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 公开课 教案

游褒禅山记 公开课 教案
游褒禅山记 公开课 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

2016年12月26日第19周16级语文教研组李春发

【教学目标】

1、学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

2、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积累文言知识,了解文言虚词“其”“以”“而”的不同用法。

【重点难点】

1、文言文的背诵以及文言知识的总结、积累。

2、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思想和态度。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文本研习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本课学习目标:

1、学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

2、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二、释题:

游褒禅山记:游:游览褒禅山:地名“记”是一种文体。分为四类:记游、记事、记亭台楼阁、记物。刘勰《文心雕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初中学过《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等

文体特点:

1、亭台楼阁名胜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2、山水游记:《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小石潭记》

3、杂物书画记:《核舟记》

文体知识:

[记]:本文属于游记。(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让自己来写游记,要写什么内容?)

游记:记录游览中所见、所闻、所感

........的文章。主要特点是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的感情。一般以记为主,以感为辅。

本文兼具记游与议论,记游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三、作者简介:

1、王安石其人之政治篇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他“少好读书”。1042年登进士第。1061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1069年任宰相,推行新法,后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1074年罢相,次年再为相。1076年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1086年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列宁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2、王安石其人之文学篇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四、正音:

褒bāo 禅chán山始舍sha卒zú葬之庐冢zhǒng 音谬miù

有穴xu?窈yǎo然怠dài而欲出咎jiù其欲瑰guī怪相xiàng之

深父fǔ胜shēng道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

五、课文分析:

(一)第一段:重点词句

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舍:名→动,筑舍定居。

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动,命名。

距其院东.五里东:名→状,往东。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乃:表判断,是阳:山南水北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句)

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判断句)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读音错了。第一自然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行文顺序:本名①→别名由来及证明②③→华山洞名来由④→从仆碑看出本名⑤→指出音谬⑥

第一自然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个空格只填一个字):山之_名_、山之_寺_、山之_洞_、山之__碑。

2、第一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

为文章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提供依据(留个思考的悬念,到第2课时第四段再做分析)

3、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无“花”字,后来有了“花”字,“花”“华”分家,“华”才读“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然应读“huā”,而不应该读成“huá”。

(二)第二段:重点词句:

有泉侧.出侧:名→状,从旁边

问其深.深:形→名,深度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形→动,到尽头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见:动→名,见到的景象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一:十分之一

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名,到达的人加:更

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动,照明。

则或.咎.其欲出者或:有人咎:责怪,埋怨

译文:

华山洞的下边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沿山路而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

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第二课时

(三)第三段:重点词句:

于是

..予有叹于是:对于/这件事

往往有得.得:心得,收获,名词

古人之观.于天地观:观察,动词

非常

..之观.非常:不平常观:景观,名词

常在于险远

..险远:形→名,危险遥远的地方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到达/ 帮助

至于幽暗昏惑

....幽暗昏惑:形→名,让人迷惑的地方

于.人为.可讥于:对于为:是,算得上,动词其.孰能讥之乎其:难道,副词,表反问语气

古人之观于天地……鸟兽(介词结构后置句)

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译文: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收获,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向与体力,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帮助,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难道还有谁会讥笑他呢?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志.—志向(决定作用)

力.—力量(能力、毅力)

物.—外物(辅助条件)

结论: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四)第四段:重点词句

后世之谬.其传弄错,谬:使…错,使动用法

而莫.能名.者莫:没有人名:名→动,识其本名

何可胜道

..也哉胜:尽,完道:说,动词

此所以学者

....不可以不深思所以:……的原因学者:求学的人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句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

译文:

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感叹那些古籍的不复存在,后世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无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选取的缘故。

第四自然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思考题第四段的议论与前文何处照应?

第四段

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第一段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结论:要深思而慎取

(五)第五段: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析:这样写在文尾,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六、结构板书:

理清思路: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中心句——

(1-2):记叙——游山经过。

(3-4):议论——游山心得。

(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游者。

结构关键句——“于是余有叹焉”

课堂小结

本文把______和______

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______

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________

”和“______”的道理。游山治学游山尽吾志深思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

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以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归纳主题

附:

一、文言虚词用法 (一)“ 其 ”字的用法:

1、以故其后名之曰 代词,那,指褒禅埋葬时

2、距其院东五里 代词,这,指慧空禅院

3、独其为文犹可识 代词,它,指仆碑

4、问其深, 代词,它,指洞穴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那些,指好游者

5、盖其又深, 代词,它,指后洞 则其至又加少矣 代词,他们,指游客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代词,他们,指古人

7、其孰能讥之乎? 副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 8、而余亦悔其之 代词,指自己 9、既其出 助词,无义

10、视其左右 代词,它,指洞壁 11、谬其传 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12、咎其欲出者 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13、吾其还也 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 (二)“以”字的用法:

1.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因为

2. 由山以上五六里 而,往

3. 余之力尚足以入 用来

4.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因为

5.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因果,因为

6.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修饰,而

7.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因果,因为 8. 夫夷以近 而,并列 9. 不随以止也 承接 (三)“而”字的用法:

1. 而卒葬之 承接或递进

2. 而记游者甚众 因果

3.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并列、因果

4.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递进

5.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转折

6.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递进

7.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转折

8.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因果

二、关于王安石的故事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荆公微笑道:“这也算考过老夫了。老夫还席,也要考子瞻一考。子瞻休得吝教!”东坡道:”求老太师命题平易。”荆公道:“考别件事,又道老夫作难。久闻子瞻善于作对,今年闰了个八月,正月立春,十二月又是立春,是个两头春。老夫就将此为题,出句求对,以观子赡妙才。”命童儿取纸笔过来。荆公写出一对道:“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东坡虽是妙才,这对出得跷蹊,一时寻对不出,羞颜可掬,面皮通红了。荆公问道:“子瞻从湖州至黄州,可从苏州润州经过么?”东坡道:“此是便道。”荆公道:“苏州金阊门外,至于虎丘,这一带路,叫做山塘,约有七里之遥,其半路名为半塘。润州古名铁瓮城,临于大江,有金山,银山,玉山,这叫做三山。俱有佛殿僧房,想子瞻都曾游览?”东坡答应道:“是。”荆公道:“老夫再将苏润二州,各出一对,求于瞻对之。苏州对云:…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润州对云,…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东坡思想多时,不能成对,只得谢罪而出。荆公晓得东坡受了些腌赞,终惜其才。明日奏过神宗天子,复了他翰林学士之职。 后人评这篇话道:以东坡天才,尚然三被荆公所屈。何况才不如东坡者!因作诗戒世云: 项托曾为孔子师,荆公反把子瞻嗤。 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 写此文十六年后(1070年),王安石拜相,他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

三、游览路线图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是必修二第三单元中第三篇课文,本单元为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作品多以作者游玩经历中所见所感综述成文,由于散文故事情节性弱行文恣意洒脱加之对文言的厌烦恐惧心理使得高一学生对游记类散文敬而远之。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思辨的角度深入文本,体会景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感悟文章严谨的行文与作者高尚的情操对培养学生综合思辨能力提高文言阅读兴趣大有裨益。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进行点拨、解难。 2.通过学生合作教师引导,理解作者“有志”“尽吾志”的观点。 3.重视诵读,落实背诵要求,联系学习过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温故知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明白其借鉴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文章“因事见理”的写作手法 3、学会用质疑批判的目光看待问题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人生若只如初见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灵

动的山山水水给了我们飞扬的思绪和无尽的感慨。被誉为“十一世纪的革命家”的王安石在游褒禅山时有什么样的发现与收获呢,带着问题怀着期待让我们一起走进《游褒禅山记》。 二、疏通文本——字斟句酌为哪般 1、齐读文章,纠正易错字音 2、整体感知文章,梳理文章脉络 游山——游洞——感叹——感悟——补记 3、通过导学案检测学生对重要实词虚词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实 词采取生问生答的抢答模式 4、教师总结“其”的用法 三质疑探究——奇文共赏疑义相析 1、为什么说《游褒禅山记》不是“合格”的游记散文 (设计思路:在题解中介绍游记类文体并分析游记类问题的特征后,不难发现文章“即事说理”的特点,让学生学会用批判性的思维去分析文本,为后面深入分析文本做准备。) 预设:其一,文章山水描摹过少 其二,作者半途而废未得风景 其三,议大于叙文体不符 2、王安石在山道旁看到什么表现出王安石什么特点 (设计思路:让学生抓住文本,深入分析文本,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预设: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表现出王安石细心谨慎的特点 3、作者游洞的经历是怎样的表现出了怎样的规律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概括游踪,训练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并能结合生活谈自己感想) 入,题记者少,乃至加少。这种情况又表现出无限风光在险处的人生规律,而人们往往是“就难避轻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2.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3.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教学重点】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之\以的用法。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列表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和课文简介,串讲第1、2两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 2、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 抓住景物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课题)。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二、简介作者及课文 1.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今江西省临川)人 2.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3.“唐宋八大家”之一 4.作品:《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5.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 公开课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常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字词句知识的积累。 2、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学习文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作者“尽吾志”的观点。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因事见理”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一单元我们所学习的古文大都是实用类文言文,其中有史传(《鸿门宴》、《郑伯克段于鄢》)、行状(《段太尉逸事状》)、奏表(《陈情表》)、书信(《报任安书》),那《游褒禅山记》是一篇什么?(游记)。人们常说游记是:“纸上山水”,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文意,对这篇“纸上山水”有了一些初步感受。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王安石一起来继续欣赏褒禅山的风景并一同感悟风景之外的人生体验。 二、课文分析: 1 、第一段:这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都写了褒禅山的什么? 明确:山之名、山之寺、山之洞、山之碑。 2 、第二段:这一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按照游踪可以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华山洞分为前后两洞,前洞什么样?后洞什么样?着重哪一部分?为什么? 明确:前洞平旷,记游者甚众。后洞窈、寒、深,记游者少。着重写后洞。为下一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作者游洞的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明确:兴致盎然--有人怠,与之俱出—悔。 3、第三段:这一段主要写游华山洞的心得,是这篇课文的重点和精华部分。 层次划分: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具体分析志、力、物之间的关系。 明确:王安石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 引导学生对此进行讨论。 4、第四段:这一段写由仆碑所得到的感悟,指出对待传闻要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本段中作者是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出来的? 明确:仆碑—其文漫灭—音谬—古书之不存—谬其传——何可胜道者哉—观点: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第五段: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游褒禅山记》这一课已经教学完毕,大家是否有什么要反思的呢?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1】过去的文言文教学,为了教得踏实、放心,大多老师都会大量地讲解文中出现的文言字词,甚至有的还逐字逐句翻译,否则也一定会要求学生背诵译文。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教文言文,笔者在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以及广泛地吸取专家、名师的课改经验后,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例——诵读·积累·扎实这个教学设计是在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的基础上形成的。我认为,课改就是改课。作为课改的一线教师,只有将课改落实到课堂上,才能将课改改到深处。因此,尝试新颖、实用的教法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必须努力做到的。以下我以高一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10课《游褒禅山记》为例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我对文言文教学的看法。 诵读是前提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要学好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读”摆在首位,在教学中要突出朗读教学。因此,本课文的教学就很注意了这一点。教师范读的有3次(全文范读,段落范读),学生齐读有四次(全文齐读,段落齐读),自由读有2次,背诵3次(,课下自己背诵、课堂自由背诵、课堂全体背诵)。几个来回下来,自觉1 / 5

的学生可以达到熟读成诵,懒一点的学生也能熟读。通过这样的诵读教学,基本上消除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恐惧”。 积累是关键 新课程的文言文教材,课文的注解几乎覆盖了将近80%的语句。因此文言文得教学,应立足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教师根据课堂问询,将发现的问题变为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而有针对性的讲解。经过自学以后的学生不希望老师再将社科涉及到的所有文言字词在课堂上繁琐的列讲,而是最希望老师能讲一些和课文相关而自己又不知道的知识。因此,教师只应当强调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值得重点掌握的字词而去掉一些已经不用的词汇以及生僻的词汇。因为一些重现率很低的词汇是不必要求记住的。这样学生在学习少数重点词汇中一课一得,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此教学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每段只选取了一些重要的词汇以及句式在课堂上讲解。 趣味是目的 虽然说文言文教学是古汉语教学。但文章能流传至今必定有其鲜活的生命力,即作者的情感态度。所以文言文教学既要抓“言”(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又要抓旨,只有认真领会作者的情感态度,才能体味文中作者的“趣味”,以提高人文素养。而本文作者即事明理意在表明: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明白“尽志无悔”才是学习这篇文章最根本的目。 所以,我觉得: 2 / 5

g2yw游褒禅山记学案02.doc

课题:《游褒禅山记》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心1【学习方法】 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丄◎【学习过程】 第二课时 探【文本赏析】【C】 一、研读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 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 %1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1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而,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 %1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 %1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1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明确:这一段承接笫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作者认为成功的条件是什么? 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志”、“力”、“物”,强调了“力” U“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Z志,虽然不能达到冃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乂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下。 二、诵读第4段。 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1.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 “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Z '华'者,盖音谬也”。)追讪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谋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 (不是,它既是专指,乂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來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提问:《游褒禅山记》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其主旨?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课外拓展】[C] “其”字意义用法归纳 一、作代词 1. 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译为“他(它)的”、“他们(它们)的”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2.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3.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教学重点】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之\以的用法。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列表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和课文简介,串讲第1、2两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 2、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 抓住景物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课题)。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二、简介作者及课文 1.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今江西省临川)人 2.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3.“唐宋八大家”之一 4.作品:《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5.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6.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三、讲解文章的主旨

游褒禅山记-公开课-教案设计

游褒禅山记教案 2016年12月26日第19周16级语文教研组李春发 【教学目标】 1、学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 2、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积累文言知识,了解文言虚词“其”“以”“而”的不同用法。 【重点难点】 1、文言文的背诵以及文言知识的总结、积累。 2、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思想和态度。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文本研习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本课学习目标: 1、学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 2、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二、释题: 游褒禅山记:游:游览褒禅山:地名“记”是一种文体。分为四类:记游、记事、记亭台楼阁、记物。刘勰《文心雕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初中学过《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等 文体特点: 1、亭台楼阁名胜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2、山水游记:《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小石潭记》 3、杂物书画记:《核舟记》 文体知识: [记]:本文属于游记。(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让自己来写游记,要写什么内容?) 游记:记录游览中所见、所闻、所感 ........的文章。主要特点是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的感情。一般以记为主,以感为辅。 本文兼具记游与议论,记游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三、作者简介: 1、王安石其人之政治篇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他“少好读书”。1042年登进士第。1061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1069年任宰相,推行新法,后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1074年罢相,次年再为相。1076年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1086年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列宁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2、王安石其人之文学篇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四、正音: 褒bāo 禅chán山始舍shè卒zú葬之庐冢zhǒng 音谬miù 有穴xué窈yǎo然怠dài而欲出咎jiù其欲瑰guī怪相xiàng之 深父fǔ胜shēng道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 五、课文分析: (一)第一段:重点词句 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舍:名→动,筑舍定居。 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动,命名。 距其院东.五里东:名→状,往东。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乃:表判断,是阳:山南水北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句) 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判断句)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读音错了。第一自然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行文顺序:本名①→别名由来及证明②③→华山洞名来由④→从仆碑看出本名⑤→指出音谬⑥ 第一自然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个空格只填一个字):山之_名_、山之_寺_、山之_洞_、山之__碑。 2、第一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 为文章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提供依据(留个思考的悬念,到第2课时第四段再做分析) 3、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无“花”字,后来有了“花”字,“花”“华”分家,“华”才读“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然应读“huā”,而不应该读成“huá”。 (二)第二段:重点词句: 有泉侧.出侧:名→状,从旁边 问其深.深:形→名,深度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形→动,到尽头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见:动→名,见到的景象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一:十分之一 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名,到达的人加:更 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动,照明。 则或.咎.其欲出者或:有人咎:责怪,埋怨 译文: 华山洞的下边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沿山路而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

山雾教学反思

《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 《庐山的云雾》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紧紧抓住庐山云雾的神秘、变幻无常,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总分的写作方法,用优美的语句,传神的文字,描绘了庐山的景色秀丽、云遮雾罩。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把那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雾展现给学生看,让孩子们置身其中,为学生的说话练习打下基础。 一、以读促教,读中体会。 《庐山的云雾》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在游览途中,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而且写出了庐山云雾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那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雾,再配上优美抒情的乐曲,深深吸引了学生的眼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我还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来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有男女生赛读,个人读,小组读,范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 二、品读词句,理解感悟。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出示的图片,使学生在头脑里初步把文字描写变为具体的图像。然后再引导抓住重点句和重点词去进行进一步的理解、感悟。如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明白这段用先总后分的方法描写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抓住“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茫茫的大海”、“巨大的天幕”等语句,边读边想象,入情入境,体会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图文结合,并展开想象,拉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学生就从中感受到了庐山的美。教学第三段时,我先示范把第三段读一遍,故意把“刚刚、转眼间、明明、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又变成”这几个词给漏读了,然后让学生说老师读得怎样,学生就说老师把这些词漏读了,教师顺势说,这几个字老师刚才不读,课文不是也很通顺吗?让学生讨论这几个词能不能不要,学生体悟出不能不要,因为它写出了庐山云雾变化的快。然后又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庐山云雾变化快,即: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刚刚()(学生快速接着说)转眼间又()(学生又继续快速接着说)明明()(学生继续快速接着说)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学生接着快速接着说)如此反复几次,除了书上云雾变成一缕轻烟、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四蹄生风的白马、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又让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说云雾变成其它的样子。 这样教学既把庐山云雾变化快的特点突出来,又训练学生用这些词进行说话,学生的思维在快速转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效果很好。学完这两段后,我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准备以导游员的身份向游客们介绍庐山的云雾。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并积累了语言,将书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为积累奠定基础。 三、发挥想象,大胆表达。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乐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学生的学习也总是伴随着想象。在本课中有二处想象的训练点:一、想象登山路上庐山云雾瞬息万变的情景。二、看图想象庐山云雾有哪些动人的姿态。为了诱发学生的想象力,我展示动人的画面,让学生大胆想象庐山云雾的不同姿态,大胆想象,想象庐山的云雾还会变成什么样子,给我们呈现哪些不同的姿态,感受庐山云雾的壮美;在学习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时,我通过课件动画的设计,让学生充分感受庐山云雾的多变、变化之快后,让学生展开想象,指导利用文中的“??”写话,启发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庐山的云雾还会变成什么样子?开始的几个学生说像小狗,像小鸟,像老虎等等。我一听,学生都想到动物了呀,于是我引导:庐山的云雾除了像这些“动物”,还会像什么?学生很聪明,马上就更大范围地想开去了,植物也出现了,房子也出现了,汽车也出现了,还有很多(这些都来自于生活)。学生思维开阔了,不仅激发了情趣,活跃了思维,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题目中有“记”不见的就是游记。) 一、导语: 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答: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然后通读全文)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样介绍褒禅山的?好,我们先看第一段。 三、研读第一、二段(一) 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

高二语文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2.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3.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教学重点】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之以的用法。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列表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和课文简介,串讲第1、2两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 2、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 抓住景物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课题)。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二、简介作者及课文 1.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今江西省临川)人 2.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3.“唐宋八大家”之一 4.作品:《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5.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6.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三、讲解文章的主旨 1.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无物以相之(xiàng)长乐王回深父(fǔ)何可胜道也哉(shēng) 2.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3. 老师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是必修二第三单元中第三篇课文,本单元为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作品多以作者游玩经历中所见所感综述成文,由于散文故事情节性弱行文恣意洒脱加之对文言的厌烦恐惧心理使得高一学生对游记类散文敬而远之。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思辨的角度深入文本,体会景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感悟文章严谨的行文与作者高尚的情操对培养学生综合思辨能力提高文言阅读兴趣大有裨益。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进行点拨、解难。 2.通过学生合作教师引导,理解作者“有志”“尽吾志”的观点。 3.重视诵读,落实背诵要求,联系学习过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温故知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明白其借鉴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文章“因事见理”的写作手法 3、学会用质疑批判的目光看待问题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人生若只如初见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灵

二、疏通文本 字斟句酌为哪般 1、 齐读文章,纠正易错字音 游山——游洞——感叹——感悟 补记 run 动的山山水水给了我们飞扬的思绪和无尽的感慨。被誉为“十一世纪的革命家” 的王安石在游褒禅山时有什么样的发现与收获呢,带着问题怀着期待让我们一起 走进《游褒禅山记》。 2、整体感知文章,梳理文章脉络 3、通过导学案检测学生对重要实词虚词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实 词采取生问生答的抢答模式 4、教师总结“其”的用法 ** lit JK J 却 rhi me 示在 t±± " 八 以—巧**? L L I N dL!也 N tii ■■ C >的ftflYj ■丁白勺 N 白勺 < 3 > HP 用国妊 z 辛* itT 亦M 不晌丹 (斗 m M —人*加" *.乜,ei C -L * p > - < 2 >■示兼!IflK ? “ H HT L£j 于Lt 匕乎〒 " < 3>谯賀崔卧昉矩4 gr 三质疑探究一一奇文共赏疑义相析 1、 为什么说《游褒禅山记》不是“合格”的游记散文? (设计思路:在题解中介绍游记类文体并分析游记类问题的特征后,不难发现 文章“即事说理”的特点,让学生学会用批判性的思维去分析文本,为后面深 入分析文本做准备。) 预设:其一,文章山水描摹过少 其二,作者半途而废未得风景 其三,议大于叙文体不符 2、 王安石在山道旁看到什么?表现出王安石什么特点? (设计思路:让学生抓住文本,深入分析文本,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预设: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表现出王安石细心谨慎的特点 3、 作者游洞的经历是怎样的?表现出了怎样的规律?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概括游踪,训练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并能结合生活谈自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课文原文及教案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课文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huā)山(褒禅山,旧称华(花)山,位于安徽巢湖市含山县城东北7.5公里),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zhǒng)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huā)山洞者,以其乃华(huā)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xué)窈(yǎo)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fǔ),余弟安国平父(fǔ)、安上纯父(fǔ)。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安王某记。 【篇二】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

高三语文期末教学反思

高三语文期末教学反思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一 高三一轮复习即将结束了,对于很多老师都会感到很开心,可我心里很沉重,进入高 三一直以来,感觉大家没有高二时那么有激情了,没有高二时那么都动力了,结果是导致 数学成绩直线下滑,连着两次大考试都没考好,不得不让我认真的反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你们都是很优秀的学生,本来你们应该考的很好,成为高三的领 头羊的,可我没有把你们教好,教不严,师之惰;生不学,师之过!最近我一直在思考自 己哪里出现问题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认真反思了我高三以来的教学工作,突然感 觉到很可怕,我竟然出现了这么多的问题,七宗罪状如下: 一、上课时没有高二那么有激情了; 二、课堂上关注学生少了,学生的课堂活动也少了; 三、对大家要求松了,很多事也说到做不到了; 四、备课没有以前认真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多了; 五、对作业检查落实的不到位了; 六、找学生谈话的次数少了; 七、辅导学生时没有耐心了,脾气也变得急躁了; 我这是怎么了,我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自己曾经的雄心壮志都哪儿去了? 特别是在给大家讲题的时候我怎么就那么没有耐心,那么不耐烦,仔细想了想,是我 把问题看简单了,这里面有两层问题,我只注意到了第一层意思:为什么给大家辅导的时 候我会急,因为那些知识我感觉大家是应该掌握很好很牢的,按照大家的程度不应该再问 那些不应该出现问题的知识,你们一问这样的问题我就急,特别是书上的基础知识,我们 讲过三四遍的问题,一问我就急,自己感觉是“恨铁不成钢”,可事实不是这样,这样反 而让大家不敢再问我问题了,并且渐渐对数学也失去了兴趣,师之过啊! 第二层意思也就是这些问题背后的东西我没有注意到,为什么该会的东西大家没有掌 握住,我们讲过三四遍的东西为什么还有问题,必须掌握住的基础知识为什么还没有掌握住,这些问题我真的是该好好想想了,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你们的成绩才会很快提高,时间不多了,为了大家的理想,为了大家的未来,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没有反思就不会有提高,现在我也才渐渐明白了“教学相长”的含义,自己一直用 “用力教只能称职,用心教才能优秀”这句话来时刻激励着自己,提醒着自己,告诫自己 一下。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复习过程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列表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教学目标】 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2、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3、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教学重点】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策略】 引读—启发—顿悟的阅读方式理解、分析文章。 【教学用具】 采用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引:常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zhì zhě yàoshuǐ,rén zhě yàoshān)。”是啊,张老师很想给心灵放个假,品味山间之清风,感悟人生的跌宕。但怕耽误你们的学程,我,只有在文字的性灵间与文人共舞,与中华未来的脊梁共度现在进行时。你愿意吗?好的。你还能记住这样的诗意吗? 《小石潭记》:“……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 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登泰山记》:“……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

高一下册语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案例三篇

高一下册语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案例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下册语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案例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语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叙,也可以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游褒禅山记》)。 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仁宗朝进士,神宗时任宰相,推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之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是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齐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古人,主张文学应当“有补于时”,重在“适用”。其散文现实性和战斗性都很强。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三、背景资料 1、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2、《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 王安石游褒禅山未能穷尽山洞。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 四、学习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正音、理解大意

游褒禅山记教案11

《游褒禅山记》教案 王安石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之以的用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 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即“教学设想”中提到的那四篇。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中生发议论。) 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出大段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CSC课件中朗读展示。 2.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无物以相(xiang)之何可胜(sheng)道也哉长乐 王回深父(fu) 3.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

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 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 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5.“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 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一一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作者简介。 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 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 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 分别照应第1、2段。 六、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