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目二教学设计题模板

小学科目二教学设计题模板
小学科目二教学设计题模板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一般为动作要领—关键的发力点,如原地侧向投掷垒球重点是蹬地、转体、甩臂。答题技巧:一般在考试时会有动作方法,可在动作方法中找关键发力点)

2.教学难点:

(一般为动作要领的运用—动作协调连贯,如原地侧向投掷垒球难点是全身用力协调连贯。对于初学者而言,多数动作要做到协调连贯在新授阶段都比较难,因而协调连贯的做出技术动作是多数初学者学习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动作要领保护帮助方法练习方法项目了解。关键词:了解、理解、掌握、运用,如原地侧向投掷垒球:学生能了解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动作要领,掌握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技术动作)2.过程与方法目标:

(主要是学生通过什么活动、过程培养了什么能力,掌握了什么方法和知识等。关键词:通过……提高/发展/培养,如原地侧向投掷垒球:通过练习,发展学生学生的上肢力量、协调性及力量等身体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包括对培养体育锻炼习惯、终身体育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学生态度和人生观。关键词:体会……感情;培养……精神;陶冶……情操如原地侧向投掷垒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乐于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_____________动作要领,85%的学生学会_____________(动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练习,学练结合,发展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克服困难、坚韧的意志品质。

三、教学设计

练习一:(可以是探究、体验、素质练习、复习等内容安排)

练习二:(在练习一的基础上,开始练习正确技术动作,较复杂可安排降低难度的动作练习或安排纠正错误动作的练习方法,如前滚翻下巴夹红领巾练习)

练习三:(在练习二的基础上加大一点难度或纠正错误动作的练习放法,如前滚翻膝盖夹红领巾练习)设计意图/理由:

(教学设计遵循循序渐进的设计过程,说明理由的要点:学生特点,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克服重难点等)

三、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XXX

纠正方法:

2.XXX

纠正方法:

3.XXX

纠正方法:

意图/理由:

(学生常犯的错误一般是教学重难点,如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易犯错误有蹬地用力不够,转体不充分,侧身时投掷、动作不连贯脱节等,纠正方法多为练习安排,常用的纠正错误的方法有:讲解示范法、符号标记法、模仿诱导法、教具辅助法。说明理由要点:学生特点和不足,纠正要点,学习加强等)

水平一:义务教育阶段1~2年级

水平二:义务教育阶段3~4年级

水平三:义务教育阶段5~6年级

水平四: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初中)

水平五:高中阶段10~12年级

水平六:作为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学习目标

教学设计模板

科目三内容补充 教学设计答题模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目标 二、教学重点、难点(详细叙述) 三、教学方法(或者教学策略) 四、教学用具 五、课时安排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2、目标完成的主要过程 3、综合练习 4、成果总结 教学设计题大家按照上述思路进行回答,根据材料按照上述步骤依次叙述即可。 一、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分为备课、编写教案和说课三个部分。 1.备课 (1)备课就是准备的意思。备课可以分为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也可以划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还可以分为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教学后记)。 (2)备课就是备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学生、练习、教法。 (3)个人备课的基本要求: 第一,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 第二,落实教学目标。(双基目标、思想) 第三,了解学生实际,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四,设计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具、板书、作业等。在此基础上写出课时计划(教案)。2.编写教案 (1)教案的一般内容:授课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课程名称(课题)、教学目标、教学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步骤、板书设计。其中,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是必写的步骤。(2)编写教案的步骤: 第一步:钻研课程标准与教材,准确确定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思想)。制定目标的依据就是课标、教材内容、学生素质、教学手段等) 第二步:明确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就是关键性的知识,难点就是容易误解和难理解的知识。重点里面有难点,难点里面也有重点,但是难点不一定都是重点。要注意区分这些知识: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的抽象性知识、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复杂的概括性太强的定律定理、哪些东西没有必要深究的、概念相同和方法相似的知识等。第三步:选择教法。初步构建教学整个过程,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贯穿重点,确定讲解的层次和步骤,要考虑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启发学生思维。(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研究法、练习法等)

教练员科目二教案

倒车入库 1、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在运动中操纵车辆从两侧正确倒入车库内的技能。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掌握车辆倒车轨迹的技能 难点:掌握转向把转(启动)回正的时机 3、《倒车入库》训练项目场地设置 ---- 边线; ---- 控制线; 一前进线; -一倒车线。 场地设置 库长:车长加70cm 库宽:小型汽车车宽加60cm 路宽:车长的1.5倍。 两端控制线:距车库外边线1.5倍车长。 4、《倒车入库》训练项目的操作要求 1)从起点右倒入库内停正,前进向左转至路上,再倒入库内停正,前进返回起点。 2)必须按规定路线顺序行驶。 3)行驶中车身任何部位不得出线。 4)不得倒车中途出现发动机熄火现象

5)倒车中途不得停顿。 5、《倒车入库》训练项目的操作要领(右倒入库) 1)控制车速 慢速、匀速,加速踏板离合器踏板协调配合,适当使用半联动。 2)倒车驾驶姿势 向右倒车身体向右侧身,可以通过车后窗或又后视镜观察目标。 3)选择目标 车辆在右前方控制线位置(车身压控制线)停正,保持车辆与目标车库前边线横向距离1.5米左右,缓慢起步直线倒车。 4)掌握转向开把(启动)回正的时机 6、左倒入库操作要领 从目标车库左前方倒车入库的操作和上述右倒入库操作原理相同,操作相反。 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 1、教学目标 能准确判断车辆的停车位置,正确地选择档位、平稳起步。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掌握坡道定点停车; 2)掌握坡道起步时的驻车制动器、离合器和加速踏板三者的配合操作。 难点:掌握离合器的半联动操作。 定点停车桩杆距坡底大于1.5倍车长, 全坡长大于30m坡度大于等于 3、场地设置 路宽:大于等于7m 定点桩杆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答题技巧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答题技巧 教学设计是小学科目二中最后一个问题,给定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和美术六科内容,要求从其中选择一科内容进行作答,从每科的学科特点上看,小学语文最为简单易答,所以建议选择语文学科进行作答,下面就语文学科答题技巧进行简要解析。 此题共设置三道问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10分,第三题20分,共40分。从历年真题分析情况看,共有9种出题角度,主要涉及识字课、阅读课和写作课三个课型。以下9种出题角度中,5、6、7、8四个角度其实是属于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内容,所以我们在复习中主要学会写整个教学过程并能够正确写出每部分的设计理由即可,其中识字课和阅读课比较相近,所以可以以统一方式进行作答,写作课比较特殊,单独方式作答。 1.文本写作特点(文本解读)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4.教学过程 5.设计教学过程中三道题+理由 6.设计三组课堂提问+理由 7.设计导入+理由 8.设计板书+理由 9.写作评语 一、第一种出题角度 文本特点,主要出在第一题,有以下几种问法: 1.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 2.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 3.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的特点。 此题目有以下几种问法,实际意思一样,主要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主要从文体、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和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具体作答步骤: 1.认真审题,回忆理论点:文体、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和表现手法等具体内容。 2.带着问题和理论点进行阅读课文,边读边分析边标划,防止遗忘。 3.规范书写: 作答模板:本文是一篇( )文,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或( )说明方法,采用( )表现手法,用词\语言( ),通过( )的结构顺序(记叙了\描写了)(某个故事\某地方的优美景色),并从中悟出( )道理\或抒发(表达)了( )情感。

教师资格证美术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答题模板(中学)(最新整理)

一、教学评价 1.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学评价,应该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情况,制订具有开放性的、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指标。每一模块中,美术鉴赏的内容应不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20% 2.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应该注重表现性评价,运用观察、记录、访谈、录像、录音、摄影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表现的信息,对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3.提倡多主体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评价等方式,尤其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4.综合性评价。包括分数或等级,综合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 二、教学设计 1.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过程的引导存在不足 2.应将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三者有机结合。 三、优缺点 优点: 0.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1.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美术鉴赏内容要求学生应该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2.美术学习活动一般注重对美术作品发表个人的独特见解, 3.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4.美术教学应注重创设情境,加深对文化(美术)的认识。 5.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科书,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变和再创造; 6.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7.在普通高中美术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艺术观念和美术术语的学习和运用 8.教师应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国际互联网开展美术教学 缺点: 1.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每一模块中,美术鉴赏的内容应不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20% 2.学习内容选择单一 3.学习方法应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 四、建议: 老师应该讲授学习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和风格特征,用美术术语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五、内容标准: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 六、直观方法教学手段:观察法、演示法、参观法、示范法 七、分析 [课题]《走进~~艺术》 [课时]1 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和认识什么是~,了解其主要特征,初步掌握~的技术与技巧。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赏析与探究,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创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模板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模板 问题一:写作特点 写景:全文(前后照应、首尾呼应、层层深入、开门见山),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描写了......的优美景色,让人如临其境。(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大量(叠词、成语、短句)的使用显示出(清新、雅致、通俗、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写人:全文(前后照应、首尾呼应、层层深入、开门见山),通过对人物(动作、外貌、语言、表情)等生动细致的描写,将人物的(内心活动、情感态度)刻画得入木三分,语言风格(朴素、平实、幽默、活泼)。 问题二: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准确书写……等生字;重点掌握…… 等词语;(中)(认识.....几个生字,读准.....等多音字)(低)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现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复述\背诵优美的句子;简单说出……的含义;理解……等重点句子的意义;仿写优美句子。(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写景:学生通过分小组合作阅读的方式,体会(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验与人合作的过程和.......

的景色之优美。写人:通过分角色合作阅读的方式,体会(语言、动作、表情)等细节的描写,体验与人合作的过程和......的人格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记人记事:学生通过对人物(对话、语言、动作、表情)等细节描写的阅读,体会……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懂得以此为榜样(赞赏、感激、体谅、关心)别人。写景抒情: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学习,感受.....的美丽景色和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内心确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形成环保意识。 问题三之一:课程导入的设计 视听导入法:综合利用多媒体,用精心的图像资料导入课堂。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许多风景胜地,你可能去过很多地方,但是由于(时间、历史、科技)的原因,我们中的很多人还没有去过......。今天我们就通过一篇课文来游览......最(美丽的、奇幻的、神秘的)风景--.......。现在请同学们准备好,我们的旅行团马上就要出发了。设计理由: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语文教学适宜创设一个活泼有趣的情境,以”旅行团“的形式结合课文带领学生观看图像资料既可以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可以使学生如入文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教师资格统考小学科目二教学设计题模板

教师资格统考小学科目二教学设计题模板通过近期河北教师资格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6年河北教师资格考试时间与考试科目,河北教师资格考试一般一年进行两次,上半年1月报名,3月考试;下半年9月报名,11月考试。河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河北教师资格笔试真题供考生备考学习。 问题一:写作特点 写景:全文(前后照应、首尾呼应、层层深入、开门见山),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描写了......的优美景色,让人如临其境。(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大量(叠词、成语、短句)的使用显示出(清新、雅致、通俗、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写人:全文(前后照应、首尾呼应、层层深入、开门见山),通过对人物(动作、外貌、语言、表情)等生动细致的描写,将人物的(内心活动、情感态度)刻画得入木三分,语言风格(朴素、平实、幽默、活泼)。 问题二: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准确书写……等生字;重点掌握……等词语;(中)(认识.....几个生字,读准.....等多音字)(低)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现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复述\背诵优美的句子;简单说出……的含义;理解……等重点句子的意义;仿写优美句子。(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写景:学生通过分小组合作阅读的方式,体会(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验与人合作的过程和.......的景色之优美。写人:通过分角色合作阅读的方式,体会(语言、动作、表情)等细节的描写,体验与人合作的过程和......的人格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记人记事:学生通过对人物(对话、语言、动作、表情)等细节描写的阅读,体会……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懂得以此为榜样(赞赏、感激、体谅、关心)别人。写景抒情: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学习,感受.....的美丽景色和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内心确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形成环保意识。 问题三之一:课程导入的设计 视听导入法:综合利用多媒体,用精心编辑的图像资料导入课堂。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许多风景胜地,你可能去过很多地方,但是由于(时间、历史、科技)的原因,我们中的很多人还没有去过......。今天我们就通过一篇课文来游览......最(美丽的、奇幻的、神秘的)风景——.......。现在请同学们准备好,我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与知识能力教学设计题答题模板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与知识能力教学设计题 答题模板 教学设计题(10’+10’+20’) (一) 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知识点:①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反复、衬托;②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扼要、连贯、得体;③写作特点:a表达方式的特点: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b语言特点:语言清新,朴素,平实,活泼,幽默,含蓄等;c结构的特点:前后呼应、首尾呼应、层层深入、开门见山、卒章显志、详略得当;d表现手法:联想、想象、借古讽今、对比、衬托、伏笔和铺垫、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二) 教学目标设计 ①知识与技能:(核心知识与学科基本知识:字词句篇) 答题示范:掌握几个生字,读准几个生字字音,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注重语言积累,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造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及背诵哪个段落。 ②过程与方法:(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 答题示范:学习哪种写作手法的使用,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体意思,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内容,通过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与他人合作讨论学习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自然风光的描写】:通过对什么自然风光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欣赏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人物或者事件】:通过对……的记叙或描写,表达出……思想品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和培养课文中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学环节设计题 题型1: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三道练习题,并说明设计意图 设计题目1:用哪几个词语造句。 【设计意图】通过造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会运用本课中的词语进行简单的写话。 设计题目2:让学生按照语文小组的形式讨论哪些段落,分别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文章的核心段落,一方面段落了学生表达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掌握了文章的核心内容。 设计题目3:学生课后查找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和资料,并在下节课堂分享给大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陶冶学生的思想品德。 题型2:设计教学环节(题目设置比如“根据重点设计环节、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阅读环节或者是要求设计课堂导入环节”,要与课文内容相结合作答)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导入方法:实物教具演示法、实验引导法、视听导入法、提问分析法、以旧引新法、悬念导入法、故事事例导入法、游戏活动导入法、歌谣谜语导入法等) (1) 间接导入: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 (2) 直接导入: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读课文,找生字,指导学生识字、写字。 ①借助拼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正确认读生字新词,了解部分生字新词的意思。②根据课文篇幅的长短、生字新词的多少适当设计组词造句、记忆字型、指导写字的环节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答题模板备课讲稿

1.文本写作特点(文本解读)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4.教学过程 5.设计教学过程中三道题+理由 6.设计三组课堂提问+理由 7.设计导入+理由 8.设计板书+理由 9.写作评语 一、第一种出题角度 文本特点,主要出在第一题,有以下几种问法: 1.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 2.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 3.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的特点。 此题目有以下几种问法,实际意思一样,主要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主要从文体、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和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具体作答步骤: 1.认真审题,回忆理论点:文体、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和表现手法等具体内容。 2.带着问题和理论点进行阅读课文,边读边分析边标划,防止遗忘。 3.规范书写: 作答模板:本文是一篇( )文,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或( )说明方法,采用( )表现手法,用词\语言( ),通过( )的结构顺序(记叙了\描写了)(某个故事\某地方的优美景色),并从中悟出( )道理\或抒发(表达)了( )情感。 二、第二种出题角度 拟定教学目标,一般出在第二题。从三维教学目标角度进行拟定。 教学目标答题模板(识字课、阅读课) 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XX字,会写XX字;能够用普通话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X自然段;掌握XX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或阅读、或分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会运用XX等修辞手法进行写话,提高XX 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或体会到)XX道理(之美),增强学生XX情感(意识)。 教学目标模板(写作课) 知识与技能:能够通过恰当的语言和具体的事例来表达内心的XX真情实感,能够正确使用XX等标点符号。 过程与方法: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倾诉,尊重别人独特的内心感受,提高自己的事实。通过观察、讨论和回忆等形式发现自身的真实感受,学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书面表达,愿与他人分享内心的真实感受,感受习作的快乐并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逐步养成留心观察勤动笔的写作习惯。 三、第三种出题角度 第三种出题角度:教学重点、难点,一般出在第二题。

科目二教练员教案范本

科目二教练员教案范本 科目二教练员教案范本 【篇一:驾校科目二教案】 中北驾校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方案 教学科目:科目二 教练员: 车牌号: 根据新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大纲》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教案: 一、教学目的: (1)让学员了解小型轿车各种设备及操作要领. (2 )让学员了解新交规下科目二扣分标准,熟练掌握场地各类项目操作要领:(1)上坡起步定点停车;(2)侧方位停车;(3)曲线行驶;(4)直角转弯;(5)倒车入库。 二、教学方法及手段:

1、知识讲解,将正确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集中讲解,同时与不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比较,使学员能尽快的理解。教学时对容易产生错误操作的环节,多设问题,帮助学员加深记忆。 2、示范讲解,教练亲身示范正确的操作方式,同时讲解。 3、学员亲自操作,并在过程中提醒学员注意事项,同时要注意发现,学员有无不正规的操作,及时的给予纠正。 4、分批分组,在训练中可根据学员的掌握快慢,来合理的调整各项目训练时间的长短,也可把学员分成快慢两组,进行教学。 三、教学内容: 【项目一:定点停车与坡道起步】 2、考试标准: 没有定点停车,扣100分; 车辆停止后,汽车前保险杠未到控制线,扣100分; 停车后后溜大于30厘米,扣100分; 停车后后溜小于30厘米,扣10分; 起步未开左转向灯,扣10分; 车辆行驶中压道路边缘实线,扣100分; 车辆停止后,前保险杠未到停车线,扣10分; 停车时右前轮距边缘线30厘米以上,扣10分; 起步时间超30秒,扣100分 3、操作技巧: (1)听到上坡定点停车”指令后,(立刻打右转向灯),方向向场地右侧靠;(起步有坡度,防止溜坡)。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答题模板教学教材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答题模 板

1.文本写作特点(文本解读)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4.教学过程 5.设计教学过程中三道题+理由 6.设计三组课堂提问+理由 7.设计导入+理由 8.设计板书+理由 9.写作评语 一、第一种出题角度 文本特点,主要出在第一题,有以下几种问法: 1.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 2.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 3.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的特点。 此题目有以下几种问法,实际意思一样,主要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主要从文体、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和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具体作答步骤: 1.认真审题,回忆理论点:文体、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和表现手法等具体内容。 2.带着问题和理论点进行阅读课文,边读边分析边标划,防止遗忘。 3.规范书写: 作答模板:本文是一篇( )文,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或( )说明方法,采用( )表现手法,用词\语言( ),通过( )的结构顺序(记叙了\描写了)(某个故事\某地方的优美景色),并从中悟出( )道理\或抒发(表达)了( )情感。 二、第二种出题角度 拟定教学目标,一般出在第二题。从三维教学目标角度进行拟定。 教学目标答题模板(识字课、阅读课) 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XX字,会写XX字;能够用普通话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X自然段;掌握XX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或阅读、或分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会运用XX等修辞手法进行写话,提高XX 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或体会到)XX道理(之美),增强学生XX情感(意识)。 教学目标模板(写作课) 知识与技能:能够通过恰当的语言和具体的事例来表达内心的XX真情实感,能够正确使用XX等标点符号。 过程与方法: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倾诉,尊重别人独特的内心感受,提高自己的事实。通过观察、讨论和回忆等形式发现自身的真实感受,学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书面表达,愿与他人分享内心的真实感受,感受习作的快乐并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逐步养成留心观察勤动笔的写作习惯。 三、第三种出题角度 第三种出题角度:教学重点、难点,一般出在第二题。 1.识字、阅读课:

(完整版)教学设计万能模板

教学设计万能模板(各科均适用)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____学生能够掌握____ 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____发展/提高学生____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等等 (具体怎么导入,需要简单阐述) 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二)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第一维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完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他科目视具体情况而定)进行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讲授第一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部分讲授完成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第二维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先进行探究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____方法。然后,结合实例,对____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讲授第二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三)巩固练习 根据各科目自行设计 (四)小结 (五)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主要以基础算式为主,选做题会选用一些开放性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思考的问题,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点,彰显文章主题。 万用模板讲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专业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法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社会能力) A 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

教师资格统考小学科目二教学设计答题技巧

教师资格统考小学科目二教学设计答题技巧2016年安徽教师资格证笔试公告由中公安徽教师招考网为您提供 参照《2016上半年安徽教师资格笔试公告》及《2016下半年安徽教师资格笔试公 告》中详细描述了2016下半年安徽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如下)—— 通过最新安徽教师招聘考试资讯可以了解,《2016下半年安徽教师资格笔试公 告》,2016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下半年笔试报名时间:9月6至9日,笔试日期为11 月5日;面试报名时间:12月13至16日,面试日期为2017年1月7至8日,安徽中公 教师考试整理了安徽教师招聘|资格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的笔 试为全国统一试卷,面试时间一致,由各个县区负责组织面试。面试形式及内容:20 分钟准备教案+5分钟结构化+10分钟试讲+5分钟答辩 建议考生仔细阅读以下文字,更多中公课程详情,可以点击2016年安徽教师资格 笔试课程查询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备战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小学科目二的教学设计题,中公讲师 以语文为例,为广大考生分析其答题技巧,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在历年的真题当 中,我们不难发现,每年的考试固定都是三道题。而第一题的问法无非就这么几种:1. 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2.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3.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的特点。 中公讲师针对第一题作了如下总结:整体都可以从四方面作答——表达方式+语言 特点+结构特点+表现手法。 一、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根据文章的展现方式来推断属于哪类) 1.记叙类; 2.描写类; 3.说明类; 4.议论类。 二、语言上的特点(指的是修辞方法的运用) 三、结构上的特点(比如:首位照应(呼应)) 四、表达手法(比如:对比、衬托、铺垫) 但是有一点要强调,在所例举的几方面并不是在每一道题中都要所有的方面一一 体现。而是要针对于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 第二题是针对于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来提问的。那么这里中公讲师要强调的是 在小学当中,不同的年级应该有不同的设计语言。但整体上我们都要从三维目标上进 行论述。 一、知识与技能:突出你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生字和阅读内容);技能是如何用手 段展示这两个方面(会写、诵读)

幼儿教学设计题模板5篇

幼儿教学设计题模板5篇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WTT整理的《幼儿教学设计题》,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教学设计题1 1、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展示事例,激发兴趣 课出示或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 2000 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l 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课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 (音乐转换为沉重的曲调,教师语气沉重地讲述)l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鸵鸟等少数动物种类。1859 年英国移民带去 20 多 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那里没有虎、豹、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到了 19 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列方面任选一项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发现;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自己的发明设想;自己尝试实验或设计发明的情况。 自主选择交流的伙伴——交流内容相同的组成一个或若干个小组。

2021年小学教师资格科目二教学设计题精讲

小学教师资格科目二教学设计题精讲 教师资格考试最后一道题目是教学设计题,分值占到40分。基本出题状况是给定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和美术六科内容,规定从其中选取一科内容进行作答。从每年考生作答状况来看,小学语文最为简朴易答,因此建议各位考生选取语文学科进行作答,下面就语文学科教学设计答题技巧进行简要解说。 最后一道设计题共设三道小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10分,第三题20分,共40分。从历年真题来看,出题角度重要涉及识字课、阅读课和写作课三个课型。大某些学生容易发生困难重要集中在设计目的和设计教学过程上,因此今天着重简介下这两某些作答。 一、关于拟定教学目的,普通出在第二题。从三维教学目的角度进行拟定。诸多考生由于非师范专业,经常忽视三维目的对的书写。各位考生一定要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办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的不可。详细书写技巧如下: 教学目的答题模板(识字课、阅读课) 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XX字,会写XX字;可以用普通话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X 自然段;掌握XX修辞手法。 2.过程与办法:通过合伙学习(或阅读、或分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会运用XX等修辞手法进行写话,提高XX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通过学习,感受(或体会到)XX道理(之美),能增强XX情感(意识)。 教学目的模板(写作课) 知识与技能:可以通过恰当语言和详细事例来表达内心XX真情实感,可以对的使用XX 等标点符号。

过程与办法: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倾诉,尊重别人独特内心感受,提高自己事实。通过观测、讨论和回忆等形式发现自身真实感受,学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写作办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书面表达,愿与她人分享内心真实感受,感受习作高兴并增强习作自信心,逐渐养成留意观测勤动笔写作习惯。 二、设计教学过程,此角度会涉及到在某个环节(如导入环节)让考生阐明设计理由。普通出在第三题,分值为20分。重要以阅读和识字课型浮现。 教学过程(答题模板) (一)导入过程(设计导入+意图) 教师使用(XX)等办法向学生播放视频故事(或图片)或游戏方式,向学生提出XX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顺势引出本课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XX导入方式,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与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XX兴趣与热情,从而有助于下面教学。 (二)新课讲授 此某些重要分三个某些进行讲授,也就是三读课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先读课文,再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借助拼音、字典等工具书方式,让学生对的认读生字词,理解某些生字新词意思。 (2)依照课文篇幅长短、生字新词多少恰当设计组词造句、记忆字型、指引写字环节(如笔顺)。 (3)疏通文章大意,并向学生提出问题:

教资笔试教学设计题答题

教资笔试教学设计题答题模板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学生能够…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能够掌握··· 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发展/提高学生··· 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景导入等等(具体怎么导,需简单阐述) 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2)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完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他科目视具体情况而定)进行讲解。 通过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部分讲授完成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先进行探究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方法,然后,结合实例,对方法进行详细讲解。 通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3)巩固练习 根据各科目自行设计。 (4)课程小结

对所上的课程进行简单的回顾与总结。 (5)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主要以基础算式为主,选做题会选用一些开放性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思考的问题,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难点,彰显文章主题。????

教学设计题答题模板

教学设计题答题模板 Teaching Contents: This listening and speaking/reading/writing class is about …… Teaching Objectives: (1)Knowledge objectiv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grasp the new words/phases/or sth.(根据自己抽到的内容填空)(2)Ability objective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 skills of ……, (especially … ability) (3)Emotional objective Students can get more information about … Teaching Key: Master some new words/phrases about sth.(这节课的重点,不一定是我给出的单词短语,根据自己的课题来确定) Difficult Point: How to describe/communicate……(根据自己抽到的话题来确定) Teaching Aid: Multimedia, some pictures, some word cards(这些内容根据自己的设计来决定)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Leading—in(5 minutes) 多种导入方法,这里给大家写一个例子 Show some pictures to the students, and ask them some questions/to talk about sth. (Justification: This step can attract stu dents’ attention and provide them with English learning surroundings.)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20 minutes) 听说课——上课我已经给大家讲过步骤和方法了,这里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下面给一个例子。 Pre-listening, let them listen to the tape recorder and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Then the teacher asks several students to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the material. While-listening, listen to the tape again. At this time, the students should do some exercises, and answer some specific questions. Post-listening, ask them to listen to the tape for one more time to check whether they can get the right answers. (Justification: 这部分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来写依据,可以写成:these activities can improve students’ speaking and listening/reading/writing abilities.) 阅读课——上课我已经给大家讲过步骤和方法了,这里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也是分为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 Step 3 Consolidation (15 minutes) 如果有具体操作可以和上一步骤合并,在上一步骤中详细写出来,要不就单独在这里写出来。(Justification: This step can help the students enjoy the study, and develop their …. skills.) Step 4 Summary and Homework (5 minutes) Summary:Students will recall what they have learned today. The teacher can repeat them. Homework:根据自己的课堂安排合适的作业。 (Justification: They can help the students to consolidate the knowledg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class.)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 模板(一) 此模板适合当前班级集体授课形式。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要注重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基于“教”的课堂教学设计表由4张基本表格组成(见5~8页),在填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章节名称 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或课)的顺序和名称填写。 在一般情况下,是以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如果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在实际教学时需要两堂以上的课(我们把它称为学时)才能完成,那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既可以统一设计、分段教学;也可以按学时分别设计、各成体系。 如《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原子,统一设计时章节名称可填写为:§2.2 原子;分别设计时则为:§2.2 原子(第一学时)和§2.2 原子(第二学时)两个设计表。 2.计划学时 按照设计的授课实际需要填写。如上述统一设计,需要两堂课来完成“原子”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计划学时”栏中应填写“2”;若按照第二种分学时的设计方案,则在对应的“计划学时”栏中填写“1”。 3.教学目标 应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般教学目标的编写包括了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3方面的内容。尤其是情感目标,应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因势利导、自然贴切。若本节课(尤其是理科的一些章节)和思想、情感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则不必挖空心思搞形式主义。 教学目标的叙述应简洁、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包括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四个要素。它和表下方的各知识点学习目标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又不是所有学习目标的简单相加。 另外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涉及的范围要和上面“章节名称”栏中所确定的范围相符合。如果是一节(课)的统一设计,教学目标也应是整节(课)的;若是按学时分别设计的,则教学目标应是对应该学时教学内容的那一部分,而不是该节(课)的全部。 4.学习目标描述 学习目标描述的内容分3个部分: (1)知识点编号指该知识点的代号,它在本课程中具有惟一性。知识点编号由两部分组成:前边为章、节(或课)的代号,后边为该知识点在本节(课)中的顺序号,中间用短横线相连。如: 2.6—1 代表第二章第六节的第一个知识点; 3.2—3 代表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三个知识点; 2 8—4 代表第28课的第四个知识点; 1.3.4—2 代表第一编第三章第四节的第二个知识点。 (2)学习目标指每个知识点所具有的学习目标层次。

科目二教练员教案

基础驾驶操作 一、上下车动作 上车时先观察交通情况,确认安全后,左手打开车门,后移至内侧,握住车门内把手按右脚、腰部、上身、左脚的顺序上车。用左手将车门关到距车门框10厘米左右时,稍用力拉动关闭车门。关门后要再次确认车门是否关严,随手锁好车门。 下车时要观察前方,通过内外后视镜并侧头观察左后方交通情况确定无行人,非机动车和其他车辆临近。左手打开车门,随手扶在门窗内框、右手握住方向盘左缘,先迈出左脚直接落地,上身、腰部向外、向右转体、右脚随即落地站稳。用左手先将车门关至车门间隙10厘米处,稍用力将车门关严、锁好车门。 二、驾驶姿势 上车后驾驶员保持正确的驾驶姿势,能够很好的观察道路情况,方便地操纵各操纵装置,使全身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有效地减轻驾驶的疲劳程度,正确的驾驶姿势是保证安全的基础,错误的姿势会影响操作,造成安全隐患。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调整好座椅,身体正对方向盘坐稳,系好安全带,后背轻靠座椅靠背,两眼向前平视,视线成扇形,看远顾近,注意两旁,头部端正,下颌微收,颈部自然放松,两手分别握住方向盘两侧,两臂下垂,左脚放在离合器踏板下方,右脚以脚跟为支点,脚掌轻放在加速踏板上。 三、方向盘的操作 双手握在方向盘两侧盘缘(左手9点钟位置,右手3点钟位置),食指

到小指四个手指由内向外自然地握住,拇指自然按住方向盘缘,注意不要握得太紧,转动方向盘以左手为主,右手为辅,适量用力。 向右转方向盘时,左手向右转动,右手辅助,连续转动时,左手转到2-3点钟位置,右手从左手上方握住方向盘接续转动方向盘,左手松开,两手依次交替操作。 向左转动方向盘时,右手向左转动,左手辅助,连续转动时,右手转动到9-10点钟位置后,左手从右手上方握住方向盘接续转动方向盘,右手松开继续接转,两手依次交替操作。 ①转动方向盘要做到预判预转,慢转慢回,及时回正; ②原地转向,会损伤转向机构及助力转向系统并加速轮胎磨损; ③转向至极限位置,会损伤转向机构及助力转向系统。 四、变速杆的操作 变速杆的握法是手掌轻握操作杆球头,五指自然握向手心,操纵时以手腕和肘关节的力量操纵变速杆,变换到不同的档位,手动变速器换挡前要先踩下离合器踏板。 ①变换档位要逐级进行,不得无故越级换挡; ②起步前挂不进档位时,可以松抬一次离合器踏板后再挂; ③发现错挂档位,立即踏下离合器踏板重挂; ④换挡时两眼注视前方,不要低头看档; ⑤换挡不要强拉硬挂,力度适当; ⑥挂倒挡时,要将车完全停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