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普通话塞音的声学研究

汉语普通话塞音的声学研究
汉语普通话塞音的声学研究

汉语普通话塞音的声学研究

A Phonetic Study on Plosives of Mandarin Chinese

尹基德

Abstract The system of Chinese plosives is relatively simple, showing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aspirated and the unaspirated. Also, there is littl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yllables, which means that the variants of the plosives are little observed in Mandarin Chinese. Many Korean students, nevertheless, have some problems with natural pronunciation of Chinese plosives. It is natural that the different phonology system between two languages is the main reason of these interventions. But the ploblem is that the description of phonology system is not enough to help foreign students’ natural Chinese acquisition. Here,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he phonetic experiment on Chinese plosives and discussion of the differences which could result in every possible intervention in the point of Korean students’ view.

It is known that the F0 plays a big role in discriminating Korean 3 plosives, Lenis, Aspirated and Fortis. Then, we can assume that, as for Korean students, 4 tones might well influence their recognition and pronunciation of Mandarin Chinese plosives. Actually, it is reported that a number of Korean students have trouble not only in discriminating between the aspirated and the unaspirated, but in producing them, especially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varying from high(1,4 tone) and low(2,3 tone) tones.

So it is rather meaningful, at least for the Koran student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T which is the main parameter for the aspiration, and F0 which is varying from 4 tones in Mandarin Chinese.

The experiment has findings below. First, for the u naspirated plosives, VOT has little relationship with F0, showing 1.3% difference. But, for the aspirated plos ives, VOT shows 20% increase according to differe

nt height of F0, which means that 4 tones has signific ant influence on the aspiration of aspirated plosives. All these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from other languages and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phonology sy

s t e m. It is natural assumption, then, that the pronunciation trouble of Korean students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unique plosive system of Korean, which is not offered in this paper. So, the subject treated in this paper deserves a further study with more extended and actual data from Korean students.

1. 引言

1.1 塞音VOT和F0的关系

1) VOT(Voice Onset Time)

VOT 主要是指塞音除阻和声带震动之间的时间,能比较明确地说明塞音的清浊和送气的情况。各个语言的塞音具有独特的VOT特征,在汉语普通话里主要指是送气不送气的对立

2)Vowel F0

Lisker & Abramson(1967) 在英语塞音研究中,发现重音的音节上塞音的 VOT 比较长,反而不受重音的弱音节里比较短了。这意味

着音节的音高可能作用为塞音的一个重要参数。以后的研究也发现韩语和日语的塞音受

音高的影响。(Kim 2004, 片桐 2004)

1.2 研究简介

汉语普通话的塞音是比较简单的音段系统。

清音(没有浊塞音)

送气(Aspirated) 不送气(Unaspirated)

/p?/(p) /t?/(t) /k?/(k) /p/(b) /t/(d) /k/(g)

表 0)汉语塞音系统

表 2)韩语塞音系统

既然音系学上的系统非常整齐,很多韩国学生在正确的发音习得方面仍然有一些困难。当然,外国学生的所有发音偏误的主要原因是母语的干涉。为了解决这样的困难,已经有一段程度的音系体系对比研究运用在教学方面。可是,按照音系体系上的研究不够描述正确的发音。比如说,韩国学生把阳平和上声的不送气塞音发成若干的送气音。这是按照韩语塞音体系上的表现来学习汉语发音的习惯起因的。因此,我们要运用声学分析来观察两个语言之间的塞音表现的特征,以后可以助于对比研究。

本次实验主要观察汉语塞音的 VOT和 F0然后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是以后对比研究的一个初步研究。

2.实验材料和发音人

为了实验选了24个例词,6个塞音声母/p?, p, t?, t, k?, k/和4个声调的组合,可以得到24种组合。

发音 声调 例词

1 1 ‘攀登’

2 2 ‘爬山’

3 3 ‘跑步’

4

/p?/(p)

4 ‘怕丑’

5 1 ‘扒皮’

6 2 ‘拔牙’

7 3 ‘把握’

8

/p/(b)

4 ‘半年’

9 1 ‘他们’

10 2 ‘谈论’

11 3 ‘坦白’

12

/t?/(t)

4 ‘探索’

13 1 ‘搭车’

14 2 ‘达到’

15 3 ‘打门’

16

/t/(d)

4 ‘大哥’

17 1 ‘咖啡’

18 2 ‘扛包’

19 3 ‘卡车’

20

/k?/(k)

4 ‘看法’

21 1 ‘干杯’

22 2 ‘感染’

23 3 ‘感动’

24

/k/(g)

4 ‘干活’表 3)词表

本文所讨论的录音材料是北京出生的四位发音人的发音获得的,四位发音人包括两男两女。

识别记号出生地居住地 性别 年龄f1_dlf 北京 北京 女 20代

清音(没有浊塞音)

送气 不送气

平音(Lenis)

激音

(Aspirated)

硬音(Fortis)

/b/(?) /d/(?) /g/(?) /p?/(?)

/t?/(?)

/k?/(?)

/p/(?)

/t/(?)

/k/(?)

f2_hyx 北京 北京 女

20代m1_zhxb 北京 北京 男

20代m2_dzz

北京

北京

20代

表 4)发音人

3.实验方法 3.1 取得VOT的方法

本次实验使用的录音软件是Adobe Audition 1.5。双声道中左声道录声音信号,右声道录EGG信号了。采样频率是11025Hz。 声学分析软件是matlab 7.0, 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实验室编写的程序phoneticslab.m。

采取 VOT的方法是,首先标记在语图上的冲值条和 EGG信号上的启动声带震动的地方,然后取两个标记之间的距离算VOT。

图 1) 汉语塞音 /p ?a/ 的 VOT。冲直条(release burst )

(1) 到laryngograph上声带颤动开始地点(2) 之间的距离 = VOT (3)

3.2 取得F0的方法

测试 F0方法采用 cepstrum方式。在 EGG信号上的声带震动地点标记开始测试。

图 2) 汉语塞音 /p ?a/ 的元音 F0。 通过c epstrum方式来计算声带颤动开始地点(1)的 F0

4.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上面所采取的数值用Excel软件来整理,做出简单的统计处理。其实,本次试验并不复杂而其信息量也不多,Excel软件提供的基本统计处理功能够解释试验结果的意义。 首先,不送气塞音的 VOT值在4个声调的环境下的表现如下。

图 3)汉语不送气塞音的 VOT

低声调(第2调和3调)音节的 VOT平均为30.92ms,跟高声调(第1调和4调)音节的平均30.50ms 比起来,约1.3%增加,两者之间的差异几乎没有。

送气塞音的表现跟不送气塞音不一样。

图 3)汉语送气塞音的 VOT

低声调(第2调和3调)平均是213.25ms,高声调(第1调和4调)平均是177.17ms。我们留意达到约20%的比较明显的增幅。这意味着,跟其他语言中的塞音一样,送气塞音 V OT的确受到韵母音高的影响,其表现就是反比例。

5.结论

本次实验得到的结果跟其他语言的研究结果比,没有特别的表现。F0对不送气塞音 VOT 的影响几乎没有,而送气塞音的 VOT的确受音高的影响。本次实验是一个初步研究,以后更多的资料和更深入的统计分析来进行对比研究,在教学方面的贡献不少。

参考书目

林焘、王理嘉,1992,《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Kim, 2004, Correlation between VOT and F0 in the perception of Korean stops and affricates, MA thesis, Dept. of Linguistics, S 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声学基础试题

一、 名词解释(3分×4=12分) 自由振动――系统只在弹性力作用下的振动。 临界入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的声波斜入射。 声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声传播方向的面积S 的平均声能量。 体应变――在外力作用下,介质体积的变化率。 二、 填空(1分×23=23分) 1、 对于强迫振动系统而言,当外力频率__等于___系统固有频率时,系统的 振动速度出现__共振现象__。 2、自由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 。 3、由于阻尼力的作用,使得衰减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__低于__自由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 4、声波在两种流体分界面上产生反射、折射时,应满足边界条件。即分界面两侧介质内声场的__声压_________、____质点振动速度____在分界面上____连续_______。 5、声波在两种流体分界面上产生反射、折射时,声功率的反射系数与折射系数之和___1_____。 6、声波在两种流体分界面上产生临界斜入射的条件是___入射波速度v1小于折射波速度v2__,临界入射角为___12arcsin()v v θ=___。 7、一维情况下理想流体媒质中的三个基本方程分别为__运动方程_、 ____连续性方程__、____物态方程_____。 8、媒质的特性阻抗(即波阻抗)等于_媒质声波速度与媒质密度的乘积。 9、两个同相小球源的指向特性__sin(2)()2sin() k D k θ?=?__。 10、辐射声波波长为λ,间距为l 的n 个同相小球源组成的声柱的主声束的角宽度_2arcsin()nl λ θ=__。

11、均匀各向同性线弹性介质的正应力与正应变的关系___2ii ii T λθμε=+_;切应力与切应变的关系__jj jj T με=_。 12、根据质点振动特点,薄板中的兰姆波可分为___对称型_和____非对称型两类。 13、根据瑞利波和兰姆波的周期方程可知,瑞利波的速度与频率___无关__,是无频散波;而兰姆波相速度与频率___有关__,是__频散波_。 三、 判断并改错(2分×7=14分) 1、 在无限大介质中传播的波称为瑞利波。错误 沿无限大自由表面传播的波称为瑞利波。 2、 当考虑弹簧质量时,自由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增大。错误 当考虑弹簧质量时,自由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降低。 3、 对于强迫振动系统而言,当外力频率等于系统固有频率时,系统的振 动位移出现共振现象。 错误 对于强迫振动系统而言,当外力频率等于系统固有频率时,系统的振 动速度出现共振现象。 4、 衰减振动的衰减系数δ与系统所受的阻力系数Rm 、振子质量Mm 成反 比。错误 衰减振动的衰减系数δ与系统所受的阻力系数成正比,与振子质量成反比。 5、 声场对小球源的反作用力与小球源的辐射阻抗、表面质点振动速度的 关系为 r r F Z u =- 正确 6、 声波在两种流体分界面上发生反射、折射时,声强的反射系数与折射 系数之和等于1。 错误 声波在两种流体分界面上发生反射、折射时,声功率的反射系数与折射系数之和等于1。 或 声波在两种流体分界面上发生反射、折射时,声强的反射系数与折射系数之和不一定等于1。

塞音格局和擦音格局做法讲义

2011/10/17
目录
一、塞音格局的做法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与被试 实验步骤 基于MiniSpeechLab的操作 李幸河 南开大学语音实验室
二、擦音格局的做法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与被试 实验步骤 擦音声学空间图的做法
图1 辅音语图基本模式示意图
语图模式
闭塞段 浊音杠 冲直条 乱纹 共振峰 Mini Speech Lab的主界面 浊辅音
调音作用
塞音、塞擦音闭塞段
备注
与元音共振峰相似,但频率很低 舌根音可能不只一条 擦音乱纹能量比送气音更大,特别是在高频区
塞音、塞擦音爆发瞬间 擦音、送气段 元音
表1 语图模式与调音作用
塞音格局—实验材料与被试
以一名韩国留学生汉语塞音习得情况为例
被试:韩国男性青年,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基础班 学生,学习汉语时间为半年 材料:汉语6个塞音的60个双音节词,正常语速发音, 如下:
塞音格局—实验步骤一
录音(桌上语音工作室)
开始录音(自动停止):有一定强度的声音则录音自动 开始,开始后,无声约一秒后自动停止录音。 开始录音(非自动停止):有一定强度的声音则录音自 动开始,手动选择“停止录音”或按T键,才能使录音 停止 停止录音(或按T键) 参数设置:录音前;采样率(22050Hz,辅音),语图 显示(二维深浅图)
其它录音设备:CoolEdit Pro,Praat
其他参数设置:采样率,单声道,采样精度(16位)
1

2011/10/17
塞音格局—实验步骤二
数据测量(基于桌上语音工作室) GAP——闭塞段时长:
波形:起点:第一音节的末点 终点:第二音节的开始 语图:起点:第一音节元音共振峰的明显下降 终点:第二音节辅音冲直条的前端 注意:波形与语图互相参考
波形 图
宽带 谱图
波形 图
VOT——嗓音起始时间
波形:起点:第二音节的开始 终点:元音周期性波形开始前 语图:起点:塞音冲直条 终点:元音共振峰开始前 注意:波形与谱图互相参考
谱图
Office 2003 excel 塞 音格局图制作
首先: 在Excel中选中VOT 和GAP平均值单元格, 此处的数据同样只保 留整数位。 然后: 点击主菜单栏中“插 入”菜单下的“图 表”,在跳出的“图 表向导”对话框中选 择将图表类型选择为 “XY散点图”,如右:
图表向导 - 图表类型
? 统计数据与作图
数据统计:excel,spss 图表:XY散点图 示范:office 2007 制图
2

音响系统声环境测试报告声学特性精编版

XXXXXXXXX礼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 测 量 报 告 测量: 审核: XXXXXXXXX 2015年10月日

受委托,对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按《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国家标准,对最大声压级、传输频率特性、声场不均度、传声增益、系统总噪声级等五项声学特性指标进行了实地空场测量。并对有关建声指标混响时间,背景噪声也进行了实地空场测量。现把测量情况归纳如下: 一、XXXXXXXXX礼堂概况 该礼堂长约32m、宽约18m、高约9m,总面积576平方米,总容积5184 m3。可容纳观众470人左右,有吸音材料的软座,地面铺设塑料板,左右墙壁及后墙均装有吸声材料。 舞台宽约14.2m、深约8.5m、高约8m,容积965.6m3,墙壁为吸引材料,舞台上装有观看3D电影用的金属电影幕。 舞台口宽约16.5m、高约6m。在舞台口中线上方装有一组(两只)QSC K12 (全频)扬声器和一只KW181超重低音音箱,(每只K12全频扬声器的覆盖角度为75°圆锥形),舞台两侧八字墙下方各嵌入安装K12(全频)扬声器一只和KW181超低音音箱一只,两组之间水平间距约为15.5m。台唇处各装有三只K8(全频)扬声器(每只K8全频扬声器的覆盖角度为105°圆锥形),以用作补声,三只扬声器之间相距约3m,共计4只K12和3只K8全频扬声器及三只超低频扬声器以不同的角度覆盖观众区,使观众厅前半区的声场得到均匀的覆盖。另外在观众区中部及后部共计安装有四只K12扬声器,覆盖观众厅中后区,以满足多用途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的要求。以上扬声器品牌均为QSC。

二、测量标准及条件 1、测量方法按GB/T4959-95《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国家标准; 2、性能指标按GB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标准中多用途类 扩声系统一级指标要求; 3、测量仪器:美国TERRASONDE,TOOLBOX,ATB-PLUS型音频分析仪 及配套用的标准测量用传声器。 4、测试点位置: 按国家标准GB/T4959-95《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声场测量点规 定应为:听众区座位的1/60。该厅堂听众区座位约为470个,测试应选 8个测量点。由于场地是对称的,按规定部分项目可以只测量中轴线一 侧的区域(4个测量点即可)。为了能够更为精确地获取测试数据,我们 共计选取了8个测量点,其分布如下图1: 图1测量点位分布图

2011-11-16声场测试报告书模板

山东省德州市多功能厅音响系统工程 声学测量结果报告 上海海书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制 测试日期:2011-07-07

目录 一、测试工程概述 (3) 1.1、测试项目相关说明 (4) 1.2、系统测试依据及标准 (7) 1.3、系统测试点和测量位置的选择 (8) 二、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测量指标 (9) 2.1、传声增益 (9) 2.2、传输频率特性 (10) 2.3、声场不均匀度 (10) 2.4、混响时间 (11) 2.5、最大声压级 (11) 2.6、语言传递指数(STI) (12) 2.7、辅音语言清晰度(ALC) (14) 2.8、延迟时间 (15) 2.9、系统噪声级 (15) 2.10、相关附件 (16) 三、售后服务 (19)

一、测试工程概述 根据该音响扩声项目各个厅堂的面积以及使用功能,有选择性的配置音响扩声、数字会议、音视频切换、投影显示和中央控制系统等多媒体多功能会议功能,基本指标为满足国家多用途类相关标准。 本设计说明是我方对音响扩声厅堂系统工程扩声系统设计方案所作的阐述。 工程项目主要包括德州市多功能厅厅堂音响扩声项目,主要涉及音响扩声、数字会议、音视频切换、中央控制和视频显示等功能的设计。 多功能厅是一个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专业扩声场所,集多媒体会议、网络电视会议、学术交流、技术培训、产品介绍、新闻发布、国际交流、娱乐演出等重要功能于一体的专业扩声厅堂;在设计时,我们本着合适的混响时间,最大的声压级、良好的频率响应、较高的传声增益和一定的语言清晰度等要求做好本次音响工程的设计。 我们采用了一切先进的技术和手段,秉着先进、实用、功能齐全的设计理念,务必使扩声系统能满足国际会议、学术交流、培训使用和娱乐演出等高要求的多功能使用需要。 在本项目中,我们从业主的需求、各厅堂的建筑结构入手,结合以往类似工程的经验,在产品选型、模拟分析、技术实施等方面做好工作。作为从事多年音响扩声厅堂系统设计与维护的集成公司,我们将根据以往在AV系统领域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提供适合用户使用的完整解决方案。充分为用户着想,提供良好的设备和优质的售后服务,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 此次设计为音响扩声厅堂音响扩声系统工程,主要包括音响扩声系统、数字会议系统、音视频切换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和投影视频显示系统等子系统组成,我们根据图纸要求对该项目厅堂扩声设计,根据业主提出的具体要求和实际使用要求,我们结合多年扩声系统设计的经验,我们提出了室内音响扩声系统解决方案,并就此对该厅堂的音响扩声系统做一次全面的系统声场测试工作。 在设计本方案时,我们采用了先进的视听系统设计,采用了大量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结合现代先进的会议系统,做到整体解决方案系统化、集成化、数字化。 与此同时,我们在对此音响系统做声场测试时,也采用了音响行业内主流测试软件SIA SmaartLive和 Systune EASERA,测试设备我们也采用了先进、电气性能优良的电声测试设备。

主要研究方向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主要研究方向 1、“导悟式”和谐互助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 我校在学习洋思中学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市“导悟式”模块式英语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导悟式”和谐互助英语教学模式。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色彩,都有自己的符号。“导悟式”和谐互助英语教学模式,是翠绿的,积极、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它的色彩,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交互对话活动是它的符号,其核心个性是让课堂教学走向对话与合作,以学论教,先学精教,执著坚守“三不教”(学生已会的不教,学生自学能会的不教,学生间能教会的不教),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灵动原则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师本、生本、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互对话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真正提高英语素养,塑造高雅完善人格。 “导悟式”和谐互助英语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是一种尝试,它坚守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本,旨在营造民主、宽松、和谐、互助的气氛,凭借多边交互对话,让课堂流动生变,充满生命活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归属欲,有利于形成积极的相互促进的关系,能改变每个学生的生存状态,唤醒每个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在高效互动中激发起学习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真正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

2、《初中英语愉快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是我申报的十二五课题,把研究愉快教学是我今后的研究方向。愉快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没有师生间的爱,就没有愉快教育。教师爱学生所形成的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它所产生的良好效应,是实施愉快教学的基础。 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初中学生天真活泼、爱唱好模仿的特点,不失时机地利用青少年智力发展的最佳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快乐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学生乐学、会学、善学,让老师乐教、会教、善教。 二、今后发展方向 以研究为切入点,发现、分析、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构建教学和谐、师生和谐、师师和谐、生生和谐、自我和谐、天人和谐的和谐课堂、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倾听他们的心声,建立师生之间和谐的绿色通道,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与学的和谐轻松氛围的形成,只有感到轻松,才能做到轻松。从而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愉快教学真谛。

初中物理声学习题单元测试doc

新课标初二物理声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从第19小题到第24小题每题1.0分小计6.0分;从 第25小题到第68小题每题2.0分小计88.0分;共计94.0分。 19、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传来的. A.电磁波 B.真空 C.空气 D.耳朵的鼓膜 20、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___秒以上, 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A.1秒 B.0.1秒 C.0.01秒 D.0.001秒 21、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的乐器的声音, 就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22、人们能分辨出胡琴、钢琴、笛子的声音, 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23、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 A.运动 B.振动 C.温度升高 D.体积膨胀 24、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 如果在听到枪声后才开始计时, 那么, 他开始计时的时间比运动员起跑的时间晚________秒(V声=340米/秒). A.0.3 B.3.0 C.30 D.300 25、用小提琴、钢琴、长笛、二胡分别演奏同一首曲子.我们完全可以分辨出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因为这几种乐器有[] A.不同的音调B.不同的音色C.不同的响度D.不同的人弹奏 26、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0dB就是没有声音 B.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的雪可以吸声 C.特种兵使用的微声冲锋枪射击时,声音很小是因为采取了消声措施 D.城市高速公路两旁放置的隔声板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噪声

27、闻其声而不见其人,你往往能根据说话声就可以判断出是谁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振幅B.频率C.响度D.音色 28、大型剧场的四壁和屋顶往往用蜂窝状材料来装饰,使其表面凸凹不平,这是为了[] A.减弱声波反射,吸收声波B.增大声音的响度 C.只是为了装饰,使其美观D.增强声波的反射 29、我们去医院看望病人,说话时要“低声细语”.这里的“低”是指[] A.说话音调低一些B.说话响度小一些 C.说话语速慢一些D.说话频率慢一些 30、人在教室里说话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A.教室的墙壁反射回来的声音互相抵消 B.声音从教室的门窗处传播出去了 C.教室的空间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人耳分辨不出来 D.教室的空间太小,没有产生回声 31、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A.有声源B.有物体C.发声体在振动D.有传声介质 32、演奏各种乐器时,人们能分辨出是什么乐器,这是由于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以上三个因素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听声音是靠耳朵接收空气中的声波 B.声波只能通过液体和空气传播,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C.声音遇障碍物反射回来时,传播的速度会减慢 D.声音从空气中传入水中,传播的速度减小 34、演唱会上,女高音引吭高歌一首歌曲,其两“高”的意思分别指[]

气泡的声学特性分析

气泡的声学特性分析 2.2.1 气泡的散射特性 上世纪50年代后期,海洋学者开始意识到了气泡研究对于海洋探测的重要性,自从Urick 和Hoover 在1956年发现了气泡对于声波的散射后,气泡的散射问题就一直是水声研究领域的经典问题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目标对声信号的散射能力根据不同性质、大小、形状的目标而不同,同时也与声波的入射方向有关[9]。因此,对于水声探测来说,目标散射场特性的研究尤为重要。沿x 轴方向传播的平面声波入射到半径为R 的软球边界上,观察点(,)S r θ处的声场。如图2.1所示,x 轴方向为零度方向。 ) ,(t x p i θ (,) S r θx R O 图2.1 平面声波在软球球面上的散射 入射平面声波表达式为: )cos (0)(0),(θωωkr t j kx t j i e p e p t x p --== (2-1) 其中,λ为波长,c 为介质声速,ω为角频率,λπω2==c k 为波数,),(θr 为点S 的球坐标。 根据波动方程和软球应满足的边界条件,球面上的声压为零,即 0 (r )i s R p p +== (2-2) 声场关于x 轴对称,所以取满足以x 轴对称的球坐标系的波动方程的解为 (2)0(cos )()j t s m m m m p R P h kr e ωθ∞==∑ (2-3) 其中,m R 为常数, )()2(x h m 为第二类m 阶汉克尔(Hankel )函数,为 m 阶勒让德(Legendre)多项式,代表声波的传播方向为由球心向外。入射平面声波可以分解为球函数的和: ∑∞=+-=00)()(cos )12()(),,(m m m m t j i kr j P m j e p t r p θθω (2-4) 其中,)(kr j m 为m 阶球贝塞尔(Bessel )函数。将(2-2),(2-3)和(2-4)式合并,解出m a ,则s p 为:

声波透射法检测报告模板(2012年版)

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 工程名称: 检测地点: 单位名称 日期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 勘察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检测单位: 说明:1、报告无骑缝章及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 2、报告复印无效; 3、报告无检测人、编写、校核、审核、批准签名无效; 4、报告涂改无效; 5、本报告复议期为十五天。 检测单位地址: XXXX 检测单位资质证书编号: XX 邮政编码:XX 电话:XX

目录 1 工程概况 (4) 2 检测概述 (5) 3 现场检测 (6) 4 数据分析与判定 (7) 5 检测结果 (7) 6 结论 (7) 附表1: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结果汇总表 (11) 附图1:声波透射法检测曲线 (11) 附图2:试桩平面位置示意图 (12) 附件:工程质量现场检测见证确认表(略) (12)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见表1。 表1 工程概况表

2 检测概述 2.1检测目的、方法 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灌注桩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2.2 检测依据 1 设计图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相关施工记录; 2 经批准备案的检测方案; 3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 国家和地区有关法规及标准。 2.3仪器设备 试验所用仪器设备见表2.3。仪器设备均在正常使用有效期内。 2.4检测原理 声波透射法基本方法:基桩成孔后,灌注混凝土之前,在桩内预埋若干根声测管作为声波发射和接收换能器的通道,在桩身混凝土灌注若干天后开始检测,用声波检测仪沿桩的纵轴方向以一定的间距逐点检测声波穿过桩身各横截面的声学参数, 然后对这些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判断,确定桩身混凝土缺陷的位置、范围、程度,从而推断桩身混凝土的连续性、完整性和均匀性状况,评定桩身完整性等级。试验示意图如下:

八年级物理声学测试题

《声现象》能力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声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凡是能发声的物体都是声源 B.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C.传递声音的物质也是声源 D.声波就是声源 2.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3.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A.(1)(2) B.(2)(4) C.(1)(3) D.(3)(4) 4.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 5.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7.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8.图2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 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9.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如图3)主要是依 据声音的() A. 响度 B. 音色 C. 音调 D. 频率 10.有两只昆虫甲和乙,甲的翅膀每秒振动8次,乙的翅膀每 秒振动300次,人凭听觉能感觉到在飞行的昆虫是( ) A.甲B.乙C.都感觉到 D.都感觉不到 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12.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 13.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些从一只木梳上划过,再让它从同一只木梳上慢一点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 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前三者都不同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招生介绍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招生 介绍 分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始建于1960年,是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在上海的一个研究分支机构,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全站共5个研究室、1个信息处理与优化控制研究中心。在全站100余名职工中,科技人员占85%,拥有研究员10余名、副研究员和高、中级工程师60余名。目前拥有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8名。主要学科研究方向有:水声物理与海洋声学、水声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水声导航与水下定位技术、非线性声学、海底声学、超声应用和宽带多媒体数字通信。 东海研究站内建有两个实验水池,在浙江千岛湖配备有双体实验船及其他辅助用船的水库实验场一个。东海研究站是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分会挂靠单位,上海市声学学会的创建单位之一。 主办期刊《声学技术》,该刊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 建站以来,东海研究站承担了大量国家“863”计划项目、科技攻关项目、中科院重大科研项目、地方科技合作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自1978年来,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70余项。其中获国家级成果进步奖6项,获中国科学院及省部级一、二等科技成果进步奖30余项,获第37届布鲁赛尔国际发明博览会尤里卡金奖1项。经上海市统计,东海研究站曾被列为上海地区所有科研院、所中人均成果获奖率最高的单位。 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33名,博士研究生3名。2014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计划数10名(包含免试推荐生)。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的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设置为: 全日制学术型学位培养学科专业设置: 1.理学:声学学制三年。 2.工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学制三年。 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学科专业设置: 1.电子与通信工程学制三年。 硕士研究生专业考试科目: 序号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考试科目 1070206 声学 01 声学001组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④806普通物理(乙)或901声学 基础 2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1信号处理001组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④859信号与系统 或866计算机原理 3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 01信号处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③301数学(一)④859信号与系统 或866计算机原理

气泡的声学特性分析

气泡的声学特性分析 221 气泡的散射特性 上世纪50年代后期,海洋学者开始意识到了气泡研究对于海洋探测的重要性,自从UriCk和HOOVer在1956年发现了气泡对于声波的散射后,气泡的散射问题就一直是水声研究领域的经典问题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目标对声信号的散射能力根据不同性质、大小、形状的目标而不同,同时也与声波的入射方向有关[9]。因此, 对于水声探测来说,目标散射场特性的研究尤为重要。沿X轴方向传播的平面声 波入射到半径为R的软球边界上,观察点S(rc)处的声场。如图2.1所示,X轴方向为零度方向。 图2.1平面声波在软球球面上的散射 入射平面声波表达式为: P i(x,t)=p°e j(Z) = P O e j g rCO S e)(2-1)其中,,为波长,C为介质声速,「为角频率,C=二,为波数,(r,d)为点S的球坐标。 根据波动方程和软球应满足的边界条件,球面上的声压为零,即 P i P S=O (^ R) (2-2)声场关于X轴对称,所以取满足以X轴对称的球坐标系的波动方程的解为 Oel P s =Σ R m P m(CoS日)h m2>(kr)e jκt(2-3) m z0 其中,R m为常数,h r mυ(x)为第二类m阶汉克尔(Hankel)函数,「:?为m阶勒 让德(Legendre)多项式,代表声波的传播方向为由球心向外。入射平面声波可以分解为 球函数的和: Oa P i(r,8,t) =p°e j°5∑ (―j)m(2m+1)P m(cos日)j m(kr) (2-4) m =0 其中,j m(kr)为m阶球贝塞尔(BeSSe)函数。将(2-2),(2-3)和(2-4)式合并,解出a m ,则P S为:

初中物理竞赛测试题声学与光学附答案

初中物理竞赛测试题: 声学与光学(附答案) 一、选择题 1、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钱“反向射回”。下图是4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 ) A B C D 2、图4中画的是王小刚同学的眼镜,从眼镜判断,他的眼睛( ) A.是远视眼。 B.是近视眼。 C.视力正常,眼镜是太阳镜。 D.一只眼视力基本正常,另一只是近视眼。 3、这张试卷是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之所以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 B.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 C.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仅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4、一种手电筒上所有的聚光小电珠如图2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成的凸透镜,灯丝(可看作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它出射时,出射光束(图中实线所示)比无此透镜时的光束(图中虚线所示)要窄,即它可减小光束的发散,有聚光功能。在这种小电珠中,灯丝应位于( ) A.凸透镜的焦点以内。 B.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C.凸透镜的焦点处。 D.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 5、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 ) A.凸镜B.凹镜 C.凹透镜D.凸透镜 6、在暗室的红灯下看一张白纸和白纸上的红字,得到的感觉是:( ) A.纸是白色的,字能看清楚 B.纸是白色的,字看不清楚 C.纸是红色的,字能看清楚 D.纸是红色的,字看不清楚 7、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全身呈绿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唐山方言语音和语调的实验分析

第40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月 Vol.40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Jan. 2018 ──────────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7YY004) 收稿日期:2017-10-15 修回日期:2017-11-25 作者简介:及转转(1989-),女,河北沧州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音习得。 -5- 唐山方言语音和语调的实验分析 及转转1,阎锦婷2 (1. 北京语言大学 信息科学学院,北京 100083;2. 沧州师范学院 齐越传媒学院,河北 沧州 061001) 摘 要:对唐山市区方言语音语调进行实验研究,结合传统方言学的研究成果,分析唐山话声韵调及句子语调的声学特征。结果表明:唐山话除去声外,声调与普通话差异较大;元音格局中各音位分布均衡有序,基本无中元音,舌尖元音和央元音比普通话舌位高;塞音根据音类不同分布在格局图左右两侧,但格局及各音类内部音位的排序与普通话不同;陈述句句尾音高略微上升,听起来语调上扬,疑问句句尾音高大幅上扬,与陈述句不同,疑问语气特征明显。 关键词:唐山话;声调;元音;塞音;语调 中图分类号:H0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8)01-0005-05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8.01.002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one and Intonation in Tangshan Dialect JI Zhuan-zhuan 1, YAN Jin-ting 2 (1. Facul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2. College of Qiyue Media, C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Cangzhou 061001, China) Abstract: The tone and intonation in Tangshan dialect is studied by combin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raditional linguistics. By analyzing the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angshan dialect and sentence inton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one of Tangshan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mandarin, except for the falling tone; 2) In the pattern of vowel sound, the distribution of each phoneme is in a balance, with generally no middle vowel. Apical vowels and central vowels are higher than the mandarin; 3)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distribution in pattern, the plosives are located in two sides. But the pattern and the inner phoneme of each voice ar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mandarin; 4) The end of declarative sentence is slightly higher, which sounds like it’s going up. Interrogative sentence is raised sharply, which sounds obviously the question intonation. Key Words: Tangshan dialect; tone; vowel; plosive; intonation 一、引言 唐山话是指现在唐山行政区域内流行并使用的现代汉语方言。唐山话属于北方方言冀鲁次方言区中的一个方言分支[1,p50]。近年来,许多文艺作品因使用唐山话而增加了不少艺术魅力[2]。唐山市虽然毗邻北京,近百年来一直位于官话区的要冲之地,但是唐山话却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特色[1,p50]。 这种特色在语音语调方面与普通话差异最大,“语音方面,声母和韵母的差异不大,且 有一定的规律性;声调的差异普遍而明显” [1,p50] ,语调则是形成“唐山味”的重要原因。 本文基于石锋先生提出的语音格局的理念,研究唐山话声调、元音、辅音和语调,对发音人的发音语料进行实验计算,按照归一化后的数据作出表格图形,把隐性的语言框架变为显性的格局。语音格局包括声调格局、元音格局和辅音格局。唐山话中的全部字调可以构成一个特定的声调格局;本文所分析的元音格局是一级元音的格局,是元音系统性的表现,包括的内容可以有元

声场测试报告

声场测试报告 一、设计规范及标准 根据舞台的基本使用功能和定位并参照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音响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WH/T38-2009《舞台扩声系统跳线柜、综合接线箱、地板接线盒设置规范》WH/T39-2009《专业音频和扩声用扬声器组件实用规范》 WH/T318-2003《演出场所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 JGJ 57-2000/J 67-2001《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GB 4959-95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GBJ 76-84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 JGJ 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T 14476-93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 (WH/T25-2007)《剧场等演出场所扩声系统工程导则》 GB/T 14197-93 《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ITU-R BT. 601-2 供演播室使用的数字电视编码标准; ITU-R BT. 711 供分量数字演播室使用的同步基准信号; GY/T 156-2000 演播室数字音频参数; GY/T 158-2000 演播室数字音频接口;

AES3 供数字伴音工程线性表示数字伴音数据的串行传输格式; AES11 供数字伴音工程在演播中使用的数字伴音设备的同步规格; GB 3174-1995 PAL-D 制电视广播技术规范; 二、多功能演播厅声场设计说明 根据场景布局、实用面积,结合系统功能现实(文艺活动兼报告型会议、培训等等),我们选择主/辅/超低/返听扩声模式进行声场扩声。 本系统采用了48路扩展性强、处理功能强大、兼容性好、个性化、多场景方便方便每个操作者和每场演出、无线调音功能的数字调音台为核心进行音频系统主控制,无线手持、无线头戴、人声/乐器、合唱、鹅颈电容会议话筒对人声进行拾取,随后将初次拾取到的人声信号(人声信号先进入数字调音台综合管理) 通过专用的传输线缆传输到调音台,接着输出到效果器进行初次音质处理、修正、根据使用环境适当的添加音频效果后输入至调音台进一步的对音质处理(增益、MIC 前置放大器、均衡、单/立体声输出等等),这时通过调音台末端输出到12进12出音频数字矩阵处理器,运用其内置功能进行处理(输入信号进行压限、延时、均衡等操作,此操作有益系统的正常运行、设备安全、声场音质的均匀),最后分频器进行音频信号处理分频,将音频电声信号一分为三进入扩声系统的信号电声放大部分,此部分是通过与扬声器技术参数相匹配的主/辅/超低频功率放大器对电声信号进行电功率放大,让音频可以有足够的功率去推相应的主/辅/超低频扬声器(也是系统的末端),对舞台这场区域,我们选配一对舞台返听扬声器,用均衡器进行音质处理(提升/衰减量程、增益调节、电压调节、信号动态调节等等),为场景提供一个高品质、高享受、高效率的优良声场。除此之外,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与操作的方便性,还选配了一台电源时序器对整套系统电源进行管理,可以通过此设备对电源逐一逐一的进行安全开/关(一键到位)。为了增加文艺活动演出方便还配置了一套舞台演出内部通讯系统。

声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8小题,从第1小题到第18小题每题1.0分小计18.0分;共计 18.0分。 1、因为一切声源都在振动, 所以一切振动物体都在发声. ( ) 2、只要物体发生振动,都可以使人听到声音.() 3、声音传到松软的物体上时,很难产生回声.() 4、只要有振动,一定有声音.() 5、频率越大, 音调越低. ( ) 6、频率越小, 响度越小( ) 7、对同一根音叉, 用锤重敲音叉比轻敲音叉发出的音调高( ) 8、蜜蜂和蝴蝶飞行时, 翅膀都在振动, 人们能听到蜜蜂的嗡嗡声却听不到蝴蝶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幅度小.( ) 9、音调不一样,响度就要变化.() 10、各种声音的音调都是相同的.() 11、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都能传播声音.( ) 12、判断正误:音调是由声源振动快慢决定的, 振动越快, 音调越高.( ) 13、各种乐器在合奏中给人以不同的感觉,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一样.() 14、人们用分贝来计量噪声强弱的等级. ( ) 15、30~40分贝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 ) 16、70分贝以上会干拢谈话, 影响工作效率.( ) 17、音调决定于振动的频率不同.() 18、声音的大小决定于音调的高低.() 二、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从第19小题到第24小题每题1.0分小计6.0分;从第25小题到第68小题每题2.0分小计88.0分;共计94.0分。 19、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传来的. A.电磁波 B.真空 C.空气 D.耳朵的鼓膜 20、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___秒以上, 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A.1秒 B.0.1秒 C.0.01秒 D.0.001秒 21、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的乐器的声音, 就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22、人们能分辨出胡琴、钢琴、笛子的声音, 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23、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 A.运动 B.振动 C.温度升高 D.体积膨胀 24、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 如果在听到枪声后才开始计时, 那么, 他开始计时的时间比运动员起跑的时间晚________秒(V声=340米/秒). A.0.3 B.3.0 C.30 D.300 25、用小提琴、钢琴、长笛、二胡分别演奏同一首曲子.我们完全可以分辨出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因为这几种乐器有[] A.不同的音调B.不同的音色 C.不同的响度D.不同的人弹奏 26、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0dB就是没有声音 B.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的雪可以吸声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科智网杯”网络新媒体创新挑战赛活动 实施细则 为落实中科院“网络新媒体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的要求,为声学所新入学研究生创造课余时间参与科研创新的机会,使他们更快地融入到声学所的科研学习活动中,特举办“中科智网杯”网络新媒体创新挑战赛活动。 一、活动时间 2010年9月启动,每年举办一届(试行三年) 二、主办单位 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三、支持单位 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研究生部 四、承办单位 声学所研究生会学术部 声学所网络与新媒体技术研究中心团支部 四、赞助单位 北京中科智网科技有限公司 五、组织机构 “中科智网杯”网络新媒体创新挑战赛活动(以下简称挑战赛)设立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由主办单位、支持单位、承办单

位、赞助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挑战赛组织领导工作及参赛项目的评审。组委会下设秘书处,负责挑战赛的日常事务。 六、参赛说明 1、参赛选手是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或中国科技大学网络传播与控制系统联合实验室)正式注册的一年级硕士研究生。参赛对象必须在保证完成研究生课程学习的前提下,有兴趣、有能力进行网络新媒体项目相关的科研,并得到研究生导师的同意。 2、参赛团队由两人至三人组成,采取自愿组合、优势互补的原则自由组队,申报人为该项目负责人,其他成员作为项目组成员。申请项目需有指导教师(可以是研究生的导师,也可自行联系相关领域的专家),每个研究生限报一个参赛项目。 3、参赛项目可以是一项创新技术的实现、一项产品或服务,也可以是一项发明创造、技术专利。具体来源有: (1)组委会命题项目:由组委会提供项目命题。 (2)自命题项目:申请学生提出与新媒体相关的科学研究命题。 5、参赛项目执行周期为1-2年,每年9月进行参赛项目的申报工作和已完成项目的表彰工作,每年8月举办决赛。 6、挑战赛所获成果的相关知识产权归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北京中科智网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所有,知识产权申报工作由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按相关管理制度统一组织,相关的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要求署名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7、培训及实验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