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港蔬菜原料种植基地自主检查技术指南(试行)

供港蔬菜原料种植基地自主检查技术指南(试行)
供港蔬菜原料种植基地自主检查技术指南(试行)

附件2

供港蔬菜原料种植基地自主检查技术指南

(试行)

1 目的意义

为敦促供港蔬菜生产经营企业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指导企业加强对原料的质量安全把关,对原料基地各项管理制度的运行,特别是农业化学投入品的使用管理,实施自主检查,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2 适用范围

本技术指南适用于供港蔬菜原料基地年度自主检查计划的制定及自主检查的实施。

3术语

供港蔬菜原料基地自主检查,是指供港蔬菜加工企业对其自有基地(基地备案主体为该加工企业)或合作基地(基地备案主体为其他,但与该加工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并与该加工企业有供货关系)的自行检查。重点检查原料基地的生产环境、农药购进和使用、种植过程的科学标准化、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等,从源头对原料质量安全进行有效把控,保证供港产品质量安全。

4 供港蔬菜原料基地自主检查

4.1 组织机构与职责

供港蔬菜加工企业应设立原料基地检查小组。检查小组

负责制订企业的基地年度检查计划,完成原料基地的自主检查工作。检查小组的人员不得少于3人,构成最少应包括企业负责质量安全控制的管理人员、企业实验室检测人员和基地管理人员。

4.2检查内容

4.2.1农药使用申报

4.2.1.1库存农药申报

原料基地每年1月初(1月10日前)由基地管理人员主动向加工企业申报库存农药,具体见附表1(基地库存农药申报表)。

4.2.1.2每月使用农药申报

基地每月农药使用情况在库存申报表的基础上进行勾选,基地若新增的农药品种,只需在库存申报表中进行增删,并勾选月度使用情况。原料基地每月初(每月5日前)向加工企业申报上月农药使用情况。

4.2.2 现场检查

4.2.2.1基本安全状况。检查小组采取田间踏查和问询植保员的方式,了解近期蔬菜种植基地主要种植品种、种植面积、病虫害发生和使用农药情况;了解蔬菜种植基地环境和水源是否遭受污染,周边是否存在新增的污染源和风险因素。

4.2.2.2农业投入品管理。检查农药管理制度和蔬菜采收安全间隔期执行是否到位;检查农药购进和使用记录簿的填

写是否真实、完整、准确;检查有无专用农药库,并由专人管理;农药库内悬挂或张贴农药管理制度、禁用农药清单及库存农药的标签是否齐全;检查农药出入库记录,核实农药来源是否从合法生产厂家或经当地农业部门批准的经营单位购买;是否有使用剧毒农药或“三无”(无农药登记证、无生产许可证(号)、无产品标准证(号)、除进口农药只有登记证外)农药现象。

4.2.2.3田间管理。检查生产管理制度、生产管理记录簿的填写是否真实、完整、准确;核实生产管理记录簿上的记录与实际种植蔬菜地块、面积、品种和采收数量是否相符。

4.2.2.4 自检能力。检查实验室、仪器、检测人员配备,检测原始记录等。

4.2.2.5档案管理。检查基地水、土检测报告是否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检查供货证明、实验室原始记录、农药购进使用记录和田间管理记录的归档保存情况。

4.2.2.6 其它检查事项。了解上一次现场检查后至今是否有被检出或通报检出不合格及处理情况;跟踪前次检查中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核实管理人员和现有工人人数有无变化以及植保员是否具备资质等。

4.2.3检查记录

检查小组完成原料基地的检查后,形成检查记录,由原料基地负责人、检查人签名确认,原料基地及加工企业各存一份归档备查。检查记录具体见附表2(原料基地自主检查

记录表)。

4.3检查频率

检查小组依上年度基地供货量、现场检查出现不符合项、原料到达加工企业后定量检测合格情况、基地配合度等方面对自有基地或合作基地实施分类管理,依基地类别不同实施不同的检查频率。不同原料基地的检查频率由加工企业按照基地情况不同进行制订,统一在企业年度检查计划中体现,原则上所有原料基地供货的前两年每年检查次数不得少于2次,两年后供货稳定,检测结果未出现不合格的情况可减少到每年1次。

4.4年度检查计划的制订

加工企业年初(1月20日前)制订该企业年度原料基地检查计划,该计划送企业所在地检验检疫部门备案。具体见附表3(企业年度基地检查计划表)。

5. 法律法规依据

5.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

5.2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

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

5.5《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质检总局第120号令)

5.6 香港《食物内除害剂残余规例》

附表1

基地库存农药申报表(****年)

基地名称:基地地址:基地备案号:

注:年度库存申报表与月度农药使用报表合并使用,基地每月向加工企业提交一份。

附表2

原料基地自主检查记录表

种植基地名称:备案登记号:

结果评定:

基地负责人签名:(盖章)检查人员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附表3

注:企业原料基地检查计划每年1月20日前完成,报所在地检验检疫部门备案。

蔬菜栽培技术

蔬菜栽培技术 一、主要蔬菜播种育苗技术 二、蔬菜种类品种的选择 三、蔬菜的肥水管理 四、蔬菜田间管理 五、蔬菜病虫害防治 六、蔬菜采收 七、蔬菜栽培的新技术 蔬菜栽培技术 蔬菜是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副食品。改革开放以来,蔬菜产品已由短缺转向相对过剩,蔬菜门类由大众菜向名特优、时鲜嫩及无公害方向发展,消费者对蔬菜种类、品种、供应季节、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发展种植高效蔬菜已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 一、主要蔬菜播种育苗技术 蔬菜播种,一般采用直接播种和育苗移植两类。 萝卜、菠菜、筒蒿、白菜等株型较小、种子价低粒多、根系较易损伤和高温季节播种的部分蔬菜,一般整地作畦后,可直接撒播或在畦面开沟条播,出苗后则按一定间距间苗、定

苗。马铃薯则将带芽眼的切块按一定株距在种植穴中摆放,然后覆土。 对于茄果类、瓜类等蔬菜采用育苗移栽。育苗地应选平坦高燥、排水良好、座北朝南、向阳避风、近水源、附近没有污染源的地块,多用温床、大棚等保护地育苗。一般在9-11 月上旬播种。茄果类用撒播,瓜类多用点播。 为了提高出苗率和减少苗期病害,种子用福尔马林、代森锌、硫酸铜等进行消毒,消毒后洗净。催芽可缩短育苗时间,喜温型蔬菜催芽在28-30℃下进行。一般茄果类种子发芽温度为25-30℃,生长适温白天为20-25℃,夜间10-20℃,但不同种类略有差异。2-3片真叶时移入营养钵,移后仍放于苗床或大棚内,待苗现花蕾时进行移植。大棚栽培的则可以较早育苗和较早定植。露地种植一定要掌握移植露地后不受冻害为原则,如天气尚冷,未到定植时,则苗还应在温室内移一次,即放大苗距进行囤苗,以防苗间过分拥挤。按苗期长短不同、苗龄大小不同,使用营养钵或营养块大小也应不同,大苗用大钵。 苗经过间苗、移植、通风、追肥、防治病虫等管理,培育成生长健壮、高度适中、叶大舒展、叶色绿或浓绿、子叶肥厚、根系发达的壮苗。壮苗在定植前要经过低温锻炼,增强定植后的适应性。 对于秋季栽培的花椰菜和结球甘兰,一般育苗期在6-7月。

供港蔬菜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保障供港澳蔬菜的质量安全和稳定供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供港澳新鲜和保鲜蔬菜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 (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所辖区域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检验检疫机构对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以下简称种植基地和供港澳蔬菜生产加工企业 (以下简称生产加工企业实施备案管理。种植基地和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向检验检疫机构备案。 第五条种植基地、生产加工企业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供港澳蔬菜质量安全负责, 种植基地和生产加工企业应当依照我国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种植、生产加工活动,建立健全从种植、加工到出境的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和质量追溯体系, 保证供港澳蔬菜符合香港或者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相关检验检疫要求。香港或者澳门特别行政区没有相关检验检疫要求的,应当符合内地相关检验检疫要求。 第六条检验检疫机构对供港澳蔬菜种植、生产加工过程进行监督,对供港澳蔬菜进行抽检。

第七条国家质检总局和检验检疫机构对供港澳蔬菜建立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制度。第二章种植基地备案与管理 第八条检验检疫机构对种植基地实施备案管理。非备案基地的蔬菜不得作为供港澳蔬菜的加工原料,国家质检总局另有规定的小品种蔬菜除外。 第九条种植基地、生产加工企业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下简称种植基地备案主体应当向种植基地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申请种植基地备案。 对实施区域化管理的种植基地,可以由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向检验检疫机构推荐备案。第十条申请备案的种植基地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合法用地的证明文件; (二土地固定连片,周围具有天然或者人工的隔离带(网 ,符合各地检验检疫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土地面积要求; (三土壤和灌溉用水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周边无影响蔬菜质量安全的污染源; (四有专门部门或者专人负责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管理, 有专人管理的农业投入品存放场所;有专用的农药喷洒工具及其他农用器具; (五有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包括组织机构、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有毒有害物质监控制度等; (六有植物保护基本知识的专职或者兼职植保员; (七有农药残留检测能力。 第十一条种植基地备案由其备案主体向基地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提出书面申请,提交以下材料,一式二份: (一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备案申请表;

山东蔬菜分布

山东蔬菜分布 (2009-10-05 21:09:24) 转载 分类:工作心情 标签: 杂谈 山东省蔬菜种植情况 鲁中地区 淄博沂源: 沂源县南麻镇蔬菜面积8000亩,其中保护地栽培面积1000亩,是全市绿色无公害蔬菜--佛手瓜的主要生产基地,年种植佛手瓜20万株。 沂源悦庄镇韭菜:苗山韭菜是悦庄镇苗山村为中心,辐射周围若干村形成的地方名优特产,现有栽培面积2.5万亩,年实现总收入12500万元,产品远销哈尔滨、北京等地,是全省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无公害韭菜产地之一。1997年被评为市级名牌蔬菜,2001年通过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委员会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2002年11月通过北京市无公害绿色食品检查验收组验收,被列为首批北京市准许进入的绿色无公害蔬菜产品。2004年被认定为市政府放心菜生产基地。7#,+Q(2 沂源县鲁村镇16000亩菜花、芹菜、大白菜生产基地,徐家庄乡6000亩菜花、大白菜生产基地,悦庄镇2000亩水培蒜黄生产基地已正式通过淄博市菜篮子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淄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验

收,认定为淄博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被列入淄博市蔬菜产业升级工程第四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名单。 济南:济南济阳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6.03万亩,种樱桃西红柿等蔬菜作物 章丘大葱基地:章丘大葱是闻名全国的特产蔬菜,主要分布在章丘市的绣惠镇、宁家埠镇、党家镇、刁镇、枣园镇。年内,种植面积达到0.67万公顷,总产达到24万吨,60%销往省外。 大白菜基地:大白菜基地已发展到0.67万公顷,年产大白菜40万吨。历城区的唐王镇、董家镇,长清县的平安店镇、长清镇是大白菜的主要产区。 大蒜、菠菜基地:主要分在长清县的归德镇。近年来,大蒜、菠菜基地面积迅速扩大,特别是商河县发展迅速,已成为主要产区之一。至1998年底,全市大蒜、菠菜基地达到0.67万公顷,总产菠菜15万吨,大蒜10万吨,蒜苔4万吨。 济南市历城区仲宫营而无公害生产基地:仲宫镇营而村位于卧虎山水库南岸水库沿岸菜地10000余亩,至今已有近30年蔬菜种植历史.村民在长期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并在生产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注册"营而牌"商标.这里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广,产量大,质量高,品种齐全.尤其是莴苣和甘蓝栽种统一。

宁强县高山蔬菜发展与思路

宁强县高山蔬菜发展现状与思路 宁强县菜篮子工程办公室农艺技师—杨小平张文成 一、概况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隅,汉中西部,南与四川广元、旺苍毗邻。西接甘肃,自北而东依次与略阳、勉县、南郑等八县相毗邻,地界三省。108国道贯穿县境71.5公里,省道27公里;西汉高速公路纵贯本县南部地区,境内设出入口三处,向北四小时可达西安,向南四小时可抵成都,向东1小时可到汉中。有十余条地方公路沟通了县际和省际,在建的西成高铁贯本县南部地区,在城南设有高客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交通极为方便。 我县大部分海拔在1000─1800米,最低海拔520米,最高海拔2103.7米,属于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北部气温高,降雨少,而南部属中高山区,气温较低,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1200毫米,山地资源十分丰富。高山蔬菜以本县巴山镇和二郎坝镇为主,巴山镇地处宁强县城以南34公里,位于北纬32°40′─46′,东经106°08′─19′,年平均气温12.5℃(±3℃),最高气温36.5℃,最低气温-10.3℃,全年无霜期230─240天,平均降雨量1156.4毫米,平均海拔1403.5米,最高海拔1827米,最低海拔980米。地域面积103.26K㎡,耕地面积10125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9%,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植被茂盛,生态环境十分优良。村村通水泥路,距京昆高速入口12公里,交通便利。 二、发展现状

发展高山蔬菜对于进一步调整山区农业生产结构、发展效益农业、帮助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1年在巴山镇、二郎坝镇开始种植高山蔬菜,依托两镇高山气候和生态资源的优势,其中巴山镇以关口坝村为中心,辐射周边四个村组,种植“寒将军”甘蓝1233亩,“种都5号”辣椒300亩;二郎坝镇在杨家山村种植红皮萝卜100亩。两镇当年总产量达到6795吨。2012年种植面积扩大,巴山镇种植“寒将军”甘蓝1883亩,“辣秀”线辣椒153亩;二郎坝镇种植红皮萝卜200亩。蔬菜总产达到8553万公斤,总产值达到955.85万元。高山蔬菜优势凸现,表现为产量高、品质优,所产蔬菜经省市农产品安全检测达到无公害蔬菜标准。 三、存在问题 1、基础设施差:以前主要种植旱粮作物,缺乏蓄水、排灌设施,菜地多为山坡地,蔬菜生产周期短,水肥的需求量较大,而在菜苗移栽后要及时浇灌定根水,才能保证成活。在小苗移栽期由于缺少水源,大部分农户没有浇定根水,导致缺苗严重。在生长前期该浇水时没有水,限制了菜苗的正常生长,菜苗恢复慢,生长迟缓,死苗严重,严重影响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造成减产和品质低下,影响产量和成熟期不一。靠天等水的现象极其普遍,致采收期延长。 2、缺少技术支撑,种植技术掌握不全:目前技术服务主要通过县、镇开展定期的技术培训和不定期的田间示范指导,但在生产中仍然缺乏技术跟踪指导服务,如育苗时间、栽植密度、水肥管理、病虫防治等知识掌握的不全面,加之种植户多为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

安徽省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安徽省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安徽省菜篮子工程办公室 安徽省高山蔬菜产业按照“发展规模、调整结构、打造品牌、发展加工、提高效益、保护生态”的发展思路,经历了近二十年的不断发展壮大,已逐步发展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通过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奠定了在全国蔬菜领域的地位,在致富山区一方百姓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产业现状 我省是个地型地貌多样的省份,平原、山区、丘陵面积约各占三分之一,山区土壤肥沃,冷凉湿润,环境优良,空气清新,发展高山蔬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九十年代开始,我省“三农”和科技部门加强合作,充分利用高山与平原的自然温差,引导农民发展高山蔬菜,建设高山蔬菜基地,增加农民收入,使高山蔬菜的生产、加工、销售的管理和服务得到了有力保障,推动了高山蔬菜产业化进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高山蔬菜形成的高山经济带,使山区农民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统计,2008年,产区人均种菜收入达1800多元。 1、种植规模稳步扩大。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省高山蔬菜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如岳西县已发展茭白、四季豆为主导产品的高山蔬菜11.5万亩种,年产15万吨,产值2.5亿元;石台县发展以辣椒为主的高山蔬菜3.5万亩,产值6000万元,高山辣椒已出口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

家,年出口创汇180万美元;金寨县常年种植高山豇豆、番茄、南瓜、甜糯玉米等7.5万亩,霍山县开发高山百合、生姜3.5万亩,绩溪县种植高山西瓜、冬瓜、西葫芦1.5万亩,歙县发展高山辣椒、番茄、茄子、豇豆1.2万亩等。到今年七月底,全省高山蔬菜种植规模达28万多亩,预计年产鲜菜55万吨,产值约6亿元。 2、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打破以高山甘蓝等少数品种为主的种植格局,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种植结构,引进了茭白、豇豆、四季豆、辣椒、番茄、毛豆、西瓜、西葫芦、百合、甜糯玉米、萝卜、生姜以及高山草莓育苗等新品种,形成了集大众菜和精细菜于一体的20多个品种的多元化结构。调整后产销对路,效益全面提升,产品畅销上海等十几个大中城市。 3、产品优质独具风味。我省高山地区独有的气候条件及昼夜温差大的优势,使所产果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叶菜具有嫩、脆、甜的独特风味,加上产区农民组建有机蔬菜协会,减少农药和化肥用量,普及应用生物农药和生物有机肥料,禁用高残留农药,使蔬菜生产全天然无污染,造就了高山蔬菜优质化。目前,仅岳西县就有6个蔬菜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 4、精品名牌独具特色。石台县努力打造高山蔬菜品牌,相继注册了“七井山”、“三野”、“牯牛降”等蔬菜商标,其中“七井山”牌辣椒获全国无公害食品认证,“三野”牌获中国放心食品信誉品牌。岳西县高山蔬菜正式冠用“大别山”牌上市,对精品蔬菜实行定地点、定面积、定产量、定上市时间、定保护价收购。金寨县创建“天园”牌高山蔬菜,

长阳县高山蔬菜“三品”现状及推广措施

长阳县高山蔬菜“三品”现状及推广措施

长阳县高山蔬菜“三品”现状及推广 措施 导读:长阳县是全国高山蔬菜产业的发源地。29年来,长阳县高山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2016年,全县高山蔬菜基地面积达2万hm2,播种面积(含复种)达到3.33万hm2。高山蔬菜总商品量达到120万t,蔬菜产值10亿元,平均每667 m2产值 中国论文网/2/view-12911899.htm 2 268元,高山蔬菜冷藏、包装、物流、服务、劳务、引资等方面经营收入达到10亿元。蔬菜让武陵山区的老百姓捧上了金饭碗。 长阳县高山蔬菜种植有6大类30个-----------------------------------------------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品种,如白萝卜、结球甘蓝等大宗蔬菜,花菜、豇豆等精细特菜,82%的产品通过采后处理净菜上市,18%的产品流通到湖北省县市中、小农产品交易市场。2008年“火烧坪”高山蔬菜直供奥运,2010年直供上海世博。2012年,长阳被农业部纳入“全国蔬菜生产信息监测网点”,是宜昌市仅有的2个监测点之一。高山蔬菜产业链每年吸纳和转移2万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加工、运输、劳务及第三产业,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1 高山蔬菜“三品”现状 1.1 获得证书生产单位和数量 2012年,长阳憨哥蔬菜率先获得番茄、辣椒2个品种的绿色食品证书;2013年,湖北长阳新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9个蔬菜品种获得绿色食品证书;2014年火烧坪高山蔬菜集团、长阳秀龙蔬菜专业合作社、长阳大清江经济技术有限公司的13个蔬菜品种获得绿色食品证-----------------------------------------------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宁强县高山蔬菜发展与思路

宁强县菜篮子工程办公室农艺技师—杨小平张文成 一、概况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隅,汉中西部,南与四川广元、旺苍毗邻.西接甘肃,自北而东依次与略阳、勉县、南郑等八县相毗邻,地界三省.国道贯穿县境公里,省道公里;西汉高速公路纵贯本县南部地区,境内设出入口三处,向北四小时可达西安,向南四小时可抵成都,向东小时可到汉中.有十余条地方公路沟通了县际和省际,在建地西成高铁贯本县南部地区,在城南设有高客站.形成了四通八达地交通运输网络,交通极为方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我县大部分海拔在─米,最低海拔米,最高海拔米,属于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北部气温高,降雨少,而南部属中高山区,气温较低,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毫米,山地资源十分丰富.高山蔬菜以本县巴山镇和二郎坝镇为主,巴山镇地处宁强县城以南公里,位于北纬°′─′,东经°′─′,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全年无霜期─天,平均降雨量毫米,平均海拔米,最高海拔米,最低海拔米.地域面积㎡,耕地面积亩,森林覆盖率达到,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植被茂盛,生态环境十分优良.村村通水泥路,距京昆高速入口公里,交通便利.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二、发展现状 发展高山蔬菜对于进一步调整山区农业生产结构、发展效益农业、帮助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具有十分重要地作用.年在巴山镇、二郎坝镇开始种植高山蔬菜,依托两镇高山气候和生态资源地优势,其中巴山镇以关口坝村为中心,辐射周边四个村组,种植“寒将军”甘蓝亩,“种都号” 辣椒亩;二郎坝镇在杨家山村种植红皮萝卜亩.两镇当年总产量达到吨.年种植面积扩大,巴山镇种植“寒将军”甘蓝亩,“辣秀”线辣椒亩;二郎坝镇种植红皮萝卜亩.蔬菜总产达到万公斤,总产值达到万元.高山蔬菜优势凸现,表现为产量高、品质优,所产蔬菜经省市农产品安全检测达到无公害蔬菜标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存在问题 、基础设施差:以前主要种植旱粮作物,缺乏蓄水、排灌设施,菜地多为山坡地,蔬菜生产周期短,水肥地需求量较大,而在菜苗移栽后要及时浇灌定根水,才能保证成活.在小苗移栽期由于缺少水源,大部分农户没有浇定根水,导致缺苗严重.在生长前期该浇水时没有水,限制了菜苗地正常生长,菜苗恢复慢,生长迟缓,死苗严重,严重影响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造成减产和品质低下,影响产量和成熟期不一.靠天等水地现象极其普遍,致采收期延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缺少技术支撑,种植技术掌握不全:目前技术服务主要通过县、镇开展定期地技术培训和不定期地田间示范指导,但在生产中仍然缺乏技术跟踪指导服务,如育苗时间、栽植密度、水肥管理、病虫防治等知识掌握地不全面,加之种植户多为留守在家地老人、妇女,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生产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道路狭窄,运输困难:虽然村村通了水泥路,但是路面窄、坡度大,弯道多,不利于菜商地大型车辆通行,只能用小吨位地小型车辆运输,加大了运输成本,制约了外销地通道.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发展与思路 发挥生态、季节优势,拓展市场发展生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优化产品品质,推进产业化建设,促进高山蔬菜健康持续发展.由于高山蔬菜地产出时间刚好是平川蔬菜地收获末期,属于蔬菜产出淡季,因此利用我县地高山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山蔬菜,既丰富了城镇“菜篮子”,同时为发展山区经济、致富山区农民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增加了山区农民地经济收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合理规划逐步扩大种植面积:以巴山镇为中心,逐步将种植范围发展到毛坝河、禅家岩、二郎坝四个镇.在现有地基础上扩大高山蔬菜地种植面积,到年保持在亩范围内.逐步掌握基

种植蔬菜的技术

种植蔬菜的技术 在菜园中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的地方,然后在早春开始种植。整个夏天您都要一直耕种,这样才能不断收获新鲜可口的蔬菜。 将园子设在厨房附近,这样出去摘一些您需要的蔬菜回来就很容易了,而且您也可以透过窗户看管菜园。番茄变成红色后,是最好 的采摘时机。 浸泡种子,这样可以使它们在应季时节发芽。种子发芽前,需要有充足的水份,这和在春雨中被灌溉是同一个道理。待种子饱满后,里面的胚芽将会开始生长。 花椰菜、卷心菜和芝麻菜一类蔬菜的种子可以高效地利用空气中的水分,无需事先浸泡即可快速发芽。但是预先浸泡成长比较缓慢 的欧芹和防风草的种子,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将种子放在温度为 室温的水中浸泡几个小时或者整个晚上,但是不要忘记将其取出, 以免种子长时间泡在水中。之后,沥干种子表面的水,然后立即开 始播种。 用注水的圆锥形帐篷罩住刚刚栽种的稚嫩蔬菜,以防寒冷侵袭。您还可以购买廉价的连有管子的塑料薄膜,注入水时,它会在秧苗 周围形成一道自我支撑的墙。太阳光可以穿透这道明亮的墙壁,照 射到里面的秧苗,而经阳光加热的水可在夜间保持温暖。 一开始不要直接播种,而应该在窗台上种植较大的秧苗(或从苗 圃中购买),以期快速成熟,特别是在寒冷的气候中。此方法对于诸 如牛排番茄和辣椒一类的稚嫩蔬菜很有用,因为它们通常都需要较 长的时间才能成熟,所以必须在霜降前使其成熟,否则就会拖到冬 季了。

挑选秧苗时,应挑选那些在大容器中生长的、具有健康的绿色叶子和结实构造的秧苗(检查是否有结实、发育良好的根系),而避免 选择那些被忽视、细长而虚弱的或长得太大的秧苗。 请注意,不是每株长大了的秧苗都能很好地嫁接。对黄瓜、倭瓜、西葫芦和南瓜来说,最好的办法是直接播种,或者从悉心种植的幼 秧开始种植,以最大程度地减小根的纠缠。 将细长的蔬菜秧苗栽得深一些(直到第一组叶子),使得它们较为结实的部位露天生长。在室内或拥挤的温室(没有充足的阳光)中开 始种植的秧苗可能会长出细长、弱小的茎来,这些茎在菜园子里往 往会倒下去。但只要它们是从一根单独的茎(而不是丛生叶簇)长大 的并且栽种在排水良好的土地上,就可以把细长的秧苗向下栽种得 深一些,以获得更多支撑。 对于像番茄这类株茎柔软的秧苗,水平栽种要好于垂直栽种。这会比在较深的土壤里所能吸收的热量和空气要多,因此可以促进根 部和整个植株的快速生长。 用卫生纸卷轴的硬纸圈可以阻挡毛虫靠近秧苗。毛虫,即蛾蛀虫,可以沿着土壤表面爬行,啃食幼嫩的秧苗的嫩茎底部,从根部将幼 芽切断。 栽种之后,即在秧苗周围摆放一个7.6厘米长的硬纸管。将硬纸管向下推入地面一半的距离,这样就可以阻止毛虫的地下进攻了。 等到秧苗长成植株后,就可以拿掉硬纸圈了。 栽种蔬菜时,您可以撕下泥炭盆的顶部和底部。泥炭盆埋入土壤之后会腐烂,因此不要在栽种的第一年就破坏它,这很可能会致使 植株的根部包裹在内。更糟糕的是,如果泥炭的边露出土壤表面, 它就会变干并从周边的土壤和植物根部中夺取水份。但栽种前把泥 炭盆的顶部和底部撕掉的话,就可以很轻松地解决该问题。这有助 于防止植物根部变得干枯,并使植株的根可以在泥炭盆存在的情况 下摆脱束缚。 垂直种植可节省空间。您可以让菜豆、黄瓜、西瓜和南瓜的枝藤沿着棚架或藤架向上爬,而不是让它们在地面蔓延。

大棚蔬菜与高山蔬菜之区别

大棚蔬菜与高山蔬菜之区别 一、含义 大棚蔬菜:即采用大棚覆盖塑料薄膜种植蔬菜,就是人为地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调整蔬菜生产季节,调节市场需求,促进蔬菜优质高产。 高山蔬菜:广义上,指在高山种植的蔬菜。狭义的讲,指利用海拔500米以上高山的凉爽气候条件,进行春夏菜延后或秋冬菜提前栽培,采收供应期主要为7-9月,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商品蔬菜。 二、气候 大棚蔬菜:人为地创造适宜蔬菜生长的生态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等需人为控制。 高山蔬菜:高山立体气温差异明显,每升高海拔100米,山地垂直温度降低0.5~0.6℃。据浙江省临安县调查;在海拔700~1000米山区,7~8月平均气温为22.5~25.5℃;昼夜温差大;山区降雨量比平原增加50%以上,是一个天然的生态环境。 三、品质 大棚蔬菜:大棚蔬菜种植由于受“四害”(肥害、药害、旱害和连茬障碍)的制约,品质受影响。 肥害。实际上是积盐的危害,主要原因是偏施化肥或过量施肥使土壤产生盐渍化。 药害。有显性药害,症状明显。有隐性药害,症状潜伏或者延至下茬蔬菜。一是选用农药品种不对路或者误用了除草剂;二是施药浓度过大;三是购用了劣质农药;四是没有避开高温时节施药。 旱害。原因,一是蔬菜大棚选址不当,当地缺乏水源;二是虽有水源,但水质不良;三是水量较足,沟、渠、排灌设施却不配套,有水难引,望水兴叹。 连茬障碍。原因,一是同类或同种蔬菜偏爱某种营养元素,这类元素补充不及时易出现缺素症;二是土壤病原菌的积累引发病害造成死苗,如枯萎病、枯黄萎病;三是同一蔬菜根系分泌物质易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失去平衡,造成土壤老化。 高山蔬菜:因高山地区昼夜温差大,利于蔬菜作物养分的积累。所以高山蔬菜商品性好,营养丰富,可溶性固形物高,例如高山西瓜比平原西瓜酣,风味好。另外,高山空气、土壤和水质无污染。因此更有利于无公害蔬菜的生产。 四、市场 大棚蔬菜:能调整蔬菜生产季节,调节市场需求,促进蔬菜优质高产,是增加农民收入,价格相对低,易于被消费者认可。 高山蔬菜:随着健康饮食的观念深入人心,高山蔬菜品质优良,纯天然、绿色无污染,且能使广大山区菜农增收,让广大消费者吃上新鲜、质优的蔬菜,成本相对较高。

夏季高温干旱时节高山蔬菜种植管理对策

夏季高温干旱时节高山蔬菜种植管理对策 特约栏目主持:邱正明 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在职博士,湖北园艺作物引进与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行业专项“长江流域生态型高山蔬菜栽培及产业化示范”首席专家,科技部“国外园艺作物品种引进与改良(南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技术负责人,多个省县市蔬菜专家顾问。先后参与和主持省部级以上蔬菜课题项目30多项,其中主持国家级科技项目8项;培育审(认)定瓜菜新品种16个,其中主持选育9个;发表文章、专著共40余篇(部),其中主编、主笔12篇(部);制订国家及地方技术标准17部;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等8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3项。 导读:针对2013年浙江省出现的罕见的夏季高温少雨天气,提出了5项简单易操作的抗旱生产管理对策:提早搜集、备好抗旱水源,及时修缮与维护田间地头水渠或水道,在垄中央挖浅窄沟灌溉,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做好地表覆盖,抓紧抢种一批速生蔬菜,挽回部分经济损失。 2013年浙江省的夏季高温少雨的强度之强、范围之广均

为历史罕见,特别是7月底至8月上中旬这段时间,多个地市连续半个多月每日最高温超过40℃,最高气温和持续高温日数都连破历史记录,全省11个地市的农业生产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灾,茄子、菜用大豆和四季豆的果实膨大和色泽都受到影响,甚至花蕾和幼果都被晒死;玉米、芋艿、番薯、黄瓜、冬瓜、南瓜等作物的叶片严重枯萎,受旱减产程度较为严重。实际上,浙江夏季经常“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每年的7月和8月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高温干旱,所以提前做好抗旱生产预备工作特别重要,本文针对浙江省夏季高山蔬菜生产现状,提出一些简单易操作的抗旱生产管理对策。 1 提早搜集、备好抗旱水源 浙江省目前许多高山蔬菜生产基地的农田灌溉水源基本都是依靠自然降雨。虽然通过山上雨水下冲主干道的一段段小围坝拦截,可以积攒一定数量的雨水资源,但是大部分农田都距离围坝水源较远,从围坝水源到农田的引水灌溉的长路途中,极易造成水资源浪费。在长期雨水少、高温干旱季节,仅靠这些主干道的小围坝的拦水量远远不能满足高山蔬菜的灌溉需求。在这里建议农民朋友,在自己的田间地头挖掘一定深度的水塘,利用每年干旱季节之前的雨水相对较多的梅雨季节,进行雨水资源的就近储备,既能随时随地方便灌溉,也可以作为抗旱水源储备。

高山蔬菜

一、高山蔬菜生产条件 高山地区具有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降雨量较多等气候特点,且高山立体气温差异明显。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米,山地垂直温度降低0.5—0.6℃,即海拔500-1200米的山地气温比当地平原低3—6℃,为蔬菜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 二、主要栽培品种 要根据市场需求、海拔、土壤等情况,选择适应性强、抗病、耐热、耐贮运、商品性好的品种。主要有: 1.根菜类。根菜类主要有萝卜、胡萝卜、盘菜等品种。萝卜是8-9月份市场上销量较大的蔬菜品种之一,传统高山小萝卜类型品种,品质比较好,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等大中城市市场都比较好销。目前栽培品种有:早夏上市及较耐抽苔的CR9646、白玉春和夏秋上市的金华北山、小勾白、短叶13、夏抗40天、日本夏盛;胡萝卜是近年发展起来、销量很大的品种,目前8~9月份产品都是从北方运来,价格高于白萝卜,产量也较高,栽培要选春性耐抽苔性强的品种如新黑田五寸、红光五寸、三红胡萝卜;盘菜是我省主要栽培品种之一,近年已在高山上有较大的栽培,在市区山区可以春播和夏秋早播,周年上市供应,也可通过外贸出口开拓日本、南朝鲜等市场,目前主要栽培品种有温州中樱、温州大樱、玉环盘菜。 2.甘蓝类。甘蓝类主要有结球甘蓝(包心菜)、青花菜、花菜等品种。结球甘蓝目前种植面积比较大,因此价格比较低,种植的品种有夏光、黄苗、夏王、早丰、京丰一号等;青花菜(西兰花),夏季高

山上栽培要选择春性品种,一般秋冬品种不能种植,可选用绿带、山水、绿岭、里绿等品种,目前价格较高;白花菜要选择耐高温早熟品种,在6月上中旬播种,7月份定植,8月中旬—9月上旬采收,品种有日本雪山60天、 80天、100天。 3.白菜类。白菜类主要是结球大白菜。结球大白菜在8-9月份平原高温干旱,大白菜生产困难,市场产品主要来于山东等地,价格也较高,春夏栽培的可选用春大将、阳春、无双等品种,夏秋栽培可选用早熟5号、早熟6号、早熟7号、小杂56、黄芽14、夏阳、明月、夏丰等品种。 4.绿叶菜类。绿叶蔬菜主要有芹菜、莴苣等品种。芹菜有西芹、本地芹。西芹是近年新发展的西洋蔬菜新品种,市场潜力很大,因西芹生长期长,需要150-180天以上,且是喜冷凉多雨气候条件,目前国内仅在南方早秋季播种育苗,冬春季采收,夏秋季种植较少,价格很高;我们可利用夏季高山冷凉多雨气候条件,种植西洋芹;种植要选海拔比较高、光照弱的北坡或山坳地段、土壤保水力好的土地种植,必要时还要采用遮阳网覆盖、遮光、降温,品种有:文图拉、佛罗里达、康乐19。本地芹菜是主要种植品种之一,一般10月份之前上市,价格较好,品种可选用津南实芹、黄苗实芹、正大脆芹。莴苣类有叶用、笋用二类,市场需求量很大,高山上气温低,品质好,整个夏季均可分批排开播种,分批上市,但夏季,要选择耐抽苔的品种如二白皮等; 5.茄果类。茄果类主要有番茄、茄子、辣椒、甜椒等品种。番

蔬菜产业调研报告

蔬菜产业调研报告

黄梅县现代蔬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 近年来黄梅县在蔬菜产业的发展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巩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成果,进一步推进我县蔬菜产业的发展,提高蔬菜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保证蔬菜总量的供应均衡,发挥蔬菜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主导作用,增加菜农收入。在结合我县蔬菜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以及上级的要求下,展开了此次调研活动。主要以参观考察典型,总结相关经验,探索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力求蔬菜产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争取使我县蔬菜发展更加提升一个档次。 调研宗旨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和确保城区蔬菜稳定供应为目的,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突出抓好蔬菜布局区域化,蔬菜生产标准化、产品质量安全化、蔬菜产业企业化四大工作重点,促进蔬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加快我县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 二、发展目标 1、在巩固完善上一年的蔬菜生产基地的同时按照县政府要求黄梅镇即周边乡镇,新建无公害蔬菜基地5000亩,其中发展设施蔬菜亩,产量增加1.3万吨,为农民人均增加收入160元。 2、每个乡镇新建一个100亩连片的蔬菜基地有,大力培育蔬

菜专业合作社并支持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增强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提高蔬菜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 3、依托小池(国际)物流港蔬菜批发大市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及交通便利的优势,重点抓好黄梅镇、孔垅、小池、分路、刘佐等5个乡镇蔬菜基地建设,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探索新模式,培育一批重点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和蔬菜生产大户,引导大户发展订单生产和规模生产,创立自己的品牌。 调研内容 主要以走访调查、下乡考察以及数据汇报的方式开展此次的调研活动,现结合调查情况和数据说明总结如下: 1、黄梅镇在程白马村新流转蔬菜基地500亩(其中50亩设施)及育良与现代经典合作社加强设施建设300亩,黄梅镇将许铺和苗咀村新增400亩蔬菜基地(程白马村,成立千禾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亩种植露地蔬菜,其中有40亩大棚西瓜,新增蔬菜基地已部分完成,预计今年底达到预期目标)。该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势条件,当地菜农有较大的积极性,结合我县蔬菜产业政策与方针,蔬菜产业发展前景相当不错,在全县具有典型性。 2、独山镇在高岭村新建500亩基地(其中设施100亩,水生蔬菜200亩)。将新增100亩蔬菜基地(独山高岭村流转200亩土地种植白参),发展现状非常良好,但因其地域面积、蔬菜种植农户分散、经济条件受限等诸多因素影响,当前以稳定现有

高山蔬菜发展简介

汪营镇高山反季节蔬菜发展简介汪营镇地处东经108°4′,北纬30°16′,平均海拔1110米,属二高山丘陵地形,年均气温12.6摄氏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PH值6.22-7,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多种蔬菜。特别是齐跃山地区,平均海拔1200m,夏无酷暑,适宜种植海拔较低地区在盛夏无法正常生长的蔬菜,填补重庆、成都、长沙、武汉、广州等大中城市7-9月对“秋淡”季蔬菜的需求。随着沪蓉西高速公路、宜万铁路的开通,我镇高山反季节蔬菜与各大中城市批发市场的供货关系更加紧密,区位优势更加突出,齐跃山良好的植被及远离工业“三废”污染的纯天然生态环境,更是为发展无公害蔬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发展现状 经过近10年的发展,汪营镇高山反季节蔬菜经历了从小菜园到大基地,从小菜蓝到大市场,从小生产到大产业的巨大转变,发展成为我镇镇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全镇已建成天上坪、石庙子、林口、白羊塘等8个蔬菜专业村,成立了翔辉、嘉禾等7个蔬菜专业合作社,规模过100亩的种植大户59户,营销大户30户。种植面积由2000年的2.5万亩发展到2012年的13万亩,年总产量超过5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亿多元。蔬菜远销重庆、万州、武汉、上海、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还一度成为“上海世博会蔬菜特供基地”。

产业规划 利用已有的产业基础,通过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质量安全型的“三型”蔬菜,提升产业层次;通过整合全镇蔬菜生产基地、生产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市场营销网络、加工销售龙头企业等,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通过推进全镇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战略,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之路,全力打造“湖北省生态型高山反季节蔬菜第一镇”,树立华中、华南地区蔬菜大镇形象。 抓市场。充分发挥业主及中介组织的作用,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用市场的观念,推进蔬菜产业走向现代化。 抓规模。走“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引进种植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腾跃蔬菜有限公司、荣发蔬菜有限公司等,逐渐推进我镇蔬菜产业向规范化、集团化迈进。 抓质量。大力推行无公害蔬菜种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抓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努力实现全镇蔬菜从田间到餐桌无公害化。 抓试点。设立天上坪村8组100亩示范基地,选择2-3个新品种,筛选出适宜汪营发展的更新蔬菜良种,改变品种单一的结构。 抓服务。积极抓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培育蔬菜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进天下凤凰公司建立蔬菜冷藏及脱水项目;改善道路基础设施,2007年投资30余万元,维修高山42公里基地路,投资10余万元完善了白羊塘村1000亩蔬菜板块基

供港蔬菜

供港蔬菜 供港蔬菜简介 供港蔬菜从字面而言是指供应香港的蔬菜,供港蔬菜相对国内市场上销售的蔬菜而言,在食品安全保障、监管力度上更加严格,产品品质更加具有标准化,及这些产品由分布全国各地的供港蔬菜基地依据季节特性排期生产而使得这些供港蔬菜的口感更加好,而目前在国内销售的高档蔬菜主要是有机蔬菜及绿色蔬菜、无公害蔬菜等,但因为这些所谓高档蔬菜的认证管理无法得到有效监管,所以在基于这些特性情况下,使得供港蔬菜目前在国内市场很受热捧及消费者青睐,这里将从供港蔬菜的来源到如何鉴别,到供港蔬菜的标准等各方面让广大消费者清楚了解供港蔬菜这样一个新兴的事物。 供港蔬菜的缘由 供港蔬菜的来源可以追溯到50年前,长期以来,港澳居民所需蔬菜、肉禽等基本生活物资主要靠内地供应。确保对港澳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关系到港澳同胞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港澳地区的繁荣稳定。中央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港澳市场农副产品稳定供应和品质安全。从50年前开通的供港“三趟快车”,到如今广东、湖南、湖北、河南等8个主供口岸的形成。

广东作为向港澳地区供应鲜活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食品的主要生产和保障基地,现每天有450辆货车和十多艘船舶将各类鲜活产品和食品等生活必需品运往香港。据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人介绍,该局对供港澳食品农产品实施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对所有供港澳食品农产品原料养殖基地实施注册备案制度,并不断研究制定新的监管措施,提高管理水平。 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内地已培育了一支长期稳定的供港澳经营队伍,建立了一批供港澳高标准生产加工基地。所有供港澳鲜活产品均来自国家质检总局审查通过的、符合港澳对活畜禽检验检疫标准的注册养殖(种植)场,所有注册养殖(种植)场都有完善的质量可追溯体系,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1](中新社北京1月1日电)其中这些供应到香港的农产品中的蔬菜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供港蔬菜。 供港蔬菜的兴起 为什么消费者青睐“供港蔬菜”?为什么供港蔬菜在内地市场开始热捧兴起,原因在于,由于更为严格的标准和更加严密的监管,使“供港”产品具有更高的品质保证。以蔬菜为例,从农药残留到化肥施用量,供港产品都有严格的标准,而这个标准一直都比国内的高,且有严格的检测作为保障。不合格产品不但会承担经济损失,甚至也还可能会有政治风险,谁也不敢马虎大意。 高标准是最好的监管。这不仅在于食品安全标准本身,也在于监管本

岳西高山蔬菜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概要

岳西高山蔬菜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 岳西县科技局储烨 一、产业发展情况 1、产业规模: 全县高山蔬菜面积已达11.5万亩,其中高山茭白5万亩,旱地蔬菜6.5万亩,年产鲜菜约18万吨。 2、品种结构 以市场为导向,以优质、高效、特色、安全为目标,以适应生态条件为前提,开展高山蔬菜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目前,高山茭白、四季豆、辣椒、萝卜、番茄等蔬菜已成为我们有主打品种,尤其是高山茭白、四季豆已成为产销两旺的主导品种,今年高山茭白、四季豆总面积7.5万亩,产量约12万吨。“一品种为主导,多品种为补充”的品种格局已经形成。 3、组织农民 我县蔬菜产业各类经合组织已发展到65个,会员1.2万人,经营蔬菜面积达4.1万亩。这些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基地、指导生产、打造品牌、拓展市场、组织销售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主要做法 1、各级关怀 多年来,省委、省政府一直把岳西县列为省委书记和省委办公厅扶贫联系点。上级科技和农业部门领导对岳西倾注了关怀之情,从项目、资金等诸多方面对高山蔬菜产业予以大力扶持。 2、行政推动 岳西县委、县政府一直把高山蔬菜产业摆在重要位置,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不仅带头调研、一线指导,还坚持每年主持召开两次以上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高山蔬菜产业发展工作,协调解决资金、技术力量等农户关注的难题,县农委、财政、扶贫等部门齐抓共管,全县上下形成了共同推动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和工作格局。 2006年,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茭白产业发展的决定》。近四年,共安排850万元财政扶持资金,扶持蔬菜产业发展。 3、打造品牌 2001年,岳西高山蔬菜即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大别山”牌商标。在萝卜、西红柿、四季豆等六个品种通过国家绿色认证以后,又积极推进了4万亩茭白产品(产地)无公害认证以及四达公司、云峰公司有机茭白、四季豆产品认证。引导有关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对全县高山蔬

粤供港蔬菜营销渠道分析

粤供港蔬菜营销渠道分析 摘要 蔬菜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蔬菜的营销渠道有别于一般商品的营销渠道。广东供应香港蔬菜这一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条相对高效营销渠道。通过这条渠道进入香港市场的蔬菜,在质量安全、品质等各方面的合格率都有较高的水平。本文通过分析粤供港蔬菜营销渠道现状,探讨这一渠道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营销渠道;蔬菜;效率;蔬菜品质

Analysis on Vegetables Marketing Channels of Guangdong to Hong Kong ABSTRACT The particularity of vegetables determines its differences of marketing channels from common products. V egetable industry in Guangdong that serves Hong Kong market has formed relatively efficient marketing channels through years’ development.Those vegetables supplied from this channel, high in quality, has a high-pass rate.This passage aims to analys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marketing channel,and then put forward some pertinen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marketing channel; vegetables; efficiency; quality of vegetables

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2018第三次修正)

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2018第三次修正) 【法规类别】进出境动植物检疫 【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第240号令 【发布部门】海关总署 【发布日期】2018.05.29 【实施日期】2018.07.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 (2009年9月1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120号令公布根据2018年3月6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96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8年4月28日海关总署令第238号《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8年5月29日海关总署第240号令《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保障供港澳蔬菜的质量安全和稳定供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供港澳新鲜和保鲜蔬菜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海关总署主管全国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 主管海关负责所辖区域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海关对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以下简称种植基地)和供港澳蔬菜生产加工企业(以下简称生产加工企业)实施备案管理。种植基地和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向海关备案。 第五条种植基地、生产加工企业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供港澳蔬菜质量安全负责,种植基地和生产加工企业应当依照我国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种植、生产加工活动,建立健全从种植、加工到出境的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和质量追溯体系,保证供港澳蔬菜符合香港或者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相关检验检疫要求。香港或者澳门特别行政区没有相关检验检疫要求的,应当符合内地相关检验检疫要求。 第六条海关对供港澳蔬菜种植、生产加工过程进行监督,对供港澳蔬菜进行抽检。 第七条海关对供港澳蔬菜建立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制度。 第二章种植基地备案与管理 第八条主管海关对种植基地实施备案管理。非备案基地的蔬菜不得作为供港澳蔬菜的加工原料,海关总署另有规定的小品种蔬菜除外。 第九条种植基地、生产加工企业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下简称种植基地备案主体)应当向种植基地所在地海关申请种植基地备案。 对实施区域化管理的种植基地,可以由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向海关推荐备案。 第十条申请备案的种植基地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