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仅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不能算是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个性的自由独立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和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不可能成为创新性人才;

■当代社会的创新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

何谓创新人才?世界各国是如何理解创新人才的?本文拟对创新人才的理念进行国际比较,以期弄清创新人才的内涵。

国内教育界对创新人才内涵的理解

虽然各国在高等教育改革中都非常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但各国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并不一致。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或创造型人才以来,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术论文不胜枚举。但对于什么是创新(创造)型人才,大家的观点并不一致。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所谓创造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这种人才,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他们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是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未来科学家的培育者。

———创造型人才的主要素质是:有大无畏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有较强的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永无止境的创造欲望;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较强的创造才能;同时还应具备独立完整的个性品质和高尚情感等。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它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这个概念与理论型、应用型、技艺型等人才类型的划分不是并列的。实际上,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人才,皆须具有创造性。

由此看出,我国教育界主要是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角度阐释创新人才或创造型人才的。这似乎给人一种错觉,只要专门培养人的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便可大功告成。虽然也有个别专家的定义、解释涉及到了基础理论知识、个性品质和情感等因素,但并没有形成主流。

创新人才内涵的国际定义

在国外的有关文献中,我们并未发现与“创造型人才”或“创新型人才”对等的概念。一些相关的概念如“cre鄄ativemind”、“creativeman”、“criti 鄄calthinking”等,大都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的特点。

国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比我国要宽泛一些,他们大都是在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从国外有关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阐释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应该注意的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视已有很长的历史,只不过近年来更加突出而已。

在英国,培养绅士型的领袖和学者是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什么是绅士型的领袖和学者?按照英国19世纪教育家纽曼的话来说,就是“学会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析,情趣高雅,判断力强,视野开阔的人”。牛津大学校长C·鲁

卡斯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要有很高的技术,非常宽的知识基础,有很强的个人责任感、革新能力和灵活性。个人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的技术以适应其需要。”至2001年,牛津大学共为英国培养出4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5位首相。

德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深受洪堡大学理念的影响。至20世纪,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提出大学应该培养“全人”的理念,追求“全人”前提下的创新。

美国大学教育有着自由教育的传统。早在20世纪初叶,弗莱克斯纳就提出大学教育应培养社会的精英。至20世纪中叶,美国教育家赫钦斯批评美国大学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专业化和非智力化倾向,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人,使人成为作为人的人、自由的人,而不是片面发展的工具。大学教育的目的与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要发展人的理性,养成智性美德,实现最高的智慧(睿智)及最高的善,从而培养出“完人”。美国有许多大学其实都在追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截止到1998年,仅哈佛大学一所学校,就已有35名教师、38名毕业生获得诺贝尔奖,可以说是培养创新人才最成功的大学之一。该校以追求真理为办学宗旨,在人才培养上以全面发展的人、有教养的人为目标,强调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在情感、智力方面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受过广泛而深刻的教育的人,是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麻省理工学院(MIT)也很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该校规定:“MIT的本科教育扎根于广泛的学科领域,结合这些学科的力量来形成对价值和社会目标的看法。除了广泛的自由学习的机会之外,还鼓励学生获得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继续学习的兴趣,并成为创造性的智力探索者,能够独立追求学问”;“MIT致力于给学生打下牢固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基础,培养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21世纪教育发展的报告也要求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但在教育目的的阐述上仍坚持全人或完人的培养目标。

建立全面、科学的创新人才新理念

国内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有一些共同点,即都强调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但是又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我国明确提出了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创造型人才的概念,而国外只有创造性思维、创造型人格等外延较窄的概念。其二,我国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大多局限于“创新”上,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质的全面关注不够;国外则强调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其三,我国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差异很大,有的受领导人讲话或政府文件的影响较大,有的受西方心理学的影响较大,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缺乏支持其概念的理论基础。国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多是把当代社会对创新的需要融入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之中的产物。

我国在创新人才理念上的局限性,容易导致对创新人才的误解和实践上的偏颇。如有的把创新人才与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对立起来;有的认为培养创新人才就是要使学生具有动手能力,而把创新能力与知识对立起来;有的认为培养创新人才就是为学生开设几门“创造学”、“创造方法”课程,而把所谓的创新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个性发展对立起来。掌握了所谓的创造知识、创造方法的人未必就能成为真正的创新人才。

在对创新人才的理解上,我们应该坚持以下几点基本认识:

1.创新人才是与常规人才相对应的一种人才类型。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而所谓常规人才则是常规思维占主导地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强,习惯于按照常规的方法处理问题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与通常所说的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等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是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而产生的不同分类。无

论是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艺型人才,都需要有创造性,都需要成为创新人才。

2.创新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完全独立发展的,它们与人才的其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

3.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一次审议报告指出:“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创新人才,就必须首先使他们成为一个作为人的人、真正自由的人、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而不是成为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虽然不能说个性自由发展了人就有创造性,就能成为创新人才,但没有个性的自由发展,创新人才就不可能诞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人才就是个性自由、独立发展的人。

4.无论是创新还是创新人才都是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创新和创新人才的理解都会有一些异同。当代社会的创新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博、专结合的充分的知识准备;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高度发达的智力和能力;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强健的体魄。

培育创新精神构建创新文化

——来自高级专家理论研究班的报告

编者按:近日,由有关部门组织的100名科技等领域知名专家参加的高级专家理论研究班顺利结业,取得了圆满成功。研究班通过现场教学、专题讲座、小

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展开教学,并就如何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座谈。大家发言踊跃,气氛

热烈。专家们不仅有高屋建瓴的主张,也有充满真知灼见的建议。本报摘登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高级专家理论研究班学员在上海浦东考察张一摄

贺福初: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家。1962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研究

员;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基因

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军队重大专业技术贡献奖。

通过文化创新,使创新型科技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惫

目前,我国科技队伍已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可是创新型科技人才明显匮乏,这与我国社会文化同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要求不适应密切相关。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苗圃是学校教育,土壤是社会文化。因此,我们要贯彻自主创新战略,必须把造就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为国家的长线系统工程,从创新文化抓起。

要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构建创新文化。文化是孕育人之灵性的胞衣。要不断催生创新型科技人才,必须拥有相适宜的文化氛围。

要为创新型科技人才营造适宜成长的文化环境,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优秀文化,摒除不良文化心态。具体来说,就是要使社会群体的文化心理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倡导由“重物轻人”的思想向“人才为本”的思想转变。认清创新型人才投资回报率大大高于物质资本投资回报率的规律,大力强化创新型科技人才资源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最主要动力和最重要资源的观念,形成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的社会共识。二是倡导由急功近利的思想向尊重规律的思想转变。要努力使各级领导养成科学思维,尊重科研规律,认清科学研究需要冰冻三尺的积累,科研成果需要十年一剑的磨砺。力戒急于求成的浮躁情绪,支持科技人才的不懈探索。三是倡导由权威至上思想向自由争鸣思想转变。防止和克服权威和行政垄断、干扰科研的现象,鼓励科技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敢于标新立异、勇于挑战第一、大胆质疑权威、执著追求真理,使他们不因“经典”存在而压抑创新激情,不以一时成败而迟滞探索步履。努力形成允许失败、宽容人才、百家争鸣、共谋创新的生动局面,真正让科技人才

拥有舒展自由的心灵空间。四是倡导由单独竞争的思想向合作竞争的思想转变。要注意克服只讲竞争不讲协作的狭隘科研观念,认清现代科技只有大协作才

能出大成果的道理,努力促进跨学科、跨专业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在积极的合作竞争中,激发崭新创新火花,摘取重大创新成果。

通过这些富有成效的创新文化建设,真正使创新型科技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备。通过教育改革和文化革新,确保科研苗子在素质教育中成长、在自由争鸣中成长、在竞争协作中成长、在潜心探索中成长,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造就大批创新型拔尖科技人才。

多吉:地质学专家,1953年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高级工程师。从事地热、矿产、水文、

工程、环境地质勘查及科研工作。获地矿部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

奖。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体制创新应该为技术进步搭建良好平台,为自主创新提供有效保障。要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体制的创新应该为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搭建制度平台,并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保障。因此,作为国家战略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只是科学和技术界的事,为了把自主创新战略落到实处,首先要对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整合,即对国家的科技、教育、投资、进出口、政府采购以及区域发展政策等各方面进行协调,实现企业政府的共赢。

进一步推进企业体制转型和制度创新,建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基础。企业的发展是否有稳定和可持续性,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创新投资动力和创新的体制建设。

强化产权保护制度,切实保护自主创新收益和创新动力。如果说在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技术模仿、产品仿冒是必经的阶段的话,那么,长此以往,将产生抑制或打击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仿冒为生存“法宝”。一种新技术或新的产品一旦推出,引发群起而效之的结果是,谁也没有动力去搞创新。在一个随意仿冒的环境中所有生产企业的最佳决策必定是仿造而不会是投资搞创新。

建立起科技自主创新战略和政策制定与其论证、评价和监督的制衡关系。对国家科技自主创新战略和政策,对其可行性战略布局等等应当由专家论证甚至听证,国家的科技预算及执行情况,要由人大进行批准和监督,还要接受新闻舆论,公民的质询和监督,各类科技自主创新政策出台前,对其可行性、效果、风险、协调性等要通过专家论证。

国家尽快建立由政府、立法机构、企业、专业学术和技术协会、技术中介、专家、新闻媒体、公民等组成的国家技术创新组织体系。要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关键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麻生明: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65年出生。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

任、研究员。主要从事联烯及其类似物化学方面的研究。曾获国

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科学研究应从不同层面展开,对世界科技热点领域应当“跟踪”,还要倡导引领型科技工作;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科研,应强调成果集成与产业化、急需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

科技创新对我国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我国的科学研究,应从不同层面展开。在目前甚至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要通过对世界科技热点领域的“跟踪”研究,不仅学会许多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还可以培养一批年轻人才,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人才基础。但仅有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提倡引领型科研工作的开展,鼓励科学家站在科学前沿,选择科研领域,开展自主创新型研究,在学术界建立一批由我国科学家首创的领域,在这方面引领世界科学的发展。

针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科研,应强调两个方面的内容:(1)针对我国自主创新型基础研究的成果集成与产业化;(2)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急需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前者应强调我国各个方面科研工作者的上下游合作,而后者应强调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并在这一基础上强调创新,形成新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服务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科研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将是自主创新成败的关键。应对现行科研拨款体制和科研管理体制以及以大学、科研院所、产业部门的科研部门进行详尽研究,理顺我国的科研体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体制保证。重点是:(1)科研经费的增加和合理调拨及使用;(2)科研成本的探讨;(3)科研人员的激励和宽松环境的建立;(4)多元科研文化的建立;(5)科研职称制度应尽快与国际接纳等。

要建立良好、健康的科研氛围。当前国际及国内学术界学术造假现象给科研工作者和我国科技的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以韩国首尔大学生命科学家黄禹锡为教训,我们应加强科研道德教育,建立体制处理学术造假,营造健康科研环境。

卢柯:材料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1965年出生。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所长、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主任。曾获国际亚稳及

纳米材料年会金质奖章、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奖励。

过于看重论文数量等定量指标,忽略国内外同行的客观评价,客观上助长了我国学术界学风浮躁,甚至出现虚假现象。建议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罚力度,学术界必须建立监督机制和相关法律法规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目共睹,但是,我国在工业及社会发展许多领域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现状也日渐明显。我国的基础研究成果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加强我国的基础研究已刻不容缓。

正确理解基础研究的内涵,提高对基础研究作用的认识。基础研究既包括对学科领域中的共性基础性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的研究,也包括对学科前沿领域的探索研究,其目的是揭示自然界的内在规律。无数事例证明,许多重大的技术创新都源与基础研究的成果,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是重大技术创新的根基。没有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就难以产生重大的技术创新。同时,开展基础研究是高水平科研人才培养的重要途经,其作用是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

改革现行的科技奖励及评价体制,净化学术环境,使其更有利于原创性成果的出现。对于绝大多数科学家来说,目前的科技奖励及评价体制仍是他们科研活动的重要导向(只有少数科学家能够摆脱这种导向)。一个合理完善的科技奖励及评价体制对我国科研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础研究成果不等于发表论文,发表论文的多少不能代表基础研究水平的高低。目前的基础研究评价标

准过于看重论文数量等定量指标,忽略了国内外同行的客观评价,客观上助长了学风的浮躁与追求短期效益,甚至出现虚假现象。

建议进一步改革现行的科技奖励及评价体制,特别在基础研究评价方面要加大引入国外高水平同行科学家参与评估的力度,淡化科研成果的定量指标考核。这既对我们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国际同行更多地了解我们的科研工作,更有利于原创性成果的出现。

目前科技界受功利思想的影响,学术不端行为有日益滋长之势,剽窃、造假,一稿多投(或将一篇论文稍做修改后多次发表)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行为不但搅乱了正常的科研秩序,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声誉。缺乏严厉的处罚措施助长了这些不端行为。建议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罚力度,有关单位和学术界必须建立监督机制和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力度净化学术环境。

张杰:光物理和等离子体物理学家。1958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局长,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89年至1998年长期在英国卢瑟福实验室从事X射线激光和强场

物理的研究工作,是该领域国际知名专家。曾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求是杰出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物理学会饶毓泰物理奖、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光学奖、海外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等奖励。

有些地方现在倾向于出大钱从国外引进名气大的拔尖人才,科研可以一步登天。实际上,科学人才还是要一步一步培养、产生。个别人才可以引进,但研究所的整个体系是引进不了的

世界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发展进程中能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技术,决定了在未来竞争中能不能取得主动地位,决定了国家、

民族的振兴发展是不是有希望。我国的发展令世界瞩目并且带动了世界的发展,但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环境恶化,而且还出现了东西部发展、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有所扩大等等新的问题。

在去年下半年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今年上半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明确提出要用15年的时间,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这不仅是对科技界的号召和历史性任务,也是党中央为了实现建设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对国际国内新挑战而做出的全局性、战略性决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在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中国科学院一直非常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现在面临着新的情况。过去8年中,我们顺利完成了人才的新老交替,现在主持工作的同志和科研骨干基本都是“文革”以后的,研究员中有70%左右都是47岁以下的同志。从科学统计来看,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创新顶峰年龄是35岁到37岁,在技术创新、数学创新等方面,有些年龄还要低。这是一个统计规律,也是一个客观规律。

人才从哪里来?现在有的地方比较倾向于出大钱从国外引进拔尖、名声大的人才,科研可以一步登天,是不是这样?实际上科学人才的成长还是要从本土上一步一步地产生。个别的人才可以引进,但研究所的整个体系是引进不了的,尤其是我国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均GPP才1700美元,要把工作重点更多地放在吸引有爱国心、水平比较高的华裔学者上,无论是台湾的还是大陆的,重点吸引有潜力、素质好的青年学者,从博士后阶段做起,甚至从博士生阶段就重点培养,5到10年就可以成为骨干人才和国际上有影响的人才。

美国、欧洲的做法也是这样,多数也是吸引有发展潜力、可以培养的优秀年青人才。培养优秀创新型人才的最好方法是放手让人才在承担科研项目中得到锻炼。科学院现在有不少重大项目,为培养人才创造了平台,应该成为我们的工作

重点。当然把那些世界顶尖级人才短时间请进来的做法也是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

张亚平:分子进化生物学和保护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5年出生。现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曾

获国际“生物多样性领导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何梁何利

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云南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等奖励。

西部地区在资源、经费等方面处于劣势,但我们立足资源特色、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较短时间内集结起一个科技创新团队,并进行高水平科研创新活动

面对剧烈的人才竞争和东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客观存在的较大差距,如何在西部地区加快创新科技人才的吸引和培养,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给中国科学院,也给我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契机。通过几年努力,昆明动物研究所的整体研究水平已进入国内一流研究所的行列,并凝聚了冲刺国际同类著名研究所的实力。

我所地处西部和边疆地区,在资源、经费、人才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但立足资源特色,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发展中高举科学的大旗是我们努力的目标。而这也正是集聚人才,并激发科技人才进行高水平科研创新活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首要目标。

作为一个西部的研究所,在剧烈的国内和国际竞争中要想立足,必须形成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因此,在凝炼科技目标时,我们始终立足于西南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同时,将资源优势与国际学科发展的前沿和生物产业的技术创

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进化遗传与进化发育”、“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与保护生物学”和“重大疾病机理与灵长类动物模型研究”三个研究方向。

一批优秀的青年研究人才正是因为看到了研究所的方向既瞄准国际研究的热点,也有不可替代性,能够开展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课题,才欣然加盟。

通过几年的努力,围绕学科群的集成与资源整合,我们凝聚了一批优秀的青年研究人才,实现了研究所的学科更替和人才代际转移,打造了一个新型的研究所,做出了一批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近几年来,平均每年在在SCI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Nature》、《Science》两篇以上,平均影响因子达到3.4;获国际“生物多样性领导奖”等重要国际奖项。“中国科学院细胞与分子进化重点实验室”在2006年国家评估中进入A类行列。

在知识创新工程中,我所在创新人才凝聚与培养中取得了一些进步,但西部地区在凝聚与培养创新科技人才中面临不小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在国家的西部大开发计划中还需要进一步考虑东西部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收入的适当平衡。

邓子新: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57年出生。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微生物代谢重点实验

室主任、教授。曾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科技进步一等

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奖励。

创新型人才不可避免受到科学氛围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影响,甚至还有可能被其左右。因此,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和社会环境,是促进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关键

创新引领未来,人才引领创新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人才在增强创新实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伟大目标中的核心地位恐怕已没人怀疑。可是,每个

科研人员都生活在一定的科学氛围和社会环境中,这个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是否得以发现和重用,好项目能否获得支持。因此,它会时刻左右着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和视线,也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和影响。

比如项目的立项、评审程序的公正性,人才或成果的评估体系的合理性,实验室、重点学科、硕、博点的申报、论证、验收、评估等的形式及频率,科技奖励的申报和评审涉及到的成果鉴定、成果排名的困惑等等,都可能成为科技活动的一些导向性的因素。

另一方面,除了人物奖外,以科研项目为定位的各层次科技奖励申报和评定,也可能削弱了科研人员的合作氛围、弱化人才的团队意识,甚至扼杀了跨单位、跨平台、跨部门之间的科技协作。

……

那么,我们如何营造一个利于创新型人才健康成长的氛围和环境呢?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现有的体系加以优化:

1、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科技评估指标体系,形成特定评估所依据的若干科学共识。

2、在项目评审中,项目申报应设置一定的门槛,以限制申报项目总数的无限澎胀。同时应强化函审环节的作用,效果和质量,增加或稳定单个项目的同组函审专家数量,函审投票全部结束后,电脑体系应能明确反馈给每位函审专家所评审项目与根据总投票(初)选定的若干个最优项目的“吻合率”,同时告知本组评审专家的平均“吻合率”,并视为评审专家的“信誉档案”的一部分而加以累计并进行动态管理。这种档案的建立与反馈将有助于逐渐提高函审的质量即增加相对集中性或准确性,也有利于逐步发掘高素质的项目评审队伍。

3、在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着力提高函审质量的基础上,推行更多的项目评审,评估或验收以函审形式进行,减少现场评估及答辩的频率。在条件成熟时,逐步推行评审费的发放与评审质量相挂钩,或改变评审费的发放为一定时期内对优秀评审员的物质奖励。逐步减少或取消“吻合率”很差的专家的评审资格。

4、对非第一作者或非第一单位的论文也给予统计认定或承认,如为SCI论文可用作者或单位的排序数为公约数获得影响因子的折扣值以作为对单位和个人(包括研究生)进行评估时的参考。

5、鼓励由社会力量、或由政府投资及社会力量委托各学会来设立和主持学科或人物奖的颁发,逐步以人物奖替代项目奖。

●创新人才是增强城市创新能力的战略性资源。创新人才,是异质性创新知识的拥有者,通常表现为个人所拥有的独特经验、技能和心智模式。在上海未来发展中,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因素,而聚焦创新人才是实现人才强市,推进“四个率先”的重要战略

●创新人才的选拔可以结合“聚焦”战略不拘一格。创新人才以人的创新潜质的显现为前提,而目前人才选拔在客观上存在的按学历、按职称片面人才观已经成为阻碍创新人才发展的瓶颈。聚焦创新人才就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打破影响创新人才发展的种种体制性障碍,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大力倡导人的创新能力,把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到能力建设的高度,全面提升对创新人才的集聚力,增强人才优势,这是上海实现“四个率先”的基本战略,也是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全面实施科教兴市重大决策,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根本选择

胡锦涛总书记日前出席两院院士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作为基准,遵循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不断发展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努力形成江山代有才人出的生动局面。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创新人才作了深入的探讨和总结,足以说明党和国家对建设创新人才队伍的极端重视。

上海“十一五”发展要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改革开放,切实承担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历史责任,坚决做到“四个率先”,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知识创新。而知识创新的原动力就是创新人才,如果说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根本特征,则创新人才就是支撑一个民族,一座城市的脊梁。

创新人才是增强城市创新能力的战略性资源。创新人才,是异质性创新知识的拥有者,通常表现为个人所拥有的独特经验、技能和心智模式。根据社会大生产和现代化管理要求,创新人才包括知识创新人才、技术创新人才、产品创新人才、管理创新人才和制度创新人才等。在现代社会,无论哪种类型的创新人才,他们都是增强城市创新能力的战略性资源。上海在经过连续10多年的高增长、跨越式发展之后,整个经济增长的结构和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正逐步由资本驱动向技术驱动、知识驱动转型,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以智力为主要资源和以知识为基础全新的经济形态,这种形态完全区别于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增长方式。毫无疑问,在上海未来发展中,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因素,而聚焦创新人才是实现人才强市,推进“四个率先”的重要战略。

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突出素质教育。据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几年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48个国家中我国“人才素质”排行第40位。无疑,在人才金字塔的基座上,我国创新型人才还相当匮乏。创新人才表现出的创新能力首先是一种人格特征和综合状态的综合素质,这种素质不仅仅表现在智力方面对知识的学习和适用及对新思想、新技术创新发明的能力,更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和精神,一种积极进取、不断发展的应变能力。

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在行动中的外在表现,知识是人具有能力的重要基础,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强化素质教育。知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创新人才的突出表现是“知识变成能力,能力作用于知识”。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创新要素,也不是所有的创新要素都能变成动力,作用于知识的。激发人的创新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而不懈努力的责任意识。只有具备这种责任意识,才能承受成功和失败的韧性,才能以不断超越自我的勇气和包容、谦诚、合作的良好操行,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拼搏,这是创新型人才灵气、才气和激情迸发的不竭动力,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面。

创新人才的选拔可以结合“聚焦”战略不拘一格。创新人才以人的创新潜质的显现为前提,而目前人才选拔在客观上存在的按学历、按职称片面人才观已经成为阻碍创新人才发展的瓶颈。聚焦创新人才就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打破影响创新人才发展的户籍、身份、年龄、职称、资历等种种体制性障碍,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上海“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的各项聚焦战略正未雨绸缪,这将为进一步在全社会、全市场范围内选拔优秀的创新人才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视野。

创新人才的使用应该用当其时。从人才成长的年龄规律看,通常人才在学习和创造的最佳年龄内取得成果的可能性最大,而在最佳年龄之外取得成果的可能

性相对较小。李政道、杨振宁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宙不守恒定律时分别是30岁和34岁。人才的发展过程一般是沿着:才能萌发→才能发展→才能鼎盛→才能薄暮这样的轨迹发展的。一个人在中青年时代是创造力和精力最旺盛的“黄金期”,是最具创新精神的时期。上海要成为自主创新型城市,首先要成为创新人才的集聚地。聚焦创新人才,可以采取定向培养、重点扶持、积极推荐等方式,使人才用当其时,能量释放最大化。为此,可以通过依托现代科技园区,为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快速培养一批信息、生物工程、新兴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以及国防现代化等高新技术急需的准人才;可以通过引进世界一流学科带头人计划,促进重点学科梯队发展,提高城市创新力;可以通过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创新团队等,帮助青年人才快速进入发展通道,增强创新人才开发的集聚效应。

创新人才的发展在于终身学习。学习是创造的动力。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创新。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一张文凭终生受用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激活创新力,才能不断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迅速膨胀和更新的社会生活,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上海要大力推进科教兴市主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人的素质,就要通过高校、网络、广播电视、社区学校等多种途径拓宽教育渠道,大力开展岗位培训、职业教育、学历深造等多层面、多样式的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

大力倡导人的创新能力,把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到能力建设的高度,全面提升对创新人才的集聚力,增强人才优势,这是上海实现“四个率先”的基本战略,也是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全面实施科教兴市重大决策,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根本选择。 (作者陆沪根为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副会长、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

(创新管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创新管理)创新型人才的 培养

工商管理09-5班 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背景:乔布斯去了,苹果来了。当大家均于热议“谁是下壹个乔布斯”时,宁波市新近出台了壹份关于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培养的《意见》。宁波市认为,乔布斯天赋异禀,他的成功或许难以复制,但能够于环境和制度上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从今年开始,宁波市将以5年为壹个培养周期,于3个层次培养1400名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目前,首批各层次培养人选的选拔已经开始。5年内,宁波将培养1400名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这壹数字到2020年计划达到2800名。于《意见》中,宁波市加大了对入选人才的资助力度,据初步估计壹个周期(5年内)培养经费超过5000万元。 我们不禁心中疑问:这样就能培养出中国的“乔布斯”吗?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出中国的创新型人才呢? 二十壹世纪什么最重要?是人才。人才是壹个国家立足根基、不断发展的持续动力。而创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创新”成为壹个关键词。培养和造就壹大批能够引领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参和国际竞争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人才工作、教育工作的重大主题和历史使命,这是由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

代特点所决定的。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劳动为核心价值的。我们正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壹体制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重要特征的。同时,我们置身于壹个全球化的环境,我们不仅要建立国际视野,积极地利用世界人才资源;而且要确立教育国际化的目标和战略,培养能够参和国际竞争、能够于世界舞台上发挥聪明才智的创新型人才。美国有乔布斯,中国也应有自己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构建和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开放性”是壹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我国现行教育体系的突出弊端,就是于计划体制和应试教育的模式中,教育和生活、学校和社会、理论和实践、研究和生产、开发等相互脱离,学校教育缺乏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参和,缺乏国际化的视野。于这种环境下,要想培养出乔布斯式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对现有的培养体制做出改变,而不是仅仅投入金钱,人才的培养需要特定的环境。 中国的人才培养,应立足于教育机制的改革,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的文化氛围,国家的政策及资金支持。构建开放式教育体系有俩种主要的途径。 壹是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对于科技人才培养而言,这主要是进壹步促进产学研合作,建立政府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促进高校和企业、产业的结合,促进科学研究和知识转化、技术应用的结合,且结合重大科研项目形成研究基地和创新团队,实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等等。这壹过程,不仅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发表时间:2018-08-14T11:16:02.3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作者:郭栋梁[导读] 摘要:创新努力是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组合起来,并引入新的生产体系。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摘要:创新努力是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组合起来,并引入新的生产体系。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创业是大学的社会责任。在我国十二五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迫切需要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支撑和引领。而作为应用型地方性高校应结合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布署,在推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创业型人才;培养;问题;对策引言 当前,随着社会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学生的主阵地,还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积极培养创业型人才。本文重点分析了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出当前培养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 1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背景下,创新和创业教育是大势所趋。所谓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或创新性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教育活动;而创业教育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它是一种培养学生从事商业活动的综合能力的教育,使学生从简单的求职者转变为职业的创造者,是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才。两者在本质上相通,创业是在创新上建立新组织,是创业的载体和实现形式,而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的成败取决于创新的程度。创新与创业两者的目标取向是一致的,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两者的功能效用是相同的,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对人的发展的整体把握,而创业教育使创新教育融入了创新素质的要求。 “创新人才”是指:在一定的行业领域内,具有较高研究水平和学术造诣,并具有较强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创业人才”是指:能在社会和生产实践过程中把知识、科技创新的成果物化为一种新产品新服务,开发出一种新的市场需求,创造出一种新工作岗位,乃至创建出一种新企业的人才。在此基础上,“创新创业人才”是指:指具有较强的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能力,并有较强意愿和实践能力突破市场或者组织边界,进行成功创业和商业化经营,甚至是进行颠覆性创造,创新商务模式,重塑商业生态和产业环境的各种人才。因此,创新创业人才除具备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能力和素质外,还要兼有生产者、管理者、发明家和社会活动家等角色所具有的能力和素质。该类人才层次包括基础性人才、高技能人才、高层次人才、领军型人才,高校学子应成为此类人群中的基础性人才。 2创业型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普遍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授,各科课程的教育都处于封闭状态,加上很多高校的专业教育模式都大同小异,导致高校的教育失去特色和优势。因此,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也千篇一律,迈向社会的大学生类型大同小异,无法满足企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2.2缺乏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高职院校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对于课程体系的设置安排了大量的理论教学,比如,在大一、大二和大三都是开设的理论课程,主要为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直到大四才开设一些实践课和实习活动。这样无法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导致学无所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社会需求不符。 2.3缺乏健全的培养机制 美国大学在创业教育方面已经发展成熟,实行企业、政府和高校合作模式,建立了健全的培养机制,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其主要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进行课程安排,并与企业开展合作,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学以致用。创业教育属于社会性教育,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不但需要利用课本知识实现,同时还需对教师教学水平、课程安排以及实践等多方面加以优化。但是,从当前情况看,我国没有达到美国的创业教育水平,政府缺乏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学校也没有充分考虑社会企业的切实需求,制约了创业型企业人才的培养。 2.4缺乏良好的创业氛围 环境对人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其具有较强的隐性力量,对创业教育发展有重要影响。但是,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在构建校园创业氛围方面还存在一定欠缺,尚未形成不畏艰难、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年时代,本应充满创业激情,但是如果每天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那么将会使他们安于现状,创业激情逐渐被磨灭。从实际情况看,我国的校园文化缺乏一定的创新、创业和合作精神,这将会给创业型企业人才教育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3创业型企业人才培养和管理的措施 3.1以创业教育为核心,完善课程体系 积极引荐国外优秀的创业教育方式,将创业教育融入到课程教育体系当中,进一步提升专业的创业教育水平。首先,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隔离安排课程。比如,在大一阶段,可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开设相关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等方面的课程体系;在大二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在大三和大四阶段,重点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对此,学校可设置创业基地平台以及“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为学生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建立创业教育校园氛围 学校应积极组织开展技能竞赛活动,将校园文化和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掀起专业知识学习和岗位技能钻研的热潮;组织开展相应的创业专业活动,比如“挑战杯”等,实施高规格的创业型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效果;将创业文化引入校园当中,可利用宣传栏、报纸或者论坛等载体进行各类文化的宣传,使校园形成强烈的创业氛围,创业成为学生茶余饭后积极探讨的话题;构建“包容兼蓄、多元共生”的文化环境,尊重当代学生的个性化,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强项,使其具备敢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将创业型企业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3.3以学生为本的校内实践平台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最核心的教育改革,改革传统的传输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一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最后还提出了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六个要点。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实施要点 一、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却一直把学习已有的工业文明成果作为大学生培养的首要目标,注重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大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潜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 观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高等教育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育人为本”的机构。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以及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变化,促进了大学从组织形式到办学功能不断拓展,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始终是大学办学的根本。科学大师钱学森一直非常关心培养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他去世后,“钱学森之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研究的一个时代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笔者认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大学的使命。当前学生的个性特长、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对未来角色定位、求学意愿、态度、价值观等都呈现出明显多样化趋势,高校生源结构和毕业生流向也显得日益复杂和多元,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内在特殊规律性的必然反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首先要坚决冲破传统教育观念,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理念;其次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般来讲,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会有所不同。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照搬了前苏联的专才教育模式,强调专业教育,形成了一套窄、专、深的专业课程体系,这在当时人才紧缺的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专才人才培养模式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在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那些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差、创新能力低的大学生越来越难找

浅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浅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育工作是培养祖国接班人的一项崇高的职业,决定着祖国未来的命运的,所以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能够高瞻远瞩,能够知晓祖国未来的形式,世界的发展趋势,根据未来的需求培养一批与世界接轨的新型人才。而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为了迎接未来的挑战,对于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我有以下见解: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首先要有自己的认识,到底怎样的人是创新型人才。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从广义上看,创新型人才是专指那些思维敏捷、思想解放、思路超前的人和那些敢想敢闯、敢作敢为、敢试敢冒的人。也就是那些具有经验、知识、信息,并将其融合运用到实际中,能够对行动目标有效地进行整理、判断、创新的人。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观念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不受传统认知或书本老师的认知观点所限制,不受学科限制,有自己的独特想法。 2、思维具有灵活性。创新型人才可以轻易摆脱惯性,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根据不同的信息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3、认识具有新颖性。创新型人才思想活跃,能够经常提出不同寻常且又可以被人们所接受、认可的观点。 4、人格特征鲜明。创新型人才具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立性,敢于质疑,敢于探究,敢于从想象中探求食物的本质,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清醒的认识。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几方面;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坚持的基本理念 首先需要我们革新教育思想,要清楚的认识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才,该怎么培养。其次就是评价体系的创新,明确怎样的学生是优秀的学生,怎样的正确的衡量一个学生。为此,必须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初步设计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初步设计 作者:周凌宇余文华舒铁时间:2016-01-27 浏览:218 话题:教育学习知识经济社会实践商业计划书课程 [摘要]近年来,关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但总体而言尚缺乏基础的分析与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在开展专项调查的基础上,尝试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分析,从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出发,进一步阐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课程体系建设的特征、思路及技术。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系统 [作者简介]周凌宇(1961- ),男,浙江海宁人,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创造教育及创新研究。(江苏南京21001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江苏省高校教育学会规划课题“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系统化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zkt09300)[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180-02 2010年5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对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其中之一便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目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创新教育”)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创新教育从小学就开始了。

而我国的创新教育要到大学,使得我国大学生接受创新教育的时间比较短,同时我国创新教育过程中实践的缺乏也直接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不足,已经到了非改革不足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的阶段。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的精神,针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实事求是地分析人才的特征,以创新创业能力为本位,切实构建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思索的问题。 一、系统分析 课程体系即课程系统。系统是由若干要素围绕特定目的而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为了明确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的建设,笔者借用系统论中的相关原理来加以阐述。主要从系统的目的性、结构与功能三方面进行探讨。 1.目的性。系统是一个由多个并行或形成层级的子系统组成的整体,各子系统及要素共同服务于系统的目的。从研究范围上来看,课程体系是基于宏观层面的概念,主要是针对国家教育目的和办学目标而言。首先我们要在宏观层面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下简称“创新体系”)进行目的性分析,区分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差异性,区分重点院校和非重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区分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等不同教育层次及不同专业因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所导致 的课程体系建设的差异等。 2.结构特征。实现创新体系的目标必须通过相应的系统结构来实现。创新体系作为系统,要求其课程体系的结构为非机械的、弹性的、开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摘自教育规划纲要第三部分体制改革)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这是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提出的,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 注重学思结合,就是要改变过去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首先,要改变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的课堂教学方式和立足于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学习方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把学习的主动权和责任交给学生。其次,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和深化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改革,不断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联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积极作用,努力解决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问题。 注重知行统一,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事做人,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只有与生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为人的职业生涯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当前,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重点是加强教学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强化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等培养环节。要善于从实践中吸取鲜活的教育素材,开发实践课程、活动课程,通过完善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等制度,增强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 注重因材施教,就是要在统一教学要求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教育的悲剧往往缘于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而只有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实施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为此,要探索分层教学、走班制、导师制等多种教学形式,形成适应不同学生特点、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要特别关注学习上的“优异生”和“后进生”两类学生。对优异学生,要改进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高一学段课程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对具有特殊禀赋和潜能的学生要实施个性化的培养。对学业困难学生,则要建立相应的帮助机制,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因地制宜地探索推进素质

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1刘有耀,蒋林,杜慧敏,张丽果,巩稼民,刘继红 西安邮电大学陕西西安710121 摘要:提高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根据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内涵,结合学校自身优势特色,对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目的要素、内容要素和方法要素进行综合改革。在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制定了适应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构建了螺旋式上升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了教学科研协同、学校企业协同项目驱动的研究式教学方法,完善并建设了多样化的实践环境和工程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经过部分专业的实践,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良好。 关键词:人才培养培养理念培养思路课程体系培养模式 一、引言 面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重塑,新的历史条件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速度和水平以及工业竞争能力[1,2]。我国确立2020年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人力资源基础[3]。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就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应用型人才是一种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人才类型[4]。同时,我国地方高校约占整个高校的90%,工程人才培养又约占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一半左右[5]。因此,培养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6]。 然而,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5,7,8]:1)人才培养体系中基础理论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传统基于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简单叠加造成课堂讲授的越来越多,教会学生的越来越少;灌输的知识量越大,学生离实际工程应用越远。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按照传统学科体系安排教学内容,造成学生间接经验越来越多,直接经验越来越少;自成体系的课程越多,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越少,学生实践能力发展不良。 3)教学科研脱节,科研干扰、弱化本科教学问题。教学与科研脱节的现象普遍,教师的科研和学术水平越高,投入本科教学的时间和精力越少,科研促进教学的机制亟待强化。 4)教师本身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不能用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急需加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背景。 5)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高校自我封闭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工程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产学研协同的工程教育模式亟待创新。 因此,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5]。西安邮电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的普通地方高等学校,以培养适应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针对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学校承担了一系列教学改革项目,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提高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 1 本文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TS12509)”、陕西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践行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3BZ42)”和“高等学校基于“教研统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13BY69)”、陕西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研究成果。

(完整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措施及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措施及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根据我省实际,就职业教育而言,应该如何主动地适应市场,找准位置,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我校多年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面向市场,积极探索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面结合我校的实际做法,进一步就“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和各位同仁探讨和交流。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指导下,由教育对象、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方法、途径、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构成并且集中为教育教学模式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过 程的总称。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当前就业;二是后续发展。为此,职业学校应当着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后续能力为目的,加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我校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专业开发设置、课程体系改革、职业能力培养、职业指导开展、教育质量评价等几方面入手: 一、按市场需要开发设置专业 以开发人力资源为己任,以就业为终极目标的职业教育,必须首先面对市场,根据本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要设置相关的专业。我校在专业设置时还充分考虑到:一是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劳动

力和人才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二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对职业演变的影响;三是以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为培养目标;四是在专业开发过程中,和相关行业保持经常、密切的沟通。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和特点,保持专业设置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教学质量和开发新专业以提高活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五是专业培养目标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不但具有在某个岗位就业的竞争力,而且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在相应职业群中就业、转岗、晋升的基础。 二、建立灵活适用的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要根据一个或几个相关职业群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从众多知识、能力要求中筛选出来并按教学规律组织起来的内容及其实施过程。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及其实施过程的落脚点。课程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对从事某一职业的从业者所必备的职业能力的层层分解、层层落实,是为学生构建通向就业的桥梁。设置的职教课程应强调以职业分析为依据来筛选、组织教学内容。 我校对已开设专业所相关的职业进行分析,并以职业分析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组织,以“必须”和“够用”为教学内容提供依据。在职业分析中既考虑当前某一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即要兼顾未来若干年某一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在确保当前就业能力的同时,提高其就业的后续力。职业分析是对工作过程的分析,是把完成一项工作的工作内容、劳动组织关系、所需要的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20级创新人才培养试点班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20级创新人才培养试点班 招生选拔方案 为加强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优秀初中毕业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做好2020级创新人才培养试点班招生的各项选拔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进一步深化中考制度改革,完善普通高中招生办法,促进我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努力丰富课程质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特长发展,加大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力度。 3.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实施阳光招生,确保规范有序,平稳圆满。 二、组织领导 建立由校党委、校长室成员组成的领导小组,王继兵任组长,负责全面考核工作;张必忠、马蔚、顾小京、管建华任副组长,负责考核过程组织、纪检监督等工作;建立以党政办公室、课程与教学处、学生工作处成员参与的实施小组,具体负责推荐生资格审核、选拔测试考务等工作。整个选拔过程由如东县纪委监察部门、如东县教育局和招生办全程参与指导和监督。 三、招生人数及报名条件 1.在应届初三毕业生中预录取90名学生。 2.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自愿申报参加我校提前招生选拔考试。

条件⑴:学科成绩优秀,综合成绩进入初中就读学校应届毕业生前列。 条件⑵:具备创新人才发展潜质,数理化竞赛成绩优异的应届毕业生。 四、报名确认方式和选拔测试安排 ㈠报名方式 报名方式Ⅰ:学校推荐。根据各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及历年招生录取情况,确定初中学校推荐人数(见附表1),由各初中学校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定推荐名单,公示一周无异议后,填写推荐表(见附表2),由初中学校汇总后,于2020年1月10日前寄送如东中学党政办公室,并将报名汇总表由智慧教育云平台发送我校。 报名方式Ⅱ:学生自荐。凡没有进入学校推荐名单但有数理化学科优势的学生可自荐报名,填写自荐表,于2020年1月13日前寄送到如东中学党政办公室。 ㈡资格确认 我校创新班招生领导小组将依据考生初中阶段的学业成绩和数理化 竞赛获奖情况,确认符合条件的考生,并于2020年1月17日,在我校园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发布符合报名资格的考生名单。 ㈡选拔测试 考生于1月19日8:30前凭带有照片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或学生证)到如东中学德馨楼大厅报到,领取准考证,参加选拔测试。具体测试时间安排如下: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裴红霞 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 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1、我国拔尖创新人才严重匮乏。在世界一流科学家中,我国仅占总数的4.2%,是美国的1/10。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5%左右。我国的专利转化率不足15%,美国等发达国家高达70%以上。缺少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具有创造能力和国际水平的领军人物,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教育领域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和研究很有必要。 从诺贝尔奖来看,英国剑桥大学拥有8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拥有40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诞生过8位美国总统;美国加州理工学院31人32次获得诺贝尔奖,平均每1000名毕业生出一个诺贝尔奖。8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的华裔,除了2位在台湾读完中学和大学,其他6位均在美国读完中学和大学。百年历史的清华、北大没有培养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虽然我们不能因为拿不到诺贝尔奖就矮化我们的教育,但不得不承认我们培养出的学生虽然基础知识扎实考试分数高但缺乏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

2、钱学森的“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振聋发聩!当今教育前所未有地被提高到全社会所高度关注的领域,尽管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然而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影响下,“应试教育”倾向仍没有根本好转,严重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在中西教育比较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从中国传统教育和西方传统教育对比看:从《孔子讲学图》中可以看出孔子总是居于高台或中心位置,学生们则凝神静气,倾听着老师的点拨,因此培养出的学生是唯师、唯书、唯上。从油画《雅典学派》中看出在画上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边走边进行激烈的争论,他们的手势一上一下,表明了他们在思想上的原则性分歧。培养出的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挑战权威、具有批判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制度

人才培养制度 为更好地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机制、引进机制、使用机制和激励机制,更好地落实额敏县司法行政系统的发展,建立健全面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引进机制、使用机制和激励机制,大力营造自主创新的优良环境,提升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为额敏县司法行政系统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特制定本办法: 一、稳定、培养现有人才的激励办法 1、建立创新人才工作保障机制。各科室主要负责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在推进本系统跨越式发展中的骨干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要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形成党政统一领导。我局将把人才工作作为各科室负责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提拔、奖励的重要依据。对在人才队伍建设中成绩突出的领导班子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创新科技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在本系统专业人员的使用上引入竞争机制,加大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和选聘力度,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对我局评选出来的人才重点培养,压担子、挑大梁,条件成熟时适时选用,使他们在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有效地发挥典型示范作

用,在全矿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专业人才成长提供发展舞台,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3、建立专业学科人才交流制度。按照个人自愿、我局需要、组织调配、因才施用的原则,根据企业发展方向,依托重点项目,针对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不同特点,不同发展方向,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向生产一线锻炼,不断加强专业人才的合理交流,实现人才的有序流动。 4、完善发展职业教育的保障机制。完善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分类制定在职人员定期培训办法,倡导干中学、学中干。按照统筹规划、学以致用、鼓励上进、合约管理的原则,鼓励在岗员工参加紧缺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成人教育,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5、人才长效激励机制。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重业绩、重贡献的分配原则。对特殊人才采取特殊的分配办法。对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承担重点工程和研究项目的专业技术带头人、科技创新人才及经营管理人才,实行“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实践中集聚和培养创新人才。凡创新求变、勤奋拼搏,做出骄人业绩,给企业创造巨大收益的可给予重奖。 6、关心人才,改善条件。从工作环境、学习环境以及家庭生活等方面给予人才全方位的关心和爱护,积极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和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加大投入,改善办公条件,抓好文体设施建设,优化员工生活环境,关注技术人员身心健康,

基于交叉学科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基于交叉学科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发表时间:2018-01-24T16:54:33.790Z 来源:《知识-力量》2017年10月下作者:李帅方华[导读] 根据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现状,笔者提出建立全方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建校企联动的教育机制,建设出大学科技园区以及搭建高校创新创业基金平台等相关建议。 李帅方华 (山东协和学院) 摘要:我国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要求建立也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也提倡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新机制。根据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现状,笔者提出建立全方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建校企联动的教育机制,建设出大学科技园区以及搭建高校创新创业基金平台等相关建议。关键词:交叉学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引言:交叉学科是指有两门或多门学科知识进行交叉渗透,或者在其母体学科边缘融合而发展起来的学科群。国务院曾于2015年就提出了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具体说明了高校要想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就不能局限于某个学科、某个专业,要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培养,这对促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建设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创新创业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严重脱节 就目前来说,我国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教育相互紧密联系起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非常孤立,并没有与其他课程很好地相互结合起来,虽然有的也积极结合但是却不够深入。很多高校由专业任课教师对所设立的创新创业课程进行知识讲解,但是这些专任教师却没有很多的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因此所教授的内容与实践教育环节严重脱节。基于此,使得基于交叉学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就在解决该问题上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二)大学生创新成果转化比较困难 大学生的创新成果因为资金短缺而导致难以转化。例如,某些大学生为了获取创业资金而陷入了非法的校园借贷而导致自身债务缠身,给自己和家庭都带来了许多麻烦;有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却面临着无人提供相应的设备等实际问题。只有政府、企业与高校进行全方位多方面的支持,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几率。此外政府也应号召有实力的风险投资家,给予高校创新大赛中具有潜力的创业项目以达到资金上的支持。 二、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策略 (一)建立全方位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放眼全世界,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一般就会有创业基础理论课程、分专业创业课程以及创业实践课程几大部分组成。这个模式对我国交叉学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创业基础、创业融资以及产品发布等创业基础类课程的开设,可以很好地为学生的创新创业理论教育打下非常扎实的基础。设立创业工作室并开设灵活多样的创业实践课程,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还可以安排学生到新创的企业中进行实习,从而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创业体验。设立创业中心,可以让更多的企业家、投资人以及有创业经历的专家为学生们提出更好的建议,也可以让学生们向这些比较成功的人士介绍自己的想法,从而让他们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将创新想法转换成实践成果。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可以将创业教育作为一门公选课进行开.设同时要建立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此外,还要形成由校外专家以及校内教师进行搭建的创业训练导师团,创业专业课以及创业基础理论课的讲授可以由校内专业老师完成;而由校外创业指导专家和创业培训讲师以及优秀的企业家,进行对创业实践课程的讲授,这样做就可以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双导师制。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内容要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以及就业形势等为主,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热情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创业水平,此外还要鼓励专业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给予积极参与指导。 (二)建立校企联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可以说,校企合作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最有效途径,因此高校应努力构建出一个以学校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机制,以此发挥行业协会的助推作用。行业协会可以从产业发展需要出发,与企业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力求将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运营过程互相结合,从而构建出与未来职业标准相符合的专业课程体系。比如,在开设电子商务实务课程时,任课教师就可以鼓励同学们开设各类淘宝店铺,利用行业协会或企业为同学们提供一定的货源。 (三)大力建设高校创新创业科技园区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就是高校科技园区的建设。作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与创新创业实践的主要机构,高校科技园可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向创业实践转化。可以将科技园大力打造成一个集现代医学、现代生物科技、现代电子商务以及现代农业种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性科技孵化器基地。在这个基地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学科交叉的优势,通过科研项目将医学制药、生物技术以及农业种植等成果转化形式,从而形成特有的科研人员联合创新、大学生联合创业等的创业模式,积极鼓励具有较高科学技术含量的创新创意转化为生产力。 (四)搭建高校创新创业基金立体平台 现阶段,我国政府已加大力度保障高校创意创业的资金需求。此外,还可以整合政府财政预算与社会资金进行募集,从而支持高校的创新创业活动。高校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开展校内自主创新创业项目,对毕业生进行相关的创业指导,同时为毕业生的创业提供小额贷款。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明白了现阶段鼓励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重要性。我国如今正处于互联网环境的飞速发展中,只有用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才能继续保持快速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可以说,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不仅给传统商务带来了巨大冲击也为掌握丰富知识与先进技术的创新创业者带来了更多机会。因此,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高校,有必要实时关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从而发掘出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的技能,为广大电商能够顺利融入到社会打下扎实基础!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彰显特色办学之道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彰显特色办学之道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特色教育巡礼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航空乘务专业的学生还未毕业离校就被用人单位定购一空,动漫创意专业学生在国家和省市各类大赛中频频获奖,演艺传媒专业学生参加各类大型社会演出博彩众多……诸如此类关于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的新闻不断出现,各种媒体聚焦争相报道。经过十年的办学发展,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现今已有八届毕业生,向国家输送了上万名人才,遍及长三角地区和周边各地,成为文化艺术领域内的主力军,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动手能力过硬,实践经验丰富,创新意识强。”用人单位在评价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毕业学子时,都不约而同地竖起了大拇指:“我们所需要的,就是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培养的这种高技能型专业人才。”前不久,学院03级校友返校,也都感言江影教学模式得法、毕业后好就业、工作上手快。而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的就业之所以得到用人单位和校友们的一致好评,则正是源自于学院独创的特色育人模式。 特色理念:顺时应势谋发展 办学理念是学院发展的灵魂。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也必然发生一场根本性变革。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作为一所专门培养文化艺术人才的高校,审时度势,大胆创新,积极向实践学习,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利用民办院校办学机制灵活自主的优越性,在能力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问题上作出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形成一套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打造中国最具特色专科院校。2012年12月25日,教育部相关部门领导亲临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授予“全国特色教育示范单位”殊荣。 特色教学:专业门类凸亮点 学院秉承“品质+能力”的育人宗旨,依据能力型应用人才的教学目标,把培养“集导编演管能力于一体的演艺人才”、培养“集采编播制能力于一体的传媒人才”、培养“集语言形体礼仪服务规范于一体的航空旅游人才”、培养“集创

“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

“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既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又能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高素质人才,创新创业就是“引领”作用的主要表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学校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要通过传播知识、传播科技、传播文化,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创造知识、创造科技,以自己的基础和敏感,努力站在科技前沿,不断向社会输送新知识、新成果,同时培养出能引领经济社会前行的“双创型”人才。 既能创新、又能创业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发展需要是人们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和追求,它包括劳动、学习、创造等的需要。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深刻变化着,高校大学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大学生作为建设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迫切希望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因此, 以创新创业为主要特征的自我发展成为大学生主要需要。 现状 1.对创新和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尚未真正到位。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创新和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创新和创业教育尚未变成高校师生员工的共同行动。原因是管、教、学三方的认识尚未真正到位。一些管理者认为,现在学校扩招, 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就不错了;一部分教师还未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觉得现在生源质量下降, 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质量都难以保证, 还谈什么创新创业? 大多数学生则在应付着各种考试, 能否创新那是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事。既然管、教、学三方的积极性都不高, 创新创业教育自然难以开展。 2.“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确立。多年来,创新和创业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各种政策、制度和措施在不断的出台,但人才培养模式仍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一是各种政策、制度和措施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而只是在传统培养模式基础上的局部修正和补充;二是形式重于实质,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高中创新实验班项目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精选教育文档

高中创新实验班项目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文献标识码:B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中学依托高校进行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通过开设创新实验班,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厦门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实施高等学校与特色高中联合育人计划。通过联合开发课程、开放高校实验室等方式,对有特殊才能的高中生进行联合培养,加快创新人才选拔培养。” 科技创新教育是我校的办学特色。作为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我校联合厦门大学设立“高中创新实验班”,该创新班项目是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厦门市教育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以“创新班”为主要载体的“大中学衔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项 目获得教育部重点课题立项。厦门大学针对“创新班”项目成立了由厦门大学教务处及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海洋与环境、信息等学院负责人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负责落实创新班工作的具体事项。 一、依托科技创新活动培养高中生科技创新能力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电脑机器人、航模、海模、科幻画、电脑作品、信息学竞赛、发明创造、无线电制作比赛、环保设计大赛、创意海报设计大赛、海洋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各类竞赛活动,模拟联合国大会、科技节游园、建立“海洋珍稀物种馆”和让广大学生参与建立“海洋贝类馆”、微课题研究、拓展课程等,是促进高中生积极从事创新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彰显高中生创新激情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1.通过科技创新活动激发高中生主动学习和创新激情 学生在参与各种创新活动项目过程中,需要接触各学科知识,学生会强烈感受到自己知识的严重缺乏,会深切感受到高中各学科基础知识的“有用”,会体会到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这从根本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方向性,并对各科知识的学习融会贯通,养成自主拓展学习知识面和查找、比较、选择学习资料的学习习惯。开展和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和设立各类创新性活动项目,教师指导过程中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为目的。使学生处于创造的激情状态中。 2.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培养高中生创新品格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必须要求整个团队合作面对问题,学生按照各自的长处分工合作,有的偏重技术开发,有的负责论文修改,学生们看到其他同学和指导老师修改、补充的内容和指导意见,从他人身上学到长处,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尝到分工合作的甜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