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人心理护理论文

传染病人心理护理论文
传染病人心理护理论文

传染病人的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218-01

【摘要】了解病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加强沟通交流,根据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优质服务,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传染病人心理护理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制度由过去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包括患病的人和健康的人)。护理的目的是满足人的生命全过程——生、老、病、死的护理需要,护理的任务主要是维护人的心身健康,预防疾病、参与诊治、照护病人以及指导康复等。为此,护理活动中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深入了解病人的生理、心理状况,以娴熟的技术为病人解除机体的病痛,只有使生理护理和心理护理两者融为一体,才能真正提高护理工作的效果。虽然合理治疗对传染病至关重要,但心理护理对传染病患者来说更是不可缺少的。

1 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修养

传染科的患者来自社会的不同层面,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教育水平、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生活经历、兴趣、爱

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传染病是各种致病性的病原体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常可迅速传播, 在一定外界环境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 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传染病区别于其他疾病的重要临床特点是其具有传染性, 因而往往造成病人的心理反应错综复杂、心理压力较大。在传染病的临床疗工作中, 心理护理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临床观察结果表明, 传染病病人除具有一般内科病人的心理特征外, 还有其特殊的心理表现。下面我主要介绍传染病病人的心理反应特点及心理护理措施。 一、传染病病人的心理反应特点 1、恐惧心理这种心理常见于首次患病且确诊病情的病人。乙肝患者普遍存在恐惧、焦虑情绪。主要与乙肝的传染性有关。有些患者不理解隔离的目的和意义,觉得医护人员害怕他们、嫌弃他们,亲朋好友也疏远他们,患者感到自己处于一种独立无援的境地,加重了恐惧心理。有些患者担心疾病的治疗,预后和转归以及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因此,常常表现出心事重重、忐忑不安的焦虑情绪。此时期病人比较敏感, 医务人员的言谈举止均影响病人的情绪。(举例) 2、不安全感、多疑心理有些传染病病人在住院期间害怕再染上其他传染病, 因而在病室内过分小心谨慎, 过分疑虑, 不敢活动, 不敢接触病室内的各种物品。(举例) 3、孤独心理这种心理常见于住院病人。由于传染病室对病人实施严格隔离, 住院病人的动常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加之严格的探视、陪侍制度, 病人不能经常与家人和朋友见面,病人之间因病种的不同也不能相互来往。这样, 病人往往感到生活单调乏味、精神空虚无聊, 因而产生孤独感。(举例) 4、急躁、担忧心理这种心理常见于慢性传染病病人。由于住院时间长、病情易反复、情绪易波动, 甚至性格发生改变。病情反复时情绪难以控制, 或消沉哭闹, 甚至不配合治疗, 直接影响病人的康复。(举例) 5、悲观、绝望心理这种心理多见于病程长、病情重、经济条件差的病人。18--30岁的青年患者也有悲观绝望的情绪。未婚青年担心由于乙肝的传染,影响个人问题的解决;已婚青年担心婚后的幸福及家庭的破裂。由于病痛长期折磨, 经济难以承受, 造成思想负担沉重, 终日烦躁不安, 情绪不稳定从而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举例) 6、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常见于出院病人。传染病人出院时仍担心有传染性, 出院后会传染给亲人和朋友, 更担心因患过传染病而影响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 此时病人心理复杂, 表现为忧虑不安, 过多询问。(举例) 二、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通过语言行为影响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使病人的精神和身体状态得到改善而达到治疗目的。心理护理对传染病病人的治疗过程及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是传染科护士必须掌握的学科。 1、准确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准确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前提。医护人员对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及情绪变化要掌握、理解、同情, 细心观察病人心理变化的各种因素, 要针对病人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护理。可以通过接触病人, 细致观察病人的表情、言语及行为或与病人交谈,直接了解其心理活动。也可以通过阅读病历, 了解病人症状及治疗情况、职业文化程度、兴趣等, 此外还可向家属了解病人提出哪些问题及要求, 间接了解其心理活动。然后把看到的听到的、观察到的, 能反映病人精神状态的情况加以分析、判断、推理, 从而准确地分析了解病人的真实心理。 2、注重语言修养语言可以治病, 也可以致病, 甚至致命。关心体贴患者乙肝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特别敏感:因此,护士应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用亲切的口吻、

护理本科护理心理学在线练习 答案

(一) 单选题 1. 创伤病人的心理特点()。 (A) 情绪休克 (B) 紧张 (C) 恐惧 (D) 否认 (E) 抑郁 参考答案: (D) 2. 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常因一些小的事与人吵闹,其心理特点属于()。 (A) 情绪不稳、易激惹 (B) 敏感多疑 (C) 淡漠 (D) 攻击 (E) 否认 参考答案: (A)

3. 理化因素包括()。 (A) 交通意外 (B) 工伤事故 (C) 各种烧伤 (D) 温度,噪声和有机化合物 (E) 呼吸道阻塞 参考答案: (D) 4.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霍妮指出依赖性格的个体有以下特点()。 (A) 深感自己软弱无助 (B) 有“我多渺小可怜”的感觉 (C) 需要自己拿主意时便一筹莫展 (D) 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 参考答案: (D) 5. 对于病人而言,最重要和最优先的需要常是()。 (A) 生理的需要 (B) 爱与归属的需要 (C) 尊重的需要 (D) 安全的需要 (E) 安全的需要

参考答案: (D) 6. 大部分自杀行为者在表面平静阶段,表明其已经()。 (A) 从困扰中解脱出来 (B) 是自杀态度已定的表现 (C) 情绪好转 (D) 不可能采取自杀行为 (E) 恢复生活信心 参考答案: (B) 7. 护士进行疾病知识教育,可部分满足病人的()。 (A) 角色适应的需要 (B) 保障安全的需要 (C) 恢复健康的需要 (D) 获取信息的需要 参考答案: (D) 8. 某病人,男,38岁。住院后其行为像儿童,要求亲友陪伴,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对许多事情总是反复询问医务人员或周围的人。这种情况属于心理行为问题中

浅谈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

浅谈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 对策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论文关键词】艾滋病患者;生命质量;人文关怀【论文摘要】目的总结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积极探讨适应艾滋病患者的新的护理模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方法通过对54例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时实施相对应的护理对策。结果艾滋病患者的住院死亡率由原来的58.67%降至33.33%。结论在积极做好职业防护和各项治疗的基础上,注重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并积极实施良好的护理对策、提供心理支持及人文关怀,确实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目前,艾滋病仍是全球热点的健康问题,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疫情J。2005年最新评估显示,中国现有HIV感染和AIDS患者约65万人。对此我国政府非常重视,随着减少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共同抗击AIDS口号的提出以及艾滋病抗病毒药物的免费使用,近年来本院艾滋病患者的住院例数明显上升,针对如何控制艾滋病患者的病情发展、如何降低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如何护理艾滋病患者,本院在积极号召做好职业防护、采取抗病毒、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对

症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强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强调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并针对其心理特点实施相对应的护理对策和人性化的关怀,在稳定患者的情绪、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统计本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54例为实验组,其中男43例,女11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56岁,平均(31.54-7.5)岁;感染途径:母婴垂直传播感染者4例,父婴垂直传播1例,血液传播l8例,性接触传播7例,感染途径无记录者24例。在积极完善职业防护的基础上,积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36例患者好转,18例死亡,死亡率为33.33%;对照组为本院2001年12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29例,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好转l2例,死亡17例,死亡率为58.62%。 2心理特点分析 艾滋病患者从疑似到初筛到再次确诊,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五期。 2.1恐惧否认期由于对疾病的恐惧,此期患者一般都不愿意轻易相信、承认自己所患疾病的事实,企图幻想着是化验错误,并对前去做治疗的护士旁侧敲击甚至试图偷看病历而获得再次证实。 2.2愤怒绝望期随着不适症状的逐渐加重和诊断结论的逐渐被证实,患者常表现为挑剔、烦躁、愤世嫉俗、摔东西、骂人、悲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及心理护理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及心理护理 【关键词】艾滋病 【摘要】不同的性格、文化层次、病情和心理状况,使艾滋病患者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调整心态、增强其免疫力、调动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断消除心理因素对患者的负面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使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在护理过程中要及时了解、超前预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用心理学的方法予以积极施护。 【关键词】艾滋病;心理特征;心理护理 艾滋病又名获得性人免疫缺陷综合征,一般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1]。艾滋病是一种世界性难题的疾病,难以攻克,治愈率几乎为零。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复杂,一般会经历5个时期,应根据不同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予以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使每位患者都能正确予以对待。 1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 1.1 怀疑否认期患者突然得知确诊为艾滋病,企图以否认的心理方式来达到心理平衡,怀疑医生诊断错误或检查错误。并会去不同医院就诊,希望误诊被证实。 1.2 愤怒发泄期度过了否认期,患者知道生命岌岌可危了,常会出现强烈的愤怒和悲痛,一旦证实了艾滋病的诊断,患者会立即感到对世间的一切都有无限的愤怒和不平,有被生活遗弃、被命运捉

弄的感觉,表现悲愤、烦躁、拒绝治疗,并把这种愤怒向周围的人发泄。如常借故各种理由表现出愤怒和嫉妒,常常与亲人、医护人员发生吵闹,事事感到不如意、不顺眼,怕被周围人遗弃[2]。表现这些心理的行为如:大声喧哗,百般抱怨,无理取闹,这种情绪持续不定,会消耗患者战胜疾病与正常生活的精力。 1.3 合作协议期患者由愤怒期转入协议期,心理状态显得平静、安详、友善、沉默不语。这时又能顺从地接受治疗并希望医务人员能替他保密,要求得到舒适周到的治疗和护理,希望能延缓死亡的时间。 1.4 悲伤忧郁期当患者在治疗或休养过程中,想到自已还未完成的工作和事业,想到亲人及子女的生活、前途和家中的一切而自己又不能顾及时,便会从内心深处产生难以言状的痛楚和悲伤。再加上疼痛的折磨,则进一步转化为绝望,从而产生轻生的念头,一旦产生了这种心理之后,就可能采取各种手段过早结束自己的生命。 1.5 接受升华期也有许多艾滋病患者虽有多种心理矛盾,但最终能认识到现实是无法改变的,惧怕死亡是无用的,而能以平静的心情面对现实,生活得更充实更有价值,在短暂有限的时间里,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把消极的心理转为积极的效应,以使心理通过代偿来达到平衡。此期患者对自身疾病关注不会太多,而是考虑怎样发挥自己有限的人生价值。 2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艾滋病是一个难治性疾病,除对症治疗护理外,患者在病程中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大部分患者面对死亡、社会孤立、人们的歧

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 临颍县人民医院王旭 【摘要】目的讨论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对我院50位血液透析病人进行总结,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有效的提高透析效果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护理 Psychological Nursing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Linyi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Wang Xu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re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s 50 hemodialysi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 Conclusion the target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ialysis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hemodialysis psychological nursing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对透析治疗认识不足,其原发病及其并发症带来的各种失调,加之家庭、社会角色的转变以及家庭的经济负担,使他们产生恐惧、焦虑、绝望的心理变化。所以重视和加强对透析患者心理护理,使之达到充分透析,提高生活质量对血透患者至关重要。我们对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行血液透析的50例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对策,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74系统精讲-传染病-艾滋病病人的护理

1. 某男性门诊患者,向护士咨询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途径传播,护士正确的回答是 A. 性接触 B. 输血 C. 母婴 D. 握手 E. 共用注射器注射 【答案】:D 【解析】:考察艾滋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请记忆HIV 的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染;注射途径传染;母婴传播;其他有体液交换的途径,包括应用病毒携带者的器官进行移植,人工授精等。 2. HIV 对下列哪种理化因子不敏感 A. 56℃加热30 分钟 B. 5%漂白粉 C. 25%以上乙醇 D. 2%次氯酸 E. 紫外线和γ 射线 【答案】:E 【解析】: 考察艾滋病护理措施。请记忆HIV病毒对热敏感,56℃30 分钟能灭活,25%以上浓度酒精、0.2%次氯酸钠及漂白粉能灭活病毒;但对0.1%甲醛溶液、紫外线和γ射线不敏感。 3. HIV 感染的临床分期不包括 A. 潜伏期 B. 无症状感染 C.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 D. 急性感染 E. 艾滋病期 答案】:A

【解析】: 考察艾滋病护理措施。请记忆HIV 侵入人体后可分为四期,Ⅰ期:急性感染;Ⅱ期:无症状感染;Ⅲ期: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Ⅳ期:艾滋病。 4. HIV 感染的孕妇,25岁,已妊娠14 周,防止母婴传播的最好方法是 A. 注射抗-HIV 免疫球蛋白 B. 口服齐多夫定 C. 口服奈韦拉平 D. 立即终止妊娠 E. 注射抗-HIV 疫苗 【答案】:D 【解析】: 考察艾滋病治疗原则。请记忆由于妊娠本身造成孕妇的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可能造成CD4+细胞的丢失,不仅加速进展为艾滋病,发生机会感染的概率也增大,HIV 感染母婴传播概率非常大,所有预防性的治疗仍有不能阻断的可能,最好的方法是立即终止妊娠。 5. 护士为社区人员做卫生宣教,告知人们艾滋病的传染源包括 A.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B. 艾滋病病人 C. 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D. 性病患者 E. 同性恋者 【答案】:C 【解析】:考察艾滋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请记忆病人和HIV 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是艾滋病的传染源。 6. 某患者,一月前上感,出现发热伴淋巴结肿大,经治疗痊愈,一周前做阑尾手术前常规检查HIV(+) ,但是病人没有任何症状,请问艾滋病的潜伏期一般为 A. 2~10天 B. 2~10周 C. 2~10个月 D. 2~10年或更长 E. 10 周内 【答案】:D

浅谈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浅谈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传染病心理护理 传染病的护理不同于其他疾病的护理。这主要是由于传染病的传染性决定的。患者被确诊为传染病后,不仅自己要遭受疾病折磨之苦,更痛苦的是自己成为对周围人造成威胁的传染源,为了避免传染病的蔓延,患传染病的人都要进行隔离治疗。人是社会的人,都有爱与归属的需要,都有交往的需要,隔离就是对这些需要的限制与剥离,这在患者的心理上必然引起剧烈的变化,患者常表现为焦虑与恐惧,对未来失去信心,易产生悲观、绝望等消极情绪,对治疗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我们肝科每年收治传染性肝病患者约650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85岁,其中18~58岁的男性患者占80%以上。通过观察和访谈,有80%以上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我们在护理实践中,针对传染病患者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一切从患者的需要出发,对患者实施了适当的心理护理措施,满足患者合理化需求,降低患者的负面心理反应,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提高生活质量,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传染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1.1 恐惧、焦虑心理传染病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普遍存在。为了防止传染病菌的传播,要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适当隔离。有些患者不理解隔离的目的和意义,觉得医护人员害怕他们、嫌弃他们,亲朋好友也疏远他们,患者感到处于一种独立无援的境地,加重了恐惧心理,从而影响治疗和康复。 1.2 孤独、抑郁心理传染病患者需要适当休息,如果病情严重时,还要长期休息,暂时不能上班,同家人亲友隔离时间长,于是患者会产生失落感。他们害怕受到歧视,所以心事重重,敏感多疑,对周围的事物特别敏感,经常揣摩别人尤其是医生、护士谈话的含义。他们格外关注自己身体的生理变化,十分重视各项化验检查。应当注射什么针剂,应当服用什么药物,他们都想知道。情绪低落或焦虑紧张,希望亲友陪伴,盼望早日痊愈,能尽快回到正常的环境中去参加社会活动。 1.3 悲观、绝望心理患者因为患病,暂时丧失了劳动能力,经济收入和看病费用不能得到保证,给患者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所以患者的情绪往往变得异常悲观绝望,表现为言寡行独,抑郁苦闷,常常被失望无援及孤立凄凉的情感困扰,对事业和生活失去信心,精神上感到非常痛苦。 1.4 愤懑、易冲动心理因为许多传染性疾病具有病程长,难根治的特点,所以患者在治疗期间又易产生急躁情绪、易冲动心理。往往悔恨自己疏忽大意,埋怨别人传染给自己,甚至怨天尤人,恨自己

血液透析患者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

血液透析患者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衰竭的有效替代疗法之一,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带来的关于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目的讨论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对我院30位血液透析病人进行总结,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有效的提高透析效果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对透析治疗认识不足,其原发病及其并发症带来的各种失调,加之家庭、社会角色的转变以及家庭的经济负担,使他们产生恐惧、焦虑、绝望的心理变化。所以重视和加强对透析患者心理护理,使之达到充分透析,提高生活质量对血透患者至关重要。我们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行血液透析的30例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对策,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血液透析30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28;88岁,平均年龄61岁,慢性肾小球肾炎8例,糖尿病肾病15例,高血压肾病6例,多囊肾1 例;每人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4h. 2 影响患者心理的因素

2.1 疾病因素由于其肾功能多为不可逆性损害,患者一旦了解到除肾移植外,透析是维持生命的最后治疗方法,而它只能代替正常肾脏的部分排泄功能,不能代替正常肾脏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功能,往往产生绝望、恐惧的心理。 2.2 经济因素昂贵的透析费用是透析患者的沉重负担,一旦无法支付治疗费用随时面临生命危险。 2.3 社会支持有资料调查显示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对透析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保护作用。 2.4 自身形象长期透析患者多存在身体水肿、萎缩,口腔异味,皮肤苍白干燥、脱屑多痒、色素沉着,头发脱落等外在形象改变,大部分患者还伴有性功能减弱、性欲减退的改变,因而容易产生自尊受损、羞耻感、抑郁消沉等心理变化。 2.5 治疗因素透析治疗中的反复动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各种急性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的出现常导致患者紧张和丧失信心。 3 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 3.1否认心理此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很多患者不重视或者是认为医院误诊,不认为此病有致命性,对疾病并不在乎,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 3.2恐惧心理患者在接受血透前,大都怀有紧张恐惧心理,担心护士不能一针见血,给患者造成痛苦。 3.3悲观心理透析时间增加,长期疾病缠身,有关知识的增长,

(完整版)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常用护理诊断名称 知识缺乏心输出量减低活动无耐力有感染的危险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体温过高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组织灌注量改变便秘腹泻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疼痛潜在的误吸潜在的窒息潜在失用综合症有受伤的危险体液不足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体液过多吞咽障碍尿潴留口腔粘膜异常体温过低躯体移动障碍睡眠型态紊乱营养失调焦虑恐惧排尿异常功能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压迫性尿失禁紧迫性尿失禁完全性尿失禁舒适度改变语言沟通障碍 活动无耐力:个体在进行必需的或希望的日常活动时,处于生理上或心理上耐受能力降低的状态。 清理呼吸道无效:个体处于不能清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和阻塞物以维持呼吸道通畅的状态。1)咳嗽无效或不咳嗽:2)无力排出呼吸道分泌物; 3)肺部有啰音或痰呼音;4)呼吸频率、深度异常;5)发绀。 (1和2为必要依据) 便秘:1)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2)排出干硬成型的粪便;3)排便时费力;4)肠蠕动减弱;5)肛诊可触及粪块。 【护理措施】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①监测并记录病人的进食量 ②按医嘱使用能够增加病人食欲的药物 ③根据病人的病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及饮食计划 ④鼓励适当活动以增加营养物质的代谢和作用,从而增加食欲 ⑤防止餐前发生不愉快或痛苦的事件;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 2、体液不足 ①评价病人体液不足的原因和达到液体摄入量的方法。 ②记录出入量 ③监测血浆电解质水平、血尿素氮、尿和血浆渗透压、肌酐、红血球压积、血红蛋白。 ④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考虑是否呕吐、腹泻、高热、插管、引流管引起的液体丧失。 3、便秘 ①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及水果 ②鼓励每天至少喝1500~2000ml的液体(水、汤、饮料)。 ③鼓励病人适当的活动以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④要强调避免排便时用力,以预防生命体征发生变化、头晕或出血。 ⑤病人排便期间,提供安全而隐蔽的环境,并避免干扰。 ⑥交待可能会引起便秘的药物。 ⑦指导病人进行腹部按摩辅助肠蠕动将促进最佳的排便型态。 ⑧向病人解释长期使用缓泻剂的后果。 ⑨记录大便的次数和颜色、形状。对儿童、孕妇、老年人,根据不同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

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的心理护理

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的心理护理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目前尚未研究疫苗可以预防艾滋病。虽然近年来一直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进行宣传,但大多数人对其持有不正确的态度观念,从而导致艾滋病的特殊性。由于艾滋病患者长年服用抗病毒治疗药物及村民的不理解,从而使艾滋病感染者产生了心理疾患。为了减少因心理负担而造成的不利于机体的影响,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抗病毒药物治疗督导随访和饮食指导等措施,是做好艾滋病患者護理工作的前提。因此,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分析和采用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临床护理工作成为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标签:艾滋病;心理分析;心理疏导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以T淋巴细胞损害为主的传染性疾病。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数年后,可使部分感染者免疫功能极度下降而发病[1]。通过性、血液和母婴三种接触方式传播,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新的致死性传染病。 由于艾滋病被人们认定是一种性病,是一种不光彩的病,被大多数人所歧视、瞧不起。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通常存在恐惧、悲观、厌世、不知所措、玩世不恭、愤恨、报复等。在临床的护理工作中每天看见艾滋病感染者这种状态[2]。可见心理护理在艾滋病护理中尤为重要。 1临床资料 本组72例中男35例,女37例,平均44.6.岁。其中因无偿献血传播70例,性传播1例,母婴传播1例。 2分析研究 2.1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的心理反应在女性艾滋病感染者中多半有否认、恐惧、孤独、寂寞、沮丧、抑郁、行为退缩、自我封闭、自杀。在男性艾滋病感染者中多存在着怀疑、报复等倾向。 2.2研究表明,长期地情感压抑及抑郁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同时艾滋病感染者存在着的心理疾患对社会以及家庭都存在着危险因素[3]。如果不及时沟通和化解内心的压力,进行心理疏导和调适,在临床的治疗工作中,也不能很好的和临床医生进行配合,所以提高对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力就更势在必行。 3心理分析和心理疏导 ①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强患者的信任感是提供心理支持的必要条件。

艾滋病确诊后感染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艾滋病确诊后感染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艾滋病感染者确诊后,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艾滋病感染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06年1月~2009年6月来我院咨询检测的50例艾滋病感染者。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感染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感染者护理前、护理后的感染者的自我心理满意率、对护理的满意率进行分析,探讨艾滋病感染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艾滋病感染者护理前患者的自我心理满意率为53%,护理后患者为90%,护理后感染者的自我心理满意率显著提高,差异显著,P<0.05;艾滋病感染者对于护理效果的满意率为97%,总体护理效果良好。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感染者的临床效果良好,能够促进患者积极的面对生活、配合检测、治疗,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克服艾滋病感染者的心理障碍,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艾滋病感染者;心理;护理干预 艾滋病是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HIV病毒主要对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破坏作用,从而使患者免疫功能丧失。人体免疫功能丧失后,极易感染各种疾病,最后因感染其它疾病而丧失生命[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艾滋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艾滋病给患者不仅带来生理上的痛苦,更多地是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障碍[3]。有研究发现,艾滋病患者的自杀率比普通人的自杀率高出26倍[4]。因此对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探讨艾滋病感染者确诊后,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艾滋病感染者的临床效果,本试验选取2006年1月~2009年6月来我院咨询检测的50例艾滋病感染者进行研究,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06年1月~2009年6月来我院咨询检测50例艾滋病感染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32例。感染者的年龄16~6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6±4.5)岁。其中,可能通过血液传播的感染者例数为1例,吸毒感染者例数为9例,性传播感染者例数为39例,母婴传播感染者例数为1例。所有感染者均经确诊为艾滋病感染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1.2方法 1.2.1与患者保持良好的关系作为医护人员,除了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外,还应要具备有心理知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高度的责任心,用关爱的心来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给予感染者心理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帮助,只有对感染者不歧视、不恐惧、真诚关爱,才能取得感染者的信任,才能与感染者进行深入的沟通。从感染者的角度和利益着想,才能取得感染者的信任,给予感染者最需要的帮助,消除感染者的不良心理,帮助感染者树立乐观的生活心态,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有效的干预这些感染者的不良行为,正确的接受艾滋病的咨询、检

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分析

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分析 深入分析传染病患者的主要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对于提高传染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分析传染病治疗过程中积极实施心理护理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传染病患者普遍存在的悲观、厌世,孤独、恐惧等心理特征,从提高医护人员加强传染病治疗中心理护理的素质、探索实施面向不同类型传染病患者的分类心理护理、积极建立以心理护理为导向的医护评价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加强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的策略建议。 标签:传染病;心理护理;策略分析 1 传染病及其心理护理必要性分析 传染病是在同一物种(例如人与人之间)之间或者不同物种(例如人与畜之间)之间进行传播的疾病,从传播途径的角度分析,传染病可以通过空气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母体传播、血液传播等不同的传播形式,从传播结果的角度分析,传染病通常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甚至导致极高的死亡率,例如我国发生在2003年非典传染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极高的死亡率。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10月我国大陆地区共报道法定传染病609509例,死亡1448人,其中,甲类传染病鼠疫2例,已死亡,霍乱4例,无死亡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22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01589例,死亡1421人。 尽管传染病的致病性和死亡率相对较高,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绝大多数传染病可以预防也可以有效控制,加强传染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是有效控制传染病的致病性和死亡率的关键路径。实践中,由于传染病的传染性特征和隔离性治疗模式导致在确诊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容易伴随心理特征的显著变化,而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护理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能提高传染病治疗的有效性。因此,深入分析传染病患者的主要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对于提高传染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 传染病患者的主要心理特征分析 从临床实践角度分析,传染病患者的主要心理特征大致存在以下心理:①悲观、厌世心理。有的患者由于对传染病的治疗效果缺乏信心,特别是很多高龄患者容易产生悲观、厌世心理,也缺乏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的积极性;②孤独、恐惧心理。我国对多数传染病采用隔离治疗的模式,例如肺结核患者通常集中于专门的胸科疾病医院统一治疗,这种隔离治疗的模式往往导致患者产生孤独和恐惧心理;③焦虑、抑郁心理。很多青年患者由于对老人和下一代承担更多养护义务,往往在罹患传染病后伴生焦虑、抑郁等心理。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一)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一) 【摘要】艾滋病是一种理论上的绝症,一个让人绝望的名词。作为护理者,从心里希望看到病人的复苏,即使理论上失去了希望,但是我们能在这理论上最后的日子里,给患者更好的心理护理,至少能让他们不带着孤独和绝望离开,或许还有生命的奇迹和闪光。 【关键词】艾滋病;心理护理 艾滋病,被称为人类的一场浩劫,人们几乎是“谈艾色变”,而作为一个艾滋病患者,身体上的痛苦、心理上的绝望和外界的巨大压力更将伴随他们一生。艾滋病是可怕的,因为它不可治愈,100%的死亡率,令人绝望。但更可怕地是感染者无法向周围的人坦白病情,包括亲人和朋友。否则,几乎在一瞬间,他们即会失去正常的生活、丢掉工作、被迫远离朋友、亲人和家庭,这就是冷漠和歧视的结果。因为我们的冷漠和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得不躲在角落里孤独呻吟;因为我们的冷漠和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迫不得已隐瞒病情和真实的身份,从而可能威胁更多正常的人;因为我们的冷漠和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自暴自弃,甚至报复社会。为了更好地预防艾滋病维护社会安定,身为一个医务工作者要更加关怀艾滋病患者,理解他们,为他们分忧。现将2007年1月—2008年2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艾滋病患者在进行了长期的心理护理之后,对他们做一个问卷调查,发现心理护理对患者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身为一名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护理,对促进患者平衡与健康有良好的作用。 1心理分析 1.1恐惧心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都是疾病的受害者,他们无一例外地面临着死亡,因为对死亡的恐惧,使得患者无时无刻表现出惊慌,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1.2忧郁心理病人得不到周围人的理解,外界常常对他们冷嘲热讽,使得他们不能与普通人正常交往,工作单位也嫌弃艾滋病病人,病人心理异常苦闷。 1.3犯罪心理艾滋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要承受肉体的折磨,又要饱受精神上的摧残。他们走到哪都会遭受别人异样的眼光,或是身体被隔离,或是被社会遗弃。亲人的遗弃,朋友的逃离,无疑是给他们脆弱的心灵雪上加霜。病人在受到外界歧视之后对生活产生了绝望,也因此对社会对周围的人产生了报复心理,他们想可能的通过种种办法去让别人也感染艾滋病,这是一种极为恐怖极不负责的做法,我们应给予高度重视。

血液透析患者如何进行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如何进行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19-09-11T09:35:22.627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7期作者:伍玲[导读]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通俗的说法就是人工肾,洗肾,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 (眉山市彭山区人民医院四川眉山 620860)血液透析,简称血透,通俗的说法就是人工肾,洗肾,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讲话血液的目的,并且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随着现在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不断地改革发展,血液透析的方法在治疗终末期肾病中地到广泛的应用,使患者地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控制。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多为尿毒症患者,患者需要长期规律性的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所以,很多患者大都存在一定的负面情绪,表现为焦虑及抑郁等,心理压力特别大,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依从性,所以透析之前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显得尤其重要。 一、血液透析心理护理的几个因素 (一)疾病因素由于患者的肾功能多为不可逆性损害,所以一旦了解到除了肾移植外,透析是维持生命的最后治疗方法,而它只能代替正常肾脏的部分排泄功能,不能代替正常肾脏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功能,往往会产生绝望,恐惧的心理。 (二)经济因素昂贵的血液透析费用成为透析患者沉重的负担,一旦无法支付治疗费用患者将随时面临生命危险。 (三)社会支持有资料调查显示,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对透析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保护作用。 (四)自身形象长期进行透析的患者一般会存在身体水肿,萎缩,口腔异味,皮肤苍白干燥,脱屑多痒,色素沉着,头发脱落等外在形象的改变,所以,容易使患者产生自尊受损,羞耻感,抑郁消沉等心理变化。 (五)治疗因素血液透析中的反复动静脉穿刺以及临时导管的植入,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各种急性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的出现会导致患者紧张和丧失信心。 二、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期 (一)否认心理此病早期没有症状,很多患者不重视或者认为是医院误诊了,不认为此病有致命性,对疾病满不在乎,导致了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二)恐惧心理患者在接受血透前,大都怀有紧张,恐惧的心理,对于动静脉穿刺,导管的植入,治疗效果等都有恐惧心理。 (三)悲观心理随着透析时间的增加,长期的疾病缠身,对有关知识的增长,以及日常生活中水,盐饮食的限制,透析后的并发症,使患者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和心理。 (四)绝望心理每星期透析2~3次,每次透析时间要长达4小时,加上医疗费用高,家庭负担重,导致家庭关系非常紧张,患者会认为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开始对治疗失去信心,会产生绝望,甚至轻生的念头。 三、关于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 (一)通过观察我们了解到,患者患病后的心理平衡会被打破,特别是长期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对疾病已经缺乏信心,以及受社会,家庭以及经济条件的影响,更要承受生理与心理的双重痛苦。我们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找出规律性的问题分别给予正确的心理护理。对于新患者要详细介绍有关治疗的情况以及透析原理,预后情况,使患者进一步了解自身疾病及有关的知识,使其了解肾脏替代治疗的必要性,帮助他们认识到充分透析对今后换肾的重要性,从而给予他们信心,增强对未来的希望。并且要重视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取得家属的配合,使患者在感情和精神上获得良好的支持和寄托。 (二)大多数患者在刚开始时对血液透析比较紧张,有恐惧心理,所以要充分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对患者要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谈心,为其介绍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认知,消除其恐惧心理,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保证血液透析的充分性,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透析过程中,要多与患者交谈,让患者了解疾病,正确对待疾病,指导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精神愉快,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并积极的配合各种治疗及护理,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和延缓疾病的发展。还要做好家属的配合工作,不要把悲观的情绪感染患者,要给予患者情绪上的支持。医护人员的态度要和蔼,语言要温和,技术操作要娴熟,能大大降低病人的恐惧心理,熟练掌握技术操作,穿刺时动作熟练轻巧,尽量减少患者疼痛,使他们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才会积极配合治疗。还要注意向患者讲解有关血透的常识以及注意事项,有必要在透析之前就向患者解释清楚,以免增加患者的紧张感。 (三)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为了防止患者出现角色强化,也为了增强病人的身体抵抗力,应该指导患者循序渐进的运动,运动量以不感觉到疲劳为宜,以有氧运动为主。同时适当的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预防患者出现肌肉萎缩的现象。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替代疗法之一,更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患者对透析治疗认识不足,其原发病及并发症导致的各种失调,加上家庭,社会角色的转变以及家庭经济负担,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绝望的心理变化。所以要重视和加强对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我们要从多方面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安慰,提高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他们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提高生活质量。家属对其支持与否是极其重要的,取得患者以及家属的配合,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存质量。所以,对于血液透析患者,除了有熟练的专业技术外,更应该掌握患者的心理护理知识,才能为患者进行更好的服务。

艾滋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50例艾滋病病人自我效能的影响 感染内科季利娟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艾滋病病人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艾滋病病人5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干预组;同期选取同症患者50例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病人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为( 30.88±6.54) 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26.45±6.4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在艾滋病治疗护理过程中,配以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对于临床治疗和康复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心理护理;艾滋病;自我效能;影响 艾滋病是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而破坏和感染了免疫系统的一种综合症状[1]。艾滋病是一种致死性、进行性、慢性疾病,当前艾滋病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由于病人心理负担较重,信心不足,自我效能较低。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一特定行为的能力大小的主观判断,便是个体对自己自信某一特定行为并并实现预期效果的能力。怎样能够提高艾滋病病人的信心,增强其自我效能,我院主张在艾滋病病人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现将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2010年2月~2014年12月治疗的艾滋病病人。所有病人均满足卫生部制定的艾滋病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满足诊断标准;一周内未接受其他任何药物或者物理等治疗;签订知情同意书。根据上述标准共入选100例艾滋病病人,按照随机数字排列法将均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38.3±1.2)岁,性传播28例,静脉吸毒14例,传播途径不详8例。研究组男26例,女24例,22—55岁,平均年龄(37.1±2.4)岁,性传播27例,静脉吸毒12例,传播途径不详11例。两组逐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即是帮助医生进行有关操作,将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指导其遵照医嘱用药,并细致观察患者各种症状和体征变化。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和内容如下: ①护理人员积极同病人交流沟通,在交流过程中尽量避免和保护病人的个人隐私,尽量满足病人的各种需求,构建相互信任、相互信赖的护患关系。②需要常常对病人进行鼓励和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已明显提升了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存活率。透析过程漫长而艰难,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和疾病本身带来的各种失调,透析费用昂贵都直接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影响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患者常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抑郁、绝望等。针对这些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一月共在我科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共195例,其中男111例,女84 例,年龄23岁——91岁,60岁以下136例,60岁以上59例,平均年龄52岁。 1.2方法 首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年龄、职业、个性、家庭、环境调查,确认患者的心理问题如下:对健康状况不明及能否康复的恐惧,对治疗环境的陌生,对体外循环的惧怕,对其他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的悲观,对治疗经费短缺的担忧,对病情不能治愈的绝望。 2护理措施 2.1患者的初次血透,首先帮助患者了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和治疗过程,介绍国内外治疗水平的发展启发患者如实倾诉心理问题。同时还要向患者讲解血透的常识、注意事项、导管注意事项、内瘘的保养。重点讲解注意事项,血管通路的维护及充分透析的重要性。 2.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首先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以良好的道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术服务患者,使其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其次要转变服务观念,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作为一种理念和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到工作中。既要尊重关心体贴患者,又要维持患者的独立人格。由于患者的病程长短不一,年龄和性别差异,所以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其表现形式各异。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另外,掌握沟通的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中要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对其做得不够甚至拒绝配合的方面,如未能很好地控制体重,拒绝药物治疗等,避免使用责怪、批评的语气,应用善意的劝导,使患者自觉领悟其中的利害关系,主动改变不良习惯,积极配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地想患者详细介绍血透室的环境及工作人员的情况,并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整洁的治疗环境。对病情较

传染病护理常规最新版本

肺结核 【观察要点】 1.体温、脉搏、呼吸及血氧等变化,如出现高热、咳嗽加剧,应注意是否有结核播散。 2.对咯血病人,要密切观察有无窒息先兆表现,一旦发现应及时抢救(详见咯血护理)。 3.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1.发热结核病一般午后低热,应加强休息,如出现高热应按高热护理。 2.盗汗结核病多在夜间出现盗汗,应及时擦身,勤换内衣裤,注意保暖。 3.轻症及恢复期病人不必限制活动;有高热及咯血者应卧床休息。 4.饮食宜高热量,富含维生素、优质高蛋白质,以增强抵抗力,促进病灶愈合。多食牛奶、豆浆、鸡蛋、鱼、肉、水果及蔬菜等。 5.耐心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知识,并给予病人帮助与支持,使其坚持正规治疗,建立良好的修养心境,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对做特殊检查,应提前做好解释工作,避免其产生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检查,如胸腔穿刺抽液。 6.按时、按医嘱给予抗结核药。要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化疗的意义,用药时的注意事项,还要注意观察病人服药情况,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 7.注意消毒隔离①餐具使用后先煮沸再擦洗,剩余饭菜煮沸后弃去。②用具、便器、痰具用后消毒。③痰液入纸盒或纸袋,焚烧处理。④病室、被褥、书籍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或日光曝晒。 【健康教育】

1、不随地吐痰,到公共场所要戴口罩,咳嗽、打喷嚏应轻捂口鼻。 2、尽可能与家人分床、分食。 3、定期随访,有利调整治疗方案。

结核性胸膜炎 【观察要点】 1.体温、脉搏、呼吸、血氧及神志的变化。痰液的性质。 2.动脉血气分析值的变化。 3.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4.胸闷、胸痛症状有无改善。 【护理措施】 1.给予舒适体位,如抬高床头、半卧、患侧卧位。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3.必要时给予吸氧,保持鼻导管的通畅。 4.鼓励病人积极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5.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病人下床活动,增加肺活量。 6.协助医生抽胸水,做好抽水后的护理。 7.遵医嘱给予抗结核和抗炎治疗。 8.高热病人按高热病人护理常规。 【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有意识的调整呼吸,避免剧烈咳嗽。 2.指导病人避免体位忽然改变而引起疼痛。 3.督促和指导病人每天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 4.坚持有规律长期服药,定期复查肝功能和胸片。 5.注意营养,避免疲劳,预防呼吸道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