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迪厄的场域理论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

读了布迪厄书,自己感兴趣的是他的场域理论,由于其理论的模糊性难以把握其要义,以下是我的一些基本想法,求教于方家。

场域具有以下内涵:

第一,场域是一个关系网络。布迪厄曾指出:“根据场域概念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又说:“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

构型。”这种关系是独立于行动者意志的客观存在,又与行动者所占位置、所掌握的资本和行动者的禀赋及其采取的策略有关。这种关系网络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运作规律,构成对行动者行动的限制性制约条件,当然只对置身于该场域的行动者才有意义。如果不归属该场域,这关系网络对行动者不具有意义。为什么呢?这与场域的第二层意思有关。

第二,场域是力的较量场所。场域是一个场所,它不能被简单为理解空间意义上的场所,它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既是静止的,又是动态的;既是固定的,又是在发生/进行的;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场域是“力的较量”场所。换言之,是斗争、争夺的场所,只有“力的较量”,场域才具有意义。而这种斗争、争夺依赖的是行动者所掌握的“力”,这种“力”表现为资本最终化约为权力。如布迪厄曾指出:“一种资本总是在既定的具体场域灵验有效,既是斗争的武器,又是争夺的关键,使它的所有者能够在所考察的场域中对他人施加权力,运用影响,从而被视为实实在在的力量,而不是无关轻重的东西。”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力”在斗争中相互较量,也会相互转换。因此,场域是一种力的关系网络。

第三,资本—权力是场域的主线。场域既是斗争的场所,又是争夺的空间,而一切都是围绕资本-权力的主线展开。行动者斗争靠的是其掌握的资本,斗争目的又是争取更多的资本,终极目的是为了获取权力,形成支配关系。注意不要把这过程看作是单向的,而是互动的,交错的,场域在互竞中发展。关于资本,布迪厄把其主要分为三类: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是由收入、财产等组成经济实力。文化资本表现为知识总量,但又不全是。文化资本由可称为信息资本,它的表现形式有三种:身体化的、客观化的和制度化的。“至于社会资本,则是指某个人或是群体,凭借拥有一个比较稳定、又在一定程度上制度化的相互交往、彼此熟悉的关系网,从而累计起来的资源的综和。”所有的资本形成“力”,表现为权力,形成权力关系。权力只有在关系网络中才有意义,故权力在场域运作中起着决定作用。需要注意,权力不是单向度的,权力关系也不是单一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正如高宣扬教授认为的“在一个特定关系网络中的统治者,其统治权力的实现,不可能单靠其自身的意图、利益、地位,而是必须结合被统治者各方的力量,并在各种力量的竞赛和对比中真正实现”。

布迪厄“场域”理论视域下的兰州市公示语英 译研究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9, 7(5), 767-775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5c7820016.html,/journal/ml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5c7820016.html,/10.12677/ml.2019.75102 A Study on Public Signs C-E Translation in Lanzho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urdieu’s Field Theory Songbai Bai1, Su Chai2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 Institute of Translating Studies LZU,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Received: Sep. 29th, 2019; accepted: Oct. 14th, 2019; published: Oct. 21st, 2019 Abstract 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concept “field” in Bourdieu’s sociology theory, discussing two functions of information and limit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Lanzhou City, drawing the proportion of these two functions in different fields, analyzing different types of wrong translations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and proposing some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s. In addition, this paper aims to assist the develop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Lanzhou city to enrich the present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system of public signs in transla-tion sociology. Keywords Lanzhou City, Public Signs,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Pierre Bourdieu, Field 布迪厄“场域”理论视域下的兰州市公示语英译研究 白松柏1,柴橚2 1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 2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暨翻译研究所,甘肃兰州 收稿日期:2019年9月29日;录用日期:2019年10月14日;发布日期:2019年10月21日

解读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

解读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 一、背景重现 布迪厄出生在法国南部偏远的山区小村,父亲是个乡村邮递员,以后进入法国知识分子的摇篮--- 巴黎高师,求学期间,他在哲学上出类拔萃,同时他的政治意识也明显成长起来。他反对斯大林主义和保守主义体制;他站在左派知识分子这边抨击法国殖民政策。布迪厄与那些出身富有。有文化优越感的精英子弟格格不入,因此他从未认同精英政治论和唯智主义传统。 大学毕业后,在阿尔及利亚服兵役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殖民地和殖民战争可怕的现实,这是布迪厄从哲学进入社会学的转折点。就个人经历而言,阿尔及利亚战争深深地唤起他关怀现实,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批判的政治冲动。希望用科学研究揭示社会困难的来龙去脉,以自主性的学术批判介入社会。 从知识层面而言,布迪厄的研究工作是在法国战后学术领域展开的。考察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建构,必然要与这一特定语境中的知识分子话语联系起来。布迪厄的学徒时期正值法国知识盛行存在主义学说的50 年代。在他看来存在主义夸大了主体的主观选择能力,接受了历史理性主义思想,并沉浸在现象学中,此后结构主义理论登上思想舞台,对布迪厄最初的理论积累和研究道路的选择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结构主义为研究社会现象的经验学科--- 社会学提供了走出实体的,本质主义研究的方法。然而,阿尔及利亚的田野考察使得布迪厄越来越怀疑结构主义人类学方法的可靠性。结构主义如何揭示实践者的生成性活动?由此布迪厄开始抛弃结构主义的“规则”而选择了潜意识的“策略”概念。 布迪厄曾多次说自己的工作是“哲学的田野工作”,意思是指结合经验调查和理论建构的“参与性社会学”研究。排斥经验研究的哲学冥想,掩盖和自然化了社会及知识长于的等级区域。脱离社会实际的流动和丰富的事实;而实证研究则陷入唯方法而方法的琐屑材料中,同样不能透彻地揭露社会世界的隐秘神话。在他长达40余年的研究中迎接了跨学科,多方位的挑战。布迪厄几近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完全无视学科界线,从人类学、社会学和教育学到历史学、语言学、政治科学、哲学、美学和文学研究,他都有所涉猎。布迪厄向当今的学科分类提出了多方位的挑战。他在涉及范围极广的不同领域中提出了很多专业性的质询:从对农民、艺术、失业、教育、法律、科学、文学的研究,到对亲属关系、阶级、宗教、政治、体育、语言、住房问题、知识分子、国家等的分析。布迪厄还具有融合各种不同的社会学风格的能力,从艰苦的人种论阐述到统计学模式,到抽象的元理论的和哲学的论辩等等,布尔迪厄一律照单全收,他向已被公认的社会科学的思维模式提出了多方位的挑战。 大师逝去,法国总统希拉克发表文告,称他为最具才华的知识分子之一,继涂尔干和韦伯之后使社会学出现新的改观,向众人指出"文化的时代并非经济的时代"。左派总理若斯潘则说布迪厄是对资本主义进行尖锐批判的领头人物,他个人完成了思想和行动的辩证统一。在同行之中,大家普遍承认他对社会学的贡献和他一代宗师的地位,但也有人认为只有60、70年代教书时的布迪厄是可取的,后来他过多卷入政治活动,故而此后的著作根本不能称为社会学,而纯属"宣传鼓动"。 二、布迪厄的社会理论的核心概念

论布迪厄实践理论重要概念的辩证关系(一)

论布迪厄实践理论重要概念的辩证关系(一) 〔论文关键词〕实践理论场域资本惯习 〔论文摘要〕场域、惯习、资本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的核心概念,这下个概念的提出,使社会学的研究呈现新的视角。布迪厄力图通过场域、惯习这两个概念连同各种各样的资本来探索社会生活中实践的奥秘,从而超越社会科学的一元对认。本文思考焦点即为社会实践理论的这下个核心概念。 作为当代世界一流的社会学家之一,布迪厄坚决反对二元论,他毕生致力于克服社会学中流行的二元对立,他的理论旨在消除主观和客观、行动者个体与社会结构分析之间的分歧,力图摆脱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对立的二者择其一的困境,达到主观和客观融合的效果,为此,他提出了他的“实践理论”,又叫“生成性结构主义”理论。 布迪厄认为,要有效描述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使获得的知识具有实践性,就不能作为旁观者以一种与生活保持一定距离,跳出现实生活之外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应避免客观主义以‘局外人’的眼光看世界和主观主义从‘局内人’的角度看待社会生活的做法,通过参与生活实践来获得对社会世界的认识。这样,实践能使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达到一种和谐与整合”,而这种整合是通过“参与性对象化”,即对客体以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加以全面的社会学的对象化 途径实现的,实践本身又是在这种对象化的过程中展开的。 在布迪厄看来,实践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独立于时空之外的实践是不存在也是无法理解的;同时,实践又是模糊的、盲目的和不确定的。社会生活的紧迫性使得人们无法质疑而是想当然地看待自己和社会世界。实践更具有策略性。策略是实践之源。策略就是布迪厄所说的“惯习”。布迪厄对于实践的讨论主要围绕场域(结构)和惯习的关系展开的。他因此提出了生成性结构主义公式:惯习×资本+场域=实践。这就说明了实践是“惯习、资本和场域相互作用的产物”要更好地认识布迪厄的实践观,就得认识他的实践理论中用来超越主观和客观二元对立的主要概念工具:“惯习、资本和场域”。 一、场域 在布迪厄看来,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既不是单纯的个体,也不是理想化的抽象社会,而是由无数个体所构成的“场域”以及无数场域构筑的一种更大的“场域综合性结构”。关于场域的概念,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正是这种位置的存在和它们强加于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结构之上的决定性因素,位置的客观性才得以界定。布迪厄本人认为,只有场域和社会空间的观点才能够揭示社会的真实结构,因为“一个分化的社会并不是一个由各种系统功能、一套共享的文化、纵横交错的冲突或者一个君临四方的权威整合在一起的浑然总体”而是各个场域的聚合。 在理解场域概念时,首先可以将场域设想为一个空间,场域的效果得以在其间发挥,并且由于这种效果的存在,任何与该空间有关的对象,都不能仅凭所研究对象的内在性质予以解释。其次,场域也不是一般性的空间结构形式,它是一个充满冲突和争夺的空间。场域中各种位置的占据者利用种种策略来保证或改善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不断在场域中展开斗争。不过,布迪厄特别强调,场域中斗争的焦点在于谁能够强加一种对自身所拥有的资本最为有利的等级化原则。从场域的这一特征来看,行动者的策略正取决于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即特定资本的分配,同时还取决于他们对场域的认知,这种认知又依赖于他们对场域所采取的观点,也就是从场域中不同位置出发所采纳的不同视角。最后,场域也包含一种投入。当一个人进入某个场域时,就同时进入了与场域相连的一套他本人很可能认识不到的前提预设。因此,一个场域是由身体和信念两部分组成的。人们深陷其中的实践信念并非一种心灵状态,也不是武断遵从一套外界灌输的教条;而是一种身体状态,是被各种社会秩序加以系统利用的体现在身体上的性情倾向,也就是“内在性的外在化”,即布迪厄所谓“惯习”。 二、惯习

考夫卡的场域理论

考夫卡的场域理论 场域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模式,它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物理学概念。总体而言是指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言,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考夫卡认为,世界是心物的,经验世界与物理世界不一样。观察者知觉现实的观念称作心理场(psychological field),被知觉的现实称作物理场(physical field)。为了说明两者的关系,可用图1为例。这是一种人们熟知的视错觉。不论观察者对该图观看多长时间,线条似乎都是向内盘旋直到中心。这种螺旋效应是观察者的知觉产物,属于心理场。然而,如果观察者从A点开始,随着曲线前进360度,就又会回运到A;螺旋线原来都是圆周,这就是物理场。 由此可见,心理场与物理场之间并不存在——对应的关系,但是人类的心理活动却是两者结合而成的心物场,同样一把老式椅子,年迈的母亲视作珍品,它蕴含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而在时髦的儿子眼里,如同一堆破烂,它蕴含着在女友面前陷于尴尬处境的危机。心物场含有自我(Ego)和环境(environment)的两极化,这两极的每一部分各有它自己的组织(organization)。这种组织说明,自我不是欲望、态度、志向、需求等等的束捆,环境也不是各种感觉的镶嵌。 环境又可以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geographicaland behavioural environments)两个方面。地理环境就是现实的环境,行为环境是意想中的环境。在考夫卡看来,行为产生于行为的环境,受行为环境的调节。为此,他曾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在一个冬日的傍晚,于风雪交加之中,有一男子骑马来到一家客栈。他在铺天盖地的大雪中奔驰了数小时,大雪覆盖了一切道路和路标,由于找到这样一个安身之处而使他格外高兴。店主诧异地到门口迎接这位陌生人,并问客从何来。男子直指客栈外面的方向,店主用一种惊恐的语调说:“你是否知道你已经骑马穿过了康斯坦斯湖?”闻及此事,男子当即倒毙在店主脚下。 那么,该男子的行为发生于何种环境之中呢? 考夫卡认为,在他骑马过湖时,地理环境毫无疑问是湖泊,而他的行为环境则是冰天雪地的平原。倘若那个男子事先知道他要途经一个大湖,则他的行为环境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正因为他当时的行为环境是坚硬的平地,才在闻及他骑马穿过湖泊时大惊毙命。所以,在考夫卡看来,行为受行为环境的调节。但是,行为环境在受地理环境调节的同时,以自我为核心的心理场也在运作着,它表明有机体的心理活动是一个由自我一行为环境-地理环境等进行动力交互作用的场。 例如,一个动物受到某一障碍物的阻挡(地理环境),无法获得置于障碍物后面的食物(行为环境),在这样一种心物场中,自我的张力是明显的。当顿悟使这个场获得重新组织时,也即当动物发现它可以绕过障碍物时,问题就得到了解决。问题的解决使动物得到食物,同时清除了这一心物场中的张力。这里,一个重要的内涵在于:动物在产生一个真正的心理问题之前,必须意识到这一问题情境的所有因素。如果动物不知道障碍物后面有食物,即没有行为环境,问题就不会存在,因为产生不了心物场

社会学何以可能:论布迪厄社会理论的建构

社会学何以可能:论布迪厄社会理论的建构 * — 兼评《实践与反思》一书的理论视野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刘拥华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是当代社会学理论发展不可绕过的重镇,也是自雷蒙·阿隆以来法国思想界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学家。在其长达近乎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集合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于一身,孜孜不倦地追问实践的逻辑与社会科学潜沉下的本质,进而,质问社会科学对象建构的虚幻性与欺骗性。长期以来,他致力于在其学术研究中,发展一门基于批判的反思性社会学。反思社会学抛弃了实证主义虚假旁观者的态度,也拒斥了学科中长期存在的二元分划的“学院式”的研究与思径趋向。并且,还给予这样一种分类图式以经验与理论上的反思,提出了在实践中把握实践的逻辑以及在实践中建构反思性的实践社会学。在反思社会学中,人文主义研究与人文主义关怀以及社会批判的维度闪现着耀眼的光芒,这是布迪厄有意为之,也正反衬出反思社会学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解社会学以及现象学与常人方法学的区别之所在。在下文中,我们将会有具体的论述。 一 自社会学创始以来,基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之争就一直沿续下来,并且演变成为这一学科基本的学科资源与学术链条中不可回避的话语。甚而至于,如果要成为一位出色的社会理论家,而没有在这一话语中有所建树,或者说没有参与到这一话语的场域中来,似乎就不可能在理论界有太多的立足之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社会学首先是作为与哲学等传统学科相区别的新兴学科而出现的,相区别的本质在于学科所立基的方法论基础,也就是孔德所倡导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后经迪尔凯姆等人加以完善,从而在学科中确立了主流地位[1];第二,正因为如此,社会学学科比之于传统优势学科,不但在方法论体系、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生活的话语体系中的地位是非常薄弱的,社会影响力不强。而增强学科影响力的途径之一,就在于梳理自身的方法论体系并与其它优势学科展开积极的沟通与对话。布迪厄理论的建构,首先也正是基于对这些早已存在的理论进行解读并进而展开批判的基础上开始的。 作为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从反对形而上学传统出发,立志建立一门客观的、正确认识社会现象的科学,他将之称为“实证社会学”。孔德为社会学确立的实证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方法为模本,直面具体的经验事实,以观察、实验和对比等为手段把握社会现象间的联系,排斥价值评价和理想要求,追求客观、正确、有实际用处的实证知识。区别于形而上学传统,实证原则是在19世

考夫卡的场域理论

考夫卡的场域理论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考夫卡的场域理论 场域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模式,它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物理学概念。总体而言是指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言,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考夫卡认为,世界是心物的,经验世界与物理世界不一样。观察者知觉现实的观念称作心理场(psychological field),被知觉的现实称作物理场(physical field)。为了说明两者的关系,可用图1为例。这是一种人们熟知的视错觉。不论观察者对该图观看多长时间,线条似乎都是向内盘旋直到中心。这种螺旋效应是观察者的知觉产物,属于心理场。然而,如果观察者从A点开始,随着曲线前进360度,就又会回运到A;螺旋线原来都是圆周,这就是物理场。 由此可见,心理场与物理场之间并不存在——对应的关系,但是人类的心理活动却是两者结合而成的心物场,同样一把老式椅子,年迈的母亲视作珍品,它蕴含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而在时髦的儿子眼里,如同一堆破烂,它蕴含着在女友面前陷于尴尬处境的危机。心物场含有自我(Ego)和环境(environment)的两极化,这两极的每一部分各有它自己的组织(organization)。这种组织说明,自我不是欲望、态度、志向、需求等等的束捆,环境也不是各种感觉的镶嵌。 环境又可以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geographicaland behavioural environments)两个方面。地理环境就是现实的环境,行为环境是意想中的环境。在考夫卡看来,行为产生于行为的环境,受行为环境的调节。为此,他曾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在一个冬日的傍晚,于风雪交加之中,有一男子骑马来到一家客栈。他在铺天盖地的大雪中奔驰了数小时,大雪覆盖了一切道路和路标,由于找到这样一个安身之处而使他格外高兴。店主诧异地到门口迎接这位陌生人,并问客从何来。男子直指客栈外面的方向,店主用一种惊恐的语调说:“你是否知道你已经骑马穿过了康斯坦斯湖”闻及此事,男子当即倒毙在店主脚下。 那么,该男子的行为发生于何种环境之中呢 考夫卡认为,在他骑马过湖时,地理环境毫无疑问是湖泊,而他的行为环境则是冰天雪地的平原。倘若那个男子事先知道他要途经一个大湖,则他的行为环境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正因为他当时的行为环境是坚硬的平地,才在闻及他骑马穿过湖泊时大惊毙命。所以,在考夫卡看来,行为受行为环境的调节。但是,行为环境在受地理环境调节的同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

读了布迪厄书,自己感兴趣的是他的场域理论,由于其理论的模糊性难以把握其要义,以下是我的一些基本想法,求教于方家。 场域具有以下内涵: 第一,场域是一个关系网络。布迪厄曾指出:“根据场域概念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又说:“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 构型。”这种关系是独立于行动者意志的客观存在,又与行动者所占位置、所掌握的资本和行动者的禀赋及其采取的策略有关。这种关系网络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运作规律,构成对行动者行动的限制性制约条件,当然只对置身于该场域的行动者才有意义。如果不归属该场域,这关系网络对行动者不具有意义。为什么呢?这与场域的第二层意思有关。 第二,场域是力的较量场所。场域是一个场所,它不能被简单为理解空间意义上的场所,它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既是静止的,又是动态的;既是固定的,又是在发生/进行的;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场域是“力的较量”场所。换言之,是斗争、争夺的场所,只有“力的较量”,场域才具有意义。而这种斗争、争夺依赖的是行动者所掌握的“力”,这种“力”表现为资本最终化约为权力。如布迪厄曾指出:“一种资本总是在既定的具体场域灵验有效,既是斗争的武器,又是争夺的关键,使它的所有者能够在所考察的场域中对他人施加权力,运用影响,从而被视为实实在在的力量,而不是无关轻重的东西。”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力”在斗争中相互较量,也会相互转换。因此,场域是一种力的关系网络。 第三,资本—权力是场域的主线。场域既是斗争的场所,又是争夺的空间,而一切都是围绕资本-权力的主线展开。行动者斗争靠的是其掌握的资本,斗争目的又是争取更多的资本,终极目的是为了获取权力,形成支配关系。注意不要把这过程看作是单向的,而是互动的,交错的,场域在互竞中发展。关于资本,布迪厄把其主要分为三类: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是由收入、财产等组成经济实力。文化资本表现为知识总量,但又不全是。文化资本由可称为信息资本,它的表现形式有三种:身体化的、客观化的和制度化的。“至于社会资本,则是指某个人或是群体,凭借拥有一个比较稳定、又在一定程度上制度化的相互交往、彼此熟悉的关系网,从而累计起来的资源的综和。”所有的资本形成“力”,表现为权力,形成权力关系。权力只有在关系网络中才有意义,故权力在场域运作中起着决定作用。需要注意,权力不是单向度的,权力关系也不是单一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正如高宣扬教授认为的“在一个特定关系网络中的统治者,其统治权力的实现,不可能单靠其自身的意图、利益、地位,而是必须结合被统治者各方的力量,并在各种力量的竞赛和对比中真正实现”。

从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看苏曼殊_惨世界_的翻译动机和策略_伍丽云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是当代法国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思想家和文化理论批评家。他将哲学引入社会学,打破学科界限,研究涉及各个领域。将布迪厄社会学理论引入翻译学科,从社会学角度对各种翻译现象进行综合性研究,能为翻译学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提供更为开阔的理论思维和视野。在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下,翻译不仅仅被认为是社会空间之内的转换行为,而且被看成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空间,其中的各种权力关系必须加以反复协调。翻译从具有普遍性的意识形态层面来看并不是中立的,而是源于社会代理人的文化、政治习性及其拥有的各种资本。[1](P9) 苏曼殊的《惨世界》正是如此。清末民初的翻译家苏曼殊的《惨世界》翻译自雨果的《悲惨世界》,却与原著在各方面相去甚远。苏曼殊的《惨世界》一共十四回,前七回翻译于雨果的《悲惨世界》,后七回则完全杜撰情节,可谓是翻译与创作相结合。为什么苏曼殊选择翻译雨果的《悲惨世界》呢?既然要翻译《悲惨世界》,为什么又不忠实地进行翻译呢芽在翻译活动的背后暗藏着怎样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上的矛盾与冲突?《惨世界》不单单是一部翻译文学作品那么简单,而与清末 民初的文化、政治、权力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本文就旨在用布迪厄社会学理论来解决以上问题,阐明苏曼殊的翻译动机和策略。 一、布迪厄社会学理论 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试图打破社会科学的二元对立。布迪厄社会学理论,尤其是其核心概念场域、惯习、资本,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翻译界已纷纷借用布迪厄社会学理论来进行翻译研究。其中,场域和惯习是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概念。 布迪厄始终重视语言和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他从语言的角度去研究社会,也从社会观点研究语言。社会、权力和语言的三角关系构成了社会的象征性结构及权力的象征性实践的基础和基本动力。布迪厄认为,语言交往不仅仅是符号本身的交换,从深层次看,其中有“不同的个人、团体、阶级和群体之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势力的交流、调整、比较和竞争,也是他们所握有的权力、资源、能力及社会影响的权衡过程”[2](P80)。语言本身虽然仅仅是各种经由共识而建构的沟通工具,但是,语言一旦被使用,一旦同特定的目的、社会情势、特 文章编号:1674-8107(2013)04-0100-07 从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 看苏曼殊《惨世界》的翻译动机和策略 伍丽云1,张 汩2 (1.四川外语学院,重庆 400031;2.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 330022) 摘要:以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为指导,主要从其核心概念“场域”、 “惯习”入 手,分析清末民初翻译家苏曼殊汉译《悲惨世界》的动机和策略,指出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其个人的个性及价值观促使了译作《惨世界》的诞生,并影响了该译作的风格特点。 关键词:布迪厄社会理论;场域;惯习;苏曼殊;《惨世界》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8107.2013.04.017 收稿日期:2012-11-13 作者简介:1.伍丽云(1989-),女,江西吉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 2.张汩(1988-),男,湖南岳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 第34卷第4期2013年7月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inggangsh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 Vol.34No.4 Jul.2013

从布迪厄的相关理论看教育公平

从布迪厄的相关理论看教育公平 摘要在布迪厄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阶级惯习”是如何促进“符号资本”在教育这个“场域”中“游戏”的,以及权力如何借教育这个工具再生产阶级结构的,教育公平如何成为谎言。文章在介绍了布迪厄的生平及相关理论后结合教育公平问题提出相关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字布迪厄;社会公平;教育 一、布迪厄生平简介 皮埃尔·布迪厄,法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1930年出生在一个法国与西班牙交界的偏远乡镇。凭着自己的努力,他进入了巴黎高师学习哲学,并最终成为法兰西学院的讲座教授。20世纪50年代在法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服兵役的经历,使他成为一个注重实践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奠定了他社会学研究中的平民立场和尖锐而又悲悯的学术情怀。 也许是自己成长的经历,即便成了巴黎高师的学生和法兰西学院的院士,成了他所反对的体制的一个构成要素,布迪厄依旧感到一种强烈的不适感并似乎背信弃义地对成就了他的学术成果的体制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认为教育系统内隐藏着的严重的不公平的再生产机制,教育已经代替门庭、宗教和直接政治、经济背景,成为一种新的不平等机制。 二、相关概念介绍 第一,场域。场域具有空间性的特征,它是由一些特定原则所界定的社会构建的空间。在这一空间里,各自独立的不同场域相互关联,各自发挥着不同的效用,而行动者在其中相互争夺有利于自己的位置和利益,并试图改变或维持其空间的范围或形式。场域是潜在开放的游戏空间,其疆界是动态性的;它是没有创造者的游戏,是一个不断推进的集体创造的历史进程的产物,具有无穷无尽的生成性。 第二,惯习。综合布迪厄的表述,惯习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惯习是一种社会化了的主观性,是体现于身体而实现的集体的个人化。(2)惯习是一种生成性结构,是产生惯习的社会结构在身体层面的积淀,是作为一种社会性变量而存在的,是在历史中建构的、植根于制度的生成性母体因此具有历史性。(3)惯习是一种形塑机制,其操作来自行动者自身的内部。这种机制表现为生成策略的原则,使得行动者能应付各种未被预见、变动不居的情境并有可能完成无限复杂多样的任务。(4)惯习具有能动的实践意义,它不是习惯,它是深刻地存在于性情倾向系统之中的、作为一种技艺存在的生成性或创造性能力。 第三,资本。资本有三种基本类型: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和可转换性。不同的资本是可以进行转换的,不同

团体社会工作

团体社会工作 第一章小组社会工作概述 一、含义 社会团体工作以社会团体为工作对象,在团体工作者的协调下,或通过团体情境与团体互动实现娱乐、教育与治疗的目标,或通过团体的共同努力达成社会行动,从而促使社会变迁,促进整个社会繁荣。 二、小组工作的构成要素 小组(是互动的,是一个关系体系,是一个有机体且不断变化)、工作者、成员、机构、活动项目 三、社会团体工作的模式 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交互模式、发展模式、折衷模式 1、社会目标模式代表人物是惠特克(Whittaker)。 社会目标模式把团体工作的目标定为促成社会行动,从而实现社会的变迁。它认为人类往往是通过团体力量达成社会行动的。它强调发展团体本身的功能,强调成员在团体中学习团体活动的规则、培养团体活动能力以及通过团体达成社会行动的能力。社会参与、社会行动、民主过程与学习是这一模式的中心概念。这一模式关心民主的进程,关心如何增加个人和团体的社会权力。 在这一模式中,工作者是一个能够影响他人并使他人积极行动起来的人,他凭着自身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积极鼓励每一个团体成员都承担起公民的责任,进而建立更美好的社会。这一模式偏重于社会事务,较多地依托社区开展工作,探索社区的发展,促成社会行动。其工作方式接近于社区组织工作。其主要工作是设计程序和策划行动。 2、治疗模式也称为临床模式或处理模式。文特 治疗模式认为,社会团体工作的目标在于通过团体经验来治疗个人心理、社会与文化的适应不良问题。其关注的中心是怎样运用团体工作来改变人的功能丧失与行为偏差,协助个人社会功能的恢复与行为的矫治。团体在这里是治疗环境,也是治疗工具。这一模式被广泛地运用于精神病治疗、心理治疗、青少年不良行为矫正等领域。 在这一模式中,团体工作者以专家的身份出现,他的任务是研究、诊断与治疗,他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去诊断个人的需要,安排治疗计划。 3、交互模式又称居间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团体的目标在于团体成员的交互影响,共同活动,分享情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反应关系,强调个人必须从群体生活中学习。团体互动有助于个人形成良好的自我与发展健康的人格;有助于满足人类娱乐、交往与感情交流的需要;也有助于面临共同问题的人进行信息交流、获得心理支持、学习正确的态度与行为,从而缓解个人的危机和问题。体的发展是团体成员互动的结果,团体成员在团体中分享责任与团体经验。 团体工作者是案主与团体或团体与机构间的居间协调人。他不设计方案,不是控制团体的先知,他的作用在于促进团体成员的互动及为团体寻求外部资源。 4、发展模式又称过程模式,由波士顿大学的伯恩斯坦最先提出。 发展模式把团体理解为有其内在演化逻辑的生命有机体,团体的发展是团体生长、成熟、衰落的过程。团体的运动必定会经历一个又一个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前后关联。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与任务。团体的发展是团体成熟的过程,在其中,成员既对团体发展提供力量,又随团体发展而成长。这个模式强调"时间、过程和团体发展阶段,以及团体成员与发展的关系"。 社会工作者的职责是根据团体发展阶段的特点指导团体工作;他不断地根据新的情况修正团体的目标,理解团体成员与团体的关系,并及时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

社会理论空间转向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9月/14日/第B02版 社会学 社会理论空间转向 孙平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在社会学的研究视阈中,将空间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甚至形成专门的学术取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大致以20世纪70年代为分水岭,被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空间研究关注空间与社会的交互关系 1970年代以前被称为“空间失语”时期。正如英国社会学家厄里(John Urry)所宣称,“20世纪社会理论的历史也就是时间和空间观念奇怪的缺失的历史”,且以空间的缺席尤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空间和物理学、数学、建筑学、地理学之间的传统联系遮蔽了其自身的社会属性,空间并非社会学专门的研究对象,而仅被视为社会关系与社会过程运行其间的、自然的、既定的处所,社会行动的特征及分布不过是对空间形态的适应或利用。在这样的方法论指导下,社会学理论对空间的认识比较欠缺,后现代地理学家索加将这种空间之维的缺失称为“空间性的失语”。在空间失语时期,虽然马克思、涂尔干、滕尼斯、齐美尔和以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等不乏将空间与社会相联系的有洞见的探索与尝试,但是他们始终未能在社会学视野下建构起关于空间的清晰而系统的理论阐释,在经典社会理论之中的空间论述是片断式的、零散的,关于空间与社会关系的表述或抽象或含糊。 1974年,法国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一书问世,社会学关于空间研究边缘而零散的状态发生了重大转变。作为真正把空间要素嵌入社会研究的划时代人物,列斐伏尔提出了严密完整的空间理论体系,空间结构和社会行动之间的辩证关系由此得以清晰呈现。以列斐伏尔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家的贡献不仅在于其推动边缘化的空间研究进入社会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更在于其发出了社会学理论“空间转向”的先声,一个更加接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发展新时期随之到来。 所谓“空间转向”或地理学转向,是指将空间概念带回社会理论或以空间思维重新审视社会,在此基础上,地理学想象力成为社会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何雪松归纳了以空间为主题的社会学研究,指出其“空间转向”主要遵循两条路径展开:路径一,即吉登斯、布迪厄等社会理论大师在现代性架构下检视空间与社会的交互关系对于研究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的重要性;路径二,即以福柯、哈维为代表的后现代社会理论家采用一系列地理学概念和隐喻来探索日益复杂和分化的社会世界。 综上,空间从游离于社会学视野之外到成为专门的研究主题和新兴的学术取向,这种革命性变化的发生与发展有其深刻的理论根源和现实背景。 空间与社会行动具不可分性 传统社会学为自己构建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社会。尽管社会被界定为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里人类生活的共同体,但是由于对空间进行规范的描述总会涉及几何学、拓扑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色彩浓厚的专门化语言体系,空间因而被蒙上了绝对的、不变的外衣,伴随空间与社会的关系被抽象为容器与内容物的关系,空间与社会实际上发生了分离。这种分离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动摇,随着西方学界对城市问题研究的加深,人们逐渐认识到没有纯粹的空间过程,空间模式是在社会过程中形成的,而空间的变迁是生产变迁的结果。正如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所指出的,空间不是社会的拷贝,空间就是社会,空间的形式与过程是由整体社会动态塑造的。社会是由时间、空间和社会行动三个基本向度组成的复合体。社会行动在时空结构中展开,而行动的后果及其特征映射于空间形态的重构之中,社会行动和空间结构之间形成一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 15.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反思社会学★★★ 1.实践逻辑与学究式谬误 实践理论是布迪厄社会认识论的基石,他正是借助实践理论不遗余力地反对认识论和方法论中的唯智主义或更为广泛的学究式谬误。 (1)唯智主义是指用理论的逻辑代替事物的逻辑。实践是模糊的、现实的、紧迫的,在现实的时间流中持续进行而又指向未来的,但大众对实践的理论理解往往将理论上的偏见

强加给现实。 ①不论是客观主义的认识论还是主观主义的认识论都有唯智主义这样的问题。结构主义和实证主义是这种客观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萨特的存在主义现象学以及社会理论中的理性选择理论是主观主义认识论的代表。 ②各种各样的主观主义也是唯智主义的体现,它们把人设想成为全能的理性机器,而所谓的各种规律便从这样的假定前提中推演出来,最终作为现实实践的描述与理论。 (2)学究式谬误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具体内容见表15-1。 表15-1 学究式谬误的表现形式 2.学术场域与知识的社会属性 布迪厄认为学术场域面临着两方面的力量:一是场域内部的;二是场域外部的。社会学领域处于外部和内部的极大张力之中。 (1)在场域内部,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惯习。在场域内部,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惯习,因为不同的理论或者观点方法的主张者所提供的知识是一种文化资本,这些不同的文化资本都有着被同行接受的强烈愿望,以及与之密切联系的各种利益,所以都极力想占据学术领域的支配权力,合法化、常规化,形成符号资本。 (2)在场域之外,可以发现公众的议题或者常识的观念往往是社会研究中相关研究问题甚至主要概念工具的来源,但对这些常识世界中的问题,社会学家们往往并没有进行认真

小组工作基础理论

小组工作基础理论1——镜中自我理论 理论产生背景: 该理论源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W.詹姆斯和G.H.米德的著作。但最早使用符号互动这一术语的是美国社会学家H.G.布鲁默,1937年,他用这一术语指称美国许多学者诸如C.H.库利、米德、J.杜威、W.I.托马斯、W.詹姆斯、R.E.帕克、F.W.兹纳尼茨基等人的著作中所隐含的“社会心理状态”。西方学术界曾有人把符号互动分为两派,一是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一是以M.库恩为首的艾奥瓦学派。1930~1950年间出版的一系列布鲁默及其同事、学生们的著作中确定了该理论的主要观点。 从哲学上看,符号互动论与美国的实用主义、德国和法国的现象学联系最为密切,与逻辑实证主义、结构功能主义、文化决定论、生物决定论、刺激—反应行为主义、交换理论以及均衡理论的各种形式相对立,而与心理分析理论、现象学社会学、民俗学方法论、角色理论、戏剧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心理学、哲学,具有某些相容性。 代表人物:库利 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 1864—1929)是美国早期著名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因其自我概念,即“镜像自我”而为社会心理学家广为知晓。他与其父性情完全不他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父亲是著名的法官,也是密执安大学法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同,天生羞怯,不爱交际。起先学习工程学,毕业后转而学习经济学。1894年获得经济学和社会学博士学位,并在密执安大学度过期术生涯。1907年获得教授职位,1918年被选为美国社会学会主席,该学会是他在1905年帮助建立的。库利理论研究的重点是探讨个人如何社会化,并贯穿于他的三部极具份量的著作——《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1902)、《社会组织》(1909)和《社会过程》(1918)之中。库利的《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既是他潜心钻研撰写的首部重要著作,也是他的整个学术思想的精髓所在。从中我们发现了它对杜威(John Dewey)的思想影响,对帕克(Robert E. Park) 的深刻启迪,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 的学术助益;也找到了后来的互动论、戏剧论、符号学和自我传播论、人际传播论思想的直接源头。 理论内容: (1) 人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是一个通过互动而存在和发展的各种过程的复合体。社会是一个统一体,在社会这个庞大的互动组织中,它的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这个有机体所有的其他部分。人与社会并不是对立或割裂开的。 (2)镜中自我 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发应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他人犹如一面镜子,我们正是从他人这面镜子里发现了我们的自我。我们根据镜子里的这些形象是否符合我们的愿望而产生满意或不满意的心情。同样,通过他人这面镜子,也就是通过他人的反映和评价,我们看到自己的风度、行为、性格等是否合适,是否需要修正。我们对他人眼中自己形象的想象,对他人关于这一形象评价的想象以及某种某种自我感觉,构成了我们的自我认识。 (3)首属小组 库利首次正式提出并使用了首属小组这个概念,它是指那些亲密的、面对面的交往以及有直接互动和合作的小组。这些小组主要包括家庭、邻里以及儿童游戏伙伴。首属小组是对个人的成长发展影响最深远的小组,很多积极的品质和消极的品质都是在首属小组获得并强化的。 镜中自我理论对小组的启示

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

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 毕天云 在当代国际知名的世界级社会学理论家中,法国学者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无疑占有一席之地。美国社会学家麦克莱米(Scott McLemee)称布迪厄是“一代思想大师、法国知识界的领袖人物之一,……是同代人中最杰出的社会学家之一。”我国学者李猛认为布迪厄是“自雷蒙·阿隆以来法国最有影响的社会学家”。随着布迪厄思想的全球性传播,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越来越产生世界性的影响。 “场域-惯习”论是布迪厄实践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布迪厄对“场域”和“惯习”这两个概念的基本含义、特点、用途及其相互关系的阐述只有置于辨证的、关系的、实践的、反思的布迪厄风格中才能得到准确的理解和把握。② 一、场域 “场域”(field)不仅是布迪厄实践社会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布迪厄从事社会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布迪厄在社会学研究中提出场域概念既受物理学中磁场论的启发(布迪厄在分析社会场域时就用过物理学中的磁场作比喻),也与现代社会高度分化的客观事实有关。布迪厄认为,“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而这些小世界自身特有的逻辑和必然性也不可化约成支配其他场域运作的那些逻辑和必然性。”[1](P134)在布迪厄看来,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各种不同的“场域”,如经济场域,政治场域、艺术场域、学术场域等;社会作为一个“大场域”就是由这些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场域”构成的。如何认识和把握既高度分化又连为一体的社会大场域呢?既反对“个体主义方法论”也不赞成“整体主义方法论”的布迪厄采取了从“中间入手”(即从场域入手)的策略。③布迪厄强调:“社会科学的真正对象并非个体。场域才是基本性的,必须作为研究操作的焦点。” [1](P145)何谓场域呢?布迪厄从多个层面作过论述。第一,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在布迪厄看来,场域是一种社会空间,不是地理空间。具体说,场域就是现代社会世界高度分化后产生出来的一个个“社会小世界”,一个“社会小世界”就是一个场域,如经济场域、 作者简介:毕天云(1968-),男,云南禄劝人,云南师范大学经济政法学院副教授,社会学博士,主从事社会学理论和社会政策研究。 ①重视实践是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显著特征,他为此写过《实践理论大纲》(1972)和《实践的逻辑》(1980)两本书。清华大学的孙立平先生说:社会学中“实践的概念,是布迪厄领回来的”(2002)。研究布迪厄的美国学者华康德称布迪厄的理论为“社会实践理论”(1998:11),法国社会学家菲利普·柯尔库夫称其为“行动社会学”(2000:42),笔者认为用“实践社会学”一词更为贴切。关于国内的“实践社会学”主张,详见孙立平先生的两篇论文:“迈向实践的社会学”(载《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和“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②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具有四个显著的特点:反对形形色色的“二元主义”,主张超越“二元对立”的辩证思维,自称“建构主义的结构论”(constructivist structuralism)和“结构主义的建构论”(structuralist constructivism);反对实体论,主张关系论的思维方式;反对理论与经验研究的分裂,始终强调理论与经验研究的紧密结合;反对缺乏反思性的社会研究,身体力行反思社会学。辨证的、关系的、实践的和反思的社会学,这就是布迪厄风格,是理解布迪厄的具体社会学思想的“大纲”。 ③在一个社会的结构中,“下面”是个人,“上面”是社会,“中间”是一个一个的场域,布迪厄的风格注定他只会从“中间”入手。在某种意义上,笔者认为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与美国社会学家墨顿的“中层理论”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教育与场域

思考题一: 1、教育场域是不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场域?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如果是,请予以论证。答;教育场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场域。教育场域这个命题可以教育的场域性问题作为阐释的对象。 意义。关于教育是否归属为的社会场域问题的实质,是在一种反思社会学本体论意义上的对教育的拷问,要以场域的视角或方法去看待教育、研究教育问题,就必然地要从本质上去思考教育的场域性或者说“教育场域”这个命题的实践意义。社会场域是一种理论假设,而这种理论假设是不能以实证主义的方法予以证实的,而不能以实证方法证实的理论是不能被拒为“伪”的,它涉及到对社会存在的一种根本性的看法,是对导致社会科学长期分裂的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的消解。因此,场域理论的提出对教育的观照使得教育社会会学的研究具有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拟论证的框架。从逻辑上说,要论证A是否属于B,则必然要分别把A和B的内涵厘清,然后,再对二者的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再据此下结论。在此,首先要把社会场域的概念和实质进行概括,然后再以这种视角去考察教育找出二者之间的对应或本质上的一致性,然后再得出结论。 什么是社会场域? 关于场域的本质和定义问题。布迪厄认为,“场域”是一个关系性概念,概据场域概念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正是在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它它强加于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机构之上的决定因素之中,这些位置得到了客观的界定,其根据是这些位置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占有这些权力就意味着把持了在这一场域中利害攸关的专门利润的得益权——的分配结构中实际的和潜在的处境,以及它们与其它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支配关系、屈从关系、结构上的对应关系,等等)。 关于场域的存在和界限问题。布氏认为可以把场域设想为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场域的效果得以发挥,并且,由于这种效果的存在,对任何与这个空间有所关联的对象,都不能仅凭所研究对象的内在性质予以解释。场域的界限位于场域效果停止作用的地方。他又认为,场域这个空间的界限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应该抛弃先验的回答而坚持经验研究。在此不难洞察出布迪厄在场域分析中所持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研究态度,这一点对于如何确定教育的场域性是富有启发意义的。 关于于子场域的问题。布氏认为一个场域并不具有组成部分要要素(这是与“系统”的主要差别之一)。每一个子场域都具有自身的逻辑、规则和常规,而在场域分割的每一个阶阶段都需要一种真正的质的飞跃(比如你从文学场域的层次降至小学或戏剧的子场域层次)。同样的,教育场域和学校场域的关系亦应如此,需要一种真正的质的飞跃,而不能把学校场域看成是教育场域的组成部分或要素。 社会场域与教育场域的内在一致性?(本讨论的主体部分) (一)教育的场域性体现了社会场域的社会再生产逻辑。 社会场域中的惯习作为一种知觉、评价和行动的图式构成的系统,与场域是一种互相构建关系,它通个体生成和系统生成这种心智结构的双重历史性,对社会再生产的的逻辑进行了论证,而教育场域中的再生产关系体现在现代等级社会中的阶级、文化和权力的联系方式上,教育关注的着眼点是其维持和再生产当下社会等级的文化作用。教育制度是当代社会中调控社会地位和特权的主要体制之一,而学校则是生产、传递和积累各种文化资本的最基本的体制基础。因此,教育场域中的关系存及运动模式是一种社会场域中的社会再生产逻辑的范例。 (二)教育的场域性体现在关系范畴上与社会场域指涉的内在一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