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医学生理学考试重点内容

大一医学生理学考试重点内容
大一医学生理学考试重点内容

生理学

大纲:

(一)绪论

1. 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 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 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耦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

5.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四)血液循环

1. 心肌细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

2. 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3.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4.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5. 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6. 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7. 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功能。

8.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学感受性反射。

9.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10. 局部血流调节(自身调节)。

11. 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

12. 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五)呼吸

1. 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 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3. 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气体扩散速率,通气/血流比值及其意义。

4.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 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二氧化碳、H﹢和低氧对呼吸的调节。肺牵张反射。

(六)消化和吸收

1. 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

2. 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

3. 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胃的排空及其调节。

4. 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小肠的分节运动

5. 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排便反射。

6. 主要营养物质(糖、蛋白质、脂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在小肠内的吸收部位及机制。(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1. 食物的能量转化。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临床的简化测定法。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及其意义。

2. 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

1. 肾脏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及其调节。

2.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3. 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L-、水、HCO3-、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对H+、NH3、K+的分泌。肾糖阈的概念和意义。

4. 尿液的浓缩与稀释机制。

5. 渗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肾交感神经、血管升压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心房钠尿肽对尿生成的调节。

6. 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测定的意义。

7. 排尿反射。

(九)感觉器官

1. 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2. 眼的视觉功能: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眼的调节。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及其依据,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作用,视锥细胞和色觉的关系。视力(或视敏度)、暗适应和视野。

3. 耳的听觉功能: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4. 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感觉功能。前庭反应。

(十)神经系统

1. 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2. 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3. 经典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4. 非定向突触传递(或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

5. 神经递质的鉴定,神经调质的概念和调制作用,递质共存及其意义。受体的概念、分类和调节,突触前受体。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相应的受体。

6. 反射活动的中枢控制,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7.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感觉的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及其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大脑皮质(层)的感觉(躯体感觉和特殊感觉)代表区。体表痛、内脏痛和牵涉痛。

8.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运动传出通路的最后公路和运动单位,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及其机制,各级中枢对肌紧张的调节。随意运动的产生和协调。大脑皮质运动区,运动传出通路及其损伤后的表现。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9.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功能特征。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0. 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调节,情绪生理反应。

11. 自发脑电活动和脑电图,皮层诱发电位。觉醒和睡眠。

12. 学习和记忆的形式,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学习和记忆的机制。大脑皮质功能的一侧优势和优势半球的语言功能。

(十一)内分泌

1. 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方式,激素的化学本质与分类,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分泌的调节。

2.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肽和腺垂体激素,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3.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和神经垂体激素。

4.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5. 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1,25-二羟维生素D3的生理作用及它们的分泌或生成的调节。

6.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7.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十二)生殖

1. 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睾酮的生理作用,睾丸功能的调节。

2. 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卵巢周期和子宫周期(或月经周期),雌激素及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卵巢功能的调节,月经周期中下丘脑-腺垂体-卵巢-子宫内膜变化间的关系。胎盘的内分泌功能

第一章绪论第二节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内环境:细胞外液是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内环境的稳态: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

内环境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反射: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完成反射的基本条件:反射弧必须完整

神经调节特点:迅速、精确、短暂

体液调节特点:缓慢、持久、广泛、精确性差

自身调节特点:范围局限、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

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意义:维持稳态

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

意义:加速生理过程

前馈意义:能前瞻性地对活动进行控制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 单纯扩散

概念:指物质从质膜的高浓度一侧通过脂质分子间隙向低浓度一侧进行的跨膜扩散。

特点:①顺浓度差②不需要膜蛋白帮助③不消耗能量④转运脂溶性物质(非极性分子) 通透性:指物质透过膜的难易程度

速率取决于浓度差、扩散面积、温度、脂溶性、电场力

二. 易化扩散

概念:在膜蛋白的帮助(或介导)下,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带电离子顺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

特点:①顺浓度差或电子差②膜蛋白帮助③不消耗能量④转运水溶性物质

1.经通道易化扩散

基本特征:①离子选择性②门控特性(电压门控通道、化学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

2.经载体易化扩散

特点:①结构特异性②饱和现象③竞争性抑制

三. 主动转运

概念:某些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由细胞代谢供能而进行的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称为主动转运

特点:①膜蛋白帮助②逆浓度差或电位差③耗能

1.原发性主动转运(直接利用ATP)

概念: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

包括:钠-钾泵、钙泵、质子泵

⑴钠-钾泵(简称钠泵)

生理意义:①钠泵活动造成细胞内高钾离子,是许多代谢反应的条件

②维持细胞正常体积和防止水肿的作用

③产生生物电的前提

④生电性

⑤建立或维持细胞内外之间的钠离子、钾离子浓度,为主动运输提供势能储备

2.继发性主动转运(利用钠离子势能)

概念: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

四、膜泡运输

1.出胞(持续性出胞、调节性出胞)

2.入胞

⑴吞噬(固态)

⑵吞饮(液态) ①液相入胞②受体介导入胞

第二节细胞的信号转导

膜受体:①离子通道受体②G蛋白耦联受体③酶耦联受体

G蛋白是鸟苷酸结合蛋白

第二信使作用:把细胞外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膜的信息传给细胞内的靶蛋白——蛋白激活酶和离子通道

MAPK是外界信号刺激细胞增殖分化的细胞内信号传导的交汇点

第三节细胞的电活动

一.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RP:安静情况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的外正内负且相对平稳的电位差

影响静息电位的因素:①细胞膜两侧离子的浓度差与平衡电位②安静时细胞膜对离子的相对通透性③钠泵的生电作用

静息电位形成机制:(大题)

未受刺激时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较大,膜内高钾离子,钾离子向外扩散;由于细胞内的阴离子不能通过细胞膜,因此出现所谓“内负外正”的跨膜电位差,随着钾离子向外扩散的进行,这种电位差加大;而这种电位差却是钾离子向外扩散的阻力,当这种阻力(电位差)和钾离子向外扩散的动力(浓度差)相等时,钾离子向外净扩散停止,膜电位差不再发生改变而稳定于某一数值,即所谓钾离子电-化学平衡电位,简称钾离子平衡电位,此外,钠离子的背景电流,生电性的钠-钾交换也参与了静息电位的形成

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接受有效刺激后产生的一个迅速的可向远处传播的膜电位波动

极化:通常将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处于外正内负的状态称为极化

超极化:静息电位增大的过程或状态称为超极化(钠钾泵的作用)

去极化: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或状态称为去极化

复极化:细胞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则称为复极化

去极相:形成动作电位的升支

复极相:动作电位的降支

锋电位:复极相和去极相两者共同形成尖峰状的电位变化

后电位:锋电位之后膜电位的低幅、缓慢波动

动作电位特点:①"全或无"现象②不衰减传播③具有不应期④不能总和

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有效刺激?去极化达-50~-70mv?膜上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开放?膜对钠离子通性突然上升?钠离子顺电-化梯度内流?进一步去极化?更多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再生性循环,正反馈)?大量钠离子内流产生陡峭的动作电位上升支

阈强度:能使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刺激:相当于阈强度的刺激

兴奋性:是指机体的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它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兴奋:当机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功能活动由弱变强或由相对静止变为比较活跃的反应过程或反应形式

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①绝对不应期(兴奋性为零) ②相对不应期③超常期④低常期

局部电位有去极化和超极化两种类型

①不是"全或无" ②电紧张性扩布:不可远距离传导③总和现象:时间性总和、空间性总和

第四节肌细胞的收缩

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大题)

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钙离子通道开放

钙离子进去轴突末梢,囊泡向接头前膜移动并与之融合

通过出胞作用将囊泡中的Ach释放到接头间隙

Ach与Ach受体结合?化学门控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终板膜去极化

形成终板电位?扩散到相邻肌细胞膜

总和达阈电位?肌细胞膜爆发动作电位

胆碱酯酶分解Ach

量子式释放:运动神经末梢释放Ach

横纹肌的关键因子是:钙离子

三联管结构是兴奋收缩耦联的基础

兴奋-收缩耦联:将横纹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电兴奋过程与肌丝滑行的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或过程。

肌肉收缩效能:指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大小、缩短程度以及产生张力或缩短的速度。

等长收缩表现为肌肉收缩时长度保持不变而只有张力的增加;等张收缩表现为肌肉收缩时张力保持不变而只发生肌肉缩短。最常见的是等长收缩

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①前负荷②后负荷③肌肉收缩能力④收缩的总和

前负荷:指肌肉在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前负荷决定肌肉在收缩前的长度(初长度)

后负荷:指肌肉在收缩后所承受的负荷。在数值上后负荷反应收缩张力的大小。

肌肉收缩能力:指与前负荷和后负荷均无关的能影响肌肉收缩效能的肌肉内在特性。

第三章血液

血液功能::①运输功能②缓冲酸碱度,保持内环境稳态③调节体温④生理性止血⑤防御

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晶体渗透压(主要是NACI)意义: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

胶体渗透压(主要是蛋白质)意义:保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

红细胞的生理特征:①可塑变形性②悬浮稳定性③渗透脆性

可塑变形性: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的能力。

悬浮稳定性:将盛有抗凝血的血沉管垂直静置,尽管红细胞的比重大于血浆,但正常时红细胞下沉缓慢,表明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红细胞的这一特性称为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沉降率: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

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

红细胞功能:①运输O2和CO2 ②对血液中的酸、碱物质的缓冲及免疫复合物的清除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①促红细胞生成素(肾是产生EPO的主要部位) ②性激素(雄激素可提高血浆中EPO的浓度而促进红细胞生成) ③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等可改变组织对O2的要求而间接影响红细胞生成④转化生长因子β、干扰素γ和肿瘤坏死因子等可抑制早期红系祖细胞的增殖,对红细胞的生成起负性调节作用。

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血小板功能::①有助于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②参与凝血和生理止血功能

血小板的生理特性:①黏附②释放③聚集④收缩(有助于止血) ⑤吸附(有利于凝血)

生理性止血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血液凝固

血清与血浆区别:血清中缺乏纤维蛋白原

内源性凝血途径:ⅩⅡ(接触因子)

外源性凝血因子:Ⅲ(组织因子)

凝血过程:

⒈内源性途径:①血浆中因子ⅩⅡ接触受损血管壁的胶原纤维或基膜被激活为ⅩⅡa;②在ⅩⅡa的催化下,因子ⅩⅠ被激活为因子ⅩⅠa。③在ⅩⅠa的催化下,因子Ⅸ被激活为Ⅸa。

④因子Ⅸa、因子Ⅷ、Ca2+和血小板磷脂共同催化因子Ⅹ,使其活化为Ⅹa。⑤因子Ⅹa、因子Ⅴa、Ca2+和血小板磷脂共同形成一复合物,称为凝血酶原激活物。⑥在凝血酶原激活物催化下,因子Ⅱ激活为因子Ⅱa。⑦在Ⅱa催化下,因子Ⅰ激活为因子Ⅰa。⑧Ⅰa参与凝血

⒉外源性凝血:①组织损伤释放出因子Ⅲ(组织凝血致活素)进入血液后与Ca2+、因子Ⅶ共同组合成复合物。②在因子Ⅲ、Ca2+、因子Ⅶ复合物催化下因子Ⅹ转变为Ⅹa。③因子Ⅹa、因子Ⅴa、Ca2+和血小板磷脂共同形成一复合物,称为凝血酶原激活物。④在凝血酶原激活物催化下,因子Ⅱ激活为Ⅱa。⑤在Ⅱa催化下,因子Ⅰ激活为因子Ⅰa。⑥Ⅰa参与凝血纤维蛋白溶解意义:使纤维蛋白凝块溶解,防止血栓形成,保证血流通畅

输血原则:同型相输,交叉配血

第四章血液循环

心动周期: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每搏输出量(搏出量):一次心搏由一侧心室所射出的血量。

射血分数(EF) :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所输出的血量。

每分输出量=搏出量×心率

心指数: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分心输出量

心指数=每分输出量/体表面积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输出量=搏出量×心率

(一)搏出量的调节

1.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或压力

在一定范围内,前负荷↑→搏出量↑

前负荷↑→初长度↑→粗、细肌丝有效重叠程度↑→横桥连接数量↑→收缩强度↑

2. 后负荷:大动脉血压

①后负荷↑→等容收缩期↑→射血期↓

②后负荷↑→心肌收缩速度↓→射血速度↓→每搏输出量↓

3. 心肌收缩能力:取决于心肌细胞内部因素

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心肌收缩能力↑

ACh、缺氧、酸中毒→心肌收缩能力↓

通过改变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各个环节及收缩机构的生化和能量释放转换过程的强度和效率等内在因素而实现

(二)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心输出量↑

心率过快或过慢→心输出量↓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征: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

房-室延搁:由于房室结区的传导速度慢,且房室结是兴奋由心房传向心室的唯一通道,因此兴奋经过此处将出现一个时间延搁,称为房-室延搁。房-室延搁使得心房肌的兴奋不能过快地传到心室肌,从而保证心房内血液在心室收缩之前排入心室,有利于心室的充盈和射血心肌细胞不发生完全性强制收缩的原因:与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相比,心肌细胞兴奋性周期中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一直延续到心肌收缩活动的舒张早期。因此,心肌不会像骨骼肌那样发生完全强直收缩,而始终进行收缩和舒张交替的活动,从而保证心脏泵血活动的正常进行

心肌收缩的特点:①同步收缩②不发生强直收缩③对细胞外钙离子依赖性

动脉血压的形成:①循环系统内的血液充盈(前提条件) ②心脏射血和循环系统的外周阻力③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每搏输出量

(2)心率

(3)外周阻力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5)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的比例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每搏输出量↑→BP↑(收缩压↑为主),脉压↑

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大小

搏出量↑→心缩期射入主动脉血量↑→收缩压明显↑

由于收缩压↑→血流速度↑→心舒期末大动脉内血量稍↑→舒张压轻微↑

2. 心率↑→心输出量↑→BP↑(舒张压↑为主),脉压↓

心率↑→心舒期↓→心舒期流到外周的血液减少→心舒期末留在动脉内的血量增多→舒张压↑,收缩压稍↑

3. 外周阻力↑→BP↑(舒张压↑为主),脉压↓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外周阻力↑→心舒期血液流到外周速度↓→心舒期留在主动脉内的血量↑→舒张压↑。在心缩期,由于血压↑→血流加快,收缩期动脉内血量轻度↑→收缩压轻度↑

4.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大动脉弹性↓(单纯性大动脉硬化)→收缩压↑,舒张压↓,脉压↑↑

大动脉、小动脉均硬化(老年人)→收缩压↑↑, 舒张压↑,脉压↑

5. 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正常时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相适应

循环血量↓(大失血)→血压↓(失血量超过20%)

血管容积↑(过敏、中毒性休克)→血压↓

循环血量↑或血管容积↓→血压↑(输血和缩血管药物升高血压的生理学基础)

中心静脉压(CVP):胸腔大静脉、右心房内压,0.4~1.2 KPa (4~12 cmH2O)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

影响静脉压回心血量的因素:①体循环平均充盈压②心肌收缩力③骨骼肌的挤压作用④体位改变⑤呼吸运动

有效滤过压:滤过的力量和重吸收的力量差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1.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水肿)

炎症→微动脉扩张(前阻力↓)→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

右心衰竭→静脉回流受阻(后阻力↑)→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

2.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

肾病、肝病、重度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水肿)3.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水肿)

例如:烧伤、过敏

4.淋巴回流受阻

丝虫病→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积聚(水肿)

第四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

一.心血管的神经支配

1.心脏的神经支配

①心交感神经:心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位于第1~5胸段脊髓的中间外侧柱

节前纤维释放ACh 受体:N1受体

结后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受体: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1受体)

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β1受体引起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和传导性增加,这些效应分别称为正性变力作用、正性变时作用和正性变传导作用

②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释放ACh 受体:M型胆碱能受体(M受体)

2.血管的神经支配

①交感缩血管理神经纤维紧张性活动的双调节

起源:脊髓胸腰段

节后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受体:α受体、β2受体与α受体结合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与β受体结合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

大多数血管仅受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的单一神经支配,体内几乎所有的血管都受交感缩血管纤维的支配(除毛细血管外)

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

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

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

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

3、交感缩血管纤维:

紧张性活动的双向调节

4、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支配骨骼肌微动脉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

5、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脑膜、唾液腺、胃肠外分泌腺和外生殖器等的血管

二.心血管中枢

延髓是调控心血管活动最重要的心血管中枢部位,下丘脑也在心血管活动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三.心血管反射

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降压反射)

BP↑

颈动脉窦

┣压力感受器

主动脉弓

|

窦N↓迷走N

心血管中枢←血压下降↓

|心迷走紧张↑心率↓|

|————————?}?心输出量↓——|

| 心交感紧张↑心缩力↓|

|交感缩血血管紧张↑|

|————————————?血管舒张?外周阻力↓

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义主要是:在短时间内快速调节动脉压,维持动脉压相对稳定

第五章呼吸

第一节肺通气

肺通气直接动力:肺泡气与外界大气之间的压力差

肺通气原动力:呼吸运动

胸膜腔内压=-肺回缩压

为什么在呼气末胸内压仍然为负值?

胸廓的自然体积>肺的自然容积(胸廓发育比肺快),即使胸廓因呼气而缩小时,肺仍处于扩张状态而具有回缩倾向,故为负值。

胸膜腔内保持负压的生理意义:①维持肺扩张状态,不至于因肺回缩力而萎缩②促进胸腔大静脉和淋巴液的回流

P=2T / r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一种主要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含脂质和蛋白质的混合物肺泡活性物质主要作用是①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的稳定性;②降低呼气阻力,减少呼气做功;③防止水肿

气道阻力=大气压与肺内压之差/单位时间内气体流量

影响气道口径的因素:①跨壁压②肺实质对气道壁的牵引③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④化学因素的影响

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补呼气量: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补吸气量: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体量

余气量: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不能呼出的气体量

肺活量: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用力肺活量: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最大随意通气量:在尽力作深、快呼吸时,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第二节肺换气和物质换气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①呼吸膜的厚度②呼吸膜的面积③通气|血流比值

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0.84)

第三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Hb的氧容量: 1 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

Hb的氧含量: 1 L血液中Hb实际结合的O2量。

Hb氧饱和度:氧含量占氧容量百分比。

氧解离曲线:

氧解离曲线上段平坦意义:为机体提供足够的摄氧量

氧解离曲线中断较陡意义:释放大量O2

氧解离曲线下段最陡意义:满足组织活动增强时对O2的需要

影响O2运输的因素:

1.血液pH和PCO2的影响

pH降低或PCO2升高时,Hb对O2亲和力降低,P50增大,曲线右移

2.温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时,Hb对O2亲和力降低,P50增大,氧解离曲线右移

3.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

2,3-二磷酸甘油浓度升高时,Hb对O2亲和力降低,P50增大,氧解离曲线右移

4.CO

CO2主要以碳酸氢盐的形式运输

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

1.化学感受器

①外周化学感受器位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在动脉血PO2降低、PCO2或H+浓度升高时收到刺激

②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生理性刺激是脑脊液和局部细胞外液中的H+

CO2、H+和低氧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CO2:

中枢:PCO2↑?脑脊液CO2↑?CO2+H2O?H2CO3?H+ + HCO3- ?中枢感受器?呼息加强?PCO2↓

外周:PCO2↑?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通过迷走神经和窦神经到延髓?通过肋间神经和膈神经到达呼吸肌(呼吸加深、加快)?CO2分压↓

H+同上

低氧:

PO2↓?外周化学感受器?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加快、加深

H+只能作用外周化学感受器,因为H+不能穿过血脑屏障

低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刺激作用,对中枢化学感受器是抑制作用。缺氧较轻时,表现为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缺氧较重时,表现为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抑制。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第一节消化生理概述

慢波:

起步点:可能位于环行肌和纵行肌之间的Cajal细胞

作用:一般不引起收缩,主要控制动作电位的产生

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

1.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

靶器官包括唾液腺、胃腺、胰腺、肠腺、肝细胞、

食管-胃括约肌、胃肠平滑肌及胆囊等。

2. 营养作用

具有刺激消化道组织的代谢和促进生长的作用。

3. 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如胆囊收缩素可刺激胰岛素释放。

交感神经兴奋可抑制胃肠运动和分泌。

第二节口腔内消化和吞咽

唾液的作用: 1.唾液淀粉酶可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2. 湿润溶解食物,引起味觉和便于吞咽

3. 溶菌酶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4. 冲洗清除食物残渣

第三节胃内消化

1.外消化腺的组成:

贲门腺-粘液细胞

泌酸腺(胃底腺)-粘液颈细胞、主细胞、壁细胞

幽门腺-粘液细胞

2. 内分泌细胞:

G细胞—胃窦部—胃泌素

D细胞—胃体、窦、底—生长抑素

ECL细胞—胃底、胃体—组织胺

肠嗜铬样细胞

胃液的成分:盐酸、胃蛋白酶原(最适pH:2.0)、内因子(促进维生素B12吸收)、黏液和碳酸氢盐

盐酸也称胃酸,由壁细胞分泌,胃酸有两种形式:游离酸(主要)、结合酸

H+分泌由质子泵实现

盐酸作用: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为其提供必要的酸性环境;

②使蛋白质变性而易于消化;

③杀死胃内细菌;

④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以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从而促进胰液、小肠液和胆汁的分泌;

⑤所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对Fe2+和Ca2+的吸收。

盐酸分泌过多,诱发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内因子促进维生素B12吸收

促进胃酸分泌:乙酰胆碱(ACh)

胃泌素

组胺

抑制胃酸分泌:生长抑素

促胰液素

5-羟色胺(5-HT)

前列腺素(PG)

消化期的胃液分泌

1.头期胃液分泌

特点:量多,酸度高,胃蛋白酶原含量高,消化力强。

2.胃期胃液分泌

3.肠期胃液分泌

特点: 特点:分泌量少(10%),胃蛋白酶原也少。

抑制胃液分泌的主要因素:

①盐酸

胃窦部的pH降到1.2~1.5 时:

①直接抑制G细胞

②使D细胞释放生长抑素

十二指肠达到2.5以下时:

①S细胞释放胰泌素

②在酸作用下,十二指肠球部所释放的球抑胃素也可抑制胃液分泌。

盐酸是胃腺分泌的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它对防止胃酸过度分泌,保护胃肠粘膜具有重要的意义。

胃的运动形式:

1.紧张性收缩

生理意义:①维持胃的形态、位置

②促进化学性消化

2.容受性舒张

3.蠕动

胃蠕动的意义: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推进胃内容物通过幽门排入十二指肠(1-2 ml/次)。胃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直接动力:胃和十二指肠内的压力差原动力:胃平滑肌的收缩

肠-胃反射:食糜中的酸、脂肪和高渗性以及对肠壁的机械扩张均可刺激位于十二指肠壁上的感受器,反射性地抑制胃运动,使胃排空减缓。

第四节小肠内消化

胰液的分泌HCO3-作用:

(1)为小肠内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pH 7-8);

(2)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保护肠粘膜免受强酸侵蚀。

胰酶为何不消化胰腺本身?

1. 蛋白水解酶以酶原形式分泌

2. 腺泡细胞还分泌胰蛋白酶抑制物,防止蛋白水解酶在胰腺内被激活。

自身消化→急性胰腺炎

胰液中含有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由于胰液中含有消化三种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酶,因而是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当胰液分泌缺乏时,即使其他消化液的分泌都很正常,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仍然不能完全消化,从而也影响吸收。

胆汁的作用:①促进脂肪的消化②促进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③中和胃酸及促进胆汁自身分泌。

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体液调节:①促胃液素②促胰液素③缩胆囊素④胆盐⑤生长抑素

胆盐的肠-肝循环:胆汁排至小肠后,绝大部分仍可由小肠粘膜吸收入血,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组成胆汁排入肠腔,称之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大肠运动形式:①袋状往返运动②分节推进和多袋推进运动③蠕动

分节推动运动:指环行肌有规律的收缩,将一个结肠袋内容物推移到邻近肠段,收缩结束后,肠内容物不返回原处。

食物在小肠消化的原因:①小肠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②食物在小肠没停留的时间长③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为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④绒毛节律性收缩和摆动加速绒毛血液和淋巴液流动,有利于吸收。

胃液中的盐酸促进铁吸收,铁主要在小肠上部被吸收。

影响Ca2+吸收的主要因素是维生素D和机体对钙的需要量。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一节能量代谢

生物体内物质代谢中伴随着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率:单位时间内机体所消耗的能量。原理:能量守恒定律

食物的热价:1g某种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食物的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LO2所产生的热量

呼吸商:将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CO2量与吸入的O2量的比值

非蛋白呼吸商:由糖和脂肪氧化时产生的CO2量与消耗的O2的比值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进食可使机体产生额外的能量消耗的现象

基础代谢:指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状态①清晨、清醒、静卧;②室温在18~25℃;③禁食12 h以上;④情绪安定;⑤体温正常。

基础代谢率: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能量的贮存利用形式——ATP

ATP的贮存库——磷酸肌酸(CP)

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

体温:指体核温度,即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散热方式:辐射、传导、对流、蒸发(不感蒸发、发汗)

简述题

1.根据散热原理,如何给高热病人降温?

①利用冰袋或冰帽给高热病人的降温(传导散热);②注意通风,降低室温(对流散热);③用乙醇擦身(蒸发散热);④降低室温,增加辐射散热。

2.简述人体的散热器官和散热方式。

散热器官主要是皮肤,另外还有其他排泄器官(如肾)借排泄活动散发少部分热量。散热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不显性蒸发和发汗)。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时,可借辐射、传导、对流和不显性蒸发散热;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可借蒸发散热。

论述题

1.试述人体体温相对恒定的原理。

①体温相对恒定有赖于体内产热与散热过程的动态平衡;②产热主要来自体内食物分解代谢;③散热方式有四种,辐射、传导和对流是物理性散热方式,安静状态下以辐射散热为主,当环境温度等于或超过皮肤温度时,则蒸发成为唯一散热途径;④体温调节是反射活动。感受器分为外周温度感受器(皮肤、粘膜与内脏,以冷感受器为主)和中枢温度感受器(下丘脑,以热敏神经元为主),当环境温度改变后通过感受器,将信息传入体温中枢(下丘脑),然后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产热和散热系统,使体温适应温度变化而恒定;⑤人类还存在有行为性调节来保持体温恒定。

2.为什么发热病人常伴有寒战反应?

某些疾病引起发热时,由于细菌生长和组织破坏所产生的致热原,可以使视前区-下丘脑前部与调定点有关的热敏神经元的阈值升高,使调定点上移,而机体的温度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调定点水平,在此之间体温低于调定点温度。由于调定点上移,下丘脑后部产热中枢兴奋加强,骨骼肌出现不随意收缩,并伴有寒冷感觉称为寒战。

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

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一(血浆胶体渗透压十肾小囊内压)

肾糖阈:尿中出现葡萄糖时,最小血浆葡萄糖浓度

球-管平衡:近端小管中Na+和水的重吸收率总是占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这称为近端小管的定比重吸收,这种定比重吸收的现象称为球-管平衡

肾脏功能:①排泄代谢产物,过剩物质和被摄入体内的异物②调节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并维持内环境稳态③代谢功能④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球旁器主要分布于皮质肾单位,由颗粒细胞、球外系膜细胞和致密斑

颗粒细胞能合成、储存和释放肾素

滤过膜: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浆经滤过进入肾小囊,毛细血管与肾小囊之间的结构称为滤过膜

滤过膜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脏层足细胞的足突构成

滤过膜的通透性取决于滤过膜孔的大小和滤过膜所带的电荷

肾血流量的特点:①血流量大②供血不均③耗氧量大

肾血流量自身调节:在没有外来神经、体液影响的情况下,当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能保持恒定的现象。意义:使尿量保持相对稳定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①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②肾小囊内压③血浆胶体渗透压④肾血浆流量⑤滤过系数

近端小管是Na+、cl-、水重吸收的主要部位(近端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是通过渗透压作用进行的)

髓袢升支粗段是NaCl在髓袢重吸收的主要部位,而且是主动重吸收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Na+的重吸收主要受醛固酮的调节,水的重吸收主要受血管升压素的调节。

近端小管对水的重吸收:NaCl、葡萄糖、氨基酸等溶质进入细胞间隙→细胞间隙中渗透压↑→小管液中水进入细胞间隙(渗透)→细胞间隙静水压↑→NaCl、水进入毛细血管(重吸收)

肾小球滤过率↑→近端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量↓→毛细血管的血压↓胶体渗透压↑→组织间液进入毛细血管速度↑→组织间隙静水压↓→肾小管对水和Na+的重吸收↑

管-球反馈: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到达致密斑的小管液流量↑→致密斑感受到Na+、K+、Cl-的转运速率↑并发出信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恢复

渗透性利尿:由于小管液中的溶质含量增多,渗透压增高,使水的重吸收减少而发生尿量增多的现象。

尿浓缩机制条件:①肾髓质渗透梯度(抽吸水分的力) ②抗利尿激素(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髓袢的形态和功能特性是形成肾髓质渗透梯度的重要条件

尿生成调节:

⒈神经调节:

肾交感神经

去甲肾上腺素+α受体

作用: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收缩,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②球旁器的颗粒细胞释放肾素,导致循环血液中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浓度增加;③刺激近端小管和髓袢(主要是近端小管)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

⒉体液调节

㈠血管升压素(ADH)

ADH生理作用:增加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水的重吸收增多,尿量减少

ADH与集合管的受体结合,使管腔膜上的水通道增加,对水的通透性增加,管腔内的水经水通道被重吸收增多,从而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血管升压素有V1和V2两种受体,V1受体分布于血管平滑肌,激活后可引起平滑肌收缩,血流阻力增大,血压升高;V2受体主要分布在肾远端小管末段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属于G 蛋白耦联受体

分泌调节:①体液渗透压:细胞外液渗透压浓度的改变是调节ADH分泌最重要的因素,体液渗透压改变对ADH分泌的影响是通过对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而实现的

大量发汗等→血浆晶体渗透压↑→视上核和室旁核附近的晶体渗透压感受器→ADH合成和释放↑→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

②血容量:当血容量减少时,对心肺感受器的刺激减弱,经迷走神经传入至下丘脑的信号减少,对ADH释放的抑制作用减弱或取消,故ADH释放增加;反之,当循环血量增加,回心血量增加,可刺激心肺感受器,抑制ADH释放。

循环血量↑→容量感受器受到的刺激↑→经迷走神经传入中枢→ADH合成、释放↓→尿量↑

循环血量↑→心输出量增多,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经迷走神经传入中枢→ADH合成释放↓→尿量↑(由于排出了过剩的水分,正常血量因而得到恢复)。

③其它因素:恶心、疼痛、应激刺激、AngⅡ、低血糖、某些药物(尼古丁、吗啡)、乙醇都可以改变ADH的分泌状况。

㈡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肝脏

血管紧张素原

肾脏→肾素↓

血管紧张素I (10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血管紧张素II (8肽)→(①血管平滑肌收缩→外周阻力↑→血压↑;

(血管紧张素酶A)②肾上腺皮质球状带→醛固酮释放;

↓③近球小管重吸收Na+↑

血管紧张素III (8肽) ④神经系统:抗利尿激素↑、交感神经活动↑、渴觉和饮水行为)醛固酮分泌调节:①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作用影响②高血K+、低血Na+可以刺激醛固酮的分泌③心房利尿肽(ANP)可以抑制其分泌④抗利尿激素ADH可以协同醛固酮的分泌

醛固酮的作用:促进远曲小管、集合管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以及K+的分泌(保Na+排K+)

醛固酮的作用机制:醛固酮诱导蛋白的生成→①管腔膜对Na+通透性↑;②ATP合成↑;

③管周膜上钠泵↑

⒈糖尿病人为何多尿:这是由于渗透性利尿的原因所致的。糖尿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超过了近端小管对糖的最大转运率,造成小管液渗透压升高,结果阻碍了水和Na+的重吸收,小管液中较多的Na+又通过渗透作用保留了相应的水,结果使尿量增多,NaCl排出量增多,所以糖尿病患者不仅尿中出现葡萄糖,而且尿量也增加。

⒉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大量饮入生理盐水及大量饮清水后尿量的变化:正常人一次大量饮用清水后,约30分钟尿量可达最大值,随后尿量逐渐减少,这过程称为水利尿。原因是由于大量饮用清水后,导致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同时血容量增加,导致对下丘脑视上核及周围的渗透压刺激减弱,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抑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增加。

如果饮用生理盐水,因为其渗透压与血浆相同,仅增加血容量而不改变血浆晶体渗透压,对抗利尿激素释放抑制程度较轻,所以不会出现饮用大量清水后导致的水利尿现象。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尿

量显著增加。

⒊静脉注射50%葡萄

糖和大量出汗对尿量

的影响:静脉注射葡萄

糖不能引起血管升压

素分泌,对尿量影响不

大。大量出汗使体液晶

体渗透压升高,可刺激

血管升压素的分泌,通

过肾小管和集合管增

加对水的重吸收,使尿

量减少,尿量浓缩。

当体内缺水和水肿时,肾的调节:

4.当体内缺水时,肾通过3个方式调节:

①体内缺水→血容量下降→对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释放作用的抑制减弱→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强→尿量减少

②体内缺水→血容量下降→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减小→超滤液减少→尿量减少

③体内缺水→血液浓缩→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ADH分泌增加→水的重吸收加强→尿量减少

当机体水肿时,肾通过与以上相反的功能来调节

肾素分泌的调节:1. 肾内机制:肾动脉灌注压↓→动脉壁受牵张程度↓→肾素↑

⒉小管液Na+量↓→通过致密斑的Na+量↓→肾素↑

⒊神经机制:交感神经兴奋→近球小管的β受体→肾素↑

⒋体液机制:PGE2、PGI2、Adr、NA→肾素↑

⒌Ang II、血管升压素、内皮素、心房钠尿肽、NO →肾素↓

何谓渗透性利尿及水利尿?

因小管液溶质浓度过高,致使渗透压过高,从而阻止对水的重吸收所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渗透性利尿。由于大量饮用清水,引起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使血管升压素合成和释放分减少,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水利尿。

大量出汗引起尿量减少的机制:.①汗液是低渗性液体,大量出汗引起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反射性引起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合成、释放ADH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H2O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②大量出汗使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引起:a.对心房和大静脉处容量感受器刺激减弱,使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合成、释放ADH增多,肾小管对H2O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b.肾内入球小动脉内血流量减少,对入球小动脉壁的牵张刺激减弱,牵张感受器兴奋,使肾素释放增加,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引起血浆醛固酮增多,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 +、H2O的重吸收,尿量减少。

尿液生成的基本过程: ①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血浆蛋白之外的其他成分可滤入肾小囊形成原尿;

②肾小管和集合管选择性重吸收作用,使原尿中机体需要的物质又被重吸收回血液;

③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作用,可向小管液中排出H+、K+和NH3等物质并最终形成终尿。

肾素对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由肾脏的球旁细胞分泌。当体内循环血量减少,使肾血流量减少时,球旁细胞分泌的肾素增多。肾素可使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水解为血管紧张素Ⅰ,进而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Ⅱ,再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Ⅲ。血管紧张素Ⅱ和Ⅲ都有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的作用,从而促进肾小管的保Na+、保H2O和排K+作用,使循环血量得以恢复,血中Na+、K+比例得以保持。

第九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兴奋在突触传递的过程:

兴奋传至神经末梢

突触前膜去极化

前膜电压门控式Ca2+通道开放

Ca2+进入突触前膜

神经递质通过出胞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

生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1.人体生理功能三大调节方式?各有何特点? 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特点是调节幅度小。 2.何谓内环境,及其生理意义? 答:内环境就是指多细胞动物的体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内稳态就是生物能够保持内环境的状态稳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的机制。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反馈机制完成的。高等动物内稳态主要是靠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来维持。 意义在于:①能够扩大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范围,少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制约。②能够让生物的酶保持最佳状态,让生命活动有条不絮地进行。 3.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 答:1、单纯扩散,如O2、CO2、N2等脂溶性物质的跨膜转运 2、易化扩散,分为经载体的易化扩散(葡萄糖由血液进入红细胞)和经通道的易化扩散(K+、Na+、Ca+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 3.主动转运,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K+、Na+、Ca+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小肠粘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和重吸收葡萄糖时跨管腔膜的主动转运)。 4.出胞(腺细胞的分泌,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入胞9白细胞吞噬细菌、异物的过程) 4.血小板有哪些功能。 (1)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支持功能(2)生理止血功能(3)凝血功能(4)在纤维蛋白溶解中的作用 5.血型鉴定? 答:血型是指血细胞膜上的凝集原类型。ABO血型鉴定,即指ABH血型抗原的检测。红细胞含A抗原的叫A型,含B抗原的叫B型,含A和B抗原的叫AB型;不含A、B抗原,而含H抗原的称O型。常规的方法有:①正向定型:用已知抗体的标准血清检查红细胞上未知的抗原。②反向定型:用已知血型的标准红细胞检查血清中未知的抗体。 6.简述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脏的射血过程。 心脏从一次收缩的开始到下一次收缩开始前的时间,构成了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在每次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的机械活动均可分为收缩期和扩张期。但两者在活动的时间和顺序上并非完全一致,心房收缩在前、心室收缩在后。一般以心房开始收缩作为一个心动周期的起点,如正常成年人的心率为75次/分时,则一个心动周期为0.8秒,心房的收缩期为0.1秒,舒张期为0.7秒。当心房收缩时,心室尚处于舒张状态;在心房进入舒张期后不久,紧接着心室开始收缩,持续0.3 秒,称为心室收缩期;继而计入心室舒张期,持续0.5秒。在心室舒张的前0.4秒期间,心房也处于舒张期,称为全心舒张期。一般来说,是以心室的活动作为心脏活动的标志。 7.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心脏每搏输出量:(2)心率:(3)外周阻力(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8.简述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及其原因。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2)心脏收缩力量(3)体位改变(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5)呼吸运动 9.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1)有效滤过压;(2)毛细血管通透性;(3)静脉和淋巴回流等 10.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答: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和心率的乘积①前负荷②心肌收缩能力③后负荷④心率 11.心肌兴奋周期性变化及其生理意义? 答:心肌细胞兴奋后,其兴奋会发生一系列的周期性变化,其过程及意义为:①有效不应期②相对不应期③超常期④低常期 12.肺换气的影响因素 答:1.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影响肺换气。气体的扩散速率与呼吸面积成正比,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 2.气体分压值、扩散系数、、温度各因素与气体扩散速率成正比。 3.通气/血流比值。比例适宜通气/血流比值才能实现适宜的肺换气,无论该比值增大或减小,都会妨碍有效气体的交换。 13.简述胃酸的主要生理作用。 (1)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2)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

医学生理学期末重点笔记--第十一章-内分泌

医学生理学期末重点笔记--第十一章-内分泌

第十一章内分泌 【目的】掌握内分泌系统的概念,内分泌系统在调节主要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及机理。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关系。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的内分泌功能及其调节。熟悉信号转导机制及其新进展,了解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的有关进展。 【重点】 1.下丘脑-垂体的功能单位,下丘脑调节肽。 2.腺垂体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调节。 3.甲状腺的功能、作用机理及调节。 4.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及调节。 第一节概述 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两个主要的功能调节系统,它们紧密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机体的各种功能调节,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一、激素的概念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hormone),是细胞与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化学媒介;它不经导管直接释放入内环境,因此称为内分泌。

二、激素的作用方式 1.远距分泌多数激素经血液循环,运送至远距离的靶细胞发挥作用,称为远距分泌(telecrine)。 2.旁分泌某些激素可不经血液运输,仅通过组织液扩散至邻近细胞发挥作用,称为旁分泌(paracrine)。 3.神经分泌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可沿神经细胞轴突借轴浆流动运送至所连接的组织或经垂体门脉流向腺垂体发挥作用,称为神经分泌(neurocrine)。 4.自分泌由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作用,称为自分泌(autocrine)。 三、激素的分类 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 1.含氮类激素:(1)蛋白质激素,如生长素、催乳素、胰岛素等;(2)肽类激素,如下丘脑调节肽等;(3)胺类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 2.类固醇激素:(1)肾上腺皮质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等;(2)性激素,如雌二醇、睾酮

医学生理学重点内容

名词解释 1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和每分钟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2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 3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成为射血分数。 4应激反应:机体遇到缺氧、创伤、手术等有害刺激时,可引起腺垂体促肾上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血中糖皮质激素浓度升高并产生一系列代谢改变和其他全身反应。 5 应急反应:当机体遭遇特殊紧急情况时,使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明显增多,以适应在应急情况下机体对能量的需要。在紧急情况下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发生适应性反应。 6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正常成年人平均值125mL|min。衡量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基本指标。 7牵扯性痛:由于内脏疾病而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疼痛或痛觉过敏 8允许作用:有些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组织细胞产生时生理效应,然而在它存在的条件下,可是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即对另一种激素的效应起支持作用的现象。 9阙值:能引发动作点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刺激的阙值。 10肝肠循环:胆盐从肠到肝,再从肝回到肠的循环过程。进入十二指肠内的胆盐约有95%左右在回肠被重吸收入血,并经门静脉回到肝脏,被肝细胞重新分泌出来。胆盐的肝肠循环具有刺激肝胆汁分泌的作用。 11脊休克:是指人和动物在脊髓与高位中枢之间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12红细胞沉降率:通常用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降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 13肺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以单分子层的形式覆盖于肺泡液体表面的一种脂蛋白 14内环境:人体的绝大部分细胞不与外环境直接接触,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是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就是肌体中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15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着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的能力。包括播出量贮备和心率贮备。 16渗透性利尿:肾小管液中溶质所形成的渗透压,是对抗肾小管重吸收水分的力量。如果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很高,渗透压大,就会妨碍肾小管对水的吸收,使尿量增多。临床上以使用不易被肾小管重吸收的药物以增加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和渗透压,妨碍水的重吸收,从而达到利尿的目的,这种方式成为渗透性利尿。 17耳蜗微音器点位:当耳蜗受到声波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结构可记录到一种局部的电位波动,此电位变化的波形和频率与作用于耳蜗的声波波型和频率相一致。 18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意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19去大脑僵直: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动物出现抗重力肌紧张亢进,表现为四肢伸直,僵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的现象。20稳态:内环境的各项物理化学因素保持相对恒定状态。 21液态镶嵌模型:是关于膜分子结构的假说,基本内容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许多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 22兴奋性: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成为细胞的兴奋性。 23潮气量: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24分节运动:小肠的分节运动是一种以肠壁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 25球-管平衡:肾近端小管重吸收率随着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动而发生定比例变化的现象。 26肾小球的滤过: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蛋白质分子外血浆成分被滤入肾小管囊腔形成超滤液的过程。 27肾小管的重吸收:是指肾小管上皮细胞将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浆中去的过程。 28内分泌:某些腺体或细胞能分泌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血液或其他体液途径作用于靶细胞,从而调节他们的功能活动,这种有别于通过导管排除腺体分泌物的现象成为内分泌。 简答题 1、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 1肌膜上的动作电位沿肌膜和横管膜传播,同时激活膜上的L型钙通道 2型钙通道通过变构作用激活连接肌质网膜上的钙释放通道,使连接肌质网内的Ca2+释放入胞质 3胞质内钙离子浓度增高使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而引发肌肉收缩 4胞质中钙离子浓度升高的同时激活纵行肌质网膜上的钙泵,将胞质的钙离子回收入肌质网,胞质内的钙离子浓度降低,肌肉舒张 2、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 1前负荷:在最适前负荷时产生最大张力,达到最适前负荷后再增加负荷或增加初长度,肌肉收缩力降低; 2后负荷:是肌肉开始缩短后所遇到的负荷。后负荷与肌肉缩短速度呈反变关系; 3肌肉收缩力,即肌肉内部机能状态。 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及各期离子机制: 1特征:复极化过程比较复杂,持续时间长,升支和降支明显不对称,分为0、1、2、3、4期5个时相 2离子机制:0期去极化是快Na通道开放形成,Na+大量内流;1期K+外流;2期平台期为Ca+持久缓慢内流与K+外流处于平衡状态,使复极缓慢形成平台;3期为K+迅速外流;4期为Na+—K+泵启动及Ca2+--Na+交换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不均衡分布得以恢复 4、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1前负荷:前负荷即心肌初长度,为异长调节,通过心肌细胞本身长度的改变而引起心肌收缩力的改变,从而对心搏出量进行调节。心肌初长度改变取决于静脉回心量,在一定范围内,静脉回心量增加,心舒末期充盈量增加,则每博输出量增加,反之减少 2后负荷即动脉血压:当后负荷加大时,心肌射血阻力增加,等容收缩期延长而射血期相应缩短,射血速度相应减慢,搏出量减少。进而室内剩余血量增加,静脉回流若不变,心肌初长度由心舒末期充盈量增加而加长,引起收缩力增强 3心肌收缩力:为等长调节,通过心肌收缩力的改变,影响心肌细胞力学活动的强度和速度,使心脏搏出量发生改变 4心率:以40次/分和180次/分为分界点,通过处在不同阶段的心率调节心输出量 五、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每搏输出量:搏出量增大,射入动脉中的血液增多,对管壁的张力增加,使收缩压升高,从而使血流速度加快,,如果外周阻力和心率不变,则大动脉中增多的血量仍可在心输期流至外周,到舒张期末,大动脉内留存血量和搏出量增加之前相比,增加并不多,使舒张压增高不多,因此搏出量变化主要影响收缩压 2心率:在搏出量和外周阻力不变时,心率加快,心舒期缩短在此期流向外周的血液减少,心舒期末主动脉内存留的量增多,舒张压升高,收缩压升高不明显,脉压减小。心率变化主要影响舒张压 3外周阻力:若心输出量不变而外周阻力加大,则心舒期内血液向外周流动的速度减慢,心舒期末存留在主动脉中的血量增多,故舒张压升高,但收缩压升高不明显,脉压减小。故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

医学生理学问答题及答案

1.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征?其相互关系如何?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 (1)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称为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为反射。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在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由内分泌细胞或某些组织细胞生成并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经由体液运输,到达全身或局部的组织细胞,调节其活动。有时体液调节受神经系统控制,故可称之为神经-体液调节。 (3)自身调节:自身调节是指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自身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自身调节是生理功能调节的最基本调控方式,在神经调节的主导作用下和体液调节的密切配合下,共同为实现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控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神经调节的作用快速而且比较精确;体液调节的作用较为缓慢,但能持久而广泛一些;自身调节的作用则比较局限,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尚未参与或并不参与时发挥其调控作用。 由此可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者是人体生理功能活动调控过中相辅相成、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 1.什么是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其形成原理是什么?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其的形成原理主要是:(1)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胞内为高K+,胞外为高Na+、Cl-。(2)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K+通透性大,形成K+电-化学平衡,静息电位接近K+平衡电位。(3)Na+的扩散:由于细胞在静息状态时存在K+- Na+渗漏通道。(4)Na+- K+泵的活动也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原因之一。

生理学重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 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 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生理功能的三种调节形式 :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负反馈与正反馈.P7 动脉血压是由心脏和血管的活动形成的,动脉血压的调节是典型的负反馈实例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被动转运分为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尿素以及一些小分子甾体类激素或药物都是单纯扩散。 主动转运分为原发主动转运和继发主动转运,了解原发主动转运的钠-钾泵原理。 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 当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所经历的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称为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局部电位的概念及特征P48-49 动作电位通过缝隙连接的传导;动作电位通过神经突触或神经-肌接头的传导。P50-51 传统生理学将细胞或组织对刺激发生的反应称为兴奋。 凡是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称为可兴奋细胞。 相当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 细胞兴奋的四个时期: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P50 *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P50-51 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P56-68.共3点 第五章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血浆渗透压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两部分组成.P74 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第六章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心肌细胞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普通的心肌细胞,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另一类是一些特殊分化了的心肌细胞,组成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 心室肌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膜两侧呈极化状态,膜内电位比膜外电位约负90mV。 动作电位的5个时期。P103-104 心肌细胞具有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四种生理特性。 心肌的兴奋性:有效不应期与超常期P107 心肌的自动节律性: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是影响自律性最主要的因素。 房—室延搁的定义及意义P109 *心脏的泵血过程P112—113 心脏的输出量概念与正常值。P114 后负荷的定义及后负荷对博出量的影响。P116

医学生理学期末重点笔记 第五章 呼吸笔记全

呼吸第五章 肺通气第一节一、肺通气原理:肺通气动力克服其阻力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肺通气动力:呼吸运动一﹡( 1. 呼吸运动…吸气(主动)(1)吸气运动…呼气(被动)(2)呼气运动)(3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呼气被动平静呼吸:吸气主动, 都是主动用力呼吸: 、肺内压:2)-1~-2mmHg吸气时:肺容积↑→肺内压↓<大气压()+1~+2mmHg呼气时:肺容积↓→肺内压↑>大气压(。,是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呼吸运动造成、胸膜腔内压3 :由胸膜壁层与脏层围成的密闭的潜在的腔隙1)胸膜腔(浆液分子的内聚力使两层胸膜不易分开润滑作用b.结构特点:①密闭②内有少量浆液: a. )胸膜腔内压:负压(2-10mmHg ~平静吸气末:-5-5mmHg ~呼气末:-3) (负压=大气压-肺弹性回缩力=-肺弹性回缩力胸膜腔内 :①维持肺的扩张状态②促进胸腔内的静脉和淋巴回流▲意义(二)肺通气阻力70% 弹性阻力:肺和胸廓的弹性阻力………………30% 非弹性阻力:气道阻力、惯性阻力和粘滞阻力… 1.弹性阻力和顺应性﹡弹性阻力: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时,具有对抗变形和弹性回位的力。·顺应性: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容易扩张→顺应性大,弹性阻力小 不易扩张→顺应性小,弹性阻力大)V容积变化(?1??c L/cmH2O P压力变化(?R)V肺容积变化(??)(CLcmH20 C)顺应性() ①肺顺应性∕=0.2 L)?跨肺压变化(P(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 肺弹性阻力的来源: 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1/3 肺泡内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2/3 ﹡肺泡表面张力与表面活性物质: 表面张力:肺泡内液-气界面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Ⅱ型细胞合成、释放。 成分:二棕榈酰卵磷脂(dipalmitoyl phosphatidyl choline DPPC ) 1 ) a.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 b.防止肺毛细胞血管中液体渗入肺泡引起肺水肿 c.降低吸气阻力,减小吸气做功。 (2)胸廓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②胸廓的顺应性 胸腔容积变化(?V)?)= 0.2 L/cm H2O 胸廓的顺应性(Cchw跨壁压变化(?P)(胸内压与大气压之差)2.非弹性阻力:

生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2、稳态Homeostasis 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稳态。 3、反射Reflex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称为反射。 4、反馈Feedback 在人体生理功能自动控制系统原理中,受控部分不断将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以纠正或调整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影响,从而实现自动而精确的调节,这一过程称为反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之分。 5、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正反馈。 6、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相反,使反馈后的效应向原效应的相反方向变化,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7、前馈Feedforward 干扰信号在作用于受控部分引起的输出变量改变的同时,还可以直接通过感受装置作用于控制部分,使输出变量在未出现偏差而引起反馈性调节之前得到纠正。这种干扰信号对控制部分的直接作用,称为前馈。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生理 1、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骨架,其中镶嵌着许多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与功能的蛋白质。 2、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 可兴奋细胞受外来的适当刺激时,膜电位在原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电极的快速而短暂的逆转并且可以扩布的电位变化。 3、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活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是存在于细胞两侧的电位差,在大多数细胞中表现为稳定的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 4、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 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的过程。 5、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某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较小的物质,在特殊膜蛋白的协助下,顺浓度差转运的过程。 6、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通过耗能,在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协助下,将某些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转运的过程。有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之分。 7、兴奋性Excitability 指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8、可兴奋组织Excitable Tissuse 一般将神经、肌肉和腺体这些兴奋性较高的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 9、阈强度Threshold Strength 指使细胞静息电位去极化到阈电位,爆发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又称阈值。 10、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 能使Na+通道大量开放而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值。通常比静息电位绝对值小10~20mV。 11、极化Polarization 指静息电位时膜内负外正的稳定电位差状态。 12、去极化Depolarization

生理学重点内容

生理学重点 1.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 Ⅰ. 神经调节 基本方式——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发生变化的适应性反应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感受)神经→反射中枢→传出(运动)神经→效应器 特点——精确、迅速、短暂 Ⅱ. 体液调节——激素 特点——广泛、缓慢、持久 Ⅲ. 细胞、组织、器官的调节 2.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被动转运(不耗能,顺浓度差)单纯扩散 小分子、离子易化扩散通道——离子 载体 主动转运(耗能,逆浓度差)——离子泵:Na+ K+泵(Na+ K+依赖式ATP酶——保持胞内高K+和胞外 高Na+的离子分布,K+∶Na+=2∶3) 大分子、物质团块胞吐(出胞) 胞纳(入胞) 3.反应与反射的不同在于反应不经过“中枢神经系统” 4.兴奋性静止→活动,弱→强 抑制:相反 5.跨膜电位=膜电位静息电位(RP)——对K+有通透性,即K+的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AP)——Na+的平衡电位 6.上升支去极化(Na+内流) 锋电位反极化 动作电位下降支——复极化(K+内流) 后电位 极化——膜电位内负外正 超极化——膜内电位负值↑ 去极化——负值↓ 超射——去极化电位由负→正 动作电位特点全或无定律 不衰减传导 动作电位产生机制——去极相和复极化 7.一定的刺激强度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一定的持续刺激时间 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 8.阈值>阈下刺激 9.动作电位与局部反应的比较:

10.绝对不应期 兴奋的周期性变化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低常期 11.骨骼肌收缩暗带长度不变 明带及暗带的H带变短 12.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连与终末池的Ca2+有关 肌浆中[Ca2+]↑——肌丝滑动 肌浆中[Ca2+]↓——肌肉舒张 13.不同的刺激引起的反应形式的不同,如表: 14.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意义 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 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的平衡 15.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成年男子——4.5×1012—5.5×1012/L 平均——5.0×1012/L 女子——4.0×1012—5.0×1012/L 平均——4.5×1012/L 新生儿——6.0×1012/L 16.血红蛋白(Hb)的含量 正常成年男子——120—160g/L 正常成年女子——110—150g/L 17.红细胞的生理功能运输O2和CO2 对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碱物质起缓冲作用 18.红细胞生理特性 Ⅰ.可塑变形性 Ⅱ.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这一特性 红细胞渗透脆性的范围——59.5—76.5mmol/L NaCl溶液 红细胞在<59.5mmol/L破裂,渗透脆性小 红细胞在>76.5mmol/L破裂,渗透脆性大 Ⅲ.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悬浮稳定性=膜表面积/容积 19.白细胞的数量 正常成年人——4.0×109—10.0×109/L 平均——7.0×109/L 白细胞减少<4.0×109/L 增多>10.0×109/L 20.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通过吞噬作用和免疫功能对机体实现防御、保护作用 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单核细胞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执行体液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执行细胞免疫功能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诸论 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细胞周围的液体即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2、★稳态(homeostasis):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的相对恒定状态。 3、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中最主要的一种调节方式。 4、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方式。 5、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6、★反射(反射弧):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7、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数量有限、形式较固定及较低级的反射活动。 8、条件反射():是指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数量无限,是一种高级的反射活动。 9、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后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 10、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 第二章细胞基本功能 1、★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是指小分子脂溶性物质由高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的一侧转运的过程。取决于膜两侧的物质浓度梯度和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不耗能。 2、★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在特殊膜蛋白的协助下,由高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的一侧移动的过程。参与易化扩散的膜蛋白有载体蛋白质和通道蛋白质。 3、★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是指细胞消耗能量将物质由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转运的过程。主动转运的特点是:消耗能量;物质转运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转运的为小分子物质;发性主动转运主要是通过离子泵转运离子,继发性主动转运是指依赖离子泵转 4、跨膜电位():当膜上的的离子通道开放而引起带电离子跨膜流动时,从而在膜两侧形成电位,称为跨 膜电位。 5、★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6、★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刺激,可触发其发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7、★阈电位(threshold):产生动作电位时,要使膜去极化是最小的膜电位,称为阈电位。 8、局部电位():由于去极化电紧张电位和少量离子通道开放产生的主动反应叠加尔形成的。 9、★终板电位(end-plate potential):在神经-肌接头处,由于ACH与受体接合,使终板膜上钠离子内流大于钾离子外流尔形成的去极化电位。 10、局部电流():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动作电位的发生部位分邻近部产生的电流,称为局部电流。 11、★极化(polarization):通常将平稳的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状态称为极化。 12、★去极化(depolarization):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称为去极化。 13、★反极化():去极化至零电位后膜电位如进一步变为正值,称为反极化。 14、★复极化(repolarization):质膜去极化后,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

生理学资料重点内容

生理 名词解释: 1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可触发其产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成为动作电位。 2阈强度:将刺激的持续时间固定,测定能使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阈刺激:相当于阈强度的刺激;阈值:能引发动作点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刺激的阙值 3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红细胞沉降率: 通常用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降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 4心动周期: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5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在一次心搏中射出血液量;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成为射血分数;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6直接动力:由肺内压的变化建立的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压力差;原动力: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引起的节律性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7血氧容量:在100m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氧气量;血氧含量:Hb实际结合氧气量;8血氧饱和度:Hb氧含量与氧容积的比值。 9肺牵张反射: 由肺扩张或肺萎陷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吸气兴奋的反射。 10慢波:消化道平滑肌在静息膜电位基础上,可自发的周期性地产生去极化和负极化,形成缓慢的节律性电位波动;基本电节律:慢波决定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节律 11食物热价:1g某种食物氧化时释放的能量;食物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L氧气产生的热量;呼吸商: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CO2量与吸入O2的比值 12特殊动力效应:进食能刺激机体额外消耗能量的作用 13基础代谢: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基础代谢率:指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14.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正常成年人平均值125mL|min。衡量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基本指标。 15.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滤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16.肾糖阈:当血糖浓度达180mg/100ml时,有一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到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此时的血浆葡萄糖浓度为肾糖阈 17.渗透性利尿肾小管液中溶质所形成的渗透压:是对抗肾小管重吸收水分的力量。如果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很高,渗透压大,就会妨碍肾小管对水的吸收,使尿量增多。临床上以使用不易被肾小管重吸收的药物以增加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和: 渗透压,妨碍水的重吸收,从而达到利尿的目的,这种方式成为渗透性利尿。 18.球-管平衡:肾近端小管重吸收率随着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动而发生定比例变化的现象。 19.清除率:两肾在1min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种物质完全清除出去,这个完全清除了这种物质的血浆毫升数,就称为其清除率 20.暗适应:当人长时间在明亮环境中而突然进入暗处时,最初看不见任何东西,经过一定时间后,视觉敏感度才慢慢增高,能渐渐看见暗处的物体;明适应:与暗适应相反;视野: 是指单眼固定地注视正前方一点不动使,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21..牵涉性痛: 由于内脏疾病而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疼痛或痛觉过敏 22.运动单位:由一个@运动神经元或脑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组成的功能单位 23.脊髓休克是指人和动物在脊髓与高位中枢之间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24.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意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25.去大脑僵直: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动物出现抗重力肌紧张亢进,表现为四肢伸直,僵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的现象

医学生理学期末重点笔记第十一章内分泌

医学生理学期末重点笔记第十一章内 分泌

第十一章内分泌 【目的】掌握内分泌系统的概念,内分泌系统在调节主要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及机理。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关系。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的内分泌功能及其调节。熟悉信号转导机制及其新进展,了解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的有关进展。 【重点】 1.下丘脑-垂体的功能单位,下丘脑调节肽。 2.腺垂体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调节。 3.甲状腺的功能、作用机理及调节。 4.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及调节。 第一节概述 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两个主要的功能调节系统,它们紧密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机体的各种功能调节,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一、激素的概念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hormone),是细胞与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化学媒介;它不经导管直接释放入内环境,因此称为内分泌。 二、激素的作用方式 1.远距分泌多数激素经血液循环,运送至远距离的靶细胞

发挥作用,称为远距分泌(telecrine)。 2.旁分泌某些激素可不经血液运输,仅经过组织液扩散至邻近细胞发挥作用,称为旁分泌(paracrine)。 3.神经分泌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可沿神经细胞轴突借轴浆流动运送至所连接的组织或经垂体门脉流向腺垂体发挥作用,称为神经分泌(neurocrine)。 4.自分泌由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作用,称为自分泌(autocrine)。 三、激素的分类 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 1.含氮类激素:(1)蛋白质激素,如生长素、催乳素、胰岛素等;(2)肽类激素,如下丘脑调节肽等;(3)胺类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 2.类固醇激素:(1)肾上腺皮质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等;(2)性激素,如雌二醇、睾酮等。 3.固醇类激素:包括维生素D3、25-羟维生素D3、1,25-二羟维生素D3。 4.脂肪酸衍生物:前列腺素。 四、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1.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激素是在细胞与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但激素既不能添加成分,也不能提供能量,只能影响体内原有的生理生化过程,仅起“信使”的作用。

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 内环境指机体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如血浆、组织液、脑脊液、房水、淋巴等。 2. 稳态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各组织器官系统功能在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下保持相对的恒定状态。 3. 反射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反应,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4.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即负反馈,是使机体生理功能保持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 5. 正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方向)一致,以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即正反馈;典型的正反馈有分娩、血液凝固、排便等。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液态镶嵌模型是关于细胞膜结构的学说,认为膜的结构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2. 易化扩散指水溶性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借助膜上的特殊蛋白质(载体或通道)的帮助而进行的顺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有载体介导和通道介导两种 3. 主动转运需要细胞膜消耗能量、将分子或离子逆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 4. 静息电位指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同类型细胞的静息电位数值常不相等。 5. 极化指细胞保持稳定的内负外正的状态。此时,细胞处于静息电位水平。 6. 去极化指膜内电位朝着正电荷增加的方向变化,去极化后的膜电位的绝对值小于静息电位的绝对值。 7. 超极化指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膜内电位朝着正电荷减少的方向变化,超极化后的膜电位的绝对值大于静息电位的绝对值。 8. 阈电位使再生性Na+内流足以抵消K+外流而爆发动作电位,膜去极化所必须达到的临界水平;也可以说是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9. 动作电位指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的短暂而可逆的,可扩布的膜电位倒转。动作电位是兴奋的标志。 10. 复极化去极完毕后膜内电位朝着正电荷减少,即静息电位的方向变化。 11. 绝对不应期组织接受一次刺激而兴奋的一个较短时间内,无论接受多强的刺激也不能再产生动作电位,这一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内兴奋性为零。 12. 局部兴奋阈下刺激引起的膜部分去极化的状态称为局部兴奋。 13. 量子式释放神经末梢囊泡内所含递质的量大致相等,而递质释放又是以囊泡为最小单位,成批地释放,故称量子式释放。 14. 终板电位指终板膜上N2胆碱能受体与ACh结合后,化学门控的Na+、K+通道开放,Na+内流、K+外流,尤其是以Na+内流为主,使终板膜局部产生去极化电位。终板电位属局部电位 15. 兴奋-收缩耦联将肌膜动作电位为标志的电兴奋与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机械收缩衔接起来的中介过程。耦联因子是Ca2+。 16. 等长收缩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增加的收缩形式。 17. 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表现为张力不变而只有长度缩短的收缩形式。 第三章血液 1. 等渗溶液指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约为313m Osm/L,例如0. 9%的NaCl溶液。

医学生理学问答题及标准答案

1.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征?其相互关系如何? 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 (1)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称为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为反射。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在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由内分泌细胞或某些组织细胞生成并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经由体液运输,到达全身或局部的组织细胞,调节其活动。有时体液调节受神经系统控制,故可称之为神经-体液调节。 (3)自身调节:自身调节是指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自身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自身调节是生理功能调节的最基本调控方式,在神经调节的主导作用下和体液调节的密切配合下,共同为实现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控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神经调节的作用快速而且比较精确;体液调节的作用较为缓慢,但能持久而广泛一些;自身调节的作用则比较局限,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尚未参与或并不参与时发挥其调控作用。 由此可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者是人体生理功能活动调控过中相辅相成、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 1.什么是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其形成原理是什么?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其的形成原理主要是:(1)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胞内为高K+ ,胞外为高Na+ 、Cl- 。(2) 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K+通透性大,形成K+ 电-化学平衡,静息电位接近K+平衡电位。(3)Na+的扩散:由于细胞在静息状态时存在K+- Na+渗漏通道。(4)Na+- K+泵的活动也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原因之一。 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发生短暂的、可逆的膜内电位变化。其波形与形成原理:波形时相形成原理 去极相(上升支) Na+通道开放,大量Na+内流形成 超射值(最高点) Na+电-化学平衡电位 复极相(下降支 K+通道开放,大量K+外流形成 负后电位(去极化后电位) K+外流蓄积,K+外流停止 正后电位(超极化后电位) 由生电性钠泵形成 试比较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区别。 局部电位动作电位 刺激强度: 阈下刺激≥阈刺激 Na+通道开放数量: 少多 电位幅度:小(阈电位以下)大(阈电位以上) 总和现象 : 有无 全或无现象: 无有 不应期:无有 传播特点:指数衰减性紧张性扩布脉冲式不衰减传导

生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2.稳态(homeostasis):细胞外液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相对恒定的状态。 3.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相反的方向改变,以减弱或抑制过强的功能活动。 4.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和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逐渐加强,使某种功能活动不断加强。 5.反射(reflex):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6.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7.神经调节(neuroregulation):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 8.体液调节( humoral regulation )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钠泵(sodium pump):又称钠-钾泵(sodium-potassium pump),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蛋白质,具有ATP酶的活性。每分解一分子ATP将3个Na+移出胞外,将2个K+移入胞内,保持膜内高钾

膜外高钠的不均匀离子分布。作用:细胞内高钾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需条件;防止细胞水肿;势能贮备。 2.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RP):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即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表现为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 3.极化(polarization):平稳的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跨膜电位为内负外正的状态。 4.去极化(depolarization):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或状态。 5.复极化(repolarization):膜电位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6.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静息电位增大的过程或状态。 7.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可兴奋细胞受到适当的刺激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一个迅速的、可逆的、可传导的电位变化。 8.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 TP):能引起Na+通道大量开放,形成正反馈性Na+内流,并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9.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是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引起组织兴奋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 10.局部电位(local potential): 由少量钠通道激活而产生的去极化膜电位波动。 第三章血液 1.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

(完整版)病理生理学复习重点和简答题大全

病理生理学知识点 (后附病理生理学简答题大全) 第一章绪论 1、病理生理学:基础医学理论学科之一,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 制的科学。 2、病理生理学的任务: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并着重从机能和代 谢变化的角度研究疾病过程中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发生机制,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 研究内容: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和各系统病理生理学。 3、基本病理过程:在多种疾病中共同的、成套的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如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炎症、DIC、休克等。 4、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 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5、疾病:由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后,因机体稳态破坏而发生的机体代谢、功 能、结构的损伤,以及机体的抗损伤反应与致病因子及损伤作斗争的过程。 6、分子病:由于DNA的遗传性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 7、衰老:是一种生命表现形式和不可避免的生物学过程。 8、病因:指引起某一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特征的因素。 诱因:指能够加强某一疾病或病理过程的病因的作用,从而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的因素。 条件:能够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体内因素。 9、疾病发生的外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营养性因素, 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 疾病发生的内因:遗传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免疫性因素。 10、发病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普遍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11、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疾病时自稳调节的紊乱;疾病过程中的病因转化; 疾病时的损伤和抗损伤反应。 12、疾病转归的经过:病因侵入(潜伏期)非特异性症状(前驱期)特异 性症状(临床症状明显期)疾病结束(转归期) 13、死亡:按照传统概念,死亡是一个过程,包括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 学死亡期。一般认为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14、脑死亡:指枕骨大孔以上全脑的功能不可逆行的丧失。 15、植物状态和脑死亡的区别: 植物状态:①自己不能移动;②自己不能进食;③大小便失禁;④眼不能 识物;⑤对指令不能思维;⑥发音无语言意义 脑死亡:①不可逆性深昏迷;②自主呼吸停止,需行人工呼吸;③瞳孔扩大、固定;④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 射、咽喉反射等;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⑥脑血液循环完 全停止。 16、及时判断脑死亡的意义:①有利于准确判断死亡;②促进器官捐赠使用; ③预计抢救时限,减少损失。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