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叶研究进展综述

沙棘叶研究进展综述
沙棘叶研究进展综述

沙棘综述

沙棘黄酮的提取、性质及产品 摘要:本文介绍了沙棘黄酮的提取方法,抑菌性和抗氧化性,并对目前的沙棘黄酮产品做了简要总结。 关键词:沙棘黄酮 Extracting technology,properties and products of Flavones in Sea-buckthorn Abstract:The Extracting technology,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TFH are given in this paper. The products of TFH is also introduced in brief. Key words :Sea-buckthorn Flavones 1 引言 沙棘(hippoph a e r h a mnoi de s Linn.)在生物分类学中属胡颓子科,沙棘属。沙棘果为胡颓子科植物的果实,又名醋柳果、酸刺果、酸刺子、黑刺、醋柳、沙枣,主要分布在山西、西藏、内蒙等省区。沙棘果和叶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是珍贵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在《月王药珍》、《四部医典》中就有“沙棘主润肺、养胃、活血、化瘀、壮阳、健脾……”的记载。对沙棘果化学组成成分分析表明,沙棘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和多种氨基酸、油酸、磷脂、黄酮等[1]。据药理研究表明,沙棘叶中总黄酮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尤其对心绞痛及心功能改善作用明显,沙棘叶可作为配制类黄酮制剂的重要原料[2]。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于沙棘的所有部位——根、茎、叶、花、果实中,沙棘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为:果汁365μg/100g、果肉345μg/100g、果皮渣490μg/100g、籽137.6μg/100g,沙棘叶平均为876mg/100g[3]。研究表明,高海拔地区的沙棘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以甙的形式存在。黄酮有抗心衰作用,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对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有明显的疗效。 毛玉昌[4]通过研究发现沙棘籽渣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有抑制增值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黄酮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的一类生物活性成分,沙棘黄酮(TFH)是沙棘中一种重要的有效成分,在沙棘果和叶中均有分布,已经分离和鉴定出30多种黄酮成分,性质差异较大,结合的形态也不同。刘朵花[5]等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沙棘果肉和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组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棘果肉中槲皮素含量为21%,山奈酚7%,异鼠李素72%。而叶中槲皮素20.3%,山奈酚19.5%,异鼠李素26.2%,杨梅素34.0%。 沙棘黄酮一般可用丙酮、乙酸乙酯、乙醇、水或某些极性较大的混合溶剂进行提取[6]。刘锡建,王艳辉[7]等人以沙棘果渣为原料提取黄酮,得出沙棘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是石油醚脱脂,65%的乙醇溶液作提取剂,提取温度为80℃,提取次数为3次(1h/次),料液比为1:8(W/V),在此条件下沙棘果渣提取总黄酮得率高达5.344M g/g。姜少娟[8]等人以超声波法提取沙棘果渣中黄酮,其最佳工艺条件为:V

文献综述的基本结构

文献综述写作结构加句型 一文献综述特征 1.一般字数控制在4000-6000字左右,大约8-15页; 2.以评述为主,不可罗列文献; 3.基本格式通常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 4.中文参考15-20篇,英文参考20篇左右,文献要新,50%-80%最好为3年内的文献。 5.如果文献综述是为开题报告作准备,整篇文章建议为漏斗状结构,即“有什么研究进展,问题是什么,怎么找方向”。 二按照文献综述的结构顺序分析常用句型 1 题目 1.1 如果文章为结果论文 标题格式 a) Effect of (因素) on(观测项目)in(研究对象)Progress b)(观测对象)in (研究对象) Progress c)无固定格式 1.2 如果文章为方法论文 标题格式 d) Methods for … Progress 2 摘要常用句型 归纳了…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指出了…及其…研究的主要进展 讨论了…的类型、影响因素、过程机理和描述方法 在此基础上,对…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3 关键词 略 4 前言 4.1 内容: 问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 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4.2 常用句式 …是…的重要研究内容 过去研究主要集中在… (深度上)… (广度上)… (有争论的问题)… 鉴于…的工作将对今后…研究意义以及…的现实应用意义 作者就…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5 正文 5.1 综述材料来源广泛,因此段落结构格式非常重要,举例如下表; 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第六句 主题句陈述理论1 研究支持1 陈述理论2 研究支持2 略 主题句研究支持1 研究支持2 研究支持3 略例外情况 研究意义主题句研究支持1 说明理论1 略主题句 5.2 纵横结合式写法 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

浅谈高原圣果沙棘六倍浓缩汁

浅谈高原圣果沙棘六倍 浓缩汁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浅谈高原圣果沙棘六倍浓缩汁 在广袤的吕梁山区,生长着一种神奇的植物-圣果沙棘。沙棘-被誉称为吕 梁山区的珍珠、“神奇植物”和“高原圣果”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沙棘的果实 色泽美丽,味佳可口,营养丰富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营 养价值和生态价值。其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 、活血散瘀的功效,对降低胆固醇、预防心绞痛、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 病有一定的作用。据测定,沙棘果实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亚油 酸、沙棘黄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可广 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等领域。其中,沙棘果实中的维生素C含量极高,素 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用其加工的饮料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堪 称食品与美容保健之极品。 在沙棘果汁加工中首先得到的产品是原汁,但原汁数量庞大,需用容器量大 ,不耐储藏。将沙棘原汁浓缩后,可大大减少体积,增加储藏期限,既便于运输 ,又利于常年使用。浓缩可以在常压、真空或加压下进行。在食品工业中大都采 用真空浓缩。山西高原圣果沙棘生物有限公司迎合了当今消费者崇尚自然,追求 营养的潮流,采用来自高海拔、无污染的吕梁山区之天然野生沙棘果实为主料、

沙棘果实要求新鲜、完全成熟、无病虫害及霉烂现名象,并且有优良的风味、香 气和丰富的汁液。经过筛选、清洗、压榨(冰点生榨)、分离、超滤、低温真空 浓缩等工艺加工而成,较好地保持了沙棘原果的风味和营养成分。 可溶性固形物:60~70%(20℃,折光计法);总酸(苹果酸 计):≥15.0g/100g;维生素C含量:≥1500mg/100g;重金属含量及微生物指标 符合国家标准。 沙棘浓缩汁质量标准:感官指标色泽:黑褐色;气味:具有沙棘果特有的香 味;形态:粘稠液体,无焦糊、无异味。 沙棘浓缩汁6倍稀释后,既可还原为沙棘原果汁,也是食品饮料生产的原料。 山西高原圣果沙棘生物有限公司坚持“货真价实,信誉至上,质量第一”的 经营宗旨,以良好的信誉,可靠的质量,热情的服务与社会各界朋友合作,以多 种形式共同开发和利用沙棘这一宝贵资源,共创美好的未来,欢迎来我厂联系洽 谈业务。

最新方剂学复习资料

方剂学复习资料 第一节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桂枝汤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发热恶风,头痛身疼,自汗出,鼻鸣干呕,苔薄白,脉浮缓。 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配伍意义?(比例1:1) 二者等量合用,一治卫强,一治营弱,散中有收,汗中寓补,使邪气去,营卫和 姜枣合用,在桂枝的作用下,既发散风寒,又调和营卫,大枣又能补脾,助后天生化之源,以滋汗源,生姜又能和胃止呕。 麻黄汤与桂枝汤的鉴别 九味羌活汤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夹湿,兼有里热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肢体痠楚重痛,口苦微渴,舌苔白微黄,脉浮。 九味姜活汤中生地的配伍意义? 清热滋阴,防止燥性伤及阴液。 小青龙汤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 外寒内饮证。恶寒发热,无汗,胸痞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小青龙汤五味子与麻黄细辛的配伍意义?

收敛肺气,与麻黄、细辛同用,有散有收,散不伤正,收不留邪 止嗽散 止嗽散百部、紫苑、白前、桔梗、白前的配伍意义? 部能降低紫苑的燥性,桔梗和白前一宣一降,止咳化痰复肺之宣降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之咳嗽咽痒,或微有恶风等 第二节辛凉解表 银翘散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与临床表现:风热表证,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汗出不畅或无汗,口渴、咽痛、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银翘散为什么外感风热感冒要用清热解毒药为君? 因为外感风热多夹毒邪,已经有口渴,舌尖红,脉数等症状,所以不能以解表药发散风寒药为君而用清热解毒药为君 银翘散为什么加淡豆与芥鏸? 因为本身不加大薄荷的药量,如果过多发散风热力强的药容易伤及津液,而加这两者药性比较缓和,能协助薄荷的发散解表作用。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麻黄与石膏的配伍意义?(比例1:2) 石膏用量倍于麻黄,麻黄得石膏,宣肺而不助热,石膏得麻黄,清肺则不凉遏。 第三节扶正解表 败毒散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痠痛,无汗,鼻塞,咳嗽有痰,胸膈痞闷,舌淡苔白,脉浮无力,或兼体弱乏力等。 独活与姜活祛一身上下之风寒湿邪 逆流挽舟法 以败毒散治疗痢疾初起有表证者,其证为外邪从表陷里。 第七章泻下剂 第一节寒下 大承气汤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 阳明腑实证:数日不大便(少则七八日,多则十余日),身热,日晡潮热,不恶寒反恶热,手

食用百合研究进展

食用百合研究进展 王纯荣,周雯雯,颜贤仔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南昌330045) 摘要 综述了食用百合在栽培、化学成分提取和功能以及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其研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 食用百合;栽培;功能;加工中图分类号 S6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8)36-15833-02P rogress in the R esearch of Edible Lily W ANG Chun 2rong et al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45)Abstract T he research progresses on the cultivation ,the extraction and functions of chem ical com ponents ,product processing of edible lily and s o on were summ arized.T 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 ent of edible lily were pointed out.And its developm ent foreground was predicted.K ey w ords Edible lily ;Cultivation ;Function ;Processing 基金项目 江西农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2313)资助。 作者简介 王纯荣(1975-),男,陕西安康人,博士,讲师,从事生物资 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 2008212217 百合是世界著名的药食两用植物又是球根花卉,首载于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分布几遍全国。百合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同属植物有卷丹、山丹、松叶百合、轮叶百合、野百合等。全世界百合属植物约有90个种,其中起源于中国的就有47种和18个变种,占世界百合属植物的一半以上。百合在食用和药用两方面皆有较大的价值,引起学者们的密切关注。各科研机构竞相在百合的栽培、化学成分提取和功能以及产品加工等方面展开研究,并取得的一系列研究进展。笔者对食用百合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1 百合的栽培 1.1 栽培性状的改良 病害防治是百合栽培的重要研究内 容。朱茂山等发现百合枯萎病菌可在多种培养基上生长,百合枯萎病菌的营养及生长特性与尖孢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具有相似的特点[1]。这部分研究工作为开展对百合病害的防治技术以及高效低毒药剂筛选等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依据。另外,随着百合需求的不断增加,在高纬度地区耐寒、低纬度地区耐热新品种的选育是近年来百合栽培的热点。樊金萍等发现在低温条件下,蛋白质、淀粉相对含量低,可溶性糖相对含量高,则抗冷性强,为百合在寒冷地区栽培应用及百合的抗寒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 。 1.2 育种技术的发展 通过应用生物技术,利用外源基因, 定向改变百合的性状,创造新的品种,这已经是百合新品种开发的主要方式[3-4]。王红霞等对通江百合及其近缘种岷江百合的染色体变异式样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其核型的重要特征,且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原因与百合属植物染色体基数较大有关 [5] 。W atad 等通过微注射法成功 地获得了转基因麝香百合植株[3]。赵印泉等分析百合Lf 2 M ADS1和LfM ADS3基因的功能,认为LfM AS D1是百合花器官 发育的B 功能基因,LfM AS D3是百合花器官发育的SEP 基因[6-7]。黄子锋等建立了适合百合种质的RAPD 优化体系,具有较好的扩增效果[8]。李刚等获得麝香百合转基因植株,对经过抗性筛选的百合转化植株进行PCR 分子检测,部分转 基因植株呈阳性,初步证明T -DNA 已插入到百合基因组中[9]。童巧珍等以百合新鲜鳞叶为材料,研究并确定了百合最佳随机扩增多态DNA (RAPD )分析方法[10]。王凯等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建立了百合金黄精灵鳞茎的遗传转化体系[11]。 2 百合化学成分 2.1 一般性成分 百合鳞片中钙、镁、铁、铝、钾、磷含量较 高,同时还含有锌、钛、镍、锰等微量元素[12]。另外有报道称百合含有17~19种氨基酸,其中6~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12-13]。百合淀粉粒含量也较高[14]。 2.2 功能性成分 除一般性成分外,百合中还含有许多具 有生理功能成分,如磷脂、百合皂甙、百合多糖(包括百合膳食纤维)、秋水仙碱等。对这些功能性成分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物化特性、生理与药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2.2.1 磷脂。磷脂对生物膜的生物活性和机体的正常代谢 有重要的调节功能。比较重要的天然磷脂有磷脂酸、卵磷脂、脑磷脂、磷脂酰丝胺酸和磷脂酰肌醇。磷脂可以促进神经传导、提高大脑活力,治疗神经紊乱等。磷脂缺失会导致一系列疾病的产生。如记忆及生长机能失调、骨质畸形和消瘦。吴杲等在对卷丹、百合、川百合、药百合、麝香百合5种百合鳞茎进行磷脂成分分析中,5种百合鳞茎中均含有脑磷脂、卵磷脂等多种磷脂成分[15]。 2.2.2 百合皂苷。百合皂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甾体皂苷。 吉宏武等从卷丹中得到两种甾体皂甙:皂苷1为含有提果皂苷元与3个糖基的甾体皂苷,皂苷2为含有薯蓣皂苷元与3 个糖基的甾体皂苷[16]。侯秀云等从百合中分离得到β2谷甾醇、胡萝卜苷、正丁基2β2D 2吡喃果糖苷、262O 2β2D 2吡喃葡萄 糖3β,262二羟基252胆甾烯216,222二氧32O 2α2L 2吡喃鼠李糖2 (1→2)2 β2D 2吡喃葡萄糖苷、262O 2β2D 2吡喃葡萄糖3β,262二羟基胆甾烷216,222二氧232O 2α2L 2吡喃鼠李糖2(1→2)2β2D 2吡喃葡萄糖苷。其中I 、Ⅱ和Ⅲ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Ⅳ和V 为新化台物,初步药理试验证明,这两种皂苷对二氧化硫引起的小鼠咳嗽有镇咳作用[17]。杨秀伟等从卷丹鳞片中得到2 个甾体皂苷,鉴定化合物1为薯蓣皂苷元32O 2{O 2α2L 2鼠李糖基2(1→2)2O 2[β2D 2木糖基(1→3)]2β2D 2葡萄糖苷,化合物2 为薯蓣皂苷元32O 2{O 2α2L 2鼠李糖基2(1→2)2O 2[α2L 2阿拉伯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8,36(36):15833-15834,15869 责任编辑 王淼 责任校对 傅真治

青钱柳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生物工程 青钱柳研究进展 摘要:青钱柳系胡桃科青钱柳属,为中国特有的单种属乔木植物,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之一,研究发现其树叶具有许多生物活性。本文对青钱柳的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树种培育、有效成分、生物活性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与分析。关键词:青钱柳;生物学特性;繁殖;有效成分;生物活性;价值;研究进展。 1. 生物学特性与资源分布 1.1 生物学特性 青钱柳(Cylocaya palirus)又名铜钱树、摇钱树,为胡桃科青钱柳属植物,该属仅有青钱柳一种,是集用材、绿化、茶饮保健、药用治疗于一身的珍稀树种。其树形象柳树,果实如古铜钱,约10个果实串生在一起,层层叠叠,颜色碧绿,故名“青钱柳”。叶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7~9 片,革质。花期3~4月,单性,雌雄同株,雄柔荑花序2~4条成1束集生在短总梗上,雌柔荑花序单独顶生。果序轴长25~30厘米,果实有革质水平圆盘状翅,顶端有4枚宿存花被片及花柱。10月果实由青转黄时采摘,去翅混砂贮藏。冬播或春播,种子外壳坚硬,播种前需用温水浸种2~3天,每斤种子2800粒左右,每亩播种约20斤【1】。 我国从1970年开始对青钱柳进行药用开发研究,结果表明,青钱柳具有明显的降血糖、降血压、减肥、抗肿瘤、抗衰老、抗过敏、清热解暑、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等多种功效,尤其对治疗糖尿病有显著疗效【2】。青钱柳叶含有丰富的矿质营养素,在水中可溶解10% 以上的元素有钾、镁、锌、锰、硒、镍、铜和锂,能有效地降低血糖和尿糖,可治疗糖尿病。 1.2 生长环境 青钱柳树大喜光,幼苗稍耐阴,喜生于温暖、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红壤或黄红壤。适生于湿度较大的环境,在土壤干旱瘠薄的地方生长不良。青钱柳根系发达,每年有大量的凋谢物,分解速率高,是良好的肥料树种,与常绿针叶树种混合造林后,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并能充分发挥涵养水源的功能。青钱柳常与银鹊树、大叶楠、青冈、紫楠、浙江柿、香槐、柳杉等混生,组成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3】。

浅谈沙棘的栽培与采收

浅谈沙棘的栽培与采收 发表时间:2019-01-25T11:34:34.6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作者:刘芳1 秦文胜2 李国东3 [导读] 摘要:沙棘的利用价值很大,近几年来引起了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 1朝阳市园林管理处;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农业技术推广中心;3朝阳县林业局摘要:沙棘的利用价值很大,近几年来引起了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是一种落叶性灌木。沙棘适应性很强,已广泛用于荒山造林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并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沙棘繁育较为简单,本文就对沙棘的繁殖、管理以及采收过程进行浅短的介绍。 关键词:沙棘;繁殖;管理;采收 1 繁殖的方法 1.1种子繁殖 选择沙棘种子时要选择新鲜、充实饱满、不带病虫害、虫蛀和虫卵的种子。 沙棘播种、春、夏、秋三季均可,但以春季为宜。春季当土层5厘米深处温度达到9-10℃时,沙棘种子就可以发芽,以地温达到14-18℃时播种最为适宜,一般地区可于4月下旬或5月上旬趁雨后播种。 沙棘苗木分枝较多,又有很多小刺,所以应采取大行距,宽播幅播种。这样既利于苗木生长,又便于管理。一般播种行距20-25厘米,播幅宽10-15厘米,播种沟深2-3厘米,沟底要平,将种子均匀地微入播幅内,覆细沙土2-2.5厘米,稍加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接。 1.2扦插繁殖 1. 2.1嫩枝扦插法:采用塑料大棚的扦插苗床,必须精细整地作床。扦插前苗床底层铺30-40厘米砾石排水层,然后将细土与腐殖质按1:1混合铺20-25厘米,上面再铺2-3屋米厚的河沙做为生根基质,扦插前将基质轻轻压实浇透,阴干后,每分地用3克高锰酸钾加20公斤清水配成溶液啧洒消毒。然后用划沟器开沟,按株行距3×7厘米,插深2.5-3厘米,每平方米可扦插470根插穗,插后马上大量喷水。也可不作床,只整平床面,在塑料棚里采用营养杯进行嫩枝扦插育苗。 扦插20-25天以内,注意保持插穗以及基质的温度。一般生根最适宜的基质温度为25-30℃,气温为20-30℃,所以床温一般保持在30-35℃,大气相对湿度80-100%,或在插穗叶面上保持恒定的水膜,基质湿度为千土的20-25%,照度高达外部光照的60-90%。插穗生根发芽后移到苗圃里继续培养,株行距为25×70厘米。 1.2.2硬枝扦插法:早春在整好的苗床里,采用株行距20X30毫米扦播,扦插深度,一般为捕福的三分之二,即插穗露出地面二三个叶为宜,插后踩实浇水保持苗床湿润,一般3天浇一次水,直至生根,然后浇水次数遂渐减少,但每次都要浇透。 硬枝扦插苗的培育,最好在塑料大棚内或温床上进行,若在裸露地,扦插后应设置遮阴棚,以减少根形成前已出现的叶片蒸蒸腾量。当插条生长到8-12厘米时,再将遮荫棚逐渐拆除。 1.3插根繁殖 一般情况下,在4-6年速生期的母树上选取2-3年生的水平苗根。挖根的方法、时间:挖取苗根的最佳时间是在春季育苗在2-3月。挖根注意应该是在母树基部一米之外取1cm粗的侧根(特别注意只能用剪剪断,不可以用手进行硬拔)。苗根的储存与处理:秋天挖取的根苗剪成15-20cm的根段,粗头与细头要统一放置,之后将每百根捆成一捆并沙藏,沙藏的温度保持在0-5℃左右。来年春天在育苗之前要注意在清水中放置三天左右。 1.4 嫁接繁殖 该方法要在早春的时候,树液没有流动之前在优良的树上选择一些无病病虫害,而且生长状态良好的枝条进行采收接穗,一般情况下是需要采集树冠中上部以及外围的一年生的枝条,并且在清明节过后开始进行嫁接处理。在一般的情况下,使用的是腹接,如果较粗的砧木可以选择用避接或是插皮接。腹接需要在木树液开始流动而且还没有离皮之前开始,时间一般是在4月的下旬左右。嫁接的时候要注意随着剪砧嫁接,并且剪砧的切口要平滑,不可伤及表面。接口处用塑料条绑紧,接穗之后保留2-3个饱芽,为了防止水分的蒸发,接穗的上方的接口处要及时的涂漆。在嫁接之后的10天左右,砧木上就会有萌芽长出。在这个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及时的除萌去小,因为这样可以有利于水分及养分的运输。等到愈伤的组织恢复后,接穗生活在20cm以上的时候去除绑扎物并及时的灌水、施肥(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2 管理 2.1 沙棘的病虫害防治 俗话说,“苗木好育,病出难防”,所以要“防重于治”,在苗期生长中发现病虫害,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病害主要有立枯病。当土壤中含水量大时,出苗初期容易发生立枯病,后期出现苗木枯死现象时,应立即深挖排水沟,把水排出;同时每隔5-7天喷酒一次1-3 %硫酸亚铁溶液,提高叶绿素浓度,增强光合作用,利用土壤的酸性控制各种病菌的繁殖。 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蛴蛐等。 2.2 沙棘的灌溉及除草管理 沙棘种植之后,前期需要及时浇水,由于风沙地较为干燥,苗木经常会出现缺水的现象,为了提高成活率应该对其及时进行灌水,确保种植之后穴内的水分可以达到最大的饱和度。如果浇水之后发现出现苗木倒伏现象应及时扶正并将土壤夯实。之后视苗木具体的生长情况确定浇水的次数,在沙棘的萌芽、生长前期、后期及入冬之前都需要进行灌水;一旦发现杂草对沙棘苗木的生长产生影响,应该及时除草,避免杂草和苗木之间进行水肥的争抢,除草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不要伤到苗木的根系。 2.3 沙棘的修剪 沙棘是喜光植物,对光照要求特别高,但是随着沙棘不断生长,自然形成的外形会逐渐地无法得到很好的光照,所以沙棘在生长到一定时期之后,需要进行修剪,但是并不是说可以随意修剪,那样会影响其后期的生长状态,也就是说在修剪的时候应该依据沙棘的生长条件合理地进行整形修剪,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沙棘的生长能力,并保证其产量,在提高其生产效益的同时实现其防风治沙的作用。 3 采收 3.1 采收适期

关于_桂枝汤_和_麻黄汤_药后啜粥与否的思考_王键旋

【经典温课】 关于“桂枝汤”和“麻黄汤”药后啜粥与否的思考 王键旋 摘要:太阳表证以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为代表。二者同为汗法,但其辨证不同,煎服方法也就有所差别,桂枝汤服后,需要啜热粥,以助药力,而麻黄汤则不需要啜粥,这与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两个病证的病因病机、病位体质、治法方药等方面有关。 关键词:桂枝汤;麻黄汤;辨证;啜粥;中医调护学 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11.01.009 文章编号:1003- 8914(2011)-01-0018-02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州510405) 《伤寒论》载方112首,被誉为“方书之祖”,书中辨证论治精当,理法方药齐备,煎服方法独特,非常重视方剂的煎法与服法, 往往在每首方后不惜篇幅进行详细的论述。太阳病篇中就以桂枝汤和麻黄汤这两首方剂为代表。《伤寒论》 桂枝汤方后明确指出:“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麻黄汤煎服法的论述:“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麻黄汤和桂枝汤相比,其服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异同,相同方面:①温覆取汗。桂枝汤和麻黄汤在发汗时均采用了此方法, 此为汗法的最重要技巧。②发汗程度的要求。二者皆要求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不同方面主要在于辅助发汗方法:麻黄汤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而桂枝汤则需要啜粥。 桂枝汤和麻黄汤同为汗法,施护要求却有一些不同,太阳病证是机体在感受外邪后所表现的各种功能状态, 该状态受机体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和部位的影响而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倾向性;而体质差异、感邪轻重等因素的诸多变化,又使这种总体变化形成种种差异。因此桂枝汤和麻黄汤的辨证不同,煎服方法也就有所差别,为此,笔者试作探析如下。1 从病因病机分析 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是太阳表证的两个主要证型,均以发热、头痛、恶风寒、脉浮为基本症状,为风寒袭表,营卫失调所致。但中风证基本病机为卫阳不固,营阴失守,以汗出、脉浮缓为特点,唯其出汗,又称为表虚证, 吕檬村曰:“卫强故阳脉浮,营弱故阴脉弱,卫本行脉外,又得风邪相助则其气愈外浮,阳主气,风为阳邪,阳盛则气易蒸,故阳者,热自发也。营本引脉内,更与卫气不谐,阴弱者,汗出也。 ”[1] 阳虚阴弱是感受风寒的前提条件,即正虚邪侵,卫气为风寒所袭,失于固密,营阴不能内守,泄露于外,其恶寒较轻(恶风),因此, 太阳中风的病因主要是风寒外袭,以感受风邪为主。伤寒证的基本病机是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以无汗, 脉浮紧为特点,唯其无汗,又称表实证。寒为阴邪,其性凝滞,使人表闭无汗,卫阳必郁,而且营阴郁滞,从而使太阳经气运行受阻,待阳气郁闭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热,其恶寒较重,因此,太阳伤寒的病因以外感寒邪为主。 明代医家方有执依据孙思邈的三方分类,大加修订《伤寒论·太阳篇》,提出“三纲鼎立学说”,为卫中于风, 以桂枝汤为纲;营伤于寒,以麻黄汤为纲;营卫俱中风寒,以大青龙汤为纲,并将类方类证分别附于各方证条下 [2] 。但对这种分类方法,笔者认为不是很合理。 风伤卫: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卫餍阳气,风邪侵犯摄卫而主表的太阳经,物从其类,故有风伤卫之说,但这并不等于说风只伤卫,而不伤营,事实上“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伤人,多兼挟其他邪气,且营卫相随, 故风伤卫必定伤营。寒伤营: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收引,寒邪侵犯统摄荣卫而主表的太阳经,物从其类, 故有寒伤营之说,但这并不是说寒只伤营而不伤卫,实际上寒邪伤人必兼风邪, 且营居脉中,卫居脉外,伤营时必定伤卫。由上可知太阳中风,桂枝汤主之,太阳伤寒,宜与麻黄汤,二者均是感受风寒,营卫失调所致,只是所感受的风邪和寒邪比重不同,太阳中风以感受风邪比重大,主要伤于卫分,而伤寒证以感受寒邪的比重大,主要伤于营分。 感受邪气比重和病位不同,其煎服方法自然也有所不同,服桂枝汤后须臾,当饮热稀粥一小碗,以助药力,出汗,病乃悉去。称此“似邪去汗自止”。营气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进入脉中,循脉运行全身,内入脏腑,外达肢节,终而复始,营周不休,桂枝汤 · 81·光明中医2011年1月第26卷第1期CJGMCM January 2011.Vol 26.1

亚洲百合论文:亚洲百合杂交育种研究

亚洲百合论文:亚洲百合杂交育种研究 【中文摘要】目前国内百合杂交育种多是在野生种之间或野生种与栽培品种之间进行,而对品种间,尤其是亚洲百合品种间的杂交育 种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亚洲百合和东方百合部分品种为亲本进行杂交,以期选育出综合两个品种系优良特点的新品种。此外,通过百合系内及系间杂交,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品种之间的杂交亲和性, 为进一步开展百合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本研究主要包括花粉生活力的测定、杂交授粉、利用荧光显微技术观察花粉管的生长、杂交后代的培育和杂种鉴定,最终获得了5个杂种后代。通过试验, 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得出花粉萌发最佳培养液为蔗糖100g/L+H3BO3 40mg/L+CaCl21 Omg/L,用此培养液测得’Black Out 1106’、Detroit’、’Gironde’、’Loreto’、’Mount Duckling’、’Tresor’的花粉萌发率较高,其他品种花粉萌发率较低。 2)百合系内杂交亲和性比较好,多数组合能获得膨大的果实;百合系间杂交亲和性较差,虽然部分组合获得膨大的果实,但果实较瘦弱且 维系时间较短;对于给定的两个亲本而言,正反交结实情况差异也很大;对于大多数杂交组合而言,蒴果的膨大程度与种子有胚率呈一定的正相关性。3)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Mount Duckling’自交(?)(?)’Loreto’×’Black Out 1106’杂交组合中,父本的花粉均能在母本的柱头上萌发,进入中央花柱道,到达花柱基部,最终到达子

房并进入胚珠。不过某些花粉管在生长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一些不亲和的现象,如在花柱及子房中均出现了胼胝质反应等。4)在杂种幼胚离体培养基的筛选试验中,以’Navona’x’Tresor’为试材,通过试验分析得出最佳离体萌发培养基为MS+蔗糖3%+NAA0.01mg/L;在杂交幼苗最适生根培养基的筛选试验中,发现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利于杂交幼苗生根,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蔗糖6%+NAAO.1 mg/L+活性炭 1.0g/L5)利用ISSR-PCR分子标记方法对所获得的5个杂种后代进行杂种真实性鉴定,从15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2个引物进行扩增,共得到29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4条,占总条带数的8 2.76%。研究结果表明,5个杂交后代多数条带和亲本共用,有的融合双亲性状,出现双亲相加性带型,或双亲各自特有条带,此外,部分杂种还出现双亲均没有的条带,以上情况均说明了杂种的真实性。 【英文摘要】Studies on lily hybridization were more concentrated on wild Lilium spp.or the wild species and cultivars. However, hybridization of lily cultivars, especially Asiatic lily cultivars was less concentrated. In this study, lily cultivars of Asiatic hybrids and Oriental hybrids were employ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for hybridization. To some extent, it can reflect cross-compatibility among lily cultivars and offer help for further study on lily hybridization.There were several

沙棘简介

沙棘简介 沙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大约经历了上亿年的沧桑岁月,沙棘,又名醋柳、酸刺,其侧根十分发达,分蘖萌生蔓延能力很强,具有很强的水土保持及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沙棘不但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优秀树种,而且还是营养和药用价值极高的经济树种。据科学分析,沙棘果实中含有维生素、黄酮类及多酚类、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甾醇类及植物固醇、微量元素等190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被称为“生物活性物质宝库”,其Vc含量是号称“Vc之王”猕猴桃的六倍,其生物黄酮含量高于银杏叶,其β胡萝卜素和VE含量均高于各种水果。沙棘果实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和营养物质,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中医的常用药物,唐代的《月王药珍》、《四部医典》、清代的《晶珠本草》中皆有详细记载,1977年我国卫生部正式将沙棘列入《中国药典》。 中国是世界沙棘的发源地,其沙棘面积占世界沙棘面积的90%以上,山西省开发沙棘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全国60%的野生沙棘分布在这里,被誉为“沙棘王国”,比如山西曦晟源沙棘在生态、医药、畜牧等方面都有独特价值。发展沙棘产业将在防风固沙、农民增收和商业价值开发等方面获得良好效益。 随着人们对沙棘的认识,沙棘在健康方面的突出贡献更是让人们惊喜。经过山西曦晟源科贸有限公司研究发现,沙棘中的有效成分,特别是曦晟源沙棘油、沙棘黄酮等在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治疗高血脂等方面具有良好作用。 曦晟源沙棘果实中含有维生素C、E、A、B等近300种生物活性成分和人体必须的多种活性健康营养成分,维生素C的含量是猕猴桃的6倍;矿物质、微量元素锌、硒、铁、钙、镁、碘等含量在植物中居于首位;黄酮醇、胡萝卜素、磷脂、酚类、果酸、不饱和脂肪酸及不皂化物均高于各种水果、蔬菜;从沙棘中提取的SOD活性远比从动物血清中提取的SOD高。因此,世界沙棘产业学术界一致认定:沙棘为“生命之果”和“维生素宝库”。曦晟源沙棘药用价值的发现将为人类的健康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曦晟源沙棘联系地址:太原市万柏林区下元街道大王西街5巷3号

卡宾的最新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应用化学 卡宾的最新研究进展 1 前言 近年来,对于同性质催化剂研究的成功,大大推动了各种配位体结构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其中一个惊人的成果便是对氮杂环卡宾(NHCs)的应用,因为此类卡宾有很强的σ-共价键。自从卡宾作为一种中间配体被发现后,在有机化学中就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1950年skell等人就开始了对卡宾的研究[1]。1964年Fischer等人将卡宾引入无机和有机化学中,金属卡宾在有机合成和大分子化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1968年ofele和wanzliek先后报道了N-杂环卡宾金属络合物I[3]和II[4](图1-1),但他们仅限于金属络合物的研究。1991年Arduengo第一次分离得到游离的N-杂环卡宾III[5](图1-1)以后,N-杂环卡宾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近二十年来,N-杂环卡宾的金属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已得到广泛应用。 图1-1 即使NHCs的结构可以粗略的被改变,但是任何的结构改变始终与其同系物含磷杂环卡宾相去甚远。我们现已知道很多种稳定的芳香族卡宾,但是它们不是勉强与金属配位体结合,就是使金属混合物更加易碎。在最近五年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型卡宾,例如含碳卡宾的络合物(非NHCs),它的特点是稳定性比σ-共价键更强。它们的合成路线,化学特点以及稳定性,电负性,协调性,和催化性能,常常人们的用来与氮杂环卡宾比较。本文主要运用比较的方法,介绍了几种新型卡宾:二磷杂环卡宾、胺磷杂环卡宾。并详细阐述了它们的制备方法,化学性质和结构特点。 2 二磷杂环卡宾 2.1 二磷杂环卡宾的发展史 二磷卡宾与NHC其中一个主要不同点便是NHC的两个N原子被P取代,成为一个含有双P原子的杂环卡宾(PHCs).[6]一些文献中有提到对PHCs的稳定性和合成的困难表示焦虑,但它们也认为PHCs

浅谈沙棘的八大世界之最

浅谈沙棘的八大世界之最 一、沙棘极耐干旱,极耐贫瘠,极耐冷热,为植物的世界之最。 二、沙棘是在被称为“地球癌症”的砒砂岩地区唯一能够生长的植物。 三、沙棘是目前世界学术界发现的唯一能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完美地集中于一身的农作物,为世界之最。 四、沙棘创造了中国和世界上唯一的以一种植物设立国家管理机构的先例,把沙棘称为“第二农业”的先例。 五、国际专家说:沙棘集这么多活性物质于一身,在地球现有的植物资源中实属罕见,沙棘体内含428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能够全面补充人体所需各种维生素、钙、钠、镁、铁、锌、硒等微量元素,氨基酸及有机酸等。从沙棘中萃取的曦晟源沙棘汁、曦晟源沙棘果浆、曦晟源沙棘油软胶囊等,含多种营养成分,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六、上天赐予沙棘的各种活性物质的配伍机制正好与人体的需要相适应。沙棘中的营养强化因子配比合理,协同增效,通过对免疫系统多环节、多水平的调节和改善,能够使紊乱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起到预防疾病和加速病体康复的作用。 七、沙棘被誉为“全世界最完美的植物”,是上帝恩赐予人类的最好礼物,沙棘誉为地球的生态树、人类的健康树,对保护植被、防风固沙有着独特的作用。沙棘将成为21世纪的绿化先锋树种、21世纪的水果、21世纪的药物、21世纪的绿色食品、21世纪的新型农作物。 八、沙棘被国际医药学家和营养学家誉为人类21世纪最具发展前途的营养保健及医药植物。从沙棘果中提取的曦晟源沙棘油,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肝病、肾病、各类炎症、皮肤损伤等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曦晟源沙棘油是纯天然、纯绿色、无污染、无任何毒副作用、药食同源的有机食品。

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的比例

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的比例 文章目录*一、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的比例*二、桂枝汤和麻黄汤的比较*三、麻黄汤的功效 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的比例1、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的比例是多少 麻黄汤中麻黄(去节)9g,桂枝(去皮)6g,杏仁(去皮尖)6g,甘草(炙)3g。比例是3:2。一为麻、桂相须,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二为麻、杏相使,宣降相因,则宣肺平喘之效甚着。 2、麻黄汤使用有什么禁忌 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故《伤寒论》对“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兼“尺中迟”、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 麻黄汤和桂枝汤都有发汗功能,麻黄汤发汗力大(方中有麻黄、桂枝、生姜3味药发汗),桂枝汤发汗力小(方中有桂枝、生姜2味药发汗)。绝不是教材里讲的“无汗用麻黄汤,有汗用桂枝汤。”而是无汗而咳喘者用麻黄汤治疗;有汗或无汗而有鼻塞、鼻炎、胃肠不适干呕者用桂枝汤治疗。 麻黄汤药味虽少,但发汗力强,不可过服,否则,汗出过多必伤人正气。正如前人指出:“此乃纯阳之剂,过于发散,如单刀直入之将,投之恰当,一战成功。不当则不戢而召祸。故用之发表,可一而不可再。”

3、麻黄汤如何加减化裁 若喘急胸闷、咳嗽痰多、表证不甚者,去桂枝,加苏子、半夏以化痰止咳平喘;若鼻塞流涕重者,加苍耳子、辛夷以宣通鼻窍;若夹湿邪而兼见骨节酸痛,加苍术、薏苡仁以祛风除湿;兼里热之烦躁、口干,酌加石膏、黄芩以清泻郁热。 桂枝汤和麻黄汤的比较从这个病机特点,外感风寒表虚和外感风寒表实这个不同,外感风寒表实证,麻黄汤证是外邪侵犯人体,这是这个方中的一个侧重的一个重点,桂枝汤证是一个既有考虑到邪犯体表,又有邪侵犯体表引起的体表正气的失去平衡,营卫不和,邪正两方面的反应,这两个不同。所以证候方面,一个是恶寒发热,无汗,一个是恶风发热,有汗,证候表现上区别,当然其它的还有,象脉浮紧和脉浮缓的区别。 第二方面,在功用方面、治法方面,要体现出来的,麻黄汤证体现是祛邪,整个是祛邪为主,桂枝汤证体现祛邪调正并重,祛邪调正相结合,这是两种思路。所以用药方面来说,桂枝汤中桂芍相合,桂枝芍药相配,体现出既散邪又调正,既发散风邪,又调和营卫,所以邪正兼顾,阴阳双向调节这种基本结构。 麻黄汤的功效麻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丛生如麻,色黄”而得名。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主要功效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这个麻黄汤里面,麻桂

山西沙棘产业发展问题及简析

山西沙棘产业发展问题及简析一简介 沙棘是目前世界上含有天然维生素种类最多的珍贵树种,其果实号称“维C 之王”,极具营养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沙棘以其含有多种生理和药理保健功能的独特优势,迎合了人们对健康产品的需求,国际上对沙棘开发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天然、绿色、营养、保健、方便、休闲”的沙棘产品备受大众欢迎。 在沙棘开发利用方面,山西已走过近三十多年的历程,但产业化进程却十分缓慢。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山西沙棘品牌企业面临着规模小、资金少、同质化、无品牌、缺乏营销等一系列问题。那么,山西的沙棘产业如何实现新突破? 山西沙棘资源丰富存在问题也不少 我国是沙棘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目前有野生沙棘13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沙棘总面积的95%以上,其中天然林约占70%,人工林约占30%,全国70%的野生沙棘分布在山西,被誉为“沙棘王国”。有“世界沙棘在中国,中国沙棘在山西”一说。因此,山西省开发沙棘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沙棘企业缺少品牌意识,没有品牌战略。山西有着丰富的沙棘资源,与之不相匹配的是,大多数沙棘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据估计,山西沙棘资源有效利用率只有10%。近三十多年的沙棘开发,沙棘产业基本没有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沙棘产业开发严重滞后。近年来,沙棘饮料、沙棘油、沙棘胶囊等相继推向市场,却没有一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 其次,产品技术含量低,科研投入少。沙棘营养丰富,开发潜力大,特别是沙棘的药用及保健作用潜力很大,但由于粗放式的管理,很多企业急功近利,在研发上投入少,许多功能未真正发挥出来,缺乏高精产品,市场竞争力弱。而关于沙棘的科研项目也大都集中于沙棘的成分和治理水土等生态价值的研究,对沙棘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产品及开发利用的研究投入较少,造成了现有产品质量、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先天不足。 第三,缺乏科学管理和营销方式。山西的沙棘生产企业虽为数众多,但大多都是生产加工型企业,都规模较小,缺乏资金支持、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更没有专业的营销队伍。

文献综述写作要点

文献综述写作要点 文献综述写作结构和句型 一文献综述特征 1.一般字数控制在4000-6000字左右,大约8-15页; 2.以评述为主,不可罗列文献; 3.基本格式通常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 4.中文参考15-20篇,英文参考20篇左右,文献要新,50%-80%最好为3年内的文献。 5.如果文献综述是为开题报告作准备,整篇文章建议为漏斗状结构,即“有什么研究进展,问题是什么,怎么找方向”。

二按照文献综述的结构顺序分析常用句型 1 题目 1.1 如果文章为结果论文 标题格式 a)Effect of oninProgress b)in Progress c)无固定格式 1.2 如果文章为方法论文 标题格式d)Methods for ? Progress 2 摘要常用句型 归纳了?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指出了?及其?研究的主要进展 讨论了?的类型、影响因素、过程机理和描述方法 在此基础上,对?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3 关键词 略 4 前言 4.1 内容:

问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 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4.2 常用句式 ?是?的重要研究内容 过去研究主要集中在? ? ? ? 鉴于?的工作将对今后?研究意义以及?的现实应用意义 作者就?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5 正文 5.1 综述材料来源广泛,因此段落结构格式非常重要,举例如下表; 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第六句 主题句陈述理论1研究支持1 陈述理论2研究支持2 略 主题句研究支持1研究支持2 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