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施工测量作业任务指导书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任务指导书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任务指导书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武汉至十堰铁路涵洞施工测量。

2 .作业准备

2.1 资料准备

图纸审核、资料收集、放样资料计算审核和报验。

2.2 现场核对

施工前对涵洞中心里程、平面位置、斜交角度、道路及河沟里程、涵长、各点高程、及有关尺寸进行放线核对,如有疑问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2.3 仪器设备配备

标称精度不低于2"、2mm+2ppm的全站仪。

标称精度不低于平面10mm+lppm,高程20mm+lppm的GPSRTK测量系统。

不低于S3光学水准仪。

2.4 测量人员配备

每个作业工区设测量放样小组1个,小组成员4人,其中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工3名。

2.5 测量人员培训

测量人员上岗前均经过培训,主要测量人员应持有汉十高速铁路建设测量工程师业务培训结业证书,持证上岗。

2.6 仪器设备检定和日常检校

所有仪器设备均有法定计量检定证书,并在检定有效期内。

测量仪器在使用前或使用过程中均要进行日常检校。

3.技术要求

涵洞施工前,应先对全线的控制网进行加密,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可根据施工要求采用同级扩展或向下一级发展的方法。加密高程控制测量应启闭于线路水准几点,采用同级扩展的方法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3.1施工加密控制网测量作业的基本要求:

GPS作业技术要求

出自《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表3.1.5-2

3.2 GPS加密施工控制网的精度指标。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出自《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表3.1.5-1

3.3水准测量的精度及限差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所示。

水准测量精度(mm)

出自《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表4.2.1 4. 涵洞施工放样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测量程序

测量准备→地基处理施工放样→基础施工放样→涵身施工放样→涵洞竣工测量。 4.2 测量工艺流程 测量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图

5 .测量要求

5.1 基本测量方法

1)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中整平,初始化后检查仪器设置:气温、气压、棱镜常数;输人(调人)测站点的三维坐标,量取并输人仪器高,输人(调人)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如果后视点上有棱镜,输人棱镜高,可以马上测量后视点的坐标和高程并与已知数据检核。

2)瞄准另一控制点,检查方位角或坐标;在另一已知高程点上竖棱镜或尺子检查仪器的视线高。利用仪器自身计算功能进行计算时,记录员也应进行相应的对算以检核输人数据的正确性。

3)在各待定测站点上架设脚架和棱镜,量取、记录并输人棱镜高,测量、记录待定点的坐标和高程。以上步骤为测站点的测量。

4)在测站点上按步骤1安置全站仪,照准另一立镜测站点检查坐标和高程。

5)全站仪安置完成后在仪器上输人拟放样点坐标,仪器上显示出测站点至放样点的距离和方位角。

6)观测员转动仪器至第一个放样点的方位角,指挥司镜员移动棱镜至仪器视线方向上,测量平距D。

7)计算实测距离D与放样距离D′的差值:△D=D-D′,指挥司镜员在视线上前进或后退△D。

8)重复过程7,直到△D小于放样限差。(非坚硬地面此时可以打桩)

9)检查仪器的方位角值,棱镜气泡严格居中(必要时架设三脚架),再测量一次,若△D小于限差要求,则可精确标定点位。

10)拟放样点定位完成后测量并记录现场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与理论坐标比较检核。确认无误后在标志旁加注记。

11)重复6-10的过程,放样出该测站上的所有待放样点。

12)如果一站不能放样出所有待放样点,可以在另一测站点上设站继续放样,但开始放样前还须检测已放出的23个点位,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

13)全部放样点放样完毕后,随机抽检规定数量的放样点并记录,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值;

14)作业结朿后,观测员检查记录计算资料并签字。

15)测量放样负责人逐一将标注数据与记录结果比对,同时检查点位间的几何尺寸关系及与有关结构边线的相对关系尺寸并记录,以验证标注数据和所放样点位无误。

16)确认准确无误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5.2 地基处理施工放样

基底换填施工放样

1)利用全站仪测出基底换填轮廓和原地面标高,按设计要求确定场地地面标高。

2)按设计要求开挖至换填底面,利用全站仪测量换填地面尺寸和高程,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即可进行换填施工,施工至换填设计高程。

地基处理群桩放样

地基处理群桩包括CFG桩、管桩、碎石桩等。

1)利用全站仪测地基处理群桩的轮廓和原地面标高,按设计要求确定场地地面标高。

2)计算出地基处理控制轴线上桩位坐标,利用全站仪定出控制轴线上桩位,钢尺量出打桩场地边线并标识,用长钢尺拉线测量出桩位,在桩位处用直径8mm的钢钎竖直打入20cm深孔,在孔内灌注石灰水或石灰粉,并在孔内插入小木(竹)桩,方便钻孔过程中钻孔废泥把桩位埋没后查找。

群桩放样示意图

3)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检查无误后交样,桩位放样允许偏差20mm,高程放样误差不大于10mm。

4)地基处理施工完毕后,用水准仪在原地面测出高程控制点以指导破除桩头到设计标高。

5)群桩施工完成后用全站仪检查桩位偏差,水准仪测量高程,检查方法见表。

群桩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

轨道检查仪作业指导书

轨道检查仪作业指导书 轨道检查仪(简称“轨检仪”)是高精度、轻便式、数字化的轨道几何状态的检测系统,为了保证检查工区使用的轨检小车能为所在车间提供准确有效的检查数据,特制定《轨道检查仪线路静态检查作业指导书》。 1、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线路允许速度160km/h及以下普速线路轨道检查仪的作业。 2、引用规范性文件 2.1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2.2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 2.3 《JJG 1090-2013铁路轨道检查仪检定规程》。 3、作业指导目的 3.1 统一对工区的轨检仪日常测量的基本操作规范。 3.2 统一作业测量后基本维护和保养。 3.3 统一建立长效责任到人的监管机制。 4、作业程序流程 ﹙班前安全预想﹚→﹙设置防护﹚→﹙仪器调试及标定﹚→﹙上道作业﹚→﹙作业完毕下道﹚→﹙撤消防护﹚→﹙仪器日常保养﹚→﹙完工分析会﹚→﹙向被检工区发A类病害通知书﹚→﹙数据上报车间﹚。

5、日常测量的基本操作 5.1 轨检仪组成 5.2 轨道检查小车操作人员要求配置 5.2.1 轨道检查小车人员需进行轨检仪理论、实操培训和安全防护培训,培训合格者方可上岗。 5.2.2 轨检仪操作人员应具有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防护人员高中以上),具有必要的电脑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仪器性能状态,熟练掌握轨检仪主要技术指标、操作规程和故障排除方法,同时能胜任线路手工复核检查工作。 5.2.3 作业人员在检查时应认真负责,确保数据准确、检查项目齐全,杜绝漏检、误检和无效检。如发生无效检,检查监控工区必须及时补检,确保任务完成的到位性。

5.3上道 5.3.1 确认轨检仪已正确拼装,并检查轨检仪各个螺丝是否松动。 5.3.2 将轨检仪抬起轻放在轨道上。 5.3.3 检查各测量轮与走行轮是否与轨道正常接触。 5.3.4 轻推轨检仪行走,检查各测量轮、走行轮是否正常工作。 5.4 测量 5.4.1 打开电源,轨检仪系统预热5分钟。 5.4.2 启动笔记本电脑上的Railway Chk软件核实软件的版本及注册信息。 5.4.3 设置Railway Chk软件。核实标准规范设置信息。 5.4.4 核实仪器设置,校准水平零点。 5.4.5 均速推行轨检仪直至终点,保存数据并测量结束。在推行中注意观察仪器的工作状况。进行速度:建议4Km/h左右,最高不超过8km/h,最低不低于2km/h。 5.5 下道 5.5.1 关闭电源。 5.5.2 推压机架的一端,使这端轮系缓慢脱离轨道,并将轨检仪抬出轨道。严禁直接将轨检仪拉出轨道,已防止测量轮损坏。 5.5.3 将轨检仪搬运并平放在平坦的地面上。 5.5.4 卸下数据线、笔记本电脑及推杆。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1

公路桥涵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YLCS—ZW—23—A [工艺标准适用范围] 适用于榆林长盛路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各项目部承建的新建、改扩建的公路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的施工测量放线作业。 [作业条件] 1、工程项目明确。 2、工程位置、工程类型、等级确定, 方案明确。 [操作步骤] 1、 ( 控制网点) 的测设 控制网点就是在工程所在沿线( 测区范围内) 先选测一些有代表性的控制点。连接各点组成测区的测量骨干。在施工准备期间, 必须对控制网点进行识别、确定。 1.1控制网点的布置方法 建立平面控制网点的方法有两种, 即三角网测量和导线测量。 A、三角网, 即在地面上选择一些控制点, 组成互相连接的三角形网状, 称为三角网。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带测量距离较困难的地区, 其测角任务重, 量距工作量较小, 一般应用在小型桥梁及隧

3 其必须有一条基线( 即勘设测定的基线) 为基础进行布设。其计算方法按平面三角学及简易平差方法进行成果计算。 B 、 导线, 即在地面上选定的控制点, 组成连续的折线或多边形, 构成导线。其适用于加密控制点和小范围的独立施工测量, 特别是分布较复杂的建筑地区和障碍物较多的带状地区, 减少测角和平差的工作量, 更适用于全站仪的测量工作, 其布置形式有附全导线、 闭合导线和支导线三种形式。 附合导线: 从一条高级导线出发, 经过一系列转折点, 最后附合到另一个高级导线, 呈伸展状为附合导线, 它适用于带状建筑物的测量、 控制, 公路工程一般采用这种形式( 见下图) 。 闭合导线: 从一个高级导线出发, 经过一些转折点, 最后又回到这一高级导线, 整个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叫闭合导线。它适用于局部地区的测量, 象工厂、 车站、 学校等建筑区( 见下图) 。

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XXXX铁路XXXXXX标无砟轨道工程 编号: CPⅢ网布设测量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20XX年X月X日发布 20XX年X月X日实施

CPⅢ网布设测量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应XXXX铁路XXXX-X标CPⅢ网布设、测量工作。 2 作业准备 2.1 前期准备 无砟轨道对线下基础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CPⅢ控制网测量应在线下工程沉降变形满足且通过沉降评估后开展;收集设计院的CPⅠ、CP Ⅱ及二等水准控制网的贯通复测成果资料,完成对设计所交CPⅠ、CPⅡ控制点和水准点的贯通复测成果再进行一次复测。 2.2 编制轨道控制网(CPⅢ)布设技术方案 根据现场区段CPⅠ、CPⅡ及二等水准控制网布设具体情况及线下工程已经竣工验收合格工程特点,编制轨道控制网(CPⅢ)布设技术方案,并报贵广公司进行审批。 2.3 仪器配置 ⑴标称精度不低于1″、1mm+2ppmm的智能型全站仪(具有自动搜索、自动照准、自动观测、自动记录功能)。 ⑵不低于DS05级的精密电子水准仪。 2.4 测量人员配备 每一个CPⅢ控制网布设区段设精测小组1个,每个小组成员8人,其中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技术人员1名,测量工6名。 2.5 测量人员培训

测量人员素质高,上岗前均经过培训,主要测量人员要持有贵广公司组织的CPⅢ测量数据采集与平差处理培训结业证书,持证上岗。 2.6仪器设备检定和日常检校 ⑴所有测量仪器、设备均有法定计量检定证书,并在有效期内。 ⑵测量仪器有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均要进行检校。 3 主要技术要求 ⑴《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09) ⑵铁建设[2009]196 号《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 ⑶铁道部关于印发《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工程基桩控制网(CPⅢ)测量管理工作办法》的通知(铁建设[2008]80 号) ⑷《客运专线几何状态测量仪技术暂行规定》(科技基[2008]86号) ⑸《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 ⑹《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⑺《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⑻贵广铁路设计文件及铁道部相关规定 4 测量程序及工艺流程 4.1 测量程序 测量准备CPⅢ轨道控制网布设CPⅢ轨道控制测量CPⅢ轨道控制复测与维护 4.2 测量工艺流程

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为规范本工程涵洞施工操作规程,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特制定此指导书,请各施工队伍严格遵照执行。 一、涵洞工程施工顺序: 准备工作T开挖基坑T建造基础(灌筑混凝土、浆砌片石)T建造涵身(灌筑混凝土) T灌筑出入口T安装盖板T制作防水层及保护层T装修沉降缝。 二、涵洞施工工艺: 1、准备工作: ( 1) 技术准备: 由技术人员准确测定涵位护桩,引设临时水准点,下发交底到各施工队伍,进行桩位交接,并形成纪要双方签字有效,交桩后必须妥善保管。 ( 2)施工准备: 清除场内农作物及草皮、树根等障碍物,排放场地内积水,并做好地表水的引排工作,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与施工便道互不干扰。尽量少占用或租用土地,临时工棚及设施应力求符合劳动保护,技术安全和防火规范的要求。 2、基坑开挖 ( 1)基坑坡度: 根据土质情况及基坑开挖方法而定,开挖深度小土质较好的地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边坡可适当放陡。土质较差的地段按1:1.5 或1:2.0 的坡度放坡开挖。 2)基坑宽度: 有水基坑一般比涵基础或基底垫层尺寸每边放同时

保证人工无水基坑或岩石基底可与基础尺寸同宽,,0.3~0.5m 宽作业空间。 (3)运土与弃土: 弃土应划定范围,弃土堆破脚应离开基坑上口边缘至少1m 以上,以免影响坑壁坍塌伤人,同时应事先考虑好圬工材料的进出道路,避免被弃土堵塞,基坑上游有可能被雨水冲刷之处不宜堆置弃土。 (4)基坑标高必须按照设计标高(包括预留拱度)严格控制,一切松散浮土必须清除,若有局部超挖之处,禁止用松土填补。可在铺座灰时,以砂浆找平,如基底不够密实,可进行原地面打夯或填一层碎卵石。(5)基坑开挖后如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随时与项目技术室联系,基坑开挖成型后顺通知技术人员检查,经技术室、安质人员、驻地监理工程师检查签字后方能下基。 3、主体施工(采用涵洞常规方法): (1)基坑经检查合格后,应立即进行基础砌筑、垫层施工及底板模板安装及钢筋的弯制、绑扎(两涵节间按设计要求进行沉降缝木板的设置)。 (2)模板安装、钢筋绑扎结束后,应通知技术检查,经技术、安质检、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施工。 (3)混凝土施工前,应先清理地基面杂物,作好防、排水措施,对干燥的岩石面应用水冲洗,混凝土垫层面应洒水湿润,但其表面不得积水。 模板采用拼装钢模涵身主体分底板和边墙及顶板两次浇注,)4(.板,钢脚手架支撑,顶板底模采用压塑板增强混凝土外表美观性,

试验检测中心作业指导书

试验检测人员配置要求 1.本中心的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及质量检测管理人员应熟悉国家、部门、地 方关于产品质量检测方面的政策法令、法规、规定;熟悉工程技术标准;熟悉抽样理论,能熟练地应用各类抽样标准,确定其样本大小;具备编制审定检测实施细则、审查检测报告的能力;熟悉掌握检测质量控制理论,具有对检测工作进行诊断的能力;熟悉国内外工程质量的检测方法、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国内外检测仪器设备的信息;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2.本中心的技术负责人要对整个中心的技术工作全部负责,应有工程师以上职 称,精通所管辖的业务,在业务上应该有较高的水平,并具有十年以上专业工作的经验;另外,由于技术负责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检测工作的质量,因此,当技术负责人变动时,应检查在技术负责人变动后中心的工作水平。 3.质量负责人协助技术负责人对整个中心的全部检测工作的质量负责,在技术负 责人不在时代行其职权;质量负责人不一定要求精通所管辖的每一项具体工作但必须熟悉本单位的主要业务,并且有一定的质量管理方面的知识;质量负责人必须是中心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这有助于质量工作中的有关决定能够得到贯彻执行。 4.中心的人员应按所进行的业务范围进行配置,各类工程技术人员不得低于 70%。各业务岗位的配置应与所从事的检测项目相匹配,重要的检测项目应有两人,每人可兼作几个项目。 5.检测人员应熟悉检测任务,了解被测对象和所用仪器设备的性能。检测人员必 须经过考核合格,取得上岗操作证后,才上岗操作。检测人员应掌握所从事检测项目的有关技术标准,了解本领域国内外测试技术、检测仪器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具备制定检测大纲、采用国内外最新技术进行检测工作的能力。检测人员应了解误差理论数理统计方面的知识,能独立进行数据处理工作。检测人员应对检测工作、数据处理工作持严肃的态度,以数据说话,不受行政或其它方面影响和干扰。

支柱装配测量计算施工作业指导书

支柱装配测量计算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怀邵衡铁路支柱装配测量计算。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熟悉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技术人员学习设计图纸和相关设计文件,熟练掌握国家规范和技术标准;施工前制定当天施工计划,制定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尤其是重点工序须重点学习,反复研究;各施工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1)组建专业测量组,负责支柱装配测量计算; (2)支柱整正已符合技术标准; (3)附加线架设完成; (4)承力索高度测量应在承力索安装固定到位,接触线架设后进行。 3 技术要求 (1)支柱装配测量应在附加悬挂架设完成后,按照支柱装配测量数据表所列项目逐一测量:①支柱倾斜度宜采用经纬仪测量;②现场实测线路曲线外轨超高应精确到mm; (2)腕臂底座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基础标高偏差情况选择预留孔安装位置,允许偏差±50mm;已有孔位不能满足要求,需在预定支柱时,单独确定支柱孔位及柱高。对于侧面限界偏小支柱及正线曲内正定位支柱,需通过软件验证调整底座安装位置(考虑下底座上移100 mm),保证定位环安装位置。为保证定位器的安装和受力符合要求,套管座偏离承力索座的距离通常为300mm,转换柱非支最大可调整到500mm(以安装图为准); (3)支柱装配各部件尺寸应采用支柱装配软件计算,计算值精确到mm; (4)定位装置计算时,需注意侧面限界小于3.1m时曲内正定位、锚段关节转换柱、倒立柱、道岔柱等支柱装配零件位置是否符合安装要求。若改变拉出值和定位器型号,应取得设计同意; (5)所有装配在计算时应验证动态包络线的符合性。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测量工具准备→现场测量→内业整理→输入计算→加工数据→结束 5 工艺流程 6 施工要求 6.1 施工准备 组建专业测量计算组,对专业组成员进行测量方法及计算软件应用的培训。 (1)测量 限界测量 限界值为近轨轨面处支柱前沿至轨道中心的距离。对于有防撞墙影响的高架桥上采用丁字尺、水平尺及线坠配合测量支柱限界(如图1所示),限界值等于A+B+C(防撞墙的厚度应实测)。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编制: 复核: 审核:

(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

(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范围是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TB10101-99);《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汇编》等规程规范。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TB10101-99);《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汇编》等规程规范。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2.1原有的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2.2原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着重踏勘增加了哪些建筑物,为控制网图上设计做准备。 3.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对施工测量精度的要求,及合同、业主和监理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和观测方案,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 3.1技术设计必须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3.1.1任务概述:说明工程建设项目的名称、工程规模、来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1.适用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至铁路涵洞施工测量。 2 .作业准备 2.1 资料准备 图纸审核、资料收集、放样资料计算审核和报验。 2.2 现场核对 施工前对涵洞中心里程、平面位置、斜交角度、道路及河沟里程、涵长、各点高程、及有关尺寸进行放线核对,如有疑问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2.3 仪器设备配备 标称精度不低于2"、2mm+2ppm的全站仪。 标称精度不低于平面10mm+lppm,高程20mm+lppm的GPSRTK测量系统。 不低于S3光学水准仪。 2.4 测量人员配备 每个作业工区设测量放样小组1个,小组成员4人,其中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工3名。 2.5 测量人员培训 测量人员上岗前均经过培训,主要测量人员应持有汉十高速铁路建设测量工程师业务培训结业证书,持证上岗。 2.6 仪器设备检定和日常检校 所有仪器设备均有法定计量检定证书,并在检定有效期。 测量仪器在使用前或使用过程中均要进行日常检校。 3.技术要求 涵洞施工前,应先对全线的控制网进行加密,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可根据施工要求采用同级扩展或向下一级发展的方法。加密高程控制测量应启闭于线路水准几点,采用同级扩展的方法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3.1施工加密控制网测量作业的基本要求: GPS作业技术要求

3.2 GPS加密施工控制网的精度指标。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3.3水准测量的精度及限差如表3.2所示。 水准测量精度(mm) 4. 涵洞施工放样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测量程序 测量准备→地基处理施工放样→基础施工放样→涵身施工放样→涵洞竣工测量。 4.2 测量工艺流程 测量工艺流程图。

水温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

水温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 水温含义: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水温有密切关系。水中溶解性气体(如氧、二氧化碳等)的溶解度,水中生物和微生物活动,非离子氨、盐度、pH值以及碳酸钙饱和度等都受水温变化的影响。 温度为现场监测项目之一,常用的测量仪器有水温计和颠倒温度计,前者用于地表水、污水等浅层水温的测量,后者用于湖库等深层水温的测量。此外,还有热敏电阻温度计等。 (一)水温计法(A) 仪器 水温计:水温计为安装于金属半圆槽壳内的水银温度表,下端连接一金属贮水杯,使温度表球部悬于杯中,温度表顶端的槽壳带一圆环,栓以一定长度的绳子。通常测量范围为-6℃~+40℃,分度为0.2℃。 步骤 将水温计插入一定深度的水中,放置5min后,迅速提出水面并读取温度值。当气温与水温相差较大时,尤应注意立即读数,避免受气温的温度。必要时,重复插入水中,再一次读数。 注意事项 1)当现场气温度高于35℃或低于-30℃时,水温计在水中的停留时间要适当延长,以达到温度平衡; 2)在冬季的东北地区读数应在3s内完成,否则水温计表面形成一层薄冰,影响读数的准确性。 (二)颠倒温度计法(A) 1、仪器 颠倒温度表:颠倒温度表有闭端(防压)和开端(受压)两种,均需装在采水器上使者用于测量水温,后者与前者配合使用,确定采水器的沉放深度。 在深度小于200m的水中,可根据放出的绳长来确定采水器的沉放深度,而不必用闭端 与开端颠倒温度计的温差进行计算。

颠倒温度表由主温表和辅温表组装在厚壁玻璃管内构成。闭端颠倒温度表的厚壁玻璃套管两端完全封闭。 主温表是双端式的水银温度表,其测量范围通常为-2℃~32℃,分度为0.10℃。 辅温表是普通的水银温度表,用于校正因环境温度改变而引起的主温表读数变化。辅温表的测量范围一般为-20℃~+50℃,分度为0.5℃。 步骤 颠倒温度计随颠倒采水器沉入一定深度的水层,放置10min后,使采水器完成颠倒动后,提出水面立即读取水温(辅温读至一位小数,主温读至两位小数)。 根据主、辅温度的读数,分别查主、辅温度表的器差表(依温度表检定证中的检定值线性内插作成)得相应得校正值。 当水温测量不需要十分精确时,则主温表得订正值即可作为水温得测量值。如需精确测量,则应进行颠倒温度表得校正。 闭端颠倒温度表得校正值K得计算公式为: K=(T-t)(T+V0)/n[1+(T+V0)/n] 式中:T——主温表经器差订正后的读数; t——辅温表经器差订正后的读数; V0——主温表自接受泡至刻度0℃处的水银容积,以温度度数表示; 1/n——水银与温度表玻璃的相对体膨胀系数。 由主温表的读数加K值,即为实际水温。 注意事项:水温表或颠倒温度表应定期校核。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

(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服务范围是二等以下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规程规范。如业主有特殊要求的,按业主要求执行。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 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 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PS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2.1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 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2.2原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着重踏勘增加了哪些 建筑物,为控制网图上设计做准备。 2.3调查测区内交通现状,以便确定合理的高程测量方案,测量时选择适 当的交通工具。 2.4现场踏勘应作好记录,并编写踏勘报告。 3.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对施工测量精度的要求,及合同、业主和监理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和观测方案,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 3.1技术设计必须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3.1.1任务概述:说明工程建设项目的名称、工程规模、来源、用途、测区范围、地理位置、行政隶属、任务的内容和特点、工作量以及采用的技术依据。

桥梁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6、桥梁、涵洞 6、1基本作业 6、1、1模板、支架 二级以上公路构造物外露面应采用大块钢模板(每块面积大于1m2)。预制箱梁内模应采用组拼式钢模;先张法空心板内模使用气囊或硬纸筒,注意使用气囊时每隔30㎝设一道环向定位钢筋;支架现浇箱梁外模也可用光面胶合板,内模可用一般木模。 现浇箱梁支架优先选钢支架,以钢管碗扣架为主。支架及基础应进行受力计算(稳定性与不均匀沉降),施工时要特别注意基础防排水,确保安全可靠。 3、预制梁台座顶面应铺设厚度不小于5㎜得钢板。 6、1、2砼与钢筋砼 钢筋焊工要持证上岗,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施焊。骨架钢筋应在放有大样并考虑焊接变形与预留拱度得坚固得工作模具上进行。 砼外加剂应通过试验与检验,符合砼性能要求得方可使用,并应使用有生产线得厂家得产品,不得使用复合生产厂家得产品。外加剂出厂应附检验合格证明。外加剂带入混凝土含碱量不得大于1、0kg/m3。 施工单位应有专门得砼振捣工,各种结构浇注砼前必须先模拟振捣,合格后才能从事实体砼得施工。具备插入条件得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钢筋密集、窄、深结构宜用附着式振动器振实,薄层或表面用平板振捣器振实。 要特别重视砼得养生。砼浇注结束,应在收浆后立即覆盖,待初凝后洒水或饱水养生不少于7天。冬季砼养生可搭设暖棚,覆盖棉被、电褥或通过蒸汽,加热蓄热防冻养生。 5.要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质量强制条件),用与结构物同强度得砼小块作为支垫,确保支垫要牢靠。 6.结构物在施工过程中得各种预留孔洞,要严格按照修补工艺施工,确保砼得完整性。 6、1、3预应力砼工程 预应力钢材、锚具、夹具与连接器,应符合国家标准与设计要求,有质量证明资料,进场前要进行试验,同等条件下应选择安全系数大得正规厂得产品,使用过程要按规定数量抽检。 对后张有粘结预应力砼结构,应用金属波纹管成孔,对跨径小于20m

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

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一)大坝变形监测施工与观测工艺流程图

(二)大坝变形监测施工与观测方法及要求 1.技术标准和规范: 承建工程变形监测仪器设备的检验、率定、埋设安装与施工期观测,应严格执行现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设计文件、承包合同要求。应执行的现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主要有(但不限于): (1)《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DJ336—89) (2)《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4)《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 (5)《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97) (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2.变形监测仪器设备购置、加工: 变形监测仪器设备购置、加工应按照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设计图纸、仪器设备清单进行。仪器设备购置、加工前应向监理工程师报送:(1)仪器设备购置、加工计划:(2)仪器设备检验、率定计划。仪器设备运抵施工现场后,应会同监理工程师开箱检查验收,应向仪器设备供应方索取仪器设备出厂合格证,计量检测证。仪器、设备检验合格后应妥善保管。 3.倒垂孔、钢管标、钢铝管双金属标造孔施工与埋设安装: 倒垂孔、钢管标、钢铝管双金属标应在施工部位形成后进行。按照设计坐标、高程进行钻孔孔位定位、放样。钻机就位,应认真进行校正。经校正安装固定的钻机,主轴必须严格垂直,钻孔孔位定位精度须满足设计要求。钻孔施工过程中应每进尺1 m~2m,采用倒垂浮体组配合弹性导中器进行钻孔垂直度检测,以控制钻孔质量,进而指导调整钻孔施工。倒垂孔钻孔垂直度应满足保护管安装埋设完成后,其保护管有效孔径必须在大于100mm。钢管标、钢、

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大全文档

一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SDZY/ZY—01) ................................1 1.1一般规定................................1 1.2平面控制测量................................5 1.3导线点的高程测量................................13 1-4检查验收................................17 二地形测量作业指导书(SDZY/ZY—02) ................................17 2.1 资料收集................................17 2.2现场踏勘................................18 2.3 编写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18 2.4业务准备................................19 2.5现场施测................................20 2.6编写技术报告................................25 2.7成果资料的检查、验收................................26 三地籍测量作业指导书(SDZY/ZY—03) ................................27 3.1收集资料...............................27 3.2现场踏勘...............................28 3.3技术设计编写...............................28 3.4人员培训...............................29 3.5外业实施...............................29 3-6图形编辑...............................31 3.7面积量算...............................3l 3.8成果资料输出及检查验收...............................32 3.9技术报告的编写...............................32 3.10成果验收...............................33 四地下管线测量作业指导书(SDZY/ZY-04) ...............................34 4.1资料的收集...............................34 4.2现场踏勘...............................35 4.3编写管线测量技术设计书..............................35 4.4技术培训...............................36 4。5外业实施........................................37 4。6技术报告书的编写..............................47 4.7检查,验收..............................48 五、浅层地震作业指导书(SDZY/ZY—05)...............................54 六、探地雷达作业指导书(SDZY/Z~—06) ...............................55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分局试验检测中心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

分局试验检测中心 (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服务范围是二等以下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规程规范。如业主有特殊要求的,按业主要求执行。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 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1.4了解测区的行政划分、社会治安、交通运输、物资供应、风俗习惯、气象、地质情况。例如了解冻土深度,用以考虑埋石深度;最大风力,以考虑觇标的结构;雾季、雨季和风季的起止时间,封冻和解冻时间,以确定适宜的作业月份。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精品施工资料】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为了规范水利施工,严格水利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工序,根据水利施工特点特编制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书包括以下内容: 1.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2.渠道农门、斗门施工作业指导书 3.节制闸、进水闸施工作业指导书 4.水利工程砂石、砼道路施工作业指导书 5.土地平整施工作业指导书 6.水利工程干沟、支沟、斗沟、农沟施工作业指导书 7.清淤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8.渠道土方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9.开挖渠道土方施工作业指导书 10.渠道混凝土衬砌施工方法 11.桥梁工程施工方法 12.模袋护坡施工方法

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基础开挖→基础处理→钢筋制作安装→模板支模→砼浇筑(管安装)→混凝土养护→土方回填 二、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包括测量准备、人员设备准备、物资材料准备等。 1、测量准备:首先对监理单位提供的测量基准点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对控制点和水准点加密并平差待用。确认无误后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对涵洞原地貌进行测量,供后期工程计量及竣工资料整理时使用。同时确认开挖和填筑工程量,为基础开挖做好准备。 2、人员设备准备:根据涵洞工程量、施工现场条件、施工强度和施工进度计划配备合理的人员和设备。劳动力数量、作业时间、机械型号要与各阶段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强度安排相适应。充分做到“歇人不停面,歇人不停机”,保证有工作面就有人施工。 3、物资材料准备:加强材料的计划供应工作,确保工程所用材料(特别是砂、碎石、块石、水泥、钢筋、模板钢材等)保质、保量、及时运至工地并具有充足的储备量。开工前按照规范要求对砂、石、水泥、钢筋和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施工方法 1、测量放样: 涵洞测量放样采取如下顺序:按照施工方案,先放开挖边线、中线及放坡点,随着开挖进程控制坡度、坡角位置,及时检查保证边坡的正确开挖,及时测绘开挖断面,作为计量资料。要求每次收方与原始断面采用统一轴线或同样的相对关系,测绘资料制作按照竣工要求考

微机监测检修作业指导书

微机监测检修作业指导书 1.目的:掌握微机监测检修工作内容、作业程序、技术标准,达到微机监测对现场信号检修人员岗位的工作要求。通过维修确保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微机监测各项性能符合行车安全的要求。 2.适用范围:车站与区间信号工岗位。 3.作业内容: 3.1检查系统主机、电源、表示盘工作状态,无异常现象。 3.2检查风扇运行情况,保持机箱(机柜)通风良好。 3.3检查各种电路板及接插件、熔断器插接状态、电源工作状态,无异常现象。 3.4检查微机监测应用程序运行是否正常,各监测分机工作是否正常。 3.5检查网络通信设备工作是否正常。 3.6检查各部螺帽、插接件是否牢固。 3.7各电流模块、光电模块、开关量采集器安装正确、无异状。 3.8各种配线整齐,走线平顺,绑扎良好。 3.9机柜内部清扫。清洗各类计算机、UPS防尘网。 3.10检查各部件有无老化、断裂、破损、接触不良,并

酌情更换。 3.11测试、报警数据的整理。 3.12检查设备地线、防雷地线状态。 3.13处理影响监测设备使用的缺点。 3.14 UPS放电试验,放电时间严格遵守随机技术资料的要求。测试UPS的输入、输出电压。 3.15时钟校核,检查系统同步状况。 3.16表示信息的重点核对(每月一次)。 3.17微机监测站机及附属设备清扫,接插件及各部螺丝检查、紧固。 3.18微机监测终端、服务器及附属设备清扫,接插件及各部螺丝检查、紧固。 3.19模拟量的测试精度校核。 3.20开关量采集信息校核。 3.21模拟量报警上下限设置及模拟量的测试精度校核的检查。 4.作业材料、工具:

5.检修作业程序: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本页为作品封面,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删除,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1 【精品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Y LCS —ZW —23—A

[工艺标准适用范围] 适用于榆林长盛路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各项目部承建的新建、改扩建的公路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的施工测量放线作业。 [作业条件] 1、工程项目明确。 2、工程位置、工程类型、等级确定,方案明确。 [操作步骤] 1、(控制网点)的测设 控制网点就是在工程所在沿线(测区范围内)先选测一些有代表性的控制点。连接各点组成测区的测量骨干。在施工准备期间,必须对控制网点进行识别、确定。 1.1控制网点的布置方法 建立平面控制网点的方法有两种,即三角网测量和导线测量。 A、三角网,即在地面上选择一些控制点,组成互相连接的三角形网状,称为三角网。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带测量距离较困难的地区,其测角任务重,量距工作量较小,一般应用在小型桥梁及隧道的建筑工程中,一般布置形式有以下几种:- 其必须有一条基线(即勘设测定的基线)为基础进行布设。其计

算方法按平面三角学及简易平差方法进行成果计算。 B、导线,即在地面上选定的控制点,组成连续的折线或多边形,构成导线。其适用于加密控制点和小范围的独立施工测量,特别是分布较复杂的建筑地区和障碍物较多的带状地区,减少测角和平差的工作量,更适用于全站仪的测量工作,其布置形式有附全导线、闭合导线和支导线三种形式。 附合导线:从一条高级导线出发,经过一系列转折点,最后附合到另一个高级导线,呈伸展状为附合导线,它适用于带状建筑物的测量、控制,公路工程一般采用这种形式(见下图)。 闭合导线:从一个高级导线出发,经过一些转折点,最后又回到 这一高级导线,整个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叫闭合导线。它适用于局部 地区的测量,象工厂、车站、学校等建筑区(见下图)。 支导线:当导线点的数量不足时,不能满足某局部地区测量要求 时,作为辅助导线。但布设时不能超过两个导线点,一般适用于涵洞、连接

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3标 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3标 项目经理部四分部 二〇一一年八月

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l.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我标段在涵洞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切实有效地实施涵洞施工强制性工艺工序、标准。特制订本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明确涵洞 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涵洞 作业施工,为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2.编制依据 2.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J286-2004 2.3《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 2.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J 283-2004 2.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 3.1工程概况 本标段涵洞的形式主要有圆管涵、倒虹吸、新建框架涵以及改建框架接长涵。涵洞基础为明挖基础,其中圆管涵及倒虹吸需提前预制。 3.2适用范围 本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3标所有涵洞施工工程。 4.施工方案 圆管涵和倒虹吸施工前先在预制场预制涵节和倒虹吸水平管节,等混疑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吊装。框架涵在基础开挖完成后 便可施工混凝土垫层以及后续工序。 4.1施工方法 4.1.1基坑开挖 涵洞及倒虹吸基坑开挖采取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进行

放坡施工,必要时加设挡板或适当放缓边坡。开挖过程中如果有地下水出现,必须计算排出坑内集水,机械开挖至距设计标高20~30cm后,改由人工进行清除,以免扰动原有地质。 基坑不得被水浸泡,基坑渗水时,在基坑内设集水井,采用抽水机排出坑外,保持基坑处于无水状态。在基坑内设置集水坑与集水沟排水时,应设在基础范围以外。禁止在基础范围内用泵抽水,防止水在新灌注混凝土中流动。 基坑开挖土随挖随运弃土要远运,特别是基坑顶面周围清理干净,不得堆放工具及堆土。 基坑开挖后对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基底高程、基底排水和基底处理情况等进行检验,并核对基底的地质情况和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并报经监理工程师报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4.1.2垫层混凝土施工 基坑开挖好后测量人员对涵洞中线及轴线进行放样,施工人员根据放样桩位支架模板并按设计要求浇注垫层混凝土 4.1.3框架涵洞底板、边墙、顶板钢筋绑扎 钢筋在钢筋加工棚内加工,载重汽车运输至工地,在现场进行绑扎和焊接成型。框架涵洞钢筋绑扎分两次完成,首先绑扎底板钢筋和边墙钢筋底板和边墙钢筋绑扎完成后就开始浇注底板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以后便可支架满堂红架子管以及绑扎顶板铜筋。 4.1.4涵洞模板支架 模板采用大块组合钢模扳,模板采用0.5mm钢模,底板模扳主要由支撑在基坑四周的横木架子管支撑加固,边墙模板每1.5m2设置横向拉杆两根。 4.1.5混凝土浇筑 框架涵洞混凝土施工分两次施工,首先是底板混凝土的施工,然后是边墙及顶板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集中拌合站拌合,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泵送入模。 (2)砼坍落度要严格按照试验的数据控制,砼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必须用滑槽或串筒灌注,串筒出口距砼表面1.5m左右,防止砼

(完整版)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 1.进料检验 1.1 定义 进料检验又称来料检验,是制止不良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进料检验由IQC执行。 1.2 检测要项 IQC在对来货检验前,首先应清楚该批货物的品质检测要项,不明之处要向本部门主管问询,直到 清楚明了为止。在必要时,IQC验货员可从来货中随机抽取两件来货样,交IQC主管签发来货检验临时样品,并附相应的品质检测说明,不得在不明来货检验与验证项目、方法和品质允收标准的情况下进行验收。 1.3 检验项目与方法 1.3.1 外观检测 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1.3.2 尺寸检测 一般用卡尺、千分尺、塞规等量具验证。 1.3.3 结构检测 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 1.3.4 特性检测 如电气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1.4 检验方式的选择 1.4.1 全检方式 适用于来货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公司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1.4.2 免检方式 适用于低值、辅助性材料或经认定的免检厂来料以及生产急用而特批免检的,对于后者IQC应跟进生产时的品质状况。 1.4.3 抽样检验方式 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 样本大小:批量的10%(不少于20件),允收数AC=0,拒收数RE=1。 1.5 检验结果的处理方式 1.5.1 允收 经IQC验证,不合格品数低于限定的不合格品个数时,则判为该批来货允收。IQC应在验收单上签名,盖检验合格印章,通知货仓收货。

若不合格品数大于限定的不良品个数,则判定该送检批为拒收。IQC应及时填制《IQC退货报告》,经相关部门会签后,交仓库、采购办理退货事宜。同时在该送检批货品外箱标签上盖“退货”字样,并挂“退货”标牌。 1.5.3 特采 特采,即进料经IQC检验,品质低于允许水准。IQC虽提出“退货”的要求,但由于生产的原因,而 做出的“特别采用”的要求。 若非迫不得已,公司应尽可能不启用“特采”。“特采”必须由总经理批准,可行时还必须征得客户的 书面许可。 1.5.3.1 偏差 送检批物料全部不良,但只影响工厂生产速度,不会造成产品最终品质不合格。在此情况下,经特批,予 以接收。此类货品由生产、质检单位按实际生产情况,估算出耗费工时数,对供应商做扣款处理。 1.5.3.2 全检 送检批不合格品数超过规定的允收水准,经特批后,进行全数检验。选出其中的不合格品,退回供 应商,合格品办理入库或投入生产。 1.5.3.3 重工 送检批几乎全部不合格,但经过加工处理后,货品即可接受。在此情况下,由公司抽调人力进行来 货再处理。IQC对加工后的货品进行重检,对合格品接受,对不合格品开出《IQC退货报告》交相关部门办理退货。此类货品由IQC统计加工工时,对供应商做扣款处理。 1.6 紧急放行控制 1.6.1 紧急放行内涵 a. 紧急放行的定义 紧急放行是指生产急需来不及验证就放行产品的做法,称为“紧急放行” b. 紧急放行条件 产品发现的不合格能在技术上给以纠正,并且在经济上不会发生较大损失,也不会影响相关、连接、相配 的零部件质量,可紧急放行。 1.6.2 紧急放行的具体操作步骤 1.6. 2.1 应设置适当的紧急放行的停止点,对于流转到停止点上的紧急放行产品,在接到证明该批产品合 格的检验报告后,才能将产品放行。 1.6. 2.2 若发现紧急放行的产品经检验不合格,要立即根据可追溯性标识及识别记录将不合格品追回。 2.过程检验: 过程检验(IPQC)指来料入仓后,至成品组装(或包装)完成之前所进行的质量检验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