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机械分析(比重计法)1.0

土壤机械分析(比重计法)1.0
土壤机械分析(比重计法)1.0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壤学实验 指导老师: 谢晓梅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土壤机械分析(比重计法) 同组学生姓名: 边舒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 八、讨论、心得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 了解土壤颗粒组成状况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意义;

2. 掌握土壤颗粒分析方法,从测得的数据来确定土壤质地,为分析土壤的其它理化性质提供参考数据。

二、 实验内容和原理

本实验采用比重计法对土壤进行机械分析,即把土粒按其粒径分为若干级,并测出各级的量,从而判断土壤的颗粒组成。

比重计法:将径较细的土粒加分散剂后,充分分散,处理成悬浮液定容后,根据Stokes 定律及土壤比重计浮泡在悬液中所处的平均有效深度。静置不同时间后,用土壤比重计直接读出每升悬浮液中所含各级颗粒的质量,计算其百分含量[1],并确定土壤质地。

计算公式如下,

1. 土壤含水量(%)=[风干土重(g )—烘干土重(g )]/烘干土重(g )

2. <0.25nm 各级颗粒质量百分数(%)

=[比重计读数+比重计刻度弯面校正值(本实验忽略不计)+温度校正值-分散剂校正值]/烘干土重(g ) 3. 读数校正

1) 温度校正值:本实验比重计读数以20℃为准,依据土壤比重计温度校正表计算得到比重计温度校正后读数。

2) 分散剂校正值(g/L )=加入分散剂的体积(ml )×分散剂的浓度(mol/L )×分散剂的摩尔质量×10-3。

专业: 农资1202 姓名: 平帆

学号: 3120100152 日期: 2014.4.15 地点: 农生环B255

线

三、实验器材与仪器

土样(取于余杭塘路施工旁,风干研磨细后过18目筛);

特种土壤比重计,研钵,橡头玻棒,温度计,带孔搅拌棒,1000mL沉降筒,洗瓶。

草酸钠溶液(c=0.25mol/L;M=133.99)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称取风干土样置于铝盒中,放入烘箱,在105℃烘16h再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恒

重,称量后计算土壤水分换算系数;

2.称取风干土样m

=50.0853g置于瓷研钵中;

3

3.土样分散。根据采样土壤呈中性或弱碱性[2],于烧杯中加20mL草酸钠溶液作为分散

剂,调成糊状,静置30min。用橡头玻棒研磨不少于20min,之后加入剩余20mL分散剂;

4.悬浮液制备。充分搅动研钵中悬浮液,加蒸馏水后全部洗入1000mL沉降筒,多次

洗涤,并合并与沉降筒中,直到滤下的水不再浑浊为止。同时应留意勿使量筒内的悬浮液体积超过1000mL。最后将量筒内的悬浮液加水至刻度;

5.温度测定。将温度计悬挂在盛有1000mL水的1000mL量筒中,并将量筒与待测悬浮

筒尽量放在同一地点,在测定比重时同时记录水温(℃),即代表悬浮液的温度。

6.悬浮液比重测定。带孔搅拌棒上下搅拌1min(约30次),用带孔搅拌棒搅拌沉降

筒中的悬液时,动作要平稳,速度要均匀,向下要触及沉降筒底部,一般距液面3-5cm,否则会使空气压入悬液,影响土粒开始时的沉降速度。

7.本实验采用国际制:5min(<0.02mm),5h(<0.002mm)。计算得到比重计校正后

读数,此值代表直径小于所选定粒径的颗粒累计含量。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表1 土壤含水率测定

铝盒

m0(g)风干土重+铝盒m1(g)烘干土重+铝盒m2(g)土壤含水率w(%)

14.1923 24.2015 23.8452 3.56

注:w(%)=(m2-m1)/(m2-m0)

表2 土壤悬浮液比重测定与校正值

测定时长粒径大小

(mm)

土壤悬液比重

(g/L)

水温

(℃)

温度校正后土壤

悬液比重

(g/L)

分散剂校正后

土壤悬液比重

(g/L)

5min <0.02 41.0 20.5 41.2 39.9 5h <0.002 24.8 20.0 24.8 23.5 注:温度校正值依据表3土壤比重计校正表[3]得。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表4 土壤颗粒组成与质地名称

<0.002mm 0.002-0.02mm 0.02-2.0mm

质量(g)22.3 16.2 9.8

含量(%)46.2 33.5 20.3

土壤质地类型粘土

注:土壤质地类型依据表5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4]得出。

土样的颗粒组成分析测定结果及其土壤质地名称见表4。所采土样粘粒含量大于45%,为粘土类型。之前土壤质地指测法中,我们通过揉搓土样(黏结性和塑性良好)和搓条法(能搓成完整突跳,可弯成小圈,但小圈有裂缝),估测土壤质地为壌质粘土。比重计法测定结果与指测法相近,同时也与采样地点(靠近河流,表层长有草本植物)的特征相符合,这说明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可信度。

本土样为粘土类型,土壤黏粒含量高达46.2%,而粗粒含量仅有20.3%,常常成紧实黏结的固相骨架。粒间孔隙书目比砂质土壤多但非常狭小,雨水和灌溉水难以下渗,因易在黏粒聚集层上部形成滞留水层,影响植物根系下伸。同时,该土壤保肥能力强:土壤通气性差,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缓慢[5]。因此我们看到采样地点表层土壤中,草本植物的根系都十分浅。

针对本实验采样地点的土壤,可采用深沟、密沟、高畦或通过深耕破坏紧实的心土层,以及采用暗管、暗沟的排水系统[5],减轻或避免水分滞留而导致的涝害。

七、讨论、心得

1.悬浮比重测定注意事项和改进

在用搅拌棒垂直搅拌悬浮液时,勿将多孔片提出液面,以免产生泡沫。

若有机质含量较多的悬浮液泡沫较多,可再悬浮液面上滴加少量乙醇,减小对比重计读数的影响。精度要求较高时,可在开始阶段用氢氧化法去除有机质,反应式:

C+2H

2O

2

→CO

2

+H

2

O;通过盐酸淋洗Ca来出去碳酸盐(脱钙)。

直接分散法中,除上述适应于中性土壤的草酸钠溶液外,针对其他pH值的土壤采用不同的分散剂:

①酸性土壤(50g)+0.5NaOH 40mL:中和酸度外使土壤胶体形成代换性钠的胶体。

②石灰性土壤(50g)+0.5M[NaPO

3]

6

60mL:对于CaCO

3

表面形成不溶的胶状保护物,

致使CaCO

3

不再溶解[6]。

2.Stokes定律应用

当充分分散的土粒均匀地分布在静水中,仅仅在一瞬间,重力与阻力即达到平衡(加速度为零)。此时,土粒沉降速度与其半径成正比,此为Stokes定律,其公式[6]为:

我们利用特制的土壤比重计,在规定时间内,测定某一深度内悬液比重,从而换算出土壤中粗细颗粒的比例,并可以推算出土壤质地等级。

参考文献

[1] 陈丽琼. "比重计法测定土壤颗粒组成的研究." 环境科学导刊 29.4 (2010): 97-99.

[2] 王美青, 章明奎. "杭州市城市和郊区各功能区土壤的性质比较." 浙江农业学报 16.6 (2004): 377-380.

[3] 郭棣生, 马占秋. "比重计试验原理及其制造精度的探讨." 岩土工程学报 3 (1981): 106-113.

[4] 黄冠华, 詹卫华. "土壤颗粒的分形特征及其应用." 土壤学报 39.4 (2002): 490-497.

[5] 黄昌勇; 土壤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Z000, 2000.

[6] 土壤学实验指导.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

实验一、颗粒大小分析试验(比重计法)

实验一、颗粒大小分析试验(比重计法) 颗粒大小分析试验是测定干土中各种粒组所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借以明确颗粒大小分布情况,供土的分类与概略判断土的工程性质及选料之用。根据土的颗粒大小及级配情况常用的方法有筛分法与比重计法,筛分法适用于分析粒径大于0.074mm 的土;比重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4mm的土。当土中兼有上述两类粒径时,则应联合使用筛析法与比重计法。 一、基本原理 密度计法是静水沉降分析法的一种,只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样。密度计法是将一定量的土样(粒径<0.075mm)放在量筒中,然后加纯水,经过搅拌,使土的大小颗粒在水中均匀分布,制成一定量的均匀浓度的土悬液(1000mL)。静止悬液,让土粒沉降,在土粒下沉过程中,用密度计测出在悬液中对应于不同时间的不同悬液密度,根据密度计读数和土粒的下沉时间,就可计算出粒径小于某一粒径d(mm)的颗粒占土样的百分数。 二、仪器设备 1、密度计 目前通常采用的密度计有甲、乙两种,这两种密度计的制造原理及使用方法基本相同,但密度计的读数所表示的含义则是不同的,甲种密度计读数所表示的是一定量悬液中的干土质量;乙种密度计读数所表示的是悬液比重。 (1)甲种密度计,刻度单位以在20oC时每1000mL悬液内所含土质量的克数来表示,刻度为-5~50,最小分度值为0.5。 (2)乙种密度计,刻度单位以在20oC时悬液的比重来表示,刻度为0.995~1.020,最小分度值为0.0002。 2、量筒2个:容积1000mL; 3、三角烧瓶:容积500ml 4、煮沸设备:电热器、锥形烧瓶; 5、分散剂:4%六偏磷酸钠或25%氨水; 6、其他:搅拌棒、温度计、研钵、秒表、烧杯、瓷皿、天平等。 三、操作步骤 1、密度计的校正 密度计在制造过程中, 其浮泡体积及刻度往往不易准确, 况且, 密度计的刻度是 以20 C的纯水为标准的。由于受实验室多种因素的影响,密度计在使用前应对刻度、弯液面、土粒沉降距离、温度、分散剂等的影响进行校正。 (1)土粒沉降距离校正

工程制图识图能力的培养

工程制图识图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9-01-15T11:17:02.60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作者:崔桂兰 [导读] 土木工程制图是土木类专业一门基础课,空间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从投影法概念出发,对基本体与组合体的投影图进行探究,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崔桂兰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成都铁路工程学校) 摘要:土木工程制图是土木类专业一门基础课,空间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从投影法概念出发,对基本体与组合体的投影图进行探究,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投影法概念、形体的三面投影图规律、基本体的投影图识读、组合体的投影图识读。 一、投影法概念 在平面(纸)上绘出形体的投影,以表示其形状和大小的方法,称为投影法。投影法一般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两类。工程制图一般多用正投影法。正投影的基本性质主要是显实性、积聚性、类似性。 二、形体的三面投影图形成、展开及规律 首先建立一个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组成的三投影面体系,这三个投影面分别为水平面、正面、侧面,相交的公共线分别为ox、oy、oz轴。它们分别表示长宽高三个方向。把形体放在该体系中,由前向后投影得到正面投影,由上向下投影得到水平投影,由左向右投影得到侧面投影。 为了把处在空间位置的三个投影图画在同一面上,需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展开时使正面保持不动,水平面和侧面沿oy轴分开,水平面绕ox轴向下、侧面绕oz轴向右各转90°,使三个投影摊开在一个平面上。在工程图上称正面投影为正立面图,水平面为平面图,侧面投影为左侧立面图。 三面投影图基本规律可以概括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空间形体上、下、左、右、前、后六方位,在投影中上、下、左、右方位明显易懂,而前后方位在侧面图上不直观,分析侧面图投影可以看出,远离正面投影的一侧是形体的前面。 三、基本体的投影图识读 基本体指最简单的有规则的几何体。 基本体的投影规律对工程制图上组合体投影图的识读是非常重要的。基本体主要分为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球。 如果给出的三面投影中,一面投影为反映底面实形的多边形,另外两面的投影为矩形或并列矩形,则该投影反映的空间形体,一定是棱柱体。 如果给出的三面投影中,一面投影为反映底面实形的多边形(内含几个三角形);另外两面的投影为三角形或并列的三角形,则该投影反映的空间形体,一定是棱锥体。 如果给出的三面投影中,一面投影为反映底面实形的两个相似多边形(内含几个梯形);另外两面的投影为梯形或并列的梯形,则该投影反映的空间形体,一定是棱台体。 如果给出的三面投影中,一面投影为反映底面实形的圆形,另外两面的投影为全等矩形,则该投影反映的空间形体,一定是圆柱体。 如果给出的三面投影中,一面投影为反映底面实形的圆;另外两面的投影为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则该投影反映的空间形体,一定是圆锥体。 如果给出的三面投影中,一面投影为反映底面实形的两个同心圆;另外两面的投影为全等的等腰梯形,则该投影反映的空间形体,一定是圆台体。 如果给出的三面投影中,三面投影为三个大小相等圆,则该投影反映的空间形体,一定是圆球。 四、组合体的投影图识读 工程建筑从形体的角度可以看成由基本体组合而成,这种由基本体按一定形式组合而成的立体称组合体。 组合体的投影图识读最基本的方法为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 形体分析法是指按组合体可以看成由基本体组合而成的这一思路,从基本体形体概念出发,分解组合体投影图为各个基本体投影图,从而想象组合形体形状的方法。 它主要要利用基本体投影特征,找出各投影中最有形体特征的多边形封闭线框,这些多边形封闭线框,一个线框就对应一个基本体,然后按基本体的类型,以及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等投影规律,分解各投影图成几个部分,用推拉提等思维,想象出各封闭线框对应的基本体空间形状,最后再根据相对位置,将基本体组合成组合体。这种方法在工程图识读中比较常用,它读图迅速简单,对规则组合体投影图识图应用较多。 线面分析法,是用分析组合体投影图各线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关系,想象形体形状的方法。 线面分析法主要利用线面投影特征,从需要识读的投影图中,找出最有形体特征的多边形封闭线框,逐一分解投影图。一个多边形封闭线框,我们认为就是一个面,多个多边形封闭线框就对应多个面。对分解的各封闭线框,逐一归类,找出各投影封闭线框对应的线面类别,利用各种空间位置的直线和平面的投影规律,分析出各封闭线框对应的线面形状及空间位置,最后再将各空间线面,组合成组合体空间形状。这种方法读图较繁琐,需要很多步骤,对于无法用形体分析法识读的投影图,就要利用此法读图,它对于不规则体投影图识图应用较多。 在实际读图时,两种方法常常配合运用,不管用哪种方法读图,都要先认清给出的是哪几面投影,从形状特征和位置特征(两者往往是统一的)明显的投影入手,联系各投影,想象形体的大概形状和结构,然后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进行识读。

试验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

自然地理学 实验指导书 林惠花、肖宝玉、陈秀玲、刘强编 2007.8

自然地理气象实验部分 实验一气象观测场和温度的观测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气象观测场地的建立条件及掌握常见的温度观测方法 二主要内容 1 观测场地的选择要求和观测场内的仪器布置; 2 百叶箱的结构与作用; 3 常用的温度观测仪器与观测方法; 三气象观测场的建立要求及测温仪器构造及原理 (一)观测场地的选择要求 地面气象观测的主要项目都是在观测场内通过各种仪器进行的,观测场地的选择是否适宜,对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影响很大。观测场地的选择关键在于站址的选择。站址应选择在能代表大范围的天气、气候特点的地区,除某些根据特殊需要而建立的专业台站外,一般要求建在平坦空旷,四周没有高大建筑物、树林和大水库的地方。这是因为:在复杂地形影响下,风、云、温度、湿度等要素均有显著差异,不能真实反映这个地区自由大气的实际变化情况;树林及建筑物等障碍物对辐射、温度、降水,特别是风都有显著影响,如建筑物密集的城市,由于建筑物吸热和散热都较快,人类活动频繁,使得城镇温度比农村偏高,湿度较农村偏低,同时建筑群会影响空气的运行,既减小风速,也能改变风向。此外,城镇空气固体悬浮物多,能削弱太阳辐射,使能见度下降,这对日辐射和日照观测均会造成影响;如果台站设在工业城市最多风向的下风方,经常受吹来烟尘的影响,将会影响资料的代表性。因此观测场地距障碍物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通常观测场离的距离应视障碍物的性质而定:孤立的障碍物离观测场地的距离应在3倍以上障碍物的高度;连续的或成片的障碍物离观测场地的距离应在10倍以上障碍物的高度。 场地的选择总体要求是要有代表性,避免局地因素的影响。 观测场地不宜过小,否则场内安置的仪器难以保持一定的间隔,容易彼此遮挡,影响通风。普通观测场有25m*25m和20m*16m两种规格。 观测场地要求平整。由于一般地区绿色植物分布的面积最广,所以观测场内应种植浅草(不长草的地区例外),以更好代表这一地区下垫面特征。为了保护场地和仪器设备,四周最好围有1.2m 通风围栏。围栏的北面正中开一小门,以便出入。场内还应铺设宽约0.4—0.5m的小路,以利于保护草层,保持场内整洁,方便行走。

垂直地带性土壤的机械组成与土壤有机质的关系

垂直地带性土壤的机械组成与土壤有机质的关系 ——以武夷山垂直地带性表层土壤为例 【摘要】以武夷山垂直地带性土壤表层的机械组成、土壤有机质为研究对象,对武夷山垂直地带性土壤通过机械组成分析、有机质分析、机械组成和有机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武夷山垂直地带性土壤表层的机械组成上差异较大,从整体角度上看,随海拔梯度的增加,大团聚体比例增加,微团聚体减少。表明土壤的风化程度沿海拔高度增加而逐渐减弱;有机质差异也较大,总的来说有机质含量随海拔增加而增加;土壤的机械组成和土壤的有机质有一定的关系,初步判定粘粒和有机质之间负相关性,和粉粒之间正相关性,但和砂粒的相关性不明显,即有机质含量还受制于三种粒径的比例权重关系。 【关键字】土壤表层机械组成有机质关系武夷山 目录: 1、武夷山土壤概况……………………………………………………………………………. 2、研究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武夷山垂直地带性土壤表层的机械组成……………………………………………… 3.2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有机质分布状况……………………………………………………… 3.3武夷山垂直地带性土壤表层土壤的机械组成与有机质之间的关系……………………… 4、问题讨论及论文小结……………………………………………………………………….. 前言 土壤的机械组成对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同土壤的机械组成不同,矿物组成上差异显著,其化学成分和其它各种性质也均不相同[1]。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分析和研究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有机质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土壤中的养分状况和它对各养分吸附能力的强弱都与土壤的粒级组成有关,所以研究和了解土壤的颗粒组成对于指导土壤的耕作、种植、土壤改良以及了解植被的演替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并且,经读者查阅资料和书籍表明,现阶段,研究土壤机械组成和有机质之间关系的专家、学者比较少,有的也只是定性的阐述。武夷山植被覆盖总体较好,由于植被覆盖率对土壤有机质的制约性并非最重要,因此,研究机械组成和有机质的关系成为了可能。本文则以武夷山垂直地带性土壤表层的机械组成、土壤有机质为研究对象,对武夷山垂直地带性土壤表层的机械组成、有机质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特性进行了初步比较和探讨。 1、武夷山土壤概况 武夷山脉(地理坐标为北纬27°33~54’,东经117°27~51’)位于闽赣边界,呈东北—西南走向,平均海拔高度为1000~1100m ,北段地势最高,其中黄岗山海拔2158m ,是我国大陆东南部的最高峰[2]。在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影响下, 本区水热充足, 年平均气温13℃~ 19 ℃, 年平均降水量1 600mm~ 2 200mm , 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0 %~ 85 % 以上[3]。区内森林植被茂密,植物种类繁多, 特别是拥有2. 9 m 2×108m 2 原生森林植被, 是中亚热带保留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4]。植被和土壤呈现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异, 从山麓到山顶依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中山苔藓矮曲林—中山草甸;普通山地红壤—黄红壤—黄壤—中山草甸土。本次实习由于客观原因没有到达中山草甸土,表一[5]为武夷山随海拔高度的垂直地带性土壤研究样地的相关信息。

形体分析法论文

形体分析法论文 形体分析法及其在画组合体三视图中的应用摘要:形体分析法是组合体画图、读图和尺寸标注的重要方法。本文针对形体分析法在画组合体三视图中的应用,对形体分析法的定义、内涵以及如何完成组合体各个部分的三视图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形体分析法、组合体、局部结构 一、形体分析法的定义 形体分析法是形体分析与综合的一种辩证思维方法。即首先将组合体的整体分解为部分,具体考察各个部分的形状特征以及在组合体中的位置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然后,再把各个部分综合起来,以便获得完整组合体的空间概念。 部分一般指不宜进一步分解的简单形体和切割后形成的孔、槽及切口。被除去的形体称为虚体,它与组合体上相应的孔、槽或切口相契合。虚体所对应的孔、槽和切口统称为切割类结构;简单形体和切割类结构统称为局部结构。 二、各部分三视图的画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应用形体分析法画组合体的三视图,就是采用通过逐个完成各个局部结构三视图的方法,来完成组合体三视图的画图。因此,画各个局部结构的三视图是画组合体三视图的关键。 1、局部结构三视图的构成

局部结构的三视图由结构自身的投影和该结构与相邻结构交线的投影构成。其自身形状是圆柱,与圆柱凸台、支撑板、肋板和圆柱孔形成交线。 2、局部结构自身投影的画法 局部结构自身的投影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形状特性。比较规则的结构应直接对应画出其三面投影;对于切口,一般不必分析被切去的虚体形状,只需分析并画出切口表面的三面投影即可;对于不规则的结构,应采用线面分析法,分别对应画出其各个表面的三面投影。 3、各结构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及其交线 形体表面与切割面之间均为相交的连接关系;形体表面之间以及切割面之间均存在平齐、相切或相交的连接关系。 结构与结构表面之间的连接处,是各个结构三视图的分界处。如果相邻表面之间是平齐或相切,表面之间没有交线,如果相邻表面之间是相交,则存在交线。 4、叠加和切割对各个结构三视图的影响 为了将组合体(叠加体)分解为简单的形体,需假设用平面或曲面沿着组合体表面的交线(即相贯线)处将其截切分解,产生若干个子形体。被分离的两个子形体表面分别出现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分离面,这些分离面并不存在。但是,为了画图简便,往往需要将这些分

土壤学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3.土壤质地:按照土壤机械组成人为地划分的若干土壤类别,就称为土壤质地。 4.土壤粒级:通常根据土粒直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划分为若干组,称为~。 5.有机质矿质化作用:复杂的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彻底的分解,形成CO2和H2O 的过程。 6.有机质腐殖化作用: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结构、成分更为复杂的腐殖质的过程 7.同晶异质替代: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岁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8.潜性酸:指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性致酸离子(H+和Al3+),交换性氢和铝离子只有转移到溶液中,转变成溶液中的氢离子时,才会显示酸性,故称潜性酸。 9.土水势:把单位数量纯水可逆地等温地以无穷小量从标准大气压下规定水平的水池中移至土壤中某一点而成为土壤水所需做功的数量。 10.凋萎系数:是指植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用它来表明植物可利用土壤水的下限。 11.土壤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 12.阳离子交换量:土壤所能吸附和交换的阳离子的容量,用每千克土壤所能吸附的一价离子的厘摩数表示。 13.盐基饱和度:交换性盐基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比。 14.氧化还原电位:由于溶液中氧化态物质和还原态物质的浓度关系变化而产生的电位称为氧化还原电位。 15.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过程。 16.土壤发生层: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性质和组成的、大致与地面相平行的,并具有成土过程特性的层次。 17.土壤剖面:是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其深度一般达到基岩或达到地表沉积体的相当深度为止。一个完整的土壤剖面应包括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发生学层次(发生层)和母质层。 18.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灌溉水量定额的最高指标。 19.激发效应:又称为起爆效应,是指外加有机物质或含氮物质而使土壤中原来有机质的分解速率改变的现象。 20.腐殖化系数:土壤中单位有机物质经过一年后所形成的腐殖物质的数量,即单位重量有机物所形成的土壤腐殖质数量的百分数,称为该物质的腐殖。该值的大小与有机物质中木质素含量呈正相关。 21.碱化度:是指土壤胶体吸附的交换性钠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比。 22.土壤退化:一种或数种营力结合,致使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农田、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和复杂性下降或丧失。 23. 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和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 24. 土壤污染: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

第九讲 组合体视图的看图方法——形体分析法

第九讲-1 组合体视图的看图方法——形体分析法 教学目标:学会用形体分析法看组合体三视图 教学重点:形体分析法看图 画图是将空间物体用一组视图表示出来,是由物画图的过程,而看图是画图的逆过程,是根据物体的视图,想象出物体的形状,是由图想物。看图的基本方法是以形体分析法为主,结合线面分析法帮助阅读。 一、形体分析法读图时应注意的问题: 1.要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 通常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上各形体的空间形状以及相邻表面间的相互位置。因此,在看图时,一般要根据几个视图运用投影规律进行分析、构思,才能想象出物体的空间形状。 2.注意抓特征视图 形状和位置特征视图是看图的关键,举例说明其重要性。 3.注意反映形体之间连接关系的图线 要求学生注意连接线型对物体空间形状的影响。 4.组合体组成方式 使学生明白组成方式对看图的帮助。

二、形体分析法读图的方法和步骤 形体分析的出发点是“体”,形体在视图中是以封闭线框形式出现的,因此要从视图中封闭线框入手,以主视图为核心,结合其它视图,分线框、把组合体分为几个独立部分,对投影,识别形体,定位置。综合想象整体形状。 形体分析的难点是分线框,投影图中的线框应该是独立形体的投影,但当两形体平齐、相切、截交相贯时,会给分线框带来一定的困难,要学生注意其特点,灵活运用。 以一实例说明形体分析法读图的方法和步骤。 再结合习题上的实例,边做边练边讲,使学生理解内容,建立分析问题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能应用所学内容看图。

第九讲-2 组合体视图的看图方法——线面分析法 教学目标:掌握用线面分析法看组合体三视图 教学重点:线面分析法看图 一、线面分析时常用的线面投影特性 1.投影图上的每一条图线可以是下列要素的投影: ① 面的投影 ② 面与面的交线 ③ 回转面轮廓素线的投影 2.投影图中,一个封闭线框若表示面的投影,那么与其对应的其它投影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二条分别平行相应投影轴并且有积聚性的直线表示投影面平行面。 ② 有一条积聚性的斜直线,表示投影面的垂直面。 ③ 对应于两个具有类似形的线框,表示一般位置平面。 举例说明这三种情况,使学生明白在平面(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中,积聚性能显示平面的空间位置,类似性可以帮助我们想象平面的空间形状,积聚性和类似性是帮助我们构思形体的极重要性质。因此通过分析类似形的特点,使学生学会找类似形的对应线框。 3.投影图中,两相邻的封闭线框是物体上相交或错开面的投影,根据其它投影,可以判别其上、下、左、右或前后的位置。 4.利用虚、实线区分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 举例说明虚实线对看图的帮助。 二、线面分析法看图的方法和步骤 体都是由面围成的,当在基本形体上切割时,利用线面的投影特点分析组成形体的各个表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从而综合想象物体的空间形状。

水泥浆比重计使用方法和计算方法

水泥浆比重计使用方法和计算方法5 2015-03-03 15:55:27 我要分享 水泥浆是建筑装修的必备材料之一,它结石强度高,制浆方便。但是很多人对水泥浆比重不是很了解,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水泥浆比重计使用方法和计算方法。 水泥浆是建筑装修的必备材料之一,它结石强度高,制浆方便。但是很多人对水泥浆比重不是很了解,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水泥浆比重计使用方法和计算方法。 水泥是一种细磨材料,加入适量水后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形成坚固的石状体的水硬性胶凝材料,这就是水泥浆,也即水和水泥的混合物。水泥浆广泛应用于建筑、

水利等工程中,很多人在使用水泥时都会计算下水泥浆的比重,下面我们就来了解水泥浆比重的计算方法以及水泥浆比重计的一些知识。 水泥浆比重 水泥浆比重,是指水泥浆的重量与体积之比。比如是水灰比是0.5,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水泥浆的比重如下:假如是水是1,那么水泥是2,水的体积是1,水泥的体积是2/3.1(3.1是水泥的比重),这样计算出水泥浆的比重为: (1+2)/(1+(2/3.1))=1.823。 根据水泥浆的比重计算水灰比公式 我们使用NB-1水泥浆比重仪测量水泥浆的比重,然后反算这种水泥浆的水灰比。假如现场测量的水泥浆的比重为x,设定水灰比为n,公式如下(推算过程略):n=(3.1-x)/(3.1*(X-1))我们可以验证一下。我们假如测量的水泥浆的比重是1.823,那么计算水灰比就是:1.277/2.551=0.50 ,就是0.5了与前面计算是一致的。 水泥浆比重计

泥浆比重计用于井场或实验室内测量泥浆的重量,单位为g/cm3。该型泥浆比重计是一个不等臂的天平,它的杠杆刀口搁在可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座子上,杠杆左侧为有刻度的游码装置,移动游码可在标尺上直接读出泥浆重量。杠杆的平衡可由杠杆顶部的水平泡指标。 具体操作如下: 1、须将泥浆注入泥浆杯中,齐平杯口,不要留有气泡,将杯盖轻轻盖上,多余泥浆和空气即从杯盖中间小孔中排出,再将溢出的泥浆揩刷干净。 2、然后把杠杆的主刀口放到底座的主刀垫上去,将砝码缓缓移动,当水泡位于中央时,杠杆呈水平状态,砝码左侧所示刻度,即为泥浆比重。 3、如需测得泥浆比重在2-3克/厘米3范围时,需将平衡圆柱盖旋开,然后将平衡重锤放入,旋上螺纹盖即可测得。(测量方法及步骤同上)仪器使用后应冲洗揩刷干净。 关于的相关信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下方给小编留言哦,我们会尽快为您解答。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和组合形式

第6章组合体 6.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和组合形式 序号:17 主要内容: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体组成的类似机件的形体称为组合体。本章着重研究组合体视图的画法、看图方法和尺寸标注,为今后学习零件图奠定基础。 6.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和组合形式 6.1.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任何复杂的物体都可以看成是由若干个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这些基本体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经过钻孔、切槽等加工。在绘制组合体视图时,应首先将组合体分解成若干简单的基本体,并按各部分的位置关系和组合形式画出各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综合起来,即得到整个组合体视图。这种假想把复杂的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形体,分析它们的形状、组 合形式、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关系,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维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它是组合体的画图、尺寸标注和看图的基本方法。 6.1.2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表面连接关系 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组合体可分为叠加和切割两种基本组合形式,或者是两种组合形式的综合。叠加是将各基本体以平面接触相互堆积、叠加后形成的组合形体。切割是在基本体上进行切块、挖槽、穿孔等切割后形成的组合体。组合体经常是叠加和切割二种形式的综合。 2. 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组合体表面连接关系有平齐、相交和相切三种形式。弄清组合体表面连接关系,对画图和看图都很重要。

(1)当组合体中两基本体的表面平齐(共面)时,在视图中不应画出分界线。 (2)当组合体中两基本体的表面相交时,在视图中的相交处应画出交线。 (3)当组合体中两基本体的表面相切时,在视图中的相切处不应画线。 小结: 1、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2、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表面连接关系 6.2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序号:18 主要内容: 画组合体的视图时,首先要运用形体分析法将组合体合理地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形体,并按照各基本形体的形状、组合形式、形体间的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关系,逐步地进行作图。 下面结合实例,介绍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6.2.1 叠加型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叠加型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方法和步骤。 1. 分析形体。 2. 选择视图选择视图包括确定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和采用的视图数量。 (1)选择主视图:主视图是表达组合体的一组视图中最主要的视图。选择主视图时应将组合体放正,使其主要平面平行或垂直于投影面,以便在投影时得到实形。一般应选择形状特征最明显,位置特征最多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同时应考虑投影作图时避免在其它视图上出现较多的虚线,影响图形的清晰性和标注尺寸。 (2)确定视图数量:确定其它视图数量的原则是:用最少的视图最清楚地表达组合体各组成部分的形状结构、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关系。

实验二测定土壤机械组成

实验一、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 一、目的意义 为什么要测定土壤的机械组成?因为通过测定土壤的机械组成,我们就可以知道土壤质地的粗细。土壤质地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肥力状况,同时它还是土壤分类的重要依据,所以在研究土壤的形成、分布、分类及肥力状况时一定要先测定土壤的机械组成。 测定土壤机械组成(粒度分析)的方法有好几种。在野外因仪器、药品携带不方便,所以常用手测法(揉条法)。在室内则采用吸管法或比重计法。比重计法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容易也比较准确。吸管法一般多用于科研等更精确的分析,因我们课时有限,所以我们实验是采用比重计法。 二、测定原理 测定土壤机械组成也就是测定土壤质地。土壤是由许多大小不同的土粒,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这些不同的土粒组合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土壤粗细状况,就称作土壤质地(soil texture)。 土壤机械组成分析原理,就是把土粒按其粒径大小分成若干级,并定出各级的量,从而得出土壤的机械组成。对于粒径>0.25mm砂粒,一般用过筛法,将砂砾逐级过筛称重。对于粒径小的土粒,则用分散剂法

将其充分分散,再使分散后的土粒在一定容积的悬液中自由沉降,一般颗粒愈大沉降速度愈快。 我们用的土样是过1mm筛的土样,用比重计法测定。在测定以前还要根据土壤pH值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分散剂(请同学们看书第8页)。我们的分析土样pH值是酸性的,所以用0.5mol/LNaOH溶液做为分散剂,这是化学分散法,为了使其充分分散,还必须研磨,这是物理分散法。经过充分分散处理后的土样,要在一定容积的水溶液中自由的沉降,其原理是|:在一定温度下,颗粒越大沉降速度越快。(同学们可看书第7页原理部分)。当比重计放入制备好的悬液中时,比重计所排开的悬液体积等于其自身重量时,它浮在了一定位置上,这时我们就可以直接在比重计上读取克/升的数字,通过计算得出某粒级的土粒含量。这是土壤机械组成分析的原理部分。 三、比重计的使用 这种比重计称作甲种比重计,比重计上有0―60的刻度数字,从中可以读出到0.1克/升的小数。0以上为负值,0以下为正值。读取数字时,应该以悬液面形成的上弯月面顶部和比重计刻度相切的数字,精确到十位小数(0.1)。 四、测定方法和步骤 1.用粗天平称取过1mm筛孔的土样50克置瓷碗中,先加 0.5mol/LNaOH约20ml左右,用研棒研磨5分钟,使其分散呈糊状。再将

水泥浆比重计使用方法和计算方法完整版

水泥浆比重计使用方法 和计算方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水泥浆比重计使用方法和计算方法 2015-03-03 15:55:27 水泥浆是建筑装修的必备材料之一,它结石强度高,制浆方便。但是很多人对水泥浆比重不是很了解,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水泥浆比重计使用方法和计算方法。 水泥浆是建筑装修的必备材料之一,它结石强度高,制浆方便。但是很多人对水泥浆比重不是很了解,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水泥浆比重计使用方法和计算方法。 水泥是一种细磨材料,加入适量水后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形成坚固的石状体的水硬性胶凝材料,这就是水泥浆,也即水和水泥的混合物。水泥浆广泛应用于建筑、水利等工程中,很多人在使用水泥时都会计算下水泥浆的比重,下面我们就来了解水泥浆比重的计算方法以及水泥浆比重计的一些知识。 水泥浆比重 水泥浆比重,是指水泥浆的重量与体积之比。比如是水灰比是,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水泥浆的比重如下:假如是水是1,那么水泥是2,水的体积是1,水泥的体积是2/是水泥的比重),这样计算出水泥浆的比重为:(1+2)/(1+(2/)=。 根据水泥浆的比重计算水灰比公式 我们使用NB-1水泥浆比重仪测量水泥浆的比重,然后反算这种水泥浆的水灰比。假如现场测量的水泥浆的比重为 x,设定水灰比为n,公式如下(推算过程略):n=/*(X-1))我们可以验证一下。我们假如测量的水泥浆的比重是,那么计算水灰比就是:= ,就是了与前面计算是一致的。 水泥浆比重计 泥浆比重计用于井场或实验室内测量泥浆的重量,单位为g/cm3。该型泥浆比重计是一个不等臂的天平,它的杠杆刀口搁在可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座子上,杠杆左侧为有刻度的游码装置,移动游码可在标尺上直接读出泥浆重量。杠杆的平衡可由杠杆顶部的水平泡指标。 具体操作如下: 1、须将泥浆注入泥浆杯中,齐平杯口,不要留有气泡,将杯盖轻轻盖上,多余泥浆和空气即从杯盖中间小孔中排出,再将溢出的泥浆揩刷干净。

土壤机械组成方法

实验土壤机械分析--比重计速测法 、目的要求 土壤矿物质颗粒是上壤固相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颗粒直径大小, 对土壤理化性状及肥力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土壤颗粒分析,测定各粒级所占的百分含量,可以确定土壤质地,它是土壤学实验中的基本的分析项目之一。 土壤质地对土壤形成、土壤理化性质、肥力因素、植物生长及微 生物活动都有很大影响。因此,测定土壤颗粒组成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比重计速测法,按卡庆斯基质地分类(简制)确定土壤质地名称。 二、方法原理 比重计速测法是将一定数量的土样(<1毫米),经过化学与物理处理,使其充分分散成单粒,然后置于一升容积的水中,让其自由沉降,其沉降速度符合司笃克斯定律(即球体(土粒)在介质(水)中沉降,其沉降速度与球体(土粒)半径的平方成正比,而与介质(水)的粘滞系数成反比)。根据不同温度下土粒沉降时间,可以用甲种比值计测定悬液的比重。比重计读数直接指示出悬液在比重计所处深度上的悬液中小于某一粒径的土粒的含量,再据卡庆斯基质地分类表查出质地名称。 司笃克斯定律: 其中:V 半径为r的土粒在介质中沉降的速度, 重力加速度土粒的半径 di 土粒的密度,平均为2.65克/厘米3 d2 介质(水)的密度 卩介质(水)的粘滞系数

三、试剂及仪器 1. 0.5mol ?L-1(N&C2Q)草酸钠溶液:称取33.5克草酸钠(化学纯),加蒸馏水溶液解后稀释至1升,摇匀。 2. 0.5 mol ?L-1(NaOH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克氢氧化钠(化学纯),加蒸馏水溶液后稀释至1升,摇匀。 3. 0.5 mol ?L-1(NaPO 6六偏磷酸钠溶液:称取51克六偏磷酸钠[(NaPO)6](化学纯),加蒸馏水溶解后稀释至1升,摇匀。 4. 天平(感量0.01克)、铝盒、有柄瓷钵、橡皮塞玻棒、大漏斗、定时钟、沉降筒、搅拌棒、温度计等。 5. 甲种比重计(鲍氏比重计):刻度范围为0—60,最小刻度单位1克/升。刻度代表比重计所处深度上的土壤悬液的平均比重。 四、操作步骤: 1. 称取通过1毫米孔径筛子的风干土50克,如为砂土则称取100克,精确至0.01克,放入有柄瓷钵中。 2. 根据土壤pH分别选用下列分散剂: 石灰性土壤(50克样品):加0.5 mol ?L-1(NaPO)6六偏磷酸钠60毫升。 中性土壤(50克样品):加入0.5 mol ?L-1(2 NaC2O)草酸钠25毫升。 酸性土壤(50克样品):加0.5 mol ?L-1(NaOH氢氧化钠40毫升。 3. 加入分散剂后,用橡皮塞玻棒研磨15分钟,(粘土研磨25分钟),研磨好以后,将土浆通过大漏斗用蒸馏水全部洗入1000毫升的沉降筒中,用蒸馏水加至刻度,然后将沉降筒放在平稳处,用搅拌棒上下搅拌1分钟(每分钟上下各30次),搅拌停止后立即记时。 4. 根据悬浮液的温度,查表2 —1,小于0.01毫米土粒沉降所需的时间(如15C时为30分钟),在到达所需时间前30钞,将比重计轻轻放入沉降筒,到达所需要时间时读出比重计的读数,取出比重计,用水洗净,放入空白液中读数。

土壤机械组成方法

实验二( 1 ) 土壤机械分析 --比重计速测法 、目的要求 土壤矿物质颗粒是土壤固相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颗粒直径大 小, 对土壤理化性状及肥力有较大的影响。 通过土壤颗粒分析, 测定各粒级所占的百 分含量,可以确定土壤质地,它是土壤学实验中的基本的分析项目之一。 土壤质地对土壤形成、土壤理化性质、肥力因素、植物生长及 微 生物活动都有很大影响。因此,测定土壤颗粒组成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比重计速测法,按卡庆斯基质地分类(简制)确定土壤质地名称。 、方法原理 比重计速测法是将一定数量的土样( <1 毫米),经过化学与物理处理,使其 充分分散成单粒, 然后置于一升容积的水中, 让其自由沉降, 其沉降速度符合司 笃克斯定律(即球体(土粒)在介质(水)中沉降,其沉降速度与球体(土粒) 半径的平方成正比,而与介质(水)的粘滞系数成反比)。根据不同温度下土粒 沉降时间, 可以用甲种比值计测定悬液的比重。 比重计读数直接指示出悬液在比 重计所处深度上的悬液中小于某一粒径的土粒的含量, 再据卡庆斯基质地分类表 查出质地名称。 司笃克斯定律: 其中: V 半径为 r 的土粒在介质中沉降的速度, g 重力加速度 r 土粒的半径 d1 土粒的密度,平均为 2.65 克/ 厘米 3 d2 介质(水)的密度 μ 介质(水)的粘滞系数 三、试剂及仪器 2 9gr 2 d 1

1.0.5mol ·L-1(Na2C2O4)草酸钠溶液:称取33.5 克草酸钠(化学纯),加蒸馏水溶液解后稀释至1 升,摇匀。 2.0.5 mol ·L-1(NaOH)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 克氢氧化钠(化学纯),加蒸馏水溶液后稀释至1 升,摇匀。 3.0.5 mol·L-1(NaPO3)6六偏磷酸钠溶液:称取51 克六偏磷酸钠 [ (NaPO3) 6](化学纯),加蒸馏水溶解后稀释至1 升,摇匀。 4.天平(感量0.01 克)、铝盒、有柄瓷钵、橡皮塞玻棒、大漏斗、定时钟、沉降筒、搅拌棒、温度计等。 5.甲种比重计(鲍氏比重计):刻度范围为0—60,最小刻度单位1克/ 升刻度代表比重计所处深度上的土壤悬液的平均比重 四、操作步骤: 1.称取通过1 毫米孔径筛子的风干土50 克,如为砂土则称取100克,精确至0.01 克,放入有柄瓷钵中。 2.根据土壤pH 分别选用下列分散剂: 石灰性土壤(50 克样品):加0.5 mol ·L-1(NaPO3)6六偏磷酸钠60 毫升。 1 中性土壤(50 克样品):加入0.5 mol ·L-1(2 Na2C2O4)草酸钠25 毫升。 酸性土壤(50 克样品):加0.5 mol ·L-1(NaOH)氢氧化钠40 毫升。 3.加入分散剂后,用橡皮塞玻棒研磨15分钟,(粘土研磨25 分钟),研磨好以后,将土浆通过大漏斗用蒸馏水全部洗入1000 毫升的沉降筒中,用蒸馏水加至刻度,然后将沉降筒放在平稳处,用搅拌棒上下搅拌1 分钟(每分钟上下各30 次),搅拌停止后立即记时。 4.根据悬浮液的温度,查表2—1,小于0.01 毫米土粒沉降所需的时间(如15℃时为30 分钟),在到达所需时间前30 钞,将比重计轻轻放入沉降筒,到达所需要时间时读出比重计的读数,取出比重计,用水洗净,放入空白液中读数。

颗粒分析试验 密度计法

试验一、颗粒分析试验(密度计法) (一)概述 颗粒分析试验的目的是测定土中各种粒组含量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并据此绘制颗粒大小分配曲线。 密度计法适用于分析粒径小于0.075mm 的土样,若试样中含有大于0.075mm 的粒径时,应联合使用密度计法和筛析法。 (二)试验原理 密度计法是将一定质量的试样加入4%浓度的六偏磷酸钠10mL ,混合成1000mL 的悬液,并使悬液中的土粒均匀分布。此时悬液中不同大小的土粒下沉速度快慢不一。一方面根据斯笃克(Stokes, G.G, 1845)定律计算悬液中不同大小土粒的直径,另一方面用密度计测定其相应不同大小土粒质量的百分数。 1. 斯笃克定律 斯笃克研究了球体颗粒在悬液中下沉问题,认为不同球体颗粒在悬液中的下沉速度υ与它们直径大小d 有关,这种反映悬液中颗粒下沉速度和粒径关系的规律,称为斯笃克定律。按照这一定律,土颗粒在溶液中下沉时,较大的土粒首先下沉,经过某一时段t ,只有比某一粒径d 小的土粒仍然浮在悬液中,这些土粒在悬液中通过铅直距离L ,在时间t 内下沉速度υ为 或 t L G G d ?-=-= wo wT s w s )(1800)(18γηρρηυ ( 1–1) 式中 η ——纯水的动力粘滞系数,Pa·s(10-3); d ——土颗粒粒径,mm ; ρ——土粒的密度,g/cm 3 ; G s ——土粒的比重; w ρ——水的密度,g/cm 3 ; wo ρ——温度4℃时水的密度,g/cm 3 ; wT G ——温度T℃时水之比重; L ——某一时间t 内土粒的沉降距离,cm ; t ——沉降时间,s 。 为了简化计算,用图 1–1的斯氏列线图,便可求得粒径d 值。此时,悬液中在L 范围内所有土粒的直径都比算得的d 值小,而大于d 的土粒都下沉到比L 大的深度处。

土壤学实验报告模板

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 学生实验指导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 学生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20-- 20学年第学期

目录 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1) 附表:实验考核参考内容及标准 (2) 实验一土壤及农作物(玉米)元素测定 (3) 实验二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 (5) 水利水电学院学生课程实验成绩 (9)

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依据。为加强实验过程管理,改革实验成绩考核方法,改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质量,特制定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1、本规范适用于学院各专业实验课程。 2、每门实验课程一般会包括许多实验项目,除非常简单的验证演示性实验项目可以不写实验报告外,其他实验项目均应按本格式完成实验报告。 3、实验报告应由实验预习、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三大部分组成。每部分均在实验成绩中占一定比例。各部分成绩的观测点、考核目标、所占比例可参考附表执行。各专业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 4、学生必须在完成实验预习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抽查学生预习情况,在学生离开实验室前,检查学生实验操作和记录情况,并在实验报告第二部分教师签字栏签名,以确保实验记录的真实性。 5、教师应及时评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并给出各实验项目成绩,完整保存实验报告。在完成所有实验项目后,教师应按学生姓名将批改好的各实验项目实验报告装订成册,构成该实验课程总报告,按班级交课程承担单位(实验中心或实验室)保管存档。 6、实验课程成绩按其类型采取百分制或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附:实验考核参考内容及标准 水电学院

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的对比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d7150588.html, 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的对比教学 作者:陈鹏飞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第10期 摘要从定义出发,将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做一比较,从而把握它们的本质,并通过读图举例的对比教学来说明两者的读图实质、步骤和适用场合。 关键词对比教学;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89X(2008)10-0032-02 Contrast Teaching Method of Shape Analysis and Line-surface Analysis//Chen Pengfei Abstract This paper compares shape analysis and line-surface analysis from definition,thus grasping their essence. Making examples of reading graph illustrates their essences,steps and applying occasion. Key words contrast teaching;shape analysis;line-surface analysis Author’s address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Shaanxi 723003 画图和读图是“工程制图”课程的2个主要内容,也是难点内容。画图是根据所给实物,运用投影理论,将它们表达为二维的平面图形;而读图则要根据物体的三视图,依据投影法的理论,并采用一些读图方法,才能想象出物体的空间形状。学生对于组合体视图的读图方法和技能掌握得怎样,将直接对后面的机械制图部分的学习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故而在教学中,教师要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读图方法,并在课后通过一定的读图训练才能逐步提高读图的技能。这里采用具有鲜明特点的对比教学法。 采用对比教学法就是将相关对象的相同点、不同点作以比较,加深对对象本质的理解,从而达到牢固掌握知识的教学目的。而且采用对比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采用对比教学法的关键之处在于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抓住对象的本质。 读图最常用的方法有2种: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 1 两种读图方法的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