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期末整理

西方经济学期末整理
西方经济学期末整理

西方经济学(微观)期末整理

题型:

1、名词解释(3分*5=15分)

2、判断分析(5分*4=20分)

3、计算题(5分*1=5分;10分*2=20分.总计25分)

4、画图分析(10分*4=40分)

总复习:

导论

一、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待补充)

实证经济学研究经济运行规律,不涉及评价问题,规范经济学是对经济运行进行评价。

实证经济学说明和回答的问题是,经济现象“是什么”,即经济现象的现状如何,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如果选择了某方案,后果如何等。至于是都应当作出这种选择,则不做评论。

规范经济学就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种标准。它力求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即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选择,而不做另外的选择,它涉及是非善恶、应该与否、合理与否。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伦理道德观点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看法。例:收入差距是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

最低工资法引起失业:实证分析像科学家

政府应提高最低工资:规范分析像决策者

二、比较静态分析

就是分析在已知条件发生变化以后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在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即对经济现象有关变量一次变动(而不是连续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比较静态分析不考虑经济变化过程中所包含的时间阻滞。例如,已知某商品的供求状况,可以考察其供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和需求量。现在,由于消费者的收入增加而导致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从而产生新的均衡,使价格和需求量都较以前提高。这里,只把新的均衡所达到的价格和需求量与原均衡的价格和需求量进行比较,这便是比较静态分析。

供求理论

一、相关概念

○1需求: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它是购买欲望与货币支付能力的统一,是一种有效需求。

○2需求量:指在某一特定价格水平时,消费者计划购买的量,是在一个特定的价格点上对应的需求数量。

○3供给:生产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并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4供给量:指某种商品在某一特定价格水平时,生产厂商愿意或计划供给的商品量。

○5均衡: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

○6市场均衡:需求和供给两种力量出现相互一致或平衡的状态。

○7弹性:某一经济变量对另一经济变量的变动所作出的反应的程度或敏感程度。即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比。

○8需求的价格弹性: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的程度。

○9需求收入弹性:又称收入弹性。指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即以收入变动的比率去除其所引起的需求变动量变动的比率。

10需求的交叉弹性:指在相关的两种商品中,由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的比率○

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1供给弹性:是供给价格弹性的简称。反应某一商品的供给量对它本身的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12点弹性:指商品的价格发生趋于无穷小的微量变动,因而在需求曲线上的某一○

点在发生变动时,商品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程度。

13弧弹性:指在商品价格变动幅度较大时,用需求曲线上的一段弧来表示商品需○

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二、画图分析

1、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需求变动,供给变动,两者同时变动,并用文字说明,总结出结论。)

○1供给不变时,需求的变化

供给不变,需求增加供给不变,需求减少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同方向变动。

○2需求不变时,供给的变化

需求不变,供给增加需求不变,供给减少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产量的同方向变动。

○3供给和需求同时变化

供给和需求同时增加

供给增加,需求减少

例:夏天,地震摧毁了几家冰淇淋生产厂

地震,影响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供给减少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交换量减少

结论:需求量减少,需求未变

2、税收负担,结合需求供给弹性,并考虑极端情况(消费者完全负担,生产者完全负担)

P0为没有征税时的价格;P1为征税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P2为征税后生产者得到的价格。

究竟是消费者负担多,还是生产者负担多,关键取决于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陡峭程度,即斜率大小。

3、价格限制,最高与最低限价

○1最低限价分析:农产品支持价格

○2最高限价分析:限制价格

5、图形分析需求与需求量,供给与供给量(略)

三、计算题:

1、求均衡价格/产量

2、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根据几何图形的面积)

3、税收负担(一般情况会考向生产者征税,求生产者和消费者各自负担的份额)

4、弹性计算(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供给弹性,弧弹性,交叉弹性,点弹性)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相关概念

○1基数效用论:是用于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它以数字为计量单位来衡量

消费者的满足程度,其效用量随着消费者所消费的商品量的变化而变化。基数效用论采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并认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边际效用:指特定时间内,消费者每增加(减少)一个单位商品所获取的效用的总和。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根据基数效用理论,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因素,人们从每单

位消费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是逐渐减弱的。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的连续增加,商品带来的边际效用递减的这种现象叫做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4序数效用论:也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它根据消费者的偏好程度排列

顺序或等级来衡量商品的效用。

○5消费者剩余:是指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消费者为购买特定数量的某

种商品而愿意付出的总价格与其实际购买该商品时所花费的总支出之间的差额。○6消费者均衡:是指在一定收入在一定价格下购买一定数量商品去的最大满足(总效用极大)的状态,其必要条件是:MUX/PX=MUY/PY.

○7边际替代率:是指消费者在保持相同的满足程度时,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与必

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数量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MRSxy=Δy/Δx。Δx表示X 商品的增加量,Δy表示Y商品的减少量。

○8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由于生理或心理的原因,以及物品本身用途的多用性,

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在连续增加某一种商品时,消费者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数量是递减的。

○9替代效应:指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商品相对价格发生变动而导致消费

者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10收入效应: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实际收入变动所引起的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的○

变动。

○11恩格尔曲线:表示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下,消费者对某一商品的需求量。

二、画图分析

1、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的最优组合条件,利用无差异曲线与收入预算线分

析消费者均衡

如图:收入限制线可能与许多无差异曲线相交,然而只能同一条无差异曲线相切,它们相交或者相切,表示在收入限制下可以买到这些交点或切点上的商品组合,如果他们既不相交也不相切,表示收入有限,无法买到这些无差异曲线上的商品组合。收入限制线和无差异曲线焦点上的商品组合不是收入限制下满足成都最高或者效用评价最高的商品组合,只有两者切点上的商品组合才是收入限制下满足程度或效用最高的商品组合。

2、图形解释需求曲线上每一点都是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点

3、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1正常商品价格变动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同价格成反方向变化,收入效应同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因此,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收入效应改变效用水平

?替代效应不改变效用水平

○2低档商品价格变动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低档商品的替代效应同价格成反方向变化,收入效应同价格成同方向变化,但是,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因此,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正常商品与低档商品的区别不在于替代效应而在于收入效应

○3吉芬商品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但是,它的收入效应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从而使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因此,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上倾斜的特殊形状。

吉芬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它必须是劣等品(低档品)

2.它必须在消费者总支出中占很大的比重

注意:

吉芬商品一定是低档商品,但低档商品并不一定是吉芬商品

与正常商品相区别的是低档商品,而不是吉芬商品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需求价格弹性为正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需求价格弹性为0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需求价格弹性为负

4收入变化时通过收入——消费线推导恩格尔曲线

恩格尔曲线表示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下,消费者对某一商品的需求量

价格变化时通过价格—消费线推导恩格尔曲线。

三、计算题

1、求消费者均衡(Mux/Muy=PX/PY;PX.X+PY.Y=M)

2、求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生产理论

一、相关概念

○1生产函数:它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最大

产量之间的函数,通常以Q=f(L,K)表示,其中Q代表能够生产的最大产量,L代表劳动投入数量,K代表资本投入数量。常用的生产函数有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可变比例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2技术系数:各种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生产中的配合比例是不同的,我们把产品

生产中所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配合比例称为技术系数。技术系数可以分为固定比例和可变比例。具有固定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就是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即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当产量发生变化时,各要素的投入量以相同的比例发生变化。如果产品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可以改变,这种技术系数就成为可变技术系数,具有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就是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生产理论主要研究技术系数可变的情况。不同的生产要素不理,可以生产不同量的商品,也可以生产同量商品。

○3生产可能性曲线:即等产量线,在长期生产理论中分析两种可变要素投入组合。

它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所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各种可能的不同组合点的轨迹。

○4边际转换率:(长期生产理论中)又称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即在维持产量

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以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等产量线上某一点的劳动与资本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等产量线上该点斜率的绝对值,也等于该点上两种投入要读的边际产量之比。表达式为:MRTSlk= —ΔK/ΔL=—MPL/MPK

○5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每单位该要素所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逐渐减少的。

○6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理论中的核心规律,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连续投入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树立那个不变的生产要素的生产过程中,随着这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最初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量是递增的,但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值后,增加以单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量是递减的。这也是边际产量曲线先上升后下降的原因。

○7长期:指厂商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时期。

8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所有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期。

9生产的经济区域:将等产量线上所有切线斜率为无穷大的点和切线斜率为零的点与原点连接起来就构成了经济学意义上的两条脊线,脊线所包含的区域叫做生产的经济区域。在这一区域内,等产量线的斜率为负值,生产者可以通过增加一个生产要素而减少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做法保持产量不变。

10等成本线:指在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前提下,厂商以一定的资金支出购买的两种可能组合的轨迹。数学表达为:C=Px .X+Py .Y

11边际报酬:指所有生产要素以同样比例发生变化与产量变化比例之间的关系,它属于长期生产的概念,具体可分为三种情况: 递增:指产出变化比例大于投入变化比例的情形。 不变:指产出变化比例等于投入变化比例的情形。 递减:指产出变化比例小于投入变化比例的情形。 二、 画图分析

1、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边际/平均/总产量的关系 总产量(Total Product )TP

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 )AP 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 )MP

60

10

20 30

L TP

AP =L

TP MP ??=

1总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 总产量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值就是该点的边际产量值。当边际产量为正时,总产量是增加的;当边际产量为负时,总产量是减少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我们还看到,在总产量的上升阶段,最初总产量以递增的比率上升,那么边际产量曲线上升。当总产量曲线的斜率在拐点B 达到最大是,边际产量在F 点达到最大。然后,总产量曲线以递减的比率上升,边际产量曲线下降。直至总产量曲线在D 点斜率为零,边际产量曲线和横轴相交。 ○

2总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 总产量曲线上的任意一点与坐标原点相连的线段的斜率就是该点的平均产量值。因此,当平均产量值在E 点处达到最大值时,总产量曲线必然有一条从坐标原点出发的最陡的切线,相切于总产量曲线的C 点。 ○

3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 两者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E 点,在E 点之前,边际产量线高于平均产量线;在E 点之后,边际产量线低于平均产量线。两者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是无论上升还是下降,边际产量线的变动都快于平均产量线的变动。 一种可比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

第一阶段:劳动量从0到4。此时不变要素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只要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就可以增加总产量。

第二阶段:劳动量从4到8。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增加可变要素仍然可以增加总产量,但总产量以递减的比率增加,而且在8的时候达到最大值。

第三阶段:8以后的区域。这是相对于不变要素而言,可变要素太多,即使可变要素是免费的,有理性的厂商也会减少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以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变动要素条件下的最优要素投入量的原则: 边际产值=边际产量×产品价格=要素价格

为最后一个单位的要素所生产的产量的单位成本恰好等于产品的价格。

该资源最后增加的一个单位所提供的效益正好等于为该一个单位资源所做出的牺牲。

2、长期生产,两种变动要素的最优组合(分别考虑产量最大,成本最小两种情况)

○1成本既定的条件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

边际产量

要素价格

产品价格= 产品价格=边际成本∴MC

P =即:

此时成立的条件就是:MRTSxy=MPX/MPY=PX/PY或者:MPX/PX=MPY/PY 在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如果两种变动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大于两种要素的价格比率,那么厂商应增加X要素而减少Y要素,直至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同两种要素的价格比率相等为止,反之亦然。

○2在产量既定的条件下,成本最小的组合。

此时成立的条件同样是:MRTSxy=MPX/MPY=PX/PY或者:MPX/PX=MPY/PY

三、计算题:

1、短期生产:求平均产量,边际产量,总产量最大;求要素价格

P.MP=W时最优

2、、长期生产:求产量最大,成本最小时的均衡条件。

MPX/MPY=PX/PY时最优

成本理论

一、相关概念

○1机会成本:对企业而言,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

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2显性成本:指企业财务上已经显示出来的会计成本。主要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3隐性成本:指企业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成

本,或者称作应当支付而未支付的企业自有资源的机会成本。包括两个项目:一是企业自己提供资源所必须支付的费用,如企业自有资金的利息,企业主应得的薪金。二是作为成本项目记入账上的长发、机器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4短期成本:指企业只是调整某些要素量而其他要素不变时发生的成本。

○5长期成本:指在技术条件和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企业调整所有要素量所发生的成本。

○6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提供的生产要素所支付的费用,是隐性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7经济利润:企业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经济利润也被称

为超额利润。由于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因此当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时,厂商仍然得到全部的正常利润。

○8规模经济:指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

益得到提高,或者说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成本增加的倍数。反之对应的则是规模不经济。

二、画图分析

1、短期各成本曲线关系

TFC曲线是一条水平线,他表示在短期内无论产量如何变化,TFC是固定不变的。

TVC在产量为Q1时存在着一个拐点,在这个拐点之前,TVC的增量是递减的,即斜率是递减的,在这个拐点之后,TVC的增量是递增的。其原因在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

TC通过把每一产量水平上的TFC和TVC垂直相加而得。

AFC是一条向横轴和纵轴渐进的双曲线,因为AFC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

A VC,AC,MC都是呈U型,即随着产量的增加先降后升,这种U型特征也是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

○1总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

TC曲线上任意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就是该产量的平均成本。因为AFC曲线呈下降趋势,所以,随着产量的增加,AC与A VC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不断减少。从原点到4点连线处斜率最小,因此平均成本AC有最低点;从原点到3点连线处斜率最小,因此平均可变成本A VC有最低点。AC的最低点与A VC的最低点不在同一条垂直线上。

○2总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总成本曲线在1点的斜率最小,对应MC的最低点。MC曲线先下降后上升,TC 和TVC曲线的斜率也由递减转为递增。

○3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的关系

A VC和AC下降慢于MC,MC先与A VC交于A VC的最低点,再与AC交于AC 的最低点。

○4AFC,A VC,AC,MC的几何推导

2、长期成本曲线(如何由短期成本曲线推导)

○1长期总成本

厂商可以在任何一个产量水平上,都找到相应的一个最优的生产规模,都可以把总成本降到最低水平。

LTC是无数条STC的包络线(Envelope Curve)。在这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都存在着LTC和STC的相切点,该ST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总成本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低总成本。

LTC曲线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其斜率先递减,经拐点后变为递增。

LTC与STC曲线的形状极为相似,但是他们的决定因素不同:STC曲线的形状是由于可变要素的边际收益率先递增再递减决定的,而长期中由于所有的投入要素都是可变的,所以LTC曲线的形状是由投入要素的规模报酬先递增再递减决定的。另外,由于长期中不存在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所以,LTC曲线从原点开始,而不是像STC曲线那样从固定成本的纵轴截点开始。

○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在长期生产中,厂商总是可以在每一产量水平上找到相应的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

LAC曲线是无数条SAC曲线的包络线。在这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都存在LAC和SAC的相切点,该SAC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相应的最低平均成本。在LAC的下降段,LAC相切于所有相应的SAC最低的左边;在LAC的上升段,LAC相切于SAC最低点的右边;在LAC的最低点上,LAC相切于相应的SAC 的最低点。

LAC与SAC曲线相似,都是呈U型,但是决定因素不同:SAC曲线呈U型是由短期生产函数中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而长期中LAC曲线呈U型则是由长期中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决定的。在Q1所对应的E点左侧,LAC曲线呈规模内在经济状况,右侧LAC曲线呈规模内在不经济状况。

○3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LMC不是SMC的包络线,LMC的任一点总是与某一特定的SMC相交,交点所代表的产量即是LAC与SAC相切之点的产量。

LMC呈U型,它与LAC相交于LAC的最低点。

○4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关系

在每一个产量点上,都存在一个LTC曲线与相应的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TC曲线的相切点,一个LAC曲线与相应的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的相切点,以及一个LMC曲线与相应的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MC曲线的相交点。即图中Q1产量水平下,A、B、C三点处于同一条垂线上。

长期成本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与短期成本曲线上的某一点相对应,但短期成本曲线上并非每一点都与长期成本曲线上的某一点相对应。

市场理论

南开2020年秋季考试《管理经济学》期末“作业考核(线上)99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20年度春季学期期末)《管理经济学》 企业的定价方法与实践 摘要:实物期权方法是当今投资决策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对于不确定环境中的战略投资决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小微企业在网络信息化及时便利、网络数据传导准确安全、企业成本低廉的环境下发展迅速,已俨然成为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通过对小微企业的了解以及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的概述,分析基于实物期权的小微企业的价值评估及其案例,对实物期权法与小微企业之间的联系进行相关阐述并论证。 关键词:小微企业;实物期权;定价 引言 小微企业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也是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转型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现阶段,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存在企业数量较多,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帮助和引导。在此情况下,对小微企业的价值和未来发展有明确的认识能更加有针对性地提高小微企业的发展水平。所以,本文中研究的是如何通过实物期权定价评估使小微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对社会的经济活力和国家的整体进步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小微企业特征与发展现状

(一)小微企业的经营特征 对于小微企业的定义一般认为有两种:其一,经济学家郎咸平提出的,认为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其二,可以定义为“小型微利企业”。 小微企业的产量较少,由于资金比较节省,管理的周期低,收益效率比较快。企业的模式小,管理决策的权力极度集中,但凡是小型企业,基本上都是独立自主管理经营,所有权和经营治理权合二为一,既可以节约所有人的观察资本,又对公司加快速度决定策略有帮助。 小微企业对市场改变的适应能力强、制度灵敏,能充分发扬“小却专,小而活”的特点。小型企业由于自身结构小,在自身的财力方面有限的情况下,在同一種商品中,无法和批量生产的大型企业竞争。所以,更多的情况是将小微企业有限的财力和资本投入到大型企业所忽略的狭缝市场中,通过对这些狭缝市场的占领,不断强化自身实力和商品质量,进一步获得企业竞争力。 小微企业抵挡管理危险的能力低下,本钱单薄,聚资能力差。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都采用了向银行借贷的方式,可是银行在借贷的时候往往会考虑这个企业的实力,所以会将更多的资金投到大型公司,很多小型企业就很难通过银行贷款让自己得到发展,中小型企业的被拒绝率可以说是高达一半以上。 (二)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

网络经济学期末复习汇总

网络经济学期末复习汇总 1、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人们的注意力,而不是用来消费注意力的内容,将成为商业模式价值的源泉。” 在网络经济中注意力之所以成为竞争目标,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①工业文明形成生产过剩导致竞争目标转移; ②在网络经济时代,信息量的爆炸发展导致注意力的相对短缺; ③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获取注意力提供了条件和手段。 2、网络经济学具有以下两个主要特点: ①以网络的视角分析经济:网络经济学不应只是特定领域的行业经济学; 网络经济学是一种趋势经济。 ②网络经济与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发展紧密相关: 网络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直接源于信息技术的进步; 信息技术仍然处于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过程中。 3、网络是由互补的节点和链构成的。 网络重要且鲜明的特征是不同的节点和链之间的互补性。 网络提供的服务需要两个或更多的网络组成部分。 4、外部性是指一个市场参与者(个人、家庭、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影响到了其他 人或公共的利益,而行为人却没有因该行为作出赔偿或得到补偿。 5、网络外部性:当一种产品对用户方的价值随着采用相同产品或可兼容产品的用户增加而增大时,就出现了网络外部性。也就是说,由于用户数量的增加,在网络外部性的作用下,原有的用户免费得到了产品中所蕴含的新增价值而无需为这一部分的价值提供相应的补偿。 6、网络外部性的分类:直接网络外部性和间接网络外部性;正的网络外部性和负的网络外 部性。 7、数字产品的分类: ⑴以数字产品的形式和内容作为划分依据:①内容性产品、②交换性工具产品、③数字过程 和服务性产品 ⑵以用户与产品交互为基础来划分数字化产品:①产品的传输模式、②产品的时效性、 ③同一产品的需求数量和使用的频繁程度、④运行性使用。 8、转移成本的构成:①学习的成本、②交易的成本、③机会成本 9、转移成本的分类:①连续成本、②学习成本、③沉没成本 10、锁定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从一个系统(可能是一种技术、产品或是标准)转换到另一个系统的转移成本大到转移不经济,从而使得经济系统达到某个状态之后就很难退出,系统逐渐适应和强化这种状态,从而形成一种“选择优势”把系统锁定在这个均衡状态。 11、锁定的形成因素: ①网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资产专用性、②不确定性、③有限理性和群体决策。 12、路径依赖表示即使在一个以自愿抉择和个人利益最大化行为为特征的世界中,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次要的或暂时的优势(如一些技术、产品或标准),或是一个看似不相干的事件都可能对最终的市场资源配置产生重要而不可逆转的影响。 13、正反馈就是通常所说的“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即在一定条件下,优势或弱势一旦出现,就会不断加剧而自我强化,出现滚动的累积效果,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赢者通吃、输家出局”的局面。 14、临界容量就是维持均衡的最小网络规模。 15、双边市场应当包括以下三个要素: ①平台企业结构、②交叉网络外部性、③价格结构非中性

管理经济学期末试卷三及答案

管理经济学期末试卷三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需求交叉弹性的三种情况是替代关系、互补关系和。 2. 影响企业定价的因素主要有、市场、。 3. 市场结构模式包括、、、和。 4. 风险具有、、、损失与收益的对称性。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定量预测法 2. 边际成本 3. 撇脂定价 4. 风险损失 5. 货币的现值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简述恩格尔定律。 2. 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之间的关系。 3. 企业的定价目标最主要的有哪些? 4. 简述风险决策的过程。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卡特尔式决策为什么不稳定? 2. 试述投资的特点。 五、计算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某啤酒公司的生产管理部门估计在目前的生产状态下增加一个工人可以增加400瓶的产量,如果不增加工人而增加一台设备则每天可以增加1 200瓶的产量。设备每天的租金为400元,工人的每天工资为35元。 (1)劳动与资本的边际产量各为多少? (2)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多少? (3)目前劳动与资本的组合是否达到最佳状态?如果不是,应该怎样进行

调整?

试卷三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物流效用增长率。 2. 成本、产品属性 3. 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 4. 突发性、可测定性、多变性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定量预测法是根据统计数据,运用数学分析技术,建立表现变量间数量关系的模型进行预测的方法。具体来说,定量预测法又包括趋势外推法和因果预测法两类。 2. 边际成本是指企业在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产生的总成本的增量。 3. 所谓“撇脂定价策略”,又称高价法,即在产品投放市场初期,将新产品的价格定在高于老产品价格多倍的价位上,并且抢占需求弹性小的市场出售,突出“新”给顾客带来的更多效用,以便尽快收回投资,取得相当的利润。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再逐步降低价格,使新产品进入弹性大的市场。这实质上是先高价后低价,尽快收回投资和利润的做法。 4. 风险损失是由风险事件引起的非意愿、非预期的利益减少,包括直接风险损失和间接风险损失两种形态。直接风险损失是指由风险事件导致的有形、可准确计量的损失;间接风险损失是指由风险事件导致的无形、不能准确计量的损失。 5. 货币的现值表示资金发生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序列的起始时刻的现金流量,即相对于某个特定时间序列的起始点开始的将来的任何较早的时间价值。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简述恩格尔定律。 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即一个家庭收入越少,这个家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反之,家庭收入越高,家庭用于食物消费所占的比例则越小。这是因为食品缺乏弹性,收入增加几乎不增加食物的购买,收入增加后增加的几乎都是弹性大的商品。家庭用以购买食物的支出与这个家庭的总收入之比,就叫恩格尔系数。

1452609701管理经济学期末考试题B卷

试卷代码:座位号□□ 2010-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末考试 《管理经济学》试题(B卷) 姓名:班级:学号: 2009年06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随着收入和价格的变化,消费者均衡也发生了变化。假如在新均衡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均低于原均衡状态,这意味着()。 A消费者生活状况有了改善;B消费者生活状况恶化了; C消费者生活状况没有发生变化;D无法判断是否改善。 2.在做管理决策时( ) A.应尽量使用机会成本 B.必须使用机会成本

C.在能确定机会成本的地方,最好使用机会成本 D.因机会成本很难确定,不使用也可以 3.导致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原因是( ) A.因价格变动,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 B.因供给曲线发生位移,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 C.因影响需求量的非价格因素改变,从而引起需求的变动 D.因社会经济因素发生变动引起产品价格的变动 4.短期生产函数的概念是( ) A.生产函数中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 B.生产函数中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不可变的 C.生产函数中有的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可变的,有的固定不变 D.生产函数中仅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可变的 5.假定生产一种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 600元,产品价格为11元/件,变动成本为6元,要求利润为400元,产量至少应达到( ) A.400件 B.500件 C.600件 D.800件 6.垄断性竞争市场结构的特征是( ) A.几家企业出售同质的产品 B.几家企业出售有差别的产品 C.许多企业出售同质的产品 D.许多企业出售有差别的产品

7.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当出现以下哪种情况时,企业将停产。 () A 价格高于AVC曲线的最低点; B 价格等于AVC曲线的最低点; C 价格低于AVC曲线的最低点; D 价格曲线相切于AVC曲线的最低点。 8. 企业定价的一般策略中,不以下述哪种作为基础?() A 质量 B 竞争 C 成本 D 需求 9.下列产品中,( )的收入弹性最大。 A.大米 B.棉布 C.高级工艺品 D.食盐 10.等产量曲线()。 A.说明为生产一个给定的产出量而可能的各种投入要素的组合 B.除非得到所有要素的价格,否则不能划出该曲线 C.表明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D.表示无论投入数量怎样变化,产出量都是一定的 11.完全竞争厂商在短期内能通过何种手段来获得非正常利润( )。 A.制定一个高于竞争对手的价格

微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

微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整 理 https://www.360docs.net/doc/5d11510469.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引论 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而松散的名词,它可以泛指大量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等,这些材料包含三种类别的内容:一,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二,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三,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2、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演变(4个) 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后(马歇尔《经济学原理》)。3、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第一,在意识形态上,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而加强对该制度永恒存在的信念;第二,总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并把经验提升为理论,以便为改善其运行,甚至在必要时为拯救其存在提供政策建议。(可见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又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 4、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 西方经济学的双重性质可以决定我们对它所应持有的态度:在整个的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性上对它持否定态度,而在具体的内容上应该看到它的有用之处。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由三个层次逐步深入:一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二是分析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三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 2、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 基本假设条件就是“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也被称为“理性人”或“经济人”。它是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前提,它存在于微观经济学的所有不同的理论之中。 3、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15页图2-1 +文字说明) 4、需求曲线?(18页)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个人总结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在其自身的运行中自发产生的缺陷或弊病。 市场失灵的直接原因:自发性、滞后性、不稳定性 市场失灵的表现:1、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均2、公共产品与搭便车3、外部效应4、宏观经济总量失衡 5、垄断与自然垄断 6、信息不对称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规律的科学,是经济学的分支,是论述公共部门所需资源量、公共部门各领域的资源分配以及如何监督资源使用等问题,回答公共部门需要做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的学科。 公共经济的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发展职能,经济稳定职能 第二章 公共品是私人不愿意生产或无法生产或无法全部生产的,必须由政府提供或者政府参与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私人需求和公共需求是共生和互补的关系,由于资源稀缺,必须取舍权衡。 私人品:排他的、具有很强竞争性的物品或服务。(竞争性、排他性) 公共品:有共同受益特征的物品或服务。(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竞争性:人数增加需求增加。无法使每个消费者在利益完整的条件下得到满足。 排他性:拥有者可以完全排除其他人收益 非竞争性: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 非排他性:每个消费者都可以享用,任何消费者无法排除其他消费者从公共品获得利益 私人品的有效供给(横向相加)公共品的有效供给(纵向相加) 公共品提供存在的问题: 1、搭便车:指即使不付费也能享受到公共品的好处。 2、强制乘车:政府使用强制性力量使人们为公共品买单,结果对公共品没有购买意愿的消费者也将被强制征税。公共品的攻击方式:政府、私人部门、自愿 公地悲剧:对于那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由于不能排他,但本身又是竞争性的,可能会存在资源被滥用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材料 西方经济学:研究在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在有限资源的各种可供利用组合中,进行选择的科学第一章导言 重点掌握内容: 一、经济学产生的根源: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它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特点。 相对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是稀缺的。 绝对性:是指资源的稀缺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由于存在着资源稀缺的同时,又存在着资源的浪费,因此产生了经济学。 生产可能线是指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生产两种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结合形成的线。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 为什么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 资源稀缺 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该怎么组合?------------- 资源配置 有时生产的大炮与黄油只能在G点上?------- 资源没得到充分利用,既稀缺又浪费 如何使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达到H点上?------- 经济制度(市场和计划) 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的核心是研究给定条件下的最大化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的配置和资源 的利用。 其中资源配置又称为选择。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具体地说, 选择包括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样三个问题。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 关于定义的内容:①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②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③中心理论为价格理论;④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基本内容: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微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 分利用的科学。 关于定义的内容: ①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②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③中心理论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④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基本内容: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 二者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二者都是实证分析 四、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所谓价值判断就是指对经济事物社会价值的判断,即对某一经济事物是好是坏的判断。 两者区别: 1?是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前者不以价值判断为基础,而后者是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 2?解决的问题不同。前者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而后者解决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3?实证经济学具有客观性,而规范经济学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两者联系:规范经济学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越具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答案(定稿)

《公共经济学》期末考试 一、简答题 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相比,研究的重点发生了那些转向?3 答:公共经济学已经从财政学所主要研究的政府收支问题转向更加注重研究这种收支活动的经济影响;转向分析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绩效水平;转向对各种类型的公共政策进行评价。 2、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28——34 答: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资源配置失效。资源配置失效是由垄断形成的不完全竞争、外部效应、公共产品的存在、市场不完全、不充分和不对称、偏好不合理造成的。 第二,收入分配不公。 第三,宏观经济波动。 3、简述外部效应的含义、如何纠正外部效应?29——30 答:外部效应,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影响,而受影响者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或没有因获得利益而付费的现象。外部效应分为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 纠正外部效应一是根据科斯定律通过重新分配产权由私人交易自行解决;二是进行组织重构,合并与外部效应影响有关的企业;三

是使用矫正性的税收(收费)政策和补贴政策。 4、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7 答: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供给上的非排他性,即受排他成本或技术原因的限制,它很难排除“免费搭车”的问题;二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即增加人消费这一产品并未相应增加其边际成本。 5、财政支出划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分析意义是什么?90 答:第一,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生产和就业有直接影响,对收入分配只有间接影响。转移性支出则恰好相反。 第二,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政府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相对较软。 第三,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较强,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较软。 在公共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大些,政府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公共支出所配置的资源规模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政府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联系政府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政府活动,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政府活动,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需求(Demand)是指市场主体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的对应关系。三个要素:①购买欲望;②支付能力; ③对应关系 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负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商品自身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对价格的预期。 需求规律:在影响商品需求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其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化的依存关系,这就是需求规律。 影响供给的因素: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商品自身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其他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均衡价格:指能够使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的价格。 均衡价格的变动:供求规律: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导致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减少。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减少。当供给和需求同时增加或减少时,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化,均衡价格不确定。当供需反方向变动时,均衡价格与需求同方向变化,均衡数量不确定。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该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或敏感度。需求量的价格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的变化率与其价格变化率的比值。它是指价格变动1%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弧弹性是指需求曲线上某两点之间的价格弹性,即需求曲线上一段弧线的价格弹性。如果价格和需求量的相对变化非常微小,需求弹性就是指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称为点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分类:完全无弹性:需求量不随价格的变化。Ed=0 完全有弹性:价格极小变化会引起需求量极大的变动。Ed=∞ 单位弹性:需求量与价格同比例变动。Ed=1 缺乏弹性: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小(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小于1) Ed<1 富有弹性: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1) Ed>1 决定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 (1)消费者对商品的需要程度。一般必需品的弹性小,而奢侈品的弹性大 (2)商品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比重小的需求弹性小,比重大的需求弹性大 (3)替代品数量和可替代程度。可替代程度高的弹性大,可替代程度低的弹性小 (4)商品用途的多少。用途多的弹性大,用途少的弹性小 (5)消费者调节需求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弹性越大,时间越短弹性越小

公共经济学重要知识点

公共经济学 第一章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 一、资源配置理论(22) 内涵:广义的理解就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理解就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总的说来,资源配置就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以及地区结构,以优化的资源结构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要。 方式: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 二、混合经济的涵义 主要依靠经济组织中的价格体系,同时也采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如税收、支出与管制等,以实现市场稳定与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模式。就是当今各国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 作为经济体制的混合经济,并没有改变社会的基本制度,只就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 三、资源配置原则:效率与公平 效率原则:帕累托效率即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效率:指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经济情况:当经济运行到达该状况时,已经不可能通过重新调整或者交易等手段,来提高某个人的效用或满足感而不降低其她人的效用或满足感。(无法“做到利己不损人”) 帕累托改进:有可能改善某些人所处的情况,同时不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差。 四、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 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垄断、信息不对称、公平分配难题、经济波动 五、市场失灵与公共部门存在的合理逻辑 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优势、公共部门解决外部效应的优势、公共部门可以抑制垄断与鼓励竞争、公共部门可以提供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介入可以促进收入公平分配、政府可以发挥稳定经济功能 六、现实中的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的含义与特点:政府与私人企业的混合;垄断与竞争的混合;多种产权的融合; 市场与政府即“瞧不见的手”与“瞧得见的手”结合;既有私有经济也有共有经济 第二章公共经济主体 一、主体(61-68) 一)政府 政府的基本特征 政府的决策建立在权利的普遍性与强制性的基础上也有强制性、公共性与普遍性。【课税优势;禁止与允许优势;节约交易成本优势;遏制搭便车优势;财务优势;经济权力优势】 从信息上讲,政府采用科层制组织结构,纵向信息流就是主要的。 从动力上讲,政府的动力来源于政治家的政治纲领约束与推动及官僚的升迁欲望。【公民与政治家、政治家与官僚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私人部门 私人部门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可能性

管理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管理经济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研究管理经济学的目的是( A ) A.解决企业决策问题 B.发现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 C.谋取企业短期赢利最大化D.揭示价格机制如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用作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的成本概念是(B A.会计成本B.机会成本 C.固定成本 D.沉没成本 3、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是( C ) A.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B.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上升 C.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 D.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4、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 B ) A.正数 B.负数 C.0 D.1 5、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用下,边际产量会发生递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增加相同数量的产出,应该( C ) A.停止增加可变生产要素 B.减少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C.增加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D.减少固定生产要素 6、当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时,生产处于( C ) A.劳动投入的第一阶段 B.劳动投入的第二阶段 C.劳动投入的第三阶段 D.资本投入的第二阶段 7、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 D ) A.在开始时下降,然后趋于上升 B.在开始时上升,然后趋于下降 C.一直趋于上升 D.一直趋于下降 8、从原点出发与TC曲线相切的直线的斜率( A ) A.等于AC的最低值 B.大于MC C.等于AVC的最高值 D.等于AFC的最低值 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 C ) A.P=AR B.P=MR C.P=MC D.P=AC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题整理

一、名词解释 1增长极: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特定城市的集聚而使经济的高效发展,同时在这种集聚基础上又进一步向外围地区扩散,带动这些地区的发展。 2、产业:是指由利益相互联系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个相关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 3、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 4、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 5、产业集群(cluster ):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6、城乡边缘区:是指大城市建成区外围在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统计学特征方面处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过渡地带。 7、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8、回波效应:是指别国由于“溢出效应”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又会通过进口的增加使最初引起“溢出效应”的国家的国民收入再增加。 二、概念辨析 1经济区域与区域经济 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 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区域经济(regio nal economy )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 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 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 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 增加。经济发展除包含经济增长外,还包含经济结构的变化(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消费结构的改善和升级),社会结构的变化(如人口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寿命的延长,婴儿死亡率的下降)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收入分配的变化(如社会福利的增进,贫富差别的缩小)等。 3、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 主导产业,顾名思义,就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 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 的先导性产业。 三、简答题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

帕累托效率效率最大化 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也就是具有效率的;否则就说明资源配置的状况不是最佳的,也就是缺乏效率的。这就是著名的帕累托效率准则。 效率的实现条件:MSB=MSC (重点) MSB是指人们对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MSC则指的是每增加一个单位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 MSB=MSC 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即帕累托效率的条件是: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结论一种具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可使其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满足这样一种条件,即每一种物品和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社会总效益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总效益(total social benefit,TSB)是指人们从消费一定量的该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社会边际效益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marginal social benefit,MSB)则是指人们对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公共财政的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外部效应的存在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政府拥有强制征税的权力税制设计的巧妙安排各种类型转移性支出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维持总供求的大体制通过制度性安排,使财政发挥某种“自动”的稳定作用 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如造纸厂在生产纸张时,除了生产的纸张以外,对于河流的污染,空气的污染也是一种成本)。 只要一个人和一个企业的行为影响了另一个人或另一个企业,而后者没有为此付费或者收费,外部性就会出现。 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通常指厂商或个人在正常交易以外为其他厂商或个人提供的便利或施加的成本 外部效应的分类方法正的外部效应负的外部效应

管理经济学期末考试题

P47 8. 某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供给曲线如下: 需求:Q D =200-2P 供给:Q S =40-2P (1)该产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销售量是多少? 解:均衡时条件为Q D =Q S , 200-2P=40+2P , P=40,Q=120 故该产品的均衡价格是40,均衡销售量为120。 (2)如果政府限定该产品的最高价格是30元,此时会产生多大的过度需求(或过度供给)? 解:如果政府限定该产品的最高价格为30元,则: Q D =200-20×30=140 Q S =40+2×30=100 Q D –Q S =140-100=40 故产生过度需求数量为40。 P75 1. 市场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市场上汽车的价格弹性为1.2,收入弹性为3 (1)如汽车价格下降3%,市场上的汽车销售量会出现什么变化? 解:∑p=△Q/Q/3%=1.2,△Q/Q=3.6% 所以市场上汽车销售量上升3.6% (2)如居民收入提高2%,市场上的汽车销售量会出现什么变化? 解:∑2=△Q/Q/2%=3,△Q/Q=6% 所以市场上汽车销售量上升6%。 P141 9. 假定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10L 0.5+K 20.5,其中劳动力(L )的价格为50元,资本(K )的价格为80元。 (1)如果企业希望生产400单位的产品,应投入L 和K 各多少才能使成本最低?此时成本是多少 解:∵M P L =Q L = 10L 0.5K 0.5L = 10K 0.5L P L =50 M P K =Q K = 10L 0.5K 0.5K = 10L 0.5 K 0.5 P K =80 ∵成本量最低的条件MP L P L =MP K P K 即 10K 0.5L 0.5 50 = 10L 0.5 K 0.5 80 得出8K=5L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_吐血整理!!!

吐血整理 第一章 一、GDP 与GNP 定义与区别 国内生产总值GDP : 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厂商和个人在国内或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及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外国的本国居民。 国民生产总值GNP: 按照国民原则,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本国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GNP 的一部分可以来自国外。 ? GDP =该国国民在国内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外国国民在本国所创造的最终 产品的总价值。 ? GNP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 +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二、GDP 的三种统计方法 1.增值法(部门法) 基本原则: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的各部门产值来计算GDP ,从生产角度它反映了GDP 的来源。最终产品的价值(GDP )=最终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值。 具体做法: (1)核算的范围:提供物质产品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劳务产品的第三产业。 (2)核算的标的:各部门增加值,即总产值扣除中间产品价值后的余额。 2. 支出法 基本原则: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从最终产品的购买者角度:消费者C;厂商I;政府G;进出口部门X-M 公式:GDP=C+I+G+(X-M ) 3. 收入法 基本原则:从生产要素投入市场的角度加以统计。 任何产品和服务出售后获得的收入,并定会通过厂商分配到各种生产要素中去。 公式:GDP=C+S+T 三、其他经济指标 1. NDP :国内生产净值=GDP -(固定资产)折旧 2. NI :国民收入=工资+利润+利息+租金+非公司企业收入=GDP -(固定资产)折旧-间接税 3. PI :个人收入= NI — 转移支出+转移收入 转移支出: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 转移收入:退伍军人津贴、失业救济金、养老金、职工困难补助等。 4.DI :个人可支配收入= PI -个人所得税=个人消费+个人储蓄+消费者所付利息 四、GDP 的价格矫正指数 名义GDP :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 :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 DP G DP 实际名义价格矫正指数 GDP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 一、名词解释:(考5) 帕累托最优:指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达到了高效率时,一部分人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部分人的处境恶化为代价。这种状态就被称为帕累托最优。(P21) 政府失灵:是指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供给水平不能使个人的需求在现代化议制民主政治中得到很好的满足。具体体现在供给数量过多、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表现在:信息有限;对私人市场反应的控制能力有限;决策时限与效率的限制;政治决策程序的局限性;成本过大) 公共选择:是使用经济学的一系列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政府决策制定的过程,研究在既定的社会公众偏好和政治程序下,政府的决策是怎样制定出来的以及如何改革政治程序和改进决策结果。公共选择理论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是对投票及相关决策程序的研究,是用经济学的工具揭示公共产品供应和分配的政治决策过程。 用脚投票理论:以自由迁徙为前提,每个居民从个人效用最大化出发,不断迁徙,只有当其个人迁徙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一致时才会停止寻找最佳的地方政府的努力而定居下来,迁徙的根本目的是在公共产品与货币收入中进行选择。 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共同利益的人们,为了共同的目的而结合起来,并试图通过影响政府的公共政策实现自身利益的社会集团。它与政党的不同之处在于,利益集团的领导人并不执掌政治机构的权力,但他们通过对政府官员、投票者施加各种压力和影响,以谋求对其成员有利的提案的支持。 外部效应:也称外部性、外溢性、外部经济性或外部不经济性,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会使这种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的第三者无端收益或受损。包括正的外部效性和负的外部效性。它是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政府运用财政支出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的一个重要领域。 国家预算:是指政府,也即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在每一个财政年度的全部公共收入和支出的一览表。换言之,国家预算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公共收支计划的总和。它的主要功能有: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政策取向;对政府规模的控制;是监督和调节国民经济、实施反周期的宏观调控的有力武器。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关立法手段建立专门资金,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和机会时提供基本生活上的物质帮助的形式与制度。社会保险主要由退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构成,其享受者以对社会尽义务为前提,是社会保障的主干部分。 林达尔均衡:即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主动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或劳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这在公共部门经济学中被称为“林达尔均衡”。 拉弗曲线:在一定限度以内,税收收入将随税率的提高而增加,因为税源不会因税收的增加而等比例地减少;当税率超过了这个限度,继续提高税率,则税收收入不但不能增加反而会下降。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P193)

管理经济学期末试卷一及答案

管理经济学期末试卷一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管理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有、、。 2. 影响需求数量变动的因素有、消费者收入水平、、、广告费用和消费者预期等。 3. 技术进步可分为资本使用技术型进步、和。 4. 影响投资收益的因素有现金流出、和。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收入效应 2. 需求交叉弹性 3. 机会成本 4. 尾数定价 5.风险识别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是否存在特例?简要说明。 2. 简述等产量曲线的类型。 3. 市场结构可分为哪几类? 4. 简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短期成本数据的收集和调整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 增量分析法与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什么情况下适用增量分析法?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彩电市场的竞争 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的彩电拥有率已经达到了96.3%。单从拥有率看,我国城市电视机市场已经饱和。从电视机拥有量看,当前城市居民家庭中拥有1台彩电的家庭比重为63.7%,约有3成的居民家庭彩电拥有台数超过两

台以上。从全国范围看,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城市居民家庭彩电拥有率基本接近,主要区别在于所拥有的彩电品牌、大小和类型。 1996年由长虹开始挑起价格战,中国彩电业进入一个微利行业时期,市场对企业不断进行大浪淘沙,据信息产业部资料显示,1995年我国有91家彩电企业,产量超过100万台的有10家;到2002年底,超过100万台生产规模的企业仍然有10家,但总数量却减少到了68家。据分析,正是6年多的彩电价格竞争促使市场大踏步向强势品牌集中。长虹、TCL、康佳、创维、海信、上广电等占据了中国彩电80%以上的市场。进入2003年更是已不到50家,而被淘汰的18家彩电企业腾出来的市场份额基本上都被前五名的彩电巨头分食,这样又拉动了中国彩电业几大巨头业绩的回升。有专家认为未来我国电视机市场主要由三类企业构成。第一类是目前生产规模巨大的企业,它们的产品线完整,生产成本低、销售渠道覆盖率高,具有良好的品牌知名度,这类企业将维持在两三家。第二类企业是目前占据着电视机高端市场的国外品牌。它们的品牌形象好,产品技术领先,获取的单台利润较高。这些国外品牌的产品市场主要集中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市场。第三类企业是以边缘市场为主的企业。这些企业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主要面对价格敏感度较高的城市边缘消费群体和农村市场。这类企业一般不重视品牌宣传,但较为重视经销渠道的建设。这三类电视机生产企业总量预计将维持在15家左右,由于总体市场产销趋于平衡,所以市场竞争格局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会保持较为平稳的态势。 问题: (1)用需求弹性分析如果彩电成本上涨一成,彩电企业会怎么做? (2)如果你是某彩电企业的老总,会怎么做?

经济学期末复习

?1、边际效用是指( b )。 ? A 总效用除以消费数量 ? B 消费量的变动引起的效用的变动? C 消费物品的增量 ? D 效用的变动引起的自变量的变动?2、如果MUx/Px>MUy/Py ,则 ( a )。 ?A、增加x的购买B、增加y的购买 ?C、减少x的购买,增加y的购买 D、消费者总效用达到最大化 ?3、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1.5元,商品Y 的价格为1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得到最大效用的时候,商品Y的边际效用是30,那么商品X的边际效用应该是( c ) ?A 20 B 30 ?C 45 D 50 ?4、右图中消费者可能线由AB移到AB1,

说明( b )。 ?A 收入发生变化 ?B 收入不变,Y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C 收入不变,X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D 收入和价格都发生同比例变化 ? ?5、如右图中的无差异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A,B,C的效用不同 ?B 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是A<B<C ?C A,B,C表示的三种商品组合满足的顺序和程度相同 ?D A,B,C各商品组合表示的顺序不同,程度相同

? ?6.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c ) ?A.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B.取决于它的价格 ?C.不可比较 D.可以比较 ?7、消费者剩余是(d) ?A.实际所得 ?B.主观感受 ?C.没有购买的部分 ?D.消费剩余的部分 ?8.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b ) ?A.可以替代的

?B.完全替代的 ?C.互补的 ?D.互不相关的 ? ?9.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为-1/4,这意味着消费者愿意放弃几个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d ?A.5 ?B.1 ?C.1/4 ?D.4 ?1、下列符合边际效用含义的正确说法是(bc )。 ?A 李君吃第五个面包时所获得的总满足程度 ?B 李君每吃掉一个面包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C 消费量的变动所引起的效用的变动?D 消费一定量面包所得到的平均满足程度 ?2、同一平面的无数条无差异曲线表明(a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