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形成原因

风的形成原因

风的形成原因

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的流动就叫风。风是由于空气受热或受冷而导致的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产生移动的结果。我们知道,太阳照射着地表的不同区域,空气受阳光的照射后,就造成了有的地方空气热,有的地方空气冷。热空气比较轻,容易向高处飞扬,就上升到了周围的冷空气之上;而冷空气比较重,会向较轻空气的地方流动,于是空气就发生了流动现象,这样就产生了风。

风的基本概念

风的基本概念 一、风的形成 风的形成是空气流动的结果,常指空气相对地面的水平运动,是一个矢量,用风向和风速表示。 空气流动的原因是地球绕太阳运转,由于日地距离和方位不同,地球上各纬度所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也就各异(见图1)。在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强,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多,因而温度高。这种温差形成了南北间的气压梯度,在北半球等压面向北倾斜,空气向北流动,风的强度由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决定。 图1 地球绕太阳运转示意图

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地转偏向力(这种力就叫做科里奥利力)的存在,在此力的作用下,在北半球,使气流向右偏转,在南半球使气流向左偏转。所以,地球大气的运动,除受到气压梯度力的作用外,还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地转偏向力在赤道为零,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在极地达到最大。 当空气由赤道两侧上升向极地流动时,开始因地转偏向力很小,空气基本受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在北半球,由南向北流动,随着纬度的增加,地转偏向力逐渐加大,空气运动也就逐渐地向右偏转,也就是逐渐转向东方。在纬度30°附近,偏角达到90°,地转偏向力与气压梯度力相当,空气运动方向与纬圈平行,所以在纬度30°附近上空,赤道来的气流受到阻塞而聚积,气流下沉,形成这一地区地面气压升高,这就是所谓的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分为两支,一支从副热带高压向南流动,指向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吹东北风,南半球吹东南风,

风速稳定且不大,约3~4级,这是所谓的信风,所以在南北纬30°之间的地带称为信风带。这支气流补充了赤道上升气流,构成了一个闭合的环流圈,称此为哈德来(Hadley)环流,也叫做正环流圈。此环流圈南面上升,北面下沉。 另一支从副热带高压向北流动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在北半球吹西风,且风速较大,这就是所谓的西风带。在60°N附近处,西风带遇到了由极地向南流来的冷空气,被迫沿冷空气上面爬升,在60°N 地面出现一个副极地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的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成两股:一股向南,一股向北。向南的一股气流在副热带地区下沉,构成一个中纬度闭合圈,正好与哈德来环流流向相反,此环流圈北面上升,南面下沉,所以叫反环流圈,也称费雷尔(Ferrel)环流圈;向北的一股气流,从此到达极地后冷却下沉,形成极地高压带,这股气流补偿了地面流向副极地带的气流,而且形成了一个闭合圈,此环流圈南面上升,北面下沉,形成与哈德来环流流向类似的环流圈,因此也叫正环流。在北半球,此气流由北向南,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吹偏东风,在60°~90°N 之间,形成了极地东风带。 综合上述,在地球上由于地球表面受热不均,引起大气层中空气压力不均衡,因此,形成地面与高空的大气环流。各环流圈伸屈的高度,以热带最高,中纬度次之,极地最低,这主要是由于地球表面增热程度随纬度增高而降低的缘故。这种环流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了赤道到纬度30°N环流圈(哈德来环流)、30°~60°N环流

历代书论集萃

历代书论集萃 目录: 1、书论导读1 (1)秦汉部分2 秦:李斯《论用笔》2 汉:崔瑗《草书势》3 汉:许慎《说文解字序》3 汉:赵壹《非草书》4 汉:蔡邕《九势》、《笔论》4(2)魏晋/南北朝部分5 钟繇《用笔法》5 成公绥《隶书体》6 卫恒《四体书势》6 索靖《草书状》7 卫铄------卫夫人《笔阵图》7 王羲之《自论书(传)》8 羊欣9 王僧虔《笔意赞》10 (3)隋唐/五代部分11 欧阳询《八诀》11 虞世南《书旨述》12 李世民《王羲之传论》13 张怀瓘《书断》14 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20孙过庭《书谱》21 (4)宋代部分23 米芾《海岳名言》23 欧阳修《试笔》24 苏轼《论书》24 黄庭坚《论书》27 赵构《翰墨志》29 (5)元/明部分30 郑杓、刘有定《衍极并注》30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31

祝允明《奴书订》33 徐渭34 傅山35 (6)清代部分36 刘熙载:《书慨》36 包世臣:《艺舟双楫》37何绍基37 李瑞清40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42于右任43 2、书法述要44 书法的欣赏51 3、学古编53 4、海岳名言57 5、笔髓论58 6、墨影禅心59 7、寒山帚谈64 权舆一64 格调二68 学力三71 临仿四74 用料五76 评鉴六78 法书七81 了义八82 附录:金石林绪论84 8、广艺舟双楫88 原书第一(88) 尊碑第二(90) 购碑第三(90) 体变第四(93) 分变第五(93) 说分第六(95) 本汉第七(97) 传卫第八(98) 宝南第九(99) 备魏第十(99)

取隋第十一(100) 卑唐第十二(101) 体系第十三(102) 导源第十四(103) 十家第十五(103) 十六宗第十六(104) 碑品第十七(105) 碑评第十八(105) 余论第十九(106) 执笔第二十(106) 缀法第二十一(108) 学叙第二十二(109) 述学第二十三(110) 榜书第二十四(110) 行草第二十五(111) 干禄第二十六(112) 论书绝句第二十七(114) 历代书论 书论导读 中国书法是一种独特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中国的书法艺术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打从汉字一产生,便出现了书法艺术的萌芽。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和发展,直至秦代,统一了文字,创制了秦篆(小篆)、秦隶。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光辉业绩,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页,为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而存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世汉隶、楷书、草书、行书的变革、发展和繁荣,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与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繁荣相适应,我国古代的书法理论也逐步发展、兴盛起来。相对而言,古代书法理论的出现比书法艺术的形成要晚一些。据目前所能见到的资料,古代书论著作最早出现于汉代。西汉大学者、文学家扬雄在他的《法言?问神》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书,心画也。”这里的“书”虽不是专指书法,但它最早论述了有关中国书法理论的根本命题——书法同书法家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和书法艺术表情达性的特质等问题,对后世的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书论史的源头。 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的发展、兴盛与繁荣,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预防台风基本知识

防台风知识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在气象学上,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达到12级(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32.7-41.4米/秒)即为台风。一般认为“台风”这个名字是由粤语“大风”(dai fung)演变而来的。粤语“大风”的发音被外国音译,于是有了英文的typhoon,以及法文的typhon。也有一说“台风”之名是从希腊神话中的怪物“泰风”演变而来的。 由于地球由西向东高速自转,致使气流柱和地球表面产生摩擦引导气流柱逆时针旋转(南半球系顺时针旋转),气流柱跟不上地球自转的速度而形成感觉上的西行,这就形成我们现在说的台风和台风路径。 台风的形成:与地球自转相关 关于台风的形成,人教版高一地理书第一册中描述道:在海洋面温度超过26℃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由于近洋面气温高,大量空气膨胀上升,使近洋面气压降低,外围空气源源不断地补充流入上升去。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入的空气旋转起来。而上升空气膨胀变冷,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又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这样近洋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最后形成了台风。总的来说,形成台风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两极增大,台风基本发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 台风的路径:“登陆型”对中国影响最大 台风移动的方向和速度取决于作用于台风的动力。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南侧基本气流东风带的引导力是操纵台风移动的主导作用力,因而台风基本上自东向西移动。由于副高的形状、位置、强度变化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致台风移动路径并非规律一致而变得多种多样。北太平洋西部地区台风的移动路径大体分“西进型”、“登陆型”、“抛物线型”三种。其中登陆型台风主要向西北方移动,先在台湾岛登陆,然后穿过台湾海峡,在中国广东、福建、浙江沿海再次登陆,并逐渐减弱为热带低压。这类台风对中国的影响最大。 一副画作中展示的台风来临 时的景象:形成台风要有足够大 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 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地 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 向南北两极增大,台风基本发生 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 面上。

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的判读-高中地理图表提升练习

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的判读 [知识点拨] 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作为地理示意图的一种,主要体现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及移动规律,是大气运动部分的高频考点,解读分析思路如下: 1.借图巧判气压带、风带名称 (1)结合0°、30°、60°、90°等纬度,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如图乙。 (2)结合风向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①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乙、丁;②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丙、戊;③高压气流向外,如甲、丙;④低压气流向内,如乙、丁、戊。 2.从两方面入手分析气压带成因 (1)热力原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2)动力原因,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3.根据季节分析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北半球夏半年偏北,冬半年偏南,以此来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方向及其与季节的关系,如(1)中图乙,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 4.“由因索果”判断气候类型 (1)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极地气候。 (2)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的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典题示例] (2018·大连市模拟)下图为近地面与3 000 m高空垂直气压差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若a、b、c位于同一纬度,则下列情形可能出现的是( ) ①a、c代表冬季的海洋②a、c代表夏季的海洋 ③b代表白天的陆地④b代表晚上的陆地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若a、b、c位于同一条经线上,且a、b、c三地之间形成的环流属于三圈环流的一部分,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c之间的距离接近6 660 km B.近地面大气可能由b向a、c流动 C.a、b和c、b之间一定盛行信风 D.a、c所代表的气压带移动方向一定相反 答案1.B 2.A [对点练习] 下图为赤道附近某区域热带辐合带形成与云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热带辐合带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B.地转偏向力 C.太阳直射点的移动D.地球自转

台风的形成及影响

编号:AQ-Lw-02628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台风的形成及影响 Formation and influence of Typhoon

台风的形成及影响 备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安全事故的发生, 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摘要:台风每年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文章阐述了台风的成因与危害,并从正反两个反面分析了台风对人类的影响,介绍了人类对台风的防御措施。 关键词:台风,利弊,防御 每年的台风,都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害,尤其是沿海城市。但台风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是否它一点益处都没有呢? 台风名称由来,形成原因及产生条件 名称由来:希腊神话中一位泰坦神的名字为提丰或又译堤福俄斯,象征风暴的妖魔巨人。该词在希腊语中义为“暴风”或“冒烟者”。堤丰也象征恶风。《神谱》说它战败后,从身上生出无数股狂台,专门滋害往来的海船。这个希腊词到波斯变为?????(Tufan),特指印度洋的风暴,到了英语里便成了Typhoon。中文台风一词的

由来,有人认为来自台湾的“台”,也有说就是Typhoon的音译。但据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台湾风信与他海殊异,风大而烈者为飓,又甚者为台。飓倏发倏止,台常连日夜不止。正、二、三、四月发者为飓,五、六、七、八月发者为台。”可见今日的“台风”一词,源出彼时的“台”字。仅此一字,不太可能是音译typhoon。又有说该词源于粤语“大风”者,因为粤语中“大风”发音为“taifong”,传至英语成typhoon,再译回普通话成“台风”;或源自闽南语“风筛”。 形成原因:台风,是热带海面受太阳直射使海水温度升高,并蒸发形成水汽升空,而周围较冷的空气又流入补充,然后再上升,如此循环,使整个气流不断扩大形成“气流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风。由于海面广阔,无遮无拦,会使气流不断循环,气流柱的直径不断得以加大,其圆形涡旋的半径可达数百乃至上千千米,其高度可达20千米以上。同时,由于地球由西向东高速自转,致使气流柱和地球表面由于相对运动而产生磨擦,并且越接近赤道磨擦力就越强,这样,将引导气流柱作逆时针漩转(南半球系顺时针漩转)。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很快,而气流柱

风是怎样形成的实验-风的形成实验步骤

风是怎样形成的实验:风的形成实验步骤 空气流动所形成的动能称为风能。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那么风是怎样形成的?小编在此整理了风是怎样形成的实验,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风是怎样形成的实验介绍 ①用剪刀剪一个纸螺旋圈,并在圈的中心扎一个小孔,穿过一根细线,线端打结。 ②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架上,使螺旋圈自然下垂。 ③点燃蜡烛,把它放在螺旋圈的下面,观察有什么现象。 ④移走蜡烛,过一会再放回原位,观察螺旋圈会怎样。 一、探究让风车转动的原因 1、蜡烛“吹”风车实验: a、要求学生观察钟罩上的风车有无转动,说明什么?学生简单回答. b、介绍实验步骤和要求:把点燃的蜡烛放到钟罩里,观察现象.学生分组实验.待各组都观察到风车转动后,要求学生停止实验. c、问:让风车转动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认识到是流动的空气推动了风车转动,而实验中流动的空气是被蜡烛加热了的热空气,因此是热空气推动了风车转动.至此,就可以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 说明:由于学生回答此类问题往往很主观,缺乏对问题的思考分析,因此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教师不应直接否定学生的错误的答案,应该先将学生的答案归类,再引导学生一起来分析哪个答案有道理.比如:学生如果回答:“是蜡烛的烟推动风车转动.”,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日常的经验思考:是烟随风动,还是风随烟动,搞清主动与被动关系,学生就容易抓住问题的核心。 二、热空气会上升实验: a、说明因为热空气会上升所以能推动风车转动,然后做“热气球”的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 三、探究空气的流动路线: a、问:我们知道蜡烛火焰上方的热空气是上升的,那么火焰周围的空气会不会流动呢?怎样流动呢?要求学生讨论并画出自己的猜测.小组讨论,绘制空气流动图.教师展示学生的图画,并归类. b、问: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哪个观点是正确的呢?学生回答.教师将学生提出的方法归类,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各种方法,从中筛选出有道理、可操作的方法. c、要求每个实验小组,选取一个实验方法,研究讨论实施实验的具体方案.小组汇报自己的实验方案,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补充或意见.经过交流使每个小组都能明确的知道自己的实验目的、步骤,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 d、分发实验材料、分组实验.实验毕,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要求学生对照实验前的猜测,明确空气流动的路线.小结: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就会留过来形成风. 说明: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是根据教师设计好的实验来学习“热空气上升,冷空气就流过来补充”的知识.所以实验中为什么要用烟和烟为什么要放在指定的位置,学生并不一定理解.因此学生即便是看到实验的现象,也不能保证其真正理解风的产生过程.而上面的教学设计先要学生提出假设,再想办法验证自己的假设,学生对为什么要这样做实验就搞清楚了.实践证明,学生对火焰周围的空气流动路线的猜测是有分歧的.另外学生提出验证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当然其中一些是不正确或难以操作的.但经过分析和讨论,学生是可以找出可行的实验方法.接下来要求学生把实验方法具体化为实验方案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法常常是很粗略的,很少有学生在一开始就能提出完善详细的实验方案.所以学生讨论制定实验方案的过程不仅可以

行楷书法欣赏_适合临摹的作品推荐

行楷书法欣赏_适合临摹的作品推荐 行楷书,即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行楷书可上溯魏晋,汲营养于唐楷,兴于五代,受尚意书风影响而盛于宋。下面带给大家的是行楷书法欣赏,希望你们喜欢。 行楷书法欣赏 行楷的书法艺术 上奏文书中,除了两件魏楷书体之外,其他的上奏文书大都是行楷书体。行楷书体,是介于楷书与行书之间的一种书体。但是行楷书体并不是指文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行楷字体,而是纵观全篇,具有楷书和行书两种笔意,姑且称之为行楷。行楷字体,是以楷书笔法为基础,如字形偏长,左高右低,但比楷书书写自由,又比行书规正。如《高昌延昌二十七年(587年)六月兵部条列买马用钱头数奏行文书》中的“将军”是规正的楷书写法,结体紧密,笔法规范,笔顺和行笔也不可以随便改变;《高昌民部残奏》的“将军”二字是行楷书体,结体灵活多样,书写自由潇洒,还可以根据个人书写习惯和笔画顺序呈现不同的书写形态,笔画的连结、替代和减省也会使字形变化多样,

而且行楷书体的笔画字数也可以改变,如规正楷书的“将”有10画,“军”有9画;而行楷书体的“将”是9画,“军”是七画,笔画都有所减少。所以行楷书体是在楷书基础上简化笔画、增强连带以加快书写速度的一种书体。当然,在书写过程中,不能只强调某一方面,如果只强调楷法,容易使字体僵化,不灵活,影响字体的结构和书写的节奏;但如果只强调速度,容易使字体杂乱无章,难以辨识。因此,行笔过程中,楷书笔法和行书笔意要保持适中,楷行兼顾,不可偏颇一方,遵循行楷书体的书写规则。 行楷书体此时在高昌地区非常流行,除了受内地书法艺术发展的影响之外,西域独特的民族特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西域一直是以汉族为主、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少数民族多以游牧为生,在西域地区各种文化兼容并蓄,共同发展,出现了许多不同地域特色的书风。楷书形成于汉魏,历经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代达到顶峰。此时高昌王国的楷书仅处于发展阶段,再加上当地少数民族追求自由的民族特性,因此受隋楷严谨法度的影响不大,所以不管是民间文书,还是官方文书,都以书写便捷、潇洒自由的行楷书风为主。西陲边境这种胸怀博大、潇洒自由的书风保持了楷书初兴阶段所具有的灵气和活力,自在奇肆的意态表现了边疆人民心灵的质朴和襟怀的坦荡。看过“行楷书法欣赏”的人还

1110240016 吕陈玲 浅谈中国台风形成及其影响

浅谈中国台风形成及其影响 摘要:中国是一个受台风影响比较严重的国家,其华南地区受台风影响最为频繁,其中广东、海南最为严重。本文主要是通过简介台风的形成条件,对我国的台风的活动特征及其灾害特点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台风灾害的特点主要有发生的频率较高、影响范围较大、破坏性强、带来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较大等,并提出相应可行性措施来减少我国台风灾害。 关键词:中国台风形成灾害防治措施 1引言 如今,人类正面临着地震、泥石流、滑坡、水旱灾害等多种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是全球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它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台风灾害作为全球发生频率最高、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种灾害现象,更值得我们去关注。据统计,全球每年发生80至100个热带气旋,平均每年会造成60至7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2万人死亡。也有个别台风风力极强,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如2008年5月,缅甸超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造成10万人遇难、100多万人无家可归;2013年11月,“海燕”重创菲律宾,造成214万家庭受灾,440万灾民被迫转移,农业和基础设施损失高达120亿比索(约合2.75亿美元),堪比2004年印度尼西亚海啸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我国海岸线长约为18000km,东临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有利于西太平洋上的热带风暴登陆并深入,加之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连绵、人口稠密,这使得我国也是一个受台风灾害影响较大的国家。全国越有百分之八十的省、市、自治区可能会收到台风的影响,这些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其中我国华南地区受台风灾最为严重。我国历史上也曾多次发生过台风灾害,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我国也已采取了相应措施来减轻台风灾害,如做好台风的预报工作、设沿海防护林、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等等。当然,热带风暴也有其有利的一面。作为夏季我国沿海地区主要的降水来源,它为沿海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水汽资源,在工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用说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台风来说,做到如何“趋利避害”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研究课题。 2台风定义及形成的基本条件 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或是副热带海区、海面水位在26℃以上的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世界气象组织将其定义为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称为台风或是飓风。赤道以北、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100°

台风的形成及影响

台风的形成及影响 摘要:台风每年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文章阐述了台风的成因与危害,并从正反两个反面分析了台风对人类的影响,介绍了人类对台风的防御措施。 关键词:台风,利弊,防御 每年的台风,都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害,尤其是沿海城市。但台风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是否它一点益处都没有呢 一、台风名称由来,形成原因及产生条件 1.名称由来:希腊神话中一位泰坦神的名字为提丰或又译堤福俄斯,象征风暴的妖魔巨人。该词在希腊语中义为“暴风”或“冒烟者”。堤丰也象征恶风。《神谱》说它战败后,从身上生出无数股狂台,专门滋害往来的海船。这个希腊词到波斯变为(Tufan),特指印度洋的风暴,到了英语里便成了Typhoon。中文台风一词的由来,有人认为来自台湾的“台”,也有说就是Typhoon的音译。但据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台湾风信与他海殊异,风大而烈者为飓,又甚者为台。飓倏发倏止,台常连日夜不止。正、二、三、四月发者为飓,五、六、七、八月发者为台。”可见今日的“台风”一词,源出彼时的“台”字。仅此一字,不太可能是音译typhoon。又有说该词源于粤语“大风”者,因为粤语中“大风”发音为“tai fong ”,传至英语成typhoon,再译回普通话成“台风”;或源自闽南语“风筛”。 2.形成原因:台风,是热带海面受太阳直射使海水温度升高,并蒸发形成水汽升空,而周围较冷的空气又流入补充,然后再上升,如此循环,使整个气流不断扩大形成“气流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风。由于海面广阔,无遮无拦,会使气流不断循环,气流柱的直径不断得以加大,其圆形涡旋的半径可达数百乃至上千千米,其高度可达20千米以上。同时,由于地球由西向东高速自转,致使气流柱和地球表面由于相对运动而产生磨擦,并且越接近赤道磨擦力就越强,这样,将引导气流柱作逆时针漩转(南半球系顺时针漩转)。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很快,而气流柱的移动速度滞后于地球的自转,这便形成了我们感觉上的气流柱西行。当近地面的最大风速到达或超过每秒17米时,我们就称之为台风(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又称之为飓风),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台风的形成和台风的行进路径。 3.形成条件:

风的形成

风的形成 空气的运动是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作用于空气的力除重力之外,尚有由于气压分布不均而产生的气压梯度力,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由于空气层之间、空气与地面之间存在相对运动而产生的摩擦力,由于空气作曲线运动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这些力在水平分量之间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不同形式的大气水平运动。而微团的水平运动对于风形成、演变起着重要的作用。 1作用于空气的力 1.1气压梯度力 气压梯度是一个向量,它垂直于等压面,由高压指向低压,数值等于两等压面间的气压差(△P)除以其间的垂直距离(△N),用下式表达: 观测表明,水平气压梯度值很小,一般为1—3hPa/赤道度,而垂直气压梯度在大气低层可达1/10m 左右,即相当于水平气压梯度的10 万倍,因而气压梯度的方向几乎与垂直气压梯度方向一致,等压面近似水平。 气压梯度不仅表示气压分布的不均匀程度,而且还表示了由于气压分布不均而作用在单位体积空气上的压力。为了阐明这个问题,在气柱的P 和P+δP 间取一小块立方体流体(图4·15),其体积是δV=δXδYδZ,Y 轴平行于地面等压线,X 轴指向较高气压方向,Z 轴垂直向上,并与地面重力作用线平行。 经推导,在X方向周围空气作用于立方体静压力之和为: 同理Y和Z方向也可求的,三个向量之和为 上式除以体积(δV)后,即得气压梯度△P,所以气压梯度是作用于单位体积空气上的力。

实际大气中,由于空气密度分布的不均匀,单位体积空气块质量也是不等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相同的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对于密度不同的空气所产生的运动加速度是不同的,密度小的空气所产生的运动加速度比较大,密度大的空气所产生的运动加速度比较小。因此,用气压梯度难以比较各地空气运动的速度。在气象上讨论空气水平运动时,通常取单位质量的空气作为讨论对象,并把在气压梯度存在时,单位质量空气所受的力称为气压梯度。 在大气中气压梯度力垂直分量比水平分量大得多,但是重力与Gz 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因而在垂直方向上一般不会造成强大的垂直加速度。而水平气压梯度力虽小,由于没有其它实质力与它相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却能造成较大的空气水平运动。气压梯度力是空气产生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和动力。 1.2地转偏向力 空气是在转动着的地球上运动着,当运动的空气质点依其惯性沿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运动时,对于站在地球表面的观察者看来,空气质点却受着一个使其偏离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力的作用,这种因地球绕自身轴转动而产生的非惯性力称为水平地转偏向力或科里奥利力。 在大尺度的空气运动中,地转偏向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力。地球不停地绕地轴以角速度ω从西向东自转,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和上述圆盘上的人很相似会很自然地以转动的地表作为衡量物体运动的标准,所不同的是转动的球体表面更为复杂。然而圆盘非常相似地球极点的地平面。在北极,地平面绕其垂直轴(地轴)的角速度恰好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 度ω。转动方向也是逆时针的。因而在北极,单位质量空气受到的水平地转偏向力与空气运动方向垂直,并指向它的右方,大小等于2Vω。在赤道,地球自转轴与地表面的垂直轴正交,表明赤道上的地平面不随地球自转而旋转,因而赤道上没有水平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的其它纬度上,地球自转轴与地平面垂直轴的交角小于90°,因而任何一地的地平面都有绕地轴转动的角速度。见图4·17,图上ω表示绕地轴转动的角速度,AC 表示A 点地平面的垂直轴。由于∠AOD=φ,所以∠ABC=φ,ω在地平面垂直轴方向的分量为ω1(ωsinφ)。根据圆盘转动速度所得的公式α=2Vω,可以得出任何纬度上作用于单位质量运动空气上的偏向力为:A=2Vωsinφ 在南半球,由于地平面绕地轴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因而地转偏向力指向运动物体的左方,其大小与北半球同纬度上的地转偏向力相等。地转偏向力只是在空气相对于地面有运动时才

行书流派

行书流派 行书历史 行书之称始于西晋卫恒《四体绝书》。张怀在《书断》中是这样阐述行书产生原因的:"行书者。后汉刘德升所造也。既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帮谓之行书。"在东汉晚期已有行书了。从行书的产生、形成和历代演变的发展过程来看行书并没有开成独立的"行法"。这是与篆、隶、草、楷的最大区别。行书无法却有体。最大特点是用连笔和省笔。却不用或少用草化符号。较多地保留正体字的可识性结构。从而达到既能简易快速书写又能通俗易懂的实用目的。便于文字信息的流通交换。行书具有紧粘其他书体的特点。所以孙过庭《书谱》说:"趋势变适时"。 流派发展 行书萌发于两汉,成行于魏晋。至东晋产生了以二王为代表的具有高度艺术典范性的行书风格。南北朝至初唐书坛,是笼罩在二王行书风格艺术氛围之中的。唐朝中期至宋颜真卿行书开一代新风。此后宋代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均受其影响。元至明中叶。无论是赵孟俯还是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均在晋唐书风中占据一席之地。明代晚期至清朝是行书发展的飞跃阶段。其特点:一是出现了带群体性质的具个性化的行草书家。二是在碑学思潮影响下出现了用北碑笔法写行书的风格。前者是一种"尚势"书风。后者是民间碑书体风格。行书是楷书的快写,相传始于汉末。它不及楷书的工整,也没有草书的草案。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叫做"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于草书的叫"行草"。 行书流变 二王行书 书法史上的二王,指的是东晋时期的王羲之(307-365)和王献之(344-386)父子二人。晋代是我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中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是晋代最杰出的代表。尤其是他们开创的行书流派,是我国历朝历代的行书源头。王羲之行书偏于行楷,王献之行书偏于行草。王羲之行书用笔内擪,以骨力洞达胜出。王献之行书用笔外拓,以筋力中圆胜出。王羲之行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尺牍书法,如《王羲之传本墨迹》等,这是王羲之行书作品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第二类为行楷作品,如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是其行书作品中笔墨技巧最为严谨精到的一类。第三类为后人集字作品,如怀仁堂集字《王羲之圣教序》。王羲之行书用笔流畅圆转,从容平稳,醇厚典雅,细腻流美,富于变化,气韵生动,耐人寻味。学习王羲之行书成功与否的标志,看你能否获得王羲之那细腻的用笔动作和气韵生动、耐人寻味的线条效果来。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其书法早些时候师从父法,

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及应用教案

《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及应用》的教案 【课标解读】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对此知识点没有识记和原理理解上的具体要求,只是作为认识大气运动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解和体验,但热力环流作为大气运动中最重要的基本原理,是理解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其移动的基础知识,教材上亦有详尽表述,所以将此部分作为重点和难点知识组织教学。 【设计思想】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应用,是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理解大气运动的基础知识,而大气运动的直接结果,在世界各地形成了迥异的气候类型,进而影响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于大气运动的抽象性及其复杂性,使学生理解掌握该知识点的难度较大,如何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预设有效地教学过程以化解难点,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更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风格乃至教学思想的反映。 本节课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如何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运动再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其过程,然后配合准确精炼的语言,细致到位的分析,归纳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随后的环节不再是知识的再现,而是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重视知识的运用,以课堂提升和合作探究的形式分析海陆风的形成,对海陆风延伸到海陆之间的冬夏季节环流,主要为后续学习做铺垫,最后安排讨论城市热岛环流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城市布局相关问题,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用学到的地理学原理解决身边的地理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和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 2、能够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和思考身边的地理现象和问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具备一定的地理思考能力,并对他人的观点有一定的评价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现实问题的提出引出学生对热力环流的思考和兴趣。 2、运用板图分析,学生能够说出热力环流中大气的运动过程及气压变化情况,进而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3、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的形成,学生能学以致用,画出热力循环图。 4、通过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加深学生的记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培养探索大气环境的兴趣。 2、通过探究大气环境中的实际问题,激发求知欲,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教学难点热力环流中大气水平方向的气压变化

《风的形成》教学设计

风的形成 湖北省安陆市孛畈镇中心小学杨新 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 1、本课选材于粤教科技版四年级上册《刮风了》单元的的活动三“风是怎样形 成的”,是学生在学习了活动一“刮风的现象”、活动二“观测风”之后开展的探究活动。本课教学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情境创设,提出问题”、“探究发现,风是怎样形成的”、“学会推理,总结自然风形成的原因”、“迁移应用,分析海陆风的成因”、“知识回归生活:讨论风的利弊”等环节,让学生亲身经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 2、本课教学把先进的教育技术——“电子投影仪”巧妙地应用在科学教学中。 应用“电子投影仪”特有的“即时交互,聚焦”等功能辅助教学,成功突破教学重难点,利用“PPT”特有的“附件”等功能存放视频或图片,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结合,“电子投影仪”应用在科学教学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还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实现高效课堂。 教学目的: 1、知识:了解风的成因,知道海陆风的形成原因,培养学生学生根据现象进行 推理的方法。 2、技能:会做风的形成的实验,。 3、情感:乐于参与,积极思考。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设计具有趣味性和严谨的科学性的课件,增强学生上课的兴趣,构建高效的课堂。 2、器材:风的形成分组材料每组1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1、播放“刮风的现象”视频。 2、提出问题:通过视频,你看到什么自然现象? (设计思路: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风”这一自然现象,迅速进入新课的学习) 3、引导学生思考回顾关于风的认识:“关于风的知识,你了解哪些”。 (设计思路:引发学生思考,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中国好字画鉴赏《难得风雨故人来》

中国好字画鉴赏《难得风雨故人来》 影儿 画面上烟雨迷蒙,芳草萋萋;嶙峋陡峭,腾罗蔓延,沟壑纵横,山谷间一条清溪,老树下的红衣隐士极目远眺,目有所系。远处小径上,正有一绿衣老者执杖蹒跚而行,朝这厢走来。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告诉世人不要让时光匆匆流过,应珍惜美好时光,最难得的是有朋友在风雨交加的时候来探望,故患难之交。 类似这样的画面,常常出现在古代画谱、那是古人寻常生活中的景象,现在令人感慨的是,古代的景象每每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而现在物质横流的社会里,还有多少人会想到患难之交的友情,又会有多少人会冒着风雨去探望那个依旧布衣的老友,只是为了当初在一起灯下漫谈,只为了心头的想念,而没有其他的目的。 无论是什么样身份地位的人,都是一种孤独的动物,没有孤独就不能称其为高级动物。往往人又不能承受那一份孤独,需要各方面的情感来滋养这份孤独,给这份孤独填满精神蜘蛛,其中就包括人与人之间交往真实的友情。 大千世界,能够相遇是一种缘,成为好朋友是前世修来的份,“缘分”不单单只爱情需要的字,在友情里面也需要,若没有缘,就算相识十年,也只是泛泛之交,缘分有时候就是只气味相投,两个人在一起因为气味相投便成为了好朋友,一百个气味不相投的人,就算认识也只是一种点头之交罢了。 在滚滚红尘之中的我们,谁又没有心软的时候?想象一下:堆积如山的工作压得你喘不过气,或者爱情路上受挫,或者商场上的尔虞我诈等因素,在一个人心情极度不佳的情况下,一个人独自站在一间空房子里仰望天空发呆,孤影自怜。南宋词人向滈一首《如梦令》道尽了一个人的凄凉:“谁伴明窗独坐,和我影儿两个。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好个栖惶的我。”李白《月下独酌》中有一首也写作者的孤独:“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女词人李清照这样在词中描绘自己的孤独:“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纵然寻寻觅觅也无所事事,你心灰意冷,寂寞难捱!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情况下,你打开了记忆的殿堂,想起了发小,想起了曾经一起共患难的朋友,你念起了人生路上曾经惺惺相惜、秉烛长谈到三更的知友……现在,你不禁问自己,他们此时在哪了,正在你沉浸在往事之中,恍惚间,门开了,心念的有人不期而至!让你不惊惊

《风的形成》实验教学设计

《风的形成》实验--教学设计 昌邑市北孟小学姜亦银 教学内容:小学科学《风的形成》实验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实验现象出发,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2.能推测螺旋圈转动的原因. 3.能用对比实验.模拟实验的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风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利用所学的热传递(对流)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科学知识目标: 1、能解释螺旋圈转动的原因。 2、能理解风的成因。 教学重、难点: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课前准备: 1.线香、蜡烛、火柴、空气流动实验箱。 2.投影:海陆风向示意图。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谈话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门缝飘纸片的实验以及学校周一升国旗随风飘动,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 2、实验探究、启迪思维 (1)师出示实验提示卡。 (2)学生以小组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 (3)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思考:热气球是怎样升空的? (4)小组讨论:根据科学在线解释纸螺旋圈转动的原因?解释冬天门缝下部的纸片往里飘,上部的纸片往外飘的原因? 3、深入探索、认识建构 (1)观察实验箱,介绍实验箱的构造和实验方法。 (2)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提问:在模拟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现象?点燃蜡烛前线香的烟是怎样流动的?点燃蜡烛前线香的烟是怎样流动的?点燃蜡烛后线香的烟流动

的路径又发生什么变化?这个现象又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出如下要点:蜡烛燃烧的热量使箱) (3)集体交流,汇报实验结果。 (4)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5) 小结: 当燃烧的蜡烛放在右箱,使右箱内的温升高空气变轻,左箱内温度相对较冷于是冷空气就流入右箱形成风。是蜡烛燃烧的热量使空气流动成风的。 三、联系生活、应用实践 (1)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利用热空气上升的例子。 (2)师课件演示搜集的资料。 四、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1)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室外活动,到教室外吹泡泡,看泡泡是怎么随风向的变化飘动的。(2)根据课文的提示,课文制作风向袋,并观察风向袋有什么作用?

《风的形成》优秀教学设计

《风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自然界中的风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对提出的有关风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风的成因做假设性解释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风成因模拟实验。 2、科学知识:理解自然界中风的成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设计风的成因模拟实验,自然界中风的成因。 教学方法: 引导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有关风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类。 2、课前观察身边哪里有风,什么地方可以产生风。 3、模拟实验材料:可乐瓶、蜡烛、火柴、香等。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从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入手,提出要研究的科学问题。 谜语导入: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大家出一个,你猜猜:“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是什么?(风) 师生谈话: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同学们都非常熟悉。生活中哪里有风?小组先讨论一下。 学生谈论、交流。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 教师引出科学问题:原来,风无处不在,风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课件出示)彩旗飘扬,帆船疾驶,林涛怒吼,波浪汹涌――这些都是风的作用,它高兴时,悠闲漫步,轻摇柳枝;发怒时,则狂奔乱舞,拔树倒屋。那么,你知道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风的形成(出示课题)

二、科学探究:通过猜测和实验,发现风形成的原因。 1、学生制造风,并研究风形成的原因。 探究引导:我们教室里有风吗?现在,请同学们试试,你能不能制造风? 学生自己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做) 学生造风:用嘴吹,用书扇、开窗等。 继续引导:老师这里也有一些材料,你能利用它制造出风吗?谁来试试? 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造风:扇子、气球、风车 深入引导: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风是借助器械来制造的? 学生回想:生活中的造风现象(风扇、吹风机、飞机螺旋桨、空调) 学生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总结:这些都是人为制造的风,我们称为人造风。 启发探究:想一想,人造风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示范:吹)吹的是什么?空气。空气有什么变化吗? 师:空气的变化,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但你可以用手去感觉。嘴巴周围的空气怎么变化的?空气跑到别处去了,嘴巴周围就成真空了没有空气了吗?对,周围的空气又跑过来了。 学生猜测感受:人造风的特点。 交流发现,教师小结:人造风是空气从一个地方运动到另一个地方,周围的空气过来补充。也就是,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2、猜测假想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问题探究:人造风是风的一种,是我们人为地让空气流动形成的,像刚才我们用扇子来扇风,不扇时,扇子周围的空气不流动,我感觉不到风;扇扇子时,扇子周围的空气流动到我的脸颊和身上,我便感觉到了风。那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呢?是不是天上有一个孙悟空也拿着一把大扇子在那儿使劲地扇啊?(生笑,不是。)那自然界的风到底是怎样形成的?根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热空气的知识,你猜一猜?小组同学先讨论一下,把你认为最主要的条件写在记录上。 小组讨论:风是怎样形成的。(小组同学各抒己见) 学生交流:同学们大胆交流自己的猜想,并说出这种猜想的理由。 确定研究主题:同学们大胆地提出了几种猜想,哪一种猜想最有可能呢?(生交流) 3、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浅谈尚意书风其实质与成因

浅谈尚意书风其实质与成因 论文提要: 唐、宋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年代,诗词、散文、绘画、哲学、书法群峰并峙,各领千秋。书法艺术在书法史上,又是一个变革创新的时代。而宋代一改唐代以严格的法度作为书法评价标准的风尚,将尚意抒情作为时代书法的主流。这一时期,大家辈出,佳作纷呈,创造了书法艺术的又一个高峰。 倘若要追溯书法中尚意书风的渊源,那肯定就会找到汉代杨雄“书为心画”的论述。在那个朝代,标举出书法的根源是心灵的抒情与写意,其意义可谓大矣。汉代的蔡和明代项穆都有同出一辙的论述,都认为书法是散怀后任情恣情的产物。王僧虔则说:“书法妙道,神彩为上……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忘想。”再到孙过庭,更是强调了主体的作用:“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到了宋代,以意为主导的书风占了主流,书家、画家、禅家交往甚密,相互切磋,促成了一个为尚意为主,弘扬个性,主张创新的时代潮流。 唐太宗倡导书法,为整个唐代书法的发展奠定了基调。

这种基调既为颜真卿的变法提供了基础,也为从虞世南一直到杜牧对传统之法的选择奠定了基础。书法进入宋代,宋初的宋太宗也雅好翰墨,对书画非常感兴趣。宋太宗也像唐太宗那样,一旦坐稳江山,马上就下诏各地,收寻前贤遗墨,也做了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唐太宗时期是把搜集来的前贤作品如二王的遗迹,摹搨下来。宋初的时候则是命令侍书学士王著主持刻了《淳化阁帖》。《淳化阁帖》之中所有的书法作品都是由王著或者由王著组织挑选的,它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帖学(刻帖)史上出现的一个重要史实。《淳化阁帖》前也有过刻帖。南唐的时候,李煜就刻过《升元帖》,而在南唐以前恐怕还有。研究刻帖史的专家认为,甚至还可上溯到初唐褚遂良,说他也有过刻帖。倘若这是事实,那么《淳化阁帖》的出现似乎没有多大意义。但是,前举这些刻帖,或只局限于宫廷内的少数人赏玩,或者只是一二个人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尚未形成社会的反响。而《淳化阁帖》编成刊后,宋太宗看了非常高兴,下旨把《淳化阁帖》拓出,每个朝中大臣都御赐一部。我们可以猜想一下当时的情景。文武大臣们拿着钦赐的阁帖,都得供奉起来,以示圣主隆恩。说每一个大臣都爱好书法未免言过其实,但正因为书法使每一个大臣毕恭毕敬,这种气氛就十分特殊了。皇帝如此看重书法,大臣们面对赐下的阁帖可能会认真看一看,看完以后可能就会产生兴趣,有兴趣可能就会讨论书法,学习书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