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实践感悟

美丽乡村实践感悟

最美乡村实践感悟

A13土木1 130307106 应斌

10月7日下午,我们小组4人来到了中国海岛第一村——马岙,开展最美乡村社会实践活动。

期间,我们还参观了马岙博物馆,了解了马岙的悠久历史。马岙古称马岙庄。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有人居住,制造陶器、石器、种植水稻。在遗址中发现10多种陶器纹饰,还发现了海岛上最早的文字。马岙古文化,是古代中日文化传播的中继站。从悠久的历史文化来看,马岙实乃当之无愧的海岛第一村。

感性的认识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检验才知道其正确与否。我们的学员大多数都是生于城市,长于城市的九零后,是远离农村成长起来的,对于农村的了解,仅限于新闻上看到的,书本上学到的,生活中听到的,是一些理论上的皮毛罢了。我们只有通过这样的实践才能正确的认识农村,并且在实践中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这才是我们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次短暂而又充实的农村社会实践将是我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经历,一个重要的步骤,对于我的学习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我从中收获到的是一份难忘的回忆。

美丽乡村总结

《美丽乡村建设----春风行动进校园》活动总结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开展“美丽乡村·春风行动进校园”活动的统一部署以及自治区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教育厅关于开展“美丽乡村·春风行动进校园”活动的有关要求,创造一个更加清洁、更加整齐、更加优美、更加和谐的校园环境,结合我校实际,积极开展“美丽乡村·春风行动进校园”活动。 一、成立“美丽乡村·春风行动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美丽乡村·春风行动进校园”建设活动,制定了深入开展“美丽乡村·春风行动进校园”活动方案,成立了以郭校长为组长的美丽乡村·春风行动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美丽校园相关活动。 二、“美丽乡村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 建设“美丽乡村校园”是教育系统建设美丽乡村·春风行动进校园的具体行动。我校以此次建设活动为契机,组织学生以改善办学条件、整治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为重点,切实加强学校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规章制度建设、安全卫生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和谐校园建设,努力使学校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建设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美丽校园。 三、活动具体内容

1、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我家的昨天于今天征文比赛、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以及校园广播、网站、板报、墙报等校园媒体,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卫生健康渗透教育,树立学生环保理念和健康理念,不断强化学生的卫生清洁意识、文明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在校园倡导文明礼貌处事待人、卫生健康生活学习的良好风尚,杜绝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促使学生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生自觉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从自己做起,清洁衣冠,清洁住所,清洁教室,清洁校园,同时倡导“弯腰精神”,随时收拾地面的零星垃圾,不随地扔垃圾,保持地面干净;以创卫生优秀学校为标准,全面清扫校园公共场所、教室、宿舍、实训室卫生,不留卫生死角,营造一个整洁、卫生的学习生活环境;鼓励学生利用寒假暑假在家的时候,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打扫家庭卫生,用自己的行动引导影响家长,帮助家长纠正不文明行为,增强学生家长文明意识,使学生在养成文明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日常卫生习惯的基础上,把教育活动延伸到家庭;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的街道、社区、农户等公众场所,分发倡议书,开展“人人参与环保,争做文明公民”宣传活动,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卫生健康知识,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公众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对学校内外乱吐乱扔、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规劝、监督,鼓励学生向环保部门反映工业企业、公众违反环保法规行为,使学生们真正成为社会监督的生力军,推动社会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开展美丽校园创建活动。大力加强学生宿舍、食堂、厕所、洗浴间、垃圾池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清洁卫生的学

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总结

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总结 XX镇柘岱行政村柘林中心村位于歙县县城南部,距县城10公里,是富岱杨梅主产区,村庄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柘岱村共1357户、3960人;党员152名;其中,柘林中心村现有467户、1340人、党员46名。该村经济支柱产业为茶叶、杨梅以及外出务工收入。2018年1月,富岱杨梅种植获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018年8月,柘岱村(杨梅种植)获市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201X 年,全村农业总产值8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795元。 柘林中心村被列入201X年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紧扣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主题,从六抓六重方面入手,凝聚人心,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是抓规划建设重合理 牢固树立规划先行理念,在项目实施初期,坚持结合实际和尊重群众意愿原则,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等,科学统筹产业发展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等,制定柘林中心村建设规划。同时向石门乡、溪头镇、黄山区等先进村学习取经,总结经验取长补短,确保村庄规划全面合理,少走弯路。 二是抓项目建设重质量

充分发挥项目建设理事会作用,村两委全力支持,坚持每月会商、督查、通报、统筹调度,提高项目建设速度和质量。柘林中心村累计投入390多万元(含美丽乡村专项资金及整合资金),组织实施项目27个。在改善基础设施方面:投入45.11万元,对村中主次干道进行拓宽、硬化和绿化;投入30万元,新建700㎡农村文化广场、400㎡停车场、文化宣传墙。在改善民生条件方面:投入81.7万元,实施污水处理工程和亮化工程;投入1.6万元,在文化广场安装健身器材;投入27.9万元,进行给水工程改造;投入7万元,对文化活动室进行改造。 三是抓主导产业重增效 坚持内抓产业、外抓劳务,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现拥有杨梅4000亩,年产300吨,产值达200万元;茶叶560亩,产值达110万元;外出务工年创劳务收入810万元。争取国家扶持集体经济资金100万元,实施杨梅产业提升项目。201X 年,村级集体经济共27.15万元,其中: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2018年6月举办首届杨梅文化节,以杨梅为媒,拓宽杨梅销售渠道,促进杨梅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引进了富岱生态农业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公司化订单方式,做大做好富岱杨梅深加工产业链。 四是抓环境整治重长效 投入17.5万元,对村中主干道进行硬化;投入6万元,开展三线整治,对村中4600米电线进行整理;开展卫生改厕工作,清除改造露天粪坑粪缸和简易茅厕

浅谈美丽乡村建设如何规划设计

浅谈美丽乡村建设如何规划设计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 1、美丽乡村如何规划设计? 美丽乡村是具现代生活质量及传统农村特质的可持续发展乡村,他不仅仅是一种称号,而是通过建设而形成的一种乡村形态和生活方式。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认为美丽乡村规划应坚持政府引导、村民参与、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坚持规划先行,规划与建设同步考虑,统筹兼顾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凸显村镇特色,构建美丽乡村产业布局的空间骨架,宜居的生态环境,良好的配套建设,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村务管理民主规范,村民生活品质提升。 做好美丽乡村规划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2、美丽乡村如何结合现代农业进行统一规划设计? 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是当前镇、乡、村庄规划的产业支撑,是美丽乡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美丽乡村规划中,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挖掘地方特色产业,根据项目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合理确定产业类型和规模、空间布局,制定产业发展路径,引入现代科技、现代管理、农业品种等,促进区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整体提升一产水平,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延长产业链,适度发展加工业;针对乡村的资源条件,合理开展农业休闲旅游等服务业。让农民不仅分享种养业而且分享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带来的收益,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达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目的。 3、美丽乡村建设如何统筹休闲旅游业发展?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十三五时期重要的建设内容。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美丽乡村的规划,重点突出地域特色,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体验、科普教育、民俗体验、文化传承等为项目,依据各地具体条件,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构建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美丽乡村综合体。

美丽乡村我先行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美丽乡村我先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主题:农村人居环境调查及改善方案设计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 联系电话:

《美丽乡村我先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年级:五年级 活动背景:农村环境近几年来到处垃圾成堆,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如何从我做起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学情分析:学生在确定主题时已具备的能力,通过本次活动课的指导,需要提升的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活动重难点:我们如何从我做起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活动准备:1、教师活动准备: (1)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2)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3)地球图片、文字、双面胶带、钢笔。(4)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2、学生活动准备: (1)了解我们每天产生的垃圾是怎样处理的。(2)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深入社会实践了解垃圾分类的类型要求:突出教师的方法指导,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突出学习方法的综合性。活动环节设计合理、真实、具有可操作性。 活动过程:(总体论述)第一阶段:活动主题确定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发展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研讨阶段。 第四阶段:总结交流阶段。 具体案例活动过程: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第1周>): 活动目的: (1)了解青年镇沟渠村垃圾处理情况。 (2)通过实践收集数据,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3)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培养他们从小学会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的好习惯。 1、学生主要活动: (1)向家长了解我们日产生的垃圾有多少?怎样处理的? (2)走上街头采访清洁工人,向他们了解垃圾的处理过程。 (3)带领学生向镇环卫站联系,向他们了解准确的数据。 (4)制定活动方案:(课堂活动) 2、教师指导重点: (1)制定方案时,大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小组的集体智慧,各抒己见。 (2)每小组一人负责记录方案。 (3)交流方案时,每小组派一个同学做小组汇报发言。 (二)第二阶段(发展阶段<第2周>):

美丽乡村建设汇报材料

凝心聚力,打造和谐美丽新**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乡地处皖浙交界,与****接壤,面积 ** 平方公里,辖**村**社区,人口**万余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村位于我乡南部,是一个竹产业支撑型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3405人。近年来,我乡始终坚持以“争创省级新农村示范乡、打造最宜居住乡村”统揽全局,立足于乡域特色,认真谋划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把握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有序地在全乡各村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村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三新一带动”,即全村竹产业新发展,农民生活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一是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扶持、指导和规范,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任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组,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并驻村指导组织实施;二是从政府各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服务;三是明确了村两委人

员的工作职责,建立了村组户三级网络。现我乡已初步建立“政府指导,村组主导,全民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机制。 (二)明晰思路,科学规划 一是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发展要求,结合**村的村情,通过多次会议讨论和调查研究,并带领经充分论证后明确** “争创全省一流,打造4A旅游景区”,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 并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来抓。二是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依托**村文化生态资源的优势,先后编制了三个层次的规划:首先聘请专家编制了高起点的《**村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尔后聘请专家编制了具体的景观节点开发、建设及保护性规划;围绕打造“三A”旅游景区目标,组织编制《**村旅游发展建设总体规划》。同时,我们十分注重规划的权威性,严格按规划办事,将规划落到实处。 (三)完善机制,开拓创新 一是完善垃圾收集网络体系。建造垃圾焚烧炉和垃圾中转站,聘请十名卫生保洁员和一名垃圾清运员,购置150个垃圾桶和十辆垃圾车,清运主要道路沿线和村庄内垃圾,购置200个小垃圾桶、10000多个垃圾袋,发放农户家中,与农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的三包责任制,实行垃圾袋装化,形成垃圾“户集村收村运村处理”的垃圾收集体系,达到村庄整齐整洁效果。二是加大庭院整治力度。建设“美丽乡村”农民群众是主体,全民参与是关键,最大

浅谈美丽乡村规划

浅谈美丽乡村规划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镇化规模的不断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加上之前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造成乡村人口急剧下降,基础设施建设寨后,公共服务水平跟不上……乡村产业出现空心化,社会发展衰退,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无人村”的现象,和之前欣欣向荣的乡村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状况在不少地方还在持续……参照国外,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之前在城市化过程中也出现过类似情况。党和中央早就意识到这些问题,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概念和具体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等中央会议也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文立足广东沿海地区,主要从景观规划设计角度谈谈美丽乡村建设的策略和注意事项;为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美丽乡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 1、因地制宜,挖掘地方特色,保留本土风貌。 乡村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占据国土的大部分面积。在建设开发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缺不能盲目复制城市的大道、大广场、高楼大厦等城市化产物;更不能停留在目前很多乡村低水平的建设水平上。应结合本土历史文化、风俗传统等要素,挖掘当地特色,要有前瞻性,建立绿色的、尺度宜人的、功能合理的、具有亲和力的小镇

空间。 谈到特色,不少地方已经做出探讨,起到榜样作用,并取得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如深圳甘坑客家小镇,是以客家文化为主的休闲度假小镇;深圳观澜版画村是以版画产业为主导的,集旅游、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村落;开平市的自力村,锦江里,马降龙等乡村是以华侨文化、碉楼建筑为特色的旅游目的地;还有的地方以红色文化、知青文化为主导,重现生产队时期乡村的场景,并集青少年科普、农家体验、户外拓展等于一体的休闲农庄……深受大众喜欢。 在设计风格上,应遵循本土风貌,避免盲目照搬国外的设计风格,如欧陆风等。应在充分认识和实践消化本土风格特征的同时,取长补短,注入现代的设计手法和理念,结合乡村特征,丰富和发展本土建筑风格,创新乡村景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更上一层楼。区别于简单的重复再建或低水平的翻新改造。 2、结合乡村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 由于国家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大量乡村人口搬迁到城市生活。即使乡村还是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但是乡村人口数量和人员构成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人口构成从过去以第一产业为主,逐渐被第二、第三产业人员取代。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引导休闲产业的发展。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会形成良性循环。空置的原居民房屋可以通过置换、出租、收购或自主经营等方式实行其自身价值,也不至于处于荒废状态。同时,原外迁的居民有一部分会出现回游,在自己

《关于后黄村美丽乡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学院:经济学院 班级:2013级经济管理类创新实验班 姓名:谢璐 学号:3136309020

《关于后黄村美丽乡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姓名:谢璐学号:3136309020 前言 西天尾镇政府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福建省莆田市按照“规划先行,分类指导,试点示范,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抓项目推进,抓气势成效,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推进“美丽乡村”整治建设,莆田市按照“三整治三提升”的建设标准和“布局美、环境美、建筑美、生活美”的四美要求,在村落保全前提下,分类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对于美丽乡村的理解,我们调查了近100名人员,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61.11%的被调查者认为美丽乡村“美”在良好的思想观念,另有38.89%的被调查者认为“美”在优美的村容村貌。 调查对象当地村民,村委会干部,游客 调查方式随机采访,实地考察,问卷调查 正文 基本概况 走进后黄村,迎面是绿意盎然的山野田林、洁净宽敞的水泥通道,再往前,可以看到村民在百年老榕树下悠闲地休憩谈天。一盏盏路灯、一处处花坛,天蓝、水清、景美,处处洋溢着整洁、恬后黄村位于西天尾镇以东2公里处,东临涵江区梧塘镇,南接本镇碗洋、澄渚村,北靠三山之首烽火台。全村方圆面积约1.5平方公里,6个村民小组,254户,人口1010人。全村经济作物以水稻、蔬菜、枇杷、龙眼等为主,农民人均收入8000元。 建设措施以及主要成果 1、因地制宜、注重规划。后黄村虽然还未成“处处都是一幅图卷、山山都是一幅美景”,各处条件不尽相同,自然差异较大,但都尽量不破坏原生态资源,注重融入现代文明气息,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因势利导,依据现有条件,提升已有基础,走出了一条“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特色化建设之路。梅岭根据村的地域优势、生态优势以及在传统种植业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辟了鲜果采摘园项目供游人采摘水果蔬菜,开凿知秋湖供村民,游人乘凉观光,开展民俗文化表演让游人更全面的了解莆仙文化。聘请福建农科院,完成了《后黄村建设规划设计思路》,确定了保护性开发后黄村;

幸福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幸福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幸福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镇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着力点,依托农村自然生态、田园风光和人文历史资源,突出村庄建设的风格和品位,科学规划,完善机制,开拓创新,上下联动,狠抓落实,确保幸福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确保实效。 一、科学规划,统筹兼顾。 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原则,根据我镇镇域经济发展思路,注重当前和长远发展,结合村情,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幸福美丽家园建设纳入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解决当前问题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 二、强化民主决策,凝聚建设合力。 一是畅通民主渠道,发挥民主组织作用。为调动群众投入到幸福美丽乡村建设中来,我镇围绕纵深推进“四个覆盖”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发展,着力强化“三议一行一监督”机制规范运行,每年至少开展2次“提意见、听民意”活动。由村民代表入户听取民意,广泛征求群众对政府的各项惠民举措等各方面的意见,群众填写民主征求意见卡(群众随时都可向村民代表反应意见,填写意见卡),村党支部汇总整理意见建议,并按照大多数群众的意见建议,再向村代会进行提议,并最后形成决议。这样一来,由民意到决议更加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村民反映民意的渠道更加畅通,提高了群众建设幸福美丽乡村参与度,为村庄建设献言献策,让群众纷纷加入到村庄建设义务工作队伍中来,亲手打造自己的幸福美丽乡村。二是坚持“村民自建原则”,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充分利用该村劳动力,始终坚持“一事一议”和“自主自建”的方式实施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村民自觉投身建设的积极性,激发了建设幸福美丽乡村的信心和决心,发挥了群众实干巧干精神和力量。 三、完善机制,开拓创新。 围绕纵深推进“四个覆盖”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发展,着力强化“三议一行一监督”机制规范运行。成立了农村公共服务办公室,对“四个覆盖”机制运行、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幸福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进行服务监督考核,使政府服务职能更加细化延伸。截至目前,公共服务办公室通过对各村的“四个覆盖”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服务,现已有46个村建立了村级环境卫生垃圾治理模式,并制定了规范的监督考核机制,聘用了保洁员、清运员、监督员,各村的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提升。 四、外出参观,借鉴先进经验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根据《澄迈县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建设美好新海南”大研讨大行动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县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我局以“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这一课题开展了调研和讨论,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美丽乡村建设基本概况 2013-2015年,我县以褔桥带、罗美带、永美带等三条美丽乡村带为重点,全面推进县镇两级美丽乡村建设,共投入建设了19个县级美丽乡村和29个镇级美丽乡村。根据《五年实施计划》,我县71个行政村列入名单,其中,2016年已建成19个美丽乡村,2017年计划建设30个美丽乡村。其中农业部把敦茶村、罗驿村、龙坡村列为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海南省将敦茶村、罗驿村和美朗村列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大美村等15个村落先后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美朗村被评为海南十大最美乡村之一。我县被全国新农村建设中心评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我县7个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我县全域旅游建设夯实了基础,积极推动落实省委刘赐贵书记提出的“日月同辉满天星”建设目标,对我县加强生态保护、改善民生工程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编制与实际建设中产生的矛盾。一是责任主体不清。我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规划编制由县住建局负责,建设指导由县农委办负责,建设主体由各镇政府负责,三者平时工作难以衔接。二是土地私有化突出。由于村庄闲置土地已被农户占用,编制规划时建设项目的选址因为与农户之间发生矛盾,致使项目落地有难度,有些美丽乡村在建设过程中因为土地问题无法协商而再三调整规划,影响了建设周期和进度。有些项目最终无法落地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二)主题不突出,特色不显著。一是规划编制和设计时间周期短,规划和设计单位没有深入了解当地历史文化、人文地理等情况,致使在编制规划时定位不准确,使得美丽乡村带主题不突出,未能充分发挥连片成带的聚集效应。二是原来村庄自然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较差,规划的重点主要放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硬化、绿化上,没有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千篇一律的特色品牌,缺少风貌特色。三是“空心村”和荒废破败房屋不易拆除,农村危房改造效果也不显著,有新居无新貌的现象比较突出。 (三)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一是村干部思想认识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3篇)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3篇)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第一篇: 望海镇地处界首市沙南中部,镇域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5.5万,辖12个村委会。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美丽办的业务指导下,望海镇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群策群力,提前谋划,科学施工,先后筹资630余万元,扎实推进我镇美丽乡村建设。现就我镇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夯实建设基础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作为我镇中心工作来抓。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分管领导担任常务副组长,土地、财政、城建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及时分解任务,各司其职,同抓共管。市委徐书记和相关部门领导多次莅临望海镇陆集村调研指导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对我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等提出指导意见。我镇按照“科学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二)整合项目,形成建设合力

陆集村是2016年省级中心村,按照“政府补助一点,项目整合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办法,积极开辟筹资渠道,全力保障建设投入,通过召开会议、现场办公、情况通报等形式,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调整力量部署,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业产业化、危房改造、扶贫道路、水利兴修等项目等建设项目结合起来,对美丽乡村试点村陆集村予以重点倾斜。形成“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资金投入格局。目前陆集村共整合各类资金600余万元,集中打捆投入,有效拓宽了建设活动的资金投入渠道,为提高建设效果提供了项目和资金保障。 (三)发动群众,形成共建氛围。通过制定“村规民约”,采取抓两头、促中间,一方面发动党员干部在建设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周边群众。另一方面,采取“面对面”交流、分户走访动员等多种有效形式,加大对“观望户”、“钉子户”、“无人户”的思想发动,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共引导群众投工投劳200余人次,落实群众自筹资金5余万元。 (四)整治环境,美化村容村貌。拆除旧房及乱打乱建20多处,面积5000多平方米。在全村新建1个垃圾中转站、投放垃圾桶500个,投资16万元深挖疏浚东沟、西沟1800米。每年以18万元聘请专业保洁公司对全村主要路段、公共场所进行日常保洁,实现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切实

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 专业: 物流管理 班级:1101班 姓名:*** 学号:********

美丽乡村梦——参与幸福乡村建设实践活动 摘要 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然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建设内容丰富,因而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矛盾状况。通过与农村当地居民的交流,以及相关的调查,我们学习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和解决方法,并对现在建设遇到的困难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医疗服务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的年龄段主要在20—60岁之间,有老年人也有少部分学生,大多数人为初中,高中的文化程度,少数为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 二.调查内容 1农村教育状况 要普遍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必须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此次对于教育状况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学生和其家长,他们大多数人都表示对当地的教育服务状况满意,学校没有乱收费的现象,国家的义务教育给大多数的人减轻了负担,国家的减负政策效果也很明显,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但也有少部分的家长表示学校要适当增加一些活动器械以满足学生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村子中的大多数家长都认为投资教育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只要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到好的学校就读,自己会尽一切努力为孩子争取,他们认为只有学习好了才能够在这个社会立足,才能够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 2农村医疗服务状况 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当地的医疗服务状况比较好,能够满足需要,同时村里的医疗保险也比较到位,可以及时解决看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过大家觉得医疗保险报销的费用还是太少,特别是小病不能解决;医疗机构的医疗(包括医药,挂号,住院等)费用高,手续繁琐,定点医院等限制有的时候让人难以承受。遇到意外事故,大病的时候,国家报销的比例相对还是比较少,所以大多数的人认为医疗保险要以保大病,保住院为重点,很少的人认为应以保门诊或保小病为重点。虽然医疗保险存在一定的缺陷,可是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参加了,一个比较普遍的观点是:每年只要投入很少的一部分钱就能够再出现意外状况的时候获得比较大的补助。投保的费用当中大多数都由村政府承担,这得益于村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大家对于自己承担的比例还是比较满意的,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不太清楚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一些老年人。对于患病后的就医情况,大部分的人选择的医疗单位村卫生室,只有很少的人选择县级或以上医院。选择村卫生室主要原因是离家近;而县级医院凭借其质量也占据一定份额。 三.农村居民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经费紧张、设备简陋。村民普遍的认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报销范围窄、比例低,报销的医药费少。对小病、门诊补偿的比例很低。而一般来说,农民患上需住院治疗的大病相对较少,而头痛、感冒等小病时有发生,但不需住院治疗。 二、是村卫生所大都建在乡医家中,不合格,乡医普遍收入较低,待遇差。有部分的人认为部分定点医院不规范经营,乱收费,造成自己的利益受损。调查显示药品较贵、检查太多及乱收费是目前看病贵的主要原因。许多农户反映,同样一个感冒或其它小病,在私人医生那里只花二十多元,而到定点医院却要花费几百元。 三、是农村合作医疗机关有些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够好,有些医院报销手续较麻烦。大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武城村行政隶属于湖北省鄂州市葛店经济开发区。位于开发区的东南部,东望鄂州,西望武昌。交通便利,地理区位优越。全村辖2个自然湾,14个村民小组,590户,均为姓胡,人口1728人,国土面积3.45平方公里。2017年,打造宜居葛店,武城村在规划中建设美丽古村武城,立足本村村情实际,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为着力点,紧密结合精准扶贫、依托自然生态,突出村庄建设的风格和品位,科学规划、开拓创新、推进厕所革命、“散乱污”畜禽养殖清零行动、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工程、污水港清淤工程、清洁乡村美化家园五件实事,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确保实效。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工作进展情况 1、厕所革命 我村紧紧围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以农村环境整治为抓手,扎实推进“厕所革命”,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农村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目前已成立“厕所革命”工作专班,全面动员,强化宣传,明确责任,细化任务,“厕所革命”工程已全面铺开,计划拆除厕所363座,已成功拆除102座,后续将继续加大力度,争取完成目标任务。 2、“散乱污”畜禽养殖清零行动 深化畜禽养殖专项整治,开展“散乱污”畜禽养殖清零专项行动我村12户养殖户已处理9户,还有3户正在处理中。

3、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工程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提高,村庄的污水因为没有收集处理设施只能就地排放,破坏生态环境。我村已启动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工程,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成后生活污水不再向河道排放。 4、污水港清淤工程 为改善水源环境、农业灌溉条件、涵养水生态,污水港清淤工程还在计划中,计划整改东西湖港,“东西湖港治理将着眼长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今年实现水质改善”,下阶段,我村将把污水管网建设摆在首位,加快污染源头整治,同步开展河道保洁。 5、清洁乡村美化家园 为了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整治乡村文明,我村加大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我村开展了“清洁乡村,美化家园”的行动,在环境治理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人员定期清理垃圾,健全了“村收集、镇转运、统一处理”的垃圾收运体系,清理农村存量垃圾,建立农村垃圾长效保洁机制。 二、存在的问题 1、建设资金不足。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量大、投入大、难度大,由于村财力有限,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资金量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建设的实施存在较大资金缺口。 2、缺乏积极性。由于美丽乡村的建设资金缺乏,有的存在观、靠、等的思想,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存在畏难情绪,强调客观的多,工作较被动。

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一、开展调查研究,科学制定帮扶规划。我局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村组,采取召开村民会议、印发宣传材料、开展“三民”活动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相关政策措施,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和省、市、县新农村建设的部署上来;加强对乡镇和新农村建设点的工作指导,着力组织指导驻点村实施“三清六改四普及”和“三绿化一处理”。同时,通过调查了解村情、民情,指导帮扶村制定村庄建设规划和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及村落社区建设规划,建好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休闲活动场所、一个宣传栏,制定一套公共事务管理制度,推广“党组织+村民理事会+志愿者协会”、“党支部+合作社+村民理事会”、“党支部+社区+村民理事会”等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积极开展党组织“一联一”共建、党员“一帮一”结对、党务工作者“一带一”联系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 二、结合水利职能,落实帮扶项目。一是根据该村地处城郊,农民没有种菜习惯的现状,引导该村发展特色产业,在水泥厂附近建设100多亩的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并从项目资金中挤出40万元支持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通过整合各类资源为优秀本土创业人才在资金、技术、项目、信息上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他们创造宽松的环境和优越的条件,使其尽快成为带头致富的典型、产业示范的典型,推广科技的典型,进而带动和促进全村经济的发展;二是在水利

建设项目上对帮扶村倾斜,年内安排该村小农水项目资金200余万元,修复延伸灌溉渠道5000多米,全面改善该村灌溉条件,目前该项目已基本竣工;三是以改善民生为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我局积极争取到农村安全饮水项目XX年在镇实施,该项目总投资近1000万元,项目实施范围涵盖村委,目前项目正在加紧施工。 三、落实帮扶资金,解决实际问题。我局从基层和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协调资金、项目和技术、人才,确保各项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特别是为帮助该村解决建设资金困难,我局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挤出5万元支持该村。 经过近一年的帮扶,有效推进了该村美丽乡村建设,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为指导,进一步落实好峡办发【XX】18号文件精神,把村美丽乡村建设帮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浅谈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

浅谈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 发表时间:2019-09-11T16:41:48.6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作者:徐恒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乡村开始建设“美丽乡村”。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四会市规划编研室 526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乡村开始建设“美丽乡村”。但是,在建设美丽乡村时不仅要注重乡村经济的发展,还要重视乡村文化遗产和非文化遗产的保护。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合理的对各个乡村的建设进行景观规划,在保证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文化和环境的保护。本文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背景,探讨以乡村自然资源、发展现状、历史人文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完整、科学合理的规划政策,做到城市乡村同进步,建设美丽乡村、文明乡村。我们要不断努力,与时俱进地进行乡村建设,结合政策与规划共同绘制一幅美丽乡村的蓝图。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乡村景观规划 引言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一部分,其依照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及最新的生态文明建设为要点,认真完成乡村建设目标。如今城市的发展速度与节奏越来越快,为分散城市居住压力,完善乡村建设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作为乡村建设的一种因素,外部景观规划设计则是乡村建设的开始,针对不同乡村的特色特点,设计不同的开发模式,建设拥有不同特质的乡村,以此丰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多样化的经济来源,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1 针对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的分析 “美丽乡村”这一概念是在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时候提出来的,当“美丽乡村”这一概念被提出以后我国社会各界就开始认真落实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的建设也是促进我国长远发展的主要动力,因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人数占比较高,美丽乡村的设计和建设能够更好的提升乡村的发展,从而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提升。除此之外,积极的进行美丽乡村的建设还能够更好的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物质条件。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合理的利用地区优势,更好的凸显出来乡村景观的特色。 2乡村景观规划原则 2.1尊重地域文化特色 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及我国农耕文化的源头,乡村地区保留着我国较为完整的特色农耕文化。乡村地域文化主要包括历史传统、民俗风情等,是当地农民最大的精神财富。因此,乡村景观规划应按照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和保护地区文化的原则,规划设计时对于乡村地区的村庄,要保持村庄聚落形态,重点美化环境、完善配套,传承民俗文化,展现岭南乡村独特韵味。加强岭南农业文明和岭南农村文化特色的保护,尤其是古建筑、古村落、古楼、古塔、老祠堂、古碑文、古树等的保护。 2.2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为人类生活提供必要的光照、水分、温度以及食物等,是人类生长繁衍的基础。因此,在乡村景观规划时应以保护生态环境及尊重生态环境为原则,通过科学规划和先进施工技术,将自然生态景观和人类社会有机融合到一起,真正形成一个生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乡村环境。由于过去乡村过度粗放开发,进行陡坡地开荒、乱砍乱伐,填湖造田等,给乡村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植被减少。因此,在乡村景观规划时,应制定合理开发制度,以保护资源和环境为原则,对乡村自然资源进行可持续开采、经营和开发。 2.3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受限于人口、经济、文化和技术等条件,乡村经济发展滞后。乡村居民为改变贫困现状,往往采取一系列措施获得短期效益,如乱砍滥伐林木、围湖造田、陡坡地开荒等。虽然由此获得了短期利益,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当地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遭到严重浪费。所以在乡村景观规划中必须引入可持续发展观念,不能为了快速见效不顾后果地破坏当地原有生态环境,应当谨慎开发,规范开发。各地区应按照村庄布局优化和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统筹安排全域乡村规划建设,实行差异化的发展措施,充分挖掘利用乡村特色历史文化、田园风光等优势资源,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 3 针对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面临问题的分析 3.1 存在城乡地域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首先在乡村规划中存在城乡地域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城市地域和乡村地域两者之间在文化、经济上都有着很大的差距,从而给地区统筹区域发展形成以很大的阻碍。很多省市在地域空间结构分布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城乡地域分布不平衡就是当前最显著的问题,形成了在一个地区中有着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同时也有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除此之外,各个省市之间的高速公路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层次程度存在不同,一些乡镇的结构出现松散的现象,导致区域之间缺少一定关联,给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形成制约。 3.2 存在城乡二次结构日益明显的问题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达到了40%以上,正是由于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了城镇人居环境和综合承载力显著提高和完善,各个省市地区的生产总值也在逐年递增。从GDP生产率上进行分析来看,我国城乡二次结构问题越来越明显,也正是由于城乡二次结构日益明显的不利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美丽乡村景观规划的正常进行。 3.3 存在景观规划平均规模受到限制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一些省市空间结构来进行分析,呈现出以城市为中心来带动整个区域性的发展并且以小城镇为依托来构建大中小城市共同向前发展的城乡体系。这种发展趋势是良好的,但由于城镇平均规模有限,单从经济发展和我国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整个经济文化交流的辐射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上述种种不良因素都给美丽乡村景观规划带来了不良影响。 4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建议 4.1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为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避免“千村一面”,我们要在文化内涵、民居建设、景观打造上突出当地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古村落,

美丽乡村我先行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美丽乡村我先行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美丽乡村我先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活动主题:农村人居环境调查及改善方案设计 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 联系电话: 《美丽乡村我先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年级:五年级 活动背景:农村环境近几年来到处垃圾成堆,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如何从我做起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学情分析:学生在确定主题时已具备的能力,通过本次活动课的指导,需要提升的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活动重难点:我们如何从我做起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活动准备:1、教师活动准备: (1)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2)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3)地球图片、文字、双面胶带、钢笔。(4)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2、学生活动准备:

(1)了解我们每天产生的垃圾是怎样处理的。(2)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深入社会实践了解垃圾分类的类型要求:突出教师的方法指导,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突出学习方法的综合性。活动环节设计合理、真实、具有可操作性。 活动过程:(总体论述)第一阶段:活动主题确定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发展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研讨阶段。 第四阶段:总结交流阶段。 具体案例活动过程: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第1周>): 活动目的: (1)了解青年镇沟渠村垃圾处理情况。 (2)通过实践收集数据,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3)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培养他们从小学会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的好习惯。 1、学生主要活动: (1)向家长了解我们日产生的垃圾有多少怎样处理的 (2)走上街头采访清洁工人,向他们了解垃圾的处理过程。 (3)带领学生向镇环卫站联系,向他们了解准确的数据。 (4)制定活动方案:(课堂活动) 2、教师指导重点:

热门-美丽乡村建设汇报材料范本美丽乡村观摩会汇报材料

美丽乡村建设汇报材料范本|美丽乡村观摩会汇报 材料 一、基本情况 xx县xx镇xx村地处xx南丘陵地区,属亚热带气候,温暖 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总人口1860人,面积9.7平方 公里,辖12个村民组,山场5000亩,耕地面积2500亩,其 中水田1800亩,旱地700亩,325省道贯穿全村,交通便捷。xx美丽乡村建设中心村,现有167户 560人,是集村政治、 文化、休闲、人居为一体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有山有水,住房布局合理、错落有致。 二、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目标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八大、十八 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县美丽乡村建设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要求,顺应广大农民意愿,提升乡村发展质量及品味,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总体思路:按照“文化建村、生态立村、农业稳村、旅游兴村”的总体思路,坚持“做美村庄”的建设思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目标: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 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乡村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 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力争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 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3、坚持保护为重。结合xx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特色,彰显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4、坚持整合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与农民危房改造、高标准 农田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四、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1、成立工作机构。xx村xx年度开始申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被确定为xx年度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在上级相关 部门的指导下和全村村民大力支持下,村两委干部积极入户走访村“五老”人员,听取他们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建议,于 8月2日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成立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并设立 相应的工作组。实行每周一次工作调度会制度,对各小组工作开展进行汇总、分析、总结以及安排下一阶段工作。 2、加强宣传发动。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能 够为老百姓带来实惠,推动农村社会改革、促进农村产业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