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推断方法学案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学案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学案

文言实词推断六方法导学案

合江中学吴贵芳

【考点阐释】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有三种考查形式:

一、选择题的形式单独考查: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二、选择题最后一道文意把握题,个别选项文意的正确与否直接与个别实词词义正确与否有关。

三、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实词的含义。

【学习目标】

针对学生阅读文言文无从下手或想当然翻译的情况,确定引导学生掌握联想、组词、字形、对称结构、语法、语境推断法等六种方法,能有的放矢,较为准确地把握文言文阅读中遇到的实词的含义。

【学习重点】组词推断法、语法推断法

【学习难点】语法推断法

【教学过程】

【方法一】推断法

联想该词在课文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牛刀小试】

1、进之布指算,不爽.。.→《氓》:

2、令甲卒皆伏,使老女子乘.城。→《氓》:

3、铨简.秀士。→《出师表》:

4、公败退,引次.江北。→《陈涉世家》:

【方法二】推断法

. 组成一个或几个双音节词进行推断。

. 借用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

【牛刀小试】

1、北邀当.国者相见。

2、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

3、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

4、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方法三】推断法

汉字本就是形音义结合的文字,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以及形声字的形旁的表意功能,从字形角度去推断实词的含义。

例如:

口——与口及语言等动作有关(吹、吮)心——关于心理(恨、志)

示——和神祉有关(祖)衣——与衣服有关(袖、襟)

【牛刀小试】

1、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趾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2.、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3、王怒曰:“劓.之。”

4、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

【方法四】推断法

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

【牛刀小试】

1、通五经,贯.六艺。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一年所居成聚.,两年所居成邑.。.

4、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

5、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6、(阮籍)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唯公荣可不与饮。”【方法五】推断法

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根据其词性推知它的实词含义。

【牛刀小试】

1、范增数目.项王。

2、自放驴,取樵.炊爨。

3、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

4、道.芷阳间行。

【梯级训练】

1、庭除.甚芜,堂屋甚残。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3、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4、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能硕茂

..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方法六】推断法

结合语境,认真揣摩,仔细分析。

先找出上下文之间可能存在着的照应、解释或暗示等关系,再把所考查的实词代入文中,根据文意和其他一些因素,大体就能推断出该词的意思。

【牛刀小试】

1、阅读文段,理解“弄璋”、“弄瓦”的含义。

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弄璋:弄璋:

【课堂小结】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学设计

文言实词推断六方法教学设计 合江中学吴贵芳 【考点阐释】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有三种考查形式: 一、选择题的形式单独考查: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二、选择题最后一道文意把握题,个别选项文意的正确与否宜接与个别实词词义正确与否有关。 三、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査实词的含义。 【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阅读文言文无从下手或想当然翻译的情况,确左引导学生掌握联想、组词、字形、对称结构、语法、语境推断法等六种方法,能有的放矢,较为准确地把握文言文阅读中遇到的实词的含义。 【教学重点】组词推断法、语法推断法 【学习难点】语法推断法 【教学过程】 [方法_] _____________ 推断法 联想该词在课文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 【师傅领进门】 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牛刀小试】 1、进之布指算,不爽。 ? ■ 2、铃简秀士。 3、令甲卒皆伏,使老女子乘城。 4、公败退,引次江北。 [方法二] ____________ 推断法 ?组成一个或几个双音节词进行推断。 ?借用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 【师傅领进门】 1. 故议者方晋二陆。 2. 然疾悄正,弗甚用。 3. 除著作郎,不就。 4.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牛刀小试】 1、北邀当国者相见。 ■ 2、于是夜纽兵出,薄其营。 3、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 ■ 4、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 [方法三] ____________ 推断法 汉字本就是形音义结合的文字,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以及形声字的形旁从字形角度去推断实词的含义。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教案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解题方略,掌握准确把握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2、学会知识迁移,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讲练议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都知道,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试卷中占了18分(加断句题是21分),分值之多仅次于作文和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在文言文的复习中,实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虽然历年来高考文言文实词大多来自课本,但由于语境的变化,加上词语词义本身的丰富性,我们要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解答技巧,无疑对我们是有帮助的。今天我们这节课就要教给个大家一些推断实词含义的方法。 【讨论交流】 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下面我们用5分钟分组讨论一下课前预习的六组练习,看看你们对加点实词的推断是否一致,并注意归纳每一组的推断方法。 (特别说明:以下“想一想”的内容作为“课前预习”提前印发给学生,上课时直接讨论;“试一试”内容展示在课件上) 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关键: 1、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 2、掌握正确的推断方法。 【因例说法】 一、字形推断法 1、想一想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财物) ②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田地) ③金就砺.则利。(磨刀石) ④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 2、方法阐释 汉字是表意文字,其中80%以上是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这些字中的形旁往往是表意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表意的形旁来推测这个词的意思。 “贝”与钱财有关;“田”与田地或耕作有关; “石”与石头或坚硬有关;“”与竹子有关; “忄”与内心活动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学)案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 2. 学生能够推断出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议结合、学生合作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文言实词的把握对文言文阅读至关重要,如果能把一篇文言文中的实词全部疏通的话,那这篇文章你就读懂了百分之七八十。那么,如何才能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呢?一方面我们要加强诵读,形成良好的语感;另一方面我们要多做积累,充实我们的知识储备库。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还有一些能帮助我们判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完成练习,探究方法 1. 安排学生分组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练习。 (一) 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1.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以勇力事鲁庄公事:侍奉 B. 乃献遂邑之地以和和:和平 C. 北面就群臣之位就:靠近,引申为“回到” D. 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亡:丢失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沫执匕首劫齐桓公胁迫君其图之考虑 沫投其匕首丢下桓公怒,欲倍其约通“背”,背叛 (二) 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先是,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太尉德裕同分司东都。禹锡谒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德裕曰:“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及取看,盈其箱笥,没于尘坌。既启之而复卷之,谓禹锡曰:“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览。”其见抑也如此。衣冠之士,并皆忌之,咸曰:“有学士才,非宰臣器。”识者于其答制中见经纶之用,为时所排,比贾谊在汉文之朝,不为卿相知,人皆惜之。 ——节选自宋光宪《北梦琐言》,有删改。 3.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章冠世,不跻大位跻:晋升 B.累有相示相:动作偏指一方,指“我” C.既启之而复卷之启:启发 D.其见抑也如此见:表被动 4.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别令收贮,然未一披看盈其箱笥,没于尘坌箱子;尘埃 有学士才,非宰臣器才能为时所排排斥 (三)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选自后汉书《仲长统传》 5.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文言实词含义推断公开课教案

把握规律巧解实词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 【教学目标】 1、指导解题方略,掌握准确把握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2、学会知识迁移,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讲练议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都知道,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试卷中占了15分,分值之多仅次于作文和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在文言文的复习中,实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虽然历年来高考文言文实词大多来自课本,但由于语境的变化,加上词语词义本身的丰富性,我们要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解答技巧,无疑对我们是有帮助的。今天我们这节课就要教给个大家一些推断实词含义的方法。 【讨论交流】 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下面我们用5分钟分组讨论一下课前预习的六组练习,看看你们对加点实词的推断是否一致,并注意归纳每一组的推断方法。 (特别说明:以下“想一想”的内容作为“课前预习”提前印发给学生,上课时直接讨论;“试一试”内容展示在课件上) 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关键: 1、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 2、掌握正确的推断方法。 【因例说法】 一、字形推断法 1、想一想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见幻灯片第一组 ①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财物) ②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田地) ③金就砺则利。(磨刀石) ④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 你能推断出加点字的意思吗? 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2、方法阐释 汉字是表意文字,其中80%以上是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这些字中的形旁往往是表意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表意的形旁来推测这个词的意思。 “贝”与钱财有关;“田”与田地或耕作有关; “石”与石头或坚硬有关;“ ”与竹子有关; “忄”与内心活动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 “饣”与食物或吃有关;“辶”与行走、行动有关; “刂”与刀或使用刀有关;“王”与玉有关 3、课堂练习

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

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 一、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题.看要求是选正确的还是选不正确的. _I 第二步,对有把握的选项迅速作出判断. 第三步,借助方法,主攻难点. 二.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 (一)依形推义法1 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虽历经演变,但表意的功能并没有完全丧失, 这种表意功能就是理解词义的已知条件之一. 因此,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 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此外古汉语中的通假字绝大多数为形近通假,故而借助字形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通假字 1.有牧人御众之才 该句中的“牧”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为“牛”,泛指牲畜,右为“人手中拿着一条鞭子”,把两者的意思联系起来,就是“放牧牲畜”;引申一下,对象如果是人,自然就是 “统治,治理”之意了.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信”是一个会意字,一个“人” 一个“言”意为人言真实.此句中的“信”就解为“真实”. 3.启听淮北取籴d1 “籴”就是一个会意字,联系“粜”意思是卖出粮食,“籴”与“粜”相对,意思是买进粮 食. 4.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造”的义符为“之”,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5.若少屈,冀得一归觐.j in 觐,义符为“见”,联系下文推断为“拜见”之义. 6.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ku i “馈”的意义可由它的“饣”旁推断出它是供军队吃的东西,即“军饷”,这里活用作动词, 发放军饷. 7.赢粮而景从.y mg “景”用本义在此解释不通,借助读音推断其通“影”,名词作状语,就好理解了. &殚d m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m&ig饥寒冻馁,死背相望. “馁”在现代汉语中多指气馁,但是这个字的本意是饥饿,因为它的形旁是食字旁.当然这里也可以根据词语构成法来帮助推断. 译为:用尽财物不能够完成赋税,费尽体力不能够完成劳役,老百姓饥寒交迫,冻饿而死的 尸体到处都是. (二)语境分析法 一个文言实词一般有多个义项,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却又是唯一的. 因此我们一 定要善于把实词放在语言环境中来考查分析,根据上下文来进行词义的推断. 1.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 在古汉语中,“多”有五个义项:①数量多;②重要,重视;③赞美;④多数,大都;⑤实足,只.我们根据语境“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来推断,原文说何远离开东阳回到家乡后,数年不谈荣誉耻辱之事,士大夫们更因为这样而赞赏他,由此可以判定解释为“称赞”是正确的.

文言实词推断法教案

高考专题复习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学案) 考纲精研: 《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有两种考查形式: 一、选择题的形式: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二、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实词的含义。 要求:积累常见实词的常见义项,是做好此类题的关键;但同时要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技巧,可以做到由已知推断未知,由课内推断课外。 技法精点:推断文言实词词义六法 1、本义引申法 2、字形猜想法 3、结构互训法 4、语法定性法 5、联想推断法 6、语境分析法 一、本义引申法 本义------指词的本来的意义(即这个词最初的那个意义)。 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词义。它们和本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二、字形猜想法 1、想一想:1、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2、冀得一归觐. 3、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2、常见偏旁部首类推规律: “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宀”与房舍有关; “阝”与地名有关;“言”与说话有关;“隹”与鸟雀有关;“尸”与身体有关; “冖”与笼罩有关;“系”与捆绑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歹”与死亡有关; “月”与肉有关;“王”与玉石有关;“目”与眼有关;“页”与人头有关。 3、试一试: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2)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3)彀士十万人 (4)迨诸父异爨,东西多置小门。 (5)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 三、结构互训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1、想一想: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3)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4)通五经,贯六艺 (5)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8)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9)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10)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11)忧懈怠, 则思慎始而敬终 2、试一试:(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徒高谈虚论徒:只是 B、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堪:胜任 C、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纠:纠正 D、本为羁旅羁旅:寄居 (2)解释加点的词: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 ....累世不见也 四、语法分析推断 根据字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充当 谓语大多是由充当 定语是由充当

文言文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及练习题

练中寻法,“七法”巧解文言实词 方法一: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判断加点词解释正误。 (2015·高考江苏卷)呜乎!其志亦大矣。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要必申.其意申:施展 正误:错误。 推导方法总结:可用代入推断法,将题中的解释放在原文的语境中推断是否正确。“申”解释为“施展”,放到语境中不通,这里应该是“说明、表明”的意思,前文说他议论事情对错时不屈从权贵,“要必申其意”的意思是“一定要表明他的意思”。 参考译文: 唉,他的志向远大啊!然而他与人相处不随便附和,议论事情是非分明,遇到有权有势的人也不稍稍屈服,一定要表明他的意思,因此也不肯轻易运用他所拥有的(知识),别人也很少能了解他。欧阳发去世了,眉山苏轼为他哭泣,认为欧阳发得到了文忠公的学问,是和汉代伯喈、晋代茂先一样的人。 方法指导: 代入推断法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疏通文意,解释正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解释,反之即为错误解释。 方法二: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判断加点词解释正误。 (2015·高考安徽卷)“闻宋仲温书《兰亭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赵子昂书《铁佛嶴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倘各损惠一通,敬拜赐矣。”其雅操如此。先生于古文不多作, 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 ..,而于禅悦文字尤善。 必合古人矩度 ..矩度:气度 正误:错误。 推导方法总结:运用因文定义法。“矩度”的意思是“规矩,法则”,“合矩度”即符合规矩,从上下文看这里是说先生作文规范,而不是说他有气度,故错误。 参考译文: “听说宋仲温写的《兰亭十三跋》在松江府亭被临摹了,赵子昂写的《铁佛嶴钟铭》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技巧(教师)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技巧(教师) 《考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文言实词”是指考查范围,包括通假字、异读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新大纲中列出了120个重点实词,基本上都在课本内出现过,《第1方案》上都归纳了。所以,在第一步识记积累的基础上,便要掌握一些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本节课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几种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 一、借助字形推断 1、引导练习: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绳索 (2)金就砺.则利磨刀石 (3)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踩、踏,翻译时可以引申为“据守” 2、方法总结: 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特别是“偏旁”与字义联系密切。有些字能直接从字形分析出词义,有些字虽不能直接分析出词义,却可以根据字形圈定出该字的意义范围,为进一步猜测词义提供依据。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断,就有可能较为准确的把握词义。 凡形旁从“钅(金)、木、氵(水)、灬(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凡形旁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 ”者词义与兵器有关;凡“马、牛、羊、犭、鸟、虫”等与动物类有关;“讠(言)、辶(辵)、忄(心),彳(行)”等与行为有关,“禾”与五谷关;“”与丝麻关:“贝”与金钱关;“皿”与器具关;“”与房舍关;“阝”与地名关;“求”与毛皮关;“”(yàn)与旌旗关;“旨”与美味关;“辛”与刑具关;“隹(zhuī) ”与鸟雀关;“能”与熊罴关;“尸”与身体关;“女”、与妇人关;“冖”与笼罩关;“系”与捆绑关;“”与环绕关;“攴(pū) ”与敲击关;“歹”与死亡关……“月”关肉,“页”关首,“自”关鼻,“目”关眼……总之,本字关本义,形符表义不可不知。 3、巩固练习: (1)平民虽平价不能籴.买进粮食 (2)自放驴,取樵炊爨.灶 (3)可以独飨白粲.。飨,食用;粲,米一类的东西 (4)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双目失明 二、借助词义引申推断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变化的,词义随着语言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一个实词的意义可能很多,但一般都是由本义或常用义引申、比喻或假借而来的。我们如果能够了解词语词义的引申演化过程,在阅读时学会适当的引申推想,就往往能够对词义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1、解释下列句中的“朝”字的含义。 (1)朝服衣冠,窥镜 (2)割地而朝者三十六国 (3)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4)两朝开济老臣心 “朝”的本义是“早晨”,因为臣子朝见君主在早晨,就引申为“朝见”,由“朝见”引申为“朝堂”“朝廷”,再引申为“一代君主统治的时期”和“唐朝”“宋朝”中的“朝代”这两个意思。 朝:早晨朝见朝堂、朝廷朝代一代君主统治的时期 2、这提醒我们:抓住实词的本义、常用义,适当的作相关的引申联想。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公开课教学案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公开课教学案 学习目标:1. 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 2. 学生能够推断出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学习方法:讲练议结合、学生合作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文言实词的把握对文言文阅读至关重要,如果能把一篇文言文中的实词全部疏通的话,那这篇文章你就读懂了百分之七八十。那么,如何才能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呢?一方面我们要加强诵读,形成良好的语感;另一方面我们要多做积累,充实我们的知识储备库。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还有一些能帮助我们判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 二、学习过程 (一)完成练习,探究方法 1. 安排学生分组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练习。 (一)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译文:曹沫是鲁国人,凭借其勇敢和智谋效力于鲁庄公。庄公十分喜好打仗。曹沫为 鲁国的大将,和齐国作战,三次都输掉了。鲁庄害怕了,想要把遂邑这个地方送给齐国 来求和,但仍然以曹沫为大将。 齐桓公与鲁庄公相约在柯这个地方盟誓。庄公与桓公已经在祭祀的天坛开始盟誓, 曹沫手拿匕首劫持了齐桓公,桓公的身边的人不敢有任何行动,只是问他:“你想要干 什么?”曹沫说:“齐国强大而鲁国弱小,而强国侵占鲁国已经够多了,现在鲁国的京

文言实词字形推断法教学设计

文言实词字形推断法教学设计

学苑杯大赛教学设计 课题《文言实词字形推断法》授课人李进进 教学目标知识与 能力 掌握常见形旁的含义 过程与 方法 掌握结合语境根据字形推断字义的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简单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领会汉字的魅力。 教学重点掌握从字形结构入手推断分析字义的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字形合理推断出字义

教法与学法教法:1、学案与多媒体教学方式共同推进 2、合作探究法 学法:1、自主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导入新课 上课前咱们来做个猜字游戏,大家猜猜这几个字什么意思?可以进行小组论,一会找同学上前面写一下猜测结果。 从字形角度分析下面字的含义(ppt) 鑫: 森: 淼: 焱: 垚: 掱: 通过刚才的猜字义,大家看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推断字义?字形,(板书:字形、字义)文言实词含义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字形推断法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学习文言文讲求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所以我们在根据字形推断字义的时候还要结合语境。(板书:结合语境)在尝试这种方法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什么是字形推断法? 二、新课内容 (一)字形推断法 【方法简析】字形推断法,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解释字的本义。 【精要点拨】分析字形能说明字的本义,有助于我们去推断字的引申义或其他义项。 (二)猜一猜 我们先来看两个课内的例子,两个红色字体的字分别是什么意思?例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解析:目字旁大多和眼睛有关,再根据“眄”的对象“庭柯”我们推断它是“看”的意思。(看院子里的树,使脸上现出愉快神色。眄:斜视,

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教案) 教学目标 培养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提高文言文阅读的水平。 教学内容与步骤 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关键是读懂原文,准确地把握文意,而能读懂原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能正确理解文中实词的意义。鉴于此,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对学好文言文和应试都大有裨益。一、 例题: 1、贫民虽平价不能籴。 2、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祉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解析:会意字,上为“入”,下为“米”,整合可知。 解答:籴——买进粮食联想:粜——卖出粮食 启示:汉字的形旁与字义有关 再如: (1)用“贝”字作偏旁的字:购 例: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购:悬赏捉拿﹚ 结论:用“贝”作偏旁的字大都与“钱财”有关 ⑵用“糸”作偏旁的字: 缢绡缒 例句: ①自缢于庭树《孔雀东南飞》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行》 ③夜缒而出,见秦伯《烛之武退秦师》 结论:用“糸”作偏旁的字大都与“绳索、丝织品”有关。 ⑶.用“王”作偏旁的字:瑾瑜璐 例句:①.何故怀瑾握瑜《屈原列传》 ﹙瑾、瑜:美玉,此处比喻美好品格﹚ ②.被明月兮佩宝璐《涉江》 ﹙璐:美玉﹚ 结论: 用“王”作偏旁的字大都与美玉有关。 补充:部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钅(金)、木、氵(水)、(火)、土” ——与五行有关; “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 ——与兵器有关; “马、牛、羊、豕、犭、鸟、虫” ——与动物有关; “辶(走)、彳(行)、(心)、(言)” ——与人的行为有关。 其它: 禾----五谷、皿----器具、 宀----房舍、冖----笼罩、 求----毛皮、歹----死亡、 月----肉、页----首、 目-----眼、尸----身体、 隹(zhuī)----鸟雀...... 二、例题: ①金就砺则利

2021高考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与技巧

2021高考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与技巧 课内实例 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解析】“眄”的含义,根据“目”和“眄”的对象“庭柯”就可知其大致是“看”的意思。 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解析】“畴”的含义可根据“田”字旁能推出“田地”之意。 方法一:字形推断法 (利用汉字字形)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功能。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 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形旁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者与兵器有关;从“马、牛、羊、豕、犭、鸟、虫”者与动物有关;从“(言)、辶(走)、刂(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其它还有:禾--五谷、贝--金钱、皿--器具、纟--丝麻、宀--房舍、求--毛皮、隹(zhuī)--鸟雀、冖--笼罩、歹--死亡、月--肉、页--首、自--鼻、目---眼、尸--身体…… 课外实例: 1、启听淮北取籴。 【解析】其中“籴”就是一个会意字,联系“粜”意思是卖出粮食,“籴” 与“粜”相对,意思是买进粮食。 2、袖空牒窃印

【解析】部首“片”,本义就是“木片”,众所周知,古代发明纸张之前人们都把字写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片”又被引申为“文件、文书”之义,因此凡是以“片”为形旁的字如“版”“牌”“牍”等都有“文件、文书”的意思。 02 课内实例 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解析】句中“用”和“以”位置相同,而“用”的意思又是我们拿得准的,“以”的意思是“任用”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解析】见:被 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解析】弥:愈,越 4、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解析】固:险固的地势 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解析】族:族灭 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解析】“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7、追亡逐北 【解析】亡,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方法二:语言结构推断法 (利用结构相似的句式)

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教学设计(供参考)

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 2.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三、课时安排:3课时 第1、2课时 一、考点阐释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考试大纲》保留内容。我们要注意两点隐含信息: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关键是理解教材中120个左右的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的条件。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态,又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然而,文言文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就不是仅仅靠积累就能解决问题的了,还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 二、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法 (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理”,从玉(左偏旁写作王),凡形旁从“玉”的字,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可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韩非子》)中的“理”字的意思是“治玉、雕琢”。“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宀”与房舍有关;“阝”与地名有关;“求”与毛皮有关;“言”与说话有关;“隹(zhuī) ”与鸟雀有关;“尸”与身体关;“冖”与笼罩有关;“系”与捆绑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歹”与死亡有关;“月”与肉有关;“页”与首有关;“自”关鼻,“目”关眼。“攴(pū) ”与敲击有关; 【推断练习】 (1)刑天舞干戚形旁为戈,意思为一种兵器(斧子) (2)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形旁为舟,意思为大船 (3)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形旁为石,意思为石阶 (4)径造庐访成形旁为走意思为到会意字也可用此方法推断词义。 (5)丰则贵籴,歉则贱粜上入下米,意思为买入粮食 (6)家人瞷见者,悉骇愕左目右間,意思为从门缝中看,“窥视” (7)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1998年高考题) “觐” 为形声字,义符为“见”,联系下文推断为“拜见”之义。 (8)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绳子) (9)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井绳) (10)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田地) (二)、字音推断法古代汉语中,语音和语义有一定的关系,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通假字音同或音近的原则,大胆逆推,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从而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

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

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 一、考纲分析: 文言实词考查的基本要求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本考点考查的重点是教材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些实词,主要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还有词类活用。但不是对原来知识的简单回忆,而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近几年来,高考命题多采用两种考查形式: 一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和错误的一项; 二是从古今词义比较的角度,给出四个词,要求选出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 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在高考能力层级中为B级。高考语文试卷,不仅直接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解释,也经常涉及到对文言实词意义的把握。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要想顺利地应考,就应具备从同一实词的若干义项中选择它在上下文中应取含义的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于对灵巧方法的掌握。 二、推断词义的方法 一)、字形推断法 1、根据形旁推断本义。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 如:“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贾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如:“(先轸)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 如:“到七月,乃扶病入觐” 如:可以独飨白粲。 如:樯橹灰飞烟灭 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如:“傥窀穸不为盗所发”,选出句中的划线词意义正确的一项() A、墓穴 B、棺材 C、财物 D、山洞 如: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啖:给……吃 如:(05广东)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召晖拜为郎拜:授官 B.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候:等候 C.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爱:吝惜 D.顾谓掾属曰:“若之何?” 谓:对……说 巩固练习 无冻馁之患.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今操方连船舰.

文言实词公开课教案

文言实词公开课教案 授课时间:2010、11、26上午第四节 授课地点:高三文(2)教室 授课人:杨祥海 【知识网络】 文言实词:1、通假字2、古今异义3、偏义复词4、一词多义5、词类活用 积累和推断 积累就是通过大量的阅读,不断扩大实词量。 记住《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中学课本里出现过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结合教材和查阅古汉语词典,弄清所列每个实词的含义,要特别留心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义项,避免形成思维定势,望文生义。 推断就是运用技巧推测和判断文言实词的词义。 一、导入 考纲解读: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结合具体的语境 考情分析: 1、题型——客观选择为主、主观解释为辅 2、使用的材料——呈现多样化趋势(从史传到各种文体并存) 3、考查重点——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反训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二、推断文言实词词义方法

1、以音猜义法 古代汉语中,语音和语义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可以运用声训(训诂学术语)原理,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 2、字型推断法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具有表意功用。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形声字的形旁去推断实词的含义。 3、对称结构互解法 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 4、借助语法分析作推断 运用所学的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语法知识,根据词语所处的语法位置来推断其词性,进而推断出它的含义。 5、联想推断法: 联想课文有关语词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 6、语境分析法 语境分析法也就是根据上下文相互制约的关系,推断出该词的含义。“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要把握一个实词的含义,决不能离开它生存的语境,有时上下文之间存在着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这恰恰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及练习巩固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及练习巩固实词词义的推测既是做好选择题和文言文句翻译的关键,也是学生知识框架中的弱项。 原则:结合语境,调动已知,掌握方法,科学推测。 方法: 一、根据字形推断熟悉汉字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等造字方法,特别是形声、会意造字法对推断词义很有帮助。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眄”的含义,根据“目”和“眄”的对象“庭柯”就可知其大致是“看”的意思。 二、根据语法规律推断一个词的语法位置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它的词性、活用并进而推知它的大意。尤其是处在相同结构位置上的词语,可以凭已知去推出未知。 有势者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朱丹”、“黝”都分别带了宾语“门”和“之”,所以就能感知它们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是“漆成红色”和“涂成黑色”的意思。 三、根据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快速推断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排比、互文、比喻、借代、拈连等,这些手法也能用来作为推断词义的凭借。象使用频率极高的对偶和排比就对词语推义很有用处。可以根据古人喜欢在两个句子里的位置相同处使用相同或相反的词语的特点很容易地去推断。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极”字因与上句的“通”位置相同就可以马上推出它的大意“通达”。 四、根据文化、文学常识推断文化文学常识也是文言文中常常要涉及到的内容,有时一个熟知的文化文学常识就可以帮助我们顺利推出词义。 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知道古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坏的孝道,自然容易推断“剔”通“剃”,即“剃除”,也就理解了为什么被剔除毛发就是蒙受极大的耻辱。 五、根据语境推断有了具体的语言环境,词语的多义、活用、通假、偏义复词的用法、古今异义等,都容易判定。这是最常用、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前提是必须了解文段大意,抓住前后关键词语,否则就会无处下手。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由“少多疾病”可知“不行”与今义“不行”不同,而是“不能行走”即柔弱、不健康意;而“零丁孤苦”的语境,也能帮助推断“成立”不是今义的“成立”之意,而是“成人立业”的意思。常见文言虚词的词义或用法也可依据语境大胆而科学地推测。 锦囊(1)建立知识框架 实词部分: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 虚词部分:考点中规定的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文学常识与文化常识。(2)整体入手,把握人物和事件。 特别是关注文段写了几个人、几件事,人物任职有何变化及变化原因、空间位置有几次转移、上级或下级对关键人物的评价,这些都是出题人设题的题点,也是做对题目的帮手。

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

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以2008年高考试题为例) 《考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一共有120个,而每个实词都是多义词,要把这些实词的用法和意思全部识记基本上不可能,那么什么样的作法可以减少这种难度,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那就需要培养对实词的推断能力。下面介绍理解文言实词常用的推断方法。 1、代入法。古汉语单音词占多数,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确定一个多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意义,可先把这个多义词素组成若干个双音词,然后用"代入法"把这些词放在具体语境中去体会,可以推断一些词语的意义。 如08年高考北京卷 C.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擢:提拔。可以组词为"擢升",与答案所示的"提拔"近义。 D.门卒当车,愿有所言愿:希望。可以组词为"愿望",与答案所示的"希望"相近。把两个词代入原文都能作通畅的理解,所以是正确的解释。 2、根据造字法进行推断。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严格来讲有四种造字法,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形声字占了汉字中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就叫"义符",它显示了这个字的表意范围,如"珍珠",都是斜玉旁,就表示这是很贵重的。 再如08年高考卷重庆卷翻译题 ①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背相望。 "馁"在现代汉语中多指气馁,但是这个字的本意是饥饿,因为它的形旁是食字旁。当然这里也可以根据词语构成法来帮助推断。 译为:用尽财物不能够完成赋税,费尽体力不能够完成劳役,老百姓饥寒交迫,冻饿而死的尸体到处都是。 3、根据词语构成推断词义。汉语的构词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规律进行合理推断。如在现代汉语中,我们使用的词是打击,爱憎,愉快,词语中的各个部分有时是可以相互注释的。 如08高考卷江苏卷的翻译题(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这里牵涉到"见"这个特殊词的用法,有两种解释比较特殊:"被"和作代词。前句是得到皇帝的召见,那么应该是被"亲信",所以亲信应该是动词,古今异义了。这是个同义复合词,解释为"亲近信任"所以应该翻译为:"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 4、利用互文、对偶、排比等修辞推断词义。有些文句的结构整齐,那么处于同一位置上的词应该是用法一致,词义相近或者相反的。例如教材中有"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结构整齐,"忠贤"近义,"用"和"以"处于同一位置,那么语法功能应该一致,并且词义相近。那么"以"也解释为"任用",这种解释虽不常见,但却可以据此推断出来。再如08年高考卷天津卷的第二个翻译题(2)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恶人者"即是"憎恶别人的人",那么"利人者"中的"利"应该是个动词,而不是名词"利益",那么这句话应该翻译为: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这做有利于他的事;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恶他。 5、凭上下文推断词义。结合上下文的语意来推断出要解释的词语的含义。这种方法是无论采用什么推断方法都必须结合起来使用的方法,因为要求解释的实词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上下文中的实词。如08年高考广东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振作 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收留 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前往 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愉快 A应为"赈济",因为对于"穷乏"当然只能是"赈济"而不是"振作"了。B 应为"抓获、扣留、收监"既然官吏错误地"收访",若是"收留",周访不用奋力反抗了。根据语境即可得知理解错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一.字形推断法 可以独飨白粲。 飨,右边是“食”,大概是“食用,享受”。粲,下边是“米”,大概是米一类的东西。 王怒曰:“劓之。” 劓:割掉鼻子。 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的意思 例: 口——与口及语言等动作有关(吹、吮) 心——关于心理(恨、志) 示——和神祉有关(祖) 衣——与衣服有关(袖、襟)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70%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 具有表意功用。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形声字的 形旁去推断实词的含义。 砺: 磨刀石。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觐:拜见 ①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②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 ③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⑤时浓雾半作半止(《游黄山记》) 解析: ①②③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可以互为释义。它们的义项分别是①更加②精通③使……战栗震惊。 ④句中“蒙”和“因”的意思相近,“因”解释为“沿用、沿袭”,由此再结合“蒙”的上下文可以推断“蒙”为“继承”义。 ⑤句中“作”和“止”的意思应该相反,“止”是“停止”义,那么可以反向推知“作”当为“起来”义。 二、对称结构互解法 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 【文过饰非】 我们可能知道“饰”是“掩饰之意”,而对“文”则有些把握不住。这个词语中的过和非同义,那么文和饰也应该同义。文就是文饰、掩饰的意思。 【求全责备】 全,全面。备,完备。意思同。“求”和“责”意思也应该相同。“求”是要求,“责”也是要求(责成、寻求)。这样就不会把则和备看成是“责备”了。

文言实词推断教案

文言实词推断教案. 语文总复习第一轮文言文 时间:文言实词推断教案 教学目标: 1、合作探究,掌握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 2、学会迁移,提高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学习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几种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归纳教学过程:

一、导入文言文阅读一直是高考的重点之一,它在高考试卷中占的分值仅次于现代文阅读和作文,近年来分值增加到19分。而文言文实词的考查,又是每年必考的考点。它在同学们眼中恐怕是文言阅读这条路上 最可怕的“拦路虎”了吧,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试着扫一扫前进路上的障碍。首先,让我们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投影出示,学生齐读) 1、合作探究,掌握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 2、学会迁移,提高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二、积累回顾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积累回顾完成的情况(投影出示)【5分钟】说说,你是如何解答出加点字的含义的?(如何推断出来的?)想一想,它们有哪些常见用法?(1)项伯杀人,臣活之。(2)不耻相师。(3)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手(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十步”名作动:跃十步(5)夜,缒而出。(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

对“逸豫”,词义相反。 8 / 2 文言文 语文总复习第一轮 时间: 欲盖弥彰,(7)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清楚 殚精竭虑 (8)殚其地 之出,竭其庐之入 )“活”后面的宾语是 “之”。使动用法,就(1 是主语使宾语怎 么样。“耻”意动用法,谓语动词具有主观 上“认(2) 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 怎样”。(根据该字的形旁推断大致词义)汉 字中(5)缒:以上,其表意12%的形声字占 80%以上,会意字占 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 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方法探究接下来我 们就结合实例,一同探究并掌握几种推 断 文言实词的方法。完成方法探究五大题。首 先,个人独立思考; 1. 分钟】而后,小组合 作交流。【10-15 交流 2. 【一】 带子、绳 索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 .解 释:“组”为绞丝旁,用“系”作偏旁的字 与丝织品、绳索有关,前面也有“系”字, 宾语是 “燕父子”可推知。 )去 到、 君 径造2、袁所寓之法华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