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与保护教案

安全用电与保护教案
安全用电与保护教案

安全用电与保护

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初级中学雁江初中1班龙荣【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人体安全电压;

2. 了解触电原因和触电形式;

3. 知道安全用电常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安全用电常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安全用电意识,提高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的意识。【重点难点】

重点:关于安全用电的常识性的知识。

难点: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法、活动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解释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第3节安全用电与保护

1、触电与安全电压 3、火灾、爆炸及其他

概念?讨论:防火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4、安全用电常识

2、触电形式开关?螺口灯?

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触电?

安全用电教案

安全用电教案 《安全用电》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电可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方便,生活离不开电。 2、知道不安全用电会有危险。 3、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教具 1、由不安全用电而造成的事故的资料。 2、测电笔、绝缘手套、钳子、绝缘服等。 3、有关用电的相关知识。 ,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课型 新授课。 五、教学重点 怎样安全用电。 六、教法设计 讲解法、演示法。 七、教材分析 本课针对中学生的实际,重点讲了怎样安全用电,指出了应该注意的几点。一是初步了解安全用电的一般常识,做到爱护一切电路设施。二是指出人体是传电的,不能用手特别是用湿手触摸接通电源的家用电器及一切电器设施。 % 本课既属于认识范围,让学生认识电的作用,也属于知识范围,让学生掌握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做到爱护电力设施。 八、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家里都有什么家用电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引入。让学生知道不安全用电所引起的后果。 2、辨析讨论,安全用电 ⑴你们觉得在生活中,在使用电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了解不安全用电的危害。 ⑵出示课件内容。(用湿布去擦亮着的灯管、要用手去接触电源插头、要在电线上晾衣服等) ⑶小组汇报交流。(要求说明不安全用电的危险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3、提醒警示 每人说一句提醒人们安全用电的话。 ( 4、小结 电是老虎,当我们进行不安全操作时,它会张开凶恶的大嘴吃人,而电又是绵羊,如果我们摸清了它的脾气,讲究安全使用,那它会乖乖地为你服务。老师建议大家回家后当一个安全用电的小宣传员,看看谁最棒。 九、板书设计

安全用电 电——安全使用:带来方便不安全使用:带来灾难

中班安全教育教案《安全用电》

中班安全教育教案《安全用电》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安全用电 活动名称:注意安全用电 活动目标: 1、了解电的用途,知道安全用电不会发生危险。 2、通过辨析活动,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电线一段、插座一个、电的标志一个。 活动过程: 1、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电器的用途: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电器产品,你知道哪些电器呢?它们有什么作用? (2)这些电器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但是这些电器要工作,都离不开什么呢? (3)你知道电从哪里来?(发电站) (4)教师小结:电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许多方便,我们的生活再也离不开它了。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但这位电朋友有时候也会发脾气伤人的。 2、出示电线,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仔细看看里面和外

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教师介绍:这是电线,里面是铜线,会导电。外面是塑料,包裹着铜线,是保护层,我们抓在手里没 有电。但是塑料坏了,我们就会碰到电,发生危险。 3、组织幼儿讨论: (1)如果你们家的电线破了,怎么办?(用专用胶布包裹) (2)如果你看见电线断落在路上,应该怎么办?(绕过去) 4、出示插座,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2)教师介绍:这是插座,里面有铜丝或铜片,可以导电,外面是塑料做的盒子,是保护层。如果将手伸 进去,就会碰到铜片,电就会传到人的身上,发生危险。除了人和铜会导电,水也会导电,所以小朋友不能用潮 湿的手接电源。 (3)出示电的标志,让幼儿认识,并知道看见电的标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5、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看图说说: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这样做对吗? 使幼儿知道简单的安全用电常识,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前给幼儿看各种家用电器的图片,激发他们的兴趣。

用电安全教育教案

用电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了解触电的原因,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 二、教学内容: 学习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自救逃生方法和急救措施。 三、教学重点: 了解触电的原因、触电的形式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与自救的逃生方法。 (一)触电及触电的危险. 人体是导体,当人体上加有电压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时,人没有感知;当通过人体的电流稍大,人就会有“麻电”的感觉,当这电流达到8~10mA时,人就很难摆脱电压,形成了危险的触电事故,当这电流达到100mA时,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所以当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大到一定数值时,就发生触电事故. 通常情况下,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是安全的,称为安全电压. 照明用电的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绝不能同时接触火线与零线.零线是接地的,所以火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也是220V,一定不能在与大地连通的情况下接触火线. (二)几种触电类型. (1)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人接触了火线与零线或火线与大地.

①人误与火线接触的原因. a.火线的绝缘皮破坏,其裸露处直接接触了人体,或接触了其它导体,间接接触了人体. b.潮湿的空气导电、不纯的水导电——湿手触开关或浴室触电. c.电器外壳未按要求接地,其内部火线外皮破坏接触了外壳. d.零线与前面接地部分断开以后,与电器连接的原零线部分通过电器与火线连通转化成了火线. ②人自以为与大地绝缘却实际与地连通的原因. a.人站在绝缘物体上,却用手扶墙或其它接地导体或站在地上的人扶他. b.人站在木桌、木椅上,而木桌、木椅却因潮湿等原因转化成为导体. ③避免家庭电路中触电的注意事项. a.开关接在火线上,避免打开开关时使零线与接地点断开. b.安装螺口灯的灯口时,火线接中心、零线接外皮. c.室内电线不要与其它金属导体接触,不在电线上晾衣物、挂物品.电线有老化与破损时,要及时修复. d.电器该接地的地方一定要按要求接地. e.不用湿手扳开关、换灯泡,插、拔插头. f.不站在潮湿的桌椅上接触火线. g.接触电线前,先把总电闸打开,在不得不带电操作时,要注意与地绝缘,先用测电笔检测接触处是否与火线连通,并尽可能单手操

大班安全教案安全用电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大班安全教案《安全用电》 大三班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用电的安全常识。 2、学会正确、安全的用电。 活动准备: 图片、关于安全用电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故事情境导入 师:有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安安,有一天,他在家里看电视,忽然想吃苹果,就起身急匆匆的洗了一个苹果,也忘了擦手。等他回来一看,喜欢的动画电视节目已经结束了,他便走到电视机前去换频道。你们猜,这时候发生什么事了? 师:明明刚一碰上去,手便被打了一下,原来是触电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用湿手去碰电器了。你们在家里发生过这样的事吗? 二、观看图片,了解电的作用与危害。 1、安全用电标志 (1)你们了解安全用电标志吗? (2)安全用电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 师:红色、黄色、蓝色、绿色、黑色,你们知道都是用来标志什么的吗?(3)老师结合图片向学生讲解不同颜色标志代表的不同含义。 2、预防触电 师生共同总结用电尝试:家电停止使用时,要拔掉电源插头;手、脚和身体湿的时候不要触摸电器;不要把手伸进运转的电风扇、搅拌机和水果榨汁机里等等。师: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存在电。你们知道怎样预防触电吗? 3、触电后怎么办 (1)触电后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 (2)迅速拨打电话,你们知道应该拨打什么电话号码吗? (3)如果无法及时找到或者断开电源,应该怎么办? 三、观看关于安全用电的视频 四、课后小结 师:我们经常看到电池,你们说摸电池会触电吗?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用电安全知识?

安全教育教案:安全用电

安全教育教案:安全用电 活动名称: 安全用电 活动目标: 1、了解电的用途,知道安全用电不会发生危险。 2、通过辨析活动,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电线一段、插座一个、“电”的标志一个。 活动过程: 1、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电器的用途: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电器产品,你知道哪些电器呢?它们有什么作用? (2)这些电器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但是这些电器要工作,都离不开什么呢? (3)你知道电从哪里来?(发电站) (4)教师小结:电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许多方便,我们的生活再也离不开它了。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但这位电朋友有时候也会发脾气伤人的。

2、出示电线,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仔细看看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教师介绍:这是电线,里面是铜线,会导电。外面是塑料,包裹着铜线,是保护层,我们抓在手里没有电。但是塑料坏了,我们就会碰到电,发生危险。 3、组织幼儿讨论: (1)如果你们家的电线破了,怎么办?(用专用胶布包裹) (2)如果你看见电线断落在路上,应该怎么办?(绕过去) 4、出示插座,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2)教师介绍:这是插座,里面有铜丝或铜片,可以导电,外面是塑料做的盒子,是保护层。如果将手伸进去,就会碰到铜片,电就会传到人的身上,发生危险。除了人和铜会导电,水也会导电,所以小朋友不能用潮湿的手接电源。 (3)出示“电”的标志,让幼儿认识,并知道看见“电”的标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5、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看图说说: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这样做对吗? 使幼儿知道简单的安全用电常识,学会保护自己。活动前给幼儿看各种家用电器的图片,激发他们的兴趣。

最新安全用电知识教案

安全用电知识教案

《安全用电知识》教案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了解并掌握触电时急救常识及注意事项; 3、了解工作中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教学学时安排 6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 1、讲明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它不仅是安全用电的基础,又是安全用电的基本保 障; 2、讲解电工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重点在于对常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 意事项; 3、讲解触电时急救常识及注意事项; 4、阐明今后工作中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一、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形式 1 什么是触电? 触电是指当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并有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人体的受伤或死亡的现象。

2 电流对人体有哪些伤害? 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来自电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两种类型:电击和电伤. 1).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破坏,使人的心脏、神经系统、肺部的正常工作造成的伤害。 2).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如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 A 电灼伤:有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 接触灼伤:发生在高压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皮肤的进出口处,伤及人体组 织深层,伤口难以愈合。 电弧灼伤:发生在短路或高压电弧放电时,电弧像火焰一样把皮肤烧伤、 烧坏,同时还会造成眼睛严重损害。 B 电烙印:发生在人体与带电体有良好接触的情况下,在皮肤表面留下和被接触 带电体形状相似的肿块痕迹,往往造成局部麻木和失 去知觉。 C 皮肤金属化:由于电弧的温度极高,使得其周围的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到皮 肤表层而使皮肤金属化。 注意:电击与电伤往往同时发生,同时还会引起二次事故。 二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人体也是导体,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电流的频率、通过人体的部位及触电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

员工安全用电常识培训教案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员工安全用电常识培训教 案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69358 员工安全用电常识培训教案 Common sense training less on pla n for employees' safe use of electricity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用电基础常识: 国家统一低压用电为220v用电,电压高于100v将对人 体造成伤害,电压越高,伤害越大。220v用电规定为单相三 芯线,一零线一火线一地线,零线地线无危险,火线高危险。但是地线目前不是强制要求安装项目,地线作用主要是当用电电器电流过大或发生漏电时,将溢出电流导出流向大地,起到保护作用。 多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人体或任意带金属的物质 或含水分的物质都为导体,干燥木质或塑料为绝缘体。 安全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 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 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 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 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 遇到这种情况,无法作为时,应呼喊其他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电工的指导下进行。 7、发现线路有异常,如线路露出,破损,发热,冒烟,有火花,有异味(发臭)等问题立即通告电工处理! 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1、电源线避免过负荷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应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 2、电源总空开应配置合理,使之能起到对用电及电器的 保护作用。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常见事故的了解,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安全用电是初中电学的最后部分,也是学生今后生活、生产中安全使用电能的重要准则之一。本节内容是由“电压越高越危险”“常见的触电事故”“安全用电原则”和“注意防雷”几部分组成,向学生介绍了安全使用电能的注意事项,以及遇到触电事故的处理方法等,是学生安全用电的基本技能。因为学生对触电事故没有感性的认识,也无法通过实验来演示,只能结合欧姆定律等知识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所以本节重点是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以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难点是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结合实例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 重点: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 难点: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三、教学策略 学生对生活用电比较熟悉,但没有较强的安全用电意识。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用电安全警示标志,使学生认识到安全用电就在身边。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有关,人是导体,结合欧姆定律可以分析得出,在人体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越大,当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就会造成生命危险。 在触电事故中电流要有电流经过人体,在平时用电时要注意避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在维修、移动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不要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对家庭电路和用电器要注意维护等。 在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原则后,要做到安全用电,不惧怕电,遇到触电事故时要及时切断电源。在生活中还要注意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间、云层与大地间

小学生安全用电常识教案讲课稿

小学生安全用电常识 教案

第六篇安全用电 一、教学活动目的 1、让学生明白电的来源,了解电力常识。 2、贯彻学生正确用电常识。 3、远离高压电以及明白与掌握如何触电急救方法。化险为夷, 转危为安。 二、教学活动重点 电力安全常识,自救常识。 三、教学活动难点 掌握如何正确使用家电,掌握救助方法。 四、教学方法 自主参与实践、合作探究式 五、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讲述电的来源以引起学生兴趣。 ——了解电的基本作用,掌握电的现象; (2)电从何来?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听并以予纠正教师总结:电从水电站、火电站、核电站产生;新能源下,还可以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发电。 (3)观看各个发电站的精美图片

(4)教师介绍绝缘体与导体的种类,让同学对绝缘体与导体有所认识,能正确辨别、区分。 ——(注意: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某种情况下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 (二)讲授电力安全常识 1、教师提问:我们身边有哪些家用电器?学校常见的和电有关的相关设备有哪些?——同学相互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2、讲解不同情况下的用电安全 (1) 不玩插座、电线、灯头、开关等电器。 (2) 要知晓电力安全标识含义。 (3) 严禁攀登变压器台架。(出示视频,学生直观了解) (4) 严禁攀登、跨越电力设施的保护围墙或遮栏。 (出示视频,学生直观了解) (5) 严禁往电力线、变压器上扔东西。 (6) 不得在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两侧各300米的区域内放风筝。 (出示案例) (7) 不得在电力线路附近打鸟玩耍。 (8) 发现落地的电线,应离开落地点八米以上,绝对不要去捡拾,并 请电工来处理,同时设法看护落地电线,以防他人走近而发生触电。

用电安全教育教案

用电安全教育教案 冯文兵 时间:2013年11月25日班级:九年级二班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了解触电的原因,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 二、教学内容: 学习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自救逃生方法和急救措施。 三、教学重点: 了解触电的原因、触电的形式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与自救的逃生方法。 (一)触电及触电的危险. 人体是导体,当人体上加有电压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时,人没有感知;当通过人体的电流稍大,人就会有“麻电”的感觉,当这电流达到8~10mA 时,人就很难摆脱电压,形成了危险的触电事故,当这电流达到100mA时,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所以当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大到一定数值时,就发生触电事故.通常情况下,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是安全的,称为安全电压. 照明用电的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绝不能同时接触火线与零线.零线是接地的,所以火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也是220V,一定不能在与大地连通的情况下接触火线.(二)几种触电类型. (1)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人接触了火线与零线或火线与大地. ①人误与火线接触的原因. a.火线的绝缘皮破坏,其裸露处直接接触了人体,或接触了其它导体,间接接触了人体. b.潮湿的空气导电、不纯的水导电——湿手触开关或浴室触电. c.电器外壳未按要求接地,其内部火线外皮破坏接触了外壳. d.零线与前面接地部分断开以后,与电器连接的原零线部分通过电器与火线连通转化成了火线. ②人自以为与大地绝缘却实际与地连通的原因. a.人站在绝缘物体上,却用手扶墙或其它接地导体或站在地上的人扶他. b.人站在木桌、木椅上,而木桌、木椅却因潮湿等原因转化成为导体. ③避免家庭电路中触电的注意事项. a.开关接在火线上,避免打开开关时使零线与接地点断开. b.安装螺口灯的灯口时,火线接中心、零线接外皮. c.室内电线不要与其它金属导体接触,不在电线上晾衣物、挂物品.电线有老化与破损时,要及时修复. d.电器该接地的地方一定要按要求接地. e.不用湿手扳开关、换灯泡,插、拔插头. f.不站在潮湿的桌椅上接触火线. g.接触电线前,先把总电闸打开,在不得不带电操作时,要注意与地绝缘,先用测电笔检测接触处是否与火线连通,并尽可能单手操作. (2)高压触电.

安全用电教案

教研活动课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2.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应用已学到的欧姆定律的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教学难点 学生对安全用电重要性的理解及对学生安全用电意识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思考:人为什么会触电呢? 2、人体对电流反应一览表。 3、想想议议。 4、复习欧姆定律,并用欧姆定律公式进行计算能通过人体的安全电流,从而引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 1.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投影] 电压越高触电时,通过人体电流越大,对人的生命危害越大。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的电压

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电, 不靠近高压电. 2、通路、断路和短路 (1)通路:正常接通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正常工作。 (2)断路:因为电路没有接通,而使用电电路不能正常工作的故障就是断路。 (3)在电路中,如果电流不流经用电器,而是电源两极直接相连,我们就说电源短路了。 3、注意防雷 (1)什么是雷电?(产生) (2)雷电触电是怎么回事?(危害) (3)生活中怎样防止雷电触电?(预防) (4)避雷针。 三、渗透法制教育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十一条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以下简称防雷装置),应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并由具有相应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资质的单位承担设计或者施工。 本办法所称防雷装置,是指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称。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练习。 六、作业布置。

安全用电常识教案#(精选.)

《安全用电常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记住安全电压的数值、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 形式、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2、【能力目标】让学生能在生活中按安全用电的要求去做。 3、【德育目标】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并向其他 人宣传安全用电常识。 二、教学重点:安全用电常识。 教学难点:辨别导体、绝缘体。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 通过图片“万家灯火”、“城市夜景”、“电火灾害”等图片展示,引出“电”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美好和安全隐患,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安全用电(即家庭用电要遵守,用电常识要谨记)。 大家看了美丽夜景的图片和温馨家庭的照片,这一切都离不开电。电能给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变革和便利。但电又是双刃剑,用电不当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安全用电。 2、课程讲解 (1)家庭用电要遵守——“三不能”和“三不要”。

通过问题设立,将课堂主角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最终归纳出家庭用电的“三不能”和“三不要”。 内容设计: “三不能”:问题设立→案例分析和讨论→归纳总结 问题设立:①下列哪种胶布可以用来包破损电线? ②下列金属丝可以代替保险丝么? ③断丝灯泡可以重复利用么? 归纳总结:①不能用医用胶布(白色)包电线。因为这种胶 绝缘性能差,容易漏电。包电线必须用黑色 绝缘胶布 ②不能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用铜丝、 铁丝易失去保险作用很容易烧毁电表等 设备,会造成火灾以至更大的事故。 ③不能将断丝的灯泡搭起来再用。断丝后搭 起来的灯泡比原来的更亮,但这时的功率 增大了,超过了灯泡设计的承受能力,会 使灯泡爆炸。 “三不要”:问题设立→案例分析和讨论→归纳总结 图片展示:常见的不正确用电方法 归纳总结:①不要用湿布、湿手触摸、擦拭电器外壳。 ②不要乱动损坏的电线、插座和灯头。 ③不要不懂装懂

安全用电知识教案课程

安全用电知识教案课程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安全用电知识》 大顺中学杨晓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了解并掌握触电时急救常识及注意事项; 3、了解工作中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1、讲明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它不仅是安全用电的基础,又是安全用电的基本保 障; 2、讲解电工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重点在于对常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 意事项; 3、讲解触电时急救常识及注意事项; 4、阐明今后工作中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一、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形式 1 什么是触电? 触电是指当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并有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人体的受伤或死亡的现象。 2 电流对人体有哪些伤害? 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来自电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两种类型:电击和电伤.

1).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破坏,使人的心脏、神经系统、肺部的正常工作造成的伤害。 2).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如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 A 电灼伤:有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 接触灼伤:发生在高压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皮肤的进出口处,伤及人体组 织深层,伤口难以愈合。 电弧灼伤:发生在短路或高压电弧放电时,电弧像火焰一样把皮肤烧伤、 烧坏,同时还会造成眼睛严重损害。 B 电烙印:发生在人体与带电体有良好接触的情况下,在皮肤表面留下和被接触 带电体形状相似的肿块痕迹,往往造成局部麻木和失 去知觉。 C 皮肤金属化:由于电弧的温度极高,使得其周围的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到皮 肤表层而使皮肤金属化。 注意:电击与电伤往往同时发生,同时还会引起二次事故。 二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人体也是导体,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电流的频率、通过人体的部位及触电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 1 电流的大小: 人体对电流反响一览表:

《安全用电》教案 1

安全用电 任务目标: 1.了解触电事故发生原因和对人身安全的危害; 2.熟悉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3.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预防触电的安全措施。 相关知识: 1.触电对人体的危害 (1)触电事故。外部电流流经人体,造成人体器官组织损伤乃至死亡,称为触电。触电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类: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影响呼吸、心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人体内部组织损伤乃至死亡的触电事故;电伤是指电流通过人体表面或人体与带电体之间产生电弧,造成肢体表面灼伤的触电事故。 在触电事故中电击和电伤会同时发生,但因大部分触电事故是由电击造成的,所以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是指电击。 (2)触电的危害。触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时间长短、电流途径及电流性质有关。触电的电压越高,电流越大,时间越长,对人体的危害越严重。 当人体触电时,电流会使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失常或遭受破坏,如皮肤烧伤、呼吸困难、心脏麻痹等,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人体所能耐受的电流大小因人而异,对于一般人,当工频交流电流超过50mA时,就会有致命危险。 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施加于人体的电压及人体本身的电阻。人体电阻包括体内电阻和皮肤电阻,体内电阻基本不受外界影响,其值约为500Ω。皮肤电阻随外界条件不同有较大的变化,干燥的皮肤,电阻大约在100kΩ以上,但随着皮肤的潮湿度加大,电阻逐渐减小,可降至1kΩ以下,潮湿时触电的危险性更大。 如果电流流经人体的脑、心脏、肺和中枢神经等重要部位要比流经一般部位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容易导致死亡。而频率在20~300Hz的交流电对人体的危害要比高频电流、直流电流及静电大。 由于触电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因此必须安全用电,并要以预防为主。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应了解触电的原因与形式,以便针对不同情况提出预防措施2.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 不同的场合,引起触电的原因也不一样,根据日常用电情况,触电原因有以下几种。

《安全用电》教案

安全用电教案 专业: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班级: 任课教师:

§1-1 电气事故基本知识 任务引入 在现代社会中,电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人类在用电的同时,如果对电能产生的危害认识不足,控制和管理部当,防护措施不利,在电能的转换过程中,将会发生异常情况,造成电气事故。那么,常见的电气事故有哪些?如何预防这些事故的发生?今天就让我妈来学习电气事故基本知识。 知识链接 一、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低压触电:220V电压触电,又分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双线危险性很高。 1、常见的家庭事故 私自乱拉、乱接电线;使用湿手摸、湿布擦灯具、开盲目安装、修理电气线路或电器用具关等电器用具 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金属电视机室外天线安装过高 外壳未连接地线(高出楼体避雷针)或距离电力线太近 2、缺乏电气安全常识造成的触电事故 案例一

事故环境:操作钻机打井 事故发生情况:钻机塔架触到高压电线 2004年4月8日晚,广州某工地的十几名工人,搬移亭状的铁结构架,触及高压线, 发生特大触电伤亡事故。死亡12人,受伤3人。 事故原因:亭状的铁结构架上端碰到高压线。 事故教训:增强安全用电常识的学习和自我保护意识。 案例二 2005年5月24日,江苏某工地,工程指挥部组织人员将长9m、宽8m、闸墩钢筋高2.6m 的钢筋架采用人力顶托方法搬运。因顶部钢筋触及高压输电线,造成60多人触电倒下,被压在钢筋结构下面。当场死亡24人,伤38人,这么多人的集体触电事故世界罕见。 事故原因:钢筋触及高压输电线。 事故教训:施工工地应加强管理,及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防范高压,加强电气安全常识的学习。 3、违章作业造成的触电事故

安全用电教案

安全教案 《怎样用电才安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安全用电的三个基本要素,即防止过载、切莫短路和避免触电。知道何谓过载和短路,以及在通常情况下过载和短路的原因。 2、知道避免触电的几个基本常识,即不靠近高压电,不接触低压电、电器安装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要求、要正确选用电器。 3、认识掌握安全用电常识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准备: 演示短路实验的器材,如用导线将熔断器、开关和小灯泡连接起来的短路实验示教板。 教学过程: 1、引言:展示图片,学生看到电的好处和电的坏处。今天人类的生活、工作和生产几乎都离不开电,但是,我们也常听到因电造成火灾,至人伤命报导。这说明电给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若我们不注意用电安全,电也会给分类带来危害。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电呢? 2、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p41---46页,然后回答问题。明确读课文时间为3分钟。 3、学生根据阅读课本的内容进行回答展示。 4、防止过载,向学生介绍家里有多空插座,但是,千万不要同时把多个用电器都插到上面,这就会使电路中的总功率过大,严重时会引起火灾。

5、切莫短路演示实验并动画演示“模拟解决短路问题”,告诉学生,短路实验不能模仿。 6、联系生活实际出示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 7、避免触电,向学生介绍,我国的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演示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以及测电笔的结构。介绍避免触电的三个要点: (1)、不靠近高压电,指高压电线和正在工作的高压电器设备,告诉学生通常将380V以上的电压称作高压电。不接触低压电,通常我们将220V以下的电压叫做低压电,但比36V的安全电压高出很多,让学生看教材图18-12所列举的几种容易发生触低压电的现象。 (2)、让学生看图18-13和18-14,教师参图对电器安装的技术要求一一作出说明。 (3)、教师要说明正确选用电器中除了看电器上的参数是否符合自己所选用的要求外,还要看产品是否有3С认证。同时说明3C认证的含义。 8、如果有人触电应该怎么办? 9、让学生了解高压触电方式,总结安全用电原则 10、进行用电常识小竞赛。学生展开抢答。 11、课堂教学小结: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用电的一些安全常识。如何谓过载和短路概念,知道它们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因此要防止和避免它们的发生,知道防止和避免的一些措施,知道避免触电的三点基本常识。要让学生在了解这些用电常识后,平时能注意并做到用电过程中的安全。

安全用电知识教案学习文件

《安全用电知识》教案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了解并掌握触电时急救常识及注意事项; 3、了解工作中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教学学时安排6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 1、讲明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它不仅是安全用电的基础,又是安全用电的基本保障; 2、讲解电工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重点在于对常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讲解触电时急救常识及注意事项; 4、阐明今后工作中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一、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形式 1 什么是触电? 触电是指当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并有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人体的受伤或死亡的现象。 2 电流对人体有哪些伤害? 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来自电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两种类型:电击和电伤. 1).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破坏,使人的心脏、神经系统、肺部的正常工作造成的伤害。 2).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如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 A 电灼伤:有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 接触灼伤:发生在高压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皮肤的进出口处,伤及人体组织 深层,伤口难以愈合。 电弧灼伤:发生在短路或高压电弧放电时,电弧像火焰一样把皮肤烧伤、烧 坏,同时还会造成眼睛严重损害。 B 电烙印:发生在人体与带电体有良好接触的情况下,在皮肤表面留下和被接触带电体形 状相似的肿块痕迹,往往造成局部麻木和失去知觉。 C 皮肤金属化:由于电弧的温度极高,使得其周围的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到皮肤表层而 使皮肤金属化。 注意:电击与电伤往往同时发生,同时还会引起二次事故。 二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人体也是导体,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电流的频率、通过人体的 部位及触电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

安全用电常识教案【精品】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 2.知道火线和零线间电压的大小; 3.知道测电笔的结构及原理; 4.知道使用三线插头为什么安全及漏电保护器的原理。 过程方法: 1.通过观察体验保险丝怎样保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2.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重点 1.家用电器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2.试电笔的使用方法是什么?用试电笔接触火线有没有可能发生危险? 3.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为什么要接地? 4.两种触电方式的共同之处是什么?触电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教学方式 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具与媒体 电源、小灯泡(带座)若干、保险丝(粗细不同)、铜丝、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视频 教学程序

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依据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己用了两节课介绍了有关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那就是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和电功率与安全用电,下面我们看一段阅读材料。 【用多媒体投影出示阅读材料】(见素材 1) 同学们,由阅读材料可以看出,电是必须的,又是危险的。所以,我们要学习一些生活方面的用电常识,做到安全用电。(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自学提纲 〖师〗请大家看书上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家庭电路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它们的先后次序可以调换吗?各个用家电器之间是串联还是并联,为什么?插座与用电器之间呢? 2.家电路中有两条线,分别叫什么?哪一根在户外与大地相连? 师生讨论 学生观看 学生自学看书 与前面的知识相联系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试电笔的作是什么?常的试电笔有哪两种?对照课本图15.6-2和自己手中的实物,说出试电笔的构造。 4.如何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试电笔中电阻的作用是什么? 5.三线插头的三条线分别接到什么地方?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为什么必须接地? 6.漏电保护器的作用是什么?你家中的电路安装漏电保护器了吗?

安全用电__教案

设计制作:陈代富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常见事故的了解,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安全用电是初中电学的最后部分,也是学生今后生活、生产中安全使用电能的重要准则之一。本节内容是由“电压越高越危险”“常见的触电事故”“安全用电原则”和“注意防雷”几部分组成,向学生介绍了安全使用电能的注意事项,以及遇到触电事故的处理方法等,是学生安全用电的基本技能。因为学生对触电事故没有感性的认识,也无法通过实验来演示,只能结合欧姆定律等知识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所以本节重点是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以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难点是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结合实例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 重点: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 难点: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三、教学策略 学生对生活用电比较熟悉,但没有较强的安全用电意识。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用电安全警示标志,使学生认识到安全用电就在身边。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有关,人是导体,结合欧姆定律可以分析得出,在人体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越大,当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就会造成生命危险。

在触电事故中电流要有电流经过人体,在平时用电时要注意避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在维修、移动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不要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对家庭电路和用电器要注意维护等。 在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原则后,要做到安全用电,不惧怕电,遇到触电事故时要及时切断电源。在生活中还要注意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间、云层与大地间有着极高的电压,当放电时,会产生强大的电流,会产生极大的破坏。为了防止雷电造成的破坏,在高大的建筑物上都要安装避雷针,让雷电通过导线流向大地。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对人体对电流的反应作一定的调查,对安全用电常识进行一定的了解。 五、教学过程 起人体的受伤或死亡的现象。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安全用电教案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安全用电教案小班安全活动安全用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过程,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粗浅知识,学习词汇:插头、插座、触电,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安全活动课,快来看看安全用电教案吧。 活动过程: 1、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粗浅知识。 2、学习词汇:插头、插座、触电。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4、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安全。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卡片。 2、电线若干、插座若干。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起幼儿谈话兴趣,启发幼儿讲述电的用途。 (1)、天黑了,什么都看不见,这时候我想看书怎么办? (2)、天气非常热,我想在一个凉爽的环境里工作,怎么办? (3)、房间的地毯上落了许多灰尘,我想把它打扫干净,用什么? (4)、灯、电风扇、空调、吸尘器,要让它们工作起来,都需要用什么?

(5)、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需要用电? 小结:电有这么多的用处,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我们在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它了,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但这位朋友有时候也会发脾气伤人的。 2、请幼儿取出操作卡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帮助幼儿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粗浅知识。 (1)、提问:这只小熊做得对不对?这样做会怎样?为什么? 出示一段电线,让幼儿观察它的基本结构和作用,让幼儿知道电线的内层是一根铜线,可以传电,外层是塑料,包裹着铜线,是保护层,它没有电。如果电线的保护层被损坏,人们就可能碰到电,电就会给我们带来危险。 (2)、提问:这只小兔在干什么?它这样做对不对?会发生什么问题? 出示一个插座,让幼儿观察插座的基本结构和作用,让幼儿了解插座内有铜片或是铜丝是带电的,外层是塑料做的盒子,起保护作用。如果将手或其它东西伸进插孔,接触到铜片,电就会传到我们身上,伤害我们。 (3)、提问: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这样做会发生什么事? 小结:水是可以传电的,如果将电器放在潮湿的地方使用,会发生漏电。 3、总结: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2017-07-25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2.会查阅资料及其它信息资源,搜集和整理安全用电的相关资料。 3.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课前准备: 搜集和整理有关安全用电方面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可提示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准备,一则使材料更加充实,二则可以促使家长参与到本课的学习中来,与孩子一起交流,一起学习安全用电常识,学生也可以根据教科书的提示自主搜集。 准备材料: 教师也应准备一些与安全用电有关的资料,包括生活中的一些用电安全隐患及造成的危害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星期天你们在家里都干什么呢? 有一位同学叫小明,我们来看看他星期天都干了些什么? 出示投影;四幅图(图1小明在电线下放风筝,图2小明在电线上晾衣服,图3小明湿着手插插座,图4小明自己乱接电线) 同学们讨论: 1.小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说一说电可以给人类带来那些危害? 小组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讨论,汇报交流。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报投影或放视频资料并进行适当的补充,由于人是导体,所以不正确地用电,会导致人触电,轻者可以使人受伤或伤残,重者可以使人死亡,因此,我们要知道安全用电,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安全用电。板书:安全用电。 二、学习新课 1、谈话:我们在生活中应怎样安全用电呢? 2、教师提问: (1)在擦灯泡时应注意什么? (①关电源②用干布擦) (2)在拔插座时,手能碰到插座的'金属部分吗? (不能) (3)遇到家用电器着火应怎么办? (①先切断电源。②再灭火.) (4)电源开关外壳和电线绝缘有破损时,应怎么办? (让大人或电工修好,自己不能乱动。) (5)用电淋浴器洗澡时,应注意什么? (一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5d8882196.html,/news/55C215D8DDB12C84.html定要切断电源) (6)雷雨天时,能否在树下、电线杆下避雨。 (不能,以防触电。) (7)发现家用电器损环,能否自己随便拆卸。 (不能,应找专业人员修理) (8)人触电以后,用什么方法救助。 (①用木棍。②关电源) 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展开讨论。

探究安全用电和家庭电路综合实践教案(2021新版)

探究安全用电和家庭电路综合实践教案(2021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006

探究安全用电和家庭电路综合实践教案 (2021新版) 一、活动目标定 从历年农村发生的触电死亡事故来看,不懂用电知识,发生的触电死亡事故占二分之一。因此当前农村安全用电的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设计了“安全用电与家庭电路”的探究活动。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和讨论,家庭用电与农业用电的事实,常见的触电现象,并加以归纳分类,寻找农村用电中的安全隐患;总结归纳出当前农村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二、探究过程 调查家庭配电线路结构,调查农村安全用电隐患,发现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三、进行实验 主要活动过程如下: 1.调查收集资料阶段 利用一周的时间,统计自己家及邻居家所用的电器种类,调查家庭配电线路结构;利用一周的时间,利用两周的时间,调查农村安全用电隐患。 (1)调查家庭配电线路结构是单回路,还是多回路。 旧的配电线路,负载功率小,所有插座和灯具均接在同一回路中,称为单回路配电线路,这种简单的配电线路常明敷在墙面上。 目前各种家用电器大量涌入家庭,负载功率大增,单回路小负载功率配电线路已不合实用。现已采用较大负载功率的多回路配电线路,有两个分支回路,一个分支回路供照明用电,由一个断路器单独控制;另一个分支回路供插座用电。接插座的用电设备发生故障,不会影响照明用电。还有的空调机和洗手间插座分别单独成一回路,形成多回路(四回路或更多)配电线路,所有户内配电线路已不再采用明敷,而采用钢管或塑料管在墙、地、天花板内暗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