业购并概念是在19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收购现象的出现逐渐流行开来的。购并即收购(Acquidition)与兼并(Merge r),按企业的成长方式来划分,企业购并可以分为横向购并、纵向购并以及混合购并三种类型。横向购并是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类似产品、或生产技术工艺相近的企业之间所进行的购并,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购并方式,其目的在于扩大企业市场份额,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纵向购并是在生产工艺或经销上有前后衔接关系的企业间的购并,如加工制造企业向前购并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等生产企业,向后购并运输公司、销售公司等,其目的在于发挥综合协作优势;混合购并是产品和市场都没有任何联系的企业间的购并,它兼具横向购并与纵向购并的优点,而且更加灵活自如。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不仅面临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压力,还要直面国际市场的各种挑战和外国大企业的竞争威

胁,如何运用购并与重组手段,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是摆在企业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从购并的成本分析入手,从理论上探讨购并行为的有效性。 一、企业购并的正面效应——交易成本的降低 购并对企业的直接影响是降低交易成本。企业的交易成本是企业为完成交易行为而发生的成本,它一般包括:(1)寻找和发生交易对象的成本;(2)了解交易价格的成本;(3)讨价还价的成本;(4)订立交易合约的成本;(5)监督合约履行的成本;(6)制裁违约行为的成本。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不会仅与一个被选对象进行谈判,谈判意味着讨价还价,往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包括准备谈判的时间、谈判的时间、交通往返、谈判材料的准备和修改等,在达成协议之后,交易合约的订立也有一定的成本,如举行各种签字仪式;在合约签订之后,合约的履行仍是有成本的,尤其是合约的履行需要进行监督,这对交易双方都是一种费用的支出;如果合约的履行出了问题,那么交易双方就会因制裁违约行为而支付更多的费用。 从企业购并的角度看,交易成本降低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规模经济 追求规模经济效应是企业购并的重要动机之一。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出现的成本下降、收益递增的现象。规模经济带来的收益,反映为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降低,是企业购并的直接

企业决策与沉没成本的案例分析

企业决策与沉没成本的案例分析 1.沉没成本的案例分析【知识点】 影响企业决策的成本因素有哪些? 沉没成本与其他成本关系 沉没成本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2.沉没成本的案例分析【思考题】 (1)什么是沉没成本?它与其他成本的关系如何?在决策中如何正确看待沉没成本? (2)在本案例的两个事件中沉没成本是如何表现的?它会如何影响人们的决策的? (3)请你分析或预测本案例两个事件中企业决策的后果如何?你倾向于哪种决策?

(4)将来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决策者,你将如何避免沉没成本的发生? (5)你还能举出你的身边发生的或看到了解到的沉没成本影响人们决策的例子吗? 沉没成本是决策非相关成本,但与其相伴随的机会成本却是决策相关成本,需要在决策时予以考虑。 现实经济中,骑虎难下的投资项目比比皆是,到底是继续投资还是决然退出,总是令投资决策者左右为难。本案例中给出两个实际例子来说明沉没成本对企业决策的影响。相信大家在分析完本案例后,能在投资决策时拨开各类似是而非的成本因素的困扰,从而做出明智的投资决定。 沉没成本的案例一: 中国航空工业

依据经济学理论,企业在考虑退出一个行业时,需要比较平均成本与价格水平,并且考虑固定成本比例以及固定成本中沉没成本所占比例。在建立生产能力所进行的投资中,通常会有相当部分用于厂房、设备等不变投入,这些固定成本如果在企业退出这一行业时无法变卖回收,便成为沉没成本(Sunk Cost)。另外,投入生产后发生的部分成本,如广告支出等,也具有沉没成本性质。沉没成本数量规模对于企业选择是否退出某个行业时具有重要制约作用。大体来说,在完全没有沉没成本情况下,如果现实和未来预期价格低于平均成本,企业就应退出这一行业以避免亏损。然而,如果成本结构中有不同比例沉没成本,即便价格低于平均成本,企业可能仍然不应退出,因为退出可能意味着承受更大财务损失。极端地说,如果所有固定成本都是沉没成本,那么只要价格没有低于可变成本,企业仍然应当维持亏损经营以避免更大的财务损失。 正是沉没成本使QC难以顺利退出。QC在华饮用水项目固定投资巨大,上海、天津两家工厂总投资迄今超过5,4亿元人民币,再加上每年大约3000万元人民币广告投入,累计达3亿元人民币。如果退出,厂房、土地、通用机器设备虽有可能部分收回,但资产处置时间很长,针对饮用水的广告成本完全付之东流,沉没成本总计超过8亿元人民币。

别让沈没成本误导决策

別让沈没成本误导决策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别让沉没成本误导决策 沉没成本是决策非相关成本,但与其相伴随的机会成本却是决策相关成本, 需要在决策时予以考虑。 现实经济中,骑虎难下的投资项目比比皆是,到底是继续投资还是决然退出,总是令投资决策者左右为难。本文两位作者积多年的投资实务经验和研究,在该文中详细介绍了决策成本的概念,澄清了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区别,并提出了如何利用沉没成本建立企业竞争优势和减少沉没成本的办法。 该文对于中国的行政总裁、财务经理和投资经理尤具启发意义,相信各位读完本文后,能在投资决策时拨开各类似是而非的成本因素的困扰,从而做出明智的投资决定。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在2000年8月决定今后民用飞机不再发展干线飞机,而转向发展支线飞机。这一决策立时引起广泛争议和反弹。 该公司与美国麦道公司于1992年签订合同合作生产MD90干线飞机。1997年项目全面展开,1999年双方合作制造的首架飞机成功试飞,2000年第二架飞机再次成功试飞,并且两架飞机很快取得美国联邦航空局颁发的单机适航证。这显示中国在干线飞机制造和总装技术方面已达到90年代的国际水平,并具备了小批量生产能力。 就在此时,MD90项目下马了。在各种支持或反对的声浪中,讨论的角度不外乎两大方面:一是基于中国航空工业的战略发展,二是基于项目的经济因素考虑。本文不想就前一角度展开讨论,在这方面航空专家最有发言权。单从经济角度看,干线项目上马、下马之争可以说为“沉没成本”提供了最好的案例。 许多人反对干线飞机项目下马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该项目已经投入数十亿元巨资,上万人倾力奉献,耗时六载,在终尝胜果之际下马造成的损失实在太大了。这种痛苦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丝毫不构成该项目应该上马的理由,因为不管该项目已经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对于上下马的决策而言,其实都是无法挽回的沉没成本。 了解沉没成本 究竟什么是沉没成本呢?沉没成本是指业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如因失误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资。沉没成本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

沉没成本效应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 1.【试卷原题】11.已知,,A B C 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 AC → → =,则A BA C →→ ?的最小值为( ) A .1 4- B .12- C .34- D .1-

财务管理实务03033028财务管理原理及实训大纲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财务管理理论及实训 教学大纲 (适用于会计电算化专业) 课程类别:职业核心技能课 课程编号:03033028 经管系会计电算化专业教研室 修订日期:2013年9月

财务管理理论及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财务管理理论及实训是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其主要内容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进行综合性协调管理,特别强调资金时间价值、风险报酬、资本成本和利率四个理财的重要因素,并使之与以财务决策为核心的理财方法体系(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分析)相结合。本课程遵循“针对性、实用性、现实性”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旨,在基本理论够用、管用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加符合财务管理的实践要求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 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模块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即以真实企业为案例,直接针对财务管理的知识点,旨在力图把学生置于一个实际经营者的立场上,从实战的环境出发,深入解析理财环境与价值观念,筹资决策、投资政策、资本运营、股利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分析等知识点,培训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在不圆满条件下做出理财决策的综合能力。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求教师认真准备新课导入、组织好课堂讨论、客观地点评讨论过程;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阅读分析案例,课堂辩论中积极思考,敢于标新立异,发表独立见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应用原则和分析方法,牢固树立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方法解决财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教学内容及具体目标要求 项目一总论 (理论部分1)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财务管理工作环节与财务管理环境,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财务管理内容与财务管理目标。要求对财务管理有一个总括的认识,以便为学习各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 任务一财务管理的内容与特点 一、财务管理的概念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 任务二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企业目标及其对财务管理的要求 二、财务管理目标 任务三财务管理的职能和基本原则 一、财务管理的职能 二、财务管理的原则 三、财务管理的任务 任务四财务管理的环境 一、经济环境

对成本沉没效应的一些思考

对成本沉没效应的一些思考 摘要成本沉没效应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非理性行为,本文概述了成本沉没效应的定义及相关理论,并且对成本沉没效应在一些应用问题进行了解释与阐述,揭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容易出现的决策误区,为理性决策提供了相应的依据。 关键词成本沉默效应;应用问题;理性决策 人生而有“趋利避害”之心,穿梭于纷繁世事中,我们总是期望决策时能少一些失误,多一些英明。然而,人毕竟是“有限理性”的动物,面对各种选择,容易顾此失彼,甚至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沉没成本在经济学上指已经支付了并无法收回的成本,根据经济逻辑的法则,沉没成本与制定决策应是不相关的。但是在人们的实际投资活动、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着一种决策时顾及沉没成本的非理性现象。 1沉没成本效应概述 沉没成本效应的原始定义为:如果人们已为某种商品或劳务支付过成本,那么便会增加该商品或劳务的使用频率。这一定义强调的是金钱及物质成本对后续决策行为的影响。此后又有很多研究者对沉没成本效应进行了各种解释,Brockner认为由于人们存在自我申辩的倾向,不愿承认自己以往的决策失误,因而总是希望与先前的选择保持一致;另外一种解释是,由于过去产生了损失,人们会产生尽快弥补损失的强烈动机,这种动机会导致风险寻求;Arkes和Blumer 对沉没成本效应的解释为:先前投入的时间、金钱或其他资源会影响个体其后的决策,提出了时间性沉没成本效应的存在;同时他们认为个人在做决策时之所以考虑沉没成本,是由于个人通常不愿意去接受先前投入的资金被浪费掉的事实。当投资人发生了帐面损失,如果不继续对这项不成功投资投入资金的话,就等于接受该损失已经发生。因此沉没成本效应反映出的是一种避免浪费的愿望。尽管这些解释背后由不同的动机和心理过程所驱使,却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顾及过去的成本和收益。进一步讲,这些解释认为决策者会追究成本投入的有害性并

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别让沉没成本误导决策

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别让沉没成本误导决策 沉没成本是决策非相关成本,但与其相伴随的机会成本却是决策相关成本,需要在决 策时予以考虑。 现实经济中,骑虎难下的投资项目比比皆是,到底是继续投资还是决然退出,总是令 投资决策者左右为难。本文两位作者积多年的投资实务经验和研究,在该文中详细介绍了 决策成本的概念,澄清了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区别,并提出了如何利用沉没成本建立企 业竞争优势和减少沉没成本的办法。 该文对于中国的行政总裁、财务经理和投资经理尤具启发意义,相信各位读完本文后,能在投资决策时拨开各类似是而非的成本因素的困扰,从而做出明智的投资决定。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在2000年8月决定今后民用飞机不再发展干线飞机,而 转向发展支线飞机。这一决策立时引起广泛争议和反弹。 该公司与美国麦道公司于1992年签订合同合作生产MD90干线飞机。1997年项目全面展开,1999年双方合作制造的首架飞机成功试飞,2000年第二架飞机再次成功试飞,并 且两架飞机很快取得美国联邦航空局颁发的单机适航证。这显示中国在干线飞机制造和总 装技术方面已达到90年代的国际水平,并具备了小批量生产能力。 就在此时,MD90项目下马了。在各种支持或反对的声浪中,讨论的角度不外乎两大方面:一是基于中国航空工业的战略发展,二是基于项目的经济因素考虑。本文不想就前一 角度展开讨论,在这方面航空专家最有发言权。单从经济角度看,干线项目上马、下马之 争可以说为“沉没成本”提供了最好的案例。 许多人反对干线飞机项目下马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该项目已经投入数十亿元巨资, 上万人倾力奉献,耗时六载,在终尝胜果之际下马造成的损失实在太大了。这种痛苦的心 情可以理解,但丝毫不构成该项目应该上马的理由,因为不管该项目已经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对于上下马的决策而言,其实都是无法挽回的沉没成本。 了解沉没成本 究竟什么是沉没成本呢?沉没成本是指业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如因 失误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资。沉没成本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 不会影响当前行为或未来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投资决策时应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 从成本的可追溯性来说,沉没成本可以是直接成本,也可能是间接成本。如果沉没成 本可追溯到个别产品或部门则属于直接成本;如果由几个产品或部门共同引起则属于间接 成本。

成本沉没效应

浅谈成本沉没效应 摘要文章从三个点说明了成本沉没效应在生活中的体现,分别是成本沉 效应与后悔心理,成本沉没效应与避免浪费心理,成本沉没效应与认知协调。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合适的事例,告诉人们应该合理的对“成本沉没”,避免“成本沉没”效应。 关键词成本沉没效应;后悔心理;认知协调;合理对待 1引言 在谈到成本沉没效应之前,不可避免的要谈谈沉没成本。沉没成本这个概念最初来自经济学,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它却是无处不在的。简单的说,沉没成本就是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情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面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以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努力等称为沉没成本。当面对沉没成本时,有些人能够理智的看待,有些人则不那么理智,不理智的行为往往就导致了成本沉没效应的产生。所谓成本沉没效应是指“一种适应不良的经济行为,具体表现为在某一方面一旦投入了金钱、努力或时间之后,就表现出继续投入的巨大倾向”。成本沉没效应的产生与我们个人的决策息息相关,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影响了我们的决策,从而导致了成本沉没效应的产生? 2影响因素 2.1成本沉没效应与后悔心理 后悔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生活当中,我们多多少少都有过后悔情绪的产生。而后悔是指:做错了一件事,事后感到懊悔。对于后悔, Kahneman 和Miller提出了关于它的标准理论。标准理论根据有无行为发生把后悔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已经采取行为产生某种消极结果的后悔,也就是对已发生的行为的后悔;第二类是对没有采取某一行为产生消极后果的后悔。而有研究表明,第二类所产生的后悔情绪常常会比第一类更重。这里就第二类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准备英语考试的时候,面对作文的准备,有的人选择了背模板,然后考试时按照格式套写句子;有的人选择背预测作文,存在着侥幸心理,想着没准就考到这上面的作文。往往要背下30篇左右的预测作文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在背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就想要放弃,觉得太多了,全背下来好难。但放弃的时候就会想到这样的一种可能性:放弃吧,万一就考到了放弃的部分,那岂不是要后悔死。因为已经付出了一些,但没起到作用,而放弃了的就考到了,对比之下就更后悔了。基于这样的思想,想到可能出现的情况,既然已经投入了,那就继续吧。殊不知,这样的投入只是让自己成为背作文的机器,只想着碰运气,也许就刚好考到了,在这样的心理下,写作文的能力又如何提高?而我们记忆了之后,会遗忘,

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 (Sunk Cost)。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 本”(Sunk cost)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 内涵阐释 沉没成本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不会影响当前行为或未来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投资决策时应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淀成本。 对企业来说,沉淀成本是企业在以前经营活动中已经支付现金,而在现在或将 来经营期间摊入成本费用的支出。因此,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均属于企业的沉淀成本。 从成本的可追溯性来说,沉没成本可以是直接成本,也可能是间接成本。如果沉没成本可追溯到个别产品或部门则属于直接成本;如果由几个产品或部门共同引起则属于间接成本。 从成本的形态看,沉没成本可以是固定成本,也可能是变动成本。企业在撤消某个部门或是停止某种产品生产时,沉没成本中通常既包括机器设备等固定成本,也包括原材料、零部件等变动成本。通常情况下,固定成本比变动成本更容易沉没。 从数量角度看,沉没成本可以是整体成本,也可以是部分成本。例如中途弃用的机器设备,如果能变卖出售获得部分价值,那么其账面价值不会全部沉没,只有变现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才是沉没成本。 一般说来,资产的流动性、通用性、兼容性越强,其沉没的部分就越少。“现金为王”的观念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固定资产、研究开发、专用性资产等都是容易沉没的,分工和专业化也往往与一定的沉没成本相对应。此外,资产的沉没性也具有时间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转化。以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固定资产为例,在尚未使用或折旧期限之后弃用,可能只有很少一部分会成为沉没成本,而中途弃用沉没的程度则会较高。 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做决策时仅需要考虑可变成本。如果同时考虑到沉没成本(这被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是错误的),那结论就不是纯粹基于事物的价值作出的。

沉没成本的定义(试题学习)

沉没成本的定义: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 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Sunk cost)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做决策时仅需要考虑可变成本。如果同时考虑到沉没成本(这被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是错误的),那结论就不是纯粹基于事物的价值作出的。 举例来说,如果你预订了一张电影票,已经付了票款且假设不能退票。此时你付的价钱已经不能收回,就算你不看电影钱也收不回来,电影票的价钱算作你的沉没成本。 当然有时候沉没成本只是价格的一部分。比方说你买了一辆自行车,然后骑了几天低价在二手市场卖出。此时原价和你的卖出价中间的差价就是你的沉没成本。而且这种情况下,沉没成本随时间而改变,你留着那辆自行车骑的时间越长,一般来说你的卖出价会越低(折旧)。 大多数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做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看电影的例子中,会有两种可能结果: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但忍受着看完;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退场去做别的事情。 两种情况下你都已经付钱,所以应该不考虑这件事情。如果你后悔买票了,那么你当前的决定应该是基于你是否想继续看这部电影,而不是你为这部电影付了多少钱。此时的决定不应该考虑到买票的事,而应该以看免费电影的心态来作判断。经济学家们往往建议选择后者,这样你只是花了点冤枉钱,而选择前者你还要继续受冤枉罪。 沉没成本的产生原因: 1、策划或决策失误。 2、前期调研、评估、论证工作准备不足,造成中途出问题而无法进行下去。 3、有良好的策划、计划,但执行中偏离轨道,造成事与愿违。 4、执行中发现存在问题,但没有及时调整策略、方案而是一意孤行。 5、危机处理能力不足或措施不当,使事态扩大及漫延。 沉没成本的分类: 从成本的可追溯性来说,沉没成本可以是直接成本,也可能是间接成本。如果沉没成本可追溯到个别产品或部门则属于直接成本;如果由几个产品或部门共同引起则属于间接成本。从成本的形态看,沉没成本可以是固定成本,也可能是变动成本。企业在撤消某个部门或是停止某种产品生产时,沉没成本中通常既包括机器设备等固定成本,也包括原材料、零部件等变动成本。通常情况下,固定成本比变动成本更容易沉没。从数量角度看,沉没成本可以是整体成本,也可以是部分成本。例如中途弃用的机器设备,如果能变卖出售获得部分价值,那么其账面价值不会全部沉没,只有变现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才是沉没成本。 一般说来,资产的流动性、通用性、兼容性越强,其沉没的部分就越少。“现金为王”的观念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固定资产、研究开发、专用性资产等都是容易沉没的,分工和专业化也往往与一定的沉没成本相对应。此外,资产的沉没性也具有时间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转化。以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固定资产为例,在尚未使用或折旧期限之后弃用,可能只有很少一部分会成为沉没成本,而中途弃用沉没的程度则会较高。 沉没成本认识中的盲点:

成本与效益的总结

总结 一:企业若不考虑立即的未来,就没有更远的未来;但如果为了立即的未来而牺牲更远的未来,那么企业也将没有未来。 二:企业的经营中仅求利润,追求短利的做法,只问“成本”,却根本不问“效益”何来,最终将导致陷入“经营怪圈”的窘境 成本效益是什么? 1:企业内部仅有成本中心,根本无利润中心,成效和资源都存在于企业的外部。 2:开发机会才能导致成效,解决问题则不然。 3:为了成效,资源必须放在机会的开发上,而非解决问题上。 4:经济绩效只能从领导获得,无法从能力获得。 5:获致实际经济成效的关键是“专注力”。 6:任何领导地位都是无常的,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7:既有的事物都会逐渐落伍。 8:既有的事物可能配置不当。 9:企业要获致经济成效,就必须将人才专注于重大的机会上。(把人放对位置,做对的事) 三:以流程取代部门,以项目代替单位。 四:那些低复杂度,低变迁的产业,则以“效率取向”来经营。例如:服饰、美发、餐饮等。 五:在展开成本控制活动时,应将资源集中于能产生最佳成果的领域。 六:成本不是独立存在的。成本不会单独存在,成本是因成效而存在。成本与成果是一体两面的。成本是为了取得某种成果而产生的。举个会计方面的例子:销售产品,确认了收入(成果),同时要按照配比原则进行结转成本。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主营业务收入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七:因为机会总伴随着风险而来的。 八:(产品/商品)如果企业自始至终都不能产生成果呢?那么它从一开始便是不合理的浪费。 九:企业全面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就像成年人每年身体检查一样。 十:就像一项不能带来经济成果的开支,无论它多么有效率,多么的廉价,也是浪费。为此,重要的不是绝对的成本水平,而是成本与成果的相对比例关系。 十一:成本是手段,其成果才是目的。成本控制不如说是“成果管理”。 举例:正如乘飞机,你买的不是“机位”,而是“目的地”,这种以成果为导向的成本控制观。 所以,企业再也不能将成本管理等同于降低成本。 有时,某项成本降低未必就意味着利润会提高。可是增加某项开支,反而可以提高总体的经济效益。 十二:资源只有集中于成效之上,才是最佳、最有效的成本控制。 十三:成本控制的时机又是什么? 就像系统化地将资源与努力分配到机会和成效上,这才是成本分析和控制的最佳时机。这样的成本控制才有价值。 十四:要有效地控制成本,就必须对企业进行全面的检视。 十五:这是一场成本高低和成效与努力之间比例的价值游戏。 十六:成本是一个社会现象,一个惯性的行为。顾客购买的是“效用”,而并非仅仅是成本。所以顾客要的是满足,而非产品。 十七:即使以机会与成果为导向的公司;也需要成本分析和控制,这就是所谓的“成本绩效”。 成本绩效管理的五大秘诀: 1:集中原则。(将重点摆放在收效最高、最大的成本控制领域里,例如:把一个知识员工放在一个对的职位上,让他做出对的事来。80%的成本是20%的活动所造成的!亦即80%的成果,往往也是20%的资源与努力所造成的。)2:因势利导。(针对不同的成本作出不一样的处理方式。全面检视,反复检视) 人因被信任而坦诚,却因被怀疑而狡诈!因外界的怀疑而狡诈,这是对自信的一种伤害。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3:删除活动,(“无效的活动与工作”,才是高成本、高浪费。) 4:纵观全局。(纵观全局,掌握成效,既要理解成本,更要检视成果区域) 5:详尽的分析。(有效的成本控制务必建立在详尽的成本分析的基础上) 十八:企业全面成本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