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

浅谈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
浅谈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

浅谈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

质量,是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却又是一个最顽固不化的问题。我们所谓的质量,狭义上一般是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广义则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体系质量以及我们员工的工作技能、个人与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我们公司所有运营相关的过程质量等。因为质量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包含了从接受客户要求、产品和过程开发到生产、售后等几乎所有的组织活动。所以,谈质量意识,必然是全员的质量意识,而非仅仅是质量人员或者生产人员的质量意识。。

我们可以根据产品策划和实现过程中的职能划分将引起质量问题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类:

1、 设计原因:如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缺陷预防等;

2、 制造原因:如漏工序、参数超标等;

3、 物流原因:如先进先出、包装破损等;

4、 设备原因:如设备不稳定,报错等;

5、 个人原因:因工作习惯或态度问题,如标签贴错、混料等;

6、 原材料原因:如原材料的尺寸、外观或性能不良等。

基于以上六个职能分类,我们针对2016年和2017年的一些主要客户投诉进行统计:

如表所示,引起客户投诉的主要原因分别是生产、设计、以及员工个人三个方面,这也验证了“质量是设计出来的、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这一质量法则。所以,要提高公司的产品质量,就要提高全公司各个环节的质量,就要提高全公司员工的质量意识。所以,提高质量意识,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质量培训:在今年下半年,将由质量部组织多轮关于质量意识及质量工具的培训,包括8D ,PMP ,6-Sigma 统计工具等课程;

47.06%

29.41%

17.65%5.88%

2016~2017客户投诉职能原因分类

2、关键在明确质量职责:质量不是质量部的质量,每个员工都应该为自己的工作质量负责,

为此,我们将以质量体系升级换版为契机,以workshop的方式对部分流程重新梳理,并对各相关人员进行工作流程的培训,明确各过程的责任人,明确各部门及员工在各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

3、与培训及职责相配合,对客户投诉的根本原因按照职能部门进行分类,充分让大家认识

到质量不是质量部的质量,而是与各部门都息息相关的质量,以此增强大家的质量意识,关注质量成本。

除了对质量意识的培训之外,我们也将继续提升我们的质量管理水平。质量管理离不开七大原则,即: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我们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

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顾客要求是我们工作的纲。因此,我们将借新项目的导入,在工厂内开展关于顾客要求的培训,比如:CFA的Q1、GM的QSB+等。

2、领导作用:这里不仅仅指最高管理者,而应该包含我们更广泛的职能部门领导和各级主

管。所以,最高管理者的质量意识决定了正确的事情,各层级管理者的质量意识决定了如何第一次将事情做对。因此,我们的体系流程培训,最主要的一环就是要明确各过程的负责人,及各流程中相关部门及相关员工应负的责任。

3、全员参与:企业的质量管理离不开各层级员工的积极参与,我们工作中的每一个行为每

一个动作都有可能对质量造成重大影响。所有部门的员工都是我们质量改进中的关键一员,所有员工在工作中必须保持“质量为先”的标准。

4、过程方法:过程就是一组将输入转变成输出的相互关联的活动,比如生产将原材料转变

成成品,所涉及到的各活动就组成生产这个大过程。只有利用过程方法,我们能更清楚的认识过程,识别其所需的资源、应用的方法、人员的技能、设备、各节点的风险,才能优化过程,使过程更加增值。

5、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一个组织的永恒目标。我们所处的环境不断在变,只有不断调整

自己的经营战略和策略,才能适应变化着的竞争环境。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总结我们已经做过的事情的方法和结果,要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6、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真实的数据可以让组织做出正确的决定,错误的数据有可能导致

战略误判,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就质量问题的解决来说,我们现在还有很多同事对问题的描述还不清楚,很多时候都是以“可能”、“应该”等词来做判断。在我们日

常的工作和沟通中,我们一定要以数据为基础。

7、关系管理:这里的关系,不仅是原八大原则中的与供方互利的关系,还包括与顾客的关

系管理,以及合作伙伴、社会组织、投资者、员工等的关系管理,良好的社会关系及企业内部的员工关系可以使企业的发展如虎添翼。

质量,不是质量部门的质量,而是与我们每个人相关,只有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才是全面质量管理。一代质量宗师、“零缺陷”之父克劳士比第一次提出了关于个人行为的零缺陷工作标准,只有我们每个人以“零缺陷”的工作质量为目标,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才能增强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质量是免费的。虽然它并不是赠品,可是它的确是不花钱的。要花钱的是“非质量”的东西,也就是那些一开始没把工作做对,而必须采取的所有补救措施。我们会开展更多的质量意识和质量工具的培训,养成一个良好的质量习惯,让质量成为我们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

让我们以“零缺陷”为目标,第一次把正确的事情做对!

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浅析

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浅析 一、内容摘要 全面质量管理,即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就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PDCA循环不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运用,也适用于一切循序渐进的管理工作。通过学习先进制造技术这门课程,对PDCA循环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对PDCA循环进行进一步学习与了解。 二、关键词 全面质量管理 PDCA循环效率实践运用 三、正文 (一)全面质量管理概念 在介绍全面质量管理之前,我们首先明确一下有关质量的定义。国家标准(GB/T19000-2008 idt ISO9000:2005)对质量下的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在用户角度去定义质量:质量是用户对一个产品(包括相关的服务)满足程度的度量。质量是产品或服务的生命。质量受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企业各项工作的综合反映。要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必须对影响质量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企业组织全体职工和有关部门参加,综合运用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成果,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全过程和各因素,经济地研制生产和提供用户满意的产品的系统管理活动。 (二)PDCA循环在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的意义 PDCA循环是管理活动的一种方法,而且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必须遵循的一种科学的方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定与组织实现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的周而复始地运转的。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运转,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这就是说,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赶超先进水平的各项工作,都要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不论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减少不合格品,都要先提出目标,即质量提高到什么程度,不合格品率降低多少?就要有个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目标,而且也包括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计划制定之后,就要按照计划进行检查,看是否达实现了预期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和原因;最后就要进行处理,将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 (三)PDCA循环的概念 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ds Deming)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因此也被称为戴明环。 PDCA代表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行动),

质量管理与质量意识

质量管理与质量意识 摘要:质量管理是一种行为意识的管理,一个人的意识、观念将直接影响其行为活动及结果。只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技术装备,并不能保证一定能够得到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正确的质量观念和对待质量的严谨态度,才能确保实现优质高效,这是创造优质服务品牌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搞好质量工作,关键在于提高人的质量意识。 关键词:质量;质量意识;意识教育 一、引言 二十一世纪是“质量世纪”。当前,兰州石化公司正在开展新一轮的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员工的质量素质,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态度决定一切,思想决定行动。所以,搞好质量管理,关键在于质量观念、质量意识的教育。 二、意识决定行为,质量管理关键在于提高人的质量意识。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是一种行为意识的结果,质量意识是指一个企业及其员工重视质量的程度,质量在其心目中的地位,是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支配其行为的关于产品或工作优劣程度的态度和信念,它对员工工作过程的质量行为起引导和规范的作用。意识就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标准,是人们对自我行为的一种评价方式。“态度决定一切,思想决定行动”。意识和观念是一个人工作行为的方向和指南。思想是行为的控制器,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企业要发展,就离不开人,就离不开指导人进行行为活动“意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因此,要搞好企业质量工作,其核心就是提高人的质量意识。真正达到自主管理的效果。近20年,企业员工新老交替,各岗位增加了大量的新员工,加强质量管理知识学习、提高员工质量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优秀的员工才能做出优秀的产品。”这是海尔集团的至理名言。因此说,要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则首先要从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开始。员工的质量意识代表着企业的形象,是企业员工的素质,是一个企业练就的一种“内功”,是一座精神富矿。 质量是干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的。就是强调从事具体操作的每一个员工在工作实施过程中,要有良好的质量行为意识,要形成一种规范的行为动作。良好的安全、质量意识,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质量,并不只是质量部门的事,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人都必须为产品质量负责。 一个企业,只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技术装备,并不能保证一定能够干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三大要素论”是说质量管理的要素是人、技术和管理。在这三大要素中,人是处于主宰地位的。因此,首先要抓好“人”这个关键要素。员工有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信念、良好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正确的质量观念和对待质量的严谨态度,才能确保实现优质高效,这是创造优质服务品牌的关键所在。 事实也证明:制约产品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往往不是技术,而是落后的质量观念和对待质量的态度。一家著名美国企业的总裁曾经到一家著名日本企业参观学习时表示:我们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在于30%的技术加70%的态度。没想到日本企业的老板则说:我们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在于10%的技术加90%的态度。就拿我们兰州石化公司而言,现在的装置性能、检修装备能力、员工的文化水平、技术能力相对于20年前有了极大的改善。结果我们的装置运行、产品质量、检修质量、服务质量却仍然常常出现问题。这说明技术设备往往不是决定质量的最关键因素,员工的观念和态度才是最

浅谈电力企业全面质量管理

浅谈电力企业全面质量管理 发表时间:2018-05-14T15:58:54.90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作者:赵桂娟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电力企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为了能够跟紧市场形势,保持企业活力,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电力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宁夏银川市 75000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电力企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为了能够跟紧市场形势,保持企业活力,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电力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一些面质量管理理论的相关的知识,并且讨论了全面安全质量管理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及其成果。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电力企业;应用成果 引言 电力企业的管理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乃至社会生活对电力的供应要求以及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生产质量、工作质量管理都成为了管理的重点。故而利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措施对电力企业进行质量管理也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管理思路与措施。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概述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现代的质量管理,即以产品质量为核心,以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全部活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包含了从生产到售后服务的一整套管理体系,是将产品的设计阶段、制造加工阶段、辅助保障阶段、使用售后阶段包含在内的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 二、影响全面质量管理推行的因素 (1)管理体系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 在电力企业中的领导和监督以及质量保证体系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矛盾,三者之间缺乏默契配合,管理者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监督体系的管理重点、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等都存在问题。三大体系之间的相互转化不能顺利进行,如领导体系和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之间不能良好的衔接。同时电力企业的内部职工多数是双重 的身份,工作人员也是保障体系的一员,负责工作也负责质量监督。所以三个体系中间的矛盾是划分模式的问题,所以导致了整个质量监督与管理体系不能得到更好的监督与管理。 (2)责任制度不够细致 电力企业的质量管理中需要对安全以及质量管理进行责任制构建,但是安全生产的责任制目前还不能完全落实到基层。多数电力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对于自身的生产和服务缺乏责任意识,尤其是在安全和服务上,不能明确责任在加上技术上的欠缺就容易导致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困难。同时多数的考核机制不能得到落实,而被形式化,造成了质量管理的实施困难。 (3)事前管理力度不足 电力企业的质量管理所重视应是工作过程中的控制质量,即对电力供应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事前控制,防患于未然才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目标。目前的电力生产活动中使用结果检验的处理方式较为普遍,同时对于预防体系的构建不够重视。这就与质量管理的目标产生了矛盾,因此全面质量管理在实际的执行中不能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应用 (一)总体思路 电力企业要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就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管理体系,这个制定的工作质量标准涉及到了安全生产的各个部门的不同工作。从技术到运营管理、数据统计和人员思想教育等,都应贯穿质量管理的思想,并实施与生产、服务等结合起来,让质量管理的体系涵盖整个电力企业的管理体系。让所有的生产与服务都体现质量管理的影子。这就是全面质量管理在实际管理中得以应用的重要思路。按照这样的思路生产与项目实施都应将所有的质量因素纳入到管理范畴,定价、质量、数量等方面都应为客户着想,并体现客户满足以及效益最优的思想。 (二)对电力工作全过程的有效管理 1.严格的过程控制 对现场中所进行的工作实施控制,使得每一项工作都有明确的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工作指令、风险分析、工作程序以及预防措施。在工作的执行过程里,全面推行STRA自检,即首先停下来(Stop),然后想一想(Think)再核对(Review),最后执行(React)。另外,根据工作的不同再采取一些不同程度和类型的监护、检验等,并且在执行每一项工作的时候都要认真做好详细的记录,这是执行情况的一种有效的客观证据,也是可以为将来的设备故障诊断以及缺陷分析提供一种有效的参考依据。 2.通过PDCA循环,对工作模式进行优化 任何管理思路和模式其目标都是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所以全面的质量管理也应满足这一要求,通过电力企业内部的质量控制促进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对工作态度进行改善,积极参与到工作中并使其进行创新尝试,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为实现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更好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鲜的血液。利用PDCA模式对所有的工作进行检验,并进行细节改进,以此提高整个作业过程的效率。不断的提高工作要求和方法改进,使得电力企业的作业成为一个优化流程,并满足客户提出的高质量要求。 (三)全社会参与的模式 在电力企业内部形成的全员参与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整个社会中逐渐形成一种全社会参与的模式,让整个社会来监督电力企业的安全质量管理。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各种形式的风评会或者安全生产展览等活动来让电力企业接受整个社会的监督。 (四)专项质量监督 在供电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应当对重点项目进行重点管理,即进行专项的质量监督,因为供电企业的工作重点较为突出就是利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保障社会和客户的供电安全。所以可以将管辖范围 内的重点工作进行专项质量监督。如变压器、电缆、供电基础设备等等,应进行详细的质量监督与管理,以此保证供电的稳定和安

浅谈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浅谈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这里的“有效”指的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有效性。按照ISO9000:XX《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对质量的定义,质量即“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的主体包括产品、过程和体系。显然,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起码是能够满足顾客和相关方的需要及期望的体系。这里包含着对有效性的最基本的也是最终的判断标准,即对顾客和相关方需求满足的程度,程度越高,有效性则越强。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一套系统、科学、严密的质量管理的方法,它由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80个成员国和19个国际或地方组织的专家,吸纳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为各类组织提供了一套标准的质量管理模式。 在我国,各类企业组织都竞相采用这一标准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但实施结果却大相径庭。有的企业取得了非常好的管理效果,而更多的企业实施的最终结果只是“一纸文书”,整个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绩效并没有得到改善。换句话讲,这类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不足。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企业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不足,怎样才能提高企业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活动的有

效性呢?简单归纳以下几个方面:缺乏质量理念支持;缺乏监督考核制度支持;企业的执行力度低。现分别对以上三点进行如下分析和探讨: 1. 质量理念树立 顾客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相信企业管理者都有非常的认知度。关键是,有的企业只是把这句话作为一个口号,并没有将这句话的思想贯彻到实际管理和经营过程中,自然也就不会真正实现顾客满意的要求,体系的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以顾客为中心,首先企业应当想办法识别顾客的需求,并且通过策划要把顾客的需求转化为企业具体的经营管理、生产过程控制的标准,并保证在转化过程没有将顾客的需求错误理解;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反馈,企业应当及时跟踪,并做出反馈,满足顾客的期望,甚至超越顾客的期望。这些工作显然不是一两句口号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企业的所有的人员对企业与顾客的关系、自己与企业、自己与顾客的关系形成一种共识,并且把这种共识指导具体工作并达到工作目标。 影响质量理念的树立有几个关键问题,这些将直接影响和保证体系实施的有效性: 一是企业领导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水平和态度是决定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关键性因素。企业的发展取决于领导,如领导层有远见卓识,志在谋求长远发展必然要引入先进的

强化质量管理,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强化质量管理,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强化质量管理和提升品牌价值对企业的作用为树立“质量兴企”理念,坚持以质量为生命、以品牌开拓市场的原则,鞍钢集团自动化公司把技术服务质量作为工作重中之重,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强化技术服务质量,提高项目竞争力,努力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为实现鞍钢集团自动化公司实现“打造优势产业,创造价值,做中国冶金行业自动化、信息化的排头兵”的五年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没有品牌,企业就没有灵魂;没有品牌,企业就失去生命力。”可见,企业的品牌价值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品牌的价值是一种超越企业实体和产品以外的价值,是与品牌的知名度、认同度、美誉度、忠诚度等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紧密相关的,能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效用的价值。 鞍钢集团自动化公司的未来五年目标是“打造优势产业,创造价值,做中国冶金行业自动化、信息化的排头兵”。为来实现这个目标,对与高速发展中的自动化公司来说,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也要协同发展才行,只有优秀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的管理效率才能提高。质量管理没有永恒的答案,只有永远的问题,质量管理就是在持续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规范起来的。 一、提高质量意识,加强员工培训 要使产品真正得到市场的认可,关键在于技术服务质量,要有高质量的产品,就必须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了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

公司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全员质量意识。通过举办专业技术知识讲座、技术服务质量评比等多种形式,让全体员工都来学习、关心技术服务质量、参与质量管理,以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从而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技术服务质量制度,完善质量控制过程 为使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公司正逐步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体系,借鉴精细化管理“精、准、严、细”的管理理念,编制了详细的《质量管理规定》、《技术服务质量手册》,对每一个部门、每一个项目定出了具体的指标标准,逐步建立健全了以冶金项目、信息化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标准体系,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标准体系,以各部门、各岗位操作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标准体系,并由各公司领导全面督导标准的实施与贯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企业力求卓越的质量意识 质量管理模式的转变。由事后项目质量检验把关控制转变为“预防式”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项目质量管理如同医生看病,治标不能忘治本,许多企业虽然高悬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标语,而现实中存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重结果轻过程”质量管理误区。为了彻底走出“事后控制”的误区,提高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的执行力,企业必须在质量管理中推行了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即把整个项目过程中的项目计划、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现场调试四个生产阶段全部纳入质量控制系统,将其整合成紧密相连的质量管理体系。 二、加快技术合作与创新,加强质量攻关

浅析全面质量管理毕业论文.docx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浅析全面质量管理浅析全面质量管理 院系名称:院系名称:经管系专业班级:工商质检(专业班级:工商质检(二)学生姓名: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学校名称:学校名称:河南质量工程学院 2010 年 12 月 29 日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毕业 摘要 随着产品的日益丰富,大部分产品已处于买方市场,人们购买商品时越来越挑剔;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购买商品的标准逐步从“价廉”向“物美” 转变。在这种宏观环境中,企业要想长久生存,必须把握好产品质量关。产品质 量管理应是对生产过程的全面跟踪管理。正如“产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 是生产出来的”所以说,只有做好商品生产的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才能保证 产品质量的检验合格。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动态质量,始终不断地寻求改进,但 是它没有规范化、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能否成功,关键是要深刻领悟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 可行的实施计划。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关键词 核心 存在的问题

影响因素 1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毕业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rich products, most product has a buyer's market, people buy goods is more and more captious; Meanwhile people life level also increased quickly, buy goods from the standard gradually to "affordable" price "transformation. In this macro environment, enterprise to long survive, must grasp the good quality of products. Product quality management of production process should be comprehensive tracking management. As the "product quality is not inspection to come out of, but production comes out" say so, only making goods production every link of quality management, ability assures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qualified.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emphasizes dynamic quality, always constantly seeking to improve, but it has no standardized, no unified standard. Therefore, the enterprise implementation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can succeed, the key is to a profound comprehension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connotation,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our enterprise and formulate feasible implementation plan. Keywords: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core problems Influence factors : 2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毕业 目录 摘要··································································································································· 1 1 绪论·································································································································· 4 2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

浅谈公司全面质量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与实务课程论文作业 题目:浅谈公司全面质量管理 ----------以卡尔顿酒店管理公司为例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年级:2009级 姓名:tvxq 学号:casiopeia 指导教师:huahua

浅谈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 ----------以卡尔顿酒店管理公司为例摘要:全面质量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能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改善产品设计,加速生产流程,鼓舞员工的士气和增强质量意识,改进产品售后服务,本文以卡尔顿酒店管理公司为例讨论了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企业应用 全面质量管理,即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菲根堡姆对TQM的定义为:“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其基本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全面”(即全面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全面综合管理)和“四个一切”(即一切为用户;一切以预防为主;一切依据事实与数据;一切按规范办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素质,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能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改善产品设计,加速生产流程,鼓舞员工的士气和增强质量意识,改进产品售后服务,提高市场的接受程度,降低经营质量成本,减少经营亏损,降低现场维修成本,减少责任事故,追求企业利益和成功、使顾客完全满意、最大限度获取利润。下面将阐述全面管理的具体内容以及在企业中的应用: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 全面质量管理过程的全面性,决定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应当包括设计过程、制造过程、辅助过程、使用过程等四个过程的质量管理。 设计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通过市场调查研究,根据用户要求、科技情报与企业的经营目标,制定产品质量目标,组织有销售、使用、科研、设计、工艺、制度和质管等多部门参加的审查和验证,确定适合的设计方案;保证技术文件的质量,做好标准化的审查工作,督促遵守设计试制的工作程

浅谈企业质量管理及方法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d17119688.html, 浅谈企业质量管理及方法实践 作者:肖烨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4期 摘要: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人类生活在质量的大坝下面”,走向成功的企业,无不是靠良好的质量构筑起成功的品牌,相反,忽视质量,必然导致企业巨大损失甚至破产。本文通过对质量、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讲解,穿插实践要求和方法,以切实提高企业对质量的认识,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顾客满意。 关键词:质量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质量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话题。古老,是因为质量管理科学已经发展百年,从检验质量、统计质量到全面质量管理,目前已经是一个较为成熟的管理领域。年轻,是因为很多组织在实践质量管理科学时总不得要领,质量体系和执行出现两层皮的现象。质量大师朱兰说过:人类生活在质量的大坝下面。走向成功的企业,无不是靠良好的质量构筑起成功的品牌,相反,忽视质量,必然导致企业巨大损失甚至破产。要做好企业质量管理,就必须要对质量有精准的认识,笔者就质量、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结合实际经验,将其基本概念及实践要求、方法进行一一介绍。 一、质量是什么? ISO对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能力。质量体现了客户和其他相关方对供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满足其要求的一种满意程度。要求包括明示的(如明确规定的)、通常隐含的(如组织的惯例、一般习惯)或必须履行的(如法律法规、行业规则)的需要和期望。同时客户对质量的要求是动态的、发展的和相对的,它将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组织适应客户要去变化的能力非常关键。根据质量的定义,质量合格就是质量满足要求,即满足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要求。要获得客户和其他相关方的满意,质量合格是最基本的前提。什么是满足了要求,其标准是零缺陷,即基于质量要求的验收没有不合格的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行。零缺陷即意味着一次把事情做对,这也是质量的核心理念。缺陷遗留到下游环节解决缺陷的成本是按照10的倍数增长的,因此一定要采取预防的方法,一次把事情做对,不要让缺陷遗留到下游,更不要最终传递给客户。为了让客户对公司最终交付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感到满意,就必须把“客户”的概念引入企业内部,基于价值创造过程,上游把下游环节当成内部客户,每个工作环节基于一次性把事情做对的原则,按照零缺陷的标准把工作产品交付给下游的质量核心理念开展工作。质量是满足要求,因此明确要求就是预防的第一步,因此,在每个环节开始工作前,一定要明确交付的要求。 二、质量管理

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企业管理,推动管理创新,是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质量检测走向市场化后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诸多新的挑战,对企业改革、管理和发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检测中心管理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改进和创新,才能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提高市场竞争力,立足于检测市场向纵深发展。 一、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培养职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为重要。激发职工爱岗敬业、锐意进取、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进行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宣传,树立“企业发展,我亦发展”的新理念,增强职工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树立与企业共命运的自豪感和岗位成就感,使每位职工自觉成为素养厚实的“文明人”、超越自我的“事业人”,心系企业、心想工作,自觉为中心的稳步发展多做贡献。 二、加强业务技能提升 积极鼓励思想觉悟高、业务素质过硬、工作作风扎实、有发展潜力的职工参加结构师及岩土师的培训、学习及考试。同时发展业务骨干开展“以师带徒”,“学技术、练绝活”等方式,努力营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氛围。通过相互学习技能比拼与外围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学实践相结合等方式,为提高职工业务水平搭建学习平台,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 三、建立业务公关部门 成立业务公关部门,参与市场竞争,主动联系客户,打破往日客户找上门寻求服务的工作方式。准确把握检测市场动向,有效了解客户的服务需求。做好客户跟踪服务及回访工作。 四、提升人员服务意识和水平

开展服务理念学习培训课,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在工作大厅张贴职工服务质量星级评价栏,鼓励客户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打分。把客户对工作人员的服务评价纳入季度考核中,采取服务态度与奖惩机制挂钩。 五、发挥政策与薪酬绩效的激励作用 (1)物质性激励。制定切实可行、合理完善的薪酬暨绩效考核与奖励制度,领导干部一视同仁参与日常考核,用良好的待遇栓住人心。关心职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心理动向,积极给予帮助和疏导,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精神性激励。①对工作表现突出的职工不仅要给予物质上的奖励,更要在精神上予以赞赏和认可。②对有特殊情况(例如: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重大疾病的职工)的职工给予一定的优待,即能够体现企业文化的涵养又能够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③合理安排职工带薪休假,充分放松职工心情,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及爱企敬业情怀。④提升个人发展和晋升机会。给品德能力突出的员工提供带薪进修、学习新技术的机会,并提供晋升机会。考虑职工的成长和利益,让职工与企业同发展。 六、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 领导干部的引领带动作用不可低估。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树立良好的形象,给职工带好头。深入职工内部,虚心听取意见和要求,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生活困难。

浅谈全面质量管理

浅谈全面质量管理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产品质量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日益明显,产品质量的高低是企业有没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之一;尤其对于我们这种轨道交通行业,每个产品每个元器件都关系着整个列车运行和乘客的安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我特别喜欢一句质量宣传语:品牌是旗,质量是杆。 在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以下统一用简称代替)之前,质量管理已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质量检验阶段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而质量管理经营较好的企业已经发展到了TQM阶段,以下为我对TQM的一点浅显理解和认知,和各位同事分享下。 TQM的基本理念及方法有“四全管理”、“四个第一”、“四种观点”、“四个支柱”。坦诚的讲,这十六个字是我借用培训老师的总结,下面我用我自己的理解进行解释。 “四全管理”是TQM的基本理念。即全面质量、全过程、全员参与、全方法。全面质量不仅包括产品质量,而且包括工作质量和系统质量。全过程管理是指从研究设计、准备、制造直至使用服务、用后处理的全过程。试想一款产品在研发设计阶段就存在缺陷或质量隐患,最后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可想而知。产品质量是设计和生产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富士康总裁郭台铭的话说的更直接—-研发设计是娘。全员参与要求上至董事长、总经理下至一线工人人人要参与质量管理,人人关心质量。最高领导的作用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尤为重要。在我国的《质量管理法》中规定,质量部门必须由总经理直接领导。全方法是指不仅运用质量检验和数理统计等方法,而且还要把数理统计等科学方法与改善组织管理、改革专业技术、思想教育等方面结合起来。 “四个第一”是TQM的基本原则。即质量第一、用户第一、适用性第一、长远利益第一。这四个一比较容易理解,不再过多解释。 “四种观点”是TQM实施中的四个基本观点。即预防为主、数据说话、第一次就做对、最经济原则。在企业经营中经常存在两种文化:一种是救火文化,另一种是预防文化。在救火文化主导的组织内,大家都将鲜花与荣誉给了救火的英雄,结果人人都抢着当英雄,甚至有人自己放火自己救。因此,这种救火文化是非常

浅谈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3-07-15 16:20:41) 分类:随笔 标签: 工作 杂谈 浅谈 经济社会 全过程 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构造市场经济的主体,同时也是解决就业压力、促进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中小企业的产品质量优劣,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对此,就部分中小企业质量管理的现状从企业的标准化、质量检验、计量检测、特种设备使用、产品质量安全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了调研和探讨,从而探寻在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质量管理能力滞后 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从小家庭作坊转变而来的,经营管理经历了一个从不规到规,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质量管理在很多企业中未能得到高度重视,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还处于初期阶段。比如,有些中小型企业对原材料无自检能力,只能靠供货方的“质检单”,至于原料是否与所附的“质检单”一致,根本无法核实。对于第三方的公正检验,企业则认为耗时耗力,增加成本。从而造成产品合格率低反而既增加了成本,又降低了市场竞争能力。 2、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 企业经营是为了创造利润,这本无可厚非,但是部分企业无检验室及检验人员,有检验室的企业不开展检验工作,不能保障所出厂的产品是合格的产品,个别企业为了及时供货、满足客户,对存在瑕疵的、甚至不合格的产品随意放行,可见个别中小企业对质量问题认识欠缺之一斑。“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某些企业只是一句空话。企业主受自身思想、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严重,只重眼前利益,质量管理意识淡薄直接导致了降低质量和利润下降的恶性循环。 3、质量管理意识落后 从具体情况看,大部分中小企业都设有企业部检验室,配备了必要的检测设备,但很多设备使用率极低,大部分都处于“冬眠”状态。设备的购置就是为了发证考核的需要,一旦过关就束之高阁。很多企业暴露出一种思想:“产品每批都要自检,还要搞好各种记录,这些都是大企业的事情,不如将这些精力投入到生产一线见效快。”中小企业因为大都是个体私企,具有决策灵活机动,市场反应快的优势,但

加强质量管理、提升标准化水平

加强质量管理、提升标准化水平 质量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作为采区如何加强工作面质量的管理、提升质量标准化水平,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工作面各各地段质量能达标,安全生产才会保持良好状态,才能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矿井安全发展。职工接受质量标准化观念,必须统一思想,强化职工安全质量意识。正确处理好安全质量标准化与生产、效益和其他工作的关系。通过深入开展宣传动员,深入细致地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贯标工作,认清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工作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大宣教力度,加快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步伐,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增强干部职工把安全质量工作搞上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广大职工对质量标准化建设的认识,坚定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信心;安全与质量、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讲安全必须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搞好质量标准化,生产与安全质量不相悖,安全质量出效益的观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大力宣传质量标准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职工牢固树立起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理念。针对部分职工不知如何搞质量标准化的问题,区队班组重点贯彻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和关键环节,帮助职工理清思路,明确工作步骤和重点,为质量标准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加强制度建设,细化检查标准。进一步健全科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体系,根据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的要求,结合现场作业实际,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如规划目标、实施方案、监督考核办法、奖罚办法等。制度建设要体现科学化、人性化,以激励为主,奖罚兼顾,不能将制度流于形式。通过建立健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机制,确立分级管理,逐级负责,落实责任的管理体制,达到管好人、干好活、负好责、保安全的目标。做到每个工种、每道工序及

集团公司全面质量管理方案计划学习知识重点归纳

全面质量管理 第一章质量 1.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 对质量的两种解释P5 一种是质量意味着能够满足顾客的需要,从而使顾客满意的哪些产品特征,提高质量旨在顾客满意,从而实现收益增加。另一种理解是,质量意味着合格或没有缺陷,提高质量通常会使成本降低。 第一种质量是顾客满意的源泉,第二种质量则是顾客不满的原因。 3.质量特性 技术性或理化性的质量特性;心理方面的质量特性;时间方面的质量特性;安全方面的质量特性;社会方面的质量特性。 4、硬件产品的质量特性:性能、寿命、可信性、安全性、经济性 5、软件产品质量特性: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 6、流程性材料质量属性: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外观 7、服务质量特性:功能性、时间性、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文明性 8、根据不同类型的质量特性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魅力质量特性、一元质量特性、必须质量特性: 9、质量职能:是指为了使产品具有满足顾客需要的质量而进行的全部活动的总和。 10、质量的意义:1、从质量和企业关系方面看,提高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2)从质量和员工的关系看,提高质量有利于员工的发展 3)从质量和顾客的关系看,提高质量是顾客满意的保证 4)从质量和其他相关关系看,企业只有合法经营并持续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企业才会持续发展,缴纳更多的税收,供应商也会有持续经营的机会。 11、质量的对象是产品和服务 质量要求:符合规范------>适用性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大质量(广义的质量)第二章质量管理 1、朱兰质量三部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2、质量管理的基本程序:计划、实施、检查、处置(PDCA) 3、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事后把关)、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事前预防)、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4、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的质量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第三章质量文化 1、组织文化三个层次的结构:精神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 2、正泰电气组织文化:争创世界名牌,实现产业报国 3、质量文化核心:满足要求,利己利人,承担责任,诚信守法 第四章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4、质量管理的八原则:以顾客为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5、ISO9000族标准的四项核心标准分别为: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SO9011《质量和(或)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6、为什么建立质量管理体系:1、满足组织内部进行质量管理的要求;2、满足顾客和

浅谈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这里的“有效”指的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有效性。按照iso9000:20xx《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对质量的定义,质量即“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的主体包括产品、过程和体系。显然,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起码是能够满足顾客和相关方的需要及期望的体系。这里包含着对有效性的最基本的也是最终的判断标准,即对顾客和相关方需求满足的程度,程度越高,有效性则越强。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一套系统、科学、严密的质量管理的方法,它由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80个成员国和19个国际或地方组织的专家,吸纳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为各类组织提供了一套标准的质量管理模式。在我国,各类企业组织都竞相采用这一标准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但实施结果却大相径庭。有的企业取得了非常好的管理效果,而更多的企业实施的最终结果只是“一纸文书”,整个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绩效并没有得到改善。换句话讲,这类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不足。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企业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不足,怎样才能提高企业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活动的有效性呢?简单归纳以下几个方面:缺乏质量理念支持;缺乏监督考核制度支持;企业的执行力度低。现分别对以上三点进行如下分析和探讨: 1. 质量理念树立顾客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相信企业管理者都有非常的认知度。关键是,有的企业只是把这句话作为一个口号,并没有将这句话的思想贯彻到实际管理和经营过程中,自然也就不会真正实现顾客满意的要求,体系的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以顾客为中心,首先企业应当想办法识别顾客的需求,并且通过策划要把顾客的需求转化为企业具体的经营管理、生产过程控制的标准,并保证在转化过程没有将顾客的需求错误理解;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反馈,企业应当及时跟踪,并做出反馈,满足顾客的期望,甚至超越顾客的期望。这些工作显然不是一两句口号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企业的所有的人员对企业与顾客的关系、自己与企业、自己与顾客的关系形成一种共识,并且把这种共识指导具体工作并达到工作目标。影响质量理念的树立有几个关键问题,这些将直接影响和保证体系实施的有效性:一是企业领导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水平和态度是决定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关键性因素。企业的发展取决于领导,如领导层有远见卓识,志在谋求长远发展必然要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这就是引入iso9001标准前提所在。领导有这样的理念必然要在企业营造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强化员工质量意识的氛围,就会用心动脑去进行资源配置优化,就会去策划企业运作过程的细节管理。所以企业领导的观念、意识、作用是体系运行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当然可以通过制定企业文件、质量方针,并不断地给员工培训的方式来提高员工的质量理念。二是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企业的每一名员工,在做任何工作时,都要清楚自己的客户是谁,树立工作就是为客户服务的质量理念。这里的客户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企业外部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代理商、销售商等;在企业内部,根据工作流程的划分,上下道工序间、前后流程间、部门间也应是客户关系。但要树立这种质量理念,不是朝夕之间的事,需要我们长期的不懈努力。企业质量经营成败的关键在于企业整个员工素质的提高。企业应充分重视人力资源战略的构建,提高各层次人员的质量意识、业务素质、职业道德以及适应本职工作的能力。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对员工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员工从单纯过程完成提高到过程质量的完成;员工在企业文化指导下,从职业人转化为企业人;员工要树立和坚守公司的质量方针。 2. 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督考核体制一个完善的监督考核体制能促进质量管理体系良好的运行。目前诸多成功的企业普遍采用“目标管理”手段,并将目标管理与监督考核体制有机地结合起来管理,将企业的方针目标逐层分解(从部门、科室、车间和班组到个人)并建立监督考核体制。部门的质量目标应依据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结合本部门业务的特点来确定部门质量目标项目,目标值应依据历史业绩、公司质量目标值,结合目前经营、技术、生产等现状综合确定。考核体制要充分体现出部门、科室、车间、班组、个人在工作方面的效率以及能力而建立激励机制,这样可以激起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员工日常工作的潜力,以促进个人与公司的共同发展。建立基于

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的通知

四川朗天资源综合利用有限责任公司 朗通字(2009)12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的 通知 公司属各车间: 为做好产品质量管理,树立《朗天》品牌,特对公司产品质量管理作出以下通知,请务必遵照执行。 一、产品质量标准管理 1、产品质量管理责任制 (1)、公司产品质量控制部门:生产部。 (2)、各分厂厂长、车间主任是本部门产品质量的第一负责人,对产品质量管理环节全权负责。 (3)、各生产、作业班组操作人员是产品质量的直接责任人,对各生产作业环节产品质量负直接责任。 2、产品质量管理范围 除尘器卸灰——加密机——包装——入库堆码——装车——发货全部环节。 2、产品质量管理标准 (!)、硅灰无任何杂物。如焊条、维修件、烟头、纸屑、口痰、铁丝、废袋等; (2)、密度:A300-350kg/m3(机械加密),B680-700 kg/m3(气力加密); (3)、颗粒量在10%以下,无0.5厘米以上颗粒; (4)、计量准确,每件重量按定额包装,件重误差不超过±0.2公斤; (5)、包装完好、规范、整洁,标识清楚; (6)、类别准确、统一。 (7)、水份含量≤1%,无受潮。 二、产品质量分类管理 1、按公司制定的统一流动性测试办法(见附件)分级堆放。1号灰:流动性<10厘米;2号灰:10厘米≤流动性<14厘米;3号灰:14厘米≤流动性<18厘米;4号灰:流动性≥18厘米。 2、生产代码标注:由8位数字组成,第一位为产地代码。具体为:德昌联合2,德昌宇虹3,西昌鑫兴4,芦山再宏5,马儿康汇源7,小金嘉榕8。第二位为年份09年为9。第三、四位为月份,从01至12。第五、六位为生产日期,从01至31。第七位为生产班次,晚班1,早班2,中班3。第八位为品级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