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氨酸含量测定和甲硫氨酸含量测定

甘氨酸含量测定和甲硫氨酸含量测定
甘氨酸含量测定和甲硫氨酸含量测定

甘氨酸含量测定

甲硫氨酸含量测定

一、方法原理

根据《中国药典》甘氨酸含量测定:取本品约70mg,精密称定,加无水甲酸1.5ml使溶解,加冰醋酸50ml,照电位滴定法,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7.507mg的甘氨酸。

甘氨酸含量:药典2010版二部86页

二、实验仪器及推荐配置

雷磁自动电位滴定仪

231-01 pH玻璃电极217-01甘汞参比电极

三、实验试剂

1、滴定液:0.1mol/L高氯酸溶液配制

取无水冰醋酸(按含水量计算,每1g水加醋酐 5.22ml)750ml,加入高氯酸(70%-72%)8.5ml,摇匀,在室温下缓缓滴加醋酐23ml,边加边摇,加完后摇匀,放冷,加无水冰醋酸适量使成1000ml,摇匀,放置24小时。

2、基准纯邻苯二甲酸氢钾:在105℃干燥至恒重

3、样品

四、样品分析及结果计算

1、标定

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16g,精密称定,加无水冰醋酸20ml使溶解。在自动电位滴定仪上滴定至终点,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按下列公式计算

C HClO4=0.1(m邻苯二甲酸氢钾/0.02042)/V HClO4

0.1 –高氯酸标准溶液理论浓度(mol/L)

C HClO4–高氯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V HClO4 - 滴定至终点时消耗高氯酸的体积(ml)

m邻苯二甲酸氢钾- 称取的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g)

0.02042 - 与1.00ml高氯酸标准溶液[c(HClO4)0.1mol/L]相当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2、样品分析

取样品约70mg,精密称定,加无水甲酸1.5ml使溶解,加冰醋酸50ml,在雷磁

自动电位滴定仪上,用高氯酸滴定液(0.1 mol/l )滴定。

按下列公式计算

甘氨酸含量=000

0.007507100%0.1??c V m 0.1 – 高氯酸标准溶液理论当量浓度(mol/L )

c 0 – 高氯酸标准溶液实际标称浓度(mol/L )

V 0 - 滴定突跃点时消耗高氯酸的体积(ml )

m 0 - 样品质量(g )

0.007507 - 与1.00ml 高氯酸标准溶液[c(HClO 4)0.1mol/L]相当的甘氨酸的质量(g ) 结果(谱图)

仪器准备,参照自动电位滴定仪说明书

五、 结论与建议

参比电极内充液更换为非水溶剂的氯化钾或氯化锂饱和溶液,分析效果较好。

甲硫氨酸含量测定

一、方法原理

根据《中国药典》甲硫氨酸含量测定:取本品约0.13g,精密称定,加无水甲酸3ml使溶解后,加冰醋酸50ml,照电位滴定法,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4.92mg的甲硫氨酸。

甲硫氨酸含量:药典2010版二部157页

二、试验仪器

雷磁自动电位滴定仪

231-01 pH玻璃电极217-01甘汞参比电极

三、滴定试剂

1、滴定液:0.1mol/L高氯酸溶液配制

取无水冰醋酸(按含水量计算,每1g水加醋酐 5.22ml)750ml,加入高氯酸(70%-72%)8.5ml,摇匀,在室温下缓缓滴加醋酐23ml,边加边摇,加完后摇匀,放冷,加无水冰醋酸适量使成1000ml,摇匀,放置24小时。

2、基准纯邻苯二甲酸氢钾:在105℃干燥至恒重

3、样品

四、样品分析

1、标定

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16g,精密称定,加无水冰醋酸20ml使溶解。在自动电位滴定仪上滴定至终点,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按下列公式计算

C HClO4=0.1(m邻苯二甲酸氢钾/0.02042)/V HClO4

0.1 –高氯酸标准溶液理论浓度(mol/L)

C HClO4–高氯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V HClO4 - 滴定至终点时消耗高氯酸的体积(ml)

m邻苯二甲酸氢钾- 称取的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g)

0.02042 - 与1.00ml高氯酸标准溶液[c(HClO4)0.1mol/L]相当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2、样品分析

取本品约0.13g,精密称定,加无水甲酸3ml使溶解后,加冰醋酸50ml,在雷磁自动电位滴定仪上,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

按下列公式计算

甲硫氨酸含量=

0000.01492100%0.1??c V m 0.1 – 高氯酸标准溶液理论当量浓度(mol/L ) c 0 – 高氯酸标准溶液实际标称浓度(mol/L ) V 0 - 滴定突跃点时消耗高氯酸的体积(ml ) m 0 - 样品质量(g )

0.01492 - 与1.00ml 高氯酸标准溶液[c(HClO 4)0.1mol/L]相当的甲硫氨酸的质量(g ) 实验结果:

仪器准备,参照自动电位滴定仪说明书

五、

结论与建议 参比电极内充液更换为非水溶剂的氯化钾或氯化锂饱和溶液,分析效果较好。

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提取液中的无机阴离子

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提取液中的无机阴离子 谢春生a赵杰b徐新华a郝志伟c a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杭州,310027,xiechsh@https://www.360docs.net/doc/5d2985910.html, b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 310018, c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上海,200335,sh.haozw@https://www.360docs.net/doc/5d2985910.html, 摘要:离子色谱法是利用离子交换的分离原理,进行离子测定的液相色谱法。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高,稳定性好,检测限低,样品预处理简单,操作简单迅速,能多种离子同时测定。本文采用离子色谱法对土壤提取液中的F-,Cl-,NO2-, NO3-, HPO42-和SO42-等无机阴离子进行分析。样品经过IC-RP预处理小柱过滤后,通过万通的A Supp 4型阴离子分离柱进行测试,1.8mM碳酸钠/1.7mM碳酸氢钠淋洗液,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40μl。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离子色谱;土壤提取液;无机阴离子 1 前言 土壤农化分析工作在提高农业生产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为土壤分类、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壤改良、合理施肥等提供依据。因此,使用先进科学的现代分析仪器,探讨新的测定手段,以加快分析工作速度,提高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至关重要。土壤中可溶性无机阴离子以F- , Cl- , NO2-,NO3-, HPO42-和SO42-最为常见,其含量与土壤的性质和外来因素有关,其分析工作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作用,能为土壤分类、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壤污染分析、土壤改良和合理施肥等提供依据.传统的分析方法操作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操作步骤繁琐,药品和试剂消耗量大,不利于快速分析。离子色谱法操作简便、快速,可使多种离子同时分离测定,已广泛用于医学研究、常规化学分析检测等方面,但在土壤中无机阴离子的分析方面还较为少见。因此,本文采用离子色谱测试土壤提取液中6种常见阴离子的含量,以探索快速、准确地测定土壤中无机阴离子含量的方法。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及试剂 Metrohm-792 Basic 型离子色谱仪(瑞士万通)配有电导检测器、化学抑制器、低脉冲串联式双活塞往复泵、双通道蠕动泵、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等。标准样:F-,Cl-,NO2-, NO3-, HPO42-和SO42-均按标准方法配制成1000mg/L储备液备用。所有药剂均为分析纯,溶液均用电阻率大于18M?超纯水配制。 2.2 色谱条件 色谱柱:Metrosep A Supp 4 250 型阴离子分析柱(250×4mm),Metrosep A Supp 4/5 Guard 保护柱(50×4mm);流动相:1.8mmol/L碳酸钠+1.7mmol/L碳酸氢钠淋洗液,50mM 硫酸抑制器再生液,进样体积:40μL,流速:1.0 mL/min。 2.3 分析步骤 2.3.1 样品制备 称取通过20目筛子的风干土样5.0g(精确到0.001g)于100 mL离心管中,加入50ml 超纯水,塞紧瓶塞,在25℃恒温振荡器上振荡16h。振荡时间到后,在4000rmp下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用0.45μm的滤膜过滤上清液,经此处理后的样品再进行下一步的测试。 2.3.2 样品前处理 测试前,须采样IC-RP预处理小柱对制备好的土壤提取液进行预处理。在使用 RP 柱前,需按以下步骤对其进行活化后方可处理样品: (1)用 5 mL 甲醇活化 RP 小柱,推动速度每分钟不超过 3 mL; (2)用 10 mL 去离子水冲洗 RP 小柱,推动速度每分钟不超过 3 mL; (3)将小柱平放 20 分钟; (4)将 5 mL 样品缓慢推入小柱,推动速度每分钟不超过 3 mL,弃去前 3 mL; 收集2 mL经IC-RP预处理后的样品直接进样。

苯扎氯铵

苯扎氯铵 苯扎氯铵英文名:Dodecyl Dimethyl Benzyl ammonium Chloride 1227 名称:洁尔灭、苯扎氯铵、缓染剂、匀染剂 CAS No. 8001-54-5 63449-41-2 139-07-1 分子式:C21H38NCl相对分子质量:340.0 一、产品特性: 苯扎氯铵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属非氧化性杀菌剂,易溶于水和乙醇,在细菌表面有较强的吸附力,促使蛋白质变性而将菌藻杀死。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灭藻能力,能有效地控制水中菌藻繁殖和粘泥生长,并具有良好的粘泥剥离作用和一定的分散、渗透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去油、除臭能力和缓蚀作用。 二、产品优点: 1.苯扎氯铵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灭藻能力对杀灭硫酸盐还原菌有特效。 2.可溶于水,使用方便,不受水的硬度影响,而且具有很强的剥离. 3.毒性小、无累积性毒性,不象氯气处理后水中含有残余氯,造成二次污染具有. 4.对用氯气无法控制的系统中,本系列产品可以有效地控制藻类繁殖和粘泥的增长. 5.苯扎氯胺在不同的 PH值范围内,苯扎氯铵的杀菌灭藻能力均有效,即使在酸性和碱性的条件下均可使用。 6.具有分散和渗透的作用 ,能渗透并除去粘泥和剥离附着的藻类,并具有去油能力,兼有清洗油污作用。 三、性能指标: 四、产品用途:

苯扎氯铵广泛用于工厂循环冷却水、发电厂用水、造纸厂和创面消毒,也用于游泳池、洗衣房和公共场所的卫生消毒洗涤,食品工业设备清洗。作为匀染剂可作为纺织印染行业的杀菌防霉剂及柔软剂、抗静电剂、乳化剂、调理剂。 工业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苯扎氯铵具有高杀菌灭藻能力、毒性小,可溶于水,使用方便,不受水硬度影响,而且具有强烈剥离作用,因此特别适用于大型化工装置中循环冷却水的杀菌灭藻剂和软泥剥离剂,用量100ppm。 其他方面的应用:禽畜栏舍、谷物仓库、蚕室以及蘑菇、白木耳等经济作物的养殖场所和器具,可用2-5%的苯扎氯铵溶液喷雾消毒。苯扎氯铵还用作浆糊、明胶及照相胶片的防腐剂。 五、使用方法: 苯扎氯铵作杀菌灭藻剂,一般投加剂量为50-100mg/L;作粘泥剥离剂,使用量为200-300mg/L,需要时可投加适量有机硅类消泡剂。苯扎氯铵可与其它杀菌剂,例如异噻唑啉酮、戊二醛、二硫氰基甲烷等配合使用,可起到增效作用,但不能 与氯酚类药剂共同使用。投加苯扎氯铵后循环水中因剥离而出现污物,应及时滤 除或捞出,以免泡沫消失后沉积。 苯扎氯铵切勿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聚丙烯酸、水解聚马等混用。 六、包装与贮存: 苯扎氯铵使用塑料桶包装,每桶25kg或200 kg。苯扎氯铵贮于室内阴凉通风处,贮存期为一年。

室内空气中苯的测定

附录F 室内空气中苯的测定 F.0.1 空气中苯应用活性炭管进行采集,然后经热解吸,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 F.0.2 仪器及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恒流采样器:在采样过程中流量应稳定,流量范围应包含0.5L/min,并且当流量为0.5L/min时,应能克服5kP a~10kP a的阻力,此时用皂膜流量计校准流量,相对偏差不应大于±5%。 2 热解吸装置:能对吸附管进行热解吸,解吸温度、载气流速可测。 3 配备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 4 毛细管柱或填充柱:毛细管柱长度应为30m~50m的石英柱,内径应为0.53mm或0.32mm,内涂覆二甲基聚硅氧烷或其他非极性材料。填充柱长2m,内径4mm不锈钢柱,内填充聚乙二醇6000~6201担体(5︰1000)固定相。 5 容量为1μL、10μL的注射器若干个。 F.0.3 试剂和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活性炭吸附管应为内装100mg椰子壳活性炭吸附剂的玻璃管或内壁光滑的不锈钢管。使用前应通氮气加热活化,活化温度为300℃~350℃,活化时间不应少于10min,活化至无杂质峰为止;当流量为0.5L/min时,阻力应在5kP a~10 kP a之间。 2 苯标准溶液或苯标准气体。 3 载气应为氮气,纯度不应小于99.99%。 F.0.4 采样注意事项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应在采样地点打开吸附管,与空气采样器入气口垂直连接,调节流量在0.5L/min的范围内,应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系统的流量,采集约10L空气,应记录采样时间、采样流量、温度和大气压。 2 采样后,取下吸附管,应密封吸附管的两端,做好标识,放入可密封的金属或玻璃容器中,样品可保存5d. 3 采集室外空气空白样品时,应与采集室内空气样品同步进行,地点宜选择在室外上风向处。 F.0.5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可选用以下推荐值,也可根据实验室条件选定其他最佳分析条件: 1 填充柱温度为90℃或毛细管柱温度为60℃; 2 检测室温度为150℃; 3 汽化室温度为150℃; 4 载气为氮气。 F.0.6 气相色谱分析配制标准系列方法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气体外标法配制标准系列方法:应分别准确抽取浓度约1mg/m3的标准气体100mL、200mL、400mL、1L、2L通过吸附管,然后用热解吸气相色谱法分析吸

人血免疫球蛋白中甘氨酸含量测定法

人血免疫球蛋白中甘氨酸含量测定法(新增) 本法系依据过量的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氨基甲酸酯(AQC)在一定条件下和氨基酸形成稳定的衍生产物(柱前衍生),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衍生产物,根据衍生产物的含量计算甘氨酸含量。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III B)测定 色谱条件和系统适应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基质的C18反相色谱柱,颗粒度4μm,内径3.9mm,柱长150mm;柱温为37℃;以140mmol/L乙酸钠、17mmol/L 三乙胺pH 5.65、1μg/mlEDTA二钠盐为流动相A液,以100%乙腈为流动相B液,以纯水为流动相C液,流速为每分钟1.0ml,梯度洗脱32分钟(见梯度表),检测波长为248nm。甘氨酸与相邻色谱峰之间分离度应≥1.5;拖尾因子(T)为0.95~1.40之间(甘氨酸和α-氨基丁酸峰)。重复性RSD≤2.0%(甘氨酸对照品峰面积测量值)。 内标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α-氨基丁酸对照品4.0g, 加超纯水至100ml定容。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1)精密称取甘氨酸标准2.5g加超纯水至100ml定容。(2)精密量取(1)项氨基酸标准溶液1.0ml,加9.0ml 1.5%磺基水扬酸,混匀静置2小时以上3000rpm离心10分钟,留取上清备用。①分别精密量取上清液50μl、100μl、125μl、150μl、200μl,置10ml容量瓶中,用纯水定容。②分别精密量取①项中各甘氨酸标准溶液0.1 ml,加0.4ml纯水,加内标0.02ml混匀备用。精密量取(2)②项甘氨酸标准溶液10μl放入衍生管中加70μl硼酸缓冲液(pH8~10)涡旋混和并加入20μl AQC衍生剂涡旋混和15秒,备用。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0ml,加9.0ml 1.5%磺基水扬酸,混匀静置2小时以上3000rpm离心10分钟,留取上清备用。(1)精密量取离心上清液1.0ml,置10ml容量瓶中,用纯水定容。(2)精密量取(1)项中供试品溶液0.1 ml,加0.4ml纯水,加内标0.02ml混匀备用。精密量取(2)项供试品溶液10μl放入衍生管中加70μl硼酸缓冲液涡旋混和并加入20μl AQC衍生剂涡旋混和15秒, 备用。 测定法精密量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32分钟。进样量为10μl。按内标法计算。 梯度表 1

空气中苯系物的测定 方法验证

方法验证报告 检测项目:空气中苯系物的测定 使用标准:HJ 584-2010 《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仪器设备:气相色谱仪 1 操作 (1)分析条件 色谱柱:RTX,60mx×0.32mm×1μm 柱箱温度:70℃保持5分钟,以5℃/min速率升温到120℃保持2min;柱流量:2 ml/min;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80℃;尾吹气流量:48 ml/min;空气流量:350 ml/min。(2)试剂配制 二硫化碳:分析纯,经色谱鉴定无干扰峰。 标准储备液:苯系物编号为BWT900516-1000-E(浓度定值1000±20μg/ml)的有证标准物质用二硫化碳稀释10倍得到100μg/ml标准储备液。 (3)校准曲线绘制: 分别取适量的标准储备液,稀释到1.00ml的二硫化碳中,配制质量浓度依次为1.0、2.0、3.0、4.0和5.0μg/ml的校准系列。分别取标准系列溶液1.0μl注射到气相色谱仪进样口。根据各目标组分质量和响应值绘制标准曲线。 (4)加标回收 在活性炭采样管中注入一定量标准储备液,放置半小时。然后将活性炭采样管中A段和B段取出,分别放入磨口具塞试管中,每个试管中各加入1.00ml二硫化碳密闭,轻轻振动,在室温下解吸1h后,待测。 2 方法检出限 进一针1.0μg/ml的标准使用液,在目标峰附近选取一段比较平稳的基线,根据公式MDL=3S/N再通过单点校正,得出方法检出限为1.4×10-3mg/m3<1.5×10-3 mg/m3,符合标准要求。 3 七种苯系物的准确度与精密度 3.1 苯的准确度与精密度 苯标准曲线表 标准曲线绘制 曲线标号 1 2 3 4 5 浓度(μg/ml) 1.0 2.0 3.0 4.0 5.0 响应值(pA*s) 2.12 4.54 7.15 9.77 12.41 校准方程y=bx+a Y=0.2119+0.3873X 相关系数R20.9997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四种阴离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d2985910.html,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四种阴离子 作者:刘松欢林仰锋 来源:《南北桥》2017年第24期 【摘要】目的通过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四种阴离子。方法 ICS-900型离子色谱仪(美国DIONEX),选用Ionpac AS19分离柱,Ionpac AG22保护柱,流速1.0mL/min,流速等度。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分离效果好,重现性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关键词】离子色谱法阴离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4.204 前言 近年来饮用水标准不断提高,离子色谱法(Ion Chromatography )是美国人SMALL1972 年发明的,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一种,是主要用来分离极性和部分弱极性化合物的一种分离技术,是色谱技术在离子型物质检测领域的一种突破[1]。本文采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高效、快速新型分离技术离子色谱法,来测定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常规必检项目: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硫酸根这四种阴离子。 一、原理与材料 1.1 原理 根据分离柱对各种阴离子的亲和力不同,从而使样品中各种待测阴离子随淋洗液进入离子交换系统之后分离开来,已分离的阴离子流经阳离子交换柱或抑制器系统转换成具高电导度的强酸,淋洗液则转变为弱电导度的碳酸。电导检测器测量电导率之后以相对保留时間定性,峰面积定量[2]。 1.2 仪器 ICS-900型离子色谱仪(美国DIONEX); 淋洗液自动发生器(KOH); AERS 300 4mm阴离子抑制器; 分离柱:Ionpac Dionex AS19;

离子色谱法快速测定草甘膦水剂中胺类阳离子概要

离子色谱法快速测定草甘膦水剂中胺类阳离子 摘要: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中的胺类阳离子的离子色谱方法。采用瑞士万通861离子色谱仪,Metrosep C 4 150色谱柱、电导检测器,对草甘膦水剂中的铵根、异丙胺、二甲胺等阳离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低于 1.07%,加标回收率为97.2%~101.0%,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 关键词:离子色谱法;草甘膦;异丙胺 引言 草甘膦(glyphosate)学名N-(邻酰基甲基)甘氨酸,是一种灭生性慢性内吸有机磷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毒、广谱性的特点。由于草甘膦本身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将草甘膦酸配制成水溶性的盐类,其中草甘膦异丙胺盐、草甘膦铵盐、草甘膦钾盐和草甘膦钠盐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草甘膦盐[1-3]。 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无机阳离子一般需经衍生,操作繁琐、耗时。离子色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的特点,为实现多组分同时分离定量提供了可能,并使其能广泛用于食品、酒类、环境等样品中的离子及胺类的分析。本文以硝酸、吡啶二羧酸和丙酮混合溶液A作淋洗液,乙腈为有机改进剂,建立了一种快速检定草甘膦中的胺类阳离子的离子色谱法,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 1实验部分 1.1仪器和试剂 离子色谱仪(瑞士万通,861 Advanced Compact IC):配有电导检测器、低脉冲串联式双活塞往复泵、IC Net 2.3工作站;标准样品(浙江新安化工提供)。 1.2色谱试验条件 色谱柱:Metrosep C 4 150色谱柱 淋洗液:1.7mM HNO3+0.7mM 吡啶二羧酸+3% 丙酮 进样体积:20μL;流速:0.9 ml/min 1.3样品处理方案 取适量草甘膦水剂样品,分别用纯水稀释100倍、1000倍、10000倍后直接过超滤单元,自动进样。 1.4标准溶液的配制 依据表1配制标准溶液表

甘氨酸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建立甘氨酸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范操作。 2. 范围 适用于甘氨酸的检验。 3. 依据: 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 4. 职责 4.1 起草:QC 审核:质量保证部负责人批准人:质量管理负责人。 4.2QC实施本规程。 4.3QA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5. 内容 5.1 性状 本品为白色至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甜。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或乙醚中几乎不溶。 5.2 鉴别 5.2.1 鉴别(1) 5.2.1.1 试液及仪器 一般实验仪器。 5.2.1.2 分析步骤 取本品与甘氨酸对照品各适量,分别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丙醇-氨水(7:3)为展开剂,展开约10cm,晾干,在80℃干燥30分钟,喷以茚三酮的正丙醇溶液(1→100),在105℃加热至斑点出现,立即检视。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应与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相同。 5.2.2 鉴别(2)

5.2.2.1 试液及仪器 一般实验仪器和红外可见分光光度仪。 5.2.2.2 分析步骤 用红外分光光度仪检测,采用压片法,取残渣约1~1.5mg,置玛瑙研钵中,加入干燥的 溴化钾或氯化钾细粉约200~300mg(与供试品的比约为200:1)作为分散剂,充分研磨混匀,置于直径为13mm的药片模具中,使铺展均匀,抽真空约2min,加压至(0.8×106)kPa(约8~10T/㎝2),保持压力2min,撤去压力并放弃后取出制成的供试片,目视检测,片子应呈透明状,其中样品分布应均匀,并无明显的颗粒状样品。亦可采用其他直径的压膜制片,样品与分散剂的用量需相应调整以制得浓度适合的片子。测定。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929图)一致。 5.3 检查 5.3.1 酸度 5.3.1.1 试液及仪器 一般实验仪器。 5.3.1.2 分析步骤 取本品1.0g,加水20ml溶解后,依法测定(附录Ⅵ H),pH值应为5.6~6.6。 5.3.2 溶液的透光率 5.3.2.1 试液及仪器 一般实验仪器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 5.3.2.2 分析步骤 取本品1.0g,加水20ml溶解后,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测定时,以配制供试品溶液的同批溶剂为空白校零,采用1 c m的石英吸收池,在430nm波长处测定透光率,不得低于98.0%。 5.3.3 氯化物 5.3.3.1 试液及仪器 一般实验仪器。 稀硝酸:取確酸105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本液含HN03 应为9.5%~10.5%。 硝酸银试液:即硝酸银滴定液。 5.3.3.2 分析步骤 取本品1.0g,加水溶解使成25ml,再加稀硝酸10ml;溶液如不澄清,应滤过;置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40ml,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另取7.0ml标准氯化钠溶液〔称取

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 作业指导书

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 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GB/T14677-1993、 GB11890-89) 分析方法: GB14677-93 、GB11890-89 1概述 本方法选用SE-30毛细管柱,用二硫化碳萃取样品中的苯系物,用FID检测, 能同时检测样品中7种苯系物。 1.1分析对象、范围 本方法分析工业废水、地表水、废气中的苯系物,测定范围0.05mg/L~12mg/L 。 1.2 方法依据 本方法参照水质苯系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11890-89 及<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EPA 8010法。 1.3检出限 水样测定检出限0.05mg/L,气样测定检出限0.004mg/m3~0.010mg/m3。 1.4存在和干扰 1.4.1二硫化碳中若有苯系物检出,应做硝化提纯处理; 1.4.2如萃取过程中产生乳化形象,可在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破乳; 1.4.3样品采集后应尽快分析,如不能及时分析,可在4℃冰箱内保存,不得超

过14天。 1.5仪器设备简介 GC-14A气相色谱仪,具FID检测器; 2.气样的前处理方法 用沙轮将采样管割开,采样管中的活性碳倒入具塞试管,加入2mL二硫化碳,振荡2min,放置20min,进样分析。 3样品净化 如水样中有悬浮物,样品应进行过滤。 4数据检测 4.1具体材料 4.1.1载气:氮气,纯度 99.9% ; 4.1.2燃气: 氢气; 4.1.3助燃气: 空气; 4.1.4 色谱柱 SE-30毛细管柱 4.2试剂 4.2.1二硫化碳 使用分析纯二硫化碳,如二硫化碳中有苯系物检出,应做硝化提纯处理,具体方法是:在1000mL吸滤瓶中加入200mL二硫化碳,加入50mL浓硫酸,置电磁搅拌器上,另取盛有50mL浓硝酸的分液漏斗置于吸滤瓶口,打开电磁搅拌器,抽真空升温至45℃,从分液漏斗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静止5min,如此交替进行30min,将溶液转移到500mL分液漏斗中,水洗。 4.2.2无水硫酸钠 350℃加热4小时,冷却后放在干燥器中保存。 4.3仪器操作条件 苯系物测定的仪器操作条件: 进样器温度: 120℃检测器温度:150℃柱温:65-150℃ 氮气流量:30mL/min 空气流量: 400mL/min 氢气流量:40mL/min 4.4样品分析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的阴离子

实验五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的阴离子 环境工程李婷婷2110921109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离子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2、掌握离子色谱法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离子色谱(Ion Chromatography,IC)是色谱法的一个分支,离子色谱法(IC)是利用被分离物质在离子交换树脂(固定相)上交换能力的不同,从而连续对共存多种阴离子或阳离子进行分离、定性和定量的方法。 阴阳离子的交换方程可以表示为: 阴离子交换:R+Y-+X-=R+X-+Y- 阳离子交换:R-Y++X+=R-X++Y+ 其中:R+,R-为固定相上的离子交换基团; Y+,Y-为可交换的平衡离子,例如H+,Na+或OH-,Cl-; X+ ,X-为组分离子。 如下图所示:

IC仪器主要测定流程:

测定步骤: (1)进样:水样待测离子首先与分离柱的离子交换树脂之间直接进行离子交换(即被保留在分离柱上); (2)淋洗:如用NaOH作淋洗液分析样品中的F-、Cl-和SO42-等,保留在分离柱上的阴离子即被淋洗液中的OH-基置换并从分离柱上被洗脱。对树脂亲和力弱的待分析离子(如F-)则先于对树脂亲和力强的待分析离子(如 SO42- )被依次洗脱; (3)阻留:淋出液经过抑制柱,将来自淋洗液的背景电导抑制到最小(即去除NaOH),这样当待测离子离开抑制柱进入电导池时就有较大的可准确测量的电导信号。 (4)测定:根据依次进入电导检测器的待测离子电导率差异,可进行定量测定。 三、实验步骤 1、过滤:用0.45μm过滤膜过滤。 目的是:去除样品中所包含的,有可能损坏仪器或者影响色谱柱/抑制器性能的成分——有机大分子;去除有可能干扰目标离子测定的成分。 2、进样: 手动进样。用针管吸取1mL水样推进进样口。 注意:水样不要交叉污染,清洗针管 3、分析水样: 自动分析水中的氟离子、氯离子、硝酸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

苯扎氯铵

苯扎氯铵 běnzhālǜǎn Benzalkonium Chloride 本品为氯化二甲基苄基烃铵的混合物。按无水物计算,含烃铵盐(C22H40CIN)应为 95.0%~105.0%。 This product is the mixture of dimethyl benzyl ammonium chloride. Calculation by anhydrous, the C22H40CIN content shall be 95.0%~105.0%. 【性状】本品为白色蜡状固体或黄色胶状体;水溶液显中性或弱碱性反应,振摇时产生多量泡沫。 本品在水或乙醇中极易溶解,在乙醚中微溶。 Shape and properties: This product is a white waxy solid or yellow jelly; water solution is neutral or weak alkaline reaction, when shaking, a lot of foam will produce. This product is easy to dissolve in water or ethanol, slightly soluble in ether. 【鉴别】(1) 取本品约0.2g,加硫酸1ml 使溶解,加硝酸钠0.1g,置水浴上加热 5 分钟,放冷,加水10ml与锌粉0.5g,置水浴上温热5 分钟,取上清液2ml,加5%亚硝酸钠溶液1ml ,置冰水中冷却,再加碱性β-萘酚试液3ml ,即显猩红色。 (2)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0.5m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测定,在 257nm,262nm及269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3)(3) 取本品1 %水溶液10ml,加稀硝酸0.5ml ,即发生白色沉淀,滤过,沉淀能在 乙醇中溶解,滤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附录Ⅲ)。 Identification: (1)Taking this product about 0.2g, with 1ml of sulfuric acid dissolving, adding sodium nitrate 0.1g, heating on the water bath for 5 minutes, adding 10ml and zinc powder 0.5g, water bath for 5 minutes, take the supernatant 2ml, adding 5% sodium nitrite solution 1ml, cooling in water, add alkaline naphthol solution 3ml, then scarlet will show. (2)Take this product, add water to make a solution containing 0.5mg per 1ml, according to th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Appendix IV A), at 257nm, 262nm and 269nm at the wavelength of maximum absorption. (3)Take this product 1% aqueous solution 10ml, add dilute nitric acid 0.5ml, that is, white precipitate, filtration, precipitation can be dissolved in ethanol, the reaction of chloride in the filtrate (Appendix III). 【检查】 酸碱度:取本品0.5g,加水50ml使溶解,加溴甲酚紫溶液(取溴甲酚紫50mg,加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0.92ml与乙醇20ml使溶解,加水稀释至100ml)0.1ml,若溶液显黄色,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若溶液显蓝紫色,用盐酸滴定液(0.1mol/L)滴定,消耗的滴定液均不得过0.1ml。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1.0g,加新沸放冷的水100ml使溶解,溶液应澄清无色; 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附录Ⅸ B)比较,不得更浓;如显色,与黄色2号标准比色液(附录Ⅸ A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深。 水不溶物:取本品1.0g,加水10ml溶解后,不得显浑浊,不得有不溶物。 氨化合物:取本品0.1g,加水5ml溶解后,加氢氧化钠试液3ml,加热煮沸,不得发生氨臭。 水分: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Ⅷ M第一法A)测定,含水分不得过10.0%。

甘氨酸含量测定和甲硫氨酸含量测定

甘氨酸含量测定 甲硫氨酸含量测定 一、方法原理 根据《中国药典》甘氨酸含量测定:取本品约70mg,精密称定,加无水甲酸1.5ml使溶解,加冰醋酸50ml,照电位滴定法,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7.507mg的甘氨酸。 甘氨酸含量:药典2010版二部86页 二、实验仪器及推荐配置 雷磁自动电位滴定仪 231-01 pH玻璃电极217-01甘汞参比电极 三、实验试剂 1、滴定液:0.1mol/L高氯酸溶液配制 取无水冰醋酸(按含水量计算,每1g水加醋酐 5.22ml)750ml,加入高氯酸(70%-72%)8.5ml,摇匀,在室温下缓缓滴加醋酐23ml,边加边摇,加完后摇匀,放冷,加无水冰醋酸适量使成1000ml,摇匀,放置24小时。 2、基准纯邻苯二甲酸氢钾:在105℃干燥至恒重 3、样品 四、样品分析及结果计算 1、标定 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16g,精密称定,加无水冰醋酸20ml使溶解。在自动电位滴定仪上滴定至终点,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按下列公式计算 C HClO4=0.1(m邻苯二甲酸氢钾/0.02042)/V HClO4 0.1 –高氯酸标准溶液理论浓度(mol/L) C HClO4–高氯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V HClO4 - 滴定至终点时消耗高氯酸的体积(ml) m邻苯二甲酸氢钾- 称取的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g) 0.02042 - 与1.00ml高氯酸标准溶液[c(HClO4)0.1mol/L]相当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2、样品分析 取样品约70mg,精密称定,加无水甲酸1.5ml使溶解,加冰醋酸50ml,在雷磁

苯及苯系物

急性苯及苯系物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苯及其同系物(苯系物)统称为芳香烃。急性苯及苯系物中毒是短期内接触较大量苯或苯系物后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 概述 苯为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微溶于水,可与乙醇、乙醚、丙酮、汽油和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苯属中等毒类化合物,人在24000mg/m3浓度下接触30min有生命危险。甲苯、二甲苯、乙苯等苯系物大多为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难溶于水,可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毒性大多为低毒(附件1)。 苯及苯系物可经过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黏膜进入体内,其中呼吸道吸收是群体性中毒事件的主要接触途径。接触苯及苯系物的常见机会有:作为稀释剂、萃取剂和溶剂,用于油漆、喷漆、油墨、树脂、人造革和粘胶等作业场所;苯及苯系物的生产和运输;作为化工原料,用于制造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香料、药物、农药、树脂等作业场所,等等。 2 中毒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2.1现场处置人员的个体防护 现场救援时首先要确保工作人员安全,同时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减少公众健康受到进一步伤害。现场救援和调查工作要求必须2人以上协同进行,并配带通讯设备。进入苯及苯系物生产、储存等事故现场时,如现场有中毒死亡病人或空气苯浓度超过9800 mg/m3(甲苯浓度超过7700 mg/m3,二甲苯浓度超过4400mg/m3),必须穿戴A级防护服和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如空气苯浓度在10mg/m3~9800mg/m3(甲苯浓度在100mg/m3~7700 mg/m3,二甲苯浓度在100mg/m3~

4400mg/m3),须选用可防含A类气体和至少P2级别颗粒物的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参见GB 2890-2009),并穿戴C级以上防护服、化学防护手套和化学防护靴;中毒事件现场已经开放通风,且空气苯浓度在50mg/m3以下,一般不需要穿戴个体防护装备。现场处置人员调查和处理经口中毒事件时,一般不必穿戴个体防护装备。 现场救援人员清洗大面积皮肤污染的苯及苯系物中毒病人时,应选用可防含A类气体和至少P2级别颗粒物的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并穿戴C级以上防护服、化学防护手套和化学防护靴。 医疗救护人员在现场救治点救治中毒病人时,一般不必穿戴个体防护装备。 2.2中毒事件的调查 调查人员应先了解中毒事件的概况,然后对事件相关场所和人员进行调查,并就事件现场控制措施(如关闭生产场所等)、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等向事件指挥部提出建议。 2.2.1中毒事件相关场所的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涉及生产工艺流程、环境状况、通风措施、防护条件、人员接触情况等,并尽早采集相关场所的空气样品,有条件可进行现场快速检测。 2.2.2中毒事件相关人员的调查 调查对象应包括中毒病人、目击证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如生产人员、采购人员、运输人员以及医疗救援人员等)。调查内容包括接触时间、接触物质、接触人数、中毒人数、中毒的主要症状、中毒事故的进展情况、已经采取的紧急措施等。同时,向临床救治单位进一步了解相关资料(如抢救过程、临床治疗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对现场调查的资料作好记录,进行现场拍照、录音等。取证材料要有被调查人的签字。

离子色谱法测水中阴离子

离子色谱法测水中阴离子 指导老师:郭文英 实验人:王壮 同组实验:余晓波 实验时间:2016.3.21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离子色谱法分析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常见阴离子的测定方法。 3. 掌握离子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离子色谱法中使用的固定相是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上分布有固定的带电荷的基团和能离解的离子。当样品加入离子交换树脂后,用适当的溶液洗脱,样品离子即与树脂上能离解的离子进行交换,并且连续进行可逆交换分配,最后达到 平衡。不同阴离子(32,,,F Cl NO NO ---- 等)与阴离子树脂之间亲和力不同,其在 交换柱上的保留时间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根据离子色谱峰的峰高或峰面积可对样品中的阴离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离子色谱法应用电导检测器。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离子色谱仪;阴离子分析色谱柱;阴离子分析色谱保护柱;超声波发生器;真空过滤装置;注射器 试剂:20ppm 、30ppm 、40ppm 、50ppm Cl -和3NO -标准溶液、未知样。 五.实验内容 1. 打开电脑,打开power ,后打开IC 软件,等power 灯不闪后,就可以使用了。 2. 按下列条件设置仪器参数:淋洗液流量为0.8mL/min ;数据采集时间为10min ,设置完后扫基线。 3. 阴离子的定性分析:分别吸取0.5mL 各浓度的标准溶液,进样,记录保留时间 4. 测定未知水样。取0.5mL 未知样按同样实验进样,记录保留时间。

表1. 不同浓度F-保留时间和出峰面积 表2.不同浓度Cl-保留时间和出峰面积 表3. 不同浓度 NO-保留时间和出峰面积 3 对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所测得的保留时间和出峰面积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2005《中国药典》氧氟沙星含量测定采用滴定法,氧氟沙星片采用

2005《中国药典》氧氟沙星含量测定采用滴定法,氧氟沙星片采用H P L C法。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醋酸铵高氯酸钠溶液(取醋酸铵 4.0g和高氯酸钠7.0g,加水1300m l使溶解,用磷酸调节p H值至 2.2)-乙腈(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4n m。氧氟沙星胶囊、氧氟沙星眼膏等制剂含量测定试验条件同氧氟沙星。文献报道的方法:氧氟沙星胶囊:莫慧贞等用H P L C法测定氧氟沙星胶囊中氧氟沙星的含量。仪器:W a t e r s高效液相色谱仪。D i a m o n s i l(钻石) H P L C色谱柱(C18, 150×4.6m m, 5μm) (迪马公司);流动相:0.05m o l/L枸橼酸-乙腈(79:21)用三乙胺调节p H值至 4.0;流速:1.2m l;检测波长293n m。傅晓航用H P L C法测定氧氟沙星胶囊中氧氟沙星的含量。仪器:A g i l e n t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柱:A g i l e n t E c l i p s e X D B C8柱(250m m×4.6 m m i. d., 5μm);保护柱:L a b A l l i a n c e C8柱(10m m×4.6m m i.d,5μm);流动相:乙腈-水(体积比为25:75,含20.0m m o l/L 磷酸二氢钾及体积分数为0.2%的三乙胺,用体积分数为0.2%的磷酸溶液调至p H=5.50);流速为 1.0m L/m i n;紫外检测波长:293n m;柱温:室温。氧氟沙星注射液:林慧菁等用H P L C法测定氧氟沙星注射液的含量。以0.05m o l/L枸橼酸溶液-乙腈(体积比79:21)(用三乙胺调节p H值至 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3n m。氧氟沙星滴眼液:贾淑杰等用R P- H P L C法测定复方氧氟沙星滴眼液中氧氟沙星的含量。仪器:L C-10A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S h i m-P a c k v p-O D S (4.6m m×250m m,5μm);流动相为枸橼酸(0.05m l/L)-乙腈-醋酸铵(0.5m o l/L)–0.3%磷酸(78:22:1:3);流速为 1.0m l/m i n;检测波长为293n m。景艳萍用H P L C法测定氧氟沙星滴眼液中氧氟沙星的含量。仪器:岛津L C-6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北京迪马公司O D S-3柱(5μm,4.6m m×250m m);流动相为0.05m o l/L枸橼酸-乙腈(79:21)(用三乙胺调节至p H4.0);流速约为 1.0m l/m i n;紫外检测波长294n m。陈秋芬等用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氧氟沙星滴眼液中苯扎氯铵的含量。仪器:Wa t e r s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K r o m a s i l C18 (4.6m m×150m m,5 m);流动相为0.02m o l/L庚烷磺酸钠溶液(含0.1%三乙胺,用磷酸调至p H 3.45± 0.1)-乙腈(35:65);流速:1.5m l/m i n;柱温:40℃,检测波长:210n m。氧氟沙星滴耳液:路伟等用H P L C法测定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的含量。仪器: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 Z o r b a x E c l i p s e X D B -C8 (150 m m×4.6m m,5μm);流动相由甲醇(A)和0.02m o l / L磷酸二氢钾液(含0.5 %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 H值至 4.0,B)组成,并进行梯度洗脱(0m i n~4m i n,A体积分数为28%;4m i n~6m i n,A体积分数线性改变至65%;6m i n~12 m i n,A体积分数线性改变至75 %;12m i n~15m i n,A体积分数线性改变至28%);流速:1.0m l/m i n;柱温:30℃;检测波长:240n m。

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苯的含量

江南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苯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紫外光谱法测定苯的原理及方法。 2、了解TU-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3、学习利用吸收光谱曲线进行化合物鉴定和纯度检查。 二、实验原理 许多有机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在可见光或紫外光区有吸收光谱,各种物质分子有其特征的吸收光谱。吸收光谱的形状和物质的特性有关,可作为定型鉴定的依据,而在某选定的波长下,测量其吸收光度即可对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紫外吸收光谱用于定量分析时,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即A=κbc,式中A为吸光度,κ为摩尔吸收系数,b为液层厚度。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 TU-1901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cm石英比色皿,5ml吸量管,10ml容量瓶。 2、试剂 苯(色谱纯),乙醇(AR、95%),0.1g/L苯标准溶液。 四、实验步骤 1、吸收曲线的绘制 将装有参比溶液和标准试样的比色皿放入光路中,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从波长200-300nm,每隔0.5nm扫描出苯的吸收曲线。指出苯的B吸收带,找出B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2、试样中苯含量的测定 (1)苯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1.0ml、2.0ml、3.0ml、4.0ml、5.0ml0.1g/l的苯标准溶液于5只10ml容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1ml石英比色皿,以乙醇做参比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别测定其吸光度。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苯的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测定乙醇试样中苯的含量准确吸取含苯的试样5ml于10ml容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1cm石英比色皿,以乙醇做参比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试样溶液的吸光度,根据苯标准曲线查的相应的样品浓度。 3、结束工作 (1)实验结束,关闭紫外工作软件、电脑电源。 (2)取出吸收池,清洗晾干放入盒内保存。 (3)清理台面,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五、实验结果 最大吸收波长λmax=254.50nm

1L--色氨酸含量的测定

1L--色氨酸含量的测定 1.1实验仪器与试剂 色氨酸样品,甲醇,STI501液相色谱仪梯度系统,UV501紫外检测器,7725I手动进样阀,N2000色谱工作站,0.03%KH2PO4溶液 1.2HPLC色谱分析条件 流动相为0.03%KH2PO4溶液(A)-甲醇(B),线性梯度淋洗,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76nm。 流动相时间(t/min) 5101520 A(%)80908070 B(%)20102030 1.3标准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色氨酸标准标准品50mg,置100ml容量瓶中,振摇,用流动相溶解到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色氨酸样品适量,同法操作。 1.4标准直线的制作 精密称取色氨酸标准样品适量,分别稀释制成每1ml中含色氨酸50.0、100.0、200.0、400.0、600.0、800.0、1000.0μg的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以色氨酸峰面积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制作回归标准直线。 1.5发酵液中样品中色氨酸含量的测定 取发酵液,稀释配制成约500μg/ml的溶液,摇匀,过滤,取25μl进样,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下测量,记录峰值面积,作图。 2L-精氨酸含量的测定 2.1实验仪器与试剂 L-精氨酸标准样品,乙腈,STI501液相色谱仪梯度系统,UV501紫外检测器,7725I 手动进样阀,N2000色谱工作站,磷酸二氢铵。 PH计,磷酸,

2.2HPLC色谱分析条件 流动相:以磷酸二氢铵溶液(称取磷酸二氢铵1.15g,加水800m溶解后,用磷酸调节pH值至 2.0±0.1,加水稀释至1000ml)-乙腈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淋洗;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06nm;进样量:25μl。 2.3标准直线的制作 精密称取精氨酸标准标准品50mg,置100ml容量瓶中,振摇,用流动相溶解到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色氨酸样品适量,同法操作。精密称取精氨酸标准样品适量,分别稀释制成每1ml中含精氨酸50.0、100.0、200.0、400.0、600.0、800.0、1000.0μg的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以精氨酸峰面积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制作回归标准直线。 2.4发酵液中样品中精氨酸含量的测定 取发酵液,稀释配制成约500μg/ml的溶液,摇匀,过滤,取25μl进样,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下测量,记录峰值面积,作图。 3L-甘氨酸含量的测定 3.1实验仪器和试剂 乙酸铵溶液;乙腈;L-甘氨酸标准样品;STI501液相色谱仪梯度系统,UV501紫外检测器,7725I手动进样阀,N2000色谱工作站。 3.2HPLC色谱分析条件 流动相:A为0.02%mol/L乙酸铵溶液(PH=6.5):B为乙腈,线性梯度淋洗;流速:110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 梯度洗脱表3 流动相时间(t/min) 102030405060 A(%)806040406080 B(%)204060604020 3.3标准直线的制作 方法同2.2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