煅烧温度和时间对熟料质量的影响

煅烧温度和时间对熟料质量的影响
煅烧温度和时间对熟料质量的影响

.

煅烧温度和时间对熟料质量的影响作者:刘天振纯阅读

单位: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发布日期:2013-08-15来源:

影响熟料质量方面因素很多,但熟料在窑内煅烧是最重要环节之一。熟料矿物形成实际上是在液相量出现以后进行的。

影响熟料质量方面因素很多,但熟料在窑内煅烧是最重要环节之一。熟料矿物形成实际上是在液相量出现以后进行的。液相主要有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钙所组成(包括其他次要组分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等),在高温液相作用下,CS逐渐溶解于液相中与f-cao化合成CS,32随着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CS晶核不断形成,小晶体逐3渐长大,最终形成阿里特晶体。完成熟料的烧结过程。

实践证明,CS的生成,如果熟料配料时三率值KH、3N、P 适当,生料成分稳定的条件下,主要取决于熟料煅烧温度、液相量、液相性质以及形成晶体反应时间。本文重点介绍熟料煅烧温

度和晶体反应时间对熟料强度的影响。

淮海中联水泥(287.08元/吨,0%)有限公司2#窑是由南京凯盛水泥设计院设计,2005年3月投产的5000t/d资料Word

.

熟料生产线,2007年8月公司利用现有1条日产5000t/d熟料生产线的窑尾、窑头废气余热,配套建设了1*9MW的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该厂3、6、7月份窑系统工艺参数平均台帐(一)

6月与3月份工艺参数对比。CO平均值下降-44.12ppm。二次风温上升+25.2℃. f-cao合格率上升+5.81%,在同等喂料量情况下窑速降低-0.3rpm,主窑皮长度增加+3.10m;由于窑皮厚度较3月份降低(见表五)。窑内填充率下降窑功率同比降低-120A。其它参数无明显变化。熟料3天、7天、28天强度分别增加+1.38 Mpa、+5.59 Mpa、+4.19Mpa,液相量略有增加+0.1%。通过参数对比分析:CO平均值下降和二次风温以及f-cao合格率上升,都能说明窑系统通风状况较好,二、三次风比例合适,窑内煅烧

温度同比较高;在同等喂料量情况下由于窑速降低和主窑皮长度增加,延长了熟料在窑内煅烧时间,使熟料矿物结晶更加完全,熟料强度提高明显。

6月与7月份工艺参数对比。CO平均值持平。二次风温分别上升+15.0℃. f-cao合格率上升+9.23%,在同等资料Word

.

喂料量情况下窑速相同,主窑皮长度增加+0.8m;窑皮厚度值持平(见表五),其它参数无明显变化。熟料3天、7天、28天强度分别增加+1.18 Mpa、+2.29 Mpa、+1.89Mpa,液相量略有增

加+0.04%。通过参数对比分析:

CO平均值持平和二次风温以及f-cao合格率上升,都能说明窑

系统用风状况合适,窑内煅烧温度保持较高;主窑皮长度略有增加,说明通过适当延长主窑皮长度,来延长熟料在窑内煅烧时间,熟料强度会有所改善。

一、熟料煅烧温度、液相量

液相出现温度,即系统最低共融温度与组分的成分和性质有关。在CaO-SiO-FeO四元系统中,最低共融温3322度1338℃,由于生料中含有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等次要组分,因此最低共融温度1250℃,1260℃液相开始出现,1300--1450℃CS开始形成,1450℃以上CS形33成非常迅速。此温度称之熟料煅烧温度。随着温度上升,液相量逐渐增加,粘度降低。有利益熟料CS形

成,熟料3质量较好。但过高的液相量会给煅烧操作带来困难,如结大块、结圈或烧流损坏设备等。一般熟料在煅烧阶段液相量为20--30%。因各企业系统工况和设备差异,液相量的确定要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控制。在正常温度下液相量一般控制在22-26%。在系统工况正常情况下,液相量可偏中上限控制,这样有利于CS形成,我厂液相量控制3资料Word

.

在25-26.5%。

从表一对比分析可以得出,6月份窑系统二风温提高和熟料

f-cao合格率上升,表明窑内煅烧温度的提高。保证和适当提高窑内煅烧温度对熟料质量有利。

熟料在窑内煅烧温度与生料易烧性、喷煤管设计、煤粉质量等都有关系;系统用风是否合理(总风量大小、二、三次风比例)对窑内温度也有不同程度影响。所以窑内温度合理掌握,在生产运行中需要多方面考虑,根据某一因素变化作适当调整,在动态中寻找平衡,且不可死板硬套。

我厂在保证窑内煅烧温度方面有以下措施:

1、在控制煤粉质量方面

我公司使用的是国产喷煤管,煤工业分析(表二)根据生产需要我们制定了煤粉与细度对应关系(表三),缓解因煤粉水分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当煤粉Aad上升时,煤粉细度也适当降低。

在原煤水分超出磨机设计要求时,为降低煤粉水分,在保证磨机安全运行基础上,可根据原煤挥发份适当提高磨机出口温度进行规范:见(表四)

资料Word

.

、保障总风量与料量合理配合,在窑系统达到或超2

含量:旋风筒出口OC1过设计产能后控制依据:2 330℃。CO 含量:≤350ppm; C1出口温度在≤1.9-2.5%;、二、三次风比例配合问题,我们正常情况下三次 3

C5;在线控制分解炉出口温度和风闸板开度在50-60%下料管温C5下料管温度之间,一般控制解炉出口温度比℃,严禁出现温

度倒挂现象,如果出现倒挂现10-20度高内燃烧不好,这时可适当增加三次象,说明煤粉在分解炉风量或改善煤粉质量进行必要控制。。温度窑尾温度控制在1030℃,4、控制窑头二次风温≥

℃,当发现窑尾温度偏高或二次风温偏低时,适501150±当减少窑内通风量。窑头二次风温、窑尾温度高低除与窑内通风大小有关外,与窑头用煤量、煤粉质量以及燃烧器本身设计性能等都有关。二、烧成时间

形成不仅需要煅烧温度,还要有一定时间(一般S C3),熟料煅烧时间与合适的温度梯度场、烧10-20min在资料Word

.

成带长度、窑转速、窑衬内径、窑斜度等有关,煅烧时间与烧成带窑长度成正比,与窑转速、窑衬内径、窑斜度成反比。

合适的温度梯度场,即达到烧成温度1300--1450℃后的火焰要有一定长度,没有明显的峰值出现。使物料在正常烧成温度的时间延长,避免包壳熟料出现,这种熟料结粒正常,一般在¢20-30mm,但熟料破开后会发现,外部裹有一环致密坚硬的外壳,内部熟料颜色与外部一致,但密实度较外部差。这类熟料多数因为窑内温度较高,但温度场分布不均,是明显的短焰急烧熟料。这类熟料在正常烧成温度场内停留时间较短。质量方面表现为f-cao往往较低,但熟料28天强度不高,长时间存放容易出

现粉化现象。在这种煅烧环境下烧成带局部温度上升,会造成耐火砖使用周期下降。

合理的窑皮长度、平整度是表明窑内温度梯度是否合适的标志。物料在正常情况下通过窑内所用时间:

t = 11.4L/(n.Di.S)

式中t---运动时间min

L---烧成带窑长度m

n----窑转速r/min

Di---窑衬内径m

资料Word

.

S---窑斜度°

熟料在(表一)三种情况下烧成带停留时间与窑速、窑皮长度之间关系(表五)

从表五中可以看出,第一种情况熟料在烧成带停留时间最短仅9.09min,3月与6月情况相比平均缩短-1.86min;7月与6月情况相比平均缩短-0.33min。综合表一、表五分析,主窑皮长度增

煅烧对熟料的影响

回转窑煅烧对熟料煅烧质量的影响 2011-1-16 作者: 研究表明,回转窑的煅烧操纵热工轨 制对硅酸盐水泥熟料煅烧质量产生重 要影响,优质熟料主要特征是C3S+C2S 矿物含量高,碱含量低,矿物晶粒粒径 较细小平均,发育良好,当生料工艺质 量参数和粉磨细度、颗粒粒径分布、化 学成分、有害成分、率值等保持不乱不 变的情况下,回转窑煅烧操纵热工轨制 和煅烧温度、升温速率、峰值温度、保 温时间、窑速和冷却速率等就决定了熟料硅酸盐矿物C3S和C2S的含量和活性,熟料中阿里特晶体尺寸发育大小,主要决定于水泥生料的易烧性和窑的煅烧操纵热工轨制的不乱。因此,以下结合煤质,火焰外形和温度,熟料和煅烧温度,烧成带长度,窑型规格,窑速、升温速率和冷却速率等对熟料煅烧质量的影响作一初步探讨。 一、煤质的影响 一般回转窑煅烧用煤质量要求灰分A≤30%,挥发分V在18%~30%,发烧量 QDW≥5000kcal/kg,煤粉细度要求控制在8%~15%,实际上,我国当前因为优质煤炭供给紧张且价格较高,很多厂家实际达不到这一要求,因为煤粉燃烧后灰分全部沉落在烧成带的熟料颗粒表面上,造成熟料颗粒表面富硅化,从而改变熟料表层矿物成分,C3S含量下降,C2S含量上升,从而影响熟料质量,当前相应的对策措施,一是适度调整增加干法窑尾分解炉用煤量和降低窑头喷煤量,其比例控制在6:4左右,以增加分解炉中煤灰分与灼烧生料的混合程度,降低窑头煤灰对熟料质量的负面影响;二是采取窑尾分解炉与窑头喂煤质量分别控制,分解炉喂低热值煤,窑头喂高热值煤,可降差劲质煤对窑头熟料质量的不利影响。 二、火焰外形和温度的影响 火焰外形的调节一方面取决于煤粉的热值、灰分、细度和挥发分的大小,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一次风的风速和风量大小,即窑头燃烧器的规格和机能,调整好窑火焰长度也就是调整好烧成带长度,也即调整控制了熟料在高温烧成带停留时间,火焰外形和长度影响到熟料中C3S矿物的晶粒发育大小和活性。因此,在烧高强优质熟料时,必需调整火焰长度适中,既不拉长火焰使烧成带温度降低,也不缩短火焰使高温部门过于集中,从而烧垮窑皮和耐火砖而不利于窑的安全运转,回转窑内火焰外形粗细必需与窑断面积相适应,要求比较布满近料而不触料,正常外形保持其纵断面为正柳叶外形。

降低焙烧温度提高经济效益

降低焙烧温度提高经济效益 新亚铝业王旭东 摘要:氢氧化铝焙烧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其能耗占氧化铝生产工艺能耗的10%左右,本文对气体悬浮焙烧炉降低焙烧温度进行探讨,分析了影响焙烧温度的因素,提出了解决方法,对获得高性能氧化铝,降低焙烧煤气单耗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气体悬浮焙烧炉焙烧温度节能降耗经济效益一、引言 氢氧化铝焙烧是在高温下脱去氢氧化铝表面的附着水和结晶水,并完成部分γ- Al2O3和α-Al2O3转变,生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符合电解要求的氧化铝,焙烧温度一般在1000℃-1200℃。我们新亚铝业氧化铝焙烧炉是由郑州长城轻金属技术装备开发有限公司承建的GSC 气态悬浮焙烧炉,设计生产能力为360t/d,生产的产品为冶金一级氧化铝,灼碱<1.0%,α-Al2O3<5%-10%,焙烧温度1050℃-1150℃之间。 从2007年8月份投产以来,焙烧主炉温度控制在1050℃左右,灼碱<0.8%,2010年6月我们新亚铝业生产工艺由烧结法改为低温拜耳法,当年11月中旬投料试车,AH焙烧产量有较大幅度提升,特别是进入2011年以来,节能降耗、增盈增效是我们的工作重点,经过对降低焙烧温度的不断探索,现已将焙烧温度调整到980℃-1020℃左右,比原来平均降低50℃左右,灼碱指标<1%,仍可以获得高性

能的电解级氧化铝,并可减少焙烧煤气单耗,有利于提高焙烧炉产能。 二、降低焙烧温度的重要性 1、可以获得高性能的电解级氧化铝 氧化铝的焙烧温度是影响氧化铝质量的主要因素。焙烧温度一般控制在1000℃-1200℃,在焙烧过程中,随着脱水和相变的进行,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形状、粒度和表面性状等均相应发生变化,在1000-1100℃温度焙烧的氧化铝,安息角小,流动性好,同时由于α-Al2O3含量低,比表面积大,电解时在冰晶石熔体中的熔解速度快,对HF吸附能力强,当焙烧温度达到1200℃以上时,粒子形状剧烈变化,表面变得粗糙,α-Al2O3粒子间内聚力大,粘附性强,加之粒度小,因此安息角大,流动性不好,风动输送也较困难,在冰晶石中熔解速度和吸附 HF的能力低。 2、降低能量消耗 降低焙烧温度可以降低煤气消耗,在煤气供应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提高焙烧炉产能,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当焙烧温度高时,其煤气耗用量大,氧化铝灼碱低,与此同时,废气排放温度升高,热损失相对增高,由焙烧炉出来的氧化铝物料相对温度较高,带走的显热增加,这些均增加了能量消耗,并且不利于提高焙烧炉的产能。 三、影响焙烧温度的因素 1、氢氧化铝水份的影响

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煅烧过程

1 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煅烧工艺过程 1.1 水泥熟料的形成过程 水泥熟料的形成过程,是对合格的水泥生料进行煅烧,使其连续被加热, 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熟料,再进行冷却的过程。 生料在加热过程中,依次发生干燥、粘土矿物脱水、碳酸盐分解、固相 反应、熟料烧结及熟料冷却结晶等重要的物理化学反应。这些反应过程的反 应温度、反应速度及反应产物不仅受原料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的影响,还 受反应时的物理因素诸如生料粒径、均化程度、气固相接触程度等的影响。 1.1.1 干燥 排除生料中自由水分的工艺过程称为干燥。 生料都含有一定量的自由水分,随着温度的升高,物料中的水分被蒸发, 当温度升高到100~150℃时,生料中的自由水分全部被排除,这一过程称为 干燥过程。新型干法水泥生料水分小于1%,在预热器内瞬间完成。 1.1.2 脱水 脱水是指粘土矿物分解放出化合水。 粘土矿物的化合水有两种:一种是以OH 一离子状态存在于晶体结构中, 称为晶体配位水(也称结构水);另一种是以水分子状态吸附于晶层结构间, 称为晶层间水或层间吸附水。所有的粘土都含有配位水;多水高岭土、蒙脱 石还含有层间水;伊利石的层间水因风化程度而异。层间水在100℃左右即 可排除,而配位水则必须高达400~600℃以上才能脱去。 粘土中的主要矿物高岭土发生脱水分解反应如下式所示: Al2O3 2SiO2 2H20 Al203 2SiO2 + 2H2O↑ 高岭土无水铝硅酸盐(偏高岭土) 水蒸气 Al203 2SiO2 Al203 + 2SiO2 高岭土进行脱水分解反应属吸热过程。高岭土在失去化合水的同时,本身 晶体结构遭受破坏,生成了非晶质的无定形偏高岭土(脱水高岭土),由于偏高岭 土中存在着因 OH 一基跑出后留下的空位,故可以把它看成是无定型的SiO2 和 Al2O3,这些无定形物具有较高活性。 1.1.3 碳酸盐分解 生料中的碳酸钙和夹杂的少量碳酸镁在煅烧过程中分解并放出CO2 的过程称 碳酸盐分解。 碳酸镁的分解温度始于402~480℃左右,最高分解温度700℃左右;碳酸钙 在600℃时就有微弱分解发生,但快速分解温度在812~928℃之间变化。MgCO3 在590 ℃、CaCO3 在890℃时的分解反应式如下: MgC03 MgO + CO2↑-(1047~1 214)J/g

氧化铝焙烧炉主炉温度 df

氧化铝焙烧炉主炉温度控制回路设计 成员: 设计类型:过程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六日

摘要 氧化铝焙烧炉主炉温度是氧化铝焙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控制点,影响温度的主要因素是燃料流量,燃料流量的大小通过阀门开度进行控制,为了达到控制目的,需要设计合适的控制回路,实现焙烧炉温度的稳定控制。氧化铝焙烧的主要工艺参数 是灼烧温度.灼烧温度的高低与稳定与否直接决定着氧化铝的出厂质量,所以稳定控制氧化铝灼烧温度是保证氧化铝生产质量的主要途径。本文以氧化铝焙烧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为背景,开展了氧化铝焙烧生产过程控制策略的研究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以及器件的选型。 关键词:氧化铝焙烧;器件选型;串级控制系统;PID 参数整定 组员分工: 蓝冠萍:仿真与控制回路设计、论文的撰写与排版 段秀花:仿真与控制回路设计、论文排版 蔡惠菁:论文资料汇总、论文的图片文字检查

一、氧化铝生产工艺 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四类:碱法、酸法、酸碱联合法与热法。目 前工业上几乎全部是采用碱法生产。碱法有拜耳法、烧结法及拜耳烧结联合法 等多种流程。 目前,我国氧化铝工业采用的生产方法有烧 结法,混联法和拜耳法三种,其中烧结法占 20.2%,混联法占 69.4%,拜耳法占 10.4% 虽然烧结法的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在今年来有所提高,但是我国的烧结技术仍 处于较低水平。而由于拜耳法和烧结混合法组成的混联法,不仅由于增加了烧结系统而使整个流程复杂,投资增大,更由于烧结法系统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 不高,使得氧化铝生产的能耗增大,成本增高,降低我国氧化铝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拜耳法比较简单,能耗小,产品质量好,处理高品位铝土矿 石,产品成品也低。目前全世界90%的氧化铝是用拜耳法生产的。拜耳法的原理是基于氧化铝在苛性碱溶液中溶解度的变化以及过氧化钠浓度和温度的关 系。高温和高浓度的铝酸钠溶液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而在温度和浓度降低时则自发分解析出氢氧化铝沉淀,拜耳法便是建立在这样性质的基础上的。 下面两项主要反映是这一方法的基础: A l2 O3 xH 2 O ?2 NaOH ?(3? x) H 2 O ?2 NaAl (OH )4 NaAl (OH )4? Al (OH )3? NaOH 前一反映是在用循环的铝酸钠碱溶液溶出铝土矿时进行的。铝土矿中所含的一水和三水氧化铝在一定条件下以铝酸钠形态进入溶液。后一反映是在另一条件下 发生的析出氢氧化铝沉淀的水解反应。铝酸钠溶液在95-100度不致水解的稳 定性可以用来从其中分离赤泥,然后使溶液冷却,转变为不稳定状态,以析出 氢氧化铝。 拜耳法生产过程简介:原矿经选矿、原矿浆磨制、溶出与脱硅、赤泥分离与精 制、晶种分解、氢氧化铝焙烧成为氧化铝产品。破碎后进厂的碎高矿经均化场 均化后,用斗轮取料机取料入输送机进入铝矿仓,石灰石经煅烧后输送到石灰 仓,然后与循环母液经调配后按比例进入棒磨机、球磨机的两段磨和旋流器组 成的磨矿分级闭路循环系统。分级后的溢流经缓冲槽和泵进入原矿浆储槽,用 高压泥浆泵输送矿浆进入多级预热和溶出系统,加热介质可用溶盐也可用高压 新蒸气,各级矿浆自蒸发器排出的乏气分别用来预热各级预

影响产品质量的五大因素

影响产品质量地五大因素 人机料法环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地五个影响产品质量地主要因素地简称. ?人:指制造产品地人员; ?机:指制造产品所用地设备; ?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地原材料; ?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地方法; ?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地环境. 这五大要素论中,人是处于中心位置和驾驶地位地,就像行驶地汽车一样,汽车地四只轮子是“机”、“料”、“法”、“环”四个要素,驾驶员这个“人”地要素才是主要地.没有了驾驶员这辆车也就只能原地不动成为废物了.b5E2R。 一个工厂如果机器、物料、加工产品地方法也好,并且周围环境也适合生产,但这个工厂没有员工地话,那他还是没法进行生产.p1Ean。 人地分析: 1.技能问题? 2.制度是否影响人地工作? 3.是选人地问题吗? 4.是培训不够吗? 5.是技能不对口吗? 6.是人员对公司心猿意马吗? 7.有责任人吗?

8.人会操作机器?人适应环境吗?人明白方法吗?人认识料 吗? 机地分析: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地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地是否正常运作,工具地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地又一要素.DXDiT。 1.选型对吗? 2.保养问题吗? 3.给机器地配套对应吗? 4.作机器地人对吗?机器地操作方法对吗?机器放地环境适 应吗? 机器设备地管理分三个方面,即使用、点检、保养.使用即根据机器设备地性能及操作要求来培养操作者,使其能够正确操作使用设备进行生产,这是设备管理最基础地内容.RTCrp。 点检指使用前后根据一定标准对设备进行状态及性能地确认,及早发现设备异常,防止设备非预期地使用,这是设备管理地关键.5PCzV。 保养指根据设备特性,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检修、清洁、上油等,防止设备劣化,延长设备地使用寿命,是设备管理地重要部分.jLBHr。料地分析: 1.是真货吗? 2.型号对吗? 3.有保质期吗? 4.入厂检验了吗?

球团焙烧简答题

1.>精矿颗粒形状对成球有何影响? 答案:颗粒的形状决定了生球中物料颗粒之间接触面积大小,颗粒触接面积越大,生球强度越高,越容易成球,针状和片状颗粒比立方和球形颗粒易于成球,其生球强度也高。 2.>综合水对造球的影响? 答案:在适宜的颗粒特性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造球最佳水分应根据生球的抗压强度和落下强度这两个特性来确定,水分高于或低于最佳值时,生球强度都会下降。因为水分低时,生球中矿粒之间毛细水不足,孔隙被空气填充,生球脆弱。水分过大,矿粒间毛细管的水过于饱和,这时毛细粒结力将不复存在,球就会互相粘结变型。 3.>造球室设置中间料仓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设置中间料仓的目的有三个: (1)缓冲作用。因为配料系统的来料不可能同时向几个造球机供料,而造球机却要求同时工作。 (2)保证配料系统在暂时停车的条件下,造球机仍能继续给焙烧机提供生球,保证造球机和焙烧机工作稳定。 (3)有利于温合料水分和成分的均匀。 4.>造球盘的工作原理是什么?(5分) 答案: (1)圆盘转动时,将物料带到顶点, (2)沿斜面滚落, (3)洒上细小水滴,形成母球, (4)母球不断滚落.压紧,并不断粘结物料得以长大, (5)合格球在滚落时发生偏折浮在上层,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盘外。5.>造球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5分) 答案:(1)母球的形成、 (2)母球的长大 (3)生球压紧三个阶段。 6.>与国外竖炉相比,中国竖炉的特点是什么?(5分) 答案: (1)炉内有导风墙、干燥床(烘床); (2)采用低压风机; (3)利用低热值的高炉煤气做为燃料; (4)低温焙烧技术。 7.>我国竖炉与国外相比有什么显著特点? 答案:烘干床,导风墙。 8.>为什么带式球团干燥要设置鼓风和抽风干燥? 答案:使下层球加热到露点以上的温度,可避免向下抽风时由于水分冷凝出现过温层,同时在向上鼓风时,下层球会失去部分水分,因而也可以提高下层球的破裂温度。 9.>润磨工艺的主要作用有哪些?(5分) 答案:(1)提高精粉颗粒表面活性,降低膨润土添加量. (2)提高球团矿的品位, (3)提高了混合料的温度,提高球团矿的产量。

煅烧 焙烧与烧结的区别

焙烧 焙烧与煅烧是两种常用的化工单元工艺。焙烧是将矿石、精矿在空气、氯气、氢气、甲烷和氧化碳等气流中不加或配加一定的物料,加热至低于炉料的熔点,发生氧化、还原或其他化学变化的单元过程,常用于无机盐工业的原料处理中,其目的是改变物料的化学组成与物理性质,便于下一步处理或制取原料气。煅烧是在低于熔点的适当温度下,加热物料,使其分解,并除去所含结晶水、二氧化碳或三氧化硫等挥发性物质的过程。两者的共同点是都在低于炉料熔点的高温下进行,不同点前者是原料与空气、氯气等气体以及添加剂发生化学反应,后者是物料发生分解反应,失去结晶水或挥发组分。 烧结也是一种化工单元工艺。烧结与焙烧不同,焙烧在低于固相炉料的熔点下进行反应,而烧结需在高于炉内物料的熔点下进行反应。烧结也与煅烧不同,煅烧是固相物料在高温下的分解过程,而烧结是物料配加还原剂、助熔剂的化学转化过程。烧结、焙烧、煅烧虽然都是高温反应过程,但烧结是在物料熔融状态下的化学转化,这是它与焙烧、煅烧的不同之处。 焙烧 1. 焙烧的分类与工业应用 矿石、精矿在低于熔点的高温下,与空气、氯气、氢气等气体或添加剂起反应,改变其化学组成与物理性质的过程称为焙烧。在无机盐工业中它是矿石处理或产品加工的一种重要方法。 焙烧过程根据反应性质可分为以下六类,每类都有许多实际工业应用。 (1) 氧化焙烧 硫化精矿在低于其熔点的温度下氧化,使矿石中部分或全部的金属硫化物变为氧化物,同时除去易于挥发的砷、锑、硒、碲等杂质。硫酸生产中硫铁矿的焙烧是最典型的应用实例。硫化铜、硫化锌矿的火法冶炼也用氧化焙烧。 硫铁矿(FeS2)焙烧的反应式为: 4FeS2+11O2=2Fe2O3+8SO2↑ 3FeS2+8O2=Fe3O4+6SO2↑ 生成的SO2就是硫酸生产的原料,而矿渣中Fe2O3与Fe3O4都存在,到底那一个比例大,要视焙烧时空气过剩量和炉温等因素而定。一般工厂,空气过剩系数大,含Fe2O3较多;若温度高,空气过剩系数较小,渣成黑色,且残硫高,渣中Fe3O4多。焙烧过程中,矿中所含铝、镁、钙、钡的硫酸盐不分解,而砷、硒等杂质转入气相。 硫化铜(CuS)精矿的焙烧分半氧化焙烧和全氧化焙烧两种,分别除去精矿中部分或全部硫,同时除去部分砷、锑等易挥发杂质。过程为放热反应,通常无需另加燃料。半氧化焙烧用以提高铜的品位,保持形成冰铜所需硫量;全氧化焙烧用于还原熔炼,得到氧化铜。焙烧多用流态化沸腾焙烧炉。 锌精矿中的硫化锌(ZnS)转变为可溶于稀硫酸的氧化锌也用氧化焙烧,温度850~900℃,空气过剩系数~,焙烧后产物中90%以上为可溶于稀硫酸的氧化锌,只有极少量不溶于稀酸的铁酸锌(ZnO·Fe2O3)和硫化锌。 氧化焙烧是钼矿化学加工的主要方法,辉钼矿(MoS2)含钼量大于45%,被粉碎至60~80目,在焙烧炉中于500~550℃下氧化焙烧,生成三氧化钼。三氧化钼是中间产品,可生成多种钼化合物与钼酸盐。 有时,氧化焙烧过程中除加空气外,还加添加剂,矿物与氧气、添加剂共同作用。如铬铁矿化学加工的第一步是纯碱氧化焙烧,工业上广泛采用。原料铬铁矿(要求含 Cr2O335%以上),在1000~1150℃下氧化焙烧为六价铬:

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五个因素

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五个因素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主要表现为施工组织和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工艺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五大方面。因此,对这五方面因素严格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一、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当树中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人的素质。领导层、技术人员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

可以依靠质量教育、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也可以靠培训和优选,进行岗位技术练兵。 二、材料因素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影响材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材料控制的要点有: 1)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 2)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 3)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正常施工。 4)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 5)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

三率值对熟料的影响

三率值对熟料的影响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水泥率值:硅酸率(硅率,SM),铝酸率(铝率,IM),饱和比(KH或LSF) 硅率(SM):熟料中SiO2含量与Al2O3、Fe2O3之和的比。SM值越高,表示硅酸盐矿物多,铁、铝等熔剂矿物少,对熟料强度有利。但SM值过高时,熟料较难烧成,煅烧时液相量较少,不易挂窑皮;随SM值的降低,液相量增加,对熟料的易烧性和操作有利,但SM值过低,熟料强度低,窑内易结圈,结大块,操作困难。一般控制在左右。 铝率(IM):熟料中Al2O3含量Fe2O3含量之比。反映煅烧过程中液相的性质。IM过大,液相粘度大,不利于A矿的形成,易引起熟料快凝;IM 过低,液相粘度小,对A矿的形成有利,但窑内烧结范围窄,易使窑内结大块,对煅烧不利,不易掌握煅烧操作。一般控制在左右。 饱和比:有两种叫法,一般KH叫饱和比,LSF叫石灰饱和系数。国内用KH的较多(注意,这个不能按英文字母念,KH来自原苏联)。 KH表示熟料中二氧化硅被氧化钙饱和成A矿的程度。KH越大熟料强度越高,越难烧。一般控制在左右。 KH、SM、IM对煅烧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KH过高,工艺条件难以满足需要,f-CaO会明显上升,熟料质量反而下降,KH过低,C3S过少熟料质量也会差,SM过高,硅酸盐矿物多,对熟料的强度有利,但意味着熔剂矿物较少,液相量少,将给煅烧造成困难,SM过低,则对熟料温度不利,且熔

剂矿物过多,易结大块炉瘤,结圈等,也不利于煅烧。IM的高低也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在C3A+C4AF含量一定时,IM高,意味着C3A量多,C4AF量少,液相粘度增加,C3S形成困难,且熟料的后期强度,抗干缩等影响,相反,IM过低,则C3A量少,C4AF量多,液相粘度降低,这对保护好窑的窑皮不利

影响产品质量的五大因素

影响产品质量的五大因素 人机料法环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五个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的简称。 ?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 ?机:指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 ?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 ?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 ?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 8 B" a- v e( i 这五大要素论中,人是处于中心位置和驾驶地位的,就像行驶的汽车一样,汽车的四只轮子是“机”、“料”、“法”、“环”四个要素,驾驶员这个“人”的要素才是主要的。没有了驾驶员这辆车也就只能原地不动成为废物了。一个工厂如果机器、物料、加工产品的方法也好,并且周围环境也适合生产,但这个工厂没有员工的话,那他还是没法进行生产。 + ?7 L: U1 P' u( y( R4 ]: x 人的分析: 1.技能问题? 2.制度是否影响人的工作? 3.是选人的问题吗? 4.是培训不够吗? 5.是技能不对口吗? 6.是人员对公司心猿意马吗? 7.有责任人吗?

8.人会操作机器?人适应环境吗?人明白方法吗?人认识料 吗? 机的分析: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 1.选型对吗? 2.保养问题吗? 3.给机器的配套对应吗? 4.作机器的人对吗?机器的操作方法对吗?机器放的环境适 应吗? 机器设备的管理分三个方面,即使用、点检、保养。使用即根据机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要求来培养操作者,使其能够正确操作使用设备进行生产,这是设备管理最基础的内容。 点检指使用前后根据一定标准对设备进行状态及性能的确认,及早发现设备异常,防止设备非预期的使用,这是设备管理的关键。 保养指根据设备特性,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检修、清洁、上油等,防止设备劣化,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是设备管理的重要部分。 8 R1 i' y% L9 p8 M& a 料的分析: 1.是真货吗?; L0 S2 r2 K$ Y# G 2.型号对吗? 3.有保质期吗? 4.入厂检验了吗?

熟料煅烧液相量与温度

熟料煅烧液相量与温度 熟料的烧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液相含量及其物理化学性质。因此,控制液相出现的温度、液相量、液相粘度、液相表面张力和氧化钙、硅酸二钙溶于液相的速率,并努力改善它们的性质至关重要。1.最低共熔温度 最低共熔温 系统最低共熔温 系统度(C)度(C)C3S-C2S-C3A1455GS-C2S-C3A - C4AF1338 C3S-C2S-C3A -Na 2O1430C3S-C2S-C3A -Na 2O -Fe 2O31315 C3S-C2S-C3A -MgO1375C3S-C2S-C3A -Fe 2O3 -MgO1300 C3S-C2S-C3A-Na2O-MgO1365C3S-C2S-C3A-Na 2O-MgO -Fe 2O31280 表1 一些系统的量低共熔温度 液相出现的温度决定于物料在加热过程中的最低共熔温度。而最低共熔温度决定于系统组分的性质与数目。表1 列出了一些系统的最低共熔温度。 由表1 可知,系统组分数目越多,其最低共熔温度越低,即液相初始出现的温度越低。硅酸盐水泥熟料由于含有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钾、硫矸、氧化钛、氧化磷等次要氧化物,因此,其最低共熔温度约为1280C左右,适量的矿化剂与其他微量元素等降低最低共熔温度,使熟料烧结时的液相提前出现。如参加矿化剂后最低共熔温度约1250C,即1250C开始出现液相。 2.液相量 如前所述,熟料的烧结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液相。液相是硅酸三钙形成的必要条件,适宜的液相量有利于GS形成,并保证熟料的质量。液相量太少,不利于C3S形成,反之,过多的液相易使熟料结大 块,给煅烧操作带来困难。

液相量与组分的性质、含量及熟料烧结温度等有关。因此,不同的生料成分与煅烧温度等对液相量有很大影响。一般水泥熟料烧成阶段的液相量大约为20%- 30% (1) 液相量与煅烧温度、组分含量有关,根据硅酸盐物理化学原理,不同温度下形成的液相量可按下式计算: ①煅烧温度为1338 C时: IM(P) >1.38 L=6.1F(6.1) IM(P) <1.38 L=8.2A-5.22F(6.2) ②煅烧温度为1400C和1450C时: 1400C L=2.95A+2.5F+M+R(6.3) 1500C L=3.0A+2.2F+M+R(6.4) 式中L――液相量(%); F――熟料中Fe2O的含量(%); A――熟料中Al 203的含量(%); M RMgO及(Na z O+KO)的含量(%)。 (2) 液相量随熟料中铝率而变化,一般硅酸盐水泥在煅烧阶段的液相量随铝率和温度的变化情况见表2所示。 生产中,应合理设计熟料化学成分与率值,控制煅烧温度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这个范围大体上是出现烧结所必需的最少的液相量时的温度到出

焙烧炉操作规程

第二章焙烧主控操作规程 焙烧炉主控操作规程 一.主要职责及任务 1.负责把氢氧化铝焙烧成合格的氧化铝。 2.作为车间生产控制中心,是班组各项工作的中心调度,负责班组内部工作的协调,负责班组各项工作的汇总、反馈,负责对外工作的联系汇报,负责外部信息的收集及传达。班长不在时行使班长的权利,负责班长的工作。 3.负责通过计算机中心远程开启设备,调整焙烧炉各参数,使之保持正常值。 4.严格执行上级下达的技术经济指标,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5.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填写岗位交接班记录和各项操作记录。 6.负责本岗位所有设备和环境卫生的清理及各种工器具的管理工作。 二、工艺流程及原理 工业生产的湿氢氧化铝一般含有6~8%的附着水。在焙烧过程中,当氢氧化铝受热达到100℃以上时,附着水即被蒸发脱除,当温度达到225℃时,氢氧化铝先脱掉两个分子的结晶水,变成一水软铝石;继续加热到500℃~560℃时,一水软铝石又脱掉最后一个分子的结晶水,变成无水的r-AL2O3。脱水反应式如下:

225℃ AL2O3.3H2O======= AL2O3.H2O+ 2H2O 500℃~560℃ AL2O3.H2O===========r-AL2O3+ H2O 在500℃~560℃温度下焙烧得到的r-AL2O3是很分散的结晶质的氧化铝,需要进一步提高焙烧温度,才能结晶并且长大为粗颗粒。将r-AL2O3加热至900℃时,它开始转变为α-AL2O3,此时转化速度很慢,提高温度则转化速度加快。在1050℃~1200℃下维持足够的时间r-AL2O3才完全转变为α-AL2O3。 从成品过滤送来的氢氧化铝(含水率≤5%)卸入L01给料仓(Ф3000×8200mm)经棒式阀卸到电子计量给料机(DEM1480),计量后送入螺旋给料机(Ф600×3200mm).螺旋给料机将氢氧化铝送入文丘里闪速干燥器。从P02顶部排出的烟气(320℃)经烟道进入文丘里闪速干燥器的地步和氢氧化铝混合进行热交换,氢氧化铝附水在闪速干燥器内蒸发干燥。经干燥后的氢氧化铝被烟气、水蒸气带人P01(Ф3950×9736mm)进行气固分离,P01温度大约145℃。如果从P02来的烟气不足以平衡氢氧化铝附水的蒸发量,需要采用干燥热发生器T11来补充热量。 从P01顶部排出的含尘废气进入电收尘(BABW100m3)净化,由排风机(Q=252000m3/H、P=8800pa)将其送入烟囱排放。粉尘排放浓度小于30mg/Nm3,达到国际标准。电除尘器收下的粉尘由斜槽送入气体提升泵,再由气体提升泵送入冷却器C03的上升管内。尾气接入系统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产品质量的定义 按照国际标准的规定,产品是过程的结果,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对于产品质量的概念,往往因研究的学科领域和专业范畴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从广义角度讲,产品质量是指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它既包含实物产品,也包含无形产品(如服务)。 本文基于对产品质量监管方式的探讨,倾向作如下定义:所谓的产品质量,是指产品符合技术标准和用户需求的程度。它是反映产品的自然有用性和社会适应性的尺度,包括产品的外观质量(如产品的形态结构、花色图案、款式规格以及气味、滋味、光泽、声响、包装等外表形态)和内在质量(如产品的化学、物理、机械、光学、热学及生物学性质等固有特性)。 (二)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 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是复杂而多样的。正如一棵树木,要生根发芽、成长壮大、结出硕果,既取决于树木本身遗传基因所产生的防虫、抗病、成材、挂果等内在因素,也依赖于树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须的土壤、水分、大气、肥料等外部因素。与此相类似,作为一个全局性、社会性的问题,产品质量的好与坏,既要受企业内部条件的影响或约束,也要受外部环境因素的激励或制约。(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见下图) 图:产品质量影响因素流程图 1.内部因素。也称企业因素,是指存在于系统内部的人员、物质、制度、信息等方面的相关因素。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影响产品质量的内部因素为5M,即“人机料法环”: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机,指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上述五大因素存在于企业中,受企业的控制,并通过企业的管理行为对产品质量造成直接影响。事实上,内部因素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也各有不同,其中,关键因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领导质量意识和员工整体素质。人的因素中,企业领导的质量意识和员工(特别是关键岗位、特殊工种人员)的素质,是关系企业质量文化和管理水平的最关键因素,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控制。 二是质量组织建设和功能发挥程度。包括现场管理、产品检验、QC小组等在内的企业各类质量组织的建立,以及各组织对产品质量监督把关功能的发挥程度,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生料成分对熟料煅烧的影响

生料成分对熟料煅烧的影响 一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 1. 化学组成及矿物组成 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O,SiO2,Al2O3,Fe2O3四种氧化物,其总和通常占熟料总量的95%以上。此外还有少量的其他氧化物,如:MgO,SO3,Na2O,K2O,TiO2,P2O5等,它们的总量通常占熟料的5%以下。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各主要氧化物的波动范围一般为:CaO(62%~67%),SiO2(20%~24), Al2O3(4%~7%), Fe2O3(2.5%~6%).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四种主要矿物: C3S(45%~65%), C2S(15%~32%), C3A(4%~11%),C4AF(10%~18%)。另外,还有少量的游离氧化钙,方镁石,含碱矿物以及玻璃体等。通常,熟料中硅酸三钙和硅酸二钙的含量为75%左右,合称为硅酸盐矿物,它们是熟料中的主要组分,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含量占22%左右。在煅烧过程中,它们与氧化镁,碱等在1250~1280度开始,会逐渐熔融成液相以促进硅酸三钙的顺利形成,因而把它们称之为溶剂型矿物。硅酸盐矿物和溶剂型矿物在熟料中占总量的95%左右。 2.化学成分与矿物组成间的关系 熟料中的主要矿物均由各主要氧化物经高温煅烧化合而成,熟料矿物组成取决于化学组成,控制合适的熟料化学成分是获得优质水泥熟料的中心环节,根据熟料的化学成分也可以推测出熟料中各种矿物的相对含量高低。 (一)CaO CaO是水泥熟料中的最重要的化学成分,它能与SiO2,Al2O3,Fe2O3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过程生成C3S, C2S, C3A C4AF等矿物,适量增加熟料氧化钙含量有利于提高硅酸三钙含量。但并不是说氧化钙越高越好,因氧化钙过多易造成反应不完全而增加未化合的氧化钙(即游离氧化钙)的含量,从而影响水泥的安定性如果熟料中氧化钙过低,则生成硅酸三钙太少,硅酸二钙却相应增加。会降低水泥的胶凝性。 (二)SiO2 SiO2主要在高温作用下与CaO化合形成硅酸盐矿物,因此,熟料中的SiO2必须保证一定的量。当熟料中氧化钙含量一定时,SiO2含量高,易造成未饱和的硅酸二钙,硅酸三钙含量相应减少,同时由于SiO2含量高,必然降低Al2O3,Fe2O3的含量,则溶剂型矿物减少,不利于硅酸三钙的形成。相反,当SiO2含量低时,则硅酸盐矿物相应减少,熟料中的溶剂型矿物相应增多。 (三)Al2O3 在熟料中,Al2O3主要是与其他氧化物化合形成含铝相矿物C3A,C4AF。当Fe2O3一定时,增加Al2O3主要是使熟料中的C3A含量提高,相反,则降低C3A含量。 (四)Fe2O3 增加Fe2O3有助于C4AF的提高,但是过高的Fe2O3会使熟料液相量增大,粘度较低,易结大块影响窑的操作。 (五)MgO 熟料煅烧时,氧化镁有一部分与熟料矿物结合成固溶体并溶于玻璃相中,故熟料中含有少量的MgO能降低熟料的烧成温度,增加液相量,降低液相粘度,有利于熟料的形成还能改善水泥色泽。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其固溶量与溶解于玻璃相中的总MgO含量约为2%左右,多余的MgO呈游离状态,以方镁石存在。因此,MgO含量过高时,影响水泥的安定性,其含量一般不超过5%。 (六)P2O5和TiO2 P2O5含量一般在熟料中极少,一般不超过0.2%。TiO2一般不超过0.3%。当熟料中的P2O5含量在0.1~0.3%时,可提高熟料强度,这可能与P2O5稳定β-C2S有关。但随着其含

影响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稳定的产品质量 (1)

稳定的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 摘要:产品的质量关系到用户的权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质量就是生命”的意识逐渐成为企业界的共识。质量竞争日趋激烈,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日渐重要。质量管理直接影响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优势及市场占有率。本文联系实际,对湘钢如何加强质量管理进行了一番思考,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产品质量质量意识质量管理企业生存 产品的质量关系到用户的权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质量就是生命”的意识逐渐成为企业界的共识。质量竞争日趋激烈,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日渐重要。质量管理直接影响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优势及市场占有率。在此,我想从四个方面,并联系湘钢实际,就如何加强质量管理提几点建议。 一、产品质量及质量意识的重要性 质量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客观事物具有某种能力的属性,由于客观事物具备了某种能力,才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需要由两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产品或服务必须满足规定或潜在的需要,这种“需要”可以是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要求,也可能是在技术规范中未注明,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需要;第二层次是在第一层次的前提下,

质量是产品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因为,需要加以表征,必须转化成有指标的特征和特性,这些特征和特性通常是可以衡量的。全部符合特征和特性要求的产品,就是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因此,“质量”定义的第二个层次实质上就是产品的“符合性”。所以,任何工作环节都是有质量的,质量无处不在。 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管理是颗树,产品的品牌是挂在树上的果子,产品的质量是树的树干,疏忽质量就等于破坏了树干,这样再好的树也结不出美丽的果实。因此,产品要想树立自身的品牌效应,站稳和开拓市场,必须充分重视产品的质量。 而质量意识是一个企业从领导决策层到每一个员工对质量和质 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这对质量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质量行为直接决定了产品质量。因此,质量意识的强弱,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例如:我们熟知的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当时是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砸冰箱”的故事改变了这家不知名小厂的命运。1985年12月的一天,时任青岛海尔电冰箱总厂厂长的张瑞敏收到一封用户来信,反映工厂生产的电冰箱有质量问题。张瑞敏带来管理人员检查了仓库,发现仓库400多台电冰箱有76台不合格品。张瑞敏随即召集全体员工到仓库开现场会,问大家怎么办?当时多数人提出,这些冰箱是外观划伤,并不影响使用,建议作为福利便宜点卖给内部职工。而张瑞敏说:“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明天再生产760台、7600台不合格冰箱。放行这些有缺陷的产品,就谈不上质量意识。”他宣布,把这些不合

熟料煅烧质量的影响因素

熟料煅烧质量的影响因素 优质熟料主要特征是C3S+C2S矿物含量高,碱含量低,矿物晶粒粒径较细小均匀,发育良好,当生料工艺质量参数和粉磨细度、颗粒粒径分布、化学成分、有害成分、率值等保持稳定不变的情况下,回转窑煅烧操作热工制度和煅烧温度、升温速率、峰值温度、保温时间、窑速和冷却速率等就决定了熟料硅酸盐矿物C3S和C2S的含量和活性,熟料中阿里特晶体尺寸发育大小,主要决定于水泥生料的易烧性和窑的煅烧操作热工制度的稳定。因此,回转窑的煅烧操作热工制度对硅酸盐水泥熟料煅烧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以下结合煤质,火焰形状和温度,熟料和煅烧温度,烧成带长度,窑型规格,窑速、升温速率和冷却速率等对熟料煅烧质量的影响作一初步探讨。 一、煤质的影响 一般回转窑煅烧用煤质量要求灰分A≤30%,挥发分V在18%~30%,发热量QDW≥5000kcal/kg,煤粉细度要求控制在8%~15%,实际上,我国当前由于优质煤炭供应紧张且价格较高,许多厂家实际达不到这一要求,由于煤粉燃烧后灰分全部沉落在烧成带的熟料颗粒表面上,造成熟料颗粒表面富硅化,从而改变熟料表层矿物成分,C3S含量下降,C2S含量上升,从而影响熟料质量,当前相应的对策措施,一是适度调整增加干法窑尾分解炉用煤量和降低窑头喷煤量,其比例控制在6:4左右,以增加分解炉中煤灰分与灼烧生料的混合程度,降低窑头煤灰对熟料质量的负面影响;二是采取窑尾分解炉与窑头喂煤质量分别控制,分解炉喂低热值煤,窑头喂高热值煤,可降低劣质煤对窑头熟料质量的不利影响。 二、火焰形状和温度的影响 火焰形状的调节一方面取决于煤粉的热值、灰分、细度和挥发分的大小,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一次风的风速和风量大小,即窑头燃烧器的规格和性能,调整好窑火焰长度也就是调整好烧成带长度,也即调整控制了熟料在高温烧成带停留时间,火焰形状和长度影响到熟料中C3S矿物的晶粒发育大小和活性。因此,在烧高强优质熟料时,必须调整火焰长度适中,既不拉长火焰使烧成带温度降低,也不缩短火焰使高温部分过于集中,从而烧垮窑皮和耐火砖而不利于窑的安全运转,回转窑内火焰形状粗细必须与窑断面积相适应,要求比较充满近料而不触料,正常形状保持其纵断面为正柳叶形状。 当烧灰分高、热值低的劣质煤时,其一次风风速应适度加大,对于使用多通道喷煤管的窑应增加内、外净风风速和风量,使其火焰形状尽量控制不发散而形成正常火焰。 干法窑窑头火焰温度控制,视窑型大小而异,对于2000t/d以下的窑型一般控制在1650~1850℃之间,对于大型窑如5000t/d以上窑型,火焰温度控制在1750~1950℃的较高范围内比较有利,预分解窑内火焰温度取决于两部分因素:一是煤粉热值、灰分和细度,二是取决于二次风温大小,对于烧劣质煤的厂家提高二次风温尤其重要。对于易烧性差的生料和含碱高的生料,适当提高火焰温度,采用高温烧成有利于熟料质量的提高和碱分的充分挥发可获得低碱熟料。

影响产品质量的六大因素是什么

影响产品质量的六大因素是什么 影响产品质量的六大因素是什么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随着质量管理的不断发展,质量管理由以前的重在结果转变为目前的重在预防,要变“事后把关”为“事前预防”,变管理结果为管理因素。因此在实施质量管理时要从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入手,进行预防管理。纵观整个生产过程,造成产品质量波动的原因主要有6个因素,即:人、机(机器设备)、料(材料)、法(方法)、测(测量)、环(环境)这六大因素。下面对这六个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简单的介绍和说明。 造成产品质量波动的6个因素: a)人: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b) 机器:机器设备、工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c) 材料: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d) 方法:这里包括加工工艺、工装选择、操作规程等; e) 测量: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 f) 环境:工作场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各因素的分析及主要预防控制措施: 1、操作人员因素 凡是操作人员起主导作用的工序所产生的缺陷,一般可以由操作人员控制。 造成操作误差的主要原因有: 1)质量意识差; 2)操作时粗心大意; 3)不遵守操作规程; 4)操作技能低、技术不熟练,以及由于工作简单重复而产生厌烦情绪等。 主要控制措施有: (1)加强“质量第一、用户第一、下道工序是用户”的质量意识教育,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 (2)编写明确详细的操作流程,加强工序专业培训,颁发操作合格证; (3)加强检验工作,适当增加检验的频次; (4)通过人员的适当调整,消除操作人员的厌烦情绪; (5)强化自我提高和自我改进能力。 2、机器设备因素 设备不但包括生产作业设备、机械及装置,还包括刀板、模具、夹具、量具等相关物品。 主要控制措施有: (1)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对所有的设备日常检修及使用都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并按标准定期检修维护。 (2)采用首检制,以核实机器的准确性、精确性。 设备的管理要尽可能的提早发现设备运转的不良情况并分析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预防性维护,防患于未然。 3、材料因素 主要控制措施有: (1)在原材料采购合同中明确规定质量要求; (2)加强原材料的进厂检验和厂内自制零部件的工序和成品检验; (3)合理选择供应商(包括“外协厂”); (4)搞好协作厂间的协作关系,督促、帮助供应商做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 4、工艺方法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