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中国汉传佛教绘画与佛教传播

略谈中国汉传佛教绘画与佛教传播
略谈中国汉传佛教绘画与佛教传播

略谈中国汉传佛教绘画与佛教传播

佛教绘画是佛教实现其普度众生的慈悲理想,引发大众的信仰热忱,扩大佛教的影响,更广泛地传播佛教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彩画作佛像,百福庄严相,自作若使人,皆已成佛道。乃至童子戏,若草木及苇,或以指爪甲,而画作佛像,如是诸人等,渐渐积功德,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但化诸菩萨,度脱无量众。若人于塔庙,宝像及画像,以花香幡盖,敬心而供养……皆已成佛道。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花,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入无余涅槃,如薪尽火灭”。《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云:“设有众生见闻于佛,业障缠覆,不生信乐,亦种善根,无空过者,乃至究竟入于涅槃”。佛书中言,凡见佛像,要生起敬重,如同真佛。佛教典籍中,多处说到利用绘画来弘扬佛法,恭敬绘画、礼拜、供养、赞叹佛菩萨圣像,有很大的功德利益。如《地藏菩萨本愿经》云:“若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画形像,或土石胶漆,金银铜铁,作此菩萨(指地藏菩萨),一瞻一礼者,是人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于恶道。假如天福尽故,下生人间,犹为国王,不失大利”。“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得二十八种利益。一者天龙护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圣上因,四者

菩提不退,五者衣食丰足,六者疾疫不临,七者离水火灾,八者无盗贼厄,九者人见钦敬,十者鬼神助持,十一者女转男身,十二者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从,十八者眷属欢乐,十九者诸横消灭,二十者业道永除,二十一者去处尽通,二十二者夜梦安乐,二十三者先亡离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诸圣赞叹,二十六者聪明利根,二十七者饶慈愍心,二十八者毕竟成佛”。《贤愚经》中言,释加(迦)牟尼佛过去世中,曾请人画84000如来像,分送各国,令人供养,由此功德,后生形相端正殊妙,并在成佛涅槃之后,还当得84000诸塔的果报等等。根据佛教经典的教导,佛教信众们都很乐意于绘制,恭敬礼拜供养佛菩萨圣像等,利用绘画来传播弘扬佛法。

据《释氏要览》、《毗奈耶》等典籍记载,古印度佛寺几乎每处殿堂、门墙都要彩绘,绘画主题有佛、菩萨圣像、药叉神像,教化引导广大民众的佛教故事、生死轮回图、地狱变相等等。而利用视觉图象的教化力量,以圣君贤相、忠臣孝子、先贤功烈的形象为典范,“图之屋壁”,垂训将来,是中国汉地的古老传统。佛教传入中国汉地,迅速流布南北各地,最初是以“设像传道”为基本手段的。中国古代曾把佛教称为像教,某种程度上说出了佛教特有的传播方式。即使是在佛教兴盛的时期,佛像以及各类题材的佛画仍然是传播佛法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与音乐、戏剧、舞蹈这类艺术相比,绘画艺术具有较典型的静态特征,但与雕塑艺术相比,它又有着更大的动态、抒情、

浪漫的特点。各个时期不少的名士奇匠,尽心展力,将绘画佛像、佛画的仪则与中国汉地人民的审美习俗融会贯通,创造出了大量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佛教绘画,推动了中国绘画向精深发展,使中国绘画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绚烂局面。

佛教绘画中,有着不少关于供养人的描绘。供养人多是指对佛教怀有崇高信仰、对人生怀有美好愿望的善男信女,他们崇敬佛教,对佛法表现出无限的虔诚。较有代表性的如唐代壁画中《乐庭瓖夫妇供养像》、《张仪潮出行图》等,画中的人物,丰腴圆润,雍容华贵,那充满信心的表情,对佛法的无限崇敬与虔诚,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令人感动。世人普遍的心态是恐惧死亡,逃避痛苦,解脱现实人生的苦难,追求幸福、永恒与圆满;而现实人生中,人们有着生老病死、怨瞋相会、所求不得等种种的烦恼与痛苦,给予人们的常常是绝望多于希望,焦虑多于平静。佛教典籍中所描述的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东方净琉璃世界,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度一切苦厄”的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慈悲愿力,诸佛菩萨历劫苦修、勤苦度化一切众生的智慧与慈悲,深深感动着广大信众们的心灵,让信众们得到心灵的寄托、为人处世的准则和指引。供养人对佛教的无限崇敬与虔诚,对佛菩萨大慈大悲、无私无我普度众生的智慧和崇高品德的敬仰,对美好人生的无限期望,充分表现在他们所虔诚描绘的一幅幅精美的佛教绘画上,使这些佛教绘画洋溢着庄严、圣洁的气氛,具有相当美妙感人的力量。

如有人曾描述过他观看法海寺“水月观音”壁画时所产生的一系列内心活动:“……我们置身在这伟大的慈视之中,实在觉出语言的苍白无力。那种感受,用陶醉、感染、激动、感官的冲击等等一切审美的词汇都不足以形容当时的内心状态。我想,在她安详慈善的注视下,一切人类甚至战争狂人亦会熄灭贪婪愚昧的欲望之火。或许,一代一代的善男信女们,在她的慈视之中,已被接引至那美丽纯净的乐土去了”。佛教绘画所具有的这些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对佛教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汉传佛教绘画艺术,为佛教的传播与发展起了相当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中国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古典艺术宝库中灿烂夺目的明珠,也是世界人类文化宝库中珍贵的瑰宝。

美术鉴赏1

美术鉴赏 1.在中国画的发展及其特征基础上谈谈中国传统人文意识在绘画中的表现及演变特点 在夏商周期间没有对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的表达。自汉唐的人文母题为中心的写真型时期。形成了以宗教为主的格局,描绘历史人物,水墨画由此开始萌芽,此时间画家的内心和情感世界开始在绘画作品中反映出来。宋元明清时期,人文精神无不渗透中国画发展的每个历史时期,画家的内在修养与追求在文人画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文精神是中国画最骨子里的精髓。中国艺术的境界就是中国人的人生境界,研究中国画艺术很显然离不开中国文化,更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注入,中国传统绘画则更多地蕴含着人文精神。正是这种人文精神,赋予了中国传统绘画独特的魅力。在代表中国传统绘画主流的文人画中,这种人文精神挥发得尤为淋漓尽致,人文精神是贯穿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条主线,是它的生命和灵魂。 2.评价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长处和不足,人文地位以及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具有明显的绘画性、意象性。中国古代雕塑语言精练,这是意象性衍生的另一艺术特点。中国古代雕塑始终没有发明西方雕塑的造型术来精确地塑造物象,而多从感觉和理解出发,象中国画一般运用经济的语言,简练、明快,以少胜多而又耐人寻味,常常给人运行成风、一气呵成、痛快爽利的艺术享受。中国古代雕塑既然是意象性的,注重“以形写神”,必然注重头部的刻划。中国古代雕塑风格往往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精神。中国古代雕塑遗产大量属于佛教造像,佛教美术有其特殊的经规仪轨,形成自己的特点。 3.说说西方雕塑艺术对我国现代雕塑产生的积极影响 中国现代雕塑陶艺的发展在某些方面是滞后于西方的,但是,我们除了要进一步学习西方,尤其是学习分类庞杂的西方后现代艺术,更是要抱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另外一方面,我们对我们的传统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需要对许多方面的传统艺术进行研究,尤其在传统陶瓷,以及传统雕塑的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走的是一条人与自然相融合的路向.因而“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艺术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我相信中国现代雕塑陶艺将会在不久的将来

全国汉传佛教实行度牒僧籍制度的办法

全国汉传佛教实行度牒僧籍制度的办法(2000年9月15日中国佛教协会公布) 第一条为了加强佛教自身建设,严肃僧纪,整饬僧团,根据《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度牒是僧尼的僧籍身份凭证,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僧尼经考察合格发给度牒。持有度牒的僧尼由其剃度或常住寺院登记造册,建立僧籍。 第三条度牒和僧籍登记表由中国佛教协会统一印制,并由中国佛教协会会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以下简称省佛教协会)按规定分发有关寺院颁发登记。 第四条经政府主管部门登记,具有五名比丘或五名比丘尼僧团的寺院,方可接收剃度弟子。寺院每年计划接受新出家者的名额,须在当年第一季度向省佛教协会申报核定,省佛教协会将核定情况报中国佛教协会备案。 第五条要求出家者,须本人自愿,六根具足(包括无生理缺陷),身体健康,信仰虔诚,爱国守法(包括无法律纠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父母许可,无婚姻恋爱关系。寺院对要求出家者,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经僧团一年以上考察合格,方可予以剃度,并按规定发给度牒。 第六条已出家的僧尼,经省佛教协会会同常住寺院僧团

考察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条件,由其常住寺院登记造册,并由省佛教协会报中国佛教协会审批后发给度牒。有关实施细则,由中国佛教协会在调查研究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另行制订。 第七条僧尼的度牒、戒牒由其常住寺院保管。僧尼符合《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外出参学期间,其度牒、戒牒由留单寺院暂行保管。 第八条僧尼还俗须收回度牒、戒牒。对违犯重戒,破坏寺规,教育不改者,经寺务会议决定,报上级佛教协会批准,开除僧籍,收缴度牒、戒牒。对违法犯罪、受刑事处理者,一律开除僧籍,收缴度牒、戒牒。 收回、收缴度牒、戒牒,注销僧籍,由省佛教协会会同常住寺院执行,并报中国佛教协会备案。 第九条颁发度牒,收回、收缴度牒,不得营私舞弊,挟嫌报复。如遭排挤报复,当事人可向上级佛教协会直至中国佛教协会申诉。 第十条本办法由中国佛教协会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中国佛教协会章程

中国佛教协会章程 (2010年2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会定名为中国佛教协会。英文译名:The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China。英文缩写:B.A.C。 第二条本会是全国各民族佛教徒联合的爱国团体和教务组织。 第三条本会的宗旨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民族佛教徒爱国爱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弘扬佛教教义,发扬优良传统,践行人间佛教思想,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维护宗教和睦、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祖国统一、世界和平作贡献。 第四条本会主管部门为国家宗教事务局,登记管理机关为民政部。 第五条本会会址设于北京。 第二章业务范围 第六条本会主要工作任务: (一)团结、带领全国各民族佛教徒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二)协助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佛教

界的合法权益。 (三)建立健全佛教有关规章制度,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和组织建设。指导、支持地方佛教协会(分会)及居士团体的工作;督导寺院完善自我管理、严肃清规戒律、开展正常法务活动;引导居士正信正行,护持三宝。 (四)兴办佛教教育事业,办好佛教院校,培养佛教人才。 (五)开展佛教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加强学术研究,编印流通佛教书刊,做好文物古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六)开展社会公益慈善事业,造福社会,利益人群。 (七)开展与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中佛教徒的交流,增进了解,团结合作。 (八)开展同国际佛教组织和各国佛教界的友好交往,促进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维护世界和平。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领导人的产生和罢免 第七条全国代表会议的职权: (一) 制定和修改本会章程; (二) 选举理事,组成理事会; (三) 选举常务理事,组成常务理事会; (四) 选举会长、副会长,礼请名誉会长;

中国佛教美术

中国佛教美术 中国佛教美术源于古印度而在中国发扬光大的佛教绘画、雕塑等的总称。最初随佛教从印度传入,后来逐渐发展而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和特色。晋袁宏《后汉纪》称:“初,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项有日月光,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其形长大,陛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遣使天竺,而问其道术,遂于中国而图其形像焉。“《后汉书·西域传》的记载与此略同。《佛祖统纪》等也记其事。传蔡于明帝永平初遣使赴大月氏,至永平十一年(公元68,一说永平九年),偕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东还洛阳,时以白马驮经及白毡裹释迦立像,因在洛阳城西雍关外,建立白马寺并在寺中壁上作千佛万骑三匝绕塔图。《释书·释老志》说:”自帝令画工图佛像,置清凉台及显节陵上。“这是中国最初自作的佛画。 渊源和发展中国佛教造像、画佛、造塔,最初都从印度传来。从印度现存佛教遗迹看,第一期的菩提伽耶,第二期的巴鲁特、桑奇都无佛像,只有佛座和佛的足迹,以表示佛的所在。第三期的阿摩拉瓦提已有雕刻的佛像与佛足迹,两者同时存在。到第四期的阿旃陀、犍陀罗只有佛像而无佛足迹,并刻有佛传。 无论造像绘画与雕塑等,都是在中国土地上发育成长的,具有中国的民族风格。初期虽曾受有印度的影响,但同一题材、内容和表现的方法都已不同。印度的佛教壁画在阿旃陀石窟中,表现不少娱乐场面,饮酒宴谈,神通游戏,菩萨人物装饰华艳,婉娈多姿,色彩鲜明,即使降魔变这样的题材,也布置得如同演剧的场景一样,使人并无畏怖之感。反之在敦煌北魏壁画中,常常阴森可怖,画出了苦行的故事,如舍身饲虎,强盗挖自等。线条与色彩,也是粗犷而强烈,看不出柔和与可亲的感情。 壁画隋唐时代的壁画,今存于麦积山石窟与敦煌莫高窟。敦煌所存唐代壁画,尤为富美,色彩艳丽,人物造型,往往以当时的贵官贵嫔为范,端庄华贵,男女形貌,都甚肤丽。佛前演奏,弦管杂陈,较之阿旃陀壁画,尤或过之。敦煌莫高窟有唐代壁画与彩塑的洞窟,共207个,可分初、盛、中、晚四期。其重要的洞窟,如初唐的220窟,造于贞观十六年(642),盛唐的第335窟,造于垂拱二年(686),第130窟和第172窟,造于开元、天宝年间。中唐的112窟,晚唐的第156窟(此窟为张议潮建,窟外北壁上有写于咸通六年的《莫高窟记》等,都存有辉煌灿烂的作品,可为唐代佛教美术的代表。这些洞窟壁画,虽出于无名画家之手,但是研究它的作风,应该说是与吴道子、阎立本诸大家的作品是一致的。例如壁画中的维摩诘经变,在座前的听众,有诸王贵官,与现存的阎立本的帝王图相似。相此可以推知这些图像的画法,应有共同的渊源为当时的规范。莫高窟壁画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由于莫高窟的发展时间很长,横跨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所以记录了佛教艺术的风格演变。 唐代这些壁画,表现的题材是佛经经变故事、净土变相以及佛菩萨像等。其内容较之过去更丰富,色彩也比较绚丽,表现的境界也更扩大。当时最流行的是佛教净土信仰,因此净土变相在壁画中也表现得最多,约占228壁。其他如乐师净土变相,报恩经变相等,也往往采取净土变相作为主要的部分。 在净土变相中,以富丽的物质现象,描绘观想的境界。如彩缓七宝楼台、香

浅析儒释道三教关系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浅析儒释道三教关系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中国佛教文化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虽然创立于古印度,却兴盛在中国。外来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即经历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在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下,在同传统思想文化的相互冲突与相互交融中,佛教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 外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处在相互冲突和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之中,儒佛道三教在冲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这构成了汉代以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正是在三教的冲突和融合中佛教不断得到了发展,而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三教关系史。源远流长的中国思想文化经过数千年的递嬗演变最终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以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从三教关系中来透视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佛教中国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征,大体经历了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儒道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吸收融合、独立创造,以及入宋以后,内外融合、渗透合一的历史过程。 宗教传播既是宗教生命力的表征,也是其救世精神的要求。两汉之际,佛教东传华夏,开始了它的中国化(也就是与儒道相融合)的进程。 首先来说一下政治传播,宗教对国家的政治影响是通过宗教对政治人物和政治过程的影响、通过宗教组织的强大舆论攻势和政治动员效果来实现的。比如说宗教参政议政:南北朝时期史称“黑衣宰相”的僧人慧琳和史称“山中宰相”的道士陶弘景都曾积极参与国事。宗教领袖与国君和政要互动实际上是相互需要和利用

浅谈如何欣赏佛教美术作品

浅谈如何欣赏佛教美术作品 收藏|作者: 不详|来源: 佛缘资讯 浅谈如何欣赏佛教美术作品 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以来,迄今已历两干余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佛教种子可说已传递亚洲及至世界各国,不仅充实了这些国家的哲学背景和文化内涵,更丰富了他们在美术创作方面的题材与形式。举例言之,印度阿姜塔的石窟艺术、中国教煌的辉煌壁画、云冈和龙门的佛教石雕、日本奈良的古寺建筑、斯里兰卡波罗奈梵的卧佛亘像、印尼爪哇婆罗浮图的大佛塔……等佛教艺术杰作,相信都已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留下深远的影响。 这次,在台北历史博物馆展出的西夏文物中,以佛教绘画为主,这些出土的作品经过时间的长廊,仍能维持完好,诚属难得。然而,尽管前人留下这么丰富的遗产,我们究竟该以何种态度去欣赏它?尤其,面对这批年代久远的佛教美术作品,我们应如何掌握其精蕴,而与个人的学佛相结合呢?一般来说,赏析一件美术作品,大致不出两种方式:一是“主观的欣赏”:另一则是“客观的认识”。而佛教美术作品的观赏自然也可以从这两方面人手。以下,先就“主观的欣赏”部份加以论述。 一真、善、美”是艺术创作的三大要件,这是人尽皆知的,藉着作者精心的创作,不仅呈现外在事物的具体造形,更传达了内在精神的抽象意涵。就以佛教的造像来说吧,其中:佛、菩萨、天龙八部……等性格各异,致其美术的造形也随之不同。如众周知,佛像多法相庄严,肃穆端凝。而为了表现菩萨的慈悲,菩萨像大多相貌和蔼,平易亲切。至于天王力士,则因为是佛教的护法,故艺术家多以嗔目裂齿,血脉贲张等外形,来刻画他们的威武勇猛。凡此种种:“以形写神”的例证,充份道出艺术中“真”的特质。接着,以“真”作基础,进而达致“善”的境界。《历代名画记》说到:“夫画者,成软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所以,艺术还必须透过对“善”的诠释,达到教化人群的目的。 名雕塑家杨英风认为,“佛教艺术”乃是结合了艺术心灵与形上意象两者,并且相互辉映的华严境界!因此,透过此一灵性的浸润,使人在方外玄想中,获得无与伦比的禅悦之乐,并开启对于生命的智慧。杨先生也认为,由于佛教艺术和中国造型美学有其相通之处,所以才能顺利根植于这片土地上。因而可知,举凡艺术创作均透过造形理则和形上思惟的相互交感,引发人们的共鸣:进而藉着艺术

略谈中国汉传佛教绘画与佛教传播

略谈中国汉传佛教绘画与佛教传播 佛教绘画是佛教实现其普度众生的慈悲理想,引发大众的信仰热忱,扩大佛教的影响,更广泛地传播佛教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彩画作佛像,百福庄严相,自作若使人,皆已成佛道。乃至童子戏,若草木及苇,或以指爪甲,而画作佛像,如是诸人等,渐渐积功德,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但化诸菩萨,度脱无量众。若人于塔庙,宝像及画像,以花香幡盖,敬心而供养……皆已成佛道。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花,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入无余涅槃,如薪尽火灭”。《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云:“设有众生见闻于佛,业障缠覆,不生信乐,亦种善根,无空过者,乃至究竟入于涅槃”。佛书中言,凡见佛像,要生起敬重,如同真佛。佛教典籍中,多处说到利用绘画来弘扬佛法,恭敬绘画、礼拜、供养、赞叹佛菩萨圣像,有很大的功德利益。如《地藏菩萨本愿经》云:“若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画形像,或土石胶漆,金银铜铁,作此菩萨(指地藏菩萨),一瞻一礼者,是人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于恶道。假如天福尽故,下生人间,犹为国王,不失大利”。“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得二十八种利益。一者天龙护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圣上因,四者

菩提不退,五者衣食丰足,六者疾疫不临,七者离水火灾,八者无盗贼厄,九者人见钦敬,十者鬼神助持,十一者女转男身,十二者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从,十八者眷属欢乐,十九者诸横消灭,二十者业道永除,二十一者去处尽通,二十二者夜梦安乐,二十三者先亡离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诸圣赞叹,二十六者聪明利根,二十七者饶慈愍心,二十八者毕竟成佛”。《贤愚经》中言,释加(迦)牟尼佛过去世中,曾请人画84000如来像,分送各国,令人供养,由此功德,后生形相端正殊妙,并在成佛涅槃之后,还当得84000诸塔的果报等等。根据佛教经典的教导,佛教信众们都很乐意于绘制,恭敬礼拜供养佛菩萨圣像等,利用绘画来传播弘扬佛法。 据《释氏要览》、《毗奈耶》等典籍记载,古印度佛寺几乎每处殿堂、门墙都要彩绘,绘画主题有佛、菩萨圣像、药叉神像,教化引导广大民众的佛教故事、生死轮回图、地狱变相等等。而利用视觉图象的教化力量,以圣君贤相、忠臣孝子、先贤功烈的形象为典范,“图之屋壁”,垂训将来,是中国汉地的古老传统。佛教传入中国汉地,迅速流布南北各地,最初是以“设像传道”为基本手段的。中国古代曾把佛教称为像教,某种程度上说出了佛教特有的传播方式。即使是在佛教兴盛的时期,佛像以及各类题材的佛画仍然是传播佛法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与音乐、戏剧、舞蹈这类艺术相比,绘画艺术具有较典型的静态特征,但与雕塑艺术相比,它又有着更大的动态、抒情、

佛教与艺术审美

第24卷第3期2005年6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Zhengzhou I nstitute of Aer onautical I ndustry Manage ment (Social Science Editi on )Vol .24No .32005.6 收稿日期:2005-01-31 作者简介:赵 劲(1967-),男,湖北襄樊人,讲师,主要从事美术教学工作。 佛教与艺术审美 赵 劲 (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 450052) 摘 要:佛教与艺术审美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古老而独特的方式,它们在内容、目的和手段上十分相 近,都包含有超越此界进入彼界的精神陶醉和满足。佛教借助艺术想象来达到理念世界的佛教境界,反过来,佛教给予艺术以独特影响,促进艺术里未完成性原则的巩固。 关键词:佛教;艺术;审美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50(2005)03-0051-02 宗教产生于对超自然的崇拜而获得的解脱与陶醉,我们称这种解脱与陶醉为宗教情绪。带着原始本原冲动的宗教情绪,始终伴随着净化、飞升和心理抚慰的作用,包含着精神的憧憬、向往和理想,有强大的动力,它不是日常生活中的情感,而是强烈炽热以至狂热的宗教情感。佛教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最古老的方式,是超越现实,征服个体欲望,消弭“能所”与“性相”的对立进入“涅 ”,从而获得解脱的过程,其内容、目的和手段接近于艺术的审美方式。超越此界进入彼界从而获得精神陶醉与满足的佛教境界,恰恰与艺术审美的精神宣泄相一致,因此,也可以说佛教境界也是艺术审美境界。 佛教作为一种哲学和宗教,必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于是,佛陀就佛教的认识论做出了阐述。佛教把人的认识分为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身识、舌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第八识阿赖耶识,亦称藏识、种子识,等等,潜藏着一些由深层欲望、情感与表象互渗后所建立起来的意象。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在他们的记忆中潜藏着人类最深、最古老和最普遍的思想,这种思想在历史的进程中反复出现,它来源于人类意识深层,凝聚了人类最深沉的欲望与忧患,特别是“生”与“死”,是人类共同的原始意象。 人类最大的忧患莫过于生存,人从一生下来,就要面对死亡,不管是谁,也不论他做何种努力,必将一步一步走向死亡,而且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还要面对现实中的烦恼、饥饿、病痛、贫穷、欺诈、战乱,等等,它给人们的绝望多于希望,痛苦多于乐趣。而与之相对应的“西方净土”却是另一番景象,敦煌壁画中对此作了生动的描述:那里有绿波浩淼的七宝池、八功德水,池中各色莲花盛开,佛及菩萨坐在莲花上,璎珞严身,庄严慈祥,宝池上端彩云缭绕,飞天起舞,天宫伎乐,千姿百态,仙鹤鹦鹉,应节歌舞。在那里没有贫穷与饥饿,神人可以点石成银,化铜为金,“思衣锦绣千重现,思食珍羞白味香。”生与死、人与物的绝对界限没有了, 一切众生,皆于七宝水池莲花中自然化生。 敦煌壁画中描述的“西方净土”是美好的理想世界,也可以说是通过想象憧憬未来的精神世界,或者是一个对人类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更高维度的空间。人类要从不尽痛苦的物质世界进入无限快乐的“西方净土”,是不可能和无法完成的。然而,作为佛教徒无法完成的终极目标和毕生追求,超越生死,往生净土却可以通过精神的憧憬而获得解脱。 佛教认为: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独立的“自我”是没有的,独立于“我”之外的世界是没有的,没有独立的实物,没有独立的“生命”。生和死是一体,死亡只是另一轮生命的开始,死亡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前世、今世、来世至无数世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人的物质(现实)存在仅是一瞬间的,是不稳定的、捉摸不到的和不可解释的存在,是意识和心理过程的相关物,即所有因素合起来而形成意识流、连续流或一种活的东西,不可能被认识和解释,它只能被感受到。因此真正的佛教徒应当努力摆脱这些不稳定的状态和这种相对的存在,去获得稳定的和永恒的精神存在即佛教境界。这个状态与艺术表达中的宣泄过程十分接近,于是,佛教徒便借助艺术想象来达到这种状态。与此同时,佛教的审美相对主义又反过来给予艺术以独特的影响,在艺术里创造出生命运动、生命闪光的独特氛围,促进艺术里未完成性原则的巩固。 佛教在许多地方接受并且改变了在它之前的哲学文化和艺术文化的原理。如果说佛教哲学力图要从一种意向———“我即客体”的绝对化中引出涅 的概念即最终的解脱,这里的解脱状态是达不到的,但却是可以阐述的,它无时不在,却只能去意会它。 佛教不像基督教里那样认为人的精神与肉体是分开的,人作为某种精神物是惟一的,也就是佛教说的“我梵同 ? 15?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佛教协会简介 1.名称: 中国佛教协会(英文:THE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CHINA。缩写:B.A.C) 2.组织与制度: 成立于1953年,首任会长圆瑛法师,第二任会长喜饶嘉措,第三任会长赵朴初居士, 第四任会长一诚法师,现任会长是传印法师。 本会最大权利机构为全国佛教代表会议。理事会系全国佛教代表会议的执行机构,在全国佛教代表会议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开展会务,对全国佛教代表会议负责。常务理事会系本会会务的领导机构,在理事会闭会期间,依照本会章程和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及理事会确定的方针任务领导会务。 3.会址: 北京市西四阜内大街25号 4.性质与宗旨: 中国佛教协会是中国各民族佛教徒联合的爱国团体和教务组织。其宗旨是:协助人民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佛教界的合法权益;弘扬佛教教义,兴办佛教事业,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加强佛教自身建设;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团结各民族佛教徒,倡导人间佛教思想,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祖国统一、世界和平作贡献。 5.主要的任务: (1)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政策,维护佛教徒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和佛教团体、佛教活动场所、佛教文化教育机构自养服务事业的合法权益。

(2)支持地方佛教协会开展会务,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分会)在佛教教务上实行指导和检查。 (3)督导各地佛教寺院搞好自身建设和管理,树立优良的道风学风,开展正常的法务活动。知道和督促居士团体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加强团结,协调关系,精进学修,护持三宝,遵纪守法,服务社会。 (4)兴办佛教教育事业,培养佛教人才,提高佛教界的整体素质;开展佛教文化学术研究,编印流通佛教书刊,保护佛教文物古迹。 (5)引导佛教徒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兴办符合佛教特点的自养服务事业,支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造福社会,利益人群。 (6)开展同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中佛教徒的联谊工作,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团结合作,促进祖国统一和佛教事业的发展。 (7)发展同各国佛教界、国际佛教友好组织、国际宗教和平组织的交往与合作,促进中外佛教文化交流和世界和平。 6.下设的机构: 中国佛教协会下设办公室、教务部、国际部、专委会办公室、寺庙工作办公室、综合研究室、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中国佛学院、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南京金陵刻经处、《法音》杂志编辑部、《佛教文化》杂志编辑部等部门,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保证佛教各种工作顺利进行。 7.寺院与信众: 现在,大陆佛教界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有13000余座,僧尼近18万人,其中汉传佛教寺院8400余座,僧尼50000余人;藏传佛教寺院3000余座,僧尼120000余人;南传佛教寺院1600余座,僧人8000余人。全国现有各种不同层次的佛学院34座,佛教刊物近50种,各省市分别都设有不同类型的慈善机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的佛教信徒已经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中国佛教艺术中菩萨的中性化造型

66 美术研究2003年第3期总第111期 中国佛教艺术中菩萨的中性化造型 黄欢 内容提要:以中国古典哲学为依托的传统佛教艺术,以“言”为表现形式,以“意”为表现内容,从一开始就脱离了照搬生活真实的轨道,其真实性表现为艺术上的真实。在中国传统佛教艺术造像中我们发现中性化了的菩萨造型,其特征为:中和或弱化两性生理特征;仅以衣饰、发型、五官、体态方面部分地提示性别特征,更多地表现为性别的模糊化;艺术语言上结合了代表阳刚之气的“方”造型与代表阴柔之气的“圆”造型,中和阴柔与阳刚两种审美特征。本文论述的“中性化造型”,区别于生物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中性”概念,是一个美学范畴,指在传统佛教艺术中菩萨形象的造型领域中,通过“中性”一词的提出,把对这一特殊造型样式的分析作为学习和探究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视角,从而拓展对 传统艺术的认识。 关键词:中性化造型秀骨清像三曲式以言达意中和意象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500年的印度,600年之后传入中国(约东汉初年)。中国的佛教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印度佛教美术的影响。但是在印度的艺术作品中,男女形体区别甚大,男性宽肩细腰,女性硕乳丰臀,性征鲜明,对生殖器的表现也绝不避讳,就连印度的佛教艺术造像中也隐含着或多或少的肉感。而中国佛教的艺术造型减退了印度佛教美术强烈的肉欲和性感色彩,中华文化重视人的价值、人性的价值,强调修身养性,具有人性中超欲念的理性内容。在中国长期发展而且不断完善的道德伦理观念的制约下,肉欲、性感这些人类本能的感受在中国的佛教中被隐藏起来。因此,印度佛教进入中国以后被改造的第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性内容的淡化和对禁欲的重视。表现在艺术上,佛教人物中的性征减退了,生殖器和女性乳房一般不被表现。佛与菩萨的“肉体”向中性转化,艺术家试图以理想化、诗意化的形象来表现超越世俗男人和女人的神。于是,中国式佛教人物造型的躯体健而不“肉”,面容和蔼而不娇媚,胸乳略丰而平,手型饱满而无挑逗之感。这些特点男女适用,在艺术家的手中,神是没有性别的,他们被引向一种近于幻境形象的表现。 一、中国菩萨造像的中性化造型神是人造出来的,人之所以造神是想获得 得不到的东西。按照佛教的本义,无论菩萨亦或 是佛早就没有了五欲,无所谓女性还是男性。古代印度犍陀罗造像中,菩萨多是带髭须的男像,而这种现象到了中国便开始发生了变化。在菩萨被逐渐女性化的漫长过程中,中性化的菩萨形象就成为艺术形象衍变中的必然产物。 我国历代的菩萨造型,其基本特征是身材修长丰满,薄衣透体或袒肩露臂,身披天衣璎珞,饰细珠环,面容安祥,表情含蓄,头戴宝冠,圆光笼罩。造型的规矩限定了菩萨的基本表现样式,它以一种恒定的面目反复深化着宗教的内容和审美功能,然而在无数次推敲演变的过程中,被选择出来合乎审美观念的作品积淀了美的形式,代表了人们的审美理想。具有中性化造型特征的菩萨大多表现为带髭的女子容貌的男子相,和略有方刚之气的女子相。 早期菩萨造像中除新疆龟兹地区的石窟壁画带有域外传来的“曹衣出水”之像外,无论敦煌莫高窟、云冈、龙门、麦积山石窟均以“秀骨清 像”[1] 为主。魏晋时期表达智慧精进、潇洒脱俗的清癯形容是长于清谈析理的名士所应有的风度仪范,成为当时一种衡量思辨精神境界的尺度。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菩萨形象多以当时名士风度来塑造,例如河南出土的“思维菩萨”(图1),为北魏正光四年的作品。菩萨头戴莲花冠,宝缯下飘,裸上体,身材修长,下着长裙,衣纹疏朗。菩萨手足造型宽大舒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 一、中国化佛教历史发展脉络 1. 汉末佛教传入阶段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未年开始传入中国时,先依附于流行于汉代的道术(方术),魏晋时,又依附于玄学。发展缓慢,仅流行于宫庭。这时的佛教学说大体上为神不灭说和因果报应说,佛成为中国传说中的天地神仙。佛教到中国,特别强调因果报应,跟中国原有的福善祸淫思想相通,传佛教者学习中国方术,以方便传佛教。魏晋时学术大变,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流行,佛经译家即用老庄学说中的概念、词来比喻佛家经典中的名词,僧肇的般若理论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也是对魏经玄学的深化总结,这时的佛教活动主要是译经。 2. 东晋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东晋以后,长期战乱,佛教在中国有了广泛的传播,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中国原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佛教某些理论如思辨超过了中国文化,两种文化发生冲突,以南北朝时为最激烈,有政治、经济利益,有哲学和宗教论理方面的问题,出现了北方灭佛事件。一时门派众多,互相争鸣,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东晋未年,佛家经典越来越多,讲经论经兴起,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论战。 3. 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 佛教在中国经过四、五个世纪的流传,到隋唐后,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南北政治统一,国家经济发达,文化交流融合,佛教也随着异说求同求通的趋势,表现为出现中国化佛教——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禅宗等并传播到日本、朝鲜,并在那里又产生了新的流派。到此,佛教中国化完成,提出顿悟成佛的禅宗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标志。 4. 宋代禅宗教派与宋明理学 佛教到了宋代,主要流传的是禅宗,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各宗派已走向融通,佛、儒、道之间日益相互调和,形成了宋明理学,儒学是主流,吸收了佛教的心性学说、理事理论;程朱一派吸收了华严宗理事无碍理论,建立了以理为本体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陆王心学,吸收禅宗心性学说,心外无物。 宋以后佛教的衰落期5. 宋代以后,佛教总的情况是大势已去高潮已过,逐渐走向衰落。佛教对中国文学、风俗、艺术有极大的影响,佛教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与中国哲学有双向的影响,而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单向的。 二、中国化佛教的特点 与印度佛教相比,简易性成了中国佛教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1.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认为佛性是人的本性,人人都具先天菩提智慧,因此又能觉悟本性而成佛,众生没有成佛,就是因为迷惑,一旦万念俱灰,真智显露,就明心见性,内外彻悟、见性成佛。这派以慧能为代表,他把以心外佛变成了心内佛,把佛变成平常人。 2.顿悟成佛,与渐悟相对。提出一念觉悟,刹那成佛,以禅宗为代表。充分反映了中国佛教的简易。 3.净土宗,提出:“称名念佛”的易行道。实行称名念佛为外因,实想念佛、观

汉传佛教的发展

序列号:36 汉传佛教的传播与发展简史 导言:佛教是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内地的。当魏晋南北朝之际,佛教出现了大发展的局面,此时,一部分中国僧人深感佛经有限,他们于是有了西行求法之举。隋唐时期,在帝王们崇信的扶持下,经过广大僧众的长期努力,佛教也随中国封建文化进人鼎盛成熟阶段,期间出现了佛教宗派。在中国佛教发展过程中,在各朝各代得到了帝王们崇敬的扶植而得到长足的发展,也曾因为曾与道教发生了斗争但因统治扶植道教而被无情地打击。宋代之后,佛教的中国特色愈益明显,经过与儒、道二教的长期斗争与调和,终于出现了三教圆融皆大欢喜的结局。 一、汉代初传入 佛教何时传入内地,在中国佛教史上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西汉末年传来说,二是汉明求法说。 据《魏书·西戎传》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浮屠经即佛经。但在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曾派人到中亚各地传播佛法、而与此同时大月氏人受匈奴之迫不得已徙居中亚阿姆河流域,所以大月氏人得以较早地接触佛教。另一方面,自汉武帝开通西域,丝绸之路就成为内地与西域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通途;在长期的交流活中,到公元前后佛教断断续续为一部分人所了解是完全可能的,换言之,大月氏王使向中国博士弟子传授佛经是完全可能的,佛教在西汉末年传人中国内地也是完全可能的。 佛教徒更愿意相信“汉明求法,佛教初传”的史话。据《后汉书》、《牟子理惑论》等记载,东汉明帝永平七年,明帝夜梦金人飞于殿前,次日乃向群臣询问。太史傅毅答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莫非就是这种神?于是明帝派中郎将蔡愔等18人出使西域,访求佛道。永平十年,蔡愔等人在西域幸遇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并得佛像经卷,以白马驮之,共归洛阳。次年,明帝建白马寺供迎叶摩腾和竺法兰居住,相传汉地最早的佛经《四十二章经》就是他们在寺内译出的。 二、魏晋南北朝快速发展期 这个时期的主要传播活动是佛典翻译,魏都洛阳和吴国的都城建业是佛典翻译的中心。这阶段的译经工作和对佛教教义的宣传、研究,为以后佛教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各阶层人普遍信仰佛教,到处建有佛塔、寺院。举世闻名的佛教石窟艺术,如敦煌、云冈、龙门等古代的雕塑、壁画,都是这一时期开始建造的工程。这时有成就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344—413年)所译的佛典有384卷,内容正确,技巧精湛。还有西行取经最有成就的法显(337—422年),他游历了印度、斯里兰卡等南亚30余国,所取回的佛典和撰写见闻,为佛教发展和研究古代中、南亚诸国史地,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南北朝时的梁武帝笃信佛教,他在位十四年中,四次舍身入寺院为寺奴都由国家出钱把他从庙里又赎回来。梁武帝亲自讲经说法,撰写经文。 三、隋唐五代繁荣时期 隋朝时期,隋文帝一生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下令在五岳各建佛寺一所,诸州县建立僧、尼寺各一所,据传他所建立的寺院共有3792所,度僧23万人。建造金铜檀香石等佛像16580尊,修治旧像1508940尊,缮写新经132086卷,修治故经3853部。 唐朝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唐代是李家的天下,本尊崇本土道教,但唐太宗在清除割据、平息骚乱时曾得到僧兵的援助。他即位后崇尚佛教,下诏在全国建寺院,设释经处,培养了大批佛教高僧、学者。中国逐渐成为国际性的大乘佛教中心,朝鲜、日本、越南等地的僧徒纷纷入唐留学。中国僧人惠灌、鉴真、无言通等赴海外传法,玄奘、义净等一批汉僧西行求法取经,各国佛教交流相当频繁。贞观十五年(641)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佛像、佛经等,使汉地佛教深入藏地。最著名的僧人之一是玄奘(600—664年)。他历时19年,长途跋涉5万余里,去到印度取经,共翻译佛经75部1335卷,并写出了《大唐西域记》见闻录。唐太宗推崇玄奘为“法门之领袖”,“千古而无对”。

本刊讯2008年11月11日上午,由中国佛教协会、江西省佛教协会主办

本刊讯2008年11月11日上午,由中国佛教协会、江西省佛教协会主办,永修县人民政府协办的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建寺1200周年庆典活动于真如禅寺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诸山长老、国家宗教局、省、市的相关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居士、信众共聚真如禅寺,庆贺这一意义深远的历史时刻。 出席此次庆典活动的诸山长老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主席瓦纳密提,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觉醒法师、祜巴龙庄勐长老,澳门佛教总会理事长健钊法师,韩国曹溪宗考试委员会委员长法山长老,日本临济宗妙心寺派灵云院住持则竹秀南,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会副会长藤田隆乘,日本临济宗妙心寺派本光寺主持冈岛南圭,印尼大乘佛教僧伽会会长学良法师,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秘书长帕洛及夫人、台湾佛光山住持心培法师,台湾中台禅寺见达法师、香港三德弘法中心主席净雄法师,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纯一法师,真如禅寺方丈纯闻法师等,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居士、信众及社会各界人士。 出席庆典的领导有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全国政协常委、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钟起煌、江西省副省长史文清,江西省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王林森,江西省政协副主席、九江市委书记陈安众,九江市委副书记、九江市长王萍,香港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刘长乐先生、凤凰卫视台长王纪言,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谢秀琦,江西省九江市委副书记张学军,九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远秀等。 上午8点许,海内外诸山长老云集真如禅寺大雄宝殿共同祈福,随后庆典活动正式开始,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觉醒法师主持。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韩国大韩佛教天台宗总务院分别发来贺电。云居山真如禅寺方丈纯闻法师在致辞中向社会各界对真如禅寺一直以来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诚挚的谢意,并详细介绍了真如禅寺的悠久历史及今后发展等有关情况。 九江市副市长卢天锡在致辞中说,云居山真如禅寺隆重举行建寺1200周年庆典是佛教界的一大盛事,也是九江的一件大事,对扩大真如禅寺的社会影响,促进与国内外佛教友好交往,弘扬佛教文化有着深远意义。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历程

中国目前有四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其中以佛教为首.佛教无论从历史影响力,还是于中国文化,中国国民地关系上,都远非其他教派可与之比拟地.可以说佛家文化已经早已经融入中华民族地长河之中,成为其不可或缺地一部分.本篇文章通过回顾佛教在中国地发展历程,探讨宗教发展规律,从而达到对佛教这一东方大教有一个更深跟全面认识地目地. ,佛法东传,白马西来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五到六世纪,起源地在今尼泊尔,创始人释迦牟尼.大约在公元前后在中国流传,所谓佛法东传,白马西来.关于中国佛教起源地说法有多种,其中比较古老而最富盛名者,当推汉明帝地感梦求法说,据晋袁宏后汉书地记录:初,明帝遇见金人,长大,项有日月光,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笔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遣使天竺,问其道术,而图其形象焉.此一说法被视为中国佛教地起源.汉明帝十年,有印度僧人用白马驮着经书到达洛阳,在明帝地首肯下,佛教文化得以在中国传播.而当时兴建地白马寺也成为中国佛寺地雏形.其实,佛教传入中国应该是一个渐进地过程,可能早在秦始皇时代,借着往来于西域地商人,直接或间接地接触了一些佛教地事物,至于中国人开始信仰佛教,应该是从后汉时代开始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时间进入到三国时期,在此期间内,佛教取得了进一步地发展,尤其是北方地魏国和南方地吴国.由于曹魏建都于洛阳,所以说魏国佛教是汉代佛教地延续.在这个时期,仍有不少印度和西域地僧人来华,从事佛经地翻译工作.这些带着信仰,不远万里来华弘法地僧人大都收到了当时统治者地欢迎与支持.上层对佛教事业地肯,定必然会带动民间佛教地发展.在魏朝出现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本土僧人——朱士行,他也是第一个到西域取经地汉人,作为求佛地先行者,他比玄奘大师早了约四百年,只可惜后来客死西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从汉末到三国这段时期,从中国佛教地发展来看,尚属启蒙阶段,佛教活动主要围绕译经展开,中国还没有形成自己地佛教体系.但是,经过这数十年地发展,佛教典籍大量涌入中国内地,佛教地主旨经意也开始逐渐扩散传播,为以后佛事活动地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个宗教在一个地区地发展总需要一定地社会基础.佛教能在较短时期内形成一定地气候首先得益于统治者地欢迎与扶持,东汉某年,政治动荡,人民生活困苦,不满情绪加深.这使统治者有了危机意识,希望能通过某种手段巩固自己地统治.而佛教恰在此时出现了,佛家教义讲究忍受现世,强调因果轮回,一个忍字深深打动了统治者,他们希望自己地百姓都能忍现世之苦,以此减少反抗因素.于是,一场宗教与政治地合作开始了.再者,佛教能在当时打入社会内部,还要得益于中国思想地半真空,当时一度被扶为正统地儒家思想已极为没落,道德沦丧,风纪败坏莫此为甚.由于在乱世生活太痛苦,人们兴起出世地愿望,因此,佛教能“趁虚而入”.在这时,佛学起到地是思想工具,思想寄托地作用,因为当时佛学地不成熟,在民众地心目中其还没有上升到宗教信仰地高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从严格意义上讲,此时地佛教仍是天竺西域地佛教,而非中国自己地佛教.佛教在中国地本土化之路,仍前路漫漫.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神通类”高僧——佛图澄 西晋时地佛教活动仍以已经为主,其中最杰出地译经师是竺法护.他长居敦煌,并随师周游西域,通晓三十六种西域语言,他共译出一百五十多部三百多部经典.对佛教地贡献极大,因此被尊称为敦煌菩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东晋时期中国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方为东晋所统治,北方则有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建立地十六国统辖.这些北方地统治者,多数来自西域,同时他们也想用佛教来巩固他们地政权.并与以儒道为主流思想地汉族相抗衡.因此,他们往往大力支持佛教地发展.其中后赵地石勒

浅析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浅析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以石窟壁画为例 内容摘要:佛教被誉为东方世界的精神之花,包含丰富的美学思想。正由于它的存在,东方美学园地显得更加博大精深。佛教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意蕴,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独具特色的文化参与功能。本文从分析石窟壁画的绘画形象,初步探究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佛教艺术 引言 佛教自东仅进入中土以后,便以迅猛之势广泛地传播开来,后经过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吸收、消化,渐渐地与中国文化精神溶为一体,隋唐时,达盛之极.其时,佛教的观念已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和精神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佛教精神也和中国文化艺术精神无法再分。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 一、儒、道思想对佛教思想传入的影响 著名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民族的宗教、民族的政治制度、民族的伦理、民族的法制、民族的风俗以及民族的科学、艺术和技能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什么呢?儒家和道家一起概括和总结了中国古代的文化,阐释了中国古代的艺术精神。 千百年来,孔子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就在于他的儒家学说。儒学以礼乐为中心,把现实生活同伦理纲常结合起来,把怀疑论或天神论的世界观和对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结合起来,构成其基本骨架。孔子的儒学,把它消溶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人的世间伦理纲常和现实生活之中,在伦理的社会人生中抒发、满足、约束人们的感情。这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主要特征。正因为重视的是情感、感受,才使中国艺术的着眼点不是表现稳定、固体的对象和实体,而是功能、关系和韵律,它强调的是对立面之间的互相渗透和协调,是内在生命意识的表达,是物我如一、情态与外境的相互融合。 老庄,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相辅相成地在塑造中国人的人生观、文化心理、艺术精神、审美感知上,与儒家一道起了决定作用。老庄哲学以顺应自然的不可知论和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为核心和基础,强调的是:“游戏污读之甲”的“自恢”,而“无为有国者所羁”。从表面上看,儒家和道家,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积极进取,一个消极退避。这似乎是矛盾的、然而庄子尽管避世,却并不否定生命,而是对自然、对生命怀着无比珍惜热爱之情,这就使他的人生观和审美意识充满着感情的光辉,这也恰好是对儒家的补充和加深,也就从而与孔学保持了一致。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生活在与外域隔绝的广阔的大陆上。山脉、海域环绕四周,以种植农作物而维待自给自足的生活。其生活的环境和生存的条件使得中国人天生就与自然建立起了亲密的关系,依附于自然,广泛地接触自然,并顺应自然地利用自然,创造了与自然息息相关、谐调一致的中国文化。对于自然,中国人是把它作为一个事实来接受的,像浮士德、但丁那样去上下求索。因此,自然

中国佛教与石窟艺术.doc

中国佛教与石窟艺术 【摘要】佛教在印度产生之后,开始向亚洲其他国家传播。总的来说,它是分为“南支”和“北支”向两个方面传播与发展的,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随之发展起来的便是中国佛教美术了,其中,当然以中国佛教美术以石窟艺术为主,同时,中国也是佛教石窟艺术也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国家,它持续时间之长、分布之广、数量之多,超过任何受佛教影响的国家,甚至包括佛教及佛教美术的故乡——印度,因此研究中国佛教,就必须对中国佛教石窟艺术进行鉴赏。 【关键词】中国佛教石窟艺术影响 虽然佛教最早传入中国时间,学术界尚有争议,但至晚在公元2世纪已传入中国却是无疑的,因为当时已经出现了佛教文化,同时,佛教艺术也伴随佛教的诞生而产生,其主要构成形式为寺院艺术和石窟艺术,寺院艺术在我国也是一个极为特别的存在,无数次作为各种武侠小说、电影的题材,其中电影《少林寺》更是到了家喻户晓的地位,潜移默化的接受中,对于佛教与寺院艺术我们的了解理所当然要比石窟艺术的了解要更多,因此,笔者今天觉得更有必要与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我国的佛教石窟艺术。 要了解中国的佛教石窟艺术,就要大致了解一下我国佛教的发展,因为随着时代的变化,佛教经历了变化发展,佛教石窟艺术也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实生活的变化和阶级统治的变化而变化发展。各个时代都各自以自己的特有的方式,反映着中华名族从接收佛教、改造佛教、最终摆脱佛教这一过程。虽然各个朝代的佛像都具有硕大的身躯,五彩缤纷的壁画图景,但如果以敦煌的佛教石窟艺术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北魏、隋唐、宋这些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神的世界,面貌,风度各有差异。中国最早的石窟要追溯到北魏的洞窟,由于北魏历史总的来说是一个战祸,饥荒、病疫、动乱的历史阶级,各种势力之间的杀戮不断。因此壁画的主题也多为对美好天国的追求。与北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长期统一稳定的隋唐,因此理所当然的,在石窟艺术方面也会行程巨大的差异,隋唐雕塑更具有人情味和亲切感,佛像也以慈悲形象示人,自然也不再是超然自得高不可攀的神了。北宋时期,随着社会转折的变化,商品经济也发展起来,随之文艺领域和人们对美的理解也发生变化,圣唐壁画中那些高大的佛像已逐渐消失,壁画在这个时期开始真正的走向了现实,敦煌壁画中《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宋国夫人出行图》都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于此同时发生的是对山水,楼台的描绘也多了起来。 从古代发展到现在的中国佛教石窟艺术来总结,中国佛教石窟的一般特点大致是:1、建筑以石洞窟为主,附属之土木构筑很少;2、其规模以洞窟多少与面积大小为依凭;3、总体平面依崖壁作带形展开,与一般寺院沿纵深布置不同;4、由于建造需开山凿石,故工程量大,费时也长;5、除石窟本身以外,在其雕刻、绘画等艺术中,还保存了许多我国早期建筑形象,了解完我国佛教石窟艺术的大致时代发展,当然也必须对我国佛教的四大石窟进行了解和鉴赏。 1、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在大同西的武周山,依山凿窟,始建于北魏文成帝,是我国最早的大石窟群之一,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同时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气势磅礴,具有西域情调。中期精雕细琢,装饰华丽,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艺术风格。晚期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瘦骨清像”的源起。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会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