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

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
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

眼视光公共卫生学复习材料

一、单选

1.根据观察单位的某项特征不同,医学资料主要分为

A.两类

B.三类

C.四类

D.五类

2.没有进行屈光矫正的裸眼远视力是

A.未矫正视力

B.正常视力

C.低常视力

D.远视眼

3.循证医学研究中,系统评价又称

A.系统综述B .文献综述

C.临床试验

D.医疗决策

4.计量资料统计中,"M"表示的是

A中位数

B.均数

C.方差

D.标准差

5.宏观经济学又称

A.微观经济学B .宏观经济学

C.卫生经济学

D.就业理论

6.在睫状肌麻痹下等值球镜度等于或小于-

0."50D的眼是

A.未矫正视力

B.正常视力

C.近视眼

D.远视眼

7.回归方程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

A本质联系B .密切程度

C.相关关系

D.数量关系

8.一个理想的筛查试验的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均为

A.

0."

7

B.

0."8

C.

0."

9

D.1

9.目前唯一已被证实的发生AMD的危险因素是

A.吸烟

B.酗酒

C.赌博

D.吸毒

1

0."从资源稀缺这个基本概念出发,微观经济学又称

A.市场经济学B .宏观经济学

C.卫生经济学

D.临床经济学

1

1."使研究人群中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概率被抽中为研究对象的方法是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1

2."全球首位的致盲眼病是

A.白内障

B.青光眼

C.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D.白内障

1

3."在收集资料时,由于仪器的不准确、检查者掌握标准高或低等原因,致使观察结果出现方向一致性地偏离真值,称为

A.随机测量误差

B.系统误差

C.抽样误差

D.参数

14."由淋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结膜炎又称

A.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B.青光眼

C.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D.白内障

1

5."循证医学中,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结局事件发生减少的百分比的是

A.相对危险度

B.相对危险减低

C.绝对危险降低率

D.绝对危险增高率

1

6."睫状肌麻痹下经屈光矫正所获得的最好视力叫做

A.正常视力

B.戴镜视力

C.最好矫正实力

D.远视眼

1

7.".由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结膜炎又称

A.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B.青光眼

C.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D.白内障

1

8."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一定数量单位抽取一个对象的方法是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1

9."循证医学研究中,系统综述又称

A.系统评价B .文献综述

C.临床试验

D.医疗决策

2

0."收入的理论又称

A.微观经济学B .宏观经济学

C.卫生经济学

D.药物经济学

2

1."最早研制出统计数据分析软件的国家是

A.中国B .日本

C.意大利

D.美国

2

2."循证医学治疗组与对照组结局事件危险度差值是

A.相对危险度

B.相对危险减低

C.绝对危险降低率

D.绝对危险增高率

2

3."新生血管性AMD发生的启动因子是

B.酗酒

C.赌博

D.吸毒

2

4."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称为

A.总体

B.样本

C.统计量

D.参数

2

5."Glass首先提出荟萃分析的时间是

A.1976年B .1977年

C.1978年

D.1979年

2

6."双眼或单眼未矫正视力小于

0."8的眼视为

A.正常视力眼

B.低常视力眼

C.最好矫正实力眼

2

7."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可预防的致盲眼病是

A.白内障

B.沙眼

C.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D.低视力

2

8."变异系数又称

A极差B .相关系数

C.方差

D.离散系数

2

9."筛查试验在无病的人中正确地确定非患者的能力,这句话指的是

A.灵敏度

B.准确性

C.特异度

D.真实性

3

0."偶然误差又称

A.随机测量误差

C.抽样误差

D.参数

3

1."配有眼镜者再戴用原有眼镜时的远视力是

A.正常视力

B.戴镜视力

C.低常视力

D.远视眼

3

2."筛查试验在实际有病的人中正确地确定患者的能力,这句话指的是

A.灵敏度

B.准确性

C.特异度

D.真实性

3

3."发达国家20到70岁人群中致盲的第一位原因是

A.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B.青光眼

C.白内障

D.低视力

3

4."与经验医学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A.循证医学

B.临床证据

C.临床经验

D.荟萃分析

3

5."在大型调查时常用的抽样方法是

A.多级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3

6."循证医学表示试验组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事件发生率绝对差值的是

A.相对危险度

B.相对危险减低

C.绝对危险降低率

D.绝对危险增高率

3

7."从全球来说,白内障手术的数量计划到20年的目标是

A.3000万例

B.3100万例

C.3150万例

D.3200万例

3

8."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英文缩写是

A.DR

B.PIOL

C.DCCT

D.AMD

3

9."对样本中的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依据观察值所得出的样本统计指标叫做

A.总体

B.样本

C.统计量

D.参数

4

0."医学中常用的几何均数简记为

AM

B.G

C.S

D.D

4

1."一组数据中最大和最小观察值之间的差值称为

A极差

B.中位数

C.方差

D.标准差

4

2."SAS系统被正式推出的年份是

A.1840年B .1960年

C.1970年

D.1976年

43."以单个经济单位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如何将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的经济学概念称为

A.微观经济学B .宏观经济学

C.卫生经济学

D.临床经济学

4

4."SPSS被创建于

A.中国B .日本

C.意大利

D.美国

4

5."在医学研究中,常用的表示一组同质变量值的集中趋势的量是

A极差

B.平均数

C.方差

D.标准差

4

6."受检者在日常屈光状态下的视力称为

A.正常视力

B.戴镜视力

C.最好矫正实力

D.日常生活视力

4

7."在收集资料时,由于偶然原因使同一对象的多次检查结果不完全一致,没有倾向性也不可能避免的是

A.随机测量误差

B.系统误差

C.抽样误差

D.参数

4

8."循证医学试验组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事件发生概率的绝对差值是

A.相对危险度

B.相对危险减低

C.绝对危险降低率

D.绝对危险增高率

4

9."患者摄入锌,病程进展得到延缓的是

A.白内障

B.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C.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D.白内障

5

0."几率又称

A.概率

B.发病率

C.患病率

D.死亡率

5

1."一个理想的筛查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好均为

A.70%

B.80%

C.90%

D.100%

5

2."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最常见的感染性眼病是

A.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B.青光眼

C.白内障

D.急性结膜炎

5

3."算术平均数简称

A极差

B.均数

C.方差

D.标准差

5

4."与循证医学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A.经验医学

B.临床证据

C.临床经验

D.荟萃分析

5

5."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的统计指标是A极差B .相关系数

C.方差

D.离散系数

5

6."盘尾丝虫病又称

A.白内障

B.河盲

C.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D.青光眼

57."计量资料统计中,"G"表示的是

A几何均数

B.中位数

C.方差

D.标准差

5

8."市场经济学又称

A.微观经济学B .宏观经济学

C.卫生经济学

D.临床经济学

5

9."先将研究的总体按不同特征进行分层,然后分别在各层中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是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6

0."根据研究目的确定性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称为

A.总体

B.样本

C.统计量

D.参数

6

1."双眼未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

0."8者视为

A.正常视力

B.戴镜视力

C.最好矫正实力

D.日常生活视力

6

2."在睫状肌麻痹下等值球镜度大于或等于+

2."00D的眼是

A.正常视力眼

B.低常视力眼

C.最好矫正实力眼

D.远视眼

6

3."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称为试验的

A.灵敏度

B.准确性

C.特异度

D.可靠性

6

4."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结膜炎又称

A.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B.青光眼

C.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D.白内障

6

5."为适应大范围调查的需要,抽样时不是以个体为抽样单位,而是以群体为抽样单位的方法是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6

6."循证医学试验组结局事件发生概率与对照组结局事件发生概率的比是

A.相对危险度

B.相对危险减低

C.绝对危险降低率

D.绝对危险增高率

6

7."河盲又称

A.白内障

B.盘尾丝虫病

C.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D.青光眼

6

8."食用水果和蔬菜,下列疾病的发生可能性降低的是

A.白内障

B.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C.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D.白内障

6

9."通过统计量估计所得的总体平均数、总体标准差或总体率等总体指标称为

A.总体

B.样本

C.统计量

D.参数

7

0."各种原因造成的观测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叫做

A.误差

B.样本

C.统计量

D.参数

7

1."样本具有代表性的保证是

A.随机抽样

B.系统误差

C.抽样误差

D.参数

7

2."方差的算术平方根称为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试试题及答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2、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 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3、农村地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可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相结合。 4、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 内容。 5、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6、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7、健康教育中发放的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 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 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制定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保证其(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9、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并存档保存,每年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评价)。 10、健康教育要通俗易懂,并确保其(科学性)(时效性)。

11、新生儿出院(一周)后,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 12、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 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13、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得到分娩医院转来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访视, 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 1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妇联)(计生)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孕产妇人口信息。 15、每年进行(1)次老年人健康管理,包括健康体检、健康咨 询指导和干预等。 16、预防接种服务对象是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17、工作人员应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留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 18、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19、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20、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 21、正常人每天的标准食油量是(25)克,食盐量是(4—6)克。 2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有政府(购买)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具体实施的、全体居民均可(免费)享受的`服务。 23、某居民的腰围是2尺4寸,可换算成(80)厘米

基本公共卫生培训小结

基本公共卫生培训小结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小结 为了顺利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我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居民建档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任务,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我院于20XX年1月10日组织相关项目的有关医务人员及各卫生站负责人,就《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培训指导》、《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XX年版)》的内容进行了培训,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全员培训 为了保证这次培训效果,叶其兴院长召开班子专题会议,由温涛副院长负责组织实施,医院提前把培训日程及培训教材发放到负责相关项目的医务人员及各卫生站负责人,确保所有乡村医生都按时接受培训。 二、精心准备提高质量 为了保证这次培训质量,担任培训的人员认真准备,把培训内容制成课件,复印到学员人手一份进行授课。培训人员就各项服务规范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要求和考核指标做了详细讲解。许冠文主任重点对居民健康建档表格的填写及老年人健康管理,逐项进行了讲解,对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如血型、口腔、体质指数和腰臀围比值的计算、足背动脉搏动、老年人随访体检等内容进行了重点强调;王荣主任重点讲解了健康教育及学员对《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了解;余日珍主任重点讲解了孕产妇保健常识;钟成祥主任重点讲解了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黎法晓主任重点讲解了新生儿访视及儿童系统的管理和传染病报告的处理;罗荣展主任重点讲解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三、现场模拟注重实效 培训结束后,参加培训的医院项目办医务人员及各乡村医生,现场进行模拟建档,相互为对方建一份合格健康档案。填表完成后,由授课人员逐人进行检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通过这次培训,使所有乡村医生掌握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内容,能够正确填写居民健康档案,为在我镇顺利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更好地为广大居民的健康提供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培训小结 为了顺利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20XX 年6月1

兽医公共卫生学

兽医公共卫生学 绪论 第一节兽医公共卫生学概念 兽医公共卫生学:是利用一切与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问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和物质资源,研究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人兽共患病、动物防疫与检疫、动物性食品安全、实验动物比较医学及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人类保健事业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第二节兽医公共卫生学的内容 兽医以共卫生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生态平衡与人类的健康: 1、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流、物流、信息流的传递,达到了相互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2、生态平衡的保持有赖于学习和掌握生态学业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现将生态学分为三个层次的分枝学科 1)宏观生态学:是以个体和群体为中心来研究个体和群体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科学. 2)微生态学:是以单细胞为中心来研究单细胞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一切生物体与其环境的微生态平衡. 3)分子生态学:是以生物活性分子特别是核酸分子为中心来研究细胞内分子环境关系的生态学. 二、环境污染与人类的健康:

环境污染是当代环境问题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三、人兽共患病的监测与控制: 人兽共患病是指那些在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 全世界已证实的人兽共患病有200多种,在公共卫生方面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人兽共患病有90种,流行的主要人兽共患病有50余种, 四、动物防疫检疫与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公布). 第三节兽医公共卫生学的作用 一、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活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1、人们在发展中不自觉的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和食物污染. 2、抗菌药物的研究、生产和使用,使微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因此,研 制、生产和推广应用微生态制剂,少用或不用抗生素,恢复人类和动物的微生态平衡,将是兽医公共学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领域. 二、在人兽共患病的监测与控制中起主力军的作用 人兽共患病中的绝大多数疫病是经动物及动物产品传播给人的,所在控制和消灭人兽共患病的关键在于控制和消灭动物传染源. 三、通过动物防疫和检疫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 我国已加入WTO在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国际贸易中我国也必须要遵守国际上通用的防疫和检疫规则,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国际动物卫生法典》、《实施卫生和动植物检疫的协定》(SPS协定)和《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协

2016级农村医学公共卫生学基础考试题

鄱阳卫生学校2016级农村医学公共卫生学基础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15*2=30分):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字母填入上表相应题号的正下方空格内。 1、公共卫生的核心内容是() A、政府负责 B、社会参与 C、预防疾病 D、促进健康 E、以上均是 2、“新农合”的全称是() A、新时代农村合作医疗 B、新时期农村合作医疗 C、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D、新型农村合作社 E、新型农民合作社 3、公共卫生的服务对象是() A、疾病 B、人群 C、健康人 D、亚健康人群 E、病人 4、患病率通常用于()的调查 A、急性病 B、急性中毒 C、疾病的短期流行 D、疾病暴发 E、慢性病 5、病例对照研究属于() A、分析流行病学 B、描述流行病学 C、理论流行病学 D、实验流行病学 E、以上均不对 6、我国免疫规划预防的疾病不包括() A、结核病 B、艾滋病 C、麻疹 D、腮腺炎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7、下列因素中不属于自然环境因素的是() A、大气 B、水 C、食物 D、土壤 E、文化教育 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陆地 B、海洋 C、森林 D、草原 E、生物圈 9、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A、口服碘化物 B、碘化饮水 C、碘盐 D、注射碘化钾 E、碘油 10、有人报告可能发生食物中毒,农村医师首要措施是() A、问清病情 B、现场处理 C、封存可疑食物 D、立即赶赴中毒现场,抢救安置中毒病人 E、调查病因,追究责任 11、职业病诊断的重要前提条件是() A、职业史 B、症状与体征 C、生产环境资料 D排除其他疾病E、实验室检查 12、尘肺是一种() A、肺部一般疾病 B、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C、纤维化疾病 D、粉尘引起的免疫性疾病 E、炎症 13、糖尿病膳食治疗的首要原则是() A、不吃糖 B、合理控制总能量 C、大量进食水果与纤维素 D、合理分配热能 E、低盐饮食 14、“世界无烟日”指() A、5月12日 B、5月2日 C、5月31日D6月12日E、6月31日 15、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Ι级预警标识是() A、黄色 B、橙色 C、蓝色 D、红色 E、黑色

公共卫生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一)

更多2019年公共卫生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点击这 里 (公众号关注:百通世纪获取更多) 公共卫生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一) 1.化妆品生产车间净高不得低于 A.2m B.2.5m C.3m D.4m E.5m 2.餐(饮)具化学消毒程序是 A.冲——洗——消毒——保洁 B.洗涤——消毒——清洗——保洁 C.除渣——洗涤——消毒——清洗——保洁 D.除渣——洗涤——消毒——保洁 E.消毒——冲——洗——保洁 3.被监测单位对检验报告结果有异议,可以向原行政部门或上一级卫生部门提出书面复检申请,提出复检申请的法定时间为多少天 A.5d内 B.10d内 C.15d内 D.20d内 E.25d内 4.男性进入青春期的第一个信号是

B.睾丸增大 C.出现阴毛 D.变声 E.遗精 5.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决定书如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通过其他方式均无法送达时,可采取 A.亲属转达 B.邮寄送达 C.留置送达 D.公告送达 E.受送达人的所在单位领导转达 6.苦杏仁、桃仁、李子仁等果仁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食品中含有氰苷类,可分解为哪一种化合物引起的 A.氢氟酸 B.氰化钾 C.氢氰酸 D.氰化钠 E.皂苷 7.《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规定,国家对化妆品的生产和销售实行 A.卫生监督制度 B.卫生监测制度 C.卫生许可证制度 D.生产许可证制度 E.备案管理制度 8.在成组设计方差分析中,检验假设是 A.各样本均数相等 B.各总体标准差相等 C.各样本方差相等 D.各总体均数相等 E.各总体方差相等 9.进口保健食品的进口商或代理人必须向卫生部提出申请,提供除一般保健食品所需资料外,还需提交 A.出产国(地区)销售概况 B.生产、销售国(地区)有关卫生机构的检测报告 C.生产、销售国(地区)有关机构出具的允许生产或销售的证明 D.外国公司的营业执照 E.进口商或代理人的税务登记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的工作方针及原则是 A.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B.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 C.分类管理、反应及时、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D.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E.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分级负责、反应及时、加强合作

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基础真题2010年

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基础真题2010年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总题数:10,分数:10.00) 1.为了尽量减少偏倚,在进行病因研究时,病例对照研究中最为理想的病例是( )。 (分数:1.00) A.死亡病例 B.重症病例 C.新发病例√ D.现患病例 E.治愈病例 解析: 2.前瞻性队列研究相对于病例对照研究而言,较明显的优点是( )。 (分数:1.00) A.可用于广泛探讨某疾病的致病因素 B.节省时间与费用 C.适用于罕见病的病因研究 D.有利于减少失访偏倚 E.有利于判断因果联系√ 解析: 3.在某社区开展高血压普查,可以得到该社区人群高血压的( )。 (分数:1.00)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患率 D.病死率 E.死亡率 解析: 4.传染病的感染过程是指( )。 (分数:1.00) A.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 B.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的过程 C.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 D.病原体侵入易感者的过程 E.病原体向四周传播的过程√ 解析: 5.流行病学实验中的“双盲”是指( )。 (分数:1.00) A.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 B.实验的干预人员不知道研究对象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 C.研究对象和实验的干预人员均不了解实验分组情况√ D.资料收集人员不知道实验的分组情况 E.数据分析人员不知道实验的分组情况 解析: 6.2009年《英国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报道,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放射工作从业者接受辐射的增加,他们患癌症的风险也会增加。但放射工作从业者总体死亡率却低于一般人群,放射工作从业者的粗死亡率以及癌症死亡率均比一般人群总体死亡率低。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研究发现放射工作从业者多为年轻和中年人,且均经过体格检查才能上岗。这一现象通常被称之为( )。 (分数:1.00)

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

眼视光公共卫生学复习材料 一、单选 1.根据观察单位的某项特征不同,医学资料主要分为 A.两类 B.三类 C.四类 D.五类 2.没有进行屈光矫正的裸眼远视力是 A.未矫正视力 B.正常视力 C.低常视力 D.远视眼 3.循证医学研究中,系统评价又称 A.系统综述B .文献综述 C.临床试验 D.医疗决策 4.计量资料统计中,"M"表示的是 A中位数 B.均数 C.方差 D.标准差

5.宏观经济学又称 A.微观经济学B .宏观经济学 C.卫生经济学 D.就业理论 6.在睫状肌麻痹下等值球镜度等于或小于- 0."50D的眼是 A.未矫正视力 B.正常视力 C.近视眼 D.远视眼 7.回归方程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 A本质联系B .密切程度 C.相关关系 D.数量关系 8.一个理想的筛查试验的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均为 A. 0." 7 B. 0."8 C.

0." 9 D.1 9.目前唯一已被证实的发生AMD的危险因素是 A.吸烟 B.酗酒 C.赌博 D.吸毒 1 0."从资源稀缺这个基本概念出发,微观经济学又称 A.市场经济学B .宏观经济学 C.卫生经济学 D.临床经济学 1 1."使研究人群中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概率被抽中为研究对象的方法是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1 2."全球首位的致盲眼病是

A.白内障 B.青光眼 C.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D.白内障 1 3."在收集资料时,由于仪器的不准确、检查者掌握标准高或低等原因,致使观察结果出现方向一致性地偏离真值,称为 A.随机测量误差 B.系统误差 C.抽样误差 D.参数 14."由淋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结膜炎又称 A.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B.青光眼 C.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D.白内障 1 5."循证医学中,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结局事件发生减少的百分比的是 A.相对危险度 B.相对危险减低 C.绝对危险降低率

公共卫生基础知识

2012公共卫生考试大纲 基础知识 卫生法 单元细目要点要求 一、卫生法学 1.卫生法概述(1)卫生法学和卫生法的概念(2)卫生 法的主要特征(3)卫生法律关系(4)卫 生法律关系的要素(5)卫生法的渊源(6) 卫生行政执法 掌握掌握熟 悉熟悉熟悉 掌握 二、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1.传染病防治法的概念掌握 2.《传染病防治法》简介 (1)总则(2)传染病预防(3)疫情的 报告、通报和公布(4)疫情控制(5)医 疗救治(6)监督管理(7)保障措施(8) 法律责任 掌握熟悉掌 握掌握熟悉 熟悉熟悉掌 握 三、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1.概述(1)行政法规(2)行政规章了解了解 2.《职业病防治法》简介总则熟悉 四、食品卫生管理法律制度1.概述熟悉 2. 食品生产和经营的法 律制度 熟悉3. 食品卫生许可的法律 规定 了解 五、其他公共卫生法律制度1.《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 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简介 熟悉2. 学校卫生工作的法律 规定 熟悉3. 公共场所卫生的法律 规定 熟悉4. 化妆品卫生监督法律 规定 熟悉 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法律制度1.总则掌握 2.预防与应急准备熟悉 3.报告与信息发布掌握 4.应急处理熟悉 5.法律责任掌握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总则 (1)编制目的(2)编制依据(3)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4)适用范围(5) 工作原则 了解熟悉掌 握了解了解2.附则名词解释掌握 卫生标准

单元细目要点要求 一、卫生标准1.标准(1)基本概念(2)基本特性了解掌握 2.标准化(1)概念(2)标准化活动的基本特性了解熟悉 3.标准的分类和代号掌握 4.标准的分级 (1)国家标准(2)行业标准(3)地方 标准(4)企业标准 掌握 5.国家标准的代号和编号掌握 6.卫生标准化 (1)卫生标准的概念(2)卫生标准的性 质(3)卫生标准的法规性质(4)卫生标 准的特征(5)卫生标准制定的原则(6) 卫生标准的实施 熟悉 卫生统计学 单元细目要点要求 一、绪言1.卫生统计学的内容和定义: 卫生统计学内容和定义的含 义 (1)健康统计(2)卫生服务统计(3) 常用的综合评价法 了解掌握了 解 2.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 (1)设计(2)收集资料(3)整理资料 (4)分析资料: ①统计描述②统计推 断 熟悉 3.卫生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 概念 (1)总体与样本(2)资料和变量:①定 量资料②定性资料(3)概率 熟悉 4.学习卫生统计学应注意的 问题 (1)卫生统计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概 念和方法(2)调查设计和试验设计(3) 健康评价方法 熟悉掌握了 解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频数分布与频数分布图 (1)频数表的编制(2)频数分布类型(3) 频数分布表的用途(4)等距分组(5)不 等距分组 熟悉2.集中趋势的描述 (1)算术均数(2)几何均数(3)中位 数 掌握3.离散程度的描述 (1)极差与四分位数间距(2)方差与标 准差(3)变异系数 掌握 三、正态分布1.正态分布的概念和特征 (1)正态分布(2)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 (3)正态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 了解2.标准正态分布 (1)标准正态分布与标准化变换(2)标 准正态分布表 掌握3.正态分布的应用 (1)估计频数分布(2)制定参考值范围 (3)质量控制(4)统计处理方法的基础 熟悉 四、总体均数的估1.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1)抽样研究(2)统计推断熟悉

河南省年上半年公共卫生基础考试题学习资料

河南省2017年上半年公共卫生基础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合成亚硝胺的前体物质是 A.联苯胺 B.仲胺 C.杂醇油 D.醛类 E.酮类 B 2、罐头食品保藏应采用E 3、研究者欲对某降低新生儿死亡率项目实 施5年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已知项目结束时 甲、乙两个项目的部分县区第五年新生儿死 亡率分别为12.5960和15.0960,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两地的新生儿死亡率是整个项目 评价的一个指标 B.可以得出甲地新生儿死亡率低于乙地的 结论 C.应对该资料进行假设检验 D.该题目中新生儿死亡率是反映平均水平 的指标 E.该题目中新生儿死亡率是绝对数 E A.婴儿死亡率 B.粗死亡率 C.年龄别死亡率 D.死因别死亡率 E.新生儿死亡率 4、脊髓灰质炎活疫苗试验结果表明:接 种疫苗组儿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是16/ 10万,接受安慰剂组儿童的发病率是64/ 10万,因此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 A.71 B.4 C.28 D.48

E.2.56 B 5、男性,42岁,经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得 到评价年龄为50岁,增长年龄为49岁,则可认为该男性的健康状况 A.未出现健康危险因素 B.未出现致病因素 C.属于健康型 D.属于自创性危险因素类型 E.很可能存在不易降低或改变的健康危险因素 E 6、下列哪项不属于妇女保健工作范围E A、女童保健 B、青春期保健 C、生育期保健 D、更年期保健 E、老年期保健 7、职业中毒的诊断原则应包括 A.职业史、症状与体征 B.职业史、劳动卫生条件调查、症状与体征 C.职业史、劳动卫生条件调查、实验室检查 D.劳动卫生条件调查、实验室检查 E.职业史、劳动卫生条件调查、实验室检查和症状与体征 E 8、在某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对10名研 究对象进行了血浆浓度(X)和每克蛋白的药物吸附量(Y)的测定,结果如下 ID12345 X12.721.251.777.2212.4 Y0.100.4660.7671.5732.462 ID678910 X9.522.542.367.8234.8 Y0.080.3990.8991.7352.360 欲比较两者的变异度大小,应选用下面哪项指标 A.X

预防医学主治医师(中级)公共卫生专业基础知识模拟题.doc

预防更学主治更师(中级)公共卫生专业基础知识模拟题 1.137Csy射线和物质的主要相互作用是 A.光电效应 B.弹性散射 C.电子对效应 D.康普顿效应 E.光核反应 答案:D 2.X射线机的发射量取决于 A.管电压的高低,曝光时间的长短 B.管电流的大小,曝光时间的长短 C.管电压的高低,X射线的过滤条件 D.管电压的高低,管电流的大小 E.管电流大小,灯丝温度高低 答案:B 3.“32位微型计算机”中的“32”指的是 A.微机型号 B.字节长度 C.内存容量 D.存储单位 E.硬盘容量

4.“中国古代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属于社会医学的 A.生物医学模式 B.机械论医学模式 C.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D.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E.古代医学模式 答案:D 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条规定,对乙类传染病中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 控制措施的病种是 A.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炭疽中的肺炭疽 B.艾滋病、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和艾滋病 E.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答案:c 6?《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其处理原则〉包括几种病变类型 A.7种 B.6种 C.1种 D.4种 E.3种

7.下列设备中,既可作输入设备又可作输出设备的是2 A.图形扫描仪 B.磁盘驱动器 C.绘图仪 D.显示器 E.键盘 答案:B 8.不属于法的特征的是 A.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 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 C.法是由原始社会习惯演变而来的,具有历史性 D.法是由严格的程序规定的,具有程序性 E.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有效,具普遍性 答案:C 9.不属于计算机输入设备的是 A.光笔 B.打印机 C.键盘 D.鼠标 E.手写板 答案:B

2017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试题及答案

姓名:考试成绩: 50题,每题2份 1、居民健康档案的服务对象是,电子档案建档率不低于%,服务内容包括、、和、。 2、卫生院每年提供健康教育的资料不少于种(其中中医药内容种、1种、1种),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种,每年健康讲座不少于次(每次讲座受益群众不低于人)、每年公众健康咨询不少于次。 3、孕产妇管理包括孕早期管理(孕,早孕建册率应大于%)1次,孕中期(孕)、(孕)2次,孕晚期(孕)、(孕)2次,产后访视(产妇出院后周),产后天健康检查。 4、0-6岁儿童健康管理包括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出院后周,新生儿访视率应大于%),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新生儿出生后天),婴幼儿将康管理(时间分别在、、、、、、、月龄8次),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为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将康管理服务)。 4、岁老年人管理率应达到辖区常驻居民%的%,每年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一次健康体检,身高体重指数在范围内为正常 5、高血压患病率为辖区常驻人口%的%,管理率为%,每年为辖区高血压患者至少提供随访,血压超出mmHg为控制不满意,需后再进行随访。 6、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辖区常住人口% %,管理率为%,空腹血檀大于mmol/L为控制不满意。 6、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患病率为辖区常驻居民的‰,每年至少随访不少于次,危险性评估分为级。

姓名:考试成绩: 共50题,每题2份 7、居民健康档案的服务对象是辖区内常驻居民,电子档案建档率不低于75 %,服务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8、卫生院每年提供健康教育的资料不少于12 种(其中中医药内容 4 种、艾滋病1种、结核病1种),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 6 种,每年健康讲座不少于12 次(每次讲座受益群众不低于30 人)、每年公众健康咨询不少于9 次。 9、孕产妇管理包括孕早期管理(孕13周前,早孕建册率应大于85 %)1次,孕中期(孕16-20周)、(孕21-24周)2次,孕晚期(孕28-36周)、(孕37-40周2次,产后访视(产妇出院后1 周),产后42 天健康检查。 4、0-6岁儿童健康管理包括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出院后1 周,新生儿访视率应大于85 %),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新生儿出生后28-30 天),婴幼儿将康管理(时间分别在3 、6 、8 、12 、18 、24 、30 、36 月龄8次),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为4-6 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将康管理服务)。 10、65 岁老年人管理率应达到辖区常驻居民13.99 %的67 %,每年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一次健康体检,身高体重指数在18-24 范围内为正常 11、高血压患病率为辖区常驻人口80 %的25.2 %,管理率为40 %,每年为辖区高血压患者至少提供四次面对面随访,血压超出140/90 mmHg为控制不满意,需2周后再进行随访。 6、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辖区常住人口80 % 9.7 %,管理率为35 %,空腹血檀大于7.0 mmol/L为控制不满意。 7、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患病率为辖区常驻居民的4 ‰,每年至少随访不少于4 次,危险性评估分为 6 级。

公共卫生测试题

2018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测试题 姓名职务成绩 一、判断题(9题,每题2分,共18分) 1、新版服务规范健康教育增加了“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指标。()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应首先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再纳入专项管理。() 3、主要用药情况中,服药依从性指对此药的依从情况,其中“不服药”是指医生未开具处方。() 4、根据新版规范要求,肺结核患者、孕产妇和0-6岁儿童无须填写健康体检表。() 5、孕产期保健是指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为准备妊娠至产后42天的妇女及胎、婴儿提供全程系列的医疗保健服务。() 6、产前检查要求在孕16-20、21-24、28-36、37-40周至少各一次。() 7、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8、老年人体检表中有辅助检查记录,遗漏了原始的辅助检查化验单,可视为不合格不真实档案。() 9、传染病疫情报告应当遵循属地化管理原则。() 二、单选题,(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两种减毒活疫苗可以在同一天、在部位接种,若不在同一天接种,必须间隔天。() A.不同,30天 B.不同,28天 C.相同,28天 D.相同,30天 2、老年人生活自理分级错误的是:() A.可自理(0~3) B.轻度依赖(4~8) C.中度依赖(9~18) D.重度依赖(≥19) 3、高血压诊断须至少非同日次反复测量血压,次血压均高于正常值的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患者。() A. 二一 B. 二二 C. 三二 D. 三三 4、某女,56岁,身高1.62米,体重75公斤,最近一次测量血压值136/82mmHg,共具备()项高血压高危因素。 A. 1 B. 2 C. 3 D. 4 5、高血压患者管理中,不需要转诊的情况为() A.出现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等危急情况 B.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 C.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 D.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 6、糖尿病诊断标准不包括()。 A.有糖尿病症状加随机血糖≥11.1mmol/L B.空腹血糖≥7.0mmol/L C.餐后2小时血糖≥11.lmmol/L D.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lmmol/L 7、餐后2h血糖是从()开始计时,2h后采集血标本测得的血糖值。 A.吃最后一口饭 B.吃饭中间时间 C.吃第一口饭 D.吃饭期间任意时间 8、对2型糖尿病病人随访时询问其主食情况,如果患者每天吃2小标准碗(直径12cm)

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

眼视光公共卫生学复习 材料 、单选 1. 根据观察单位的某项特征不同,医学资料主要分为A俩类 B. 三类 C. 四类 D. 五类 2. 没有进行屈光矫正的裸眼远视力是 A. 未矫正视力 B. 正常视力 C. 低常视力 D. 远视眼 3. 循证医学研究中,系统评价又称 A. 系统综述B .文献综述 C. 临床试验 D. 医疗决策 4. 计量资料统计中,"M" 表示的是 A 中位数 B均数 C方差

D.标准差

5. 宏观经济学又称 A. 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 卫生经济学 D. 就业理论 6?在睫状肌麻痹下等值球镜度等于或小于- 0."50D 的眼是 A. 未矫正视力 B. 正常视力 C近视眼 D.远视眼 7. 回归方程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 A 本质联系 B .密切程度 C. 相关关系 D. 数量关系 8. 一个理想的筛查试验的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均为 A. 0." 7 B. 0."8 C.

0." D. 1 9. 目前唯一已被证实的发生AMD 的危险因素是 A. 吸烟 B. 酗酒 C赌博 D.吸毒 1 0."从资源稀缺这个基本概念出发,微观经济学又称 A. 市场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 卫生经济学 D. 临床经济学 1 1. "使研究人群中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概率被抽中为研究对象的方法是 A. 单纯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层抽样 D. 整群抽样 1 2. "全球首位的致盲眼病是

A. 白内障 B. 青光眼 C. 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D. 白内障 1 3. "在收集资料时,由于仪器的不准确、检查者掌握标准高或低等原因,致使观察结果出现方向一致性地偏离真值,称为 A. 随机测量误差 B. 系统误差 C扌由样误差 D.参数 14."由淋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结膜炎又称 A.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B. 青光眼 C. 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D. 白内障 1 5."循证医学中,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结局事件发生减少的百分比的是 A. 相对危险度 B. 相对危险减低 C. 绝对危险降低率 D. 绝对危险增高率

2010年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基础试卷

2010年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基础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为了尽量减少偏倚,在进行病因研究时,病例对照研究中最为理想的病例是( )。 A.死亡病例 B.重症病例 C.新发病例 D.现患病例 E.治愈病例 2.前瞻性队列研究相对于病例对照研究而言,较明显的优点是( )。 A.可用于广泛探讨某疾病的致病因素 B.节省时间与费用 C.适用于罕见病的病因研究 D.有利于减少失访偏倚 E.有利于判断因果联系 3.在某社区开展高血压普查,可以得到该社区人群高血压的( )。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患率 D.病死率 E.死亡率 4.传染病的感染过程是指( )。 A.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 B.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的过程 C.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 D.病原体侵入易感者的过程 E.病原体向四周传播的过程

5.流行病学实验中的“双盲”是指( )。 A.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 B.实验的干预人员不知道研究对象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 C.研究对象和实验的干预人员均不了解实验分组情况 D.资料收集人员不知道实验的分组情况 E.数据分析人员不知道实验的分组情况 6.2009年《英国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报道,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放射工作从业者接受辐射的增加,他们患癌症的风险也会增加。但放射工作从业者总体死亡率却低于一般人群,放射工作从业者的粗死亡率以及癌症死亡率均比一般人群总体死亡率低。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研究发现放射工作从业者多为年轻和中年人,且均经过体格检查才能上岗。这一现象通常被称之为( )。 A.霍桑效应 B.健康工人效应 C.伯克森偏倚 D.奈曼偏倚 E.检出征候偏倚 7.对某市20~35岁妇女进行的一项现况研究发现:在服用口服避孕药者中,宫颈癌年发病率为5/10万,而未服用者为2/10万。据此研究者认为服用口服避孕药是引起宫颈癌的危险因素。你认为此结论( )。 A.正确 B.不正确,因为没有区分新发病例与现患病例 C.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年龄标化 D.不正确,因为本研究无法确定暴露与发病的时间先后关系 E.不正确,因为没有做显著性检验 8.孕妇感染风疹后,可能引起胎儿畸形,这种传播方式称为( )。

202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试题及答案

202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试题及答案 202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试题及答案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对被考核者的知识才能进行考察测验。一份什么样的试题才能称之为好试题呢?以下是WTT为大家整理的202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填空题: 1、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 个人基本信息 )、(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2、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 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3、农村地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可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相结合。 4、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 )、( 补充 )相应记录内容。 5、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 )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 个人隐私 )。 6、体重指数=(体重kg)/( 身高)的平方(m2)。

7、健康教育中发放的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 )、(健康教育处方)和( 健康手册)等。 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制定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保证其(可操作性 )和( 可实施性)。 9、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并存档保存,每年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评价)。 10、健康教育要通俗易懂,并确保其(科学性)( 时效性 )。 11、新生儿出院( 一周)后,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 产后访视 )。 12、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 乡镇卫生院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进行随访。 13、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得到分娩医院转来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 新生儿访视) 1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妇联)(计生 )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孕产妇人口信息。 15、每年进行(1)次老年人健康管理,包括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指导和干预等。 16、预防接种服务对象是辖区内(0—6)岁儿童和( 其他重点人群)。

2019年公共卫生基础知识练习题

更多2019年公共卫生基础知识练习题点击这里 (公众号关注:百通世纪获取更多) 1.化妆品生产车间净高不得低于 A.2m B.2.5m C.3m D.4m E.5m 2.餐(饮)具化学消毒程序是 A.冲——洗——消毒——保洁 B.洗涤——消毒——清洗——保洁 C.除渣——洗涤——消毒——清洗——保洁 D.除渣——洗涤——消毒——保洁 E.消毒——冲——洗——保洁 3.被监测单位对检验报告结果有异议,可以向原行政部门或上一级卫生部门提出书面复检申请,提出复检申请的法定时间为多少天 A.5d内 B.10d内 C.15d内 D.20d内 E.25d内 4.男性进入青春期的第一个信号是 A.阴茎增大 B.睾丸增大 C.出现阴毛 D.变声 E.遗精

A.亲属转达 B.邮寄送达 C.留置送达 D.公告送达 E.受送达人的所在单位领导转达 6.苦杏仁、桃仁、李子仁等果仁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食品中含有氰苷类,可分解为哪一种化合物引起的 A.氢氟酸 B.氰化钾 C.氢氰酸 D.氰化钠 E.皂苷 7.《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规定,国家对化妆品的生产和销售实行 A.卫生监督制度 B.卫生监测制度 C.卫生许可证制度 D.生产许可证制度 E.备案管理制度 8.在成组设计方差分析中,检验假设是 A.各样本均数相等 B.各总体标准差相等 C.各样本方差相等 D.各总体均数相等 E.各总体方差相等 9.进口保健食品的进口商或代理人必须向卫生部提出申请,提供除一般保健食品所需资料外,还需提交 A.出产国(地区)销售概况 B.生产、销售国(地区)有关卫生机构的检测报告 C.生产、销售国(地区)有关机构出具的允许生产或销售的证明 D.外国公司的营业执照 E.进口商或代理人的税务登记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的工作方针及原则是 A.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B.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 C.分类管理、反应及时、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D.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E.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分级负责、反应及时、加强合作 11.学校供应生活饮用水应符合 A.《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B.《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C.《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D.《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基础试卷

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基础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为了尽量减少偏倚,在进行病因研究时,病例对照研究中最为理想的病例是( )。 A.死亡病例 B.重症病例 C.新发病例 D.现患病例 E.治愈病例 2.前瞻性队列研究相对于病例对照研究而言,较明显的优点是( )。 A.可用于广泛探讨某疾病的致病因素 B.节省时间与费用 C.适用于罕见病的病因研究 D.有利于减少失访偏倚 E.有利于判断因果联系 3.在某社区开展高血压普查,可以得到该社区人群高血压的( )。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患率 D.病死率 E.死亡率 4.传染病的感染过程是指( )。 A.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 B.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的过程 C.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 D.病原体侵入易感者的过程 E.病原体向四周传播的过程 5.流行病学实验中的“双盲”是指( )。 A.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 B.实验的干预人员不知道研究对象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 C.研究对象和实验的干预人员均不了解实验分组情况 D.资料收集人员不知道实验的分组情况 E.数据分析人员不知道实验的分组情况 6.2009年《英国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报道,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放射工作从业者接受辐射的增加,他们患癌症的风险也会增加。但放射工作从业者总体死亡率却低于一般人群,放射工作从业者的粗死亡率以及癌症死亡率均比一般人群总体死亡率低。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研究发现放射工作从业者多为年轻和中年人,且均经过体格检查才能上岗。这一现象通常被称之为( )。 A.霍桑效应 B.健康工人效应 C.伯克森偏倚 D.奈曼偏倚 E.检出征候偏倚 7.对某市20~35岁妇女进行的一项现况研究发现:在服用口服避孕药者中,宫颈癌年发病率为5/10万,而未服用者为2/10万。据此研究者认为服用口服避孕药是引起宫颈癌的危险因素。你认为此结论( )。 A.正确 B.不正确,因为没有区分新发病例与现患病例 C.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年龄标化 D.不正确,因为本研究无法确定暴露与发病的时间先后关系 E.不正确,因为没有做显著性检验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识100问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识100问 一、基本概念 1、什么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答: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哪些内容?答:目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12项内容。即: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2015年增加结核病患者管理。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如何确定的?答: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考虑政府财政的最大支持能力,先确定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经费补偿标准。在此基础上,国家找出对居民健康影响大、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居民的健康需求、实施健康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及其效果等多种因素,选择和确定优先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努力做到把有限的资源应用于与居

民健康关系最密切的问题上,使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4、什么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平均化吗?答: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每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无论性别、年龄、种族、居住地、职业、收入,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以理解为人人享有服务的权利是相同的,居民在可以需要获取相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时,机会是均等的。但是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得到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前国家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很多内容是针对重点人群的,如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等,因此,均等化并不是平均化。 5、谁能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答: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无论是城市或农村、户籍或非户籍的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同的服务项目有不同的服务对象,可分为:①面向所有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服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服务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②面向特定年龄、性别、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预防接种、孕产妇与儿童健康管理、老年人管理等。③面向疾病患者的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等。 6、谁来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