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力学模拟试卷两套 地大

岩体力学模拟试卷两套 地大
岩体力学模拟试卷两套 地大

模拟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词2分,共20分)

1、结构面

2、蠕变

3、饱和吸水率

4、强度判据

5、围岩

6、剪切刚度

7、天然应力

8、 RQD值

9、围岩抗力系数

10、岩石软化性

二、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结构面发育的密集程度通常用( )和( )表示,

结构面形态通常考虑结构面侧壁的( )和( )两个方面。

2、表征岩石抗剪强度的基本指标是( )和( )。

3、垂直层面加压时,岩体的抗压强度比平行层面加压时(

),而变形模量则比平行层面加压时( )。

4、有一对共轭剪节理,其中一组走向为N300E,另一组走向为N300W,问

形成该剪节理的最大主应力σ1的方向为( ); 假定岩石

强度服从莫尔直线型强度理论,则该岩体的内摩擦角Φ为(

)。

5、测定岩石抗拉强度的方法有( )和( )。

6、RMR分类依据的分类指标为( )、( )、(

)、( )和( )。

7、从力学的观点出发,岩石的脆性破坏有( )和(

)两种。

8、天然应力为静水压力状态时,洞壁上一点的剪应力为(

),径向应力为( ),重分布应力中的( )

为最大主应力,( )为最小主应力。

9、岩体天然应力的测量方法主要有( )、( )和

( )。

10、按边坡岩体中滑动面形态、数目及组合关系,把边坡岩体破坏类型

划分为( )、( )、( )和( )四种。

三、问答(共30分)

1、试述地下洞室弹性围岩重分布应力的基本特点。(10分)

2、试述粗糙起伏无充填结构面的剪切强度特征(要求图加简要文字说

明)。(10分)

3、试述岩体中水平天然应力的基本特点。(10分)

四、计算(共30分)

1、某岩块的剪切强度参数为:C=50MPa,Φ=600,设岩石强度服从莫尔直线型强度理论。如用该岩石试件做三轴试验,当围压σ3和轴压σ1分别加到50MPa和700MPa后,保持轴压不变,逐渐卸除围压σ3,问围压卸到多少时,岩石试件破坏?(15分)

2、在某岩体中开挖一直径为6m的水平圆形洞室,埋深为400m,已知洞室围岩的剪切强度参数为:C=9MPa,Φ=400,岩体的平均密度

ρ=2.7g/cm3,设岩体天然应力比值系数λ=1,试评价该洞室开挖后的稳定性。(15分)

 

模拟试卷二

一、名词解释(每词2分,共20分)

1、岩体

2、单轴抗压强度

3、吸水率

4、强度判据

5、围岩

6、剪切刚度

7、重分布应力

8、RQD值

9、围岩抗力系数

10、变形模量

二、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按边坡岩体中滑动面形态、数目及组合关系,把边坡岩体破坏类型划分为( )、( ) 、( )和( )四种。

2.结构面发育的密集程度通常用( )和 ( )表示,结构面的形态通常考虑结构面侧壁的( )和( )两个方面。

3.表征岩石变形性质的基本指标是( )和( )。

4.垂直层面加压时,岩体的抗压强度比平行层面加压时( ),而

变形模量则比平行层面加压时( )。

5.有一对共轭剪节理,其中一组走向为N300E,另一组走向为N300W,

问形成该剪节理的最大主应力的方向为( ),假定岩石强

度服从莫尔直线型强度理论,则该岩体的内摩擦角为( )。

6.测定岩石抗拉强度的方法有( )和 ( )。

7.RMR分类依据的分类指标为( )、( )、( )、( )和( ) 。

8.从力学的观点出发,岩石的脆性破坏有 ( )和 ( )两种。

9.天然应力为静水压力状态时,洞壁上一点的剪应力为(

),径向应力为( ),重分布应力中的( )为最大

主应力,( )为最小主应力。

10.结构面按地质成因可分为 ( )、( )和

( )。

三、问答(共32分)

1、试述岩石边坡应力分布特征。(8分)

2、试述粗糙起伏规则锯齿状无充填结构面的剪切强度特征(图示、列出

公式、并用文字加以简单说明)。(8分)

3、试述岩体中水平天然应力的基本特点。(8分)

4、列出岩石破坏判据(不少于3种)的名称及其适用条件。(8分)

四、计算(共18分)

1、某岩体,天然应力比值系数λ=1,按自重应力考虑,在其中开挖一直径为6m的水平圆形洞室,埋深为400m,已知洞室围岩剪切强度参数为:C=9MPa,Φ=400,岩体的平均密度ρ=2.7g/cm3。(10分)

(1)计算400m深处的铅直应力和水平天然应力的大小;

(2)计算洞壁上的重分布应力大小;

(3)评价该洞室开挖后围岩的稳定性。

2.某岩块,进行全过程变形实验,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要求:(8分)(1)在坐标纸中画出应力-应变曲线;

(2)标出各变形阶段;

(3)计算各种变形模量的大小。

应力(MPa)

应变

(×10-2)

应力

(MPa)

应变

(×10-2)

应力

(MPa)

应变

(×10-2)

5 1.240 2.9545 6.6

10 1.845 3.440 6.7 15 2.1550 3.935 6.9 20 2.355 5.0307.0 25 2.556.2 5.7257.4 30 2.5355 6.1208.2 35 2.850 6.5189.2

2011岩石力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1、岩体的强度小于岩石的强度主要是由于()。 ( A )岩体中含有大量的不连续面 ( B )岩体中含有水 ( C )岩体为非均质材料 ( D )岩石的弹性模量比岩体的大 2、岩体的尺寸效应是指()。 ( A )岩体的力学参数与试件的尺寸没有什么关系 ( B )岩体的力学参数随试件的增大而增大的现象 ( C )岩体的力学参数随试件的增大而减少的现象 ( D )岩体的强度比岩石的小 3 、影响岩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 (A)岩石类型、埋深 (B)岩石类型、含水量、温度 (C)岩体的完整性和岩石的强度 (D)岩体的完整性、岩石强度、裂隙密度、埋深 4、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岩石的坚硬程序确定是按照()。 (A)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B)岩石的抗拉强度 (C)岩石的变形模量 (D)岩石的粘结力 5、下列形态的结构体中,哪一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A)锥形(B)菱形(C)楔形(D)方形 6、沉积岩中的沉积间断面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结构面?() (A)原生结构面(B)构造结构面(C)次生结构面 7、岩体的变形和破坏主要发生在() (A)劈理面(B)解理面(C)结构 (D)晶面 8、同一形式的结构体,其稳定性由大到小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A)柱状>板状>块状 (B)块状>板状>柱状 (C)块状>柱状>板状 (D)板状>块状>柱状 9、不同形式的结构体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次序为() (A)聚合型结构体>方形结构体>菱形结构体>锥形结构体 (B)锥形结构体>菱形结构体>方形结构体>聚合型结构体 (C)聚合型结构体>菱形结构体>文形结构体>锥形结构体 (D)聚合型结构体>方形结构体>锥形结构体>菱形结构体 10、岩体结构体是指由不同产状的结构面组合围限起来,将岩体分割成相对的完整坚硬的单无块体,其结构类型的划分取决于() (A)结构面的性质(B)结构体型式 (C)岩石建造的组合(D)三者都应考虑

(完整版)高等岩石力学试题答案(2012)汇总

1..简述岩石的强度特性和强度理论,并就岩石的强度理 论进行简要评述。 答:岩石作为一种天然工程材料的时候,它具有不均匀性、各向异性、不连续等特点,并且受水力学作用显著。在地表部分,岩石的破坏为脆性破坏,随着赋存深度的增加,其破坏向延性发展。 岩石强度理论是判断岩石试样或岩石工程在什么应力、应变条件下破坏。当然岩石的破坏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温度、应变率、湿度、应变梯度等。但目前岩石强度理论大多只考虑应力的影响,其他因素影响研究并不深入,故未予考虑。 (1). 剪切强度准则 a.Coulomb-Navier准则 Coulomb-Navier准则认为岩石的破坏属于在正应力作用下的剪切破坏,它不仅与该剪切面上剪应力有关,而且与该面上的正应力有关。岩石并不沿着最大剪切应力作用面产生破坏,而是沿其剪切应力和正应力最不利组合的某一面产生破裂。即:? τtan σ =C +

式中?为岩石材料的内摩擦角,σ为正应力,C为岩石粘聚力。 b. Mohr破坏准则 根据实验证明:在低围压下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关系接近于线性关系。但随着围压的增大,与关系明显呈现非线性。为了体现这一特点,莫尔准则在压剪和三轴破坏实验的基础上确定破坏准则方程,即:()σ τf = 此方程可以具体简化为斜直线、双曲线、抛物线、摆线以及双斜直线等各种曲线形式,具体视实验结果而定。 虽然从形式上看,库仑准则和莫尔准则区别只是在于后者把直线推广到曲线,但莫尔准则把包络线扩大或延伸至拉应力区。 c. 双剪的强度准则 Mohr强度准则是典型的单剪强度准则,没有考虑第二主应力的作用。我国学者俞茂宏从正交八面体的三个主应力出发,提出了双剪强度理论和适用于岩土介质的广义双剪强度理论,并得到了双剪统一强度理论:

岩体力学习题及答案

一、绪论 一、解释下例名词术语 岩体力学:研究岩体在各种力场作用下变形与破坏规律的科学。. 二、简答题 1.从工程的观点看,岩体力学的研究内容有哪几个方面? 答:从工程观点出发,大致可归纳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1)岩体的地质特征及其工程分类。 2)岩体基本力学性质。 3)岩体力学的试验和测试技术。 4)岩体中的天然应力状态。 5)模型模拟试验和原型观测。 6)边坡岩体、岩基以及地下洞室围岩的变形和稳定性。 7)岩体工程性质的改善与加固。 2.岩体力学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工程地质研究法。目的是研究岩块和岩体的地质与结构性,为岩体力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地质模型和地质资料。 2)试验法。其目的主要是为岩体变形和稳定性分析提供必要的物理力学参数。 3)数学力学分析法。通过建立岩体模型和利用适当的分析方法,预测岩体在各种力场作用下变形与稳定性。 4)综合分析法。这是岩体力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工作方法。由于岩体力学中每一环节都是多因素的,且信息量大,因此,必须采用多种方法考虑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评价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结论,综合分析是现阶段最常用的方法。 二、岩块和岩体的地质基础 一、解释下例名词术语 1、岩块:岩块是指不含显著结构面的岩石块体,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体。有些学者把岩块称为结构体、岩石材料及完整岩石等。 2、波速比k v:波速比是国标提出的用来评价岩的风化程度的指标之一,即风化岩块和新鲜岩块的纵波速度之比。 3、风化系数k f:风化系数是国标提出的用来评价岩的风化程度的指标之一,即风化岩块和新鲜岩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4、结构面:其是指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面或带。它包括物质分异面和不连续面,如层面、不整合、节理面、断层、片理面等,国内外一些文献中又称为不连续面或节理。 5、节理密度:反映结构发育的密集程度,常用线密度表示,即单位长度内节理条数。 6、节理连续性:节理的连续性反映结构面贯通程度,常用线连续性系数表示,即单位长度内贯通部分的长度。 7、节理粗糙度系数JRC:表示结构面起伏和粗糙程度的指标,通常用纵刻面仪测出剖面轮廓线与标准曲线对比来获得。 8、节理壁抗压强度JCS:用施密特锤法(或回弹仪)测得的用来衡量节理壁抗压能力的指标。 9、节理张开度:指节理面两壁间的垂直距离。 10、岩体:岩体是指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11、结构体:岩体中被结构面切割围限的岩石块体。 12、岩体结构:岩体中结构面与结构体的排列组合特征。

常用岩土材料参数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一览表

(E, ν) 与(K, G)的转换关系如下: ) 21(3ν-= E K ) 1(2ν+= E G (7.2) 当ν值接近0.5的时候不能盲目的使用公式3.5,因为计算的K 值将会非常的高,偏离实际值很多。最好是确定好K 值(利用压缩试验或者P 波速度试验估计),然后再用K 和ν来计算G 值。 表7.1和7.2分别给出了岩土体的一些典型弹性特性值。 岩石的弹性(实验室值)(Goodman,1980) 表7.1 土的弹性特性值(实验室值)(Das,1980) 表7.2 各向异性弹性特性——作为各向异性弹性体的特殊情况,横切各向同性弹性模型需要5 中弹性常量:E 1, E 3, ν12,ν13和G 13;正交各向异性弹性模型有9个弹性模量E 1,E 2,E 3, ν12,ν13,ν23,G 12,G 13和G 23。这些常量的定义见理论篇。 均质的节理或是层状的岩石一般表现出横切各向同性弹性特性。一些学者已经给出了用各向同性弹性特性参数、节理刚度和空间参数来表示的弹性常数的公式。表3.7给出了各向异性岩石的一些典型的特性值。 横切各向同性弹性岩石的弹性常数(实验室) 表7.3

流体弹性特性——用于地下水分析的模型涉及到不可压缩的土粒时用到水的体积模量K f ,如果土粒是可压缩的,则要用到比奥模量M 。纯净水在室温情况下的K f 值是2 Gpa 。其取值依赖于分析的目的。分析稳态流动或是求初始孔隙压力的分布状态(见理论篇第三章流体-固体相互作用分析),则尽量要用比较低的K f ,不用折减。这是由于对于大的K f 流动时间步长很小,并且,力学收敛性也较差。在FLAC 3D 中用到的流动时间步长,? tf 与孔隙度n ,渗透系数k 以及K f 有如下关系: ' f f k K n t ∝ ? (7.3) 对于可变形流体(多数课本中都是将流体设定为不可压缩的)我们可以通过获得的固结系数νC 来决定改变K f 的结果。 f 'K n m k C + = νν (7.4) 其中 3 /4G K 1 m += ν f 'k k γ= 其中,' k ——FLAC 3D 使用的渗透系数 k ——渗透系数,单位和速度单位一样(如米/秒) f γ——水的单位重量 考虑到固结时间常量与νC 成比例,我么可以将K f 的值从其实际值(Pa 9 102?)减少,利用上面得表达式看看其产生的误差。 流动体积模量还会影响无流动但是有空隙压力产生的模型的收敛速率(见1.7节流动与力学的相互作用)。如果K f 是一个通过比较机械模型得到的值,则由于机械变形将会产生孔隙压力。如果K f 远比k 大,则压缩过程就慢,但是一般有可能K f 对其影响很小。例如在土体中,孔隙水中还会包含一些尚未溶解的空气,从而明显的使体积模量减小。 在无流动情况下,饱和体积模量为: n K K K f u + = (7.5) 不排水的泊松比为:

岩石力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岩石力学考试试题 1、岩体的强度小于岩石的强度主要是由于(A )。 (A )岩体中含有大量的不连续面 (B )岩体中含有水 (C )岩体为非均质材料 (D )岩石的弹性模量比岩体的大 2、岩体的尺寸效应是指( C )。 (A )岩体的力学参数与试件的尺寸没有什么关系 (B )岩体的力学参数随试件的增大而增大的现象 (C )岩体的力学参数随试件的增大而减少的现象 (D )岩体的强度比岩石的小 3 、影响岩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 C )。 (A)岩石类型、埋深 (B)岩石类型、含水量、温度 (C)岩体的完整性和岩石的强度 (D)岩体的完整性、岩石强度、裂隙密度、埋深 4、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岩石的坚硬程序确定是按照(A )。 (A)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B)岩石的抗拉强度 (C)岩石的变形模量 (D)岩石的粘结力

5、下列形态的结构体中,哪一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D )(A)锥形(B)菱形(C)楔形(D)方形 6、沉积岩中的沉积间断面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结构面?( A )(A)原生结构面(B)构造结构面 (C)次生结构面 7、岩体的变形和破坏主要发生在( C ) (A)劈理面(B)解理面(C)结构 (D)晶面 8、同一形式的结构体,其稳定性由大到小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B ) (A)柱状>板状>块状 (B)块状>板状>柱状 (C)块状>柱状>板状 (D)板状>块状>柱状 9、不同形式的结构体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次序为( A ) (A)聚合型结构体>方形结构体>菱形结构体>锥形结构体(B)锥形结构体>菱形结构体>方形结构体>聚合型结构体(C)聚合型结构体>菱形结构体>文形结构体>锥形结构体(D)聚合型结构体>方形结构体>锥形结构体>菱形结构体10、岩体结构体是指由不同产状的结构面组合围限起来,将岩体分割成相对的完整坚硬的单无块体,其结构类型的划分取决于

最新岩石力学试题及答案

岩石力学试卷(闭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沉积岩按结构可分为()、(),其中,可作为油气水在地下的良好储层的是(),不能储存流体,但是可作为油气藏的良好盖层的是()。 2、为了精确描述岩石的复杂蠕变规律,许多学者定义了一些基本变形单元,它们是()、()、 ()。 3、在水力压裂的加压过程中,井眼的切向或垂向的有效应力可能变成拉应力,当此拉应力达到地层的() 时,井眼发生破裂。此时的压力称为()。当裂缝扩展到()倍的井眼直径后停泵,并关闭液压系统,形成(),当井壁形成裂缝后,围岩被进一步连续地劈开的压力称为()。如果围岩渗透性很好,停泵后裂缝内的压力将逐渐衰减到()。 4、通常情况下,岩石的峰值应力及弹性模量随着应变率降低而(),而破坏前应变则随着应变率降低而()。 5、一般可将蠕变变形分成三个阶段:第一蠕变阶段或称();第二蠕变阶段或称();第三蠕 变阶段或称()。但蠕变并一定都出现这三个阶段。 6、如果将岩石作为弹性体看待,表征其变形性质的基本指标是()和()。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格里菲斯强度准则不能作为岩石的宏观破坏准则的原因是() A、该准则不是针对岩石材料的破坏准则 B、该准则没有考虑岩石的非均质的特性 C、该准则忽略了岩石中裂隙的相互影响 2、在地下,岩石所受到的应力一般为()。 A、拉应力 B、压应力 C、剪应力 3、一般情况下,岩石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 A、等于 B、小于 C、大于 4、地层坍塌压力越高,井壁越()。 A、稳定 B、不稳定 C、无关 5、初始地应力主要包括() A、自重应力和残余应力 B、构造应力和残余应力 C、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

岩石力学试题

岩石力学第二份试卷 Section A Term Explaination术语解释 1.Brittle of rock 岩石的脆性 2.Shear strength of rock 岩石的剪切强度 3.In-situ stress 原(就)地应力 4.Fracture pressure破裂压力 5.Yoang’s modulus 杨氏模量 6.Principal stress主应力 Section B Brief Description简要描述 1.Describe the effective stress principle描述有效应力原理 2.Describe the influence of confining pressure on the deformation and strength characters of rock mechanics描述围压对岩石变形和强度特征的影响 3.Briefly describe the shear strength criterion of Coulomb-Vavier 简要介绍Coulomb-Vavier抗剪强度准则 4.Describe Brazilian test steps and how to obtain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rock with it 描述巴西实验的步骤,以及如何用它获得岩石抗拉强度 Section C calculations计算题 1.In order to study the strength feature of an sandstone ,we select two samples to do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test .The test results are as follows: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is 60MPa, the peak strength is 120MPa with the confining pressure of 20MPa. Assuming the shear strength is agreed with Coulomb-Vavier criterion Determine the cohesion and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of the rock with Mohr’s circle method. 为了研究砂岩的强度特性, 我们选择两个样本做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测试结果如下:单轴抗压强度是60 MPa、峰值强度是120 MPa,围压20 MPa。 假设抗剪强度符合Coulomb-Vavier准则, 用莫尔圆方法确定内聚力和岩石 的内摩擦角 2.In an oil field ,well depth is 1000m, sandstone strength confirms to Mohre-Coulomb criterion. Its cohesion is 6.0MPa, its angle of internal friction is 45o, Poisson ratio is 0.25, uniaxial tensile strength is 2MPa. Overburden is 22.6MPa , minimum horizontal in-situ stress is 17MPa , maxmum horizontal in-situ stress is

岩石力学试题及答案

岩石力学试卷(闭卷)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 分) 1、沉积岩按结构可分为()、(),其中,可作为油气水在地下的良好储层的是(),不能储存流体,但是可作为油气藏的良好盖层的是()。 2 、为了精确描述岩石的复杂蠕变规律,许多学者定义了一些基本变形单元,它们是()、()、()。 3、在水力压裂的加压过程中,井眼的切向或垂向的有效应力可能变成拉应力,当此拉应力达到地层的()时,井眼发生破裂。此时的压力称为()。当裂缝扩展到()倍的井眼直径后停泵,并关闭液压系 统,形成(),当井壁形成裂缝后,围岩被进一步连续地劈开的压力称为( 、选择题(每题2分,共10 分) 1、格里菲斯强度准则不能作为岩石的宏观破坏准则的原因是( A 、该准则不是针对岩石材料的破坏准则 B、该准则没有考虑岩石的非均质的特性 C、该准则忽略了岩石中裂隙的相互影响 2、在地下,岩石所受到的应力一般为()。 A、拉应力 B、压应力 C、剪应力 3、一般情况下,岩石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 A、等于 B、小于 C、大于 4、地层坍塌压力越高,井壁越()。 A、稳定 B、不稳定 C、无关 5、初始地应力主要包括() A 、自重应力和残余应力 B 、构造应力和残余应力 C、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 三、判断改错题(每题2分,共10 分) 1、岩石中的孔隙和裂隙越多,岩石的力学性质越好。)。如果围岩渗透性 很好,停泵后裂缝内的压力将逐渐衰减到()。 4、通常情况下,岩石的峰值应力及弹性模量随着应变率降低而),而破坏前应变则随着应变率降低而()。 5、一般可将蠕变变形分成三个阶段:第一蠕变阶段或称( 变阶段或称()。但蠕变并一定都出现这三个阶段。 );第二蠕变阶段或称();第三蠕6、如果将岩石作为弹性体看待,表征其变形性质的基本指标是()和()。

岩体力学

岩块:不含显著结构面的岩石块体,是构成岩石的最小岩石单元体。岩体:通常是指一定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地质体。 结构面:指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界面或带。 岩石的结构:矿物颗粒的形状、大小和联结方式所决定的结构特征。 岩石的构造:各种不同结构的矿物集合体的各种分布和排列方式。 岩石的水理性质:岩石在含水或者浸水等条件下体现主来的的与水作用有关的性质。包括:吸水性,软化性,崩解性,膨胀性,抗冻性和渗透性。表征吸水率的指标:含水率、吸水率、饱和吸水率、饱水系数。 含水率:岩石空隙中含水的质量与固体质量之比。 吸水率:一定实验条件下岩石吸入水的质量和岩石固体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软化性:岩石在保水状态下强度相对降低的性能,用软化系数来表征。 软化系数:饱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与干燥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 崩解性: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失去粘结性并且变成完全丧失强度松散物质的性能。 膨胀性:岩石浸水后体积增大的性质。抗冻性:岩石地抗冻融破坏的能力。 岩石密度:单位体积内岩石的质量。岩石颗粒密度:岩石固体部分的质量与固体体积比值。 岩体和岩块的区别:块,强度高,无结构面,体积小,连续性均匀介质,研究方法简单,反应工程实际较差。体相反。 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孔隙裂隙压密阶段 OA,弹性变形阶段 A B,微弹性裂隙稳定发展阶段 BC,非稳定破裂阶段 CD,破坏后阶段 DE。 岩石的拉伸破坏实验分为:直接拉伸实验法、抗弯法、劈裂法、点载荷实验法。后两种常用。 单轴抗压强度:岩石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单轴抗拉强度:岩石在单轴拉伸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是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泊松比:在材料的比例极限内,由均匀分布的纵向应力所引起的横向应变与相应的纵向应变之比的绝对值。 变形模量:在部分侧限条件下,其应力增量与相应的应变增量的比值。 残余强度:达到峰值强度之后,强度急剧下降并且不等于 0 的强度值。 岩石三周抗压强度:岩石在三周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脆性:在外力作用下(如拉伸、冲击等)仅产生很小的变形即断裂破坏的性质。 延性:结构,构件或构件的某个截面从屈服开始到达最大承载能力或到达以后而承载能力还没有明显下降期间的变形能力。 弹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当外力撤消后能恢复原来大小和形状的性质。 塑性:一种在某种给定载荷下,材料产生永久变形的材料特性。粘性:度量流体粘性大小的物理量。 抗剪强度:岩石的剪切荷载作用下达到剪切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切应力。岩石剪切试验分为:岩石抗剪实验、抗切试验以及弱面剪切试验。 抗剪断强度:一定正应力作用下的岩石试件沿预定剪切面剪断时的最大切应力。是岩石内聚力和内摩擦力的综合体现。岩石抗切试验通常有单(双)面剪切及冲孔试验。取决于岩石内聚力。 岩石流变包括:蠕变、松弛、弹性后效和粘性流动。 蠕变:应力保持不变应变随时间增长而增加的现象。 松弛:应变保持不变应力随时间增加而减小的现象。

岩石力学试卷二及答案

20~20学年第学期级专业试题 学号:姓名: ……………………………………密…………封……………线…………………………………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 一、简答题:(30分) 1、岩石的常用物理指标有哪些?它们与岩石的强度之间大致有什么关系?(5分) 2、现场测定岩体变形指标的试验方法有哪些?(5分) 3、简述水对岩石强度的影响。(5分) 4、影响岩石应力-应变曲线主要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5分) 5、什么是岩体初始应力场?岩体内产生应力的原因有哪些?(5分) 第1页共6 页

20~20学年第学期级专业试题 学号:姓名: ……………………………………密…………封……………线………………………………… 6、何谓喷锚支护,它与传统的老式支护有何区别?(5分) 二、作图题(5分) 什么是岩石的蠕变?试作图说明岩石流变三阶段的特点: 三、填空题: (0.5/空)(共20分) 1、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的,是探讨岩石对 。岩石力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可概括为、、。研究方法主要有、、、。 2、岩石的破坏形式:、、。 3、影响岩石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一般有:、和、、 、、、、、等。 4、格里菲斯理论把岩石看作为有材料,岩石之所以破坏是由于在 引起细小裂隙的发生发展所致。修正的格里菲斯理论则认为岩石破坏除拉 第2页共6 页20~20学年第学期级专业试题

应力集中所致外,还可以是引起裂隙沿裂隙长轴方向发生 。 5、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用它们来表示G:λ:、 K:。 6、在1=o k 的四周等压地应力场rH v h ==σσ作用下,围岩中的径向应力r σ都岩体中的初始应力;切向应力θσ则岩体中的初始应力,在洞壁上达最大值。由理论上可以证明,开挖洞室的影响范围是。 7、岩压力是由于洞室开挖后岩体和而形成的。由于岩体而对支护或衬砌的压力,称为“变形压力”;将由于岩体而而对支护或衬砌的压力,称为“松动压力”。 8、按压力拱理论分析,在可形成压力拱的洞室内,压力拱的高度是 ,洞室顶部的最大垂直压力在拱轴线上大小为,洞室任何其它点的垂直山岩压力等于。 四、选择题:(2/题)(共10分) 1、岩石与岩体的关系是( )。 (A )岩石就是岩体 ( )(B )岩体是由岩石和结构面组成的 ( ) (C )岩体代表的范围大于岩石 ( ) (D )岩石是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 ) 2、a.)(42 y xy Rt Rt στ+=( ) b.)(42 y xy Rc Rt στ+=( ) c.)(42 x xy Rt Rt στ+= ( ) d.)(42 x xy Rc Rt στ+= ( ) 3、岩质边坡的圆弧滑动破坏,一般发生在( )。 (A )不均匀岩体 (B )薄层脆性岩体 (C )厚层泥质岩体 (D )多层异性岩体 4、计算岩基极限承载力的公式中,承载力系数主要取决于下列哪一个指标? ( ) (A ) (B )C (C ) (D )E 5、下列关于岩石初始应力的描述中,哪个是正确的?( )。 (A )垂直应力一定大于水平应力; (B )构造应力以水平应力为主; (C )自重应力以压应力为主 ; (D )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分布范围基本一致; 第 3页 共 6 页 20~20学年 第学期 级专业 试题 学号: 姓名: ……………………………………密…………封……………线………………………………… 五、计算题:(35分)

岩体的力学性质及分类doc

―――岩体力学作业之二 一、名词释义 l.结构面:①指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宏观地质界面或带。 ②又称弱面或地质界面,是指存在于岩体内部的各种地质界面,包括物质分异面和不连续面,如假整合、不整合、褶皱、断层、层面、节理和片理等。 2.原生结构面:在成岩阶段形成的结构面,根据岩石成因的不同,可分为沉积结构面、岩浆(火成)结构面和变质结构面三类。 3.构造结构面:指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形成的各种结构面,如劈理、节理、断层面等。 4.次生结构面:指在地表条件下,由于外力(如风力、地下水、卸荷、爆破等)的作用而形成的各种界面,如卸荷裂隙、爆破裂隙、风化裂隙、风化夹层及泥化夹层等。 5.结构面频率:即裂隙度,是指岩体中单位长度直线所穿过的结构面数目。 6.结构体:结构面依其本身的产状,彼此组合将岩体切割成形态不一、大小不等以及成分各异的岩石块体,被各种结构面切割而成的岩石块体称为结构体。 7.结构效应:是指岩体中结构面的方向、性质、密度和组合方式对岩体变形的影响。 8.剪胀角(angle of dilatancy):岩体结构面在剪切变形过程中所发生的法向位移与切向位移之比的反正切值。 9.节理化岩体:是指被各种节理、裂隙切割呈碎裂结构的岩体。 10.结构面产状的强度效应:指结构面与作用力之间的方位关系对岩体强度所产生的影响。 11.结构面密度的强度效应:指结构面发育程度(数量)对岩体强度所产生的影响。 12.岩体完整性指标:是指岩体弹性纵波与岩石弹性纵波之比的平方。 13.岩体基本质量:岩体所固有的、影响工程岩体稳定性的最基本属性,岩体基本质量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决定。 14.自稳能力:在不支护条件下,地下工程岩体不产生任何形式破坏的能力。 15.体积节理数:是指单位岩体体积内的节理(结构面)数目。 16.岩石质量指标(RQD):长度在10cm(含10 cm)以上的岩芯累计长度占钻孔总长的百分比,称为岩石质量指标RQD(Rock Quality Designation)。 二、填空题 1.岩体是指经历过多次反复地质作用,经受过变形,遭受过破坏,形成了一定的岩石成分和结构,赋存于一定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因此,岩体力学性质与岩体中的、以及 2 密切相关。 2.岩体由结构面和结构体组成,结构面根据形成原因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和。 3.在工程岩体范围内,结构面按贯通情况可分为、以及三种类型。 4.在岩体中被各种结构面切割而成的岩石块体称为结构体。结构体的形状主要有、、1 以及菱形和锥形等,如果风化强烈或挤压严重,也可形成、、 1 等。 5.岩体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称为岩体的力学性质。它包括岩体的特征、特征和1 特征等。 6.岩体结构面的剪切变形与、和有关。 7.岩体结构面的几何特性是反映节理的外貌,它的组成要素包括:、、、 以及和。 8.岩体的力学性质不仅取决于岩石本身及结构面的力学性质,也与密切相关。 9.岩体的强度不仅与组成岩体的的性质有关,而且与岩体内的有关,此外还与岩体有关。 10.岩体中存在各种结构面,结构面的变形大小主要由和控制的。

山大《岩石力学》模拟123

山东大学岩石力学课程试卷( A ) 一.填空题 1. 岩石按成因可分为三大类:,,。 2. 测量岩石抗拉强度目前常用的四种方法是: ,,,。 3. 某钻孔的长度为250cm,其中岩芯采取总长度为200cm,而大于10cm的岩芯总长度为157cm,则岩芯取样率为,RQD为。 4. 岩体的初始应力测量分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其中直接测量法包括:, ,,;间接测量法包括:,,,,。 5. 洞室开挖后所产生的围岩压力是由与共同承担。 1、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 直接拉伸法、抗弯法、劈裂法(或巴西法)、点荷载试验法 3. 80%,63% 4. 直接测量法:扁千斤顶法,水压致裂法,刚性包体应力计法,声发射法间接测量法:应力解除法,应变解除法,松弛应变法,孔壁塌落法,地球物理探测法 5. 岩体、支护结构 二、选择题: 1. 大部分岩体属于。() (D)非均质、非连续、各项异性材料 2. 在岩石单向抗压强度试验中,岩石试件高与直径的比值h/d和试件端面与承压板之间的磨擦力在下列哪种组合下,最容易使试件呈现锥形破裂。() (D)h/d的值和磨擦力的值都较小 3. 由于岩石的抗压强度远大于它的抗拉强度,所以岩石属于()。 (B)延性材料 4. 剪胀(或扩容)发生的原因是由于() (B)压应力过大引起的 5. 劈裂试验得出的岩石强度表示岩石的()。 (D)剪切强度 6. 格里菲斯准则认为岩石的破坏是由于()。 (A)拉应力引起的拉裂破坏 7. 岩体的强度小于岩石的强度主要是由于()。 (C)岩体为非均质材料 8. 岩体的尺寸效应是指()。 (A) 岩体的力学参数与试件的尺寸没有什么关系 9. 在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软岩表示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 C)5~15MPa 10. 初始地应力主要包括()。 (C)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 三、名词解释 1. 裂隙度是指沿着取样线方向,单位长度上节理的数量。 2. 岩体的初始应力是指岩体在天然状态下所存在的内在应力,在地质学中,通常又称它为地应力。

岩石力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岩石力学(专科) 一、名词解释: 1.岩体 2.围岩 3.稳定蠕变 4.柔性支护 5.塑性破坏 6.稳定蠕变 7.剪胀8.长期强度 9.脆性破坏10.端部效应 11.构造应力12.松脱地压 13.非稳定蠕变14.结构面充填度 15.变形地压16.延性 17.蠕变18.岩体结构 19.真三轴试验20.扩容 21.剪胀率 二、问答题: 1.解释锚杆支护的挤压加固作用,并指出其适用条件。 2.说明不连续面的起伏对不连续面抗剪强度的作用,写出无充填规则齿状不连续面的抗剪强度表达式。 3.解释锚杆支护的组合作用,并指出其适用条件。 4.什么是常规三轴压缩试验?试指出在常规三轴试验中,随围压增大,岩石的抗压强度和变形特征。 5.解释断层和水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作用。 6.说明岩石单轴压缩试验中产生端面效应的原因,如何消除端部效应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7.岩石有哪些基本破坏方式?莫尔-库论理论和格里菲斯理论分别适用于哪种破坏方式? 8.对岩石进行三轴压缩试验,试问在不同的围压条件下,岩石的变形性质、弹性模量和强度可能发生的变化是什么? 9.简述采用喷射混凝土对巷道进行支护的力学作用。 10.如何根据岩石的单轴压缩试验曲线确定岩石的三种弹模?岩石的三种弹模分别反映岩石的什么特征? 11.岩石在普通试验机上进行单轴压缩试验,试问有哪几种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形式(要求画出相应的曲线)? 三、判断题: 1.图1所示为被一组节理切割的岩体所处的受力状态(应力圆)以及组成岩体的岩石的强度曲线(a )和节理强度曲线(b ),图中节理面法线与最大主应力之间的夹角为α。试判别图中表示的分析结果是否正确。 [ ] a.岩体沿节理剪切破坏( ) b. 岩体沿节理剪切破坏( ) 图1 2.设计一条水平坑道断面如图2所示,其长轴与原岩应力分量p 平行,短轴与原岩应力分量q 平行。已知1/>q p 。这样的坑道断面布置将使围岩处于较好的应力状态或是不好的应力状态。 [ ]

岩石力学试卷二试题及答案B

20 ~20 学年第学期级地质工程、岩土工程专业岩石力学试题 学号:姓名: ……………………………………密…………封……………线…………………………………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 一、简答题:(30分) 1、岩石的常用物理指标有哪些?它们与岩石的强度之间大致有什么关系?(5分) 2、现场测定岩体变形指标的试验方法有哪些?(5分) 3、简述水对岩石强度的影响。(5分) 4、影响岩石应力-应变曲线主要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5分) 5、什么是岩体初始应力场?岩体内产生应力的原因有哪些?(5分) 第1页共6 页

学号:姓名: ……………………………………密…………封……………线………………………………… 6、何谓喷锚支护,它与传统的老式支护有何区别?(5分) 二、作图题(5分) 什么是岩石的蠕变?试作图说明岩石流变三阶段的特点: 三、填空题: (0.5/空)(共20分) 1、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的,是探讨岩石对 。岩石力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可概括为、、。 研究方法主要有、、、。 2、岩石的破坏形式:、、。 3、影响岩石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一般有:、和、、 、、、、、等。 4、格里菲斯理论把岩石看作为有材料,岩石之所以破坏是由于在 引起细小裂隙的发生发展所致。修正的格里菲斯理论则认为岩石破坏除拉 第 2 页共6 页

应力集中所致外,还可以是 引起裂隙沿裂隙长轴方向发生 。 5、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用它们来表示G: λ: 、 K: 。 6、在1=o k 的四周等压地应力场rH v h ==σσ作用下,围岩中的径向应力r σ都 岩体中的初始应力;切向应力θ σ则 岩体中的初始应力,在洞壁上达最大值 。 由理论上可以证明,开挖洞室的影响范围是 。 7、岩压力是由于洞室开挖后岩体 和 而形成的。由于岩体 而对支护或衬砌的压力,称为“变形压力”;将由于岩体 而而对支护或衬砌的压力,称为“松动压力”。 8、按压力拱理论分析,在可形成压力拱的洞室内,压力拱的高度是 ,洞室顶部的最大垂直压力在拱轴线上大小为 ,洞室任何其它点的垂直山岩压力等于 。 四、选择题:(2/题)(共10分) 1、岩石与岩体的关系是( )。 (A )岩石就是岩体 ( ) (B )岩体是由岩石和结构面组成的 ( ) (C )岩体代表的范围大于岩石 ( ) (D )岩石是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 ) 2、a.)(42 y xy Rt Rt στ+= ( ) b. ) (42 y xy Rc Rt στ+= ( ) c. )(42 x xy Rt Rt στ+= ( ) d. )(42x xy Rc Rt στ += ( ) 3、岩质边坡的圆弧滑动破坏,一般发生在( )。 (A )不均匀岩体 (B )薄层脆性岩体 (C )厚层泥质岩体 (D )多层异性岩体 4、计算岩基极限承载力的公式中,承载力系数 主要取决于下列哪一个指标? ( ) (A ) (B )C (C ) (D )E 5、下列关于岩石初始应力的描述中,哪个是正确的?( )。 (A )垂直应力一定大于水平应力; (B )构造应力以水平应力为主; (C )自重应力以压应力为主 ; (D )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分布范围基本一致; 第 3 页 共 6 页

岩体力学模拟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词2分,共20分) 1、结构面 2、蠕变 3、饱和吸水率 4、强度判据 5、围岩 6、剪切刚度 7、天然应力 8、RQD值 9、围岩抗力系数 10、岩石软化性 二、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结构面发育的密集程度通常用()和()表示,结构面形态通常考虑结构面侧壁的()和()两个 方面。 2、表征岩石抗剪强度的基本指标是()和()。 3、垂直层面加压时,岩体的抗压强度比平行层面加压时(),而变形模量则比平行层面加压时()。 4、有一对共轭剪节理,其中一组走向为N300E,另一组走向为N300W,问形成该剪节理的最大主应力 σ1的方向为();假定岩石强度服从莫尔直线型强度理论,则该岩体的内摩擦角Φ为()。 5、测定岩石抗拉强度的方法有()和()。 6、RMR分类依据的分类指标为()、()、()、()和()。 7、从力学的观点出发,岩石的脆性破坏有()和()两种。 8、天然应力为静水压力状态时,洞壁上一点的剪应力为(),径向应力为(),重分布应力中的()为 最大主应力,()为最小主应力。 9、岩体天然应力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和()。 10、按边坡岩体中滑动面形态、数目及组合关系,把边坡岩体破坏类型划分为()、()、()和()四种。 三、问答(共30分) 1、试述地下洞室弹性围岩重分布应力的基本特点。(10分) 2、试述粗糙起伏无充填结构面的剪切强度特征(要求图加简要文字说明)。(10分) 3、试述岩体中水平天然应力的基本特点。(10分)

四、计算(共30分) 1、某岩块的剪切强度参数为:C=50MPa,Φ=600,设岩石强度服从莫尔直线型强度理论。如用该岩石试件做三轴试验,当围压σ3和轴压σ1分别加到50MPa和700MPa后,保持轴压不变,逐渐卸除围压σ3,问围压卸到多少时,岩石试件破坏?(15分) 2、在某岩体中开挖一直径为6m的水平圆形洞室,埋深为400m,已知洞室围岩的剪切强度参数为:C=9MPa,Φ=400,岩体的平均密度ρ=2.7g/cm3,设岩体天然应力比值系数λ=1,试评价该洞室开挖后的稳定性。 一、名词解释(每词2分,共20分) 1、岩体 2、单轴抗压强度 3、吸水率 4、强度判据 5、围岩 6、剪切刚度 7、重分布应力 8、RQD值 9、围岩抗力系数 10、变形模量 二、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按边坡岩体中滑动面形态、数目及组合关系,把边坡岩体破坏类型划分为()、()、()和()四种。 2.结构面发育的密集程度通常用()和()表示,结构面的形态通常考虑结构面侧壁的()和()两个方面。 3.表征岩石变形性质的基本指标是()和()。 4.垂直层面加压时,岩体的抗压强度比平行层面加压时(),而变形模量则比平行层面加压时()。

岩体力学重点

概念 岩石: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的规律聚集而成的自然体。 岩石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颗粒间的关系,包括颗粒大小、形状、排列、结构连结特点以及岩石中的微结构面。 岩石构造: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及其与其他组成部分之间在空间的排列方式及充填方式。 岩石块体密度:单位体积岩石(包括岩石孔隙体积)的质量。 颗粒密度:岩石固相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不包括岩石孔隙体积)。 孔隙率:孔隙体积与总体积(包含孔隙)之比。 渗透系数:表征岩石透水性的重要标志,在数值上等于水力梯度为1时的渗流速度。 软化系数:岩石浸水后的饱和抗压强度与岩石干抗压强度之比。 膨胀性:岩石侵水后发生体积膨胀的性质。 岩石吸水性:岩石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吸收水分的能力。 扩容: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变过程中发生的非弹性的体积增长(岩石破坏的前兆)。 弹性模量:单向压缩条件下,弹性变形范围为轴向应力与试件轴向应变之比。 变形模量:岩石在单轴压缩条件下,轴向应力与总应变(弹性应变与塑性应变之和)的比值。泊松比: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比,也叫横向变形系数。 脆性度:对脆性程度的一种度量,脆性度愈小,材料抗断裂的抗力愈高;反之愈大。 尺寸效应:岩石试件尺寸越大,则强度越低,反之越高,这一现象。 常规三轴试验:试件处于σ1 >σ2=σ3应力状态下。 真三轴试验:试件处于σ1 >σ2 >σ3应力状态下。 岩石三轴压缩强度:岩石在三轴压缩荷载作用下,试件破坏时所承受的最大轴向压应力。流变性:介质在外力不变的条件下,应力与应变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 蠕变:介质在大小和方向均不改变的外力作用下,其变形随时间变化而增大的现象。 松弛:介质的变形(应变)保持不变时,内部应力随时间变化而降低的现象。 弹性后效:介质加载或卸载时,弹性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现象。它是一种延迟发生的弹性变形和弹性恢复,外力卸除后最终不留下永久变形。 岩石长期强度:岩石的强度是随外载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作用时间t趋向于正无穷的强度(最低值)。 强度准则:表征岩石破坏条件的应力状态与岩石强度参数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它来判断岩石在什么样的应力应变条件下破坏。 岩石抗拉强度测定方法:直接拉伸法、抗弯法、劈裂法、点载荷法。 简答论述 1、岩石结构与岩石构造有什么区别?并举例加以说明。 岩石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颗粒间的关系,包括颗粒大小、形状、排列、结构连结特点以及岩石中的微结构面。岩石构造: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及其与其他组成部分之间在空间的排列方式及充填方式。如岩浆岩中的流线、流面、块状构造,沉积岩中的层理、叶片状构造,变质岩中的片理、片麻理和板状构造等。 2、岩石颗粒间的连接方式有哪几种? 结晶连结:岩石中矿物颗粒通过结晶相互嵌合在一起,如岩浆岩、大部分变质岩以及部分沉积岩的结构连结。胶结连结:指颗粒与颗粒之间通过胶结物质连结在一起的连结。如沉积碎屑岩、部分粘土岩的结构连

中国石油大学岩石力学模拟试题

《岩石力学》练习题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岩石力学 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和岩体力学性能的理论和应用的科学,它是力学的一个分支,是探讨岩石和岩体对其周围物理环境中力场的反应。 2.静岩压力 地球内部在不同深度处单位面积地球内部岩石压力基本上保持平衡,类似于静水压力;其数值与该处上覆岩石的总重量相等,称为静岩压力,其大小可用P=ρgh来表达,即静岩压力(P)等于某一深度(h)、该处上覆物质平均密度(ρ)与平均重力加速度(g)的乘积。 二、简答题 1 岩石具有哪三种特性? ①非均质性;②不连续性。岩体不但有微观的裂隙,而且有层理、片理、节理以至于断层等不连续面;③各向异性。 2 怎样理解岩石的多相体? 岩石是由岩石骨架和孔隙组成。岩石骨架是固体,孔隙里面充满了流体,流体包括油气水。所以,岩石是由固体和流体组成的,是固液两相或固液气三相,所以岩石是多相体。 3. 岩石力学的复杂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岩石力学的复杂性表现在:⑴岩石具有局部破坏特性;⑵尺寸效应;⑶抗拉强度比较小;⑷地下水的影响;⑸风化;⑹岩体外载的不确定。 4. 钻井中有哪些问题与岩石力学有关? ①井壁稳定问题,包括井眼缩径、井壁坍塌、井漏等;②岩石破碎问题,包括岩石的剪切破坏与抗压破坏等。 第一章应力与应变 一、选择题 1、在地下,岩石所受到的应力一般为( B )。

A、拉应力 B、压应力 C、剪应力 二、名词解释 1、什么是面力?什么是体力? 所谓面力指的是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如压力、摩擦力等。 体力指布满在物体内部各质点上的力,如重力、惯性力、电磁力等。 2、什么是正应力?什么是剪应力? 作用力与受力面的关系可以呈任意方向,如果作用力是沿着受力面的法线方向,作用力就称为法向力,除以受力面的面积得到的值就是正应力值。如果作用力与受力面的法线方向垂直,即与受力面平行,作用力就称为剪切力,除以受力面的面积得到的值就是剪应力值。 三、简答题 1、应力的正负是怎样规定的? 岩石力学中,①正应力以压应力为正,拉应力为负;②剪应力以使物体发生逆时针转动为正,反之为负;③θ角以x轴正向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所形成的夹角为正,反之为负。 2、一个点的平衡状态需满足哪两个平衡? 一是满足力的平衡,二是满足力矩的平衡。 3、怎么理解受力单元体? 由于岩石的破坏具有局部性的特点,所以采用受力单元体的方式来进行分析,找到受力单元体破坏的方位,从而对整体岩石的破坏进行分析。 4、应力的两个下标各表示什么含义? 应力的第一个下标表示应力所在面的外法线方向;第二个下标表示应力的方向。由于正应力的两个下标一样,所以可用一个下标来表示。 5、画出二维应力受力体的受力图。 所谓二维应力状态,是指与第三角标有关的应力分量皆为零的状态,即 σ33 = σ32 = σ31 = 0 这也就是通常所指的平面应力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