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6黄山奇松|苏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6黄山奇松|苏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6黄山奇松|苏教版含答案

16 黄山奇松

1.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宾.客(bīnɡbīn) 热情好.客(hǎo hào)

枝干.(ɡànɡān) 形似.孔雀(sìshì)

2.读拼音,写字词。

假日我和爸爸去享有盛yù( )的野山坡旅游,大山横wò( )连绵,群峰yì( )立,山崖dǒu( )峭,像绿色的pínɡ( )风,真美呀!

3.查字典,给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静海寺中的钟.又敲响了,它警示人们不要忘记国耻。

(2)迎客松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荷花的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4.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形容舍不得分开。( )

(2)形容姿态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

(3)形容经过很多艰难困苦。( )

(4)因对某人或某事物特别喜爱而感情专注。( )

5.选用第4题中的词语填空。

(1)爷爷对那块老旧的怀表一直( )。

(2)风吹过杉树林,树有的含羞低头,有的迎风摇摆,有的傲然挺立,真是

( )。

(3)老红军那( )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4)直到太阳下山,我们才( )地离开了公园。

6.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身影( )的风光

( )的枝干( )地告别

( )地欢迎( )地欣赏

1.按要求写句子。

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

(1)改为反问句:

(2)改为感叹句:

(3)改为双重否定句:

2.将句子补充完整,使其更生动、具体。

(1)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

(2)送客松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

3.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连成一句通顺的话。

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的象征。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黄山奇松课堂教学实录文字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黄山奇松》课堂教学实录文字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黄山奇松》课堂教学实录文字版 《黄山奇松》说课 陈惠红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网络以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下面我就围绕网络环境下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以《黄山奇松》这篇课文的拓展性教学为例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讲

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丽。 2、教学重点: 本课的训练重点是利用网络的优势来拓展学生的视野,进行语文整合教学,使学生在体会黄山松树"奇"的基础上,对"黄山四绝"及黄山有进一步的了解。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教学重点,我要求学生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借助网络资源使学生了解黄山奇松的姿态,感受黄山松的奇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目标的制定是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二、说教法 网络环境以它独有的生动画面、形象的声音、充足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施展着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针对网络的这些优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采用了"发现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浏览网页,阅读课文内容,找出自己希望探究的问题,并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方向,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搜集资料、阅读资料、思考问题。组织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信息,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整合,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这些方法的采用,旨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学生引向自主、研究性的学习之路。 三、说学法 在整堂课中学生主要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通过教师提供的有关网站,利用超级链接对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积极思考问题,深入了解相关内容。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讨论,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根本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优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辅导与练习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辅导与练习

16珍珠鸟 一、①多音字màn 蔓延juàn 画卷 蔓màn 瓜蔓卷 mán 蔓菁juǎn 卷尺 ②近义词: 立即—立刻娇嫩—稚嫩熟悉—熟识 亲近—亲切信赖—信任舒适—舒服 繁茂—繁盛温暖—暖和索性—干脆 淘气—调皮、顽皮不动声色—泰然自若 ③反义词: 信赖—怀疑美好—丑陋伤害—爱护 舒适—难受熟悉—陌生享受—吃苦 淘气—乖巧简易—复杂温暧—寒冷 自在—拘束完整—残缺 二、生字组词与注音: 蔓[màn]蔓延茏[ lóng]茏郁瞅[chǒu]瞅见雏[chú]雏鸽框[kuàng]门框嚓[cā]喀嚓蜡[là]蜡烛嗒[dā]嗒嗒

腻[nì]细腻睑[jiǎn]眼睑眸[móu]眸子咂[zā]咂嘴 泻[xiè]泻肚 三、课词语解释: 垂蔓:文中指吊兰垂下来的一条条细长的茎。 深幽: 深而幽静。 斑斑驳驳:指一种颜色中夹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也指阳光透过物体的缝隙照射下来,形成许多不规则的光点,明明暗暗的。文中指吊兰的叶子在阳光下明明暗暗,颜色不一,相互交错。 生意葱茏:文中形容草木生长旺盛,充满生命活力。 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流泻:迅速流出。文中指作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感受从笔端一下子流淌而出。 四、中心思想: 本文生动地描写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精心呵护下,由害怕到亲 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说明人和动物

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 五、感悟心语: 人的存在,使鸟儿有了可靠的依托;鸟的出现,给人平添了美好的情趣正 是因为有了人对小鸟的发自内心的呵护与关怀,才使人和鸟成了彼此信任的朋友,才有了鸟儿熟睡在作者肩头那温馨、感人的一草幕。可见,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信赖,是创造一切美好的基础。 六、课文结构: 布置鸟巢:既舒适又温暖 (1) 在笼子四周飞 珍珠鸟熟悉过程在屋里飞来飞喜爱信赖人与动物 2—13 落在桌上和谐相处 落在肩上 内心感受:信赖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七、写作手法:拟人的写法。 基础练习 一、①多音字 màn()juàn () 蔓wàn()卷 mán()juǎn () ②近义词: 立即—()娇嫩—()熟悉—()不动声色—()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黄山奇松》同步练习C卷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黄山奇松》同步练习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09分) 1. (2分)选出正确的读音。 我的父亲很疼________(tén téng )我,但是他管教________(jiāo jiào )我很严很严。 2. (8分)看拼音,写汉字 huā qián nào zhōng tàn qìchí dà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hū bāo shí yuán hā qiàn jué xī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6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雀神奇秀美游客告别盆景 4. (3分)写出反义词 朋友—________ 围住—________ 热闹—________ 5. (4分)写出反义词 仍然——________ 屹立——________ 装点——________ 热情——________ 6. (6分)形近字组词 松________ 伸________ 屹________

讼________ 抻________ 乞________ 7. (4分)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悬涯________ 像征________ 萧洒________ 培客________ 8. (5分)解释词语。 ①依依不舍: ②千姿百态: ③成千盈百: ④屹立: 9. (5分)填字组词语。 情有________ ________风霜 充满________ 枝干________ ________不舍 10. (5分)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①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②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11. (5分)把陈述句变成把字句、被字句。 姐姐送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①变成把字句 ②变成被字句 12. (5分)修改病句 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五上16黄山奇松

16.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用生字适当扩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读题:指读,齐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闻名于世,这“四绝”是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3、我们还知道,这“四绝”中,人们最情有独钟的是——黄山奇松。齐读第一自然段。 4、只要你来到黄山,无论是到山顶上,还是在陡崖边,处处都有奇松潇洒、挺秀的身影。难怪古人会说“黄山之美始于松” 5、课文围绕“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松树呢?指名回答。 追问:文中哪个自然段为我们介绍了这三种奇松呢? 6、过渡:那么,黄山的奇松究竟奇在哪里呢?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再次走进黄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有感情地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圈画出你觉得最奇的那棵松,并说说奇在哪儿?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松“奇”。 (一)、迎客松 交流: 出示:“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1、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迎客松的奇? (1)“遒劲”。 A、透过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松树? B、读出迎客枝干粗壮、雄健有气势的特点。 (2)郁郁苍苍”:说明这课迎客松长的怎么样? 读出迎客松郁郁苍苍的特点。 (3)“饱经风霜” A、理解:饱经风霜 B、据了解,迎客松已有800年的历史了,在这800多年的岁月里,迎客松:(引出对话) 雷鸣电击中,迎客松仍然。 烈日炎炎下,迎客松仍然。 寒风凛冽时,迎客松仍然。 狂风暴雨中,迎客松仍然。 师:是呀!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狂风暴雨,一次又一次的严寒酷暑,800多年过去了,迎客松顶风傲雪,百折不挠,郁郁苍苍,这就是(出示)饱经风霜的迎客松啊!谁能读好这个词?(指名读、齐读) (4)读整句话:1、2个,齐读。 2、还从哪看出迎客松的奇? 出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1)这里的描写奇在哪儿? A、具体体现在:“斜伸出去”这是写出了枝干的什么呢?(颜色、样子) B、那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来描写迎客松的样子的呢?(想象) 小结:人们正是抓住了迎客松样子的特点,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让我们认识了这么一位热情好客的主人。 (2)指读句子。 (3)谁能试着想象一下,迎客松斜伸着手臂,会对宾客说些什么呢? 师:迎客松多么热情好客呀! (4)看图片,让我们再次把描写迎客松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迎客松的奇特。 (5)迎客松不愧为一大奇松,它姿态雄伟、生命力顽强,难怪人们这样评价它。 导读:“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盼》教案及课文原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盼》教案 及课文原文 【篇1】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盼》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心理活动的。 4.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事例。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习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袖、篷、缩”等15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课文中心思想。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谜底。“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太阳出来不能穿,下雨穿上最神气。”(雨衣) 2.雨衣图片 教师解题:我们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大家读一下。你有没有“盼”过某些事情?把你盼望的事情和同位说一说。课文中的故事和雨衣有关,学习了课文,我们就知道是谁在盼,盼什么,愿望实现了吗?(板书:16.盼) 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铁凝,是一位女作家,1957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赵县,河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7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著作有《玫瑰门》、《大浴女》、《没有钮扣的红衬衫》、等100余篇、部,作品曾6次获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文学奖。由铁凝编剧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部分作品已译成英、俄、德、法、日、韩、西班牙、丹麦、挪威、越南等多国文字。 二、检查预习,纠正指导 1.认读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1)“筒”与“桶”在用法上要区别;(2)“篷”与“蓬”字形区别,意义不同;(3)指导书写“嚷、酱、唇”等生字。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喧闹:喧哗热闹。 理直气壮:理由正当充分,胆子壮,说话十分有气势。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三、理清段落,概括大意 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盼”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全篇课文都是讲一个小朋友盼望下雨穿新雨衣的事情,所以以“盼”为题目。文中“妈妈送我新雨衣”“下雨没能穿雨衣”“终于穿上了雨衣”等情节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围绕“盼”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指导学生读有关句段来帮助学生概括总结。 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6黄山奇松|苏教版含答案

16 黄山奇松 1.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宾.客(bīnɡbīn) 热情好.客(hǎo hào) 枝干.(ɡànɡān) 形似.孔雀(sìshì) 2.读拼音,写字词。 假日我和爸爸去享有盛yù( )的野山坡旅游,大山横wò( )连绵,群峰yì( )立,山崖dǒu( )峭,像绿色的pínɡ( )风,真美呀! 3.查字典,给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静海寺中的钟.又敲响了,它警示人们不要忘记国耻。 (2)迎客松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荷花的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4.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形容舍不得分开。( ) (2)形容姿态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 (3)形容经过很多艰难困苦。( ) (4)因对某人或某事物特别喜爱而感情专注。( ) 5.选用第4题中的词语填空。 (1)爷爷对那块老旧的怀表一直( )。 (2)风吹过杉树林,树有的含羞低头,有的迎风摇摆,有的傲然挺立,真是 ( )。 (3)老红军那( )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4)直到太阳下山,我们才( )地离开了公园。 6.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身影( )的风光 ( )的枝干( )地告别 ( )地欢迎( )地欣赏 1.按要求写句子。

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 (1)改为反问句: (2)改为感叹句: (3)改为双重否定句: 2.将句子补充完整,使其更生动、具体。 (1)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 (2)送客松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 3.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连成一句通顺的话。 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的象征。

五上语文第16课《黄山奇松》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设计者:大庆市让北第一小学李美花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词语,会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式阅读,品味词语及修辞方法,感知黄山松树的动人姿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美的特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 黄山奇松的风光片收集黄山“四绝”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质疑激趣 1、板书课题,说说自己对课题的理解。 2、由“奇”字组词(奇怪、奇异、奇特等),明确本文描写对象是”松”,明确松的特点是“奇”,引入课文。 二、初读感知,把握结构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感情。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浏览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千姿百态)

三、精读感悟 1、默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文中描写三大名松的词语。 2、哪棵松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先自主完成,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汇报交流,教师指导。 (1)迎客松部分: 关键词语:屹立千百年风霜雨雪遒劲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练读——指名读——评议——齐读,体会敬佩之情。 (2)陪客松部分: 关键词句:“绿色的巨人”高大挺拔苍翠茂盛 同桌合作练习朗读,感受陪客松的热情。 (3)送客松部分:同样方法学习,体会送别不舍之情。 四、朗读感悟,深化情感,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松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朗读练习。 2、朗读汇报,读出自己的感受。 3、能抓住关键词语,试着背背这部分内容吗? 4、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奇松呢!课件播放风光片,欣赏黄山其他的松树姿态。 5、看后,你觉得课文中哪个词语最能概况黄山奇松的多种姿态?(千姿百态)其实,文中还有一个标点也能说明黄山的奇松不止一两棵,你发现这个标点了吗?(省略号)学生体会交流。 五、总结升华,课外拓展 1、汇报一下课前收集到的介绍黄山“四绝”的资料,增加对黄山的了解,更加喜爱黄山,赞美黄山。 2、抓住关键词练习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3、查找古人关于黄山的描写诗句,积累下来,体会黄山的美。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太阳》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太阳》 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太阳》课文原文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张姞民【篇二】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太阳》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抵、氏”等10个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与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3.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同步练习】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16《黄山奇松》课课练 苏教版

16 黄山奇松 课内基础提优夯实课内基础,你就拥有了遨游语言天空的翅膀…… 一、拼音小关卡。拼音看仔细,字体更要写工整。 穹窿山景区内苍松翠竹,古树参天,枝干qiújìng(),zītài yōu měi(),竹林成片。穹窿山气势雄伟,fēng guāng()旖旎,偶尔它雾巅相连,缥缈似烟,若隐若现,犹如一名羞答答的妙龄少女;晴朗之天观其山姿,wēi rán yìlì(),yùyùcāng cāng()犹如一群力拔山河气盖世的勇士。正是”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暗明,云共山高下。” 二、词语游艺厅。选择课文中的成语填入句子中。 1. 爷爷对那块老旧的怀表一直________。 2. 奶奶________的脸上布满了皱纹。 3. 我一直向往着去________的大森林探险。 4. 归元寺里的罗汉雕像________,各不相同。 5. 直到太阳落山,我们才________地离开美丽的瘦西湖公园。 三、句子训练营。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1. 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人依依不舍地告别。() 2. 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3.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4. 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 四、课文拷贝室。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楼前悬崖上有、、三大名松。迎客松,枝干遒劲,虽 然,却仍然,。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五、语段欣赏屋。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黄山松千姿百态 ....。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它们装点 ..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 1. 在空白处加上正确的标点。 2. 文中加点的词语可以依次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一写。 有的______ __,有的______ __…… 4. 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这段话在文中起到了________(填一成语)的作用。 课外拓展提优瞧,课外的世界更精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太阳》精美教案

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 1.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说明白了”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太阳》、《松鼠》两篇精读课文和《鲸》、《风向袋的制作》两篇习作例文组成。《太阳》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课文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别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第二部分讲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这两部分内容互相关联。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松鼠》这篇课文作者就是从外形、活动、吃食、搭窝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特点,采用拟人手法把松鼠写得活灵活现。科学小品文是说明文的一种,它与其他说明文不同之处,是采用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来说明事物。《鲸》这篇精读课文介绍了有关鲸的一些知识。课文首先讲鲸非常大。再讲鲸是哺乳动物,不属于鱼类。接着简要介绍了鲸的种类。根据有无牙齿区分,鲸可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然后重点讲鲸的生活习性,具体讲了捕食、呼吸、睡觉几个方面的特点。最后讲鲸的生长特点。这一特点是从从鲸是胎生的、生长快、寿命很长这三个方面来讲的。《风向袋的制作》一文主要讲了风向袋制作前的准备、制作步骤和观察方法。 2.单元重点: (1)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编者把《太阳》放在说明文单元的第一课,其目的有二。首先是再学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并认识到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其次,让学生明白说明事物应该抓住事物的特点,这样更有利于加深对此事物的认识。《太阳》一课语言严谨、准确、平实;《松鼠》一课的语言风格明显不同于《太阳》,其语言活泼、生动、富有情趣。从语言风格来说,《松鼠》属于文艺性说明文或者说是科学小品文。选编《松鼠》一课的意图应该是拓展学生对“说明文”语言风格的认识,了解说明文语言的多元性。《鲸》一课,从鲸的体型、种类、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说明,和《太阳》一文比较,作者对《鲸》进行了分类,然后分别对它们的捕食、呼吸、睡觉等方面进行相关介绍。《风向袋的制作》一课和《太阳》、《松鼠》、《鲸》都不相同。这三篇课文对一件事物的说明可以说是整体的介绍,呈“面”状结构,相关内容的说明可以不分先后,而《风向袋的制作》则重在说明其制作的过程,呈“线”性结构,环环相扣,按部就班,层次分明。习作中种子的旅行,涮

语文:16《黄山奇松》过关试题(13-14苏教版五年级上)

16 黄山奇松 课前自主梳理开心自主预习,轻松搞定基础。 1. 熟读课文,按要求填空。 (1)黄山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绝闻名于世。 (2)迎客松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而得名。 2. 读了课文后,你最喜欢哪一种松?写写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 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汉字或词语。 (1)黄山玉pínɡ()楼bīn()馆服务态度热情周到,许多服务员获得过“星级酒店金牌服务员”荣yù()称号。 (2)五位壮士yì lì()在狼牙山顶峰,高喊着“共产党万岁”,纷纷跳下dǒu qiào()的山崖。 4. 指出带点字正确的读音,打“√”。 玉屏.楼(píng bǐng)热情好.客(hǎohào)枝干.(gāngàn)依依不舍.(shěshè) 课堂快乐提升重难疑点,一网打尽。 5. 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情有独()____________()经风霜____________ ()不舍____________ 千()百态____________ 6. 从课文第2自然段中摘抄两个运用拟人手法描写黄山奇松的句子。 (1) (2) 7.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装点()屹立()神奇()秀美() (2)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请你续写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为黄山奇松写一则广告词: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拓展冲浪源于教材、宽于教材、拓展探究显身手。 8. 锦绣河山。黄山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你知道其他九大风景名胜是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9.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黄山归来 ①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主峰高达1800多公尺,它劈地摩天,气冠群伦,云凝碧汉,气象万千。这里峰峦奇妙,景色天然,有名可指的有大小七十二峰,莲花峰、天都峰、光

黄山奇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黄山奇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的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感悟黄山松的奇美。 难点在读中感悟黄山松的奇美。 教学方法朗读法指导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16 黄山奇松 名字 神奇样子 生长情况 所用参考资料《语文教学参考用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有许多名山大川,你知道哪些?然而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更是集群山之美于一身,以它独特秀美的风景吸引了无数游客,黄山以四绝闻名,分别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在这四绝中人们对奇松更是情有独钟,情有独钟是什么意思呢?(生答)为什么会对它情有独钟呢?(神奇) 对,正是因为它的神奇,让人们对它情有独钟。现在为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山去一堵奇松的风采。 二学习第二段 请同学们认真地高声朗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几棵松树?(迎客陪客送客)它们神奇在哪里? 1、你是从哪句话感受到它的神奇的? 2、交流。 姿态优美,枝叶遒劲

样子优美、神奇 饱经风霜,郁郁苍苍 年代久,经历风风雨雨,依旧茂盛 迎客、陪客、送客 名字很奇特 天然盆景,枝干蟠曲 天然美 3、在优美的音乐中看图欣赏 4、指导朗读 我们已经知道了黄山松的神奇,那怎么样通过自己的读,让听的人也能感受到神奇呢? 5、指导说话 作者的描写让我们身临其境,现在你就是黄山上的一棵松树,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自己吗?(生长情况) 三学习第三段 1、齐读课文第三段 2、谈谈感受 3、指导朗读 4、欣赏黄山松 5、写话 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 四总结 黄山是神奇的,是黄山上不可缺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难怪古人会说:黄山之美始于松呀,可见黄山松真是魅力无穷令人着迷。 五作业 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用诗、画、文章赞美黄山。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教案 教案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教案。有关语文的教案,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一)领会诗歌的主旨。 (二)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大诗人E·庞德曾这样评价一位诗人的作品:“我在这些诗中发现了一种极其普通的情感,使人想起在我们西方生活的烦恼之中、在城市的喧嚣之中、在粗制滥造的文艺作品的尖叫之中,以及在广告的旋涡之中常常被忽视的许许多多东西……”E·庞德所说的这位诗人就是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他的一首诗歌《纸船》,看看我们是否也能从这首诗歌当中拾回被我们忽视甚至忘却的东西。 老师在学生回答、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归纳相关内容: 1作者生平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长期投身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组织反战和平团体。致力教育改革,创办国际大学。作品反映了在英帝国主义统治下,印度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痛苦的生活,表现了摆脱殖民主义统治和封建势力压迫的愿望;歌颂祖国,赞美大自然,具有独特

民族风格。代表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剧本《红夹竹桃》《邮局》,长篇小说《沉船》《戈拉》等。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词语解释: 异地——他乡;外乡。仰望——抬着头向上看。 游伴——游玩的伴侣。浮泛——漂浮在水面上。 1学生自由诵读全诗,并思考:围绕“纸船”,诗人描绘了哪些内容明确:围绕“纸船”,诗人描绘了儿童的奇思妙想。先是想到写有“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的纸船让异地的人得到,然后想到用船载着秀利花平安地带到岸上,接着想到天上的船也能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最后想到梦里睡仙坐在船里。 2放录音或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出节奏,把握感情基调。 3学生齐读诗歌。 明确: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1?同学们都曾有过自己难忘的童年,有时候一篇文章、一件旧物、一抹微笑都会让我们在不经意间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而这些记忆往往是令人终身难忘的,你们有过放纸船的经历吗?诗人写“纸船”到底是为了表现什么明确:是为了表现儿童的童真稚趣。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16、黄山奇松

16、黄山奇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2、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具准备: 课件、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设境激趣,再现生活,触发情感。 1、回忆课文,体味美感。

昨天老师又从电视中看到了四川九寨沟的风光介绍片,感觉九寨沟的水确实风光旖旎,太令人神往了。我们学过《九寨沟》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谁能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下九寨沟的水给你的感受? 2、欣赏黄山“四绝”的风景。 [多媒体演示:黄山“四绝”录像] (借助“课件”演示和老师的解说,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形象快捷地让学生对黄山有形象、生动的印象,激起学生想了解黄山的兴趣。) 3、请你也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黄山给你的感受? 4、看来,黄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人们对黄山奇松却特别有感情,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 过渡:通过欣赏,我们还知道,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 5、指读、质疑课题。整理分析,确定研究方向:黄山奇松“奇”在哪? 二、自主研读,创设情境,体会奇特。 ㈠、小组研读课文,讨论:黄山奇松“奇”在哪? ㈡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自主学习相应部分。) 1、位置奇 (提醒:黄山松的“家”都安在哪?)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6课 盼|部编版

《盼》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能够复述文章的主要情节; 2.能用圈划关键词、分析标点和叠词等方法,揣摩并梳理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从中感知蕾蕾的形象; 3.从作者的写作视角,及其塑造的人物形象中,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归纳文章的中心; 教学重难点: 梳理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感知人物形象(重点) 从作者的写作视角和口吻,揣摩其创作意图(难点) 教学过程: 一、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梳理情节) 1.导入:“盼”字释义,古义为“睁大了眼睛看”,发展到今天引申为“期待”“期盼”,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主要任务是理解文章的中心,文章以《盼》作为题目,究竟是要传达怎样的中心呢?拿到叙事类的文本,我们首先要发出第一问: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任何故事都有起因、经过和结果,那么在这篇文章中,引发小主人公“盼”这一愿望的起因是什么? 小主人公收到一件新雨衣(第1段) 3.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如愿穿上新雨衣。(18-21段) 4.在如愿穿上新雨衣的这天早上,小主人公说了一句话,她说:“我决定不再想什么雨不雨的了。”说明之前她心中对下雨充满了期待,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文章主要通过哪些具体的事情来写小主人公的“盼”呢?请同学结合预习单,按照时间顺序,来梳理这篇文章的经过。 盼变天(第3段) 盼出门(第4-15段) 盼雨停(第16段) 通过刚才对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梳理,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这个故事呢? 二、文章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孩子们,我们已经跨出了第一步,弄明白了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现在我们要突破第二个问题:文章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故事的情节发展中主人公蕾蕾的心情也是一波三折。我们要感知蕾蕾的人物形象,其实,就要走进她的内心,今天我们来学习用细读的方法,走进蕾蕾的内心。 1.齐读课文第1-2小结,说说蕾蕾刚收到雨衣时的心情如何? 一天,妈妈下班回来,送给我一个扁扁的纸盒子。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盼》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盼》课 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盼》课文原文 有一天,妈妈下班回来,送给我一个扁扁的纸盒子。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我立刻抖开雨衣就往身上穿。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直到妈妈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我才赶忙把雨衣脱下来。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每天在放学的路上我都这样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点。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妈妈!”我嚷着奔进厨房。 “蕾蕾回来得正好,快把头发擦擦,准备听英语讲座!” “可是……还差半小时呀。”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那就休息一下。”妈妈说完,只听吱的一声响,原来她正往热油锅里放蒜薹呢。 “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我央求着。 “你看,酱油我下班带回来了。”妈妈冲我笑了笑,好像猜着了我的心思。 “可……是还要炖肉吗?炖肉得放好多好多酱油呢。”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瞟着窗外,生怕雨停了。 第1 页共19 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6黄山奇松 教案

16黄山奇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和“饱经风霜”造句。 3、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学难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准备: 投影片、黄山奇松图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 1、出示图片。(有关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图片)指导观察,这就是有着“四绝”美称的“天下第一奇山”。 2、板书课题:16黄山奇松 黄山在安徽省地部黄山市境内,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长约40千米,宽约30千米,四季风景如画,要数松树最为神奇。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 ⑴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⑵思考: ①文章各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②你喜欢哪一自然段?(这一部分放在第二遍的时候) ⑶自学生字新词,注意音、形、义。 2、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 ⑴抽读生字卡片。 誉为陡崖屏风宾客屹立卧 注意:誉、屏、宾 ⑵注意“誉、屏、”的写法。 ⑶理解词义,结合文章有关句子进行。(重点理解以下词语) 情有独钟:钟:集中、专一,意思是对某一样东西特别偏爱。 饱经风霜:饱:充分,意思是经历了很多的苦难与折磨。 ⑷指名试读课文,师生相机指点。 4、再读课文,要求见上(⑵思考) 说说每段主要写了什么?你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三、细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第一自然段两句话分别写了什么?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16课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16课《草原》教学设计 陕西省洛南县周岭小学李建国 教材简析 《草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第2篇课文。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从而表现了蒙汉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和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 1、会写9个生字;理解“渲染、迂回、襟飘带舞、羞涩”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2自然段;展开想象,具体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境。(教学重点) 3、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草原风光图。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图画)请同学们看这幅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什么地方 才有这样的景色? 2.说说你印象中的草原。 3.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草原》(板书课题)你们到过草原吗?想去欣 赏草原美丽的风光吗?那就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草原去欣 赏那迷人的风光吧!(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学生欣赏画面。 师:听着这优美的歌声,看到这一碧千里、牛羊成群的大草原,我的心和你们一样已飞到那辽阔无垠、风景如画的境界中。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跟随作家老舍先生走进内蒙古草原,一起欣赏那里的美丽景色。 4.简介绍作者老舍。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盼》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盼》原文及教案 【原文】 有一天,妈妈下班回来,送给我一个扁扁的纸盒子。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我立刻抖开雨衣就往身上穿。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直到妈妈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我才赶忙把雨衣脱下来。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每天在放学的路上我都这样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点。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妈妈!”我嚷着奔进厨房。 “蕾蕾回来得正好,快把头发擦擦,准备听英语讲座!” “可是……还差半小时呀。”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那就休息一下。”妈妈说完,只听吱的一声响,原来她正往热油锅里放蒜薹呢。 “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我央求着。 “你看,酱油我下班带回来了。”妈妈冲我笑了笑,好像猜着了我的心思。 “可……是还要炖肉吗?炖肉得放好多好多酱油呢。”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瞟着窗外,生怕雨停了。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炖肉?”妈妈焖上米饭,转过身来看了我两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